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教育专业范文

时间:2023-09-19 17:42:2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小学英语教育专业,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小学英语教育专业

篇1

小学英语教育专业教学发展现状

(一)师资力量

目前,我国很多小学内部英语方面的专业教师很少,能够在英语专业方向具备较高的语言素质的教师不多。另外,一些小学英语教师总体的教育水平不够高,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不能真正运用英语的重要作用,启发学生在初学阶段养成对于英语学习的重要语感和兴趣。另外,造成小学英语教师师资力量薄弱的原因还有学校方面,一些小学在英语教学方面没有增加适当的投入,学校对于小学英语教育存在着认识方面的偏差,低估了小学英语教育对于学生日后英语学习的重要性。因此,一些小学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只注重课堂的理论知识,对于学生在英语听力和口语等方面没有进行过多的涉及,这对于形成学生英语学习的良好习惯非常不利。因此,很多小学英语教师在综合素质等方面需要得到提升,教师和学校管理人员需要对于英语有更加准确的认识。

(二)学生方面

学校当中每个学生的整体素质以及英语方面的水平不够平衡,教师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很难整体掌握进度,把握英语课堂的讲授。小学阶段的英语属于初学阶段,很多学生在这个初始接触英语的阶段很难形成较为正确的认识,这就造成了大多数小学生起点和英语水平存在参差不齐的现象,教师在实际的课堂掌握当中不能成功把握大多数学生的学习进度。另外,小学生在心智上发展不够成熟,这使得他们在吸收知识的过程中很难形成正确的学习习惯,这对于他们的日常学习来说尤为不利。因此,小学生在知识接受能力以及对于英语知识的印象等方面也是目前小学英语教育中存在的重要问题。

(三)教学方式问题

小学生的任何方面的学习基本上都处于萌芽阶段,因此在任何学科的学习过程中,最为主要的是要小学生能够在这一学习阶段形成正确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这样才能有利于学生日后的学习情况。而教师在这个阶段的教学过程中发挥着最为主要的指导作用,小学生的任何学习习惯的形成都一定程度上和教学教师有着一定程度上的联系。因此,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方式能够有效影响学生的学习情况。在很多小学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能发挥主要的教师指导作用,在课堂组织和过程中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学形式沉闷呆板,久而久之,这样的教学方式促使学生不能形成积极的学习习惯。

二小学英语教育专业改革目标和方向

综合上述表述可知,目前我国很多小学英语教育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涉及到学校、学生以及教师等方面。因此,如何开展有效的小学英语教育专业的教育教学改革成为了重要的发展方向。以下是笔者针对小学英语教育专业改革的目标和发展方向的详细论述,具体表述如下。

(一)培养学生教学技能

教师作为教学活动过程中的组织人员和指导人员,他们必须要懂得教育教学方面的一些基本性规律,还需要相对熟悉一些外语教学的本质方面的特征以及基本型原则。另外,教师还需要正确掌握一定的教学技巧,这样才能充分胜任教学工作。针对以上讲述可知,很多小学教学中,英语教师在教学方式上较为单一化,这使得小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缺乏兴趣性。因此,在小学英语教育专业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改革的方向应该更加侧重培养学生的教学技能。相关培训教育人员主要需要掌握教育学科和心理学科的相关理论,并且正确引导学生学习并且借鉴国外的相关先进经验,根据小学生自身的实际学习情况,综合考虑实际的教学进展,科学创新和改善教学方法,找到符合本班学生学习情况的教学方法。例如,在实际培养小学英语教育专业教学技巧方面,需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教学能力。首先,学生在未来作为小学英语教师的过程中,应该能够向教育对象来传授一些英语知识以及英语技巧等方面的能力,这就指的是需要教师能够善于抓住学生的实际特点,因材施教,将一些难以理解的知识点进行分解性展示,将难题化解成为小学生的能够理解的阶段,这样就能够方便学生的理解和学习。另外,教师还可以运用一些多媒体等工具进行教学,制作一些课间,帮助学生理解英语知识点。

(二)增加课堂活动

英语作为一门实用性学科,如果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知识依靠理论性的课堂教学很难满足当今社会对于英语方面人才的需求。因此,小学英语教育专业教学改革的目标还需要增加课堂中的活动方面,有效吸引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当中去,帮助学生能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因此,根据英语语言的实际特点,教师应该开展课堂中的额外活动,活动的主要方面应该涉及到培养学生在英语应用方面的能力,其中主要包括听力和口语等方面的能力。小学英语教师如果能够充分利用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分析学生自身的发展情况以及心理状态,就能够在设计相关的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有效贯彻英语教学的相关原则,在实际的活动展开的过程中达到开发学生学习技能等方面的目标。课堂活动的特点是生动有趣且丰富多彩,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增强学生日常英语学习的欲望,能够作为一种极为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进行展开。例如,教师在设计课堂活动的过程中,应该首先明确课堂活动的主要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应该在活动策划的过程中遵循自主性以及思想性的相关原则,实行因地制宜的相关技巧,抓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指导作用,结合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以及创造性,来组织一项有计划的课堂指导实践活动。因此,教师可以选择组织很多种各种各样的课堂活动的形式,英语故事会等是其中的重要活动方式。在组织英语故事会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向学生阐述故事会的主要过程,还可以指导学生能够在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在故事会活动展开的过程中讲述一些自己喜欢的主题故事,帮助学生对于故事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在故事会的开展过程中,学生能够有效培养自身对于英语教学的语感。

(三)激发英语听说能力

在任何一个阶段的英语学习过程中,最为主要的目的是让学习者能够掌握也一样作为交流工具的作用。因此,在小学英语教育专业教学改革方向上,应该培养学生激发学生的听说能力的技巧,引导小学生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能够迎合市场的发展需求。小学英语教师作为小学生英语学习的启蒙教师,教师对于小学生在语音以及语调等方面都有着极为重要影响。因此,在小学的学习过程中,如果学生已经形成了错误的发音方式,那么对于小学生今后的英语发音都会有长久的影响。例如,小学英语教育专业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应该倡导学生能够学会使用更多地课堂教学技巧以及教学工具来激发小学生在听力和口语方面的能力。小学生在语调和语音等方面具备天然的优势,因此在小学的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师应该更多地刺激学生在听力和口语方面的能力。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工具频繁地让学生听取一些地道英语的发音习惯,让学生从小就习惯外语的正宗发音,并且影响学生未来的发展习惯。另外,教师还需要鼓励学生开口说英文,这样才能将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进行综合性的发展。

三结语

篇2

关键词:试讲;问题;反思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4-0134-02

一、新课程标准要求下的外语教师素质

外语作为国际交流中有效沟通的桥梁,其教学改革已成为教育改革的重点。而外语教师的素质在外语教学改革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以课堂情景创设为主的外语教学中,教师是语言输入的主要来源,是学生用目的语交流的主要对象,教师素质直接影响到学习者的外语学习,尤其是对儿童的影响更大。小学外语应该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的实际,激发和培养学生对外语学习的兴趣和对语言的敏感性,使其掌握一定的语音语调和书写基础,为学生进一步学习英语打下基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颁布对小学外语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

北京师范大学外语系课题组认为小学外语教师应具备以下基本素质:(一)基本语言素质。对于小学英语教师而言,口语自然流利,语音语调正确尤其重要;(二)基本教学能力。基本教学能力是指教师设计、实施课堂活动和组织课堂教学的能力;(三)教学创新和个性化;(四)一定的艺术才能;(五)制作和运用多种教学手段。

从上可以看出对小学外语教师的素质要求是立体的、多维度的,维度之间相互渗透、动态互动。英语教育专业毕业生从“试教”到教师还有较长的距离。而毕业生的试讲正是缩短这个距离的较好途径。

二、毕业生试讲中出现的常见问题

在指导试讲过程中,可以看到较多毕业生在组织教学、英语板书以及教具制作等方面的问题与不足。

(一)组织教学

组织教学是恰当地把握学生的注意和情感,激励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情,因势利导,从而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

