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课程的教学方法范文

时间:2023-09-19 17:42:4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英语课程的教学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英语课程的教学方法

篇1

关键词:学习兴趣;师生关系;设疑质问

教育改革的实质是使教学工作者转变旧的教学理念,全面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以适应时代的需求。初中教育是教学的关键阶段,是学生进入高中,考入大学的重要铺垫。学生学习的好坏影响着高中的学习。因此,教师一定要让学生在初中阶段学好知识,提高自己的能力。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在课堂教学上融入素质教育,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能引起对事物的注意力,是进行某种活动的积极态度。兴趣是学习的第一步、是学习的动力。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填鸭式的教学,教师把知识机械地灌输给学生,学生变成了接受知识的容器。初中生性格活泼,自我约束力不强,面对死板的英语教学,感到枯燥无味,学习被动。教师找不到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点,学生就缺乏学习的热情,就会影响教学效果。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淡化传统教学的思想,为学生营造活泼、愉快的课堂气氛;教师要以满腔的热情,全心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中,要有得体的言谈举止,亲切的态度,合理的板书等,给学生留下良好的印象。教师应转变严肃的课堂教风,在寓教于乐,动静结合中实现快乐教学。抓住课前几分钟,让学生用英语互相问候,唱英文歌曲,或者教师说一段涉及英文的笑话等。吸引学生上课的兴趣,提起学习的精神。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教学中不能照本宣科,要掌握灵活教学的原则。研究表明,知识的掌握,只听能记住60%;只看能记住70%;看听说结合能记住86%。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可利用实物,如图片、投影、多媒体等,通过给学生感官的冲击来辅助教学,引发学习的兴趣。教师要灵活地运用各种手段,拓展学生的思路,发挥课堂每一分钟的作用,培养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二、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课堂教学一个重要的方面。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能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有利于推动教师的教学。热爱学生是教师的职业道德,怀着一颗爱心去教学生,学生在言语中自然会体会到老师的情感。反之,平淡的感情就如白开水,学生听起来寡然无味。学生是有思维辨别能力的,教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都能反映在学生对老师的评价上。总有学生说,不喜欢某个老师,对他讲的课不感兴趣。这种现象,确实值得我们老师深思。学生对老师有好感是多么重要啊。因此,教师上课要有亲和力,用亲切的眼神和话语感染学生,要放下家长式作风,和学生交朋友,能够与学生一起分享学习的快乐。对学生要给予“子女般”的爱护,体察学生的需要,关心学生的思想、心理和身体情况,以便实施有效的教学。教师要平等对待学生,尊重每个学生,不要有成绩优劣之分,尤其对待成绩差的学生,更要多关心和指导,使他们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增强学习的动力。同时还要尊重和张扬学生的个性,使学生能够健康成长,使其创造力得以尽情发挥。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协调好教师教学的目标、内容、方法、手段与学生的思维认知的关系,整体优化英语教学,构建富有气息的课堂,课堂学习效率必然会提高。

三、设疑质问促进学生的积极思维

1.亚里士多德曾讲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疑是思维的开端,是创造的基础,勇于质疑、勤于质疑、善于质疑是一种良好的思维习惯。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我们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方式,启发学生开阔思路、多思善想、质疑问难。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学生积极思维的表现,也是学生勤于动脑、善于思考的表现。提问可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问使学生学得深入,能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有效性。因此,在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同时更应保护学生质疑的欲望,让学生树立质疑的信心。作为教师应努力创设一种宽松、民主、平等、融洽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多提问,让学生知道能大胆质疑是认真学习的表现。

2.从教师角度提问学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方法。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回答。帮助学生学习,促进学生积极思考问题,提高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教师有效地提问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让学生找到学习的导入点,有效提高学习效率。教师要从多方面入手,发挥提问的作用。在问题的设置上,具有建设性的提问能带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使学生思维活跃、自由发言、各抒己见。由于学生群体接受能力各不相同,问题的提出时要因人而宜,提问可简单、可复杂、可以直接进入主题也可以层层递进。同时要根据学生的回答调整提问的策略和知识点,灵活运用。尤其在英语教学中要做到重点突出,具有层次性。问题不能一次性全部展现给学生,要按照教学程序和问题循序渐进地提问,提问的顺序要符合认知的思维过程,由简单到复杂、由表象到实质等。或者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问题。根据学生的回答调整提问的策略和知识点,应该灵活运用。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可以直接提问,也可以小组讨论,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产生有效的互动,《英语课程标准》中所提出的“有明确的自主学习意识,能就较广泛地提出问题并陈述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教师是提问的引导者,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让多媒体教学走入课堂

篇2

随着中医英语翻译研究的发展,中医英语相关课程已纳入高校中医类及语言类专业的课程设置。本文以我校语言类专业英语专业学生为例,研究如何在中医英语课程中应用“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的教学模式,探讨运用该模式优化中医英语课程的可行性及意义,为寻求更适合中医英语教育的教学模式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

一、“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

虽然我国英语语言教学不断进行改革,但相对而言,仍主要局限于增加学生词汇量、巩固基础语法、加强基本技能训练、推行单纯理论学习的阶段。[1]

PBL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国外医学教育,后来扩展到多所教育学院、商学院、工程学院的教学改革中。PBL建立学习小组,由教师提供学习资源和方法的适当指导,让学生解决拟真情景中的问题。PBL与传统教学即以授课为基础的学习(Lecture-based Learning,LBL)相比,有许多新特点,如强调以问题为中心,多种学习途径相整合等,能明显提高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学习中变被动为主动,提高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其语言表达、计算机应用、资料检索能力。[2]目前,PBL在多个学科领域的教学中均有应用。而在中医英语课程中的应用,由于中医英语翻译本身发展相对其它医学相关学科较晚,故在教学层面开展中医英语课程其实还有局限,且教学方法单一。随着中医的国际化发展,理应逐步完善中医英语课程的教学。

二、PBL教学在中医英语课程的应用

在英语专业学生的课程设置中加入中医英语课程,是对该专业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拓展与延伸。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英语专业的学生具备一些中医基础知识,培养其阅读中医相关中英文文献的能力,更着重于其运用专业英语进行中医翻译与交流的能力。然而,中医英语虽属英语范畴,但其本身已跨越了单纯英语翻译的领域,延伸到中医专业知识领域。故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水平至关重要。

1. 教学实施过程

选取我校英语专业大三54名学生为授课对象。此时学生语言运用能力较全面,对英语各项基本技能能够较熟练地应用。在PBL教学前,先进行LBL教学,即采用传统讲授教学授以中医基础理论知识,为实施PBL教学打下基础。

进行PBL教学时,按照平均每组5人将学生分成学习小组。每次授课提前发放讨论资料,各组学生针对资料分析、整理、提出中医英语学习中可能的问题假设,形成讨论提纲并制作幻灯片。授课当日各小组集中讨论,1名学生作中心发言。在最后的讨论中,学生针对内容的重难点作课程总结,以书面形式整理上交教师。[3]

