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的专业范文

时间:2023-09-19 17:42:0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建筑工程的专业,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建筑工程的专业

篇1

1.就业岗位群

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主要培养从事建筑工程施工一线技术与管理等工作相关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就业方向为施工员、质量员、安全员、材料员、测量员、资料员、预算员、监理、项目经理、质检员等。

2.职业能力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岗位职业能力主要包括:

(1)建筑施工能力能够熟练的进行施工图的识读和施工测量放线,掌握施工技术,建筑材料的性能及应用,了解施工机械的选择、施工组织与管理。

(2)工程技术资料编制能力能够熟练的进行施工识读,掌握土建工程预算、技术标的编制方法,熟练运用相关造价软件。

(3)工程项目管理能力掌握施工进度控制、质量控制、成本控制、现场管理的方法,具有一定的合同管理和工程监理的能力。

(4)工程设计和检测能力熟练掌握工程制图软件,了解结构设计软件,具备初步的建筑设计和结构设计的能力,掌握一些材料检测的方法,具备一定工程质量检测和加固的能力。

二、实训基地建设目标

1.总体目标

突出职业综合能力培养,服务地方经济,建成集学、研、培于一体的生产性实训基地。基地实现功能系列化、环境真实化、人员职业化、设备生产化、管理企业化,为专业教学实训、教学改革、师资培养、技能培训、技术服务与研发的开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2.具体目标

(1)硬件方面达到以下目标:建成土工与地基基础实训中心、工程测量实训中心、建筑材料实训中心、建筑工程专业机房、建筑结构与施工技术实训中心、绿色低碳建筑材料研发中心。

(2)软件方面达到以下目标:①有效的利用实训基地这一平台,与行业、企业专家合作,提升日常教学实训的质量,进行项目教学改革,开发实训教材,形成一流的师资队伍。②面向社会开展行业企业技能培训,考核鉴定,以及新标准、新规范的推广和示范。③借助实训基地的场地、设备和师资,为企业提供相关技术服务,与企业共同开展产品推广和技术研发工作。

三、实训基地建设的基本思路

按照“学校与企业相结合、新建与挖潜相结合、特色与共享相结合、硬件与软件相结合、理论与实训相结合、近期与未来相结合”的原则进行建设,其实训分区、项目设置与仪器设备的配置按以下思路实施:

(1)整个实训基地的仪器设备配置既涵盖当前建筑施工中采用的常规技术、主流技术的相关内容(如建筑施工工艺与方法、基本工种的操作工艺、工程测量、建筑材料检测等);又要展示现代建筑施工先进技术水平内容(如预应力混凝土施工新技术、建筑节能与环境监测等)。

(2)实训分区以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主干课程及核心技术课程内容为构建主线,将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紧密结合起来,主要反映《建筑材料》、《建筑识图与房屋构造》、《土力学与地基基础》、《钢筋混凝土与砌体结构》、《钢结构》、《工程制图与CAD》、《工程测量》、《钢筋混凝土平法识图》、《建筑力学》、《建筑施工技术》、《工程项目管理》等课程中核心知识点和能力训练的要求。

(3)实训项目设置融合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一线相关职业岗位当前及未来五~十年内的能力培养要求,既能适应建筑工程相关职业岗位当前工作的实际需要,又有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其能力培养主要包含施工技术应用能力、建筑材料、工程质量的检测与监控能力(含现场检测及室内测试)、建筑施工机械操作能力等,同时又为培养学生具有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技术方案及工程造价、建筑工程识图与制图、工程项目现场管理以及建筑施工创新思维等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学生毕业后即能从事施工员、质检员、预算员、资料员、材料员、测量员、监理员等职业岗位工作。

(4)根据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职业岗位群所应具备的技术应用与现场管理能力的要求,整合出所应包含的能力与技能模块,分解出各能力与技能模块的要素内容,落实相应的实训项目,再根据实训项目内容配置相应的仪器设备及硬软件等,从而确保实训仪器设备的实用性、系统性、完整性与先进性。

(5)依据建筑行业工程质量检测与试验的有关最新文件、标准及规范等要求,在今后的发展中,结合校内现有的建筑工程方面的仪器设备配置情况对原有的实验实训仪器设备作进一步的配套、更新与添置,并对其中使用年代较久、技术标准已落后的仪器设备进行技术改造升级。通过该实训基地的建设,不仅要为本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提供实习实训场所,并能够面向建筑市场为本地区及周边地区行业企业人员进行职业技能岗位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技术应用服务等,形成集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技术服务为一体的多功能实训基地。

四、实训基地建设内容

1.土工与地基基础实训中心

(1)土工实训室主要进行土的含水量、剪切、液塑限、压缩、渗透、击实、地基承载力及抗剪强度等实训。主要仪器有:三轴仪、电热恒温干燥箱、固结仪、击实仪、十字板剪力仪、静力触探仪、地基承载力检测仪。

(2)桩基工程检测实训室主要进行桩基低应变、高应变、超声波测试及静载荷实验;灌注桩钻孔质量监控与检测;基坑支护检测;锚杆抗拔力实验等实训。主要仪器有:灌注桩钻孔测井系统、桩基超声波检测仪、桩基低应变动测仪、桩基高应变动测仪、静载自动记录系统、液压千斤顶、反力梁等。该实训中心经过发展,可开展校企合作,进行对外营业,承接一些土工、地基基础的检测任务。

2.工程测量中心

(1)工程测量实训室主要进行高程、角度、水平距离、导线、点的测量仪器的认知实训。主要仪器有:光学水准仪、电子水准仪、光学经纬仪、电子经纬仪、全站仪、红外线测距仪、GPS等。

(2)地形测绘及工程放样实训区主要进行平面图测绘、地形测绘、工程放样实训等。主要仪器有:光学水准仪、电子水准仪、光学经纬仪、电子经纬仪、全站仪、红外线测距仪、GPS等。该实训中心经过发展,可开展校企合作,进行对外营业,承接一些工程测量和地形测绘的任务。

3.建筑材料实训中心

(1)建筑材料实训室主要进行水泥、混凝土、砂浆等物理力学性能实验;建筑用砂、石性能试验;砂浆的抗冻性能、收缩性能、抗渗性能试验;沥青的针入度、延伸度、软化点及沥青混合料马歇尔稳定度试验等实训。主要仪器有:混凝土渗透仪、水泥流动度测定仪、混凝土贯入阻力仪、沥青针入度仪、马歇尔稳定度试验仪、沥青延伸仪、薄膜加热烘箱、砼搅拌机、水泥负压筛析仪等。

(2)建筑材料检测室主要进行钢筋力学性能、混凝土试块的抗压强度、抗折强度、砂浆试块的抗压强度及水泥胶砂强度等测试实训。主要仪器有:液压万能试验机、钢筋弯曲试验机、水泥胶砂抗折抗压试验机、混凝土压力机等。

(3)材料试配实训室主要进行混凝土、砂浆配合比实验。主要仪器有:混凝土搅拌机、振动台、塌落度筒、容积升、电子秤、电子天平、量筒、试模、导棒等。

(4)材料养护室主要进行试块的养护。主要仪器设备有:空调、货架等。该实训中心经过发展,可开展校企合作,进行对外营业,承接一些建筑材料检测的任务。

4.建筑工程专业机房

(1)工程制图与CAD实训室主要进行工程制图实训。主要设备有:计算机、服务器、交换机、绘图仪、天正CAD软件、CAD软件、PKPM结构设计软件。

(2)工程造价实训室主要进行工程算量与计价实训。主要设备有:计算机、服务器、交换机、打印机、广联达软件、鲁班工程算量软件、PKPM造价软件、BIM、招投标实验教学模拟仿真系统等。

