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农业经济范文
时间:2023-09-19 17:41:2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态农业经济,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生态;农业;经济
1生态农业的基本概念
生态农业是以可持续稳定发展为目标模式,按照人们生活需求要求,以生态发展为前提,实现满足人们日常农业的生产,保证人民生活基本需求的过程。生态农业以传统农业产业发展为平台,建立起具有现代科技发展体系的加工、生产、销售管理流程,不断完善生态农业发展建设进程,减少污染农药的使用,选用更加具有生态农业发展建设前提的产品,完成对产品品质的有效提升。
2生态农业发展的优势特点
随着我国综合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态农业经济已经成为我国的经济支柱产业,我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发展过程中可能受到各种发展阻力,需要合理的规划生态农业发展的战略目标,根据生态农业发展可持续性,尽可能的完善生态农业发展体系内容。
2.1加强整体规划发展
生态农业的发展需要对实际产业的各个方面进行协调,架起整个生态农业产业的长效发展,提升农业现代化发展竞争机制,尽可能的提升国家的整体竞争实力,确保生态农业的长效发展水平。
2.2多样化的生态农业发展
建立生态化的多样发展品质,不断扩展我国各地区的发展条件,对比南北区域的生态发展模式,因地制宜的对实际的生态资源进行有效的开发和利用,建立符合生态效益整体平衡的标准内容,实现对生态经济发展水平的有效统一建设。
2.3生态的高效性发展
加强生态高效性的农业发展模式,从传统的生态环境中认识适合生态农业发展循环利用的标准,不断改善生态环境标准内容,不断提升生态农业的发展经济水平。
2.4可持续性发展
生态农业需要可持续性的稳定发展,建立农产品供需规划体系,按照实际的发展趋势,不断完善形成适合生态农业发展的环境进程,提升生态体系的稳定性,确保生态农业的有效可持续稳定发展。
3生态农业经济的探索分析
3.1促进生态农业结构化的改进
逐步推进农业生态化建设发展,利用现有的生态优势,提升农业市场发展的需求,调整农业产品发展的结构化标准。根据实际的发展竞争力水平,建立符合实际竞争格局的发展内容,加强生态农副产品的结构化管理,从各方面推行农产品的特性形式发展,保证农民的收益,提升农民的生活品质,建立符合企业综合营销的管理模式,解决各种物流推广运输流程,实现对生态农产品的快速发展。
3.2建立合理的农产品融资管理渠道
按照农产品的优势发展趋势,分析农业生态发展的优势,吸引投资,提升农业生产的发展可行性。在政府部门的支持下,不断促进生态农业的快速发展,建立完善的法律制度,给予一定的政策扶持,鼓励农民对生态农业经济进行合理的投资。
3.3生态旅游与农业经济的开发
生态农业可以创建旅游经济的发展,实现农业生产经营的全新管理。例如,生态农家院、生态田园景观、生态农产品采摘等等。从另一个角度吸引游客消费,提升农业经济的发展途径,确保生态农业经济的稳定发展。
3.4农业经贸的国际化管理
篇2
【关键词】生态农业;农业经济发展;影响
生态农业指的是根据生态学和经济学的相关原理,并通过使用高科技农业产品,结合现代化的管理方式,并对传统农业中宝贵的实践经验加以总结,既能够帮助农民获得高收益,又能对生态环境予以保护的新型现代化的农业经营模式。我国生态农业发展对现代化投入的态度并不是完全摒弃,而是对传统农业生产过程中一些常见做法加以吸收,比如废料循环利用,尽量避免使用化肥和农药,并通过生态学理论的综合运用,从而达到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护好生态环境的目标。
一、发展生态农业对我国农业经济的重要性
众所周知,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我国基本国情就是人口基数大,可用耕地稀少,严重阻碍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因此我国才过于追求农业产量,农业呈现粗放式发展,并没有做到对资源的合理使用,不仅造成了过多的消耗和浪费,更严重的是给农业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随着城镇化的不断发展,人类生活垃圾数量比之前有了很大提高,对农村宝贵的水源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不仅如此,害虫的抗药性以及新型害虫的出现,迫使农民不得不大规模使用农药。加上我国农业发展一直遵循的是粗放的生产经营方式,耕地肥力呈不断下降趋势,导致农民不断提高化肥施用量,不仅改变了耕地理化性质,又对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基于此,如果要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发展生态农业无疑是最佳的选择。原因在于发展生态农业,不仅能够帮我我国发展现代化农业,而且还能对农业资源以及农业生态环境加以有效保护。
二、发展生态农业对农业经济发展所产生的影响
1.加快推进农业产业的结构调整
现如今,要想促进生态农业发展,就需要清楚的认识到自身的长处,同时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并在掌握当前社会需求的前提下,专门发展富有自身特色的产品,这样有助于形成产业竞争力。同时还能够使农产品的附加值得到增加,实现产销一体化发展。比如,在畜牧、水产比较发达的地区,就可以发展禽肉、水产品的精加工,这样对于自身竞争优势的形成是为有利的;同时,在河流水系发达的水田里,可以适当发展对河水植物加工。这些鲜活的实例都能够对我们加以启发,农业发展与环境保护并不是矛盾的,可以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促进农业产品的优化。不仅如此,还可以通过农业产销一体化体系的构建,并加以配套措施,既能够让农民的生产销售成本大大减少,又能够使得增加销售规模,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2.加快构建多元化的投融资体系
要发展生态农业,首先必须让其与当今时代潮流相适应,与国家相关农业产业政策相符合,这样就会降低吸纳民间资本的难度,甚至有可能吸引外资。一旦资本得到增加,就能够推动农业朝着制度化和规模化的方向发展。同时,当资本投入量比较高时,更容易引起政府部门的关注,有可能争取到相关的政策扶持,从而帮助农业尽快突破二三产业的重重包围,实现快速发展。通过发展生态农业,不仅有助于农民收入增加,而且也意味着农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这样农民在进行循环生产时就会有资本投入,并且还有不断加大资金投入的意愿。
对于我国政府和金融部门而言,应当在生态农业发展上适当倾斜,在政策以及经济上应不断加大扶持力度,促进生态农业发展。比如说可以适当减少税收,并增加政府财政拨款,在银行信贷上,可以降低贷款利率等。
3.大力发展休闲观光旅游农业
