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安全体系建设范文

时间:2023-09-19 17:41:5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公共安全体系建设,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公共安全体系建设

篇1

一、公共交通安全体系构建不足

1.安检措施缺乏。公共交通的特点是大众化、便利性、公益性,这些特点就决定了其安全是属于公共安全,因此,安全检查是必须要进行的。这些安检措施通常在公路运输、铁路运输、民航等公共交通出行中进行,其中民航的安检最严格,也最有效。安全检查措施是保证平安出行的基本前提,然而在公交车出行中,根本就没有安全检查措施,任何人都可以乘坐公交车。近年来发生的公交车爆燃事故中,大多是由于乘客携带了汽油,报复社会进而伤及无辜导致公交车爆燃,造成伤亡惨重的巨大代价。公共交通安全体系建设中的不足之一就是安检措施缺乏。笔者有时乘坐长途汽车,发现汽车站的安检也存在缺陷。没有专人值守,乘客有没有携带危险品,根本无人查验。如果有乘客携带危险品,蒙混过关,那后果是无法设想的,所以乘客携带危险品是发生公共安全交通事故的直接原因。

2.管理不到位。科学的管理在公共交通安全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如果管理不到位,经常会导致事故更严重。例如在成都公交车爆燃事故中,公交车超载无人管;发生事故后,公交车安全锤找不到,乘客无法破窗逃生;厦门BRT公交车爆燃事故中,公交车着火之后,司机坚持开车到站台停靠,这样做无异于火上加油,加剧了事故的严重性;另外,厦门BRT快线建好后,有市民就建议政府部门对BRT快线的安全隐患(包括超载)进行了分析。可惜,有关部门没有采纳,最终导致了事故的发生。这些管理不到位导致了事故的发生以及后续救援受阻,从而加剧了公共安全交通事故后果的严重性。

3.公共交通安全教育缺失。良好的公共交通安全常识是公众在公共交通安全事故发生后进行自救的重要依据。公众缺乏基本的公共交通安全常识,例如,即使公交车已经达到满座的情况下,还是要挤进去,以至于公交车里人满为患,乘客连正常的移动都无法进行。在这种情况下,发生爆燃事故,后果就十分严重,拥挤的公交车使得乘客的逃生变的十分困难。如果对上述的公交车载客量进行限制,那么即便发生不测,乘客下车的机会还是很大的,因此要加大对乘客的公共安全教育,提高公众对公共交通安全的认识,从而有效防范公共安全交通事故的发生。

二、完善公共交通安全体系对策

1.加强安检。对利用公共安全交通工具的乘客实施安全检查是完善公共交通安全体系建设的重要措施。从源头上杜绝导致公共安全交通事故的发生,进而保障乘客的生命财产安全。众所周知,飞机的事故率最低。除了必要的飞行技术保障和飞机可靠性之外,另外一个重要的安全措施就是安检。飞机的安检最严格,连一瓶矿泉水都不允许带上飞机。笔者曾经携带一罐八宝粥,结果被收缴了。和飞机相比较,公交车的安全检查几乎没有,因此,笔者建议在公交车系统运行中强制安检。随着科技的发展,安检技术已经很成熟,只要为每辆公交车装上安检设备,至少从技术上杜绝不法分子作案的可能性。加装安检设备会造成公交运营成本的增加,政府要在这方面给以补贴。或者适当提高公交运营价格来抵消安检设备引起的成本负担。人的生命是无价的,安检设备的成本负担和人命相比是微不足道的。

2.科学管理。管理是否科学是衡量一个社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科学的管理是实现安全公共交通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在上述公交车爆燃事故中,公交车超载就体现了管理上的缺位。公交车超载加剧了公共交通事故的严重后果。公交公司不能简单一成不变地安排公交车辆,而应该根据不同时段人流的状况合理调配公交车辆,实施公交车辆的动态管理。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分流、增加运力等措施来杜绝超载现象的出现。严格遵守公共交通工具的限额人数,坚决打击超载现象。除了对超载现象的治理外,还需要在公共交通的运行中强化管理。加装视频监控设备,对公交运行的全过程进行监控,及时将公共交通安全的隐患消除掉。公共交通工具上的安全门、卫生消毒和逃生工具等各方面的维护是完善公共交通安全的必要措施。这些貌似不起眼的、平时用不到的工具在关键的时候才能够起到应有的作用。

3.加强公共交通安全教育。公共交通安全教育的实施是为了让每一个乘客和司机都有较好的公共交通安全常识。在事故发生前能有一个基本的安全考虑;在事故发生时能够有效地、临危不乱地开展自救,避免次生事故的发生;在事故发生后,能够有序地逃生。公共交通安全教育不能流于形式,而是经常在公众中开展。无论乘客还是司乘人员,都要接受公共交通安全教育。经常开展公共交通事故演习,使得公众在心灵深处对公共交通安全具有清楚地认识,从而有效地防范公共交通事故的发生,提高乘客和司乘人员的自救能力,尽最大程度减小公共交通事故造成的危害。

4.构建良好的社会安全网。公共交通安全不是孤立的,它和社会上的食品安全、医药安全、公共卫生安全、信息安全、建筑安全等方面构成了公共安全。尽管公共安全的各个方面有区别,但是也存在一定的联系。比如:贵阳公交车爆燃事故犯罪嫌疑人怀疑妻子出轨,发泄心中愤怒,从而报复社会;另外,厦门公交车爆燃事故犯罪嫌疑人因为派出所不更改年龄,诉求无门,从而诉诸报复社会,导致了严重事故的发生。这些案例表明,良好的社会安全网对预防公共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作用。假定这些不法分子心中的不满和诉求能够得到一定的释放和满足,也许这些悲剧是可以避免的。因此,政府部门要恪尽职守,为民服务,让有诉求的民众具有申诉的途径和渠道,不能诉求无门,以至于绝望。除了满足正常的诉求,政府还要加大投入,改善民生,对普通民众的医疗、教育、社会保障等方面切实做到保障全民,使得民众有基本的生活保障,从而构筑良好的社会安全网。

篇2

关键词: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信息体系

中图分类号:TU198 文献标识码:A

随着近几年的工程建设的发展,工程质量和安全监督体系更加完善,在不断地发展和建设中积累经验。目前,在信息化社会的大环境下,信息化技术已融入到各行各业,工程质量和安全的监督管理工作也将在信息化科技的影响下进行创新和改革。利用信息技术的高效便捷,及时全面地了解工程建设的相关状况,进而加强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工作,推动工程建设的长期稳定发展。

一、工程质量和质量安全监督工作的相关概述

工程质量是国家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设计文件以及工程合同中对于工程的安全、使用、经济、美观等特性的综合要求。工程质量所涉及的方面众多,包含工序质量、分项工程质量、分部工程质量,单位工程质量。从功能和使用价值来看,工程项目质量又体现于适用性、可靠性、经济型、外观质量与环境协调能力等方面。由于工程项目是根据业主的需求而兴建的,不同的业主对于工程有着不同的功能性要求,所以,工程项目的功能与使用价值的质量是相对于业主的需求而言,并非是一个固定和统一的标准。

在工程建设中,参与工程建设的相关人员的工作质量也是影响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工作质量是参与工程建设者,为了保证工程项目的质量所从事工作的水平和完善程度。工作质量包含了社会工作质量,即社会调查、市场预测、质量回访和保修维护服务等;生产过程工作质量,即整治工作质量、管理工作质量、技术工作质量和后勤工作质量等。工作质量是工程实体质量的保障和基础,而工程项目实体质量是工作质量的综合反映。

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是当地行业行政主管部门派出的监督机构,对当地所有工程的质量安全行为实施监督,且有一定的处分权力。监督的对象分别为建设方、勘察方、设计方、监理方、施工方。主要精力在于施工方,其次在于监理方。开工、验收、竣工等程序、步骤是否合规合法;各方资质、岗位、证件是否齐全有效;质量管理资料、质量控制资料的完整、真实、有效性;对质量安全技术的违背规范违背当地规范性文件的行为进行制止,甚至处罚。

二、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信息体系的相关分析

工程质量安全监督信息体系将是一种基于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将各单位各部门的工作内容、进度、情况进行网络信息的传输[3]。但它又不能单纯的作为信息传递系统,还应结合相关的信息管理方案和质量安全监管的应用软件,相互之间协同工作,进而达到对于质量和安全信息的监督的时刻管理,完成对于各类下属部门职责范围、工作内容、工作方式等方面做出规范化的监管。

而系统的管理流程则是由最初的监督申报,到接下来的日常管理、日常监督、执法检查,最后竣工备案。

监督申报是在工程建设工作开工前,建设单位向监督管理部门所申报的质量和安全相关的具体监督内容。其中包括了工程概况和参建各方的相关信息,施工计划、资金预算、人员管理等相关内容。

日常管理工作同时包含了质量管理和安全管理。质量管理工作是指对于工程质量进行评优,检查相关工程质量,对于检查工作中发现的不合格材料进行处理以及质量资料档案管理工作。安全管理工作包括了对于施工工地的安全性检查,安检信息档案管理等;日常监督工作包含了对于工程质量的监督和施工安全性进行监督,在质量监督工作中,根据不同的工程种类,往往是从业务分法开始,到首次分发,之后的工作中分为定点监督和动态监督,随后进行竣工验收监督,提交监督报告,最后将质量信息归档,完成竣工备案。

