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健康与全身健康范文
时间:2023-09-19 17:41:2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口腔健康与全身健康,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牙周疾病;危及全身;加强保健;积极防治
牙周病是指发生在牙齿周围组织[1]包括牙龈、牙槽骨、牙周膜、牙骨质的疾病,也是牙龈炎和牙周炎的总称。据证实,美国80%的成年人有不同程度的牙周疾病,我国牙周病的患病率达到50%以上,有些人群中高达80%。经过几十年的研究证明牙周病不仅影响牙齿的健康,还可导致或加剧某些全身疾病,如妊娠病、糖尿病、心脑血管病、肺部感染等疾病的发生发展,严重危害人体健康。近年来牙周病对全身健康的影响已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医务人员要在帮助病人实现口腔健康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高度关注与积极防治牙周疾病,维护口腔和全身健康。
1牙周疾病的原因和危险因素
牙周疾病的首要原因和危险因素是细菌[2],细菌是引起牙周病的元凶,由于口腔卫生差大量致病菌存在形成牙周疾病,持续生长的细菌在机体防御体系下降时就易加重牙周组织的炎症反应和破坏,形成牙石、牙龈炎、牙周炎等。其次是吸烟,吸烟是牙周疾病的主要因素,许多研究证实,吸烟是牙周病发生与进展的重要影响因子之一,长期吸烟者发展成严重牙周疾病的危险率与形成肺癌的危险率一样。第三是遗传因素,对双胞胎和其他人的研究显示:30%~50%的牙周病人是由于遗传因素,也许与宿主的易感性、异常的全身炎性反应有关,遗传因素能影响和改变宿主对微生物的反应并决定疾病是否进展和严重程度。研究显示,一些个体特定染色体的特异基因位点与牙周炎易感性增加有关,易感人群可能发展成为牙周疾病是正常人的6倍。第四是青春期、妊娠期性激素的变化增加,这是发生牙周病的危险因素,许多研究表明内分泌功能紊乱对牙周病的发生和发展的影响至关重要。第五是某些药物(钙通道阻滞剂、苯妥英、某些抗抑郁药等)因其促进牙龈肥大或减少保护性唾液的产生可加重对口腔健康的损害。第六是一些共同存在的疾病,如糖尿病、骨质疏松症、HIV/AIDS和白血病可促进牙周疾病的发展。
2牙周病对全身健康的影响
最近几年的研究提示,菌斑细菌及其代谢产物与机体防御系统的相互作用被认为是牙周病与全身疾病相关的潜在机制[3]。牙周发生感染后单核细胞释放一些细胞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促进应激反应的发生。牙周致病菌的脂多糖和其他细菌成分能激活一系列炎性因子,释放大量的炎性介质,降低机体的防御力和修复力,影响全身健康,导致或加剧某些全身疾病,如冠心病、低出生体重儿、糖尿病、肺部感染等疾病的发生发展,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2.1易致心脑血管病研究表明,牙周细菌所产生的酶能促使体内血栓形成,牙周细菌进入血液,会促使人体产生一种作用类似于血小板的胶状蛋白,形成血栓,阻塞血管,导致心脏病和脑卒中。有报告称,牙周炎患者发生冠心病和脑卒中的几率分别为牙周正常者的1.4倍和2.1倍。
2.2易致肺炎研究发现老年人所患肺炎与牙周疾病关系密切。口腔内的大量细菌可以被吸入肺部,导致肺炎。口腔卫生差者容易发生牙周病,其发生慢性肺部感染及肺功能降低的几率是口腔卫生良好者的2倍。
2.3殃及胎儿在发达国家里,2/3的死婴是早产造成的。患重症牙周炎的孕妇,发生早产和低体重儿的危险性是牙周正常孕妇的7.5倍。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对早产儿及其母亲口腔疾病的关系进行了调查,他们发现在一些早产儿体内,有与其母亲口腔存在细菌相对应的抗体,证实这些早产儿与母亲患牙周病有关。
2.4牙周病与糖尿病相互影响众所周知,糖尿病与口腔炎症有关,Ⅱ型糖尿病是发展成牙周病的危险因素。反之,牙周病也能影响血糖的控制,糖尿病和牙周病之间有密切联系。另外,牙周病是糖尿病病人发生心血管病和心肌梗死的独立危险因子。糖尿病增加对感染的易感性,促进全身慢性炎症的发展,这可能由于持续糖基存在,牙周袋内发现炎性物质升高,这些物质可加重全身炎症,糖尿病难以控制。如果牙周病得以治疗就能很好控制血糖。
2.5引起消化道疾病幽门螺杆菌是慢性胃炎、胃溃疡甚至胃癌的致病菌。近年来,研究者在牙菌斑和唾液中检出幽门螺杆菌,且牙周病患者的菌斑中幽门螺杆菌的检出率高于牙周健康者。
此外,牙周疾病作为感染病灶,还能引起多种炎症,如风湿性或类风湿性关节炎、肾小球肾炎、虹膜睫状体炎及某些皮肤病等。
3医务人员应积极防治、加强牙周疾病的保健
随着对牙周病与全身健康关系的进一步认识,使人们高度关注牙周病对全身健康的影响,意识到防治牙周疾病对保持全身健康、减少重大疾病具有重要意义。工作在各个岗位上的医务人员在改善病人口腔健康和全身健康方面能发挥很好的作用。
3.1教会病人自我发现牙周疾病刷牙时或咬食物时牙龈出血;牙龈红肿,触碰易出血,牙面有牙石;牙齿有不同程度的松动、咬物无力、牙根暴露;有口臭,轻压牙龈可有脓溢出,所有这些都表明病人可能患牙周疾病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3.2加强群体的健康教育在社区,医务人员应鼓励人们参与口腔普查计划,寻求常规口腔护理。对于住院病人应保证和鼓励病人得到正确适当的口腔护理。与病人讨论药物时,让病人知道哪些药物能引起牙周问题。护士对每个妊娠妇女应建议她们定期做牙科普查,必要时,采取正确的治疗降低母亲和胎儿并发症的危险。糖尿病病人、心血管和呼吸道病人需要定期请牙科专业人员做口腔护理,鼓励他们坚持实行家庭口腔卫生措施。
3.3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是预防牙周病的最好方法,正确刷牙能有效防治牙周疾病,刷牙要选用软毛保健牙刷。刷牙时要将牙刷毛放在牙齿与牙龈交界处,刷毛与牙齿表面呈45°角,先做水平颤动,然后顺着牙缝竖刷。也可以采取在牙面划圆圈的方法,按照一定顺序,把牙齿的各个部位刷到,还要做到“三个三”:即早、中、晚3次刷牙,饭后3 min进行,每次刷3 min。
篇2