发展休闲观光旅游农业,除了能够增加农民经济收入外,还能够让农民受到外来先进思想的影响,加快传统观念改变,从而提高对当今农业生产技术的接受度。比如说《爸爸去哪儿》以及《极限挑战》等,这些电视真人秀节目都能够有效促进农村观光旅游的发展,促进旅游业与农业的相互融合,这对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构建是相当重要的。不仅如此,发展休闲观光旅游农业,还有助于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使得城乡差距进一步减小,从而真正实现农业科学技术与传统农村文化习俗的有机结合,必将有效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4.有效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
一直以来,我国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农产品就是我国重要的产物,因此促进农产品发展,有助于我国的国际贸易格局得到改善,从而变得更加具有战略性。而随着我国加入 WTO,农产品国际贸易又会因绿色贸易壁垒以及高额的反倾销税的限制,而得不到快速发展,主要原因在于我国农产品都存在比较严重化肥和农药的高残留问题,不仅污染了当地水资源和耕地,还使得农产品毒素含量超标,无法达到世界农产品作物对于化肥农药含量的标准,对农产品出口造成了很大困扰。因此,发展生态农业,不仅有助于农业生态环境改善,而且还能使得化肥以及农药的用量大规模减少,这样能够促进农产品质量提升,同时还能够有效促进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发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发展生态农业,不仅能够促进农业生产力的发展,而且还能有效改善当前农业格局,有效保护农业生产环境,从而形成新的农业发展模式。发展生态农业,给农业发展指引了一个新的方向,形成了农业经济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双赢的大好局面。
参考文献:
[1]刘涛.生态农业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J].财经界(学术版),2014(27):16.
篇3
1.1生态农业是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人口也呈不断增长的趋势,人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最终导致了农业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可利用自然资源逐渐短缺,这种矛盾已经严重遏制了我国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所以为了彻底根治这类问题,必须从根本上转变我国农业的发展方式,通过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来调节生态环境同人口增长之间的矛盾,并建立有效的农业可持续发展体系。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对健康的生活质量要求也不断提高,因此我国农业市场可以合理的组织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活动,调整农村经济的发展结构,发展由农业主导的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有机食品等来适应市场多样化、多层次的需求。与此同时,发展农业产业链,对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的调整。纵观近几年生态农业发展带来的效益,不难看出生态农业在保护生态环境和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1.2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是当前和今后生态农业建设长期追求的目标。生态农业是以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为目的,合理的开发利用农业可再生资源,将保护环境和提高资源的重复利用相结合,并在此基础上减少人类同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达到生态保护与经济效益的协调发展。另外,应适当的汲取传统农业发展的优势部分,并将其与现代农业技术发展有效的结合在一起,建立既有传统农业合理发展生态的模式又有现代农业经济高效的发展模式,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三效合一”,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1.3生态农业建设的总体思路、区域布局和关键措施是针对农业发展新阶段的要求,要发展生态农业建设必须着眼于我国国情,同时还要遵循自身的发展规律和经济规律,将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农业增效和实现农民增收三者相结合,从根本上制止农业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实现农业资源的循环利用和可持续发展,逐步达到“三效合一”。其总体思路:一是要从根本上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有效的改进农业的生产条件,可以通过运用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为促进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提供可靠的生态保障;二是要致力于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益,有效减少农产品过剩的问题,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生产结构,促进农民增产增收;三是要有效的遏制目前市场流行农产品污染问题,做好安全保障措施,保护消费者的生命安全,增强农产品国际竞争力。
2、发展生态农业关键措施
2.1实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就应该创建适应目前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的新机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建立新型农业发展机制,能够将生态农业发展纳入合理的发展轨道,同时加大对生态农业的资金投入和技术支持是必不可少的。当前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要从发展生态农业的实际需求出发,建立适应生态农业发展的相关管理机制和监督机制;建立多元化的生态农业建设机制,通过制定完善生态农业发展规划来调动社会各成员参与建设生态农业的积极性;加强与完善法律法规的建设,拟定和完善生态农业的法律、法规,为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2.2建立生态农业技术保障体系。为了使生态农业能够更加适应当前农业生产的发展,相关部门要召集这方面的专家进行攻克研究生态农业发展方面的问题,提出新方法、新思路,制定各种生态农业管理认证技术、评价指标、物种改良等技术,为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科学和管理方面的技术支持。
