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技术的发展范文

时间:2023-09-19 17:42:2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航天技术的发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航天技术的发展

篇1

关键词:航天科普 发展困境 破解之道

中图分类号:G2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11(c)-0242-03

21世纪是科学技术蓬勃发展的新时代,国家的强盛离不开科学的力量。加强科学知识的普及教育,提高全民族尤其是青少年的科学素质,是增强国家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基础性工程。

航天科技是国家综合科技实力的重要体现。随着中国航天事业不断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尤其是载人航天工程、月球探测工程等重大航天工程的顺利实施,航天科技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的关注,并由此催生出一股航天科普热,使航天科技逐渐揭开神秘面纱,进入社会公众的视野。

国内出版界近年来也积极加入到普及航天科技知识的热潮中,编辑出版了一大批种类丰富的航天科普图书。据不完全统计,从2000年以来,出版界出版的集中讲解航天科技知识的在销科普图书达到近300种,涉足航天科普图书出版的出版社数量超过200家。此外,还有很多百科知识类科普图书设有宇宙太空、航天飞行的分册,或有专门章节讲解航天科技知识。如果算上这些图书,航天科普图书的出版数量是非常大的。这对培养社会公众对航天科技的兴趣和爱好,激发广大国民尤其是青少年崇尚科学、热爱航天、探索未知的热情与梦想,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在这股热潮的席卷之下,我国航天科普图书的质量与传统科普图书相比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取得的成绩应该予以肯定。但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航天科普图书出版在科普理念、选题定位、内容质量、作者队伍、原创力量、编辑水平、市场份额等方面仍然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成就让人欣慰,但存在的问题也应引发我们的理性思考。

1 发展现状分析

1.1 内容形式极大丰富,但与国外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在2003年神舟5号载人飞船发射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航天科技还带有一层神秘的色彩,众多的航天知识并不被大家所熟知,此前仅有与航天科技相关的少数科技类出版社出版了一些航天科普图书。这时期的航天科普书,大多是概略性地介绍航天科普知识,科普讲解主要以文字内容为主,图片为辅。因图书出版资金投入所限,图书大多为黑白印刷,只有少量航天科普图书配有彩色图片或彩色印刷。这些图书虽然具备知识的权威性和讲解的系统性,但是出版内容不够丰富,图书表现形式相对单调,趣味性和可读性明显不足。有人戏称那时的航天科普图书“恨不得一本书把读者培养成航天专家”。“科而不普”,是传统航天科普图书被广泛诟病的一个缺点。

2003年以来,随着“航天热”的不断升温,航天科普图书出版的品种不但越来越丰富,而且各出版社借鉴国内外科普图书创作出版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在图书的内容和形式上也有所创新突破,开始大量使用图片、绘画和故事来普及航天科技知识,文字讲解更通俗易懂,配发的图片越来越丰富,装帧设计和印刷越来越精美,对读者的吸引也越来越强。从布满文字、黑白印刷的传统航天科普读物,到配有精美图片的彩色航天科普图书,再到加入手绘图、故事元素和趣味性强的航天科普绘本,航天科普图书的表现形式越来越丰富,图书的可读性越来越强。

比如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2005年7月出版的《蓝猫淘气3000问――杨利伟航天科普系列》绘本图书,借鉴国外少儿科普图书绘本理念,把丰富的航天知识融入到富有趣味的绘画和故事之中,受到了少年儿童的普遍喜爱。该系列图书一套6本,每本开卷监测累计销量都在1万册以上,在少儿类航天科普图书销量排行榜上居于首位,也是比较成功的一套少儿航天科普丛书。

虽然进步是明显的,但是不得不说,像这类质量优秀的航天科普图书,在国内仍可算是凤毛麟角。同国外优秀的航天科普图书相比,不论是文字内容的可读性、趣味性,还是书中图片的丰富性、图片信息的内涵、图书装帧设计的精美程度,以及图书中蕴含的科学精神和人文气质,国内出版的航天科普图书,都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1.2 屡屡获奖,却“叫好不叫座”

在“科教兴国”方针的指引下,国家十分重视科普事业的发展。科普图书的出版经常得到一些科普出版基金的支持,也频频捧得国内诸多图书奖项。航天事业是国家科技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航天科普图书更是屡屡获奖。

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是促进航天科普图书不断发展进步的一大动力。但是与此形成对比的是,航天科普图书大都销售得不温不火,没有出现引人注目的畅销图书。现在的航天科普图书首印量一般只在3000~5000册,首印上万册的几乎难觅踪影。还有一些图书做出来就是单纯地为了迎合政府部门的喜好,这大大降低了航天科普图书的社会效益,出版社也难以在出版中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2 困境解读及对策思考

从现状分析来看,航天科普图书出版似乎走入了一个瓶颈期。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作者、编辑等人才资源的匮乏,也有图书自身选题定位及内容形式上的不足,而社会大环境的限制更是不容忽视。如何突破困境,找到破解的对策,值得我们深思。本文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2.1 应对多种传播媒介的冲击,加速数字化出版进程

目前我国社会正朝着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时代大步迈进,传播知识信息的媒介和渠道越来越多,新的传播媒介都能快速有效地向读者传播科学知识,这使航天科普纸质图书出版面临巨大的挑战。

不得不承认,诸如电视、多媒体光盘、网络,乃至电影、科学馆等,在信息时代快节奏的生活模式下,这些高科技传媒手段是科学普及的最佳传播方式。它们能使抽象枯燥的科学原理变得形象具体,趣味横生。相形之下,靠文字描述和图片静态展示科学知识的纸质出版物未免显得苍白无力。

尤其近年来,每到重大航天活动实施的前后一段时间,各大网站、电台电视台等新闻媒体都会推出或制作相关专题,开辟专门栏目介绍相关活动,其中大量内容都是与航天科普知识相关的航天活动背景知识。这些节目或栏目大都具有跟进速度快、内容丰富生动、形象直观等特点,在很多方面具有航天科普图书无法比拟的优势。特别是互联网上推出的航天科普专题和栏目,对图书销售的冲击尤其严重,这是导致航天科普图书销售不佳的原因之一。

面对这种情况,航天科普图书出版应加速向数字出版转型,以便利用网络多媒体手段,借助重大航天活动的契机,快速有效地推出融合多媒体技术和多种表现能力的数字化航天科普图书。

2.2 挖掘优秀的作者资源

没有好的作者就没有好的作品,高水平的科普作者是科普图书出版的必要条件。科普图书不同于一般的文学作品,它需要同时具备科学性和通俗性两大特点,优秀的科普图书更是需要浓厚的趣味性来吸引读者,其特殊性便在客观上提高了对作者的要求。优秀的航天科普作者不仅要对航天科技知识非常精通,还必须具备较为深厚的写作功底和人文素养,但投身于航天科学领域又文笔出众并爱好写作的人是少之又少,这自然加大了挖掘优秀作者的难度。

目前,航天科普图书的作者多为高校或航天科研机构的技术专家,当下正是我国航天事业迅猛发展的时期,航天技术专家往往奋斗在科研一线,攻关任务艰巨,很难挤出宝贵的时间从事科普图书的创作。加之目前国内现行的评价奖励机制,并不鼓励科学家们投身科普创作,晋级晋升只看有多少学术成果,不会看写了几本科普读物。这些都成为寻找优秀航天科普图书作者的阻碍。

面对这些难题,一方面,我们应把目光投向年轻的航天科普图书创作队伍中,注重培养专业的航天科普创作人才,这样也有助于改善我国优秀科普作者青黄不接、出现断层的现状。可以在高校中发现和培养青年教师和学生从事航天科普创作,也可采取科学家与青年作家合作的形式,以老带新,在完成科普创作的同时,锻炼新人,使其快速成长起来。

