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安全形势范文

时间:2023-09-19 17:42:4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公共安全形势,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公共安全形势

篇1

关键词:特大型城市;公共安全管理;法规体系

Abstract:Learning foreign city public safety management experience in the legal guarantee,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public safety regulations, is an inevitable trend of the normal rule of law in large urban public safety, and promote the formation of innovative large city public security crisis management regulatory system, improve the rule of law public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improve the enforcement mechanisms of the mega-cities public safety management.

Key words:mega-cities;public safety;management regulation system

中图分类号:C91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3)-01-49-(4)

制定《城市公共安全管理条例》,对于实现特大型城市公共安全常态管理法治化,解决当前城市存在的诸多公共安全危机问题、顺利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十二五”规划,具有积极现实意义,也是特大型城市走社会管理创新之路的重大课题和紧迫任务。

1 制定《城市公共安全管理条例》是特大城市公共安全常态管理法治化的必然趋势

2011年10月29日,上海市政府了《上海市依法行政“十二五”规划》,该规划的核心是“四个坚持”:第一,坚持“规范”:通过健全制度和程序,促使政府严格按法定权限和程序办事,规范政府共同行政行为,并建立通过媒体回应社情民意的机制,主动回应群众关切的问题;第二,坚持“创新”:强调政府应当积极破除影响上海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制度。第三,坚持“效能”:建立健全促进及时执法和有效执法的行政执法责任制度,解决执法不作为和迟作为的问题。同时按照“职能最相近、处置最有利”的原则,建立健全指定管辖和协议管辖机制,解决部门或者地区执法推诿扯皮的问题;第四,坚持“参与”:要求健全重大行政决策草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的制度,并建立公众意见反馈机制,对意见采纳情况以适当形式反馈或者公布。[1]依法行政,涉及到上海公共安全危机常态管理的大量问题,这也是加快实现上海公共安全危机常态管理法治化的良好契机。

“适应风险社会的治理需要,睿智的政府应学会未雨绸缪,从制度层面上实现从行政管理向法治管理、从事后管理向前瞻性管理、从危机管理向风险管理的转变,将公共安全危机纳入法治化治理轨道”。[2]上海目前正处于公共安全危机的多发时期,每年社会安全事件、自然灾害和事故灾害等突发公共事件,不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而且给广大市民的社会心理造成负面影响。面对无所不在的社会风险和多发频发的安全危机,加快实现上海公共安全危机常态管理法治化,切实保证在提供公共产品服务的同时,及时承担并化解社会公共风险,为公众提供强有力的公共安全保障,是上海政府的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使命和当务之急。针对特大城市公共安全管理的特殊性与紧迫性,上海应当率先制定一部专门的《城市公共安全条例》,同时完善不同类别、不同行业应对重大安全事件的专门法规,以增强政府公共安全治理的合法性、权威性与规范性。

2 制定《城市公共安全管理条例》,促进建成创新型特大城市公共安全危机管理法规体系

建立健全公共安全危机管理法规体系,是实现特大型城市公共安全危机管理法治化的前提。

就国家层面而言,自2003年非典危机以来,加强了公共安全危机管理立法,初步建立起包括《突发事件应对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在内的应急管理法律体系,已经制定了若干有关公共安全的法律法规,例如《安全生产法》、《生产安全事故和调查处理条例》、《药品管理法》、《食品安全法》等,但这些法律法规都是用于针对某一领域某一行业的,目前尚没有一部全国统一的公共安全管理法,部分公共安全领域至今仍没有法律法规,且已有的法律法规普遍存在操作性不强、实施不到位或公共安全管理法律依据缺失等缺陷或不足。此外,目前公共安全法律建构还存在诸多不足,比如形式上缺乏与宪法相衔接的《紧急状态法》、《灾害救助和补偿法》等高位阶立法,使得公共安全危机管理的法律依据缺乏周延性、对受害人的权益保护操作存在局限性;内容上则缺乏足够的程序性制度建设。诸如此类问题的解决,有待于通过进一步完善立法。

就地方层面而言,以上海市为例,近年来上海人大、市政府相继出台了《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食品卫生法规、食品安全法规、生产安全管理法规等,充分体现了政府的强烈公共安全意识,以及政府高度重视运用法律手段应对公共安全事件,但是上海同样存在上述国家层面公共安全管理立法缺漏问题。有鉴于此,上海应从法治创新角度出发,及早考虑制定一部统一的跨部门、跨行业的公共安全管理法规,使公共安全管理有统一的法律依据,避免不同领域的公共安全问题适用不同的法律。

统一公共安全管理法规,须对以往出台的各种公共安全法规及时进行梳理,以形成一个公共安全管理法规体系,方便管理和方便使用。根据不同行业的公共安全业务行政,可以将各种公共安全法规具体划分为:公共卫生安全法规、食品公共安全法规、安全生产公共安全法规、药品管理公共安全法规、地震公共安全法规、防汛防台公共安全法规、刑事公共安全法规、治安公共安全法规、交通管理公共安全法规、消防公共安全法规、出入境公共安全法规、人口管理公共安全法规、安全保卫公共安全法规和重大突发事件应对法规等。近年来,市人大和市政府的公共安全管理法规文件数量越来越多,建议市人大法工委和市法制办公室组织力量,进行梳理归类,汇编成册,并经常进行此类法规的立、改、废的通盘考虑。不仅要方便执法部门全面了解掌握使用这些法律法规,还要让社会各有关非政府组织、广大民众通晓这些法律法规,以形成公共安全危机管理执法有据、有法可依的法治化局面。

3 制定《城市公共安全管理条例》,促进建成权责明确的法治化城市公共安全管理体系

2011年2月,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讲话指出: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公共安全体系,健全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机制,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监督体制,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完善应急管理体制”。我国2011年3月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也专门辟出一章对“加强公共安全体系建设”进行规划部署,提出要“适应公共安全形势变化的新特点,推动建立主动防控与应急处置相结合、传统方法与现代手段相结合的公共安全体系”。

健全权责明确的法治化公共安全危机统一管理体系,是实现特大型城市法治化管理的基础。我国的公共安全体系虽已初步建立,但该体系仍需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其中最主要的问题就在于公共安全管理主体过于分散,“有预案而无预警,重预案而轻预警是公共安全管理中的一大通病。预案侧重于处理突发性事件本身,而缺乏涉及突发性事件引发的公共危机的应急处理;预案过多地强调责任领导和责任部门的约束,而缺乏配套的法律、法规以及应急保障资源的规划、建设和综合管理机制;预案侧重危机发生后的应急处理方案,而缺乏公共危机的预警机制和危机过后的恢复机制。对于许多新城市灾害及非传统危机领域,应急预案还存在空白。由于缺乏危险关键控制点的全面调查和定期系统的危害性因素及脆弱性评估,致使应急预案大多是上行下效,没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3]

城市公共安全系统需要事故预防、灾害预警、应急反应和灾后处理形成一个整体,而各个环节的协调一致需要政府和各级组织管理部门的积极组织,这需要从立法上给予保证。明确责任,建立统一的组织机构,理顺城市公共安全综合管理体制,从而建立完整的城市公共安全保障体系。同时,通过立法程序确定社会各界和公民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责任、义务和权利,以确保社会体系在紧急状态下的稳定和有序。

