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灌溉自动化范文

时间:2023-09-19 17:42:4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田灌溉自动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农田灌溉自动化

篇1

按照农田灌溉监测系统应具备的农田灌溉用水远程测控计量、水质监测、水位监测、土壤墒情监测、用电远程测控计量、农田电力设施在线监测等功能设计了农田灌溉监测智能控制系统———智能井房。随着信息化及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农田灌溉智能化在全国正在逐步发展,我省在2013年全国第五批小型农田水利重点项目建设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在泵首部位安装智能井房,为今后农田灌溉智能化管理打下了良好基础。

2.丰南区农业灌溉智能化系统建设

丰南区在2008年开始建设农田灌溉监测系统,2010年9月列入全国第二批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区。项目建设之初,丰南区就确立了工程节水与管理节水一体建设的目标,把农业灌溉用水监测纳入项目建设之中,与管灌工程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实现了农业灌溉的自动化、智能化管理,由传统粗放管水农业向现代化精准用水农业转型,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农业灌溉监测系统的建设,监测中心是关键,是整个监测系统的中枢。为此,丰南区建立了2个中心,一个在局机关,另一个在唐山海森电子公司(企业自建),两个监测中心并行,同时监测,数据共享。通过几年的运用,达到了如下目标:一是建成了全省第一个县级农业灌溉监测系统。以监测中心为中枢,智能控制柜为监测点,形成了灌溉监测网络。二是实现了对农业灌溉各种数据的适时监测,利用数据指导农民灌溉。到2012年底,全区共有农田机井8126眼,目前安装机井智能控制柜2700多套。机井灌溉智能控制柜设施安装率达到30%以上,初步形成了农用机井灌溉数据信息采集及分析。

3.农业灌溉智能化系统应用效果

及注意事项农田灌溉监测系统的建设,以机井智能控制柜为载体,全面提升用水计量设施。以机井智能控制柜替代传统井房是建设灌溉监测系统的突破口,智能控制柜与传统井房相比具有占地少、投资小、快速安装、使用简便且安全可靠、计量收费公平、准确、可重复使用等优点。通过实际运用,达到了如下目标:一是工程形象面貌焕然一新。整齐划一、新颖别致的机井智能控制柜替代了破旧的老式井房,使整个工程的可视性大幅度提升。二是实现了单一用电计量向水电双控计量的转型。改变了过去IC卡单一计量电量的方式,使农民可以直观地看到用水情况,增加农民的节水意识。三是操控方便。经过简单的培训,农民可以熟练掌握使用方法。根据灌溉周期及个人时间要求,随时进行浇地,改变了过去排队浇地,争水、抢水的现象。四是提高强制管理手段,实现用水、缴费自动结算,解决长期存在的农业灌溉收费难的问题,也为开征农业水资源费打下了基础。五是大面积推广机井智能控制柜,为全面建设灌溉监测系统奠定了物质基础。农业灌溉智能监测系统的应用,为农业灌溉自动化管理提供了良好的信息平台,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现在部分务农人员年龄偏大,利用智能手机操作有一定困难,需要技术培训和指导。二是在防偷仿盗方面需要加强管理。三是全面普及需要投入大量资金,目前,国家没有针对农业灌溉智能监测系统的专项资金,致使农业灌溉智能监测项目发展缓慢。

4.农业灌溉智能化系统的发展前景

篇2

关键词:自动化控制技术 滴灌工程 集约型农业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由于农业灌溉技术水平不高,往往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且灌溉不能满足农作物生长的需要。干旱缺水已成为制约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灌溉是弥补自然降水在数量上的不足与时空上的不均,保证适时适量地满足作物生长所需要水分的重要措施。以往的农田灌溉都是采用大水漫灌或人工洒水。不但造成水的浪费,而且往往由于不能及时灌水、过量灌水或灌水不足,难以控制水均匀度,对植物的正常生长产生不利影响。建立农业节水灌溉的自动化系统,采用高效的节水灌溉方式已势在必行。一方面可以集中管理,加强控制;一方面可以按时按需定量供水,严格控制灌溉用水量,达到节水用水目的。柳江县成团镇鲁比葡萄基地自动化滴灌工程已于2010年建成,使用的自动化控制滴灌技术初见成效,发挥良好的工程效益和社会效益。因而,探讨自动化控制技术在滴灌工程中的应用,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一、自动化控制技术在滴灌工程中的应用概述

1.工作原理

自动化控制技术在滴灌工程中的应用,其工作原理是利用布设于田间的设备进行土壤、田间、作物生长信息的监测与采集工作,将采集数据反馈到控制中心,经过系统软件的分析,再将决策传到终端由终端执行灌溉管理指令。例如对含水量信息进行监测,比较灌溉补偿点及饱和点,由中央控制系统的相关软件分析并决定是否灌溉,将开启阀门或者是关闭的信号传输到终端(阀门)控制系统,从而通过阀门的开关实现自动化灌溉。与国际上先进的自动化控制技术相比,目前我国的农业传感器水平仍然比较落后,但土壤水分传感器已经达到同类水平的标准。

2.系统组成

自动化控制技术在滴灌工程中的应用,其系统组成有起分析决策作用的中央控制器和起信息采集、监测作用的相关设备以及电磁阀、田间工作站、阀门控制器或是远程网络终端单位。

中央控制器是整个系统的主站,由微机、系统软件等相关设备、软件构成。微机由计算机、激发打印机、电源控制箱、中央控制器等组成;系统软件有信息采集与处理、显示、记录与报警、阀门状态监控等模块组成,除预测预报之外,系统软件还具备过程监视、报警、过程控制和数据的全过程管理功能,能够实现完全自动控制。

田间信息采集、监测设备是整个系统的根本,依靠传感设备将被测量物的相关信息依据一定规律以信号的方式进行反馈。传感器包括土壤类传感器、作物类传感器、气象类传感器和系统类传感器,分别负责土壤类的温度、水分以及养分,作物类的长势、水分以及养分,气象类的雨量、光照、风速以及蒸发,系统类的水质、水压、流量以及阀门状态等数据资料的采集与监测。

电磁阀根据田间灌溉设计来确定按照个数以及具置、间隔,进行田间灌溉的具体控制。

田间工作站需要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布设数量和位置,如果地形平坦、信号效果好,田间工作站的数量就可以相对少些,覆盖范围可以适当增加;如果地面遮挡物较多,信号效果不好,则应适当加密田间工作站的布设密度。田间工作站是整个系统的中转站,起着连接中央控制器与终端设备的作用。

阀门控制器或是远程网络终端单位是接收并执行田间工作站传递的指令的下端。其与电磁阀直接相连,可以控制不止一个电磁阀,接收指令后控制电磁阀,并采集田间信息传输到田间工作站。

3.子系统配置

自动化控制技术在滴灌工程中的应用,需要根据实际需要配置灌溉自动控制、农田信息监测、作物生长图形采集、水肥智能决策等子系统和网络化管理平台,为用户提供不同层次的管理选择方式。用户可以根据工程条件、项目投资以及管理水平等各方面因素,确定自动化控制系统各层次子系统的配置。

