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范文

时间:2023-09-19 17:42:2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

篇1

【关键词】思想政治素质教育教学

1 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

当前中学生思考的问题已远远超出了教材的范围,最可珍贵的是他们对国家前途命运的关心和对现实人生的思考。要使他们接受马列主义、思想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就必须触及和解决他们思想上的疑虑,使其沿着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成长道路前进。因此,长期以来形成的学生为升学而学、教师为抓分数而教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观念,以及教师教条条、学生背条条、考试考条条的升学教育模式必须彻底打破。当然,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更高层次的人才,升学考试又是选拔人才的必要方式,升学教育模式的存在有其合理性。但是,有一点是再清楚不过的了,那就是社会经济的发展不仅仅需要高层次人才,更需要多层次人才。我们面临着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问题。只有整个民族素质提高了,才能推动生产力飞速发展。因此,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着眼点不应该是升学,而应该是全体学生思想认识水平的提高。从升学教育的轨道转向素质教育的轨道,对教师来说,不是降低了教学要求,而是提高了教学要求,需要教师花大力气去了解学生,改进教法,把教材知识真正转化为学生的知识和能力。

2 平等着待学生。变封闭式教学为开放式教学

当代中学生的突出特点是思想上的开放和追求人格的平等。他们不满足于从课堂上获取知识,渴望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尤其是社会热点问题,以此来增加自己的历史责任感。与此同时,他们渴望老师理解自己,平等待人,尽管学生之间的智力有高低之分,但他们却反对教师的偏爱,要求师生间的平等,希望自己的观点得到老师中肯的评价并能够对老师和同学产生影响。在学习中,要求优秀生和后进生能够互相帮助,都有在课堂上表现自己能力的机会,在老师的指导下,平等竞争,互相促进。封闭式的教学则满足不了学生思想上开放和人格方面平等的要求,它把学生的视野禁锢在教材和课堂的范围内,学生思考和回答问题完全沿着教师设计好的逻辑轨道,教学方法以注入式为主,虽然也讲究讲和练的结合,但都是以教师为中心的。这种封闭式的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掌握教材知识,甚至在升学考试中获得高分,但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辨析能力和适应社会发展的应变能力。甚至会束缚学生的思想和因学习成绩的两极分化造成学生心理的严重不平衡。因此,我们要变封闭式的教学为开放式的教学。开放式的教学是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的有机结合为原则的,在课堂上向学生开放――多采用讨论式的教学方法,教师引导学生去分析基本事实,在讨论中各抒己见,允许不同意见、观点的交锋,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教学中心转移到学生身上,会加速其认识水平和思辨能力的提高。以课本为基础,向学生的生活和社会生活辐射一一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运用第一手资料来增加理论的信度和活力,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增强学生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和责任感。

3 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变空洞说教为生动活泼、实实在在的心灵交融

理论不能束之高阁,她根植于轰轰烈烈的人民群众的建设实践中,才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和不可思议的力量。中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产生厌烦心理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理论和实际相脱节,教师置学生的疑惑于不顾而高谈阔论。虽然教材在讲述基本理论时,引用了大量的事实材料进行剖析,但是学生并不满足于此。他们在日常的生活和交往中,会碰到许多矛盾,诸如代沟问题、好心恶报问题、不正之风问题等,当自我陷于苦恼之中而不得其解时,企盼能从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得到比较满意的解答。另外,党和国家的重大举措,在社会上都会引起民众的议论,观点不尽相同,学生的所见所闻会带来种种疑虑,也企盼教师能够解惑。如果教师回避这些问题不予解答,就会导致学生思想上的读书无用论。因此,我们必须改变高谈阔论的空洞说教方式,时时处处了解学生的思想脉膊,针对学生的思想疑惑,运用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进行深入细致、人情人理的解答,即使学生所持的观点是错误的,也应给予申述、辩解的自由和余地,不压制,不讽刺,以理服人,解除学生的思想疑惑,改变其错误的观点。理论联系实际是生动活泼的实实在在的心灵交融,是增强理论信度和感染力的必备条件。

4 以教材为基础,讲解热点问题,增加信息量,开拓学生的视野

篇2

一、结合生活实际,全面灵活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1.联系实际生活,深化思想认识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将学习理论和实际行动有机结合起来,在重视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使学生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并用以指导实践活动,同时在实践中提高对理论的认识。要强调的是,这种实践活动应尽量是学生生活中常有的或力所能及的,即要联系学生的实际情况、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愉快地成长,以此来培养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例如,在《立志报效祖国》的教学中,学生从钱学森当年冲破重重阻力回到祖国的行为和动机中,认识到这是一种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在学生对“爱国主义”有了一定认识的基础上,我适时提出问题:我们生活中哪些行为是爱国精神的表现?学生展开了热烈的讨论,逐步从熟悉的实际生活事例中获得了较深刻的爱国主义认识,即实现了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上升。此时,我再联系实际:每次升国旗时,我们应该怎么做?学生再次展开讨论,在此基础上,我播放国歌,模拟了一次升旗仪式,学生都表现极好。在以后的每一次升旗仪式中,我都细心观察,发现以前交头接耳、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基本没有了。

2.注重行为实践,促进主体内化

学生思想品德主体内化的过程,是建立在外部影响的基础上进行的,只有当这种影响成为学生活动的对象时,才会被纳入主观反映的领域中,从而引起内部思想和心理的矛盾运动。如果在课堂上能够创设出社会实践活动与交往的情境,则能通过模拟活动与交往使学生形成较稳定的思想认识,掌握一定的规范和准则。

例如,在《助人为乐献爱心》教学的导行环节中,教师从口袋里拿出一封信,信的内容是:我县某小学一名儿童得了白血病需要很多的手术费,团县委号召大家开展献爱心活动,愿意捐献钱物的学生到组长处登记。学生展开激烈的争论后,都踊跃报名参加,场面十分感人。由此可见,学生已由道德认识上升为道德行为,也证明了这种教育的方法是成功的。

3.利用集体意识,培养良好习惯

就学生的角度而言,集体一般指所在的学校、班级、团队、学生会、各类小组等。人的集体意识是强烈的,维护集体利益,为集体争光的心理在思想意识和行为中表现得比较充分。同时,集体还为青少年的智慧、才能、兴趣爱好和个性发挥与发展提供了最佳的条件。所以,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如果能充分培养、激发和利用好学生的集体意识,不仅能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同时还能为学生提供道德行为的环境,促进学生的自我教育、互相交流。

二、“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榜样的作用是无限的

教师必须为人师表,教师的言行举止最有号召力、说服力,是无声的命令。要想培养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必须处处、事事为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

例如,我平时注意积攒一部分零钱,经常为一些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添置一些钢笔、墨水、笔记本之类的学习用品,并且经常在思想品德课上反复向学生们讲一些做人的道理,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我们班里,每学期都会涌现出许多助人为乐的“小雷锋”。再如,我经常利用课余时间给差生补课,平时备课讲课,批改作业也都勤勤恳恳,在学生中反响很好,因而大部分学生都自觉不自觉地受到了很大影响,学习上也能做到扎扎实实。

三、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社会环境

1.重视和发展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是孩子人格成长的摇篮,家庭是孩子接触到的第一个环境,会给孩子人格的形成打下难以磨灭的烙印,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意大利作家但丁说过:“道德常常能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永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所以,家庭教育的重点应将思想品德和良好的个性教育放在首位。父母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生活中相互尊敬,相互谦让,与亲戚邻里要友好相处,关心老人,为孩子营造一个温暖和谐的家庭氛围,为孩子做出榜样。另外,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要切实担负起指导和推进家庭教育的责任。要与社区密切合作,办好家长学校,家庭教育指导中心,面向社会广泛开展家庭教育宣传,普及家庭教育知识,帮助和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提高科学教育子女的能力。

