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的特征范文

时间:2023-09-19 17:41:2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学生就业的特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大学生就业的特征

篇1

    自 2003 年大学扩招后的第一批本科学生毕业以来,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就业难的问题日益凸显。在这样的背景下,高校毕业生中出现了一个特殊的群体———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教育部在每年各类高校就业工作会议和文件中,都着重强调要高度重视就业困难群体的帮扶和援助工作。就高校而言,解决好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问题,对于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维护社会和谐稳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

    为了解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现状及其成因,我们面向浙江工业大学等浙江省内 10 所高校的 1000 名大学生进行了“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问卷”。在受访的大学生中,存在就业困难的人数比例占 42. 7%。可见,就业困难群体在高校大学生群体中占有一定的比例。本文重点从就业认知和就业现状两个角度,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现状特征进行深入调研和分析。

    就业认知包括大学生对就业形势的判断及所持的就业态度,还包括大学生对理想工作地和行业的选择期待。通过问卷调查,我们看到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普遍持悲观态度,有 75. 8% 的就业困难学生认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就业困难。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非就业困难群体中超过五成的大学生认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正常。在理想工作地的选择方面,无论是就业困难群体还是非就业困难群体,都倾向于杭州和浙江省内其他县市,这与高校生源来源有一定的关系,同时也与浙江省经济活跃的态势相关。可以看出,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和非就业困难群体在理想工作地的选择方面无显着差异。在行业选择方面,无论就业困难群体还是非就业困难群体,首选的三个行业方向依次是事业单位、政府部门和国有企业。但是,就业困难群体愿意去私营企业工作的比例仅为非就业困难群体愿意去私营企业工作比例的二分之一。就业困难群体在就业观念和基层就业心态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偏差,这为改善和提高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工作提供了可能的解决思路。

    就业现状真实地反映了大学生在求职准备和求职实践中的实际状况,通过比较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和非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现状差异,从中可以找出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在实际求职过程中的优势和弱势。在职业规划目标方面,高校就业困难学生普遍表现出对自己的职业规划目标不太了解,甚至完全不了解,仅有三成的就业困难学生表示了解自己的职业规划目标。非就业困难学生中有一半以上了解,甚至非常了解自己的职业规划目标。可见,对职业规划目标的了解程度影响到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现实状况,对职业规划目标的定位和了解越清晰越符合自身的状况,在求职过程中就会少走很多弯路。在求职过程中,毕业生要赢得自己的一席之地,不但要做到知己,还要做到知彼。即除了对自我职业目标的明确定位外,还要了解专业、职场状况,抓住有利时机为自己进入职场做好准备。在问卷调查中,将近一半的就业困难学生对自己的专业不太了解甚至完全不了解,就业困难群体中对职场了解甚至非常了解的人数比例是非就业困难群体中人数比例的二分之一。对专业了解和职场了解的欠缺,制约了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求职空间。

    从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现状特征分析中,我们不难发现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形成并非单因素作用的结果,也非一朝一夕,而是多种因素相互交织并长期作用的结果。我们将这诸种因素归为四类主要矛盾,以此来分析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形成的原因。就业形势的开放性与就业观念的封闭性之间的矛盾。

    当前,随着经济转型的基本完成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不断深入,大学生就业形势整体保持开放性特征。劳动力市场上人才供给和人才需求基本保持平衡,影响人才流动的各种因素公开透明。即便如此,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自身对就业形势的盲目悲观、对就业地域的盲目热衷、对基层就业的盲目排斥,造成了就业观念的盲目封闭。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由于生理、心理、学业、家庭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对大学生就业形势持过分消极态度。他们不从自身找原因,而是将就业困难归因于外在就业形势等不可抗力因素,导致在就业市场上屡屡受挫。同时,狭隘的就业地域选择和行业选择观念,更加剧了就业困难群体的弱势地位,造成大学生就业市场上优势群体越强、弱势群体越弱的“马太效应”。

    人才需求的时效性与人才供给的滞后性之间的矛盾。

    高等教育作为根植现实、面向未来的事业,必须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和未来社会的需求培养相应的人才。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大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市场是全球经济生命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市场的需求成为人才流动的航标。

    大学生就业市场是复杂的、瞬息万变的,全球经济发展中某一元素的微弱变化也将有可能造成大学生就业市场上的急剧变迁,这就是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大学生就业市场变迁的“蝴蝶效应”。在这样的时代大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办学思想和办学体制的相对滞后性,自然暴露出人才培养的诸多弊端。高校在专业及课程设置上没有能够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无法抓住人才需求的时效性特征,“因师资设专业”、“发展容易上马专业”等现象比比皆是。这种闭门造车的后果,直接导致了人才供给的相对滞后性,也是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形成的客观因素。

    就业能力培养的弱习得性与就业能力运用的强实践性之间的矛盾。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升级和产业机构的升级,对实用型、服务型、技能型人才需求量日益增大,而大学生在知识结构、技能水平、职业素质方面与就业市场需求仍存在一定的差距,这就导致大学生在求职时普遍存在有知识、缺能力的现象,这在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中尤其突出。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普遍存在对自身职业生涯规划目标不了解,对所学专业不了解,对目标职业环境不了解的“三不了解”状况。因而,在大学阶段片面关注知识的学习而忽视自我管理能力和可迁移能力的培养。相关调查显示,用人单位最看重、而学生最缺少的是责任心、敬业精神和就业能力。用人单位最看重的实践性的就业能力,正是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所最欠缺的能力,这是导致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形成的关键因素。

    求职竞争的高风险性与就业心理的低承受性之间的矛盾。通过调查,我们看到一些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缺乏对自身情况的客观分析,而难以给自己制定合理的职业目标,在求职过程中简单地以他人的择业标准来定位自己,由此产生了盲目攀比心理和依赖心理,造成有业不就的现象。还有部分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因主观上求职态度消极、求职竞争能力较弱和客观上求职时机不利等现实因素,造成求职竞争中的屡屡受挫,进而导致心理失衡和出现自卑心理。攀比心理、依赖心理、心理失衡和自卑心理,是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在求职竞争中低承受性的具体表现,显然不适应人才竞争的高风险特征,这是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形成的内生因素。

    二。

    我们通过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现状特征和成因分析,初步掌握了该群体的系统结构。为了帮助和改善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系统状态,挖掘该群体的就业优势,创造可能的就业机遇,克服就业弱势,规避可能的就业威胁,我们提出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帮扶策略。

    尽管在就业市场上,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并不占有普遍优势,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始终处于弱势地位,但我们可以通过充分挖掘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优势,为该群体的顺利就业创造一切可能的机会。从群体属性来看,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本质上仍然属于大学生群体,尽管在就业观念、就业能力方面存在一定的不适应状况,但他们普遍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容易接受新事物和新观念。与此同时,他们又具有相对独立的人格,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相对非大学生群体而言,他们总体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和知识水平。

    这几个方面的优点,使得他们在劳动力市场上仍然占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当前,国家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建立了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确立了较为完善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其最终目标是为了实现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在如此良好的就业体制和就业环境下,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只要善于把握政策的大好时机,充分发挥自身的学习能力、适应能力和文化素养等优势,将迎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就业前景。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的严峻性主要体现为就业困难群体就业的严峻性和复杂性。作为享有人力资本优势资源的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虽然在劳动力市场竞争中拥有学历优势和政策保护优势,但是在外界赋予的优势外衣保护之下,大学生若一味地把自己禁锢在象牙塔中,只偏重知识的学习而忽视能力的习得,只注重个性的过分张扬而忽视核心竞争力的培养,只注重自我感觉的过分良好而忽视社会的现实需求,便很难为自己赢得竞争优势。高等教育大众化使得高校毕业生总量持续增加,大学生群体内部就业竞争力加大; 地域经济和城乡经济发展的失衡,导致传统产业对高校毕业生的吸收能力明显下降。在外部竞争环境的威胁面前,大学生若不注重发挥自身的优势,将直接沦为劳动力市场上的就业困难一族。这说明,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要想在就业市场上赢得自己的一席之地,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群体优势,敢于、勇于面对就业市场上的各种威胁。

    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劣势,主要表现为就业观念的封闭性、就业能力的弱实践性、就业心理的低承受性。这些劣势遇到外部环境的不理想,直接导致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陷入最不利的就业境地。对此,一方面需要政府加强宏观调控和政策引导,尤其是加大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关注和帮扶工作; 另一方面需要高校帮助毕业生认清就业形势,加大对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工作的投入力度,引导就业困难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价值观,注重就业能力的培养与社会需求的结合,适时调适大学生的不良就业心理。

篇2

【关键词】互联网+大学生创业 思想行为 特征

“95后”已大量涌现在高校校园中,进入“微时代”以来,社交更为立体,价值观难以聚焦,更有自主表达的意愿,喜欢简短而随时地表达和分享,在创业过程也势必有其独特的思想行为特点。经过本课题组在2016年5月至7月于长三角多地的调研,现对当下大学生创业的思想行为特征总结如下:

一、当前大学生对创业认识逐渐走出肤浅,更注重实际创新

值得注意的是,与2015年相比,2016年选择创业的应届毕业生比例明显下降,比例由2015年6.3%降低至2016年的3.1%。虽然政策、投资环境和社会整体给大学生创业提供了良好的土壤,但鉴于大学生经验欠缺,资源积累不足等原因,目前大学生创业成功的概率并不高;加之相比创业,高校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因而带来的直接创业人群并不多。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有创业意向及已经创业的大学生,对个人的创业的理解和认识开始有了多样化,认识到创业不仅仅是注册一个店铺或公司那么简单,也不止让自己当个老板,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有了走向上市以及公益创业的目标,可以说是志存高远。同时,多数人也认识到创业的风险,并表示愿意承担风险,并不畏惧风险的存在,认为应该充分认识风险,做好防范及有效应对。

二、“90后”创业不只为理想,更为满足自己的兴趣爱好

最近的智联招聘调查显示,应届毕业生选择创业的主要原因是理想、兴趣与自由。与2015年调查结果相比,选择“兴趣所在”而创业的学生占比大幅提升,从2015年的20.8%提升至24.2%,而选择“实现自己的理想”占比则从2015年的27.4%降至24.7%。这表明了90后应届毕业生在择业时更加关注自己的兴趣和追求内心的快乐,对梦想的认识更趋理性和落地。而本课题组也在调研中有了类似的发现,38%的创业者是因为个人兴趣、性格及能力,所以选择创业,23%的创业者是受所学专业或家庭影响选择创业,21%创业者是在自己已熟悉的行业里创业。除了项目本身和资金,大学生创业者同时也关注创业的平台便利性和发展空间。

三、创业者多数青睐资金前期投入小的项目,重视自身创业前期的积累

从大学生创业初期资金投入来看,10万左右占了绝大多数。创业资金的主要来源是个人积蓄、家人投资及合伙赞助。其中值得引起注意的是个人积蓄占了可观的比例,反映了当下大学生在真正开始创业前,多数已经开始有初期的练摊、兼职等创业实践锻炼经历,并早早开始了理财规划,为自己今后的创业既积累了经验,又筹集了一定的战略发展储备资金。另外,银行贷款在创业者初期创业时占的资金来源比例较少,这与初次创业心理有关,一是初期预算资金可能已经充裕,二是与传统观念相关,害怕失败而负债。但实际上,目前大学生创业初期申请银行贷款的人数已呈现上升趋势,只是在与本身手头所拥有的资金相比,有一定的比例控制,一般会比较理性地把贷款额度控制在可承受范围内。

四、创业成功与否的决定因素呈现多元化,创业者对其个人能力及创业利益驱动的认知,有令人较为欣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显著影响

通过本次调研,大学生创业认为要创业成功,其影响因素有多方面,政府政策支持所占比例较小,而较多的因素分别是创业者能力、资金是否充足、人际人脉、创业环境平台,以及创新意识技术等。相对来讲,创业者对自身能力要求较高,普遍认为创业者自身能力占最重要的因素。而事实确实如此,若创业者自身能力强,筹措资金的能力,人际关系处理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和开拓创新技术的能力一般都能跟上。

在调研中,大学生创业者在经过创业过程的摸爬滚打,对创业发起人应具备的能力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和体会,提出了几条相对较中肯的必备素质,其中选择最多的是具有较好的沟通能力,其次是较强的实践及组织能力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适应能力,第三是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背景,第四是大局意识及时间管理能力。

同时,大学生创业者在配合此次调研也表示,创业对自己及他人带来了一定的好处,首先是自己获得了经验,能广交人脉,其次是解决自己的就业问题,第三是能为社会及他人提供就业岗位,第四是自己获得物质财富及个人地位,更有成就感。

当下的大学生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其思想和行为都有了自身鲜明的特点。随着时代的进步,尤其是在“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创业者一是拥有了更丰富的信息来源,知识量更广,思想认知更超前,考虑问题相对上一辈其实更成熟和先进,二是在经济条件普遍富裕的今天,大学生创业不止为理想,更体现自身的兴趣爱好及能力,三是在资金投入在初期并非要求大手笔,既谨小慎微,也注重从小项目入手及前期积累,合理利用贷款,四是对创业者素质和能力为创业成功带来的影响,给以较多的重视,而且对创业过程带来的好处认知,更符合当代大学生努力完善自我的要求。虽然,价值观越来越难以聚焦,但大致方向未改变,大学生创业者在实践中仍在践行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参考文献

[1]钟林.如何理解“大众创业,万众创新”[Z].人民论坛网,2013(3).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530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3]李娜,吴林芝,李梦潇.互联网思维下大学生微营销创业模式探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5(6).

[4]朱军.“互联网+”新常态下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必要性和对策建议[J].企业导报,2015(16).

[5]董丽娜,杨洋.浅析“互联网+”时代下的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瓶颈及思考[J].轻工科技,2015(8).

[6]唐洪雨,颜丽娟,赵辉.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创业的难点与突破[J].通讯世界,2015(14).

篇3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能力;就业能力构成;就业能力评价;提升对策

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已成为近年来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和学者们研究的热点问题。因此,对就业能力及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和综述、厘清就业能力本身及所包括的部分之间的关系,对于开展大学生就业能力研究、更好地促进大学生就业具有重要意义。

一、大学生就业能力概念界定的评述

(一)就业能力概念的界定

就业能力概念由英国学者在20世纪50年代首次提出,但是由于研究范畴和视角的不同,学术界对就业能力的概念界定呈现很大的差异。美国教育与就业委员会认为,就业能力是获得和保持工作的能力,进一步讲,就业能力是在劳动力市场内通过充分的就业机会实现潜能的自信。英国教育与技能部把就业能力看成是个人能就业(或维持就业)的潜力,开发这种潜力有助于全面就业。

国内较早研究就业能力的学者郑晓明(2002)认为,就业能力是学习能力、思想能力、实践能力、应聘能力和适应能力的综合体。田卫东(2002)认为,就业能力指人们从事某种职业所具备的能力,包括基本就业能力与特殊能力。王德英(2009)认为,所谓就业能力是指人们通过知识的学习和综合素质的开发而获得的能够实现就业理想、满足社会需求、在社会生活中实现自身价值的本领。也有学者认为,就业能力实际上是个人在某一社会经济条件下的劳动力市场上的行为结果。

(二)大学生就业能力概念的评述

大学生作为就业的主体,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研究已成为就业能力研究中一个重要而独特的领域,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的研究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

约克(2004)认为,大学生就业能力是促使大学生更可能获得就业和成功地选择职业的一系列的成就、理解力和个人特征。约克指出,获得工作和成功就业并不是一回事,因此不能因大学生具备了就业能力就认为他们必然找到工作。哈维认为,大学生就业能力不是一种结果,而是一种终身学习的能力和过程,不仅仅表现为使学生找到一份工作,还表现为使学生成为善于思考的人。英国著名的谢菲尔德哈勒姆大学关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定义是让学生具备相应的知识、个人职业素养,并且鼓励、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的想法,这些想法将在他们未来的职业与就业中发挥重要作用。

国内研究较早的学者郑晓明认为,大学生就业能力是指大学生在校期间通过知识的学习和综合素质的开发而获得的能够实现就业理想、满足社会需求、在社会生活中实现自身价值的本领。文少保(2006)指出,大学生就业能力是在以学习能力为基础上发展的与职业相关并嵌入个体身心的一种综合能力。朱新秤(2009)认为,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是大学生成功获得工作、保持工作及转换工作时所具有的知识、技能及各种个性特征的集合。谭诤(2010)指出,大学生就业能力有一个培养、实现和继续发展的过程,包含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培养就业能力的阶段、搜寻职业岗位实现就业能力的阶段及就业能力不断提升的职业生涯阶段,在不同的阶段,就业能力的影响因素和影响特征是不同的。

综合以上观点,大学生就业能力是指大学生在校期间通过学习或实践而能够获得工作和得到晋升的能力。它不单纯指某一项技能,而是学生多种能力的集合,是实现就业理想、满足社会需求、在社会生活中获得成功就业的机会和实现自身价值的本领。大学生就业能力是大学生赢得社会认可、取得事业成功的关键,是就业竞争的核心要素。

二、大学生就业能力构成要素的评述

关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构成,至今还没有定论。米特切尔认为,就业能力包括能够强化就业能力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由智力能力、社会和人际交往能力、经营和创业能力、多元技术技能等构成。Knight Yorke通过调查研究提出了有关就业能力构成的USEM理论,认为大学生就业能力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力、具有工作所需要的专业及通用技能、表现为具有自信心的自我效能及体现战略反应和思考的元认知能力四个方面组成。Harvey认为,具有就业能力的毕业生一般应具有以下特质和能力:专业知识技能、学习的意愿、自我管理技能、沟通技能、团队工作和人际关系能力。美国的SCANS(1991)报告将就业能力分为36项能力并将它们分为两大类:基础方面和工作胜任力。