4.灌溉方式

目前,自动化控制技术在滴灌工程中的应用主要有三类灌溉方式,分别是自动化控制、人工参与控制和手动控制灌溉方式。第一种方式受田间信息采集、分析水平的制约,目前还是按照节水工程设计中关于耗水定额、作物需肥、灌溉时间等规定进行自动化控制,通常有根据时间设定轮灌、根据监测结果设定轮灌、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随机设定轮灌三种。第二种方式根据土壤湿度、气象信息等参数进行人工参与控制灌溉,用户可以根据监测结果用手机等设备实施智能化控制灌溉。第三种方式主要用于系统出现意外时,通过人工手动的方式控制电磁阀开闭,以确保不耽误灌溉、节水节能。

5.控制方法

自动化控制技术应用于滴灌工程中的主要有三种基本控制方法,分别根据时间、水量和反馈进行控制。时间控制是按照设定好的时间进行关放水,水量控制是按照设定好的配水量进行关放水,反馈控制是根据湿度感受器反馈的信号进行关放水。

6.制定灌溉计划

首先,需要制定管理计划来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降低用水量,提高用水效益。管理计划的制定需要为用户提供完善的作物生产管理系统,保证用户能够了解农田土壤水分状况,从而确定日水分利用量,做出科学的灌溉管理决策,根据农田灌水量需求安排灌溉次序、调整灌溉计划;其次,详细制定灌溉计划,确定灌溉的时机和灌水量,使用土壤水分测定等技术和相关处理软件使灌溉计划更加科学化、合理化、精细化,确保土壤水分保持在农作物生长需要的最佳状态。

7.软件系统

自动化控制技术在滴灌工程中的应用,需要软件系统的支持。通常,软件系统采用便于数据查询、存储、使用的树状结构,管理人员能够借助农田中的各个监测点实时收集相关数据,并通过计算机和相关软件进行处理、显示,为用户提供农作物种植所需的准确、详细资料。另外,还需要显示任何一个监测点某一年份的情况,明确灌溉饱和与需要灌溉的点位以及土壤水分平衡、土壤水分含量、日水分使用、日用水量等情况,预测出再次灌溉的时间、用水量,以保障日常管理工作的准确、高效,为未来制定灌溉计划提供科学、完善、合理的评价标准。

在数据输入方面,读数记录屏可以显示土壤水分张力计监测到的数据、作物籽粒大小等田间数据,以准确计算作物生长所需的水量和灌溉时机。气象数据可以通过人工输入或是气象站自动载入的方式进行数据输入,掌握气象数据能够计算出水分蒸发总量,从而更为合理的制定作物灌溉计划。

软件系统能够准确计算土壤水分达到饱和点需要的时间和水分,计算出作物播种直到成熟收获各个阶段的天数,与往年的作物生长数据进行同步分析,确定作物水分的使用效益和作物总产量。对于玉米、棉花等作物,借助作物―水分方程和气象资料能够较为精准的计算出作物产量,借助速率方程能够计算作物该阶段以及整个生命周期的生长速率,借助土壤水分测定仪器能够指导用户有效利用水资源,最大限度的提高农业效益。

二、自动化控制技术在滴灌工程中的应用效果

1.自动化控制技术在滴灌工程中应用的成效

滴灌工程中应用自动化控制技术能够在现有的滴灌系统基础上,将人工现场作业的工作方式转变为由自动化控制系统完成,通过GSM网络等途径实现滴灌作业的远程控制、自动化控制。例如将球阀更换为电磁阀,可以由中央监控器控制灌溉,避免随意开启、关闭阀门的现象,有利于农田灌溉系统的管理。自动化控制系统能够保证灌溉时间、灌溉水量,实现节水节能的目标,提高设备、能源、灌溉用水的利用率,提高生产效率,节省劳力,并保证了滴灌系统的均匀度和合理性,为作物需水量等农艺技术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有效、准确、丰富的科研资料。

使用自动化控制技术,使滴灌系统必要的灌溉水量得到保证、非必要灌溉水量受到控制,并实现了水肥的均匀化,据统计,使用自动化控制技术的灌水均匀度得到了20%以上的提高。以棉花为例,使用自动化控制技术的滴灌系统实现株数提高10%、结铃率提高7%、铃重提高5%的增产效果,每亩节省灌溉水量达到40立方米,管理定额也整整提高了一倍。

2.自动化控制技术在滴灌工程中应用的问题及对策

目前,自动化控制技术在滴灌工程中的应用还面临着成本问题、操作性问题和数据库问题。成本问题方面,控制站、电缆等设施、设备、材料在自控系统的投资中占据70%左右的比例,需要尽量降低控制站建设的数量,努力提高单站的性能和控制面积,暂时忽略田间管理的不便而加强分干管的数量,降低管道直径,以提高整个系统的利用效率,控制管网成本;操作性问题方面,应在确保控制系统性能良好的基础上,简化操作,产品尽量模块化,以减少维护;数据库问题方面,不应局限于示范区,而应结合大田试验研究成果,将数据完整、准确录入,建立专家信息服务平台。

另外,针对自动化控制技术与水利学结合存在的问题,应充分优化设计方案,协调滴灌自动化控制系统;针对自动化与水利施工结合存在的问题,尽量保证二者的同步进行,自动化改造时必须详细查清水利施工资料;针对人员素质存在的不足,需要在降低自动化系统难度、提高可操作性的基础上,积极提高使用者的知识和技术水平,以先进的管理和认真的操作保障自动化管理与操作的水平。

3.自动化控制技术在滴灌工程中的应用前景

自动化控制是滴灌工程发展的必经之路,在总结滴灌管理经验的基础上,用户已明确认识到自动化控制的优势和必要性;我国每年新建及现有的许多滴灌系统都需要实现自动化改造,因而自动化控制技术在滴灌工程中的应用有着极为广阔的前景;在自动化控制技术和滴灌系统相关技术、设施不断完善的基础上,滴灌自动化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也会随之提高。

总结:

综上所述,自动化控制技术在滴灌工程中的应用,不仅便于田间规范化管理,还在降低劳动强度、解放劳动力、提高劳动效率、节能节水的基础上,有利于实现农作物的增产创收,有助于实现灌溉的自动化,为我国全面实现农业现代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朱焕立,茹正波,荣晓明. 农田灌溉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开发研究[J]. 灌溉排水学报, 2009,(04)

[2] 崔春亮,雷建花,巴银蒙克,杨静,马勇. 自主研发的棉花滴灌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应用[J].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09,(10)

篇3

关键词:农田;节水灌溉;微灌技术

中图分类号:s274 文献标识码:a

灌溉是农田生产不可缺少的环节,我国在农田灌溉方面提出节水思想,主要是推进农田与水资源的持续发展。节水灌溉可以提高农田灌溉的效率,可以改善农田缺水的现状,深度优化农田灌溉途径,满足农田灌溉的需求量。节水灌溉技术在应用中存在若干问题,阻碍了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中应用。

1 农田节水灌溉现状

分析节能灌溉技术在农田中的应用,深化节水技术实际现状,提出节水灌溉技术应用中的问题。

1.1 节水意识淡薄

基于传统思想的影响,再加上农村落后的技术,导致农民意识不到节水的重要性,其只关注农田的生产力以及经济价值,忽视资源建设的重要性。虽然我国大力提倡节水灌溉,但是无法保障工作落实到位,制约了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

1.2 无法全面实行节水管理

我国在农田方面,实行责任制,基本由家庭自由管理,所以在节水灌溉技术的推行方面,始终无法做到全部统一,即使采取政策约束,仍旧无法改变灌溉的传统现状,部分农民无法正确认识节水灌溉技术,制约技术发展,长期以来,政府逐渐失去管理的积极性,最终无法实现全面的节水管理。