【关键词】 口腔健康教育;牙周病;漱口液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口腔健康正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人们对口腔保健的意识在不断增强,认识到维护良好口腔卫生可促进口腔健康,并且口腔健康与全身健康关系紧密,尤其使用漱口液对口腔健康更为重要。为了解高年级的学生对牙病的认知情况,笔者对乌海市第一中学的高中生进行了口腔健康知识问卷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于2009年4月对乌海市第一中学的高二学生600名进行问卷调查,回收有效答卷490份,其中男256名,女234名,年龄16~18岁,平均年龄17岁。
1.2 调查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其中问题包括:你会在一天什么时间刷牙、选择那一种牙刷、是否了解和使用过牙线?发现有牙石怎么办?什么是牙菌斑?刷牙时牙龈出血怎么办?你认为龋病和牙周病会引起身体其他部位的疾病吗?你是否使用过漱口液?什么时候使用漱口液?被调查者填写完成后,当场回收。回收的有效答卷为490份,正确答案以曹采方《牙周病学》[1]为准。
1.3 统计方法 资料使用SPSS10.0软件,采用χ2检验进行分析。
2 结果
在被调查的学生中,早晚2次刷牙的女性多于男性(P
3 讨论
3.1 对于牙菌斑的了解和牙菌斑的控制 牙菌斑微生物及其产物是发生牙周病的重要活动因素,有效地控制牙菌斑对维护牙周健康十分有益。控制菌斑的方法有很多,常用的有刷牙、使用牙线、洁牙等。被调查者中每天早晚2次刷牙者女性明显高于男性,说明在高年级学生中仍未养成这种良好习惯,在男性中更为突出。牙线是清除邻面牙菌斑的工具,但高中生仅10 %会偶尔使用牙线,可见牙线的普及程度较低。调查结果还显示仍有27.2 %的高中生不知道什么是牙菌斑,50.2 %的高中生只在口腔有疾病出现不适时才想起使用漱口液,而漱口液是一种很好的辅助控制菌斑的措施。自我口腔保健最重要的方法是刷牙,但最有效的刷牙也只能去除50 %的牙菌斑,高中生应该了解这些牙齿保健常识。
3.2 对出现牙石和刷牙时出血情况的处理 牙菌斑钙化后形成牙石,是牙周病的局部促进因素之一。发现牙石时81.8 %女性会正确选择去医院洗牙,明显高于男性的52.1 %,说明女性可能更注重自己的口腔卫生。刷牙时牙龈出血是牙龈炎症的表现,调查中发现7.6 %的高中生并不注意自己刷牙出血情况,或发现了也认为无关紧要,只要10 %左右的人会选择去找牙医就诊,其他人则自己服用消炎药、增加刷牙和漱口次数等。这一结果说明高中生对牙龈出血的重视程度不够。
3.3 对使用漱口液的认识 漱口液的使用可清洁牙刷不易到达的部位,是一种很好的辅助控制牙菌斑措施。因此我们应纠正人们“漱口液漱口属于治疗范畴”、“出现症状才需要使用漱口液漱口”、“平时用清水漱口就足够”等认识误区,提高漱口液在公众中的接受程度,养成“早晚刷牙,规律使用漱口液”的口腔卫生行为,提高口腔健康质量[1]。在本次调查中,女性中学生接受使用漱口液多于男性。
3.4 对牙周病危害性及开展口腔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牙周病可以造成牙齿松动和脱落,影响人们的咀嚼和身体健康,作为病灶与一些全身疾病有关,并且影响全身疾病的治疗效果及预防。牙周感染可能是心血管疾病、妊娠并发症、呼吸道感染等的危险因素。所以对牙周病危害性的认识不仅局限于口腔,对全身健康的影响也应引起高度重视。调查结果说明,中学生对牙周病与全身健康的危害性有一定程度的了解,94.0 %的女性更关注,女性对接受口腔健康教育的愿望比男性更为强烈。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经济的发展,人们的健康教育也在提高,也越来越重视牙周健康,正确“Bass”刷牙方法的推广会让每位学生都认识到刷牙的重要性。另外,对抗牙菌斑最为简单易行的方法是使用漱口液,漱口液可深入口腔各部位,包括牙刷难接触的牙龈边缘及牙缝间,减少牙齿间细菌达44 %,减少引起口臭的细菌达90 %,减少牙菌斑达56 %,改善牙龈健康达36 %,在口腔感染疾病中局部应用药物漱口液是临床常用的口腔护理方案。漱口的历史比刷牙悠久,虽然使用牙刷和牙线是去除菌斑的有效措施,但是控制牙菌斑的方法较难掌握,而且乏味、费时,特别对身心残疾的患者难以完成。对部分人来说漱口液可能是一种理想的代替方法,特别是追求高品质生活的人群,希望用各种手段使口腔清洁,漱口液可在短时间内达到该效果。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口腔健康;老年人;高龄
【中图分类号】R7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7-4622-02
随着我国老龄人口的快速增长,老年人健康问题愈来愈受到社会的重视,老年口腔医学发展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口腔疾患是人类的常见病,多发病,老年人更为严重,特别是高龄老人患有各种不同的口腔疾病,为了更好地了解辽宁省葫芦岛市老干部的口腔健康情况,笔者调查了2008年6月参加健康查体的71例80岁以上老干部的口腔检查情况,现报告如下:
1 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为辽宁省葫芦岛市老干部局80岁以上的离退休干部71例,均为男性。年龄均大于80岁,平均年龄87.5岁。
2 调查方法
依照全国牙病防治技术指导组制定的第二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标准,由我院口腔科医生进行常规口腔检查及病史询问,详细记录结果。检查项目包括牙体、牙周、口腔粘膜、颌面部、颞颌关节,口腔颌面部第六个部分,其中牙体包括正常牙体、龋齿、牙残根残冠、牙楔状缺损、牙缺失、补牙、活动义齿、金属冠、烤瓷牙、固定义齿;牙周包括正常牙周、牙结石、牙龈炎、牙周炎、牙松动等。所有口腔疾病诊断均依据《牙体牙髓病学》《牙周病学》《口腔粘膜病学》中的诊断标准。
3 统计学处理
全部查体资料由专人核对并逐一进行逻辑检查,将所有数据编制成Excel电子文件,用SPSS10.0软件完成所有统计分析,采用百分构成比进行统计描述。
5 讨论