教学法课程教授过程中谈到热身时可以运用歌曲的形式,同时很多示范课或公开课为了使学生尽快进入英语学习状态,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确实常常使用英语歌曲来进行教学前的热身。这就给较多试讲毕业生造成一个错觉,仿佛只有歌曲才是热身的唯一方法,所以在试讲时较多毕业生使用了歌曲热身,只是歌曲内容与所讲授课文的实际内容关联甚少。实际上导入的技巧形式多样,但很多试讲毕业生没有进行仔细思考而笼统地使用歌曲的导入方法,使课堂没有合理的承前启后,没有达到使用歌曲进行复习或合理导入的目的。导入过程中,其目的性、针对性要强,要有助于学生明确将学什么,怎么学,要达到什么目的;导入要有关联性,导入的内容要与新课教学重点密切相关;再就是导入要有趣味性,能够吸引学生进入新内容的学习。

同时试讲毕业生在教学过程中教学过程太过紧凑,缺少必要的过渡。在教学过程中各个环节的内容尽管相对独立,但各个环节之间应该有简单适当的过渡性串词,使整堂课的内容浑然一体,流畅自然。

(二)英语板书

规范、流畅和美观的英文板书,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也会直接影响学生的书写习惯。有的试讲毕业生在黑板上书写时整体显得杂乱、布局不合理,书写的平直控制不当,或用力不均匀,间距或行距的控制不统一,笔画粗细不一,不流畅,书写速度慢。同时很多试讲毕业生板书时一声不吭,课堂显得沉闷,没有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还有的板书设计不合理,表现为书写分区不合理,单词句子挤成一堆,或者字体大小掌控不恰当;有的书写字体太小,太轻,让坐在教室中间的人都看不清楚;有的书写字体太大,频繁擦拭黑板,讲授的主要内容没有在课堂时间内停留在黑板上,使整堂课显得教学重点不突出,听课人无法从视觉上感知本节课的关键点,从而无法实现对知识的有效掌握。

根据DavidCross提出的板书原则:“writeclearly”(写得清晰)、“writestraight”(写得整齐)、“standsideway”(斜着站)、“thetalkandchalkprinciple”(说和写的关系),试讲毕业生板书时应边写边说,与口头语言、教态协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猜测、想象、思考,启迪学生思维,促进学生的参与学习,理解并运用所学知识。

(三)教具制作

常规教具是教师生动活泼地组织教学、简单高效地表情达意的不可缺少的手段。制作和使用常规教具的技能是小学英语教师的一项必备技能。对于电教条件较为落后的地区,英语教师的常规教具制作能力尤为重要。试讲过程中,部分毕业生的教具制作不合理。例如:是把单词和图片分开写在两张卡片上恰当,还是把单词写在同一张卡片上图画的下方,或是单词和图片分别放在一张卡片的正反面?很多试讲毕业生不能根据自己的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恰当地选择适合自己教学课堂的有效形式。这需要试讲毕业生多动脑筋、多从别人那里学到有用的课堂教学形式。

三、试讲对师范生日常教学的启示

针对以上提及的试讲中的主要问题,小学外语教师的培养机构——师范院校应该积极采取措施,通过以下途径提高小学英语教育专业毕业生的专业素养:

(一)毕业生思维能力的提高

现代课堂教学的核心应着眼于学生的思维训练,并以科学的、充分的思维训练来带动学生其它能力的发展。试讲毕业生作为未来的教师,倘若自己都不爱思考,不喜欢琢磨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手段粗糙,又怎能要求学生喜欢他们的课堂呢?师范生训练过程中,教师应着力于培养和指导师范生善于思考的习惯、方法和策略,要能给师范生提出符合实际、能引起学生思考的问题,采用综合方法训练和培养学生的多种思维品质。

(二)教师基本功的训练

师范生应加强板书训练,能够清晰、流畅、规范、合理地书写与设计课堂板书。学生可以课后多进行操练,同时学校加强考核。

而且师范生应加强教学课堂用语的操练:一是多种方式练习口语;二是学习优秀教师的教学方法和课堂用语。作为英语师范生,除了课堂上多讲英语外,还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英语角、英语沙龙、排练英语短剧等形式,自觉创设英语环境,增加说英语的机会;此外,对于特殊的课堂英语,可以向优秀教师学习,在优秀教师的课堂上认真积累简洁有效的课堂英语,学以致用。

(三)基于教学反思的教学实践

师范院校应安排学生进行长期大量的实践,并推广和借鉴反思性教学法。师范院校除了让学生观看小学优质课音像资料外,还要加强同小学的联系与合作,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让小学教师(直接)定时走进师范院校的课堂进行言传身教,及时介绍小学英语的发展动态,建立“一条龙”的外语教学机制,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加广阔、灵活、实用的实践空间。而且在充分备好课的基础上,学生要勇于走上讲台,多讲多练。

试讲指导教师要组织学生对具体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反思,可以通过写教学日记、互相听课等方式,对教学计划和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分析总结成功之处和不足的地方。因为没有反思就没有发现,也就没有进步和提高。可以是对个别师范生教学情况的连续追踪,也可以是总结师范生群体面对不同情况、不同内容、不同对象时怎样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试讲中出现的问题与失误,有个性也有共性。学生之间应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从而教学相长。

参考文献:

\[1\]北京师范大学外语系课题组.全国首届小学英语优质课大赛课堂教学观摩分析报告》(下)\[J\].中小学外语教学,2001,(9).

\[2\]牛玉琴,贾俊民.英语专业学生在教育实习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2,(6).

\[3\]王蔷.小学英语教学法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篇3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探究

纵观我国小学英语教育的发展历程来看,小学英语教学已经成为了不可避免的趋势。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适应我国国民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教育部决定把小学开设英语课程作为21世纪初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教育部于2001年1月颁发《小学英语课程基本要求(试行)》,根据小学英语课程设置、课程目的、教学模式等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为小学英语课程实施、教学评价、教材审查和选用提供了主要的依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这也为小学英语教师的专业化培养奠定了一定的基础。由此可见,小学英语教育已经在我国基础教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了。

一、小学英语教师的现状分析

从我国的基本国情来看,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许多学校在开设小学英语课程的经验不足,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还很多。“富兰(Fulan)和哈格里夫斯(Hargreaves)”曾说过,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在教师教育或教师培训中获得的特定方面的提升。“威迪恩”曾说过,教师专业的发展是一种成人教育,增进教师的业务专业能力的发展,对教师的成长和进步是必然的要求。结合我国教育的特点,教师专业的发展既可以从相应的师范院校的英语专业教育中获得,也可以通过今后的工作教育培训中获得。其目的都是为了使教师处于不断上升的状态,知识的更新、能力的提高、教学手段和方法的改变都能使教师在教学和科研中得到不断的进步。我们要将这些问题运用到实际中去,解决小学英语课程是否能顺利的开设密不可分。我们应该多吸取国内外的先进经验,有的放矢的去运用,结合自己学校的特色,才能使小学英语教师的培养得到长足的发展。但是小学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仍然存在问题。

二、小学英语教师成长中存在的问题

1、职业倦怠感的日益加重。小学英语教学是长期而漫长的过程,拥有积极的工作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是培养学生成为优秀人才的必备条件。小学英语学习是学生一生中的基础阶段,对于某些乡镇学生或许是启蒙阶段。学生的求知欲是极强的,学习兴趣是浓厚的。这要求教师除了有专业的教授方法和技能以外,还需要从侧门多引导和鼓励学生,让他们在学习英语时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今后的英语学习铺路。然而,在平时的观察中发现,有一部分城乡结合的小学英语教师对自己英语教学缺乏热情,只对部分成绩好的学生给予关注,而对于学习成绩平平 或更差的学生漠不关心。导致很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逐渐走向极端。所以,相关部门应该引起重视,针对教师的职业倦怠这一现象应该予以及时的引导和制止。严格规范和要求教师的教学效果,增强教师们的职业认同感和归属感,让他们热爱这份岗位,从而能保证小学英语教学得以顺利的进行。

2、相关专业知识不够。目前的小学英语教师,尤其是乡镇的教师们很多都不是毕业于师范类院校的英语专业的学生,有些老师在实践的摸索中从其他行业转过来,半路出家的,因此他们没有经过专业的学习和磨练,也没有拥有过硬的知识和基本功。这就导致此类教师的英语专业知识相对薄弱,也缺乏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能依据小学生的学习特点来适当的组织课堂教学活动、密切的监控教学过程以及评估教学效果。部分教师的语音都有问题,这对正处于启蒙阶段的小学生影响是至关重要的。除此之外,教师的语法掌握情况,词汇运用能力以及恰当的处理教学课堂的能力都有待进一步的提高。学校可以在课余时间组织教师们进修学习,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为提高乡镇小学英语教学做出努力。此外,小学英语教学已经进入了信息化的时代,不能再沿用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模式。许多教师在备课和上课时不熟悉互联网和先进的教育技术,不善于对教学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将大大的降低教学效果,也使学生没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因此建议相关部门可以定期向教师们开展专业知识的提升和多媒体教学的学习,使教师们能尽快的提高自己。

