对英语教学的认识范文

时间:2023-09-19 17:42:5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对英语教学的认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对英语教学的认识

篇1

1.英语教师要具备三种意识

1.1中学英语教师应有发展意识

一直以来,人们对中学英语教师的语言知识能力要求不高,认为中学英语简单,不需要太好的语言功底,只要有良好的教学技能就可以了。其实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同样英语作为人们最广泛的交际用语之一,更是随着高科技的迅猛发展而日新月异地变化着。如果英语教师故步自封,不思进取,那么不但自己的语言知识很快陈旧落伍,误人子弟,而且会被时代所淘汰。

1.2中学英语教师应有文化意识

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因为课文的简单易懂,所含的信息量少的缘故,很多中学英语教师忽视了文化对语言的影响,而导致一些语言情景的不真实和虚假的语言的产生。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是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词汇是文化信息的浓缩,对英语词汇的准确理解和对语言环境的认识和把握,需要对文化有比较深刻的理解。外族文化知识的获得,主要通过对该族文化历史的研究和学习,通过对该族语言文学作品的研读,通过对该族文化生活习惯、生活方式的了解,而读原版英语经典著作,是达到这三条的捷径。

1.3中学英语教师应有情感意识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看,学习过程中影响学习效果的最大因素之一是学习者的情感控制。近几十年来,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学习者的情感因素,包括动机和态度等对英语学习的效果乃至结果起到相当大的作用。如何将素质教育理论引入外语教学是当前外语教学战线的一大课题。英语学习成功的因素中,除了智力因素外,更重要的是那些非智力因素的作用。

2.开展多类活动课,培养文化运用能力

日常生活中的文化差异比比皆是,教师可开展多种活动,把文化习俗运用于日常生活中,让学生感受到英语国家习惯与母语习惯的差别。书信是我们日常生活中运用得比较普遍的沟通方式,英语信封的书写与我们中文的习惯不同。为此,我特意组织了一堂活动课:用英语书写信封,先给学生提供一些原始的中外文信封,让学生自己总结书写上、表达上的差别,然后,给学生提供一些地址,让他们模仿书写内容,最后,把一部分格式无误、表达正确、书写工整的优秀作业拿出来展览。教师还可以提供一些外国中学生的地址,鼓励学生直接与外国学生联系,并开设专栏,刊出信件,对信件内容适时点评。另外,我还设计了用英文制作名片、用英文制作贺卡等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大胆地运用于实践,发挥了语言的交流和沟通的作用。

由于现在的中学生学业任务重,因此活动面较窄,接触的事物并不多,教师的指导作用对他们知识面的拓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可以利用活动课的形式把学生带到各种场景下,让他们感受英语氛围,感受西方文化的魅力。为此我也设计了一系列的活动课,如从英文报刊中寻找相关的英语信息。我课前收集了很多英文广告,复印多份发给学生,再给学生一份问卷(问卷中给关键词),要学生根据问卷内容从报刊中找到相关的信息。虽然学生刚拿试卷时都有点无从下手,但慢慢地,通过关键词的引导、教师的帮助,他们都能找到相关的答案。这样就把学生带到了一个真实的文化世界里,不管怎样,学生都能感受到一些。

类似的活动还有填写登机卡、借助国外真实地图给去国外的中国游客做向导,英语故事会、英语百科知识抢答竞赛、英语猜谜竞赛、即景写作比赛等。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学生认识到日常生活中处处都存在英语,英语已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认识到学习英语的重要性。

3.运用朗读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背诵

当学生认真朗读、朗朗上口以后,理解课文、背诵课文就不再是一件困难的事,犹如蓄势待发,水到渠成。

可是,现在绝大多数初中生只是默读,不愿或不敢大声地朗读英语。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其本质是交际,而交际的本质便是口语。口语作为语言的第一性,一直是英语教学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让每个学生开口学英语不但是英语教学的首要任务,而且是英语教学的最终目标。作为一个初级中学英语教师,我一直在探寻造成学生“聋子英语”和“哑巴英语”的根本原因。通过多年来在一线的英语教学经验,我得出了一个结论,那就是要想每一个学生都用英语开口讲话,就要从一开始注重学生英语朗读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养成“天天读,大声读”的良好习惯,为今后“听说读写”的全面发展打下扎实基础,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如果在英语教学中忽视英语朗读就会产生听力差、口语表达差、阅读能力差等负面影响。

4.采用艺术激趣式教学法

著名的戏剧大师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说:“语言即音乐,音乐是情感的表达,音乐育德,音乐开智,音乐冶情,音乐促健。”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适当地把音乐渗透英语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使英语课堂充满艺术气息。

例如:在教数字的时候,我先播放“Ten little Indian Boys”,以此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现行的初中英语教材图文并茂,大量的图片给学生提供了使用语言的情景,使语言与生活实际情境紧密联系在了一起,使学生易于掌握并充分刺激学生学英语的愿望。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凭借教材,根据中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立足于学生未来的语言学习,加以合理地创造使用教材,以此来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学英语的兴趣,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篇2

1 多媒体技术辅助英语教学认识上的误区

1.1 多媒体教学不是万能钥匙

笔者在听课中发现一部分教师把教学目标、练习、板书等所有教学内容都放入课件中,上课时只是不停在操作计算机,演示课件。课堂节奏偏快,容量过大,忽视了那些反应较慢的学生,影响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多媒体教学不是“万能钥匙”,它只是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起到的只是辅助教学的作用。

1.2 多媒体教学不应喧宾夺主

有的教师在设计和制作课件时,过分表现课件的新奇和独特,有精美的图像、动感的Flash、吸引人的音频和视频。这样一来,学生过多地关注多媒体,而没有重视教学中的知识和教师的讲解。多媒体起了负作用,喧宾夺主,影响了教学的效果。

1.3 多媒体教学不要面面俱到

多媒体英语教学可以借助电脑、投影仪、触摸屏、交互式电子白板等工具向学生展示图、文、像、音相结合的课件。课件使教学容量增大,教学节奏加快,教学环节紧凑,拓展了相关知识,开拓了学生视野。但不要面面俱到,包罗万象,应突出重点和难点,这样有助于教师重点讲解,化繁为简。

2 多媒体技术辅助英语教学应遵循的原则

2.1 多媒体应与传统媒体相结合

传统英语教学主要是通过书本上的文字及图片、实物、录音等手段向学生传输信息,这种教学并非一无是处,它能提供方便、直观、可感知的事实材料。多媒体教学与之相比,只要是适合学生的,就是最好的教学方式。虽然多媒体教学丰富多彩、变化多端,但一定要与教学内容相吻合,不能认为不用多媒体教学就达不到教学目的。

2.2 多媒体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当今学生对事物有自己的认识,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制作适合他们学习特点的课件。在设计教学课件时,要从学生的已有知识结构入手,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进行学习。

2.3 多媒体要与创设情境相结合

英语教学是一个学习语言的过程,而语言学习需要情境。在特定的情境下,易于接受和掌握,而且不容易忘记。多媒体创设的情境,真实、自然、有趣,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学习语言的积极性。

3 多媒体技术辅助英语教学的具体应用

3.1 整合网络资源,制作优秀课件

网络资源对于教师来说是“半成品”,不能拿来就用。教师可以多看一些优秀教师的课件,进行整合。在整合的过程中,结合自身教学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加一加、减一减”。通过整合资源,吸取别人的长处,提升课件的质量。课件制作的过程对于英语教师来说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学习计算机操作技能,学习语言知识。在制作课件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研读教材。在制作课件之前,教师必须认真细致地分析和研究教材,了解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以及教学过程,也就是传统意义上的备课,考虑本节课可能用到哪些素材,如何处理它们。