2. 评价体系

包括问卷调查和综合成绩评定。设计调查问卷以初步了解PBL在优化英语专业中医英语课方面发挥的作用,反映学生对该模式的意见和看法。综合成绩包括:①统一命题考试,即学期末进行试卷考试,占综合成绩70%;②平时课堂表现,包括PBL讨论发言、PPT制作(问题提纲及解决办法)、中医病例英译等,占综合成绩30%。

2. 综合成绩分析

经统计,综合成绩90分以上(优秀)的学生为1.85%;80分以上(良好)的为20.37%;60分以上(合格)的为77.78%。

从成绩来说,达到良好以上的学生仅约1/5,不算十分理想。这体现出一个矛盾,即一方面学生认可PBL,也觉得从中受益,但另一方面却又对该门课程缺乏足够兴趣,感到所学非用。对此,应适当调整课程设置,如增加学生的中医基础课程。此外,在学生的培养方向或将来的就业方向上予以适当引导,使之正确认识该门课程的设置意义。

四、讨论

总的来说,PBL教学模式在英语专业中医英语课的实施中得到了学生的认可,值得推广。它具有独特的优势,也需适当地加以运用。

相较于传统教学方式,首先,PBL做到了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小组讨论、教师适当指导的形式,由学生发现并回答问题,赋予学生主动学习的责任并培养他们独立自主的学习态度。在讨论和自学中获得知识,相比轻易从教师口中听闻知识,更能令学生获得解决问题的满足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运用。其次,PBL重能力培养。培养学生掌握课本知识之外的多种能力,如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合作的能力,有效组织利用时间的能力等。最后,PBL整合多学科。现代科学的发展本身就体现出各学科之间相互渗透、彼此补充的特点,中医学的发展也体现了这种趋势。研究中,以中医英语翻译为主线,用案例讨论的形式将中医诊断学、中医内科学等临床课程整合,激发学生自主思考,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代替单纯的中医英语阅读讲授。综上,建议继续推行PBL教学,以深化中医英语课程的教学改革。

三、结果分析

1. 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PBL教学结束后,共计发出问卷54份,回收52份有效问卷。

(1)调查结果。经统计,90%以上的学生都认为PBL是一种好的教学方法,并愿意向其他同学推荐;他们认为通过PBL,对所学的知识具有更深的印象,可提高学习积极性;且宽松的学习讨论氛围,学生发现自己更善于倾听他人的意见,同学间的协作也更有利于解决问题。故而90%以上的学生都认为PBL所占据的时间是值得的。此外,80%以上的学生认为,虽然PBL能够提高自学能力,但仍觉得本课程难以理解,故只有71.15%的学生表示对本课程有兴趣。尽管如此,就PBL教学本身而言,75%的学生还是认为PBL可以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信心。

篇3

关键词: 课程改革 英语教学 三结合

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教学环境、教学条件,具体地解决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的问题,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题中之义。从大方面说,这个问题还关系到素质教育如何具体地开展,关系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具体环境中的具体落实。以笔者在农村、乡镇中学英语课程教学改革实验过程中总结出的“三结合”方法为例,我们可以获得一点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落实到具体教学方法上的启示。

英语作为一门外国语言,与母语汉语有着很多不同的特点。对一般中学生特别是受不利教学环境的制约的农村、乡镇中学生来说,要掌握好英语绝非易事。因此,根据具体的教学对象、教学环境寻找合适的教学方法便显得尤其重要。笔者在长期的英语教学工作中体会到,语言教学与乐趣教学相结合、语言教学与艺术教学相结合、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相结合的“三结合”方法,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语言教学与乐趣教学相结合

单词的掌握是学好英语的前提,但单词教学往往表现为一个枯燥乏味的过程。常规的单词教学,一般是教师领读,学生跟读,然后学生死记硬背。这种单调的方法用的时间长了,就会使学生感到厌烦,甚至对单词记忆产生恐惧感。讨厌学习英语的学生,往往就是从讨厌记忆英语单词开始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特别注重单词教学的趣味性与新颖性。

从某种意义上说,课堂教学就是对学生心理世界进行各种各样的刺激。刺激的趣味性与新颖性,能引起学生的新鲜感和好奇心[1]。满足学生求新猎奇的心理,才能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运用教具、模型、手势、故事和生动形象的语言等教学手段,以便经常保持教学刺激的新颖性和有效性。一位教师在教学某些课文单词时,就运用了各种动物的模型:如为了让学生记住Snake这个单词,教师在带读之后,突然拿出一个Snake的道具,学生立刻惊叫了一声,随即大声而准确地读出了这个单词的发音。在教完单词之后,教师还要求学生把所学的单词凭自己的想象串成一个小故事,讲给全班同学听,而学生也就在自己的能力与兴趣范围内,充分调动各种心理机能开展学习,从而强化了学习的主动性,强化了对单词的记忆。这样,单词教学就不仅仅是单词教学,它还带来了课堂教学的欢声笑语,带来了融洽的师生关系,带来了对学生各种心理机能的开拓。

不仅英语单词教学要注意做到语言教学与乐趣教学相结合,其他教学内容也一样。例如为了让学生学好英语口语,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课文的要求,扮演各种角色,进行各种对话,演绎各种故事情节,并且教师也可以参与到其中去,成为学生中的一员。在师生们投入表演、观看表演、体会表演、评价表演的过程中,学生能切身体验到语言运用的各种情境,懂得语言运用的各种技巧,提高语言运用的能力。就这样,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与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四者合而为一,使原本单调枯燥的英语学习在师生融洽无间的游戏氛围中、在笑声中变得生动活泼起来。

通过这种生动活泼的单词教学方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将得到大大的提高。

二、语言教学与艺术教学相结合

英语课程改革应该借鉴语文教学、艺术教育的经验。

比较一下语文教材与英语教材,我们会发现它们有不少相同之处:都有不少具有艺术性、趣味性的课文,语言优美,叙述生动,描写精到,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新的知识。比较一下语文教师与英语教师处理教材的方式,我们会发现他们有不少不同之处:语文教师除了讲生词、语法之外,还会讲课文内容,会把学生带进一个艺术的世界;而英语教师除了讲单词、语法之外,很少会讲及课文的思想性、艺术性,整个英语课程仿佛就是学习单词、语法,而课文的思想内容及文章的艺术性则全部被遗忘似的。比较一下语文课堂与英语课堂上学生的处境,我们会发现他们也有不少不同之处:语文课堂上学生常因为对课文思想性与艺术性的品味补偿了汉语语法学习的乏味,缓解了心理压力;而英语课堂上学生除了面对枯燥的单词、语法,基本上没有其他可口的精神食粮。

