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常见的就业心理问题范文

时间:2023-09-19 17:42:3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学生常见的就业心理问题,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大学生常见的就业心理问题

篇1

当前我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多的重视,本文分析了大学生的心理问题的特点与常见的表现形式,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及探索心理问题的预防策略提供基础。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问题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2-0002-02

随着校园社会化的加速发展,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日益凸显,大学生逐渐成为心理健康的“高危人群”。分析当前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特点及常见的表现形式,对于大学生全面健康的成长具有现实及长远意义。

1 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特点

我国普通高校的大学生正处在青年期,他们的心理发展水平正处于迅速走向成熟但尚未完全成熟的阶段。大学校园是多种文化磨砺碰撞的地方,在校园中, 学生一方面接受社会变革的洗礼,表现出积极的进取心、强烈的竞争意识;另一方面他们生活在相对单一狭小的环境,缺乏生活阅历和经验,在学习生活中遇到挫折和难以解决的问题会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是在这一特殊环境中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具有以下显著特点:

1.1 困扰性:

根据心理问题轻重程度的不同,心理问题一般可分为三种类型,心理困扰型、心理障碍型和心理疾病型。心理困扰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短暂的焦虑、一时的烦恼等不良情绪,没有构成可辨认的临床综合症,一般通过自我调适可以得到解决。心理障碍是非器质性的,有临床综合症,需要专业心理医生进行心理治疗,必要时辅以药物治疗。心理疾病是指大脑功能失调,导致精神活动出现障碍,需要接受精神病专科医生的诊治,主要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并辅以适当的心理治疗。总体来说,大学生心理问题绝大多数是心理困扰,只有少数大学生存在心理障碍,极少数大学生存在心理疾病。

困扰性是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本质属性。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是大学生成长过程中必然的心理困扰,是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正常的心理反映。大学生成长中的烦恼、发展中的困惑是对新的环境和各种压力的短期的不适应。

1.2 自适应性:

自适应性是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根本特点。大学生的心理困扰是正常的心理反应,绝大多数大学生的心理困扰可以通过自我学习、自我控制、自我调节、自我适应而得到自我解决,不需要采取心理干预措施,少数大学生由于长期压抑而导致心理障碍,只有极少数大学生由于心理障碍而导致心理疾病。

1.3 累积性:

大学生心理困扰的累积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大学生中出现的心理困扰并非完全是在大学阶段才产生的。许多大学生的心理困扰是在高中阶段产生并积累潜伏下来,在大学阶段才显现出来。其二,大学生心理困扰是新旧心理困扰的累积突现。大学生中旧的心理困扰没有解决,新的心理困扰仍在产生,新旧心理困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大学生心理困扰的集中突现。调查发现,大学一年级学生心理困扰更加突出,大学新生的心理困扰主要是在高中阶段产生而在大学阶段有所发展。

1.4 多重性与阶段性:

大学生心理困扰具有多重并发的特点,大学生心理困扰日趋复杂多重化。自我意识模糊、价值取向迷茫、人际关系不适、社会适应不良、就业压力加大等不同层面的问题交织在一起,形成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新特点。在大学生的不同成长阶段,心理困扰呈现出不同的重点。在多次课堂心理调查中发现,大学生在不同年级心理困扰的重点不同,大一、大二主要是适应、学业和人际交往问题,大三、大四则主要是就业和人际交往问题。

1.5 紧迫性:

紧迫性首先表现在大学生存在心理问题的人数增多。调查表明, 现在存在心理问题的大学生比十年前翻了一番, 高年级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明显增多, 大学生因心理问题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其次,表现为大学生心理问题引起的后果加重。几年前多数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学习效果不好, 成绩很差, 精神萎靡不振,坐立不安, 现已发展到纵情发泄, 严重违法违纪, 甚至出现轻生或杀人的恶性事件。

2 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2.1 学习问题

2.1.1 新生学习适应问题:

适应问题主要针对新生,学习适应不良是当前大学生适应过程中的首要问题。大学生新生不仅面临从中学的“教我学”向大学的“自主学”等学习方式的转变,而且也必然面临来自社会、同辈群体、师长和自我目标的学习压力。目前大学新生的学习适应问题主要是不适应大学学习方式,具体体现在:一是不适应大学教师的讲授方式,二是难以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及方法,三是缺乏学习自我评价能力,四是缺乏科学合理地利用课余时间及学习计划的能力。凡此种种,都会导致新生对大学学习产生多种不良心理反映。

2.1.2 学业焦虑问题:

学习是大学生的首要任务和在大学期间的主要活动内容。学业状况、学习效果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的评奖评优、保送、考研和就业等多个重要方面,与他们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面对课程考试、各种过级考试等繁重的学习任务和现实社会中的竞争,有些学生心理压力越来越大,思想紧张,情绪焦虑,不同程度地出现头痛、失眠、心烦意乱、食欲下降、记忆力衰退、易怒等问题。

2.2 人际关系问题:

人际关系问题是由于缺乏人际交往的经验、技巧和方法而引起的。在大学生活中, 大学生作为个体独立地步人社会交际圈,他们尝试成人式的人际交往, 试图发展这方面的能力。在这一过程中,由于大学生缺乏社交经验,做事常常以自我为中心, 并具有较强的封闭性, 因此部分学生会遭受挫折或表现为自我否定而陷人苦闷与焦虑之中, 或者企图对抗而陷人困境, 并由此产生心理问题。

另外,也由于大学生一般都把友谊作为主要的精神支柱, 因此人际关系的失败常常给他们造成很大的精神压力和痛苦。大学集体生活表现在宿舍人际关系、班级人际关系以及社团人际关系等。人际关系敏感已经成为困扰大学生生活的一个主要问题。在一些全国招生的院校或重点院校, 由于生活习惯差异、语言隔阂及自我评价等多方面的原因, 具有不同程度人际敏感的学生比例高达60%-70%。

2.3 情感问题:

大学生正处于青年中后期,生理心理发育已趋成熟,恋爱与性的问题就不可避免地摆在面前。恋爱是大学生的一种性心理现象,随着性心理发展进入恋爱阶段,追求美好热烈的爱情往往是大学生们所向往的,他们被心中萌动着的情感激励、鼓舞和滋润。但是现实中因恋爱而造成的情感危机是诱发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因素。在校园里有的大学生把异性之间的好感误解为爱情,有的为摆脱孤独寂寞而寻找异性谈恋爱,有的因周围环境的影响产生羡慕攀比的心理而急于谈恋爱,种种恋爱心理的不成熟导致大学生恋爱成功率较低,使他们经历失恋的痛苦和情感的煎熬。平衡不好学业与恋爱的关系,未能从中获得全新的自我体验和人格塑造,进而迷失自我,出现各种困惑和痛苦。同时,由于性生理成熟,大学生受到性意识的困扰,因性冲动反应不良而产生焦虑自责甚至心理变态。这些都给大学生造成了严重的心理创伤,使大学生陷入自卑、焦虑甚至绝望的消极情绪状态中去,有的人甚至因此走向极端, 酿成悲剧。

2.4 网络成瘾问题:

网络因其跨时空性、匿名性、互动性及便利性等特点,很快为大众所接受并迅速发展成为一种流行的沟通形式。不少大学生一方面因现实交际困难而在网络虚拟世界中寻找心理满足, 另一方面也被网络的精彩深深吸引。从而对网络的迷恋、依赖越来越强,有的甚至染上网瘾沉湎于虚拟世界。网络成瘾导致大学生学习成绩直线下降,自我封闭,不愿与人交往,严重地导致了心理错位、人格分裂, 影响了大学生的健康性格和人生观的形成。

此外,由于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普遍存在,就业问题引发的前程压力及情绪反应较为严重。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迅速,高校连续扩招带来了近几年大学毕业生巨增,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面对就业形势的发展变化和激烈的人才竞争,不少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就业心理跟不上发展的步伐,思想上出现困惑、迷茫和苦恼,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就业心理压力,出现焦虑不安、自信心缺乏、怯懦、自卑、依赖性强、患得患失、挫折感等心理问题。

3 总结

大学生心理问题已经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任何事情的发展都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大学生心理发展过程中,自身心理素质要素系统是变化的根据,是内因;外部环境是变化的条件,是外因。所以,自我预防是大学生心理问题预防的决定性因素。从学校层面来说,应从教师、教学、机构设置和环境营造四个方面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预防当代大学生的心理问题。

参考文献

[1] 陈,徐多勇. 大学生主要心理问题及其调试对策[J].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1.11

[2] 施福新. 大学生四种心理问题影响因素及预防策略分析[J]. 中国成人教育,2010.18

[3] 张旭新. 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特点与心理健康教育[J]. 思想理论教育导论,2010.08

[4] 贾玉霞. 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与对策[J]. 教育与职业, 2007.11