1.3 缺乏有效的节水机制

受多方面原因影响,在节水方面并未形成有效的机制约束。在节水灌溉技术中缺乏合理的设备支持,缺乏资金支持和政府干预,导致农田节水不能实现到位的发展,更无法有效的投入到农田灌溉生产中。

2 农田节水灌溉技术

在农田种植中的应用的节水灌溉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类:

2.1 喷灌技术

喷灌属于机械类技术,需要外置设备提供一定的动力,达到喷灌水压后,进行农田灌溉[1]。例如:利用水泵为灌溉系统提供压力,促使水分在压力的作用下,均匀的在喷头处流出,保障灌溉的匀和性,体现节水理念,近几年,喷灌技术不仅应用于农田灌溉,还在园林绿化方面存有表现。

2.2 滴灌技术

滴灌技术即是利用滴头,将水分滴入农田,属于自动化技术,其可以借助滴灌系统,合理控制水分,充分灌溉农田,例如:利用系统控制滴水,确保滴灌在农田灌溉中的全面性,还可以在水分中融入肥料,既可以满足作物对水分的需要,还可为其提供养分空间,提高农田产量。

2.3 管灌技术

管灌技术需要借助低压条件,将水分通过管路输送,此技术可以有效防止水分蒸发,同时还可避免水分输送过程中的渗漏。管灌装置可以重复使用,平时不需拆卸,无需投入过多成本,而且技术掌握上相对简单,做好日常的装置维护工作即可。管灌技术在我国农田中的使用范围较为广阔,可见其节水和灌溉的效果都比较明显。

2.4 微灌技术

微灌与其他节水技术不同,其主要应用在灌溉面积较小的区域,根据农田种植的实际情况,给予合理的灌溉。在农田内部科学的安装管路,促使水分顺流管理,直接作用到作物根部,避免水分过多造成浪费,还可合理控制水分的流速和流量,节约水分。微灌技术在节水方面效果明显,保障灌溉的匀和性[2]。但是微灌技术较容易受水质影响,如在水质较低的地区,管路容易受水中泥沙的影响,形成堵塞,所以必要时,需定期清理流水管路。

3 优化农田节水灌溉途径

提高农田对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需要借助科学的途径,达到优化灌溉的效果,体现水资源的节约特性。分析节水灌溉的具体途径,如下:

3.1 合理利用节水灌溉的政策

政策是推进技术应用的基础,响应国家政策要求,维持农田生产与节水灌溉平衡发展的状态。例如:政府可以农田效益为基础,大力推进节水工程的建设,重点是为节水灌溉技术提供运行环境,推进农田节水建设,实行科学规划,达到优质的节水灌溉效果。

3.2 拓宽农田投资渠道

推进农田节水灌溉的发展,必须具备丰富的运转资金,所以需要拓宽农田的投资渠道。主要以公共财政为主,加强政府各级部门对农田灌溉建设的投资力度,全面落实投资文件,保障节水灌溉的建设环境,在保障农民获益的基础上,实行效益再利用,号召农民参与到农田投资中,积

提升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

3.3 完善农田水利工程

积极建设农田水利工程,保障水利工程发挥高效益。农田在节水灌溉方面,需要实现先进技术的转型,重点完善水利工程[3]。工程是技术运行的基础保障,可以为节能灌溉技术,提供一定的生产和运行环境,例如:完整的工程,能够推进节水技术的使用,不论是在技术的应用还是管理方面,都可体现节水的高质量性,同时也可为农田新技术的开发奠定基础,提高农田建设的力度,着实体现节能灌溉技术的应用力度。因此,水利工程对节能灌溉技术的应用,具备实际的价值和意义。

4 结论

提高农田生产量,必须借助科学的技术手段。目前,最主要的是平衡农田对水资源的利用,既要实现水资源的节约效果,又要达到农田灌溉的水平,促使2者处于相互协助的状态。在节约灌溉技术的参与下,着实提升农田产量,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充分显示节能灌溉技术的优势,推进技术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晟. 农田水利建设中节水灌溉技术的探讨[j]. 北京农业, 2011(03):89-91.

[2] 韩云峰. 浅谈农田节水灌溉的有效措施[j]. 科技致富向导, 2012(02):23-25.

篇4

关键词:农村水利;发展;风标

中图分类号:S2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333053

1 规范化风标

规范化风标,是河北近阶段农村水利建设发展的必然道路。从两方面着手规范化,即美学观和文化观,两者相结合来建设我国农村水利工程。在完成农村水利建设的基础上,要突出建设的观赏化和我国文化气息特色。为什么要把我国农村水利工程建设的规范化:是建设和自然环境相结合的需要,农村水利建设要与自然田园融为一体,突显自然美和建设和谐2大要素,这是发展的必然;是我国农村水利建设的文化需要。我国新农村建设不仅仅是把一个个村子建好,它还要与自然环境相和谐。如山水林木、田间沟渠、道路建筑等等这些都是建设新农村的重要内容。

2 体系化风标

2014年,河北省农村水利建设会议在石家庄举行,会议提议河库联网体系。使大小河道、大小水库形成一体,让河库相连,合理支配用水资源。会议给出了高度的重视,从此河库相通为用水支配的网络体系开始逐步全面实施。现在河北省已将其管辖的20多座水库连接,水库与水库、河道与河道实现了用水资源互调联网。现在河北省的南水北调等调水工程把许许多多的水源集聚在一起,建成了一个相互支配、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综合体系。如农田灌溉,因河库之间相互贯通,农田灌溉区的运行也就有了相应的变化,以前农田灌溉的单独管理,现在灌区与灌区已经互通,各区农田灌溉已经相互作用融为一体了。

3 私营化风标

我国召开以后,国家允许个人联产承包责任制,允许农村水利工程私有制。农民当家作主土地私有自主经营,同时由于对农田灌溉用水渴望与日俱增,农村水利工程私有制实施以后,农民拥有了自家水,随时可以对自家农田进行灌溉。特别是山区,土地分散,农田灌溉时间长,农村水利工程私有让更多的农民得到便利。在1998年以后,河北省号召谁投资、谁建设、谁拥有民营民建农田水利工程由此揭开序幕。迁安市是有名的种植大户,近些年投资300多万元投资水库3处,农田灌溉面积58.9hm2。

4 网络信息化风标

社会的不断进步,科技的突飞猛进,网络化覆盖面也越来越广,各行各业现在都已离不开网络,网络成为现代人生活的一部分,已经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防汛调度系统是现阶段我国水利应用上是最好的。河北省在防汛调度上,科研早、资金投入多、经验丰富,现在做到了对中小型水库信息全面网络实时调度。我国农村水利网络化实施是从灌区起步的,在1990年间,河北灌区就开始了网络信息化的研究,现灌区已投资1800万建设了现代化调度中心、无线网络视频系统和雨情自动采集传输系统等。现如今河北省已有20多处灌区进行了网络信息化建设,当然现在这个水平和世界先进水平还差很远。我国现如今还达不到这种科技水平,可以借鉴他国经验进行科研研究,加快进程找到适合自己国家的水利科研成果。河北省农村供水网络信息建设发展飞快,万人集中供水工程做到了流量、压力、水质、消毒设施实现网络信息实时采集及自动化控制。