语文与英语,一个是中国语言文学,一个是英美语言文学,同样是语言文学的教学,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不同呢?原因很复杂:有汉语是母语而英语是外语的原因,有学生对不同语言的掌握程度不同的原因,有文化背景不同的原因,有目前应试教育环境中英语考试侧重于单词、语法测试的原因。但也有英语教师自身对英语教学认识欠全面的原因,即仅把英语教学看作是对单词、语法、阅读理解等的教学,却很少让学生像学习语文那样品味英语文章的艺术性,增加学生学习的乐趣,拓展学生的精神空间。

然而这一点学习乐趣与精神空间,却是激发学生学习欲望的一个动力。教师如果善于把语言教学与艺术教学结合起来,就会在英语教学中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一位教师在讲授“Junior English for China Students Book 2”中Unit 4的Lesson 14时,就运用了语言教学与艺术教学相结合的方法。Lesson 14主要阐述了JiWei’s farm,在Lesson 14的教学中,当教师结合课文插图中的蓝天、白云、自由自在飞翔着的小鸟、连绵起伏的山峦、绿水、羊儿的叫声,还有那位正在悠闲垂钓的JiWei,通过准确、生动而富于启发性的语言,向学生展示了一幅陶渊明式的田园生活图景时,这些来自农村、乡镇的学生立刻被教师的描述所感染,他们都聚精会神地听教师讲课。当教师讲完课文,要求学生复述时,他们居然能在短短的几分钟内,把课文复述出来,而且还能加上自己的感受:“I love this farm very much,and I hope I can live on a farm one day.”通过语言学习与艺术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学生就这样完完全全地融入到课文中去了。课堂教学也因此收到了理想的效果,不仅完成了语言知识的教学,还增加了学生的艺术乐趣,陶冶了学生的心灵世界。

语言教学与艺术教学结合得好,会使一堂课上出意境。“所谓意境,是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一个重要范畴,指的是主体(观)与客体(观)之间一切矛盾的消除和相互间的充分融会,以及融会基础上产生的一种物(人)我无间、浑然一体的境界。引申到教学艺术中,意境指的就是教师之教、学生之学与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四者之间矛盾的消除及由此而融铸出的一种自然而然、自由自在的美的教学境界。一堂课有没有上出意境,其教育效果大大不同。没有意境的课,其作用仅在于传授了知识,但上出了意境的课,则不仅传授了知识,而且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使师生体会到了美,体会到了真善美的统一,体会到了知识、情感、德性浑然一体的教学高境界”。[2]可见,教师只有把课上出意境,才能真正引导学生自觉提高学习英语的兴趣。

三、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相结合

当今世界正在大踏步走向全球化。全球化不仅仅是经济、政治的交流整合,也是文化的交流互补。随着中外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外语学习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这是文化发展的一个现实,应该让广大农村、乡镇的中学生明白这一点,这对提高他们英语学习的积极性有刺激作用。

不同的语言是不同文化的产物,学习语言离不开学习语言所处的文化大背景。学生可能对单调的单词、语法学习不感兴趣,但会对外国文化感兴趣。通过向学生介绍外国文化背景,刺激他们了解异国他乡的心理,并由此刺激他们产生掌握外国语言文字工具的内在要求,进而使其自觉地搞好英语学习,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英语教学方法。例如,教师在讲授语言知识的过程中,适当地向学生介绍外国人的生活习俗、礼仪文明、风土人情、节日庆典等,然后要求他们带着这些知识进入到课文的学习中去,甚至要求他们带着这些知识进入到对未来工作的预期中去,这会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想了解外面世界的心理渴望,极大地刺激他们的英语学习兴趣。

总之,英语课程改革是一个需要我们灵活而又辩证地处理的问题。只要我们遵循教学规律,根据具体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与教学对象、教学环境,掌握学生的心理世界,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就一定能把英语课上得生动活泼,使学生兴趣盎然,乃至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真正落实课程改革的要求,实现课程改革的目标。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新课程背景 改革 完善 高职英语

 

纵观目前高职院校学生的英语学习状况,对高职院校的英语课程进行全面改革,在新课程的背景下,要求老师改变教学方法,改变传统的思想观念,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拓宽相关知识水平,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注重学生英语实践能力的培养,培养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英语人才。本文就新课程背景下高职英语教学中方法的改革和完善展开讨论。 

一、新课程背景下改革和完善高职英语教学方法的必要性 

最近几年,各地的高职院校不断增加,我国的高职教育也获得了很大的发展,但由此而来产生了很多关于教学方法的问题。纵观目前高职院校英语的教学状况,存在许多问题。 

高职英语教学是继中等英语教学的延续,而在此之前许多学生未接受全面的英语词汇和听力训练,生源的复杂导致学生的英语基础不一致,英语水平参差不齐,使高职阶段的英语教学难度加大;进入高职院校对英语教学的时间大大减少,远不及在普通高中时的学习时间长,英语的学习时间得不到保障;目前高职英语教学模式落后,也是很严重的问题,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差,英语教学缺乏统一的准则,对英语的教学要求低,老师和学生的重视程度不够。因而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不断加强高职英语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完善。 

二、在新课程背景下对高职英语教学方法的改革 

1.明确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理念。对高职英语课程的改革,要求树立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英语实践能力的运用,鼓励学生发展个性。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改变以往以教为主的观念,将课堂作为学生探究学习的场所,老师和学生共同学习进步,将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调动他们的主动性,明确学习计划,总结英语学习的方法,挖掘他们的潜力。明确学生教学活动的主体地位,首先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做好教与学的统一连贯性,培养学生英语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2.创设教学环境,实践与理论相结合。为学生创设真实的语言环境,通过亲身体验加深印象,主动参与到活动中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将传统的授课型转变为交际型,将具体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运用相结合。创设教学环境,将生活中的一些情景引入到课堂中去,激发学生的兴趣,在真实言语体验中加强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提高课堂效率。 

3.加强英语实践能力的运用。新课程要求下,高职英语教学要加强对英语实践能力的运用,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顺应当前社会对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要求,通过听说读写等的语言实践训练,强化英语基础知识和口语训练之间的联系,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学习兴趣,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丰富课堂教学。 

三、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完善高职英语教学方法 

1.转换教师角色,改变传统观念。新课程下,要求高职院校英语教师重新进行角色的地位,在教学过程中加强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建立合作伙伴的关系,以人为本,关系爱护学生。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放下至高无上的形象,和学生建立平等学习的关系,相互帮助,启发,激励和帮助学生进行英语知识的学习。

2.在加强英语基础知识学习的基础上,注重学生的创新意识的培养。在高职院校新课程改革下,不仅要求学生具有很老的基础知识水平和基本的语言技能,还要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不断探索分析,保持强烈的求知欲。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总结规律,掌握学习方法,营造自由的学习空间。 