另一方面,我们应向西方国家学习,调动科学家投身科普事业的积极性。在西方发达国家,科学家做科普已经蔚然成风,这被看成是一种社会责任。而我国尚未能形成这种环境和机制,科技界甚至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拿不到课题的做科普,退休的老者做科普,爱出风头的做科普”。搞科普被视为不务正业,或者认为搞不出像样科技成果的才搞科普。科学家在青少年心目中有着非常崇高的地位,理应承担起科普职责,因为如果没有科学家群体的参与,任何科普都是无源之水。

为此,国家有关部门应出台相应政策,明确科普著作是科技成果的一部分,提升科学家从事科普创作的社会地位和职称待遇,从观念上扭转学术界对科普创作的态度,这样才能真正调动起科学家从事科普创作的积极性。

同样,由于航天科普图书的特殊性,对从事这类图书出版工作的编辑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要求他们不仅要具备扎实的文字功底和编校技能,同时还要懂得基本的航天科技知识。但目前,国内出版社编辑的素质还很难达到这样的要求。

对于航天科普编辑自身而言,应明确工作要求,不断学习,注重自我提高。首先,要更新科普观念及出版观念,勇于创新。其次,要适时学习和补充航天科技知识,关注航天科技发展的热点和前沿,保持职业敏感性。最后,要树立市场意识,拓展工作职能。

2.4 找准选题的读者定位

图书出版应以读者受众为中心,在选题的策划上,应准确定位读者群并明确读者需求。但现今国内的航天科普图书在选题内容的设定与读者群之间存在一定程度上的错位。

航天科普的主要对象应是青少年,特别是小学高年级以及初高中学生。因为这一阶段的学生是最需要普及和了解航天科技知识的,而这一阶段也正是他们掌握科学知识、培养科学素养、树立科学精神的关键期、黄金期。通过科普阅读强化青少年学生这方面的科学素养,无疑是最为重要和有效的途径。目前国内出版社出版的航天科普图书在选题策划时,大多也是针对这一阅读群体的。

事实上,航天科普图书的主流购买和阅读人群却是孩子家长和学龄前幼儿、小学低年级学生。

初高中学生升学压力大,作业多,为了提高学习成绩,实现升学目标,他们无暇阅读科普图书。即使有一些阅读时间,也大多被文学阅读和网络阅读占据。很多老师和家长认为科普教育与升学关系不大,不鼓励甚至不支持青少年学生阅读科普图书,导致针对该读者群的科普图书销售不景气。反过来,受科普图书出版经济效益不佳的影响,出版社在出版针对该年龄段读者群的科普图书上表现得越来越审慎,导致适合该年龄段学生阅读的优秀图书品种越来越少。除少量引进品种之外,基本上没有适合或受到中高年级学生普遍喜爱的航天科普图书,更不用说经典和畅销的航天科普图书。

相反,由于学龄前儿童和小学低年级学生没有升学考试的压力,该群体反而有大量时间阅读科普图书,年轻父母也很重视该年龄段儿童科学知识普及和科学精神的培养,因此是学龄前和小学低年级学生成为了航天科普图书的主要阅读对象。

然而出版社在做航天科普图书的选题策划时,很少将这一群体定位为目标读者群,因此,市场上针对低幼群体的航天科普类图书品种较少,这也是导致航天科普图书销量不佳的一个重要原因。比如内容广受家长好评的《中国少年儿童科学阅读》和《当代中国科普精品书系・航天卷》,很多家长购买后普遍反映:“内容介绍的很深很全面,但是更适合大一些的孩子阅读。”

出现这样的错位现象,说明出版社编辑在选题策划环节没有将市场调研做深做透,没有对读者群的需求和认知能力做准确深入的了解。鉴于此,航天科普图书的编辑在工作中一定不能闭门造车,要培养自己对市场的敏锐洞察力,多做调研,实地了解读者需求,在此基础上做好选题的读者群定位。

另外,航天科普图书的作者和编辑对图书阅读对象的把握还不够深入和细致。

不同年龄的航天科普图书读者,对科学认知的水平存在较大的差异。航天科普图书作者以及出版社编辑,要更新科普观念,加强对航天科普图书读者群的认识和研究,特别是要研究青少年群体的科学认知水平、理解能力、心理特点和阅读喜好,根据他们的知识水平和阅读喜好来创作、开发出适合不同年龄特征,具有较强针对性的科普读物。

科学普及出版社从美国引进出版的《科学素养的导航图》一书,根据青少年的生理、心理特点,将其从学前教育一直到高三所有年龄段的特征进行了分析,对每一年龄段适合于接受哪些科技知识进行了科学规范的分类,最后用图表的形式进行完整的展示。这本书对于推动青少年科学教育的研究以及相关资源的开发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对从事航天科普创作的专家和科普图书编辑在进行选题策划时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对创作和开发出有针对性的航天科普图书是极有意义的。只有使航天科普图书充分体现科普的贴近性,让青少年读后爱不释手,航天科普图书的创作出版才能真正获得成功。

2.5 内容形式亟待改进

目前我国航天科普图书在内容上的一大弊病是厚重有余,趣味性不足。

华罗庚曾说过:“深入固然不易,浅出更是困难。”我国的航天科普图书就是在“浅出”上做得还不够。很多航天科普图书在叙述和表达方式上刻板、生硬,失去了科普读物应有的通俗性、趣味性和文学性,有的图书甚至写得像科学论文,专业术语大量堆积,语言晦涩难懂。这样的作品其实并不符合科普创作的要求,达不到科学普及的目的,更不会受到读者受众的喜爱。长此下去,将直接影响航天科普市场的培育和开拓。

从大众传播学的角度来看,传播者传播的信息只有被受传者接受并满足了预期的心理期待,传播的效果才能得以实现。如果图书的内容、形式、叙述等方面给人感觉太厚重,不能引人入胜,那将很难为读者所接受,科学传播的目的就更无从实现了。这就要求航天科普图书在内容形式的创作上要在科学性与通俗性、知识性与趣味性之间找到平衡点。

其一,可注重通过绘画、故事等内容调动读者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好的科普书能够激发读者兴致盎然地去探索和理解各种科技知识,而不仅仅是堆砌难懂的名词、枯燥的数字和干巴巴的定理。

比如中航出版传媒有限责任公司2012年出版的《世界航天科普丛书》,就做到了把航天知识融入故事之中,用简洁的文字、生动的情节、有趣的插图来传播航天科技知识,减轻青少年读者阅读过程中产生的“疲劳感”,从而激发出青少年的阅读兴趣,极大地提高了该系列丛书的阅读效率。

一位青少年读者在当当网评论中说:“整套图书内容都挺不错,个人最喜欢宇宙飞船这一本,该书汇总了各个航天大国的全部宇宙飞船,讲述了人类在太空探索过程中遇到的各种惊险故事和令人敬佩的英雄人物,看得我热血沸腾,为探索中失去生命的勇士惋惜,为探索中取得的一次次突破感到无比的高兴。他们的努力付出,为人类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一位妈妈从网上订购该系列图书后说:“本来图书是买给孩子看的,但我先生翻看后同样爱不释手。他说里面的故事很多,不是那种枯燥的航天科技知识授课。”

这就是一个成功的案例。如果能将面向青少年的航天科普图书当作绘画书、故事书、文学书甚至游戏书来做,那么航天科普图书就不再是一幅冷冰冰的生硬面孔,在好读好看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普及了航天科技知识,培养读者的科学精神,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样的航天科普图书还有其他几种,如《中国少年儿童科学阅读》《当代中国科普精品书系 航天卷》等,但这种出版潜力还远没有被充分挖掘出来。

其二,应从简单地传授航天科普知识,向弘扬航天精神和科学探索精神发展。

一般说来,科普分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为科学知识的普及;第二个层次为科学方法的普及;最高层次为科学精神的普及。科普,除了普及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将科学的方法、科学的精神、科学的思想传递给受众。也就是说,科普图书内容的重点应从介绍客体向解剖主体迈进。

