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经济产业范文
时间:2023-09-19 17:41:3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态经济产业,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产业生态,新型工业化模式,可持续发展
根据世界银行研究局一份报告(2003年),在现代经济史上,全球化浪潮出现过三次。第三次全球化浪潮始于1980年,这次浪潮完全不同于以前两次:多数发展中国家进入全球化市场,另一些发展中国家却在社会发展进程中脱离世界经济逐步边缘化,导致收入下降和贫困增加;国际移民和资本转移在前两次全球化浪潮中微不足道,如今变得非常突出。货物运输、旅游和通讯速度明显加快;一些亚洲国家进入发达国家行列,世界经济由此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其突出特点为:
(1)经济活动的中心由物质生产转向知识生产,知识本身成为生产中的首要因素,知识、能力等无形资产的投入对经济活动日益起着决定性作用。(2)发展中国家日益成为全球经济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最明显的变化是:20世纪60年代早期,全球贸易大多数来自发达国家;如今在142个WTO成员国中,70%是发展中国家,商品贸易占全球贸易的三分之一以上。发展中国家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显著,其中,全球化进程较快的国家有巴西、中国、墨西哥、菲律宾、泰国和印度等。(3)贸易、资本、金融和人员流动越来越突出,呈现全球一体化的趋势。贸易自由化使全球经济逐步融合,以跨国公司为主要载体推动了产业结构全球化调整,人员跨国流动和国际旅游的蓬勃发展形成了巨大的全球化服务市场。(4)新的国际规则日益发挥出重要的作用。WTO自1995年成立以来,对引导国际贸易发挥着重要和深远的影响;此外,还有其它一些组织如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规则,若干国际标准系列(如国际标准化组织,即ISO),以及地区性或双边性贸易协议等,对促进经济全球化也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值得指出的是,在工业革命中,制造业是经济持续发展的驱动力,而以全球一体化经营的跨国企业,引领着全球化的进程。
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达国家利用先发优势,将传统产业和非核心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使国际产业发展呈现出如下特征:
(1)信息化、网络化:新技术改变了企业与其它社会实体之间的关系,影响着产业的结构和组织,影响着企业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方式。根据各个生产环节的不同功能和阶段,整个工业活动正在世界各国分散开来;同时,为保证整个生产过程的有效性,各生产环节依然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2)产业集聚化:工业企业在地理分布上的集聚越来越重要,甚至已经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国际上取得竞争优势的关键,成为当代产业发展的重要特征。但是,在新的竞争环境压力下发展中国家面临着严重挑战,需要进行以下转变:从追求大规模的静态外部经济效益,转移到培养基于新技术、新技能和新网络的动态创新能力上来。
(3)产业生态化:以往的经济发展模式(包括发达国家的历史发展和目前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现状)为实现工业化和GDP增长,以大量资源消耗、大量废物排放和低利用效率,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退化,形成人类活动与自然系统的对立与冲突(AudraJ.PottsCart,1998;LloydConnellyetal,2001)。这种线形物质能量流动的经济系统已经导致资源消耗和超出自然消化吸收入类垃圾的能力(J.Korhonenetal;2003)。通过改变新的组织形式、调整政策来恢复和保持各种形式的社会、经济和生态的调节能力,将人类活动、土地利用、自然循环和功能协调整合为一体的生态系统,日益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
二、产业生态——国际产业转型与世界发展潮流
1990年代以来,德国、日本、美国等国家正在把发展产业生态型经济、建立生态型社会看作是深化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德国是走在世界前列的国家,早在1972年德国就制定了废弃物处理法。在英国,1999年专门成立区域发展局,研究经济发展与改造,负责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和环境的整体协调和长期的全面规划(ChrisShearlocketal,2000);芬兰是世界上已经进入产业生态良好循环的国家之一。芬兰2/3的土地为森林覆盖,但森林年砍伐低于年生长量(2001年增长724万m3,年砍伐只有448万m3);芬兰林业70%的燃料来源于废料如纸浆和锯渣废料的黑酒精(J.Korhonenet81,2003)。
产业生态(1ndustrialEcology,又称循环经济)依据自然生态有机循环机理,在自然系统承载能力内,对特定地域空间内产业系统、自然系统与社会系统之间进行耦合优化,达到充分利用资源,消除环境破坏,协调自然、社会与经济的持续发展。作为1990年代刚刚兴起的一门综合性、跨学科的应用科学,产业生态学是研究各种产业活动及其产品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跨学科研究(Al-lenbvandRichards,1994;AudraJPottsCart,1998;Allenby,1999a,xi;MichaelHHuesemann,2001;T·P.Seageretal,2002;Raftlsenmann,2003)o国际电力与电子工程研究所(1EEE)在“持续发展与产业生态学白皮书”报告中指出:产业生态学是一门探讨产业系统与经济系统以及它们同自然系统相互关系的跨学科研究,是研究可持续能力的科学。
产业生态是一种新形态经济或生态型循环经济,这就需要改变现有土地利用的思维模式,改变产业流程减少废物排放,使产业适应环境而不是改变环境来适应产业(AudraJ·PottsCart,1998)。目前不可持续发展主要原因在于人类社会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以不同的系统发展原理运作而导致的结果(J·Korhonenetal,2003)。因此必须把人类活动、土地利用、自然循环和功能协调为统一的生态系统,通过改变新的组织形式、调整政策来恢复和保持各种形式的社会、经济和生态的调节能力。未来可持续能力决定于调节社会、经济与生态系统功能延续性及其相互关系的资源管理系统(DavidJ·Brunckhorst,2002)。产业生态将不可持续变为可持续发展,是通过经济与社会的转型进化到一个新系统的状态而不是依赖效率提高的发展模式来保留现有系统结构。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自然生态原理应用到经济系统,不能直接将生态原理照搬到经济系统上。因为自然演化毕竟不同于经济系统演变,自然系统没有人类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的文化,自然也不能象人类经济系统那样有意识地进行规划;信息流动和反馈也不尽相同。因此,采用新陈代谢方法并不意味着自然生态系统原理搬到经济系统就可以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三、中国产业生态经济发展现状与问题
目前,中国正在经历着一场深刻的、经济史上前所未有的工业革命。二十多年来,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经济中最有影响和最不可预知的力量之一,成为全球最大的生产制造中心,对各种原材料—从花生到生铁的巨大需求,使世界初级产品市场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与此同时,中国经济发展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1)重化工业的快速发展导致资源供给严重不足,对外依存度严重,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率的经济增长方式难以为继。2003年中国消耗了世界钢铁总量的40%,消耗了水泥世界总量的50%,石油进口8000万吨,对外依存度达35%,粮食缺口1100亿斤,大量进口造成国际粮食价格上涨;而巨大的资源消耗所创造的GDP仅占世界总量的4%。种种迹象表明,要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发展势头,必须转变目前的经济增长方式,改变资源消耗过快、资源利用率过低、资源再生使用率过低的粗放经济。
(2)生态环境严重透支。随着经济以每年8%、9%、甚至10%的速度发展,中国的生态环境正面临着迅速退化的灾难:270万平方公里耕地被沙漠吞噬、70%以上水系被污染、400座城市缺水等等。大量数据显示,当前中国经济存在的最大问题不是电力、钢材供求紧张,以及投资增长过快等可能引起的传统性产业结构失衡和金融风险,而是经济高速增长过程中忽视生态所出现的生态环境危机。目前,中国发生的环境危机与世界其它地区的环境问题有着本质的区别,其它大多数地方退化只是程度大小而已,而在中国则是无可挽回的:中国北部几十条大大小小的河流已经干涸,中华文明的母亲河黄河,每年大多数时间河水也开始断流。华北许多城市地下裂开了巨大的地洞。沙漠覆盖了中国18%的土地面积,并以每年几十万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张。全国30%以上的地方遭受酸雨侵害。除非中国对目前的发展方式做出彻底改变,不然的话,大片区域的生态崩溃似乎是确定无疑的。有关专家断言:如果中国不迅速转变生产方式,人类历史上突发性环境危机对经济、社会体系的最大摧毁将出现在中国。
(3)社会文化出现了毁灭性破坏。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占用大量耕地,粮食产量大幅下降;而过去一味建造高楼大厦和基础设施的种种弊端,已经在很多地方显现出来:美丽的风景、庙宇楼台、圣水神山、精雕细刻的传统手工艺和城市景观被清一色的混凝土建筑、沥青马路所取代,古老的运河、城墙被铁轨、环城公路截断,庞大的城市吞噬了大片农田,许多城市无可挽回的被开发成清一色的灰色城镇,失去了往日的魅力。那些最具民族文化和传统特色、外国游客一心想看的东西被胡乱建造的新式楼房无休止的吞噬,居住环境日益恶化。
四、产业生态与绿色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无数事实证明,传统的分散型产业经济发展模式已经产生对经济发展的制约,并影响可持续发展的投资环境和人文居住环境。我国越来越多的学者和政府决策者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时认识到这一点。国家环保局副局长潘岳在《中国需要绿色革命》中指出:中国的工业发展是不可持续的,中国的人口、资源、环境容量已到支撑的极限,西方的“资源饥渴”发展模式并不适合中国。可持续发展与新能源使用成为我们唯一的可行之路。2004年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将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贯穿到区域经济发展、城乡建设和产品生产中,使资源得到最有效利用。
在我国,产业生态与循环经济方兴未艾。值得关注的是,在珠江流域,分布着两个非常典型的产业生态模式,为中国未来新型工业化发展模式提供了启示。
(1)中国农业生态模式的典范——桑基鱼塘
珠江三角洲桑基鱼塘是闻名中外的典型农业生态模式,具有四百多年的历史,是经过长期历史演变发展而来的科学的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也是我国农业生态的典范。联合国人与生物圈计划把基塘系统列为研究项目之一,并在全球推广应用于低洼地改良,开创了改造低洼积水地的新途经。
珠江三角洲的桑基鱼塘成功实现了物质的循环利用,把种桑、养蚕、养猪和养鱼有机结合起来,是按一定面积比例建成的基面与鱼塘相结合的人工生态系统。基面种桑、桑叶养蚕、蚕沙养鱼、塘泥肥桑,充分显示出水陆相互交换、植物和动物相互交换的高效能量转化过程,具有较高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率,氮磷钾三要素的循环效率分别为0.43、0.46、0.96,循环效益综合指数达1.85。并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和较高的稳定性,充分发挥了自然资源的生产潜力,达到系统的最大产出,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发展。