3.改变教学方式,新旧教学方法相结合补充。许多传统的教学方式是在长期的实践经验中总结出来的,我们要在秉承新的教学方法的同时借鉴传统教学方式中的优点,在运用先进的多媒体教学同时辅以传统的课文复述和单词的听写环节,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出教学计划。在新教材中,有大量的语法知识,老师要引导学生自己去分析,总结出其中的规律,更加便于学生理解并接受。 

4.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优化教学资源。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不断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在新课程下,

更要求老师不断加强自身专业技能的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学习新知识,同时注重自身素质水平的培养。更新新的观念,注重对学生英语文化知识的熏陶,适应新的教材,拓宽相关的知识水平,加强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优化教学资源。 

5.学生和老师相互交流学习,强化终生学习的思想。新课程要求老师有丰富的知识,不断学习,加强同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共同学习,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强调同学之间的合作学习,师生间的交流探讨。新课程下要求教师加强合作,是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耐心教导学生,加强各学科的交流,倡导个性化和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四、总结 

综上所述,当前高职院校英语教学还存在很大的问题,在新课程背景下高职院校进行英语教材改革,要求教师不断完善教学方法,加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在新课程背景下做好高职英语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完善,首先要改变教师的思想观念,一切以人为本,提取传统教学方式中的优点,结合新的教学方法,老师和学生之间加强交流沟通,优化教学资源。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英语学习兴趣,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下老师灌输知识型的教学方法,全面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强化新观念,加强高职英语的教学,实现新课程改革下高职英语教学的目标,顺应社会需求,培养满足用人单位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 ]唐美玲;新课程背景下中学英语有效教学策略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2 ]杨同庆;;试论新课程下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策略[a];山东省师范教育学会第十三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篇5

关键词:教学方法;职业教育;互动

1 引言

随着职业教育改革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学校在进行课程建设时都优先采用项目教学、案例教学等有利于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改变了以往教学方法单一的状况,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德国的职业教育在世界处于领先水平,在进一步学习德国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设计思路及教学方案实施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德国教师的教学实践谈一些自己在教学方法方面的看法。

2 教学方法的种类

德国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经常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主要有讲授法、二元法、卡片法、项目教学法(六步法)、做报告法、问题引导法、分组讨论法、头脑风暴法等。除此之外,还有角色扮演法、案例分析法、引导文法及其衍生的方法等等,不管哪种方法,都是以“互动”为形式,“能力”为目标。其中运用较多的是卡片法、做报告法、任务驱动法、分组讨论法等,当然这些方法实施过程中还穿插着其他的方法,方法之间没有清晰的界限。对于各种教学方法在哪个教学环节运用,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也总结出一些经验,现就其中常见的几种方法进行分析。

(1) 卡片法

卡片法是德国教师经常采用的一种方法,该方法主要用于信息的收集、分组归类等方面,习惯在每个教学单元开始前使用。基本步骤是提出主题和目的结合头脑风暴法搜集相关数据资料将卡片按照某一原则进行分类将分类后的卡片群进行命名进行总结,公布决定。例如老师提出自己将要讲授的内容,先用卡片法询问学生的意见,然后由学生要求我们自由组合成4组,每组发放6张卡片,安排10分钟每组进行讨论并写卡片,完成后每组派一名代表说明卡片的具体内容,最后老师进行卡片分类和汇总,总结出将要教授的内容。

卡片法的优点在于形象生动,简洁明了,便于分类汇总,容易实现,能很好的调动小组各成员的积极性,体现每个人的想法。在应用时,应注意一下几个方面:① 主题明确,便于后续过程的开展;② 每个想法写一张卡片,尊重每个人的意见,即使意见有重复的,也要一并列出;③ 用粗一些的笔写卡片,引起大家注意;④ 卡片张贴要随意,不要预先进行区域划分;⑤ 卡片张贴完毕后,要选出一名代表向其他小组进行宣讲和总结。

(2)分组讨论法

分组讨论法是最常见的教学方法,在国内各学校中也普遍使用。下面主要探讨一下分组的方法以及注意事项。以小组形式活动时,会根据教学任务的要求采用不同的分组方法,主要形式有:① 顺序分组法:该种方法比较简单,按照就近原则进行组合,即按照学生所坐的位置顺序将学生分成若干组。此种方法的缺点是受空间限制,每组学生男女比例、个人情况差别较大,好学生和差学生分类明显,扎堆现象严重。② 自由组合法:该种方法给予学生充分的信任自由,组成的小组成员之间互相了解,容易沟通合作,协调起来比较方便,有利于任务的完成。其缺点是小组成员相对固定,平时习惯在一起的学生总喜欢分在一组,这样不利于培养学生适应陌生环境以及与人沟通的能力。因为学生毕业后面临的是一个崭新的工作环境,周围的人也比较陌生,而他们要尽快适应并融入到新环境中来,形成新的人事关系,才能更好的进行各种工作。所以自由分组要尽量少采用,只有在所有学生具备相互充分信任的基础时,再采用该种方法,以简化分组环节的工作。③ 游戏分组法:该种方法采用的形式灵活多样、生动有趣,有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拼图法,还可以采用抓阄、报数等方法。游戏分组法需要教师提前做好充分准备,想到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把握好游戏的时间,能够很好的控制整个过程。

(3)脑图法(Mind Map)

脑图又称为思维导图,是根据大脑将信息存储在树状突起的事实基础上,按照大脑的运作方式,用树状结构和图像再加以颜色、符号、类型和关联绘制分类图,可以帮助学习、记录和记忆。脑图的中心是我们要学习和研究的主题,以此为中心点向各个方向伸展,如此不断延伸。脑图的优点是有助于学习者进行所学知识再创新,将知识和概念图像化,有利于知识的理解和长期记忆;有助于教学者加快教学进度,锻炼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对知识的管理组织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实现探究式教学。绘制脑图的方法是:① 拿一张白纸,并准备多种颜色的笔。② 将主题写在纸的中央,最好用一个专用符号表示。③ 画出各个分支,将相关内容放到同一分支上,使用关键词表示分支内容,不要用完整的句子,尽可能使用多的图画和符号,越生动越好。④ 分支完成后,用不同颜色的笔将分支框框上。⑤ 同一主题可以多次绘制脑图,并有规律的将内容补充到每一张图上,不断充实和丰富脑图。脑图可以应用到教学中,也可以应用到学生学习中。