2)搜集素材。英语教学素材主要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这些素材要贴近学生生活,是他们所喜闻乐见的;要有时代感,是他们所认同的;素材要围绕教学目标,为教学内容服务。

3)编写课件。根据教学内容将课件的步骤书写清楚,可以以一个个小任务的形式来编排。在编写时,按学生的思维规律进行;同时掌控课件节奏,预留一定的时间,给学生思考、提问的空间。

4)优化课件。好的课件不会一蹴而就,必须经过反复修改、调整、补充、完善,使之适应不断发展的英语教学的要求。

5)课后反思。上完课并不是结束,教师应该从教学中汲取经验和教训。可以自己反思,也可以从学生那里获取反馈的信息,并在以后的课件制作中考虑这些因素。

3.2 利用网络资源,引导自主学习

学生在教学中始终是学习的主体,只有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学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一些适合学生自主教学的网站,使学生能够进行独立的网络学习。如江苏省牛津英语教研网(省略/)中的英语听力口语测试活动,运用多媒体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组织学生参加这项活动,既提高他们听力和口语的水平,又培养了他们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3.3 精选优质习题,巩固学习成果

网络提供了大量的习题,这些资源良莠不齐,在采用的同时一定要有取舍。教师应当根据教学目标、内容、学生等精选练习试题,进行整理、改编,然后用于教学。优质的习题可以及时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减轻学生的负担,提高学习的效率。如苏州名校名师网(省略/)、苏州市网上教师学校(省略/)提供了大量的英语优质习题,习题为许多名校名师提供,很有价值,适合《牛津初中英语》教学。

3.4 设立学科中心,共享校内资源

一所学校同一学科同一年级教学进度往往相同,每一位教师教学都有自身的优势和特点。在校内设立学科中心,相互交流教学信息,进行集体备课,取长补短,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可以建立学科组网页或校园局域网,实现资源共享,也可以在校内论坛相互交流教学上的问题。吴江市实验初级中学建立了江苏省吴江市初中英语学科中心网站(省略/yyxk/default.asp),不仅为校内英语教师服务,也为区域内英语教师所关注。

篇3

关键词:任务型教学法 大学英语教学 教学启示

一、任务型教学产生的背景

根据接触到的相关文献资料得出,最早提出任务型教学是前苏联心理语言学家Vygotsky。他认为语言学习的过程是以达到某个目的,通过人际间的交流逐步发展到学习者内在认知的一个过程。这种过程体现语言学习的社会性和互动性的方式,即是“任务”教学。也就是说,将课堂教学与社会真实活动、语言学习及交流作为任务的形式融为一体的话,学习者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会产生语言习得,并最终达到掌握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20世纪70年代,Prabhu在印度班加罗尔地区(Bangalore)进行一项语言教学改革的项目,阐述了教学内容,即任务的确定依据任务大纲。学习者专注于任务的执行,完成任务是主要的目的,而并非传统的结构大纲或功能―意念大纲。Prabhu的教学改革项目在一定程度上实践了Vygotsky的“任务型教学”的观点,作为任务型教学的先驱,对外语教学做出大胆的尝试,也为以后的任务型教学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此基础上,Nunan(1989)对交际任务设计模式的研究及Willis(1996)对任务型教学模式的建构,进一步深化了任务型教学的内涵;随后,互动假说(Long,1996)、交际效度理论(Yule,1997)、任务型教学的认知方法(Skehan,1998)、任务型教学的认知和社会文化观(Nunan,2001)丰富了任务型教学的理论,使任务型教学研究从单一走向多元化。

二、任务型教学

任务型教学是基于完成交际任务的一种语言教学方法,以计划和操作为其中心内容。通过师生共同完成语言的教学任务,使外语学习者自然习得语言,促使外语学习的进步。其核心是“以学习者为中心”和“以人为本”。哲学心理学的依据是当前流行的建构主义。建构主义主张通过主动与合作建构知识,进行学习,这也完全取决于学习者本身,因为知识的获得是学习者个人自我建构的过程,而非他人的传达。在一定社会情境中,这种建构发生在与他人交往的环境中,是社会互动的结果。学习者应以自身的经验出发,建构对客观事物的主观理解,重视学习过程而不是对现成知识的简单传授,教学应置于有意义的情景中,将所学的知识得到充分的运用。

学习者个体的发展是任务型教学的核心,因此,在任务设计上,强调从学习者的需要和兴趣出发,体验他们的生活经验,反映他们的认知水平,突出学习者主体性的作用,尽可能地为学习者提供较为丰富的语料和语境,激发学习者内在的知识系统,提供一个可同时进行探究的环境,将语言作为工具来发展人的交往能力、认知能力、创新能力和应变能力。教师要使外语学习富有成效,就必须了解学习者的个人特征和个人需求。在建构主义理论的支撑背景下的任务型教学主张学习过程应增进学习者之间及师生间的思想和情感的交流,培养主动积极的学习态度,促进“全人”教育的实施。

三、任务型教学的主要特征

Skehan(1998:95)在《语言学习认知法》一书中综述了Candlin、Nunan和 Long等人的观点,较为客观地提出了“任务”的五个主要特征:

(1) 意义是首要的;

(2) 有某个交际问题要解决;

(3) 与真实世界中类似的活动有一定关系;

(4) 完成任务是首要的考虑;

(5) 根据任务的结果评估任务的执行情况。

也就是说,任务并非强调学习者使用何种语言形式,而是关注学习者如何进行信息的沟通,通过交流互动解决交际的问题;任务具有在现实情境中发生的可能性,而不是假交际,学习者学习的重点应该是如何完成任务上,评估的标准也取决于任务完成情况与否。

Nunan(1991;279)也曾就任务型教学的特征概括如下:

(1)强调通过用目的语互动学会交际。

(2)将真实文本引入学习环境。

(3)为学习者提供不仅关注语言,而且关注学习过程本身的机会。

(4)把增强学习者个人经历作为重要的、促进课堂学习的要素。

(5)努力使课堂语言学习与课外语言激活联系起来。

若对其表述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其中体现的任务型教学所遵循的原则,就是互动性原则、语言材料的真实性原则、过程原则、重视学习者个人经验对学习促进作用原则及相关性原则。这五项原则事实上揭示了任务型教学的本质特征,反映出外语教学目标与功能的转变,体现了外语教学从关注学习者如何教到关注如何学、从教师为中心转向学习者为中心,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能产生大量互动的机会,这些机会是真实的人际交流,师生均是参与者,为完成任务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四、当今大学英语的教学特点

在我国目前多数高校课堂英语教学中大部分主要以传统式的教学方法为主,学生仅仅是被动地接受学习,而教师为中心的主导思想一直占有统治地位,这也就致使学生的实际能力与大纲的要求相距甚远。因此,有必要对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模式进行适当的调整,而任务型教学法的提出顺应了《英语课程标准》所提倡的课堂教学改革,它主张用真实的任务来调动学生语言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或完成任务,提高其语言实际运用能力。

五、任务型教学对大学英语中的启示

任务型教学在经历20多年的探讨和研究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一些科学的理论,从而对我国的任务型教学的实践有很大的启示,值得我们认真思考与学习。