2.积极创设良好的社会环境

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我们必须积极治理社会上不健康的文化娱乐环境,加大社会不良因素的治理与监管,加强对网吧的日常监管;还要发动社会多方力量,营造良好的校园周边环境,加大综合治理的力度,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

篇3

怎样理解思想道德素质化?这要从剖析“素质”内涵谈起。在素质教育的研究中,人们对人的素质给予广 义的界定:“素质是人在先天条件下,通过后天的教育训练和环境影响形成的比较稳固的、且在比较长时间内 起作用的基本品质。”〔2 〕我们必须特别注意到“素质”内涵中“稳固的”“在长时间内起作用”的要求。 基于这个认识,我们认为,如果学生的品行呈现表面性、被动性和不稳定性的特点,那么所反映的品德就不能 说已成为该生的素质,也就是说其品德尚未素质化。只有学生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顶得住环境变化的影响, 抵抗得了不良干扰和诱惑,始终能保持其良好的品行,才能说明他具有良好的品德素质,也就是说达到“品德 素质化”的程度。

素质的特征源于素质的内在属性。内在性,这是人的素质所具有的最基本的特征,它表现为人的品质的深 层底蕴,因而决定素质的形成必然是个内化的过程。内化,就是把外部的东西转化为内部的东西,客体的东西 转化为主体的东西。比如道德准则是外部的东西,以此教育影响学生,如果学生真正认同这些准则,并且成为 自觉的要求,坚定地以此规范自己的行为,那就可以说是变成了个体内部的东西,实现了道德内化。

所以道德内化是思想品德素质化的基本要求。德育工作者要从事对学生思想品德素质教育,就必须研究道 德内化的规律,探索道德内化的方法和途径。

一、道德信念的形成是道德内化的核心

通常我们按四分法来揭示品德的结构,即“知、情、意、行”。“行”是外显的,“知、情、意”是内在 的。在以往的德育工作中,较多地注重于认知向度和行为向度,把道德行为直接归因于道德认识,这显然是不 够的。举个简单例子,学生都知道禁止吸烟,可有的学生明知故犯,或者经教育不吸烟了,过一阵子又吸了。 这说明一个很重要的道理:对道德准则的认识不一定会直接导致“自觉的、稳定的、一贯性的”道德行为。可 见,如果忽略了“知——情——意”这一内在中介系统区,那就是忽略了品德结构的重要核心部分,这核心恰 恰是道德内化的根本所在。

在研究“知——情——意”系统时,引入一个综合性的心理概念——道德信念。所谓道德信念,“它不是 单一的某种心理成分,而是深刻的道德认识、强烈的道德情感和顽强的道德意志的有机统一。”“道德信念是 道德动机的高级形式,是推动人产生道德行为的内在动力,并使人们的道德行为具有坚定性和一贯性。”〔3〕

道德内化就是促使道德信念的形成。

当道德准则作为一种外部信息向学生输入时,学生的认知必须经历不同层次的发展:“知道”层次(懂得 应该怎样做)——“理解”层次(明白为什么应当这样的道理)——“认同”层次(由被动、外制式转为自觉 性,化为自觉要求)。在道德认识的基础上,人在多种因素作用下经过反复的心理体验,不断地丰富道德情感 ,良性的心理体验会激发人的内在需要层次的升华,发展成精神上的道德需要,产生对道德的追求,而道德需 要实现的满足又反过来强化良性的心理体验。随着道德需要的升华和道德情感的增浓,人对于非道德因素的干 扰的“抵抗力”和“免疫力”不断增强,具备了顽强的道德意志。综合上述各种心理成分,也就是深刻的道德 认识、浓烈的道德情感和顽强的道德意志,形成了坚定的道德信念,外部的道德准则实现了内化。

由于道德内化是由外到内的过程,因此研究道德内化的途径和方法就必须从优化外部作用的条件和激励自 身内部因素入手。对此,下面谈一些不成熟的看法。

二、优化外部条件 促使道德内化

外部条件有各种不同的分类法,本文选取与“知——情——意”系统产生心理作用有关的方式作为分类标 准。

情动条件:动之以情,是教育的先导。情是开启学生信息接收系统大门的钥匙。以情激情,是激发道德情 感的好办法。教师对学生的爱,就是最好的情感教育,教师富有情感的教导(或演讲)必然使学生的情绪受到 感染,优秀作品,动人的故事情节都能使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

理喻条件:晓之以理,让学生能真正领悟道德准则及其执行意义。教师要讲究说理的艺术,以理服人,“ 心服”就是“理”的内化,采用强制性的压服是不好的,甚至产生逆反心理,更谈不上内化。在学科教学中渗 透德育,“文以载道”,寓理于学科教学之中,于无形中潜移默化。

榜样条件:榜样在促使道德内化方面的力量是无穷的,古今中外人类优秀分子身上都闪耀着美德的光辉, 他们人格的魅力对学生的精神必然产生巨大的震撼。学生周围的好人好事都能构成学习的榜样。

环境氛围条件:除了硬环境外,要善于营造浓烈的情感氛围。例如升旗仪式,对场地、设施、队列、服装 、鼓号乐、歌声、演讲等因素进行综合设计,构建庄严且富有爱国情感的氛围,就可收到较好的效果。

制约条件:我们强调以正面教育为主,坚持疏导方针,但丝毫也不能忽视制约机制的重要性。法制教育、 规章制度的管理从另一侧面强化对道德行为意义的认识,对道德内化起了辅助作用。

评价条件:对学生行为予以评价,既可加深道德认识,增进道德情感,同时又是一种导向和激励,其作用 不可低估。评价不仅来自教师,也来自学生接触的各个方面,我们应当重视集体舆论的教育作用,应注意发现 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多予表扬、鼓励。

促进道德内化的外部条件很多,这里无法一一枚举。

三、自我教育是道德内化的关键

由于道德内化是学生主体内部的心理过程,因而发挥学生主体能动作用是道德内化的关键。下面我们仍以 “知——情——意”系统和道德信念形成过程为线索,探索自我教育的形式,研究教师调动学生主体作用所应 发挥的主导作用。

(1)发挥学生在道德认知中的主体作用

道德认识是自我教育的基础,也是自我教育的起点。对道德准则不单纯是理解掌握,还必须上升到“认同 ”的层次。为此,采取“外铄式”的灌输往往是不够的。教师必须想办法,促使学生去分析,比较道德行为和 非道德行为的截然相反的后果,同时引导学生去领会执行道德准则是社会需要与个人需要的统一,必要时甚至 可以让学生去经历直接或间接的心理体验,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从心底里、从情感上达到对道德准则的认同。

(2)“自省”是自我教育的重要形式

自省是经历自我评价、归因分析、自我强化的内在心理活动过程。自我评价——以道德行为准则来衡量自 己的言行,判断是非、善恶、美丑。对好的自我肯定,错的自我否定。归因分析——找出产生行为的动因,总 结经验教训。自我强化——肯定自己的道德行为时,增进了自己的道德情感,增强道德信念;反省自己非道德 行为时,引起自疚的心理体验,对道德准则有了新的认识,痛下决心,改正错误。

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给学生留有“自省”的机会,也可以设计一定的形式对学生的“自省”给予引导。