国内学者王培君(2009)通过对中小企业和高校就业指导部门的问卷调查,使用因子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方法,构建出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模型。该模型由道德力、求职力、从业力、分析力和胜任力五个因子构成,其中道德力、分析力是基础,求职力是获得职业的关键,从业力和胜任力最被企业看重。李军凯(2013)对全国范围内不同地区、不同类型高校的2570名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在此基础上分析得出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模型包含五个因子,分别是专业能力、人际影响、分析思考、职业认同和个性品德。其中,个性品德、分析思考、职业认同是内在的关键因子,而专业能力和人际影响是外在的重要因子。

三、大学生就业能力评价方法评述

美国等发达国家的专家学者对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测评做了大量的研究。国外具有代表性的模型有USEM模型、Career EDGE模型,它们分别从技能、认知力、理解能力、个人品质、自我效能等方面对大学生的就业能力进行评价。国内学者采用归纳法,从多个角度开展了相关研究。李冬红等人(2005)提出影响学生就业的各项因素的权重,以期根据评价指标来促进就业指导机构和大学生两方面的共同努力。马黎等人(2012)利用SPSS12.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将起主要作用的15个条目集合成4个因子,得出大学生就业技能评价体系指标包含4项一级指标和10项二级指标,内容涵盖了求职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和个体特征等评价指标。此外,柯羽等(2004)、楼锡锦等(2005)、罗昌(2006)、李敏(2006)、徐黎华等(2007)、赵梓憧等(2007)、罗恩立等(2010)也针对大学生就业能力评价开展相关研究,给出了具体的评价指标和相应权重,在此不一一赘述。

随着越来越多的学者不断研究探索,目前大学生就业能力的评价内容从对学生的认知评价扩展为对学生全面综合的评价,评价方法由单纯依靠考试测验向多样和全方位评价方法体系发展。然而,由于就业能力测评本身还存在种种缺陷,很多方面都有待进一步提高和改进。

四、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对策评述

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对策,改善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对进一步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李恩平等人(2010)根据大学生就业主体的特点认为,要从基础能力、专业能力、个人特质、社会适应能力四个维度构建大学生就业能力并在此基础上从个人、学校、企业、政府四个层面给出了提升就业能力的对策和建议。王宁宁(2011)认为,要紧紧抓住“十二五”时期政府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的契机,重视高校、政府和市场之间的互动,三管齐下,解决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

五、结语

由于研究视角不同,就业能力的定义至今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大学生就业能力构成的分析过于强调共性,忽视了大学生的个性发展,如对学生影响较大的心理因素、人文知识水平、科技创新能力、创业精神、终身学习能力等体现不明显。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现行评价体系的缺陷逐渐暴露出来,部分评价内容比较简单,评价体系对影响学生成才的许多因素并未涉及或涉及不深,无法适应教育重心向培养学生素质、能力、个性和创新能力方面的转移。虽然就业能力测评方法在不断完善,但还不能完全适应社会发展的步伐和高等教育发展的要求,就业能力测评的可信度及社会认可程度仍较低,如在择业时,用人单位很少根据大学生就业能力评价结果来判断毕业生素质的高低。在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对策时,不难看出,对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出的措施各有不同,但大同小异,重复研究较多,虽然各有侧重,但也各有偏漏。

目前为止,还很少有学者从就业能力的角度来分析和研究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问题。笔者在国内外研究大学生就业能力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将系统阐述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现状,深入细致分析影响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成因,针对出现的问题,对症下药,提升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主要途径及给出科学的对策和建议,拓宽本课题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参考文献:

[1]王德英.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

[2]边文霞.本科教学模式与大学生学习能力、就业能力关系研究[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2.

[3]郑晓明.“就业能力”论[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2(03).

[4]田卫东.浅谈如何提高就业能力[J].卫生职业教育,2002(10).

[5]王德英.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

[6]肖贻杰.就业能力相关概念辨析[J].当代教育论坛,2009(12).

[7]边文霞.本科教学模式与大学生学习能力、就业能力关系研究[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2.

[8]文少保.基于人才强国战略的我国大学生就业能力开发策略研究[J].现代大学教育,2006(01).

[9]王德英.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

[10]朱新秤.就业能力:内涵、结构及其培养[J].广东社会科学,2009(04).

[11]谭诤.大学生就业能力概念辨析[J].江苏高教,2010(04).

[12]王颖.基于高等教育影响的个人就业能力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

[13]郭志文.就业能力研究_回顾与展望[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6).

[14]Harvey, Lee.Defining and Measuring Employability[J].Quality in Higher Education,2001(07).

[15]王培君.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模型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11).

[16]李军凯.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模型研究[J].教育学术月刊,2013(02).

[17]郑天驰.大学生就业能力评价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

[18]李冬红,毛静,朱凌云.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模糊综合评判[J].中国人学生就业,2005(02).

[19]马黎,柳兴国,庄锴.当代大学生就业能力评价体系研究[J].山东女子学院学报,2012(03).

篇4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培养体系

就业为民生之本。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是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是我国政府面临的重大难题之一,大量的高校毕业生不能及时就业已成为影响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国内大多数学者都认为,“就业鸿沟”问题是因为大学生在就业能力方面的缺陷以及用人单位与大学毕业生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当前,我国就业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以市场选择为根本取向,以自主就业为主导模式,以素质能力为竞争之本,形成与计划经济迥然不同的就业机制。因此,需要让用人单位、学校共同建立新型的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培养体系,缓解就业压力、解决培养错位问题。

一、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内涵

就业竞争力包涵着在就业能力和职业发展过程中的多项综合能力,关于其定义有多种解释。国际劳工组织(ilo)则指出,就业能力是个体获得和保持工作、在工作中进步以及应对工作生活中出现的变化的能力;英国原教育与就业部(dfee)把就业能力解释为获得和保持工作的能力,进一步讲,就业能力是在劳动力市场内通过充分的就业机会实现潜能的自信。国外学者howard认为就业竞争力是指雇员具有劳动力市场和雇主所需要和认为有吸引力的技能的能力;fuguate认为:就业竞争力是指个体在其职业期间确认和实现在组织内部和外部职业机会的能力。国内学者赵志川认为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是大学生初次进入人力资源市场以及在以后的职业生涯中能够相对于其他竞争对手更加有效地向市场提供自己的智力和服务,从而保证自身持续生存和发展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楼锡锦认为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是指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具有战胜竞争对手、找到适合才能发挥和实现自身价值的适当工作岗位的能力,可归结为核心竞争力、基础竞争力和环境竞争力。

本文所研究的大学生就业竞争力主要是指大学生在校期间通过较为系统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学习掌握,以及适应社会需要的综合素质的开发培养,在就业竞争和职业发展中所具有的获得和保持工作的职业化能力。

二、构建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培养体系的必要性

(一)传统大学生培养模式的错位现象

1.大众化的高等教育与精英就业观的错位

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2000年至2008年,国内高校毕业生人数分别是101万、115万、145万、212万、280万、338万、413万、495万、559万,2009达到了619万。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进入“大众教育”阶段。社会上的精英岗位与高校毕业生的数量相比显然供不应求。高校毕业生从精英走向白领,从白领走向高级蓝领,继而步入普通劳动者的行列,但大多数毕业生仍然抱着精英情结,抱着昨天的就业观来面对今天的就业,于是产生了“有事没人做,有人没事做”的现象。

2.大学生培养模式与用人单位需求的错位

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中,国家改变了计划经济体制下统包统配的就业制度,逐步过渡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市场就业。高等教育要瞄准经济结构调整与变化的规律,为经济结构调整与整个社会的进步服务。然而,现行的高等教育模式仍然是为工业化服务的,高学历毕业生是按照工业化的模式培养出来的,高等教育严重脱离社会需求,关起门来办大学。第一,大学生就业单位的主体的改变,以前是国营企业,国营企业招来学生后给学生一个慢慢学习的平台,使学生在企业中慢慢提高就业能力,而现在的就业渠道主要是民营中小企业,这些企业大多希望招来的学生拿来就能用,这就需要大学生有一定的就业能力;第二.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雷同,无论是研究型院校还是教学型院校,人才培养特色不鲜明,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目标没有实质性的差异,造成培养的大学生就业能力同质化,造成恶性竞争;第三,高校办学的市场前瞻性不够,专业设置对市场研究不够,对用人单位的个性化需求把握不准。学生的创新精神、开拓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强,应用性不强,不适应用人单位的需求。