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上海政府各部门的公共安全危机管理迄今尚存在条块分割、职责混淆、管理分散等弊端,处在各自为战局面,例如安全监察部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等,均只是自顾自地针对本行业本领域实行内部安全管理,缺乏一个综合的、常设性的协调管理机构。为解决各自为政问题,亟需形成公共安全体制化管理统一管理体系,以实现公共安全管理的统一目标、统一指挥、统一行动局面。该管理机构的名称拟可考虑为“上海市公共安全管理委员会”,该机构由信息资料系统、监测预警系统、决策系统等组成,负责分析突发公共安全事故的性质,制定解决公共安全问题的方案,并协调组织各相关部门迅速有效地解决突发公共安全问题。与中央相对应,各地方可成立相同性质的、隶属于上级公共安全管理机构和本级政府的公共安全局或公共安全管理委员会,组织各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处理突发公共安全事故。[4]城市规划建设的基本要求之一,是树立“安全第一,以人为本”理念,此理念的梳理有助于将不安全事件防患于未然。因此要把“安全规划作为硬性指标写入城市规划编制办法中,提高公众和规划者的安全意识,保障安全规划的开展程度。其次,还应在法规中明确规定规划者的法律责任,采取规划方案负责制,增强规划者的责任感,确保他们能够严肃、认真地对待规划设计过程中的各个环节”。[5]

4 制定《城市公共安全管理条例》,促进完善特大城市常态化公共安全管理执法机制

建立完善常态化的公共安全危机管理执法机制,是实现特大型城市法治化管理的关键。实践证明,现代公共安全危机往往具有辐射效应,亟需改变以往“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单一管理机制,变被动应付为主动出击,从日常“危机管理”层面着手建立执法机制,既要善于以强大的动员能力来处理紧急事件和公共安全事件,更要依法防范和处理公共安全危机。

建议上海政府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建立完善常态化的公共安全危机管理执法机制:一是进一步健全公共安全危机管理预案设计:特别是要从上海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经济建设实际出发,着力加强防范和应对各种公共安全危机的实战能力;二是进一步强化信息,落实保障:及时获取可能引发影响公共安全危机的的各种信息;政府部门要及时、公开、透明地向社会相关信息,使社会各界和广大民众对可能发生的公共安全事件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和物质准备,从而增强应对公共安全危机的主动性和有效性。三是坚持在政府统一领导下,积极整合管控资源,形成机制保障,多元社会资源的参与是实现公共安全危机法治化管理的重要力量支撑,政府要在发挥主导作用的同时,将社会和公众资源纳入危机管理的制度框架,全方位做好人力、物力、财力的准备工作,一旦发现有各种影响公共安全的隐患和苗头,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处置,四是要抓紧建立突发性事件应急指挥平台,完善社会联动工作机制,健全统一协调、部门负责、社会联动、公众参与的工作网络,组织动员社会各方力量积极参与公共安全突发性事件的防范和处置。五是把综合治理的思想变成机制、变成保障,各有关部门应把公共安全管理、应急管理与对政府业绩的评价结合起来、把更多的人力、财力、物力投入到公共安全防范上去,使公共安全应急预案更好地与危机处理结合起来,以多元的路径实现公共安全危机管理的最大社会效益。

5 积极借鉴国外城市公共安全法制与机制保障经验

以俄罗斯和德国为例,在维护城市公共安全的法律制度方面,俄、德两国分别具有相当完备的相关法律体系。俄、德两国作为市场经济国家都十分注重城市应急管理的依法行政。在苏联解体和两德合并的十多年间,先后建立了应急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

上世纪九十年代,俄罗斯先后制定了《关于联邦执行权力机构结构》、《民防法》、《防疫法》,规范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组织系统的相互关系;民防办在应对突发事件中的作用、任务、法律地位;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职能等。

德国联邦政府和各州在城市公共安全法律立法上,国家层面由内政部牵头,联手国防、经济、交通、建筑、财政、农村、环保、邮政、劳工等部门,制定了《民防法》、《灾害防护法》、《民防工事建筑法》、《基本法》、《国防法》、《民事保护法》。在州的层面,则由各州制定《防火法》、《消防法》、《灾害防护法》、《救护工作法》等法律,为应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提供了法律法规依据。[6]

美国的公共安全危机管理机制,包括政府安全危机管理、社会危机管理机制、经济危机管理机制、道德危机管理机制和紧急事态管理机制等。

第一,政府安全危机管理机制。这是最重要、最核心的方面。它是以总统为核心,以国家安全委员会为决策中枢,国务院、国防部、司法部(及其下属的联邦调查局和移民局)等有关部委分工负责,中央情报局等跨部委独立机构负责协调,临时性危机决策特别小组发挥关键作用,国会负责监督的综合性、动态组织体系。

第二,社会危机管理机制。负责美国国内治安、执法、劳工权力、民权、移民等方面的安全保障。它涉及美国劳工部、司法部及其所属的联邦调查局、移民与归化局及各州警察局、消防局等。

第三,经济危机管理机制。它旨在解决经济生活中不断出现的问题和危机。财政部是美国管理经济危机的最初机构。

第四,道德危机管理机制。它是美国政治生活中鲜为人知但作用重大的管理机制。20世纪70年代美国出现道德危机后开始在联邦及各州均设立了道德(伦理)管理机构,负责联邦及各州官员的廉政监督。

第五,紧急事态管理机制。在美国公共安全管理中,全面紧急事态管理是最基本的原则和实施方案,其中包括几个部分:一是全危险方法:应用公共安全管理的危机理论、处理和应对所有种类的紧急事态、灾难和民防需求。二是综合紧急事态管理系统。使用该系统有助于促进联邦、州、地方等政府的充分合作、加强对已知的紧急事态管理措施的有效实施、实现紧急事态管理规划与州、地方政府决策及行动体系更完全的整合,在现有紧急事态管理预案、系统和能力的基础上,扩大对所有类型的紧急事态的适用范围。三是开展有恢复能力和减除灾害社区的建设,将社区的住宅、企业、医院和公共安全中心坐落在安全地区而不是高风险区。[7]

上述三个国家国家层面与地区城市层面的法律法规体系和危机管理机制互相衔接配套,既体现国家大法的权威性,又维护地方城市特色性需求。相比之下,我国在《突发公共事件应对法》出台后,上海至今没有一部实施该法的地方性法规细则条例,许多与城市公共安全相关的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由于制订的年代较早,在2008年发生的一连串的突发公共事件处置过程中,已暴露出不适应或缺陷,亟待进一步梳理和完善。目前上海城市公共安全管理难度空前加大,进一步整合健全相关的法规、规章,既是当务之急,也是长远之策。

参考文献:

篇2

 4月24日上午,原二纺机菜场路因污水处理工程施工挖空,导致围墙倒塌,砸死民工1人。当前,临近五一小长假,安全生产形势非常严峻,我们要牢固树立“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理念,按照“管行业管安全、管业务管安全、管生产经营管安全”的“三管三必须”要求,把隐患问题想得严重一点,把网格排查抓得更细一点,把主体责任、监管责任落得更实一点。现将我办“五一”期间安全生产工作重点事项通知如下:

1、各社区抓紧开展本辖区安全风险隐患的全面排查,并下发书面整改通知书。排查小结及整改通知书4月29日下午3点前报办事处安委办。

2、督促辖区各类企业单位做好五一期间事故隐患的排查,督促单位整改并严格落实主体责任。

3、重点对建筑工地进行排查,督导施工单位务必安全施工,严守安全底线。

4、继续加强消防安全常态化宣传和排查。尤其是高层建筑、老旧小区居民楼院、大型商场、批发市场、超市、宾馆等人员密集场所,二合一、三合一场所违规做饭居住等问题。

篇3

周  次

日  期

工作内容

负责人

开学前

8.24-9.1

1.编写育才《安全工作手册》。

2.召开安全处、车队、门卫开学初安全工作会议。

(1)落实学校《安全工作手册》要求。

(2)解读和分解本学期安全工作计划。

(3)讨论学生乘车准备工作。

3.建立各类安全管理簿册。

4.对全体教师进行开学初安全工作培训。

(1)解读《学校安全工作手册》。

(2)解读学校工作计划(教师部分)。

(3)解读《江苏省中小学生安全管理条例》(教师部分)。

(4)签订《安全工作责任状》。

5.开学前安全隐患排查(校园)。

周  晓

姜小兵

 