3、改变人们的思想意识和改善农业生产环境
3.1传统的人们对于农村的那种排斥和轻视是依旧存在的,似乎农村永远跟愚昧联系在一起,人们有了这种意识对于农业的重要作用也往往会忽视,这样对于生态农业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要改变这种意识首先应该改善农村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
3.2改善农村的生态环境就要对农村以前的发展环境进行改变,改变人们进行农业劳作的意识形态,如改变以前那种盲目垦荒、盲目的进行土地的开发而不顾生态环境的行为,使农业生产的环境相对稳定。同时还要改善农村中社会服务的基础设施,使人们不再对农村的基础设施失望,使农村的人们可以享受到完善的基础设施,这样才能够激发人们进行农业劳作的兴趣,也可以吸引一部分农业科技的人才到农村来,为农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4、结束语
篇4
首先,科学技术以及成果转化的限制。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农业经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是这时的农业是粗放型的发展模式,很快便出现了自身存在的弊端,传统的依靠劳动力和资源投入获得产出的方法,并没有使得农业经济呈现稳定的增长,在这种情况之下,我们需要不断的转变生产模式,促进农业生产的稳定和可持续;再次,体制和意识形态上存在约束。农业经济的发展需要完善的体制支持,但是,到现在为止,我国的现行的经济体制对农业经济的发展产生的一定的制约,其主要表现在随着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和推进,传统的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体制的缺陷显露出来,这种小规模的经营方式不利于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对资源优化配置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二、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生态农业经济发展的途径分析
1.保证农业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生产力
在我国,现阶段发展生态农业是实现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我们在开展生态农业工作过程中需要对生态学规律,自然规律保持充分的认识,保证生态农业系统具有较高的生产力,保证作物的产量和品质,促进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进步,因此,在发展生态农业过程中,我们需要采取一定的原则,因地制宜的开展生态农业的各项工作。对农业生态系统以及机构进行不断的调整和优化管理,促进资源和能力的合理利用和有效的循环和流动,并考虑环境的承载能力,保证农业生产和环境承载能力之间始终处于一个良好的关系之中,以科学的态度和原理组织安排各项农业经济活动,保证生态农业的发展处于较高的位置之上。
2.大力发展和优化农村地区的环保产业
在农村地区建设和发展环保产业具有很大的优势。通过发展环保产业,可以有效的带动农村地区其他产业的发展和进步,并且在发展环保产业过程中,还能够与外部的生态系统建立起友好的关系,在这个过程中,还需要将资源节约同农村的环境保护优惠政策结合起来,只有得到了政策的支持,才能为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政策和经济方面的支持。
3.完善农业社会服务体系
为了促进生态农业的健康发展,使农业经济处于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状态之下,需要我们加强对生态农业相关制度和法规的建设,要尽快出台与农业投资和贷款相关的优惠政策,保护生态农业市场。鼓励生态农产品外销和出口,加快土地的流转,必要时还可以开展规模化经济点,扩大集约型农业的范围,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大力推广农业生产技术,加快生态农产品的认证和市场的准入制度,建设生态农业的保险机制,对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补助。
三、结语
篇5
关键词:生态农业;农业经济持续发展;意义
一、引言
我国属于农业大国,一直以来在农业的发展上都处于比较领先的地位。因此,在开展经济建设的同时,要将农业摆在主要的地位上。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影响下,各个领域得到了有效的提高。所以就要坚持从生态农业上入手,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为农业的发展奠定基础。
二、促进生态农业发展的意义
1.建设现代化的农业。在促进生态农业发展的过程中,就要坚持从我国传统农业发展的角度上出发,发挥出农业生产上的优势,主动吸收国外先进的技术与经验,在综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来满足农业的发展需求。其次,是要不断完善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此来提升农业技术手段。通过实现有效的发展,可以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的效果,同时也可以满足可持续发展的需求,为我国农业的现代化进程奠定坚实的基础。2.满足农业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需求。在促进生态农业发展的过程中,就要不断对农业资源进行有效的开发与利用,同时还要坚持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上出发,通过开展有效的生态保护,以此来避免生态农业受到污染。其次,还要引入足够的重视,正确认识到做好农业资源保护工作的意义,这样才能对资源进行不断的增值与生产。在面对难以更新的资源时,就要及时进行保护与利用,最大限度的确保实现合理的开发,只有真正做好这一工作,才能保护好自然资源,满足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与发展。3.提升综合效益。进行农业生产与推广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农业生产生的劳动率,同时也可以实现对土地资源有效利用的目标,通过科学合理的开发与利用,提升经济效益。可以说在进行农业生产过程中,就要坚持从经济效益的角度上出发,这样才能保证对资源资源的有效利用。所以在实现物质循环的过程中,就要从获取显著经济效益的角度上出发,这样才能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农产品,从而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实现长远的发展。