(4)四步法

四步教学法区别于项目教学中的六步法,它以掌握某一具体知识和技能为主要目的,比较适用于实验课教学。该方法由以下4个步骤构成(以实验课为例):① 讲解:教师以提问、复习、展示的方式引入主题,介绍所用的实验仪器、设备和元件等。让学生明白我们要做什么?这一步骤应该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机。集中讲解的时间控制在10—15分钟,② 示范:教师主要让学生明白我们为了达到学习的目标,应该怎么做?为什么这样做?可以通过实物或教学用具向学生示范。教师的操作示范应做到清晰可辩,动作规范,准确无误,并做到边讲解,边示范,讲和做保持一致,可以采用分组示范和分步示范的方法。示范过程要求老师自己先做好,使教学更有说服力。③ 模仿:主要由学生按照教师的示范,自己动手模仿操作,或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进行复述,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这一步骤要求教师做到“眼勤、腿勤、手勤、嘴勤、脑勤”,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④ 实施练习:教师对模仿过程进行归纳总结,然后由学生自己独立练习,在初步掌握操作技能的基础上,配合相关练习最终达到完全掌握和熟练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的程度。四步法结束后,教师要对学生进行评价。

(5)其他方法

除了以上几个常用方法外,德国教师还经常用到文件夹法、引导文法、项目教学法(六步法)、角色扮演法等。给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文件夹法,如图2所示。教师为学生准备的任务书、学习资料、练习题等纸质文件,都事先打好装订孔,学生拿到后将资料装订到自己的文件夹里,便于学习和复习使用。经过积累,学生的文件夹内容非常丰富,比教科书更有参考价值。虽然这种方法看起来非常简单,但是反映出教师的认真态度,不放过任何教学细节,只要有利于学生学习的事情,都会尽心尽力做好。

据德国老师介绍,他们使用的教学方法大概有120种之多,每个方法的介绍和具体操作步骤都是共享到网络上的,教师可以随时查询相关内容,并根据需要选择自己的教学方法。关于在教学活动中选择哪一种教学方法更合适的问题,需要教师进行长期教学经验的积累,才能做到游刃有余。

3 教学方法应用实例

下面以一个项目为例,介绍德国教师是如何运用教学方法的。该项目名称是:KNX系统搭建,主要应用于智能楼宇自动控制方面,该课程是电子信息及楼宇技术专业的学生在第3学年所学的课程,使用的设备主要来源于西门子公司。

图1展示了教师进行教学情境设计的方法,整个项目以行动导向为指导思想,体现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中心,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与协调人,遵循“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这一完整的“行动”过程序列,在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互动,让学生通过“独立工作”。要想成功实施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就要特别强调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使学生表现出强烈的学习愿望,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必然给教师要加大了工作量,要求教师必须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即“备学生、备任务、备方法”,与公司或企业充分沟通。

到此,对于教学方法的理解,我认为这样概括比较准确:为了实现某一教学目标或完成某一教学任务,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所采用的所有方式与手段的总和。关于行动导向是一种教学方法,还是教学思想和原则的问题,我认为主要在于所考虑的角度不同,个人认为行动导向更确切地说应该是一种培养学习者将来具备自我判断能力和责任行为的指导思想。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行动导向教学模式下的教学方法有其新的特点:

(1) 注重学生的人为存在,以培养学生“能力”为最终目标。

(2) 教师“教”的行为逐渐弱化,学生“学”的行为成为主体。

(3) 教学方法的开发基于工作过程,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4) 教师角色发生根本性转变,教师由场上的“主演”转变为场外的“导演”。

(5) 检验教学方法是否得当,不仅以成果效果作为标准,还应考虑教学的过程效果。

(6) 教学方法评价更人性化,标准化和系统化。

教学方法应用能否取得预期的效果,关键在于教师的准备工作是否做得充分,学生学习积极性是否真正调动,学生是否发自内心真正愿意全身心投入教学中来。对于教师来说,在实践教学中设计和应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应注意以下几点:

(1) 教学方法不一定设计很多,针对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即可。

(2) 在设计方法之前,要充分研究学生,做好各方面的准备工作,包括教具,可能出现的问题等等。

(3) 在一堂课中,不易采用过多的教学方法,可以阶段性轮换使用。

(4) 尊重每个学生的意见,让每个学生参与进来,哪怕意见有重复。

(5) 扮演好“导演”的角色,尽量少的掺加个人主观意识。

(6) 教师要具备一定的掌控能力,维护教学秩序,引导教学过程向教学目标发展。

4 结论

总之,教学方法各有优点,各有用武之地,新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师掌握一定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应用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锻炼和改进。我们的责任就是把学生培养成为“有能力”的人,严谨治学、以身作则是我们共同遵循的准则。虽然目前国内高职院校学生质量逐年下降,但是作为教师,我们不能因为无法改变的事实而裹足不前,在严峻的现实面前,更要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除旧纳新,善于发现问题,掌握一定先进的教学方法,坚持学习,在实际教学工作中不断锻炼自己。

篇6

英语教学 词汇教学 文化差异

学习英语的人们用来衡量他们所掌握的词汇量多少的尺度,总是用阅读量的多少来衡量,或者是用在口语和写作方面中所能运用到的词汇量。学习英语的人们总是在摸索着记忆词汇的技巧方法,并且在获得词汇后怎样才能够比较系统地运用出来,达到对语言信手拈来、运用自如的程度,这个问题一直在困扰着不以英语作为母语的学习者。对于中学英语教学来说,英语词汇教学更是占了更为重要的地位,近年来,对于英语词汇教学的研究一直是语言学家、和语言教育工作者,包括心理学家关注的焦点。然而,对于刚刚接触英语的中学生来说,记忆单词是比较有难度和最为重要的。利用字母和字母组合的读音规则,掌握单词的拼写形式。词的读音和拼写形式是词存在的基础,是各个词相互区别的第一要素。在词汇教学中,要注意音和形的统一与结合,使学生把一定的音同可能对应的形联系起来,又把一定的形同可能对应的一定的音联系起来,通过反复练习在大脑中建立起来一类一类词的音、形、模式联系,如让学生把长元音[I:]和she、see、sea、piece等单词中的元音字母及元音字母组合的形联系起来。

利用具体情景掌握单词的读音和语义:具体情景指的是生活情景、模拟情景、表演情景、直观教具情景、想象情景,在具体情景中教单词、学单词,不但可以克服孤立记单词容易遗忘的缺陷,而且能培养学生灵 活运用单词的能力,学会在交际中使用单词。在教授新词方面也有很大的艺术:介绍新词汇(让学生先不看书,看教师示范表演。)中的翻译法:把单词写在黑板上,然后译成汉语介绍给学生,这样教单词既快又简便,适合初中一、二年级 学生;直观法:利用实物介绍新词汇。如Look,this is a book(用手指着书本)。总之,用直观法教词汇,生动活泼、快而有效,容易引起学生兴趣,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不易忘记。用举例的方法介绍词汇。如教lazy这个词时,就可以说:All of you study hard,but Xiao Ming doesn''t study hard.He is very lazy. He gets up late and then does nothing all day.He is not a good student.这样通过一个例子使学生既练习句子,又清楚、准确地领会了单词lazy的意思及其怎样灵活运用,等等。类似的方法还有很多,都是通过肢体过实物来表达所要授予学生的词语,这样既比较生动,也便于学生记忆。