3、自我专业提升意识淡薄。据调查当中发现,部分学校曾经组织过教师的专业学习和自身素质的提升。可就相关工作的开展来看,效果并不明显。许多教师感觉被每日的教学任务和行政任务压着,缺乏主动性,不愿意主动的学习,没有表现出强烈的学习愿望,也不愿与其他兄弟院校的教师们交流,把自己局限在自己的小范围中。即使有一部分教师愿意参加此类的学习、竞赛等,也是一时的热情和兴趣,或大多数是为了评职称,在职称评定以后就完全缺乏了此动力。归根结底,是教师们对于自己专业的不热爱,对学生工作缺乏责任感和使命感。因此,必须为小学英语教师的发展提供相应的策略,使他们有明确的方向。

三、小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

1、培养教师的专业品质是必不可少的

小学英语教师的品质高低决定着小学英语教师能否从教学新手逐步走向专家型教师。能成为专家型教师是每个教师的理想,专业发展的能动性至关重要。教师要学会教学反思,只有正确的反思才能促使教师专业品质的提升,也是加快教师专业成长的有利途径。它能够帮助教师了解自己在教学中的优点与缺点,从而形成个性的教学模式。教学反思的内容很多,主要包括课前、课中和课后的反思。每一步的反思都对教师的教学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也需要学校的大力支持和给予时间和物质上的保障才能实现。

2、教师应当多途径、多角色的发展

英语教师要根据新课标更新观念,主动的融入多重角色。英语教师不仅仅将知识高效地传授给学生,当好教书育人的工作,不断提高教学实践能力,还要不断的在原有基础上努力学习,提高自己,这样才能使学生获得最新的知识。参与科研也是使自己成为研究型教师的必由之路。英语教师要自主地将英语教学的理论知识与一线教学经验相结合,去研究探索有利于我国小学生提高英语学习能力的教学理论和方法。“新课程”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这是英语课程标准第一次明确提出英语课程的双重性质。英语教师在帮助学生掌握英语语言知识的同时,还要注重学生的英语语言技能和思维的同步发展,充分利用英语课程来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品格和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习是教师一生的都必须进行的任务,从开始教学到整个教师生涯的结束,它贯穿于始终。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当不断参照《标准》进行终身学习,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因此,教师教育具有渐进式发展的特征。从教育模式看,教师教育分为职前、职中和职后教育的三个部分。职前教育阶段是职业生涯的准备阶段,是师范生在校学习、储备知识的阶段,人职教育阶段是教师逐渐成熟、走向胜任和领导的阶段;职后教育阶段是教师发挥教学创造力和独具教学风格的阶段。教师专业发展实质是教师个人精神生命的成长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发展完成自我实现、自我成长。因此,小学英语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发展与语言知识的累积和语言技能的提升是分不开的,并以此作为教师的职业追求和奋斗理想。

3、提高小学英语教师的社会地位

这是从社会的角度进行探讨的,小学英语教师的社会地位相对较低,这主要从学校的课时安排,学校管理和社会家长的重视度相关。因此加强对小学英语的关注度是势在必行的,小学英语承载着基础教育的使命,小学的学习为中学阶段的英语学习奠定了基础。是学生的延续性学习的必然过程。因此,要求社会相关机构提高小学英语教师待遇,并有计划、有步骤地提高小学英语教师的社会地位。只要当小学英语教师得到了大家的关注和社会的认可,才能激发教师们的教学积极性和工作的创新性。从而促进小学英语教师的专业素质的提高。

因此,小学英语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发展就是对自己的专业发展和语言知识的累积的过程,也对小学生的语言能力的塑造,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小学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我国基础教育的实施,对儿童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的形成有着重大影响。必须要帮助小学英语教师的不断成长和进步。

参考文献:

[1]刘美林小学英语教师专业化研究[D].扬州:扬州大学硕士学位论 文,20 10.110

[2]林春生.中学教师教学反思问题及对策研究[D].杭州:杭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56.

[3]陈瑶.课堂观察指导[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4]周晶晶,张霞珍.美国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探究及对我 国教师专业发展的启示[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6):17.

[5]龚亚夫.创建我国中小学英语教师知识与能力体系――中小学英语教师专业等级标准的制订[J].中国教育学刊,2011,(7).

[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01.

[7]姜国波.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理论研究[J].陕西教育:高教版,2011,

[8]王蔷.深化改革理念提升课程质量――解读

[9]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 专家X-作委 员会义务教育 英语课程标准解读(2011 年版)[M].北京:北京师 范大学出版社2012.

[10]王栋,王妍.英语教师专业发展多元取向的内涵及其实施

[11]李长吉,余芳艳.课堂观察研究:进展与趋势[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0,(6):88―93.

篇4

关键词:满洲里;小学英语;教师;专业素质;思考

在当前英语教育改革的大方向下,我们有必要把英语教师的整体素质摆在首要位置。我们要提高英语教学质量,首先要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满洲里英语教师的整体素质已经成为小学英语改革发展的瓶颈,通过对满洲里英语教师的整体水平进行调查研究,可以不断增强小学英语教师的综合素质能力,促进我市英语基础教育的普及与发展,提高我市小学英语教育的整体水平。同时,对我市小学英语教师在职培训和后期学习都有很大的帮助,为全面开展高质量的小学英语教学也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保障。

我认为,提高满洲里市小学英语教师专业素质应从三方面做起。

一、丰富师资来源,改革专业课程设置

1.实行多种形式的办学理念,改变以往的教学理念,探索适合小学英语教师素质发展的模式。目前我市的小学英语教师大多数是经过高等教育的英语专业师范毕业生,他们具备很高的教学能力,但是不能有效地与我市基础英语教育相结合,不能很好地融入到素质教育改革中。我们有必要改革现行教师培养体质,实行教师终身学习的教育培养模式,来满足我市各级英语教学的需要。

2.开放英语师范教育体系,满足英语教师的需求,建立多元的教师教育体系,更多地吸纳优秀毕业生来到我市进行英语教学。根据现实需要,广泛地吸收较好的优秀毕业生,以鼓励的政策引进人才,这样不但可以提高满洲里市小学英语教师的整体素质,也可以提高我市小学英语的教学质量。

二、开展在职小学英语教师继续教育

通过对师资队伍培训,可以很好地提高我市小学英语教师的整体素质。

1.开办小学英语教师骨干培训班,以各个学校教研室的骨干教师为主体,提高年轻教师的整体业务水平。这样的强化班,要求每个教研室都必须派出两名骨干教师进行培训,对培训合格的小学英语教师,可以继续派往自治区深造,为以后的英语教学和辅导工作做好铺垫。

2.要鼓励现有的小学英语教师多进行自我学习,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善于发现自己的不足与缺点,通过业余时间参加函授和脱产自学来提高自身的整体业务能力。

三、实行小学英语教师岗位培训合格证书制度

为了完善我市小学英语教师的上岗体制,有必要进行岗前培训,制定统一标准的要求,实行教师每年考核上岗制度,这要求学校对英语教师严格要求。对入校进行教学的英语教师是一道关口,这样可以严格把握教师的质量,教育局对这项上岗考核制度应给予支持,推动小学英语教师的不断学习与完善,提高教学的整体质量与水平。

通过对小学英语师资的培训,很快在我市英语教学中就会体现出良好的循环。通过这样的研究与分析,不仅可以调查满洲里市的小学英语教师的整体素质,也可以提高整体的教学水平。作为21世纪的英语教师,应该有能力完成新课标和教学的双向要求,为小学英语教育贡献一己之力。

参考文献:

篇5

在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中,近年新开设的小学英语课程的教师队伍最为薄弱。现阶段,我国的农村小学英语教学还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与其他学科相比,农村小学英语教师资源匮乏,学历达标教师短缺,转岗教师仍然占有很大的比例,农村小学英语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程度远远不能满足小学英语教学的需要。因此,提高农村小学英语的教学质量,关键在于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促进农村小学英语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高农村小学英语教师这一群体的整体素质。

1.农村小学英语教师专业化水平低下的原因

1.1 教育界的各级领导对农村小学英语教学重视不够。教育界的各级领导受传统思维的影响,还认为英语教学应是初中才要重点学习的课程,小学开设英语课程也就是应付上级的要求,认为语文和数学才是主课,英语只是一门"副业",甚至连体育课都不如,致使课时分配上不足,师资的配备也不到位。很多小学的领导对英语知之甚少,平时接触英语的机会也很有限,甚至都有恐惧的心理。领导的态度也必然影响到教师的教学态度,很大程度上也必然影响到其自身的专业发展。

1.2 农村小学英语师资严重不足。在农村小学,严重缺乏小学英语教师。有的山区学校由于没有英语教师,是几所学校共同用一名英语教师,或者有的学校是隔周上一次英语课。小学英语教师的年龄结构和学历层次还远远不能满足基本英语教学的要求,中青年教师占绝大多数,35岁以下的教师占到83%。学历结构还是以大专和中专为主,很少有英语专业本科的毕业生来参加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的工作。

1.3 落后的教学评价体制也制约了农村小学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在实施新课程改革,重视素质教育、生本教育的今天,对于教师评价不能仅限于学生的分数,而应该更多地注重学生的学习技能、学习兴趣的培养,引导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英语的习惯。但是在很多农村小学,家长和领导只是把分数作为衡量教学成绩的唯一标准,甚至和教师的评奖评优、职称晋升相结合,这必然把教师的专业发展引向歧途。

1.4 英语教学设备简陋。由于领导的不重视和财政投入的不足,在很多学校看不到任何英语教学必备的设备。虽然有录音机、电视机等基本教学设备,但是真正能用的却不多。很多教师因为录音机的破旧,在教学过程中就直接不让学生听了,在小学英语教学阶段非常重要的听力内容就这样被删除了。

1.5 农村小学英语教师落后的教学观念也制约了其自身的专业发展。教育理念是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影响课堂教学的主要因素,也是教育科研能力发展的关键因素,它决定着教师的课堂教学模式和课堂教学行为,反映着教师课堂教学方法的灵活性、教学手段的多样性和课堂活动的丰富性。而农村小学英语教师教科研能力差,外语教学理论知识和教学法知识欠缺,教学方法单一,经验不足,不了解语言学习规律,教育心理学知识缺乏,不能按照小学生的特点和认识规律设计教学环节、安排教学活动。

2.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我觉得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2.1 基层领导要高度重视农村小学英语教学。《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指出: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要以农村教师队伍为重点,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素质,加强农村中小学薄弱学科教师队伍建设。在这一背景下,基层教育领导也充分认识到了农村小学英语教育的现状和小学英语教学的重要性,把小学英语放到和语文、数学同等重要的位置来看待。如此,小学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必然如日中天。

2.2 城镇教师和农村教师互换交流。在教育部门的领导下,城镇教师和农村教师可进行互换交流。把真诚优秀的教师交流到农村,农村的教师也可以到城镇,在大环境下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这样会全面提升农村教师的专业素质,也能很大程度上缩小城乡差异,达到教育资源的均衡化。

2.3 规范完善农村小学英语教师继续教育体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在教育部门进行的各类继续教育或培训中,应该向农村小学英语教师倾斜,放更多的人数在农村小学英语教师中,或者针对农村小学英语师资的薄弱性开展专门的继续教育或者培训,有针对性地对其培养、培训,促进其更好更快地发展。同时,地方教学行政部门也应加大农村小学与地方高校的联系,充分利用高校优秀的外语教育资源。

2.4 加强自身的教学反思,逐步积累经验,促进自我发展。美国学者波斯纳提出:教师成长=教学经验+教学反思。教师的成长是一个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反思教学实践的过程。教学反思能很好地认识到教学中的不足,及时弥补,也可以根据教学效果来总结经验,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形成良好的思维模式,同时也可以提升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提高小学英语教学质量的同时也促进了自身的专业发展。

篇6

一、英语教育实习中存在的问题与成因

(一)学生英语教育实习前的专业储备状况

教育实习效果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受限于英语教育实习前的准备情况,即教师教育课程的开设、说课讲课活动的开设、教育实习宣传教育和学生实习前的教学实践情况。

学生对课程开设总体评价。对本科阶段所开设课程“非常满意”的学生占13.7%,认为“比较满意”的占57.5%,认为“一般” 和“比较不满意”的将近30%,即总体满意度达到70%左右,虽然满意度达标,但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基于学生视角,师范类英语专业任课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的重大问题主要表现为:责任心不强或缺失,师生互动性不强,理论讲授过多而不注重与实践结合,教学方法不够多样化,教学手段不够多样化,照本宣科和照屏宣科现象比比皆是等。

英语说课讲课活动开展情况。在三所学校中,其中一所学校的说课讲课活动设置在大三下学期,时间长度为一至两个月,具体开展次数和具体时间由指导教师规定,学生在这段时间内并不停课,学生学业负担和压力增加;另外两所学校开设该活动的时间为大四上学期,大概持续两周,学生在这两周内不上课,纯粹接受教师的悉心指导。一般情况下,每个说课讲课指导教师必须指导10-20名学生,每个学生也只能有一次说课机会和一次讲课机会,且教师平常上课频率较高,与所指导学生见面过少,学生锻炼的机会少之又少。

英语教育实习宣传普及工作情况。高校在英语专业学生进入教育实习基地前,将做如下准备:实习动员,说课,讲课,见习等。所调查高校在英语专业师范类毕业生集中教育实习前,主要进行的准备工作从高至低依序为讲课和说课(100%)、实习动员(63%)、见习(38.4%)。从上述数据来看,有些高校的实习动员工作和见习工作不到位,见习活动经常成为“空谈”。

学生集中实习前的教学实践情况。调查发现,60%的学生在教育实习前从未参加过教学实践活动,而参加过教学实践的学生比例为40%。教授英语课程的学生占参加过教学实践的总数比例为79%,34%的学生实践期为半年,17%的学生教学实践期为一年,10%的学生为一个月,7%的学生为两年,7%的学生为三年,4%的学生为三个月。此外,学生的教学实践性质为“家教”的占86%,为“辅导班”的占54%,为“正规学校”的占17%。

(二)英语教育实习后学生的变化

英语专业实习生的职业观变化。经过教育实习活动,46.6%的学生更加坚定从事教师行业的理想,21.9%的学生由不想做教师转到想做教师,而职业观和职业理想仍然模糊、不确定的比例超过五分之一,不想做教师的近10%,即教育实习后仍有许多学生(>30%)对英语教师职业不热衷或不喜欢,主要原因是高校、任课教师和各方指导教师指导力度、宣传力度不够。英语专业实习生专业能力、素质的变化。通?^教育实习活动,学生自认为最需要加强的专业能力、素质从高至低依序为教学基本功(72.6%),语言表达(65.8%),综合素质(56.2%),组织协调能力(52.1%),与人沟通能力(45.2%),现代教育技术(27.4%)。教学基本功、课堂语言表达和综合素质是学生认为自身最为欠缺或不足的三种能力、素质,影响其整体就业或从业能力。

(三)影响教育实习的主要因素

在宏观层面,从实习主体角度出发,近60%的实习生认为对英语教育实习影响最大的是“实习基地学校的管理及人文环境”,超过四分之三的实习认为对英语教育实习影响最大的因素为“实习基地指导教师”,13.7%的学生认为“所在高校实习指导教师”对教育实习的影响最大,39.7%的学生认为“实习团队”对教育实习影响最大,而认为“实习基地学生”对教育实习影响最大的学生比例为61.6%。在微观层面,关于“影响教育实习工作顺利开展的因素”的分析上,实习生的选择频率从高至低依序为:实习经费不足(52.1%),所在高校指导教师管理不到位(43.8%),所在高校不重视实习工作(38.4%),实习基地指导教师不信任(28.8%),实习学校不欢迎(17.8%),距离远近(2.7%),指导教师对实习认识不清、方向不明确(1.4%)。即实习经费不足是影响教育实习开展的重要问题,高校与高校实习指导教师管理不到位也极大影响了英语教育实习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相关对策或措施