(2)产业生态工业模式的典范——贵港生态工业园
贵港国家生态工业(制糖)示范园区是我国第一个产业生态工业园,是以制糖工业为支柱,以贵糖(集团)公司为龙头,围绕蔗糖生产整个生态产业链展开的。目前,贵糖已形成以甘蔗制糖为核心,甘蔗—制糖—废糖蜜制酒精—酒精废液制复合肥,以及甘蔗—制糖—蔗渣造纸—制浆黑液碱回收两条主线的工业生态链。此外,还形成了多条副线工业生态链。这些工业生态链相互利用废弃物作为自己的原材料,初步实现了生产过程良性的生态循环,既节约了资源,又能把污染物消除在工艺流程中。贵港生态工业园实践证明,产业生态不仅使区域环境质量得到了改善,由于生态工业链使制糖过程中各环节的废弃物得到充分利用,其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也大大提高。
篇2
1林下生态经济产业概念与内涵
林下生态经济产业,是在林下经济概念基础上提出的,林下经济虽然还是新名词,没有统一定义,但已有许多不同的表述。大多专家、学者乃至基层科技工作者都偏重对经济方面的作用进行定义。最近,有两位学者从生态经济学的角度,对林下经济的概念与内涵进行了表述。国家林业局林产工业规划设计院的张东升、于小飞(2011)对林下经济归纳出5个方面的要义:(1)以林业用地(尤其是山区林地)为主要活动范围,包括与之相连的生态文化资源;(2)它以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系统工程为基础理论;(3)它以获得经济、生态与社会的综合效益最大化为直接目标;(4)以合理布局、充分利用林下资源发展循环经济为基本思路;(5)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原则[1]。北京林业大学的翟明普(2011)认为:林下经济是指以林地资源为基础,充分利用林下特有的环境条件,选择适合林下种植和养殖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物种,构建和谐稳定的复合林农业系统,或开展其他活动,进行科学合理的经营管理,以取得经济效益为主要目的而发展林业生产的一种新型经济模式[2]。
2杭州市发展林下生态经济产业的可行性研究
2.1发展林下生态经济的必要性“十五”以来,杭州市按照国家、省森林分类区划界定技术标准和有关要求,建设了大量的公益性生态林。共区划生态公益林面积56.5万hm2,占全市林业用地面积的49.3%。将生态公益林建设列入林业十大工程,按照森林生态区位的重要性、生态功能的脆弱性和资源保护的特殊性,对位于以水系为主的钱塘江、太湖二大源头汇水区、大江大河两岸、大中型水库(湖区)周围,以重要交通干线为主的国道、省道、高速公路两侧,以生态保护为主的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集中连片的阔叶林、破坏后难以恢复的森林生态脆弱区等重要生态区位的公益林,纳入生态公益林建设工程,实施强制性的禁伐保护措施,采取封山育(护)林、生态补植、林相改造、生态经济利用等定向培育技术,逐步提高生态公益林的资源质量,逐步增强森林资源的生态功能,逐步构筑杭州大都市的绿色防护体系,保障城市的生态安全,提高人居环境的生态质量,促进社会的生态文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十一五”期间,全市坚持生态优先,森林面积从106.13万hm2增加到108.45万hm2,活立木蓄积量从3342.00万m3增加到4349.72万m3,森林覆盖率达到64.44%,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名列首位。杭州市的生态公益林建设已初具规模,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但在如何协调生态的长期综合效益与农民近期现实利益的关系上已暴露出亟待解决的问题。鉴于杭州市林业用地日趋紧张,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矛盾将更加突出,对于发展林下生态经济产业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2.2发展林下生态经济产业的可行性
2.2.1发展林下生态经济产业是政府的要求与导向我国林下套种或间作蔬菜、棉花、小麦、花生等作物非常普遍,但把林下空间作为资源进行产业化开发始于21世纪初,随着林下生态经济活动成就的取得,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国家总理在辽宁抚顺农村考察时提出:“能够保护好生态环境,发展好林下经济很重要”。2010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要求,要因地制宜发展林下种养业。林下生态经济发展被提到了一定的战略高度。同时,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林下生态经济产业发展提供了政策环境。
2.2.2林下种养生态经济产业已经起步根据杭州市生态条件和主要林相结构特点,已经筛选了几种适宜杭州市林下种植、养殖等林下经济发展模式,某些相关技术比较成熟,基本摸清了杭州市特别是淳安县林地结构特点,林下种养模式开始规模化示范。如:千岛湖主体经营者淳安县新安江开发总公司长期从事森林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研发的发明专利《马兰生态型仿生栽培方法》获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是迄今为止浙江省淳安县林业行业首个独立完成的发明专利。在森林蔬菜有机栽培、加工和功能性产品的开发上取得了明显成效,为森林蔬菜开发利用和示范推广提供了技术支持。建立林下种植、养殖、游憩三大林下生态经济产业发展示范区8个。推广林下种植2个、林下养殖3个、林下游憩项目3个,实现年产值1134万元,年利润235万元,年税金75万元。
2.2.3林下生态经济产业与森林旅游业有机结合,为社会经济发展开辟了一条新途径森林中富含负氧离子和大量的新鲜空气,步行或在森林下休闲娱乐,对增进人体心理和生理健康具有积极作用。研究表明:林下广场调节城市小气候的功能最佳,人体舒适度最好,是夏季人们户外活动的较佳选择。森林的健康经营,无论从森林本身的可持续发展理念还是从森林对于人类健康的影响角度,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充分发挥杭州优越的区位条件和丰富的旅游资源优势,开发林下游憩,有望实现林业和旅游双赢。
3林下生态经济产业发展模式
林下生态经济产业发展模式雷同林下经济模式。林下经济模式表述很多,如:浙江省林业厅(2011)最近进行了林下经济调查,全省年实现林下经济效益826亿元,并将林下经济发展分为高效经济林、笋竹开发、林苗一体化、林粮套种、林禽共养、复合经营、休闲观光等7种模式[3];胡奕锋等(2011)调查,根据林地资源及社会经济条件,淳安的林下经济主要选择在山核桃、板栗、毛竹、油茶、柑橘、杉木用材林等11个树种下实施,实施总面积1976.60hm2,总产值达到5054万元。其中,山核桃林1816.27hm2,占实施面积的91.7%。目前林下生态经济栽培模式主要有林+林、林+草、林+药、林+粮、林+桑、林+茶、林+畜等模式[4]。海渤(2010)提出林菌、林禽、林—草—牧复合经营、林药、林粮、林油、林菜7种模式[5];李彦玲(2011)认为要发展能源型、园林资源型、畜牧业型、林药型、菜果型林下经济,并从有利于政策的执行、统筹林地整体经营、信息利用、技术扶持、人力资源合理利用出发,主张林下经济发展应该以国有林场为主力[6]。尽管众说纷纭,但万变不离其宗,都可以归结为林下种植、养殖、游憩三大类。其中林下种植包括林下药材种植、林下食用菌培育、林下野菜栽培、林下牧草和绿肥种植、林下育苗和经济林培育;林下养殖包括林下畜禽养殖和特种经济动物养殖;林下游憩包括森林旅游观光、林下休闲娱乐等。适宜淳安(含千岛湖)乃至杭州市的林下生态经济产业发展模式。笔者认为发展林下生态经济产业宜以国有林场为主力军。通过林分改造方式,林下带状、块状、点状补植南方红豆杉、油茶、杨梅、柿、杨桐、茶叶等经济树种林下种植模式;利用森林发展畜牧养殖和野生动植物驯养繁殖开发,林下养殖山鸡、草猪等,丰富菜篮子供应的林下养殖模式;围绕生态文化游憩定位,坚持在生态游憩中渗透生态文化教育,将国家级良种基地以及独特的文化和山水人文底蕴相融,森林休闲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相结合,使观光旅游、乡村旅游形成良性互补,并吸纳带动周边乡村农家乐发展的林下游憩模式[7]。
4林下生态经济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制约因素
4.1存在问题就杭州市而论,目前发展林下生态经济主要存在的问题有:(1)林下生态经济技术研究方面。由于林业周期长,做到长短结合,是林下生态经济的出发点和目标,而在技术层面上,遗传改良、选育、栽植等依然沿袭传统方法,真正实现安全、高产、高效,大有文章可做。(2)林下生态经济产品的生产经营加工方面。如何拉长林下生态经济产业链,发挥集群作用,提高经济效益,是直接影响林下生态经济发展的瓶颈。(3)林农在林下生态经济产品的营销渠道方面。大多林下生态经济产业还没有统一组织和协调,容易造成生产无序化,缺乏品牌经营渠道;同时在管理上缺乏对林下生态经济产业的整体布局和区域分布。
4.2制约因素顾晓君等(2008)认为发展林下生态经济的制约因素:(1)好的项目从哪来;(2)启动资金谁提供;(3)经营风险如何防;(4)市场如何开拓;(5)基础设施要加强[8]。发展林下生态经济产业主要归结为2方面的制约:一是生态方面,科学地揭示和正确地掌握不同环境条件发展林下生态经济产业的潜力,做到因地制宜发展;二是经济方面,作为一个产业链,推进规模化、基地化、标准化生产,并非易事。
5林下生态经济产业发展方向
5.1指导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遵循生态学原理和市场经济规律,以生态受保护、农民得实惠、企业增效益为宗旨,以产业技术为支撑,整合多种资源,按照区域化、标准化、产业化、市场化的发展思路,建立以林为主,林下种植、林下养殖、采集加工以及森林景观利用等相结合的复合经营林业,延伸林业产业链,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最大限度地提高综合经营效益,提高农民的幸福指数,使林农形成一种新的更好的生存生活方式。
5.2发展原则
5.2.1坚持生态经济原则在确保森林资源安全的前提下,结合当地自然条件和生产经营习惯,选择、推广切合本地实际,适宜本地区林下产业发展模式。重点开发用材林地、经济林地林下资源,采取“适宜、适当、适度、适用”的方法,确保林地可持续发展[9]。
5.2.2坚持集约经营原则聚集生产要素,重点培育区域化的特色基地与专业市场,强化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建设,注重生产、加工、销售环节的配套发展,加快形成种养加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产业化经营体系。
5.2.3坚持科技兴林原则发挥科技在林下生态经济发展中的突破、带动、支撑和引领作用。搞好科技创新和科技示范,特别是在种苗培育、病虫害防治、林产品加工等方面加强科技服务。
6林下生态经济产业发展保障体系
6.1切实加强领导,做好协调管理把林下空间作为宝贵的战略资源来看待,把开发林下生态经济作为一项长期的发展战略,成立林下生态经济产业开发领导组织,积极给予并向上争取政策扶持。林下产业属于新兴产业,要加强资源协调管理,制定林下产业区域、产品调整规划,合理布局林下生态经济产业结构。注重林下生态经济产业引导的超前和适度性,及时开展阶段性总结和思路梳理,防止一味行政推动,引起产业、产品和规模结构性失衡,引导林下生态经济产业深入发展。
6.2拓宽融资渠道,加大资金投入规范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建立林权交易中心和林产品专业市场,大力开展林权抵押贷款,推进森林保险,拓宽融资渠道,支持林下生态经济发展。按照性质不变、渠道多样、捆绑使用的原则,发展林下生态经济与农业综合开发、经济结构调整、畜牧养殖、扶贫开发、科技推广等项目,在资金使用上完全可以有机结合起来。
6.3坚持典型示范,发挥辐射作用实施林下生态经济试点,动员、引导农民利用丰富的林地资源优势,探索林下生态经济等多种复合经营发展模式。建立一批不同类型的林下生态经济特色产业示范园区,发挥示范辐射作用。做大做强加工企业,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带动林下生态经济产业发展。
篇3
一般来说,制度是一个社会中的一些游戏规则,是一系列被制定出来的规则、程序和行为的道德伦理规范。它由非正式约束(道德约束力、禁忌、习惯、传统和行为准则)、正式约束(宪法、法令、产权)和实施机制组成,目的是调节人与入之间的社会关系,以维护社会的正常秩序并促进社会进步。但并非所有的制度都是合理的,从经济学的角度看,一个合理的制度是有效率的,是指在这一制度下,“参与者的最大化行为将导致产出的增加”。任何一项制度或新体制都可以看作是被“生产”或“供给”出来的,与分析任何一种新产品的经济性一样,必须将实施一项制度所支付的成本与制度收益相比较,只有收益与成本的差大于机会成本(旧制度的净收益)时,实施新制度才具有经济性或合理性。