(1)在任务的选择上,选择理想的任务的关键是要看这些任务是否能够提供情景和目的,是否能够满足学习对语言使用的真实体验。任务应该灵活多样、操作灵活,能调动学习者人人均参与其中,唤起学习者往日经历中积蓄的活力,使每一个细胞活跃起来,开掘其学习潜能。在设计任务活动时要突出趣味性、科学性、交际性和拓展性,要有利于培养创造思维的能力,使学习者用英语解决现实问题,从而提高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2)在内容真实性方面,教师应特别关注认知文本的真实性和对这种文本认知的真实性,使知识更贴近学习者的生活实际。譬如,为学习者提供与现实生活相关的真实性材料,如报纸、照片、图表、火车时刻表、录音和录像片段、新闻报道、通知等。这些真实语言材料可以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同时也向学习者敞开一扇了解目的语文化的窗户。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一定程度上说,学习一种语言就是学习一种文化。选用真实的语言材料既有助于培养文化意识,也可以拉近课堂学习与真实语言运用之间的距离。

(3)实现真正的互动性课堂教学,为学习者创造语言实践机会。互动不仅仅只是传递信息的过程,更是理解信息和加工信息的过程。真实的互动信息应该是多维的,即从教师到学习者、从学习者到教师、从学习者到学习者、从个体到群体、从群体到群体等,在多维互动中,教师与学习者是平等的活动参与者,他们既是信息的发送者,又是信息的接受者和加工者。在互动性语言活动中,学习者运用他们所学到的语言知识,通过真实的交流,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这是一种创造的过程。只有当学习者有了交流的能力、交流的欲望和交流的内容,课堂教学才能真正地互动起来,学习者才能体验创造。

(4)注重教师角色的转变。Stevick(1996:165)指出,在教学这一盘棋上,教师是一颗力大无穷的棋子。教师阅历广、知识丰富,就可以居高临下指导学习者扮演角色。在任务型教学中,教师应该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是一种媒介、桥梁,不仅传授给学习者独立的学习技巧,同时还严格控制课堂讲授的时间。从而改变课堂教学中见书不见人的局面,有效地因材施教,务必使任务向不同程度的学习者开放,使每一个学习者在原来水平上都能得到提高,让学习者充分表现和自我发展,成为学习的主人。

(5)任务型教学模式应是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范式,强调从学习者的需要和兴趣出发,体现他们的生活经验,反映其认知水平。学习者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他们是语言交流活动的参与者和实践者,这正与《英语课程标准》“突出学生主体性,尊重个体差异”的教学理念不谋而合。学习者通过自律,主动参与,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始终处于学习的中心。

(6)以技术为手段,提供真实的情景,搭建对话平台和合作交流空间,使意义协商成为可能,通过技术创造不同语言体验的机会和条件。这是建构语言所不可或缺的,技术可以加深学习者对带到任务中的知识和可能带走的知识之间的理解,帮助我们组织个人知识,反思我们的学习和认知。因此,我们不应该仅仅把技术看作是传递信息的工具,而应该把技术看成有利于提升外语学习的多元工具。

六、结语

毋庸置疑,任务型教学的研究和实践已经越来越被广大的外语教育工作者所认同。但是,我们也要清楚地认识到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其不足之处,这也就需要在今后的大学英语教学的环境下继续经受实践的检验,在检验中逐步发展,完善理论,唯其如此,任务型教学才能更加健康、快速地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Nunan,municative Task and Language Curriculum[J].T ESOL Quarterly, 1991 (25).

[2]Skehan,P.“Task-based instruction.”Annual review of applied linguistics:foundations of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J].Applied Linguistics,1998 (19).

[3]Skehan,P.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research and task-based instruction[A].Willis,J.&Willis,D.(ed.).Challenge and Change in Language Teaching[C].Macmillan Publishers Ltd,1996.

[4]Vygtsky,L.S.Thought and Language[M].Cambridge.Mass:M IT Press,1962.

[5]刘延.试论“任务型教学”及其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07(15):92-94.

篇4

关键词: 元认知 元认知能力 大学英语教学

一、引言

元认知概念,是美国心理学家费拉德尔(Flavell)率先提出的。他将元认知表述为“个人关于自己的认知过程及结果或其他相关事情的知识”,以及“为完成某一具体目标或任务,依据认知对象对认知过程进行主动的监测及连续的调节和协调”。从此,认知科学家开始把研究焦点集中在元认知上。近二十年来许多心理学家在这一领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这一概念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时至今日,元认知理论不仅已成为认知科学发展中有影响的概念之一,更是引起了国内外教育界的重视,它在教育领域中所发挥的作用及其应用价值日益显现。

2004年起,现代信息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引入大学英语教学改变了传统的教与学的模式,使教师传授知识与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使学习转向自主式和个性化,但同时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对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诸多实证研究表明:网络多媒体技术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自我管理能力,并不是有了网络多媒体的介入学生就一定会比在传统课堂中学得好。许多研究者认为元认知能力是自主学习能力形成的重要方面,其核心是培养学生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自我反馈及监控和评价自我学习的能力,因而,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是实现自主学习,提高英语学习效率的有效方法之一。

本课题组抽样调查了我院2009级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的状况后发现:第一,我院多数学生在外语学习方法和心理上仍不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第二,帮助学生充分利用以多媒体技术为基础的网络课程平台是引导学生自学的有效途径。为此,教师应对学生进行培训,帮助他们分析自己的学习需求,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学习材料,按照自己的目标制订使用这些学习材料的计划,使用合适的学习策略,评估自己的学习成绩,从而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能,最终实现自主学习、自我发展的目标。

二、元认知能力的培养

元认知是关于认知的认知。元认知不仅是认知主体对自身心理状态、能力、任务目标、认知策略等方面的认识,更是对自身各种认知活动的计划、监控、评价和调节。语言教学的主要任务,除了培养学生的纯语言能力和语用能力外,还应当包括对学生英语学习策略的培养,提高学生英语自主学习的能力。我国目前的外语教学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外语教学存在着严重的应试教育倾向,学生普遍缺乏主动学习的意识,一切听从教师的安排,这在一定程度上养成了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思想,造成许多学生进入大学以后面对相对宽松的学习环境,反而不知如何学习。国家教育部新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指出:“教学模式改革成功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学生个性化学习方式的形成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

国内外大量的研究证明,元认知在具体语言技能教学方面有如下作用:元认知策略培训有利于提高学生听力水平;促进口语能力的发展;有助于阅读理解水平的提高;提高写作水平;能够使学生成功解决词汇问题。由此可见,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元认知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提高学生管理和支配自我学习的能力,对于增强大学英语教学效果具有积极意义。元认知能力的培养主要从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监控三个方面着手。

(一)培养学习能力的前提――掌握元认知知识

元认知知识指认知主体在认知实践活动中积累起来的关于认知活动的一般性知识。它包括三方面:(1)有关认知主体的知识,它是认知主体对于人的认知规律,对于自身的认知能力、自己与他人及自己内部各种认知能力相似和差异的认识;(2)有关认知任务的知识,由于呈现方式的差异等因素,也影响学生认知;(3)有关认知策略的知识,即在认知活动中,应采取什么的认知策略才能更好地完成任务。

一方面,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其元认知水平与英语教学设计的科学性、可行性、高效性和顺利完成性密切相关。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之前,首先自觉地认识自己的教学能力、教学经验、教学习惯等的知识;认识学生的学习风格、认知特点、心理特征及学习能力等的知识。此外,教师还要有关于教学内容、教材、教学方法与策略的认知,在依照一定的培养目标和教学要求的同时,分析学生需求,然后确定教学目标,制订相应的教学计划,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形式和策略。

