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毕业就业问题范文
时间:2023-09-19 17:42:0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学生毕业就业问题,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大学毕业生 就业问题 高等教育大众化
伴随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难问题,已被世人所熟知。如何解决好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事关学校发展,事关社会稳定,必须妥善处理。
一、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依据就业问题性质不同,可将其划分为三类,分别为一般性就业问题、结构性就业问题和个人职业选择性就业问题。
(一)大学毕业生一般性就业问题。在精英教育阶段,一般性就业问题被认为是不存在的,但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施,高等教育培养目标、主要职能发生了根本改变,一方面承担着继续培养精英的任务,另一方面承担着培养社会所需劳动力的任务。就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而言,高校所培养的人才是与国民经济发展需求相平衡的,但却出现了人才相对过剩的局面,出现一般性就业问题,有其特殊性。分析原因,与我国的市场机制不完善不无关系。我国曾经长期实行统分统配制度,在市场机制还不完善的情况下,还不能形成良好的用人制度,诸多岗位长期被不合格人员占据,导致大学毕业生不能顺利就业。除此之外,虽然我国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获得了巨大发展,但第三产业比率还是过低,加之大学生创业观念低下等,导致社会对毕业生的吸纳能力较低,无法实现毕业生的大规模就业。
(二)大学毕业生结构性就业问题。结构性就业问题是指劳动力的结构与经济结构不相适应而引发的就业问题。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实施进程采取的措施是,扩大精英教育范围,以此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精英教育是为培养社会精英服务的,其专业、课程设置是以精英培养为目标的,沿用精英教育模式培养社会所需的大量劳动力,必然导致人才结构难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造成结构性就业问题。除此之外,我国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劳动人事制和户籍制度,也是限制人才合理流动、无法发挥市场调节机制作用的重要原因之一。近些年来上述制度有所松动,逐步实行了小城镇、农村统一户籍制度和行业资格准入制度等,进步固然可喜,但力度仍不大,无法解除其对人才自由流动的限制。此外,东西部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均衡也在很大程度上造成大学毕业生结构性就业问题。
(三)大学毕业生职业选择性就业问题。个人职业选择性问题在我国目前大学生就业问题中,表现越来越突出,部分大学毕业生宁愿失业也不愿就业。如高校周围考研大军的出现,由于不愿到边远、经济不发达地区工作,仅把求职岗位限制在大城市,造成过大的就业压力。究其原因,一些大学毕业生缺乏较好的自我定位: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更多的是培养熟练的劳动力和技术工人,不是所有的大学生都是社会精英,个人期望值过高造成就业难。笔者认为,原因之一是我国所采取的精英教育扩大化式高等教育大众化模式培养目标不甚明确,影响了大学毕业生自我定位的明确,导致个人职业选择性就业问题在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中比较突出。
二、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对策与建议
(一)国家和政府方面。就国家和政府层面来说,应该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机制,改变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精英教育模式。首先,扩大高校办学自;扩大高校办学自不仅包括企业、个人可拥有办学权利,还包括扩大已有高校的办学自,减少高校行政干预和控制,让高校办学与市场紧密联系起来,实现人才培养与就业渠道的畅通。其次,淡化户籍制度、改革劳动人事制度,促进人才能合理流动,保证企业、事业单位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挑选、利用人才。再次,大力调整经济结构,特别是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提高国民经济对大学毕业生的吸纳能力。最后,提供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条件,扩大就业岗位;如设立大学生创业基金,鼓励、扶持大学生创业。
(二)高校办学方面。就高校办学方面来说,首先要依据社会发展需要和自身情况准确定位,突出办学特色,为社会提供优秀的所需人才。各高校应各安其位,各负其责,形成自己的特色,培养不同层次的人才。其次,积极实行弹性学制、弹性专业;实行弹性学制,以适应不同时期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实行弹性专业,就是根据社会发展需求和学生意愿灵活选择学习专业,如:双学位,以培养复合型人才为目标,扩大毕业生就业机会。最后,高校应改变传统教育模式,积极实行市场化的经营管理,实施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素质教育,提高大学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其自主创业能力,变被动就业为主动创业。
(三)用人单位方面。就用人单位来说,首先要提高市场竞争意识,形成正确的人才观,应本着竞争意识选才、用才,以任人适才为标准选择、使用人才,努力促进单位发展。其次,把人才利用与人才培养结合起来,有条件的用人单位可以根据本单位需要创办培训学校,以此满足单位业务发展需求。最后,选聘过程中,不应盲目追求高规格人才,应当以本单位实际工作需要来选择,以能胜任工作为基本要求。
(四)毕业生个人方面。就大学毕业生个人方面来说,首先要努力提高自身专业能力和素质,同时也要认清社会发展形势,明确发展目标和定位。高等教育大众化应以更多的熟练劳动力和技术人才为培养目标,大学生已经从“天之骄子”转变为一般性人才。大学毕业生要根据社会发展需要适时调整好就业期望值,本着先就业再择业的思想规划自己的人生道路。其次,当代大学生要彻底改变传统就业观念,变被动就业为主动就业、主动创业,积极谋划自己的人生。
参考文献:
篇2
摘要:2012 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80 万人,而河南高校毕业生就已高达50 万人,与其他地区相比河南省的毕业生就业情况不容乐观。加之,国家正在进行产业转型升级,同时受世界经济影响,国内经济发展速度也受到小幅下滑,人才市场也渐渐趋于饱和,大学生就业难似乎成为无解的难题。本文针对河南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从多角度进行分析,认为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大学生自身的原因,也有社会、体制等多方面因素使然,并尝试着给出解决对策。
关键词 :河南大学生;就业;原因分析;对策
近年来,河南省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多。2009年河南省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是36.5万人,2010年人数为41万,2011年为44.6万人,2012年为50万。由此可看出每年河南省的毕业生以近4万人数在增长。同时还没有考虑历年累积和中专的就业情况。即便政府为解决这一问题调动市场能为一些大学生就业提供机会,但整体情况肯定也不容乐观。而且解决方案和措施的实施将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的切身利益和响应中部崛起的计划以及我国的经济发展、稳定。因此,对河南大学生就业困难的现状进行正确归因,指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思想,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探寻2012 届河南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
以2012届开封市三所高校毕业生及部分企业调查为例,本课题采用自制的“大学生就业调查问卷”,通过QQ在线、深入宿舍、图书馆和路边拦截等方式进行了随机抽样的调查。此次共发放调查问卷100份,收回有效调查问卷98份。有效问卷调查者主要来自建工专业、历史专业、外语专业、信息专业、经管专业和金融专业。经统计发现就业难大体可以概括为三方面的原因:大学生本身存在的问题、社会问题和用人单位方面的问题,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大学生本身存在的问题。
1.大学生自身问题的探究
(1)择业观念比较淡薄,就业期望偏差严重。通过此次调查研究,发现大学生在择业观念上普遍存在偏差,对应聘岗位多侧重在国外企业、国家公务员、科研单位等相对稳定轻松的职业,而较少数选择乡镇企业、集体企业或者个体就业;而对择业的区域上,大多倾向于大中城市,很少愿意去贫困地方、去西部、去小城镇、去农村。同时,大学生在择业时,缺乏清晰定位,择业缺乏目的性不强,有少数还是被迫走进招聘会。此外,通过调查还发现了一个不容忽视的诚信问题。不少毕业生认为,求职时如果成绩单足够优秀和评优奖励的证书足够多,能为找工作带来很大优势。所以,很多大学生不惜通过伪造一张张证书以骗取企业的青睐,这对大学毕业生整体形象造成一定的损害。