市场制度是人类最伟大、最重要的发明之一,它在引导、协调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无可比拟的作用,然而它却没有很好解决与经济发展相伴随的资源破坏与环境污染,也就是说市场对生态问题是失灵的。产业生态化在这样的情况下被提出来,它指的是把作为物质生产过程主要内容的产业活动纳入生态系统的循环中,把产业活动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影响置于生态系统物质能量的总交换过程中,实现产业活动与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具体说来,实施产业生态化要求我们在生产中大力推广资源节约型生产技术,建立资源节约型的产业结构体系,减少对环境资源的破坏,倡导绿色环保消费。作为一种制度要求,产业生态化从定性的角度来看具有合理性和有效性,然而在实践过程中,它还不能算是一种有效率的制度安排。
二、产业生态化的制度
任何经济活动都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对于经济活动主体而言,会产生外部经济效果和内部经济效果。内部经济效果是经济活动主体追求的经济效益,外部经济效果则是经济活动对他人和社会产生的效益。即便在产业生态化的过程中,经济活动主体为了追求自身经济利益,也往往忽视甚至无视其外部经济效果,使环境资源难以被合理地开发和利用。产业生态化在制度规定上无法克服这个矛盾,这是由环境资源的公共物品性、产权的非存在性和外部不经济性决定的。
(一)环境资源的公共物品性质
公共物品是指其消费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它性的物品。如果一个商品在给定的供给水平下,向一个额外消费者提供商品的边际成本为零,即额外的消费并不增加额外的成本,或者说任一消费者甲对该物品的消费并不影响乙同时对它的消费,则称该商品的消费具有非竞争性。通常我们所说的公共物品并非纯粹的公共物品,只不过其消费具有较高程度的非竞争性和非排它性罢了,环境资源即其一例。
环境资源作为具有较高程度的公共物品性质的物品,仅仅依靠私营厂商是无法充分提供其生产的。私营厂商通常以利润为追逐目的,如果私营厂商提供公共物品,由于该物品的消费具有非排它性,厂商很难排除不付费的消费者,即收费难;如果没有其它因素加入,厂商必将收不抵支,退出公共物品市场。消费者之间通过谈判,达成一个一致性意见,以实现公共物品的充分供给也是不可能的。其原因在于:第一,由于消费的非排它性,一些消费者出于搭便车的动机,不愿显示真实偏好;第二,消费者数量众多,谈判费用过高。最后,即使假定公共物品的生产可无限分割,由各单个消费者分别提供,也会由于理性化的个人忽略其提供的公共物品产生的外部性,而导致公共物品的供给不足。因而,在产权私有、自由交换的市场体制中,环境资源的供给必定是不足的,只不过其表现形式不是我们通常所见的短缺,而是环境的污染和自然资源的破坏。
(二)环境资源产权的非存在性
产权是人与人之间由于稀缺物品的存在而引起的与其使用相关的关系,这种关系不是人与物之间的关系,而是指由于物的存在及关于它们的使用所引起的人们之间相互认可的行为关系。当前许多环境资源产权不明是产业生态化的重要障碍因素,表现为因产权不明而导致的资源无价和低价。在人类历史上,对于土地、水、森林、草原等资源的产权没有任何界定而处于公共领域;经过漫长的历程,到了今天,其产权界定和保护实施仍是很不充分的,有许多在名义上、有更多在实际上仍处于公共领域(当然,这种情况在不同的国家、地区具有程度上的差异)。“资源低价、无价”的观念根深蒂固,使用者通常可以不付成本,或以极低的成本开发利用公共资源来获取个人利益最大化,导致公共资源的过度使用和低效率使用,没有也无法实现产业生态化。
环境资源也是一种可供消费(包括中间消费和最终消费)的物品,当它不存在稀缺问题时,没有进行产权界定的必要,而是让产权处于公共领域(称之为非存在产权),可自由取用。但是不稀缺是相对的,随着自然、社会、经济技术等条件的变化,原来不稀缺的物品,会变成稀缺物品。稀缺意味着消费时存在矛盾和冲突,由此引出了选择问题。而要进行合理选择,在存在交易费用的情况下(而它总是存在的),首先要进行产权界定。否则,随着经济的发展,对环境的利用日益广泛深入,“公共土地的悲剧”必然在环境资源上上演。
(三)环境资源生产与消费的外部不经济性
当一种消费或生产活动对其它消费或生产活动产生不反映在市场价格中的间接效应时,就产生了外部性。在这里,我们把增进环境资源质量的活动称为自然资源的生产,把环境资源的利用称为自然资源的消费。生产环境资源产生的成本通常由生产者自己承担,由此而带来的利益却由社会或社区成员来部分分享甚至全部分享。同样,其消费带来的利益由消费者自己享用,而由此带来的成本却由社会部分甚至全部分担。这种生产与消费的成本负担和利益享用:的非对称性――外部性,在海洋鱼类、公共牧场、森林、空气、水等共有资源方面,表现得非常明显。例如,一家钢厂向河中倾倒废水,影响到下游渔场的生产,且不因此而向渔场提供赔偿,这就是外部性(负的)。对于具有外部不经济性的物品,边际私人成本小于边际社会成本,导致产量过多。又由于产品不正确的定价,市场主体会无限制地开发利用共有资源或排放污染物。从短期看,每个市场主体都可以从其过度开发利用资源或排污行为中获得全部的正效益,而由此产生的负效益则分摊给其他的开发利用者及后来者,在获取利润最大化动机的驱使下,每个市场主体都会无节制地开发、利用环境资源。其结果从长期看,多个市场主体的共同行为必然导致环境资源的枯竭、污染和毁灭,对社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三、实施产业生态化的制度性手段
要实现产业生态化,谋求经济效
益与生态效益的协同提高,就得有办法解决上述问题。有必要指出的是,环境资源生产与消费的外部性,与其产权安排及其公共物品性质具有密切关系。如果环境资源产权得到较为完全的界定和保护,其产权的非存在性得到改进,那么,环境资源生产与消费的外部性将会减少,因而,要实现产业生态化,首先,最重要的就是使环境资源产权化。
产权是描述人们或厂商可以对他们的财产做什么的法律规则。针对环境资源外部不经济的问题,科斯在1960年所著的论文《社会成本问题》中给出了解决方案,即用界定产权的方法来解决外部性的低效率。他指出外部不经济具有相互性,制止甲对乙损害的行为,会对甲造成损害。真正要解决的问题是允许甲损害乙还是允许乙损害甲,即是将产权界定给甲还是界定给乙。只要产权界定清晰,同时交易成本为零或可以忽略,那么,外部性问题可以通过市场交易的方式自行解决。例如对于厂商向河里排放工业废水,造成河中鱼类大量死亡,环境破坏,使以捕捞河中鱼类为生的渔民造成损失而言,若假定厂商对使用该河处理废水有产权,而渔民对“无废水”河水并无产权,结果厂商就没有动因把废水包括进生产成本,从而减少排污,即“厂商把废水产生的成本外在化”了。若假定渔民拥有该河产权,那么他们就可以要求厂商向他们付钱以获得倾倒废水的权利,厂商需支付与废水有关的成本,这些成本就会内部化,从而使资源的有效配置得到实现。
篇4
关键词:循环经济 生态工业园区 环境会计
一、发展循环经济、推进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的理论意义及实践
按自然生态学原理,自然界生物与非生物共同形成一个生态系统(ecosystem)。人们受自然生态系统的组成和运动原理的启发,发现不同工业系统间也与自然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物质一样,在一定条件下存在关联作用。为探索经济可持续发展道路,人们提出循环经济模式。循环经济的核心是以物质闭环流动为特征,运用生态学规律把经济活动重构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和“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的循环利用模式,使得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从而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达到消除环境破坏,提高经济发展规模和质量的目的。
以循环经济为指导思想,我们可以开展生态工业的设计。对于一个地区来说,如果能在生态工业理论的指导下,结合当地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以及产业结构构成,通过有目的的规划,进行多个企业或产业间的链接和组合,建立起相互关联,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生态工业体系,无疑对该区域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加快经济发展速度,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实现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生态工业园区(Eco-Industrial Parks,简称EIPs) 是继工业园区和高新技术园区之后的第三代工业园区,它是以循环经济理论为指导,以资源再利用、再循环为模式,以节能和环保为目标的人工生态工业系统的建立。
EIPs的建成将使在一定区域内的工业企业形成互动的产业链,产业链的上段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物都在下段的生产过程中得到充分利用,把污染物消灭在生产过程中。这样,既实现了EIPs内生产过程的清洁化,又实现了污染物产生的最小化,和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同时,由于废物的充分利用带来一定的效益,使污染治理变成企业在经济利益驱动下的自觉行为,而不是在政府行政强制下的被动行为。
从国外的实践看,生态工业园中的企业实行资源减量化,再循环与回收利用,废物的再资源化等措施能大大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资源的使用量。通过地域毗邻的企业集群的相互利用废弃物,使物质与能源再资源化,达到合理利用。
我国多个城市正积极锻造“生态工业园”,以期成为经济转型的重要推手。就我国而言,生态工业园是继第一代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二代高新技术开发区之后出现的第三代工业园,对于它的研究和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在实际的操作中可能还会遇到诸如技术、政策等各方面的障碍。本文主要从会计学的视角对生态工业园的确认计量、报告和分析进行初步探讨。
二、循环经济下生态产业链环境会计的构想
关于生态会计目前尚无定论,史迪芬·肖特嘉和罗杰·布里特在其著作《现代环境会计问题、概念和实务》中指出的将生态和经济事项主要是融入企业环境会计的框架。而在EIPs区域内,生态产业链环境会计应从区域内整个生态环境资源出发,着眼于高效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其目标可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基本目标,就是促使生态产业链系统注重系统经济效益和链上同盟者经济效益的同时,重视资源利用、生态环境,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努力提高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二是具体目标,就是组织相应的会计核算,确认和计量整个系统在一定期间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尽可能为社会披露整个生态产业链的生态环境的有关信息。
(一)生态产业链环境会计的会计主体
生态工业的发展并不只是立足于单一的工业企业或产业的发展,而是建立在多个企业或产业的相互关联互动发展基础上的。因此,以一个会计主体为核算与监管范围则显的过于狭隘。由于价值链会计的目标不仅仅是企业内部价值链的价值增值,更重要的是包括上游供应商和下游销售商的整个产业价值链增值。
于是,生态产业链的环境会计主体应有两个方面:一是生态产业链上的、作为会计报告主体的单个企业或组织;二是生态产业链上的所有同盟企业或组织。它们将分别开展其相应的环境会计的确认、计量和报告。
生态产业链环境会计将会计管理的范围由单一会计报告主体扩大到整个产业链价值区域内所有的会计报告主体,它突破了原有会计主体概念的束缚。在EIPs区域内生态产业链环境会计报告主体可分为两种:一是生态产业链上的产业链价值的建设单位如盈利性企业,企业进行微观环境会计核算;二是生态产业链上的生态保护单位,这些单位是政府环保单位或从事环保事业的非营利组织,它们从事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以及宏观环境会计方面的核算。
(二)以环境成本为中心,注重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在EIPs内,生态产业链上的企业其环境会计突出核算生态环境成本,在提高企业自身经济效益的同时,需要注重区域生态环境效益,要求企业全面反映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这是生态产业链环境会计的重要特征。因此,需要从物质流和能量流及价值流的角度进行研究。产业生态重点关注的是生态效率评价以及提高生态效率的对策与途径研究。其分析方法主要有全额成本评估法、生命周期评估法、物质流分析、能量流分析等。不管这些方法的具体表现形式和计算方式如何,其根本出发点是生态效率,着眼点是物质和能量两个要素,关键变量是物质流和能量流。