在这一方面,中国宇航出版社作为一家航天科技集图公司所属的出版社,表现出了航天专业出版社的深厚底蕴、探索和追求。《天魂:航天精神纪事》是2011年中国宇航出版社为纪念中国航天事业成立55周年而编写的一部纪实性文学作品。该书运用纪实文学手法,讲述了中国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再现了中国航天人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精神和“严、慎、细、实”的工作作风,集中展现了中国航天人不怕困难、敢于牺牲的精神追求,揭示了“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孕育形成的曲折过程。该书主题内容丰富,资料详实,情节跌宕起伏,文字真挚感人,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和表现力,堪称为“一部揭秘航天人艰苦创业奋发图强的英雄史诗,一首航天人不懈求索开拓天疆的嘹亮赞歌,一本记述航天人自主创新为国争光的生动教材”。

该社引进出版的《登陆火星》一书,是由美国航空航天局“火星探险车”项目首席科学家史蒂夫・斯奎尔斯(Steve Squyres)博士创作的一部纪实性文学作品。该书作者作为一名参与火星探测项目的科学家,在“精神号”和“机遇号”成功登陆火星并顺利完成探测任务后,详细回顾和记录了参与该项目的整个过程。美国航空航天局“火星探险车”项目团队华裔科学家王阿莲评价该书时说:“该书讲述了从科学目标的确定、科学团队的组建,到成功登陆火星的大量台前幕后、惊心动魄和感人至深的故事,真实记录了本项目中那些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血脉激荡的分分秒秒,为中国未来的深空探测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实证经验,是中国航天科学家、工程师、科研计划的组织者、领导者、管理人员,以及航天爱好者、青少年和大中学生的最佳参考书。”

中国宇航出版社出版的这些航天主题的文学性作品,不仅具有丰富的航天科技知识,而且让读者能够从阅读中体会到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尊重科学、重视技术的理性精神,实事求是、尊重规律的严谨态度,奋发向上、开拓创新的进取意识,这正是科学思想、科学精神、人文精神的真正内涵。中国宇航出版社的努力与尝试,也极大地丰富了航天科普出版的深度、广度和精神内涵。

其三,航天科普图书还需解决图片和绘图缺乏的难题。

图片以其直观、形象的特点,在科普图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受欢迎的知识类航天科普图书,大都具有图片丰富、清晰、拍摄角度好、图片构图和创意佳等优点。目前国内出版的航天科普图书中,大多采用的是美国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航天活动的图片,其中很多图片是从国内外网站、杂志上借用过来的,图片清晰度不够,分辨率不高,色彩失真,是这类图片存在的一个极难解决的问题,严重影响了航天科普图书的表现力。国内航天活动的照片大多分散保存在不同航天科技岗位和细分领域的技术专家手中,这些图片流传不广,再加上受制于保密审查问题,很多难得的镜头和画面,在国内出版物中很难见到。

另外,航天领域的科普专家,大多缺乏自己动手制图绘图的能力,使展示航天科技原理的示意图奇缺,而这些图片对于提高航天科普图书的品位和水平,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比如专门介绍载人航天的科普读物中,几乎没有哪一本书能够以画面的形式直观逼真地展示载人飞船的内部景象,更难得一见载人航天器生命支持系统的原理图和结构图,也没有哪一本图书能够展示舱内航天服和舱外航天服的结构示意图。对于以介绍载人航天为主要内容的科普读物来说,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极大的遗憾。建议航天科普作家培养和掌握手工绘图能力,以提高航天科普图书的内容丰富性和品位。航天科普网站也要大力收集并展示航天科技人员制作的相关原理图、结构图和手绘示意图,由国内外航天科普专家以及航天科普图书出版社自由下载使用。

此外,对于国内民用航天科技项目,也要尽可能放松航天科普图书内容和图片的审查,以便相关的科普图书内容有相应的展示载体。建议由相关部门建立定期解密航天器原理图和实物结构图的规则和标准,适时以图片形式向国内外公众展示航天科技成果。这样国内出版的航天科普图书就可以尽量避免使用国外几十年前的老旧图片,不再因为缺乏图片或文图不匹配,而降低航天科普图书的内容表现力和吸引力。

3 结语

篇2

近年来,中同航天科技集团公司通过加快推进航天技术应用与服务产业的发展,将军民融合作为发展的重要举措,明确战略地位,强化顶层设计和战略导向,不仅对集团公司经济规模和效益的平稳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同家经济社会建设作出了贡献。

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在型号研制过程中,形成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航天技术,并积极推动技术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在卫星及应用领域,形成了北斗卫星导航应用、卫星广播通信等优势产品和服务;在石油石化行业,依托火箭发动机和火工品技术成果进行二次开发和应用;在节能环保领域,基于空气流体理论,形成了气动脱硫脱硝等先进技术产品和工程服务,不但推动了军品技术的二次开发和应用,向且带动了国民经济相关领域的发展。航天科技鼓励军民融合发展主体单位在政策允许的前提下积极创新激励机制,鼓励项目团队开展军品技术成果二次开发和应用;为提高资产使用效率,集团公司始终重视军民资源的共享共用,鼓励军工资源在确保完成军品任务的前提下,有偿向民用产业领域开放;鼓励军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包括引入民营资本参与军工科研生产,在非核心军品领域发展混合所有制,推动军工资产上市融资等方面。

在质量可靠、进度可控、保密措施得力的前提下,航天科技在基础产品研发、零部组件生产、试验设施、地面设备采购、标准件及部分分系统采购等方面,积极稳妥引导民营高科技企业参与军工科研生产,提升我军装备的性价比。军工技术的开发主要以军工任务为目标,民用转化需对其进行二次开发,而二次开发具有风险性,急需政府的投入。加大对航天技术融入战略性新兴产业等行业的支持,推动航天技术在国民经济重要行业和领域的应用。特别是面对国际竞争,应加大力度支持我国自主品牌,鼓励采购替代进口技术与产品。此外,由于行业相对封闭和壁垒的存在,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能够军民两用的航天技术难以进入相关行业,无法为行业发展提供支撑。

积极探索创新民项目市场化反哺回馈机制,加大民营资本参与民项目建设的力度,充分体现市场在民项目中的决定性作用,在项目交易转让、合资入股等方面设计公平、公开的机制,鼓励民项目公司充分利用资本市场,通过设立股份制公司的模式上市融资。结合第四次军品科研生产能力结构调整,建设“小核心,大协作”寓军于民的军品科研生产能力结构布局,考虑将实施股份制改制的承担重要军工任务的军工企业纳入保军单位,并在军工能力建设、武器装备生产许可、军品业务税收等政策方面继续给予支持。在健全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安全退出制度、加强民企国防教育和责任意识的基础上,除重要领域外,在一般性领域和完全开放领域,继续推动民营企业参与军工科研生产和能力建设,充分调动和发挥民营资本的积极性和活力。军工知识产权的发明创造多数属职务发明,通过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实施细则以保障职务发明人的合法权益,调动职务发明人的积极性。同时,由于军工知识产权大部分涉及同家秘密,必须在脱密的基础上,推动军工技术成果转化和应用,并通过转化评估体系,公平公正的体现民技术成果在转让、项目孵化、产业化推广等环节中具有的价值。

篇3

第二天下午,同学们个个穿着崭新的校服、带着校徽,乘着学校租来的几辆大轿车,向展览馆开去。一路上车水马龙,去参观的车辆一辆接着一辆,不一会儿就到达了目的地。啊,这里参观的人可真多,原来今天参观的还有好多学校,看来这“航天展”的名气还真不小。我们走下车,排着整齐的队伍,随着熙熙攘攘的人流,摩肩接踵地向展厅涌去。(走进大厅)

进入展厅,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几艘火箭模型,有前苏联的“卫星号”、“东方号”、我国的“号”、美国的“土星5号”等。讲解员介绍说,火箭是一种运载工具,是专门用来向太空发射东西用的。它装上弹头就是“导弹”;装上人造卫星或飞船就是“运载火箭”;装上空间探测器就可以进行科学实验。我想,乖乖,这家伙可真是个“神”,要是都装上了“核弹头”,这人类不就在一瞬间被它毁灭了吗?这可是个“真神”呀!(火箭的神奇)