(3)工程项目管理与施工方案编制实训室主要进行项目管理实训和施工方案编制实训。主要设备有:计算机、服务器、交换机、打印机、PKPM施工管理与方案编制软件。

5.建筑结构与施工技术实训中心

(1)钢筋混凝土与砌体结构实训室主要进行钢筋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认知。主要设备有:钢筋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实体模型和仿真模型。

(2)钢结构实训室主要进行钢结构认知、钢结构加工制作与安装实训、钢结构工程质量检测以及主体结构工程测试等实训。主要仪器设备有:钢结构实体与仿真模型、全自动摆锤冲击试验机、高精度裂纹测探仪、高级数字超声波探伤仪、便携式X射线探伤机、高强螺栓检测仪、数据采集装置、超声波测厚仪、自动埋弧焊机、等离子弧切割机、原位压力机、钢筋定位仪、保护层厚度测定仪等。

(3)基本技能实训区主要进行木工、钢筋工、瓦工施工操作技能实训。主要仪器设备有:钢筋弯曲机、钢筋调直机、对焊机、电焊机、电圆锯、电刨、抹光机及各类小型工具等。

(4)常规施工技术实训区主要进行钢筋工程、模板工程、支架工程的加工制作与安装以及砖墙砌筑施工等实训。主要仪器设备有:钢筋混凝土梁、板、柱、楼梯、雨棚、基础、砌体、钢管脚手架、模板等常规施工实物。

(5)预应力混凝土及高层施工技术实训区主要进行预应力混凝土后张梁施工技术及操作技能实训,高层建筑滑模、爬模与桁架组合系统施工技术实训。主要仪器设备有:穿心式液压千斤顶、高压油泵、压浆机、搅拌机、后张试验梁、群锚、波纹管、钢绞线、高层建筑滑模、爬模与桁架组合系统成套设备,含液压系统、滑升千斤顶、爬升千斤顶、控制台、操作平台、桁架模板等。该实训中心经过发展,可开展一些面向社会和企业的岗位培训和技能鉴定工作。

6.绿色低碳建筑材料研发中心

(1)绿色低碳建筑材料展示研发室主要进行绿色低碳建筑材料、建筑结构的认知和研发。主要设备有:展示柜、材料样品、建筑模型、电脑。

(2)建筑节能与环境检测室主要进行建筑节能和环境检测。主要仪器设备有:建筑热能能耗监测系统、建筑日照强度模拟系统、氧气检测仪、甲醛测试仪、平板导热系统测定仪、中空玻璃露点仪、室内空气中苯及TVOC专用检测包、石材r辐射仪、石材放射性检测仪、建筑涂料耐洗刷仪等。该实训中心经过发展,可与企业开展技术交流、共同进行培训和研发工作,同时还可作为企业对外展示的平台。

五、建设举措

(1)成立实训基地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管理、制订规章,督促、检查本基地的正常运行,做到“凡事有章程,凡事有人管,凡事有记录”。

(2)找到行业、企业和教学领域的专家,对建设方案进行充分的论证,提出建设意见和建议。随着建设的推进,还分阶段对建设内容进行审查,提出修改意见。

(3)保障校企合作的正常运行。

(4)建设高素质的专任教师队伍和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

篇2

1.1要有高度符合实际的产、学、研环境

产学研合作实践基地的建设,要实现多种功能和需要的统一,就需要结合多种功能共同构建符合需要的环境。生产环境,就是要在设备、管理、工艺、规格、制度、体系甚至薪资待遇、职能部门、组织架构、人力资源安置等方面都做好工作,以最贴合实际生产活动的架构为学生创造一个接触生产一线的环境。学习环境,就是要在实践基地中构建良好的学习氛围和环境,要有学校导师、生产负责人、技师等组成一个辅导教学队伍,为学生提供解答、参考和指导。研究,这是嫁接在生产和学习的基础之上的。高职院校在研究方面进行投入,需要考虑自身的科研实力、科研指导力量、科技创新力量是否足够。从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的特点来说,需要建立专门的实验室,由学校和产学研基地的合作方共同提供设备、人力资源等来满足学生的研究需要。

1.2要能够为学生的实践素养和就业提供更好的指导和保障

产学研基地的建设,是高职院校为学生提高学习成果和水平的一种途径。其最终服务对象是学生的就业前景和能力。对此,在产学研基地的建设中,必须强化对学生的实践指导、要以当前行业内实际需要的设备、工艺来带动学生真切的体验就业环境、体验就业氛围。除了在技术上提供最接近实际工作的环境和指导之外,在学生的心理、价值观念、就业观念、就业心态和就业经验、人际关系处理能力等方面也要灌输符合用人单位和行业需要的理念,经验,确保学生有更充分的准备去迎接就业。

2关于开展产学研合作实践基地建设的几点建议

2.1基于市场需求和行业特点进行基地建设规划很有必要

产学研基地的建设,是一个耗资巨大、牵涉面广、影响范围大的大工程,大动作。它不允许随便的尝试效果,需要以最符合实际需要的设计,以承担最小的风险为前提,才能进行实际合作方面的举动。学校要充分的了解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的现状,了解该专业学生的就业情况和用人单位的心理预期,结合当前以及今后国家在高职院校改革方面的政策等内容进行可行性的分析。鉴于产学研基地的建设是一个大项目,学校在制定规划之后,需要反复协商方案的可行性,找各方面的人才对方案进行审定,对提出的问题进行解决。如果有什么问题是学校自身无法解决的,那就可能会成为制约产学研基地成果的重大问题,需要学校提起足够的重视。

2.2经费问题要重点考虑

产学研基地的建设,经费问题需要特别引起重视。产学研基地的建设,规模太小的话无法发挥效果,也无法适应教学需要。如果太大,那就不是高职院校自身能够承担得起的。而作为产学研基地的合作方,高职院校所找的企事业单位也不可能把主要的经费投入在这方面。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必须找到一个能够为经费周转提供大力支持的方面,也就是政府和相关部门。当前我国鼓励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政策越来越明显和有力,国家和地区也划拨了很多专项资金,出台了很多政策来鼓励高新技术的研发。这为高职院校寻求经费支持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出路。高职院校可以考虑将产学研合作实践基地的经济价值、人才价值、互利合作价值凸显出来,递交国家有关部门或地方政府、高新产业园区以及合作方来争取更多的经费支持。如果能够吸纳政府的鼓励性经费支持,或者争取部分部门、企事业单位的研究经费支持,那就可以确保产学研基地的建设能够稳步推进,不至于发生因经费问题而废弃的现象。

2.3学生的兴趣、心理、认知、情绪等方面的考虑

产学研基地建设中,对学生的反应、学生群体的性格特点等内容也要进行关注。由于产学研基地是生产、学习、研究三位一体的教学活动,它涉及到的内容多,对学生的学习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当前高职院校的学生以90后为主,他们在面对繁重的学习任务、生产任务的时候,是否能够有积极心态去应对,是否能够适应高度贴近实际工作生活的环境和氛围,是否能够专心于生产或者如果在生产过程中遭遇挫折,是否能够以积极的心态走出来,这些问题都会对产学研基地的教学效果起到重要的影响。所以,学校在以各种条件为学生构建良好的产学研教学环境的同时,必须对学生群体在这种教学方式中的反应有足够的关注。在学生出现问题的时候,及时给与开解,避免产生负面的作用。

3总结

篇3

 

从建筑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和毕业生跟踪调查来看,毕业生不能很好地适应单位生产的需要,主要表现在毕业生不能马上顶岗作业,适应期较长,解决生产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差。例如,在建筑企业,因为有的建筑工作要在施工现场环境条件下进行,这就要求建筑专业培养人才应是面对施工现场的技能型人才,应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一定的实际操作能力,而这样的培养模式离不开实习实训的教学模式。

 