同时,生态效率与企业财务价值估价是相关联的,它会产生下列影响:(1)使企业获得更高毛利;(2)降低企业对流动资产和固定资产的追加投资;(3)降低企业的资金成本;(4)降低企业的税收负担。于是,企业会产生更多的自由现金流量,从而增加企业财务价值。此外,企业有更多现金流可用于股利分配,生态效率可降低企业债务负担。
在宏观环境会计上,可考虑以下一些因素:(1)国家财政转移支付维护生 态资源资金来源渠道。国家财政转移支付维护生态资源的资金来源渠道有二:一是向生态资源的直接耗费者收取生态资源耗用税,二是对生态资源的受益者收取生态资源维护费等。(2)财政对区域转移支付量的确定。财政一定时期对区域的转移支付量,表现为各区域生态收益之和。它等于区域生态利润之和加上区域生态成本之和,用公式表示:区域生态收益之和=区域生态利润之和+区域生态成本之和。其中,区域生态利润=区域新增生态资源×区域平均投资利润率;区域生态成本的确定应采用“盘存计耗”评估法,即先对某地、某一时点人们认可的生态环境状况下的生态资源总存量进行全面的多方位的评估,并作为该区域的“生态资产”和“社会权益”同时记入“生态资产”和“社会权益”账户;然后再对现已被破坏的资源状况进行估价,并确认其现存的存量价值,并记入该区域现在拥有的生态资产和生态权益。将以上两者相减,其差额就是被破坏所损失的生态资源价值,这也正是应对其进行补偿的重置生态成本量价值。用公式表示:区域生态成本的补偿价值=区域生态资源总存量价值—区域生态资源现存量价值。
(三)以生态效率指标评价生态产业链各会计主体
生态效率指标(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dex,EPI),它是环境业绩变量与财务业绩变量的比率(生态效率=环境业绩指标/财务业绩指标),该指标计量单位价值的环境影响。它可实现环境业绩与财务业绩评价的结合,或至少可衡量相对于其经济活动量而言的企业的环境业绩,它是财务业绩指标和环境业绩指标实现结合评价的一种方法。例如,每单位销售额或每单位增加值的污染物排放或资源消耗量。这与计算每单位GDP的能源强度类似。在这里,它变成了每单位产出或每单位GDP的环境强度(或影响)。
生态效率指标既可在同行业内企业间作比较,也可考核某企业业绩变化。生态效率现有考核指标有环境指标和经济指标两大类。一般说,所有致力于环境业绩指标研究的国际组织,都使用类似方法或计算类似的一套指标。能源、物质资源消耗和废弃物与财务变量之比是最常用的。
【参考文献】
[1]李静江.《企业环境会计和环境报告书》【M】清华大学出版社
[2] Stefan Schaltegger,Roger Burritt.《Contemporary Environmental Accounting)), Sunyo Translation Series Accounting Classics【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3]乔世震,乔阳.《漫画环境会计》【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4]张秀敏,姚建明.基于可持续发展观的环境会计问题分析【J】生态经济2007(12)
篇5
工业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县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以资源开发为重点的米易工业,只有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循环型经济,才能有效解决资源、环境与发展的矛盾,实现*经济的新跨越。
一、基本概况
*石材产业集中区是经*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下设的集中区之一。该集中区使用*国有闲置土地进行规划和建设。集中区一期总体规划包括a区、b区、c区,规划面积28.8公顷,于2005年7月委托苏州科技学院城市规划设计研究所设计,2006年7月通过评审。集中区二期总体规划为d区,规划面积80公顷,于2007年5月委托攀枝花市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2007年7月通过评审。*政府已批准规划实施。
规划区位于××镇*,占地面积120公顷,紧临214省道,距高速公路出口3千米,距*铁路米易火车站5千米。集中区以提升产业档次、做强做大花岗石产业为目的,把石材产业集中区建设成西南地区最大的加工、批发、销售一条龙综合性大型建材和一、二类工业集聚地的生态产业集中区。
*石材集团等15家企业已正式入驻集中区,其中花岗石加工企业13家,花岗石废料综合利用建材企业1家。到目前为止,协议投资金额为21700万元,一期设计安装花岗石加工切机200台,其中园盘锯188台、组合锯10台,砂锯8台,已形成年产板材250万m2以上的能力。到2010年,集中区建成达产后,实现年加工花岗石荒料15万立方米,将年产板材400万平方米以上,实现产值5亿元以上、税金3000万元以上。成为西南地区最大的石材加工集散、贸易基地。
*花岗石资源丰富、品种多、易开采,经过地勘单位和市、县地矿部门多年努力,已基本查清我县花岗石资源情况,包括“中华绿”、“翡翠绿”、“豹皮花”、“紫罗兰”、“冰花兰”等品种。花岗石矿主要分布在白马镇和草场乡,目前已求得“中华绿”花岗石d级资源量3300万立方米,“翡翠绿”花岗石d级资源量1841万立方米,“豹皮花”花岗石d级资源量448万立方米,“冰花兰”花岗石d级资源量3500万立方米。除此之外,还有“二滩兰”、“星星黑”、“紫罗兰”等花岗石品种正在逐步开发。
二、建设生态工业园区的指导思想、目标和意义
以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综合对废弃物进行产业化无害化处理,提高资源利用率为基础;以资源的循环利用和无害化处理为手段,实现经济增长、资源的有效利用、环境保护。坚持科学发展观,突出发展主题,以人与自然和谐为主线,以生态建设、生态恢复和生态环境保护为重点,运用生态学原理和循环经济理论破解发展难题,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特色工业强县,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依托资源优势,坚持市场导向,优化生产力布局,加快制度创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做大做强支柱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链,积极培育新兴产业,促进企业技术进步,不断开发新产品;扩大对外开放,承接产业转移,强化科技支撑,推进结构调整,形成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布局合理的循环型工业发展新格局,实现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和谐统一。
到2010年,实现年产花岗石荒料15万立方米、板材400万平方米。实现产值5亿元以上。
三、建设生态工业园区的基础、途径和措施
政府统一协调各有关部门和科研机构,做好符合本县实际的理论论证、建立以提高资源利用率为基础的循环经济体系和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在技术范式革命的基础实现“两化一利用”,以合理高价格为手段,出让公共资源和污染物、废弃物的排放,促进企业自觉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率,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体措施:强制性地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企业生产过程的资源和能源消耗;延长和拓宽生产技术链,将污染排放在企业内进行处理,实现生产零排放。
(一)发展模式设计
石材产业生态工业园区发展模式:
废水(循环使用)
花岗石荒料—板材—边角料—工艺品
石浆(粉)碎石建材(免烧砖)
(二)资源市场运作,为建设生态工业园区奠定了坚实基础
近年来,尤其是2004年通过市场运作,公开拍卖了具有开发价值的矿权,改变了过去企业矿权无偿划拨,企业不珍惜资源,破坏、浪费严重的现象,迫使企业珍惜来之不易的,赖以生成的资源,逐步过渡到资源节约型、循环型、科技型轨道上来。
从2005年6月1日起全县所有花岗石加工企业废水必须实现零排放,*工矿区将对石材产业生态园区花岗石加工边角料和石浆进行统一管理和集中处理。
(三)政府调控、社会参与和投资主体多元化相结合,促进企业发展循环型工业
以“三个转变”为指导,充分发挥政府的组织协调和政策导向作用,狠下功夫,创造良好环境,出台优惠政策,加强政府可持续发展调控能力的建设,依靠和调动各地、各部门和全社会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尤其是增强民营经济的活力,努力把流向西部的国内外资金、技术、人才不断吸引到*,广泛争取国内外支持与合作,建立多种有效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实行全面开放。同时,严格执行市场准入制度,以生产企业规模化保障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环境保护。根据发展需要,不断调高进入门槛,限制初级产品的出境,促使企业不断开发新产品,延长产业链,充分利用有限的宝贵资源。
(四)科技进步为发展循环型工业提供了支撑
进入21世纪,人类面临严重的资源和环境压力,如何保持经济增长、环境保护、能源供给的平衡关系意义重大。石材及其相关产品的深入开发,具有较强的开发潜力,石材以其优良的性能、良好的环境相容性和对县域经济的巨大带动作用,得到我县的高度重视,市、县已将其纳入工业发展的重点。政府规划石材产品生产的新技术的应用和研发,促进科研科研成果有效转化;从政策、激励等多手段着眼,鼓励企业创新技术,应用新技术。使园区现出全面而快速发展的崭新局面。技术的不断成熟为白马工矿区发展循环型工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尤其是薄板生产技术的应用,在相同能耗的条件下,使得资源利用成倍提高。
篇6
长期以来,地方经济发展依赖招商引资,在产业梯度转移的“雁阵模式”中,拼的是劳动力、土地等要素的低成本。如今,在新常态的大背景下,一些地方试图超越“雁阵模式”,直接对接高端前沿的新兴产业,寻找到经济发展和招商引资的蓝海。
拼什么:生态、信息产业成新亮点
从今年上半年多省经济运行情况来看,生态和信息等产业成了地方投资亮点。依托青山绿水发展生态产业、突破区位瓶颈发展信息产业——不少地方政府在“拼什么”上不谋而合。
过去一些地方为了经济发展引入落后产能甚至重污染企业,破坏了一方水土。如今,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成了一道多选题。据湖南省统计局最近通报,今年上半年全省生态环境投资421.1亿元,增长35.4%,同比加快12.9个百分点。
位于大湘西地区的怀化市提出了建设五省边区生态中心城市的目标。怀化市委政研室副主任张松认为,生态是怀化最大的优势,今后要将生态理念、生态标准融入产业发展和生产生活方式中去,这样才能解决“生态不经济、经济不生态”的问题。
“以前在招商引资时,环保部门要服从县委、县政府的安排,为招商开绿灯。”湖南省某县环保局的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新环保法实施以来,这种情况基本没有了,不仅不会再引进有污染的项目,而且更加倾向于与生态相关的旅游休闲等产业。
在新一轮产业革命浪潮中,传统经济版图中不具备竞争优势的地方还意识到,和“互联网十”“大数据”概念相关的信息产业可以破解区位、交通等先天不足,成为新的投资增长点。
湖南澧县规划局局长黄波考察过北京、厦门等多个城市,深受智慧城市、数字化等理念触动。他认为,即使是澧县这样的中部县,如果地方政府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信息产业,完全可以闯出一条经济发展的新路子,在信息化和知识经济竞争中抢占先机。
“言大数据必谈贵州。”据了解,贵州省率先提出把大数据产业作为重要战略来抓,进行了一系列基础设施和平台建设,受到阿里巴巴、IBM等信息产业龙头企业的青睐。
湖南怀化市同样勾画了“智慧怀化”的宏图。怀化市委书记彭国甫认为,在继续做大做强传统产业的同时,要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这是怀化出奇制胜、后来居上的法宝。如果把电子信息产业与互联网结合起来,前景和潜力会很大,将改写怀化产业发展的历史。
目前,怀化市多个县区和工业园都在布局信息产业。比如辰溪县近期引入了两家总部位于深圳的电子信息企业;怀化市与浪潮集团签订了智慧怀化建设的战略合作协议,其中云计算服务中心的项目地址已经确定,有望在今年12月底完成基础建设。
怎么拼:从土地税收优惠到“软环境”