(3)自制是自我教育的高级心理活动

自制力是道德意志的重要品质,它是产生行为过程中的自我调控,控制自己的需求、欲望、动机、情感、 情绪,控制自己不受干扰,保持不偏离原来的决定,因而自制可以起到避免自身产生错误行为的作用。从这个 意义上看,自制是比自省更为高级的心理活动。

从控制论的观点看,自制是外部控制信息(各种道德准则)经内化而成为自身内部系统的控制信息(即坚 定的道德信念),发挥导向、调控、维持的作用。而自省可以看成是一种特殊的信息反馈和重新调控,为以后 的行为输入(或强化)新的信息。所以自省和自控是主体系统自我控制在不同阶段的两个方面,它们相互联系 ,循环交替进行。不断地增强学生的道德信念,就能不断地强化控制信息,不断地增强自制力。强化控制信息 还可以采取外界提示法,比如设座右铭、挂“制怒”牌、在公共场合设警戒标语(例如禁止吸烟)、在校园里 《守则》《规范》上墙等。

从自制的内容看,对“需要”的控制是最为根本的。心理学研究表明,在人的心理结构中,需要处于核心 、主导的地位。需要,是人的社会行为的主要归因,因此有人主张“道德行为归因于道德需要”,学生能否控 制自己的行为,从实质上来说就是能否控制自己的需要。所以培养学生的自我调控能力,就要认真地研究教育 对象的需要,支持和尽可能满足他们合理的需要,转化他们不合理的需要,帮助他们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的利 益关系、个人与集体关系,处理好权利和义务、奉献和索取的关系,最终实现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的统一、物 质需要与精神需要的统一。

四、交往和实践的磨炼是思想道德素质化的必经途径

主体素质的形成是内部因素和外部条件相互作用的结果,而“内外相互作用的中介即是主体在生活中所参 与的各种各样的活动”。〔4 〕这就是说,素质的形成具有主体性和实践性的特点。

道德准则是对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环境关系的规范,所以道德品质只有在人际交往中,在社会实践活 动中才能得到体现(即外化),学生的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是实现“知、情、意、行”统一的必经途径。

本文不打算在这方面作深入全面的探讨,这里主要强调的是,学生主动参与交往和社会实践时,由于交往 的对象、实践的内容和环境不可能纯化,因而学生必然会受到正面的或反面的影响,对这一点我们必须有足够 的估计和准备。

首先,应当教育学生注意择友,尽量避免到不良的环境(例如“三厅二室”)去活动。学校应鼓励学生社 团活动,开设活动课,有计划地组织社会实践。同时应重视班组集体的建设,创造良好的交往群体和环境条件 。

其次,密切关注学生群体的动向,家庭、社会、学校密切配合关心学生活动情况,发现不良的苗头就及时 作出针对性的帮助和引导,防患于未然。

第三,以辩证的观点看待学生的交往和实践活动。正如陶西平同志所分析的,“想通过隔绝学生与社会的 联系,进行封闭式的教育,从而使学生在净土中健康成长只能是一种幻想”。所以,让学生在复杂的环境中去 锻炼,在纷繁的生活和实践中去接受考验,在成功与挫折中去经受磨炼,才能使他们真正增强抵抗力和免疫力 ,才能使学生内在的、稳定的思想道德素质真正形成。

注释:

〔1〕陶西平:《当前学校德育工作的发展趋势》

〔2〕上海教委师资处:《中学素质教育研究专辑》

篇4

论文关键词:小悦悦事件;反思;思想道德素质;大学生

思想道德素质是大学生各种素质中最重要的素质,如果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不健全,不仅学生本身存在缺陷,甚至会对他人、对社会带来危害。当前从国家到高校都十分重视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也投入了很多物力和财力。然而,如何切实有效地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仍然没有统一定论。此次佛山小悦悦事件的发生,给当前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留下了很多启示。

一、佛山小悦悦事件回顾

2011年10月13日下午5时30分许,一出惨剧发生在佛山南海黄岐广佛五金城:年仅两岁的女童小悦悦走在巷子里,被一辆面包车两次碾压,几分钟后又被一小柜车碾过。而让人难以理解的是,七分钟内在女童身边经过的十八个路人,竟然对此不闻不问。而更让人难以理解的是,小悦悦父母竟然会让2岁的女儿一个人大晚上上街。最后,一位捡垃圾的阿姨陈贤妹把小悦悦抱到路边并找到她的妈妈,并引发网友广泛热议。2011年10月21日,小悦悦经医院全力抢救无效,在零时32分离世。2011年10月23日,广东佛山280名市民聚集在事发地点悼念“小悦悦”,宣誓“不做冷漠佛山人”。2011年10月29日,没有追悼会和告别仪式,小悦悦遗体在广州市殡仪馆火化,其骨灰将被带回山东老家。

二、佛山小悦悦事件折射出的问题

佛山小悦悦事件发生后,舆论一边倒地谴责司机、路人,同时也有法律专家撰文分析,这其实是未成年人受侵害的典型案例。从法理层面看:“路人再冷漠也只是路人。能真正照顾好小悦悦的,首先是、也只能是父母。”傍晚,两岁多的小女孩一人走在车来车往的路上。此时孩子的父亲在店铺里照顾生意,母亲上楼晾衣服,事发后6分钟直到救人阿婆大声呼救,孩子母亲才出现。事后,孩子的父亲表示想质问肇事司机:“你父母和老师是怎么教育你的?”但却说不清,他们夫妻没有照顾好孩子有何理由。或许有人会觉得,事后责难孩子的父母有往伤口撒盐之嫌,笔者却觉得当病患蔓延时,吃点“苦药”也是必须的。

专家指出,类似的情况在未成年人受到法律严格保护的国家,失职父母要被追究责任,至少被剥夺监护权。我国也是《儿童权利公约》的签字国,也有《未成年人保护法》,但在很多情况下得不到执行,社会意识也缺少这根弦,这在媒体的报道中体现得很明显。一岁多的小女孩被扔给年高体弱的奶奶,老人去世后孩子父母打不通电话就不再过问,导致孩子伴随尸体7天,其父母不被问责;放任孩子戏水发生险情,大学生救人牺牲,失职父母只是对死难者家属痛哭一场而不必承担责任。这些年,也常见媒体推出感动社会的典型,譬如背着病妈上学的中学生、支撑全家生活的小学生。孩子的自立自强精神当然值得称赞,但也凸显出相关责任者的缺位和地方政府的失职。

时下舆论中,关于子女教育的议论,多集中在城市对独生子女过度呵护上,“小悦悦事件”点出另一个易被忽视的问题:教育缺失。农村多子女家庭和流动人群对子女教育不足、保护缺失的问题相当严重。留守儿童的问题始终没有解决,自幼得不到父母的看护使得孩子们情感、心理的发育受到极大伤害。人生教育的缺失不仅给他们的成长蒙上阴影,更给家庭、社会埋下巨大隐患。

三、佛山小悦悦事件给当前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启示

“小悦悦事件”折射出了多个方面的问题,其中重要一点就是“教育缺失”。当前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也存在众多问题,教育缺失是显而易见的。

(一)要加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我经常听到很多辅导员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管理过程中埋怨一些大学生综合素质太差,学生整体水平已是江河日下。一届不如一届,一届比一届难以教育和管理。这种现象,已不是个别案例,它上升为一种普遍的社会问题,笔者初步归纳一下,主要表现在一些大学生缺乏国家观念、集体主队协作精神。独生子女已经是中国家庭普遍现象,中国的家庭观念使得独生子女家庭父母对自己的孩子过于爱护,疏于管制,使得这类家庭子女从小就树立了自我为中心的观念,因此他们的观念中,无任什么事情首先要考虑的是自我的利益实现,对子女的个性缺乏束缚管制力。针对这类学生,笔者认为首先要从军训开始着手,在新生刚入学时以军事训练为抓手,培养他们的集体主义观念,增强他们集体意识,培养他们的独立生活、独立思考、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和思维习惯。通过学生工作者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道德观念灌输,使他们初步确立养成教育,建立合理的科学的人生态度。培养集体主义观念,融入他人生活、提高团队协作能力极其重要。