(2)法律意识淡薄,缺少自我保护意识。据此次调查,有多于40%的求职者没有主动与用人单位要求签约合同,在签约合同的人员中有多于80%的求职者没有使用劳动、人事部门规定的合同样本,更没有进行合同签证。在某人才市场统一印制并发放给招聘单位的“求职登记表”上,在明显位置专设一栏“求职提醒”,包括不要向用人单位缴纳各种名义的招聘费用、不要抵押任何证件,以及及时进行合同签证等内容,而从该人才市场公布投诉案例来看,有一半以上的投诉与以上三种行为有关,用人单位收取应聘者抵押金的现象更为突出。
2.整体就业环境不佳,就业呈现结构性失衡
首先,从全国范围来说,大学生就业呈现整体性结构失衡。而在河南,供给与需求表现的矛盾尤其突出。中国仍处于发展时期,各方面的体制没有完善,性别歧视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大学生的就业压力。首先,中国处于人口高峰期。2010 年、中国大学生毕业人数达到630 万人,而2011 更是达到760 万人。2010年的就一次业率大约65%,大约有200 万的大学生在2011 年处于待业状态。与此同时,2012年,2013年,同期毕业大学生人数不断增长,未就业大学生池子越来越深。与此同时,近几年世界经济遇到的美国的金融动荡,欧债危机。中国经济虽然一直在发展,但也出现波动,加之经济结构调动转型,这直接导致整个社会就业大环境的不稳定。进而出现了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脱节的困难局面。
3.高校教育机制方面存在不足分析学校教育与市场需求脱节一直是我国高校培养方式的一大难题。随着近几年国家对高等教育不断投入,学校软硬件设施有了较大的发展,但高校学生就业问题却越来越严重。经过调查了解,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首先是对大学生的全面素质教育与培养力度的重视程度还不够。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相对于社会需要比较滞后,教育思想、观念等更新不够及时,到今天已经明显不适应现代化建设对人才的要求;其次,教材多年未变,专业划分改革缓慢,高校几乎没有自主权,再加之教学方法过于简单,对知识传授看重程度较高,而对能力培养却比较轻视;第三,学校的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造成大学生就业结构性供求矛盾。高等教育的滞后性和周期长的两个特点确定了其与社会需求的契合度不够,而高校人才预测工作处于探索阶段甚至还没有开始,加之高校招生功利性比较明显,与社会需求结合不够紧密,甚至脱节,导致高校培养与社会需求的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第四,大部分高校培养的学生质量不过硬。据此次部分高校的追踪调查,两年之内能适应工作的毕业生不足七成,甚至有部分毕业生不能适应工作或者因为社会关系,不能从事与专业相关的工作。这些都与高校的用人机制和教学管理制度不完善有关。
4.用人单位有时标准过于严苛,加重了大学生就业难度
(1)过分强调文凭作用。从此次就业调查结果来分析,不少用人机构对学历偏好明显,认为文凭越高越好。而这种选人唯文凭论,造成了受聘人员水平、能力与岗位极不相适应,或者说一种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比如在此次调查中,有一个单位招聘计算机软件研究生仅用于本单位的打字等简单文字处理,而现实工作中有些人的能力可能与文凭并不能直接划等号,不少本科或大专学生的业务能力不比研究生业务能力差,尤其是打字能力上。
(2)存在比较严重的地域歧视。不少用人单位考虑到本单位的业务情况与当地联系紧密程度,希望招聘的大学生熟悉当地方言及风俗,甚至有一定的人际关系网等,选用人才时优先考虑本地人才。甚至一些地方政府招聘公务员时也存在生源地域歧视,实行地区保护主义,不利于大学生公平竞争。
除了以上几方面的原因外,还存在许多的问题,例如社会公平问题等等,凡此种种,都可以看出河南高校大学毕业生就业之难。
二、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
1.从高校方面来说
(1)高校要逐步适应市场化办学理念,改革创新现有的教育培养模式。首先,高校应该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在专业设置时更多考虑是否符合社会需要。要在开展广泛市场调研基础上,对自己的办学模式、办学层次、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上进行大胆创新,大力发展社会需求量大的特色专业。其次,高校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要根据市场的需要和时代的要求,下真功夫、大力气抓好人才培养的质量关,这就需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新形势下高校必须转变教育观念,以培养适应时展,符合市场需求为目标,变重成绩培养转变成重综合素质培养、变灌输式教育为启发式教育、变课堂式教育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分阶段分对象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2)高校应加强对在校学生的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以开封大学的课程为例,学校每学期都开设形势与政策课程,在大一至大二时便开设专门就业课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让学生提前对自己未来的就业进行规划,而且学校经常举办一些创新性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此而延伸,把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安排前伸至他们入学之初,并贯穿于整个大学教育的始终,确立分阶段指导、多方向发展的思路,系统规划各年级就业指导工作的目标和任务,恰当安排就业指导的时间与内容。
2.社会环境、体制方面
(1)针对大多数毕业生就业的期望值过高,对中小企业、偏远地区不屑一顾的态度,需要出台鼓励大学生到中小企业、到西部、小城镇就业和自主创业的政策。同时更要出台好政策促进中小企业持续的发展,让大学生有信心在中小企业就业也可以获得很好的发展机会。同时还要专门为大学生创业提供良好条件,在政策、金融、法律等方面予以充分照顾扶持。其次就是还要积极营造社会氛围,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政府可以运用新闻媒介的各种宣传优势,宣传大学生自主创业与到中小企业就业的成功案例,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积极的就业观念。当然,学校也应该定期邀请成功校友,开展校友论坛等形式来宣传就业创业新理念。
(2)努力提供更多的工作岗位。政府要努力发展经济,尤其是在河南这个人口大省,多发展吸纳劳动力强的制造业和服务业,不断增加就业岗位,扩大就业渠道,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同时,要不定期召开人才招聘会,提供岗位信息,加大毕业生的就业信息服务力度。课题认为河南省政府引进诸如富士康这样的大企业,对于增加就业是有利好的。同时也要出台相关优惠政府,鼓励企业吸纳更多应届大学生就业。
3.大学生也应该主动做出调整
经前面分析,要想提高大学生就业率,首先要解决大学生自身的问题,最主要的是提高自身素质,掌握就业主动权。面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优胜劣汰,大学生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掌握过硬的本领,才能在就业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才能谋取自己最理想的职业岗位。
其次要转变现在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就业观、竞争就业观念、灵活就业观念、创业观念、先就业后择业等新的择业观和就业观。要学会把自己理想置于社会需之下,把找工作和干事业有机地结合起来,走好人生的每一步。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应该主动到基层锻炼自己,挖掘潜能。从调查情况来看,社会上总的就业岗位还是很多,当然这里还存在着很严重的一般大学生不愿意去做情况。当然大家都向往大城市生活,家长都希望自己孩子能找到很好的工作,这本身无可厚非,但看看这样一组数字,2010 年年末上海人口已经超过1900 万人,而北京达到2000多万人。不管你是优秀的大学生,到了这里,也会变成多少万分之一,都会面临激烈的竞争。当前大学生宁愿在大城市苦苦支撑,愿意北漂或者窝居在北上广,也不愿回到自己的家乡,更不愿到西北部、到小城镇、到农村就业。这种就业观不能说百分之百不正确,但至少是不够理性。如果大学生在择业就业观念上能够适时调整,不仅能缓解就业压力,还可以带动欠发达地区迅速发展。
总之,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凝聚全社会力量,转变观念、紧密配合、共同努力来解决。在这里,作为供应方的高校、作为人才消费方的用企业和作为宏观调控方的政府,必须要深化改革、与时俱进。当然最为关键还是大学生本人,不仅要加强自我完善,提高本身综合素质,还要转变传统就业观念。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既要遵循市场规律,又要有预见性、前瞻性。只有四方积极地采取相关措施,才能使大学生这一宝贵的人才资源充分发挥功能、作用。
参考文献
[1]杨金云.普通高校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0(12):106-107.
[2]戚新,白云波.发达国家大学生就业特点及启示[J].教育探索2006(5):27-29.
[3]漆向东.河南就业结构的现状问题与演进趋势[J].特区经济,2006(9).