听讲解员说,火箭的发射是靠高压气体的“反冲”作用推动的。而高压气体的产生,是靠带有燃料和助燃氧化剂的发动机点火燃烧生成的。它的发射能力,主要取决于发动机的“级数”,“级数”多的,就像一个一个的接力棒,这样发射得就比较远。(火箭的工作原理)

我们目不转睛的看着这些火箭模型,听着讲解,仿佛自己也随着火箭升入太空,心旷神怡地在太空遨游。这时,不知是谁问了句:“我国第一枚运载火箭是什么时候发射成功的?”讲解员说:“那是在1960年2月19日,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枚探空火箭;1970年4月24日,又把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送入太空。”又有人问:“难道我国研制的火箭就这么几个吗?”“不!”讲解员不紧不慢的说,“到目前为止,我国已经研制并成功发射了12种不同类型的运载火箭,形成了一、二、三、四号四个不同的系列产品。到2005年底,我国已经发射了近百颗国产卫星、六艘飞船、27颗国外卫星。光系列运载火箭就进行了88次发射。自1996年以来已连续46次发射成功。火箭发射的22颗返回式卫星,除一颗外,其它都成功地返回了地面。我国还为澳大利亚发射了多颗通讯卫星。”(我国航天事业的成就)

讲解员接着说,我国是世界上第二个掌握高空火箭二次点火技术的国家,第三个掌握卫星回收和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第四个掌握一箭多星技术的国家,第五个能够独立研制和发射卫星的国家。目前,我国的火箭发射成功率已经达到了国际一流水平。” 大家一边听,一边点头赞叹,心中对我国的航天事业充满了无比的自豪。(我国航天事业在世界上所处的位置)

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我们还参观了一、二、三、四号的发射过程,看到了我国“太空第一人”杨利伟、“神六”飞行员费俊龙和聂海胜那为国争光的骄人英姿;我还看到了航天员穿的航天服,除头盔和胶皮手套外,整个航天服是用一种特殊的高强度涤纶制成,重10千克,航天员只需3分钟就可穿戴整齐。讲解员说:“航天服主要是航天员在出舱活动时穿的。在轨道飞行期间,航天员可以穿飞行制服或便装,但在航天器发射和再入大气层期间,必须穿一种特制的防护救生服。”通过观看录像,我还看到了航天员在飞船上吃东西的场面,那些食物好像都在空中漂浮着,航天员吃的时候一抓一抓,看起来真有意思。(看航天发射过程)

篇4

钱老在1993年7月23日给我的信中,展望了未来载人航天要的创新技术:

我认为人们尤其应该重视遥现技术和遥操作技术,以大大节约人长期在天上“受罪”的巨大代价。我希望我国的航天事业能后来居上,胜人一筹!

航天事业的又一重大发展是空天飞机,尤其是把它作为用半小时即可横跨2万公里的民航工具。所以空天飞机是21世纪的重大成就。但此项技术工作规模和难度空前,耗资达千亿美元以上。今天世界上无论任何国家都无法独家承受此负担,只有国际合作才行。请看,就是花费100亿美元的超导超级质子反质子对撞机(SSC)也是多国共建的,我国将参加,贡献1亿多美元的设备。因此我请您研究以下工作设想:

首先,继续跟踪国外有关空天飞机的发展动态。

其次,研究各种可能的方案,进行国际共同开发空天飞机。

再次,我国作为国际合作的开发者,该如何作准备,也就是争取参加国的资格,人家需要我们。我们能参加SSC,就因为我们通过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工作,使人看到我国的科技力量和加工生产能力。

21世纪的中国人一定要在空天飞机上显一显身手,一件国家大事。

在这封信中,钱老提出了三个未来载人航天的发展方向:

第一,为了实现更便宜、更安全和更灵活的载人航天飞行,钱老建议在我国研制成功载人飞船后,应将航天运输系统的目标,瞄准空天飞机。钱学森在1962年出版的《星际航行概论》一书中,就提出了使用吸气式发动机的概念。他提出了用一架装有喷气发动机的大飞机,作为第一级运载工具,用一架装有火箭发动机的飞机,作为第二级。关于吸气式发动机他提出要“以涡轮喷气发动机起飞,当高度超过10千米及飞行速度达到两倍声速以上时再把冲压发动机开动,继续爬高和加速,直到极限,然后第二级火箭脱离第一级起飞。”1990年12月28日致朱光亚的信中指出:“近见美国好几期都有关于高超声速飞机的报导乃至空天飞机研制的报导,美国是主力,其他好几个国家也在搞。看来这是21世纪的航空航天技术。”

第二,钱老强调要发展遥现技术和遥操作技术。钱老认为,人与自动化系统的优化结合,包括采用遥作学的技术,使人在地面更好地参与空间科学实验活动,将是未来航天系统的发展方向。他在1993年8月23日给朱光亚的信中建议将英语中的“teleoperation”译成“遥作”,“telescience”译成“遥作学”或“遥作技术”。对于遥作及遥作技术的意义,他在这封信中说:

回想历史,人们总是想用机器代替人干活,最早是人力、畜力驱动的机床,然后是机器能力的机床,后又有数控机床。再进一步就发展机器人;后来因为机器人太笨,所以开发智能机器人。但就是智能机器人的智能也是有限的,还要操作人在现场管理、调节。但一人管多台机器人,操作人要眼看四方,跑前跑后,十分紧张,一秒也不能休息。日本工厂在机器人生产线上的操作工人据说只能干两三年就退入另外工作,太累受不了。

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就是遥作技术,操作人不在现场,可以安安静静,舒舒服服地管好机器人生产线。这是人・机结合概念的扩展;机不只是计算机,还有智能机器人。

这才是遥作技术的革命意义!遥作技术要应用于一切生产。遥操作空间站上的工作只是其中之一而已。

篇5

早有多位专家出面澄清,“2012年为世界末日”不过是个传说,是对玛雅历法的曲解。其实,即便没人出面辟谣,也不会有多少人真的把这个所谓预言当成一回事,因为此前已经有多个末日预言在事实面前不攻自破,最典型的便是“1999世界末日说”。2012年1月1日,地球又安详地迎来了第一缕晨光,相信到了预言里的“末日”12月21日,太阳会照常升起,而人类又忙着准备迎接又一个圣诞节和新年了。

至少在眼下,只要不发生核大战,地球还是安全的。但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人类又不能没有对未来的忧患意识。忧患什么?就是人类所面临的尚不足以导致末日来临的灾难。

刚刚过去的2011年,可谓多灾。2011年1~3月,低温暴雪袭击北半球;3月11日,日本发生9级特大地震并引发海啸;紧接着,罕见的干旱、洪水、大风袭击各大洲。进入4月份后,中国南方降水严重偏少,有的地区较常年减少一半以上,河湖水位持续偏低,水利工程蓄水不断减少,发生了严重的旱情。

美国一般用10亿美元的损失作为衡量最严重气候灾难的标准。2011年,美国遭遇了罕见的龙卷风、洪水、大雪、干旱、酷暑以及山火等12场损失超10亿美元的自然灾难,创造了历史新纪录。据美国国家气象局介绍,美国去年出现的极端气候至少造成1000人身亡,单单这12场“十亿美元灾难”就造成了520亿美元的损失。这一年间出现的“十亿美元灾难”的数量已经超过了整个上世纪80年代。

瑞士再保险公司去年9月初便公布,2011年各保险公司赔付和待赔付的保险金额已达700亿美元。700亿美元中,人为灾难赔偿金额只有30亿,其余均为自然灾害给保险业造成的损失。当时的数据尚未计入飓风“艾琳”对美国保险业的创击,最终全年保险赔付金额有可能突破原来的最高纪录。