本次调查发现,高龄老人整体口腔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在口腔疾病中牙齿缺失率最高,达90.1%,与既往报道一致。其次为牙残根残冠,第三为牙结石,与以往报道不符,可能与本次调查对象为老干部局离退休人员,知识层次较高,卫生习惯略好,就医条件较好有关,另外也可能与高龄有关,随着年龄的增长,牙齿存留减少,无牙颌数量增加,牙结石数量减少。
高龄老人整体口腔卫生较差,牙缺失是影响老年人口腔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龋病和牙周病是影响老年人群口腔健康乃至全身健康的两大疾病,也是造成老年人失牙的主要原因。随着年龄的增长,各种口腔疾患发生率亦不断提高,一方面由于口腔疾病的进展性和累加性,随着年龄的增长,牙龈萎缩愈加严重,加上食物嵌塞,导致龋病发生率不断升高;另一方面,随着机体的衰老,老年人因受全身慢性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的影响,使老年人不能及时处理残根牙、拔牙、修复缺牙等。
口腔健康状态是反映生命健康质量的一面镜子。牙缺失、龋病等如不及时治疗,会影响老年人的进食,影响生活质量,可引起咀嚼困难、言语受限、疼痛和其他症状,以及由此带来的社会交往不便,日常生活受限等。牙齿的缺失直接影响了老年人的咀嚼和消化功能,进而影响了老年人的正常饮食和各种营养素的摄入;牙周病可因牙齿的松动、脱落,进而导致缺失牙的增加,同时也影响进食,且牙周炎是最主要的感染灶,对全身许多疾病均有影响,关系到心脏、肺和肾等重要脏器的功能,成为某些危重疾病的重要诱因。龋齿如不及时治疗可发展为慢性根尖周炎,牙龈出现瘘管,反复流脓,成为“病灶”,可引起远隔器官和组织的疾病,如关节炎、心内膜炎、肾炎、虹膜炎、视网膜炎和神经炎等。
总之,口腔疾病是威胁我国老年人身体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口腔健康教育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本次调查提示必须以健康教育的手段把口腔卫生科学知识普及到广大老年群众之中,唤起老年人对维护自我口腔卫生的自觉意识,使其掌握自我口腔保健的方法和技能,从而建立良好的口腔健康行为,倡导良好的生活行为方式,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篇4
预防龋齿从儿童做起
龋齿俗称虫牙或蛀牙,是口腔科常见病、多发病。龋齿是牙痛的主要原因,儿童中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保护牙齿知识的欠缺,目前龋齿已占儿童健康检查中“牙病”的首位。
因为儿童和青少年大部分都还存在乳牙,而乳牙同恒牙相比,钙化程度较差,表面不如恒牙坚硬,抵抗细菌腐蚀的能力较低。其次是因为小孩喜欢吃甜食,供细菌利用的碳水化合物较多,加上儿童不能养成定期、定时刷牙的习惯,清洁口腔的工作不及时或不正确,食物的残渣留在口腔内,或粘在牙面上和塞在牙缝里,这就为细菌产酸破坏牙齿健康提供了条件。 龋齿是牙齿硬组织逐渐被破坏的一种疾病。发病开始在牙冠,如不及时治疗,病变继续发展,形成龋洞,终至牙冠完全被破坏甚至消失。为了预防龋齿的发生应注意以下几点:
加强营养与锻炼儿童时期家长必须给孩子提供含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及微量元素丰富的食物,以增强孩子的体质。预防龋齿除加强营养外,还要加强体育锻炼,注意适当安排户外活动,接触充足的阳光。
注意口腔卫生儿童应从3岁起就培养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的好习惯。刷牙既可清除牙面、牙缝的食物残渣和牙菌斑,又可对牙龈组织起按摩作用,促进血液循环,增强抗病能力。同时要教育儿童少吃零食,少吃糖果,少吃黏质食物。
定期检查早期治疗定期进行口腔检查,早期充填,可以防止牙病发展。龋齿的治疗原则是阻止病变深入,用充填的办法恢复牙齿的形态与功能,也可用激光照射、广谱抗菌素溶液漱口等办法进行治疗。
关注牙齿保健维护口腔健康
保护牙齿,除了每天早晚刷牙、饭后漱口这些众所周知的方法外,还有一些其他的自我保健措施。
①及时清除牙隙间的食物填塞物。在咀嚼食物的过程中,牙齿间隙经常夹进食物的纤维,它们的存在会对牙齿和牙周组织形成危害。我们可以通过刷牙对牙缝里的物质进行清除,以保持口腔卫生。
②给牙齿充足的营养。牙齿的发育离不开各种营养食物。因此,不论是成人还是少年儿童,饮食要多样化,不要偏食。
③养成正确的咀嚼习惯。正确的咀嚼方法是双侧同时或两侧交替使用。
④纠正有损于牙齿的不良习惯。有些婴幼儿由于吮吸拇指、舔牙、咬牙、张口呼吸、咬嘴唇等习惯,造成牙齿的错位和畸型。及时纠正这些不良习惯有利于牙齿保健。
⑤茶水有利于预防龋齿。茶叶中含有氟和儿茶酚等物质。氟离子可将牙釉质中的羟基磷灰石变为氟磷灰石,改善了牙釉质的结构,增强其抗酸的作用;儿茶酚等物质可抑制口腔内变形链球菌(致龋菌)的增殖。常饮茶水或以茶水漱口,可起到保护牙齿和清洁口腔的作用。
⑥睡前刷牙很重要。人在入睡后,细菌在口腔温度降低和唾液分泌量减少的情况下很容易繁殖,糖分发酵产酸,腐蚀牙齿形成龋洞。因此睡前刷牙要认真仔细,这对预防牙病起着重要作用。
⑦一些药物有损牙齿的健康。四环素、金霉素等药物可以使牙齿发黄或牙釉质发育不全,日后容易发生龋齿。怀孕、哺乳期的妇女和婴儿期的孩子,不要大量或长期服用这些药物。
⑧防止外伤。不要用牙齿去咬坚硬的物品,以免牙齿受到损伤。
⑨定期检查。成人最好每年进行一次牙检,发现牙病及时治疗。菌斑和牙蚀是破坏牙齿健康、引发牙周疾病的首要因素,而洗牙是预防疾病和阻止病变进一步发展的有效途径。
牙齿健康与全身健康
现代医学告诉我们,口腔健康程度关系到咀嚼、语言、美观和心理等多方面,一颗牙齿就是一个器官,牙齿里面有神经血管、淋巴管,牙齿健康是现代人健康与文明的标志之一。牙齿出现问题甚至可以危及全身,口腔是消化道和呼吸道的门户,口腔病灶可引起胃炎、关节炎、心内膜炎、皮炎和神经炎等诸多疾病。
篇5
关键词:老年牙病治疗注意事项
中图分类号:R59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1)07-0058-02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口腔卫生保健知识的宣传普及,更多的人越来越关注牙齿的存在与健康。以往老年人在牙齿发生龋坏及根尖炎时,往往选择拔除。而现在更多的老年人则愿意保留牙齿,以行使更好的咀嚼功能。目前,随着口腔诊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完善,老年人牙体牙髓治疗的成功率与年轻人几乎没有什么差别。但是,由于老年人在心理状况、身体条件、牙齿组织的改变等各方面,和年轻人又有很大的区别。因此,在临床治疗上应更加细致和谨慎。