[5] 杜洪涛,李华. 大学生心理问题高发的原因及应对[J]. 中国成人教育, 2007.11

[6] 王统军. 大学生主要心理问题及其调适[J]. 中国成人教育, 2005.11

篇2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 心理调试 对策

大学生毕业阶段处于“第二次心理断乳期”,据权威调查显示,目前我国的大学生因职业选择而引发的心理障碍,已跃居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第四位(前三位分别是学习压力、情感困惑和人际关系)[1]。经历了大学四年的学习,毕业生在知识储备、综合素质和人格个性等方面都有了积极显著的发展,然而面对激烈的人才竞争和就业现状,初涉职场的毕业生往往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心理矛盾和心理不适。这些心理问题是否能够得到良好疏通和处理,关系到大学生自身的健康发展和国家、社会的稳定。笔者通过结合在高校学生工作的实际,把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常见的心理问题归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大学生就业常见的心理问题

(一)焦虑和恐惧心理

焦虑是由心理冲突或挫折而引起的一种复杂情绪反应。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焦虑和恐惧主要表现为:一方面渴望步入社会,谋求适合自己的理想职业,另一方面又患得患失,对走上社会感到彷徨。这种就业焦虑和恐惧心理是由于意识到就业的客观形势与个人能力的矛盾而产生的心理体验。

(二)依赖和盲从心理

依赖表现为缺乏独立意识,优柔寡断,不敢或不愿面对激烈的就业环境,不把立足点放在自身努力上,忽视自身素质的培养与提高,而是将希望寄托在家长托关系、学校推荐和亲朋好友找门路上。部分毕业生求职择业时,瞻前顾后、人云亦云,对自己的竞争能力缺乏信心,不能客观地分析社会的需要,因而在就业时产生了随波逐流的盲从心理。

(三)自卑和孤傲心理

自卑表现为在就业过程中的不恰当的比较,对自身的能力评价过低而造成心理上的劣势,部分或全面否定自我,在就业过程中缺乏大胆尝试的勇气。与自卑相反,孤傲则是过高估计自身实力而产生的一种优越感,以个人的主观标准去衡量社会需要,在就业的过程中对用人单位的要求不客观不现实,结果常常是高不成低不就。

(四)攀比和求全心理

攀比也是毕业生就业过程中极易出现的不良心态,一旦发现自己无法找到与别人相当的工作时,往往会背上沉重的思想包袱,感到强烈的失落或不满,无法保持平和的心情面对身边的事物,损害身心健康[3]。这也是当事人对自身的不适评价造成的,对自身在社会中的定位没有正确的认识和分析。求全心理体现在择业时希望一次到位,然而很多毕业生都没有社会经验,对自己喜欢什么样的工作环境和岗位都不清楚,要找一份理想的工作是有一定难度的[2]。

二、大学生就业择业常见心理问题成因

大学生就业择业过程中的心理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主要从学生自身的内因和其所处环境的外因进行分析。

(一)内因

1.就业认知偏差

这种偏差即上述自卑和孤傲心理导致的:一是自我估价过低,忽视自己的优势,夸大自身的不足,对外界种种评价产生忧郁、失望等自卑心理,不敢面对就业挫折;二是自我估价过高,不能实事求是地分析自己的优势和劣势,盲目自信或自负,在择业中,往往认为大多数的职位都与自己的才能不匹配,结果失去大量的就业机会,造成“高不成,低不就”的择业挫折[3]。并产生偏执、自卑、虚伪等心理问题,并可能导致择业行为的偏差。

2.职业认识偏差

因经验和阅历有限,大学生对职业的了解存在局限性和片面性,多数的学生对职业渠道和信息缺乏全面了解,对职业道德规范以及社会对求职者的隐性和潜在要求等就业知识了解甚少,对职业的认知仅靠他人的舆论,存在着什么职业“热”就向往什么样的职业的攀比和盲从心理。

3.社会认识偏差

因受年龄和阅历的局限,毕业生对社会没有全面、实际的了解和体验,对社会的复杂情况及影响就业的因素知之甚少,因而对就业的期望值往往偏高,不能准确定位自己,脱离了社会的实际要求。导致期望值越高,心理落差与冲突越大。

4.苛求专业对口

大部分学生认为就业必须专业对口,才能实现自我价值,过分强调专业对口,学以致用的心理,致使许多学生对于非本专业的只需稍做努力和调整就能够胜任的职业视而不见,人为的使就业渠道变得狭窄[3]。

5.个性倾向偏差

大学生就业时很少考虑国家与社会的需要,不愿意到条件艰苦的地区和行业去工作,而是更加看重经济、待遇和个人发展等眼前利益,忽视职业的长远发展;其次,对职业的意义认识不当,求稳守旧,希望一次就能选定理想的职业,而不愿意选择有风险,有挑战性的职业。而且,现在的大学生不管在其生理、心理还是其他行为方面都表现出很强的过渡期的特点,即一直处于心理的幼稚与成熟、依赖与独立、情绪与理智、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之中,很容易受到外部环境中的各种各样的其他因素的影响,从而引发心理问题[1]。此外,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暴露出承受力差、缺乏自信心或过于自负、进取精神不够、人际交往能力差、合作性和冒险性较差等诸多不健全的人格特征,影响着大学生能力的发挥和就业求职中的表现,进而影响心理健康水平及工作后的角色适应。自我调节能力差,不能正确看待挫折,过度自尊自负的性格使他们遇到事情时往往不愿意向父母、老师以及学校求助,这种应对方法、策略与能力的欠缺,容易造成身心失衡。

(二)外因

虽然高校在不断扩招,但就业总需求仍增长缓慢,增大了大学生就业的竞争力。此外大学毕业生和社会需求之间还存在着结构性矛盾[1],我国的社会人才需求专业和层次与大学毕业生专业和层次经验等存在着不对等的矛盾,而且大学生的就业和社会需求的地区性差异也存在,虽然发达城市人才供给接近饱和,但很多大学生往往喜欢留在发达的城市工作,而更多需要人才的中西部地区却很少有人问津。同时,“知识不够用”和“能力不足”是导致大学生就业产生自卑和焦虑的主要因素,学科方向不太适应社会的需要、学科知识陈旧及缺乏实习实践经验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毕业生的就业。

在上述外因作用下,毕业生就业心理失衡及适应问题更显得迫切,但现今很多高校就业心理指导工作滞后,特别是就业心理咨询工作做得还不够,明显滞后于学生就业心理的发展变化。

三、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调试对策

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出现的心理问题如果长期得不到解决,这种非理性情绪的不断发展不仅影响学生的顺利就业,还影响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也对社会形成不稳定因素。因此解决这些问题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就如何切实改善大学生就业心理状况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一)加强制度保障

鉴于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当前态势,政府应通过加强宏观调控力度来促进市场按其规律有效运转,政府作为市场的监管者和服务者,应制定相关制度,采取一系列措施,提供相应的保障与服务,确保大学生就业市场的良性发展[4],减轻大学生求职过程中心理压力。

(二)转变教育观念,完善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及心理辅导

大学生的职业生涯教育与就业指导工作是一项系统工作,学校应深化教学改革,更新陈旧的与实际需要脱节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并定期通过专题讲座,心理辅导等多种活动形式对大学生的就业能力进行专门和科学的指导,专门设置就业心理咨询、心理测试及就业信息咨询,做到针对不同类型学生侧重辅导,并注重定期的检验和归档。

现在我国高校举行的各种就业指导工作往往只是针对应届毕业生,其内容都集中在对就业政策和求职技巧等的解读,这些内容由于缺乏深入介绍大学生的职业需求,这就需要学校不仅要加强就业指导工作,更要加强关于职业生涯辅导的内容,帮助大学生逐步进行正确的、理性的自我认知与定位,发展他们的职业素质,这些做法对解决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心理问题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有效就业指导教育学生认清实际情况和就业形势,调整自己的就业期望值,树立长远的职业发展观念,放弃过去那种择业就是“一次到位”的求稳观念,不能只考虑工作的经济收入、工作条件、地点等因素,更应看重职业能否帮助实现自我价值,在职业生涯规划和职业发展观念的基础上重新定位,采取“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办法,逐步实现自我价值。

(三)广泛开展素质拓展教育,提高学生抗挫能力,促进学生人格完善

就业的过程是大学生重新认识自我、认识社会,并主动调整自我适应社会的过程。面对就业压力,大学生的求职总会遇到各种困难、挫折甚至是委屈,如专业的冷热门、性别歧视等。学校在开展大学生成长导航等教育活动时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培养学生的政治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等,培养学生人际交际能力、创新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和树立正确的成才观;教育学生在求职中遇到挫折时,冷静、客观地分析自己失败的原因,进行正确的归因,养成良好心态,把就业看作一个认识社会、认识职业生活的机会,树立信心,充分的挖掘自身潜力,发挥自身优势,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促进自我成熟,并正确分析自身失败的原因,适时调整自己的求职策略;教育学生通过对求职时出现的种种不良心态的分析,找出自己平时不容易察觉的人格缺陷,教育学生学会在挫折中完善人格,积极改变和发展自己,促进人格的成熟。

[参考文献]

[1]吴振宇.当代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表现与对策[J].科技和产业,2011,11(3).

[2]左旭乾,李韶宏,石琛琛.浅析高职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及对策[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1(1).