语音是词汇教学的首要环节,是学习词汇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不正确或不准确的发音都会影响对单词的记忆和掌握。我们都知道,掌握单词的拼写要背,但有的学生一味地靠死记硬背而不知道读音及基本的拼写规则,结果只能是事倍功半。因此在课堂上利用一些时间做示范朗读和领读是非常必要的。纠正学生的错误发音,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体会单词的读音和拼写之间的关系,对特殊读音的单词要做强调,会帮助学生科学得记忆单词,为词汇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教师必须要改善词汇讲解方式,讲解高频词汇还是很有必要的,因为教师的讲解往往可以言简意骇,并要在其中贯穿讲解词汇学习的技巧。帮助学生处理好死记硬背和课后大量阅读的关系,学生不喜欢死记硬背,喜欢通过大量阅读来增加自己的词汇量。但是,我们不能否认死记硬背在一定程度上比较有成效,因为机械记忆省时,在短时间内很快扩大词汇量,同时准确。能让学生准确记住发音、拼写、词性词意和搭配等词汇的基本知识。机械记忆内容容易遗忘,缺少词汇内容的使用例子,必须通过大量阅读来补充。对此,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构词法、联想等方式来代替死记硬背。在此同时,指导学生进行大量阅读来巩固所学到的词汇知识。尽量提供各种媒介和渠道,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扩大英语的词汇量。

在英语词汇学习的过程中,中西方两国的文化差异也起到一定的影响作用。学语言的目的是为了交流。毫无疑问,词汇教学也要为这一目的服务。人类的交际不单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跨文化现象。在教学中,要对两种交际文化进行对比,我们首先从文化谈起。文化culture一词是一个含义极其广泛的词语。它狭义指文学、音乐、美术等,而广义讲是一个社会学术语,按照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对“文化”所下的定义,我们所说的“文化”是指一个社会所具有的独特的信仰、习惯、制度、目标和技术的总模式(邓炎昌,刘润清 1989年)。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并对文化起着重要作用。有些社会学家认为,语言是文化的冠石——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从另一方面看,语言又受文化的影响,反映文化。可以说语言反映一个民族的特征,它不仅包含着该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而且蕴藏着该民族对人生的看法、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中国人学英语大多数从初一开始,近年来才开始在部分小学开设英语课。从6年的中学英语学习过程中,教师授课都存在一个普遍特征,那就是先教单语、短语,再讲授课文和做练习。对于单词的讲授无不遵循三个原则:音、形、义,其中“义”也仅仅停留在单词的讲授无不遵循三个原则:音、形、义,其中“义”也仅仅停留在单词本身的字面意义上。而对于课文的讲授则过分强调语言规则,即一个个的单词是如何按照一定的语法规则组合成句子以及某些单词和短语在这个句子中充当什么成分。另外,对学生所掌握词汇的考核也仅仅停留在要求学生会读、会写以及会运用单词简单造句,对于文化知识或是自身缺少了解,知识面不够广博,或是以为文化知识对学习语言,对提高考试成绩无多大关系,因此往往一带而过,甚至干脆置之一旁。这种做法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绝大部分学生完成六年的英语学习,脑袋中也装满了单词和短语,可惜无法说出一个完整的句子,学到的仍然是“哑巴英语”。就是在中学英语新教材已经全面使用的今天,由于以上种种原因,虽然平时注意听、说训练,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词汇进行简单交流,但由于对语言差异问题缺乏了解,以至于词汇使用不当,出现诸如把“力大如牛”译成“as strong as cow”,把“凡人皆有得意的”译成“Every person has a happy day.”产生交际方面的一系列错误。其二例正确形式为 as strong as a horse,Every dog has its day.词是语句的基本结构单位,是进行交流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词汇教学不能为教词汇而教词汇,文化差异是词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只有通过对中英文化差异进行比较,是学生在学习词汇的过程中真正领会到词的涵义,并能正确运用所学到的词汇进行交际,才能真正达到词汇教学的目的。

词汇能力是语言能力的基本要素,词汇习得理论指出,词汇的学习不仅仅表现在词汇量的扩大上,还要重视词类各个深度的发展。面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教学目的,应用不同的方法,做到因材施教,因人施教。

参考文献:

[1]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英汉语言文化对比.外语教学与语言研究出版社,1989.

篇7

那么如何实施新课程改革呢?我们要依据新课程标准,树立以“ 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而学生的发展应该是知识技能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全面和谐的发展,是积极主动的自主性的发展,是在差异基础上个性的充分发展。英语作为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只有通过大量的听、说、读、写的训练,增加语言实践的量,学生才能获得 “为交际初步运用的能力”。新的初中英语教材已于二000年度实施启用了, 它在不增加任何课时的情况下, 加大了语言训练密度, 丰富了语言材料, 促进了学生英语语音素质和语言运用能力及表达能力的提高, 充分调动了学生课堂活动的积极性, 引导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语言环境中用学过的知识表达自己的思维。显示了它与旧中学英语教科书那种强调语言的结构形成而忽视了语言的意义和应用, 以及对作为交际工具的语言功能重视不够等特点相比较更具有优越性和实用性.

下面就初中英语新教材中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的改变谈几点个人的看法及建议。

一、直观教学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提高教学质量的有力手段

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新教材教学质量的一个有力手段――直观教学。直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原则之一。实物、图片、多媒体,创设情景, 都直观形象地赋予了认识和记忆的良好条件。直观性包括形和声两个方面,除了应用有效的电化教学外,在我们日常课堂教学中也可以通过简笔画、形体动作、拟声等随手拈来的教具,来吸引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帮助学生直接理解教学内容,强化记忆。

二、英语素质教育的实行

(1)综合运用听说读写,注重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教师要真正把英语作为交际的工具来教,不能停留在词句和语法的讲解上,而是要通过各种活动把听、说、读、写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学生的语言能力全面发展。如在处理课文教学时,可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也可在学生阅读后,让学生以教师的身份回答同学间提出的问题,用复述课文或改编成对话的形式口头、笔头复述课文内容。在处理对话教学时,可先设置相应的情景进行听力训练,再将对话中描述的内容用几句话写出来,也可以叫学生模仿对话,来进行听说的训练。也就是通过听、说、读、写,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

(2)循序渐进,逐步提高,注重加强学生的语言积累

教师教学中不仅要培养学生语言交际的能力,更要注重培养学生语言知识 运用得更丰富、更广泛。例如在学到What do you think of…的句型时,要求学生回顾前面学过的How do you like…句型。教到so+形容词+that从句时,要求学生用too+形容词+to do sth.(否定)或形容词+enough+to do sth.(肯定)句型去进行改写。学习either…or…时连联系neither…nor…与both…and…的不同用法分别造句区别。还可根据上下文或语境猜词义,如学习headache这个词可以让学生猜backache, stomachache等意思。在课文阅读时采取泛读和精读,要求学生阅读时使用英汉词典,善提问题,弄清语言表达的相同与不同之处,丰富和扩展学生的语言知识面。