篇3
一是机关事业单位因受编制、人员计划、财政收入的限制,每年接收毕业生人数有限;据教育部门统计,全市小学教职工与学生比为1:16,中学教职工与学生比为1:16.4和甘政办发20xx04号文件规定的1:19、1:18相比较低,即现有的教职工人数已经富裕,已经无法吸纳多的毕业生;
二是国营企业改制,现有的变更身份的职工无法再就业,更谈不上吸收毕业生就业;
三是我市社会吸纳人员的能力相对薄弱,因为农村富裕劳动力,私营、民营、个体企业喜欢用相对素质低的人员,工资低,也不谈福利、医疗保险、养老金等的保障;大学生在这里不受青睐。
四是付出大学高昂的学杂费、生活费等代价造就了高成本的劳动力,毕业生就业期望值较高,认为只有成为正式、稳定的单位工作人员才称得上是就业,是很难有低调的态度面对岗位少,工资低或者无业就的现实。说起对就业概念的认识时拿着资料到人事局报到的学计算机专业的小王说“四年几乎花的家里经济崩溃,出来没有去处,谁能有平常心!”。领孩子报名的李先生激动地说“谁都知道我们国家还没有富裕到普通劳动力是大学生的程度,用不了就不要招。”
五是教育体制改革,自1999年开始,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开始大规模扩招后,回我市的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
扩大大学生就业的对策思考
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大中专毕业生的就业问题,相关职能部门也积极采取措施,努力提高大学毕业生就业率。但随着高校扩招后大学毕业生就业高峰期的到来,全社会就业观念调整过程滞后,国际金融危机造成企业就业缩小的情况下,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面临着更大的困难和压力。因此,需要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做一些更加切实的工作,解决好大学生就业问题任重而道远。
(一)加大政府对招生的调控,完善政府对大学生就业的服务。
政府强化政策导向,从招生源头上加强宏观调控力度。每年招生计划的审批,应从总量上考虑各专业、各层次的结构比例,要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做出科学的预测,根据各专业就业率情况来做出适当的调整,对于需求一般、就业率低的专业应从招生总量上适当减少或停招。对于需求旺盛、就业率高的专业应从招生总量上增加。同时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完善大学生就业服务职能,完善就业市场体制,规范市场就业秩序,构建就业信息传播平台,实现全国就业供求信息共享,为大学毕业生提供良好的信息服务;构建大学生社会保障体系,解决大学生在求学以及就业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完善大学生到基层、到企业、到边远地区就业的晋升及进出机制等各项政策,通过政策引导毕业生,在这些能够扩大就业的领域里更好地就业,解决大学生的后顾之忧。
(二)切实转变社会观念,适应社会需求,搞好社会服务。
必须彻底摆脱长期以来固存于人们头脑中的“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等封建思想的束缚,真正树立劳动者无高低贵贱之分的观念,形成行行出人才的社会意识。毕业生更应当根据人才市场供求状况适当调整自己的就业预期。要知道大学既培养社会精英,也培养普通的社会劳动者,“北大才子卖肉”很正常,初中学历当总工程师也不是不能。实实在在地为毕业生就业提供细致周到的服务,如建立全国性的就业信息网络,加强社会需求预测研究和报告。
(三)深化市场配置,促进毕业生自主择业。
在加强政府调控的同时,注重发挥市场配置毕业生资源的作用进一步健全人才市场运营机制,完善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在毕业生注册报到高峰期,通过人才市场举办人才交流洽谈会,邀请市内外有关企业参加,为毕业生提供充足的就业岗位,促进毕业生自主择业、自主就业。近年来,我市通过市场配置而实现就业的毕业生达到2847人。
(四)大学生积极转变思想,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1、积极转变就业观念
通过各种渠道,广泛宣传国家现行的就业政策,引导毕业生认清就业形势,正确认识求职中的“优胜劣汰”的市场经济的正常规律,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职业观,转变传统的就业观为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就业观。正确估价自己,摆正自己的位置,根据自身情况确定合理的就业目标,要从自身情况出发,根据自身的兴趣和爱好准确地给自己定位,客观的看待自己,到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去工作,摒弃从众、博弈、攀比、依靠等心理。鼓励毕业生多渠道、多形式就业,到基层和艰 苦的地方去工作。促进大学生及其家长择业观念的转变,培养大学生的就业意识,到基层、一线干事创业,寻找解决生存问题与实现自我价值的最佳结合点。
2、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大学生要通过各种途径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这是在就业日趋竞争激烈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竞争力的最基本的有效途径。必须全面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不能单纯以书本知识为主,而要在成长过程中融入更多社会的东西,提高自身的素质。大学生在校期间,除了学好书本外,还要积极地参加学校和社团组织的各种活动,有意识地培养和加强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同时要努力利用各种条件来自觉培养自己的自主创业意识,这样既能为自己将来的工作创造有利条件,而且还有会为其他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通过在读书期间更多地与社会接触、实践来积极培养自身的综合素质,努力让自己在毕业时顺利完成由大学生向“社会人”的转变。
篇4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问题;对策
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比较突出,得到了全社会的关注,笔者系省某人才中心的人事部的主管,对此深有感触,现借此文谈谈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原因及对策。
一、造成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
笔者认为,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应从毕业生、学校、用人单位三个方面查找。
(一)毕业生自身的原因
1. 综合素质不高,个人修养偏低是面试成功的绊脚石。近几年,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加快,三大产业的布局发生改变,从而导致就业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多样化,不同的岗位对毕业生素质的要求有不同侧重。由于目前的教育体制比较重视教学的质量,忽视了对学生综合素质和个人修养的培养,进入就业市场后显得茫然和无所适从。在双向选择和接受面试时,或缺乏自信,发挥失常;或过于傲慢,言过其实;或不修边幅着装随便,缺乏职业形象气质,与企业氛围不协调等。因此,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把已经用简历打开的企业大门,却因为个人修养偏低难以通过面试而关闭。
2. 择业观念陈旧,与当前就业机制的转变不相适应。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已初步完成了由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高校毕业生人数猛增,大学生已不再是稀有的人才资源,大学生已从人才金字塔的顶端逐步下移。同时,我国的毕业生就业制度也发生了重大的转变。目前,市场机制已逐步在配置高校毕业生资源方面起到基础性作用,初步实现了由“政府调控导向、学校推荐、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就业机制的转变必然要求大学生调整就业观念以适应社会发展的现状。
3. 团队合作适应性差 ,不适应当前企业的要求。如今的家庭多是独生子女家庭,几个长辈围着一个孩子转的情况十分普遍。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大部分都以自我为中心,考虑事情往往只从自己的角度去想。好与坏、是与非也往往以自己为标准。有的人表现得自私、自我,甚至是自我封闭,在集体中也不能很好的与大家合作。而绝大部分企业都特别注重团队精神,并作为是否录用员工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不能适应团队生活的人也不会受到企业的青睐。
4. 独立能力不够,难以在工作岗位上独当一面。我们经常可以见到家长带着子女参加招聘会,这种现象直接反映出目前有许多大学生缺乏独立思考能力、独立生存能力和独立决策能力。二十多岁仍然离不开父母,特别是一些大学生不会洗衣服、不会做饭,离开父母寸步难行。尤其是让家长陪着参加招聘会的大学生,这样的表现,这样的能力,一个需要人才的招聘单位怎么会录用他(她)呢?
(二)学校的原因
1. 专业设置不合理。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部分高校一味地增开新专业并不考虑自身开设此专业的条件是否已具备,某些热门专业一哄而上,从而造成了新的专业结构不合理,供需失衡,影响了毕业生就业。
2. 培养模式单一。目前,我国许多高校在对学生的培养模式上过于注重其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却忽视了对学生实际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尤其缺乏对大学生情感与态度方面的培养,造成了高校毕业生知识能力结构失衡,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不能满足社会的发展对复合型人才需求的现状。
3. 就业指导工作不到位。主要表现在就业指导的内容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形式单一,就业指导的教师专业素质不高,就业指导时间过短。
(三)用人单位的原因
1. 盲目要求高文凭。大众化的高等教育使得高学历的持有者越来越多,用人单位对求职者的学历也相应水涨船高,大学毕业生的学历优势正逐渐减弱。用人单位认为,学历越高越好。比如有些单位,招聘计算机软件研究生,仅用于本单位的打字等简单文字处理。可现实工作中有些人的能力与文凭并不能直接划等号的。
2. 过分看重工作经验。经验不足是大学毕业生最大的劣势,不少用人企业经营有困难,急于招聘某一方面能人,并且希望很快给企业带来变化,而一般大学生则无法满足用人单位要求。
3. “重男轻女” 存在性别歧视。女大学生明显处于劣势,不少用人单位考虑女大学生生理因素、婚姻因素、成就动机,以及生育保险费和女工劳动保护费用等。同等情况下女大学生将来工作成本比男大学生大,这是女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
4. 还有就生源地域歧视问题。不少用人单位考虑到本单位的业务情况与当地联系紧密程度,希望招聘的大学生熟悉当地方言及风俗,还要有一定的人际关系网的,一般企业在选用人才时,则会优先考虑本地人才,所以对异域的大学生造成有一定的影响。
二、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对策
(一)毕业生方面
1.要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首先,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当代大学生必须有把自己事业与国家进步、社会的发展及人类的文明融为一体的品格,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大学生要争取知识广博,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素养,具有创新精神,灵活的思维方式。
其次,要注重能力的培养。能力是一个人素质的外在表现,当前社会大学生必须尽可能培养自己处理信息的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系统看待事物的能力、与人协作的能力、处理好人与资源的能力、运用技术的能力等。