三、工程质量安全监管体系的工作意义

首先完整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工作将全面地提高工程项目的质量和安全,信息化建设也将彻底地改变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工作的工作体系。从安全监督部门极为烦琐缺乏条理的工作方法中解脱出来,将监督管理工作变得便捷高效,所涉及到的各部门监管信息也在网络信息中变得简明有序,进而更好地进行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

在工程建设中,监督和管理密不可分。工程是科学和数学的某种应用,通过这一应用,使自然界的物质和能源的特性能够通过各种结构、机器、产品、系统和过程,以最短的时间和精而少的人力做出高效、可靠且对人类有用的东西。如果说,工程建设过程中没有监督和管理,工地里全是工程师,只关心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那么工地会一塌糊涂,因为工程的目的是将物资和能源的特性通过各种结构机器、产品、系统和过程做出对人类有用的东西,工程需要这样的专业人员,也需要进行劳务工作的工人。此时就应结合工程中的监督经验,运用管理科学技术去将工程系统的管理起来,通过建立信息化平台的方式,组织人力资源、调配建设资金、处理项目利益相关方的关系,建立工作范围、时间、成本、质量、安全、采购管理体系,结合相关管理措施,让所有人各司其职、各尽其责,为工程师、农民工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让他们能够将脑力、劳动力最大化地发挥出来,从而做到让工程里的所有人、所有物、所有资金最大化地为这个社会做贡献,这就是工程中监督和管理的价值。

工程建设中的质量安全监督也应加强对于监管单位的内部监督工作,规范监督部门的工作模式,强化安全监督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完善质量安全监管部门的设施建设,在高效准确地监管其他部门的同时,避免因为工作人员吃拿卡要,在不合格的工程的监管中放水,给相关的监管工作带来障碍。现阶段监管部门的核心骨干往往年纪较大,对于网络信息知识了解较少,为满足信息化的工程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的工作改革,还应在单位内部加强相关知识的教学和培养,使得工作人员能够适应全新的工作方式,也让工程质量安全管理信息体系得以充分发挥。

结语

当下信息化的社会体系中,网络信息的时代已然来临,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转型已是工程建设发展的必然要求,良好的信息化工程质量安全监督体系将是推动工程建设和发展的核心环节,将网络信息技术与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相互结合,吸收网络信息技术的优势,从而大幅提高监管工作质量,进而推动工程领域在信息化的时代中得以更好更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艳玲.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信息体系初探[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27):421-421.

[2]史敏磊.强化数据分析,提升质量安全监督能效――区域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信息系统升级方案浅析[J].工程质量,2013,31(9):39-40.

[3]林尧清.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工作信息分类与管理模式研究[J].工程质量,2013,31(9):80-81,93.

篇3

关键词:水利工程;安全生产;措施

1引言

文章从水利工程管理这个问题出发,分析了水利水电工程生产安全的重要性,找出导致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致命因素,并给出相应的整改措施,以及对水利工程施工建设给出一定的指导性意见和建议。

2水利水电工程安全生产体系建立与实践重要意义

2.1提高水利水电工程生产单位安全管理水平

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建设是一项重大而又具有较高安全隐患的工程,因此我们要通过各个方面的细节处理对施工过程中的安全进行有效保障。我国的法律法规对人民群众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负责,水利水电工程是具有特殊性质的项目,在其工艺制造过程中,具有较大的安全风险。因此我们要加强对水利水电工程安全规范管理,提高对风险的控制水平,在工艺制造过程中,技术创新是提高其生产质量的重中之重,建设一套有效的安全管理体制机制,加快对水利水电工程的安全管理改革,在此基础上提高生产水平能真正的提高企业的经济收益。

2.2从本质上提高水利水电工程生产单位安全水平

水利水电工程在本质上的问题可以通过研究其安全生产过程中的诱发因素,将水利水电工程的安全施工细节进行合理调配,提出相应的合理的要求和看法,从技术上和设备更新方面对水利水电工程的安全问题提出改善措施。

2.3维护工作人员的合法权益

我国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在对于劳动人民的权益保障方面,水利水电工程项目依然要贯彻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保证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应得的薪资报酬是水利水电工程的安全保障方面的重要内容。在对员工进行相对应的保护措施的同时要提高员工的安全教育水平,通过学习安全常识提高自身的忧患意识,从主动和被动两个方面共同保障。

3明确工程危险源

保障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安全,不仅要做好防范措施,还要从易引发安全问题的要素出发,针对这些有害因素进行有效的清醒的认识和规避,对于党和政府做出的相关政策规定严格遵守,对危险源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检测,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认识:由于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所运用的具有较高危险性的汽油等危险物品,这些物质都需要一定的专业管理,防止出现泄漏和其他人为因素造成的危险;在施工过程的紧要阶段,如油库使用阶段,要注意禁止吸烟,明火照明等易引发火灾爆炸的行为;另外,打手机引起火灭爆炸事故炸药库建设未经批准;距人员居住区安全距离小够,以及雷管库、炸药库间安全距离小够;库房内未设防潮措施,通风小良;库房内使用普通照明灯;未安装避雷装置或避雷针接地电阻超标或失效;火工材料登记账日小清;剩余火工材料在现场临时存放,未及时退库;保管员未培训持证上岗,失效火工材料未按规定销毁,未设警卫人员24小时值班;未实行双人收发;装卸作业时抛甩挤压、碰撞分项工程中脚手架(包括落地架、悬挑架、爬架等)、模板和支撑、起重塔吊、物料提升机、施工电梯安装与运行,等过程都会造成安全隐患的爆发。

3.1针对危险源的措施

严抓生产责任,制定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将生产责任分配到每一个班组,每一个施工个人抓起;施工之前,树立起“安全为荣,不安全为耻”的安全文化,依该文化建立起安全警示制度,将该制度作为施工企业生产运行的核心;通过开展一些列关于安全生产知识的竞赛活动,将安全教育贯彻到每个施工作业员工,能够让施工者在遇到特殊情况发生时找出危险源,并提出解决危险源的措施。

3.2明确责任,严格执法

在工程建设的实施过程中,参与建设的各方都应当恪尽职守,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所在,如若建设过程中出现问题,要做到有责可追。法律中规定,施工企业的负责所尽的职责是明确生产责任、建立规整制度、保证投入成本、消除安全隐患、制定预备方案、及时报告并依法处理事故。法律中规定员工应尽的责任有遵守规章纪律、服从企业管理、作业时正确使用防护用品、接受企业安全教育培训、报告危险因素。有应尽的职责也有应享有的权利,如撤离权、知情权、拒绝权、建议权、批评权、获得赔偿权等都是员工在生产作业时应享有的权利。在工程准备阶段,监理工程师需督促承包企业应根据其要去制定出安全措施,并严格实行,设立负责安全管理的部门,确保每个安全人员有足够且合理的配备;在发包人与承包人签订协议书时,协助其签订并确立安全施工责任书,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检查施工企业是否落实施工安全措施所规定的内容,监理工程师必须在所有施工安全措施实施之后再签署开工指令;认真检查承包人的施工方案中的可能存在不安全因素的施工程序,研究施工方案中所使用的安全设施和安全措施的可行性和存在的弊端,若其方案中出现不满足安全规定的内容,则不予批准,重改方案直至符合规定内容为止。在对待爆炸品方面,监理工程师需要求承包人在工程开展之前制定有关的安全和预防措施。依照国家法律规定的有关条例,对承包人在储存、运输、使用炸药的过程中,监督其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执行,并审查其安全措施的每一环节。在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监理工程师应严格监督承包人制定的安全措施的实施情况,出现违章行为时应及时指导其改正,对于情节严重者应发出书面警告,更严重者下达停工令,暂停作业。若出现安全事故,监理工程师应督促承包人进行整顿处理,否则可勒令其停止开工。若有人员伤亡或财产严重损失等重大安全事故发生时,监理工程师应通知承包人停止工程作业,同时通知安全监督部门和发包人,且配合有关部门调查和处理事故。在一切得到妥善解决后,在安全监督主管部门的批准下,再对承包人下达复工指令。

3.3健全安全机构,保证安全投入

国家水利部在《水利工程建设安全生产管理规定》明确规定,水利行政主管部门或流域管理机构在维多安全生产监督机构时,应当明确要求其在国家有关于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下,将监督检查水利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活动负责到底。监督机构指派一定数量的专业的安全监督从业人员,其职责是监督施工人员安全生产。专职的安全监督人员需经过水利部考核之后才能入职。然而,当今很多工程中仍会出现企业安全人员配置人数较少或者安排兼职的情况发生。安全监督机构为了应付上级检查,将施工人员作为专职的安全员来充够所要求的人数,在检查结束后又回归施工岗位。这种滥竽充数的方法对安全生产是有极大隐患的。为解决这一现象,施工企业必须整顿自身,严格遵照有关规定,在配备足够的安全监督人员的同时,也应当安全生产等方面扩大投入。安全生产投入可细分为主动投入和安全产出,以安全措施的制定、安全预防管理的建设、购置安全防护用品、保险成本费用等投入为主的是主动投入。安全产出所包含的方面比较大,具体表现在保护生产人员生命财产安全、提升生产效率、减少设备财产的损失、防止生产中断、改良施工环境、维护企业信誉个施工资质、保护环境及员工家庭、维护社会稳定等多个方面,用以保障施工过程的安全性和秩序稳定。从现实来看,安全生产达到一定投入时,对稳定施工生产秩序、提高企业经济利润方面有很重要的作用。