(3)创设丰富的教学形式,注重学生情感因素的培养

情感是人的心理机制的中心,是一种很强的内动力,没有情感就不可能有学习的动力。所以情感因素会对学生的成功与否产生直接影响,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情感因素,既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他们学习动机和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品质以及协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三、更新教学方法,保持学生自觉运用语言的浓厚兴趣是加强英语素质教育的核心

(1)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激发学生探索知识,产生求知欲的最好方法。当一个学生对某门学科有了兴趣,就会孜孜以求,乐此不疲,兴趣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最有效的动力。初一学生刚开始学英语感觉新鲜、好奇。课堂上听、说、看、演、唱,还不时地做游戏,欢声笑语,饶有兴趣。教师必须充分地发挥优势,培养学生们的敢说、敢演,把学英语的课堂气氛搞得浓浓的。随着学习进程的深入,语言现象逐渐复杂,单词、词组要记,读写要求越来越高,还有语言需要思考、理解、记忆和反复练习。难度一加大,学生出错多了,畏惧心理渐渐出现,这时,教师要随时鼓励他们,指出出错并不奇怪,遗忘也是正常的。及时对学生进行目的性教育,使学生明确学习的意义,端正学习态度。及时对学生进行目的性教育,使学生明确学习的意义,端正学习态度。努力帮助他们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同时,教师根据学生不同程度,不同特点安排完成不同的实践任务,因人施教,让每个学生有机会表现自己,从实践中获得喜悦,从而产生学习兴趣和动力。教师在任何时候都应不吝啬地给予赞扬和鼓励。如:阅到书写工整美观的作业时批上"Good!"表演一段对话成功时给予"Wonderful"

篇8

〔中图分类号〕 H31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 24―0056―01

一、关于大学英语课程性质的规定

根据《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大学英语教学是高等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大学英语课程是大学生的一门必修的基础课程”。这一规定决定了大学英语课程的性质或课程类型,而要实施“选修型”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就必须对这一规定进行修订。

从办学定位、师资力量、教学设施、生源质量、教学效果、课程改革和英语语言的实际效用来看,将西部欠发达地区二本院校的大学英语课程改为选修课势在必行。然而,就目前的教育体制来看,大学英语课程能否改为选修课关键在于教育主管部门的态度。如果教育部不能认真面对我国的大学英语教育教学现状,不能主动地对大学英语课程类型及相关教学要求和评价标准做出调整,或不能给各高校以更多的办学自,“选修型”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实施的可能性就微乎其微。因为,在涉及教育政策调整的问题上,没有多少高校甘冒风险进行尝试,绝大部分高校在没有得到教育主管部门明确指示之前,都会选择或是保持现状,或是对课程的教学模式做出微调,而不会对课程的性质或类型做出大的改变。如此一来,大学英语教学的问题会继续存在,教育资源的巨大浪费和大学英语教学“费时低效”的现象也会继续存在下去。因此,西部欠发达地区二本院校“选修型”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能否顺利实施,关键在于相关政策的调整能否到位。

二、“选修型”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的实施

(一)开课时段

大学英语I可实行必修或选修,大学英语II至IV全部按选修课程开设。

目前,大学英语课程在本科一、二年级分四段或四学期开设,四个段或四个学期对应的课程名称分别为大学英语I、大学英语II、大学英语III和大学英语IV。根据惯例各高校需要在每学期期末前对新学期的教学工作提前做出安排,而选修课需要学生的参与才能确定选课的人数。为了避免对新学期的教学工作造成影响,同时也为了给教师更多的时问,对新学期所要担任的课程做好充分的准备,将大学英语I定为必修课比较妥当。

大学英语I也可实行选修,因为许多学校会为新入学的学生安排2至3周的入学教育和军训,学校可以利用这段时间组织新生选课,并根据选课的结果就新生的大学英语课程I的教学工作尽快做出具体的安排。

在接下来的三个学期里,由于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做出选择,学校也有充足的时间对教学工作做出安排。因此,大学英语II至IV实行选修。

(二)选课原则

选课自由是选修课的特征,也是选课的原则。选学大学英语I并不意味着学生必须选修接下来的II、III和(或)IV,没有选学大学英语I也不意味着学生就不能选学II、III或IV。学校应该给予学生最大的选课自,让学生根据自身的情况决定选还是不选,多选还是少选。为了便于教学管理,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学校应该事先向学生说明,一旦课程选定,课程教学的中途或学期中间一般不得再做变动。

(三)学分设定

大学英语课程的四个段分别对应4个学分,总学分为16分。学生按要求修完自己所选的课程,经考核合格后可以得到相应的学分。为了保证没选或少选大学英语课程的学生有机会修满所需的学分,学校需要在推出大学英语课程选修制度的同时,为这部分学生开设与大学英语课程总学分相同的其他选修课程,课程的门类和每门课程的学分视情况而定。

(四)学业成绩测试

大学英语课程实行选修后,课程的考核以学业成绩测试为主。废除学生必须参加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以及将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成绩作为学生获得学位或毕业资格条件的规定。是否参加此项考试由学生自主决定,成绩高低不给学生造成任何影响。

(五)教学条件

大学英语变为选修课后,必然会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转而选学其他课程,使选学大学英语课程的学生人数下降。在教师人数不变、教学资源相对固定的情况下,学生人数的减少可以为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工作创造较为理想的条件。

三、结语

篇9

【关键词】 新课程 初中英语 教学创新 教育手段

一、“兴趣”是学好英语的前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能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和迫切的求知欲。古人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爱好比智力技能更能促进学生勤奋学习,它是学好英语的首要条件。因为只有love what you do,才会get what you love。人往往一旦爱上某件事,即使不让他去做,他也非去做不可,兴趣就是在这一次次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而且变得越来越浓。

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兴趣呢?我认为,应做好如下几方面:

1、作为一个老师,要热爱自己所从事的事业,要创新教学方法,要热爱自己的学生,要把自己对英语、对人生、对生活深沉的爱和理解传授给学生,要把自己最真实、最美丽、最张扬、最健康、最阳光而最富有独特激情的东西展现给学生,感染学生,让其产生共鸣,激起他们内心深处对语言、对生活的热爱和激情,从而转化为学习动力。

2、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将教材所设置的情景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利用投影仪、录音机、简笔画、实物、模型、动作、表情、小表演等多种直观手段,化静为动,化无声为有声,化难为易,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将其引入特定的情境,在具有游戏性、趣味性、故事性、探索性、竞争性等各种活动中获得乐趣,增长知识。