三、生态农业促进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
1.遏制生态环境恶化。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业也得到了发展的契机,就现阶段来说,我国的生态环境出现了恶化与资源短缺等问题。尤其是对于现阶段的一些地区来说,存在着极为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如果不能及时进行战略部署,那么就会造成我国需要面临更为严重的生态危机。因此,针对这一问题,就要坚持从根本上出发,转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做好生态农业的发展与完善工作,以此来满足生态资源合理利用的目标。其次,是要建立出完善的、新型的可持续发展农业生产体系。作为优化我国农业生产结构的重要方式之一,就要在农业发展过程中从市场的基本需求上出发,积极对我国现阶段的经济与产业等方面进行调整,从而凸显出我国农业生产上的优势。2.始终坚持生态农业建设。做好生态农业建设,满足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第一,就要严格按照生态环境,避免环境污染等为前提,在农业生产与发展中,还要将农业资源的有效利用与人民群众的需求结合在一起,以此来满足生态环境合理发展与有效利用的目标。第二,要对传统的农业技术进行创新,从优势上出发,综合好现代农业技术,以此来建立出更为有效的农业生产模式。第三,要始终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贯彻好节能环保措施。在未来的农业发展中,也要确保农业生产可以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
四、生态农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1.发展意识与观念上的不足。对于生态农业来说,就要求人们要具备一定的生态环保意识,且人的行动也受到了主观能动性上的影响。第一,对于有些农村地区来说,受到教育投入以及经济发展相对较慢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其文化程度并不高,这样也就难以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在面对现代农业技术时,也难以全面的掌握。但是生态农业所涉及到了较多的内容,如果文化程度不足,那么也就限制了对生态农业的理解与认识。第二,技术推广上经费投入力度不足。就我国现阶段来说,在农业总产值上存在着相对较低的现象,加之农村中人口相对较多,所以在技术推广上也受到了影响。其次,通过调查可以看出,在农业技术推广经费投入上相对较少,这样也就限制了生态农业理念与技术的传播效果。2.基础理论上的不足。在生态农业中,其理论的发展与实践涉及到了相对较多的学科,同时也需要各个学科之间的有效配合与融合但是在实际中却存在着注重生态农业中的一部分,并没有从整体的角度上出发,这样也就造成福了生态农业的发展相对较慢。其次,在产、学与研上也需要进行有效的融合,通过相互促进来满足发展的要求。但是在实际中却存在着脱节与分离等问题,这样也就降低了发展的效果。
五、促进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的措施
1.激发出农民的积极性。对于农民来说,将目光更多的放在了经济利益上。因此,在实际中就要做好农村改革工作,坚持贯彻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促进生态农业的建设,同时还要将保护与照顾农民利益作为处理农村问题的基础。可以说生态农业的建设与农民群众的支持与参与有着极为重要的关系,所以在实际中就要做好完善工作,以此来满足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2.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对于农业产业化来说,其中包含了规模化、专业化以及商品化等方面。从宏观的角度上来说,就是要促进农村中非农产业上的发展,也就是说要确保农村中的种植业、养殖业等方面可以实现专业化的发展,以此来为商品化奠定坚实的基础。从微观的角度上来说,就要坚持从农村中的劳动力上出发,并以此来作为生产的主要要素,这样才能从种植业上向着非农产业方向不断发展。对种植与养殖行业来说,其规模上的不断增加,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有效提高商品率,提升农民的劳动生产率与纯收入。在此基础上为了确保科技可以根植与服务于农业中,就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农村中劳动者的综合素质,以此来满足发展的需求,创建出良好的生态环境。3.及时更新观念,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对于一些农村地区来说,依然存在着简单的人与自然界之间的能量交换。可以说只有农民的生产行为融入到社会化生产中去,才能更好的进入到市场经济中,满足个人的生产需求,实现长远的发展。因此,在建设生态农业的过程中,就要坚持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上出发,建立出有效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根本上解决好实际问题。4.创建出适合发展的新机制。想要做好这一工作,就要具备相应的规章制度。所以在实际中就要不断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通过建立出有效的农村发展机制,以此来满足发展的需求。在促进生产农业发展的过程中,也要加大资金的投入,引进先进的技术措施,建立出科学的管理与监督办法,从而满足生态农业的发展需求,调动起全员的积极性,主动进行生态农业建设。通过建立出完善的生态农业制度,以此来为生态农业的发展奠定基础。对于技术保障体系来说,关系到了生态农业发展的各个方面。所以就要组织专业人员进行研究,从而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技术措施,同时还要及时更新思想,促进生态农业的发展。
六、结语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要坚持从生态农业的角度上出发,正确认识到发展生态农业的重要性,通过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以此来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措施,满足生态农业的发展需求。同时还要从降低环境污染的角度上出发,发挥出生态农业的功能与作用。
参考文献:
[1]赵庆娟.浅谈生态农业在农业经济持续发展中的意义[J].农民致富之友,2016,(20):68-69.