经济发展依赖招商引资,招商引资又依赖优惠政策,这是多年来地方发展经济的不二法门。然而,随着很多地方土地资源、劳动力的低成本优势不再明显,地方招商引资“怎么拼”显得困难重重。
事实上,长期以来全国大部分园区主要靠税收和土地优惠政策等吸引企业落户。一位负责招商的地方官员告诉记者,过去很多地方招商引资时拼“零地价”,不管什么项目只管往自己这边引进。实行“走出去战略、人盯人战术、无底线政策”,甚至连乡镇一级都有招商引资考核任务,因此形成恶性竞争。
国务院关于清理规范税收等优惠政策的文件出台后,传统的招商引资方式难以为继。对于相对发达地区,比如湖南的长株潭城市群,由于具有较强的经济基础和区位优势,更多的是在投融资等体制机制创新上做文章,以完成产业的提质升级。
长沙市经开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吴京生说,长沙经开区经过20多年的快速发展,在全国范围内乃至海外都有一定的品牌美誉度和影响力。即使没有税收等优惠,诸如创新奖励、产业引导基金等更加透明普惠的招商政策也能吸引优质企业前来投资。
而在相对偏远的地方,很多干部担心没有优惠政策后更难招商,最终出现“弱者越弱”的局面。不过,一些地方官员也意识到,清理规范税收等优惠政策很有必要,有利于营造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这是大势所趋,必须及早谋划招商引资方式的转变。
“现在不是要拼土地、拼优惠,而是要拼干部的作风。”彭国甫认为,在发展、改革、民生诸多领域能否有作为,取决于干部的作风和状态。地方干部不再庸懒散,提振了精气神,这就是一个地方吸引投资的良好“软环境”。
怀化洪江区工业集中区管委会主任何友君说,真正有实力的企业首先看重的是当地的营商环境和服务。管委会向企业承诺,“围墙内的事由企业做,围墙外的事由政府服务”。比如,出现问题管委会干部15分钟内要赶到园区,能现场解决的立马解决。
拼超越:力争打破“雁阵模式”
“雁阵模式”最早是日本经济学家提出的概念,指从日本到“亚洲四小龙”,再到东盟其他国家的产业转移过程。这种模式在我国国内同样适用,表现为东中西部的产业梯度转移。在传统的“雁阵模式”下,中西部地区往往只能承接相对落后、能耗较高、污染较大、附加值较低的产业。
经济新常态下,“雁阵模式”正在发生改变。湖南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肖毅敏认为,东南沿海地区向中西部的梯度推进和产业转移,过去一段时间确实有效,但随着很多产业向国外转移,这种模式的作用不再明显。
一方面,高铁、高速公路的加快建设,极大地缩短了东中西部的时空距离,弥补了中西部地区的区位短板;另一方面,大数据时代,诸如沿海、沿江等区位禀赋已经不再是吸引资金流、人才流、项目流的必然条件,中西部地区一开始就能够站在较高的产业起点。
“产业的发展可以是递进性的,也可以是跨越性的。”湖南师范大学教授、区域经济专家朱翔认为,中西部不完全是承接沿海的一些内迁产业,更重要的是从国际市场上寻找出路,通过互联网融入全球一体化浪潮,引进国际一流的产业。
不论是发展大数据等新兴产业,还是摒弃招商引资中的低成本竞争策略,地方政府实际上在有意或者无意地力争超越“雁阵模式”。
篇7
关键词: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生态工业园;资源优势;产业链条
中图分类号:F0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374(2010)06-0003-03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产业集群就已发展成为世界经济中颇具特色的经济组织形式,基于产业集群的工业生态园区有助于企业通过互动的合作与交流,发挥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效益。
一、相关理论概述
产业集群理论最初是由美国哈佛大学的迈克尔・波特教授提出。波特教授通过对多个工业化国家后认为:产业集群是工业化过程中的普遍现象,在所有发达的经济体中都可以明显看到各种产业集群。在此基础上波特教授开始用产业集群的方法来分析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竞争优势。
波特对产业集群的界定是:产业集群是由与某一产业领域相关的相互之间具有密切联系的企业及其他相应机构组成的有机整体。
本文认为:产业集群是指在某一特定领域中,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集聚,并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现象。一般来说,产业集群至少包括以下基本要素:(1)与某一产业领域相关,这也是产业集群形成基础;(2)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及其它机构之间具有密切联系,这是产业集群形成的关键;(3)产业集群是一个复杂的有机整体,这是产业集群的实体构成。
从成员来看,集群成员企业可以包括上游的原材料、机械设备、零部件和生产服务等投入供应商;下游的销售商及其网络客户,侧面延伸到互补产品的制造商,技能与技术培训和行业中介等相关联企业,以及基础设施供应商等。
相对于产业集群来讲,循环经济生态工业园区是一种新型、先进的经济形态,是集经济、社会、技术于一体的系统工程,生态工业园区不是一个地理上的概念,而是多个产业或企业之间相互关联的概念, 不受地域的限制,也没有明确的地理界限,只要存在企业间的生态关系,存在企业间生产过程中的循环联系,无论这个企业在什么地方都可以成为工业系统中的一个环节。 具体措施就是把一些在生产上具有密切联系的产业、企业聚集在一起,通过企业之间的废物交换、清洁生产等手段,把一个企业的副产品或废品作为另一个企业的投入物或原材料,实现物质的闭路循环和能量的多级利用,形成相互依存以达到能量利用最大化和废物排放最小化。
从世界范围来看,生态工业园较为成功的典型是丹麦的卡伦堡。卡伦堡工业园区的主体企业包括电厂、炼油厂、制药厂和石膏板生产厂,以这个企业为基础,通过交易方式利用其他企业产生的废弃物或副产品作为本企业生产中的原料,促进了废气物的资源再利用和水资源的循环利用,从而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处于良性循环之中,进而建立工业横生和代谢生态链关系。
从生态学角度讲,卡伦堡展示了一个简单的食物园,每个生物都消费其他生物的废料,并且能源在他们之间变得相互依赖。截至2001年初,他们用于输送副产品的7500万美元基础设施投资获得了1.6亿美元的回报。目前每年可节省的费用为1500万美元。
针对我国的实际国情,结合循环经济的特点,在我国发展生态工业园是十分必要的。建立工业园的途径有多种类型:(1)以循环经济的理念及生态工业的理论和方法,建设全新的工业园区;(2)以产业集群为依托,用循环经济的理念,完善已有的产业集群,形成循环经济的生态工业园;(3)虚拟园区。园区企业在地理上分散,但从废物循环利用,资源梯级利用入手,遵循市场规律,建立持久的物质和能量流动关系。
二、以产业集群为依托建立循环经济工业园
目前,我国很多地方也开始打造基于循环经济的工业园区。普遍的做法是通过从无到有的方式重新建立一套新的系统。这种模式需要政府投入大量的资金和土地,从实践来看,往往注重外延式发展,而忽视内涵式发展,进而存在着投资大、风险大的特点。
而依托产业集群建立循环经济工业园区则是在现有的集群区域进行循环经济的实践,通过市场、税收、法律、行政等机制对集群内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按照循环经济的基本要求进行规范,进而逐步实现集群内企业的物质与能量的节约与循环,从而实现集群层次的循环经济。其优势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成本上的节约。政府主要是运用市场、行政、法律的手段对现有的工业园进行治理与改造,而不是依靠大量的资金来促进工业园外延式发展。
2.更强的市场适应能力与抵御风险的能力。依托产业集群对工业园区进行构建,不仅重视物质与能量的循环使用上,而且还强调市场作用以及企业的经济效应。通过循环经济的原则对工业园区进行渐进式改造,尤其是通过试错的方式来摸索合理的路径,进而将市场的负面效应局限在一定的范围内。
3.实现企业的规模经济。规模经济是在一定条件下,企业长期平均成本随着生产和经营规模的扩大而不断下降。规模经济是经济效益对所有经济活动的共同要求。循环经济工业园的主要特点就是企业之间相互利用副产品与多余的能源。由于产业集群内企业数量众多,而且众多企业都是从事价值链的一个或几个环节,从而使众多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具有较强的同质性,进而价值链上的上游企业为下游企业的生产提供丰富的资源,使之达到生产的经济规模。
三、产业集群对循环经济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的促进作用
从国内外发展循环经济的经验来看,循环经济生态工业园区是推进循环经济最有效的发展方式。从我国循环经济试点来看,取得最显著成效的也是在园区,这主要是因为园区是一种特殊的区域,其以独特的聚集优势、产业优势、政策优势、地域优势以及示范效应而在区域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因此,选择以循环经济园区为重点和突破口推进循环经济,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是可行且必要的。
(一)有助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循环经济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通过将过于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的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基于产业集群的生态工业园区,由于相关企业在园区内集聚,这不仅可以避免各个企业分散生产经营的劣势,而且还可以提升集群的集聚优势,在集群内部,一些企业可以把另一家企业的废弃物或副产品通过交易购买方式作为本企业的原料,从而建立工业衍生和代谢生态链关系,从而增加了园区内的物质资源的利用环,进而延长了物质资源在工业园区的流动链条,进而减少了园区内的废弃物及污染物的排放。
(二)有助于增强园区内的信息优势
产业的发展离不开资源的支撑,但是资源并不是狭隘的有形的自然资源,而是更为宽泛意义上的资源。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资源不仅包括了各种新能源,还包括教育和研发机构提供的智力支持和知识储备以及产业发展以及企业生产经营的信息支持。在一个特定的工业园区内,大量企业聚集在一起,一些科研机构也进入园区,这样必然有助于企业之间、企业和科研机构之间的信息交流,特别是面对面地交流。这些信息包括企业生产经营产生的废料的信息以及对这些废料、废弃物或副产品的再生利用信息、清洁生产的技术信息、循环经济发展的信息等。
(三)有助于集群内部的企业降低污染防治成本
基于产业集群的生态工业园区,由于同类企业在园区内的集聚,为污染集中治理提供便利,降低污染防治成本。由于是同类企业(或相近企业),其在生产经营过程产生的废弃物或副产品、污染物等,在种类、性质上也具有同质性或相近性。同质(或相近) 废弃物或副产品、污染物在园区内的集聚有助于提高废弃物、污染物的浓度和回收利用价值,有助于企业进驻园区来专门从事废弃物、污染物的循环再利用,这也有助于降低废弃物、污染物回收利用价值或治理成本。
(四)有助于达成对生态环境保的基本共识
产业集群突破了以产品为中心,产品品种单一的传统模式,走向以体现客户个性化、多样化要求,以满足市场需求为中心,以产品附加值为主要获利能力,这正是现代生态工业园区产生、发展的背景条件。基于产业集群,有助于园区内的企业增强相互信任,并进而形成相互依靠、相互协作的合作与竞争关系。在集群生态可持续发展中,可以进一步促进、培育本地集群协作与合作的乃至集体生存的环境保护文化,为本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确立更持久的心理凝聚力。
(五)有利于循环经济中有关的技术创新
波特在其“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指出,自然察赋、需求状况和相关及辅助产业的带动都能给一个区域带来竞争优势,但这种优势并不是可以永续持久,而持续创新则是区域发展的不竭动力。在集群内部,基于共同价值链,不同部门、企业之间可以进行相互学习,有助于企业及整个价值链内部的技术创新。在产业集群内部,一方面大量企业为了提升核心竞争力,需要进行不断的技术创新以及更好的服务企业,也需要大量的研究机构来提供理论核技术支持,在集群内部的各企业之间以及企业和科研机构之间可以相互学习、交流,进而形成长期的合作关系,这必然有助于促进集群内部的技术进步。另一方面,集群内部的生产企业、供应商、用户在地缘上的聚集,创新费用和压力就可以分散到集群的各个组织中去承担,缩短了新的创新反馈回路。
从工业园区自身来看,循环经济的发展本身也需要技术的支持,尤其是需要经济合理的创新技术的支撑。技术方面束缚会延缓工业活动达到工业生态要求的进程。
参考文献
[1]马凯.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大力推进循环经济发展[R].全国循环经济工作会议讲话,2004-09.