1 掌握老年人的心理生理特点
老年牙病是一种常见且广泛的老年口腔疾病,能引起复杂的心理变化, 给牙病的诊治增加了难度,为此, 需针对其心理特征作好护理,配合老年病人的心理特征 [1]。据笔者多年的临床体会,分析老年牙病患者主要有以下几种心理生理特点:
1.1 许多老年牙病患者认为年纪大了, 牙齿松动了,拔掉是正常现象。 有的老年牙病患者则把牙齿看得特别重要, 该拔掉的牙齿,也不愿拔掉。
1.2 由于口腔保健及预防措施相应落后于发达国家, 很多陈旧观念逐步形成, 许多患者认为年纪大了, 牙齿有洞, 不是大问题, 等痛得无法忍受了再去就医。这样往往延误了最佳治疗时间。
1.3有的老年牙病患者性格较固执, 多疑。就诊时易产生紧张、恐惧、烦躁等心态, 情绪变化很大。因此对医生产生不信任感。
1.4 有的老年牙病患者对牙病治疗的期望值有差异。由于我国老年人多年来旧观念的积累, 对牙齿的修复要求不高, 对牙齿的治疗也远远落后于现代口腔技术的发展, 相反有些老年牙病患者认为现在科学发达了, 什么样的先进技术都能用在自己身上, 而误认为医生不给他治疗。
1.5 由于老年人全身器官随增龄性相应地产生衰老的改变其生理功能及适应性减退。有的老年人常伴有多种慢性疾病, 所以直接影响口腔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防。而他们确认为复诊次数过多, 是医生的技术问题, 因而又不信任医生。
针对以上特点,我们应体谅他们在诊治中某些不配合或配合不好的情况, 避免争执和冲突,对急诊老年患者要多给予安慰, 解除他们对治疗的顾虑,在治疗中需结合药物辅助治疗的老年患者应注意药物剂量和耐药性,对再次来诊的老年患者, 给予鼓励, 使之密切配合, 防止失约, 使其获得自我护理的知识。
2了解老年患者的全身状况
在门诊就诊的老年患者中大部分都有不同程度的全身性疾病,如高血压、心脏病、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等,其中尤以心脑血管疾病居多。在接诊时应详细询问病史及目前的身体状况,以免在临床治疗中突发意外,造成不必要的医患纠纷[2]。
3临床治疗中应注意的事项
3.1 无痛技术
因为大多数老年人患有不同程度的心血管疾病,临床治疗时有一定的危险性,所以,在操作时除了动作要轻巧以外,还要保持无痛或者是让疼痛降到最低限度,消除疼痛带来的紧张和恐惧,避免心脑血管疾病的猝发。
3.2 老年人的身体耐受情况
老年人由于患有某些慢性全身性疾病,身体条件相对较差,不能耐受长时间的操作,因此在临床治疗中应尽量缩短治疗时间。治疗中不仅要求使用的器械如车针、刮匙等应尽可能锐利,而且医生的诊断和操作技术均应准确和娴熟,并且配合四手操作法,快速完成治疗。
3.3 髓腔的增龄性变化
随年龄的增长,一方面继发性牙本质不断沉积,髓腔逐渐变小,髓室顶底之间的距离缩短,因此操作时一定要注意随时检查开髓的方向及深度。另一方面牙髓组织的神经和血管数目减少,纤维成分增多,牙髓的敏感性降低,修复能力减弱,而且容易发生牙髓钙化,造成髓腔和根管的闭塞,给临床治疗带来困难[3]。
3.4 老年龋病的发生特点
随着年龄的增长,牙周组织逐渐向根方退缩,食物嵌塞加剧,致使邻面龋及根面龋多发。由于发生部位较隐蔽,在临床检查时应用探针逐个仔细探查是否有龋洞存在,并应与正常的牙颈部缩窄相鉴别。
3.5 根管治疗的特点
老年人根管细小,甚至闭塞不通,在预备根管时一定要遵循根管治疗的原则,先用小号的扩大针探测根管的走向及通畅与否,在扩锉遇有阻力时,勿强行用力,以免器械折断在根管内,给后续治疗带来不利。对于细小弯曲不易扩通的根管也可采用塑化术。
4宣传口腔卫生
在对老年牙病治疗的同时,应向他们普及口腔卫生知识,教给他们正确的刷牙方法,以及假牙的正确使用方法及保养方法,告知老年患者通过叩齿、按摩牙龈促进牙周组织的血液循环,增强抗病能力。对于口腔内的残根残冠要尽量保留,这样可以避免牙槽嵴过度萎缩,使义齿有良好的固位。对一些患严重疾病的老年人,如老年痴呆症,半身不遂等,应由家庭成员或医务人员定期进行特殊的口腔护理、刷牙、洁牙、剔牙等 [4]。因此定期对老年人进行口腔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5 讨论
老年牙病患者对口腔健康有关知识综合知晓率较低,不清楚正确的刷牙方法, 不了解牙结石及其正确处理方法[5]。老年牙病患者对口腔保健有积极态度, 认为牙病需要治疗, 但却忽视口腔健康的维护, 每年愿意接受一次口腔健康检查者只占45. 4% [6]。牙病是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常见疾病, 把口腔保健落实到社区, 提高老年人对口腔健康知识的认知, 建立有利于口腔健康的行为, 对于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十分重要[7]。鉴于老年人文化程度偏低, 对新知识的接受较慢,教育内容和方式要贴近这一人群, 并且对不同文化程度的人群采取不同的宣教方式, 内容力求通俗, 并辅以形象化教育,使他们喜闻乐见, 逐渐充实老年人口腔保健知识, 增强参与意识, 从而建立正确的口腔健康行为[8]。
参考文献
[1]王瑞萍.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内科门诊,老年牙病防治的护理[J].牙体牙周病学杂志,1995,9,5,3.
[2]何光明,刘德润.老年牙病的杜会防治[J].老年医学杂志,1998,3.
[3] 霍雅霞,老年牙病的心理分析与健康教育的探讨[J].中国伤残医学,2009,17,4.
[4] 邓德菊, 杨军成.老年牙病413 例患者分析[J].四川医学,2008,11,29,11.
[5] 罗伟民,王秀荣,龚蕾,等.350 名老年牙病患者口腔健康知识、态度和行为的调查[J].Journal ofM athemat icalM edicine Vo l. 19,NO. 2,2006.
[6] 邓耀羚, 严玉洁,等.上海市闵行区1650 名城镇居民口腔健康知识与行为调查分析[J].口腔医学, 2003, 23 (2) : 107~108.