 

 

周  晓

姜小兵

 

 

 

 

周  晓

王  磊

第1周

9.2-9.8

1.启动校车接送工作(9月1日下午)。

2.住校生乘车演练(9月6日下午)。

3.建立新学期校车管理台账(学生点名簿等)。

4.开学初安全教育主题班会。

胡永生

周  晓

王  磊

周  晓

第2周

9.9-9.15

1.危险玩具收缴。

2.成立学生安全管理监督组,培训上岗。

王  磊

周  晓

第3周

9.16-9.22

1.课间安全活动检查。

2.安全簿册检查(班级点名簿)。

周  晓

王  磊

第4周

9.23-9.29

1.体异生排查。

2.安全隐患排查(教室内部)。

3.校车安全逃生演练。

王  磊

周  晓

周  晓

第5周

9.30-10.6

1.国庆长假,安排好门卫值班和校园巡视。

戴慧新

第6周

10.7-10.13

1.安全员管理检查与培训。

周  晓

第7周

10.14-10.20

1.课间安全活动检查。

2.安全主题手抄报及安全主题征文竞赛。

王  磊

周  晓

第8周

10.21-10.27

1.安全簿册检查(校车安全管理簿册)。

周  晓

第9周

10.28-11.3

1.安全隐患排查(校园周边)。

周  晓

第10周

11.4-11.10

1.课间安全活动检查。

2.“抗震救灾”逃生演习。

王  磊

周  晓

第11周

11.11-11.17

1.安全员管理检查与培训。

2.教师安全培训。

周  晓

姜小兵

第12周

11.25-12.1

1.安全隐患排查(水电安全)。

1.安全簿册检查(门卫各种登记簿册检查)。

周  晓

王  磊

第13周

12.2-12.8

1.法制知识讲座。

姜小兵

第14周

12.9-12.15

1.课间安全活动检查。

王  磊

第15周

12.16-12.22

1.安全员管理检查与培训。

周  晓

第16周

12.23-12.29

1.安全簿册检查(班级点名簿)。

王  磊

第17周

12.30-1.5

1.安全隐患排查(校车)。

周  晓

第18周

1.6-1.12

1.课间安全活动检查。

王  磊

第19周

1.13-1.19

1.各种安全簿册上缴、检查、归档。

王  磊

第20周

1.20-1.26

1.假前安全隐患排查。

2.假前安全教育。

3.寒假值班。

4.期终安全工作总结。

周  晓

周  晓

戴慧新

篇4

关键词:大型工程人员船机设备防护安全管理

大连临空产业园填海造地工程为特大型工程施工,工程量巨大、交叉作业多、施工组织难度大、安全风险高。其中,特大型施工安全管理模式和经验有待探讨,这就需要我们在借鉴以往安全管理模式的基础上,不断地去探索,边学习、边运用、边总结、边完善、边提高,以其适应特大型工程施工建设。

工程概况

本工程通过陆上开山取得开山土石,用来在海上填筑矩形人工岛,长6113m,宽3500m,填筑矩形人工岛面积2141万平米,投资金额130亿。人工岛通过长4.1km、宽100m的施工通道和陆地相连。本标段(一标段)范围为临空产业园人工岛护岸和陆域形成西侧1200m部分,具体施工内容包括开山采石、运输;爆炸挤淤、填筑围堰、清淤、吹填、斜坡护岸、直立护岸等,主要工程量:陆域、护岸、围堰全部回填方量约8620万m3,清淤量约2578万m3,混凝土23万m3。一标段合同金额38.15亿。

施工条件和难点

1、工程量大

本项目工程规模浩大,劳动强度高,工期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资源投入巨大,其高效的施工组织协调管理是本工程的重点和难点。

2、交叉作业多

本工程属于一个围海造地(人工岛形式)类的整体项目。划分为三个标段来进行施工组织,施工干扰极为严重,各参建单位之间、项目部内部建立有效的沟通、协调、联动机制是本工程能否顺利实施的重点。

3、投入设备多

本工程高峰期将投入约1500台的较大型的运输设备,道路交叉、施工中设备的完好率控制、建立有效的交通组织和维修保养体系及相关后勤服务体系是本工程安全和进度控制的关键。

4、施工组织难度大、安全风险大

大连临空产业园填海造地工程为特大型工程施工,施工点多线长,山体开采爆破量大,周围安全影响因素复杂:有高压线、隧道、高速公路、公安培训中心、驾考中心等。施工组织难度大,施工中不确定风险因素较多,施工风险较大。

抓住重点,不断探索和完善特大型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模式

1、完善责任制,全员参与安全管理

项目部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和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管技术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生产的管理机构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配备专职及兼职安全检查人员,有组织、有领导地开展安全生产活动。各级领导、工程技术人员、生产管理人员和具体操作人员,明确分工,熟悉本岗位安全生产职责。

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项目副经理、书记、总工为副组长,项目部各部门负责人及安全员的安全生产管理委员会,制定现场值班表,领导带班,全员参与现场安全管理。

2、分包队伍的安全管理措施

“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项目部安全管理的重心放在分包队伍上。分包队伍为经过公司审核的合格分包商,项目部严格遵守这一防范分包队伍风险的基本规则。项目部所属分包队伍共有8支。人数最多达到986人。项目部与分包单位在签订承包合同时,同时签订安全协议,明确双方责、权、利。

项目部所属分包队伍的人员作业分布在绵延13km。针对作业现场广、人员较分散,为加强分包队伍安全管理工作,项目部要求各分包队伍明确安全第一责任人,现场必须设置1-2名专职安全员,分包安全负责人执行项目部安全规章制度的情况、施工现场安全隐患整改情况以及各安全负责人工作情况统一评价后,进行奖罚和签认工程量。实践证明,以上方法对搞好现场安全管理起到了实质作用。

3、召开安全会议,加强安全教育、培训

项目部定期、不定期地召集各层次、各类人员开安全会议,发放各类通知、传达有关安全文件内容精神,第一时间落实下去。项目部通过组织开展各种安全活动,(见表1),大张旗鼓地开展安全宣传。

2012年―2015年分批组织一线工人3092人次,参加安全知识培训,观看安全录像,学习市政府安监局编发的“警示录”中案例分析等,积极开展安全教育,以此推动全员学习和掌握《安全生产法》和有关安全知识,了解发生事故的规律和预防措施,提高全员自我保护和相互保护意识,大大减少和防止人身伤害事故的发生。

项目部还加强对特殊工种作业人员的管理。年对特殊工种作业人员的持证情况进行了登记,并建立登记手册,确保特殊作业人员100%持证上岗。采取定期、不定期地对持证人员进行安全教育。

安全管理是强制管理,一层压一层绝不手软,狠抓措施落实,对抑制事故隐患、保障安全、杜绝违章、落实责任、规范操作起到了良好的效果,确保了工程安全。

4、实行机械设备安全准入制度,保障施工船舶机械设备的安全

4.1大型船舶的安全

施工区域使用的大型船舶,如挖泥船、起重船等,船上配置的锚机及锚缆、救生设施、消防设施、船舶检验证书、船员适任证书等进行检查核验。

4.2机械设备的安全

所有施工大型机械、运输车辆进场前车况良好,证件齐全,车辆必须办理保险,经过审批后方可进场作业,所有审批合格车辆均发放管理车贴,确保在现场车辆均为审核后运输车辆,施工时保证车辆处于良好的安全状态。确保机械设备处于动态的监管之下。