[3]曾琴.新时期大学生择业心理障碍分析及调适[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3).

篇3

【关键词】毕业生;择业心理问题;指导策略

高校毕业生面对择业这一重大人生转折点时,在“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激烈竞争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很多困难和阻力。择业过程中,面对巨大的就业压力,毕业生们往往会产生一些影响他们正常择业的心理问题。关注高校毕业生择业过程中的心理问题,帮助他们做好择业心理准备,正确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对大学生顺利就业有着重要意义。

一、高校毕业生择业心理问题的分析

(一)高校毕业生择业过程中常见的心理矛盾

1.职业理想与客观现实的矛盾

涉世不深的大学生们有着丰富多彩的理想,他们对未来和社会充满了好奇和憧憬,在择业过程中希望能找到一个既稳定,待遇又好,还能发挥自己专业特长的职业。虽然有着美好的职业理想,但客观现实和主观条件往往会使其无法实现。此时,理想与现实之间就会产生矛盾。这种矛盾越大,毕业生的内心越容易失衡,一些不良的择业心理和问题行为也会随之产生,不利于其顺利求职就业。

造成这种矛盾心理的主要原因是大学生对当今社会和就业形势缺乏客观的认识,个人的职业理想大多是“一厢情愿”,与现实形势和自身条件严重脱离。在择业过程中,毕业生应该客观分析现实形势和自身条件,从实际出发,及时调整自己的职业理想,避免理想与现实之间冲突的产生。

2.渴望竞争与缺乏勇气的矛盾

就业制度的改革为当代大学生提供了公开、平等竞争的择业环境,充满激情的年轻大学生们对此渴望已久,他们的竞争意识也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逐渐加强,参加招聘会是毕业生择业的主要途径。但是,在用人单位和社会提供的各种竞争机会面前,有些毕业生顾虑重重、唯唯诺诺,表现出缺乏挑战和竞争的勇气。另外,有些毕业生在遇到竞争和压力时,不善于调整自己的心态,不能及时改变择业方向,渴望竞争与缺乏勇气的矛盾心理,使他们在就业机会面前选择了退缩。

造成这种矛盾心理的原因主要有内在原因和外在原因两种。内在原因可概括为毕业生对自己不了解、低评价、不自信或者没有安全感,比如:有的学生很难看到自己的长处,择业过程中总是将自己的短处与别人的优势相比,总是感觉自己这也不行,那也不够好。外在外因则来自于所处环境、市场的难以预测、政局的变动、经济的衰退等。

3.近期目标与长远目标的矛盾

尼采说过“懂得为何而活的人,几乎任何痛苦都可以忍受”,笔者认为“懂得为何而活的人”是指对自己的人生有规划、有明确生涯目标的人们。笔者所在的学校是一所师范类院校,很多学生在填报高考志愿时,已明确地将教师作为自己的终身职业,是自己奋斗的目标。然而,并非每个人都能如愿。例如,在与贫困生交流的过程中,笔者了解到此类学生在求学道路上大多受到过教师的帮助,对教师职业有着独特的感情。但是,由于贷款或借款上学,背负着巨大的经济压力,他们的近期目标就是尽快偿还助学贷款。因此,在择业过程中,他们首先考虑是工资待遇,对于专业特长、工作兴趣甚至职业目标都无法做过多考虑。此时,近期目标与长远目标发生了矛盾。这种矛盾心理会在大学生内心产生激烈的冲突,甚至会干扰他们的择业定位和择业价值取向。

值得一提的是“生涯不是一个静止的点,它是一个动态的过程”[1]。在动态的职业生涯过程中,毕业生们可以不断地修正自己的近期目标。然而,很多毕业生并没有充分认识到职业的发展性,没有将近期目标与长远目标的冲突调整好,才会导致矛盾心理的出现。

4.注重实自我价值与缺乏艰苦创业的心理准备的矛盾

在择业过程中,当代大学生能充分意识到自己对社会的作用,希望自己能干一番大事业,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但是,他们又缺乏艰苦创业的心理准备,不愿意吃苦,不愿意从基层做起,害怕受挫折。

当代大学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他们虽然有着独立的想法和较强的自我观念,但是从小生活在无忧无虑的环境中,十分缺乏独立生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导致他们在择业时希望能找到一条既能不用艰苦奋斗又能尽快成才的道路。这是造成这种矛盾心理的主要原因。

(二)高校毕业生择业过程中的心理障碍

心理障碍主要指对外界刺激的不适当反应,有的表现为反应过度,有的故意压抑激励,表现为不作为或者不行为的“鸵鸟政策”,有的则从另一个侧面对激励做出不适应的反映[2]。概括起来,高校毕业生择业过程中的心理障碍主要有焦虑、自卑、嫉妒、怯懦、依赖等,都是大学生对就业刺激的不适当反映。

1.择业焦虑心理

择业焦虑心理是指毕业生在面临职业选择时,产生的一种紧张、不安、忧虑的情绪体验。大学生就业时因为心理准备不足,面对复杂的社会、严峻的就业形势、紧缺的就业机会、个人主观意愿与客观现实之间的矛盾等问题时,他们会感觉无所适从、紧张烦躁、忧虑恐慌,甚至会因为精神负担过重而导致一系列的身体反应,如身心疲倦、寝食难安、彻夜失眠等。

对于初次就业的大学生来说,面临着社会角色的转换和人生的重大选择,产生一定程度的紧张情绪和压力感是正常的,这种情绪有利于转化为精神动力,促使毕业生更加积极地去适应新环境。但是,焦虑心理不仅会干扰毕业生的正常学习和生活,还会影响毕业生的正常思考和选择,成为其择业的精神障碍。

2.择业自卑心理

自卑心理是毕业生择业过程中一种常见的心理现象,是自我评价过低的一种心理表现。主要表现为:缺乏自信心,面对机会缩手缩脚、优柔寡断;对自己的评价过于保守,缺乏挑战的勇气;或者,由于自身不足或者缺陷而过于悲观失望、消极怠工、抑郁孤僻,逃避现实竞争。自卑感强的大学生在择业时往往采取退缩的自我防御的心态,目标追求低指向,可内心却是高指标的追求[3]。择业自卑心理使部分毕业生将痛苦与忧愁深埋在心底,背负着沉重的心理包袱,严重影响着他们的择业、就业乃至生活。

3.择业嫉妒心理

处在毕业择业的大环境中,毕业生的话题总是离不开前途、去向,某些争强好胜、虚荣心强的毕业生,此时十分容易产生攀比嫉妒心理。这种心理使毕业生不从自身实际出发来选择合适的职业,而是拿身边同学的择业标准来作为自己的标准来定位职业选择。在这种情况下,毕业生容易迷失自己,即使某些单位非常适合自身的发展,毕业生也会因某方面条件与自己同学的就业单位存在差异,而犹豫不决,最终导致错失良机。还有一些同学,因为择业嫉妒心理甚至会有错误的举动,比如:在他人的就业道路上设置障碍,与他人相处不愉快、制造不快乐气氛行为来等破坏同学友谊。

4.择业怯懦心理

怯懦也是毕业生择业过程中一种常见的心理现象,是一种胆小、脆弱的性格特征[4]。有些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谨小慎微、畏首畏尾,面对就业机会止步不前,面对用人单位不敢自荐、不敢言语,甚至语无伦次,表现出明显的择业怯懦心理。择业怯懦心理使毕业生在机遇面前无法充分展示地将自己的才能展示给用人单位,无法给用人单位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但是,当错失良机时,毕业生们又会悲观失望,不能正视自己,导致再次面对就业机会时更加谨慎小心。如此循环下去,毕业生的择业信心会逐渐丧失,就业也会越来越难。

5.择业依赖心理

部分高校应届毕业生顺利的求学之路,让他们严重缺乏社会经验和应有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涉世不深的他们来说,虽然接受了四年的高等教育,但是仍未摆脱对家庭和父母的吸吮和依赖。毕业之际,这部分大学生在考虑毕业去向、职业选择等问题时,往往没有自己的理性思考,而是依靠父母、亲戚、师长或学长的建议来决定自己的职业。或者,部分毕业生面临择业,不依靠客观分析,而是跟着感觉走,走到哪是哪。这些都是择业依赖心理的表现。这种心理可能会使大学生在择业时做出错误的决定,“被安排”到某一职业领域,等到多年后,他们也可能会发现这一职业并非自己的兴趣所在。

二、高校毕业生择业心理问题的指导策略

(一)引导毕业生进行自我心理调适

1.学会心理调节的方法,提高毕业生的自预能力

自我心理调节是缓解就业压力的一种重要方法,对于毕业生保持良好心态具有重要作用。学校可以通过就业指导课、心理咨询、专题讲座等方式,教授学生一些心理调适的方式,让学生进行自我心理调适,减少择业过程中的心理冲突。常见的心理调适方法有宣泄法、心理暗示法、松弛练习法、理性情绪法等[5]。