3.4安全教育是施工生产的永恒话题

首先,施工单位的管理人员和工程项目的主要负责人应当把安全工作确立为各项工作开展的前提,在施工过程中,深入贯彻“安全第一”的生产意识。对于高层管理人员和项目负责人,应当定期对其安全意识方面进行考核。同时设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当有安全事故发生时,应追究相应领导的责任,当考核不合格时,依情况扣罚年度奖金,情节严重者予以辞退。这种方法可以更有效的督促管理层和项目人员狠抓安全生产方面。其次,要增加安全生产和相应法规的宣传及教育力度,提高从业人员的法律意识,从法律意识层面的提升进而提高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以落实国家法规和水利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及作业标准。同时,严格遵守安全生产规定,提升员工在非正常情况下的应急处理能力、适应生产技术工艺的操作能力以及执行安全规章的能力。最后,要严格按照水利工程安全管理制度来确立培训目的,实施培训流程,选择培训对象以及培训内容培训效果,让其达到规定的标准。

4结语

水利水电的正常施工和管理等工作离不开一套合理的水利水电工程安全生产标准。尽管当下在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建设方面已经趋于成熟,但是在建设过程中仍面临着不可忽略的问题,这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并改革创新生产技术,在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使安全生产标准化能够得到进一步建设。

参考文献:

[1]张凤喜,陈艳丽.目前水利工程质量检测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拟采取的措施[J].内蒙古水利,2009(2).

[2]郑琳,刘世煌.水电工程安全评价标准探讨[J].水力发电,2013(11).

篇4

关键字:建设工程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解决措施

中图分类号:TL372+.3 文献标识码:A

建设工程具有施工规模大、施工劳动强度高和周期强等特点,这种特点决定了建设工程是一项存在着危险的行业,管理稍有不当就可能会出现一系列的安全问题,不仅给施工建设带来了影响,还会给人们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因此说一定要加强安全管理,避免施工中各种安全事故的发生。

一、建设工程安全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建设工程的发展速度较快,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安全事故的发生频率也呈现上升的趋势,一方面原因是因为施工建设的环境造成的,很多不可控的因素引发了建设中的安全问题,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安全管理工作开展不到位而诱发了安全事故。具体说来,建设工程安全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管理者缺乏安全意识,管理水平欠缺

管理者是安全管理工作的核心,在开展工作时需要充分的发挥自身的能动性,推动工作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管理者受到传统经营模式和管理模式的舒服,缺乏安全管理的意识,在开展工作中只重视对进度、成本等因素的管理,而忽视了对生产过程中安全性和合理性的管理,这样必然会导致一些安全隐患的存在。加之建设工人的素质不高,安全教育工作之后,他们一方面缺乏安全常识,不懂得在施工的过程中保护自己,且维权的意识较差,一旦出现了安全问题很难保证其合法的权益,这些都是安全管理者的疏漏之处。

(二)缺乏完善的安全管理机制

完善的安全管理机制能够使管理工作按照统一的模式去开展,并且能够形成合力,推动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完成。但是当前,建设工程施工企业内部缺乏这样健全完善的安全管理机制,且安全管理工作和其他方面的管理工作不能够协调进行,在施工进度、成本、质量管理工作和安全管理发生冲突的时候,没有一个科学合理的方式进行调节,达到各方利益的统一,这样将会影响每个环节的管理,从而制约企业的长远发展。加之安全管理体系中缺乏技术和资金的支持,也不能够形成管理信息的流通和共享,信息闭塞也是影响安全管理的一个制约因素。

(三)管理措施在贯彻落实上存在着问题

管理工作的开展,除了要有高效科学的管理措施外,还需要将这些措施贯彻落实到实际的安全管理工作中,这样才能够充分的发挥管理的作用,取得预期的管理效果。但是在当前的管理环境中,安全措施只是流于形式,很难起到真正的作用。有些安全管理措施过于理想化。不能够和实际的管理环境相吻合,实施起来也缺乏科学性和可行性,这些问题都从不同的层面上影响了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给管理工作带来很多不可调和的矛盾。

二、建设工程安全管理工作的具体措施

建设工程安全管理工作对于创造安全的施工环境,保障施工项目的质量,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我国的建设工程安全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工作的开展过程中也面临着很多的问题,上文中论述了三个较为普遍的问题,下面本文就针对问题提出具体的解决措施。

(一)提升管理者的安全意识和管理水平

建设工程安全施工建设工作的成败关系到项目发展的前途和企业发展的命运,因此说良好的安全管理环境,能够给工程项目和企业的发展带来积极的影响,安全管理工作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所以说要确工作的顺利完成,首先需要提升管理者的安全意识和管理水平,创新管理思维模式,使其能够适应现代市场环境下建设工程的发展要求。为此,要开展安全教育工作,将职工的安全教育作为建设工程施工项目中的必修课,并且对于课程的设置要有一定的针对性、目的性和计划性,并且要形成系统长期的坚持下去,使施工者和安全管理者都能够补充安全知识,有效的防止各种不安全行为的发生,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频率。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安全教育工作的开展要适时适当、内容要合理,并且要采取多样化的教育形式,需要时可以形成一种制度。

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还需要积极的推广新的安全管理理论和管理技术,提升管理者的理论水平,增强其实际的管理操作实践能力,并定期的举行实际操作的培训,通过这种方式增强管理者对于实际管理的认识深度,并且将所学的理论更好的应用到今后的工作中去,这是提升管理水平最有效的措施。

(二)健全安全管理机制,制定统一协调的管理方案

首先,需要加强安全组织机构的建设,这是健全安全管理机制的基础。制定一个标准化的安全组织机构模式,实现安全管理负责制,这是变革传统管理模式,优化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的重要举措,通过管理机构的设置,明确各管理者的责任,实现责权明确,在此基础上做好各安全管理部门的横向和纵向的沟通,并组织相关的工作,如组织制度行为规范问题,或者是对设备进行安全检查问题等,使这些工作的开展都能够有统一系统的标准作为约束,实现安全管理和监督的制度化、标准化以及规范化。

其次,需要加快的推进建设工程担保制度的建设,这是当前解决我国建设市场存在的问题的一种有效的手段,也是提升安全管理工作功效的重要举措。推进工程担保制度的建设,能够提高进入建设工程市场的门槛,并且实现有序的竞争,这样便于进行安全管理工作,并且能够有效的保证好业主的支付水平,为安全管理工作打下了良好的物质基础,还能够通过该制度刺激信用机制的建立,为更好的开展安全管理工作提供现实基础。

最后,还需要强化各种保障措施,建立起安全预警机制,协调好各制度发挥作用的空间,使安全管理工作能够做到有章可循,提升管理的效果,达到管理的目的,为建设工程的施工创造更为安全的空间。

(三)强化各项安全管理措施的贯彻和实施力度

再科学的管理措施都需要得到实施,才能够发挥其作用,针对上文指出的措施实施不到位的情况,在今后的管理工作中,一定要认真的贯彻和执行各项安全管理举措。要达到这个目标,首先需要从改变管理者自身入手,增强安全意识是关键,这一点上文中已经指出,同时要在此基础上,结合建设工程项目施工的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找出最为恰当的管理措施投入应用,这样就避免了各种措施相互混杂,增加了管理难度,却达不到管理目标的现象的发生。要想将各项举措都投入到应用当中,这需要在制定措施时紧密结合实际,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方案,并且要进行讨论,选出最佳的措施,这样实施起来才更有效。同时,挖掘安全隐患,及时防布控制,制定有力的预防举措,也是贯彻实施措施中不可缺少的方面。

结束语:安全管理是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做好安全管理工作,能够为施工过程创造安全的环境。安全管理是一项动态的管理过程,在管理中需要紧抓每个环节,本文结合自身管理经验,对建设工程安全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解决措施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为今后的管理工作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 刘学俊 浅谈建设工程项目安全管理 才智,2011年第24期

[2] 赵恩健 浅谈建设单位的建设工程安全管理 天津科技,2008年第05期

[3] 张千 浅析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控制措施 民营科技,2012年第03期

篇5

关键词:建筑施工 机械设备 安全生产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正文:

一、建筑施工机械设备的管理

1建立相应管理组织

施工企业内施工机械管理组织是整个施工管理组织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也是施工方能够实现安全施工、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保障,首先应完善管理机构,并应明确内部部门和人员的职责,对施工机械的选购、调试、使用、维保以及升级改造等环节均应有相应的规范和人员控制,实现各环节工作均有章可循,实现机械管理工作制度化和规范化,并应结合施工周期合理选择施工机械、明确现场管理人员相应职责,并确定机械的最佳配置及总体进度计划和安全施工措施。