一、重视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为了提高建筑专业教学质量,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应特别重视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加强实习实训,搞好实习实训教学,使学生理解、掌握并加深最基础理论知识,正确操作各种仪器,合理使用各种工具,掌握各种施工与造价的工作程序和方法,培养具有建筑技术工人应有的品质和素养,严格遵守规程,以及吃苦耐劳的良好作风。要达到以上各项要求,笔者体会是:加强教材建设,编写先进而实用的教材是提高实习实训教学的前提。目前,职业院校使用的建筑教材大多具有高专教材的特点,理论性较强,也比较陈旧,特别是对于中职学校建筑专业并不适应,因此根据中职学校建筑实习实训课的教学特点,编写适合建筑企业生产需求、突出技能训练、易学易懂的实习实训教材是十分必要的。

 

二、中职建筑专业实训课程的教学方法

 

(一)“导生制”教学模式

 

“导生制”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提升中职院校建筑专业实训课程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导生制”教学模式具有灵活性,在具体的建筑实训中,教师优先选择能力强的学生进行技能培训,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培养出具备不同专业技能的导生。然后教师对班级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每个小组的实训活动在一位导生的带领和指导下进行。

 

(二)“工学结合”教学模式

 

“工学结合”是建筑实训课程教学目标实现的最有效的教学模式,为建筑专业的理论联系实践提供了现实可能性,是实现建筑人才职业化的有效途径。将建筑专业学生实训与就业紧密相连,学校主动与建筑企业加强业务上的联系,让学生直接到工地上接受实训,从锻炼学生阅读施工图的能力开始,由专业的技工带领学生在施工现场进行建筑作业的实训训练,建筑工程项目完工后引导学生对工程进行质量验收,在建筑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此外,学校加快实训场地的建设,为建筑专业学生的实训打造良好的软硬件环境。

 

(三)“开放式”教学模式

 

“开放式”教学模式是中职院校建筑专业实训教学改革的重点,旨在实现学生实训的规范性、科学性和专业性。开放式教学根据学生掌握建筑知识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兴趣爱好,选择具有创新型和综合性的建筑内容进行实训或开展建筑实训技能竞赛等,调动学生参与实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开放性不仅体现在实训内容上的开放,还应做到实训场地与实训器械的开放,实训课程的时间是有限的,开放实训场地,为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建筑实践活动提供便利。开放式教学模式在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都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三、实习指导是提高实习实训教学质量的关键

 

实习指导是教学计划的具体实施过程,是完成教育教学的基本手段,指导教师通过讲课、示范操作、指导、考核、总结等形式,使学生在实习中获得实际操作技能、技巧和提高思想政治素质。为此对每个分课题进行实习教学,必须严格按照“三段指导”教学法进行,在入门指导过程中对每个分课题教学应按指导中的内容详细讲解,并按标准动作进行示范操作。指导教师的讲解内容要具体,方法正确,语言简练,条理清楚,示范过程中要对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包括目的、重点、方法,一定要边示范边讲解,示范中有讲,讲中有示范,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功能。在实习之前,要检查学生实习准备工作是否充分,操作姿势是否正确,设备工具使用是否恰当,劳动组合和工作位置是否合理,是否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等。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对学生不规范的动作要及时给予纠正,使学生正确和熟练掌握操作技能。

 

综上所述,在新时期对建筑专业实训课程进行改革和完善,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有利于中职院校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的实用型和职业性人才。我国中职建筑专业的实训课程的教学体系仍需进一步完善,在发展中我们要结合建筑专业的特色,坚持“以人为本”和“科学发展观”,不断探索新型的教学模式,促进实训课取得更好的教学成效。

篇4

【关键词】专业改革 建筑工程 SWOT 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筑业发展迅速,国内建筑业产值增长迅猛,建筑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从3.8%增加到7.0%[1],成为拉动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力量。尤其是2000年以后,以国家重点项目建设、城市公共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开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主体的建筑市场呈现勃勃生机。但目前我国及陕西省内建筑业普遍出现“科技队伍老化,熟练型技工断档”问题,在建筑企业内,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综合型高技能人才严重匮乏。

我国高职教育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第一线所需要的高技能专业人才[2],虽只经历短短十几年时间,但由于形势和政策都对高职教育亮出绿灯,国际上高职教育的先进理念和实践硕果也伴随互联网和其他各种途径传播进来,所以我国高职教育已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势头,我国高职院校如雨后春笋般茁壮成长起来。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于2005年由6所中专学校整合组建,是目前陕北仅有的两所工科公办职业院校之一,2011年该院被陕西省教育厅批准为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单位。该院建筑工程专业创建于2006年,是该院专业群之一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群的核心专业,经过几年发展其专业建设取得了一定进展:初步建立起人才培养模式及其相应课程体系,并进行了课程建设;拥有必需的校内实验、实训室和校外实训基地;引进多名双师型教师,形成专兼职教师并存的师资队伍;开始推行“双证书”制度,毕业生双证通过率达到96%。但近年来,该专业在发展过程中也逐渐出现:人才培养模式滞后,课程体系不完备;教师队伍年轻化,师资队伍结构比例不合理;实训室无法满足专业后续需求;社会服务能力有待提升;企业对毕业生的认同率不高等问题。作为该院的重点建设专业,该专业亟待改革。

以下运用SWOT分析法,结合毕业生需求调研和分析,确定该专业本身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以便于将学校的战略与内部资源、外部环境有机结合,进行相应改革。

SWOT分析法概述

SWOT分析法又称态势分析法,是一种能较客观而准确地分析和研究一个组织现实情况的方法[3]。SWOT四个英文字母分别代表: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威胁(Threat)。利用此方法可以找出对自己有利的、值得发扬的因素,以及对自己不利的、要避开的东西,发现存在的问题,找出解决办法,并明确以后的发展方向[4]。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专业SWOT分析

1.优势

(1)区位及先发优势。延安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于2005年,是目前陕北仅有的两所工科职业院校之一,面向多省招生,主要培养高职类学生。其建筑工程专业为目前陕北唯一培养高职类建筑工程人才的专业,因此该专业具有很强的区位及先发优势。

(2)区域行业背景优势明显。到2020年,陕西省县域城镇化水平将达到43.5%,年均增加1.2个百分点,县域城镇人口达到1000万,年均增加26万[5]。这对建筑市场将起到强大拉动作用,对建筑类高技能人才需求将持续增加。陕西按照目前土建行业人才状况,每年约需要增加8000名工程技术人员,其中高职人才的需求量占80%左右。

(3)实训基地建设优势。该专业争取到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专业性实训基地和陕西省“民生工程”职业教育综合性实训基地,累计投入299万余元,目前已建成的实训室有测量实训室、CAD实训室、建筑模型实训室等,且拥有广联达、梦龙等软件,能满足常规实训教学要求。

(4)生源数量稳定。该专业于2006年开始连续招生,招生就业进出两旺。2006年招生32人,2007年招生63人,2008年招生72人,2009年招生86人,就业率在92%以上。

(5)可依托相关省级重点专业建设。延安职业技术学院目前有四个省级重点专业,其中与建筑工程专业相关的工程造价专业为省级重点专业,其相关资源完备,专业建设与改革经验丰富,因此该专业可依托工程造价专业进行改革。

(6)教师专业化且教学认真。该专业教师多数为本专业毕业的本科生、研究生,专业化程度高,且多数为40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教学认真,改革热情高。

2.劣势

(1)学生培养环境与企业工作环境脱轨。该专业教学多数沿用中专通用的教学模式,即学生对着教材听,教师对着黑板讲。虽然现在教师采用模型、多媒体课件等辅助教学,但毕竟与实际环境脱轨,学生感到抽象、理论无法联系实际、学习效率低、学习效果差,而教师也感到专业课难教[6]。

(2)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设置老旧。该专业课程设置主要沿用教育部指导方案和其他高职院校的经验化人才培养模式。经过对企业问卷调查发现,课程设置着重培养的能力与企业要求高职毕业生应具备的能力有很大出入,不能适应企业对毕业生的能力要求。因此人才培养模式与专业课程设置必须从根本上改进。