另一方面,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在学习过程中,元认知知识具体表现为:学生对个人学习能力、学习特点、学习方式的认识,对学习任务、学习目标及制约学习任务完成因素的认识,对学习策略种类及各个策略特点的认识,等等。在教学中,首先,教师应主动帮助学生剖析其对英语学习的认识,发现其兴趣点所在并积极引导。例如:在大学英语课堂中,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完全是为了应付英语测试而学习英语,忽视了英语作为文化载体的特点,无法感知语言的魅力,导致英语学习的机械性和低效性。其次,教师应帮助学生正确地评价个人学习能力,了解优点和不足,确定学习目标和制订适合个人的学习计划。例如,面对同一英语课堂中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参差不齐的状况,教师应主动与学生沟通,设计学生英语学习档案,对症下药,对于不同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提高其英语听、说、读、写、译的综合能力。最后,教师应指导学生发现并形成符合个人特点的英语学习方法,特别是指导学生学会充分利用各类学习资源。

(二)培养学习能力的关键――感受元认知体验

元认知体验指人们保持和从事认知活动时产生的情感体验和认知体验。它既包括“知”的体验,又包括“不知”的体验。元认知体验可能出现在认知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它可以是对成功时喜悦的体验,也可以是对失败时沮丧的体验;可以是对知的豁然体验,也可以是对未知的困惑体验。认知主体对这些体验有时可能清楚地意识到,有时可能是下意识的;它们有时可以持续很长时间,有时转瞬即逝。元认知体验在认知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愉快、喜悦的体验可以引导认知活动进一步深化,进而圆满地完成认知任务,而失败、沮丧的体验可能会导致认知活动的终止。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能动性,使他们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借助朗读课文、智力问答、情景会话、英语短剧、主题讨论等多样化的课堂教学模式,激发他们的语言交流意识,自我表达意愿,使他们在逐步的学习实践中体验成功,在成功体验中增强学习信心,认识自我价值。教师应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效果做出积极的评价,特别是对学困生的每一点进步,都应及时给予充分的肯定,强化其成功的愉悦感,弱化其失败的挫折感。

(三)培养学习能力的保证――重视元认知监控

元认知监控指个人在认知活动时将自己正在进行的认知活动作为意识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自觉地监控和调节。在具体的认知活动中,它表现为通过不断地对认知结果进行检测,形成反馈机制,对认知计划、认知策略等进行修正,使顺利地达到认知目标,完成认知任务。在学习过程中,具体表现为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水平、知识掌握程度采取有效的学习策略,积极地反馈、调节其学习行为和学习态度,及时修正策略,灵活运用学习方法,使自己尽快地达到学习目的。

目前,大多数的传统课堂教学中,考试成绩被视为唯一的检测手段,其目的主要是判断学生是否通过考试,拿到学分。学生因此视检测为教师的责任。近年来,“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论强调学生自身参与评估的过程,认为以学生为中心的内在评估形式――自我评估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我国当代教育家文秋芳在调查传统与非传统学习方法时发现,对学习成绩起关键作用的变量之一是学生的自我管理策略,而该策略的核心是自我反思与评价能力。但是检测不仅是为了获得学分或学位,更重要的是为了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改善和促进今后的学习。

教师在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学会监控自己的学习,使学生明确语言学习是一种无止境的积累性学习,而学会自我监控则是成功地进行自学的一个重要方面。教师应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不断检查、反馈和评价学习过程的各个方面,分析发现学习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以及他们自身的弱点,明了自己已达到什么水平,并希望达到什么水平,并据此及时强化、维持或中断、修改学习计划、调整学习方法,帮助他们逐渐形成反思―检查―计划―补救―再反思的学习习惯。

总之,在实际认知活动过程中,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监控三者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它们在完成认知任务的过程中,不断地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实现对认知活动的监控调节。

三、结语

目前,虽然大学生对外语的重要性认识比较充分,但实际精力的投入很少,英语学习缺乏计划性、监控性、评估性、补救性和方法性。课题研究显示,目前我校学生在英语学习中还存在以下问题:(1)学习划性不够。只有少数学生能够计划自己的学习,具体到听、说、读、写、译等单项能力的培养计划性更差。(2)即使有计划,也很难保证计划的实施。对大多数学生来说,计划还只停留在文字阶段。(3)自我评估不够。学生对自己的英语学习过程缺乏记录,没有建立持续的评估习惯。(4)课堂利用效率比较低。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学生不足三分之一,主动质疑的学生更少。(5)课前不能按老师的要求预习,而课后又不能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活动。(6)不能多渠道地学习英语、运用英语。大部分学生在自己的课余时间只是做模拟题,听一下课文录音,或看英语类电影,没有充分利用图书馆和网络平台的学习资源。

由此可见,在英语学习方法和心理上,绝大多数学生仍不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大多数学生只是被动地完成任务,不会根据课堂教学任务制订与之相配合的自学计划,没有意识到自己应该对自己的学习负责任,不能也不知道如何正确评估自己的学习。因此,大学英语的课堂教学在扩大学生语言知识的同时,更应注重对学生进行元认知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客观地认识自己的学习,摆正自己在学习中的中心地位,学会如何学习,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参考文献:

[1]李萍.论英语多媒体教学模式与学生元认知能力的培养[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5):28-31.

[2]李允,李如密.培养元认知能力教学生学会学习[J].中国教育学刊,1999,(4):32-36.

[3]吴迪.元认知与大学英语教学:回顾与展望[J].教育科学,2009,(2):38-43.

[4]文秋芳.英语学习策略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5.

篇5

一、认知法理论概要

认知法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卡鲁尔提出,该理论认为语言学习是一种智力活动,离开智力,就谈不上语言学习,学习应该是有意识的。外语学习主要是通过对所学外语的语音,词汇,语法的分析理解而掌握语言结构,而运用语言的能力将会随着语言在有意义的情景中的适用而得到发展。

认知法的理论基础之一是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人的智力发展的本质在于头脑中的认知结构改造的连续性。人们开始面对一种新事物,首先是竭力使这种陌生的东西与头脑中已有的认知结构(即图式)联结起来。一旦这种联结实现,头脑中的认知结构便发生复杂的调整和改变,形成高一级的认识结构,对更为复杂的刺激作出适应性的反应。

乔姆斯基创造“语言习得机制”这一概念。乔姆斯基指出,儿童正是利用这一潜在的语言能力将充满抽象规则的语言体系内在化,使之成为语言运用的基础。在这一过程中,儿童逐渐发现了语言的深层结构和将其转化为表层结构的规则,从而创造性地运用语言。因此,规则性和创造性是语言的两大特征,语言的理解和产生同时出现,不可分割。

二、认知法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1.外语学习应在理解语言规则基础上进行

认知法认为,学习外语不仅是养成习惯,而且是创造性的语言活动。人类的学习方式不同于动物的学习方式,后者是以刺激―反应的学习。而人类具有高度发达的大脑,学习外语不是动物型的学习,而是理解规则,运用规则,是一种创造性的过程。认知法认为,语言是一种受规则支配的体系。语言的学习是一种以规则为基础的创造过程。认知法还提出,任何语言里的句子都是无穷无尽的,人们不可能学到每个句子,但在学习的过程中,却能理解从未见过的句子。认知法认为这是智力或语法在起作用。学生只有在理解语言体系之后才能进行语言运用,没有激活认知过程,人们就不能模仿语言。Krashen认为可理解的输入是一切成功的第二语言学习的必要所在。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首先使学生理解所学语言规则,然后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运用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去发现语言的基本结构和规律。在这些活动中,教师不要过多地干预学生。教师的任务是鼓励学生,给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树立他们的自信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认知法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

认知法强调外语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一切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应该把学生当成一个主动参与与意义构建的个体。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基础课程,对它的掌握依赖于学习个体的实践。教学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参与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帮助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语言活动并充分发挥他们的智力因素。认知法认为,外语学习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实际和全面运用外语的能力。EFL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中心,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和创造性地学习。外语教师在EFL教学活动中起组织和指导作用。