再次,加强社会实践。在校学习期间,积极参加学生社团的活动,扩大交往的范围,注重培养自己的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大学生可利用假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在实践中增加对社会的了解,完善并提高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积累工作经验,为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做充分的准备。
2.树立科学就业观
第一,正确定位就业。当前大学生求职择业应当面对现实,根据市场实际状况更新观念,转换思路,到最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工作,而不应过分关注工资水平及地理位置等,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第二,先就业后择业。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应转变就业观倡导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求职择业不可再像过去那样追求一步到位,如果斤斤计较眼前的职业岗位是否理想,那就会失去许多起步的机会,可以在先就业过程中积累工作经验,使自我价值得到较大的提升,为以后找到理想的工作奠定基础。
篇5
一、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中职学校毕业生就业存在的问题
1.社会层面的问题
第一,就业机遇不平等。按照现行规定,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用工时,一般要求学生持有择业通知书,而中职学校毕业生没有择业通知书,以致缺乏平等择业的机会。第二,中职学校的就业工作在校企对接上的政府参与度不够,以致缺乏相关政策,使企业对安置中职学校毕业生就业缺乏积极性。另外,由于企业本身存在用工风险,因此企业一般不会和学校签订长期用工合同。第三,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多为农业城市,大型企业较少,工业基础相对薄弱,吸纳中职学校毕业生就业的渠道少、能力低,以致中职学校毕业生在本地就业存在较大困难。此外,高等院校毕业生供给的快速增长稀释了企业的需求增长,从而导致中职学校毕业生就业机会减少。
2.学校层面的问题
第一,学校缺少专业的就业指导教师。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中职学校承担就业指导工作的多为负责学生就业的工作人员或文化基础课教师,这些人员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就业指导训练,缺乏就业指导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就业指导的针对性不强,不能为中职学校毕业生提供专业就业指导,个性化、高层次就业指导则更难实现。第二,学校专业设置存在“盲目跟风”现象。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中职学校就业安置主要以“外向型”就业为主,本地就业安置为辅。就业市场需求调查困难,难以为专业设置提供科学、准确的数据,导致专业设置缺乏依据。一些中职学校为了扩大招生,专业设置甚至比较随意,存在“盲目跟风”现象,导致培养的学生还没毕业,就已出现该专业人才社会需求过剩的问题。此外,由于盲目设置专业,出现专业师资不足,缺乏实训设备等问题,致使教学质量大打折扣,培养的中职学校毕业生无法满足社会需求。第三,学校缺少资金和师资。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中职学校不仅无法保证毕业生就业工作方面的经费投入,更无法派出实习就业指导教师到企业实践和指导学生实习就业,这也从根本上影响中职学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
3.学生自身的问题
(1)中职学校毕业生择业定位不准确
笔者对所在学校的2 966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见表1和表2。
从以上调查结果可知,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中职学校毕业生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学历、专业水平及工作能力,普遍存在就业期望值过高、与地方经济水平不相符的问题。更有一些中职学校毕业生存在眼高手低、盲目自大的问题。在就业方面,他们过分要求就业单位专业对口、工资待遇较高和工作环境较好,这是中职学校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遭受冷遇的重要原因。
(2)中职学校毕业生的基础较差
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中职学校毕业生文化基础知识较薄弱,以致在专业理论的掌握上存在较大困难,在实际操作中缺乏理论支撑。虽然大多数用工企业要求中职学校毕业生具备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但并不意味着忽略他们对所学专业理论知识的掌握。尽管动手能力较强的中职学校毕业生在操作方面比较熟练,但由于缺乏理论支撑,所以常常在面对疑难问题时束手无策。因此,中职学校毕业生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脱节成为影响其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的重要因素。
(3)中职学校毕业生思想不成熟
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中职学校毕业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不能吃苦耐劳,不愿到条件艰苦、工作环境较差的岗位工作,因此在择业中往往出现“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给就业造成较大困难。同时,由于中职学校毕业生思想不成熟、心理承受能力较差,导致他们难以应对工作中的困难和挫折。
二、解决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中职学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对策
为了解决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中职学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地方政府和中职学校应不遗余力地寻求对策,开展工作。
1.立足本地,加大宣传,尊重技能
地方政府要注意引导舆论,立足本地,加大宣传,积极营造尊重劳动、尊重技能的职业教育氛围,提高“技能型”人才的待遇。另外,从政策上对职业教育有所倾斜,以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同时落实两项具体工作。一是举办中职学校毕业生就业会、校企合作洽谈会、企业家报告会和优秀毕业生座谈会等,旨在为中职学校毕业生较好就业提供便利条件。二是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宣传国家职业教育政策,宣传中职学校办学特色,宣传中职学校毕业生,让社会各界广泛了解中职学校,扩大中职学校的影响,旨在为中职学校毕业生顺利就业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2.合理设置,加强教学,增强能力
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中职学校应做好两方面工作。一是根据地方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行业发展和重点项目建设等,设置适合本地就业、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专业,以充分发挥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作用,保证人才培养,为地方经济建设贡献力量。二是加强实训教学,强化岗前培训,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加强校内和校外的实习与实训,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和职业能力。既要不断加大投入,完善校内实训场地,又要不断加强实践教学,“以实训为手段,以技能为根本”,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既要不断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与实训基地,实现“技能型”人才与企业“零距离对接”的目标,又要强化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二是深化实践教学改革,完善实践教学的规章制度。其一,在中职学校教学改革中应加大实践教学在整个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上的比例,在实训教学中要引入企业的部分生产流程和生产标准。其二,在实施课程改革的同时,要着力完善实践教学的规章制度,在实训管理中引入企业4S管理,让学生较早熟悉和适应企业的管理。三是强化技能考核,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实践证明,中职学校毕业生持双证或多证者就业率远高于其他求职者。因此,中职学校要鼓励学生参加技能考试,鼓励学生考取与所学专业对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和其他证书,增加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3.提升素养,强化师资,提高实效
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中职学校应加强就业指导工作,提升学生职业素养,抓好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就业指导的实效。
(1)开设就业指导课程,完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
中职学校应分年级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一年级时,主要针对所学专业的发展前景、课程设置和考核标准等情况进行指导。二年级时,主要对所学专业的用工企业、岗位情况和企业文化等进行宣传,同时帮助学生客观地评价自我,调整择业心态,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三年级时,要做好顶岗实习生的跟踪服务,了解学生在实习岗位的工作情况、思想状况,帮助学生解决顶岗实习中的困惑。
(2)加强就业指导课程,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为了保证就业指导工作的实效性,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中职学校应加强就业指导课程,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其一,安排部分从事过就业指导工作的优秀教师外出培训,系统掌握就业指导的方法和技巧。其二,长期聘请人力资源公司或企业人力资源部的就业指导师来校任教,改善就业指导的师资队伍结构。其三,对班主任进行就业指导培训,发挥班主任在学生就业工作中的指导作用。
(3)创新就业指导的教学模式,提高就业指导的实效性
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中职学校在开设就业指导课程时要大胆地“请进来,走出去”,不断创新就业指导模式。具体来说,有四个关键。其一,积极联系用工企业,聘请社会或企业人力资源培训师来校讲座。其二,请优秀毕业生来校作报告,传授成功就业经验。其三,在校内组织模拟招聘会或组织学生参加社会招聘会,锻炼学生求职的心理素质,提高学生求职的能力。其四,利用教学见习或顶岗实习让学生了解企业文化、企业管理和岗位工作,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
(4)就业指导应融入教学工作和班级管理工作