(二)要用中国传统文化感染大学生。长期以来,在高等学校过于注重对大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理想、信念等方面的教育,而对于做人做事基本的道德品质,学校教育引导的力度还不够。中国古代教育以道德教化为先,道德教化诉诸个人内心修养,并重在践行,中国传统文化是“德性”文化,注重人的道德修养。古代教育家的教育思想广博而深邃,富有很强的哲理性,其道德学说规范并制约着中国人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所谓“仁者爱人”等是传统文化所期许的道德修养的最高精神境界。孔子要求“臣事君以忠”,“君使臣以礼”,要求为人者要尽“孝悌”之道,和“忠信”之礼,尽管有着特定的时代和阶级的内涵,但这种崇尚和谐的教育思想至今仍可借鉴。除以上内容外,可供借鉴的还有经世致用,实事求是的务实精神;以德治国,修身为本的重德精神;各族一家,协和万邦的宽容精神;“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人道主义精神等等。正确地介绍这些优秀的道德传统必将对大学生的思想、意识、行为模式产生积极的影响。

(三)要加强大学生身心素质教育。当前一些大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普遍不高。表现为:身体素质普遍下降,肥胖者多,近视眼多,发生心瘁的多;在抗打压方面不够坚强,受挫折能力较弱。当然,这有许多方面的因素的:1、当前社会竞争激烈,社会节奏快,使得我们的学生在心理情绪上难以接受;2、由于独生子女现象,大部分学生自我意识、自我感觉以及在家庭以外少有遇见这种被忽视、被孤立的情况,在心理情感上不能接受;3、当今社会发展迅速,社会竞争激励使得家长少有关注子女的身体、心理变化,缺少与子女的沟通,使得孩子在青春成长过程中缺少宣泄对象;4、当今网络的普及化,很多人沉迷与网络虚拟的世界里。这些综合因素,使得我们的学生在成长之初以及成长之中都没有得到正确的引导,造成了心理和思维缺失。这些不利因素的极端反应表现为高校校园学生自杀现象屡有发生,更有学生杀老师的严重现象,这给社会造成了极为恶劣的不良影响。由此可见,当前大学生身心健康教育已成为每个高校必须面对的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篇5

【关键词】研究生;导师;思想政治教育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若干意见》(教思政〔2010〕11号)第14条指出,“要充分发挥导师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首要责任人的作用。”导师对研究生的影响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思想方面,要及时掌握研究生的思想动向,注重以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研究生的成长,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二是科研能力的培养方面,要培养其良好的学风和严谨的治学风格;三是就业指导方面,帮助其制定职业生涯规划。在求学过程中,导师是研究生的引路人,也是研究生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塑造者。导师的个人学术风格、人格魅力、对待社会问题的看法和人生态度都会对研究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我们应当重视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导师因素。

一、导师参与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

近年来,许多大学生毕业时选择考研以缓解眼下的就业压力,研究生数量激增。读研的学生中有许多品学兼优者,但也有少数人政治上不要求进步、道德水平不高、心理脆弱、有程度不同的信仰危机,而这些都与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应当清醒地看到研究生群体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目前,对于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还仅仅停留在党支部、支部活动以及思想政治理论课上。进入研究生阶段,支部活动比本科时少了很多,研究生大都把自己的时间放到了科研、专业课学习以及实习工作上,支部活动组织少、活动陈旧缺乏新意,不能调动起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在一份调查问卷中显示,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上,只有12.9%的研究生选择“专心听课”,有47.3%选择“看专业书或英语书等与本课程内容无关的书”,16.1%选择“打瞌睡”,23.7%选择“聊天”。这说明,通过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方式对研究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并没有达到预想中的效果,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严重不足。

教书和育人是导师的两大职责。在研究生阶段,导师与研究生接触的时间是最长的,比较了解研究生的学习生活、秉好、思想动向等等,在频繁的接触过程中,能够形成良好、亲密的师生关系,方便导师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而导师渊博的知识、睿智的思想、严谨的治学风格等等都会对研究生产生深刻的影响。导师是研究生思想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因素。调查显示,当问及“导师对您的影响”时,86.7%的研究生认为“导师对自己的有一定影响和影响大”,70.4%的研究生认为“导师最重要的是要具有人格魅力良好的道德品质”。由此可知,导师在参与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有着天然的时间优势和主体优势。

二、导师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凸显的问题

(一)导师类型多样性遭遇学生读研目的多样性——师生关系多样化

事实上,研究生导师有多种类型。有学者认为根据对经济资本和文化资本的重视程度,可以将导师分为:奋斗拼搏、经济实利、顺其自然和学术至上等四个类型。奋斗拼搏型一般为青年导师,他们有精力也有人生理想,期望在经济和事业上都能够获得成功,因此奋斗拼搏成为他的工作状态。经济实利型一般指学术上已经达到了一定的程度,取得成功,但遭遇瓶颈,自知难以突破转而追求经济利益。顺其自然型指仅仅把导师当成一种工作,对于经济利益和学术造诣都没有过多的追求。学术至上型则把追求真理和科学当做自己的座右铭,愿意一生为之奋斗从而收获尊重和物质利益。当然,导师不仅在学术事业中有不同类型,每个人的道德品质、人生境界、价值追求也有很大的不同。

随着研究生扩招,研究生的质量也引起很多人的担忧。研究生教育培养的是高层次的、研究型人才,但很多人读研的目的似乎背离了原有的初衷。有学者对2010年广东省13所高校的1000名研究生学习动机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超过54.4%的研究生是为了找到更好的工作,还有22.1%的同学为了暂缓就业或随大流而选择读研究生。由此可知,研究生读研更具有功利性或者是对自己人生目标定位不清晰。

当导师的类型多样性遭遇研究生读研目的多样性,导师和研究生的关系也就更加复杂。有比较功利性的,学生管导师叫“老板”,因为研究生帮助导师做项目,导师发“工资”,二者形成了“雇佣关系”;也有松散型的,从研究生入学到毕业,除了毕业论文指导见过几次导师之外,二者接触的机会少之又少,这种“放羊式”的管理模式非常不利于研究生的成长和成才;也有严谨型的,导师无论在个人品行修养和专业课程的学习上对学生严格要求,自己亦身体力行,率先垂范。通过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长。凡此种种,多样化的导师与研究生关系也对导师参与研究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提出了更大的挑战。

篇6

一、转变观念,适应时代

在课堂教学中,要想转变教育观念,就需要适应时代的发展,把握时代的脉搏,从政治课的价值观念上讲,由应试教育逐步转变为素质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就是提高受教育者的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政治素质、心理素质等。这样的教学目的,绝不是应试教育所能达到的。如果让思想政治教育仅仅在应试教育的轨道上运行,就无法适应飞速发展的时代的要求。不失时机地把雷锋精神穿插到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也是为了适应时代的要求。

二、提高素质,适时施教

1.坚持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还要丰富其他学科知识。作为政治教师不能满足于学历达标和原有的知识,必须不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使自己的认识适应发展的需要。教师也只有掌握丰富的知识,才能做到融会贯通、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才能使教学生动风趣、得心应手、游刃有余,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求知的欲望。