(3)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不足。该专业校外实训基地只有延安标新宇建筑工程公司等数家,远远达不到学生实习需求。在毕业生需求研究中发现,企业都喜欢有实习或工作经验的学生。因此欠缺实习实训基地,使学生实习和就业尤为困难。

(4)教师队伍年轻化,双师队伍建设困难。该专业教师多数为该院成立后通过人才引进方式引进的青年教师,基本是“刚出校门,又进校门”,即毕业后就从事教学,缺乏教学一线工作经验,且动手能力不强,因此教师队伍年轻化影响了教学效果。而又因为建筑行业收入高,学校待遇低,所以引进或聘用行业专家难度大,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出现困难。

3.机会

(1)地方政府政策支持。延安市委、市政府大力实施“统筹城乡,富民强市;引水兴工,产业转型;中疏外扩,上山建城;文化引领,旅游带动”四大战略目标[7],将延安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列为延安市“十一五”期间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重点工程和延安市十大重点建设项目,目前功能完备的新校区已全面建成投入使用。

(2)国家教育政策向职业教育倾斜。国务院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并《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将成为职业教育发展历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体现国家对于职业教育的地位与作用前所未有的重视,反映出职业教育政策的重大突破。

(3)延安新区建设对建筑工程类人才的需求强劲。从2012年开始,延安投资千亿,通过“削山、填沟、造地、建城”,最终建造一个两倍于目前城区的新城[8]。其中北区一期工程已于2012年4月17日开工建设。据调查,每年延安市可吸收建筑工程类高技能人才约200-500人。

4.威胁

(1)生源竞争。在近年高校大力扩招和适龄人口增速下降的共同作用下,生源竞争愈发呈现白热化。尤其陕西省众多高校纷纷推出多举措吸引较好生源,而本科的招牌自然对广大高考学子更有吸引力,这就使得该院的高职生源更加严峻。

(2)榆林职业技术学院成立和示范院校的竞争。2012年开始招生的榆林职业技术学院,根据其规划将于几年后招收高职类建筑工程专业学生。另外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杨凌职业技术学院等皆为示范院校,专业建设成熟且特色鲜明,建筑工程专业多为这些示范院校的王牌专业。

(3)学生生源素质较差。到高职院校的学生基本是高考中低于本科线的考生,其素质不言而喻。很多学生文化基础薄弱,特别是英语、数学水平,已成为学生培养的门槛。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专业改革方案

结合以上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专业发展现状、影响发展的内外部因素,运用SWOT分析,从行业和社会需要、职业教育发展的科学视角出发,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确定该专业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由此进行的专业改革方案主要包括以下方向:

1.建立创新型的“2+0.5+0.5”人才培养模式

学生的第一、二学年在校从事专业理论学习、专项实践技能训练和素质教育;第三学年的第一学期集中进行专业综合实训;第三学年的第二学期为顶岗实习,以学校为主体,与企业共同来实施。

2.基于灰色关联法,将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优化

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建筑工程专业课因子与毕业设计和毕业实习成绩的系统特征序列进行关联度分析和优势分析,研究分析各门专业课程因子对毕业成绩和实习成绩的影响程度,来确定各门课程的重要性和设置的比例,使专业课程的系统结构更合理。

3.建立仿真实训基地

按照“源于现场、高于现场”的要求,突出真实现场环境或模拟环境建设,改造实训中心,逐步开放校内实训基地,将其建设成为开放式、共享型的职业技能培训基地。

4.建设“工程型”专业教学团队

坚持“四上、二下”(上水平、上执业资格、上学历、上职称;下企业、下实训基地)的原则,按照“满足数量、提高质量、优化结构、构建梯队”的思路,构建专兼结合“工程型”专业教学团队。

5.创立独特的专业文化氛围

重视学生学习成果的展示,在走廊和教室墙壁上展示学生的作品,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成功意识和自豪感,使学生能“快乐”学习。

6.提高社会服务能力

加大教育培训服务力度,积极承担短期职业培训,探索“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继续加强技能鉴定工作,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及区域经济建设。

基于SWOT分析,对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专业进行分析后,对其专业改革所提出的方案,在课程体系建设、课程标准设置、教学方法手段等方面仍有不完备之处,尚需随着高职教育发展和专业改革的持续推进,进行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2003年建筑业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分析[R].北京:国家统计局,2004.

[2]教育部.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意见[R].北京:教育部,2004.

[3]陈莉.醴陵红官窑工业旅游开发实证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9.

[4]谢忠贵.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理论与运用[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09.

[5]陕西省人民政府.陕西省加快县域城镇化发展纲要[R].西安:陕西省人民政府, 2009.

[6]王炯成.深圳BA职校国际商务专业建设计划[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09.

[7]艾庆伟.延安市召开新区发展战略研讨会[N].建筑时报,2012-01-05(002).

篇5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专业配合;重要性与措施

在现代建筑工程施工中,高质量的工程的完成依赖于诸多专业的相互配合协同,随着建筑工程项目复杂性的增加,这种专业的配合显得尤为重要。建筑施工企业为了完成预期的工程质量目标,就必须重视施工现场的管理,通过强化施工中各个专业间的配合,使得各项施工技术能够得到有效地落实,专业的优势也能够高效地发挥出来,从而保障了建筑产品的质量。概括地讲,一项高质量、优质的建筑工程的完工是多个专业、多个部门协同合作的结果,离开了建筑工程施工中各个专业的有效配合就不可能实现预期的建筑施工质量目标。只有应用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采取有效的管理手段,才能解决建筑工程施工中各个专业相互间配合不协调的问题,以保障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

1 加强建筑工程施工各个专业配合的重要性

建筑工程施工中各个专业相互间的协调配合,有利于高效地完成工程建设,有利于工程项目成本的控制。举一个例子,在实际的建筑工程水电部分安装时,一些施工队伍不注意建筑门开启的方向就进行水管埋设,导致水管安装后不便于门的开启,为实现预期目的只得重新设置水管安装线路。此外,一在对煤气管道、消防管道进行安装时,由于施工安装队伍与其他专业的队伍间缺乏沟通交流,使得管道安装不合理,不适应建筑物构造。这些问题的出现不在于建筑物自身的设计,而是施工中各个专业间的施工人员缺乏有效配合,简单地考虑本专业施工的便利,而没有对建筑工程各个部分间的相互协调加以重视。建筑工程施工包括了工业工程和民用工程的施工,具体施工涉及到土建、电气、暖通、给排水以及安全等专业的管理,如果在具体的操作中不重视众多专业间的相互配合,那么一些施工技术就无法有效落实,导致工程质量问题的发生。对于一个高质量的建筑工程而言,做好施工中的专业配合工作是其施工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确保建筑工程施工中各个专业的相互配合,能够很好地保障工程施工质量,保障工程进度,从而为建筑施工企业赢得更多的效益。

2 加强建筑工程施工中各个专业间协同配合的若干措施

随着时代的发展,建筑工程施工也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相比于过去施工技术及工艺相对简单的传统意义的工程施工,现代工程施工需要更多专业的相互配合才能实现建筑的预定功能。现阶段绝大多数施工企业已经意识到了施工中各个专业相互配合的重要性,但在实际操作中仍旧存在着许多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提高专业配合的有效性。

2.1 建立健全科学的施工管理体系

现阶段我国建筑工程现场管理水平普遍不高,具体工作往往只重视形式,忽略实质性的内容。为了解决这种困境,施工企业就必须通过建立健全科学的施工管理体系,强化施工中各个专业间的协调配合,确保各项施工工序有条不紊地进行。科学的施工管理体系的建立,能够针对施工中存在的问题,有效地开展管理工作,提升管理水平,确保工程施工质量。现场施工管理体系要求包括施工技术、施工组织等方面的管理内容,并确定施工责任管理制定保证相关管理措施的切实落实,为施工众多专业的管理打下良好基础。