2.增强建筑施工现场管理力度

在施工管理中应杜绝“施工进度压倒一切”的错误管理思想,应避免重使用轻保养、急功近利以及靠拼设备来提高施工速度的错误行径,而必须采取强制措施赋予操作人员定期加强机械保养的权力和义务,施工管理人员也应从大局出发、从长远利益出发杜绝拼设备的短期行为。

3.提高人员素质

随着现代化施工中机械设备的技术含量的逐步增高,要求操作和维保人员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也相应提高,因而在机械设备管理中提高人员素质成为重中之重,首先应严格录用操作人员并进行专业岗前培训,坚持设备操作人员持证上岗制度,要求其不仅能熟练操作机械且应充分了解设备组成、性能等知识,同时应具备一定的故障判断和处理能力;对引进新设备应在使用前对相应人员进行定期、不定期的多形式培训以丰富其相关知识和技能;并应加强操作人员的安全教育,规范其操作行为,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以保证机械设备能够安全施工,为施工方实现预期目标奠定基础。

4.集中管理建筑机械设备。

针对现行施工设备管理中存在的诸多实际问题,应结合工程招、投标制度,提高建筑部门的市场生存和发展能力,从根本上扭转目前设备管理工作中的被动局面,理顺机械化施工能力与专业化施工技术之间的互补、促进关系,确保施工能力与施工技术协调发展,更好地落实和实施各项设备管理法规和制度,及早将施工设备管理体系从工程施工管理体系中分离出去,以集中统一管理、有偿使用机械是建筑部门进一步生存和发展的必然结果。

5.建立建筑机械安全管理体系

施工方各个职能部门及人员间均应树立“安全生产、人人有责”的理念,对相关人员应执行安全责任制,对操作人员应提高其安全风险意识,并做好劳动防护工作,保证其在操作前、操作中及操作后能及时对设备进行检查,便于能够及时预防、发现并处理设备中存在的问题,将设备事故消灭于萌芽状态;加大现场检查力度,管理人员应以身作则,通过对现场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便于及时发现问题,一旦发现问题则应责令及时整改,并对存在的违规操作人员严肃处理,加强机械使用环境的控制管理,在机械周围设置安全警示标志以提高行人的安全意识,保证机械停放场地的平坦和强度便于机械进出,同时应做好机械设备的防冻、防雷等工作。

6.提高设备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维护人员的素质。

基层设备管理人员是起重设备最紧密的一级管理者,是设备的直接驾驭者,也是上级主管部门获得设备运行状况和有关信息的直接提供者,因此,基层设备管理人员的责任心直接影响着上级主管部门和领导对该设备的重大决策。基层设备管理人员要对直接能解决的问题要尽量解决,对不能解决的重要问题应立即上报上级主管部门和领导。操作人员应认真做好每天的运行记录、交接记录,而不能只考虑经济利益,只记每天的任务调派记录;操作人员应爱惜自己的设备,积极做好平时的维护保养工作,保证设备健康正常的运行。

7.建立设备档案,完善基础资料。机械使用企业要建立健全设备安全技术档案,机械档案包括:

(1)机械出厂技术资料、产品合格证、使用维护说明书、易损零件图、电气原理、电器元件布置图、必要的安全附件型式试验报告、监督检验证明文件等有关资料。

(2)安装过程中需要的技术资料,安装位置,启用时间。

(3)特种设备检验机构出具的验收证明或定期《检验报告书》。

(4)日常保养、维护、大修、改造、变更、检查和试验记录。

(5)设备事故、人身事故记录。

(6)上级主管部门的设备安全评价。

(7)特种设备及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的维保及检测记录。

设备安全技术档案是设备安全状况的原始记录,是管理部门制定规章制度,分析设备的安全状态、安排检修计划的第一手资料,因此,建档是起重设备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是达到对机械设备监控的一种有效手段。各使用单位的设备管理部门应把每台机械设备都逐一立卷归档。

二、建筑施工机械设备的安全防范

1.强化设备的选用和使用

建筑机械设备的使用合理程度直接影响施工的质量和效率,因而要实现机械性能的充分发挥首先应做好设备的选用,在选用时应结合项目的施工条件、工期以及预算等因素,结合该条件选用能耗低、性能良好及安全性高的设备,应坚持尽量选用一机多用的机械,对于工程量较大或有特殊要求的工程应选用专业性强的机械;在设备使用时应执行定人定机制度,机械操作人员应负责机械的使用、保管和保养工作,并应通过制定有效的奖惩制度将机械使用费用同操作人员的经济挂钩以充分调动操作人员的积极性,同时应注意环境因素对设备使用带来的影响,并预先制定相应的机械保护措施以降低环境因素对设备带来的影响。

2.加强保养与维修

对机械设备进行有效的保养与维修可在很大程度上延长其使用寿命并可提高其工作效率,因而施工方应制定并执行详尽的保养计划,并应加大其实施力度,在施工中应避免因任务紧则放弃对机械的保养工作,相反在执行大任务量作业时应重视对机械的保养以保证其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降低故障发生率,并应重视对机械的定期维修计划,同时应指派专人负责检查维修情况并做好记录以保证维修效果。

3.做好特种设备的安全检测

特种设备就是与人身、财产安全,人体健康密切相关的承压和载人设备的总和,在生产过程中,比一般性生产设备具有更大的潜在危险性。由于特种设备是属于危险性较大的设备,易发生事故造成操作者本人或他人的伤害,以及机械设备,公共设施等重大的财产损失,为保证其正常运行必须进行定期和巡回检测检验,以避免机械事故的发生,保障生产安全和生命安全。

4.加强设备淘汰与更新的合理规范

对建筑机械设备的选用应当根据具体的施工要求来决定,对于不能满足施工要求且效率低下的设备应当及时淘汰,这些可以从建立好的设备技术档案中关于台班登记、维修保养记录以及设备运行情况等相关信息来了解机械设备的使用性能与维修费用,坚决将效能低下但维修费用高的设备淘汰掉。而对设备的更新和选用,由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建筑机械设备的使用性能也不断提升,为满足施工生产的需要,使得设备的淘汰与更新更加合理、规范。

随着企业经营年限的增长,机械设备使用时间的增多, 设备的性能下架,表现为:能耗高、功率低、污染严重、经济效益差、技术改造又不经济,修复费用超过更新设备价价格,技术性能已达不到国家规定和安全操作规程要求。这时,我们要及时的引进新设备,淘汰无继续使用价值的旧设备。

5.现场机械设备的合理使用

现场机械设备管理要处理好“养、管、用”三者之间的关系,遵照机械设备使用的技术规律和经济规律,合理、有效地利用机械设备,使之充分发挥较高的使用效率。为此,操作人员使用机械时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反对“拼设备”、“吃设备”等野蛮操作。

三结语

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机械设备能否得到科学、规范的管理,不仅关系着机械设备的使用性能,同时还关系着建筑施工建设的顺利进行。由此就需要在建设工程项目施工中,相关部门能够对这些机械设备进行专门管理,减轻设备方面的成本投入。在确保机械设备顺利使用的同时,还能保障建筑施工的整体施工质量,为其今后的投入使用奠定结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档案工作;安全体系;基础建设

引言

伴随着科学技术水平和社会总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升,档案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尤其是档案安全体系的构建,对档案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十分有利。尤其是近些年,自然灾害频发,造成许多地区的档案资源受到严重威胁,甚至造成许多档案资源的永久性损坏。档案建设工作是一项基础性工作,档案安全体系的建设也是一项综合性和系统性的工程,在建设档案安全体系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夯实基础,抓住建设档案安全体系的基础,关注新时期档案安全建设的总体目标和发展趋势,构建安全、合理的档案安全体系。

1 强化安全体系建设是当前档案工作的目标

作为重要的社会信息资源,我国政府一直十分重视档案工作,尤其是档案安全体系的构建,一直是档案工作的重点,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给档案安全体系的构建带来了一定的阻碍,我国相关的档案工作者在工作中不断探索,将档案安全体系的构建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

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档案工作也是处在不断发展和变化之中的,在构建档案安全体系时,一定要不断总结过去档案安全工作的经验和教训,在日常的工作中,不断提升建设档案安全体系的工作意识,全面提升档案体系的保障能力。档案工作是国家的重点工作,而档案安全工作也是档案工作的重点,各大档案相关部门要把档案安全工作当成日常工作的重点,互相协同,构建一个安全的、覆盖全体人民群众的、便捷的档案资源体系。

构建档案安全体系对档案工作的长远发展十分有利,且意义深远。自然灾害对档案的安全带来了十分严重的损失。近些年,我国的档案安全工作也受到了这方面的挑战,相关的档案工作者应该重视对此类事件的关注,构建相应的安全防护体系。因此,构建档案安全体系,仍旧是我国档案工作的目标,而且是重点目标。

2 筑牢防线夯实基础是当前档案工作的重点

构建档案安全体系作为档案工作的重点,首先要在意识上进行提高。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的发展。在档案工作中,一定要树立正确的档案意识,尤其是档案安全意识。相关的档案管理工作者要从自身出发,明确自身的管理职责,在工作中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将档案安全工作放在首位,时刻关注档案安全工作的构建。相关的档案管理工作者也要重视对档案管理工作知识的学习,提升自己的技能水平,增加自己在保护档案安全方面的知识,夯实自己的基础,这也是建设档案安全体系的首要工作。