[2]解振华.关于循环经济理论与政策的几点思考[N].光明日报,2003-11-17.
[3]王玉庆.在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上的讲话,2004-09-23.
[4]国家七部委为“循环经济”把脉[N].中国信息报,2005-03-17。
[5]程达军.产业集群与循环经济工业园系统结构与动力比较[J].经济研究,2005,(9).
篇8
关键词:循环经济;轩岗矿区;生态产业链构建;建议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1-0-02
同煤集团现已发展成为以煤炭产业为基础,电力、煤化工、冶金、机械制造五大产业为主导,建材、国际贸易、建筑和文化旅游等多业并举,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新型综合性能源集团。根据2011年3月编制的《大同煤矿集团公司“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的发展思路和发展目标,在“十二五”期间,同煤集团实施大转型战略部署,围绕煤炭、电力、化工、冶金、机械制造和光伏产业,以千万吨级煤矿为龙头、以循环经济园区为载体、以绿色科技为支撑、以大项目为带动,形成煤-电-建、煤-电-化(气)、煤-电-铝、煤-电-硅等产业链,建设塔山、东周窑-马道头-潘家窑、朔南、白家沟和轩岗五大产值超百亿的循环经济园区。
按照同煤集团的部署,轩岗矿区目前的发展战略选择是坚持“做强轩煤,造福员工”总纲,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坚持以煤为主、适度多元的发展道路;科学规划现有煤炭生产能力,提高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效率,稳定产能,延长服务年限,做精做强本部,为实施战略转移提供掩护;树立循环经济发展理念,延伸以煤为基础的产业链条,择机适度发展非煤产业,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因此,轩岗矿区生态产业链的构建是轩岗矿区循环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矿区战略性转型的重要步骤。
一、轩岗矿区生态产业链构建的优势与可能
从政策环境角度来看,轩岗矿区作为同煤集团“十二五”规划中的循环经济园区之一,在政策、资金、人力、物力等各方面将得到莫大的支持。
从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角度来看,轩岗矿区煤炭采掘和洗选加工仅仅是产业链和产品链的起点,对煤炭资源的深度加工有广阔的空间,为进一步纵向延伸产业链条,创造更多价值,提供资源优势。再者煤炭的伴生矿物,煤炭生产加工中排放的煤矸石、煤泥、矿井水等,乃至受开采损害的土地都是资源,存在着巨大的潜在经济价值,具有完全的自主资源优势。
另外轩岗矿区采出原煤和洗选出的煤炭具有两重性。既可投放市场作为最终产品销售,又可以作为中间产品输送到下道工艺环节作原材料;与煤伴生的资源以及在煤炭生产过程中伴生的次级资源也具有两重性,可以开发利用也可以废弃掉。这说明煤炭产业的中间产品与最终产品难以界定,这将为构建轩岗矿区生态产业链提供了工艺上的可能和广阔的空间。技术是构建轩岗矿区生态产业链的核心。
二、矿区生态产业链构建的原则和程序
生态产业链是矿区生态经济系统的骨架,是矿区发展循环经济的基础。在构建矿区生态产业链时应遵循市场导向原则、比较优势原则以及进行调查和分析。
(一)矿区生态产业链构建的生态背景调查与分析
生态背景调查与分析是矿区生态产业链构建的基础和关键。生态背景调查与分析主要指的是矿区系统发展目标、社会经济环境、物流系统以及产业关联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矿区生态经济系统发展目标的调查与分析。矿区生态经济系统发展目标从内容上讲分为社会发展目标、经济发展目标和生态发展目标。从时间上讲,矿区生态经济系统发展目标分为长期发展目标、中期发展目标和短期发展目标。矿区生态经济系统发展目标将决定矿区生态产业链构建时间、规模和构建的内容,因此,它是矿区生态产业链构建的基础环节。
矿区自然、社会、经济等环境的调查分析。自然环境调查主要包括生物结构(人口、动植物、微生物等结构)、物理结构(气候、土壤、地理、地质等)、资源结构与特征(水、矿产资源结构与特征、能源等)等内容。同时还包括自然环境质量的调查,包括污染程度和污染特征(环境承载力、物种多样性、生态调节)等内容。社会经济调查包括经济结构与发展水平、服务水平、生活水平、科技水平、文教水平、管理水平、运输网络和社会风尚等内容。
矿区物流系统调查与分析。矿区物流系统是指以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为主,形成矿产资源开采、加工和利用的物流系统。根据矿区生命周期的特点,其各阶段物流系统也不尽相同。一般煤炭矿区生产物流可分为煤炭及下游产品、煤炭生产形成废弃物综合利用、煤炭开采同时采出的伴生矿物利用以及煤炭产品的深加工等系统。
矿区产业关联调查与分析。矿区产业关联主要指“各成员”与主导矿业的关联,其关联有前向、后向和环向关联。对于矿区来讲,由于受宏观管理体制和所能支配管理资源影响,矿区产业后向关联度和环向关联度弱,前向关联度最强,这是目前普遍现象。由于前向关联能给企业带来更多的附加价值,而且由于技术的发展,存在着紧密的技术经济联系。而对于环向关联来讲,未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所以造成大量废弃物排放到自然生态系统中,形成严重污染。因此,从发展的角度,环向关联度也应很高。
(二)矿区生态产业链的构建
矿区生态产业链构建的模式采取以主导产业链(基本价值链)为核心的生态产业链发展模式,向下纵向延伸和横向环向拓展。向下纵向延伸就是对矿产资源进行深加工;横向环向拓展就是将向下纵向延伸的生态产业链排放出来的副产品或废弃物再度深度加工,至此形成纵横交错的矿区生态产业链(网),达到社会、经济、生态环境效益协调发展。
纵向延伸产业链。通过生产和技术等手段,在矿区内,进行产业的纵向延伸。矿区中的煤炭和煤系共伴生资源,通过开采后,可以形成多条纵向产业链。以煤炭资源为基础的产业链纵向构建方式有以下几种:煤炭-电力-市场;煤炭-电力-电解铝-市场;煤炭-气化-市场;煤炭-气化-化工-市场;煤炭-焦化-市场;煤炭-建材-市场;煤炭-液化(煤变油)-化工-市场等等。
横向环向拓展产业链。在矿区生态产业链中,完全孤立的单一产业链是不存在的。矿区以煤炭和煤系共伴生资源的开采加工作为链状产业链,可横向环向拓展多条产业链。根据煤炭开采生产所排放的废物特征、矿区的资源条件和外部环境,煤炭矿区可在链状产业链的基础上,延伸出“煤矸石、煤泥-热电厂-热电”、“灰渣、矸石-建材厂-建材产品”、“煤矸石-充填复垦-土地资源”、“矿井排水-水处理站-供水”等多条横向环向拓展的共生产业链。
三、轩岗矿区生态产业链的构建
根据轩岗矿区生态背景的调查,结合轩岗矿区目前产业的基础以及周边市场环境的分析,对轩岗矿区生态产业链构建如图1所示。
图1 轩岗矿区生态产业链构建
根据矿区生态产业链发展模式,轩岗矿区循环经济产业构架中,纵向延伸的生态产业链如下:煤炭-电力-市场;煤炭-建材-市场。未来轩岗矿区生态产业链中将根据实际情况增加几条纵向的产业链,如煤炭-液化(煤变油) -化工-市场;煤炭-焦化-市场;煤炭-气化-化工-市场等。横向环向拓展的生态产业链如下:煤矸石、煤泥-热电厂-热电;灰渣、矸石-建材厂-建材产品;煤矸石-充填复垦-土地资源;矿井排水-水处理站-供水。另外在原有横向产业链中又有相应的产业链衔接,如:矿井水-水处理站-供水-电厂-热电;煤矸石、灰渣-建材厂-建材产品-电厂-热电,围绕热电厂,实现了矿井水和煤矸石、灰渣等固体排放物合理高效循环利用。
四、轩岗矿区循环经济发展的建议
与传统煤炭生产方式相比,轩岗矿区循环经济园区的构建主要达到四个层次的提升和努力:一是区域经济科技层次高,相关项目需争取采用国际、国内最先进的技术设备和技术工艺,产业链条完整;二是资源回收率高,力争达到85%以上;三是变废为宝,煤矿伴生资源和各个产业的废弃物得到了充分利用;四是改善了区域环境质量,把传统开发模式中的环境污染问题作为企业开发的重点进行综合利用,加强生态修复和环境建设。最终目标是通过生态产业链的设计和循环经济产业体系的构建达到社会、经济、生态环境效益协调发展。
因此,轩岗矿区要发展循环经济,构建生态产业链,需要跨越传统的煤矿设计和生产模式,全面考虑煤炭、洗选、发电、建材的能源生产主线和土地复垦、矿井水利用的资源开发副线,尽快交织成循环经济的良性发展模式。
(一)纵向生态产业链的关键环节
煤炭矿区的主导产业还是煤炭开采,因此重点发展的产业还是以煤为主,加强煤炭开采的技术设备支持,着重于煤炭的深加工,促进煤炭洗选加工的完善和经济效益的提高。煤电联营,热电产业的发展,不仅促进了煤矸石、煤泥的消化利用,也为我国电力需求市场提供了更多的电力供应,推动了电力产业的发展。因此,轩岗矿区电厂的建立和规划是循环经济发展着重考虑的关键产业。另外,目前煤化工产业的发展趋势明显,已经逐步入正轨,并有了相应的煤炭企业煤化工产业示范案例。因此,从长远的角度来看,轩岗矿区循环经济的发展需酌情考虑煤化工产业的规划,因地制宜,从而实现煤炭资源的最大化循环利用,降低污染和能源浪费。
(二)横向生态产业链的关键环节
煤炭矿区横向产业链的构建是基于煤炭开采和深加工利用过程中排出的固体废弃物、废水以及伴生矿物等资源的循环利用。因此,横向产业链着重解决的问题是污水的处理,煤矸石、煤泥以及电厂灰渣的处理,伴生矿物资源的利用等等。从这些角度衍生出来的产业主要是建材产业,通过变废为宝,带动轩岗矿区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共同提升。
综上所述,轩岗矿区循环发展的关键环节主要包括四大产业:煤炭洗选加工、煤化工、电力、建材以及两项资源处理:矿区污水处理和煤矸石、煤泥、灰渣的综合利用。这些产业的建立和规划需要在轩岗矿区原有的基础上,考虑轩岗矿区的实际情况和能力背景以及周边市场环境,当然更离不开技术的支持。
五、结语
鉴于我国未来能源结构调整和煤炭资源深度加工产品市场的发展,煤炭企业价值链的延伸方向以下游为主,并且逐步发展到由价值链延伸到产业链,把煤炭企业建设成为以煤为基础,煤和非煤相关产业并举的多个价值主链的综合高效型企业。因此,轩岗矿区通过生态产业链的构建,发展煤和非煤产业,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促进矿区循环经济的发展,从而为矿区的综合效益的提高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耿殿明.矿区可持续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
[2]张帅,安栋,等.基于资源综合利用的煤炭矿区生态产业链构建[J].煤炭经济研究,2010(8):11-14.