篇5

关键词:建筑工程;安全施工;安全管理;要求;重要性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关系到企业利益、国家财产以及群众的生命安全,所以必须在施工期间做好全面的施工安全管理,确保建筑安全施工。综观我国当前的建筑施工实况,几乎每年都有建筑安全事故发生,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追究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发现大多数原因都由安全管理造成,安全施工管理工作开展不当,安全隐患便长存。所以说,建筑施工安全若想得到长期保障,避免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就必须做好全面的施工安全管理。

一、建筑安全施工管理的涵义

建筑安全施工管理,具体涵义指: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相关安全监督机构、施工企业及政府有关部门定期或不定期对施工安全进行检查、监督,及时发现问题并要求改正的一项管理活动。该项管理活动的目的是保证施工安全,对象是施工设施、施工工艺、施工人员等所有与施工安全有关的,可能会引发安全事故的物质。需要清楚的是,建筑安全施工管理是一项系统的工作,管理时必须要做好每一个环节、每一道工序的控制,以免任意一个环节出现问题,从而引发安全事故。

随着建筑事业的不断扩展,近年来我国建筑安全施工管理工作也在原来基础上取得了较大的进步,现代科学知识的应用将安全施工管理内容变得更加充实,不仅完善了安全施工管理体系,还提高了管理能力,能在施工管理期间发觉更多的潜在安全隐患,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进一步提高了建筑安全施工管理和安全生产效果。

二、建筑安全施工管理的要求

建筑施工期间所开展的安全施工管理活动必须满足以下几点要求:

1、要做好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

机械设备是建筑施工的主要工具,保证设备的使用安全是安全施工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 措施有:1)材料运输机械要安排专人进行管理,要对运输车的出车时间、回归时间作合理安排;2)施工中应用到的起重机、吊装机等大型设备必须提前做好质量与安全检查,只有性能完善,并且质检合格后的设备才能正式投入使用;3)切忌使用老化、落后以及已经被淘汰的设备,同时要做好设备的定期检查,以便及时发现设备所存在的问题。

2、做好施工现场设施的安全管理

施工现场设施管理内容包括现场用电管理和消防管理两方面。现场用电管理要做到“一机一闸”、“一箱一漏”,同时禁止在现场人员私自接拉电线,要加大安全用电的宣传力度,提高现场施工人员的安全用电意识;消防管理包括消防通道和消防设施管理,施工现场一定要预留一条安全的消防通道,且必须配置有效、可行的消防保护设施。

3、强化施工安全管理体系

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体系与制度对安全管理行为有制约作用,因此必须提前完善安全施工管理制度,同时利用施工安全管理制度来管理施工行为,提高施工人员安全意识。此外,还要在施工期间做好安全施工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搞好安全评价。相关管理部门要倡导并要求现场工作人员学习安全法律,学习企业的规章制度,严格按照制度办事。

三、安全施工管理在建筑施工中的重要性

1、可强化企业管理人员安全意识

建筑施工及施工管理中,企业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影响着实际管理水平,管理人员自身所具备的安全管理意识是决定安全施工管理效率的直接因素,如果管理人员自身素质不高,对安全施工认识不充分,最终得到的安全施工管理质量必然也不好,严重者还会导致安全生产事故。所以在建筑施工管理中,完全可引入安全施工管理理念,以此来强化管理者的安全生产意识,使其做好全面的建筑安全施工管理。企业管理人员如何做好安全施工管理呢?笔者认为可采取以下几种措施:

首先,加强项目领导对安全施工管理工作的重视,把安全工作当作责任来抓,并纳入日常理事日程并推广到全体工作人员当中,要求每位员工都要有很强的安全意识,有高度的安全敏感性,把发现的安全隐患及时处理、落实。

其次,管理人员要以身作则,端正态度,并对管理班子进行良性约束,提高其执行力和工作效率。这项工作要与绩效考核。安全考核的目的是为了强化管理,提高竞争力,绩效成绩与自身利益的联姻,可以使得人员管理方式由他律转向自律,从而更加有效地进行安全管理工作。

2、有助于工程监理部门真正发挥作用

安全教育是基础,是一切工作的前提;预防是手段,是实现安全施工的必要措施;班组是根本,是实现安全生产的基础保证;现场是关键,是遏制事故,保证安全的重要环节。

项目监理部遵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原则,坚持做好对施工单位新进场人员安全教育考试及分部分项工程安全技术交底的监督检查,让所有进入现场的施工人员在安全教育和培训中,充分了解现场安全管理制度,掌握安全施工技术操作规程,自觉遵守施工现场安全纪律,采取从源头堵截,过程检查和控制等手段防范事故,为控制事故架起第一道安全屏障。

项目监理部在不断提高现场安全文明施工管理水平的基础上,对施工现场实行了动态的实时监控管理;对施工现场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及时下发“监理通知单”,留下安全资料痕迹,加大对重大危险源的监控管理力度,预防重大事故发生。项目监理部坚持在施工现场实行质量、安全预知预控的动态管理,根据施工部位易发生的工程质量和安全问题,利用召开监理例会,采取提前告知的方法,及时提醒施工单位做好施工部位的安全防控,落实防范措施,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

3、有助于规范承包人形成良好的施工行为

承包人在实施工程项目管理时,首先应制定一系列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措施,并应与监理程序相对应。如在质量、安全、环保等方面均应建立健全完善的管理制度和保证体系,并采取有力措施使得各项管理制度和保证体系得以正常实施和运行,从而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比如,按照质量监理程序,分项工程完成后必须自检合格后方可报验监理工程师验收,上道工序未验收合格不得进入下道工序。这一规定程序就促使承包人必须设立足够数量的合格的质检工程师,跟踪检查工序的施工过程和质量,出现问题及时更正,避免出现大的返工现象。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安全施工管理保障建筑施工安全,减少甚至避免安全事故发生的必要手段,在建筑工程施工工艺中占据着重要位置。本篇文章着重对建筑安全施工管理要求及重要性作了分析,指出建筑安全施工管理具有强化企业安全意识,使承包人养成良好施工行为以及充分发挥监理部门职能的作用,必须得到建筑施工与建筑施工管理者的重视。

参考文献:

[1]刘雪林,赵常颖,《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管理中存在问题之我见》,[J],《建筑安全》,2009年第8期。

篇6

关键词:工程施工;安全管理;重要性

由于工程施工阶段可变性因素比较多,历时也比较长,需要应用到各种类型的施工机械设备,再加之,很多施工人员需要同时施工,有些工程的施工地质环境也非常复杂。在这种情况下,如不做好施工安全管理工作,非常容易发生安全事故,损失不可估量,施工人员也有可能会付出生命。