篇6
关键词:农业经济;持续发展;生态农业
中图分类号:F323.2 文献标识码:A
1 发展生态农业的意义
为建设一条能够符合我国基本国情的且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农业,既要继承传统农业中好的方式方法也要加强学习发达国家农业发展的先进经验,加快农业及相关技术的现代化进程,采取科学管理统筹发展的方式,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和发展效率,实现中国特色的现代农业持续发展。
能够有效的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污染与破坏,同时可以促进对农业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通过发展生态农业,那些单纯依靠啃食自然资源的发展模式逐渐转变,可更新资源的增殖不断的得到重视,不可更新资源被有效保护利用,这是一种全新的农业形态,它的形成发展能够使农业生产与自然生态相互促进并融合发展,既能为农业生产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又促进了生态的健康循环和有效利用。
生态农业能够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和显著的社会生态效益。为生态农业的持续建设提供经济基础;又科学合理的利用自然资源,保证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同步发展。能够为广大消费者提供多样化、营养化、安全可靠的生态产品,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因此,发展生态农业既是自然资源休养生息的需要,也有广泛的市场基础。
2 生态农业在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2.1 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国之基础、粮之根本,涉及到粮食安全问题
因此,有效遏制生态环境恶化,控制自然资源的功能退化,积极的促进生态农业建设是必然选择。伴随着我国工业化的来临,人口的持续增长,人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最终导致了农业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可利用自然资源逐渐短缺,这种矛盾已经严重遏制了我国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所以,为了彻底解决上述问题,必须从转变我国农业的发展方式,改变农业经济结构入手,通过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来调节生态环境同人口增长之间的矛盾,并建立有效的农业可持续发展体系。
由于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对健康的生活质量要求也不断提高,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引起关注,人们对于健康的生态产品需求会持续增长。因此,我国农业市场的需求可以为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活动提供可靠依据,调整农村经济扩大产业结构,发展由农业主导的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有机食品等来适应市场多样化、多层次的需求。与此同时,发展农业产业链,对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的调整。
2.2 生态农业建设是为了促进生态与经济的协调发展相互促进,是以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为主要目标
科学的开发利用农业可再生资源,合理的保护环境和提高资源有效利用并将2者有机结合,并在此基础上减少人类同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达到生态保护与经济效益的协调发展。另外,应适当的汲取传统农业发展的优势部分,并将其与现代农业技术发展有效的结合在一起,建立既有传统农业合理发展生态的模式又有现代农业经济高效的发展模式,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三效合一”,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2.3 新阶段的农业发展对于生态农业建设提出了新要求
其总体思路、合理布局和关键要适应新时期的要求,顺应现代化的发展趋势。生态农业的建设发展必须着眼于我国国情,同时还要遵循自身的发展规律和经济规模,切实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农业生产增效,农民增长增收3项工作,有效制止农业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促进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生态农业建设总体工作思路:要从根本上解决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创建良好的农业生产条件,推广现代农业技术,强化农业的生产能力和生态环境的保护能力,既要实现我国家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又要为发展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要抓好农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益,建立信息联动避免农产品过剩,调整农业生产方式和完善农村经济结构,为农民增产增收提供保障;要保证农产品质量,解决好农产品污染问题,健全相关的法制规范,严格规范上市农产品,保护消费者权益,增强产品竞争力,提高品牌意识和观念。
3 发展生态农业关键措施
3.1 实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就应该创建适应目前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的新机制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建立新型农业发展机制,能够将生态农业发展纳入合理的发展轨道,同时加大对生态农业的资金投入和技术保障。要做好以下工作:要从发展生态农业的实际需求出发,建立适应生态农业发展的管理办法和监督标准;建立多元化的生态农业建设机制,加快制定完善生态农业发展规划调动社会各成员参与建设生态农业的积极性;拟定和完善生态农业的法律、法规,为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法律保障和法理依据。
3.2 全面的技术支持即建立生态农业技术保障体系
为了使生态农业能够更加适应当前农业生产的发展,相关部门要召集这方面的专家进行攻克研究生态农业发展方面的问题,提出新方法、新思路,制定各种生态农业管理认证技术、产品认证体系、评价指标规范、物种改良、品种培育等技术,提供生产和管理方面的技术支持。
篇7
一、引言