2.2 加强施工中各个专业间的技术协调

施工技术间的协调是建筑工程施工中各个专业相互配合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加强施工各个专业的技术协调,第一要使得施工设计图纸的质量得到保障,尽量避免因设计不当而造成的后续施工质量问题。因此在图纸会审中一定要考虑到图纸对各个专业的兼容性问题,具体会审工作中要求不同专业知识背景的人员参与,尽可能找出可能存在的问题,避免因前期施工图纸的质量而影响后续施工质量。

2.3 运用PDCA管理体系

所谓的PDCA管理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戴明环,这是一种在现代施工管理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科学管理方法。PDCA管理体系主要包括了四个阶段:计划、实施、检查、处理,这四个阶段是相互紧密配合的,每一个阶段都有其质量目标。在PDCA管理中,计划阶段是整个管理体系的一个基础,通过制定施工计划能够高效地完成工程项目施工,而在具体的实施阶段包括实施、检查、处理,都是依据前期的实际计划来展开的。整个管理体系应用过程中,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施工管理水平。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引入PDCA管理体系能够有效地强化施工中各个专业间的协同配合,提升现场施工管理水平,从而使得建筑工程质量得到保障。

2.4 加强施工现场组织协调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组织协调工作的开展有利于做好施工中各个专业间的配合工作,通过建立从管理层到基层由上到下的责任分配制度,建立奖惩制度,一方面加强施工人员的责任感,另一方面也提升相关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当整个建筑工程施工进入到一个关键的阶段时,相关管理人员要做好中间验收及隐蔽验收等工作,以利于更好地完成施工组织协调工作。现场施工管理人员通过不断地在施工中发现问题,并及时地查找出解决问题的措施方法,不断完善施工组织协调,进而做好施工中各个专业间的相互配合协调。综上所述,做好建筑工程施工中各个专业的配合工作是不仅需要一套高效的施工现场管理体系的支持,也需要施工各个部门间密切配合,加强协同合作从而实现建筑整体的质量目标。

3 结语

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新技术融入到了现代建筑施工中,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的科技含量相比于传统的施工有了很大的提升。新型的施工技术在工程施工的中应用也使得工程施工涉及到的知识领域更为广泛,也就要求更多专业参与到施工中来。而针对诸多专业间的相互协同配合的管理是高效施工的保障,做好施工中各个专业的配合工作有利于将建筑工程可能出现的问题及隐患扼杀在摇篮中,从而保证建筑工程质量,建设处质量一流的建筑产品。

参考文献

[1] 何俊.建筑工程施工中各个专业的协调与配合问题探究[J].中国房地产业,2012,08(1).

篇6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 高职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2(c)-0192-02

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高职院校办学思想与观念的改革是先导,教学体制改革是关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是核心。对于办学时间不长的建筑工程管理专业,应当进一步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学校传统的教育模式、方法和思路已经不适应专业发展需要。结合多年的教学及实践谈几点浅略的看法。

1 教育教学改革的目标

建筑工程管理高职专业教学改革的目标就是要使学生具备建筑工程技术与工程管理相关的管理、经济和法律等基本知识、获得建筑工程管理技能基本训练,能胜任工程管理相关工作,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的高端技术应用型、技能型、复合型专门人才。

2 教育教学改革的内容

首先,根据建筑工程管理专业教学计划,并结合本校的实际,调整对学生的培养目标。根据南通地区实际情况,考虑对现有的学生培养目标作如下调整:(1)从培养只能懂建筑工程技术的人才,转变为培养懂建筑工程技术、懂管理、懂法律、懂经济的复合型人才;(2)要考虑到工程的实践性,而不是光注重其的理论知识。考虑加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建筑工程管理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

其次,进一步对原有的课程设置模式进行改革。我校建筑工程管理专业原有教学计划基本是在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学计划的基础上增加相应的管理方面的课程,这样的教学计划相当于是课程门数的叠加,知识结构并没有实质性转变。而在建筑工程管理从业者的知识结构中,工程技术、管理、经济及法律的基础理论和技术方法的重要性尤为突出,因此,工程技术、管理、经济和法律成为工程管理行业和学科的四个重要支撑平台[1]。由此,本专业在新的教学计划的制定中也作了相应的调整:以技术平台、管理平台、经济平台、法律平台为核心,采取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平台课程、专业方向拓展性课程加集中性实践环节的组合模式。

再次,逐步对原有的课程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对专业平台课的改革与建设的重点是管理基础课程和工程技术基础课。该类课程的内容反映了工程项目管理、工程经济学、建设工程法规与合同管理、建筑制图、工程测量、房屋建筑构造、施工成本控制、工程资料管理等方面比较成熟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且学生毕业的后的很长时期内都能应用到,甚至终生受益。所以必须把基础打扎实。在构建课程体系过程中,要兼顾对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为了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更为了使在更大的范围内择业,在教学计划中设置一些公共选修课和专业选修课等专业方向拓展性比较强的课程是非常必要的,

最后,推行“双证书”制度。在教学体系构建与改革中,将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证书的双证书制度教育纳入教学计划中,要求学生毕业时既有毕业证书,又有职业技能证书[1]。因此,在教学改革中,合理设置课程和实验实训项目,使学历教育与职能技能培训相融合。使在专业教学中,能够完成或基本完成职业培训任务,达到相应职业技能鉴定规范要求。学生在跨入社会岗位时,只需要经过简单的培训,就可直接上岗,实现“无缝对接”。

3 构建专业实训教学体系

根据建筑工程管理专业岗位核心能力培训要求,实践与实训教学体系对于专业核心能力培训至关重要,因此。在教学改革中还应注意以下问题。

3.1 实训教学现状

(1)课程体系设置有待进一步合理化。①该专业学生文理兼招的现象,对课堂教学与课程学习都造成一些影响;②传统课程体系所含课程理论课程教学内容存在重叠现象;③课程教学学时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

(2)专业实训项目内容有待进一步开发,实训条件尚需进一步改善。实验设备、实训教学内容与现代建筑工程发展不相适应,学生从现有实训项目中所获得的知识和训练已不参适应现代施工技术的要求;实训设备的利用率较低。

(3)课程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紧密度不高。现阶段学生学习多数尚限在教室里进行,与实际工程联系比较小,以致专业核心能力未能得到很好的锻炼。

(4)集中性实训环节过程控制未得到有效监督。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的集中性实践主要是课程设计、认识实习、综合实训、毕业设计、顶岗实习等,此类课程缺乏过程辅导,学生自己盲目地做,最后最基本的知识都未能有效掌握。综合实训名存实亡,处于瘫痪状态,无人管理,放羊式管理使集中性实训的实施效果差,岗位核心能力未能得到锻炼,走入工作岗位之后还是无头苍蝇一只。

3.2 教学改革方向

注重工程实践与实训教学,改革教学课程和内容的设置,让学生多到工地上去实习,让学生多去实训基地进行模拟性实习,将专业理论知识应用到工程实践中,并在实践中找差距;改革专业平台课的纯理论教学,引入当今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尤其是信息管理技术,并开发相关实训教材,立求实习与实践内容与建筑工程管理实际接轨;开设开放性实训室、加强适应性、综合性、可设计性,扩展实验实训的时间、空间,实现资源充分利用,提高实训基地利用率。