美国气象局资深专家海耶斯说,他从未见过任何一年像2011年这样出现如此多的极端气候,他称之为“致命的、破坏性的、无情的2011”。

2012年是否比2011年更无情我们无法预知,但越来越多的科学家表示,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及厄尔尼诺现象、拉尼娜现象的增多,地球气象已开始恶化,极端天气将更加普遍。严峻的现实警示人类:面对灾难,从现在起,我们必须做点什么。

2010年,著名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在接受采访时,爆出惊人言论,称地球将在200年内毁灭,而人类要想继续存活只有一条路:移民外星球。霍金说:“人类已经步入越来越危险的时期,我们已经历了多次事关生死的事件。由于人类基因中携带的‘自私、贪婪’的遗传密码,人类对于地球的掠夺日盛,资源正在一点点耗尽,人类不能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所以,不能将赌注放在一个星球上。”霍金表示,人类如果想一直延续下去,就必须移民火星或其他的星球,而地球迟早会灭亡。至于这个时间期限,霍金预言:两个世纪。

人类迟早要挣脱地球的束缚,是毫无疑问的。霍金将拯救人类的希望寄托在航天技术的发展上,从一个侧面说明,航天技术的发展承载着人类未来的希望。我们宁愿相信,霍金之说并不是建立在科学依据上,而应该理解为大师对人类的一个忠告。虽然科学家们一直在努力寻找类地星球和移居外太空的方法,能否在200年内找到却不一定。但做不到不等于不需努力,否则就会坐以待毙。拯救人类的重任,或许真的非航天技术莫属。即使暂时不能向太空移民,将航天技术用于防灾减灾却是可以尝试的;而且事实证明,在减灾防灾方面,航天技术也是大有可为的。

篇6

关键词:航空航天材料;专业英语;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0-0092-02

航空航天材料是指飞行器及其动力装置、附件、仪表所用的各类材料,是航空航天工程技术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之一,也是材料科学中富有开拓性的一个分支。飞行器及其装置的设计,不断地向材料工程提出新的课题,推动了航空航天材料科学的进步。各种先进材料的出现也为飞行器及其装置的设计提供更多的可设计性,极大地促进了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因此,先进航空航天材料的开发、研究与应用反映了一个国家的工业水平与航空航天技术,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与国际影响力。因此,各国都把先进材料的研究和开发放在重要地位。尽管我国近年来在航空航天材料的研发方面取得了巨大进展,但仍然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需要不断学习和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经验。而国外相关资料都是英文出版,这就需要航空航天材料方向的学生具有较高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英语的听、说、读、写能力,以完成获取专业所需信息等任务。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英语是一门语言应用与材料专业知识紧密结合的课程。它不但涉及英语科技文体的语法特征和材料专业技术文献的语言特点,而且涉及一定的专业技术内容及科技信息交流。课程目标是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专业文献的阅读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听、说、写、译能力,使学生能够熟练应用英语交流、获取知识。同时促进学生掌握良好的语言学习方法,提高文化素养,以适应社会发展和航空航天技术进步的需要。课程的教学目标是:掌握一定量的与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有关的常用单词和常用词组,并掌握一定的构词法知识,具有识别生词的能力,能顺利阅读专业相关的英文原版教科书、参考书及专业论文。但现行的教学模式在教学管理与培养方式中存在许多问题亟待解决,目前也没有针对航空航天方向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英语教材。因此,迫切需要完善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式,改编教材,以全面提高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英语的教学质量。

一、改编现有专业教材,扩展学生专业视野

浏览现有大部分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英语》教材可发现,内容基本是《材料科学概论》或《材料科学基础》的英文版本的改编,实际是英文版的专业教材,不具专业英语教材特点。而且教材内容的更新速度慢,与国际上材料科学的快速发展不相适应,学生阅读起来单调、枯燥。因此,在现有教材的基础上,急需编写新版实用性教材。新版教材需兼顾英语的语法特点和材料专业技术知识,既强调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又涵盖国际研究前沿趋势。

从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及翻译的综合能力着手,按照从难到易的教材内容顺序,突出航空航天行业背景及新技术特点,完成《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外语》教材的设计与撰写。从教材章节编排上,按照先介绍语言知识后介绍材料专业的顺序布局。可以在开始的章节介绍科技英语的构词、语法的特点以及专业学术文章的撰写规则。随后的几个章节,简单介绍材料的基础理论知识,学生可以结合以前学习的材料专业知识进行这部分的学习。目的是给学生介绍英文专业词汇,让学生逐渐熟悉专业英语的阅读。随后,在材料学的专业知识内容上,结合专业基础课程,着重介绍和航空航天技术紧密相关的材料研究内容,例如飞机结构复合材料、高温材料、隐身材料、非晶材料、太阳能材料等。同时,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阅读和理解专业文献资料的能力,提高学生从专业文献中获取重要信息和跟踪学术研究前沿的能力,教材还可以向学生介绍利用互联网站和相关的学术期刊网站获取最新专业文献的方法。并且,从材料专业高质量的国际期刊上精心选取一些难度适中的综述性和研究型的论文作为课堂教学内容。由于这些论文内容新颖且紧密跟踪本领域的研究前沿,学生也易于接受。这样,既提高了教学效果,也使学生对专业英语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地认识和理解。

二、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夯实学生基本功

调研各高校材料专业的本科生教学计划,发现专业英语课程设置在第七至第八学期,大四学生对英语学习逐渐变得陌生,如果直接面对专业英语的学习,势必会造成学生学习的困难。因此,教师除了教授教材的内容外,可以适当拓展相关内容的英语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知识结构设置上,可以根据学生毕业后学习、就业及工作的实际需要,突出对学生专业英语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为了突出实际应用能力培养及常用交流,可按照先读后写,先听后说的思路,来对学生进行专业英语实际应用能力的训练。通过由学习模仿到实际应用的教学模式,重点培养撰写英文摘要、写推荐信、求职信、会议常用发言以及模拟求职对话等能力。除此而外,还可以就学生即将面临的毕业设计论文撰写,展开介绍和讲评。“学以致用”,而实际应用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学生一旦体会到能从专业外语的学习中获益,便会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促进专业英语的教学。

为了增加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增加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最新外文视频。材料科学与工程是一个大专业,其中又有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及陶瓷材料等二级专业,因此除了完成教材的教学内容外,还应针对不同专业分门别类地介绍材料的最新的实际应用。介绍时,可以从互联网上搜索最新的文字资料,也可以搜索最新的视频资料,其中视频资料更生动,因此受到学生们的欢迎。比如在讲解金属材料和复合材料时,可以给学生播放波音、空客等制造飞机发动机及机身结构的最新技术视频。还可以通过播放如太阳能电池、风力发电技术及3D打印技术等视频,加深学生对陶瓷材料、功能材料及复合材料在新能源及新技术领域的应用认识。因此,通过利用多媒体技术的视频资料,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扩充学生的词汇量,还可以使学生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了解相关技术的应用前沿,深化在学生对航空航天材料科学与工程的认识。

三、改革课堂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材料专业英语是一种正规的书面体,专业词汇多词形复杂、句子长,且与专业知识结合紧密,相对于基础英语来说,缺少文学作品中的韵律、节奏感,读起来抽象、枯燥,造成教师讲授、学生学习的兴趣不高。如果采用传统的专业课程的讲课为主的教学方法,势必不能有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应该结合英语课堂教学和专业课的教学特点,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课堂教学。

可以采取英语课堂的教学,让学生随堂朗读教材内容,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既熟悉了教材内容,又对英语的“说”有提高。随后,对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分析教材内容,或者也可以提出一个小话题,学生可进行问题的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英语口语技能,也加强了学生分析专业问题的能力。课后布置适量的课后翻译作业,可以是对教材内容的翻译也可以是对课堂增补内容的翻译,通过英汉互译的环节,巩固课堂教学内容。在课程结束前,还可以穿插学生就自己的毕业设计方向,做一个简短的英文讲座,既可以对课堂教学效果进行测试,也可以提高同学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增加同学们英语交流的信心。

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如前所述,可以围绕课堂教学时的内容,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为学生补充国际上航空航天材料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先进的应用实例,可以是文字资料也可以是视频文件的学习。进行文字资料的学习时,可以采用先朗读后分析、翻译的方法,逐步分解。进行视频资料的学习时,教师应提前将语音资料转换成文本资料,课堂上可以进行边视听边进行讲解,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进行学习,进而达到良好的课堂效果。

四、结语

我国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对航空航天材料的研究提出更高要求。航空航天材料的研究人员必须及时关注国际发展,密切和国外学术交流,才能保障材料领域的不断进步,这就对科技人员的专业英语要求也不断提高。因此,通过对航空航天材料专业英语教材、课堂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改革与优化,来全面培养学生的读、听、说、写、译的综合能力,增强学生的国际竞争力,为航空航天材料技术领域输送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李成功.航空航天材料[M].国防工业出版社,2002.