(一)英语专业学生视角

第一,英语专业学生应尽早未雨绸缪,在校学习期间积极主动参加校内和校外各种英语教学实践活动和说课、讲课比赛,自主寻找课外教学实践机会,拓宽教学经验积累的渠道。第二,英语专业学生应主动与高校实习指导教师经常联系,交流英语教学问题、教学方法、教学看法等。第三,英语专业学生应转变原有错误的学习理念,将理论学习和实践应用紧密结合。第四,英语专业学生应立足于成为一名终身学习者,不断完善教师职业所必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第五,英语专业学生应端正学习态度,积极主动投入教育实习活动,在实习过程中勇于发现和承认自身就业能力构成中的不足之处以进行“查缺补漏”。第六,英语专业学生需客观分析自身就业能力水平,理性面对择业期望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差距,端正心态,结合自身现状和社会现状,提高自身思想道德修养和“为人民服务”的崇高意识,强化师德意识。

(二)英语专业教师视角

第一,高校英语实习指导教师应协助学校对实习生进行实习动员工作,将教育实习的目的和意义、实习基地学校情况、教育实习内容、实习生守则等详细介绍给学生,增强学生心理上的适应性从而积极投入实习活动。第二,高校英语实习指导教师应认真遵守实习基地值班制度和其它规则制度,定期到实习基地值班,协助中小学英语教师指导实习生教学。第三,高校英语专业教师应成为终身学习的楷模,经常到中小学英语教师课堂听课,了解中小学英语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第四,高校英语专业实习指导教师应积极保持与实习生的联系,改善与实习生现有的尴尬关系。第五,高校英语专业教师应认真学习“双导师制”,领会其思想内涵与精华。第六,高校英语实习指导教师应与基地指导教师经常联系,根据学生实习表现,客观、公正地对学生做出实习成绩评定。第七,高校英语教学法课程教师应以英语专业教学大纲规定的师范类学生培养目标为纲,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将教学重点集中于学生英语教学基本功和教学技能的培训方面。

(三)高校视角

第一,高校?重视实习工作和见习工作,加大实习动员工作的宣传教育力度,将英语课堂见习工作作为学校日常工作和学生入学后日常学习的一部分,多创造学生日常见习与教学实践的机会,帮助学生在心理上、思想上和专业上对英语教育实习做好充分准备。第二,高校应改革现行英语专业课程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监控体系,帮助英语专业教师强化课堂教学有效性意识。重视英语微格教学课程,充分发挥微格教学课程的优势,为微格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硬件、培训和校级政策法规支持。第三,高校应多举办由中小学领导和优秀英语教师主讲的讲座。讲座内容主要集中于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小学英语课程标准、中小学教学内容、中小学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中小学学生心理特点等,不断更新英语专业任课教师(尤其是英语教师教育类课程教师)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教学理念,以培养更加优秀的英语师范类人才。第四,高校应增加高校英语专业教师教育类课程教师(尤其是英语教学法教师)脱产到中小学实习基地学习和挂职锻炼的机会,为教师有针对性地开展有效教学奠定实践经验基础。第五,高校应增加英语教学法课程、微格教学课程的开设时间及英语教育实习时间。提高课时频率,避免形式主义,满足课程自身需求及学生需求,给予学生更多的“边学理论边教学实践”的机会。

(四)实习基地视角

第一,实习基地应严格甄选英语指导教师,实行对基地实习指导教师的规范化监督和管理。选定具有丰富教学经验、责任心强、指导能力强、日常教学负担较轻的英语教师指导实习生,并严格控制其指导实习生的数量,以保证实习指导效果。第二,实习基地应建立正规的高校英语实习指导教师值班制度。督促高校指导教师遵守实习基地值班规定和到场听取学生的实习反馈,并将高校实习指导教师的真实表现以口头或书面形式反馈给高校,以此作为高校优秀实习指导教师评定的主要依据。第三,实习基地应拓宽培训途径加强英语教师专业发展,通过听课、评课、英语教师说课大赛、观摩课比赛等方式增强教师专业发展意识,在英语课程标准的指引下从根本上更新教师的教学理念,促进其完善自身教学方法、教学方式、教学手段,形成具有个人特色的英语教学风格,成为实习生当之无愧的教学楷模。第四,实习基地英语指导教师应从实习生的立场出发,合理规划英语教育实习各项内容的配比,加大学生听课和课堂真实教学实践的时间分配。适当减少实习生批改作业和试卷的实习工作量,增加学生教学实践的机会,有助于学生将更多的实习时间用在听课、备课和上课中,以获得英语教学方面的长足进步。第五,实习基地英语指导教师应全力配合实习安排,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教师职业观及完善教师职业必需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正确的教师职业观是英语专业学生从事教育行业的内因和精神源泉,也是学生就业能力源源不绝的发展动力。

篇7

关键词:高师院校;英语教育专业;课程设置

教育部在1997年组织并实施的“高等师范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中就曾经强调,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是本次改革的重点和难点。而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推行的课程标准也明确要求,要根据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对现行课程结构进行调整从而实现课程结构的优化。另一方面,我国师范教育的概念正逐步向教师教育的概念转变,并且开始向教师教育专业化方向发展,而教师教育专业化的要求就是高师院校要有相应的教师教育课程设置。可以说,在不同时期和不同背景下,课程设置一直都是教育教学中的关键一环,它不仅是课程目标转化为教育成果的纽带,还是课程实施活动顺利开展的依据。在我国,英语专业是一个“复合专业”,是语言训练和专业训练既有区别又有融合的专业,而高师院校的英语教育专业则是在英语专业的复合性基础上与师范教育相融合的又一个“复合专业”。了解英语学科的特点和英语教育专业的定位,才能合理地安排课程设置,从而培养出具有良好知识结构的高素质英语师资人才。

一、 英语学科的特点

英语经常被当作文科,并经常与汉语相提并论。其实英语学科的首要特点就是其既不属于文科,也不属于理科。R. Bartsh与G.Vennemann的《语言学》的提法是:“语言学既不属于自然科学也不属于人文社会科学,但却与其密切相关。”这种“非文非理”同时又“兼文兼理”的特性在国家教育部2000版《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中有关“培养复合型英语专业人才”的提法中可以找到诠释。英语学科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它是一门外语,相对应的,英语教育就是外语教育。张正东教授就曾多次撰文对外语教育与二语教育加以区分,强调我国的英语教育是外语教育,而不是二语教育。英语学科的这个特点决定着我国高校英语专业仍要先夯实语言基础,再因所学专业的需要而侧重训练运用英语进行听、说、读、写的部分技能或全部技能。

二、英语教育专业的定位

英语教育教学长期以来都尾随着语言科学的发展而发展,但国际英语外语教师协会(ATEFL)在25届年会上,确认了英语教学理论发展正从语言科学转向教育科学,这意味着二语习得论者也承认了外语教学的教育科学属性,所以研究中国英语教育教学的出发点是教育科学。另一方面,《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虽然描述了英语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规格,但并未谈及如何培养英语教育方面的复合型人才,而且我国庞大的外语师范教育体系基本上采用的是非师范院校的外语教学模式,尚未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教育体系。鉴于此,笔者认为高师院校的英语教育专业之所以称之为“英语教育专业”而不是“英语教学专业”,其中“教育”的含义远远丰富于“教学”,它不是单纯地教如何施教,而是寓教于“育”,一个“育”字就体现出英语教育专业独有的特点。换句话说,英语教育专业不应当是简单地把英语专业和师范教育相结合,即不是按有些人理解的“英语+金融”“英语+外贸”那样的模式去培养“英语+教师”的人才,而是应该立足于教育科学,充分考虑英语学科的特点,努力弘扬为人师的志趣这三者相融合的结果。

三、如何优化高师院校英语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

高师院校英语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虽然在名称上和课时分配上各有不同,但不外乎三个部分:学科专业课程,语言实践课程(专业必修)、语言理论课程(专业必修)和文化修养课程(专业选修);教育专业课程(教育学、心理学和学科教学法);通识教育课程。结合英语学科特点和英语教育专业的定位,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来优化其课程设置。