2.勇于反思,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教师有渊博、深厚的学科知识,还须勇于反思,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这就要求教师积极参与教学研究,结合实际、因材施教、勇于实践、善于总结,不断探索和掌握思品学科教学的好方法,有效地推行素质教育。教师应反思学生课堂活动气氛,反思学生掌握情况,反思一节课的得与失。

3.为人师表,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觉悟水平。正人先正己,教师必须用高尚的言行举止带动学生修心立品,这就需要教师做到在言论上,要对国家、对社会、对学生负责,不能误导学生;在举止上,要时时处处为人师表,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做到,严格要求自己,才能给学生一个好的表率,才能给学生一个好的榜样。

三、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改变教学方法,适应学生的新特点。

处在改革开放年代的中学生,思想敏锐,兴趣广泛,参与意识强烈。这样的特点,对政治课教学既是挑战又是动力。过去沿用了几十年的“满堂灌”、“注入式”的教学方法一定要彻底改变。我们必须针对他们的新特点,改革教学方法,归纳起来有“读议讲练”教学法、“提纲导读”教学法、“问题解答”教学法、自学讨论教学法、能力训练法等。“教无定法”,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并无固定模式,政治教学方法更是如此。只要我们转变观念,立足改革,教学方法必然会更丰富、更新颖。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师生关系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情绪,师生心理相容能提高教学效果。思想政治课教师要利用自己的职业优势,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建立起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相互帮助、团结、友爱、共同进步的良好关系。学生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乐其道。

2.刺激学生的求知欲。在教学中巧妙地预设疑问,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避实就虚地设置悬念,可以使学生产生浓厚兴趣,急于探知其中的奥秘。

3.培养学生的学习信心。学习信心不足的学生,教师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及时表扬和鼓励,以增强其信心。学生经常受到激励、鼓舞会产生愉悦的心理体验,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创设教学情境。

教学情境创设的策略多种多样,它因人因时而异,同时也要依靠教师的经验和教学规律来择定。

1.问题法。教师可以创设问题情境,提供一定的刺激模式,激起学生认识、分析、解决问题的欲望,拨动学生的心弦,点燃学生的好奇之火。

2.主题讨论法。这是创设教学情境最常用的方法。可以是教师事先确定一个主题,组织学生有的放矢地开展定向式讨论;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围绕有争议的中心论题进行自由式讨论,以获得合乎条件的答案;也可以根据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特点,将学生分为正反两方,对有争议的问题进行针锋相对的论辩式讨论;还可以围绕一个中心,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以社会调查的结果作为论据进行调研式交流讨论。

3.运用网络或多媒体手段。运用这种手段创设情境是思想政治课保持活力的一种有效手段,是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的趋势,可促使教学方法、师生关系有突破性的变化。

四、利用好社会大课堂,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篇7

关键词:大学生;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行为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0845(2012)08-0109-02

当代西方心理学界关于人的品德的心理结构有诸多表述,其主流观点是“三要素论”,即人的品德是人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的统一体。因此,大学生的道德学习中也应包括认知学习、情感体验学习与行为习惯养成三个基本方面。立足于大学生道德学习的三个基本方面来进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增强高校德育实效性。

一、知其为仁,形成大学生的道德认知

先哲们在其论著中多次提及道德认识的形成在人们品德形成中的重要作用。孔子在《论语?宪问》中说:“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王安石在《仁智》中说:“仁,吾所未有也,吾能知其为仁也,临行而思,临言而择,发之于事而无不当仁也,此智者之事也。”“知其为仁也”就是要形成一定的道德认识,这是人们品德形成的前提条件之一。道德认知是大学生对人们社会关系和社会意识形态的意义的主观反应,是大学生理解和掌握道德规范的重要心理基础[1]。

案例1:

尊敬的辅导员老师:

您好!

很抱歉,我又进入了您点到的缺席人员的名单。尽管学籍管理规定明确规定旷多少节课会怎么怎么处罚,但从心底里说,我不认为我是一个坏学生。我不太喜欢我学习的这个专业。老师,我想自己办一所学校。在现代社会里,艺术类的学校才真有发展前景。且不说以李宇春为代表的超女一炮走红而使人们感受到了这个社会中艺术行业的热络,另外还有很多期待读大学但文化课又上不去的中学生把学艺术当做是进入大学的捷径。所以我和我的几个朋友在尝试联系音乐学院或美术学院的老师或同学为他们搞培训。老师,我为我的旷课表示歉意,我旷课的次数还没达到应受处分的节数吧?以后我会尽量注意的。

此致

敬礼

您的学生:xx

该案例是一名大学生写给辅导员老师的一封信,是对自己旷课行为的一个说明,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生道德认知学习的特点。大学生在生理方面的成熟,必然会引起他们在心理上的变化。大学生都具有较强的自我意识,这是他们心理成熟的标志。大学生心理成熟以后,他们的自尊心会明显增强,会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和尊重,并开始用批判的眼光来看问题,因而也难以接受父母或教师强加给自己的关于道德和道德行为的灌输。他们还喜欢争论,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他们同时还特别重视自己的发展,能对自己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进行思考,并根据时展的要求来规划自己的发展,对发展自己有强烈的愿望。这种成人感和独立性驱使他们遇事都想自己拿主意,但由于他们涉世不深,还经验不足,所以他们处事也容易武断,容易自以为是,甚至听不进别人的意见和忠告。

人们道德行为是他律与自律的统一。处于青年时期的大学生,尽管他们已经具有了独立思考和独自进行自我教育的能力,但由于我们对大学生品德内化的形成机制缺乏研究,所以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就普遍存在着只重视他律而忽视自律的问题。根据大学生道德认知学习的特点,高校应在尊重学生道德认知学习的学习特点的前提下来开展德育工作,应将对学生进行的教育视为是生命与生命间的交往与沟通的过程。任课教师要用自己的个人魅力来吸引学生使之热爱课堂,要摒弃居高临下的灌输式的教学方式,采用对话式的教学方式。要使自己成为大学生人生道路上的引导者,引导学生明辨是非。

二、动情移性,丰富大学生的道德情感

一个有道德的人必定是有情感的人。孔子说:“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仁者必有勇。”孔子认为,只有具有仁德的人,他才懂得应喜欢什么,厌恶什么;只有具有仁德的人,他才能真正具有仁德的品质,因为仁德里包含着“爱”、“恶”、“勇”之类的道德情感[2]。道德情感会伴随着人的“知”而产生和发展,道德情感对人的道德行为有很大的调

节作用。人的道德情感的获得是人形成自己的道德行为的基础[3]。

大学生的情感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大学生拥有敏捷的头脑,有脱颖而出的优势,但心理还不够成熟。尽管他们调节自己与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已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与成人相比,还显得不成熟。他们的情绪性的情感变化往往来得较快,也较为强烈。并且他们对一些重要的道德情感的体验还不深刻,在道德情感的层面上,他们的态度有时还不坚定,还易于变化。

人的思想具有高度的自主性和自觉性。教育者不可能直接完成他对教育对象的塑造,他对教育对象的塑造是通过对象自身的积极的反应来完成的。因此,要转变人的思想,提高人的觉悟,就需要教育者去做工作。可是,教育者只能给一个人讲清楚道理,使之能明辨是非,但却不能代替一个人的觉悟,更不能代替一个人的实践[4]。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就应以课堂为主阵地,从道德情感上唤起大学生的共鸣,激发大学生积极的情感,通过以理服人、以理孕情的方式来提升大学生的道德情感。同时,有目的地开展各种活动,以创设积极的情感体验的方式,在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中强化大学生的道德情感体验。