[2]鲁红典,邵国泉,谢劲松.对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英语教学的思考[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3,(04).

[3]马彦青,魏忠,陈凯.《专业英语》课程的教学探索――以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5,5(21).

[4]陆江银,王春晓.化工专业英语教学方法探讨[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01).

[5]孙丽丽,毕凤琴,张旭昀.金属材料工程专业英语教学改革实践的认识与思考[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0,(05).

[6]徐征,陈利生,余宇楠.关于高职院校冶金工程专业英语教材建设的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1,(11).

[7]董世艳.石油相关专业研究生专业英语词汇学习策略研究[D].长江大学,2013.

篇7

构、规章制度、方针政策和规划计划等条件的保证;需要科技进步、管理科学两个经济发展的轮子协同运作;需要讲奉献、懂专业、善管理、会经营的领导班子;……。

本文仅就产品大讨论、选定产品这一关键进行简要论述,有了一个有市场前景的好产品,就为规模、质量、效益的发展道路提供了前提和基础。

一、支柱产品与优势产品选定的现状

一个企业根据市场的需求选定一个或两个好的产品,才能在改革与发展中有所作为。航天科技工业发展民品的十几年历程,正是围绕产品这个龙头做了大量的工作,时至今日,提出了支柱产品,优势产

品的发展思路,必将为航天民品的发展带来深远而重大的影响。但以本人之一孔之见,在产品选定上尚有不尽人意之处。

1.产品选定不只说到“水果”,还应说到是“苹果”、“香蕉”、“鸭梨”

1993年,航天工业总公司提出了发展三大支柱民品(汽车及其配件、计算机及其应用、应用卫星与卫星应用),并相继提出各院、局、基地发展优势产品,而且选定和开发了一些具体产品。但有些支柱产

品和优势产品尚属于指到“水果”,还未明确到“苹果”、“香蕉”、“鸭梨”这样确切的产品,因而影响了产品的开发。

2.发挥航天高科技优势,但不要成为“包袱”

扬长避短,发挥航天高新科技优势是发展航天民品的一条重要指导原则。但科技优势不等于产品的优势,更不等于经济效益的优势。一个在市场上占有一定份额、经济效益比较好的产品,可能在其某个

局部或关键部位应用高新技术,但从整个产品的宏观上看,不一定是高新技术。例如:高尔夫球杆的钛合金球头,低压电器用铜基无银触头,在钛合金应用、粉末冶金技术的配方等方面有高新技术,但

从宏观上看属于常规技术,但国内外市场需求量很大,经济效益肯定也是可观的。另有些市场前景好、价格合理,可以上规模、出效益的产品,也并不一定有什么高、新、精、尖、难的技术,产品的价

格下不来,市场销路肯定打不开。因此,在航天民品的产品选定中必须处理好发挥航天高技术优势与考虑市场需求、上规模和应用成熟技术、决窍的关系,切不可把发扬航天高科技优势成为“包袱”,

“高不成,低不就”,成为一事无成的“自傲、清高者”。

3.中试环节的薄弱影响上规模、出效益产品的选定与投产

航天民品中试环节的薄弱,原因是多方面的,无非是认识论上的原因(思想观念);经济基础上的原因 (投入不足);方针政策上的原因(科技成果的价值问题;科技成果持有单位、持有人与中试投产单位

利益均衡问题);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上的原因(所厂联合难、内部转化难,形不成经济利益共同体);凡此种种,本文不去赘述。总的讲, 还没有按规范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去开展中试和转产。

正因为如此,在航天科技成果与规模化产品间脱节,研究所自己组织生产受人、财、物、生产能力、管理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只能小打小闹或半途而废;有的转产到航天总公司以外的乡镇或私有企业,

墙内开花、墙外香,科技成果持有人可能得小利,科技成果持有单位和整个航天科技工业则无利可得。生产企业苦于经济实力有限,承担风险的能力低,难以选定未经中试的科技成果进行中试和投产,

因而就无法发展成为规模经济,取得规模效益。

4.航天技术的直接应用潜力很大

航天技术的直接应用是落实航天科技工业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的一个重要方面,自改革开放以来已取得了显著成绩,例如:运载火箭的国际商业发射服务、特殊贸易等,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是十分可

观的。然而,在这方面潜力是很大的,例如,刘纪原总经理倡导的以航天育种工程、卫星减灾系统工程和航天科技工业服务于传统工业的技术改造为主要内容的航天效益工程,就是一个大有可为的项目

。利用航天的人力和设备资源,利用已有的科技成果,服务于国民经济建设,为减少每年约1千亿的自然灾害损失,到2000 年增产1千亿斤粮食而作出航天科技工业的一份贡献,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是

巨大的,也是国民经济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难题。

二、在产品选定方面的对策

1.开展产品大讨论,确定支柱民品、优势民品的具体产品项目

1991年,上海市经委组织了上海产品发展战略大讨论,经过近半年的论证、讨论,确定了8个重点产品, 9项重点技术,如:二轻局的“上菱”、“水仙”电器;广电公司的“金星”彩电;纺织局的“二

毛”、 “三枪”牌棉毛衫裤;上海汽车工业公司的“桑塔纳”;上海轮胎橡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名牌产品等。时至今日,虽只短短的四五年,当年确定的重点产品和重点技术已成为上海经济的支柱,

并已产生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鉴于此,航天工业总公司根据抓(总公司抓三大支柱产品)、促(促各院、局、基地发展优势产品)、放 (放开各设计部、所、厂的民品)的方针,应开展各层次的民品发展战略的大讨论,分层次,从下而上

、再从上而下,多次反复,逐步逼近;要全方位,包括专家学者、领导干部、科技人员、工人、供销人员,也应吸收有关行业和经济界人士参加,广开言路、畅所欲言;论证与讨论相结合,对于预选的

产品要进行技术、经济、市场的可行性论证,在论证的基础上进行讨论和评审;民主与集中相结合,在充分发扬民主的基础上适时集中,像当年讨论“八年四箭”和确定80年代前期三项重点任务那样,

设计部、所、厂,院、局、基地,总公司三个层次都形成各自的民品产品目录,要确指的,而且要按“三步棋”的思想,明确近期的、中期的和长远的三方面产品,并按既定的产品计划(此计划亦应根据

市场的变化予以修正)坚决执行,以求航天民品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

2.航天科技工业要在自己有独特优势,有市场潜力的技术上下功夫,开发产品

航天科技工业经过近40年的各类航天型号研究、设计、试制、试验和生产的实践,已经形成和积累了有独特优势的科技成果(有的需要中试,有的可直接投产),如:低温技术、特殊材料技术、原阀活门

技术、密封技术、热管技术、数控技术、工业过程控制技术、医疗医药与环保设备的研制等。这些技术有些是国内其他科技工业部门所不具备的;有些是产品背景比较清楚,市场潜力大。只要精心组织

,采取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体制、机制和管理,是会形成规模经济,产生规模效益的。