1 工程施工中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工程施工中管理内容包含了多方面,而安全管理无疑是最重要的方面。我国工程施工法律制度的完善,施工企业安全意识的逐渐提高,使得我国工程施工中安全管理日渐走上正轨。工程施工阶段进行安全管理的重要性体现如下:首先,安全管理是施工得以顺利完成的关键。工程施工阶段需要面对着很多复杂因素,如不加以管理,非常容易出现安全问题,而一旦安全问题出现,施工工程就要停工,解决事故,如果事故十分严重,可能工程就此停工,不能够继续施工。而如果在施工期间,管理人员重视安全管理,抓住每一个安全管理细节问题,尽最大程度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则施工工程在不受其他因素的干扰下,定会顺利完成施工任务。其次,这对施工人员生命安全负责任的表现。工程施工阶段,绝大多数生产设备都是临时设备,容易受到自然环境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如果施工期间,对这些生产设备不加以安全检查,施工人员在操作的过程中,很有可能发生危险事故。再加之,工程施工是立体化的作业模式,有些时候要求施工人员进行高空作业或者是地下作业,甚至可能需要带电作业。无论施工人员处于哪种施工作业状态,都必须进行安全管理,以此保证中施工人员生命安全。最后,工程施工中出现安全事故之后,后果将无法估量。施工安全事故发生之后,不仅施工单位名誉受损,无法依照合同将工程交给建设单位,施工人员也可能为此付出生命的代价。这样的后果无论是对施工单位、建设单位,还是施工人员都无法承担,因此为了避免不可承担后果的出现,做好工程施工阶段的安全管理工作的确十分重要。

2 工程施工中安全管理现状

因为工程施工阶段变动性因素比较多,很多重型设备同时进行作业,再加之,自然环境也无从保证,因此发生安全事故的可能性比较大。虽然现今的施工企业已经意识到安全管理的重要性,但是依然有安全事故见诸报端。而之所以会如此,主要如下原因:首先,施工人员操作过程中,出现的不安全行为。据大量的数据调查显示,工程施工的安全事故有接近80%是人为引起,而其他因素仅占20%。比如施工人员思想上简单化,依赖性,选择性。经验主义,简单的推断和马虎的工作态度;施工人员的素质,操作水平,熟练程度不一致,操作水平低,操作不熟练,经验缺乏的人就会较多的出现不安全行为;人的生理和心理原因,如超体能,超负荷上岗,饮酒,内心压抑,精神过度紧张,在这种情况下就可能出现信息处理故,反应迟钝而作出错误的判断,产生不安全的行为;由于外界环境刺激出现行为偏差。其次,机械设备处于不安全状态之中,施工过程中,会应用到多种类型的机械设备,这些机械设备在施工之前,为进行安全检查,使其出现了带故障作业情况,而在操作过程中,故障显现出来,进而造成了安全事故。最后,不可预知的因素。比如天气突然变坏、施工人员施工过程中,情绪不佳等。

3 安全施工的管理措施

3.1 建立各级安全领导机构

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项目经理是第一责任人,建立各级人员的安全生产的责任制度,明确各级人员的责任,安全员承担安全生产的责任,在各自范围内要求安全生产;制定并采取预测各个施工阶段、施工环节存在的危险源,制定危险源控制方式;完善安全生产管理检查制度,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做好班前安全生产交底工作等一系列安全技术措施,来达到消除安全隐患的目的,做到有效可控。

3.2 加强安全教育培训

安全教育和安全培训是进行人的行为的控制的重要办法和手段,项目部要根据操作的熟练程度和素质的高低安排相应的岗位。并让操作者在接受安全知识教育后能了解、掌握生产操作过程中潜在的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接受安全技能训练后能逐渐掌握安全生产技能,获得完善化、自动化的行为方式,减少操作中的失误现象,并能自觉的坚持安全操作规程。操作人员在接受安全教育后方可进入施工现场劳动岗位。安全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必须根据不同的时间,不同的环境,不同的技术制定安全教育内容,巩固学习成果。

3.3 坚持安全检查

安全检查是发现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状态的重要途径,是消除事故隐患,落实整改措施,防止事故伤害,改善劳动条件的重要手段,各级安全组织必须对安全生产的全过程,各方位的安全状况进行检查,发现不安全因素必须果断的消除,不留一丝隐患。安全检查应采用多种形式,如专业检查、突击检查、定期检查和节假日前后检查等。安全检查的重点是劳动条件、机械设备、现场管理、安全卫生设施以及人的工作状态等等。通过查思想、查管理、查制度、查现场、查隐患、查危险源、查事故处理、使安全管理自始自终贯穿在整个工程施工过程中。

3.4 制定科学的操作规程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有利于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在生产的不安全的行为中,由于不知道正确的操作方法,坚持自己的操作习惯等原因所占的比例很大。因此,必须根据操作的具体对象制定操作标准,对操作者反复训练,达到安全生产目的。在施工开始时,要把施工方案设计思想、内容与要求向操作者充分交底、反复交底,这也是安全教育的过程,同时也确定了安全技能教育的时间和目标。

3.5 建立安全信息化管理和视频监控系统

在信息化系统内建立项目施工管理信息化平台,将项目安全目标计划、安全专职人员管理、安全监督检查管理、安全培训、重大隐患排查、重大危险源管理、安全风险预警管理等,通过信息化管理通技术,有效的整合安全管理资源,规范了管理流程,提高了管理效率,强化了安全管理的及时性、有效性,增强了员工的安全质量意识,实现了对项目安全生产的动态管理,提升公司安全质量管理水平。特别是安全隐患排查、重大危险源管理,使全体员工提认识到项目安全隐患和危险源在哪些施工过程中,有效预防风险。另外,通过安全信息化视频系统,对各施工工地采用了视频监控技术,特别在安全要求高的高铁建设以及高风险施工过程中,自动采集、计算机监控技术,对危险源即时监控,保证工程项目的安全施工。

结束语

综上所述,可知工程施工中,做好安全管理的确十分必要。如果安全生产工作不到位,工程施工将无法顺利完成,工程质量也会存在着安全隐患。对此,安全管理人员必须认真贯彻落实各项安全管理制度,采取各种安全管理手段,努力为施工人员创造一个良好的施工环境。

参考文献

[1]韩双.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管理方法的探讨[J].西部探矿工程,2004(10).

[2]郑梅.浅议建筑施工项目的信息化管理[J].建筑管理现代化,2000(4).

[3]陈伟珂1,2,孙蕊2.基于行为主义理论的地铁施工工人的不安全行为管理研究[J].工程管理学报,2014(6).

篇7

【关键词】高速公路 养护施工区 安全特性

前言

高速公路养护作业不中断交通,须占用部分车道进行施工,施工区外侧车辆行驶速度高,尤其是今后面对双向八车道高速公路上进行养护维修作业,车道多,流量大。根据高速公路养护施工区安全特征,提出高速公路养护维修作业安全技术的方法。通过对高速公路路面养护施工区安全管理达到保护养护作业人员和设备的安全,警示、提醒和诱导车辆安全通过作业控制区域,以减少交通事故的目的。

一、高速公路养护施工区的安全特征

在高速公路养护管理过程中, 主要研究问题之一是在养护施工区, 在保证养护设备和施工人员安全的前提下, 实现不中断交通的高速公路路面养护维修作业。高速公路的养护施工区是高速公路施工、养护、改造的活动场所。养护施工区一般设置了标志、渠化设施、障碍物、路面标线, 并配备了施工作业车辆。它是从第一个施工警告标志到施工结束标志之间所包含的区域。养护施工区中使用的主要安全设施: 标志、标线、锥形交通路标、公路防撞桶、施工警告灯、移动式标志车、可变信息板、警示车、夜间照明设施等。在高速公路进行路面养护时通常需要临时关闭一侧的一条或者两条机动车道, 在保证养护活动正常进行的同时, 道路养护施工区也对过往车辆带来一系列的影响。这些影响主要表现在: 交通拥堵的加剧, 道路通行能力的下降, 车辆燃油消耗和污染物排放的增多以及交通事故率上升, 其中交通延误的增加在道路养护施工区带来的所有影响中尤为显著, 特别是在高峰时段。