3.3 教学改革的内容及措施

(1)教学大纲、教学内容的修订与改革:在对现有课程内容进行整合优化的原则下,调整教学大纲,编写和出版特色教材和实验实训指导书。并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将职业岗位核心能力逐步细化为专项能力和分项能力目标,在实践教学要求制订时,将其分解为各具体目标,确定其内容、方法、步骤、要求达到的标准和能力考核办法。将实践性较强的边讲边做的课程,真正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主要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2)建立开放性实验实训室[2],开发新的实验实训项目: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在实践能力培养过程中,首先让学习根据实训项目的内容及要求,自己拟订实训(验)目的、方法、步骤、标准、要求、并提出所需要仪器、工具、设备、材料等,向实训部门申请实训时间、批准后在实训(验)教师指导下,由学生独立地进行实训,最后写出实训报告,并进行实训(验)能力测评,根据实训(验)过程和测评结果综合评定成绩。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自学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聪明才智,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3)加强校企合作,探索毕业设计与顶岗实习合二为一的教学模式。毕业设计是专业实践教学环节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应该在选题、质量监控等方面加强管理。毕业设计时间一般在8~10周,目前毕业设计的方式学生大多都是在学校完成的,缺乏实践事实,普遍都是互相抄袭。可以利用这些时间让学生到校企合作企业开展有针对性的实习,让学生将亲身经历体现到毕业设计或撰写论文中,可以大大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并通过校企合作,实现毕业设计与顶岗实习“双导师制”,以加强对学生的过程监控,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

(4)扩大学生专业视野,极力推行“双证制”。在课程教学中,安排一定数量的学时,聘请工程界、实业界专家进行专题讲座或与学生进行专题讨论,使学生了解前沿科技动态,扩展思维,激发创新意识;支持学生广泛参与社会实践;组织学生参加岗位培训,推行“双证制”,提高学生获取岗位证书(如施工员、造价员、材料员、资料员、试验员)的意识。

4 结语

通过深化教育教学的改革,使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成为懂技术、懂管理、懂经济、懂法律的高端技术应用型、技能型、复合型专门人才,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及实现“中国梦”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项目工程;土建;与其他专业配合

中图分类号:TU7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2306-1499(2014)01-

一般来说,在建筑工程中都会涉及到土建和排水等专业知识,在施工过程中,如果忽略各专业的配合,会导致工程出现质量问题,延误工期,不利于建筑工程对建筑质量的控制。所以要保证工程能顺利进行,就要和其他专业的知识结合在一起,各个专业进行协调配合才能保证工程质量。

1.建筑工程项目与其他专业结合的重要性

随着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类施工模式不断涌现,同时人们对建筑工程提出了很多建设性意见,从工程质量考虑建筑工程要和其他专业相配合才能保证空调质量,所以,建筑工程和其他领域有很多相似之处,做好建筑和其他专业配合好有重要意义。不注重各专业的互相配合,不但会影响到工程施工的质量,还会造成资源浪费。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所以施工企业要认识到工程项目和其他专业配合的重要性,注重各专业的互相协调,从施工技术等各个方面做好各专业的协调工作。认真履行合同规定,为施工单位提高工程质量提供可靠保证。

2.土建与强电、弱电配合

强弱电视土建工程的重要内容,并与工程质量息息相关,所以在工程施工中,必须要做好强弱电的合理规划,根据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设计具体的施工方案,选择和建筑施工想适合的方式,保证强、弱电中的电线、线槽不能喝风管的走向相矛盾,还要进行合理布局。在施工过程中将安装和强弱电系统结合起来,以实现空间共享。为了实现强弱电的系统功能,都要与其他专业进行有机的结合,建筑工程和很多专业都有一定的关联性。所以,土建工程与其他专业相互配合有重要的意义,在和强弱电系统进行配合时,要对强弱电系统有全面的认识,要结合施工的实际情况,切实提高工程质量。

3.上水、下水与土建配合施工

建筑工程项目是系统的、复杂的、长期的工程,涉及的领域很广泛,同时土建和上水、下水的关联性也是很大的,也是土建工程在施工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在土建工程和上下水配合中,排水管要利用聚乙烯管制成,用粘合剂连接在一起,对于埋地部分要使用无缝钢管,其焊接部分要用镀锌钢管制成,要采用焊接的方式进行连接。在安装消防栓时要丝扣进行连接,安装室内器具的时候,必须严格进行施工规划,要按照上下水系统进行施工,同时要在墙壁上设置总水管、饮水管等。在施工中需要注意的是,施工后的缺口要及时填平,室内的埋地管要在施工前安装完毕,在施工中要注意各个施工环节,提高工程的施工质量。饮用水管道安装完毕后要及时进行消毒才能使用,要保证消毒后要反复冲洗,防止残留物对水质的影响,经过检测达到一定的标准,才能正常饮用。

4.土建工程与房屋的屋面进行配合

4.1土建工程与房屋的屋面进行配合的方法

对相关的专业进行一定的了解是保证建筑工程顺利施工的保证,所以在建筑工程和房屋面进行配合时,首先要对房屋有一定的了解 ,观察屋面是否符合设计理念和标准,在施工过程中要和施工单位保持一定的联系,如有施工问题,要及时解决,否则会影响施工进度。另外还要根据厂家的样品进行设计,还要和设计人员的意见统一。土建施工人员才能在屋面上进行施工,在施工过程中,要将坡度、屋面的厚度提供给安装人员,由专业负责安装的人员进行管道铺设,检验结果和相关的专业标准相符,审核才能通过,才能对房屋进行施工。

4.2土建工程与屋面施工的重点分析

土建工程与屋面配合进行施工是工程施工的重点,决定了工程的土建质量。土建工程与屋面施工进行配合对整体结构和屋顶的设备进行连接,保证建筑物的完整性,在土建工程和房屋进行配合时,要减少施工技术错误带来的协调问题,提供设计质量,图纸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工程的质量。这就要求施工人员注意、电气、弱点等环节,对图纸要进行审查,提出修改意见。主要是屋顶的冷却塔,风机等风机,还包括电源、隔热层和下水管。此外,土建工程还要和其他专业相配合如电脑、电视等。

5.土建工程的施工装修阶段

在进行砌阻断强之前,将防线员和隔墙线核实一遍。在抹灰之前,施工人员按照墙体50线、将施工过程中预留的孔洞进行审查,符合要求后,将箱体稳定好。施工完成后对线路也要检查一遍。然后疏通管路,堵好线盒。在进行抹灰时,配合施工人员要好箱盒的收口,收口应光滑平整,不允许有大的缺口,做好金属门窗框架的接地连接,配合施工队安装保温板,在隔墙板和保温板进行埋盒时,不要用横向的槽口,要保证槽口的尺寸大小的合适。施工人员要和土建人员保持联系,涂料刷完后,要安装照明器具。

6.土建工程的结构阶段

要依据浇注混凝土的施工顺序,做好电管的建设工作,这是电气安装中的重要程序,如果电管架设工作没有做好,不但会影响工程的施工进度,还会电气安装工程的施工质量,要引起施工人员的重视。在进行混凝土建管时,要固定底层钢筋,根据施工人员配合土建人员施工,在浇注混凝土时要有专门的人员进行看守。避免使配管移位,管道损坏时要及时进行修复。对图纸上标明的预埋件,如:电梯的内轨道,预埋件的尺寸大小要和预留口的大小相同,工程负责人员要随时检查。防止有遗漏现象发生,配合施工进度做好焊接工作,用珠子主筋做防雷引线,按照图纸的要求,用红旗做好主筋的标记,对每层的主筋做好焊接工作,一直到建筑的顶端,用锌镀的主筋与柱子进行连接,连接屋面的防雷网。施工完成后,电气人员在安装时,要保护后建筑成品,防止墙面被破环。电气安装完成后要对墙面进行喷浆,要做好器具的保护工作,防止污染。

7.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土建工程项目日益增多,对工程建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建筑工程和其他专业技术密切配合,才能保证土建工程的施工质量,从而使建筑工程健康有序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常金钰.土建工程施工企业技术创新工作开展的总结[J].水利工程建设,2010(5)