农业在我国的发展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作为三大基础产业之一,它对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工业生产等都提供了大量的农产品和材料。由于其地位特殊、作用关键,因此在新形势下,我们应该转变农业发展的理念,坚持我党提倡的科学发展观为农业的指导思想,不断改变经营管理方式,促使农业经济得到可持续发展,真正的实现农业生态化、科学化等。就我国农业的现状来看,仍然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发展水平、规模都无法得到最好的发展,要想确保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建设中继续发挥作用,我国就应该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改变传统农业发展道路,实现生态农业经济的发展进步。
二、生态农业经济
(一)生态农业经济的特点
随着社会的发展,农业这一重大产业也有了新的发展理念,我国对生态农业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首先生态农业有着开放性和局限性并存的双重特点,生态农业的发展需要不断改进农业技术,吸取国外先进的经验,但是在发展生态农业时要注意合理的开发、利用我国土地资源;其次生态农业的发展可以促进我国国民经济水平的提升,生态农业的发展可以有效的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从而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此外,生态农业的发展进步需要将很多资源和先进的生产技术有机结合起来,确保资源和技术的相辅相成,也就是说强调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自然环境,只有这样农业才能真正得到可持续发展。
(二)我国生态农业经济的现状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就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是传统农业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弊端很多,仅仅依靠劳动力和资源投入来获得产量的方法无法促进经济的增长,因此我们需要改变农业的生产模式。生态农业经济发展的新机遇应势而生,这一新机遇将面临多方面的挑战,比如说农业产业结构的不合理、农民素质不高、社会环境严峻等等。
(三)生态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目前,我党提倡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确保农业得到可持续健康发展。在这样一种社会背景下,应该构造生态农业系统,充分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丰富的自然资源,科学、合理的调整农业结构,促进生态农业经济的发展。生态农业经济的发展可以有效的提高自然资源使用率、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保证对环境的保护、提高农民的收入、提升农民的生活水平等。
三、新时期如何发展生态农业经济
(一)提高农业科学技术水平
有了先进的科学技术水平做支撑,生态农业系统才能有极高的生产力。由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因此我们要重视科学技术对生态农业发展的重要性。利用先进科学技术水平推动农业生产力的进步,这就是“科技兴农”,这就需要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素质,不断向其灌输科学知识、为其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培养出一批有着极高素质的劳动生产力;此外,发展生态农业还需要不断引入新人才,加大对生态农业发展的重视力度和相关知识宣传力度,做好对生态农业的指导工作。只有这样提升农业的科学技术水平,积极实现科技创新,才能真正发挥生态农业的作用。
(二)合理调整农业生产结构
生态农业在发展过程中,要及时了解国家制定的惠农政策,充分使用当地资源,保证生态农业的发展有足够资金支持,这样才能有发展的动力。此外,要尊重生态农业的发展规律,坚持因地制宜原则,制定科学的农业发展方案,合理调整农业生产结构,确保自然环境不被破坏的前提下实现生态农业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三)完善农业社会服务体系
我国还要重视建立和生态农业相关联的法律法规,确保惠农支农政策的出台,适当对生态农业的产品给予减免税收等优惠政策。重视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加大农业生产对生态环境破坏和污染的监管、打击力度,尽可能减少乱砍滥伐、围湖造田、非法占用耕地等多种现象的发生。
除此以外,还要重视把农村以及城镇地区的环保产业和循环经济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尽可能提高自然资源的使用率,解决农村劳动力闲置的问题,确保生态环境的保护、自然资源的节约以及国民经济的发展三位一体,走生态农业的发展道路。
四、总结
当今新的社会背景下,我国农业经济也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农业工作者都应该提高自己的工作素养、重视农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认识到生态农业发展是农业转型的必经之路等等。发展生态农业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工作任务,在其实践期间,我们应该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在提高农业生产力的基础上,尽可能做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篇8
关键词:矿山农村经济 生态农业 财政政策 扶持
目前,我国正处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的新时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在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下,村级集体经济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日益显现。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不仅是推进农村小康建设的重要经济任务,也是提高农村基层组织执政能力、加强农村社会管理、实现基层社会持续稳定的重大政治问题,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樟村坪镇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宜昌市夷陵区樟村坪镇地处宜昌市夷陵区北部山区,矿产资源丰富,被称为“中国磷矿之乡”。近年来,该镇充分利用其矿产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积极研究探索多种渠道、多种途径,采取有效措施,不断增强村级组织的经济实力,取得了显著成效。
随着形势的不断变化,该镇矿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也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一些村级集体经济原有的收入渠道趋于萎缩,缺乏新的稳定的收入来源;一些村集体经济收入增长缓慢,而支出刚性很难抑制。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不平衡,收入差距拉大;一些村集体经营管理不善,债务沉重的问题比较突出;对发展村集体经济思想认识、政策措施还不到位等等。以上问题的存在,导致樟村坪镇的部分村党群、干群关系紧张,影响了村级基层组织的号召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因此,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如何创新思路发展矿区村级集体经济,已经成为樟村坪镇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二、樟村坪镇集体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财政资金的扶持