3.认知法主张听说读写四项语言技能齐头并进

和听说法不同,认知法认为言语的听、说、读、写是相辅相成的,应该全面发展,不分先后。认知法认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要多种感觉器官综合运用。在耳听理解的基础上,学会口头表达;在眼看加理解、记忆的基础上,学会书面表达。我们使用的语言是音、形、义、貌的综合体。听与读、说与写分别是接受语言与产生语言的方式,也是综合运用语言的组成部分。在日常交际中,听、说、读、写相互诱发、补充、交织在一起,构成活生生的语言运用。实践证明,认知法所提倡的听说读写齐头并上不失为一种优秀的学习方法。

4.认知法认为教师对学生的错误应该分析和疏导

学习外语经常出现各种错误,这是在所难免的。认知法认为,语言的习得是按“假设―验证―纠正”的过程进行的,出现错误是正常现象。教师应该对学生出现的错误进行分析,查明出错原因,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并作为改进教学的依据。教师要对学生所犯错误进行必要的指点和疏导,不要有错就纠,使学生产生怕出错的紧张感。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运用外语,调动学生学习外语的积极性,在学习中不断进步,逐步培养正确运用语言的能力。

三、结尾

篇6

关键词: 认知法 职教师资班 大学英语教学 启示

一、引言

2003年出版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版)》指出,教学法直接影响教学质量。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不同阶段的不同教学要求,采用灵活机动、切合实际的教学方法,从而使学生得到最大的益处。在同等的条件下,采用不同的教学法,会直接导致不同的学习效果,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习者的学习成绩。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日益深入的今天,根据课程需要和学生需求,因材施教,探讨和研究科学、有效的大学英语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成为实现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目标的不可或缺的环节。供销合作系统职教师资班是一个具有特殊性的学习群体:他们在英语学习方面,有热情,主动性强,但基础差,底子薄,虽投入大量的精力和时间,但收效甚微,成绩不理想。经长期实践证明,我们认为认知教学法十分适用于该类型的英语学习者。我们拟对外语教学认知法这一先进教学方法进行简要概述,试图探讨一种既适合职教师资班学生的特殊情况,又符合大学英语学习规律的有效教学途径。

二、认知法

认知法(Cognitive Approach),又称认知―符号法(Cognitive-Code Approach),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美国,最早由美国心理学家卡鲁尔(J.B.Carroll)提出,代表人物是卡鲁尔和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J.S.Brunner)。认知法是为了矫正听说教学法的缺点而产生的,主张在外语教学中发挥学生智力作用,重视对语言规则的理解和运用,强调把语言作为一个连贯的、有意义的机制,是着眼于培养实际而又全面的语言能力,并将这种能力运用到实践中去的一种外语教学法体系。它把听、说、读、写看做一个有机整体,不完全侧重听说。

认知法具有坚实的语言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理论基础。其普通语言学基础是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Norm Chomsky)的转换生成语法理论(Transformational-generative Grammar,简称TG)。他认为,人类天生具有学习语言的潜能。为此,他提出“语言习得机制”(LAD)这一概念,认为儿童生来具有将充满抽象规则的语言体系内在化的能力,并使之成为语言运用的基础。他还定义语言是受规则支配的一种创作型活动,他认为:人类,即使是幼儿,学习语言也不是单纯模仿、记忆的过程,而主要是通过语言实践活动,发现和掌握存在于语言体系中的语法规则,并运用这种规则推导、转换、生成无数的句子。认知法的心理学基础是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Jean Piaget)的“发生认识论”和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J.S.Brunner)的“基本结构”和“以学生为中心”理论。皮亚杰于20世纪60年代创立了发生认识论,在研究语言在儿童认知能力发展中的作用的过程中,他发现儿童语言的发展状态与人类天生能力和客观经验密切相关,是两者相互作用的结果。认知法的教育学基础是18世纪哲学家维柯提出的建构主义学习观,即人只能清晰地理解他们自己建构的一切。不同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观,建构主义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指导性,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再是教师教授、学生接受这一单方向的过程,而是学生在教师的教授中、引导下根据自己与外界相互作用的独特经验及其意义,建构自己的知识。建构主义学习观的内容丰富,对教育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但其核心理论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以学习者为中心,强调学生有意识地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的主动建构。

三、认知法对职教师资班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1.以学习者为中心,把培养语言能力放在教学目标的首位。

认知法主张“以学习者为中心”,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态度,激发并保持其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承认并充分开发其智能作用,发挥其主动性,注重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认知法还强调把培养语言能力放在教学目标的首位,提倡演绎法教学,反对机械模仿,强调有意义的、有针对性的练习。坚持启发学生自己观察并归纳出语言规则,启发其在交流中活用,而不是死背语法规则。职教班师资的学生是一个特殊的学习群体,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发现一部分学生很少主动开口,缺乏自信,这和他们长期接触“以教师为中心”传统教学模式有一定关系。任课教师一定要注意引导他们树立积极的学习观,增强信心,转变观念。不仅要教授语言知识,更要引导其掌握科学学习方法,发挥主动性,培养自学能力;教师应杜绝“满堂灌”,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时间进行口头或笔头的练习,提高其英语交际能力。实践证明小组讨论、限时复述内容,以及课前小演讲是较为有效的途径。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获取大量的素材,并在讨论和讲述的过程中交换彼此的意见和看法,既巩固了语言规则又锻炼了语言能力。

2.听、说、读、写齐头并进。

认知法主张全面地掌握语言,把听、说、读、写看做一个有机整体,不完全侧重听说。引导学生根据课程要求和学生个体差异优先发展任一语言技能,在此基础上综合运用听、说、读、写四种技能,协调发展。综合调动多种感官,一切能够接受信息的手段都要充分激发、利用,以求收到最佳效果。在职教师资班的日常教学中,我们发现适当选取各种体裁的文章和原版影视作品,鼓励学生朗读、观看并撰写读后感、听后感或观后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及阅读、写作技巧。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师资班的学生都是成年人,在教学过程中,语音教学应适可而止,应重视阅读和词汇量的扩大。

3.适当使用母语。

认知法主张适当利用母语,认为母语是学习外语的助力而非阻力。特别对成年人来说,在学习外语的过程中,将目的语与母语进行比较,分析两种语言的表达异同,有助于确定学习难点和重点。用母语来解释比较抽象的语言现象,效果较好。注意将母语的语言框架、知识结构正迁移,往往在成年人的外语学习中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职教师资班的学生都具有较好的母语基础,但英语基础较差,在学习过程中,大都把英语当做工具来学习。如果在课上只讲英语,学生难以全面、准确理解教学内容,适得其反。一些学生由于无法跟上教师的讲授,产生学习焦虑,甚至可能放弃英语学习。因此,在教学中,如需讲解较为抽象的语法规则、易发生混淆的词汇,以及长、难句等语言现象时,母语可使用得多一些,在必要情况下,可允许作适当的对比翻译。

4.学生犯错误不可避免。

认知法主张学生犯错误是习得的一个过程,是可理解的。要正确对待学生在习得外语过程中出现的语言错误,分析、了解学生出现类似错误的原因,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一般性错误不宜过多纠正,但当遇到突出的可影响交际的错误时,要加以纠正并适当补充练习。职教师资班的学生大多英语基础较差,底子薄,信心不足。在日常教学中,教师更要注意保护其信心与积极性,过多的纠正或指责容易使其产生怕出错的心理。在对习得过程和学习成果进行评价时,应采取积极方式,使其接受更多正面信息。在练习中,如遇到典型错误,教师仍需在课堂上及时指出,以点带面,并可在纠正的同时充分肯定其优点,起到鼓励的效果。

四、结语

认知法吸收了语言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的先进理论,主张在外语教学中发挥学生智力作用,重视对语言规则的理解,听、说、读、写协调发展,着眼于培养实际而又全面的语言能力,并将这种能力运用到实践中去。因此,我们认为认知法是一种科学的外语教学法,符合学习者,特别是成人学习者习得外语的认知学习过程,有助于推进当前职教师资班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改革。

参考文献:

[1]崔素红.外语教学法研究的历史及其当前意义[J].华北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4,(2):37-38.