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中职学校应将就业指导融入教学工作和班级管理工作。其一,在教学活动中要将授课内容与企业需求紧密联系,提高学生学习的针对性。其二,将就业指导的有关内容渗透进教学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操守等。其三,在教学活动中注重学生的思想教育和心理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
4.深化合作,加强建设,鼓励创业
(1)深化校企合作,不断提高学生就业质量
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中职学校要在联合办学方面与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在教学上,校企双方共同制订教学计划,企业要选派相关指导人员来校授课。在实践上,校企共同安排实践教学计划和实习标准,企业应安排工程技术人员作为实践教学指导教师。在顶岗实习上,企业要为学生提供实习岗位和实习的便利条件,使学生在企业顺利完成顶岗实习,达到企业所需的人才标准。
(2)加强信息化建设,拓宽学生就业推荐渠道
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中职学校要加强信息库的建设与开发,完善企业信息、就业信息和毕业生信息库,加强就业信息的收集,建立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络,拓展毕业生就业市场,用信息化推动就业工作,实现毕业生就业服务的全面提升,保证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3)开展创业教育,鼓励学生自主创业
篇6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现状 应对措施
高等教育的普及使得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突出。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不是大学生的自身问题,已经成为社会热点问题,受到学校、家庭以及社会的重点关注。大学生是国家发展的后备力量,其肩负建设祖国的重担,大学生就业与国家经济建设、综合国力等方面息息相关。因此,一个国家很好的解决了大学生就业问题,尽量使得每个大学生都学有所用,是整个社会都非常关注的问题。
一、当前大学生就业现状阐述
随着我国高等院校的不断扩招,大学毕业生人数逐年递增,高等教育也由原来的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如此一来的益处是使得更多的青年拥有受教育的机会,同时还可以为国家建设以及发展提供专业型人才。任何事情都是一把双刃剑,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使得每年的毕业生人数不断增加,给社会造成巨大的就业压力,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浮出水面,社会工作岗位不能满足所有大学生就业。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办公机械化,各企业都在精简办公人员,最终导致社会对人才需求量的减少。因为我国高校众多,高校的层次水平参差不齐,不同高等院校在专业设置以及培养方式上有很大的不同,通常是名牌大学毕业生会遭到用人单位的争抢,而普通院校的毕业生则会出现多个人争抢一个岗位的现象。在未来的几年内甚至更长的时间,高校毕业生进入社会就业面临的压力以及挑战会更大。随着毕业生人数的不断增加,市场面临的压力愈加大,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严峻,实际上,大学生就业问题不仅仅是我国才有,欧洲许多发达国家同样面临这个问题,只是我国的问题比较突出。
二、大学生就业问题综合性原因分析
(一)国内大学生就业形势不乐观,受到严重的陈旧思想
据统计,近几年来,我国的失业率一直处于较高的水平,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也在不断攀升,国内剩余劳动力不断增加,经济的增长便不能行之有效的推动的大学生就业。尽管我国经济增长一直呈良好的态势发展,但是我国的就业率呈现下降的趋势。国内的整体就业形势如此严峻,无形之中影响了大学生就业。在大部分人眼中,大学生是祖国繁荣昌盛的希望,是美好家庭生活的开始,特别是在国内有名大学学习的大学生,他们被家长给予了厚望,毕业后找到一份福利待遇都很好的工作是理所当然的事,福利待遇很好的工作在家长眼中就是公务员、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较好的单位。家长的陈旧思想影响了大学生在毕业时的择业,任何一个用人单位都会达到自身用人的饱和度,因此不能保证所有的大学生都能找到一份很好的工作,如果所有大学毕业生都将目光集中在好的单位,就业难度自然会增加,就业问题自然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
(二)我国高等教育结构设计缺乏一定的科学性
近几年中,我国教育部不断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入,招生人数逐年递增,同时我国高等教育不断向大众化转变,都使得我国高等教育的步伐迈的过快。有数据显示,我国高等教育院校的数量由1997年的四百所左右变成到今天的三千多所。有一部分学校为了追求较高层次的教学,没有对学校准确定位,将社会的实际需求置之度外,进而造成这一类院校的毕业生就业面临严峻困难。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大部分高校都希望提升学校的在本地的地位以及知名度,想方设法将学校从专科院校升为本科院校,不断地去争取更多的硕士点和博士点期望成为培养研究生的重点院校。第二,目前我国高等院校开设的专业以及课程体系与社会的实际需求相去甚远,较为盲目,没有科学分析当前的社会需求,最终导致大学毕业生就业面临越来越多的问题。
(三)大学毕业生对自身认识不够,价值观偏离
大学生对于自身有较高的评价,期望值也较高,不能完全认识到自身的不足,甚至都不能了解到自身的能力,认知方法通常是错误的。此外,大学生在校期间对于社会有太多美好的幻想,认为任何事情都如想象中的那般简单,不能完全认识到影响就业的各方面的因素。受到经济发展的影响,大学生的社会价值观逐渐淡化,较为重视本行业中个人价值的体现,无视行业的社会价值,只关注个人利益得失。有些毕业生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认为工作稳定就好,将福利待遇作为择业的首选条件,无形中限制了就业范围。
三、针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综合原因提出解决措施
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需要社会各方面共同协作,只依靠一方面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首先,加快经济发展步伐,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创造较好的就业环境。政府部门加强对大学生就业的重视程度,不断推进大学生就业,鼓励大学生到农村和西部偏远地区就业,提倡大学生自主创业。
其次,我国高等院校需要进一步进行内部改革,根据市场需求改变专业结构,注重基础学科的建设,在教学质量上狠下功夫,为社会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学校在给学生灌输知识的同时,也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在步入社会时更加得心应手。
最后,建立健全高校就业服务管理体系。高校的就业指导不应该仅仅是学生毕业前几个月,而要贯穿整个大学生学习过程的始终,全面了解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规律,科学合理的将大学生活分阶段,设计每个阶段要完成的目标和工作内容,使得就业指导全面渗透,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结语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国家建设的栋梁,对大学生这样一个特殊全体,国家务必要重点关注。大学生就业问题在未来几年中都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客观认识大学生就业问题形成的原因,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使得大学生可以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工作,对家庭和社会做出巨大贡献。
参考文献:
[1]王琴.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及指导对策[J].文教资料,2011(7).
篇7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 研究综述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市场经济纵深化以及大学生价值观的多元化发展,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凸显出来,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社会和家庭广泛关注的热点话题,也是关乎国家发展稳定的大事。笔者在梳理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发现这些论文的研究视角主要集中在就业概念的界定、就业现状调查、就业难原因分析和就业对策建议等方面,具体综述如下。
一、概念界定
“就业”是本研究需要界定的一个重要概念。关于“就业”,学者们有多种解释。根据国际劳工组织的定义,就业是指一定年龄阶段内人们所从事的为获取报酬或为赚取利润进行的活动。戚新总结就业主要概念为:就业指的是“处于受雇用或自我雇用(自己从事有收入的工作)”的状态。就业是一个过程,它包括就业前的身体和知识与技能等方面的准备阶段、劳动力的实际使用的直接就业阶段、就业者就业能力的恢复和增强及企业雇用能力的再生及发展过程的就业后阶段。
二、现状调查
关于就业现状研究主要是专业部门研究的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从不同层次、学科研究大学毕业生就业率的变化情况。
根据《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2009-2010)》统计报告,2009~2010年大学毕业生总体初次就业率分别为81.0%、85.4%。2010年博士、硕士、本科、专科初次就业率分别为88.2%、83.9%、86.4%和84.8%;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军事学为70.8%、85.7%、76.4%、78.4%、82.6%、74.2%、80.5%、88.9%、79.8%、77.9%、86.1%、86.8%。
根据麦可思公司的《2012 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全国 2011 届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90.2%)比2010届(89.6%)略有上升,就业率最高的专业门类是工学(92.5%),最低的是法学(86.8%),2011届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达到1.6%,比2010届(1.5%)略高0.1个百分点。
三、大学生就业难的因素分析
彭拥军从多学科视角总结了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从教育学视角来看,大学生就业与高等教育质量本身存在内在关联,切实保证高等教育质量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办法;从历史学视角来看,大学生就业在精英高等教育、大众高等教育等阶段具有不可避免性,是偶然性与必然性的统一;从政治学视角来看,大学生就业状态反映了社会中权力与权利的实现程度,以及政策的颁布实施情况;从社会学视角来看,个人的教育水平与其经济社会地位等互为因果关系,大学生就业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不同社会阶层对教育机会和社会机会的竞争;从经济学角度来看,供求关系发生变化会产生渗漏效应或选择性失业,大学生就业问题变成了投入与产出的回报性问题。
高等教育质量从多方面影响或者决定着大学生的就业率。邢志杰等认为,高校扩招的速度大大超过了经济增长的速度以及市场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增长速度,结果导致总量失衡和结构失衡。肖文海等指出,高校专业调整力度不能适应产业结构升级,造成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张育广强调,高校在大学生实习见习方面力度不够,例如,就业实习机会较少、质量不高,创业见习少、指导性不强,“传、帮、带”的培训指导环节比较薄弱。