现就最常用的宣泄法作简单介绍。宣泄法是心理咨询中常用的一种方法。择业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挫折而产生焦虑和紧张的情绪,毕业生不应一味地自我消化痛苦和忧愁,应该通过一定渠道,比如可以找老师、知心朋友或家长谈心,将内心深处的冲突和压抑感宣泄出来,得以内心的平衡。不良情绪压抑的太久,受到的伤害会越大。

2.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有助于客观定位择业目标

在择业的过程中,很多毕业生由于对自己缺乏客观的认识和评价,导致错误就业或者错失就业机会。现阶段,有很多心理测试方法可以帮助毕业生充分地了解自己,比如:职业兴趣测试、职业能力测试、气质类型测试、职业倾向测试等。只有清楚地了解自己的气质、性格、职业兴趣及能力特长,毕业生才能正确定位自己的职业目标,也不会盲目就业。一旦有了客观、准确的择业目标定位,毕业生的目标感自然会加强,求职动力会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竞争中去。

(二)完善高校就业心理辅导体系建设

1.通过就业指导课程全面指导毕业生择业

《关于在高等学校开设就业指导选修课的通知》中明确指出“建议在高等学校三年级或四年级学生中开设就业指导选修课,该课纳入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系列,作为选修课试行”,自1995年该通知之日起,各高校相继开设了就业指导课,并由专职就业指导人员或德育工作者担任授课教师。

高校就业指导课大多安排在大学二、三年级开设,以课堂集中教学的方式授课。笔者曾任我校《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的授课教师,综合自己的授课及对其他教师的课堂听课情况来看,学生对该课程的课堂热情和参与性不高。课下交流得知,学生多数认为就业与他们相距甚远,而且理论和现实有差距,他们更愿意将时间用于学习专业课。就业指导课的现实意义毋庸置疑,但是,现阶段该课程在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中的作用和地位并不理想。

笔者认为,此种授课时间和授课方式不利于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就业指导,就业指导课应该贯穿于整个大学四年之中,每个学期针对不同的主题开设就业指导讲座,最终实现全程指导和全员参与。高校不应该忽视就业指导课对学生的引导作用,指导不同阶段的学生要有不同的侧重点。因此,高校应该加强就业指导课程的建设,逐步完善教学方案,全程化的就业指导有利于学生逐步了解就业信息,帮助毕业生建立择业自信心,为就业打下坚实基础,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

2.充分发挥高校辅导员的引导作用

辅导员在毕业生择业过程中与学生接触最多,他们在毕业生积极择业心态的建立中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辅导员对毕业生的性格、特长、兴趣等最为了解,能够给毕业生提供较为全面的建议和指导。毕业之际,毕业生不论是生活、学习还是就业等方面都会遇到诸多问题,在他们迷茫、困惑甚至出现严重心理障碍时,辅导员应该要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与其沟通,帮助其重新建立积极的择业心态。

众所周知,辅导员的工作非常繁忙,尤其是毕业班的辅导员,各种就业信息的与统计、考研动员与慰问、毕业生派遣、档案整理、文明离校等等,每项工作都不可忽视,都是重点工作。这一阶段,辅导员可能会因为事务性工作的繁重,而忽视与毕业生的沟通交流工作。辅导员可以说是学生最为信赖的老师,也是学生愿意倾诉的对象之一。因此,笔者建议高校为四年级辅导员配备辅导员助理,帮助处理事务性工作,使得毕业班辅导员有一定的自由时间用于和学生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并及时予以引导,避免出现心理问题。

3.加强毕业生心理咨询机构的建设

毕业生心理咨询是针对毕业生在就业问题上遇到的某些心理上的困惑而提供的一种服务[6],旨在帮助毕业生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引导其以积极的心态参与竞争,最终赢得竞争。高校心理咨询中心的主要工作是为在校生提供心理咨询,帮助其调适心理,减少因心理问题而引发的突发事件。调查发现,在校学生中毕业生主动寻求心理咨询中心帮助的少之甚少,毕业生心理咨询工作也并非高校心理咨询中心的工作重点。

笔者认为,高校应该加强毕业生心理咨询机构的建设,开设专门的毕业生心理咨询室,充分发挥心理咨询中心的专业引导作用。通过咨询中心的专业咨询手段和心理调适方法,为毕业生提供专业服务,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择业价值观;帮助毕业生提高自我心理调适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消除心理障碍,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走出心理误区实现顺利就业。

参考文献

[1]钟谷兰,杨开.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3.

[2]李丹.大学毕业生择业过程中常见心理问题及调适[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3,10:60.

[3]王小侠.当代大学生择业与职业心理教育[J].教育探索,2006,12:102.

[4] 朱秀珍,陈新添,王相林.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与对策[J].教育探索,2006,10:119.

篇4

关键词:扩招;就业竞争;心理问题、就业工作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49X(2010)-09-0080-02

一、大学生就业形势现状分析

我国自1999年大学开始扩招以来,大学生就业问题日趋严峻,就业竞争愈演愈烈。

从地区来看,北京,上海,等东部发达地区需求较旺,需求总量大于当地的生源数。然而在中西很多省份,虽然也有较大的用人需求,但是由于这些地方生活条件艰苦,往往招不到合格的人才。同时在很多欠发达的西部地区,就业岗位也相当有限,因此也难以吸纳毕业生。

从院校的类别来看,重点大学的毕业生就业情况良好。而其他一些普通高校的就业形式却不容乐观。从学历来看,很多单位比较注重高学历的人才。从专业来看,一些热门,紧缺专业的毕业生需求旺盛,而对一些边缘学科的毕业生需求较少。

有就业意愿但未能就业的大学生群体。一类是复习考研者,很多毕业生为了缓解就业压力,或为了提高自己的就业条件,毕业后没有选择去工作,而加入了考研大军,但是如果其中有些学生没有考上,在当年就会成为失业者。二类是边看边干者,在毕业生中很多人对自己的就业规划并不是很明确,因此很多人,毕业后一边打短工,一边观望就业市场,很多人因此失去了最佳就业时机。第三类就是就业困难的大学生,这类学生虽然有就业意愿,却难以就业。在经历多次面试后,却找不到任何工作,对他们的身心都有着不小的打击,为此有些毕业生产生了仇视社会,报复社会的心理,对他们自身以及其家庭和社会都会产生危害。

二、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表现

1.焦虑与困惑心理

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式和激烈的就业竞争下,很多毕业生,无法面对和适应这样的情况,不能对自己的职业有一个详细正确的定位和规划,产生困惑和焦虑心理。这种焦虑和困惑的心理使他们背上了沉重的精神包袱,特别是面对用人单位严格的笔试、面试、口试和心理测试等,都会感到心慌意乱。

2.自卑心理

在竞争激烈的求职场上,经常会出现一个岗位多人竞争的场面,面对这样的情况,很多学生或因为自己的毕业院校不是名校和重点院校,或因自己的专业不是热门专业,或认为自己的综合能力不如他人,自信心不足,甚至全盘否定自己,产生的自卑心理。

大学生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一旦应聘受挫,也容易产生自卑心理。部分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对自己没有信心,抱怨和责备自己不敢去竞争更不敢勇敢地去推荐自己,严重缺乏自信。这种自卑心理使他们在招聘人员面前不能适当地展示自己的优势和长处,因而失去了就业机会。

3.自负心理

有毕业生由于自己所学专业紧俏或者因为自己就读名校,更甚者自认为自己各方面都高人一筹。于是就产生了一种藐视一切,高人一等的极端自负心理。找工作时,觉得自己无所不能,藐视其他就业者以及用人单位,因此也错过了很多就业机会。

4.依赖心理

很多毕业生希望找到称心的工作,却不想跑腿、费力,寄希望于学校、家长甚至是就业主管部门。当前大学生中有较多一部分是独生子女,从小依赖父母和老师的帮助,自己没有明确的就业规划和导向。这样依赖他人,使就业用人单位看不到其自身的特点,往往错失就业良机。

5.不平衡心理

不平衡心理是目前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主要是因为当今就业市场中存在的一些不公平现象,以及一些专业和学校不太好找工作的客观现实。还有一部分大学生在遇到用人单位提出苛刻条件和问题时,也会产生一种不平衡和不满情绪,在想到其他有关系的同学不费力气就找到一份好工作,而自己四处碰壁更会觉得不公平,从而导致心理失衡。

6.从众心理

从众心理是指个体在群体压力下,在认知、判断、信念和行为等方面与群体多数人保持一致的心理。持有这种心理的大学生在求职中往往不考虑自己的专业范围、职业兴趣与事业追求、实际能力与综合素质等,盲目跟风。这类毕业生往往脱离了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就业现状,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三、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1.近十年高校扩招导致的就业人数剧增与就业岗位增长缓慢的矛盾加剧了就业危机,引起了大学生一些就业心理问题

自1999年大学扩招以来, “就业难”的问题也随之出现。据教育部统计,2004年有252万毕业生,以后每年毕业生都不会少于250万。2008年将达到了559万,比2007年增加了64万人。2009年将达到611万,仅在2008年就有近100万人没有就业,更不用谈以后的的毕业生人数,和未就业的毕业生人数了。这导致了就业岗位的增长缓慢与就业人数剧增的矛盾。造成了就业的竞争更加剧烈,使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出现就业心理问题。