我国公路总里程是美国的1/ 3 左右, 汽车保有量是美国的1/ 10 左右, 每年公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是美国的1. 8 倍, 每亿车公里死亡人数是美国的10 倍。中国近几年死于道路交通事故的人数约9 万~ 10 万人,事故致死率均在30% 左右, 而发达国家的事故致死率为3%。近年来, 美国高速公路交通事故死亡率下降了3. 2%, 而公路养护作业区交通事故死亡率却上升了2. 3% 。

一般情况下, 高速公路的路面养护维修作业是在不封闭道路交通的条件下进行的。高速的交通流和复杂的现场作业环境构成了施工作业具有高风险的特点。在与行车便道紧紧相邻的3. 75 m 宽的车道内施工, 大型养护施工设备、作业车辆移动与转场的安全组织是一项风险和难度很大的工作, 极易产生道路瓶颈、交通堵塞和车流不畅, 引发交通事故。近年来, 我国高速公路养护施工区发生的事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到了2014年, 致死事故发生率已由原来的不足整个交通事故的1. 5% , 上升到5% ~ 7%。高速公路养护施工区发生的事故主要特征有如下几种: 车辆追尾、车辆脱离规定车道、多个车辆以特定角度发生碰撞、在养护施工区内车辆与施工机械发生碰撞、脱离车道的车辆碰撞施工标志与隔离设施、车辆不按规定转向发生事故、车辆碰撞施工人员、同向行驶的车辆擦碰等。

二、高速公路养护施工安全管理方法

1、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

安全生产责任制属于公路安全管理制度的中心,属于高速公路各环节内容的安全管理指标,应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进而保障人们的生产、生活质量。在健全和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时,需确定公路的各单位、各部门以及人员的责任,然后按照实际的交通法律法规和安全操作规范管理,严谨地制定适合各地区的《养护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制度》,规范化、责任化、精细化和标准化地进行安全管理,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交通事故率,确保每一名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2、重视安全管理教育

为了提升安全管理教育,可进行安全管理培训。该培训目的是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施工管理,提升员工的综合素质,将施工员工的被动地位转变为主动地位,将以往的“要我安全”管理更换为“我要安全”,进而养成一个和谐的安全施工管理环境,促进员工的发展。培训的方法为按照施工人员的职责类型,对实施管理人员与施工人员分批培训,具体为:

(1)管理人员:着重分析各级安全目的、养护施工中较容易出现的威胁、管理人员如何有效地处理问题等,加强管理人员的职业使命感。

(2)施工人员:重点分析养护施工中的危险,强调现场安全纪律和操作,安全防护问题,高空作业的安全指标和施工标志牌的摆置等。此外,施工人员还需注意路基桥涵养护、路面清洁、绿化管护、设施维护等环节,同时管理人员需加强各方面的安全管理,一旦出现紧急情况,需立即进行处理。

3、加强养护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提高施工机械设备的养护,保证机械设备的完好度和使用期限,有助于提升公路施工的工作效率和施工质量。设备安全管理方法有:

(1)机器设备需要养护人员熟悉每一项使用流程,能够独立完成技能操作,严格根据机械设备操作规程实施施工养护。

(2)严禁使用有问题的养护机械设备,同时,施工车辆不可随意逆行或者掉头。针对施工现场中的大型施工机械,需在施工前做好安全防御措施,保障人员安全。

4、施工现场安全注意事项

高速公路养护工作属于一项非常艰巨而又危险的工作,所以针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进入施工现场的全部人员需身穿黄色反光背心或者桔黄色工服,并且佩戴安全帽;

(2)倘若需要横跨高速公路时,需确保2 000m内未出现车辆行驶后,方可过路;

(3)在公路养护施工过程中,切勿进行闲聊、嬉戏或者睡觉。倘若处于休息时间,即选择周边安全的边坡休憩和吃饭,禁止在中央分隔内或者护栏两边休息;

(4)在施工现场操作中,需设置一名安全管理负责人,时刻提醒施工人员不要轻易踏出封闭区;

(5)利用施工车辆养护时,需安装和设置规范性的施工警示标志,同时不能进行违章驱车。

(6)施工现场所需材料和物资需放置整齐、规律,切勿过分占用车辆行驶车道,同时,施工区和车道间需设置隔离墩,加强安全管理;

(7)施工区的机械设备、工具、车辆等需进行规范性停放,防止影响日常车辆的行驶;

(8)养护施工竣工后,倘若开放交通时间未到,则安排人员进行日夜巡查,保障渠化交通不受损害,避免误导公路上的行驶车辆以及交通事故的出现。

结束语

总之,随着现代化发展进程的加快,我国对交通运输业的鼓励政策促进了高速公路的建设和使用,而高速公路的日常养护问题则日益突显。因高速公路的车辆速度和流通性特征,导致高速公路的日常养护工作成为一项高危险工作,所以,需仔细分析高速公路的养护问题,提出良好而有效的养护安全管理措施。完善养护工作的管理制度,使安全管理工作意识深入到每一名施工人员的心中,在施工操作中注意自身的安全。此外,建设一套完整的施工养护安全管理体系,将每一项工作内容和环节细节化,并且明确每一个人的具体责任,确保养护施工安全管理的有效化和科学化。

参考文献

[1] 胡松,符锌砂,高捷. 高速公路特长上坡路段安全性设计研究[J]. 中外公路. 2006(04)

[2] 何小洲,过秀成,吴平,杨卫东. 高速公路施工区交通特性分析[J]. 公路. 2005(12)

篇8

关键词:电气工程施工;安全性问题;对策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筑行业对电气工程要求越来越高,同时电气工程也随着科技的进步向着更加智能化方向发展。这些都使得电气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着相关的安全性问题,主要包括火灾危险、漏触电危险、电磁危险以及静电危险等等,这些危险严重威胁着施工人员生命的安全以及财产安全,一定要采取相关措施进行保护,确保电气工程施工的安全性。

1电气工程施工中的安全性问题

1.1施工过程中火灾的危险

在进行电气工程施工过程中常常会遭遇火灾的危险,造成此种危险的主要原因包括几方面:首先,电气工程施工人员专业技能相对较差,对电力安全性方面的知识了解得不够深入,造成对施工安全性认识不足。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私自接线的问题,此种问题就会造成施工线路始终处在超负荷情况下运行,长时间运行会造成施工线路严重过热,破坏相关电器的绝缘层,最终发生火灾危险。其次,在电气工程施工过程中,若是某些设备的插头或者导线出现短接造成短路时,相关电气设备在开关的瞬间就会产生非常大的电压,从而造成电弧打火的情况,进而引起火灾发生。再次,雷电的出现也可能造成电气工程发生火灾。这就要求相关施工人员要足够重视这些影响因素,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解决。

1.2施工过程中漏、触电的危险

在进行电气工程施工过程中时常会出现漏电以及触电的危险,造成此种危险的主要原因包括几方面:首先,设计方面的不合理造成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漏、触电的问题;其次,在施工过程中没有严格按照标准规范设置安全措施。再次,在相关电气设备使用过程中没有严格按照相关的标准规范对其进行良好的保养,这样就会造成电气设备的绝缘能力较差,在电气设备实际使用过程中,这些问题就会造成设备的局部过热或者设备的损坏,严重的时候会使得设备出现漏电的情况,从而造成施工人员出现触电危险,严重威胁着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最后,在电气工程施工过程中,某些施工人员不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实际操作水平有限,施工过程中很容易造成漏电、触电等安全事故的发生。