(一)确保语言技能训练,合理整合课程资源

相比把英语作为母语或第二语言的国家,我国的英语教育作为一门外语教育,无论是从语系角度、使用范围还是语言环境来看,都没有绝对的优势,所以夯实英语教育专业学生的语言基本功是保障英语师资质量的关键。体现在课程设置方面,针对低年级开设的语言实践课程所包含的听力、口语、泛读、写作等具体的科目还是要占据相当一部分的比例。但是可以在具体操作上进行适当整合,比如把听力和口语合并为一个科目,或者把泛读和写作合并。覃继良在对听力、口语和影视课进行整合的可行性研究中就指出,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有其独特的功能,可以被视为一种整合其他学科知识的工具并反过来通过英语自身课程整合的方法来达到英语教学目的。

(二)均衡人文数理两方面的课程设置,加强各学科间的渗透

基于英语本身兼有文理的特点,英语人才应具备一种综合特质,尤其是英语教师。因为教师的知识结构不仅影响着自身的科研能力还间接影响着学生的知识结构,好比合理的膳食搭配一样,合理均衡的知识结构才是培养高素质英语师资的基础。而纵观相关的研究文献,不难看出我国高师院校英语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总量上明显存在普通文化素质教育不足,其中人文素质教育尤其缺乏。顾明远教授就此曾强调:“不论是什么专业的学生,都要加强包括哲学、语言、文学、历史等领域的人文科学的教育。”再横向比较国外高师同类课程设置,仅以美国为例,其教师职前教育极为重视普通文理课程,课程设置涉及哲学、艺术、戏剧、经济、法律、数理化、遗传学、空间学等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方方面面。对比之下,我们得到的启示是:应当尽可能地丰富文化修养选修课程和通识教育课程的种类,完善选修制度,达到不同学科之间的深度融合,让学生选自己所爱,爱自己所选。

(三)突出师范特色,立足教育科学

无论是综合院校的师范英语专业,还是师范院校的英语教育专业,其培养目标都应该是英语基础教育师资人才。相对于以培养应用型英语人才为主的综合院校,师范院校的师范特色应该更浓厚一些。然而实际上,我国高师课程设置的师范性则严重不足,主要表现在:教育专业课程仅占总学时的7%左右,而美国的教育专业课程则占总学时的20%,原苏联为25%,日本为15%,德国为33.3%,埃及为30%,英国为35%。不仅如此,教育专业课程一直都是教育学、心理学和教学法这老三样的简单相加,不仅内容陈旧,讲授方法也是僵化的、毫无生机的。张正东教授在分析师范性不足的原因中指出:“教育学科课程脱离专业教学,分量轻微的学科教学法课无法把两者联系起来。”根据这个思想,我们可以把教育学科与英语专业相结合,开设英语教学法、英语课程论、英语教材分析等课程。

(四)处理好显性课程设置和隐性课程设置的关系

在诸多文献中,对英语教育专业显性课程设置的研究很多,但对隐性课程设置的研究却比较少。隐性课程是由美国教育家、社会学家杰克逊(Phillip. W. Jackson)于1968年首次提出的,主要指学生从校园隐性文化中所感受、所习得的情感、态度、气质、信仰、价值观念及知识性内容,是由师生长期创造的一种精神文化氛围。而英语教育的隐性课程设置的研究在本体论、认识论和价值论等方面都有着实际意义,在充实英语教育课程内容的同时,还能提高英语教育质量,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隐性课程的这种潜移默化、春风化雨的作用在高师院校应当格外受到重视,对于强调语言环境的英语教育专业更是如此。隐性课程的设置是无形的但又是可以看见的,诸如通过欣赏有关学校教育的优秀影片、张贴德高望重的名师宣传画报、邀请一线名师来校讲座等方法,甚至是课堂教学中的言行举止等方面都可以逐渐培养学生尊师爱教和从师任教的意识。

参考文献:

[1]张冲.关于英语专业定位的思考[J].外语界,2003,(4):7-13.

[2]张正东.中国英语教育的四个问题[J].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7,(1):15-21.

篇8

【关键词】 职业中专 英语教学 实践

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力发展职业教育,是提高劳动者素质,培养大量应用人才的重要途径。为促进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中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还提出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英语作为一种国际语言,已成为人们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具有一定的英语技能的学生,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掌握主动权,更快地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中职教师要对英语教学不断探索,注重实践教学,培养学生成为合格的中等专业人才,以适应社会需要。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以期和大家探讨。

一、注重新课的导入

在中职学校,除了一小部分要参加对口升学的同学以外,大多数同学在平时英语学习中无压力和动力。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授课中要增强同学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其一就是每一节新课的导入。

1、补充与课程相关的谚语

如讲Friendship一文,我先在黑板上写下了A friend in need is a friend indeed这句谚语,然后让同学们猜测意思,启发他们的兴趣和对课文的期待,最后总结:患难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还可以总结一些有教育意义的谚语,进行课堂知识的补充,如:(1)It’s never too late to learn.(活到老学到老)(2) Practice makes perfect.熟能生巧。(3)A good beginning is half done.(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4)Rome wasn’t built in a day.(罗马非一日之功)等等。教师可以采取每日学一句、次日再复习的方式进行。

2、课前三分钟口语训练

采用学生主动训练,或按学号安排训练。由学生课下自行组织材料,内容不限,可以是小故事、小寓言、英文小说节选、自己的亲身经历、或笑话一则等等,讲课前进行三分钟左右,请其他同学点评。这样既可以激发同学们的积极性,又可以进行口语训练。

3、让同学们讲课,教师点评

一些简单的课文或语法,可以提前让同学们准备,让同学们也自己当回老师。因为一名想讲给大家听的同学,就会提前查阅资料,在理解的基础上总结某一课题。因此,同学们会增强学习英语的信心,提高心理素质,同时也能提高英语的综合学习。

二、进行分组讨论、合作学习教学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而英语正是一种交际语言,学生之间互相交流需由教师提供平台。另外,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社会分工的不断深入,社会更需要良好的团体气氛和合作精神,而合作学习正是职业中专英语教学中必不可缺少的。

小组合作学习中,讨论学习的成功依赖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合作,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大胆开口,不怕讲错。从而更有利于提高口语和听力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同时也能为学生提供培养语感的环境。

三、组织多形式的英语课外实践活动

教学成果的检验不仅可以通过试卷理论体现,也可以体现在口语实践活动中,比如:英语角活动、英语技能大赛和英语第二课堂活动等。英语角由英语教师监督,由英语专业的学生组织和主持,以练习口语为主,我校英语角的口号是:Don’t be shy, have a try!组织形式多样,以单词接龙赛、做英语游戏、唱英文歌曲、情景对话表演和英文小品等为主;还邀请外籍教师演讲。通过英语角活动,扩展了同学们学以致用的空间,建立了浓厚的英语学习氛围。

其次,我校还创办英语广播电台,让学生自己成为节目主持人,用英文进行广播,内容丰富。给同学们的业余生活增添了色彩,也提高了他们的听力,关注了世界和国家的动态。

四、期末成绩评定比例的改革

在教学中,有时同一个班级学生,但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差异悬殊给英语教学造成了很大困难。教师不能把分数作为评价学生学习成效的唯一标准,而应采用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来衡量学习成绩。

1、 以分数为主体的比例调整

一般学生在初中时,各成绩的评定都是取决于期末考试的试卷成绩,导致很多学生平时上课不认真听讲,一到期末考试时就想方设法抄袭、投机取巧,进而有失考试的公平性。而在中专成绩的评定中,可以将平时成绩作为期末成绩的一部分,以我校各科总分数比例为例:平时表现占10%,平时小测占40%,期末试卷考试占50%的比例,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杜绝了学生平时听课的懒散性。

2、笔试和非笔试测试结合

改革教学方法的同时,必须相应地改革考试的形式,应注重交际性和实用性。考试不一定非限定在一张试卷上,可根据专业不同、学生的程度不同和教学进度不同,将考试分为笔试和实际操作。

另外,基础英语可分为口语测试、听力测试和笔试。还有一些专业英语,如酒店英语、幼儿英语,除了笔试外,可让同学现场表演情景对话,分角色进行表演,教师评定分数。可以扮演服务生和客人,或和外宾之间的对话等。幼儿英语,可以进行幼儿教师和孩子之间的对话表演等,这样,即测试了口语,又增强了实战性,使学生能把学到的理论加以运用。也可通过开展辩论、演讲、竞赛等非测试活动,把活动成绩作为学生成绩考核的依据并计入考分,,经过多方面测试,更能显出学生的真实英语水平。

总之,在教学中,我们始终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要不断探索,提高自我,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们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以适应新形势下的社会需要。

参考文献

[1] 蒋晓玲:“浅谈初中英语小组合作学习”,《中小学外语教学》, 2002年

[2] 吕中舌,范红等.清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方案[J].教学与教材 研究, 1999, (1).