篇6
[关键词] 孕妇;牙科焦虑症;改良的牙科焦虑量表;Apgar评分
[中图分类号]R781.0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5)02-13-03
Influence of dental anxiety during pregnancy on neonatal health status
WEN Yanli1 LIU Lei1 WEI Zhijun1 LIU Xiaojun2 YAO Lili1 XU Bo1 XUE Sini1
1.Stomatological Hospital of Hefei,Hefei 230001,China;2.The 1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Anhui Medical University,Hefei 230022,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of dental anxiety during pregnancy on the health status of newborns. Methods The Modified Dental Anxiety Scale was used to assess the dental anxiety level of 542 pregnant hospitalized in Department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The health status of the newborns was surveyed after delivery,including fetus age,birth weight and one-minute Apgar score.The correlation of dental anxiety level during pregnancy with neonatal health status was analyzed. Results The group of MDAS≥15 had higher incidences of preterm birth,low birth weight and one-minute Apgar score≤7 than the group of MDAS
[Key words] Pregnant women;Dental anxiety;Modified dental anxiety scale;Apgar score
牙科焦虑症(dental anxiety,DA)已成为世界上大众人群中妨碍口腔保健服务的主要问题之一[1]。部分牙病患者因患有严重的DA而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导致其口腔健康状况不断恶化,甚至影响到全身健康[2-3]。本课题组前期研究提示孕妇群体中DA的流行情况较为严重[4]。一些孕妇牙病患者由于DA而不愿就诊或定期检查,这种避医行为又进一步加重患者口腔疾病的严重程度。而妊娠期的某些口腔疾病可引起不良妊娠结局,例如,有研究表明牙周炎是引起早产、低出生体重儿(preterm and low birth weight,PLBW)的重要危险因素[5]。本研究对我院妇产科住院生产的542例孕妇的牙科焦虑程度和出生新生儿的健康状况进行调查,旨在探讨DA对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1~12月在我院妇产科住
院生产的孕妇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年龄20~35岁、汉族、单胎妊娠;(2)全身健康、无严重系统性疾病;(3)孕期无泌尿生殖系统感染;(4)知情同意。排除标准:(1)孕妇身材矮小,身高≤145cm或体重≤40kg;(2)多胎妊娠;(3)既往有早产史、围产儿死亡史、阴道难产史;(4)有严重的妊高症、糖尿病、贫血等妊娠合并症;(5)异位妊娠、葡萄胎、流产、死产。根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本研究最终纳入研究对象542例,年龄20~34岁,平均(26.7±3.2)岁。542例孕妇均为单胎妊娠,共出生新生儿542例,无围产儿死亡事件发生。
1.2 研究方法
由经过系统培训的调查员在孕妇入院后、分娩前进行床旁问卷调查,首先向她们解释本研究的目的与程序,征得其同意后,指导其填写牙科焦虑量表,并由一名妇产科医师负责调查记录孕妇的全身健康状况及分娩后新生儿出生健康状况,包括孕周、出生体重及1分钟Apgar评分。采用改良的牙科焦虑量表(modified dental anxiety scale,MDAS)评估孕妇的牙科焦虑程度[6],该量表包括以下五个问题:(1)如果你明天要做口腔治疗,感觉如何?(2)当你坐在医生候诊室里,感觉如何?(3)如果你的牙齿要被钻孔,感觉如何?(4)如果你的牙齿要被打磨抛光,感觉如何?(5)要在你的牙龈内注射麻醉时,感觉如何?每个问题有5个备选回答:A不焦虑(1分);B轻微焦虑(2分);C焦虑(3分);D非常焦虑(4分);E高度焦虑(5分)。五个问题的分值总和为MDAS分值(5~25分),MDAS≥15分视为高度焦虑。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x2检验,以P
2 结果
542例研究对象的MDAS得分6~25分,平均(12.87±3.79)分,MDAS≥15分者168例,占31.0%。其中,168例牙科焦虑程度较高(MDAS≥15分)组孕妇出生早产儿(
表1 不同牙科焦虑程度孕妇出生早产儿发生率比较(%)
组别 n 早产儿 发生率
(%) x2 P
是 否
MDAS≥15分 168 14 154 8.3 4.985 0.026
MDAS
表2 不同牙科焦虑程度孕妇出生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比较
组别 n 低出生体重儿 发生率
(%) x2 P
是 否
MDAS≥15分 168 16 152 9.5% 7.408 0.006
MDAS
表3 不同牙科焦虑程度孕妇出生1分钟Apgar评分≤7分
新生儿发生率比较
组别 n 1分钟Apgar评分 ≤7分发生率
(%) x2 P
≤7分 8~10分
MDAS≥15分 168 24 144 14.3 8.145 0.004
MDAS
3 讨论
妊娠期妇女由于体内激素水平的改变,牙龈血管扩张,生活习惯改变,口腔卫生不良,易发生妊娠期龈炎、牙周炎等口腔疾病[5]。一方面,由于患者相关医学知识的缺乏及对牙科治疗的误解,很多孕妇担心牙科治疗和牙科药物对妊娠和胎儿造成不良影响,从而采取逃避就诊的态度;另一方面,部分牙科医生由于担心万一治疗过程中产生不良结果而引发医疗纠纷,故而推诿孕妇患者,使得很多妊娠期的口腔疾病得不到有效的治疗。张妮等[7]研究显示,随着妊娠时间的延长,孕妇患龋率、牙龈炎率及牙结石率均增加。DA是造成患者口腔疾病不断恶化的重要因素,本课题组前期采用MDAS量表对合肥地区301例孕妇的牙科焦虑程度进行调查,结果发现MDAS分值在15分及以上的高度焦虑的发病率为32.6%,提示孕妇这个特殊群体中DA的流行情况较为严重[4]。孕妇肩负着养育下一代的重任,其口腔健康状况及对口腔卫生知识的了解程度直接关系着下一代的口腔健康,母体的口腔健康状况可能影响到其全身乃至胎儿的健康状况。而某些产前口腔健康状况可引起不良妊娠结局,已有大量研究证实牙周炎是引起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的重要危险因素[5-8]。那么,孕妇患有DA是否会对新生儿出生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呢?这一点尚未见其他学者报道。为此,本研究调查了我院妇产科542例孕妇分娩的新生儿出生健康状况,以探索DA对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
不良妊娠结局即自然流产、早产(妊娠
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是多种因素联合作用造成的,传统的危险因素包括孕妇年龄(35岁)、肥胖、双(多)胎妊娠、不良生活习惯、药物、妊娠期感染史、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等[10-13]。本研究所纳入的542例孕妇均为单胎妊娠,共分娩新生儿542例,无围产儿死亡事件发生,并且排除了既往有早产史、围产儿死亡史、阴道难产史、有严重的妊高症、糖尿病、贫血等妊娠合并症以及泌尿生殖道感染等其他常见危险因素。
本研究结果发现,牙科焦虑程度较高组孕妇出生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1分钟Apgar评分≤7分的发生率均高于牙科焦虑程度较低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 McGrath C,Bedi R.The association between dental anxiety and oral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in Britain[J].Community Dent Oral Epidemiol,2004,32(1):67-72.
[2] Kumar S,Bhargav P,Patel A,et al.Does dental anxiety influence oral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Observations from a cross-sectional study among adults in Udaipur district,India[J].J Oral Sci,2009,51(2):245-254.
[3] Coolidge T,Hillstead MB,Farjo N,et al.Additional psychometric data for the Spanish Modified Dental Anxiety Scale,and psychometric data for a Spanish version of the Revised Dental Beliefs Survey[J].BMC Oral Health,2010,10:12.
[4] 温艳丽,刘蕾,何爱民,等.孕妇牙科焦虑症相关因素分析[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11,4(27):213-215.
[5] Silk H,Douglass AB,Douglass JM,et al.Oral health during pregnancy[J].Am Fam Physician,2008,77(8):1139-1144.
[6] Humphris GM,Dyer TA,Robinson PG.The modified dental anxiety scale:UK general public population norms in 2008 with further psychometrics and effects of age[J].BMC Oral Health,2009,9:20.
[7] 张妮,周霞.重庆地区231名妊娠期妇女口腔健康状况及保健行为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12,28(21):3230-3231.
[8] 赵利芬,李承文,段开文.牙周病与不良妊娠结局关系的研究[J].国际妇产科学杂志,2009,36(2):144-147.
[9] Bale JR,Stoll BJ,Lucas AO.Improving Birth Outcomes:Meeting the Challenge in the Developing World [M].Washington(DC):National Academies Press(US),2003:17-33.
[10] 郭志荣,沈惠,周永兰,等.孕妇年龄与妊娠结局关系的流行病学研究[J].中国公共卫生学报,1997,16(1):20.
[11] 季静敏,徐飚,陈梦如,等.649例低出生体重儿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8,23(32):4581-4583.
[12] Wahabi HA,Fayed AA,Alzeidan RA,et al.The independent effects of maternal obesity and gestational diabetes on the pregnancy outcomes[J].BMC Endocr Disord,2014,14:47.