大学生就业过程中政策法规的不健全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的就业。王丽娟等强调,大学生就业权特殊保护严重不足,这一保护主要依政策而非法律,政策的不确定性导致大学生本应当享受的利益落空,同时还缺乏相应的失业保障机制。孟芳兵的研究表明,西部志愿者计划有利于大学生就业,但优惠政策保障不足、跨省落实困难、配套设施不健全、优惠政策可操作性欠缺、普遍收入偏低、劳保制度不健全,导致多数人不远继续留在农村。
通常状况下,社会公平和教育公平的观念环境和制度环境可以缓解大学生就业难问题。郑功成认为,在中国的就业市场上,90%以上的招聘均含有歧视性,包括性别、学历、户籍、经验歧视等。宋真指出,高校、用人单位和高校毕业生这三个就业市场主体因信息不对称导致用人单位人才高消费,同时也使供给的结构性失调和毕业生盲目择业。
由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不强导致大学生很难就业。李星云指出,目前大部分学生及其家长思想观念还停留在精英化教育时代,不能正确认识自己,期望值过高,表现在多个方面,如工作地点、工作岗位、工作薪资等。柳小玲认为,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意识不强,同时也没有认识到个人理想及价值的实现必须与社会要求紧密结合起来。
四、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对策研究
1.社会方面的对策建议
王丽娟指出,需强化大学生就业权的特殊保护,多方面多视角予以帮助,例如,建立大学生失业救助和失业保险制度、面向市场改革我国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健全大学生就业权特殊保护的救济机制、推动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和扶持的立法工作。王庆华提出东部沿海地区需加快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将劳动密集型和低附加值产业转入内地,以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耿相魁认为,政府要负担责任,完善大学生就业管理体制,出台相应的就业政策,调整户籍及人事管理等,通过宏观调控来发展经济,调整产业结构。龙必尧和陈峰跳出传统的思维模式,提出利用竞争情报来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
2.高校方面的对策建议
李海萍等提出大学应积极作为,区分不同类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坚持学术本位,促进工学结合,加强实践环节的培养。田一认为,就业与创业指导课程要着重提高学生在策划、组织、领导、管理、沟通等方面的技巧,且就业创业指导应从三个阶段进行,分别是专业理想与职业理想教育阶段、职业生涯规划阶段、就业与创业政策及技巧指导阶段。
3.劳动力需求方面的对策建议
李雄等认为,要不断扩大用工需求,规范招工行为,改革供给体制,提升就业能力,完善就业供求匹配政策,加强就业服务。宋真提出,对于信息不对称,用人单位在高校吸纳人才时,可选用订单式培养,全程参与。
4.大学生个人方面的对策建议
边文霞提出大学生学习能力提升的五层递进方案,即大学生的学习行动力、思维能力、表现力、“读写算”基础学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淡华珍等认为,大学生应当树立全方位、多渠道的新的就业观。要既能当干部又能当工人,既可在国有企业就业又可在集体所有制企业、乡镇企业及民营企业就业,在就业地区上,既可城市,也可乡村,既可内地,也可边疆。
五、结论与建议
学者们对于大学生就业问题见仁见智地进行了多方位的探索和剖析,提出了许多新颖、有建设性的建议,对深化这一领域的理论和实证研究都有巨大的贡献,但还有许多方面需要进一步探讨。
第一,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探索研究文献很多,但多停留在表层研究,且发表在核心期刊上的文章很少,今后应加大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力度和立项。
第二,从研究的成果形式来看,文献较多,专著较少;从内容来看,大多集中在大学生就业的某一方面来谈,系统性不强。
第三,实践结合得不够,大多数文献只是进行了一定的理论剖析,未进行实证调查,也就不能抽象、概括地“深加工”,提升出能够说明现实现象、解释现实问题的可操作的方法、手段、程序等。
参考文献
[1]张抗私.就业问题:理论与实际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2]戚新.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5(5)
[3]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等.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2009-2010).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4]麦可思研究院.2012 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5]彭拥军.多学科视角下的大学生就业问题.招生与就业,2009(5)
[6]邢志杰等.我国高校扩招对大学生就业影响的供需分析.理工高教研究,2004(1)
[7]肖文海等.千方百计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经济管理,2004(5)
[8]张育广.就业创业见习基地服务.中国青年研究,2010(8)
[9]王丽娟等.论大学生就业权的特殊法律保护.江苏高教,2012(2)
[10]孟芳兵.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服务期满志愿者就业对策研究.中国青年研究,2010
[11]郑功成.大学生就业难与政府的政策取向.中国劳动,2006(4)
[12]宋真.信息不对称视角下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基于“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的思考.当代教育论坛,2011(1)
[13]李星云.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6(9)
[14]柳小玲.加大教学改革力度,培养符合市场要求的高质量人才.中国林业教育,2000(11)
[15]王庆华.基于“刘易斯拐点”的“用工荒”与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研究.改革与战略,2012
[16]耿相魁.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探索与争鸣,2007(12)
[17]龙必尧等.利用竞争情报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若干思考.图书情报工作,2007(11)
[18]李海萍等.大学生就业困境中大学应如何积极作为.大学生就业与创业,2011(6)
[19]田一.求知、求实:创新就业与创业指导模式.辽宁教育研究,2008(4)
[20]李雄等.我国大学毕业生平等就业保障研究.政治与社会,2010(5)
篇8
论文关键词:就业问题研究现状就业信息就业信息传播模式合理性
近年来,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已经有较多的著作,在中国期刊网(CNKI)中以“大学生就业”为检索题名,时间范围为2000-2009年10年时间,共搜索到4700篇精确匹配的期刊文献,132篇精确匹配的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文献,2篇精确匹配的博士学位论文和52篇精确匹配的中国重要会议论文文献。在中国期刊网中以“大学生就业信息”为检索题名,搜索到18篇精确匹配的期刊文献,而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文献、博士学位论文文献和中国重要会议论文文献均为0篇。可见,目前对就业问题的研究集中在对毕业生择业方式、择业观念、择业行为、高校就业指导等方面的描述和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分析上,而从传播学的信息传播角度对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进行研究的成果则不多,也尚未提出一个较为明确有效的就业信息传播模式。
1.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现状
当前对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从文献性质角度划分,大致可分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政策文本和工作报告、高校就业指导和服务部门的工作总结、专门研究人员的研究成果。
1.1大学生就业形势。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的夏鲁惠认为,从劳动力市场供需分析,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整体上是与劳动力市场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规模相适应的。但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区域化发展,劳动力市场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也呈现出区域化特征。同时,本科毕业生的规模偏大,而高职高专毕业生的就业率连续数年保持增长。但全国高校毕业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研究员曹殊在《新世纪初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一文中分析指出,我国就业市场将出现买方市场的情况,社会发展快引发的社会需求变化加剧,以及高校的人才培养滞后性将诱发结构性供需失衡,导致供需矛盾加大;研究生挤占本科生、本科生挤占专科生就业岗位的挤占效应将加剧;高薪职位难求、整体职位层次下降、平均薪酬水平下降的局面将出现;毕业生求职总成本将增加。
1.2从就业政策的层面,部分学者也通过国内外的分析得出了一定的结论成果。杨伟国(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副教授)分析了欧美国家的就业促进措施,美国、加拿大等国家通过就业激励措施等促进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满足需求的关键则是鼓励创业和创造新的工作岗位;大学生就业匹配的核心就在于向大学生提供就业信息,完善大学职业指导体系。这三个方面相关政策的提供,如日本的就业咨询与配置服务、英国牛津大学的职业服务处、美国的免除学生的贷款等具体措施是这些国家解决就业问题的办法。
于伟和郭庆童分析了西方高校的政策并且针对解决我国的就业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他们认为,首先,西方的高校就业指导基本实现了机构专门化,提供了就业保障;其次,机构的投人力度大,在人员配备、办公条件、经费保障等方面都给予了大力的支持,从而提升了毕业生的整体竞争实力;再次,西方国家有非常成熟的就业指导模式,对学生进行全程化的、个性化的就业指导。
李宏和谭远发总结了我国的解决措施,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中西部地区和中小企业就业、鼓励自主创业、鼓励骨干企业和科研项目吸纳和稳定大学生就业。同时也提出了通过优化人才培养结构、改革教育体制、转变二元制度、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等措施,从根本上解决就业问题,形成良性的“大循环”长效机制。