5 社会化风标

正因为农村水利建设的重要性,农业扶贫项目建设上把农业水利建设放在了首要位置。如今一直从事农村水利工作的人,要转变旧思想顺应时代新发展,以上升管理为主的新思维。从单一的行业换型到社会多方面统一管理中来,从行政管理上升到有法可依依法办事中来。要想有所成就,就要要求水利行业本身的从业人员,应有较高的思想觉悟,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管理理念、科学技术、加强学习,只有这样,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才能更好的为农村水利建设作出贡献;注重农村水利规划,成分再复杂、社会参与性再多、波及面再广都要统一规划。水利部门总体规划好了,社会各个方面都要听从水利部门安排,只有这样做,我国的农村水利建设才能够得以更好的发展。

6 总 结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提高,我国农村水利建设在新风标的指导下,科研的内在和外在都会不断发展。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接触的社会各个方面越来越广泛,出现的问题也会日趋增多。需要付出的艰辛与困难也会越来越多,农村水利建设也会越来越完善,取得的成就也更加充实。只要农村水利科研人员不懈努力,农村水利发展新风标一定可以发展它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节水灌溉技术;发展;趋势;对策

1.我国主要的节水灌溉方式分析

1.1农田渠道防渗技术

当前我国的农田灌溉的输水方式主要是渠道输水。水资源利用在传统的土渠输水中其有效利用系数一般在0.4-0.5之间,相差仅为0.3,绝大部分水资源在输送过程中都因为渗漏或者蒸发而损耗掉了。农田灌溉用水的损耗主要也就在渠道渗漏中存在。现代农田灌溉采用渠道防渗技术之后,渠道水资源的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6-0.85,相比之传统的土渠输送提升了百分之五十到百分之七十左右。此外,渠道采用防渗技术之后其熟睡速度也得到很大的改观,这有利有农田生产季节化和土地资源有效利用。是我国目前采取的较为有效的主要的节水灌溉措施之一。

1.2喷灌

(1)节水效果显著,水的利用率可达80%。一般情况下,喷灌与地面灌溉相比,1m3 水可以当2m3 水用。(2)作物增产幅度大,一般可达20%-40%。其原因是取消了农渠、毛渠、田间灌水沟及畦埂, 增加了15%-20%的播种面积;灌水均匀,土壤不板结,有利于抢季节、保全苗;改善了田间小气候和农业生态环境。(3)大大减少了田间渠系建设及管理维护和平整土地等的工作量。(4)减少了农民用于灌水的费用和投劳,增加了农民收入。(5)有利于加快实现农业机械化、产业化、现代化。(6)避免由于过量灌溉造成的土壤次生盐碱化。常用的喷灌有管道式、平移式、中心支轴式、卷盘式和轻小型机组式。

1.3滴灌

滴灌是利用塑料管道将水通过直径约10mm 毛管上的孔口或滴头送到作物根部进行局部灌溉。它是目前干旱缺水地区最有效的一种节水灌溉方式,其水的利用率可达95%。滴灌较喷灌具有更高的节水增产效果,同时可以结合施肥,提高肥效一倍以上。可适用于果树、蔬菜、经济作物以及温室大棚灌溉,在干旱缺水的地方也可用于大田作物灌溉。其不足之处是滴头易结垢和堵塞,因此应对水源进行严格的过滤处理。

2.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趋势

(1)地面灌溉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仍将是世界上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最广泛采用的一种灌水方法。加大田间工程的建设力度,大力研究和推广诸如膜上灌、涌流灌溉等节水型地面灌水技术,仍将是节水灌溉技术发展最主要的趋势之一。同时,采用激光平地技术进行水平畦灌、田间灌水设施自动化、土壤墒情自动监测技术等现代精细灌溉技术将成为地面灌水技术发展的趋势。

(2)继续普及与推广喷、微灌技术。在节水灌溉模式中,喷、微灌应用越来越多,喷、微灌技术正朝着低压、节能、多目标利用、产品标准化、系列化及运行管理自动化方向发展。

(3)逐步应用与推广现代高新节水灌溉设备与技术体系。近年来,节水灌溉不断涌现新装备、新应用技术以及灌溉新理论,包括智能化的集成节水装备技术、应用3S的精细灌溉技术、应用多项目技术系统集成的节水灌溉管理技术、以及非充分灌溉等新理论。

(4)由单项技术向综合技术发展。目前,节水灌溉技术已开始重视研究节水综合技术,将工程技术、农业/艺技术与管理技术,因地制宜进行有机结合,形成节水高效的节水灌溉综合技术体系。

3.节水灌溉发展对策

(1)简述农业节水措施。节水灌溉技术的普及要加强在农业节水防时尚的推广。这方面可以在水稻种植过程中采用旱育稀植、秧苗抛植、覆盖地膜、深耕松土、增施有机肥料等有效措施,以提高农田土壤对自然降水的储蓄能力。此外,还可以引进一些耐旱品种以及旱地作物进行在中,调节土地作物种植结构,这也是当前进行水资源有效节省的措施,在干旱缺水的区域应该加大推广范围。

(2)因地制宜,按照农村发展实际实行有效的节水灌溉方式。为了进一步加强节水灌溉技术在我国农业上的健康有序的可持续发展,应该将科学合理规划摆在第一位,认真贯彻农田灌溉因地制宜、重点突出、土地开发科学分期及注重实际效用的原则。站在全局的角度,从长远发展的方向上做好每一次的决策,严格对节水灌溉技术进行管理,确保这项新技术在使用过程中能够得到合理的推进。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是技术问题,是工程问题,更是关系到社会稳定发展及经济健康增长的问题。节水灌溉技术一旦不能让广大农民得到好处和实惠,也就失去了农民的支持,就失去了持续快速发展的根本动力。因此,在进行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中,要注意技术的改进,也要根据我国农业分布地形,比如山地丘陵地形,井灌区、旱地作业区等,结合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确定采用什么样的节水灌溉技术,该做什么样的技术改进。这样,才能将节水灌溉措施真正落实到农业遍布反而区域。

(3)加强对农田节水灌溉意识。农田灌溉用水要想继续发展下去,就必须坚持走节约利用水资源这一发展道路。在日常的生活用水中,在工农业的用水方面,必须让人们认识到水资源短缺的危急存在,加强关于节约用水的宣传工作,促进人民群众在生活和生产中都养成节约用水,合理科学的进行循环用水的习惯,可以利用电视广播杂志、简报、宣传条幅及宣传车等进行宣传。将以往的喷灌式灌溉法和漫灌法等用水方式逐渐转变为集约型的节约用水形式,鼓励人们的节约用水行为,提高人们的节约用水意识。在作物种植栽培上,积极推广节水农作物,并根据农作物的生长环境及特点,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节水计划并付诸实施,让全社会都参与到节水灌溉中来,为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

(4)加强农田节水方面的科学技术研究及改造。随着我国节水灌溉技术的广泛推广和应用,其相关技术得到了一定的发展,节水灌溉设备的制造很有可能成为一个加工制造业中新的增长点所在,成为一项新的能够带动一个新的产业发展俄新型技术。在改善我国现有的传统灌溉方式上应该保持兴修水利枢纽工程和水库的方式,同时大力加强这方面的科学技术研究和技术的改造。结合我国各省市农业分布发展的具体情况,研发出适合我国农业发展的节水灌溉新技术。技术的更新一定会依托于材料和设备的研发和改进,因此,在改造以往旧材料旧设备的同时更要积极开展对高智能型的绿色环保材料的开发,让节水灌溉技术走上健康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4.结束语