篇7
自我口腔保健
中老年人的自我口腔保健活动是他人无法取代的,是保持中老年人口腔健康的基础,主要包括:
刷牙中老年人应选择合乎口腔卫生要求的老人用或成人用保健牙刷。一般选用刷头较小,刷毛软而有弹性,刷柄易握,不易滑脱。牙膏最好选用含氟牙膏,可以预防根面龋和减轻由于牙齿磨耗、磨损引起牙本质过敏症。应选用“上下加旋转”的刷牙方法,除每天早晚刷牙外,每餐后刷牙对中老年人都有好处,值得提倡。
洁牙由于中老年人牙龈退缩,牙缝较宽,牙齿稀疏,光靠刷牙还不足以保持牙齿清洁。在有条件时,推荐使用间隙刷,或者使用牙线洁牙,有利于去除邻面与根面的食物残渣。当口腔中有孤立牙时,也建议使用纱布或条带清洁牙面。
剔牙选用扁平或锥形样木质牙签,顺着每个牙缝的两个牙面缓慢滑动,不要用力过猛过快,可帮助清洗牙邻面的软垢。
漱口每餐之后用清水漱口是一种好习惯,必要时可以遵医嘱使用一些具有抗炎作用的漱口水,然而对于口腔稀释能力差的中老年人不建议使用高浓度漱口水。但漱口不能替代刷牙,因为漱口达不到去除牙菌斑的作用。
纠正不良卫生习惯与生活方式包括戒除烟酒、不用牙开瓶盖、不咬硬物等。
保证营养
良好的营养状态对于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康复是一个不可缺少的条件。中老年人由于多种因素影响特别容易营养不良,一般中老年人需要的热量、蛋白质比青少年少;但对钙、铁等矿物质和维生素的需要量则随年龄增长而相应增加。要严格限制甜食,多吃新鲜蔬菜与瓜果,合理安排膳食。
定期口腔检查
定期口腔检查是疾病预防、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的基础。一般建议半年复查一次,有条件的可以三个月复查一次。定期检查主要检查龋病、牙周病、黏膜疾病等等。
龋病形成速度因人而异,中老年人口腔卫生状况普遍较差,龋病发展较快,一般半年检查一次。检查过程中中老年人应讲明症状和部位,配合医生的检查,主要检查每个牙齿唇颊面及邻面有无龋洞,或能否被器械钩住,必要时可以摄片明确检查部位。
牙周病在中老年人中的发病率较高,检查过程中不仅要查看牙龈组织有无红肿、出血、溢脓、退缩,牙齿周边有无结石,牙根有无暴露、有无无法保留的牙齿,严重时需摄片查看牙槽骨有无吸收、牙根的情况。一般推荐半年洗一次牙。
部分黏膜疾病是癌前病变,此时定期检查显得尤为重要。对于口腔内存在反复发作的破溃、溃疡、口腔内突发性斑块者应该及时就诊,就诊时主要检查唇颊黏膜及舌体有无破溃、溃疡、条纹及斑块等,就诊后应根据医嘱回访。一般建议三个月复查一次。
做到有病就医
患有口腔疾病的中老年人应及时治疗和修复,尽早恢复口腔功能,减轻余留牙的咀嚼负担,维护口腔健康。
现实生活里,中老年人常忽视口腔问题,就诊次数较少,其实,中老年人应该重视口腔卫生与保健,不仅可以避免疾病的发生,对于已经发生的疾病可以及早治疗,提高生存率的同时提升中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希望中老年人了解部分口腔知识后能养成定期检查和就诊的习惯,改善口腔卫生状况。
治疗全身疾病
篇8
关键词:老年;口腔;修复
口腔疾病是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一大疾患。多数老年人都患有不同程度的牙列缺损或缺失,我国老年人牙列缺失率为6.98% ~14.25%,牙列缺损率为11.50%~88.13%,而修复率较低,其中不良修复又占大多数,为了维持适当的咀嚼、消化、语言等功能及良好的心理状态,口腔修复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本文对80例曾在我院行修复治疗的老年病例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6月~2010年6月在我院行修复治疗的80例老年患者,其中,男性55例,女性25例;年龄58~87岁,平均66.5岁。
1.2方法
①所有病例在修复前均认真行口腔检查和治疗,由专业的口腔修复医生(镶牙医生)进行检查,制定治疗方案。②拔除残根、松动不能保留的牙齿,治疗口腔内有问题的牙齿。③实施补牙、洗牙、牙周疾病的系统治疗,并保证剩余牙齿的健康。④修复医生进行牙体预备,取印模,适戴牙。⑤戴牙及复查。同时分析食物嵌塞、颞下颌关节、修复前后的咬合关系等情况。
1.3结果
80例病例中50例(62.5%)为活动义齿修复,共缺失牙齿425颗,平均每人缺失8.5颗。30例(37.5%)为固定义齿修复。50例老年患者中,全口义齿20例,上半口义齿5例,下半口义齿15例,赝复体10例。30例固定义齿修复中,男20例,女10例,共修复125个牙单位;其中,男87个牙单位,女38个牙单位。
2讨论
2.1修复前应注意的问题
①老年患者缺牙后若长时间不修复,一方面可促使余留牙的移位、伸长及牙槽骨的吸收;另一方面,易形成各种不良咀嚼习惯,如单侧后牙缺失,易形成偏侧咀嚼习惯,双侧后牙缺失或全牙列缺失,易形成前牙咀嚼习惯或前伸合习惯,这些都会给修复治疗带来一定困难,应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②修复前了解老年患者是否戴过义齿、何种类型义齿,以及义齿使用情况和存在问题。由于各类义齿的适应性不同,戴过固定义齿的患者易对可摘义齿不满意,而戴可摘局部义齿者又不易适应戴全口义齿。③要耐心倾听老年患者对义齿的要求,尽可能满足他们的愿望。但也不应随意做出绝对性答复,须根据患者口腔实际情况预判性说明原因,以取得患者及家属的信任与合作。④应从老年患者的心理和实际功能出发,尽可能多地保留原有牙齿,甚至残牙。这样既有利于义齿固位,也可保留原有颌位关系和颌型,以及保持原有的感觉功能。凡有下列情况者亦可考虑暂时保留:如余留牙可承担咀嚼一般食物的能力,牙齿移位不严重,对修复影响不大者;牙周无溢脓,牙松动不超过Ⅱ度、牙槽骨吸收不超过2/3者;对义齿固位,尤其下颌义齿固位有帮助者;年老体弱有慢性病不宜拔牙者。
2.2修复方法
活动义齿修复是当前老年人口腔修复治疗的主要方法。老年人活动义齿修复治疗的种类多,包括各种可摘局部义齿、全口或半口义齿、颞下颌关节病的矫形治疗、各种防嵌器、各种夹板(包括假牙龈)以及赝复体等。可摘局部义齿相对便宜,其机械性能较差,戴用不舒适,也不利于口腔卫生。但其易于修改,可较容易地修改加牙,有利于患者适应将来的全口义齿。固定义齿体积小、无异物感、舒适、不妨碍发音,患者不需要取戴,咀嚼舒适,缺牙较少、缺牙间隙小、余留牙健康的老年患者,也可以考虑安装固定义齿。老年患者选择修复方法时,口腔医师应综合考虑患者的全身健康情况、缺牙部位、咬合关系,牙龈及牙槽骨情况等多种因素。
2.3牙周疾病的预防
牙周疾病是另一种口腔常见病和多发病。牙周疾病是发生在牙周组织的疾病,包括牙龈炎和牙周炎两大类。牙周疾病的病因比较复杂,有局部因素或全身因素引起的牙周疾病;局部因素是指牙菌斑的作用,这是造成牙周疾病的根本原因,也称为牙周疾病的始动因素,牙菌斑的形成和聚集直接与口腔卫生的好坏密切相关,也与牙齿排列不齐有关;全身因素是指某些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血液病、营养不良和某些遗传性疾病等会降低机体抵抗力,增加机体对牙菌斑中的致病菌的敏感性,加重牙菌斑的致病作用。