[2]聂清浦.认知法与大学外语教学[J].山东师大学报,2000,(6):105.

[3]盛炎.语言教学原理[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

[4]王春湘.认知教学法综观[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179-181.

[5]谢钰.关于认知法和大学英语听说的训练[J].广西大学梧州分校学报,2005,(1):51-53.

[6]徐仕琼.认知教学法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64-66.

篇7

【关键词】熟读 深思 高校教法 待树思变 高校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0-0091-02

培养适应新课改的理念型合格英语教师人才是高等师范院校教育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剖析现行高中教材是实施这一目标的关键。现行高中英语教材在指导思想、编写原则以及内容选择等方面均有较大突破,体现了当前英语教学的新理念和以人为本的思想,提出了以学生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思路。现行教材以“话题”为核心、结构和功能项目为主线贯穿全书的特点,以“分合”“散聚”的编排处理语言知识;以“专题阅读”(Narrow Reading)的方式拓展阅读,以相关话题和搭建“脚手架”的手段辅助写作训练;同时凸显了贴近时代、贴近生活、面向世界、面向学生、英语教学生活化等诸多优点。本文将结合这些优点从以下几方面探究大学英语课堂教法,为培养优秀合格中学英语教师服务。

一、教材编写关注人文情怀 高校教法待树思变意识

现行高中教材在编写上,摒弃了以往知识领先的做法,将情感态度、价值观融入课文,旨在使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在发展语言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同时,逐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人文素养及高尚的审美情趣,使学生在心智发展的同时,在情感上也逐渐成熟起来。

通过分析现行高中英语教材在编排体系和主导思想上的新变化,使我们深感英语课堂教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课堂教学设计的核心定位在“以学为本”、注重过程,逐步体现教学过程中处理好“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念”三种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培养语言学习的自主性和创新性,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语言、感悟语言。这些新的变化在不断地启迪着我们:作为高等师范院校的教师,肩负着培养适应课改的理念型、合格的中学英语教师的重任,将如何面对新的挑战 ?我认为教师是英语基础教育队伍中最活跃的因素之一。首先要树立思变意识。认真学习和领会课改理念,充分认识中学所需要的教师正是我们要培养的人才两者之间的关系。其次确信只有培养具有高度发展语言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教师,才能增强他们适应教材变化的能力;第三必须具备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才能适应社会,为社会出力;第四具有崇尚科学文化素养、人文素养及高尚的审美情趣,以开阔的胸怀、积极向上、乐于奉献的品格感染学生,才能使学生在心智发展的同时,在情感上也逐渐成熟起来,身临其境地感悟和引领学生体会教材课文中渗透着的思想情感教育,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人格,塑造学生的心灵,使他们形成积极向上的情感和活泼开朗的个性,发展与人沟通和合作的能力,增强跨文化理解和跨文化交流的能力。最终达到培养合格老师的目的。

二、教材设计体现自主原则 高校课堂注重能力培养

现行高中教材每个单元仍以一个话题为中心,但打破了原有的框架,通过语言功能和结构的板块,将语言素材串成一体,每一板块任务明确,一目了然。应该说,师生在使用教材时,有更大的自和自由度,有更多发挥自己才能的空间。实现输入的最大化,做到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

这给我们高等师范教育教学提出了明确目标。即高中英语课堂教学设计的理念定位应该是:以教育部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为指导,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以转变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方式为标志,坚持“以学为本”的原则设计课堂教学程序。在教学过程实施中,培养高校学生具备组织丰富多彩的交流活动,在主动、互动、交流、合作、自主、探究的氛围中实施教学的组织能力。培养他们具有关注学生语言知识、技能、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的全面发展的洞察力。培养他们具有关注学生的学习方法及学习策略,关注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意识、学习态度、学习品质,自主学习的指导能力。高校英语课堂教学过程应在这种理念下进行设计,崇尚合作精神,为培养合格教师铺路搭桥。

三、结构编排突出三大亮点 课堂设计体现四个准确

现行高中教材在教学结构的编排上注重知识技能,培养运用能力,培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三大亮点。

1.Goals(目标)

每个单元的第一板块Goals,向师生呈现本单元教与学的目标,单元的内容设计紧扣着Goals展开,使教学目的明确,主题突出,增强学习的透明度与方向性。

2.Tips(建议)

每单元后的Tips用简明扼要的英语给学生提出有关知识学习、能力培养、素质提高等方面的建议和指导意见,如怎样写e?鄄mail、写食谱、请柬、海报、短剧及表演,如何阅读、猜词、做影评、表述观点、描述人物,还有的Tips介绍各种文体写作、音乐知识、肢体语言、人际交往等方面的知识。这些建议对于使学生丰富知识、形成技能、开阔视野大有裨益。

3.Assessing(评价)

重视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形成评价,体现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每个单元Workbook中设Assessing部分,一般包括Learner log(学生日志)和Reflection(回顾、反思)两个部分。一方面是让学生对本单元的学习内容进行自我反思,自我评价,总结成绩,查找差距,明确努力方向;另一方面也使教师获取教学的反馈信息,以便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从第一板块Goals的“提出目标”到Assessing的“学习评价”,二者首尾呼应,相辅相成。

三大亮点明确展示了如何设计教学过程的策略,具有决策性意义。对高校课堂教学有以下四点启示:

首先、准确把握教学目标;即在深入研究知识技能,培养运用能力,培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的前提下,确立符合学生思想实际和学习实际的时效性目标。

第二、准确布置课堂任务;根据学生学习实际,设计课堂阶段性活动任务,注重任务的梯度和层次,使好、中、差、全体学生都能对号入座,确立能尽力完成的任务。

第三、准确借鉴教学建议;兼收并蓄地借鉴教学建议为我所用,重在知识能力培养,素质提高,技能形成等方面有创新突破。

第四、准确进行客观评价; 首先促进学生发展,不仅要培养执教教师既能按照教学内容的科学体系,进行有序的教学,完成知识、技能等基础性目标,同时又注意学生发展性目标的形成。其次,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执教教师把课堂教学的策略重点放在体现学生主体,鼓励学生探究、自主进行学习语言,高效完成各种目标,打好学生终身学习的基础。养成注重学习过程与方法的教学习惯: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注重学生的学习情感,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注重学生学习策略的调控意识。

四、教材内容涵括三大特性 教师教学必备三个能力

现行高中教材注重科学、教学和人文教育的统一,教材内容丰富、语言鲜活,话题贴近时代、贴近生活,为学生所喜爱。教材的选材具有广泛性、思想性和时代性三大特性。

1.广泛性:选材内容涵盖面广,内容丰富多彩。有语言学习、体育运动、文化生活、环境保护、文学艺术、音乐影视、风俗礼仪、自然科学、饮食文化、兴趣爱好、科学技术、幽默、名人、旅游、交际等内容。