3.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的错位

时下用人单位的招聘条件中,几乎都要求应聘者有相关的工作经验。据相关部门调查,从平均数来看,成功就业的毕业生在“实习锻炼”、“校友经验传授”、“招聘会”、“为毕业生提供个人服务”等实践性较强的项目上,所得到的帮助更大,这也和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评价相符,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更加重视毕业生在校期间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实践可以让毕业生能够更快地把所学专业和实际工作相结合,快速地融入社会,更快地适应工作。而传统培养体系的设计大多缺少“职业见习”,或者仅有的一些实习环节也流于形式,导致毕业生最大的问题就是缺少实践经验。

4.学校就业指导与学生个性化需求的错位

近年来虽然高等院校对大学生就业指导逐步重视,但作为新事物,高校对如何开展就业指导,组建何种就业工作体系,如何使就业指导个性化、专业化等一系列问题把握不准,甚至简化为“找工作”。在就业指导中仍存在误区:(1)时间上缺乏连惯性,内容上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主要集中在毕业年级,内容注重就业政策、信息的公布,注重应聘技能、技巧的培训,忽视职业生涯规划设计。(2)就业指导各自为政,高校、市场、中介机构、用人单位缺少深层次的合作,就业指导缺少市场化运作机制。(3)就业指导对高校教学管理的影响力不大,就业指导部门搜集到的市场对专业的要求信息难以在教育教学和管理改革中得到体现。(4)就业指导从业人员专业化程度不高,难以根据学生情况提供专业化、差异化的职业设计和就业指导。(5)用人单位与大学毕业生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造成用人单位找不到适合岗位的人才,而大学毕业生也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岗位的尴尬处境。

(二)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培养体系构建的必要性

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包括两个层面:第一,获得工作的能力,是基于满足用人单位用人的聘用条件,单位招聘人才时,不能仅局限于对技能和知识的考察,而应从应聘者的求职动机、个人品质、价值观、自我认知和角色定位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第二,在职场能持续发展的 能力,是基于大学生职业发展规划而需不断提升的职业能力。因此,有必要建立一整套培养体系以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1.有利于系统、全面地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加强自我认识

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培养体系是一整套系统的、全面的培养体系,是从学生踏入校门就开始的。使学生能够充分认识自我,了解自己的专业及发展方向,帮助学生科学地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就自己的不足方面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综合就业能力。

2.有利于高校建立培养起一支具有职业指导能力的队伍

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培养体系的建立需要高校有一批专业的就业指导队伍,根据学生情况提供专业化、差异化的职业设计和就业指导。为高校师资培养出具有专业性、系统性、能力强的队伍,从而加强高校师资队伍的建设。

3.有利于用人单位方便、快捷地找到符合自己需求的人才

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培养体系是“单位——高校——学生”三维一体的培养体系,这种培养体系的建立有助于用人单位和学生之间的信息沟通,用人单位能够准确、全面地了解学生的情况及就业能力,可以方便、快捷地选择适合自己的人才,学生也可以清楚地认识到这个岗位是否适合自己。

4.搭建实习就业平台,有利于大学生职业能力的提高

学校和企业应联动共同培养大学生,为大学生搭建实习就业平台。利用学校和社会资源,在大学生毕业之前,邀请企业介入其培养,从能力素质要求的提出到培养过程,最后到综合评价的整个过程企业都参与。一方面,企业可以选择合适的人才,另一方面,学生通过提升能力素质能顺利地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避免了盲目性。

三、构建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培养体系的理论依据

(一)基于胜任特征模型的理论依据

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培养体系是基于胜任力理论建立的,胜任力概念最早是由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麦克里兰(mcclelland)在1973年的《测试胜任力而非智力》一文中提出的。他认为用智力测验等来预测工作绩效或职业生涯的成功,其预测的准确度比较差,因此他提出以胜任力作为评价的依据。1970年代初期,麦克里兰博士在美国波士顿创立mcber公司,为企业、政府机构和其他的专业组织提供胜任素质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应用服务。在国际上,特别是先进企业中得到普遍接受和广泛运用。

胜任力(competency),是指“能将某一工作中有卓越成就者与普通者区分开来的个人的深层次特征,它可以是动机、特质、自我形象、态度或价值观、某领域知识、认知或行为技能——任何可以被可靠测量或计数的并且能显著区分优秀与一般绩效的个体的特征”。胜任力特征包括显性和隐性两个部分。显性胜任力包括知识和技能。它是个人在工作过程中及工作结果中所表现出来的别人看得见的知识的广度和深度等。可以根据观察个人的工作行为和结果进行分析评价,是胜任工作和产生绩效的根本保证。隐形胜任力,也叫做鉴别性胜任力。它是区别普通员工和优秀员工的关键所在。它是个人的态度、自我形象、品质、价值观、个性等。这些个人的潜在素质深藏于心,不易被人发现与比较,但同时又是左右个人行为和影响个人工作绩效的内在原因,也是决定人们的行为及表现的关键因素。

因此根据胜任力理论得出,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也包括隐性的就业能力和显性的就业能力两个部分。隐性的就业能力,主要是指毕业生自身所具有的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即:道德品质、价值取向、成就欲、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以及终身学习的能力和创新的能力等,这些会决定和影响大学生在今后的职业发展中的职业态度、职业素养、职业意识,这是毕业生今后可持续发展的潜在的职业化素质;显性的就业能力,主要是指:专业知识和技能、表达能力、实际动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环境适应能力以及身体条件等,会影响大学生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职业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和提升。是在毕业生就业过程中能够被用人单位容易发现和认可的职业化能力。

(二)基于系统工程的理论依据

系统工程理论是为了达到系统目标而对系统的各个构成要素、组织结构、信息流动和控制机构等进行分析与设计的技术。按照系统工程的基本原理,即整体、综合、科学、动态和最优化的原理。

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培养不仅仅涉及学校,还应包括用人单位和大学生,如果把大学生培养看作一个商品的生产过程,那么大学生就是生产线上的原材料,学校则是生产车间,用人单位应是此商品的使用者。因此,“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培养体系”研究的主要问题是按照用人单位的要求,根据学生和学校的特点,按照系统工程的原理,提供一整套从能力素质模型、测评、培养,最后综合评价的体系。

四、构建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培养体系构架

基于胜任特征和系统工程理论,以及相关课题的实证的研究,本文拟通过构建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培养体系,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培养体系应包含:第一,建立和完善大学生职业化素质能力标准和不同类别职业胜任力模型;第二,建立适合大学生群体特点的大学生能力素质测评体系;第三,根据不同的职业化素质能力标准和胜任力模型建立适应社会需要和大学生实际的培训体系(培训内容、培训方式);第四,建立基于职业化素质能力和岗位胜任特征的科学有效、公正的大学生就业竞争力评价体系,搭建大学生就业和社会招聘人才的桥梁和平台。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培养体系构建的具体思路见图1。

(一)大学生职业能力素质模型

按照麦克兰德的观点,素质包括5个组成部分:(1)动机。推动一个人为达到一定目标而采取行动的内驱力。(2)个性特征。个性、身体特征以及对外部环境与各种信息所表现出来的一贯反应。(3)自我认知。一个人对自己的看法,即自我认同的内在本我。(4)知识。一个人拥有的关于某一具体领域的各种信息或情报。个人在某一特定领域内所拥有的信息。(5)技能。完成一项具体的体力或脑力工作的能力。

我们在“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培养体系”中将职业能力素质概括为:一个人能胜任某一职业的特性与能力。包括:身心素质、职业意识、一般能力、专业技能、特殊能力与经历等。我们构建模型的目标就是建立理、工、文法、经管、艺术体育五类指标体系以及相应的权重,组成一个“模型组合”,在评价不同对象时可以通过一定方法改变一定数量的评价指标或调整指标权重,使得测评更具有科学性。

(二)大学生职业能力素质测评系统

大学生职业能力素质测评运用现代心理学、管理学及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通过心理测验、情境模拟等手段对人的能力、水平、性格特征等因素进行测量,并根据用人单位需求及大学生特性对其素质状况、发展潜力、个性特点等心理特征做出科学评价。一类是心理测验,主要通过笔试测验来了解人的基本能力素质和个性特征。第二类是评价中心技术,包括小组讨论、结构化面

试、文件筐测验、情景模拟。

(三)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培养体系

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培养体系是以培养大学生职业化素质为核心,以促进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和执行为手段,以提高大学生就业率和就业满意度为目标的全方位的培养体系。按照大学生职业能力素质模型的要求,通过综合测评和职业生涯规划确定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培养的目标和途径,通过教育培训使大学生正确认知自我,科学地进行职业设计,全面提升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掌握求职技巧和方法,顺利就业。具体而言,针对大学不同年级的特点确立各自不同的培养目标。

一年级:“转变角色、适应校园、了解专业、激发动力”;

二年级:“认知自我、设计人生,找出差距、明确方向”;

三年级:“提高素质,锻炼能力、夯实基础、定位发展”;