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需要以充足的人力资金为支撑,离不开政府财政资金的大力扶持,政府在其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没有政府财政资金的大力支持,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将举步维艰。为此,樟村坪应该深入分析财政资金重点扶持的方面,立足地方特色实行生态农业项目化,充分争取扶持资金财政性,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快速发展。
(一)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争取政府政策支持
樟村坪自然条件优越,农业发展基础较好,具备发展生态农业的优势条件。在发展生态农业过程中,应该结合樟村坪农业发展实际,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确定生产经营项目,依靠特色农业和优势产品占领市场。
政府应该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提供多方面的政策服务,加强对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政策支持力度。除此外,还应该积极引导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有效利用集体土地资源,并在法律、政策许可的条件下最大限度的放宽村集体土地资源开发经营的限制;鼓励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盘活集体资产,提高利用现有集体资产开发经营的创收能力,政府要在项目审批、项目融资、税收等方面给予切实的扶持和支持。
(二)积极申报农业项目,争取政府财政扶持
生态农业项目是政府财政资金重点扶持的项目,具有严格的项目申报方式和程序,需要提供完整的项目申报材料等,是一项极为严格而复杂的大事情,而项目申报是获取农业项目发展资金不可逾越的一环。因此,樟村坪在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的同时,还必须做好生态农业项目申报,以便争取更多的政府财政项目扶持资金;同时,政府也应该加大对生态农业的财政扶持力度,减轻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负担。
篇9
关键词:改进;农村生态环境;经济发展策略
1走生态农业经济发展道路的重要性
农村生态环境的好坏不但对居民生活环境产生了影响,而且还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分析目前我国农村的生态现状,发现近年来耕地面积不断减少,而且资源问题也越来越突出,甚至产生了一定污染。所以必须要坚持走生态农业经济发展道路,摒弃过去的粗放式、污染式发展模式,减少对农村的环境污染[1],也能使农村生态环境得到一定的改善,维持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农村生态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
2.1耕地面积减少,能源及水源不充足
如今国内农村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污染。耕地面积也逐渐减少,水源和能源更是越来越少。这是因为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均耕地面积少。而且城市化进程得以加快,农村建筑占用耕地现象非常多,导致耕地面积减少。此外,一些偏远农村的水资源缺乏,无法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导致农村的生产受到阻碍,甚至无法提升农村经济水平。
2.2生活废弃物造成了污染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居民的生活废弃物也逐渐增多。因为我国并未对废弃物问题进行有效解决和处理,而且也没有投入的资金和技术,所以很多不能降解的塑料包装,以及对环境产生污染的电池、电子废弃物,没有经过处理便随便乱扔,污染了土壤与水资源,给人们的生活及农业生产带来了不良的影响。
2.3工农业生产加剧了污染
一些企业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减少对城市造成污染,会将生产地设在偏远的农村。在进行生产的过程中,大量污染物会对农村的水源、粮食、土地产生不良的影响。此外,不合理的农业生产会提高污染的程度[2]。而且农药、化肥等药物的使用,也会影响农产品的质量,甚至污染农村的水源和土地。
3基于改进农村生态环境的生态农业经济发展对策
3.1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人们的生态环保意识
为了对农村生态环境进行保护,促进生态农业经济的发展,必须要加强环保的宣传工作,提高人们的生态环保意识。此外,也要对农村居民普及生态环境方面的知识,促使他们意识到落后的农业生产模式对农村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而且也要减少传统落后的观念所带来的不良影响,遏止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以及农业生产模式。还要在学校开展生态农业知识讲座,促使学生们了解生态环保方面的知识。
3.2加强监督管理,避免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在强化法律监督的过程中,相关部门会对破坏农村生态环境的行为进行严厉的打击。在完善法律制度的同时也明确了工业生产中废弃物的处理细则,防止对农村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破坏。
3.3加大资金投入,推动生态农业的发展
由政府部门牵头,企业参与,加强生态农业产业的建设。而且要制定出宽松的优惠政策,鼓励广大农民发展生态型农业。也可以促使企业享有环境治理权,使企业能够行使环境治理的资源再利用权,从而激发企业对治理环境的热情和积极性。还要在各个地区建立生态农业试点区域,并使这些试点区域能发挥出模范带头作用,促使更多的地区都开始建设生态农业,保护农村的生态环境[3]。
3.4增强对绿色旅游资源的开发建设
很多农村都缺乏对生态农业的正确认识。因此在生态农业的发展方面也缺乏正确的指导方向,技术落后。所以政府必须要加强对科研的投入力度,推动绿色农业和生态旅游的建设[4]。不但要研究生态农业应用型技术,也要在农村推广这些先进技术,使农民意识到发展生态农业的紧迫性。同时也要不断开发农业生态旅游以及绿色农业种植方式,提升农民的经济效益,扩大生态农业经济的发展范围。
篇10
生态农业是我国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地处中国西南地区的四川省西充县,由于发展生态农业的时间不长,对生态农业的认识还很不到位,但生态农业对农村经济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基于此,本文就如何保障西充生态农业更好更快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