2.4口腔修复后的保健
老年人口腔修复后的保健十分重要,关系到老年人修复的成功与否及使用寿命。口腔修复后应定期复查,以半年复查一次为宜,全口义齿宜在4~5年作全面修理如垫底或重制。由于老年人口腔内环境的改变,应特别注意对继发龋及根龋的防治,对残留的牙根应注意清洁,对残留牙根的牙周状况定期检查,防止因进一步龋坏及牙周破坏损伤余留的牙齿和牙根。老年人的固定义齿和种植义齿修复术后都特别强调保持局部清洁。
3结论
总之,老年人无论在生理、病理、心理状态方面都有其特殊性。要使老年人牙列缺损或缺失获得良好的修复效果,口腔科医师不仅必须具备良好的系统知识与专业技能,而且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把握问题的关键。在整个修复过程中应注意做到全身与局部的相互兼顾、治疗与护理的相互配合及治病与防病的相互结合,不断改变老年人口腔疾病治疗条件,总结临床经验,为发展老年口腔医学事业不断进行探索。
参考文献
[1]苏凤丽,娄清玲.常见老年口腔修复问题的临床分析[J].中国当代医学,2007,6(9):112
篇9
【关键词】伤残;荣誉军人;口腔健康调查;口腔预防
【中图分类号】R1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0130-02
我国残疾人口腔流行病学资料很少,几乎是一个空白,对伤残荣誉老军人这一特殊人群的口腔流行病学调查尚未见报道,河北省民政总医院收治了来自全省各地的伤残军人,有一定的代表性。本次研究通过对1840 名伤残荣誉军人的口腔健康抽样调查意在了解他们的口腔流行病学特征,进而为探索可行的口腔预防保健措施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病例来源 长期住于河北省民政总医院,年龄在65-74 岁,伤残等级为1-4级,累计住院时间10年以上,愿意接受口腔检查和问卷调查的伤残老军人1840 名。
1.1.2材料与器械
1.1.2.1口腔健康状况调查表:主要参考《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调查表(65-74岁)》,主要记录患龋情况、牙列状况和治疗需要、戴义齿情况、需义齿情况等。
1.1.2.2一次性口腔器械盒(河北鑫牙科投有限公司,YZB/J 冀石0024-2010,KQH-ш),另外加用CPI 牙周探针。
1.2 研究方法
1.2.1抽样方法 随机抽取长期住于河北省民政总医院符合条件的伤残荣誉军人1840 名。
1.2.2调查研究方法 主要采用平面口镜、CPI牙周探针在自然光源下以探诊和视诊为主要手段,参照《全国第三次口 腔健康调查方法(65-74)》、诊断标准、计分标准为依据来进行。在一周时间内完成对所有研究对象的口腔检查。
1.2.3质量控制 检查过程中,随机抽取800名受检对象,随机选择另外一名检查者进行重复检查,计算检查过程中两位检查者之间的一致性,结果:kappa=0.8
1.3 资料整理与统计分析 先将所有资料汇总,进行复核、整理,然后输人Excel工作表中,最后用SPSS12.0软件包对其进行统计学描述与分析。计量资料的统计叙述用X±S表示,计数资料的统计叙述用百分率(%)表示,统计推断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样本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把P
2 结果
2.1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符合条件纳入研究的受检对象共1840名,均为男性,年龄65-74岁,平均年龄68.4 岁,其中下肢残疾1140 例,上肢残疾344例,上下肢均有残疾220例,失明136例。受伤致残时间最长的54年,最短的12年,平均40.2年;累计住院时间最长的50年,最短12年,平均36.9年。调查研究期间无出院、死亡病例,受检对象依从性均较好。
4 讨论
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显示[1],全国65-74 岁老年人患龋率98.4%、龋均14.65、龋失补构成比分别为 22.8%、75.3%、1.9%;牙龈出血检出率68.0%、牙结石检出率88.7%、牙周袋检出率52.2%。与此相比,本次调查对象牙齿龋坏情况更重,牙周情况不容乐观,口腔卫生较差。然而41%的老年人患3种以上全身性疾病[2]治疗需一人或多人陪同才能完成,因此相对于预防而言治疗则要困难的多。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高,且口腔疾病和机体疾病互相影响[3],初级口腔卫生保健就显得尤为重要。截至2006年12月31日全国享受抚恤补助的残疾军人有84.4 万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残疾人的比例在逐步升高,2006 年北京市残疾人抽样调查显示,北京残疾现患率为6.49%,残疾年龄现患率呈现随年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4],不但残疾老军人这一特殊人群的口腔卫生保健问题应引起足够重视,对于已进入老龄化社会的中国来说,所有残疾老年人的口腔预防保健都不容忽视。
参考文献:
[1] 齐小秋,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报告,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0-35。
[2] 宁豪丁等,老年人群慢性病现状及对日常生活的影响.现代预防医学.2002,39(2):178-179。
篇10
・第三节 社区牙周病预防・
牙周病的概况
牙周病是社区成人口腔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在世界大多数社区中广泛流行,其发病的原因与影响因素及其相互作用的关系十分复杂。牙周病的发生、发展或停止是牙周微生物与宿主免疫炎性反应在先天、后天及环境因素的影响下,交互作用的结果,因此认为牙周病是多因素疾病。同时,它又是冠心病、低出生体重婴儿的一种危险因素。宿主免疫反应虽在早期有保护性作用,但生长期疾病发展过程中却又造成牙周组织的严重破坏作用,一旦牙周炎发展,即引起牙周附着丧失。
总之,由于牙周病的发生是宿主和细菌的生态失调的结果,因此,控制菌斑和保护牙周生态环境已成为社区牙周病防治的重要内容。
牙周病的预防
牙周病的预防非常重要,其主要目的是消除致病的始动因子及促进疾病发展的危险因素。
社区预防牙周病从以下几方面着手:①以健康教育为基础,增强人群牙周病预防的意识,提高自我口腔保健和维护牙周健康的能力;②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祛除致病微生物,使牙周支持组织免遭破坏;③提高宿主的防御能力,保持健康的生理和心理状态;④维持牙周治疗的疗效。
