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内科出科小结范文

时间:2023-09-19 17:41:1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临床医学内科出科小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临床医学内科出科小结

篇1

[摘要] 对进入实习阶段的临床医学五年制学生的出科考核方法进行研究和实践,及时进行分析、反馈、改进,形成了完整、系统的考核内容、考核细则、评分标准,注重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促进了医院师资队伍培养和教研室建设,可评估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 临床医学;实习;考核

[中图分类号] G642.0[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 1673-7210(2012)03(c)-0142-02

The study of practice examination method for the five-year medical students

LIU Furong1 GENG Jinling1 WANG Mingsheng2 ZHANG Zhifu3 KAN Yongfeng4 SHENG Xiaobin5 LI Cuiping6

1.Department of Science Research and Education, Shijingshan Teaching Hospital of 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 Beijing Shijingshan Hospital, Beijing 100043, China; 2.Headquarter Office, Shijingshan Teaching Hospital of 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Beijing Shijingshan Hospital, Beijing 100043, China; 3.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 Shijingshan Teaching Hospital of 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Beijing Shijingshan Hospital, Beijing 100043, China; 4.Department of Surgery, Shijingshan Teaching Hospital of 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Beijing Shijingshan Hospital, Beijing 100043, China; 5.Department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Shijingshan Teaching Hospital of 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 Beijing Shijingshan Hospital, Beijing 100043, China; 6.Department of Paediatrics, Shijingshan Teaching Hospital of 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Beijing Shijingshan Hospital, Beijing 100043, China

[Abstract] 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assessment method for the five-year medical students of clinical practice stage, and timely analysis, feedback, improvement are proceeded, then a complete system, evaluation content, evaluation rules and standards are formed,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evaluation of stu

临床实习是整个医学教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医学生将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付诸实践的第一步,这一阶段既可加深实习生对基本理论的理解,同时也是培养实习生独立思考、促进其向临床医生转化的阶段[1]。临床实习的质量直接影响实习生的未来工作。

考核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是促进学生学习、探查学生学习效果、评价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也是教育管理部门督导教学的重要手段。出科考试则反映了实习生在所在科室实习期间应用该科专科知识、利用所掌握的技能诊治疾病的能力[2]。本文笔者对进入实习阶段的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2006级的39名学生的出科考核方法进行了研究,探索与教学目的和内容相匹配的考核方法,建立科学、有效的评分体系,以便促进教学工作开展,提高教学质量,深化教学改革,培养兼具实用性与创新性的人才。

1 临床医学五年制学生实习出科考核主要实施方法

1.1 师资培训,学流程及考核原则

在学生进入毕业实习前,由学校老教师支教团的专家对我院各教研室(组)主任、教学干事、带教老师进行培训,学流程、考核原则,规范毕业实习阶段的教学管理,明确实习出科考核由过程考核(含日常考核、病历考核)和阶段考核(含五站式技能考核、理论考核)组成。

1.2 集体讨论,制订考核细则

在培训的基础上,科教科组织各专业科室主任、教学干事仔细研究考核原则,对照教学大纲,确定出科考核分为4个部分:日常考核占20分,病历书写占10分,五站式考核占40分,理论考核占30分。其中,日常考核、病历书写由各轮转科室指定专人考核打分,内科、外科大教研室汇总计算平均分;各科室病历书写份数有明确规定:内科16份,其中,心内科、呼吸科各4份,消化科、肾内科、内分泌及神经内科各2份;外科10份,其中,普外科、骨科各4份,泌尿外科或胸外科2份;妇产科4份,其中,妇科、产科各2份;儿科2份。五站式考核包括问诊、查体、辅助检查判读、病历书写、口试,按临床病例的实际处置流程考核学生的项目工作技能和临床思维能力,病例选择实纲要求掌握的病种,病史、症状、体征等相对典型,每站考核细则由各科室指定专人编制,尽可能科学、合理设置得分点,由各科室主任把关,内、外、妇、儿各大组集体审定考核细则,组织专门考核小组,由经验丰富的主治医师以上职称人员担任监考教师;理论考试由科教科统一组织,内、外、妇、儿按专业比例组卷,题型设置符合要求。

1.3 实习前学生告知,第一轮五站式考核前进行预考

关于实习、考核要求在学生实习前的动员会上详细告知学生,让其明确实习的重要性,积极参与临床工作,训练各项技能,用出科考核检验实习效果。在组织第一轮五站式出科考核前,内、外、妇、儿四个大科分别进行预考,确定考核流程顺利,考核细则无遗漏,考核准备工作到位等,对发现的问题及时修正。

1.4 实施考核,分析成绩,进一步改进

在实施第一轮出科考核后,组织各教研室总结考试情况,分析学生成绩,查缺补漏。发现主要问题有:

1.4.1 平时考核评分标准掌握尺度不一,专业间存在差异,尤其对于考勤的把握,存在人情分现象。改进方法:及时召开教学干事会,确定考勤记录的严肃性,提示教师要公正、公平。

1.4.2 学生平时的病历书写上交不及时,个别老师修改、评阅病历拖拉,影响分数汇总。改进方法:分别向学生、教师告知,规定各自完成时间,逾期不交者无病历成绩、教师个人考核受影响等。

1.4.3 五站式考核确实能反映学生的综合能力,但实施起来工作量大,需科教科统一组织。存在问题有:①因为给出了具体病例,在辅助检查结果判读时因病例不同判读的内容不同,成绩公平性受影响。改进方法:辅助检查结果判读一站,设置公共项目,内科为心电图,外科为胸腹骨骼X线片,妇产科为胎心图,儿科为胸片及化验。②外科、儿科真实患者难以找到,用标准化病人代替,效果不真实。改进方法:在考核前对标准化病人进行培训, 力求做到模拟真实患者的程度。③病历书写内容较多,30 min完成时间紧张。改进方法:制订病历书写格式,给出必写内容,向学生宣教重视平时训练,提高书写速度等。

1.4.4 从成绩分析看,学生问诊技巧、查体手法及速度、辅助检查结果判读等存在问题较多。改进方法:与带教老师沟通,注意学生平时的技能训练,在日常工作中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教会学生规范的操作;召开学生座谈会,了解实习中情况,解答实习中的困惑,给出建议,同时把学生反映的问题反馈给相关科室和教师,改进带教。

1.5 形成完整考核标准

在实习生三轮出科考核总结的基础上,形成了完整、系统的考核内容、考核细则、评分标准,初步建立了各专业病例库、辅助检查资料库、理论考试题库,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2 体会与思考

临床实习教学内容复杂,涉及面广,实践性强,主要任务是促进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临床实践,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实习生的临床技能。通过出科考核,可以促进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提高对专业、实践知识的掌握[3]。通过借鉴兄弟医院的成熟经验,在学校老教师支教团的指导下,我医院初步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出科考核标准,这对于我院今后的实习阶段教学管理提供了详实的依据。通过完整出科考核标准的建立,笔者体会如下:①该出科考核注重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既有过程考核又有阶段考核,既有技能又有理论。我院根据教学大纲编制考核细则,内容完整,有相对量化指标,力求科学合理,更能反映学生的实习情况,达到了较好的成绩评价和教学效果评价,使学生更加重视临床实际操作能力的锻炼,同时,可以加强学生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培养[4]。②该考核方法促进了医院师资队伍培养和教研室建设。在考核过程教师与学生双方面的互动与反馈,对于提高教师教学素质和水平有积极意义[5],对于教研室管理有良好的规范作用。比如教研室要成立考核小组,建立严谨的考核质量管理制度,教师统一培训,统一评分标准,减少主观因素,考核内容统一按教学大纲、理论联系实际,加强题库建设,难易结合,既要完整翔实又要切合实际等,这些对于教师、教研室都是良性刺激,是师资培养、规范实习过程各环节教学管理的好机会。③该实习出科考核方法将继续在其他年级推广应用,充分调动教师、学生双方面的参与性、积极性,从而检验其科学性,收集反馈意见,不断评估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6]。

3 小结

我院通过对实习阶段临床医学五年制学生的出科考核方法进行研究和实践,形成一套相对完整、科学、规范的考核方法,并不断总结、分析、完善,可以很好的检验学生学习效果,评估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且今后将在培训标准化病人、强化反馈机制、融入沟通技能考核等方面进行有益的尝试。

[参考文献]

[1]马春虎,温海青,纪正春.当前医学生临床技能教学问题与对策研究[J].承德医学院学报,2005,4:262-263.

[2]刘力松,樊洁,冯明,等.七年制内科实习多站技能考试的几点体会――病案引导的启发式教学[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7,17(9):2170-2171.

[3]温建明,高宇,冯建武,等.实习生出科考核管理软件的设计与体会[J].医院管理论坛,2010,27(3):62-64.

[4]李文辉,秦继勇,李康明,等.医科院校创新的毕业实习考核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1):82-83.

[5]李秋字.刘文丽.健全临床带教师资队伍完善实习教学管理[J].全科护理,2011,9(2):358-359.