篇8

【关键词】实训基地;产学结合;建设;管理

高职建筑工程教育肩负着培养“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在教学中必须注重学生实践技能和职业素质的培养,提高行业竞争力,以符合建筑行业企业的任职需求。而实训基地在高职教育中可以很好的配合理论教学,为学生提供实践教学,是实施职业技能训练和职业素质培养的基本硬件和基本保证。抓好实训基地的建设和管理,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习环境和条件,使实践教学同课堂讲授有机结合起来,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一个重要手段和途径,是高职院校改善办学条件、彰显办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的重点。

1、建筑工程专业实训基地的建设

如何建设符合教学和社会要求,符合建筑工程专业特点、学校特色的实训基地,通过实践证明,走产学结合、校企合作的道路进行实训基地的建设是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1.1 产学结合,建设校内实训基地

实训基地的建设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很多学校存在资金不足的问题,所以在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中存在很多困难,或者建设的校内实训基地质量上难以保证,购买的仪器设备陈旧过时,有些可能是当前施工现场早已淘汰的仪器设备。这不仅不能让学生掌握真实有用实践技能,也会让学生出去工作过后所学的内容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在整个课程建设中,也不能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为了解决资金问题,在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中我们可以尽量利用学校资源,如在测量实训教学中,利用校区这个场地,让学生分成小组,完成整个校区的测量任务;制图课的实训中,把教学楼的设计图纸拿来让学生手绘某栋教学楼的建筑图,这样既可以让学生掌握图纸的识读和绘制,也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掌握各个部位的作用和建筑设计的理念。同时,为了更好的建设实训基地,我们可以走产学结合的道路,使实训基地的建设不光为教学服务,更为当地政府和企业服务,为地方经济服务,通过政府和企业的帮助来建设校内实训基地。如我们学校利用建筑测量实训室完成了本地区的农田改造的测量任务、校区建设的测量任务,利用建筑材料实训室为企业进行材料性能检测。同时还鼓励教师走出去,承接各种施工项目,利用实训基地来完成,即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业务能力,也可以解决实训基地建设的资金问题,还可以为学校创造收益。这样在实训基地的长期建设中,我们可以根据需要来更新实训仪器设备和实训的技术规范,使实训基地的建设能跟上时展的步伐。

1.2 校企合作,建设校外实训基地

相对于校内实训基地,校外实训基地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接触真实的工作环境,更多的接触社会,了解当前建筑工程行业的发展现状。但由于学校和企业缺乏稳定和长远的合作机制,很多院校的校外实训都没有落实到实处。同时对施工企业而言,由于学生没有施工经验,安全意识薄弱,施工企业担心在接受学生实训过程中出现安全责任事故,而学生零星的实习也不能解决企业实际的工程问题,也不会给施工企业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所以在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中,学校应本着“平等合作、互利互惠”的原则,主动贴近行业企业,来创造校企“双赢”,只有本着校企“双赢”的目的,才能使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工作取得实效。所以,学校应积极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难题,同时利用校内的相关专业技术优势,为企业提供技术咨询服务和承担新技术培训等工作。这样,通过与高职院校的合作,企业可以从中获得新知识、新技术和新信息,提高职工素质,从而增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核心竞争力。只有施工企业在实际中感到这种优势时,才能从自身利益出发,愿意与学校共建实训基地,双方的合作才能长久,也才能实现“双赢”的目的。我院通过和市远升建筑公司合作,开办了远升建筑学院,企业技术人员和专业教师一起研究讨论施工企业现在正缺少的人才,根据企业需要来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每年有大批优秀学生到远升集团进行实习,很多优秀人才留在企业继续为企业服务。

2、建筑工程专业实训基地的管理

建筑工程实训基地能够更好的发挥其作用,展现其优势离不开科学的管理。科学的管理是提高实践教学水平和保证实训基地效益的基础。在实训基地的管理工作中我们可以采取自管与施工企业一起共同管理相结合,加强实训教学基地管理的规范性和科学性。

首先,要建立实践教学管理机构,完善实训岗位责任制,明确实训管理的职责分工和管理规定,制定出实训教学大纲和实训项目计划。实训教学大纲和实训项目计划可以通过专业教师和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共同成立专家研讨会,根据现在企业的实际需求和工作过程来进行制定。实训项目计划要以工程项目为主线,同时切合学生自身实际,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根据课程设置和工作需要,从初级阶段的认识实习和基本操作,到中级阶段的专业技能训练,再到高级阶段的综合技能实训和专业资格证书考核,使学生的实践技能在循序渐进中有较大的提高,为进入社会工作打好坚实的基础。

其次,要加强“双师”师资队伍建设。在教师队伍建设中可以聘请有专业经验的企业技术人员担任实践教师,和专业教师一起进行实践教学。专业教师也可以到企业进行顶岗实训,参与企业的实践操作,来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实践技能。

最后,要制定实训基地管理规章制度和各项实施细则,加强实践性教学的过程管理,保证实践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实训基地的管理要注重安全管理、质量管理,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工作习惯。在实训的组织过程中,以实际的企业为管理模式,进入实训基地之前,实训指导老师要给学生讲解进入施工现场的各种安全注意事项,以及实训项目目的。进入实训基地的师生要统一佩戴安全帽,要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实践指导教师要根据现行的质量验收规范来检查学生操作的过程,杜绝偷工减料的现象发生,培养学生的工程质量意识和职业道德素质。在实践操作过程中,采用考核,制定实践技能考核办法,通过实践技能考核,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确保确保实训教学的质量。

高职院校建筑工程专业为了能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高技能型人才,就必须加强实践教学力度,而实训基地的建设和管理是实践教学的基本保证。我们要结合本地区的特点和院校的具体情况,借鉴其他院校的好的经验,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不断创造,因地制宜的搞好实训基地的建设和管理,为社会培养出符合行业要求的高质量的建设者。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建筑工程;学生;就业创业;素质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6-04-28

一、现代社会对建筑工程技术人员的要求

各种技术人员的首要职责是用自己的所学专长服务于社会,而不是单单追求个人价值的实现。建筑工程技术人员的职责不是夸夸其谈、纸上谈兵,而是脚踏实地地去工作。要把图纸上的建筑作品以实体的形式展现在人们面前,服务于社会中的广大用户。一栋建筑物,不管大小、不论多高,对建筑工程技术人员而言,都应严格认真,一丝不苟,决不能敷衍了事。建筑物的质量问题牵涉到人们的生命安全,因此建筑工程技术人员要站在讲政治、讲正气的高度肩负起对国家、社会和人民的重大责任。另外,建筑工程技术人员的团队精神也是不可缺少的。那些只注重个人利益或者个人价值的思想是要不得的。事实上,建筑从设计到监理、建造、资料整理等的复杂分工,使得严密的团队协作显得尤为重要。

此外,对于建筑工程技术人员来说,不断学习的态度也是时代对建筑工程技术人员的要求。只有素质全面,学习能力强的人才能在时代的激烈竞争中独占鳌头,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

二、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1)政治思想素质。中职学生的政治思想素质是中职生的政治理想、信念、态度、立场等的具体表现。人们常说有什么样的政治素质,就会有什么样的政治表现。作为建筑领域的中等技术人才肩负着工程安全的重任,因此,他们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具有明确的政治方向。“政治方向对中职学生政治素质养成来说是起到决定性作用的,迷失了政治方向,就可能导致人在社会生活中身败名裂,对社会造成极大危害”。可见,建筑工程技术人员是否具备过硬的政治素质直接关系到在今后的就业和创业过程中,能否积极投身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以实际行动报效祖国。第二,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一个人只有对国家和社会所肩负的责任有着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他才能够自觉承担其应尽的社会责任和义务,这样才会赢得社会对他们的信任、尊重和认可。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的观念也在发生变化,从过去重学历转变为越来越看重才智和能力,看重政治思想素质。当今时代是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和人才辈出的新时代,中等职业学校既要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有高技能素质的劳动者,又要培养中职生在掌握高技能的同时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