案例2:

某医科大学以“德高医粹”为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目标,通过优化课堂教学、通过大力开展社会实践等方式,加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首先从课堂教学进行改革,调整了“两课”教学内容,根据医生这一职业的要求,加大了职业道德的理论教学。在教学中,教师将古今中外医学家注重医德修养的事例引入课堂,将抗击“非典”斗争中医务人员英勇无畏、无私奉献的感人事迹引入课堂,同时也将当前医德医风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引入课堂,以此引导学生分析当前医务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道德问题。为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该校还确立了以正面教育为主、教育者先行、以人为本、以情感人和注重道德实践的原则,在学生班级和学生社团中开展了“砥砺品德,崇尚医德”、“杰出校友访谈”、“饮水思源——探寻医大精神”、“弘扬高尚医德,立志献身医学”、“向德高医粹的目标进发”、“红区的日日夜夜——来自抗击‘非典’一线的报告”等活动,并在日常教学中不定期地进行医学见习和实习活动,激发了准医生们的爱心和社会责任感,激发了他们对崇高职业的热爱和神圣的职业道德感[5]。

培养大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感离不开情感体验,离不开直接和间接的道德实践。上述事例正是在此基础上运用了情感陶冶的方法,正是通过一个个新鲜而生动的事例,通过教育者的榜样示范作用,通过实习过程中的角色体验,才唤起了大学生的情感共鸣,拨动了大学生的心灵之弦的。

三、知行合一,养成大学生的道德行为

道德行为是大学生行为习惯的核心部分。人的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就是看个体能否将其道德认识与道德情感外化为自己相应的道德行为。

中国古代哲学倡导知行统一。然而,当前我国高校由于没有充分考虑道德教育中的知与行的关系,片面地强调“知”而忽视了“行”。对道德知识的了解并不代表着人的相应道德行为的产生,而在对道德知识掌握程度的考核中也不可能看出大学生思想和道德品质方面的真实状况。相反,单纯地以考试分数的高低来判断大学生的思想和道德品质的优劣还容易导致人的功利主义道德思想的产生,使之误认为分数的高低即是其道德品质的高低,从而走上单纯追求学力评价的误区[6]。正是因为缺乏必要的检查和合理的考核与评价,正是由于我们在道德教育中只提要求而不重视落实的这种做法,久而久之,学生就形成了言行不一的习惯,因而也就妨碍了他们从知到行为的转化。

案例3:

某大学党委书记在给文汇报社的一封信中写道:“在我工作过的某大学,我看见刚刚粉刷过的墙上很快就出现了一串黑黑的脚印,有一间教室墙上的脚印竟在离地面近两米高处。我百思不得其解:是在互比高低,还是故意恶作剧?还有的学生不懂基本礼貌,上课迟到或早退也不给老师打个招呼,泰然如入无人之境;给校长写信竟与校长称兄道弟。在我们的大学里边,我注意到纸屑、果皮、饮料瓶、食品袋满地乱丢的陋习屡禁不止,为争一口气而打架斗殴,为发泄个人情绪而损害公物等行为屡屡发生,难以消除。”在高校,不文明、不道德的行为随处可见,有人对此却习以为常。一项调查表明,目前在大学校园存在着一种奇怪的现象:100%的学生强烈反对校园中的不文明行为,但100%的学生也承认,校园中的不文明行为就发生在自己或自己身边同学的身上[6]。

当代大学生都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较好的分辨是非的能力,知道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丑恶,但在具体的实践之中,他们却往往不能自我约束,往往做事只考虑自己而不顾及其他,他们在理论上认同道德规范,但往往不能将这种认识变为自己实实在在的道德行为。

因此,高校必须把大学生道德行为习惯养成的教育纳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学风建设中来,必须提高对这方面的重要性的重视程度,把道德习惯养成作为衡量学生操行的重要评价标准,必须制定相应的标准和奖惩办法。例如:建立早操制度,规定学生宿舍管理办法,研究制定出对学生进行德智体综合测评及考核的标准和办法等,形成良好的校园氛围,全面提升大学生的文明行为程度。实践不仅是大学生好的行为习惯形成的基础,也是其好的行为习惯形成的重要途径,还是对大学生进行养成教育的生动课堂,是对课堂教育的补充和深化,是由知到行的必经途径。为此,高校应积极开展各类活动,应为大学生创造多种实践的机会,使大学生能通过参加各种实践活动来增强自己的社会责任感,促进大学生的从道德认知到道德行为的转化。

参考文献:

[1]詹万生.整体构建德育体系[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燕国材.中国心理学史[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3]王健敏.道德学习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

[4]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研究课题组.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理论与方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篇8

一、高校教育发展的意义

为了培养出跨世纪的新型人才,21世纪的高校教育必须是教育技术不断革新、教育理念不断创新、教学指导思想不断深入发展的教育模式,只有这样,高校教育才能与时俱进,跟上时展的脚步,培养出社会真正需要的人才,教学质量才能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率才能切实的提高。上世纪的大学生是社会的宠儿,新世纪的大学生却成了毕业即失业的社会弃儿。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能力、素质,是新世纪高校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本文以高校体育教学中,学生的身心健康、素质教育、终身体育、创新发展为指导思想,旨在提高新世纪高校体育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支撑。

二、体育教学指导思想发展的必要性

在新世纪,以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技术革命的兴起,必将引起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由此而出现将是一个激烈竞争的时代,“适者生存,优胜劣汰”是社会发展的竞争准则。为适应社会的变革与发展,培养跨世纪优秀人才,世界各国都对构建新的教育体系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使人们开始重视体育在培养知识复合型、思想开放型和能力综合型人才方面的重要作用。同时还应突出高校体育的特性,符合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即学习注重理性、文化性、娱乐性、生活性、实用性的特点,并充分满足他们的需求和渴望,促使他们提高技能为其娱乐交往服务,使体育基本知识的掌握为学生追求体育文化的要求服务,使健身原理和方法的掌握为学生自主设计、自主锻炼、自主评价服务,使大学体育教育与学生实际需要贴近。

三、体育教学指导思想发展的途径

(一)服务于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

新世纪高校体育中,教学指导思想的定位,应该着眼于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思想和终生体育意识的形成和完善。在新世纪,学校体育将表现出社会化、终身化、生活化、多元化、个性化、市场化趋势,鉴于此,高校体育应根据学校体育发展的趋势和历史使命来指导和规范高校体育各要素和各环节的改革,使之顺利地与社会体育和竞技体育接轨,并纳入终身体育、生活体育的轨道。所谓终身体育,是指一个人在各个时期都要接受体育教育,坚持进行体育锻炼,在人生的各个阶段都能够将体育锻炼作为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充分享受体育的乐趣,为终身健康打好基础。在未来的社会发展,社会需要哪些综合能力强,头脑灵活,思考能力和操作能力突出的优秀复合型人才。在这些新型人才的职业生涯发展历程中,保持旺盛的工作能力和工作热情是进行创作和发展的最基本要素,健康的体魄在他们的生涯发展历程中显得尤为重要。终身体育作为人终身需要从事体育活动的发展理念,在人的职业发展中具有积极的作用和意义。要将体育运动作为人一生从事的活动项目,就要在人生发展的关键时刻培养他们的终身体育意思,终身体育行为。高校作为大学生活动知识和技能的培养机构,是一个人发展的关键时刻,是生涯发展前期获得专业技能和良好的生活习惯的关键时期。在高校体育中,我们要将终身体育作为体育教学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理念,在教学目标确立,教学任务的实施和完成过程中,逐渐的培养学生形成终身体育意识和发展理念。要培养学生将体育锻炼作为人生发展和职业生涯发展中不断进行的任务和目标,把终身体育发展作为生涯发展的必要条件。