我国是一个区域辽阔,人口众多,但水资源紧缺的国家,人均占有水量及农业用水量均远小于世界平均占有量。目前,世界各国均非常重视发展节水灌溉技术。相比之下,我国在节水灌溉技术方面的发展与应用均落后于世界水平。为提高我国的灌溉水利用率,充分利用好有限的水资源,保证农作物有充足的供水资源,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加强对节水灌溉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应用,学习和借鉴国外节水灌溉技术成果,发展适合我国国情的节水灌溉技术。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信息化技术;农田水利工程;应用

中图分类号:TD35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9-0352-01

我国农业引用信息技术的时间较短,然而在不断地实践和研发中,仍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部分方面的技术已经处于国际的领先地位,切实为我国农业发展提供了巨大作用。近几年信息技术更是取得了空前的发展,其在农业方面的应用也更为深化,其作用也更为凸显,因此研究信息化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围绕信息化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为中心,从作用和内容两方面展开了细致的分析探讨,旨在促进信息化技术更好的在农田水利工程中应用,以下是具体内容。

一、 信息化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应用的作用

将信息化的技术应用到农田水利工程中,可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农田水利工程的有效性以及科学性,继而提高农田水利工程的用水效益,帮助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其主要作用包括以下几点。

(一) 利于水资源的调度,发挥综合效益

信息化技术具有信息传递实时性、监测数据精准性等特点,在农田水利工程中应用时能够有效地结合气象、水文等检测数据实现大农田水利工程大数据的整合分析,进而实现农田水利工程相关决策的科学化,确保灌溉区的用水合理,提高农田水利工程的水资源利用效率。

(二) 利于工作环境的改善,提升工作效率

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灌溉区通常线长、点多、面广,因此传统的人工检测、涵闸、巡视以及水泵管理工作的效果较低,同时这些工作的工作环境也很差。然而采用信息化的技术可以实现以上工作的自动化,进而提升农田水利工程灌溉区的工作效率,并且改善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1]。

(三) 利于精细化灌溉,实现高效节水

人口基数大,人均占地少以及水资源不足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在传统的农田水利工程中灌溉水的利用有效系数不到0.52,属于严重浪费的情况,因此将信息化技术引入到农田水利工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将信息化的技术和灌溉、防渗渠道、微管、喷灌以及滴管等现代技术相结合,可以实现依据灌溉区土壤的情况以及空气湿度和植被需水量,进而合理的进行灌溉作业,大幅度的提升农田水利工程灌溉水利用的有效率,实现高效节水。

(四) 利于农业用水计量,推动水利改革

长期以来为了保护我国农业生存和照顾农民,我国的农业用水价格一直很低,因此难以从农业生产者的主观意识中建立一个科学、合理、有效地节水机制,而这其中最大的阻碍之一便是农田灌溉的实际用水量难以精准计量。将信息化技术应用于农田水利工程之中,可以实现农田灌溉用水的精准计量,进而为水费收取提供一个信任度极高的依据,继而推动水利用水的改革,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农田水利工程的运行机制以及管护机制。

二、 信息化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应用的灌溉区水利具体内容

在农田水利工程灌溉区的水利信息化,其一是体现在实行科学、合理的配水和用水功能;其二是为实现灌溉区的现代化运行管理,提供了相应的先进、科学以及可靠安全的技术支撑。为了实现以上功能,信息化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信息化系统的建设[2]。

(一) 信息管理系统

信息管理系统主要包括对水量的分配、灌溉的镇村范围,农作物的种类、生长情况以及面积,作物土壤情况,水利设备的供水及蓄水情况,各个渠道的实际运作信息等等方面的管理工作。通过信息技术建立的该系统,可以实现农田水利工程各类实时信息、历史资料以及业务信息的随时调控,进而为调度决策服务。信息管理系统其组成包括农田水利工程信息的采集、传输、处理分析以及存档等部分,是整个农田水利工程灌溉区的信息化管理的基础。

(二) 调度运行系统

建立于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农田水利工程调度运行系统,其运行模式为在来需水预测以及各种实时信息的基础之上,实现对多水源的联合优化调度。其通过电脑的优化调度模型进行计算,进而生成最合适的调度方案,帮助决策者进行决策。调度运行系统的组成为多水源联合优化调配、实施灌溉预报、不同保障率灌溉配水、渠系水量和流量实施调控、水资源管理以及多目标的分析等电脑模型组成[3]。

(三) 检测及运行控制系统

检测及运行控制系统主要是对灌溉区的各个遥测点的降水量、主要支渠和以上渠道进水口即其他税源出水口的水流量以及水位进行检测。该系统主要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通信、计算机以及自动控制技术,实现对干渠渠道节制闸门、进水闸门、重点支渠以及水源的渠首闸门进行相应的远程管理和控制,进而实现对农田水利工程灌溉区用水的高效益化[4]。

(四) 水务公开系统

水务公开系统也是信息化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应用的一大主要表现,其主要是运用网络通讯技术实现灌溉区内所有用户的用水量以及相应税费缴纳信息和水资源的统一化管理。其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用水量、应缴水费、单位水价、用水时间以及和农田水利工程灌溉相关的政策、水价调整以及水量分配等方面的信息,同时以上管理工作所产生的记录、凭证等均统一由计算机进行相关的管理,并建立起相应的查询系统。

三、 信息化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应用的园区灌溉具体内容

在农田水利工程的园区灌溉中应用信息化技术主要为了实现菜园、果园、花卉园以及现代农业园等在农田水利方面条件较好园区的技术和管理精细化,进而解决农业作物的生长需水问题。在园区灌溉方面应用信息化技术提高相应的管理水平主要是通过建立以下两个系统实现[5]。

(一)环境检测系统

环境检测系统是信息化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园区灌溉中的应用的主要体现。该系统主要是实现对农田以及温室的生产条件以及环境实现计算机的全程自动监控,并且将相关的检测数据通过通信技术进行分析处理,实现进一步的生产控制和自动调节。

(二)自动控制系统

在园区的自动控制系统,能够通过其自身的联网感知原件以及检测仪器实现园区数据的采集,并通过信息系统进行分析,进而实现对园区的科学化施肥、浇水量以及时间的自动化控制和管理,实现园区管理的高效化和科学化。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农田水利工程中应用信息化技术可以提升其管理水平和效率,合理科学的运用有利于水资源的调度,发挥综合效益、工作环境的改善,提升工作效率、精细化灌溉,实现高效节水以及农用水计量,推动水利改革。信息化技术在农田的具体应用内容上,其在灌溉区可建立信息管理系统、调度运行系统、检测及运行控制系统以及水务公开系统,而在园区灌溉中可建立环境检测系统以及自动控制系统实现农田水利工程的及时灌溉、提高效率和节约用水。

参考文献:

[1] 马传波,陈丹.节水灌溉示范区中心试验站综合信息化技术研究与设计[J].水利规划与设计,2016,21(5):93-97.

[2] 冯策.农田水利信息化管理技术及其应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24(31):51.

[3] 王彦飞.信息管理技术和农田水利整合探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31(17):187.