2.思想性:选材注重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让学生了解中外文化精华,提高文化修养、鉴赏能力。如友谊、生态旅游、文化遗产、影视鉴赏、文学艺术、环保、运动竞技、科技等话题,有助于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品质,对他们的身心发展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3.时代性:选材反映了语言的发展、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具有较强的跨学科性质。如高科技生活、影视名流、歌坛新星、生态资源、航天发展、饮食文化、现代医学、交友观念等。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时代感和使命感。

教材内容三大特性挑战教师三大能力。选材内容涵盖面广,内容丰富多彩的广泛性,要求英语教师除熟练运用英语在教学中获取信息、选择信息、加工信息、创造信息、传递信息、展示信息、达到语言交际目的,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提高学生英语语言素质外,还须拥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多种素养。多元化、多层次地汲取知识营养,提高综合运用知识能力,以便适合课标要求。选材注重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的思想性,要求英语教师要加强审美情趣的培养,广泛参加多种社会公益性活动,提高鉴赏能力。有效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品质 ,成为全面发展的人。选材反映语言发展的时代性,要求英语教师必须与时俱进,保持高度的科学发展观和政治敏锐感,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时代感和使命感,尽献老师的责任感。

总之,我们熟读教材有助于提升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借助《英语课程标准》的新理念,即时转变传统观念,以与时俱进,科学发展的新理念为指导,以科学的方法科学地传授科学知识,创造性地、有的放矢地在高校课堂设计、垂范、引导、培养高校学生的创造性意识和能力,以便将来更好的适应中学英语教学。

参考文献:

篇8

“六环节教学模式”的主要内容是:引导目标,预习检测,,自主参与,合作交流,展示讲解,达标检测。实施“六环节教学模式”的主要目的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增强教师的课堂教学创新能力,进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现代课堂模式的经典代表,凯洛夫的五环节教学模式,即“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讲授新知――练习巩固――布置作业”。广大教师不仅耳熟能详,而且,已经潜移默化为课堂教学的习惯。新课改与素质教育的要求必须改变这种模式,把“以讲为主,先讲后练”转变为“以学为主,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这是理想课堂面临的任务,相对于凯洛夫的五环节教学模式,新六环节教学模式结构如下。课堂先要明白干什么(目标),然后,在老师的指导下经学生做一做(预习)――究竟学的怎么样,有何疑问,展示出来看一看(展示)――面对展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师生再共同点拨一下(点拨),最后通过作业加以巩固(作业)。

“六环节”课堂教学模式的设计理念是:用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学习;用必要的时间让学生合作学习;用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接受学习。这一理念正与英语新课标的基本哩念相吻合;它也与英语新课标所要求的小组合作学习和任务型教学模式相一致。因而我认为本模式应该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这就需要我们英语教师在平时教学中不断摸索,在教学观念、教学评价和课堂教学方面进行一系列的尝试和探讨,形成我们自己的教学模式。下面我主要谈谈“六环节”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和具体操作设想;

(一)引导目标

《新课标》要求确定目标是以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的发展为基础,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课标明确设定九个级别的要求,并以学生“能够做某事”,具体描述各级别的要求(初中阶段要完成三、四、五级目标)。教材很清楚地提供了每单元的学习目标(每册书的目录),当然我们每节课都要确定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及情感目标,并在课堂上出示给学生,一般控制在2-3分钟内。

(二)预习检测

预习帮助学生了解教师的教学意图,使你有明确的学习目标,知道自己应做什么和怎么去做,为认真上好课打下基础。上课时应集中注意力,主动配合老师完成各项教学活动。同时要善于做笔记,有选择性地把老师教授的重点、难点都记录下来。我们还应积极地回答问题,在口头表达中把新学的语言知识运用于实践,如小组对话、小品表演等,以加深我们的印象。做练习时应首先复习一遍所学的单词、语法,然后抛开课本、单词册和笔记,独立地完成练习,这样预习才能反映我们语言学习的真实掌握情况。(课前需用5-7分钟 )

(三)自主学习

《新课标》提出学生的发展是英语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因而我们要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和相互交流的机会及充分表现和自我发展的空间,创造条件让学生能够探究他们自己感爱好的问题并自主解决问题。我认为本坏节要主闯单词关(必要时要用2--2周时间教给学习记单词的方法);上阅读课时,设计好问题,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文找出答案。本环节需用10分钟。

(四)展示交流

《新课标》提倡任务型的教学模式,它有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注重交际等特点,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在此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任务型教学有些粗浅的熟悉,首先我们教师要从学生“学”的角度设计教学活动,使学生的学习活动具有明确的目标,并构成一个有梯度的连续活动。这样我们设计的各种活动,学生都能不断地获得知识或得出结论,从而获得语言运用的能力。随着认为的不断深化,整个语言的学习过程越来越自动化和自主化。我们应该提倡小组协作,它是本环节的灵魂,是合作学习发一种形式,也是任务型教学比较好的实施方式,它在培养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向交流,互相合作、取长补短方面具有积极作用,同时也体现了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宗旨,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合作精神,大面积提高各层次学生的学业水平,使学生学会合作、理解、宽容、尊重别人,塑造健全的人格。其实在平时教学中本环节渗透到整个课堂中。本环节一般需用15分钟,句型操练时一般两人或三人一组,学生纠正错误;活动课上,各组间展示,小组选派代表在班内展示结果;阅读课,对老师提出的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

(五)展示讲解

每节课在学生进行大量的操练和交流之后,让学生总结出主要学习内容,其实也就是要把握的词、句,对自主交流后仍不能达成的目标要进行讲解点拨,以保证学生能把握主要目标和重点难点。本环节应用5分钟内。

(六)巩固检测

篇9

2014年江苏高考题,在任务型阅读中向我们介绍the expression“everybody’s doing it”,题材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实用性。该题难度适中,考点分布合理,表格设计简洁明了。

牛津高中英语“任务型”教学的操作程序一般如下:

任务呈现(教师设计情境,使学生置身于需要完成的任务情景的氛围中)学习新知(围绕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要求,师生进行交流和讨论,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在师生交流中学习新知)巩固新知(通过师生共同合作,结合任务进行对话、交流,使学生所学知识加以巩固)灵活运用(教师给学生提供相关任务,或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要求设计一些与他们的生活、学习贴近的活动情景)。

以下就是牛津高中教材Module2 Unit 1 Tales of the Unexplained任务型教学模式:

一、Pre-reading Activities ( Lead-in)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于本课将要涉及的话题进行讨论,包括课文的背景,所提到人物、地点、事件的一些相关资料。也可以事先布置学生查找资料,课上相互交流。教师也可以询问学生一些问题:

1.Does the title Boy Missing, Police Puzzled arouse your interest when you read it? Can you complete the title?

2.What information can you get from the title?

3.What else do you want to know? For example,“Boy missing” (How/When/Why/Where was the boy missing?)

学生的回答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不论他们从哪个角度来回答,与课文内容是否有关,甚至资料是否详实,都足以促进学生动脑思考,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从而有助于对课文的理解。这种问答活动有助于学生更具体深入地了解课文内容。

二、Skimming & Scanning

在学生阅读文章之前,要求他们根据文章题目预测文章内容;或根据题目观点发表个人看法。或者放映有关的图片直观展示,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激活大脑中已有知识系统,为阅读作好准备。Scanning Reading首先让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提醒学生注意文章第一段,以及每一段的首句,可以通过一些问题使学生对全文有个比较清晰的认识。如:

1.When and where was the boy missing?

2.What caused the boy’s sudden disappearance?

3.How old was the boy?

4.Why did people show interest in his disappearance?