(二)致力于素质教育不断提高

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在高校体育中,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要与社会需求和学生的全面发展相适应。只有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与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需求相结合,才能使高校体育在教学过程中实现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理念。才能使高校体育在教学中发挥培养人才的教育功能。在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要用自己所掌握的体育技能和相关的理论知识,以及个人的教学素养,不断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体育能力,逐渐培养学生形成终身体育意识,要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在体育教学和素质教育中探寻它们结合点,只有这样才能切实在体育教学中实现素质教育的教育指导思想。学生应树立正确的成长发展观。人的发展归根到底就是素质的养成与提升。

(三)以学生的创新发展为理念

面向 21 世纪的体育人才,除了有扎实的体育理论知识、较强的体育专业技能外,更为根本的是要具备人文、环境、社会发展的观念的整体素质,这是“为人之本”,更是“立业之基”。因此,要帮助学生树立追求崇高目标的价值观,摒弃急功近利的思想观念,真正有意识地培养完满美好的人性、健全完整的人格、自由开放的精神和创新意识。

篇9

(一)高职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内涵

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因此,同其他一般高校一样,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以党的教育方针为指导,根据教育规律,以培养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根本目标,以理想信念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和综合素质教育为主要内容,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授和思想政治辅导员的工作,不断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品德和思想政治素质。思想政治工作以党的教育方针为指导思想,以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师和辅导员老师为实施主体,以学校大学生为实施客体,以课堂教授和课外教育为主要实施方式,以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政治水平为主要目标,具有“政治性、文化性、时代性、导向性、普遍性”的特点。

(二)高职职业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

职业素质教育是高职院校与企业文化相联系的桥梁。高职院校职业素质教育是指高职院校以满足企业对职工素质要求为目的,根据职业发展规律和职业素质养成规律,通过职业实践方式和自我调节方式,引导学生形成和发展在今后职业生涯中起重要作用的内在品质和外在行为方式的教育实践活动,其目标不仅包括实现学生按时就业,还包括为学生在今后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高职职业素质教育主要包括爱岗敬业教育、职业创新教育、劳动技能素质等几个方面,具有“个体性、实践性、差异性”的特点。旨在“指导学生认识自我、探索职业、学会科学合理规划自己的学习和职业生涯人手,逐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就业观、创业观,进一步增强职业意识、诚信意识、团队意识、创新意识,着力培养吃苦耐劳、团结协作、互助友爱、无私奉献的精神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和文明行为习惯”,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效缩短从“学校人”到“职业人转变”的时间,为实现职校生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础。

二、高职思想政治工作与职业素质教育深度融合的必要性

(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就业竞争力

当前我国就读于高职院校的学生大多数都处于青年时期,这一时期在人生整个阶段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教育强调以人为本,重视学生的智育、德育以及身体素质等的全面发展。同时,青少年时期是学生形成和发展自身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所形成的“三观”对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起着内在指导作用。因此在这一时期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素质教育深度融合非常具有必要性。一方面,能够在对学生形成和发展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道德观的同时,加之以实用有效的职业素质教育,让二者融合起来,让学生在提高了思想道德素质和思想政治素质的同时,在这些一般性价值观的基础上形成具有特殊性的职业道德。这样所形成的价值观更为全面具体且有稳定性,对今后学生的成长有着很大的帮助;另一方面,我国高职院校主要是以培养适合企业单位需要的技术型人才为目的的,随着当前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对技术型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不仅需要学生具有过硬的专业技术,更需要学生在入职之后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因此,高职院校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与职业素质教育深度融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指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思考适当的职业生涯规划,树立科学的就职观、职业观、创业观,逐步增强职业意识、诚信意识、团队意识等,对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非常具有必要性。

(二)符合企业人才需求,促进企业发展

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加速了企业不断提高对技术人才的要求,企业对技术型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技术分工越来越细化。“企业之间的竞争内化成为人才的竞争,拥有综合素质高的人才团队将会使企业拥有更大的市场竞争力。”对技术型人才而言,高综合素质不仅体现在学生具有过硬的专业技术水平和过人的专业能力,更体现在学生入职之后所表现出来的职业面貌和职业操守,拥有良好的职业意识、诚信意识、团队意识、创新意识,在工作中吃苦耐劳、踏实肯干、敢于创新、敢于攻坚克难等精神。这些都是一个优秀的企业所必须具有的企业文化和企业软实力,可以将企业立于不败之地。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人才是企业绵长的力量之源,企业员工的素养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一个企业未来发展的成败。而当前企业招聘也不再只专注于学生证书的多少和学习成绩的高低,对学生职业素质道德也进行了不同程度上的考察,并且有越来越重视人才内在综合素质的考察。因此,增强高职思想道德工作与职业道德教育的深度融合对符合企业人才需求,提高企业竞争力具有客观意义。

(三)提高学校发展水平,实现长远发展

高职院校直接面向社会输出人才,人才素质的高低可以说是直接影响到学校的影响力和声誉。好的高职院校培养出来的技术型人才不仅有专业技术能力,更要有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还要有应对职业困境的能力和意志,在工作中发奋向上、力争上游。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校的就业水平,而就业水平高的学校往往能够获得更多的好评和家长学生的认可,这样学校的生源也就更多,也有更大的选择相对基础更好的学生的空间。在当下高等教育走向大众化的时代,高职教育所面临生存压力越来越大,各院校都想通过各种方式,不断改革,希望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能够获得优势,取得长远的发展,立于不败之地。因此,就必须对学生的素养培养问题予以高度重视,不仅重视学生专业技术水平的培养,更要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促进对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与职业道德教育的深度融合,从而促进学校的进一步发展。

三、高职思想政治工作与职业素质教育深度融合的实现路径

(一)教学思想上充分重视将思想政治工作与职业素质教育相结合的理念

理念指导行动,行动导向效果。教学指导思想是高职院校开展教育工作的思想指南,只有在教学思想上充分认识到将思想政治工作与职业素质教育相融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将之纳入到高职院校教学指导思想的地位上来,才能教育实践过程中给予二者融合更多的机会和可能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校德育工作开展的领头军,既是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高职职业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时刻渗透在职业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确立既体现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一般要求又符合特定行业职业特点的职业素养教育目标理念是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有机融合的基本前提”。因此,高职院校必须充分肯定将二者结合起来是高职教学内容的题中之义,也是现实高职教学目标的必要途径。将其作为学校教学理念之一作为学校开展德育工作的指导思想,更新德育教学理念,改革德育教学方式,调整教学环节,切实将思想政治工作与职业素质教育的融合贯彻到教育实践之中。

(二)教学内容上将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素质教育相结合

在教学内容上高职院校首先应该一改往常重思想政治教育、轻职业素质教育和将二者割裂开来的问题,在课堂和实践教学的过程中通过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式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在教学内容上,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内容非常的多,高职院校应该结合高职以培养高素质技术型人才这一目标,在高职院校一般学生进修三年这个有限的时效内,秉承“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理念下对其内容进行筛选,挑选出对技术型人才培养最基本、最有用的相关内容,将之在课堂和实践教育中加以讲授;另一方面,高职院校所培养的技术型人才所学的相关专业有各行各业,针对普遍职业所需的基本职业素质要求,如:爱岗敬业,吃苦耐劳,团结奋进等精神要进行普遍性教学,然而,各行各业除了在这些基本职业素质要求的基础上还有一些特定的职业素质要求和原则,以及一些职业基本安全常识。这样就要求高职院校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适当选择与之专业相关的特殊素质教育对其进行教育。在这样的过程中,将二者有效融合起来,既引导了学生在人生中所必须的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又将学生就业所需的职业素质要求在学生中进行了普及,这对学生今后的就业、入职等职业生涯都有一个很大的帮助。