四年级:“掌握政策、提高技巧、调整心态、顺利就业”。

根据各年级不同的培养目标,建立各年级的培养课程内容,形成一套完整的培养体系。培养体系的设置遵循内容实用、方式多样、以需求为导向的原则,注重在实践中培养能力,为学生营造“干中学”的环境。培养方式引入企业新员工培训的方法,通过专业的职业能力训练技术、互动式的案例教学、企业实习的实战训练、职场环境模拟的角色扮演等训练环节,调整和树立大学生正确的择业心态,全面提升大学生的职业能力。

(四)大学生就业竞争力评价体系

对于参加就业竞争力培养的大学生进行评价,以用人单位的意见为主,综合学校、大学生、政府和社会专业机构的评价意见形成特定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评价结果。通过对比培养前后大学生职业能力素质的变化来检验“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培养模式研究”的有效性,反馈到职业能力素质模型、测评方法、培养方式等过程中,不断改进存在的问题,形成一套科学的“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培养模式”。

五、结 语

篇5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就业指导

1 大学生就业能力概念的界定

目前,关于“就业能力”的概念还没有统一的说法, 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视角阐述了就业能力概念。

1.1 国外对大学生就业能力概念的研究现状

在国外,Beveridge于1909年首先有了就业能力的提法。英国的黑兰格和普兰德(Hillage & Pollard)于1998年将就业能力定义为获得最初就业机会、维持就业和必要时获得新的就业机会所需要的能力;英国学者哈韦(Lee Harvey)认为就业能力是被雇佣者自身具有并在劳动力市场展示的所有技能的总和;奥佛顿( C. Overtoon)于2008年提出就业能力是在横切面上与所有行业相关,而在纵向上与所有职位相关的一种非特定的工作能力。

1.2 国内对大学生就业能力概念的研究现状

在我国,郑晓明是最早指出大学生就业的能力是大学生在校期间通过学习知识和开发综合素质而获得的能够实现就业理想、满足社会需求、在社会生活中实现自身价值的本领[1];黄敬宝2007年指出就业能力是指通过将高等教育服务转化为人力资本, 实现人力资本价值的大学生的综合能力;朱新秤于2009年认为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是大学生成功获得工作、保持工作及转换工作时所具有的知识、技能及各种个性特征的集合。

综合国内外学者研究,本文认为大学生就业能力是需要大学生拥有一定的基本技能和经验,并在此基础上能够实现就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一种由多项能力组成的动态复杂体系。

2 大学生就业能力要素的文献梳理与分析

2.1 国外对就业能力要素的研究现状

关于就业能力的要素,国外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阐述。加拿大会议委员会将就业能力的分为:基本技能、个人管理技能和团队技能等三个要素。美国培训和开发协会认为就业能力可以分为6大类别和16 项基本技能。包括:基本技能、适应能力、沟通技能、自我发展技能、群体交往技能和影响能力。美国劳动部达成必须技能秘书委员会把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主要分为了三大基础、五大能力和36 项具体技能。三大基础是:基本技能、个人品质和思考技能,五大能力为:信息的获取与使用、资源统筹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系统处理能力和技术能力。科林·林塞(Colin Lindsay)和罗纳尔德·麦克德( Ronald W. Mcquaid)从本质属性、个人品质、基本可转换技能、关键的可转换技能、高水平的可转换技能、资格和教育程度、工作知识背景以及劳动力市场等,6项内容分析了大学生就业能力。

2.2 国内对就业能力要素的研究现状

国内学者郑晓明认为:就业能力是学生学习、思想、应聘和适应等多种能力的集合;汪怿认为就业能力包括基础技能、个体管理技能和团队工作技能[2];张丽华与刘晟楠提出就业能力包括自主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社会实践能力、思维能力和应用能力等五个方面;谭诤在《大学生就业能力概念辨析》中就业能力应包括人力资本、 社会资本、 终身学习和动态性特征等四个因素。

国内外学者对大学生就业能力要素的研究,随着社会发展,其要素也在不断赋予新的内容,但大学生就业能力中基本要素有三个方面: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和个性品质等。

3 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现状

3.1 国外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现状

国外对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经验丰富,国外就业指导体系和就业指导机构完备,就业指导方式灵活多样,社会、企业和高校都是大学生就业指导的主体,政府宏观服务型管理。特别是欧美日等发达国家,例如:在美国,社会、企业、高校都参与到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中,政府出台立法和提供专项资金来保障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学校提供指导服务。在英国,通过注重加强校企联系、建立与就业能力相关的教学模式、加强学生个性化培养,帮助学生通过实习增加工作经验等途径来进行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在日本,政府、学校、社会和用人单位配合,形成集配合、指导、服务于一体的大学毕业生就业援助体系。

3.2 国内对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现状

我国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起步相对较晚,国内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机制及就业指导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当前国内学者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研究, 侧重于在学校(就业服务、专业设置)、社会(就业环境)、学生(综合能力、就业观念)等几个维度对就业能力原因和对策分析,还有一些学者从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实践视角进行研究。如何完善就业指导课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创新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机制方面的研究却很少。

4 借鉴及启示

借鉴国外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经验和国外就业指导方式,利用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和个性品质等就业能力要素,建立以就业能力为目标的就业指导课教学评估体系,完善我国就业指导工作体系,更好地指导大学生提高自身能力。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 就业能力;大学生;就业

面对更为严峻的就业形势,加强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探索毕业生就业问题,将是我国高校扩招后,面对金融危机等复杂局面,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对于大学生就业而言,影响因素包括短期供给超量、区域选择偏好、就业能力不足等方面,其中解决就业能力不足问题将是有效解决大学生就业的根本。

1、大学生就业能力概述

1.1就业能力的内涵。就业能力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20世纪初的英国,是由Beveridge于1909 年首先提出的,他以成熟劳动者的可利用率为依据,从而辨别出哪些劳动者是需要被替代的,哪些劳动者是正在寻找工作的人。后来,这一概念传到了美国并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有两种观点比较有代表性:第一种观点认为就业能力是一种适应能力,是对工作任务和环境变化的预料和反应(Grip和Sanders,2004 )。国际劳工组织指出,就业能力是个体获得和保持工作,在工作中进步以及应对工作生活中出现的变化的能力。第二种观点认为就业能力是个体在一个既定的劳动力市场上成功从事某种工作的潜力(Jssen,1998 )。目前,国内外常见的定义或描述有多种,但总的来说,就业能力是一种与职业相关的综合能力,是在校期间通过学习或实践可以获得和提高的工作能力。综合上述观点,我认为大学生就业能力是大学生运用自己的知识和才能,从事获取合法劳动报酬或收入时所具有的知识、技能、个性特征及各种条件的集合。

1.2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构成

1.2.1 广博扎实的基础和专业知识.

大学生应掌握的基础知识主要包括数学、物理学、外语、计算机知识、人文知识、历史学、地理学、汉语及专业基础课程,以此构建合理的基础知识结构。大学生应该广泛吸取各类知识的精髓,按照知识面加宽、加重基础的原则,在有利于专业知识积累与发展的条件下,有针对性地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使知识结构趋于合理。我们强调宽厚扎实的基础知识的重要性,但并不否认专业知识的核心作用。专业知识结构应是大学生知识结构的核心部分。

1.2.2适应社会能力。一个人适应社会的能力是其素质、能力的综合反映,适应社会能力的强弱是与他的思想品格、知识技能、活动能力、创造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以及健康状况等密切相连的。对社会、对环境的适应,是主动的、积极的适应,不是消极的等待和对困难的屈服,更不是对落后、消极现象的认同,适应要同发展结合起来,要同改造联系起来。

1.2.3人际交往能力。社会交往能力是指妥善处理组织内外关系的能力,包括与周围环境建立广泛联系和对外界信息的吸收、转化能力,以及正确处理上下左右关系的能力,包括人的表达理解能力 、人际融合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建立和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是大学生生活的需要,也是将来走向社会的需要,是大学生社会化的重要内容。

1.2.4开拓创新能力、竞争能力。具有竞争能力的竞争型人才既需要开拓创新意识和创新超越能力,又需要具备懂得人才市场运作规律并能善于竞争的良好素质。

2、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与提升

重视就业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社会、高校、大学生之间广泛认可的、符合时代特点的、全新的教育观念。

2.1注重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目前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原因之一在于大学生盲目地学习,盲目地择业与工作,缺乏职业规划意识,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激发大学生自我实现的需要,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引导大学生树立职业规划意识,提高自我管理能力,进而增强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变被动就业为主动择业,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职业生涯规划就像是一盏指路明灯,引导大学生在总结前人智慧的基础上,学会选择,学会放弃,始终沿着自己认定的发展方向前进。

2.2大学生应转变就业观念。大学生应该树立一种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就业观。要主动积极就业,不能被动“等、靠、要”,消极就业;当代大学生应在毕业前就做好二次就业的准备,学生应放弃一找到工作就意味着一劳永逸的念头,要树立找到工作仅是创新开始的职业意识;此外,不仅能靠岗位就业,而且还能自主创业,创造新岗位,让更多的人就业。

2.3以市场为导向,面向企业,适应社会需求。大学生应注意加强基础,拓宽专业,注重高素质、强能力、会创新,以市场为导向,构建起能够适应社会发展变化需要、具有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的能力。在大学期间学生就应利用各种实践机会加强与企业社会的联系,加深其与企业、社会的交往,提高大学生自身社会适应能力。

3、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把大学生就业能力理解为大学生运用自己的知识和才能,从事获取合法劳动报酬或收入时所具有的知识、技能、个性特征及各种条件的集合。通过对就业能力结构的分析,进一步得出可以通过加强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以市场为导向,面向企业,适应社会需求,注重差异性能力的培养,转变大学生就业观念,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参考文献:

[1]桂世权.关于大学生主要心理特点的分析与把握[J].2006,(4).