在进行档案安全体系建设的时候一定要注重档案安全基础设施的建设,档案相关工作者在建设档案安全体系时,除了要加强自身的思想意识之外,还要加强基础工程的建设。在档案相关部门在选址的时候一定要选择地势高、地址稳定的地区,这样可以保障档案部门基础设施牢固,使档案部门基础的抗灾能力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提升。在日常的档案管理工作中,要加强对储存档案的地区进行定期检查,对建筑物进行安全评估,保障档案储存地区的稳固。在选择储存档案的载体时,一定要注意选择耐用的档案装具,确保档案装具的承载力符合档案的需求。

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国民经济进入到了一个全新的时代,而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档案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大,尤其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促进了档案的信息化和数字化建设的速度。相关的档案管理部门以及工作人员应该及时关注最新的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对电子档案的安全工作也要十分重视,首先要注意电子载体的选择,要选择合适的载体承载电子档案信息,在进行电子档案信息建设时,要注重档案的文字、图片、音频等的质量,保障电子档案信息的准确性,要建立合理的档案信息查询系统,档案的查询需要进行加密处理,只有档案的相关工作人员才可以进行操作,要对电子档案进行防火墙防护处理,确保电子档案信息不被病毒和黑客侵入,保障电子档案信息的安全可靠性。

在进行档案安全体系的建设时,一定要注重坚持筑牢防线夯实基础,档案管理工作者一定要坚持协调统一的原则,明确自身的工作职责,将安全工作放在构建安全体系的重要位置,明确构建安全体系的思路。筑牢防线夯实基础是当前档案工作的重点。

3 因地制宜创新举措,促进安全体系快速发展

在构建档案安全体系时,除了要将安全意识放在首位,注重对基础设施的建设之外,还要注意将档案安全构建工作落到实处,建立相应的监督体系,监察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隐患,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如何利用档案信息资源为社会大众服务是档案工作的目的,而保障档案信息的安全是档案工作目的的保障,在建设档案工作时,一定要注重夯实基础,因地制宜的选择档案安全体系建设的措施,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监察部门做好自己的工作,根据需求,帮助档案部门做好档案安全体系的构建工作。

4 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档案工作,倡导安全第一

人具有主观能动性,档案管理工作者正确的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够促进档案安全体系的构建。以人为本是档案建设工作需要遵守的,和谐的档案环境有益于档案安全工作的构建,建立相应的档案安全工作体系时还要构建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落实以人为本的档案工作职责,将档案工作放在首位。

矛盾具有两面性,要正确看待事物的两面性,档案的安全工作一定要做到防微杜渐,每一个档案的相关工作者都要不断加强自身的思想意识,构建和谐的档案工作,将档案安全工作放在重要的位置,加强自身的相关的档案安全方面的工作技能,夯实基础,对提高档案安全,构建以人为本和谐的档案安全体系十分重要,且在构建档案安全体系时,要倡导安全第一的原则,要真正做到以人为本,确保档案安全工作的整体和谐。

5 结束语

档案作为重要的社会信息资源,对档案的安全体系的构建十分重要,只有做好档案安全体系的构建工作才能真正确保档案信息的安全,确保档案信息为社会服务、为人民服务。在进行档案安全体系建设时,一定要注重夯实基础,做好基础工作才能够更好地建设档案安全体系,确保档案工作的顺利进行。文章重点分析了档案安全体系构建工作夯实基础的重要性,阐述了档案建设工作中如何夯实基础,保障档案安全工作的顺利进行。在今后的工作中,相关的档案工作者应该更加注重对相关工作的研究,创新思维,从根本上促进档案安全体系构建工作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张雨.你那里的档案安全吗?[N].中国档案报,2010-8-19.

[2]宁宇龙.全国档案安全体系建设工作会议召开[N].中国档案报,2010-5-17.

篇7

[关键词]电力工程;质量管理;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TD3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37-0150-02

一、建立质量和安全分析体系的重要意义

就目前的现状而言,电力工程建设的质量和安全方面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一是电力工程质量和安全管理在各区域、各专业之间存在着不平衡现象,导致很难形成统一的管理方法和模式;二是缺乏科学、适用的管理工具,使得管理环节繁杂,管理成本居高不下;三是尚未形成统一的、适用于工程建设全过程或项目全寿命周期的质量和安全管理体系,导致管理手段单一,难以推行覆盖项目全过程的Plan(计划)、Do(执行)、Check(检查)和Action(行动)的持续循环改进机制。

针对这些问题,国家电网公司提出了积极推进“大建设”体系建设并把建设队伍管理作为“大建设”体系建设的要求。为了推进这一整体工作思路和要求,确保电力工程建设的质量和安全,各地区的电力企业加快了对电力工程建设质量和安全分析系统的探索与实践,并力求寻找适合自己企业的工程建设质量和安全实施监控手段,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实现持续有效改进,这些探索与实践工作对电力工程建设质量和安全水平而言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质量和安全分析体系的建立及构成

1.质量分析体系

质量分析体系主要是针对项目可行性设计、初步设计、建设施工和竣工验收等四个阶段的管理需求而设计的,在针对以上四个阶段的工程质量分析过程中,对其中出现的质量问题,以“质量改进池”的形式进行汇总,并针对不同问题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针对重点问题进行整改落实。

可行性研究阶段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对可行性研究预评审及评审报告的分析,对研究预评报告和评审报告中提出的意见的合理性、可行性及系统性进行确认;初步设计阶段主要任务是在考量工程设计的深度、土建工程设计和电力设备安装配合度的基础上,对甲方提出的要求的明确性和现场勘察结果的准确性进行确认;项目建设施工阶段的主要是对土建作业的质量、电气设备安装的质量等问题进行严格的管控;竣工验收阶段的主要任务是针对土建工程、电气设备安装质量是否达到设计中要求的标准及运行单位的功能要求进行综合考察。笔者针对以上四个阶段中质量分析的工作流程,通过梳理与设计提出了新的质量分析体系流程,具体如图1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质量分析工作主要是由工程监理部门和项目施工部门在协调配合的前提下共同来完成的,监理人员在其中负责对工程相关数据的汇总、记录与统计工作,而项目施工部门则负责针对存在的待改进问题召集讨论会,在讨论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最终决议并形成分析报告。

2.安全分析体系

安全分析主要是对工程施工前期制定的安全措施落实时所需资金的使用情况以及施工过程中安全措施的贯彻落实情况进行考察分析,分析周期为一季度,并在每季度结束时,对本季度内的待改进项的实际整改、关闭情况进行汇总,并将汇总结果作为列出下一季度需改进问题清单的依据,通过统计、召集讨论会对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决议、贯彻落实等四个环节的工作,而形成具有持续循环上升特征的PDCA循环管理体系,具体如图2所示。

减少或消除工程中存在的安全问题的关键在于在不断循环中实现持续改进,具体实施时,首先要准确而全面地统计在一特定阶段(一般为一季度)中安全问题发生频次,并将统计数据交由监理人员或安全专职人员进行分析,与此同时要对上一个阶段中待改进问题的整改落实情况进行讨论,对采取的措施进行归纳与总结,最后以此为依据得出下一阶段中需要整改落实或待改进的主要安全问题。这样通过统计、讨论、总结等环节,最终形成分析报告和相关决议,并对整改安全问题中采取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较强的措施予以总结、整理,将其输入经验库,同时对出现的安全问题也进行分类汇总。这样针对多次重复出现的同类问题,就可以将有效的管理措施在其中进行推广应用,从而减少或消除同类问题的再次发生。此外还要针对待改进的主要安全问题开展专项研究,并以研究结果进一步充实经验库,这样在上升的循环之中使工程项目的安全管理水平得到持续有效的提高。

三、质量和安全分析体系的应用实例分析

1.质量分析

(1)可行性研究阶段。在对该项目可行性评审意见的分析中,我们发现其在该工程的宏观评价方面较为完善,但在预评审意见中涉及的问题比较宽泛,因此有必要对评价体系进一步进行完善,使其更加完整。比如在变电站中,将其中变压器使用的电流互感器的变比进行调整,将其改为400(600)/5A,可作为出线仓;再如穿墙套管的额定电流原来为2500A,为了使其更加合理,提议改为3000A等。同时将提出的这些问题进行分门别类,并将其对应地归入到电力系统的一次侧、二次侧及变电站自动化、线路、估算等各个部分之中,从而使评审意见的规范性和系统性更显著。

(2)设计阶段分析。在对该项目设计阶段的分析中发现,设计的质量问题、甲方的特定要求、现场实际情况等都会引起变电站土建和电气施工设计的变更,而其中设计的质量问题导致变电站土建和电气施工设计变更的可能性最大。因此要首先要从规范设计管理和提高设计质量两个方面入手;同时甲方的特定要求也不能忽视,要深入而明确地掌握甲方提供的初设信息,从源头上最大限度减少或消除因对甲方初设信息不明确而导致的不必要的变更发生;最后是现场实际情况引起的变更问题,这一问题应从强化工程前期的现场勘查的角度来予以防范和避免。