3.锲而不舍地抓航天科技成果的直接应用

随着通信广播卫星、气象卫星的发展和应用,“航天”正逐步走入千家万户,成为人们衣食住行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航天技术深入到国民经济各领域是未来的大趋势, 应瞄准这个大趋势,锲而不舍地

抓航天技术的直接应用。

俗称“二航天”运载火箭的国际商业发射服务已初步打开了局面,占领了一定的市场。应该看到,要巩固和扩大这一市场并非易事,要靠自身卓有成效的工作,达到中国运载火箭要成为国际运载火箭发

射服务补充这一预定的目标。

国民经济各领域对航天科技工业需求的国内市场更是一个广阔的天地,以航天育种工程、卫星减灾系统工程、航天科技工业服务于传统工业技术改造为主要内容的航天效益工程,尽管在资金筹措、工程

立项、队伍组织、技术工作、运作机制等各方面都有一些困难,但只要看准了的事,就要坚持,这是落实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精神, 实现航天科技工业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的大计。

4.研究和明确选定产品项目的政策与指导原则

在运载火箭的国际商业发射服务中,我们明确地提出了利用我国研制生产运载火箭的富余能力为运载火箭的国际商业发射服务提供补充的指导原则,这一指导原则不谨有利于进入运载火箭的国际商业发

射服务市场,而且有利于统一国内各部门、各研制单位的认识,步调一致地去夺取胜利。发展民品工作中的各类支柱民品,优势产品也都应制订相应的产品战略与政策,包括在行业中的地位、分阶段的

篇8

关键词:航天侦察力量;卫星;军事光学侦察;情报;通信

中图分类号:TP3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1)21-5235-02

Analysis of the French Space Scout Force

CHANG Xin, XIANG Sheng-yu

(Unit 61651 of PLA, Beijing 100094, China)

Abstract: Recently, spaceflight technology is developing quickly, and is utilized in military affairs more and more. Bring the transform of campaign form. Spaceflight scout is part of the military spaceflight, which bring into play an important action in high tech war future. From introducing the course and the actuality of France spaceflight, the character, capability and function of the spaceflight scout secondary planet in these realms which include optic imaging planet, signal informative planet and military signal communication were analyzed. Integrating development orientation of the World, the trends of developing in France spaceflight also were analyzed in this paper. Hope it will be useful for spaceflight career.

Key words: spaceflight scout; secondary planet; military optics scout; intelligence; signal communication

航天侦察集当代高新尖技术于一体,已成为一个国家军事实力的象征。法国作为欧洲军事实力最强的国家之一,其强大的航天侦察力量格外耀眼。1965年11月26日法国发射了“阿斯特里”试验卫星,标志法国航天侦察力量建设的开始。随着“斯波特”系列卫星的发射升空,其航天侦察技术飞速发展,航天侦察力量日益强大。

法国一方面奉行独立自主的发展方针来形成本国的航天技术竞争优势,另一方面极其重视跟欧盟及其他国家的合作。法国与我国在航天建设方面也存在很多合作。既是合作者,又是竞争者,我们有必要深入了解法国航天侦察力量的建设。可以从中得到很多启示,对我国航天力量的发展有所帮助。

1 法国航天侦察力量现状

1.1 光学成像侦察卫星

法国主要的成像侦察卫星有民用“斯波特”对地观测卫星系统、军用“太阳神”系列成像侦察卫星系统及“昴星团”光学成像卫星星座。

1.1.1 “斯波特”系列卫星

斯波特(SPOT)地球观测卫星系统是在1976年正式开始的,由法国国家研究中心设计,与比利时和瑞典合作制造。第一代卫星包括SPOT-1、-2和-3三颗卫星,第二代卫星则包括SPOT-4和-5两颗卫星。其中SPOT-1、sPOT-2和SPOT-3卫星均已停止工作。SPOT-4工作能力有所下降。目前SPOT-5卫星是SPOT系列的主工作卫星。

SPOT-5卫星重3030千克,比SPOT-4(2755千克)重,设计寿命5年。与前4颗SPOT卫星相比,“SPOT-5”卫星有较大改进,并携带有新的仪器设备。其中包括:一、高分辨率立体成像仪,这是新增加的最重要的仪器设备,它能同时获取两幅图像,因此可用于制作更为精确的地形图和高程图;二、两台高分辨率几何成像仪,可拍摄2.5米分辨率的全色图像和10米分辨率的彩色图像;三、“植被-2”相机,几乎每天可实现全球覆盖,图像的分辨率为1千米。其他新增加的设备和能力还有:新的星跟踪设备,可提供更精确的星定位图像;新的星上处理能力,可同时处理5幅图像。

1.1.2 “太阳神”系列成像侦察卫星

法国于1977年首次提出萨姆罗军事光学侦察卫星计划的设想,1981年开始研究部署这种侦察卫星的可行性。1985年12月,由萨姆罗更名的太阳神(Helios)军事侦察卫星研制计划正式开始。

1) 太阳神-1卫星

太阳神-1卫星计划由法国国防采办局主管,由法国国家航天研究中心监造。整个太阳神-1系统由两颗卫星(太阳神-1A卫星、太阳神-1B卫星)加地面设施组成。

太阳神-1A数字图像传输型侦察卫星重2.5吨,运行在高约680干米、倾角98°的太阳同步轨道上,重访周期为48小时,设计寿命5年。

太阳神-1基于SPOT-4卫星的平台(提供控制、电源和推进等),但其光学成像系统和磁带记录仪(能够存储数百幅图像)的性能比SPOT-4卫星大大提高。星载主遥感器是1台CCD光学相机,用推扫方式拍摄1米分辨率图像。其三轴稳定系统和精确侧摆系统使星载相机不仅能够拍摄星下点目标,还能够以倾斜角度拍摄地面轨迹两侧远达400千米处的目标。星上除了像SPOT卫星一样装有红外敏感器外,还加装了恒星传感器(亦称恒星跟踪器),以自动测定卫星相对于基准恒星的方位,从而使指向精度高达0.005°(RMS)(相比之下,SPOT卫星的指向精度为0.05°)。图像数据可实时传给地面站,或先存储在星载磁带记录仪上待飞越特定地面站时再下传。此外,卫星还装有电子情报搜集设备。

太阳神-1B卫星与太阳神-1A基本相同,1994年2月开始建造,1999年12月3日从库鲁发射升空,进入与太阳神-1A大致相同的太阳同步轨道。此后,两颗太阳神-1卫星协同工作,将地面目标重访周期缩短至24小时。

目前,太阳神-1B与2004年因电源故障无法继续工作,已按指令脱轨;1995年发射的太阳神-1A至今仍在正常工作。

2) 太阳神-2卫星

1994年4月,太阳神-2卫星方案论证工作启动。太阳神-2系统包括两颗卫星:太阳神-2A、太阳神-2B(分别于2004年和2008年发射升空)。

篇9

白皮书是政府、议会等就重大问题公开发表的文件。航天白皮书,体现了中政府对航天事业的高度重视,表明了推动航天事业发展的信心和决心,也凸显了中航天进一步走向透明和开放的态度。

从2000年到2011年,三部白皮书的发表跨越了11个年头。如果以2006年为中间点,对中航天前后两个五年时间段的发展做一个大致梳理的话,我们就会发现,中航天发展正处于“提速”阶段:

――从研制及发射卫星的数量看,前一个五年,自主研制并发射22颗不同类型卫星,后一个五年,这个数字是70颗,增长7218%。

――从运载火箭发射次数看,前一个五年发射24次,后一个五年发射67次,增长了179%。

――载人航天方面。前一个五年中,取得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实现“两人多天”的载人航天飞行,突破了载人航天基本技术;后一个五年中,载人航天工程顺利进入“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首次顺利实施航天员空间出舱活动,成功进行首次空间交会对接试验,突破了建设空间站的关键技术。