[3]田富军,杨昌明,等.构建基于循环经济的煤炭产业发展模式[J].中国物流与采购,2010(11):66-67.
[4]席旭东,宋华岭.矿区生态产业链(网)结构与特性探析[J].中国矿业,2009(6):53-56.
[5]战彦领,周敏.国内煤炭产业链整合路径与模式研究[J].煤炭经济研究,2008(12):21-23.
篇9
关键词:生态规划 循环经济 产业链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5-0164-03
一、青海省循环经济产业链模式研究的现实意义
发展青海省循环经济重视生态与产业链和谐发展现实意义在于“四个利于一个要求”,发展青海省循环经济重视生态与产业链和谐发展有利于青海省生态环境的恢复;有利于青海省经济结构调整,减少环境污染;有利于青海省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可持续开发利用。
总之,青海省发展循环经济,重视生态与产业链和谐发展是在长期的探索中找到的一种符合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有效模式,是人类对难以为继的传统发展模式反思后的创新,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以促进青海省经济持续、高效、健康地发展。
二、区域生态规划基本原理与现实意义
生态规划就是要通过生态辨识和系统规划,运用生态学的原理、方法和系统科学手段去辨识、模拟、设计生态系统人工复合生态系统内部各种生态关系,确定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的生态适宜度,探讨改善系统生态功能,促进人与环境持续协调发展的可行的调控政策。其本质是一种系统认识和重新安排人与环境关系的复合生态系统规划。生态规划具有以下特点和科学内涵:(1)以人为本;(2)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前提;(3)系统开放、优势互补;(4)高效、和谐、可持续。
生态规划基本原理主要分为:(1)生态平衡原理;(2)趋适开拓原理;(3)协调共生原理;(4)区域分异理论;(5)整体优化理论;(6)高效和谐原理;(7)可持续发展理论。
生态规划的主要方法是以生态学原理和城乡规划原理为指导,应用系统科学、环境科学等多学科的手段辨别、模拟和设计人工复合生态系统内的各种生态关系、确定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的生态适宜度,探讨改善系统结构与功能的生态建设对策,促进人与环境关系持续协调发展的一种规划。
然而区域经济发展规划通常由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和基础建设四部分内容组成。前三部分的规划内容既有联系又有差别,形成了一种相互的“交集”,而基础建设规划是上述三部分交集的“交集”。就是说,对于制定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社会发展规划或生态环境规划,必须考虑到其中“两两”和“三者”之间的相互依存与制约关系;而对于城市的交通道路、房屋建筑、给排水系统、公共场所配备等基础建设规划,均要考虑到上述三个方面的需求和保障。相较而言,生态环境规划则是城市有序发展和良性循环的基础,其目标旨在能够保障其经济繁荣、景观优美、环境清洁、人居舒适及其与外部地区自然环境的谐和。
因此制定区域生态规划,应根据青海省本区域或本地的自然、经济、社会条件和污染等生态破坏状况,因地制宜地研究确定本地区的生态建设性状指标,以确保资源的开发利用不超过该地区的资源潜力,不降低它的使用效率,保证经济发展和人类生存活动适应于生态平衡,使自然环境不发生剧烈的破坏性的变动。青海省发展循环经济的长久战略,必须以区域生态规划为重要目的进行和谐型产业链模式创新设计,不断需求突破发展之举。
三、青海省循环经济产业链模式分析
改善循环经济产业链模式是缓解生态环境压力的有效途径。以循环经济的理念对不同类型产业链模式针对于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改造,是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途径。对于不同地区,不同的实际情况,应进行循环经济产业链模式改造规划,在整个地区中形成能源、物料的循环利用网.在区域生态规划动态仿真模型下的青海省循环经济产业链分析。区域生态规划动态仿真模型下青海省循环经济产业链分为上中下游产业链,具体来说:上游产业链包括农业、牧业、资源开采产业。例如,马铃薯油菜等经济作物种植业、藏药种植业、牛羊养殖业、原油天然气开采业、原煤开采业等。中游产业链主要包括:资源加工业、制造业、藏医药加工业。例如,清真食品经济、铜资源加工产业、高原特色食品加工经济等。下游产业链主要包括:部分高附加值服务业、银行金融业、部分高科技产业经济,例如:教育业、高原特色旅游业、金融市场、新型光伏产业链等。
2.针对“十一五”青海省循环经济完成成果的产业链分析。青海省地处青藏高原,资源富集。气候、区域、资源、人文等都具有鲜明的特色和独特的禀赋,为发展特色优势经济提供了良好的前提和基础。在“十一五”中,青海省实施了资源转换战略,大力发展了特色经济。进一步加快优势资源的综合开发、循环利用、有效配置,发展和提升了既具有青海特色又具有比较优势和市场竞争力的产业,其循环经济产业链下也取得了许多可喜的成绩。(1)上游产业链主要集中于农牧业方面,在“十一五”期间,全省农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3.5%。(2)中游产业链还主要集中于工业方面,青海省采取多种措施,提高了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水平,大力发展了特色工业。在“十一五”期间,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3)下游产业链还主要以特色旅游为引领,“十一五”期间,青海省也加大力度,促进了服务业快速发展,并开拓了金融、高端科技产业的发展。五年间,全省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其中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20%。
总的来说,在青海省过去的“十一五”发展中,循环经济产业链逐步凸显其特色和活力,总体是成功的,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其自然气候与地理等的局限性使得青海省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依然存在着许多不足,结合产业链模式图,我们可以看出青海省循环经济产业链模式局限于中上游产业链环,下游产业练环只是局部突出,说明其依旧处于欠发达经济状况。
四、关于青海省循环经济产业链模式改进建议
1.在“十二五”期间,继续稳健发展青海省特色产业方面的重点工程。力保特色农牧业重点工程:继续稳步扩大规模油菜生产基地,优质杂交油菜制种基地;规模马铃薯生产基地,制种基地;优质蚕豆出口基地;优质青稞、反季节蔬菜、中藏药材种植、优质杂果、菊芋基地;环湖百万羔羊工程;农区的优质肉羊生产基地;东部的优质奶牛良种繁育基地;牛羊肉分割及精深加工、蚕豌豆深加工、菊芋系列产品加工、马铃薯精淀粉加工、沙棘加工、乳制品加工、藏毯编制等农牧业产业化项目。重视资源开发、工业发展的重点项目:百万吨钾肥产品综合利用项目;东西台吉乃尔湖锂钾硼资源开发项目;海西纯碱二、三期工程;大盐滩钾肥项目;海西氯碱项目;西宁氯碱盐项目;氯化镁、高纯氧化镁、无水氯化镁项目;大风山天青石采选二期工程;格尔木甲醇项目;复合肥项目;海东、海西焦化项目。铝加工项目;铝及铝合金铸锭项目;镁合金压铸件项目;德尔尼铜矿开发项目;甘河滩电解铜项目。硅系列新材料项目;新型干法水泥项目;格尔木铁矿开发项目;浮法玻璃项目。
2.积极实施资源转换战略,需求可持续发展。必须依托优势资源,立足产业基础,实施资源转换战略,壮大和提升特色产业。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企业为主体,以科技为支撑,大力发展特色经济,培育优势产业群,扩大经济总量,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施资源转换战略,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企业技术进步,是青海省转变工业增长方式、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根本途径。要加快优势资源的综合开发、有效配置、循环利用,延长产业链条,促进产业融合。
3.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发展下游产业链,切实实施循环经济战略。从青海省上中下产业结构可以看出,受区位环境和气候条件的制约,农牧业的发展潜力很有限;服务业的发展依赖于工业化水平的提高,以及其受省内市场狭小又远离国内主要市场的制约,发展阻力大。在工业化初级阶段,服务业突破难度大,必须以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为动力,以优势资源为依托,围绕盐湖化工、石油天然气、有色金属、高原特色生物资源、旅游资源五大特色产业链来规划大项目,发挥特色比较优势,延长产业链条,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资源开发由单一开发向综合开发转型,由粗放开发向集约开发转型,实现产业的融合发展,提高资源的精深加工度和综合利用水平,促使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长久的实施青海省循环经济,需要不断调整产业链结构模式,逐步实现下游产业链产值占全省GDP经济比重稳步增长的目标;在此过程中应该不断进行高附加值产业设计,需求青海省发展出路。针对本省实际情况,一是大力发展旅游业,重点打造了环西宁“中国夏都”旅游圈、青藏铁路世界屋脊旅游带、环青海湖风光体育旅游圈、黄河上游水上明珠旅游带和三江源生态旅游区,提高服务质量,努力把我省建设成为全国著名的高原旅游目的地;二是大力发展了生产服务业,改造提升了生活服务业,鼓励发展劳动密集型服务业,精心培育了大型连锁经营龙头企业。以西宁、格尔木、德令哈等为重点,加快发展了新型流通业,扩大了连锁经营、电子商务和第三方物流,形成覆盖全省、融合青藏、连接内地的现代物流网络;三是大胆并稳健的进行高科技产业投资,如光伏产业,在青海省,光资源丰富,开发节能环保能源,既符合循环经济发展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又可以从根本上寻找青海省崛起的核心力量。
五、结束语
对于区域生态规划下的青海省循环经济产业链是一个长期的动态过程,规划的理念、内容设计、研究方法需要充分贯彻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有助于在定性定量定位结合的基础上系统而深层次地认知其发展的现状、阻碍、潜力和正确地把握未来的发展目标与对策,以利科学决策和实践;上述基于生态规划的产业链模式分析原理、模型方法和操作过程,同样适于生态省、县的综合发展或可持续发展规划,希望对于青海省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浅薄思考与启发。
参考文献:
[1]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国持续发展研究中心.生态城市基本理念及规划原理与模型方法[Z],2007-08-06.