1.3施工过程中的电磁危险

电气工程职工过程中主要的安全问题之一就是电磁危险,此种危险对于施工人员的健康会有非常严重的影响。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某些电气设备的电磁屏蔽存在着很大的不足,对于某些频率较高的参数不能正确的调整,这就造成了设备运行过程中会有高于自然电磁辐射几十倍的电磁辐射量,这会对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造成非常大的影响。

1.4施工过程中的静电危险

在电气工程施工过程中产生静电危险的主要原因为:没有科学合理的接地、连接装置不够完善以及设备维护相对较差等。静电危险会对电气设备内部的元件有一定的破坏作用,甚至会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有较大的威胁。同时,在电气工程施工过程中静电危险是比较常见的,并且因为静电能量较小所以较容易被施工人员忽略。

2电气工程施工中安全性问题的解决对策

2.1加强施工过程管理,建立健全安全保证体系

电气工程施工质量监督人员要在工程施工之前审查相关施工单位的资质等级,保证其符合工程施工建设等级需求,为电气工程施工安全提供基础性保证。同时,要仔细审查电气工程施工所用材料以及设备生产厂家的生产许可证,确保采用的是正规厂家的产品。对于工程施工中某些较为特殊的机电设备来说,需要经过当地政府相关部门的审批,要获得政府部门颁布的文件证书,确保从根本上杜绝工程安全问题。

2.2加强电气工程施工中的绝缘保护

在电气工程施工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检查进场的电气材料以及设备,尤其是对绝缘性的检查。对于某些国家实行强制许可证管理的电工产品来说,产品厂家的供应商需要提供必要的安全认证文件资料,同时在施工现场按照要求进行相应的抽检,可以根据有关的质量标准规范进行具体的检查工作,要确保施工所用材料、设备以及成品的合格率。要保证施工用的导线以及电缆等具有质量认证机构的质量认证标志,并且要确保其具有符合标准的绝缘层厚度。在检查过程中,若是发现材料以及设备绝缘性出现异常,就要将其送到相关单位进行深层检测。若是施工过程中材料以及设备绝缘层出现损坏的情况,就要采用绝缘胶布对其进行修复,不能修复的就要进行更换。

2.3加强电气工程施工短路以及过载的保护

对于电气工程施工中出现的短路以及过载情况,一般都是采用小型的熔断器以及断路器进行电路保护。在选择熔断器具体型号时,要按照配电单位发生短路问题时出现的最大电流来选择,使熔断器满足故障电流的要求。同时要明确的将熔断器额定电压以及额定电流标示出来,要保证熔断器的额定电流在设备额定电流1.5倍以上。对于电路出现的过载问题来说,可以通过自动开关进行解决,但是一定要确保自动开关的额定电流和负载电流相匹配,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自动开关过载保护可以真正的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2.4加强对漏电、触电的保护

在电气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系统的复杂性导致系统漏电并不容易被发现。比较常用的漏电保护措施主要为对系统线路末端的保护和分支的保护相结合的方式,并且要以线路的末端保护作为主要形式。通过此种漏电保护措施,可以在电力系统出现漏电事故后最大程度的缩小故障发生的区域,这样可以方便的进行故障查找,确保电气工程供电系统具有安全性以及可靠性。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在选择以及使用漏电保护措施的过程中,一定要确保所使用的漏电保护器具有国家有关部门出具的合格证明文件,要具有CCEE标志,确保漏电保护器的质量,同时要按照分级保护协调的原则确保漏电保护动作的有效性。

2.5加强电气工程施工接地的保护

在电气工程施工过程中,接地保护是最为重要的保护措施之一。所谓的接地保护主要就是指将施工中的电气设备和大地进行充分有效的连接,这样可以确保在相关电气设备出现故障时,可以将发生故障的设备电流经过接地系统传递到大地,从而有效保护好电气设备的安全性,防止出现触电事故。对于类型不同的电气设备以及不同的接地环境来说,所具有的接地方式都是不相同的,都具有自身特色的接地标准以及接地规范。在具体的接地保护措施实施过程中,一定要严格遵照相关的规范以及标准进行施工,防止出现漏接以及重复接地的情况。

2.6加强电气工程系统的消防保护

在电气工程中一定要保证消防设备以及应急系统能够可靠的供电(保证消防系统具有独立性),在火灾发生时,保证消防设备处在正常的工作状态。要严格按照《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进行电气系统设计,保证电气工程中消防系统的电源负荷等级是整个系统中最高等级。

3结束语

根据上述相关内容来看,电气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着火灾危险、漏触电危险、电磁危险以及静电危险等等,这些危险严重威胁着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甚至关系到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所以,电气施工企业要根据具体施工情况采取电气施工保护措施,主要可以采用加强电气工程施工中的绝缘保护、加强电气工程施工短路以及过载的保护、加强对漏电,触电的保护以及加强电气工程施工接地的保护等方式提升电气工程施工的安全性,从而保证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为我国电力工程持续健康发展贡献力量。

作者:孙进 单位: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荆州供电公司客户服务中心

参考文献:

[1]陈雅烹.电气工程施工中的安全性问题与保护措施[J].山东工业技术,2014(23):15-17.

[2]曲开元.电气工程施工中的安全性问题研究[J].山东工业技术,2015(23):18-19.

篇9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提升,城市现代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持续扩大的工程建设规模使人们对安全管理越来越重视。在施工过程中,安全管理作为一个重要的环节,与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水平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近年来,安全事故的频发不仅给企业和个人造成重大损失,而且给工程项目埋下了安全隐患。所以,相关部门需要对安全管理加强监督和落实,在确保顺利完工的同时,进一步提升工程整体质量。本文主要探讨了工程现场施工中安全管理的重要性,重点分析了安全管理现状及提高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水平的措施,以期能为相关建设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安全管理;工程施工;重要性

近年来,我国不断进步的技术水平使工程质量有了较大提升,工程安全管理逐步趋于科学化和法制化,但由于工程的施工队伍一般都比较庞大,且在施工过程中不确定因素较多,各类危险源会造成一些重大工程事故的发生,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使国民经济受到损失。所以,要想保障工程施工安全,就需要深入探讨安全管理问题,不断提高安全素质,增强安全意识,明确安全施工的重要性,有效完善安全管理体系。

1工程现场施工中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安全管理是建筑施工中的一个中心环节,它不仅包含了工程现场施工的全过程,而且包含了用工管理、制度管理、责任落实等众多内容。通过加强安全管理,不但能够规范和完善施工各环节,同时能够大幅降低施工事故的发生率,彻底消除处于萌芽状态的安全隐患,从而使工程整体质量得到提升。如今,在大部分工程施工中,安全管理仍属于薄弱环节,并没有充分发挥其作用,没有完全消除施工现场中的各种安全隐患。所以,施工企业应该加强安全管理的重要性的认识,及时完善施工各环节。(1)提升安全水平。大部分工程项目具有较长的工期、较大的工程量以及复杂的施工技术与机械设备,众多因素均会对工程质量造成一定影响,在工程现场施工存在较多的安全隐患。如果不能有效处理好这些安全隐患,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就会造成人身和经济的损失。安全管理并非一个要求或一纸规定,它具有一套完整的安全监督程序,能够使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得到加强,使他们对危险源的辨识能力大幅提高,如果安全措施运用得当,能够有效预防大部分安全事故。在安全管理中,施工人员必须按照操作流程进行施工,注意施工过程的细节处理,使施工符合规范要求,有效提高工程质量。(2)保证经济效益。在施工过程中,由于众多因素对工程质量造成一定影响,因此无法避免安全事故的出现,但是较大事故的发生会使经济受到严重损失,影响企业的整体形象。安全管理能够使安全事故的发生频率得到最大限度的降低,同时在有效规范下能够使企业的生产成本有所降低,节约生产资源,保障工程的经济效益,树立良好的企业外在形象,大幅增加其市场竞争力。(3)确保按期完工。工程项目都有较长的建设周期,一旦出现安全事故,会对施工造成一定影响,延缓工期,给企业造成严重损失。特别是一些特大安全事故的出现,会造成项目被挂牌停工处理。所以,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必须加强安全管理,不断强化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有效降低影响工程质量的不利因素,从而促进工程的顺利施工。