――深空探测方面。前一个五年中,开展了绕月探测工程的预先研究并开始实施;后一个五年中, “嫦娥一号”、“嫦娥二号”相继飞向月球,出色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开启了中航天的深空探测新时代……

比较三部白皮书,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中航天跨越发展的轨迹;而最新的2011年白皮书,又预示着中航天发展的全方位提速在下一个五年中将体现得更加充分。最新的白皮书明确:未来五年,中将加强航天工业基础能力建设,超前部署前沿技术研究,继续实施载人航天、月球探测、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新一代运载火箭等航天重大科技工程以及一批重点领域的优先项目,统筹建设空间基础设施,促进卫星及应用产业发展,深入开展空间科学研究,推动航天事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与前两部白皮书相比,新白皮书丰富和细化了空间技术方面的内容,在阐述过去进展与未来任务时,按照航天运输系统、人造地球卫星、载人航天、深空探测、航天发射场、航天测控、空间应用、空间科学、空间碎片等九个方面进行了分类,对未来任务的描述更加系统也更加具体。在“航天运输系统”方面,提出“发展新一代运载火箭和运载火箭上面级,实现‘五号’、‘六号’、‘七号’运载火箭首飞”,其中“六号”、“七号”的名称及性能都是首次公开提及;在“载人航天”部分,首次公开提出“开展载人登月前期方案论证”;在“深空探测”部分,首次提出“开展深空探测专项论证,推进开展对太阳系行星、小行星和太阳的探测活动”等,可谓亮点纷呈。

篇10

不论是航天还是潜海,科技远行的每一步都让国人为之骄傲和自豪。但在这种不言而喻的精神力量外,作为一名普通人,一位平民百姓,大家还希望顶尖科技能实实在在地为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点什么。

嘿嘿,现在的你是否正在激情观战伦敦奥运,若是转播比赛的通讯卫星突然中断信号,你是否会急得直跳脚?看看篮球赛场上,运动员在快速地运球、抢断,若是没了一双“中空吹塑成形”的“太空鞋”,他们会否展示出如此上佳的表现?若是想记录下每个精彩的瞬间,一台数码相机必不可少,而它采用的“CCD芯片”也正来自于航天科技——还以为那些科技高深莫测呢,其实,在不经意间,它已来到我们身边,或正向我们走来。

航天科技已深入民用各个领域

“我们搭载的玉米、辣椒、茄子、番茄、刀豆等种子也一起回来了。”7月4日,当“神九”飞船安全返回,中国西部航天育种基地负责人包先生显得很兴奋,他对新一批“太空种子”充满期待。

航天育种又称太空育种,就是将作物种子送入太空,利用太空强辐射、微重力和高真空的特殊环境诱发其产生变异,再返回地面选育新种子,培育新品种。我国自1987年开始探索太空育种,至今已有800多个品种的植物种子进行了太空试验。通过太空育种,许多太空蔬菜的二代、三代已经明显表现出高产、优质、抗病等特性。例如太空水稻增产20%,蛋白质含量增加8%~20%;太空青椒枝叶粗壮,果大肉厚,维C含量提高了20%;太空的大蒜能长到近半斤重,太空萝卜的幼苗让害虫敬而远之目前,我国已有13个品种通过国家审定,43个品系在大面积种植推广,在北京、上海、黑龙江等地都已建立了太空种子繁育基地,可以说,许多通过航天育种培育的农产品早已端上千家万户的餐桌。而且,对这些经过上天看似摇身一变的作物,我们大可以放心食用。因为国际卫生组织等机构也给予联合认定,太空育种与转基因有着根本区别,太空育种作物是健康食品。

除了太空育种,医药开发也是太空科研的重要领域。早在“神一”飞船首次遨游太空,它就搭载了有利于心脑血管疾病药物开发的Monascus生物活性菌株;后来还有果蝇、灵芝、乌龟的心脏细胞、大白鼠腿的脊髓神经组织等生物样品参加了太空试验。专家证实,通过航天技术研发的太空药品,其有效成分可提升3~5倍,生产效率提高3个数量级。从“神六”载人航天开始,我国展开了一系列以宇航员本身作为生理实验的医学研究。此番“神舟九号”的航天员就承担了包括航天飞行对前庭眼动、心血管及脑高级功能影响研究,失重生理效应防护的细胞学机制研究等15项航天医学空间试验。

出门看气象,开车靠导航,现在我国也有了自行开发研制的太空运行“风云二号”气象卫星和“北斗”导航定位系统。导航能为司机提供便利,这众所周知。可你知道吗?当遇到重大自然灾害,它也会在危难之中发挥出无可替代的重大作用。在四川地震发生后,原有通信设备造成严重破坏,灾区一度成为“信息孤岛”。而当“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挺身而出,连夜发出实时灾情数据,成为救援人员最有力的通信助手,这才最大限度地保证了“72小时黄金抢救时间”的有效利用。

据统计,在我国研发的1100多种新型材料中,有近80%都是在航天技术的牵引下完成的。航天员抗骨丢失、抗肌肉萎缩的技术成果,已部分应用于长期卧床病人的治疗;航天剂在高温差环境下的“超高粘温性能技术”已成功应用于车用油技术开发,使长城油的车用油在-40℃的低温、50℃的高温环境中都可发挥稳定的性能,确保发动机运转正常;武汉的民用建筑运用了通过航天太阳能和飞船的外保温技术转化的“涂层”材料,它在夏天可降室温7℃以上,冬天可升温2℃以上,且具有反射紫外线和防火等功能,使用年限长达75年。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第五研究院负责人李先生说道:转化就是要让它从“高标准”和“造价昂贵”,走向平民化。

潜海科技有望突破能源短缺的障碍

早在2010年,“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曾使用机械臂将一面五星红旗插在了南海海底。当时有西方媒体解读称,“此举象征着中国要向南海海底资源进军”。

我国是一个坐拥300多万平方公里“蓝色国土”的海洋大国,但能源短缺的现象始终非常突出,近年来油气资源的供需差距不断拉大。1993年我国已从油气输出国转变为净进口国,1999年进口石油4000多万吨,2000年进口石油近7000万吨。

而目前,我国南海被探明的石油储量大约为77亿桶,而有关方面估计南海石油总量大概在280亿桶,天然气的储量估计大约在266万亿立方英尺。更为重要的是,我国科考人员还在东沙、西沙和神狐等南海海域发现了大量的可燃冰。所谓“可燃冰”,就是纯净的天然气水合物,由于它可以被直接点燃,能量密度达到煤的10倍,并且燃烧后不产生任何残渣和废气,因此被看作今后替代石油、煤等传统能源的首选,被誉为21世纪的绿色能源。据初步估测预算,南海可燃冰资源量相当于650亿吨石油,够我国使用130年。

与此同时,放眼世界,地球表面三分之二被海洋覆盖,平均深度可达4000米,其中蕴藏了全球超过70%的油气资源,世界油气的重要接替区——深水区潜在石油储量高达1000亿桶。还有丰富的金、铜、铅、锌、镍、锰、钴、铁以及其他矿产有待开发。日本东京大学的研究小组发现,太平洋中部及东南部的大部分公海海域3500米~6000米深海底淤泥中含有大量稀土资源,可开采量约是陆地稀土储量的800倍。中国现已获准开采印度洋西南部国际海床区域,面积达1万平方公里,包括铜、铅、锌、金、银等多种金属硫化物矿产。

现如今,当“蛟龙号”突破了7000米的深度,它意味着中国可以在全球99%以上的海域开展科研和资源勘探活动。专家透露,明年上半年,“蛟龙号”有望执行“南海深部计划”,参加可燃冰勘测,甚至采集样品。

请把目光投向不远的将来

航天科技被称为“技术金矿”,它对技术的拉动和对经济增长的带动,远远高于我们的想象。目前,我国已有2000多项航天技术成果运用到新材料、新能源、计算机、生物技术、精密制造等国民经济各个领域,民用航天产值已占到航天总产值的半壁江山,投入产出比高达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