三、Reading For Details

这一环节,可以让学生完成形式多样的练习题或者是Reading Tasks……回答问题;从四个选项中找出符合文章内容的一个;判断正误;猜测词义等。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积极性,提高分析能力以及用语言解决问题的能力。如:

1. Find the new words and expressions in the article and guess the meanings from the context.

2. How well did you understand the details in the story? Read it again and answer the following questions:Where did Justin live?Why did Justin’ mother go to bed early?What sports does Justin play?What time did the witnesses see Justin walking home?Does Justin have brothers and sisters?

四、Language Learning ( language study )

这时教师的任务是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要点和难点,应该对它们进行必要的讲读。本环节要注意,培养交流能力是第一,学习新的语言知识是第二。如果新的语言现象过于集中,不事先排除则会影响学生的阅读理解,不妨先进行语言知识的讲授,扫除语言障碍,以保证下一步交流活动的顺利展开。

五、Discussion

篇10

关键词:高职高专英语;任务型教学;自主学习意识

英语教学逐年改革,英语教育对教师不断提出新的教学要求。教育部颁发的《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要求教师在教学授课中要“以实用为主,以应用为目的”,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同时提出“突出业务英语能力的培养”以及“够用为度,突出重点”的新观点。这一具有高职高专教育特色并充分体现大学外语改革方向的崭新教学理念,得到了教育部有关领导、各省市教育主管部门和广大高职师生的充分肯定。因此,广大英语教师改变教学观念,教学的主体变为学生,在教学中开始重视语言综合应用的任务型教学模式在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越来越受到教师的青睐。

一、意义

当前教育模式下,学生重应试而轻应用,很多学生英语的考试成绩分数很高,但实际英语的口语和对话能力跟不强,造成了“无用英语”“哑巴英语”的现状。可以说,英语仍是学生学习的一块短板,一个弱项。

任务型英语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任务型英语教学,顾名思义,即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设置一个又一个任务,这些任务包括单词、口语、语法、阅读、写作等各项练习,学生通过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达到快速锻炼英语语感、在生活中实现口语对话、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等目的。简而言之,任务型英语教学就是有目的的教学,通过布置任务,达到教学目的。

二、现状

1.教师自身英语水平不高

学生要想有一个好的英语学习,首先要有好的教师,教师要有好的教学方式,以及较高的教学技巧。如果一个英语教师,自身素质不过硬,基本的英语知识还没有掌握牢固,那怎么能把学生教好呢?

举个笔者所见的真实案例。在一次听复旦大学出版的《21世纪大学实用英语综合教程》教学评比课时,我亲耳听见了讲课教师把教程第一册课后习题Practice 9中John is both smart and responsible.He likes to make friends with other people.中的后半句说成了He likes to make friends for other people.这样的老师,自己教学水平不高,还会把错误的知识传授给学生。

2.教师对任务的安排不合理

本来中国学生就和外国学生在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上存在差异,尤其是高职院校学生的英语基础比较差,因此,教学中教师更要注意学生的实际水平,以防出现任务要求过高,学生经常达不到要求,完不成任务,从而丧失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和积极性的情况。在创建任务时,教师应尽量考虑到专业的特点,让英语学习与专业挂钩。

笔者在教学中,也曾出现过问题。在英语口语实践课上,笔者对学生设置任务:每对同桌为一组,进行英语口语会话练习。当时正讲到英语第三课,笔者自以为是地认为学生会自己根据第三课的教材内容适当编排对话表演,不料由于没有规定,就有学生偷懒耍滑,上台进行口语会话表演时竟然把英语最开始学的对话拿了出来:“Hello,xiaolei.”“Hi,xiaowang.”“How are you?”“Fine,thank you,and you?”“I am fine,too.当时全班学生哄堂大笑,笔者站在讲台上很尴尬。自此以后,笔者就极为重视任务的布置,每个任务都是根据课程的内容、完成的难易程度以及学生的现有水平等情况来设置。

3.教师的角色定位不准

虽然课程标准反复强调要重视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提高,英语教育界也一直提倡英语教师要淡化自己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把学生放在主要位置,但仍有不少教师做不到这一要求,在英语教学中一个人唱着“独角戏”。

例如,在《21世纪大学实用英语综合教程》第三册中有“Test yourself”环节,本身有英语听力,要求学生自测,可是在学生听完第一遍的对话后,教师就开始讲解,因为自己都听懂了,所以也理所应当地认为学生也都听懂了,丝毫不问学生的实际听力情况。这时,如果不以自己的想象为主,而是询问学生,是否有必要再听一遍,会对学生对题目的理解、做题的完成度有帮助,也能在接下来的教师讲解中更好地理解语法和语句的知识,还可在重复听录音对话的过程中提高听力能力。

三、任务型教学的应用

清楚了任务型英语教学对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积极作用,明白了任务型英语教学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教师就可以从具体情况出发,改正教学中的问题,弥补教学方式的不足,丰富教学内容,完善教学方式,最大限度地把任务型英语教学的优势和有利性发挥出来。具体到实际应用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尊重学生实际水平的差异,设置阶梯式任务

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在接受程度、理解能力、消化吸收知识方面存在差异,因此学生的英语实际水平各不相同。教师要认识到这种差异性,尊重这种差异性,具体学生具体对待,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针对不同学生设置不同难度的任务,而不是统一安排。这种阶梯式分层次任务的设置,既不会让水平较高的学生完成起来如同嚼蜡,感觉浪费时间,也不会让水平较低的学生如看天书般不知从何开始,丧失学习英语的积极性,甚至于破罐子破摔,索性放弃英语学习。

例如,在复旦大学版《21世纪大学实用英语综合教程》第一册第三单元课后练习,“谢谢你,妈妈,为了你所做的一切”中,笔者把为学生设置的任务分成了三层:用英语为妈妈写一封信,感激妈妈多年来无微不至的照顾;制作卡片,上边要用到forgive,grateful,pride,reflect等单词,以及be on his own,give a hand,on the occasion of等词组,也可根据自己的情况,适当加入My mother worked very hard to send me to school,so I believe that for everyone there is nobody so great in the world as their mother.等类似句子;根据录音或视频,学唱一首英文歌曲,表达对妈妈的感谢和爱。学生衡量任务的难易程度,结合自己实际水平,自选任务完成。

2.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学习英语的兴趣,有动力自主积极地学习,才能更好地跟着教师的教学进度一步一步前进,才能更好地理解、吸纳英语知识,才能主动在英语练习中熟悉语法知识,提高英语能力,也才能有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师要把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意识放在英语教学的首位,这样,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快乐。

3.重视课外作业的作用

英语教学是学生学习英语知识、打好英语这一仗的主要阵地,因此教师要重视英语课堂的教学和学习。在注重课堂教学的同时,英语教师也不能忽略课后作业这一重要训练方式。这里提到的“课后作业”也非传统的课后作业,而是一项项任务,让学生在课外完成。这些任务和课堂教学、课本知识有相关链接性,是对课堂内容的重要补充。抓好学生在课后作业方面的学习,是提高学生英语成绩和英语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

英语教师在布置课外作业时,可以以多样化形式让学生完成。高中学生知识积累已经到了一定程度,想象力也较为丰富,因此可以设置一些联想类、设计类任务,让学生在兴奋、激情和思考中完成。也可以设置一些需要协作完成的任务,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或者自行结合,让学生在集体交流、集思广益中完成,还能体验到合作、协同作战的乐趣。

总之,英语教师要与时俱进,顺应当前英语教流和发展趋势,教学以学生为本,重视和尊重学生的主体差异,特殊情况特殊对待,用任务型教学方式教好英语课。在任务型英语教学实践中,时时总结自己,改善自己的教育方式,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完成教育优秀学生、为国家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这一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