[2]杨邦勇.当代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研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14).

[3]刘余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构成及其培养[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7,(3).

[4]鲁畅.论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J].辽宁教育研究,2007,(4).

[5]肖云,杜毅.大学生就业能力与社会需求差异研究[J].高教探索,2007,(6).

[6]王君.当代大学生心理特点J].2006,(4).

[7]孙成武.高等学校应如何面对扩招后的毕业生就业[J].2003,(8).

篇7

【论文摘要】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是伴随高等教育大众化与高等教育扩张而出现的,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关于大学生就业形势的探讨或研究纷至沓来。 

 

一、劳动力市场理论与大学生就业 

赖德胜应用劳动力市场理论,从城乡两个劳动力市场的研究出发,分析了我国大学生就业的难题在于城乡劳动力的转换成本、解聘成本和户口成本等,其中,“在我国城乡劳动力市场的分割特性使得城乡之间的工作转换成本很高,这其中工作接受成本与工作离开成本是次要的,主要是与原单位的交易成本很高”。“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是相对的,具有转型性和结构性,在某些城镇地区特别是高校比较集中的大中城市,他们有相对过剩的迹象,但在广大农村地区和西部地区,他们则是绝对不足。” 

二、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与大学生就业 

李琪应用供求理论(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信息经济学中信息不对称理论及政治经济学中的资本有机构成理论来分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她指出,劳动力市场分割为主要劳动力市场和次要劳动力市场,大学毕业生一般会选择进入劳动力供给持续增加的主要劳动力市场而使他们的就业竞争变的激烈,降低就业率;利用信息不对称理论(市场失灵理论)指出,大学生对企业信息的不完全获得使得50%大学生找不到满意的工作;利用资本有机理论指出,随着技术的不断提高以及信息社会的到来,劳动密集型产业部分逐步向资本密集型产业转型,其结果是,化工、建材、医药、电子信息等专业大学毕业生相对来说就业机会增加,纺织工业、食品加工工业等专业大学毕业生就业则显的就业困难了。 

刘洪银依据北京大学“高等教育规模扩展与劳动力市场”课题组所做的大学生就业调查,通过实证分析法得出结论: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产生既源于就业的有效需求不足,也源于供给方面的就业意愿与就业能力不足,还源于市场的运行效率低下。其理论分析也依据人力资源开发、市场供求和市场失灵的不完全信息展开。 

三、其他理论与大学生就业 

徐州工程学院院长沈超从总量失衡和结构失衡的角度分别对就业进行了理论分析。在做总量失衡分析时,他首先也是通过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分析就业,其过程和李琪所做的分析研究是一致的;沈超利用费尔浦斯等经济学家提出的职业搜寻理论把大学生失业归咎于大学生的预期保留工资偏高于实际的市场平均工资,偏高的保留工资会使大学毕业生拒绝诸多的工作机会,增加寻找工作的时间,导致当年就业率降低;依据筛选理论指出,毕业生提供的信号可分为强信号与弱信号。一般而言,学历、专业、学校品牌、性别、是否党员、获奖情况以及体态相貌等都属于强信号;而工作能力、性格特征、人际交往、思想品质等属于弱信号。这便导致对弱信号有更高要求的雇主寻找合适人选的时间增加,也使大学生就业的过程增加,在短期内表现为大学毕业后不能尽快就业。在做结构失衡研究时,作者也是通过劳动力市场分割和人力资本的理论进行的解释,其中,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与李琪所研究仍然一致;其对人力开发理论的应用是,大学生现在为了避免将来转行所导致的专用人力资本的损失,在初次就业时往往对专业性太强的行业选择的比较慎重,使得大学生在这些行业中的就业呈现出供给不足的现象。 

四、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其他研究 

国内关于本命题的相关研究还有:孙宏的《劳动力市场分割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影响》,文中从两类劳动力市场主要劳动力市场和次要劳动力市场的特征出发,指出大学生偏爱主流劳动力市场却不得不涌向次要劳动力市场的事实,运用劳动力市场的划分模式,对我国大学生就业市场及其复杂性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分析研究,并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次提出了就业对策。李永东、张婷婷的《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教育经济学分析》指出我国劳动力市场现实的二元划分以及高等教育的供需矛盾都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因素。马金艳、李娟的《浅谈大学生就业市场中的供求问题》从就业市场的供求关系入手,分析了这两个因素是如何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周世学、陈士俊和邓蓓共同撰写的《关于大学生就业的经济学分析》,文中从经济学的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出发,通过劳动力市场分析指出,大学生不是过剩而是过少,就业难只是经济转型过程中就业结构变化而产生的客观现象。王厚义、黎金凤的《大学生就业难的经济学分析和对策》从需求规律和供求规律的角度解释了高校扩招以来就业问题渐渐进入困境的原因。郝剑琴、王文奎的《强化人力资源社会配置缓解就业难结构性矛盾》选取了西安市2007年第一季度人才招聘会为基本样本,结合多方面进一步调查访问,通过对大学生人力资源市场配置存在的问题及其启示的定量与定性分析,提出只有在相应的政策引导下和相关的社会服务的基础上,增进招聘单位和求职者之间的认识与沟通,协助招聘单位完善人力资源政策,帮助求职者调整择业方向,才能真正推动大学生人力资源朝向合理的社会化配置方向迈进。吴宏伟、张国栋的《人职匹配理论在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中的应用》将个体独特的人格特征和能力特点与社会某种职业相关联,以求达到人与职业之间的合理匹配。另外值的一提的是,罗育超在他的《基于管理学归因理论的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一文中,巧妙的应用管理学的归因理论,也对我国的大学生就业形势进行了有效的分析,并提出了政策建议。关大学生就业的研究还有很多,不再罗列。 

五、综述 

通过调查发现,大学生就业一般是以文献研究法和理论研究法为主,使读者对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有了以个大致的了解,并对所使用的理论进行了必要的介绍和分析,在此基础上,研究者再提出对策或是政策建议。从总体上看,随着近些年来大学生就业问题逐渐已经成为社会的热点问题,关于大学生就业的理论研究文献更是相继出现,论文和专著都呈现发展的势头,研究也开始更深入,更细致,更向实用性发展。从研究方法上看,一般采用文献研究、理论分析法,这是必不可少也是最常见的,另外,问卷法和个案研究法也较多的被采用以获取一些一手的数字信息。从内容上来看,主要是研究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性的成因,尽管许多文章一致性的提出了结构性失业的问题或是结构失衡,可是现存的研究却鲜有直接从大学生专业对比的角度来分析研究大学生就业问题,鲜有去细细的分析各个专业的大学生就业现象,因为有一个显而易见的事情是,并不是所有专业的大学生都存在就业难的问题,就业难是一个局部问题,只不过这个局部的“面积”大了一点。 

 

参考文献 

[1]李琪.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的经济学分析[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7(05). 

[2]刘洪银.大学生就业的人力资源市场分析[j].山东纺织经济,2007(06). 

[3]沈超,宋言东.我国大学生就业失衡现象的经济学解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7(11). 

[4]潘士元,林毅夫.中国的就业问题及其对策[j].经济学家,2006(1). 

[5]厉以宁.我国中长期就业理论与对策[j].北京大学学报,1981(06). 