1.3从高校时学生的培养这一微观角度出发,研究者们都提出了构建“全程指导”的就业工作模式。罗开礼通过对西南农业大学的全程指导模式的解读,为高校的就业指导体系的建立提供了一个较为成功的案例。杨静和张庆亮通过比较中、美、德、英等国的毕业生就业指导认为,目前我国的就业指导处于边实践边改革的阶段,在机构设置,经费投人,人员队伍建设,就业指导工作理念、方式、途径等方面都明显滞后,不能适应目前的就业市场变化和要求,急需建立相对完善的就业指导体系。黄洽宾则提出了在高校的平台培养模式中构建全程就业指导体系的理论。平台培养模式将大学教学内容按照人才知识结构和循序渐进、因材施教的原则划分成四个平台,这四个平台既有渐进性又有针对性,是一种独具特色、科学系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依据四个平台的教学结构,积极探索和推进大学生全程就业指导,完善高校就业指导体系,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实现大学生的梦想,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2.对大学生就业信息的相关研究
目前,就大学生就业信息方面的研究并非没有,而是从信息传播模式的角度研究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仍然很少,从已有的成果看,大学生就业信息的研究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2.1在大学生就业信息收集、筛选、利用方面的研究。在就业信息收集的途径和渠道分析中,学者们的意见比较一致,认为大学毕业生主要通过学校的就业指导部门、人才交流会、双选会等毕业生就业服务机构和就业市场,各种社会关系、媒体,实习、社会实践,网络渠道等途径来获取信息。而河南教育学院政治系副教授季荣臣则根据以上方法总结了地毯式访问、连锁介绍、中心开花、供需见面和直接研究法等五种信息收集的方法。从信息传播的视角,余彬和潘烈认为,大学生就业信息传播方式呈现群体内部信息传递和外部辐射两个方面,并主要从内部信息传递阐释了就业信息的获取渠道。
在就业信息的筛选和利用方面,学者们的观点比较一致。苏静在对湖南省三所高校毕业生的调查研究后认为,毕业生筛选信息的主要依据有:薪酬待遇、所学专业和兴趣爱好,而对专业对口、单位发展等的要求并不高;对于单位提供的信息的明确程度,已就业和未就业的人有不同的感受,不能一概而论;在个人各方面与市场需求的符合程度方面,大多数毕业生比较自信,但也认为自己缺乏工作经验。一般来说,通过信息渠道获取的就业信息是比较杂乱的,毕业生需要对这些信息进行一个全面的筛选,选取对自己最有用的信息。季荣臣则提出了科学筛选就业信息的方法:善于对比、掌握重点、了解透彻、适合自己等。
2.2在大学生就业信息网络化建设方面的研究。目前学术界对大学生就业信息网络建设的研究比较具体,成果较多。就业工作的信息化和就业信息网络建设是根据高校自身要求和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现状所提出的,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如何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拓宽就业工作发展空间,是目前开展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在理论界,关于这方面有很多的理论研究与案例研究。韩伟平等研究提出建立“四位一体”的就业服务信息化平台。高校、毕业生、用人单位和政府主管部门构成系统的四位,外部环境则是整个社会,共同作用于大学生就业这个整体。构建一个“四位一体”的系统服务平台,利用信息化手段协助高校就业服务指导中心实现个性化服务,为学生、学校、用人单位、政府间提供快捷、方便的互动平台。余菜花等通过对河北省就业服务信息化的研究提出,虽然目前河北省的就业服务信息化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有一些问题,比如在线招聘求职信息传递不畅、就业服务信息化水平地区差距大、劳务输出管理问题突出、“就业服务网”建设落后、就业信息搜集缺乏主动性、加工深度不足、就业信息服务方式主动性不强、就业培训信息化水平较低等,并给出了对策,如加大对经济落后地区的就业服务信息化投人、统一规划建设就业服务网、主动收集就业信息、提高就业信息质量、主动推送就业服务信息、科学构建劳动保障网站、大力发展在线培训服务、培育企业化的大型在线劳动力市场等。
2.3在大学生就业信息与就业指导关系方面的研究。目前理论界对信息与就业指导也有了一定的研究。上海交通大学的李晓静就分析了就业信息渠道与大学生就业信息的关系,为就业指导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经过研究,她认为,人际传播渠道和互联网若能满足大学生的求职信息需求,将增强他们对自身的就业信心,而传统媒体渠道的信息满足,将增强他们对宏观就业形势的信心。但研究还发现,信息渠道的使用与满足之间的差异性—使用各种信息渠道可能对大学生的求职信心产生负面作用。招聘会、中介等组织传播方式并不能增强大学生的就业信心。湖南师范大学李权分析了大学毕业生就业信息获得机制过程中的心理,他从大学毕业生就业信息获得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着手,采用追踪调查和电话访问的手段,提出关于就业心理的四条假设,分别是:大学毕业生对整个就业形势感到迷茫和缺乏信心、大学毕业生对个人能力和努力缺乏信心、大学毕业生中普遍存在“读书无用论”、大学毕业生对自己就业相关的个人因素认识不足,得出以下结论:大学毕业生对自己就业相关的个人因素认识不足、大学毕业生对职业稳定性认识不足,大多数赞成“先就业再择业”。这些对大学毕业生心理的研究能够促进各个层面在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上的发展。
3.从传播学视角建立就业信息传播模式的合理性探讨
3.1从传播学的角度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提供一个新的视角,使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更加丰富。自从传播学这门学科形成以来,无数位传播学先辈们总结、提炼、发展了许许多多的传播模式,从拉斯韦尔的SW模式到施拉姆的模式,再到纽科姆的对称模式、韦斯特利—麦克莱恩的过程模式等,传播模式逐渐完善、复杂,考虑到的因素也越来越多。多伊齐曾引述了模式的四种明显功能:组织、启发、预测和测量在不断的研究中,传播模式被许多行业引用,但是,从传播学的角度出发,构建一个合理的就业信息传播模式,却很少为业界人士所使用。这可以使大家从多学科多角度的研究中,将大学生就业问题进行更加系统的整理,可以提高人们对这一问题认识的深度和广度。另外,大学生在就业过程无疑都会收集或者接收相关的就业信息,因此,构建一个就业信息的传播模式将使信息更加具有实效性。同时,这也可以为解决就业问题提供一个不同的视角。
篇9
关键词 就业新形势 大学生就业 就业指导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1 我国的就业形势
1.1 当前我国的就业形势
近几年,我国高校教育发展迅速,这直接导致了大学毕业生人数的高速增长,很大程度上加剧了大学生就业形势的严峻程度。人口和人力资源数量的持续增长,本就是我国的一个特殊国情,正因为如此,就业问题就更为突出,加之城镇登记失业率也一直攀升,就业问题的解决已经是迫在眉睫。
在如此严峻的就业态势下,广大的基层企业却招不到所需的人才,中小城市、西部地区、农村对于人才的需求一直是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根据报告显示,大部分的大学毕业生选择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就业,这就导致了就业区域结构的畸形,这才落入了大学生“就业难”和中小企业“招工难”同时出现的怪圈。
1.2 我国现行的就业政策
上世纪末以来,党和国家一直对就业问题投以高度关注,将就业问题放在首位,党的十六大指出“就业乃民生之本”,可见国家对就业问题的关注度。政府除了计划安排就业以外,也提出了更多依靠集体经济、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的政策,拓展就业渠道,开阔就业门路。具体主要有以下措施,如大力扶植集体企业,鼓励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发展第三产业,组织就业活动等等。劳动部也就我国国情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劳动就业制度,加强了对就业市场的监管,同时也是对广大劳动者权益的保护。
1.3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几点思考
要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首先要充分认识市场经济。市场经济和自由放任的经济并不相同,市场经济在市场调节的同时也需要政府在宏观上进行整体把握。公立大学的垄断地位在我国一直雷打不动,所以我国政府的大学生就业规划管理不但要继续执行下去,还应该加强对大学生就业市场的调节以及管理,为大学生提供更多适合他们的岗位。其次,政府要引导大学生就业市场尽早走向成熟,为大学生提供更加全面的市场就业环境,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高校应将各专业的就业率公布,鼓励学生自主创业,对待业的大学生做好登记工作,全面培养大学生面对职场、面对社会的能力。
2 新形势下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分析
2.1 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的下滑
经调查发现,部分用人单位对大学生整体素质的认可度下降,而且在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大学毕业生中普遍存在较大问题,如缺乏扎实的理论知识、自我约束能力较低、回报社会的热情度低迷、没有实践力等等。另外,由于大学毕业生初次步入社会,对社会环境较为陌生,也使大学生在从事相关工作时的能力大大削弱。
2.2 大学生个人发展与社会需求的矛盾
随着就业机制的完善,高校的人才培养针对性也越来越高,招生计划基本是依据社会需求制定的。高校每年的热门专业都有出入,这就导致了时差上造成的社会需求和就业人才数量之间的差额,进而导致了就业市场人才的过剩。事实上,在一种专业被多数大学生认可时,这一专业的就业市场需求就已经达到饱和了。
2.3 高校的人才供给和社会需求之间的差距
现在我国高校的专业和课程设置大多沿袭以前计划经济需求模式,已经滞后于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人才与市场之间的需求关系,使得高校培养的人才不满足社会的需求,而另外的大量“高材生”却是社会所不需要的。特别是在一些利益的驱动下,某些高校盲目地开设所谓的新热门专业,短短时间这些专业人数激增,出现了供过于求的社会现象,以至于造成国家与社会人才和资源的大量浪费。
2.4 用人单位的准入体制缺陷
如今大学毕业生在国家教育体系中就很少接触社会,以及缺少独立面对社会竞争和挑战的机会。如此便导致了大多数毕业生面对就业压力显得无所适从,无法适应社会。面对这种极端的现实情况,多数的高校建立了毕业生就业指导体系,来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指导。不过在一些笔者的调查中,发现这一体系起到的作用却还有许多不尽如意的地方。例如就业指导方式单一、从业人员自身的素质参差不齐、学生认可度不高等等。
3 大学生就业指导的一些对策
3.1 多方面拓展学生就业渠道
第一,面对如今的社会现实情况,高校应该按照录用毕业生的素质和要求来展开一系列的有针对性并且到位的求职指导和就业政策教育,还要在保证一次通过的就业率的同时,考虑到就业质量,尽早实现毕业生的职业分配。第二,高校在开展求职指导活动的同时,也要加快就业服务的建设,把现代化手段充分利用起来,给学生便利快捷的信息查询服务。要求做到从政策宣传、就业咨询以及到一系列的信息和查询,大学毕业生都可以在宿舍便能通过网络来了解各个单位的信息和就业情况与需求。还有,高校应加强学生与社会的联系,为大学毕业生就业开拓更广的空间。
3.2 做好正确的就业观念指导
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思想要以大学生涯设计指导为契机。大一新生是职业生涯设计指导的侧重对象,内容主要是用来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有效规划大学四年生活的方法,正确树立职业思想。不过我们教育体系的局限,学生在进入大学前普遍缺乏就业意识和就业思想,他们更加注重书本知识,并且在专业的选择上也是十分盲目与被动的。因此,在大学生刚入校们开始,就要引导他们树立目标,分析客观条件,科学制定未来人生的总目标与不同时期的具体目标,将大学生活和人生奋斗相融合。而高校也应该采取各种有效科学的方式,让新生了解目前社会的就业形势与政策,帮助他们明确未来就业的主导方向,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与努力方向,为之合理规划大学四年生活并在人生道路上拼搏。
参考文献
[1] 邵际珍.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及指导对策[J].职业时空,2010.6(1).