3、让学生体验成功是教师进行兴趣培养的重要策略。心理学者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喜悦,便会激起无休止的追求意念和力量。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成功愿望,在课堂教学中争取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成功的体验,使每个学生在不断获得成功的过程中产生获得更大成功的愿望。

二、“模仿”是学好英语的基础

说到模仿,我们一般想到的是发音,确实纯正的发音会给人们留下美好深刻的印象,别人也会对你的英语水平刮目相看。如果发音不好,即使你的英语功底很深,人家也可能对你作出不公正的判断,更糟的是,它对今后的听力会带来一定的困难。所以,要不惜一切代价刻苦模仿,掌握好每一个音素,千万不要认为发音好不好无所谓,这个关攻不下,就会导致你学习中的残缺。有位成功人士谈他学英语的秘诀时说:“我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外国人怎么说,我就怎么说,外国人怎么写,我就怎么写。”世界闻名的英语专家亚力山大为英语学习也下了这样的定义,“语言是一种表演技巧,我们在思考语言的时候,不是考虑我们对它了解多少,而是我们能把它表演得多好,我们能把它用得多好。”说到底,学英语就是模仿那种腔,那种调,那种味儿。

三、“氛围”是学好英语的途径

曾经有人向老外请教,What’s the best way of learning English?(学英语的最佳方法是什么?)老外随口便说:“Go to the United States or marry an American.(到美国去或与一个美国人结婚)如不可能做到,就Watch American movies(看美国电影)。你们中国不是有一句老话叫‘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吗?’,在家看一部电影就好比在美国生活了一天。”这些话就告诉我们学语言离不开环境。但是我们的学生在学校接触真实英语的机会非常有限,他们语言学习的主要环境就是课堂,所以我们绝不能吝啬口语训练的时间,不能认为教学任务完不成,而随意砍掉教材中提供的许多丰富的口语练习,要安排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语言实践,充分利用教材的优势,组织并设计好Work in pairs,Read and say,Speak out,Group discussion和Interview等各种口语活动,创设一个近似自然的语言环境,用与日常生活相关的小对话,如起居、节假日、生日聚会、拜访、打电话、看病、购物、游泳、体育活动等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在乐趣中学习,在娱乐中获益。学生想在课堂上有好的表现,课前势必去积极准备。把生活引入课堂,再把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延伸到生活中,这样学生无时无刻不在感受英语,锻炼英语,突破口语屏障。

四、“毅力”是学好英语的保证

在人生道路上走得比较远、比较好的人,并非都是特别聪明,但必须是那些肯下苦功的平常人,英语学得好的,也并非都是智商很高的人,而是那些常年坚持不懈,在听、说、读、写、译方面付出辛勤汗水的人。俗话说:“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语言学习是一个缓慢、长期的过程,你永远不可能像许多广告上许诺的那样几星期、几个月内就能学好英语,越学到后面越需要更多的努力,越需要挑战毅力。

篇10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教学方法;激发兴趣

激发每个学生的兴趣,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是本次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由于英语学科的特殊性,如何运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历来是一项艰巨而需耐心、细致的工作。作为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参与者和实施者,我们也要随之改变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应转变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及终身学习的能力。

一、激发兴趣,确定目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英语学习中兴趣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使学生在困难面前产生勇气和毅力。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教学的每个环节中都体现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程理念。创造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以平等的心态面对每一个学生,使学生始终处于被激励的气氛中,把真挚的爱传递给学生,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为其更好地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给学生确定一个恰当的奋斗目标,因为目标是行动的出发点和归宿。随时把握目标的进展情况。测试是用来了解、检查学生掌握英语实际水平和实现目标的一种手段,通过测试不仅可以评定学生的学习成绩,还可以让成绩稍差的同学不断尝试实现阶段目标的喜悦和幸福,并激发他们向更高目标前进。

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不仅需要教师充分发挥指导中的主导作用,同时需要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积极帮助学生自觉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善于质疑,勤思好问,学会反思,注重反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我们不应把问题的答案马上教给学生,而应通过创设良好的思维情境,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最佳的思维状态,善于为学生架设“思维台阶”。疑问是思维的契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应从教会学生发现问题开始,让学生养成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学习的好习惯。并善于抓住他们思维过程中的闪光点进行充分肯定,同时注重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改变传统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实践证明,学生对自己思维活动的反思、反馈,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一个关键点,能提高思维活动的自觉性、独立性和效益。

三、精心设疑,注重实践

恰当的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启迪学生的思维,因此,每堂课都应设计一些问题。这些问题要切中要害,有的放矢,难度适当,富有情趣,能诱发他们的好奇心。通过问题的设计,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时常处于问题情境中,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实践性,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接触、感受、体验,创造性地使用教学目标中的语言项目。比如,我在上高一新教材《百万英镑》时,在学生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后,让他们自己排演课本剧,感受不同人物的心理变化特点,学生能做到全身心投入并把那些英语台词说得头头是道。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实现自我肯定,展现自己的才华,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四、转变评价观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尊重学生的智力差异和个性差异,用发展的眼光,以诚恳的态度,对学生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激励学生张扬个性,发挥特长和大胆创新。清代教育家颜昊先生曾说过:“教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发展性评价,既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种教育方法。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还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的需求,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进步和变化并及时给予评价。在教学中我常常给学生以拍拍肩膀的激励,一个OK手势的赞许、一个微笑、一个眼神都是一种无穷的力量,会让学生产生某种心理满足,形成愉悦的心境,并向更高层次目标做出更积极的努力。另外,要注重给予评价反馈,促进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提高。新课程理念下应注重学生的参与评价,让他们在评价自己和评价他人的过程中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真正主体性和创新性,同时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生动活泼、全面和谐的发展。促进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取得进步,发挥评价对促进学生发展的激励作用。

五、合理利用多媒体,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经过几轮课程改革,“哑巴英语”的现象已经大有改善。课堂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突破了以往课堂教学空间与时间的局限,既可以将图、文、声、像融为一体,使教与学的活动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又可以将知识学习,智力开发置于生动活泼的形象之中。促进他们的思维发展,丰富学生的想象力。运用多媒体既能以丰富的形式表现文章内容,还能清楚地表现文章的结构,同时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新课程改革使用的教材突出了英语语言的交际功能,注重学生的参与性与实践性,多媒体介入课堂打破了传统的“灌输式”和从头至尾“一言堂”的教学模式。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开发性、灵活性及创造性。教师作为多媒体教学的先锋,要不断认识、学习新技术,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充分挖掘其优越性,把传统模式与现代技术高效结合在一起,适时运用,创设学习英语的情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从而真正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总之,新课改注重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发展学生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强调学生的自主实践。突出了实践性和体验性原则,着眼于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培养。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我们要不断摸索和完善,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让学生的创造思维之花开得更加绚丽多彩。

参考文献:

[1]叶澜.课程改革与课程评价.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