[2]“十一五”五大特色产业链将引领青海可持续发展[EB/OL].青海省人民政府网站,2006-01-16.
[3]黄克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动青海经济跨越发展[EB/OL].中国能源网,2009-10-26.
[4]建高原区域性循环经济模式[EB/OL].新华网:青海频道西宁,2010-08-12.
[5]侯碧波,易丰,艾卓玛措.青海省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研究[J].青海统计,2009,(5).
篇10
关键词:林下产业;生态经济;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林下游憩;千岛湖区
基金项目:杭州市科技情报调研项目“发展林下生态经济产业的调查研究”(编号:20110634M29)资助
作者简介:徐高福(1963―),男,浙江淳安人,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风景园林设计与科技推广工作。
中图分类号:S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1)10015903
お
1 林下生态经济产业的内涵
林下生态经济产业,是在林下经济的概念基础上提出的,林下经济虽然还是新名词,没有统一定义,但已有许多不同的表述。笔者提出的林下生态经济产业更加强调生态保护与高效经济的有机结合,是指以林业生态经济理论为指导,遵循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规律,以林地为依托,以林木资源为背景,合理利用林下土地、动植物和空间资源,从事林下养殖、种植、游憩等立体经营,从而使农林牧渔和旅游等各业实现资源共享、协调发展的现代化林业生态经济模式[1]。
林下生态经济产业符合循环经济、节约型经济、低碳经济发展方向,是实现林业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发展的典型。大力发展林下生态经济,不仅使林业产业由单纯的林木资源向林木资源和林地资源结合利用转变,在保持林业生态安全的前提下,科学开发林下闲置资源,大力发展绿色循环经济,综合体现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符合多方面的利益要求,是一举多赢的良好选择。
2 林下生态经济产业发展模式
林下生态经济产业发展模式与林下经济模式、林下经济发展模式的表述很多。如浙江省林业厅最近(2011)进行了林下经济调查,全省年实现林下经济效益826亿元,并将林下经济发展分为高效经济林、笋竹开发、林苗一体化、林粮套种、林禽共养、复合经营、休闲观光等7种模式[2];海渤(2010)提出林菌、林禽、林-草-牧复合经营、林药、林粮、林油、林菜7种模式[3];李彦玲(2011)认为要发展能源型、园林资源型、畜牧业型、林药型、菜果型林下经济,并从有利于政策的执行、统筹林地整体经营、信息的利用、技术的扶持、人力资源的合理利用出发,主张林下经济的发展应该以国有林场为主力[4]。尽管表述众多,但都可以归结为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林下游憩3大类。其中林下种植包括林下药材种植、林下食用菌培育、林下野菜栽培、林下牧草和绿肥种植、林下育苗和经济林培育,林下养殖包括林下畜禽养殖和特种经济动物养殖,林下游憩包括森林旅游观光、林下休闲娱乐等。
3 千岛湖区林下生态经济产业发展实例
3.1 森林野菜产业
2009年,淳安县新安江开发总公司在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的指导下,申报并获得杭州市农业科技攻关项目“千岛湖特色森林野菜产业化开发关键技术研究”。项目以千岛湖优美山水为背景,针对森林野菜栽培、加工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开展林下生态型栽培、良种繁育、干制加工和功能配合等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开发,研发的发明专利《马兰生态型仿生栽培方法》,2011年7月27日获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5]。森林野菜在淳安千岛湖地区率先进行优质高效规范化开发,将资源优势转变成产业优势,促进林农增收,推进淳安山区特色经济发展。目前已在羡山林场童家畈林区井坑坞建立面积1.5hm2的森林野菜林下生态型仿生栽培示范基地,在马褂木等高大落叶深根性乔木树种下,种植马兰、败酱等森林野菜。公司将以实施该项目为契机,创新研究森林野菜林下生态型仿生栽培和加工配套技术,在保护好森林的背景下,拓展森林野菜这一新兴林业特色产业,引领千岛湖区森林野菜规模化、产业化发展。
3.2 林下养殖
千岛湖区以马尾松为主的次生林占多数,树种单一,林相单调。进入21世纪以来,千岛湖区森林景观改造得到了空前的重视[6]。2007年,制定了《千岛湖区万顷森林景观改造规划》[7],通过林分改造方式,林下带状、块状、点状补植南方红豆杉、油茶、杨梅、千岛无核柿、杨桐、茶叶等经济树种,同时也是林下生态经济的一种主要模式。
早在2001年,公司提出在杨梅、枇杷等经济林中适当保留部分马尾松、杉木等乔木树种,形成点块状混交的林相,同时与养蜂、养鸡、养鹅等养殖业相配合,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生态体系。在金竹牌林场大山林区小坑坞口营建景观经济林8hm2,目前杨梅胸径已有15cm,冠幅2.5m×3.0m;点缀的银杏冠幅1.5m×2.0m,胸径8~10cm,高5m。杨梅每年的经济收入达50万元,纯利润约20万元左右。
3.3 种养结合的农家乐模式
s安县新安江开发总公司所属16个国有林场经营千岛湖周围各类经济林533.33hm2。目前公司形成以柑桔、茶叶为主的经济林产业。利用经济林林地实施放养与舍饲相结合养鸡、养猪,对林地实施种养结合立体开发,以短养长,减少土地利用和林地害虫(特别是柑桔天牛),抑制杂草丛生,培肥土壤,改善茶果品质,提高茶果园单位面积收入,促进承包职工增收,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同时出台了有关政策,鼓励各经济林经营户进行土鸡肉猪养殖,聘请农业局专家进行指导,联系鱼味馆等宾馆、饭店定点销售,形成了经济种养结合产业化雏形。2010年,在金竹牌林场石塔岗建立了沁沁农庄。采取种养结合――农家乐经营模式,在柑橘园放养土鸡,旅客可以在农庄内休闲度假。
3.4 生态文化游憩
围绕生态文化游憩的定位,坚持在生态游憩中渗透生态文化教育,将国家级良种基地以及独特的兵团文化和千岛湖山水人文底蕴相溶,将森林休闲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相结合,使千岛湖湖区观光旅游、乡村旅游形成良性互补,并吸纳、带动周边乡村农家乐发展。
2006年,结合姥山种质资源保护和良种研发创新平台项目建设,规划建立具有千岛湖特色的生态休闲场所,加强林业科普教育,提高普通民众,尤其是青少年对保护物种多样性的认识,树立热爱植物、热爱大自然、热爱地球家园的信念,提高人们的生态意识及生活素养,培养人们的环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寓休闲于良种,寓科普于良种,发挥森林的多功能效益[8]。
4 林下生态经济产业发展建议
(1)发展林下生态经济产业,必须科学地揭示和正确地掌握不同环境条件发展林下生态经济产业的潜力。因为不同森林类型、不同立地条件、不同经营基础,发展林下生态经济产业潜力不尽相同,所以,采取的林下生态经济产业发展模式有差别。
(2)发展林下生态经济产业,要以生态为基础,以效益为目标,针对林下生态经济发展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因为只有充分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认识影响发展林下生态经济产业的主要因素,才能明确林下生态经济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原则与措施。
(3)发展林下生态经济产业,必须建立组织领导、政策扶持、规划与示范、标准化生产、科技支撑、经营管理、资金筹措等保障体系。林下生态经济产业发展是一项新兴产业,当前我国的林下生态经济产业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林下种养规模较小,林下资源利用少;产业化水平低,只注重初级产品开发,深度开发力度不够,产业链条短,市场发育不全;组织化程度低,被动发展,缺少龙头带动和典型引导;科技支撑力度不大,经营效益没有得到充分体现等等。因此,发展林下生态经济产业,要在宏观和微观各个层面加强扶持,完善保障体系,促进生态和经济两个方面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
お
参考文献:
[1]
方震凡,丰炳财,徐高福.发展林业产业的探析[J].中国林业经济,2010(4):43~46.
[2] 浙江省林业厅.大力发展林下经济 加快建设现代林业[J].浙江林业,2011(8):6~7.
[3] 海渤.林下产业经济模式研究[J].绿色科技,2010(8):19~20.
[4] 李彦玲.浅谈林业经济重点向林下经济的转移[J].民营科技,2011(1):128~129.
[5] 淳安县新安江开发总公司.马兰生态型仿生栽培方法[R].淳安:淳安县新安江开发总公司,2010.
[6] 丰炳财,徐高福.生态景观林林分改造工程建设理论与千岛湖区实践研究[J].华东森林经理,2006,20(2):9~13.
[7] 徐高福,孙益群,姜礼元,等.千岛湖万顷林相改造景观设计[J].现代园林,2008(7):61~64.
[8] 徐高福,刘伟宏,秦国峰,等.千岛湖姥山林业科普教育与生态休闲基地规划探析[J].林业调查规划,2007,32(1):78~82.
Empirical Study of Development Patterns of Ecological and Economic Forest Industry and its Applications in Thousand-isle Lake District
Xu Gaofu
(Zhejiang Xinanjiang development Corporation,Hangzhou 311700,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