实践表明,在定期作口腔保健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日常自我菌斑控制是预防牙周病发生和控制其发展的最有效方法。重点做好以下三级预防。
一级预防 一级预防是指在牙周组织受到损害之前防止致病因素的侵袭,或致病因素已侵袭到牙周组织,但尚未引起牙周病损之前立即将其祛除。一级预防旨在减少人群中牙周病新病例的发生,主要是对大众进行口腔健康教育和指导,最终达到清除菌斑和其他有害刺激因子的目的,帮助人们建立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同时提高宿主的抗病能力。
二级预防 二级预防旨在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减轻已发生的牙周病的严重程度,控制其发展。对局限于牙龈的病变,及时采取专业性洁治,祛除菌斑和牙石,控制其进一步发展。采用X线检查法定期追踪观察牙槽骨情况,根据情况采取适当的治疗,如洁治、根面平整或手术治疗等。祛除促进牙周病发展的刺激因素,如祛除不良修复体、治疗食物嵌塞、充填邻面龋损等,牙周组织的健康状况可得到显著改善。二级预防的效果是在一级预防的基础上取得的,其长期效果与患者是否能长期坚持各种预防措施有关。
三级预防 三级预防旨在用各种药物和牙周手术方法最大限度地治愈牙周组织病损,防止功能障碍,以义齿修复失牙,重建功能,并通过随访、精神疗法和口腔健康的维护,维持其疗效,预防复发。同时,还应治疗相关的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血液病、营养缺乏症,增强牙周组织的抵抗力。三级预防不仅需要社区公共卫生或保健人员的参与,也需要社区口腔医生的积极参与。
总之,社区牙周病的预防需要健康教育、卫生宣传和具体预防措施相结合,但是其效果更有赖于患者对家庭防护措施的坚持和正确实施。
社区牙周保健
世界卫生组织与国际牙科联盟提出了社区牙周保健发展模式,社区牙周保健不可能包罗万象,但可以按重点把牙周保健分成几种不同类型。这个模式把社区牙周保健分成4级水平,加上基本急诊保健。
基本急诊保健 所有社区都需要急诊服务,急诊治疗的主要目的是缓解疼痛,常用的措施是龈下刮治,切开引流,药物治疗与拔牙,一般可根据社区服务条件,提供治疗选择。目前,我国主要是通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上级医院的口腔科或本社区内的口腔专科医院建立合作关系,来为本社区居民提供这类急诊服务的。
一级水平 社区一级水平是开展以增强牙周健康意识,提高自我保健信息为目的的社区教育项目。计划应规范,所供信息应清楚、无矛盾、定期强化,所用媒体应能覆盖大多数人群,应协调社区各有关部门参与,包括促进自我评估与自我保健。自我保健始于个人能对自己的口腔组织状态作出自我评估,如牙龈组织出血的原因及消除的方法。口腔卫生指导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减少牙菌斑水平控制牙龈出血,减少破坏性牙周炎的患病率与严重程度,牙周健康与全身健康的联系,口腔保健应成为每日常规保健的一部分。
二级水平 社区二级水平是帮助自我保健,即帮助个人达到清洁口腔的目的,用机械方法和化学方法清除牙菌斑和牙结石。
三级水平社区三级水平是中度牙周问题的保健,在包括一、二级水平的基础上,加监督、筛选与治疗。其中监督为建立和采用进一步检查和专业干预的个人与特殊人群,筛选可增强意识,联系与强化自我评估与自我保健项目,牙周筛选方法用CPITN定期检查。
第四级水平即菌斑控制,包括:①显示菌斑;②菌斑控制的临床评估;③机械性措施;④药物方法等。
社区牙周病预防关键――控制相关局部因素
改善食物嵌塞 如果食物嵌塞在牙齿缝隙中,非常容易促进菌斑形成,故应及时通过刷牙、牙签、牙线等方法解除食物嵌塞。
调整咬合关系调整与改善上下牙齿的咬合关系,能减少细菌的滋生,进而降低菌斑形成。
破除不良习惯应教育社区居民破除每天不刷牙或睡前进食等不良习惯。
预防、矫治畸形牙齿对齐不良、残缺等容易滋生细菌,故应及时预防、矫治牙齿畸形。
制作良好的修复体一旦牙齿被损坏,应积极到社区口腔医师处就诊,进行良好的修复。
社区牙周病预防关键――提高宿主抵抗力
全身因素关系到牙周组织对局部刺激因素的反应,影响着牙周组织破坏的严重程度和修复能力。因此,牙周病的社区预防不仅要消除和控制局部刺激因素,还需要提高机体的抵抗力。
合理营养 合理的营养可促进牙周结缔组织的代谢和生理性修复。因此社区居民经常补充富含蛋白质,维生素A、D、C及钙和磷的营养物质,可增强牙周组织对致病因子的抵抗力和免疫力。
治疗原发病 积极治疗和控制与牙周病发生有关的全身性疾病,如内分泌紊乱、糖尿病、营养代谢性疾病、血液病及遗传性疾病。
加强监测 加强对社区高危人群的监测。青春期和妊娠期是牙周病特别是牙龈炎发生的高危期,除了积极调整内分泌平衡外,特别要注意对高危人群的专业性口腔护理,定期口腔检查,进行常规的牙周冲洗和洁治。同时加强个人的家庭口腔卫生护理,避免细菌及其毒性物质对牙龈组织的侵袭。
综上所述,社区牙周病的预防必须采取口腔保健与专业性防治相结合的综合性措施,才能消除引起牙周病的始动因子――菌斑微生物及其毒性物质,控制其他局部因素对牙周组织的影响,提高宿主的抗病能力,降低牙周组织对疾病的易感性。
牙周病是一种慢性感染疾病,为了保证治疗后牙周组织迅速恢复健康,并防止复发,治疗后的维护和牙周病的预防同样重要。最好的牙周维护治疗为每3个月1次。一般在牙周治疗完成后3个月即开始复查,详细了解患者的全身情况和牙周局部状况,有无新的病灶发生;仔细检查龈组织的情况,龈沟深度,有无牙龈出血,骨质修复动态,牙松动度,菌斑控制的情况。
有目的地针对具体情况进行口腔卫生指导,要求患者继续进行个人口腔卫生护理、彻底消除牙菌斑,定期作龈上清洁和根面平整,消除菌斑和牙石,维持健康、卫生的口腔生态环境,使愈合或正在愈合的牙周组织免受细菌的再侵袭,防止牙周附着再丧失,使受损的牙周组织康复,长期处于健康状态。
附:社区预防牙周病实例报告
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进行社区诊断与调查的过程中发现社区居民牙周疾病的患病率为20.3%,明显高于该社区所在城市6.9%的平均水平。进一步分析发现,牙周病中牙龈炎占58%,牙周炎占35%,牙周创伤占4%,牙周萎缩占4%,即牙龈炎是第1位。而且,该社区牙龈炎患者以14~25岁的青少年为主。通过对患牙龈炎的青少年患者访谈,发现这些患者均喜欢在晚上光顾社区内的“大排挡”小吃,并且喜欢吃“大排挡”小吃中的烤羊肉串。他们吃完烤羊肉串后有的回家不刷牙就睡觉,有的回家虽然刷牙但不能把残留在牙缝中的羊肉细丝刷干净。针对以上情况,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保健科进行如下的干预措施。
向当地疾病控制中心汇报和反映该情况。
通过发放免费宣传资料、专家讲课、社区广播、黑板报、手机短信等形式对社区居民特别是社区青少年开展口腔保健的健康教育。
在当地街道办事处的支持下,在社区内的“大排挡”小吃的显著位置粘贴正确刷牙的宣传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