2.市场经济与社会思潮的负面影响导致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

我国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不仅是一场巨大的社会变革,也是一场思想变革。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市场经济的效益原则深刻地影响了当代大学生的择业观。当代大学生在经济利益,实用主义以及拜金主义等不良思潮的影响下,在择业过程中更加注重地域范围和社会效果,强调自我发展而忽视社会需求等,在就业环境中改变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就业过程中产生了不良的就业心理问题 。

3.家庭因素与当代大学生自身因素的影响

父母的期望、父母的地位、父母和子女的关系、家庭环境的氛围等都属于家庭因素。在知识经济时代,大学生的就业机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但是由于教育体制及大学生自身的问题导致了其素质和综合能力不适合市场,加上父母的期望等家庭因素的影响和大学生自身对就业缺乏足够的认识和信心等,从而导致了就业心理问题的出现。

4.大学生就业期望值过高与现实的落差过大导致不平衡的就业心理问题

对于即将毕业的大学生,都期望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但是理想和现实是有差距的而且也是残酷的。面对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式,大学生的就业期望是难以实现的,而且还会受到现实情形的打击。社会心理学认为期望值越高,在达不到期望时心理冲突也越大,这些都加剧了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出现。此外又由于社会存在的一些不公平现象都加剧了大学生不平衡的就业心理。

四、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调适

目前,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的就业心理问题,严重地影响了大学生的发展。因此,我们有必要提出一些建议和对策来解决或者尽量减轻这种就业心理问题的消极影响,使他们以最佳心理状态去迎接就业这一人生重要抉择。

1.树立正确的自我认知

对自我进行一个正确的自我认识评判。作为大学毕业生更应该对自己有一个客观的评价。要正视自己的优缺点,通过不断学习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开阔视野以及提高自我的实践能力来完善自我。

2.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培训确立人生目标职业规划

通过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和培训,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就业观。在就业教育中引导大学生实现从被动就业观到主动就业观的转变。根据自身的兴趣和爱好给自己做出准确的定位,实现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此外还要通过就业培训来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专业技能素质和人文科学素质等综合素质能力等。

3.正视问题,放松心情,心理调适,缓和心理冲突

大学毕业生刚走出校门,还没有社会经验,在面对择业这一人生重大抉择时,遇到挫折之后会产生诸如困惑、焦虑、自卑、不平衡等一系列的不良情绪。、这就需要大学生进行客观的分析,增强竞争意识、保持平和心态,对自己进行适当的心理调适。心理调适能帮助大学生在遇到挫折时对自我与现实进行客观的分析,有效地排解心理困扰,调节自己的情绪,保持一种积极的心态,保持身心健康。

4.不怕挫折,坚定信心

大学生在求职中遇到挫折是正常的,且不可消极退缩,产生自卑心理。在遇到挫折时,应该正视挫折,、从而调整好自己的目标,做到不怕失败,要有信心,根据应聘单位的要求进行准备。

5.针对大学生的个性特点,加强就业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

要注意向大学生介绍心理素质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的方法、途径;大学生就业心理常见问题的分析以及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自我调适办法等。此外,还需要针对大学生的个性特点,积极开展心理咨询活动。

6.注重掌握专业技能

如今,很多用人单位,都越来越重视毕业生本身的专业技能,在大学期间,学生应该好好学习,注重自己专业技能的提高,注重自己学科基础知识的提升,不断加强自己专业能力的培养,从而提高自己就业的含金量。

7.提高社会实践经验

很多学生的专业知识很强,书本上的知识很厉害,但是将书本里知识应用于实践却不会。如今很多用人单位,在招聘的时候都强调工作经验,和实践能力,因此,大学生在校期间,应该注重自己实践能力的提高。

8.综合素质的提高

虽然学习专业知识很重要,但社会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因此,学生应该参加各类活动,来提高自己的沟通技巧,人迹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让自己具备自信,谦让,果断,责任心等美德,以良好的形象,优良的心理素质,进入职场。

参考文献:

[1] 杨泰.“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D].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6.

[2] 张祝平,王清宣.大学生就业心理障碍与调适[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13).

[3] 周平.大学生择业心态的调试及优化策略[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20).

篇5

关键词:毕业生;择业心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09-0086-01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大学生综合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学生发展的基础,择业心理问题是其正确择业和顺利就业的重要因素。有效掌握毕业生的心理活动规律和思想状况,可以加强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和实践性。

一、毕业生择业过程中常见的心理问题

(一)焦虑心理,是指与就业相关的因素引起心理冲突或挫折时造成的一种紧张、迷茫、内心不安,甚至是恐惧的情绪状态。过渡焦虑会造成对就业的恐惧和精神负担,影响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导致就业失败,甚至使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无动力,停滞不前。

(二)自卑心理,是一种性格缺陷,对自身的能力和品质评价过低的情绪状态。它影响了实力的发挥,局限了才智的展现,还可能产生自我封闭、消极厌世等现象、

(三)攀高心理,是择业时的攀比求告心理,体现在求职需求与自己的能力或水平不符。部分毕业生不顾自己的能力与社会需求,以别人为参照,忽略了学以致用,潜能发挥等问题,造成就业门路窄等状况。

(四)从众心理,指个体在群体压力下,在认知、判断等方面独立性不强,容易接受暗示,采取顺从行为而与群体多数保持一致的情绪状态。他们独立性较差,在群体中也不愿彰显自己。

(五)消极依赖心理,指部分毕业生缺乏独立和竞争意识,不愿参加就业市场的竞争,而是期望依靠外部条件和力量促成顺利就业,使他们在就业竞争中处于劣势。

二、择业心理问题的成因

大学生择业心理的多样性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社会、家庭、学校和个人因素。

(一)客观因素

1.社会环境因素。社会环境因素包括社会的政治体制、经济环境、职业制度、人事政策、职业的社会评价等,这些决定了职业的数量、层次和结构、人们对不同职业的赞扬或贬低的程度。近来年,就业市场出现了明显的供需矛盾,使就业竞争加剧,这从客观上影响了大学生的择业心理的发展。

2.学校教育因素。目前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多偏重于思想教育和政策教育,缺乏对择业技能的培养和训练,或更多的阐述就业形势政策、和组织供需洽谈活动,而没有定期的对学生进行相关的调查,不能及时掌握学生的实际需求,且指导方式以集体授课为主,不能解决具体问题。

3.家庭因素。家庭的就业观念直接影响大学生的职业理想和择业标准,特别受经济条件、父母对子女教育的重视程度、父母及亲友的职业与观念等因素的影响,使学生过分强调收入,高稳定性,环境优且舒适的工作,而忽视实际特长爱好与专业能力,局限了毕业生的择业范围。

(二)主观因素

主观因素是指个体自身的特征对择业行为的影响,大学生的择业心理发展主要受以下几方面自身因素的影响:

1.心里矛盾期。大学生整处于心里矛盾的突出时期,心理发展不稳定、不稳定、不成熟,往往会产生各种矛盾,当理性与现实矛盾,奉献与索取矛盾、社会需求与自身实力矛盾时,他们的认知将会随之变化,影响其择业心理的发展。

2.就业准备不足。大学生在学习期间缺乏长远规划,没有对个人专业知识、实际操作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进行有目的的培养,造成就业准备不足,以至于产生自卑、焦虑、犹豫、从众等心理问题、

3.兴趣不稳定。兴趣是选择职业的巨大推动力。促进工作成就。随着多元文化的涉入,大学生的兴趣更广泛,在有利于塑造多方面能力的同时,也造成“样样通、样样松”的现象,学生不能选择一个主要的方向进行强化,而造成职业选择困难。

三、应对高校毕业生择业心理问题的措施

毕业生择业心理的形成受社会、家庭、学校和个人因素的制约,只有各方面参与才能有效地缓解学生不良心理问题,从而有效的择业。

(一)社会方面。社会方面,要营造良好的择业环境与氛围,就是大学生择业心理调适能力提升的前提。首先,政府部门要政策引导,规范和完善毕业生就业市场,建立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其次,社会应加强协调利益矛盾,注重社会利益关系的平衡,为大学生创造宽松的环境,这些都有利于缓解毕业生的焦虑心理。

(二)家庭反面。家长应从孩子的角度观察其就业发展空间,认可学生的能力发展,多征求其自主意见,给予跟多的支持和鼓励,从而增强孩子踏入社会勇于成长的信息。学生应多于家长沟通,从社会实际出发,根据个人爱好、特长、专业能力的综合分析,探索适宜的工作,逐渐促成新的择业观,有利于缓解学生的攀高心理、从众心理、消极依赖等心理问题。

(三)学校方面。面对大学生的择业心理问题,高效的就业指导工作起着重要作用。首先,高效应做好基础服务工作。基础服务工作包括信息收集和工作、知道和面试技巧培训等工作、拓宽就业市场,开展更多就业渠道,提高就业率、高效应重视职业指导的工作质量。