篇9

[关键词]西医院校;英语专业;中医英语教学

随着《中国的中医药》白皮书等中医药政策文件的,我国中医药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战略,中医药“走出去”正迎来最好发展时期。《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06-2030)》明确指出,要积极推动中医药海外发展,扩大中医药国际贸易。在“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背景下,既精通英语又熟悉中医药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对加快中医药国际化进程将起到关键性作用。

1以中医技术体验激起学生学习兴趣

西医院校英语专业学生接触中医的机会不多,对中医认识不足。学生只有一个学期共几十个课时使用中文学习中医理论知识,没有见习课。由于课时少,课堂上教师不能对中医知识进行深入讲解,学生反映学习难度较大,学习热情不高,有的学生甚至因为自己是英语专业的学生而不重视中医知识学习,这些都影响了学生学习中医的兴趣和积极性。建议在开课初期,先让学生参加中医体验课,由专业的中医师、中药师向学生展示具有中医特色的各项技术,如针灸、推拿、按摩、拔罐等,指导学生参观中药房,观摩中药炮制、煎煮过程等。对于某些操作简单但起效快的中医技术,甚至可以让学生亲自感受。如学生在观摩针灸的过程中,可以参观针灸人体模型、针灸挂图上的经络走向和各经络上相应的穴位,认识不同规格的针灸针和艾条、艾绒、艾柱等,参观医生如何诊病、辨证、处方、取穴、施针,观察患者施术过程中的反应,了解隔姜灸、隔盐灸,了解针灸治疗后医生的医嘱。学生还可以亲自感受按摩、推拿等中医医技。通过近距离学习,让学生初步领略中医魅力,增强他们对中医的兴趣,提高文化自信,为学好中医知识树立信心。因为学生亲身感受了中医医技,直观了解了中医医技,这为之后的中医英语翻译和中医药国际交流打下了情感基础。

2使用内容依托式教学法(CBI)全英讲授中医理论知识

目前,中医英语教学大多以教师讲授为主,流程多是词汇学习、语法学习、阅读中医英文文章、翻译文章练习。教学形式较单一,课堂气氛欠活跃,学生容易产生学习疲乏感,继而对所学知识逐渐失去兴趣,影响知识的输入。建议使用CBI全英讲授中医药理论知识。CBI于20世纪80年代首先被提出,1994年首次在我国出现[1-2]。CBI是将学科学习与语言学习相融合,以学科知识为核心,教学内容围绕一定的主题或者基于某一学科内容[3-4]。STEPHEN等[5]认为CBI可提高教学效率,达到特定的教学目标,带来教育理念的变革。狄玲等[6]、XUE等[7]认为CBI使学生有机会用英语进行实际交流,既能学到学科知识,又能提高语言水平,使学生学会研习的方法,增强学生学习动力,改善学生学习焦虑感,提升学生创造能力,培养学生质疑能力。杨丹元[8]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多数学生认同采用CBI所获得的学习效果,并认为CBI满足了其专业研究与语言学习融合、基础英语技能和专业知识结合的需求。教师在教学中一旦侧重学习与训练专业环境中的英语运用,可以增强学生英语+专业的合力作用。范淑娟等[9]研究发现,大多数学生肯定了CBI课程中教师的促进作用,并能积极参与教师组织的教学活动,学生参与CBI课程的积极性更高,学习兴趣更浓,主题知识的探讨促进了师生间信息双向或多向流动,课堂生态两大主体在动态循环中相互促进。研究发现,CBI课程的开放性与流动性使课堂不再是唯一的知识获取场所,教师不再是唯一的知识信息来源,师生之间信息流动双向性推动教师持续学习,促进了教师综合能力的提升,使教与学达到平衡,为构建积极向上的课堂学习文化起到了积极作用[9]。在中医英语教学中可将中医学与英语有机融合,以中医理论知识为核心,围绕每一章节(如:中药煎煮、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等)使用英语进行讲授。学生在学习时会把注意力放在整合词汇、语法的语言输入上。学生在知识输入过程中以句子的形式学习了词汇、语法和常用句型,获得的知识不是独立出现的,而是经过组合后出现的,能够潜移默化地获得使用英语获取专业知识的能力、提高专业英语听力水平。如讲授中药煎煮时,内容不仅涵盖了中医基础理论、中药、方剂、各种煎煮方法的英语词汇等,还包括了使用固定句型、短语陈述整个煎煮过程、煎煮注意事项、特殊煎煮方法、服药时注意事项等。讲授阴阳学说时,不仅涉及阴阳的含义、分类,还包括阴阳学说的内容、各内容的具体内涵和各内容之间的相互关系,潜移默化地让学生学会使用英语来逐渐建立中医知识框架,使用英语输出中医知识中的逻辑关系,构建中医思维。中医药人才培养的关键是培育学生形成中医思维。在沉浸式教学中,学生逐渐学习使用英语思考中医、使用英语交流中医,运用英语学习中医的综合能力得到提高。学生能及时获得学习成就感,增强了学习动力。

3使用体验式教学鼓励学生用英语介绍中医药

目前,学生的中医英语学习主要偏重于读和写,对听和说的训练不多。大部分学生反映,将一份中医文章翻译成英文时,往往只是把词汇和语法进行生硬组合,以英语为母语者在看翻译稿会觉得不知所云。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重读写、轻听说,学生缺乏中医英语语感。建议在整个中医英语教学的最后阶段,采用体验式教学模式来强化学生听、说能力,锻炼学生的中医英语输出能力。体验式教学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为学生创造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鼓励学生不断尝试、勇于实践,促进同学间合作学习,扩充知识面,体验语言带来的乐趣和使用语言的成就感,可提高学生理论学习、实践应用能力,增强学习信心,培养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和终身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20世纪90年代,我国引入体验式教学模式,取得了良好教学效果[2]。王林等[2]、王林艳[10]认为,体验式教学把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变成学生自我体验、发现、总结的学习过程,使课堂气氛更加轻松活跃,减少了学生的焦虑情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极大提高,学习态度和方式发生了改变,学生尤其在语言运用和交际能力方面有了显著进步,培养了积极的情感态度,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曾婧[11]认为,学生在具体场景的学习中能够完成对知识的初步接触和认识,继而完成对知识的熟练掌握和应用,使学生认识到事物发展规律,使学生不但具有良好的文化知识基础,而且能提高学生的情商,让学生成长为素质全面的人才。在开展体验式教学前1周,告诉学生体验式教学的目的及课堂操作流程。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每组3~4人,自选主题,确定要介绍的中医知识,然后通过查找资料,制作幻灯片,撰写讲稿等对中医知识进行先期学习。课堂上,每个小组选派1名代表上台用英语向全班师生介绍中医,限时10~15min。代表发言结束后,组员可补充。小组展示结束后,由授课教师和班级同学针对介绍的内容发起提问,小组成员进行回答。整个问答环节同样只能使用英语进行。课堂上学生表现非常活跃。各小组使用英语介绍了中医知识,如明代医家李时珍、中医代表著作《本草纲目》、中医切诊、中医针刺、中医艾灸、中医养生、中医手诊、中医雷火灸、中医食疗、中医足疗穴位等,有的小组不只停留在单纯幻灯片展示阶段,还与全班学生进行积极互动,介绍如何进行切脉等。通过学生课堂展示,可以知道学生在课外进行了大量的新知识学习,体现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以团队为单位进行学习的热情。学生反映这样的学习方式新颖、趣味性强,能提高学习获得感和团队协作的快乐感。学生虽然在前期需要输入的中医英语知识很多,但在知识输出时能明显感到学习的成就感。