(3)施工阶段分析。在对施工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的调查中发现,土建施工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在钢筋、模板及建筑装修三个方面。其中钢筋的问题主要有保护层、钢筋间距和钢筋锚固等;模板问题主要集中在安装和脚手架问题上;建筑装修主要集中在室内外抹灰、涂饰、门窗的装饰装修等方面,因此要以这些问题为重点制定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

(4)竣工验收分析。竣工验收中土建作业及电器设备质量是验收工作的重点,我们在验收中对发现的问题进行了汇总和分析,发现存在的质量问题主要集中在土建中的洞口封堵及钢筋制作安装、电气设备中的电容器质量、规划设计中的预留孔及灯具安装位置、运行单位负责的增加挡水槛设置及灯具选型等四个方面。针对这些问题,要分清主次地提出有针对性的管控措施并认真落实。

(5)防范控制措施。在以上四个阶段的质量分析完成之后,就可以建立本工程项目的“质量改善池”,并以项目全过程为目标,制定具有针对性的防范管控措施。例如,将“电流互感器变比的调整、穿墙套管额定电流等参数的优化”等问题形成初步设计优化建议,使其在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预评审阶段就予以解决;将“尽可能减少或消除设计变更”这一目标通过深化项目前期准备工作、细化项目可行性研究成果和规划设计的对接、强化项目需求管理及严格落实设计过程管理等措施,使分散在项目设计和建设的全过程中的问题得以消除和解决。

2.安全分析

(1)土建工程安全问题分析。土建工程的安全问题主要集中于电线电缆、安全用具、脚手架工程、洞口临边防护、模板工程、物资堆放等方面,因而要想提高项目的安全施工水平,就要通过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部门等三方在共同协调配合的情况下予以实现。

(2)安装工程安全问题分析。在电力工程建设中的电气设备安装环节的调查中发现,容易出现安全问题的项点主要有安全用具、安全交底、安全防护措施、安全意识、安全检查制度及用电管理等方面,因此要在确保各项安全用具完备的基础上,严格安全交底、落实安全防护措施及安全检查制度,同时还要不遗余力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

(3)防范控制措施。在对土建、安装工程中的安全分析中发现,可以通过建立和形成工程建设“安全问题整改反馈单”的方式,同时通过编制专项方案、细化安全交底、加强安全用具规范化管理、推行现场标准化安全文明施工措施、加强施工现场监理等形成标准化施工管理模式,从而稳步提升工程建设的安全管理水平。

四、结束语

电力工程建设质量和安全分析体系的建立,将工程中设计质量和安全的问题归纳于相应的体系之中,这样不仅使各种质量和安全问题更加清晰而主次分明,并通过分类和分析等手段,在防范、控制和改进措施的制定上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并通过持续上升的改进措施以及“举一反三”、“推而广之”等方法,使电力工程的质量和安全管理得到循序而不断的提升,该管理体系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效果充分证实了该分析体系具有可行性、科学性。总之,在电力工程建设项目中推广质量和安全分析体系对改进工程建设质量和安全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建筑施工、设施安全

中图分类号:TU7文献标识码: A

建筑业在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属于支柱产业之一,近年来,随着建筑业的迅猛发展,建筑安全已成为高危行业的一个值得关注的焦点,尤其是在建筑临时设施的安全管理方面至今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一些建筑临时设施的安全监管也暴露出较多的问题。由于建筑临时设施安全引发的事故从某种程度上也反映出人们在建筑临时设施方面疏于管理,特别是在搭建、设置、使用等方面都片面认为是临时设施,加上考虑到成本和拆除等因素,故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由建筑临时设施所引发的安全事故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这无疑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我想就建筑施工临时设施安全存在的问题,浅析其原因和主要对策。

一、建筑施工临时设施安全存在的问题的原因

1、建筑施工临时设施建设的各相关方对其安全性重视不够

建筑施工临时设施的建设方因其具有临时特性,故此对其投入能省则省,能简单就简单;搭建临时设施的施工人员有的是施工单位后勤服务公司,也有的是厂家在当地招募的“街头部队”。工人师傅有句话比较贴近这样的情况:竖起来就行。这样的重视程度肯定是不够的。

2、临时设施安全问题具有潜伏性

建设工程施工过程中,自上而下,从政府安全监督机构到施工单位安全管理人员,对主体工程建设安全施工重视程度是毋庸质疑的,但是对于临时设施的安全好象不放在眼里似的,大家都视而不见,其安全隐患就象“特务”一样“潜伏”下来了。

3、临时设施安全问题具有易发性

近些年来气候变化展现的异常性,再加上临时设施安全问题的易忽视和具有潜伏性的特质,一旦气候异常,例如遇强风暴的袭击等,其安全所存在的隐患,就会招致事故的发生。近些年,这样的报道处处可见,有的是屋顶被掀,有的是墙体被刮倒,有的甚至整体倾覆。

4、临时设施安全问题具有递延性

临时设施大多作为现场管理、施工人员办公、生活场所、仓库,其安全问题一旦造成事故发生,轻则影响现场人员的办公生活,重则危及生命财产安全,同样也会波及主体工程的正常施工,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例如某县级市在实施旧城改造过程中,开发商利用未拆除的墙体搭建临时设施,后因基础开挖而倒塌,死伤多人。又例,某镇在商业街路口处竖一块商铺预售广告牌,结果遭遇狂风暴雨,四根水泥桩被连根刮断,伤及作业人员和行人多名。以上两例由建筑临时设施所造成的安全事故只是众多类似事故的少数几例。一般情况下,施工建设单位和行业监管大都没有将建筑临时设施的安全管理真正纳入到工程项目的安全管理之中,即使发现存在某些安全隐患,又因不属建筑施工主体,而被动消极地对待,直到酿成事故后,才如梦方醒。另外,有关部门在实施安全监督检查中,也比较倾向建筑主体,容易忽视临时设施的安全检查,致使建筑临时设施的安全管理成为建筑施工过程中的管理真空。

针对目前的建筑临时设施管理和使用而言,大都是比较粗放的,既没有严格规范的参考依据,又缺乏必要的管理措施,更没有系统完善的操作方法和定式,只是用比较直观的行为,结合局部要求和有关规定机械地加以管理,加之一些部门和人员在具体的工作中又片面地将临设视为“临时”,为了临时而临时,始终处在应付的状态中。所有这些现象,都给建筑临时设施埋下了一定的安全隐患,给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同时,由于建筑临时设施存在诸多的安全隐患,也将波及到建筑施工现场和建筑施工过程的安全管理工作,进而影响到建筑施工的整体工作。

由此可见,建筑临时设施虽是建筑施工的附属设施,其安全管理丝毫都不能掉以轻心,更不能松懈和忽视每一个环节,因为临时设施存在的安全隐患将直接影响到整个建筑施工的安全效果,这显然是对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建议有关的行业管理、安监等部门也应该强化对建筑设施的安全管理,并建立相应的工作机制,切实有效地把建筑临时设施由粗放型管理模式转移到规范化制度化上的轨道上来,为全面改善建筑施工的生产作业条件,最大限度地减少安全事故,推动建筑业健康有序地向前发展。

二、主要对策

1. 完善临时设施施工的安全管理监督机制,从政府监督机构到各建设主体,要彻底改变习惯思维,安全问题,不分大小,无论巨细;无论是主体工程建设,还是临时设施搭建,只要有安全隐患,都有发生事故的可能,要做到人人重视,层层把关;无论由厂家搭建,还是由施工单位自行施工,均应由工程技术负责人员和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参与验收签字后,方可交付使用。

2. 保证临时设施资金投入,严格控制其材料采购、验收工作,杜绝惟利是图使用伪劣产品、偷工减料等现象。

篇9

关键词:公路路基设计;原则;安全检查

Abstract: to ensure the stability of the highway subgrade pavement, strengthen the safety of driving, prolong the service life of the road, the author combined with their own years of work experience, for the design of highway subgrade common discussed in depth, and thus the flexible and effective protection for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design way, in order to offer reference for the same.