篇2

关键词 小儿外科 研究生 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5.09.015

Problems and Advice during the Training of the Pediatric

Surgery Professional Postgraduate

PAN Weikang, GAO Ya, LI Peng

(Children's Hospital, 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Xi'an, Shaanxi 710004)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clinical medicine, pediatric surgery continuously development. More and more college students want to be a pediatric surgery doctor. Different from undergraduate basic-teaching in classroom, postgraduate education pay more attention to clinical practice and innovation ability. Pediatric surgery belongs to the interdisciplinary of surgery and pediatrics, compared to others, it has own characteristics. How to improve clinical skills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ability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graduate education and experience,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postgraduate training.

Key words Pediatric surgery; postgraduates; education

随着临床医学的不断发展,加强了对儿童外科疾病的重视,小儿外科作为儿科医学中多学科领域内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不断扩大和进步。成立了专门的儿童病院和综合性医院的小儿外科专业并逐渐普及,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愿意选择报考小儿外科研究生。不同于本科生的课堂基础教学,研究生教育更加注重临床实践和创新能力,如仅仅依靠课堂基础教学会造成研究生教育与临床一线工作的脱节,以及在遇到临床实际问题的盲目性。因小儿外科属于外科学和儿科学的交叉学科,和其他专业相比有着更多的自身特点。如何提高研究生临床技能及科研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拟通过对近年来我院培养小儿外科硕士、博士研究生存在的经验及问题进行总结和整理,以提高本专业研究生教学培养质量。

1 临床方面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对策

小儿外科专业属于交叉学科,细化专业除了普外科、新生儿外科、骨科、神经外科,还有心胸外科、泌尿外科、微创外科、急症外科和整形外科等,包括先天性发育畸形、实体肿瘤、炎症和创伤四大类。①小儿外科疾病覆盖广泛,因此小儿外科研究生对各亚专业的知识均需要加强学习和掌握。不仅如此,还需掌握小儿的生长发育及各年龄阶段的特殊性等小儿内科基本知识和理论。儿童疾病的发生及发展一般表现比较复杂,因表述不清及不容易观察,需要特别注意患儿生命体征的细微变化,治疗过程中儿童的病情变化迅速,死亡率比较高,需要医生掌握很扎实的基础知识及拥有强烈的责任心和爱心。因此作为研究生的管理人员及导师,应该充分考虑到这些问题,不仅需要掌握外科的基本技能,且对各个学科系统的基本理论知识也要加强认识。在临床实习阶段,对于应届研究生,重点是打好临床基础,努力提高临床工作能力,尤其是提高临床研究生处理小儿外科重危病人能力。但对已有一定的临床工作经验或来自其他亚专业的研究生,因小儿外科专业尤其特殊性,尤其是新生儿外科,首先要规范其临床技能,并根据研究生具体情况,到综合医院的其他科室进行1~3月的轮转实习,如小儿内科、重症ICU等。逐渐建立起小儿外科整体的知识结构,为成为一名合格的小儿外科医师奠定基础。

临床科研能力的提高是小儿外科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之一,也是培养研究生探索、发现、研究、提高的重要途径之一。严谨和客观是科研工作的基本要求,小儿外科领域和其他专业相比科研基础薄弱,起步晚、发展快,人员配置不合理,对科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做临床型小儿外科课题过程中,因缺乏有效监控,从提出科学假设、实验环节设计、实验步骤以及实验结果的统计学分析的各个环节,导师均应要求研究生严谨对待。对于每次实验结果,要求学生及时小结,并和导师或管理人员讨论,研究原因和下一步计划。及时整理、分析、统计数据。研究生撰写论文时,写作要规范和严谨,保证文章质量。

2 小儿外科研究生教学问题及策略

(1)因小儿外科在综合医院是属于小科室,规培或轮转的研究生对小儿外科的认识较浅。各方面对小儿外科临床教学构成的困难和挑战,我们认为积极面对目前,不能消极等待国家医疗改革的实施对医患关系、医疗环境的改善。小儿外科导师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需要根据培养方案和研究生的个体情况不同,制订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指导和部署研究生的医学基础课程、选修课及毕业学位论文的撰写,定期进行实验进度大讨论和检查监督工作,逐渐将小儿外科研究生的科研思路引导至国内或国际领先或接近领先水平。作为本专业的初级管理梯队和带教指导教师,也应该改变思维、做好本职工作,从实际出发,努力培养出掌握医学基础知识、具有一定科研能力及临床基本技能的合格小儿外科专业毕业生。

(2)导师水平直接影响着小儿外科研究生的科研能力、临床技能及培养质量,因此加强本专业的的人才梯队建设尤为重要。提高对硕士生、博士生导师资格认证难度,建立恰当、合理的研究生导师筛选和考核流程; 对研究生导师实行定期的考核制度,从科研、临床、教学等方面进行考核评分,取消导师终生制,不合格的建议取消导师资格;其次,建议引入竞争机制,对有出国留学经历、科研创新思维突出、小儿外科教学能力高、临床手术技能强的优秀中青年教师进行选拔至研究生导师队伍,从优化导师年龄层次、学术思维、创新能力等角度,打破传统观念,对于小儿外科研究生教育有明显帮助。