篇7

[关键词]水库 管理 问题 对策

一、小型水库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

1.工程设施方面

小型水库工程的主要任务是为农田灌溉用水服务。小型水库主要水工建筑物有挡水坝、溢洪道、放水涵(闸)管和灌溉渠道等,现就其存在的问题分别作一简述。

(1)小型水库挡水坝,一般是均质粘土坝,标准较低,一些小(二)型水库没有进行设计就进行施工,工程设施建筑物没有达到相应的级别标准。如挡水坝高度或坝顶宽度也不够,坝的坡度较大,坝坡稳定安全系数低。相当一部分小型水库的坝基清理不完整,缺少反滤碓,坝基渗漏较大。坝体与两岸的山坡交接处,没有排水沟,山坡集水冲刷坝体。坝的上游坡面没有块石或混凝土块护坡,受水库风浪冲刷,下游坝坡也没有草皮护坡。

(2)小型水库的溢洪道,一般为开敞式宽顶堰溢洪道,在原山坡开挖而成。经长期的运行使用,有些两侧没有导墙、底板没衬砌的溢洪道,大部分均被破坏;而有导墙和底板的也被冲刷损坏。另外,溢洪道宽度不够宽,设计泄洪流量小,溢洪道堰顶高程与坝顶高程的高差偏小,遇到特大暴雨时,水库最高水位几乎接近坝顶,严重影响大坝的安全运行。

(3)放水涵(闸)管分为斜涵管(或放水闸)和平涵管。涵管一般为方形浆砌体结构,经过40多年的运行使用,大部分小型水库涵管都漏水严重,渗漏水不断带走或冲刷孔洞周围的坝体土质,造成坝体有空洞,最后形成坝体塌方。

(4)小型水库灌溉渠道大部分是沿地形开挖而成,多为自流灌溉农田。渠道普遍没有进行防渗处理,渠道渗漏水量大,加上农田灌溉用水多采取漫灌、串灌、渠道间歇供水,边坡塌方沉陷较多,使渠道淤塞严重,渠道水有效利用系数低。

2.工程管理方面

传统水利工作下的水库管理主要针对人为建造的工程部分即水工建筑物及其配套设施的管理。管理范围小,管理面窄。这反映了重工程轻资源的实际。传统水库管理还存在着重更改大修,轻检查养护。现代水库管理,就是在总结以往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结合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展望发展,重新制定管理职责,管理范围,管理方法,管理标准,从而逐步实现水库管理的现代化。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体制与经济体系发生了根本变化,水利工程管理单位职能也发生了变化。用水对象由原来的农村集体单位变成了个体农户,水库运行管理维护费用要靠收水费来维持。要向习惯于无偿供水的农户收取水费和派工维护工程变得非常困难,这使得一部分水库的运行管理机构和人员要撤并,水库变成无人管理或兼管状态,一些水库设施遭受人为破坏严重,难以发挥水库工程应有的工程效益。

3.水利工程的对外交通和通讯方面

小型水库多建于山区,远离交通干线,建库时的进库道路多是不上等级、路面狭窄、坑洼不平、弯多坡陡的临时道路。经过40多年的使用,一些水库原有道路也不能通车,即使能通车,遇到下雨也是路面泥泞,边坡塌方,车辆无法通行。目前绝大部分的小型水库缺通讯设施。如果水库出现险情,交通和通讯又不畅,容易贻误抢险时间,将产生严重后果。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

1.小型水库的除险加固

(1)对坝高、坝顶宽不达标的小型水库。对坝高不够,坝顶宽偏小的小型水库,要根据水库工程级别,重新进行水文计算,复核设计洪水,确定坝顶高程和坝顶宽。对于坝坡要按规范规定和坝坡稳定计算,确定坝的坡度及护坡结构。

(2)关于溢洪道欠宽的问题。溢洪道欠宽的,要按校核洪水的最大泄洪流量,确定溢洪道宽度和最大过水深度,以此来确定溢洪道宽度;溢洪道未衬砌的,要进行衬砌,保证溢洪道安全泄洪,以保大坝的安全。放水斜涵(闸)管和平涵管漏水的,根据各水库工程的特点,采用相应的处理方案,进行防漏防渗加固,漏水严重的要重建。

(3)土坝的防渗加固。土坝要进行坝体抗滑稳定分析复核,注意检查不均匀沉陷和裂缝出现;对于坝基渗漏大、坝体填土质量差的水库,要进行坝基防渗灌浆和坝体固结灌浆处理。

(4)灌溉渠道防渗处理。主、支灌溉渠道一般应进行渠道防渗,以减少水量损失、提高渠道水利用系数、缩短放水时间及节约水量来确保灌区用水。目前灌溉渠道防渗可以通过政府、水管单位投资和灌区受益农户投工投劳来完成。

2.加强小型水库的工程管理

(1)乡镇的水库工程管理单位,是水利部门最基层的水管单位,当地政府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和《江西水利工程管理条例》,结合实际情况,小(一)型水库工程由县级水利部门主管,其余小(二)型水库工程(包括小型提水、小型引水等工程)可由所属的乡(镇)人民政府统一管理。各乡(镇)成立水利工程管理机构,配套相应的管理人员,负责水费收取和水工程的维护、运用、管理。

(2)加大各项宣传力度。各级政府和水管单位,要加大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的力度,宣传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同时,水也是商品,要有价使用,要增强全社会节水意识,保护水资源。根据国家有关政策规定,按用水量对用水户征收相应的水费,共同管好水,用好水。

3.现代水库管理要标准化

标准化是水库管理现代化的标志之一。施行标准化,减少盲目性和随意性。标准化管理首先要制定管理标准。管理标准应包含两个方面:一是管理的质量标准,二是管理的工作量标准。质量标准是管理的工程设备应该保持的良好状态和良好程度;工作量标准是达到质量标准所必须做的工作。所以工作量标准是质量标准的细化和具体化,是实现质量标准的前提和保证。管理标准应尽可能量化,便于定岗定责和自动化管理。管理标准应定期修改,不断完善。

4.水库管理的自动化

篇8

【关键词】农田节水灌溉;农业用水;管理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水,水资源也是人类不可或缺的资源,在社会发展、经济发展和工农业生产都离不开水资源。要推动我国的农业发展,就必须认识到农田节水灌溉工程的重要性,对农田节水工程进行科学的管理,充分发挥农田节水工程的作用,节约农田灌溉用水,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1.我国的农业用水现状

虽然我国水资源总量较多,占世界径流总量的20%以上,然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却很少,约为世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四分之一[1]。与此同时,我国的淡水资源分布严重不均,西北内陆地区干旱少雨。我国人均水资源量低于500立方米的省份有山东、山西、河北、宁夏、河南,这些地区属于极度缺水省份。而我国的农业生产中又呈现出了人口、耕地和水资源分布的矛盾。我国耕地面积较广、人口密集地辽河、海河、黄河地区的淡水资源量严重不足。绝大部分的农业用水都是农业灌溉用水,在农田灌溉的过程中受到蒸发和渗漏的影响,水资源的利用率不高,也进一步加剧了我国的水资源匮乏的情况。

2.节水灌溉工程的管理的有效对策

正是由于我国的农业用水现状,要求我国不断加强农田节水灌溉工程的管理,提高农田节水灌溉工程的使用效率,采取有效的措施对节水灌溉工程进行管理。

2.1加大对农田节水灌溉工程的投入

建设和发展农田节水灌溉工程,不仅会影响农业生产中的灌溉效率、灌溉面积和作物生长情况,还会影响到农民的用水质量、农村社会的供水情况和农民的收入。建设农田节水工程有利,缓解水资源短缺的矛盾,促进粮食供给的稳定,保障国家的粮食生产安全。因此必须加大对农田节水灌溉工程的投入,并以政策的形式对农田节水灌溉工程的投入进行保障。农田节水灌溉工程的投入主体是国家,投入次体是农民,集体和地方。要严格管理企业和工业等用水大户,避免其对灌溉水源造成污染。要求工矿企业更新生产设备和生产技术,减少对水资源的污染。可以适当地征收水资源费,用以对农田节水灌溉工程进行维护。如果在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对农田节水灌溉设施造成了影响和破坏,必须追究其主体责任,并要求其进行治理和赔偿。对于征收的补偿费和水资源费,必须无条件地应用于农田节水灌溉工程的管理和建设[2]。