(四)个人方面。学生是择业心理产生的中心主体,增强大学生的自主协调意识,把握择业心理调适技能,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的择业心理问题至关重要,大学生要学会控制自己的心境,自觉地调整内在的不平衡心理,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状态,理智地面对择业问题。

首先,大学生应确立正确的择业价值观。大学生应摆脱传统思想的束缚,充分认识职业价值对个体发展和社会进步所起的重要作用。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是学生良好就业的前提,正确的择业观有效地预防了学生的焦虑、自卑、犹豫和依赖等心理问题的出现。

篇6

>> 艺术类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 艺术类毕业生就业状况分析及建议 艺术类毕业生就业市场探析 高校艺术类毕业生就业主观能动性提升策略分析 艺术类毕业生就业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艺术类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及对策探析 艺术类毕业生就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高校艺术类毕业生就业问题及对策 艺术类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与举措 高校艺术类毕业生就业现状及其能力分析 论医学毕业生就业的心理分析及调适 医卫类高职毕业生就业心理分析 试论艺术类中职学校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表现与调适 地方高校艺术类毕业生就业意愿调查研究 浅析高职艺术类毕业生就业管理工作的探讨 艺术类毕业生就业中的职业道德问题 高职院校艺术类毕业生就业问题浅析 艺术类高校毕业生就业权益保护问题探究 高职艺术类毕业生就业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艺术类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思考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张莉.综合性大学艺术专业就业现状与竞争优势分析[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0(7):41~42

[3]谭世信、崔征、徐岩.合理调整就业期望值 正确进行择业定位[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5(1):73~74

篇7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社会因素;个体因素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首先,什么是心理健康呢?英格里士指出:心理健康是指一种持续的心理状态,当事者在那种情况下,能做良好的适应,具有生命的活力,并能充分发挥其身心潜能的积极的丰富的状态。

在我们调查社会各个不同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时,我们发现大学生是出现心理问题的高发人群。经过调查,有半数以上的大学生称自己常常会感到焦虑,并且对自己的生活不满意。也有近三成的大学生坦言自己曾有过自杀的念头。而在这些大学生中大一新生的比例较重。 调查报告认为,大学新生离开自己所在地区或学校,到另一个陌生的环境求学,地域文化和生活环境的差异,使他们极易处于心理应急状态,存在的心理适应问题相对较多,反应出来的心理和情绪问题也就比较突出。大一新生,在新环境下,自豪感与自卑感交织,新鲜感与恋旧感交织,轻松感与被动感交织。这些心理状况,在客观上对他们残留的依赖心理和盲目自满情绪都是一种否定。原来那种不切实际的罗曼蒂克的想象中的大学生活破灭了,开始转向面对现实。这一阶段的心理健康为尽快适应大学尤为重要。

二、大学生常见的心理疾病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堪忧,而影响大学生心理疾病的主要有两个因素:社会因素和个体因素。社会因素主要有家庭、人际交往以及择业等等。大学就是一个小社会,大学的人际交往是很重要的,但是大学之后好像我们都会发现在需要别人帮助的时候,别人都会来帮助你。虽然如此,即使表面上感觉朋友很多,但是我们知道真正的朋友很少。很少有象初中高中这样纯洁的友谊。这也让一些大学生难以接受而不再热衷于交友,变得郁郁寡欢。大学生的人际关系有几个特点,交往的目的多样、交往的愿望强烈、注重情感的需求还有强调要相互平等。有调查表明,近50%的大学生认为人与人交往应该是平等的。正是因为有这种要求,说明了有些大学生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会感到自卑,缺乏自信,总感觉低人一等,在社交场合中表现的没有自信、拘谨、不敢抛头露面、生怕当众出丑等心理。甚至到了自暴自弃的地步。这很容易使弱势一方产生嫉妒等不健康心理。那些在外貌或某一方面特别优秀的人很容易被得到优待,而那些各方面资质平平的人很容易被不公平待遇,产生不健康心理。嫉妒心理、猜疑心理、自傲心理也是大学生交往过程中常见的现象。在家庭因素中,因为家庭条件的有所不同,也给很多贫困生带来了困扰。例如现在看见一个家庭条件好、身高长相都可以的男生,我们会称为“高富帅”。而一些家庭条件不是很好,长相等方面也稍差的,我们则会称为“屌丝”。正是因为这种攀比给贫困生带来了心理上的伤害。据调查,中国高校在校生中约有20%是贫困生,而这其中5%-7%是特困生。调查表明,70%以上的贫困生认为自己承受着巨大的学习、生活压力,这些压力对他们造成了较大的心理困扰,而贫困生们并不懂得该如何去化解。而在就业方面,近几年来,由于社会竞争的加剧,就业市场的不景气,大学生找工作或找比较理想的工作越来越困难。这对大学里众多高年级学生造成很大的精神心理压力,使他们因焦虑、自卑而失去安全感,许多心理问题也随之产生。个体因素中,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有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生理因素中又包括三个方面:一是遗传因素。精神分裂症、精神发育不全症等发病因素中,遗传因素起着重要的作用。二是由病菌、病毒感染造成的影响和大脑的器质性病变。三是由某些严重的躯体病变、生理功能障碍以及药物中毒造成的影响,有些人天生就内向,多愁善感,情绪不稳定,这与第三种因素的影响是不可分的。

三、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防治措施

大学生的心理问题的产生是多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其实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并不严重,只要通过一些心理课程进行排遣,或自己能找到一个发泄的方式就能减轻心中的苦闷。据调查,大学生中,常见的心理疾病主要有三种。一是神经症,又称神经官能症,是由于各种精神因素引起的高级神经活动的过度紧张,致使大脑功能活动暂时失调而造成的一组疾病的总成。第二种是精神分裂症,也就是通常所指的神经病,是各种心理异常者之中最为严重的一种。第三种则是身心疾病,是指由心理因素引起的躯体疾病和躯体功能障碍的总称。如神经性厌食症、肥胖症等都是大学生中常见的身心疾病。

由此,我们可以认识到关注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刻不容缓。首先,许多高校已经开设了关于心理调适的课程,并开了心理辅导室来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但是好像作用比较小。虽然没有多少大学生去寻求心理帮助,但并不是说大学生群体中就没有心理问题,而是观念上的误区使他们不习惯看”病”。”其实,心理疾病绝不是精神疾病,作为’病人’,首先要自己愿意看病才能起到效果,才能解决具体问题,释放心理压力。”所以余敏呼吁说,”所以大学生一定要走出误区,树立起健康的心理卫生观念,正视自己的心理疾病,这样才能真正征服心理问题,让自己健康爽朗起来,否则不管是心理咨询还是心理医疗,都起不到根本的效果。另外,大学生也应该增强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不能因为一点小事就泄气。西方有这么一句谚语:麻烦事还不是麻烦事,怎么去解决麻烦事倒真是一件麻烦事。这对面临挫折的大学生是很有启发意义的。大学生应该以积极的心态来应对挫折,客观的分析挫折的产生原因。要积极的解决挫折,用坚强的意志战胜挫折。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健康 辅导员工作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15-0114-01

社会在不断进步的同时,生活节奏也在加快,很多大学生毕业面临就业难的问题,随之产生的就是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大学生因为心理不健康而导致的后果,应引起高校的重视。高校辅导员是学生接触最多的老师,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直接的影响,辅导员对大学生进行及时的心理疏导能够帮助大学生成才。

一、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原因分析

1.人际关系处理较差

大学生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直接的影响,如果人际关系处理失调就会导致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大学生与中学生不同,大学生是来自于全国各地的高材生,在生活习惯和文化背景上有着一定的差别,同时大学的管理方式也不同于中学,这就导致一些学生之间的交往存在问题。当关系处理不好的时候,大学生就会产生心理压力,从而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还有一些学生比较内向,情感的封闭会让其心理有一定的问题,产生各种焦虑、紧张的情绪。

2.感情问题

大学生一般是处于19-24岁之间,这个阶段正好是大学生心理及生理发育成熟的时候,很多大学生都是远离故乡来求学,经常会产生孤独的感受。因此在情感上有强烈的需要,但是一些学生在中学阶段没有感情经验,因此在处理感情问题上会不恰当;而有些同学则是因为感情而与同学疏远,这些因素都会引起学生的心理焦虑、紧张等情绪,从而导致各种心理问题的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一些鲜明的例子,因此大学生的感情问题是导致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因素。

3.学习成绩差,就业压力大

很多大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后出现各种各样的不适用,在心态上和学习上都是如此。大学人才云集,很多以前学习较好的学生到大学后发现比自己优秀的人有很多,在心态上会发生波动。同时大学的学习方式与中学完全不同,需要学生有自学能力,有时候成绩不佳会让其一蹶不振。

二、辅导员工作策略研究

1.提升心理学方面的专业素质

高校辅导员是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力量,辅导员在平时接触学生是最多的,对于一些情绪和状态较差的学生应该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因此高校辅导员掌握一定的心理知识是极为关键的。高校可以针对这方面对辅导员开展培训工作,提高o导员的心理健康工作水平和能力,这样能够让辅导员及时地辨别学生是否出现心理健康问题,从而采取合适的措施,提高心理健康工作的科学性与实效性。