Keywords: highway roadbed design; Principle; Safety inspection

中图分类号:TU71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对公路运输道路发展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公路运输道路的高要求,不仅体现在道路建设的数量上,而且体现在运输道路建设的质量上。然而,公路建设质量的好坏,公路路基的质量则是影响其质量的最关键因素。

2 路基边坡常见问题及防护设计原则

2.1 常见问题

㈠边坡破坏

自然降水对边坡形成的直接冲刷和对坡面径流的冲刷,会在路基边坡沿着坡面的流水方向形成水流冲沟,而路基边坡最终会因冲沟的发展而遭到破坏,进而造成路面塌陷,直接影响道路和行车的安全。边坡破坏的成因与路基填料的性质、路基高度和压实度等密切相关。理论上,由砂性土形成的路基边坡较粘性土形成的边坡更易遭受自然降水的冲刷而遭到破坏;压实度也是边坡设计的重要指标,通常压实度较好的边坡较压实度差的边坡更具韧性和耐冲刷性。

㈡路基边坡坍塌

⑴按坍塌土层性质,可将坍塌分为均质土坍塌、覆盖层坍塌和结构面坍塌三类:

①均质土坍塌指边坡土体性质单一的部位发生的微膨胀或膨胀粉质粘土等坍塌;

②覆盖层坍塌指坡体、坡肩、坡内、坡脚部位黄土、粉质粘土等松散覆盖层的边坡坍塌,其坍塌的损害程度与覆盖层的厚度和边坡的高度等有关;

③结构面坍塌指坡肩或坡体内某一软弱结构面发生的坍塌,其形态多为直线型或折线型且因结构面而异。

⑵根据坍塌体的类型,可将边坡坍塌分为冲刷型、溜塌型和滑塌型三种:

①冲刷型坍塌指由降水冲刷不断发展和扩延而形成的坍塌体,多发生在坡面未做任何防护、大面积的砂性较大的边坡上;

②溜塌型坍塌该类坍塌以坡肩及整个坡体为主,多发生于挖填结合部位或原地面较陡的部位;

③滑塌型坍塌滑塌病害多发生在含水量接近液限的粘性土质边坡,由于水的湿化作用、上下部土体含水量的差异,上部土体在重力作用下顺软、硬交界面滑塌而导致坍塌。

因此,在边坡防护设计中,既要根据地质地貌、岩体和岩层的性质状况和边坡高度,做好边坡的坡面设计,又要从实际出发,控制水流,做好坡面防护设计。

2.2 防护设计原则

㈠边坡综合防护设计应本着综合设计、就地取材和以防为主、确保施工这一基本原则。

㈡路基边坡防护应将设计、施工与养护三者合理有效地结合起来,在深入调查研究,以及对当地气候环境、工程地质和材料状况全面掌握的基础上, 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当的工程设计类型和综合防护措施,确保路基的稳固。避免由于轻易取消或减少必要的防护工程措施而为养护遗留隐患的现象发生。

㈢路基防护措施应就地取材。根据沿线不同水文地质条件、土质岩性和气候等,结合路面排水情况,选择适宜的植物防护、工程防护等防护设计, 并将它们科学有效地结合。

3 路基排水系统设计分析

3.1 设计概述

路基排水设计对于高速公路路基的稳定性及路面的使用寿命有着显著的影响。路基排水设计应包含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是要考虑如何减少地下水、农田排灌水对路基稳定性及强度的影响,一般称之为第一类排水;其二是要考虑如何将路表水迅速排出路基之外,最大限度地减少雨水对路基、路面质量的影响,减少因路表水排水不畅或路表水下渗对路基、路面结构和使用性能产生的损害,这称为第二类排水。

3.2 路基边沟排水设计

边沟设计在高速公路排水设计中占有很大的比重,设计人员都给予高度重视,但在设计过程中往往会忽视一些施工中的问题,如边沟的尺寸不考虑具体情况,死搬硬套有关规范、规定;又如施工单位大都未能按有关设计要求将原地表土、河塘清淤土等弃土运送至取土坑内用于复垦还田,而是弃放于路线两侧河塘中,造成部分河塘无法将路基水排入。另外由于沿线农田为分户承包,当地乡镇为了减少地方矛盾的产生,常常要求增加、改移和调整小型构造物设置位置。还有一点就是设计中没有充分考虑利用高速公路施工中超宽填土土方等。

 3.3 路基路面渗水的排水设计

 沿路面边缘设置由透水性填料集水沟、横向出水管和过滤织物(土工布)组成的路面边缘排水系统。

通过设置沥青封层、土路肩纵横向碎石盲沟和排水管,将渗入路面面层的水引出路基之外。由于通过沥青面层下渗的水量有限,考虑到排水路径的限制,因此,设计中采用每10m左右设置一道Ф5cm横向排水管以确保路面下渗水的排除。 

5 公路路基设计的安全检查问题分析

5.1 路基横断面和行车道检查

不同等级公路的交通量,其安全行驶的功能要求是不同的。对于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除了专用行车道外,还必须考虑紧急停车带,加、减速车道及爬坡车道;对于低等级公路的单车道路面,必须考虑留有错车道;对于城郊接合部的路段,还必须考虑快、慢车分流车道及非机动车道等;对于连续长陡下坡路段。应设置避险车道。所以,这些不同功能的要求,都应在路基横断面组成设计中加以考虑,否则,将给今后的交通安全行驶带来严重的事故隐患。安全检查要点为:(1)检查路基标准横断面与典型横断面设计图;(2)检查横断面的各组成部分功能;(3)检查各种功能的附加车道设置条件、几何尺寸、设置的过渡段长度和位置;(4)检查附加车道与主线的衔接协调。

5.2 路肩和中间带检查

路肩除了保护行车道等主要结构的稳定外,还用于提供发生故障的车辆临时停车、行人和自行车通行、设置路上设施养护操作场地、提供侧向余宽的功能。当路肩宽度不足。车辆出现故障停放路肩上时,势必占用部分行车道。从而影响正常车辆的行驶,近年来高速公路上就发生过多起高速行驶的车辆碰撞停放于硬路肩上故障车辆的事故。安全检查要点为:(1)检查各级公路士路肩设置与宽度;(2)检查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右侧硬路肩设置与宽度;(3)检查高速公路、一级公路采用分离式断面时,左侧硬路肩与左侧士路肩设置与宽度;(4)设计速度20km/h的四级公路士路肩设置与宽度。高速公路、一级公路整体式断面必须设置中间带,中间带由中央分隔带及两条左侧路缘带组成。中间带的主要作用是分隔往返车流,保证安全,提高通行能力,若中间带宽度频繁地变化,将造成驾驶人员视觉上的误导,由于车速快,极易产生交通事故,当路缘石形状选用不当,容易造成车辆弹起或翻车问题。安全检查要点为:(1)检查中间带宽度;(2)重点检查中间带宽度变化的条件和.原因、过渡段设置;(3)检查路缘石形状选用。

5.3 路基稳定性检查

当路堤边坡高度大于20m 或地面斜坡坡率陡于1:2.5的路堤.由于水文地质条件的影响,产生路堤边坡沉陷或滑移等稳定性问题,这将给车辆行驶带来严重的交通安全事故。高路堤边坡形式和坡率应根据填料的物理力学性质、边坡高度、车辆荷载和工程地质条件等经稳定计算,并结合工程经验分析确定,高路堤断面形式宜采用台阶式,降水量较大的地区,平台上应加设截水沟。高路堤稳定性分析的强度参数应根据填料场地情况,选择有代表性的土样进行室内试验,并结合现场情况确定。安全检查要点为:(1)检查高路堤边坡坡率;(2)重点检查高路堤的稳定性验算;(3)检查高边坡的防止失稳措施。

参考文献

[1] 李远科,公路路基边坡防护措施的探讨[J], 2010.

篇10

关键字:煤矿;员工;安全诚信

1问题的提出煤炭是我国的基础能源和支柱产业,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煤炭企业作为高危行业,煤矿企业员工按章诚信作业、严格诚信监管,一切以诚信为基本原则,才能铸牢煤矿的安全防线。近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和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领导,在多次会议上明确提出加快煤矿安全诚信管理体系建设,实施安全承诺活动,促进煤炭企业安全生产,这为我们提出了新的课题。在煤矿生产中,安全上的诚信缺失将会危及个人生命,给家庭带来不幸,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和极坏的社会影响〔1〕。其主要表现及危害有以下几个方面:(1)岗位操作的诚信缺失及危害。在现场安全检查中不难发现,在每当问及岗位安全生产情况是,总有一些职工不是夸夸其谈,就是避而不谈。夸夸其谈的是功劳和苦劳,避而不谈的是问题和不足。

有的职工对操作技术不能熟练掌握,有的甚至不懂规程、不懂标准,而且还不懂装懂,不愿或不善于虚心学习。更有的明知规程标准,但为了省时、省事,就放纵侥幸心理,私自改变作业规程,不按正规程序来,以至长期形成一种思维定势和行为习惯。最终只会酿成祸端,害人害己。

(2)安全管理的诚信缺失及危害。安全管理上的不诚信主要表现在没有真正把安全第一的思想付诸实际。有的是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没有把安全工作放在统揽一切、压倒一切、否定一切的位置上,存在做表面文章,没有从思想深处重视起来。有的是在管理上不严不细,安全检查走马观花,安全投入不能完全到位,安全惩处不能公平公正、严格追究责任。以至于“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不能很好地贯彻落实。

安全管理上的缺失,将直接给企业带来个方面潜在安全隐患,最终造成恶劣的政治影响、社会影响,带来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

(3)管理制度的诚信缺失及危害。由于安全诚信缺失,致使安全生产方面存在的问题不能及时得到解决,更谈不上防患于未然的效果。比如开展自查活动,往往是不谈主管谈客观,不谈主要谈次要,查出的问题不是太过笼统,就是鸡毛蒜皮,有的问题连整改措施都不知道该怎样拟定,更起不到安全大反思、举一反三的目的。安全管理制度的不严谨,执行不到位。将直接关系到制度的严肃性。

2安全诚信概念和内涵

2.1安全诚信的概念安全诚信的基本内涵是:在诚信道德约束和诚信文化的影响下,企业和个人忠诚执行国家安全法律法规,忠实信守安全承诺,主动履行安全责任,以诚实守信的作风做好安全工作。