2.2合理布局、统筹规划

在农田节水灌溉工程管理中,要对本地水资源优势进行优化,提高水资源的管理效率。各地的水利部门要做好统筹规划工作,对农田节水灌溉工程进行合理的布局。水利部门要充分了解本地的水资源分布特点和实际情况,对水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与此同时还要做好环境监测评估工作,在农田节水灌溉工程的设计规划中,尽量减少对当地的水陆生物植被的影响,充分考虑到当地人口的分布特点。要使农田节水灌溉工程充分的发挥农业节水灌溉的作用,使农民的生活质量得以提高,维护当地的生态平衡。

2.3提高节水意识,,完善法律保障

在农田节水灌溉工程的管理中,要贯彻落实《,农业节水法》,对农田节水灌溉工程进行科学的建设和管理。同时还要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人们的节水意识。水利部门和相关单位要在日常工作考核中纳入节水工作,将其作为重要的考核指标。要推广和普及农田节水灌溉技术和意识,使广大农民用水单位认识到节约用水的重要性,以及在农田节水灌溉的过程中保护生态环境、节约用水的重要意义,实现能够自觉的节约用水。要让广大农民认识到农田节水灌溉工程的根本目的在于解决农业生产和水资源短缺的矛盾,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为广大农民服务[3]。

2.4提高管理的技术和手段

要提高对农田节水灌溉工程的管理手段和技术,对其进行技术指导和科学管理。水利技术人员、施工人员和设计人员及时了解并解决农田节水灌溉工程各系统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农田节水灌溉工程进行完善。技术人员还要对农民和用水单位进行技术指导,使其能够了解和支持农田节水灌溉工程,能够正确地使用农田节水灌溉工程。在日常管理的过程中,要实行专人专管制度和层级负责制度,将农田节水灌溉工程的优势充分的发挥出来。

2.5积极引进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

在世界范围内,有很多国家都具备了先进的农田节水灌溉经验和和技术。各地的水利部门要以本地的实际情况为依据,积极引进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提高农田节水灌溉工程的科技含量。可以使用生物学技术、地下水源遥感遥测技术、信息技术、智能化控制技术等先进技术,提高农田节水灌溉系统的普及化、自动化、科技化和智能化,发挥农田节水灌溉工程的作用,提高其科技含量。

2.6提高农民和用水户的参与和管理积极性

农田节水灌溉工程的管理离不开广大农民和用水户的支持和参与。建设和管理农田节水灌溉工程是一项系统性的长期工作,必须得到农民和用水户的支持。有关部分不仅要加大节约用水的宣传力度,还要建立一定的激励机制,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和节水意识,采用各种手段及时嘉奖节约用水大户,鼓励农民积极举报对农田节水灌溉工程的破坏行为、自觉地维护工程设施,并对其进行物质奖励和精神表彰,形成良好的社会舆论风气,减少农田节水灌溉工程设备受到的人为破坏。

3.结语

水资源是农业生产的基础,我国要进行新农村建设,发展环保农业、绿色农业,就必须发挥农田节水灌溉工程的作用。农田节水灌溉工程不仅可以节约农业用水,还能够有效地提高农民收入,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因此必须要改进管理方法,落实对农田节水灌溉工程的管理,加大节约用水的宣传力度,对水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最大限度的减少农业灌溉过程中的水资源浪费,缓解水资源短缺和农业生产之间的供需矛盾。

参考文献:

[1] 孔玲玉. 农业节水灌溉评价指标与灌溉用水优化配置研究 [J]. 北京农业. 2011 (15)

[2] 张建军. 古浪县节水农业发展现状及思路 [J]. 甘肃农业科技. 2011 (08)

篇9

关键词:农田水利节水技术 发展

中图分类号:F40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引言

水资源的运用,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关注的话题,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工业生产脚步的不断推进,我们人类对于水资源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人口的增长和工业的发展给水资源的使用带来了极大的压力,加之各种工业污染,环境污染,给水资源带来严重的质量问题,迫使我们不得不重新思考怎样去“保护用水、节约用水”。在自然环境中,人类的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自然界的储水系统,同时又在不断地消耗着水资源,导致供水不足、防洪能力破坏、水质污染等等。但是自然界的平衡,是我们无法去改变的,因此,我们不得不思考另外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农田水利节水技术。

农田水利节水技术,是以节水为中心的一些列节水活动,其核心内容是在有限的水资源条件下,采用先进的水利节水技术,合理的用水管理技术以及先进的农田灌溉技术,来提高水资源在农业中的使用效率,有效地进行农业生产。

二、我国农田水利节水技术现状

目前,我国的很多地方,人们在节水这一方面表现出很大的意识不足,很多人存在不完全了解我国水资源短缺的基本国情,节约用水意识淡薄的现象,在一些水资源条件较好的地区,农户在灌溉和种植过程完全没意识到水资源的重要性,滥用水资源,不科学灌溉等,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

而在很多地方,由于经济落后,农户完全没有意识到采用先进的水利技术进行农业生产的重要性。在农业种植中采用科学技术来对农作物进行灌溉,他们一直沿用传统的灌溉技术,造成很大的水资源的浪费。同时,农户也缺乏对水资源循环利用的常识,这些是造成水资源匮乏的原因,又因为政府部门的宣传力度不够,农户没有意识到水资源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也不懂得自然界中生态平衡的法则,因此没有长远的考虑,只是注重眼前的利益,严重影响了水利节水技术的发展。

、三、农田水利节水技术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农业生产也正在向自动化、机械化发展,这就要求我们不得不重新思考传统的种植模式,以求科学地实现农业产值的增加。由于整体规划的改变,很多地方的农田种植方式也在逐渐发生改变,由传统的分散种植转化为整体规范的种植方式,这种“由零化整”的种植模式,决定了我们的农田水利节水必须发生改变,而由于地方的鼓励政策,很多农户也不再单纯地种植稻谷、玉米等传统的农作物,而是改种鲜花、中药、以及各种观赏性植物等经济价值比较高的作物,这对于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也是一个新的考验。

未来的农田水利技术,将重点转向节能方面的研究。无论是机械灌溉还是人工灌溉,水资源的节约和有效利用,是首先应该考虑的因素,因此,要求农户在水利工程方面,要注重规划,能够保证水资源的合理灌溉。除此之外,还要因地制宜,在种植过程中,要进行作物的合理规划,便捷进行灌溉,避免水资源的浪费。在今后的水利技术的应用中,还需要进行节水技术的进一步开发利用,不断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提高水分利用效率,保证作物生产效率。

四、农田水利节水技术发展的建议

关于水利节水技术的发展,需要人们作出几个方面的努力,一是种植的科学化和规范化;二是灌溉技术的改进;三是节水意识的提高,只有我们不断总结和改进,节水的行动才能不断地向前推进和发展:

1.种植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根据生物利用度原理,将水资源最大化利用,可以达到节水的目的,因此,在种植的过程中,农户可以对植物进行合理规划,需水量比较大的植物,尽量规划在比较临近的地方,而需水量较少或者需水时期相近的植物临近,这样时就可以一起灌溉,不造成水资源的浪费。此外,合理密植也是节约用水的一个重要措施,合理密植能够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既能够保证作物的供水,又能够节约用水,一举两得。

2.改进灌溉技术节水

发展节水灌溉技术,需要我们根据实际情况,对农业用水需求进行有效调控,提高农田用水利用率,对水资源进行按需和分配。因此,在实际生活的,我必须要改进农田的灌溉技术。一方面,要进行机械的优化,根据作为对水分的要求,我们要对灌溉机械进行研究,合理优化和改进,定时定量进行灌溉,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了浪费;另一方面,对于灌溉面积比较大的农田,可以采用管道运输水分,将水分运输到需要灌溉的地点再进行灌溉,避免了传统的“沟渠运输”水分的方式造成的水资源的浪费。

但是,采用节水灌溉技术发展要符合农村实际,节我们需要充分考虑当地水利工程工程问题、技术问题以及经济问题,必须要以适用于当地农田灌溉的方式,吸引农户采用新技术,达到既节水有保证生产的目的。

3.提高农户节水意识

提高农户节水意识,需要政府极大的宣传力度,让农户意识到水资源的重要性,改变他们“水分来自大自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传统思想,全面提高农民节水意识,才能真正促进农田水利节水技术的发展。因此,政府有责任开展节能节水宣传活动,向农户传达科学用水的方法,合理灌溉的技术等,以提高农民的保护水资源的意识在生产过程中节约用水,提高水分的利用率。

五、总结

农田节水技术的运用和发展,是需要农民、政府部门、技术部门三者的紧密配合的,政府部门的大力推广和宣传,加上技术部门的技术推广,农民的实际操作,才能够将节水的理念推广下去,因为节水不仅仅是一个环节保护节约资源的问题,更是我们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必须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只有提倡全面节水、农田科学合理用水,我们的农业才能够保障持续发展下去,我们的节水技术才能够不断创新和进步。

参考文献:

[1]丁巨敏.浅谈农田水利节水技术的新进展[J].民营科技.2009(08)

[2]罗玮.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现状及趋势[J].海河水利.2005(04)

[3]刘亚克,王金霞,李玉敏,张丽娟.农业节水技术的采用及影响因素[J].自然资源学报. 2011(06)

篇10

[关键词]农业技术;综合应用;效果

农业是我国的基础产业之一,发展我国的现代化农业不仅可以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和水平,还可以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但是,目前我国的农业发展水平还远低于世界水平,原因是我国的农业技术水平和综合应用水平比较低。所以,需要把现代新式技术与农业技术措施结合起来,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发展,才能显著提高农业发展水平,使我国的农业发展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

1农业技术措施的应用

1.1农业节水灌溉技术

农业工程中的节水灌溉形式主要有3种。第一种是输水水道防渗处理。这种输水的处理方法是指在灌溉农田水资源时,对输水水道的建设要加强防渗能力,是为了防止在输送过程中出现水流流出的情况,这样会浪费水资源。在选择输水水道时应根据具体情况来选择。第二种是加宽管道。农田水灌溉工程中的输水管道是保证水资源得到正常供应的基本建设,做一些管道的增宽处理不仅可以使水流供应不受河水沙子的影响,保证水流的正常输送,还能够保障在水流的灌溉过程中不会出现因水流过大而发生水资源外流现象。第三种是恰当控制农业灌溉中的水资源。在农田灌溉时应严格控制输水量,防止供应水量太大而造成水资源的浪费,同样水量太小会使农业的灌溉量不足,农作物的生长会受到影响。在灌溉时应合理控制水量,做到在节约人力和时间的前提下保障水资源得到合理应用。

1.2绿色农产品加工技术

绿色加工技术的种类非常多,包含的范围也特别广泛。绿色农产品的加工技术包括速冻技术、真空浓缩技术、真空冷冻干燥技术、挤压膨化技术和超临界萃取技术等技术[1]。对于绿色农产品加工类食品来说,绿色食品的安全性不只是之前所了解的种植业限用农药和化肥等物质,严格控制食品添加剂。现代绿色食品工业正在飞速发展,新原料、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的使用越来越多,加工绿色食品中的污染机会也越来越多。因此,对绿色农产品的加工应防止食品的营养价值被破坏,同时也要防止食品的二次污染。

1.3农田保护技术

最近几年来,因为化学农药被广泛使用,不科学、不合理地使用土地资源,结果使得土地的肥力大大下降,大大减少了农田资源的产量。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利用秸秆还田等技术来增加土地肥力,使土地保持较高的产量和收益,这种可以有效保护农田的方法应当得到重视和推广使用。秸秆还田技术不但可以减少因烧毁而产生的污染,而且可以使农田的产量得到提高[2]。但从另一方面来看,如果这种方法没有得到正确的应用,可能会造成相反的作用,使土壤中的病虫和病毒增加。使用秸秆还田机器可以粉碎直立的农作物秸秆,把粉碎的农作物撒在土地表面,在耕翻土地的时候翻入土中,粉碎的秸秆会在土壤中产生对土壤有用的肥料,从而可以达到减少化肥用量的目的。这种方法比传统的方法更加简单方便,是一项新式的农田保护技术。

2农业技术措施的应用效果

2.1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效果

节水灌溉的方法在农业水利项目中的应用是保护农业发展与资源合理利用的有用途径,将新式的灌溉技术用在农业生产中,可以使我国的农业更加专业地发展。在灌溉过程中,使用合适的农田排灌机器,不但可以更好地完成农田灌溉的各项目标,还能处理农田中多余的水分,为农作物的生长的创造良好的环境。其中最为常见的是合理控制农业灌溉中的水资源,这种方法可以针对不同的农作物采取不同的灌溉方式,不仅可以促进农作物的生长,还可以有效节约水资源。另外,节水灌溉还可以有效防治病虫害,节省人力和时间,使农业得到更好的发展。

2.2绿色农产品加工技术的应用效果

绿色农产品的加工有着节省能源、稳定发展和干净生产的作用。绿色农产品加工遵循了可持续发展原则、节约能源和物质循环再利用的原则,采取农产品合理利用的方式,实现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使用绿色农产品加工技术可以提高农产品的品质,保护人们的身体健康,还可以促进安全食品标准化生产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另外,使用新式的农产品加工技术能有效促进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带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变革,是调整和优化农业生产结构的需要。

2.3农田保护技术的应用效果

在现代的农业生产中,先进机械的使用越来越普遍,农业生产将会逐渐朝着自动化方向发展,这样可以有效地减轻农民的劳累程度,如新式的小型旋耕机有着耕田、洒水、喷药、翻土等功能,有利于做好耕地、喷洒等工作,现已被广泛地应用在水果种植和其他园艺生产领域。另外,通过使用电力机器还可以处理好一些污染问题,这些现代化的机器为农业的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3结语

农业技术措施的合理应用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有着密切的联系,并且对农村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现在我国的经济越来越发达,先进的农业技术可以促进农业的发展,降低农民的负担,提高农民的收入。农业技术措施的综合应用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对节省农田资源、保护环境以及实现粮食的高产量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农业工作者应当正确理解和运用现代农业技术措施,从而加快现代化农业的发展和建设。

参考文献

[1]王洪秋,安载学,方淑琴,等.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5(5):318-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