4使用形成性评价激发学生课堂使用英语交流中医的动力

形成性评价的概念于1967年由美国教育学家MICHAEL[12]提出。形成性评价重视教与学中的多层次分析与判断,可为教与学提供针对性、真实性的诊断信息,使师生进一步明确自身教育与学习过程中的能力及缺失,帮助教师与学生调整自身教育、学习模式,进而使形成性评价能有效运用,提升教育、学习的成效[13]。中医英语听说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耐心和毅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时会因为中医英语的学习难度大、记忆困难等而产生畏难情绪。建议在成绩评价中不仅有终结性评价,还要有形成性评价,通过使用形成性评价激励他们在中医英语学习上不断超越自我。不仅要尽可能多地输入中医英语,还要输出中医英语,鼓励学生积极展示自己的英语学习成果,激发学生课堂使用英语交流中医的动力。形成性评价不仅可以减轻学生期末考试的压力,更重要的是可以将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表现纳入评价范畴。形成性评价可将学生学习过程中出勤情况、课堂知识接受情况、课后文献查阅情况、幻灯片制作质量、中医英语口语交流情况、团队成员对团队学习中的贡献度等纳入评价。学生通过形成性评价调动了学习热情,激发了竞争意识。为了在课堂能更好地展示学习成果,学生积极查阅资料、练习听说能力,不仅增强了中医英语学习的信心,还增强了团队凝聚力。

5小结

篇10

论文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地位的提高,国际市场的放开需要精通英语掌握一定行业知识的技能型人才。目前众多高职院校开设的英语课程因与职业技能脱节而无法满足市场的需要。高职院校英语课程改革迫在眉睫。行业英语课程的开设恰恰满足了这一需要。文章对目前高职院校英语课程开设的现状及如何在高职院校开设行业英语课程进行了简要的论述。

一 我国高职院校英语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改革开放,WTO的加入,使作为国际语言的英语地位更为上升,英语作为一门必修的课程,在各个层次的学校均有开设,从学前教育到大学教育,我们无一例外的身处于学习英语的热烈氛围内。高职院校也不例外。

教育部高教司在对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中曾指出;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的教学目的是:经过180-220学时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技能,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从而能借助词典阅读和翻译有关英语业务资料,在涉外交际的日常活动和业务活动中进行简单的口头和书面交流,并为今后进一步提高英语的交际能力打下基础。因此众多高职院校英语课程,其中不乏公共英语,专业英语等。

然而,一些高职院校在开设英语课程时,忽略了高职英语类专业的培养目标即:培养掌握现代服务技术的高素质技能型英语专门人才。在英语教学中存在了以下几个问题:

1.培养的主导方向不明确

高职院校在英语人才培养的目标上和普通高校有着巨大的不同,前者侧重于培养新型的具有英语能力的技术应用型人才,而后者则侧重的是培养有英语能力的普通专业型人才。而目前大多数的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脱离了职业能力培养这一核心。

2.教学体系和方法缺乏创新

目前许多高职院校依然坚持着传统的英语体系和教学方法,侧重于英语知识和语法结构或是应试技巧讲授等,不能够把技能与英语结合起来。

3.教学重心倾斜,“教”、“学”、“用”三者脱节

英语应试教育在高校中占主要地位,而实用教育则难见踪影。就高职的英语教学来说,一年两次的四、六级全国统考是个严峻的考验。无意中走进了“应试”教育的死胡同,致“教”、“学”、“用”三者之间没有有机地结合起来,既浪费了有限的财力物力,又没有收到应有的效果,也使教学目的无法得到较好的贯彻与落实。

二 行业英语教学的必要性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在国际地位的提高,英语作为一门国际化的语言,在全球化的今天显得尤为重要。我国的商贸、汽车、制造,旅游、物流等越来越多的行业都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社会急需一些有行业英语的人才。 近期,在香港时装节期间,因为缺少“行业英语”人才,未能及时与客户进行有效的专业交流,温州外贸服装企业不得不遗憾地“放走”了不少订单。拓展国际市场,必须培养精通行业英语的外贸人才,展会集中暴露了缺少“行业英语人才”这个短处。

行业英语这个字眼对于许多人来说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许多人甚至认为行业英语就是专业英语,其实这样的理解是错误的。相比侧重于专业知识讲授的专业英语,行业英语更侧重于基于某个行业的英语交际能力的讲授,可以说其概念更大更广泛,两者可以说是隶属关系。

行业英语教学是讲授与某个行业相关的英语知识。具体地说,就是使英语教学内容贴近某个行业,其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在某个行业中运用英语开展工作的交际能力,注重的是培养学生在某行业中的语言交流能力和运用能力。在这种能力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也会逐步形成和发展并进一步对学生将来在工作中的能力拓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是指结合学生所学的专业及与其今后的职业相关的技能英语,是基础英语的后续课程,是架设在基础英语和专业领域英语实际应用之间的桥梁,其课程特点是紧跟市场、结合学生实际、紧密围绕行业和企业对外语技能的要求,强化就业导向和能力本位。

高职院校的学生要进入人才市场,英语是一门十分必要的技能。但是,作为技能型应用人才,用人单位需要的是他们能以英语为工具进行与工作有关的日常和业务交流。通过对各行业的用人单位与社会需求做了比较详细深入的调查研究,行业英语的社会需求及职业英语教学质量保证的迫切性得到可靠的证实。

因此如何培养出能够适应市场经济下对英语熟练应用,并且具有一定专业技术技能、新的复合型人才,是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考虑的问题。而行业英语完全体现了高职教育的特色, 是高职英语改革的必然趋势。

三 行业英语教学的关键要素

促进高职院校从普通英语教学向行业英语教学转变并非易事,其转变过程要受到以下几个关键要素的制约和影响。

1.明确课程定位和培养目标

要明确高职院校英语课程的定位和培养目标,即为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服务,提升职业能力;突出职业能力培养,侧重培养学生在职场环境下的语言交际能力。

2.师资力量的加强

高职高专学校要不断引进既有实践能力、又有较高理论水平的高素质教学人才来充实师资队伍,完善合理师资结构;同时,学院应鼓励英语教师去争取做外销员、商务师、导游、翻译等工作,提高自己的整体素质,适应学校教学要求。

行业英语的设立要求有更强的师资力量的同时,对教师的要求也更高。行业英语教师首先要有较高的英语表达和运用能力,能够进行全英文授课。与此同时要有深厚的行业知识功底,深入了解其发展动向,并能够深入研究其行业,即创建“双师型”的师资队伍。其 次,行业英语教师要有先进的现代化的教学理念,有自己特色的教学方法、能够在行业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相关的行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及团队精神。最后,行业英语教师要有强大的敬业精神,能够吃苦耐劳,愿意去毕业生工作地了解其工作环境。教师必须定期到基层企业实习锻炼,熟悉其运作环节,索取最新的市场信息。

3. 教材的选择

高等职业教育贯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培养的人才需最大限度地符合未来职业的要求。目前高职院校开设的大都是公共英语,因此,在开设行业英语选取教材时,要考虑是否将公共英语和行业英语有效地结合起来。教材中选取的素材最好能完全来自真实工作场景下的真实语言材料,包括电话交谈、面谈、公司对外宣传资料、工作文书等职场内容,能够涵盖相关行业日常工作的方方面面。把真实的语言材料和训练带入课堂,学生在未来工作中才能够学以致用。因此,只有选择好合适的教材才能使行业英语教学在高职院校英语改革中立于不败之地。

4.英语课程的融合,学生思想的转变

目前许多高职院校开设的英语课程为公共英语,要立即变身,开设行业英语课程,并不容易,需要有一个两者的融合过程,并且要使学生产生学习行业英语的意识。如何使传统的公共英语和行业英语课程相融合,并使学生产生学习行业英语的意识呢?首先,可以在教授公共英语课程时,适当的插入一些和行业英语相关的知识,让学生有意识的接受行业英语知识。邀请行业专家来校进行讲座,使学生意识到学习行业英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条件的话,可以让学生对其感兴趣的行业进行行业英语人才需求的调查,使学生意识到学习行业英语的重要性。

推行行业英语教学是为满足人才培养目标和市场的需要, 是顺应我国高职高专教学教改潮流, 但在高职院校开设仍存在许多困难,很难在短时间内完成的。它需要教学管理观念的转变, 需要教师自身知识结构的完善、需要学生英语学习意识的转变, 也需要社会各界各行业的鼎力支持。只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市场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