(三)教学方式上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

无论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还是职业素质教育的进行,在学校教育中都包含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二种方式。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则是将思想政治工作与职业素质教育深度融合的有效途径。当前高职院校多数采用的是在课堂上通过教师将相关理论知识讲授给学生进行学习,如果仅采用这一种方式,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可能会有所接纳,但对职业素质教育相关内容却缺少了直接的感悟。因此,为了将二者有机融合起来,具体应该采用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式:一是在学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素质教育课堂中可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引入与专业相关的实践活动,例如:举行职业素质教育相关主题的辩论赛、邀请企业先进模范进行讲座、带领学生到优秀企业车间进行参观等,让学生在实践活动的乐趣中体会职业精神的可贵,在讲座中感受良好道德品质和职业素质的力量。二是在学生专业实习的过程中加之以思想政治和职业素质教育,在实践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内化成为内在品德,不仅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教育,还应该重视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素质教育。在实习过程中有目的的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组织观念、创新意识,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克服困难的能力,引导学生在工作中虚心学习、互相交流,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和工作态度。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素质教育中构建出桥梁,始终不渝的将思想政治工作和职业素质教育深入融合起来。

(四)加强德育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是学校教育中的主力军。建设专家化的高职德育教师队伍是高职思想政治工作和职业素养教育深度融合的关键。高职院校中从事德育工作的主要是辅导员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老师,这些教师一般所修专业都是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专业,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所使用的也是相关理论,但是却相对缺少高职院校学生所需的职业素质教育相关方面的知识。因此,学校在应该加强对辅导员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师的建设工作。一是在入职前的入职培训中增加职业素质教育相关理论内容,组织相关教师进行系统深入的学习,教师入职后学校定期组织再教育。二是学校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和教师学术交流、进修、培训、社会实践等方面给予政策性支持,营造有利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成长的氛围,督促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知识。三是学校提供教师参与行业企业专家召开的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会,让教师了解企业文化及企业制度,掌握岗位群所需要的知识、技能、经验、态度等相应职业领域的能力。四是让从事德育的教师参与到学生的实习活动中,在实习的过程中既加强了对学生的教育和指导,又能够学生共同学习,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和积累将思想政治工作与职业素质教育深度融合的经验。

四、结语

篇10

摘 要 进入21世纪以来,素质教育开始全面推广,“终身体育”“健康体育”等新观念开始普及,笔者基于此新形势,针对当前我国学校体育教育的现状,并参考学校体育的功能,提出了关于学校体育教育的几点思考,主要集中于高校体育教育的目标、课程内容建设、终身教育思想等方面。

关键词 体育教育 终身教育 功能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学校体育教育的发展趋势、改革方向等成为一个热点话题。笔者认为存在多方面原因,一是学校体育教育的发展是关系到提高青少年身体素质及其涉及的社会生活质量的大事;二是新时期以来素质教育全面实施,“终身教育”“快乐教育”等观念日益深入人心,传统的学校体育教育的思想观念及做法开始改变;三是当今高校体育教育局限于体育基础知识和运动基本技能的训练,逐渐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不相协调,引起人们的担忧。笔者正是想从大学体育教育的功能、目标、课程建设及发展趋势等方面综合来谈一下关于大学体育教育的思考与认识。

一、新形势下大学体育教育的目标

传统大学体育教育的目标局限于体育基础知识和运动基本技能的训练。目前我国绝大多数高校的体育课成了学生为了拿到毕业证的工具,高校体育封闭式的教育模式已经难以适应我国快速发展的社会经济。笔者认为,对于新形势下的大学体育教育,其目标应该聚焦于以下几点:一是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并通过体育教育,使学生了解体育锻炼与身心健康的关系,明白现代体育的教育功能及特点,明确“健康教育”“终身”的观念,自觉开展体育活动;二是培育具有竞争力的大学体育学科,创造与传承优秀的体育文化,用先进的体育文化培养即将走向社会,成为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中坚力量的各类人才;三是利用大学强大的辐射能力和示范效应,推动和徐晋全民健身计划的广泛实施,使大学体育教育服务“全民健身”的大学社区体育;四是培养具有较高文化素质的体育人才的高水平运动队,以此来替代传统的国家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体系。

二、高校体育教育课程的建设与改革

笔者认为高校体育教育课程建设应该与中小学的体育教育课程内容相区分,要更加的凸显其“高等性”及“学术示范性”。根据大学体育教育目标,这种“高等性”应该具备“生活化、实用化、主体化、理性化”的特征,以便使学校体育教育课程更加适应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大学的高等教育特点。但是,现在高校体育课程普遍呈现与中小学相似的运动技术项目的多而全,实用性不佳。

据调查显示,当前大学生体能素质普遍不佳,基本运动技术也难以让人满意,但由于大学生在学习复杂的运动技术及运动技能方面远远强于中小学生,运动负荷承受力强,所以能够接受“高等体育教育”。因此,大学体育教育课程在制定体育课程方案时,应结合大学生实际情况,精选教学内容,挑选适用于大学生今后终身体育锻炼的项目,同时要考虑增加其未来职业所需的身体锻炼知识、手段和方法,使大学体育教育与社会需求相适应。如清华大学要求推广“球(篮、排球)、拳(男生)、操(女生)”;中国人民大学要求男生必须通过3000米、女生1500米的体能考核;浙江某学院要求游泳200米达标及乒乓球网球达标等等。这些易于学习和掌握,既有利于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及今后长期锻炼,又与学生今后职业发展相适应的体育项目应在大学体育课程内容里占据重要地位。

三、学校体育教育的指导思想

在学校体育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个较大的体育教育思想指导体系,如“运动体育”、“竞技体育”、“健康体育”、“娱乐体育”、“终身体育”等。在素质教育全面实施及科技进步社会发展快速推进的新形势下,我们该选择哪一个作为当今学校体育教育的指导思想呢?笔者认为新时期的学校体育要想为社会培养能与未来竞争与发展相适应的高素质人才,就必须以终身体育为根本指导思想。

首先,这是当前新形势下对学校体育教育提出的要求。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中国的基础教育从“应试教育”转到了素质教育的轨道。而体育教育作为素质教育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所包含的内容就不是简单的学生身体素质了,而应覆盖体育文化素质、终身体育能力等。其中,“终身体育”思想就是素质教育的新要求。新形势下的体育教育应坚持“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价值观,帮助学生寻找与自己的体能、兴趣爱好及未来职业发展相适应的运动项目,努力培养学生体育意识的形成,使大学生能够终身受益。

其次,这是当今大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传统的大学体育教育只注重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及体育技能,忽视了培养与学生身体及心理素质、兴趣爱好相适应的运动项目,更加忽视了培养学生的终身运动锻炼的价值观,而这些都是与大学生发展身体及心理需求不相协调的。终身体育的理论和方法不仅使学生在体育课上积极参运动锻炼及练习,而且将培养学生热爱运动的习惯,使学生在课外也能注重体育锻炼,使学生身心同步健康发展。

总之,当前大学体育教育应与时俱进,重新定位大学体育教育的目标,在课程方面做好改革,努力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价值观,真正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以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参考文献:

[1] 彭庆文.论新时期大学体育的基本属性[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