生态农业;西充;农村经济
所谓生态农业是指在经济、环境统筹下,按照农业生态系统的理论、原理,并采用现代化的农业科技技术,因地制宜的将渔、林、农等第一产业有效的组合、配置,借助于生态工程技术,不仅促进农业的有序、稳步的发展,也促进了环境的保护。西充县域面积1108平方公里,现辖47个乡镇,总人口68万人,农业人口59.4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82%,是典型的农业县。全县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森林覆盖率达40%以上,工业以轻工业为主,无任何工业污染项目。西充独有的自然生态环境为西充发展生态农业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生态环境支撑。发展生态农业既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又有效的保护了农村的生态环境,实现了人和自然的协同发展。
一、西充县农村经济及生态农业发展现状
(一)西充县农村经济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出现了巨大的变革,农业经济也逐步由计划经济转变到市场经济之中。但我们也深刻认识到西充在发展农村经济中存在的诸多问题。首先,西充县农产品质量不高。西充县农业经济近些年发展效果十分明显,但在农产品的供给方面依然存在季节性、地区性以及结构性的过剩,且农产品的质量不高,缺乏市场竞争力。农业生产技术、设施落后,农产品的深加工问题一直没有很好解决。由于农产品的质量不高,且长期处于一个较低层次的水平,很难满足日益增长的个性化需求,严重制约着西充县农村经济的发展。其次,农业生产以小农经济为主,没有形成规模经济效益。众所周知,农业分散经营效益较差,不能产生规模效应。但长期以来西充受人口多、人均耕地少的影响,农民为了自身生活所需,不得不以小农经营的方式在自己承包的土地上劳作,使得农业生产远远没有实现规模化发展。第三,农业投入不足的同时,也存在结构调整滞后的现象。一方面,农民受制于资金及效益的限制,导致农业生产积极性不高,对农业的投资较为缺乏。另一方面,西充县农业生产结构存在不合理的现象也较为明显,具备较强市场竞争力的特色农产品品牌还未成熟。农产品生产以自销为主,还远远没有形成外销的局面,这也导致了农产品市场外向型拓展面临重重困难。
(二)西充县生态农业发展现状
随着生态农业的发展,西充县也认识到生态农业对农村经济发展以及环境保护所产生的巨大推动力。总体而言,西充县生态农业具有以下特点:首先,生态农业在西充县虽然属于新生事物,但已经展现出其巨大的潜力。根据资料记载,西充县生态农业开展在2005年以后,但在短短的十年时间内,生态农业在西充县就显示出了其巨大的生命力,一批批的生态农业企业不断涌现,一批批生态农业示范区已完成规划设计,如龙兴、丰慧、百科、双龙农牧等龙头企业发展势头强劲。其次,生态农业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西充是省级贫困县,财政资金十分有限,因而在生态农业的投入上仍显不足,投资效益依然不高;与之相适应的生态农业服务体系建设还不健全,产业化水平也有待提高;生态农业在西充县依然存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生态农业结构脆弱等问题。
二、西充县发展生态农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现实思考
发展生态农业应充分发挥丘区自然生态和农业资源优势,实施“出位发展”策略,消除丘区区位劣势和产业水平低的瓶颈制约,统筹解决产业结构调整与促进农民增收难题,努力探索西充生态农业发展之路,为丘区农业县科学发展提供有益的经验。解放思想,准确定位是丘区农业县发展生态农业的前提条件。资源和技术的匮乏,基础和区位的劣势,使丘区农业县在与发达地区的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丘区农业县要实现科学发展,就必须大胆解放思想,立足自身比较优势,放眼国际国内需求,寻求符合自身实际的差异化发展路径,才能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赢得发展先机。要围绕生态经济强县建设总体目标,高标准、高起点、高规格编制完成示范区总体规划。突出优势,协调三产是丘区农业县发展生态农业的根本出路。传统农业市场化程度不高,产品附加值较低,不足以推动县域经济科学发展。丘区农业县必须突出区域特色,培育主导产业,并围绕产业链做项目,形成“以工带农、以农促工、三产互动、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培育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县域经济支柱产业。巧借外力,招商引资是丘区农业县发展生态农业的必然选择。丘区农业县经济基础差、发展后劲不足,仅仅依靠自身的努力,要在低水平上取得快速发展极为不易。必须紧紧抓住招商引资这个经济发展的“牛鼻子”,以开放的意识、优惠的政策、宽松的环境,积极引进企业、资金、技术和人才,借助外力求得快速发展。总而言之,对于西充县而言,生态农业虽然处于产业发展的起步阶段,但生态农业对农村经济发展的贡献有目共睹,生态农业强有力的生命力也初步显现,未来如何实现西充县农村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生态农业的发展是重要的战略之一,为此生态农业必须在发展中找不足,并不断的优化与改进,最终实现生态农业稳步、健康、可持续的发展,更好地助推西充县农村经济水平的提升。
三、发展生态农业,助推西充农村经济发展的保障措施
首先,提高认识,重视生态农业发展。目前,四川正处在第二轮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机遇期,这也给西充县生态农业的发展创设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政策支持,为此西充县各级领导必须提高对生态农业的认识,要基于战略的高度,将生态农业的发展与解决三农问题有机结合,将生态农业的发展列入到重要的议事议程上。只有从思想上高度重视生态农业,提高对生态农业的认识,才能更好的助推生态农业在西充的发展,进而更好地推动西充农村经济的发展。其次,加快生态农业示范区建设,提高生态农业发展速度。虽然生态农业在西充县发展历史不长,但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教训,并形成了一定数量的生态农业科研成果,但受限于各种因素的制约,生态农业示范区建设在西充的发展范围有待拓展、发展深度有待提高。表现在生态农业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展现。为此本文建议在西充县的不同地域,要结合地域特色,因地制宜的开展不同类型、不同等级以及不同形态的生态农业示范区,通过示范区的建设与发展,为生态农业的现代化、规模化提供理论、实践的双向支撑。第三,坚持创新,强化技术服务。要将生态农业的发展统一在国家相关的战略、政策之下,提升农业产品的科技含量。要创新体制机制,将农业科技人员赶到生态农业发展的主战场上,进行生态农业的技术攻关;利用各种渠道筹措资金,由政府牵头组建县级生态农业开发基金,在人财物方面给予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多层次、全方位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将生产要素、技术以及产品销售相互结合,确保生态农业健康、稳步、可持续发展。
作者:文莉君 单位:西充县委党校
参考文献:
[1]原宝东.农村生态农业发展模式探索[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1(02):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