2安全管理现状

(1)缺乏安全教育。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必须具备必要的自我保护能力和安全意识,准确分辨环境的危险性。但很多施工单位过于重视施工速度和效率,忽视了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对于可能出现的问题没有明确指出,未能全面规划现场施工流程,造成施工人员的自我保护能力较差,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工程施工。(2)安全意识淡薄。从长期实践看出,大部分施工单位负责人缺乏较高的安全意识和管理水平,有的负责人过于懒散,导致无人监管施工现场。受这种风气的影响,建筑企业未能够有效管理施工人员,导致安全事故频发。目前,我国快速发展的市场经济使工程项目越来越多,施工队伍逐渐扩大,很多施工队伍为了赶工程进度,让一些未经过培训的人员上岗操作,不完善的监管制度造成施工人员普遍缺乏责任意识,安全意识淡薄。(3)未明确划分施工区域。在工程现场施工中,没有根据安全管理要求划分施工区域和生活区域,造成两个区域间缺少明确界限,不符合安全标准要求。与此同时,对于施工现场的环境,施工人员没有严格要求,未能及时清扫施工地点的垃圾和废料,使工程质量无法得到保障。

3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的措施

(1)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在施工过程中,操作人员和机械设备是最重要的两个因素,所以需要对上述两方面加强安全管理,通过加强思想教育不断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有效维持良好的施工环境。在施工地点设置安全网和警示牌,时刻提醒路人。另外要不断加强员工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高他们自身的危险判断能力,能够把握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需要严格保护安全通道施工人员,通过有效措施减少隐患的出现。施工过程中,所有人员必须佩戴劳动保护用品才允许进入现场进行作业。(2)增设安全监管人员岗位。施工过程中,在每一个施工环节都要设置专职安全监管人员,主要任务是监督施工人员安全管理措施落实情况,在施工操作中及时查找隐患,使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得到保障。施工单位不但要进行安全检查员的设置,还要在每个施工队中配备两名施工副队长,主要任务是监督日常施工情况。但是施工单位要对监督人员有明确的定位,让他们充分认识到自己作为服务工作者,需要在施工过程中做好安全指导工作,加强与施工人员的沟通和交流。(3)健全施工安全生产责任制。在各个施工环节,企业均需要引入生产责任制,给予每一个施工人员相应的施工权利和义务,对各个环节的施工负责人进行明确,从制度上保证施工作业的开展。施工单位还要加强重视各个环节之间的协调性,通过有效措施增加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在施工过程中,安全生产责任制一般是由总负责人、分队长和施工人员从上到下排列,它所呈现出的排列顺序为金字塔形状,通过这种分层管理的模式能够进一步明确施工责任,一旦发生安全事故,通过每一层级能够尽快了解事故原因,从而实现在最短时间内采取最有效的办法处理和解决问题,防止事故影响进一步扩大。(4)加强专业培训与安全教育力度。施工单位应破旧立新,将科学的管理理念引入安全管理中,加大人才培养的资金投入力度,对施工人员定期开展专业培训,不定期组织安全教育活动,从而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不断完善施工过程。如果在施工中出现材料严重浪费现象或施工人员违章作业的情况,需要及时纠正,对其严厉批评,对于造成严重事故的人员进行劝退,从而保证施工队伍的整体质量。(5)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施工单位要在信息化系统内建立项目施工管理信息化平台,通过信息化手段对重大危险源管理、安全风险预警管理、项目安全目标计划等进行有效整合,规范管理流程,有效提高管理效率,强化安全管理的有效性,最终实现对工程项目的动态安全管控。尤其是对于比较严重的薄弱环节,更需要通过视频监控技术进行实时监控,有效预防安全风险,保证工程项目的安全施工。

4结语

在工程现场施工中,安全管理仍属于薄弱环节,施工单位必须对其加以重视。通过全方位教育和定期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防护意识,结合施工实际在施工队伍中设置安全监督岗,进一步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从细节入手不断完善施工内容和步骤。不仅要保证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更要确保顺利完成施工作业,构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体系,最终实现企业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双提升”。

参考文献:

[1]林学海.安全施工管理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重要性分析[J].科技致富向导,2012(2):271.

[2]张建.安全施工管理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重要性分析[J].中国房地产业,2015(8):73.

[3]廖威.安全施工管理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重要性与措施[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12):152.

[4]阳建业.安全施工管理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重要性分析[J].科技风,2014(4):125.

篇10

今年上半年,公安机关深入组织开展打击“两抢一盗”的专项斗争,取得了明显成果,此类犯罪上升的势头得到初步遏制,发案起数下降。但是将近一半地区的盗抢汽车案件的同比却出现上升情况。这需要在打击犯罪的同时,进一步加强防范控制。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要控制销赃市场,使买赃用赃的行为受到处罚、遏制,使无牌无证的赃车无处遁形。

诈骗犯罪的新手段应引起高度警惕

从公安机关掌握的情况看,诈骗犯罪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作案团伙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打破时空界限,制造假象,蒙蔽害人,此类案件往往采取甲地预谋,乙地作案,丙地取赃。作案工具来自一地,投寄发出诈骗信息在另一地,涉案银行账户又在第三地,这些作案手段花样翻新欺骗性强,需要广大群众提高警惕,仔细识别并及时报案。

少数地方的传销犯罪活动改头换面

公安机关在打击传销犯罪活动中发现,一些传销犯罪活动的组织者及其团伙成员为逃避打击,改头换面,变换手法,往往以直销名义欺骗人们进行传销,应引起广大群众的高度警惕:

1.组织严密、行动诡秘:传销一般采取把人员骗到异地参与,组织严密,一般实行上下线人员单独联系,而组织者异地遥控指挥;2.杀熟:以“找工作”、“合伙做生意”、“外出旅游”、“网友会面”等为借口,诱骗亲戚、朋友、同乡、同事、同学到异地参与传销;3.编造暴富神话:利用一套貌似科学合理的奖金分配制度的歪理邪说理论,鼓吹迅速暴富,鼓动人员加入;4.洗脑:对加入传销组织的人以集中授课、交流谈心等方式不间断的灌输暴富思想,使参与者深信不疑;5.高额返利:传销组织一般都制定有貌似公平且吸引力很强的“高额返利计划”,在传销人员的鼓噪下,很容易使人产生投资欲望,轻率加入传销活动;6.商品道具、价格虚高:传销的商品只是道具,目的是发展人员,骗取钱财,因此被传销的商品价格与价值严重背离,很多是难以衡量价格的化妆品、营养品、保健器材、服装等,部分商品是“三无”商品。

盲目相信地下钱庄将导致血本无归

今年1至7月份,各地公安机关共破获重大地下钱庄案件5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7名,缴获、扣押、冻结资金折合人民币3400多万元,涉及非法经营资金达104亿元人民币。

但是,当前打击地下钱庄违法犯罪活动的形势仍然十分严峻,一些地区的群众利益受到损害。希望守法企业和公民自觉遵守国家法律,在国家规定的交易场所买卖外汇,不应参与地下钱庄违法犯罪活动,否则,必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自觉抵制等非法彩票赌博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