篇8

摘 要:本文简要阐述目前大学生就业观的三大特征,分析了理论中与大学生就业观相关的理论,并结合这些理论提出了大学生就业观的合理性,高校应怎样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就业观。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观

大学属于国家的高等教育,大学生自然就是国家重点培养的人才。大学生就业是实现自身价值和促进发展的主要形式,但是由于目前许多大学生的就业观不合理,过分注重个人的利益,反而忽视了与社会价值的统一。而中许多重要理论对大学生就业观有着积极的引导作用,能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科学的就业观。

一、目前大学生就业观主要特点

(一)主观主义严重。主观主义是现阶段大学就业观普遍存在的问题。大学生生活和学习的环境主要是学校,而校园环境相对比较封闭,大学生总体上都比较缺少社会实践的经验,其人生观和价值观很多受到教学影响,带有较强的主观认识。因此,大学生一旦面临就业问题时,通常很难对自身的职业观、岗位观和个人发展有清晰的认识和定位,从众心理比较严重,很容易受到身边同学、教师或者社会舆论等一些外在因素的影响。突出表现就是“考公务员热”,由于公务员制度的明确和完善,公务员成为许多大学生争相竞争的岗位。据相关数据统计,2014年国家公务员招考的职位有11729,招录的人数是19538,但是报考人数就上百万,最终参考人数也有99万,最终比例是51:1,其中大学生报考占据着较大的比例。但是根据一些大学生就业调查显示,大部分的大学生报考公务员或者事业单位并不是因为职业理想,也不了解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具体就业问题,比如工作的方式、工作的具体内容和性质以及发展前景等,也没有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判断是否适合在这种岗位下工作,而是盲目的听从教师或者家长的意见,对自己的职业需求没有客观的认识,带有严重的主观主义。

(二)功利主义趋势。在市场经济环境的影响下,许多大学生就业观具有严重功利主义性质。一些大学生择业和就业时,首先考虑的就是经济收入的问题,只要应聘单位无法提供预期的薪资就会选择放弃该职业。由于过分注重功利因素,致使大学生忽视了自身的职业兴趣、个人的特点和能力、职业的长远发展和社会的需求,有的大学生宁愿待业只为了从事高薪职业。正是由于这种就业观念的影响,导致目前许多大学生出现就业的盲目和从众的现象,使社会上人才分配严重不平衡,也不利于大学生个人职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个人主义明显。市场经济最大的特征就是竞争和自由,个人利益的获取成为人们普遍的价值观念。大学生就业观的具体表现就是个人主义严重,以个人为中心,很多大学生待人接物时多数情况是以其自身为出发点。表现在就业上就是只考虑自身的需求,即单位可以给自己带来哪些价值,而不是考虑自己能为给单位创造哪些价值,自身的水平和能力适合什么样的工作,能得到什么水平的薪资等。大学生明显的个人主义就业观,不只束缚了其就业的方向和选择,也导致其无法拥有长远的职业发展。

二、中大学生就业观相关理论

(一)劳动价值论。根据马克思著作《1844经济哲学手稿》对劳动价值的看法,他认为“劳动就是生命”,并将劳动作为人本质的特征,即“劳动是人的真正的本质特性”。但是就目前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而言,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社会的分工问题依然有待完善,目前人们生存和发展的手段还是以劳动为主。大学的参与社会劳动的形式主要就是就业,故而,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上,研究者应结合中与劳动价值有关的理论,以引导大学生能树立科学长远的就业观。

(二)社会价值论。在马克思看来,人是“社会存在物”,“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社会联系”。也就是说,“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道德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综合”[5]。根据马克思的看法,他认为人类的发展与进步是经历较长的历史考验,并牺牲个人发展从而促进社会的整体发展。主要研究的内容也是通过揭示社会的发展规律,探究个人发展的方向,进而总结出个人与社会发展相互统一的办法。从根本上来讲,大学生就业观中明显的个人主义就是没有把自己的就业问题与社会整体结合,将就业视为个人的发展前途,忽视社会发展的要求,使大学生个人的就业问题与社会的发展问题脱节,甚至形成对立的局面。因此,中有关社会价值的理论,可以有效地运用于纠正大学生就业观中个人主义,为人们的研究提供丰富的理论资源。

(三)实践理论。实践理论是哲学中最为基本和重要的观点,马克思认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5]世界分为主观和客观世界,而实践就是两者的纽带,起着联系作用。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只有通过实践活动才能检验自身的认识是否正确和科学,即“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当下大学生就业观中普遍存在主观主义,其主要原因就是大学生没有通过实践来检验自身的就业观是否合理和符合各方面发展的要求,过分看重自身的主观认识,并以此作为职业选择的标准,大学生就业的盲目性就成为必然趋势。

三、用相关就业理论指导大学生树立正确就业观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以人为本”思想的核心是将人作为发展的重点,而不是将物质或者经济作为发展的本质。而在价值理论中,个人的价值与社会价值是处于辩证统一的关系,同时价值理论还指出,人的本质特征是社会性。因此,大学生在进行职业选择时,不能仅考虑物质和经济层面的价值,应充分重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既要从自身的特长、兴趣和能力出发,也要结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二)将马克思就业理论与大学生实际情况结合。人们的认识需要得到实践的检验才能确定其科学性和合理性。大学生就业观的树立应以实践为基础,从自身实践出发,明确自己的就业方向、就业能力,自身的优势与不足。除了大学生的实践之外,高校也应通过一些就业的实践指导活动正确引领大学生就业观的树立。比如学校可以设置安排行之有效的就业课程,指导大学生对自身的就业情况有具体的认识,也可以在课堂上模拟企业招聘的情境,让学生了解企业人才需求的具体条件。

(三)以就业理论的引导鼓励大学生重视劳动,敢于创业。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中明确指出了劳动对于个人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这种理论在当下同样适用。目前世界发展处于全球化状态下,竞争和合作可以实现瞬间转换,而劳动则是其中恒定不变的因素,只有通过劳动才能在瞬息万变的社会中生存。因此,大学生就业观应重视自主创业的观念,通过个人的劳动实现自身价值的提高和需求的满足。同时,学校也应对大学生的就业进行正确引导,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为大学生提高有用创业信息和创业办法,以此避免大学生创业走弯路或误入歧途。

结束语:

是世界范围公认的重要哲学思想,根据其劳动价值论、社会价值论和实践理论,大学生就业观中应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统一,根据个人就业实际情况和社会发展的需求择业。此外,大学生应具备创业意识,能通过自己劳动和努力创造更多的个人和社会财富。

(作者单位:长春科技学院)

参考文献:

[1] 罗映梅.当代大学生就业观教育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3.

[2] 王贺.马克思就业理论与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D].河南科技大学,2013.

[3] 尹慧.哲学思想和大学生就业观教育[J]. 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0,(18).

篇9

【关键词】新形势;大学生;就业观

一、问题的提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完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等因素都发生了及其深刻的变化,新形势下大学生的就业环境较为复杂多变,就业形势较为严峻,伴随着高校扩招而产生的大学毕业生规模也在这一背景下不断壮大,2012年全国大学毕业生数量约680万 ,再创历史新高。这就从客观上导致就业市场出现了结构性失衡――“供大于求”的局面,其对大学生就业观的影响是双重的,必须教育引导大学生的就业观到正确的轨道上来。因此,研究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观及其转变规律,对于现阶段开创大学生就业工作新局面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大学生就业观的概念

要分析当下大学生的就业观,首先要厘清大学生就业观的概念。从宏观层面讲,大学生就业观指的是大学生根据市场及社会需求,依靠自身所拥有的条件对选择何种职业的基本态度和看法,其由“认知、情感、行为倾向” 三种因素构成,微观层面具体表现在大学生对就业的形势、意义、取向、方式、时空等方面的判断,其对大学生就业行为的选择有着显著的导向作用。按照以上概念的定义,可以将大学生就业观的内涵分为对就业环境的认识、就业期望值、价值取向、心理动机、就业途径等。

虽然由于性别、受教育程度、价值取向、性格等多种主体因素差异,大学生的就业观具有特殊性,但是从特定的客观历史环境的角度来看,其又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这使得研究当下大学生的就业观成为可能。

二、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观现状及问题

就总体而言,当下大学生的就业观是健康良好的,具备独立自主的就业意识,大部分毕业生能够充分认清就业形势,找准自身的职业角色定位,通过各种渠道实现就业,近年来创业理念也在逐渐深入大学生就业群体中,涌现出了不少创业典型。但是,新形势下的大学生就业观既有着积极健康的一面,又有着消极悲观的一面。这里笔者更多强调的是当下大学生就业观存在的问题,只有摸清当下大学生就业观存在的问题症结之所在,才能更好地帮助、引导其实现就业。

从大学生就业观的内涵出发,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观存在的问题具体表现为:第一,在对就业环境的认识上存在着“职业刻板印象” 的误区,即对某些职业的评价很高,某些则很低,就业观与就业需求现实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偏差;第二,在就业态度上忽冷忽热,冷热交替,就业形势好的情况下热情高涨、积极找工作,就业形势不好的情况就抱怨、迟就业,而不是主动面对;第三,部分大学生并不是找不到工作,而是就业期望值偏高,也就是角色定位偏高,导致错过了很多良好的机会;第五,当下大学生就业最难逾越的鸿沟就是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在择业时求稳,缺乏创新精神,上述调查数据已表明,想创业的大学生比例偏低;此外,就是就业目标不明确,缺少职业生涯规划。

三、影响大学生就业观形成的因素分析

影响大学生就业观形成的因素是复杂性、综合性、交互性的。按照马斯洛的需求理论,影响大学生职业选择的因素可分为两大类:首先是生理及安全因素,如薪资福利、工作环境、稳定性等;其次是社交、尊重及自我实现因素,如个人交际、兴趣爱好、晋升空间、社会地位、自我价值的实现等。