安全诚信的诚,就是忠诚、真诚、虔诚。忠诚,就是忠诚地贯彻党的安全生产方针和国家法律法规,忠诚地执行上级安全工作指令,忠诚地落实各项规章制度、规程措施。真诚,就是组织对职工生命安全的真诚关爱以及职工“想安全、会安全、能安全”的真诚态度。

〔2〕

虔诚,就是自始至终把安全作为“天”字号工程来虔诚对待,把建成本质安全型企业作为终极目标虔诚追求。

安全诚信的信,就是诺信,守信,践信。诺信,就是以道德操守为保证,以高度负责的精神对安全工作做出庄重的承诺。守信,就是以道德规范以依规,信守安全诺言,恪守安全约定,排除一切干扰,忠实履行承诺。践信,就是以道德责任为约束,坚定兑现安全诺言,做到言必信、行必果,表里如一,言行一致。

2.2煤矿企业安全诚信的概念及要义国家安全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在安监总煤办〔2009〕35号《关于推进煤矿企业安全生产诚信建设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煤矿企业安全生产诚信是指煤矿企业和职工在安全生产活动中自觉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确保生命财产安全的意识、行为,以及创造和辨识安全环境、处置危害事件能力的综合反映。它体现了企业和职工在安全生产活动中履行承诺及义务的能力和水平,以及企业和职工在安全生产方面的可信程度。

〔3〕

安全诚信的灵魂是诚实守信,核心是责任意识,关键是实事求是,硬性约束是政策法规,柔性要求是道德规范,终极目标是本质安全。①安全诚信的灵魂是诚实守信。无论是组织还是个人,要做好安全工作,都必须坚持诚实守信。离开了诚信,煤矿安全工作就失去了道德支持,安全目标就永远不能实现。

②安全诚信的核心是责任意识。无论是煤矿企业还是个人,都要把安全作为第一目标,把诚信作为第一追求,以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企业负责、对家庭和社会负责的强烈愿望,认真履行主体责任和岗位安全职责。③安全诚信的关键是实事求是。所谓实事求是就是尊重客观事实,尊重客观规律,言行一致,说到做到。在安全工作中,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尽诚信责、说诚信话、办诚信事、做诚信人。④安全诚信的硬性约束是政策法规。正确地理解、坚决而忠实地严格贯彻执行国家安全法律法规、企业安全规章制度,以及上级关于安全生产的决策部署,循规蹈矩,不越雷池。⑤安全诚信的柔性要求是道德规范。诚信以道德自律为基础,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信守道德规范,把道德要求化成自觉行动,通过内在约束实现自我激励、自我控制、自主管理。⑥安全诚信的终极目标是本质安全。安全诚信建设的目的是提升组织和个人的本质安全程度,促进“四大要素”的和谐统一,最终实现本质安全目标。

3推行员工安全诚信管理的意义

(1)是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重要保证。人无信不立,企无信不存。离开了诚信,安全主体责任的落实就是去了道德支撑,安全目标就永远不能实现。促进从生产矿井到区队班组、从领导干部到一线职工不同层次的责任主体把诚信作为道德底线,以组织和个人的诚信主动自觉地把诚信作为道德底线,以组织和个人的诚信主动自觉地把安全生产的各项主体责任落到实处。

(2)是提升安全监管效能的重要手段。生产过程中,不可能采取“人盯人”的办法对每一名职工的所有生产行为进行全程、全天候的暗示监督,安全监管在时间和空间上不可能全覆盖,存在着“空档”和“盲区”。同时,上级的安全监管容易让上级产生“依赖”、“惰性”等心理。为了确保安全生产,往往形成上级忙于监管检查,下级疲于应付检查,职工防范检查,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安全工作靠检查推、质量标准化靠突击抓的不正常现象。做好安全工作,需要上级的监督督导。更要靠自身的主动自觉。提升安全监督效能,有效弥补安全监管力量的不足。

(3)是促进安全工作由他律向自律转变的必然选择。开展安全生产诚信建设,就是要通过褒奖安全诚信、严惩安全失信,进而在道德层面对职工进行安全价值观的塑造,引导职工用诚信道德来控制和约束个体行为,做到言必信、行必果,把安全诚信落实到我要安全的具体行动上。

(4)是深化本质安全型企业创建的客观需要。

人是安全自主管理最活跃、最积极、最关键的因素,也是安全诚信建设的主体。通过创建安全诚信企业和争当安全诚信职工,能不断地提高企业和职工安全自主管理意识,提升企业、矿井、区队和班组的安全管理水平,增强企业和职工安全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创建本质安全型矿井必须向道德伦理层延伸,通过提高“人”和“组织”的诚信水平,追求本质安全。

4安全诚信管理与传统安全管理模式的联系安全诚信管理与传统安全管理模式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主要表现在

3个方面:一是传承关系,安全诚信管理融入人本管理思想,突出诚信伦理和道德约束,是对传统安全管理模式的传承;二是扬弃关系,安全诚信管理继承了传统安全管理模式的合理部分,摒弃了传统安全管理模式中的一些不合理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了理念的创新;三是递进关系,安全诚信管理来源于传统安全管理,发展了传统安全管理模式,开辟了煤矿安全管理的新境界。

安全诚信管理与传统安全管理模式的区别与联系如图1所示。

5建立员工安全诚信管理体系基于上面的安全诚信的模式,建立了安全诚信管理体系。安全诚信体系包括:“一”个目标、“两”个操作体系、“三”个标准、“四”个保障、“五”个支撑。“一”个目标即打造本质安全型矿井。“两”个操作体系包括现场管理和自我管理。“三”个标准即道德标准、技能标准以及岗位操作标准。“四”个保障是安全教育、安全诚信评价、安全投入和安全监督。“五”个支撑包括安全文化、安全理论、安全制度、安全责任以及信息系统。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1)安全诚信建设的“一”个目标是打造本质安全型矿井。本质安全型矿井建设是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的必然选择,是企业自身持续稳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新形势下建设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是实现煤矿安全状况根本好转的重要手段和途径。这样一个目标,可以通过“两”个操作体系来实现,即现场管理和自我管理。现场管理是煤矿安全诚信建设的关键和最终归宿,其它各项要素的目的都要落实到现场管理中,其作用最终要在现场管理中得以体现。

现场管理好坏,是检验各项要素落实情况的最终指标。所以,现场管理又集中体现了各种要素的全面效果。自我管理在煤矿安全诚信建设中也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煤矿安全自我管理就是将自我管理内涵特别是将人本理念落实到煤矿具体的安全生产实践中,以员工个体人生价值的实现和整体素质的提高为基础,以全面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及管理素质为目标,利用安全理念的引导、逐级安全责任的落实,真正把安全理念内化于心、安全责任落实于行,从而实现煤矿企业全体职工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自我规范、自我管理、自我完善的安全管理格局。

(2)为了更好地实施“两”个操作体系,需要相应的标准作为依据。标准是企业意志的展开,是对企业定性目标和定量指标的分解传递,是责权利系统的分层分级的细化量化。也就是说,标准是刚性的定额,是岗位员工作业行为的度的界限和量的指令。唐口煤矿结合本矿的实际情况,制订了“三”个标准,即道德标准、技能标准以及岗位操作标准。道德标准强调职工的履约意愿,技能标准重点强调职工的履约能力,岗位操作标准从质量和程序两方面加以具体规范。

(3)“三”个标准的实现建立在具有相应保障措施的基础之上,只有保障到位,标准才能更好的发挥其作用。“四”个保障即安全教育培训、安全诚信评价、安全投入以及安全监督。安全教育培训主要从员工的安全诚信意识和能力两个方面展开,要让广大职工接受和认同诚信文化,并自觉自发地积极践行安全诚信理念。安全诚信评价是对各层级的诚信状态进行测评,客观实际地明确各层级的安全诚信程度,从而不断加以改进和提高。安全投入是为控制煤矿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源,消除事故隐患,创造安全生产条件而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总和,是保障安全生产顺利进行的关键要素之一。安全监督是煤矿企业建立自己的监察制度和机构,负责监督检查煤矿安全法律、法规及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可以进一步保障安全诚信体系地顺利进行。

(4)安全诚信体系的建设必须有相应的支撑体系作为基础,来保证“一”个目标、“两”个操作体系、“三”个标准、“四”个保障的实施。支撑体系作为整个体系的支柱,有着其至关重要的作用。“五”个支撑即安全文化、安全理论、安全制度、安全责任以及信息系统。安全文化是企业安全工作的灵魂,是企业全体职工对安全工作集体形成的一种共识,是实现煤矿安全发展的有力支撑。安全诚信建设工作的进步,离不开先进科学的安全理论作为支撑。拥有丰富而充实的安全理论,能够改变人们对事故的认识和态度,从而减少煤矿事故的发生。安全制度是达成安全生产目标的基本要求和规范,建立健全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是搞好煤矿安全工作的前提要素。安全责任管理是对各岗位的安全管理职责进行定义、记录、传达,并保证被清楚地理解、准确地记忆和正确地使用。信息系统通过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保证安全诚信体系的顺利高效地运作。

6结语

党和国家队诚信企业建设已经提出了明确要求。矿井一定要充分认识到大力开展安全诚信建设,不仅是解决当前安全工作突出问题的治标之举,更是推进企业安全发展的治本之策。安全诚信理论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希望能为以后的研究起到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