2.转变观念,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很多传统的思想存在于高校辅导员的观念中,认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专业心理机构的责任,与高校辅导员没有关系。其实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是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让学生能够实现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可以说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是心理咨询机构的事情,与高校辅导员也有着极大的关系。很多学生遇到心理问题的时候往往不会选择去心理咨询机构寻求帮助,而辅导员是接触学生最多的教师,对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高校辅导员需要转变思想观念,在工作中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适应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全面发展。

3.营造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环境

良好的环境对于学生的成长是极为重要的,高校辅导员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校园活动来宣传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在参加活动的同时,与同学多多交流,对于学生的情感以及生活体验都是一种丰富。其次在班级中设立心理委员的位置,及时发现问题,这样辅导员才能对所有同学的心理状况做到及时了解。最后可以通过网络的方式来影响大学生的思想,现在网络如此发达,高校辅导员可以在校园网站上建立一些心理健康知识的讲座,提供心理咨询服务,一些内向的学生可以通过这个平台来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避免尴尬,从而增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教育。

三、结语

高校辅导员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一定要在生活中和工作中对学生的心理状况予以关注,在提高学生成绩的同时也应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让其健康地发展,这是高校辅导员工作的责任。切忌只重视优秀学生,忽视其他学生的心理问题。因此,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是当前高校辅导员工作中的重点,应该引起重视。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

一、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成因分析

1.市场化经济造成的负面影响

伴随着现代化经济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过早地接触到了社会。因自身的辨别能力差,加上受社会经济利益驱使,导致大学生群体出现了个人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等不良倾向,不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也使得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过于注重经济价值、地域差异与社会效果等因素,而忽略了自身才能的发挥与事业的建树等方面的发展。就业观念的错位造成了诸多高校毕业生在择业中不良心态的出现。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薄弱弊端导致

首先,在当前高校思政工作中,因长期受到封闭固化教学理念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注重结合社会实际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教学中存在着专业划分的局限性、课程设置方面的不合理,以及教学手段与方法的陈旧等问题,学生在受教的过程中,没有切实地汲取运用理论知识,导致其就业竞争力不强。

其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实不到位,未能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与就业观的健康形成做到良性的引导培养,使学生在职业选择方面重利益倾向过于严重。学生在就业中未能积极主动地去适应市场就业形势,存在着不切实际的高期望值,出现急躁与盲目的择业攀比心态。

3.社会缺乏完善的就业机制

当前的就业制度仍处在改革深化的过程之中,缺乏与之匹配的法规政策与措施,公平公正、竞争择优的新型就业机制正在逐步完善之中。此外,社会中存在着类似传销等不正之风,也会平添大学生的就业恐惧心理和矛盾心理,对其就业的积极性造成严重干扰,从而出现心态的失衡。

其次,就自身而言,大学生对于就业缺乏相应的准备,无论是心理还是思想上都不够充分。没有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不能勇敢地面对挫折与压力,及时调整就业心态,因此,在困难与挫折降临时,会很容易出现各类不良的心理问题。

二、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

1.自卑心理

自卑心理是大学生在求职就业中十分常见的一种心理问题。一些大学生在自我能力评价方面缺乏信心,不能果断勇敢地面对就业挑战,从而导致就业机遇流失。部分学生因为某些个人缺陷抑郁孤僻,出现悲观情绪、失望情绪。还有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对自己的评价过于保守,习惯性退缩,不能抓机会,求知屡屡失败,而失败会加深其自身的错误认知,更加没有信心投入职场,致使自卑心理严重。

2.焦虑心理

当前,随着社会所提供的就业途径拓宽,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在可选择职业增多的同时,额外的考虑也越来越多,包括国家的需要与个人的意向、供职岗位的有限性和工作环境的多元化等诸多方面。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学生如何正确地做出抉择相对来说比较困难。面对各类职场机遇及企业所抛出各种诱惑条件,学生产生无所适从感,无法清晰地以实力衡定工作,期望过高、想法不务实、急于求成等的心态纷纷出现,结果往往事与愿违,由此导致职业选择过程中的焦虑烦躁情绪出现。

3.从众心理

在如今的大学生群体中,部分大学生因为年龄较小或者经历过少,对待就业缺乏主观意识,判断能力不强,从而出现极为明显的从众心理,习惯性地按照其他同学的就业方向行进。但是由于个体的差异性,其他同学能够胜任的工作自己未必能够承担,因而就业失败。也有部分大学生在求职中因目标不明确,盲目跟随同学结对涌向经济发达地区,寻找自己眼中所谓的热门职业,将自己限制于过窄的求职区域内。这类从众心理也导致了就业结构的失衡,使有些岗位招聘人满为患,而有些却无人问津。

4.攀比心理

当前某些大学生呈现较强的虚荣心,争强好胜,这很容易触发攀比的心理。于求职择业而言,持有这种心理的学生缺乏对自身客观实际的分析,不能正确选择适宜的就业单位,盲目地与身边的同学攀比,不愿从基层的工作做起,总希望找到一份比别人强的工作。这种心理的存在也导致很多大学生在毕业后迟迟未能签约上岗。

三、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解决方法与措施

1.加强就业规范,营造毕业生公平公正竞争的就业环境

首先,政府加强对大学生就业的政策指导,确保就业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建设和完善就业市场机制,努力拓展就业渠道,为毕业生提供广泛的就业机会,缓解其就业压力。

其次,要对相关就业问题制定配套政策措施,对大学生就业予以法律保障。统筹合理安排毕业生人才资源配置,将大学生就业纳入规范化的社会保障体系内,实现就业市场的公平竞争,杜绝来自社会各环节不正之风对大学生就业的干扰,以此形成良性的就业氛围及竞争机制。

2.深化思想教育,提高大学生综合能力与竞争意识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应积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加强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及就业观教育。在专业教育方面,积极拓展学生的专业口径,使学生能够脚踏实地地在学习中获得更多的知识技能。

其次,注重学生的创新精神及创业意识的培养,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综合能力及就业能力。强化大学生的市场竞争意识及进取意识,鼓励学生以积极昂扬的精神面貌面对就业市场的竞争。

3.加强就业指导,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择业观

就业指导作为高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生就业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因此,在当前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中,必须着重加强对大学生群体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强化职能服务意识,为大学生求职提供全面的指导。结合当前的社会发展形势及市场政策导向,加强网络信息化建设,完善构建信息服务平台,对大学生进行相关求职方法及择业技巧的指导,帮助学生解决求职中碰到的难题,逐步引导学生转变就业观念。

为大学生制定适宜的职业发展规划,引导他们树立合理的就业期望值,主动与当前社会就业形势相适应。鼓励大学生克服就业心理障碍,勇于面对就业市场的压力,主动积极地寻求就业门路,把握就业机会,以务实的态度参与到工作中。

参考文献:

[1]黄振宇.当代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及调适[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

[2]周广均.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与指导策略[J].中国青年研究,2009,(10):95-97.

[3]蒋寒宇.大学生就业心理特点的初步研究[J].科学咨询,2011,(34):34-35.

篇10

随着高校毕业生择业制度的深化改革和毕业生就业市场体制的逐步确立,"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已成为高校毕业生择业的主要形式。大学生的择业心理对其择业行为有重要影响,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良好的心理素质不仅可使大学生在择业期间,保持良好的心态,适时调整自己的行为,促进顺利就业,而且可使大学生在择业后顺利地适应职业及环境,尽快发挥自己的才能[1]。健康的求职心理是打开就业成功之门必不可少的钥匙。

1大学生择业中常见的心理问题

1.1择业自卑感自卑是一种缺乏自信心的表现。在择业问题上,自卑感强的人表现为对自己的潜能优势缺乏了解,缺乏自信心,这是大学生很容易产生的消极心理。部分大学生过低地估价自己,总是自惭形秽,自己看不起自己。在择业过程中自己拿不定主意、犹豫、退缩、信心不足,对自己能胜任的工作不敢说"我能行",而总是"试试看",当遇到几次求职挫折后,更是萎靡不振,自我封闭。

1.2择业焦虑毕业分配制度改革使大学生求职择业呈现多元化的趋势,拓宽了大学生职业选择面。而对职业选择自由度越大,职业选择行为的责任越重,择业心理压力便越重。有的同学面对用人单位严格的录用程序(如笔试、口试、面试、心理测试)而感到胆战心惊;有的因性别、学历层次等而不敢大胆求职;有的因自己学习成绩不佳烦恼;有的因自己能力低而紧张。毕业前夕,过度焦虑,如不能在一定时间内化解,则会严重影响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给求职带来不必要的困难,甚至造成择业失败。