从内因外因的角度来考量,影响大学生就业观的形成有内外两种因素。内因即大学生自身主体,包括就业心理动机、价值取向、性别、个性、个人综合能力等。 随着个体化社会的到来,当下大学生的自我主体意识在不断增强,其就业心理也表现出了趋于现实、个性化的趋势,如前所述,即更多地需要考量现实因素,而由于大学生的个体化差异,如性别、性格特点、兴趣爱好、文化知识水平及人际交往、沟通表达、组织协调等综合能力的不同,其在现实考量方面会有不同的心理排序,这就从主观上影响了其就业的价值取向。

四、促进大学生形成正确就业观的对策

大学生就业的首要要素之一就是要树立科学的、理性的就业观。这里笔者主要是从内外因的角度出发探讨如何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就业观。

首先,大学生自身要积极主动地面对当下就业形势及环境,调整就业心态,提高就业能力。虽然当前就业形势比较严峻,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大学生要消极应对就业,反而要积极主动地面对,摆正好心态,找准就业目标,在遇到困难时适当就业期望值、拓宽就业渠道,更为重要的是不断提高自身的就业能力,如在校期间要打好专业基础,提升外语及计算机应用能力,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锻炼自己的心理素质,在求职过程中注重不断积累求职技巧及经验等。

其次,国家要从制度安排、政策设计上加大对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扶持力度。政府要改革并完善就业机制,加强就业信息网络建设,切实保障大学生就业的根本利益,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新兴行业,为大学生创造出更多的就业岗位,继续加大对大学生创业的资金和政策支持,引导大学生向基层就业并提供政策刺激等,社会媒体要为大学生就业提供“正能量”,要客观公正地报道大学生就业情况,多一些积极正确的舆论导向,少一些偏颇消极的报道。

此外,用人单位在用人原则上要做到“三公开”,避免出现“关系户”,在用人标准上要更加人性化、科学化,在一些基本要素的基础上,如专业、学历学位、外语及计算机水平、社会实践经历等,更多考虑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沟通表达、组织协调、创新等能力,着重强调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而不是一味地追求名校生、高学历等。

同时,“家庭作为长期而权威的影响因素” 应该受到重视。家庭成员尤其是父母是大学生就业观教育的重要补充,父母要积极引导其自主择业,适时转变就业心态,鼓励并保证其在就业过程中具有独立意识,切不可过分干预。

五、小结

综上所述,新形势下的大学生就业观具有积极与消极并存的特征。为此,要从国家政策、高校、用人单位、家庭等多方面来引导大学生的就业观,同时,大学生自身要及时认清就业形势,转变就业观念,树立起科学、理性的就业观,这样才能实现更好地就业。

参考文献:

[1]董琦.北京市大学生就业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时代经贸,2010.12中旬刊(总第190期).

篇10

论文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战略的实施,高校毕业生人数急剧增加,毕业生就业制度逐步转变为在国家就业政策指导下,毕业生走向人才市场,自主择业。在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现状如何,存在哪些问题,如何更好地开展就业指导工作,本文就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高等教育办学规模扩大,就学人数增加,使得大学生就业形势发生变化,找工作已成为当今大学生生活中的重头戏。大学生就业问题既是一个社会关心,媒体关注的热门话题,又是直接影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政治问题。本文试图从当前现实出发对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做一个简单介绍,对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做些分析,并对高校在新形势下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做些对策探讨,以期对高校在新形势下正确引导大学生就业有所帮助。

一、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下降,就业问题比较突出。2003年是高校扩招后本科学生毕业的第一年,6月份初次就业率为50%,到9月份本科生的就业率为83%。今后几年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大学生就业趋势分析如下:

1.学生毕业数量的急剧增长与现有就业岗位增长缓慢影响大学生就业

根据教育部统计,我国2001年的大学毕业生是115万,2002年为145万,增长为26%,2003年猛增到212万人,比2002年净增67万,增幅为46.2%,2004年大学毕业生又达到280万比2003年增长了犯%,加上去年还有近70万毕业生尚未就业,2004年进入就业市场的大学生将接近350万人。然而我国经济发展提供的就业岗位有限,从而产生供求矛盾。近年来,我国整体就业环境不宽松,与大学扩招幅度产生较大矛盾。当前,我国正面临着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和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三碰头”的局面。这加剧了城市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的紧张态势,从而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带来了负面影响。

2.学生专业限制,用人单位的性别歧视影响大学生就业

在大学生就业总体形势不容乐观的情形下,就业市场却是几多欢喜几多愁。近年来有些专业就业形势看好,毕业生选择余地很大。据统计,北京、上海、广东、江苏等省市接受毕业生人数最多的都是计算机类,达到接受总数的50%以上。文史、哲类毕业生就业比较困难。在就业市场上,女大学生遭遇尴尬,性别歧视明显。在很多招聘会上,都能看到公开贴出的“只限男生”或是“男生优先”的字样。大学生的专业限制,用人单位的性别歧视影响大学生的就业。

3.用人单位招聘人才的“高门槛”影响大学生的就业

从全国重点城市人才市场反映的情况看,用人单位对高学历的毕业生需求量增大,就业与学历层次密切联系。据相关媒体统计,按学历比较,总体上硕士以上(含硕士)学历求职人数与职位数之比为1:1.03,本科学历人员求职人数与职位数之比为1:0.51,而大专以下(含大专)的求职人数与职位数之比为1:0.43。现在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学历和能力要求提高,对大学生的就业无形中增加了压力和难度。

二、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现状分析

近几年各校纷纷开设就业指导讲座、组织洽谈会、积极推荐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等等,但总体上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还比较薄弱,在学校教育中所占比重较小,还未将其贯穿大学教育全过程。分析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方面:

1.对就业指导工作的内涵理解不够全面

有的高校虽然建立了大学生就业指导机构,但其行政管理职能比较突出,服务职能有所欠缺,还未将就业指导作为一门课列人教学计划,对就业指导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有的甚至狭隘地把就业指导理解为找工作,忽视了就业指导的教育功能,没有发挥就业指导在人才培养中的积极作用。

2.就业指导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

就业指导人员不仅要向学生讲解就业政策,分析就业形势,而且要担负起帮助学生自我评价,正确定位,还要掌握心理学、劳动人事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法律等方面的知识目前大多数的就业指导人员没有经过专门培训,要么具有丰富实践经验但理论知识缺乏,要么有理论水平但实际工作经验欠缺,缺乏对就业指导工作进行研究和探索,因而就业指导工作的针对性不强,效果不够理想。

3.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形式、内容和对象有局限性

目前开展的大学生就业指导随意性大,过分强调实用性和时效性,形式和内容比较单一,停留在讲解就业政策、分析就业形势、收集需求信息、传授择业技巧、调整择业心理、作好择业准备等方面。大学生就业指导仅仅是指导毕业班的学生如何去找工作,难以适应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和社会对职业发展的多种需求。

4.大学生择业中出现的问题多多

为了求职,有的学生无心搞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四处出击;有的推荐表、求职信遍地撒网;有的在选择什么样职业的问题上拿不定主意,反复签约;有的择业目标不明确,人云亦云,求职中处于焦虑、失落、困惑之中。

三、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对策探讨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是目前高校工作中面临的一项新课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发达国家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是以职业发展导向为基础,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就业指导,其特征是:就业指导与学生的职业发展愿望相结合,与学校的教学过程相结合,与市场的要求相结合。针对我国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的现状,借鉴国外就业指导的成功经验,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开展工作和研究,以增强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有效性。:

1.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应全程化

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全程化,就是要把就业指导工作贯穿学生教育的全过程,而不是学生毕业工作时或择业时的临时性工作。学校应以全局观点系统考虑,构建一个完善的就业指导工作体系,按照不同阶段的不同任务对学生实施有针对性的指导:一年级着重职业生涯认识和规划,二年级着重基本能力的培养,三年级着重职业定向指导,四年级着重择业指导的就业服务,四个阶段相互贯通,有机连接,从而形成较完善的大学生就业指导体系。

2.明确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地位和作用

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是学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既是高等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和必要补充。大学生就业指导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注重的是对人的教育、培养和塑造,就业指导不仅包括了择业的的指导,更深层次上还涵盖了职业意识、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价值取向的教育和毕业生就业素质的培养,这是人生观、价值观、成才观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素质教育的体现。通过就业指导工作,使得毕业生在选择职业时能做到既符合个性特征,也符合社会需要,更好地服务社会。

3.拓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内容

要增强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有效性,就要不断拓宽就业指导工作的内容:注重对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教育,加强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把就业指导的内容渗透到学校的各个教学环节中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合理设计职业生涯,为走向社会做好思想准备;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众多的竞争对手,要想获得择业成功,必须做好择业前的心理准备,排除心理干扰,克服盲目自信、自卑畏怯、急功近利、患得患失、依赖等待等心理障碍;加强专业技能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这是求职和事业成功的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