[2] 黄巍巍,蔡晓群.基于提升就业力的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研究[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9(5).
篇10
关键词: 不理想就业; 大学生; 心理问题
中图分类号: G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1)05-0079-02
一、大学生就业现状
大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问题一直以来都是我国高校和社会都非常关注的问题,但在实际的生活当中,大学生就业困难却一直是我国的一个问题,随着大学生毕业人数的不断增加,对岗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高,而企业的运行由于经济危机、金融危机、企业危机等却一直在裁员,同时,企业的离职或退休人员的人数远远少于毕业生的人员,导致大学生毕业后就业越发困难,经过总结,我国大学生毕业就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供过于求
在大学生毕业之后,很多企业的人才需求名额通常都很少,且现在很多的企业在招聘人才的时候往往都需要一定的工作经验,这样就给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带来了更多的困难。在企业选用人才的时候,往往都是选取针对他们专业的人才,其次是高潜质的人才,对于毕业人员不断增多的当今,我国企业所能提供的岗位数量远远不能满足大学生的毕业人数,造成了大学生毕业后求职时的供过于求,导致很多大学生在毕业后找不到工作,形成就业困难。
(二)缺乏胜任力
在大学生就业的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问题就是大学生在毕业后往往很难马上适应工作岗位,由于企业运营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效益,但大学生在毕业后踏入工作岗位,很难在短期内适应企业的运营模式或工作岗位,导致有很长一段时间的适应期,而这也是企业不愿意选择应届毕业大学生的一个原因,需要对其进行长时间的培训,导致企业获利效益减缓。
(三)大学生就业观念存在问题
由于大学生的成长轨迹大多都是比较顺利的,家庭和社会等也都将大学生当做天之骄子一样培养,因此在实际的生活中,大学生难免会产生自傲的心理,同时,加上缺乏社会实践,因此往往对就业的期望值较高,在毕业之后对工作的要求也都很高,包括薪水、福利、工作环境等都有很多的要求,这种不顾自身实际条件的自傲心理,在求职的过程中很难使大学生寻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
二、不理想就业带来的影响
如上所述,不理想就业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供过于求的岗位缺乏,导致大学生在毕业后找不到工作,二是工作岗位不理想,不能符合大学生对工作岗位的需求,而这种就业不理想的情况,会给大学生带来很大的影响:
(一)就业环境对大学生的影响
供过于求的现状会导致大学生在毕业后就要面临失业的,这种情况往往会导致大学生的消极心理,同时也会在学生家长和国家带来更多的负面影响,如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问题会给家长带来更多的困扰和负担,或大学生毕业后成为待业青年很容易使大学生在生活中无所事事,长期的这种状况很容易使大学生接触其他道路,如酗酒、打架,甚至犯罪,这些问题也会给国家带来很多的问题。
(二)就业压力带来的影响
就业压力是各种因素形成的大学生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低下,当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出现就业压力时,一个最为直观的后果就是降低了学习情绪,转向对就业问题的盲目着急,导致知识学习的相对损失,从而又再次降低了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同时,就业压力的形成往往会给大学生自身带来很多的问题,如身体、生理等一系列的问题,导致学生的生活、工作等都出现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生理上的影响
在大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出现的就业压力会给学生带来不同程度的负面情况,给学生自身的身体带来不同的影响。在学校里,适度的压力可以使学生具有饱满的学习热情,积极主动地、开创性地学习,掌握知识,从而促使自我能力达到自身条件的提高,而过度的压力使学生会使学生失去信心,导致无心学习,消极情绪加重,无法做出决定和解决问题,并引发某些疾病。当学生的就业压力长期存在时,不仅会给学习带来问题,还会导致出现一系列的心理病,这些疾病的出现会给学生造成极大的身体生理破坏,形成非常严重的生理问题。
2.心理上的影响
在大学生毕业后,很多大学生所面临的待业或从事不理想行业、岗位等都会给大学生带来很大的心理问题,长期的待业会造成大学生心理负荷增大,如在学校的时候无论是学习还是参与各种活动,首先大学生本身就是一种学习者的身份,会有事可做,心理状态是放松的,而毕业后长时间的待业很容易导致大学生无事业做,家人、朋友都在工作而自己却无所事事,很容易出现压抑、自闭、自卑等心理状况;从事不理想的行业或岗位同样也会给大学生带来一定的心理影响,首先,所从事的工作不是自身专业,那么就很容易出现工作中的问题不能很好的解决,所有的东西都需要从头开始学习,会给大学生带来一定的负荷、压力,认为所学知识都是白学的消极心理,其次,不理想的行业会使人产生懒惰的心理,在工作中缺乏积极、上进的心理,导致工作不能很好的完成,长此以往的情形就会出现工作萎靡,厌恶工作的情况,造成人生轨迹下滑。
三、解决对策
大学生的不理想就业会给大学生造成非常严重的生理影响和心理问题,在解决大学生不理想就业的时候,除了要加强对大学生自身专业知识的培养,以便大学生可以在毕业后可以更加快速的进入工作岗位,增加就业竞争力外,还需要对我国教育的体系进行一定的完善和提升,本文研究了美国大学生高校就业支持体系,并结合我国高校就业现状进行了一定的调整,以期缓解大学生不理解就业问题。
(一)美国高校大学生成长就业支持体系
美国的工作氛围是全世界最好的环境,而在美国的就业过程中,并不是以薪水的高低决定人的成功,在美国工作当中,最著名的一个标准就是:做你喜欢的工作。而这也是美国工作效率和工作热情高昂的一个主要方面,在美国大学生就业过程中,也有了一个成熟的支持体系:
1.人本化的成长服务体系
在这种模式中,将“以人为本”的教育价值观、教育发展观和教育人才观为理论基础。在这种发展式的教学服务体系中以学生的未来为主,学校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但不妨碍学生的未来发展,一切受到学校的支持和保护,并引导学生不断地向着自己的目标努力。人本化的成长服务体系是对现代教育价值观、教育发展观和教育人才观的理念提升,在人本化的成长过程中,学生拥有更多的自主性,可以全力的去发展自己的未来。
2.就业引导的教学支持体系
在美国高校教育的成长支持体系中,还伴随这一项就业支持服务,帮助大学生在毕业后快速走向社会、适应社会,在学校的学习过程中,国家和学校必须尊重学生的意见,但在学生毕业的时候,学校和国家必须给予学生必要的就业支持和引导,甚至国家还设立了专门的部门帮助大学生就业或创业,给予政策和经济上的扶持。
(二)我国高校大学生不理想就业完善
从美国大学生就业指导支持研究我们可以发现,美国的大学生就业支持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是高校加强了与社会企业的联系,提升高校大学生接触社会的机会,增加了学生工作实践的机会和方面,从而促使学生在毕业后就可以顺利的进入到工作当中,真对我国大学生不理想就业的问题,结合美国大学生就业指导支持体系,本文提出了如下几点改善建议:
1.加强高校与企业的联系
结合美国大学生就业指导的体系,在我国的高校运行过程中,可以加强学校与企业的联系,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工作实践机会,加强大学生的工作经验,帮助大学生提升毕业后的就业竞争力,提升就业机会。
2.加大大学生创业扶持力度
我国现行的大学生创业的政策和力度都还不够大,仅仅只是对大学生开放了创业贷款5万元,在具体政策和技术支持上还有很大的缺乏,因此在对大学生创业的过程中可以加大对大学生的扶持力度,如政策上的一定年份免税、增加技术和理念帮助、加大贷款额度等,帮助大学生创业,进一步缓解大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问题。
3.增加大学生心理健康投入
在我国的高校大学中,现在基本都有了大学生心理治疗室,但在实际的工作当中,这些部门很少可以对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及时的解决,在以后的工作过程中,需要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解决,定期的开展对大学生就业心理课程,通过对大学生及时讲解或单对单的心理谈话等,减轻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压力,避免由于心理问题造成大学生的各种疾病或其他问题的出现。
参考文献:
[1] 孙莉娅.大学生心理问题及异常行为管理预防[J].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8(2):72-75.
[2] 解军.大学生心理健康因素分析[J].心理学探新,2001(1):49-54.
[3] 郁正民,宋蓓.大学生心理与行为健康状况调查[J].艺术研究,2008(2):77-78.
[4] 侯健.大学生问题行为分析与矫正[J].辽宁教育研究,2005(6):78-80.
[5] 翁陶.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及其成因浅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