1.3茫然心理象牙塔中的天之骄子在历经十余载寒窗苦读之后,渴望在社会中找到一个适合自己发挥才能的位置,但自己究竟能够做什么心里却不清楚。部分大学生过高估计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水平,对一般用人单位不屑一顾;还有一些大学生过低估计自己的水平,对自己缺乏自信,优柔寡断,不能向用人单位充分展示自我,从而坐失良机。过高或过低评价自己,在就业的过程中,都容易引起大学生职业定位的偏差,出现好高骛远或者悲观失望的情况。严重影响了就业的选择[2]。

1.4择业嫉妒心理择业嫉妒心理就是在求职过程中对他人的成就、特长或优越的地位等持既羡慕又敌视的情绪。嫉妒心理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嫉妒心是市场经济竞争中的一种不正当的以极端个人主义为核心的有害心理。这种心理的主要特征是把别人的优势视为对自己的威胁,因而感到心理不平衡,甚至恐惧和愤怒,于是借助贬低、诽谤以至报复的手段来求得心理的补偿或摆脱恐惧和愤怒的困扰。在求职问题上嫉妒心理表现如看到别人某些方面求职条件好,或找到比较理想的工作时,产生羡慕,转而痛苦,又不甘心的心态。甚至为不让他人超越自己,而采取背后拆台等不良手段。他人成功了则说风凉话、讽刺挖苦、造谣中伤以发泄自己的恼怒。在择业中嫉妒心会使人把朋友当对头,使朋友关系恶化,人际关系紧张,当然也影响求职的顺利进行。

1.5盲目攀高心理大学生求职择业时盲目攀高,即对主客观条件的估量不够准确,不能正确评价自己的素质和条件,一心追求大城市、高报酬、条件好的用人单位。由于没有正确地认识自己,自我评价过高,认为自己是德才兼备,所以求职中不肯"屈就",对稍有不对胃口的用人单位就抱着拒绝的态度,结果是机会错过,难以择业。或者是毕业生没有调整好自己的择业心态,只是想找待遇或工作条件最好的单位,而不顾自己的专业或自己的某些缺陷是否适合这一行业。

1.6消极依赖心理在择业过程中,一些大学生在社会为其提供的就业机会面前顾虑重重,不能主动地参与就业市场的竞争,向用人单位展示自我、推销自我、依赖自身的努力去赢得用人单位青睐,而是寄希望于学校、地方就业主管部门、家庭,或静候学校和地方的安排,或依靠家长去四处奔波,缺乏择业的主动性,等靠思想和依赖心理严重,使自己在就业中处于劣势[3]。

2大学生择业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2.1择业观念滞后于就业制度的改革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大学生分配制度被彻底打破,但是,人们已经习惯的包分配的观念还依旧存在,"自主择业"的择业观念还没有完全被家长及大学生所接受;又由于多种经济成分的并存与单一的就业观念的矛盾日趋突出,同时旧的择业观念仍然左右着部分大学生及家长的思维,从而造成大学生择业心理的偏差,产生心理问题。

2.2社会上不正之风的影响由于新的就业制度还不完善,社会上不正之风的影响渗透到了大学生就业领域,双向选择过程中凭关系择业还有一定市场,"优生优荐","优生优选"的原则不能得到充分的体现,以至出现优生不一定有好单位,差生凭借关系照样能找到好单位的现象,这些现实存在因素影响了大学生就业的公平竞争,造成部分大学生心理上的不平衡,从而产生一些心理问题。

2.3家庭因素的影响一些家庭在传统思想和观念的支配下,为上大学的子女设计了一个理想的就业蓝图,并千方百计地帮助子女安排工作,家长希望自己的子女选择的职业工作环境好,社会地位高,报酬高,无风险又稳定。这种按照自己的想法给子女安排一切,往往不考虑子女的主观愿望和个性特点及能力特长,由于家长和子女思想得不到统一,或者家长的行为与学校的教育相矛盾,往往导致大学生择业的矛盾心理。

2.4就业指导工作的滞后一些学校只注重专业知识技能的学习与传授,放松了对毕业生的思想教育,忽视了就业指导工作,对大学生择业中出现的心理问题缺乏分析和研究,对就业观念、择业技能和技巧缺乏系统的指导,就业指导工作明显滞后于学生就业心理的发展变化,导致大学生产生就业心理问题。2.5大学生自身素质的影响一些大学生自身素质不强,他们或者心理发展不成熟,承受不起挫折与失败;或者由于不努力,学习成绩差,动手能力不强,缺乏实践经验;或者由于放松对自己的要求,道德修养差,胸无大志,只考虑眼前利益;或者由于缺乏对自己的正确认识,不能正确评价自己。这些素质的欠缺导致竞争实力欠缺,直接影响大学生的就业,造成求职过程中一些心理障碍的发生[4]。

3对策

3.1更新择业观念,正视社会现实大学生中诸多心理障碍往往是由于择业观念不正确而产生的,这就要求大学生在择业中,首先要正确处理好个人需求和社会需要的关系。在注重个人价值实现的同时,也要充分考虑社会的需要;其次要改变过去那种"一次就业定终身"的思想,对于毕业生,不必向以往那样看重毕业时的第一次就业,因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才流动日益频繁,人们择业的空间和选择余地也在逐步地扩大;第三,择业时,应该把用人单位的环境是否具备一个有利于个人健康发展作为主要考虑因素。毕业生的眼光不能仅仅停留在用人单位的待遇方面,而应该结合自身特点,考虑用人单位是否具备个人潜能发挥的空间。正视社会现实是大学生择业必备的健康心态之一。随着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大学生职业选择的机会也在增加。我国目前的经济、教育结构仍存在不合理的现象,社会为大学生提供的工作岗位不可能令每一个人都满意。因此,大学生必须从实际出发,更新择业观念,正视社会现实。

3.2树立择业信心,积极参与竞争自信是大学生成才的基础,也是择业成功的前提。大学生应该对自己有充分的认识,把客观条件和个人理想结合起来,树立择业信心。这就要求大学生平时就应该注意培养自己良好的人格品质,把握好每一次机会,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在择业中充满自信,积极参与竞争。

3.3培养独立意识,提高承受能力大学生在校期间无论在生活,还是在心理思想等方面都必须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独立意识。对于择业中所产生的心理障碍,最主要还在于提高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大学生平时要加强心理素质的培养和训练,特别在面对挫折时,要善于积极调整自我的心态,客观分析,积极进取[5]。

3.4加强就业指导,开展心理教育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产生的心理误区和心理问题,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对就业政策的不了解,对求职择业的环境不熟悉,盲目择业,造成了心理失衡。加强就业指导工作,一要开设就业指导课程,广泛宣传国家的就业政策,介绍社会发展状况和就业形势,并对其进行有关求职择业的专业知识培训,使其全面认识与理解政策和就业形势,掌握求职中的基本技能和技巧;二要进行榜样教育,既要在往届毕业生中寻找艰苦奋斗、业有所成的榜样,又要在应届毕业生中树立意志坚定、自愿到基层工作的榜样对大学生进行教育;三要早抓、齐抓就业教育,就业教育应从学生走进大学校门的第一天抓起,它不仅是就业指导部门的工作,而且是整个学校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全体教、职工,尤其是教师要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让学生了解学生与就业的关系,社会职业对人才的要求,使学生尽早树立起良好的就业心态和健康的就业心理素质。同时,学校要加强就业心理咨询工作,了解掌握择业阶段毕业生的心理状况,通过团体辅导与个别咨询相结合的方式,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咨询,帮助大学生客观认识自己,做好择业前特别是受挫折的心理准备[6]。对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产生的心理问题要及时进行心理咨询和治疗,帮助学生走出心理误区,排除心理问题,保持良好的择业心态。

3.5心理调适方法

3.5.1自我心理暗示自我心理暗示是利用语言或非语言的手段,对自己施加影响,从而达到心理治疗的一种方法。通过自我心理暗示,大学生可以调整自己的不良情绪。在择业中大学生可以经常用一些诸如:"沉着、冷静"、"谦虚"、"我一定能行"等简短而积极的自我心理暗示调节自己的情绪。

3.5.2适度宣泄法适度宣泄法是通过某种途径把内心的冲突发泄出来,以使心理得以平衡。当感到紧张或焦虑时可以进行适度宣泄,向老师、同学、朋友倾诉自己的忧虑和不满,也可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消除心理压抑。

3.5.3放松训练法放松训练法是通过练习,学会身心放松的方法。大学生可以利用某一物件来发挥自我想象的能力。在此过程中使自己的头脑清醒、心情愉悦,该法可以减轻或消除各种不良反应,如焦虑、紧张、头痛等。

3.5.4注意转移法注意转移法是通过转移注意,使个体的注意力由消极情绪转移到积极情绪的一种方法。为此,大学生可以有选择的参加一些有益的活动,将注意力转移到积极的活动中,使自己没有时间沉浸在那些因各种原因引起的不良情绪中。

参考文献

[1]张春兴.现代心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2]李晓东.大学生择业中常见的心理障碍极其调适[J].安徽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4,18(6):57

[3]刘颖.大学生择业不良心理浅议[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4,4:59

[4]梁光霞.大学生求职择业心理调适方法探讨[J].九江学院学报,2004,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