(2)礼仪道德素质。中职学校培养的是懂技术、会管理、能吃苦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但这只有在正确的思想引导下才能充分发挥出他们应有的作用。在以往的毕业生中,一些学生不是由于技术水平低不能胜任工作,而是因为礼仪道德水平低而贻误了工作。对中职生加强礼仪教育是提高他们人际关系协调能力及社会心理承受力的重要形式。“礼仪不仅是学生在以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人际交往的基础,良好的礼仪规范更是赢得他人好感和尊重的一剂良药”。由于建筑专业的学生毕业后的工作一般都需要在各种工地上直接接触民工,指导他们施工,所以,技术人员的形象气质、谈吐、举止等礼仪行为会给民工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有礼仪是毕业生与民工建立良好关系的前提条件。因此,在校期间,进一步丰富建筑工程专业学生的礼仪知识,提高他们的素质,使他们养成礼仪习惯,这些已成为建筑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之一。

同时利用德育课和主题班会或团日活动等时间学习学校礼仪、社交礼仪,使学生熟知礼仪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礼仪的兴趣,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礼仪习惯。

此外,学校还要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树立“干一行,爱一行”“行行出状元”的思想,即爱岗敬业的道德观。对此,职业道德教育有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就是要使每个受教育者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集体主义思想。

(3)知识能力素质。建筑工程技术人员除了要具备良好的礼仪道德素质,还要牢固掌握专业知识。做好相关工作,城镇化进程将进一步全面推进,城市人口将大幅增长,中国城乡居民住房条件将得到更大改善。随着社会的发展,建筑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在不断增加,特别是具有一定理论基础和较强动手能力的应用型专业人才。未来的建筑工程技术人员不仅要成为建筑师、监理师、造价师,还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懂得综合性知识的建筑工程师。即要具有建筑结构设计、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和技术管理、建筑软件应用专业知识和建筑设备、建筑企业管理等相邻学科知识,及时了解国内外建筑行业技术动态与信息。更要具有工程质量检验、施工组织管理的技能。懂得如何编制技术文件以及组织中小型工程项目的施工。能够从事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建筑施工测量、建筑工程施工资料管理、建筑工程质量与安全管理、钢结构施工管理、建筑工程预决算等工作。

(4)心理和身体素质。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学生就业和创业者必备的重要条件之一,它由一个人自我意识、性格、气质、情感等心理要素构成。如果一个人的性格刚强、坚韧、果断和开朗,那么,他的情感就会更加丰富而且具有理性色彩。作为刚踏入社会的毕业生,面对小的成功和胜利不能沾沾自喜,得意忘形;在碰到困难、挫折和失败时更不能灰心丧气,悲观消极,自暴自弃。建筑专业的中职生在创业过程中对所从事的工作应产生兴趣,干一行,爱一行,最大限度地实现自我价值,学会乐观开朗、有热情、坚持不懈。用所学的知识实现自己的理想,挑战自己的能力,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适应社会的竞争,通过创业丰富发展自己的人生。同时,“要寻找市场机会,具有选择经营项目和承受挫折与打击的能力。要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善于处理与领导与员工的关系。要敢冒风险,具有果断的决策力、创新精神、不畏惧困难、坚持不懈的恒心和勇气,能听取别人的不同意见”。一些毕业生一年当中不停地更换工作,不是老板对他们要求太严格,而是他们不是嫌单位上的伙食不好,就是因为工作失误挨了老板的批评而受不了,或者是因为其他一些小的事情和工地上的民工关系不和。有的毕业生好高骛远,刚毕业就想着拿高工资,当遇到一些挫折就灰心丧气,失去创业的信念与热情。因此,培养和练就适应不同境遇的心理素质对学生就业与创业至关重要。

这几年来,我们学校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及就业前的各种素质加强培养和锻炼,大大提高了我校学生就业竞争力,使我校建筑专业逐步形成了毕业生供不应求的良好局面。河南省许多建筑单位主动上门向河南省水利水电学校要人,一度出现几个用人单位争抢同一个优秀毕业生的局面。在我们河南周口的很多工地上,都能够看到我们毕业生的身影。他们已成为周口建筑行业中的主力军,有的毕业生工作不到一年就成为公司的技术骨干。这一切不但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做出了应有的贡献,而且提高了学校在周口及周边地区的知名度,促进了学校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 杨.中职生政治素质的内涵[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10).

篇10

一、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英语教学现状

当前,我国建筑行业的对外交流活动日益频繁,建筑行业的发展对于建筑人才培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我国建筑工程行业人才应该具备全面的英语听说读写译能力,尤其是对于建筑图纸以及建筑工具的使用说明的识别和解读能力有着更高的要求。除此之外,还要求学生能够独立完成公文写作,借助网络资源进行项目解读。然而当前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英语教学研究并不是很成熟,尽管很多高职院校都开设了这门课程,但是教学的水平以及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开设这门课程的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师的水平都在CET-4,而且大部分采用两种方法,一种是由英语教师按照英语教学通用方式进行教学,另一种就是让英语水平较高的教师翻译建筑专业学科知识。对于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学生来说,这两种教学方式都存在一定的弊端和漏洞,不能够适应建筑行业对于英语培养计划的要求。因此,需要立足于行业发展需求,积极探索,发展出一个系统科学的英语教学方法体系。

二、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英语教学方法分析

(一)进行学习需求分析,科学设置英语教学内容

立足于学生的学习需求,是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英语教学的一个关键点,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英语教学是一个体现专门用途的活动。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科知识中的英语涉及内容范围广泛,不仅包括建筑材料、建筑方面的法律知识,还有建筑合同、建筑类型等不同方面。这一系列的结构中对于人才培养的层次以及类别也有所不同,比如可以分为建筑技术人员、建筑施工人员、建筑管理人员。与此同时,学习需求分析涵盖了诸多方面,包括学习者的英语信息、语言学习信息、职业交际信息以及课程学习环境等。立足于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英语教学来说,学生的英语基础、学习方式以及行业对毕业生的要求是需要探究的内容。高职院校在进行课程设置时,应该结合学习需求分析结果,对课程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设置,保证英语教学与行业市场需求的对接。

(二)选取使用合适的英语教学材料

英语教学的过程是学生专业英语水平提升的重要环节。英语教学的材料是英语教学过程中一个重要的载体。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英语教学材料是进行英语教学改革的一大重点。英语教学材料的选择不仅要具有时代性,而且要生动形象,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英语教学的教学效率,除此之外,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英语是建立在建筑工程学科基础上的一门复合型学科,所以要求学生在掌握建筑行业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进行学科英语的学习,需要专业学科知识与英语学科知识进行一个结合和完善。英语教学材料的选择要根据不同地区进行区分,还需要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材料的自我选择,提升学生英语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英语潜能。

(三)运用任务教学以及情景模拟教学模式

任务教学方法的独特性在于它让学生设置任务进行学习活动,有助于树立学习目标,英语教师可以将一些复杂的语言变换成一些简单易懂的流程表,成立学习合作小组,让学生互动学习、合作学习,鼓励学生积极地描述探究结果,不仅强化建筑学科知识,更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英语水平。除此之外,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英语教学还应该增加情景学习的教学活动,更好地应用于专业用途英语的教学,通过英语教师的引导,让学生模拟工作状态的场景,加强英语对话的交流,不仅能够增强课程教学的趣味性,也使得学生的英语知识水平得到进一步的强化。让学生感受到英语学习的乐趣,进而提升自主学习的兴趣。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英语教学的一个难点就在于专业词汇比较丰富,因此,英语学习是相对枯燥的,对于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来说更是具有一定的难度,只有让学生乐于学习,才能够较快地提升教学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