(3)优化教学课程安排 改变目前传统教育的单一模式,提高研究生学习的主动性,鼓励小儿外科研究生利用网络、移动终端等多种方式获取本专业最新进展,增强研究生对本专业的兴趣,利用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专家进行本专业研究学术报告、临床疑难病例诊治、临床高水平手术演示等多种方式,使小儿外科研究生提高对本专业或某一研究方向的前沿和相关的交叉学科知识;在选修课程安排方面,增加一些对基础科研如:解剖、分子生物学或前沿科学:糖生物学、表观遗传学等学科的安排,为研究生教育后期实验或临床科研来拓展小儿外科研究生的视野,提高其医学知识基本能力;另外在培养过程中,考核内容及方法需要多样化,从科研思维能力或临床技能提高的要求上,定期组织科研相关领域或科室其他指导老师进行适当的评议和总结,对教学内容、方式、研究成果及问题,适时总结并建立培养质量评估及反馈系统,均有助于研究生教育培养。

任何科研项目均由不同专业或不同领域的人员组成研究团队共同实施。通过参与多中心或多领域合作,能够加强研究生的沟通能力和研究团队的协作意识。②临床型研究生需要导师在给研究生设定课题的时候,充分考虑目前条件尤其是本专业和科室临床优势,甚至可联合兄弟单位以及基础研究实验室了联合收集临床标本及基础研究工作,提高科研效率。因此,对于临床型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应以导师为中心,包含有分子生物学、统计学、数学、计算机学等多学科协作的指导小组。在指导团队内分工合作,努力提高科研水平。③

研究生的期中或中期考核内容可以从基础医学理论、小儿外科科研思想、临床基础技能、思想品德和研究成果等5个方面实施,因为报考小儿外科的研究生较少,小儿外科研究生的科研压力不大,就业难度低。因此通过研究生教育过程中的中期考核,对科研能力强,试验进度快,发表文章的数量及质量较高的研究生,实行适当的奖励,充分调动研究生的积极性和他们之间的竞争意识,通过这些有利措施,激发研究生内在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培养优秀的科研或临床能力强的小儿外科研究生。④对于考核结果排名较后或完成较差的研究生进行提醒或适当采取的惩罚措施。

小儿外科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目标是培养出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和临床基本技能的专业人才。在培养的第一阶段就应要有计划、有目的。根据研究生培养大纲,针对个体制定不同的培养计划,并定期考核和督促实验进展和落实情况,避免培养时间的浪费,减少对研究生提出不符合实际情况的要求。在基础课程学习及临床或科研时间的分配上,应各占一半左右时间,但不能完全分开,小儿外科临床实习或实验应该和基础学习互相照应,对基础知识学习以及临床应用均有很大帮助。目前,我国小儿外科研究生教育仍存在许多问题及矛盾,只有在不断的实践教育过程中发现问题、总结教训,就一定能够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研究生培养的道路,努力提高研究生的科研、临床中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小儿外科重新焕发活力。

3 就业及思想方面的问题及对策

小儿外科专业研究生就业,较成人外科或小儿内科来说相对困难,很多三级甲等医院没有小儿外科,只能选择综合医院中的小儿外科或儿童医院的外科就业,很多小儿外科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研究生毕业期望的收入和现实和成人科室相比有较大差距,且生活压力逐渐增大,个人情感容易波动。加之社会对小儿外科专业的认识不足,期望和遇到的现实问题之间的矛盾导致较多的小儿外科研究生产生负面思想。⑤作为研究生导师或初级管理人员要和研究生之间加强沟通教育以及心理疏导,让小儿外科的研究生能够顺利毕业及找到理想工作。

通过深入交流,让小儿外科研究生充分了解科研能力及临床手术能力等技能的重要作用,希望激发其能动性,培养研究生的实验、手术、交流、语言等多方面爱好,可以多举办一些团队活动如:旅游等,增加研究生们的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 在目前的医患关系较为紧张的环境下,培养研究生的交流沟通能力尤为重要,这些能力的锻炼能够提供更多的条件,为使小儿外科研究生在新的就业岗位上焕发活力,成为学科带头人奠定基础。

总之,随着小儿外科的不断发展,小儿外科专业的研究生仍然面临很多问题。需要导师及研究生管理人员充分了解及调整教育策略转变思想,对于提高小儿外科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培育出更多优秀的小儿外科医师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讯作者:

注释

① 施诚仁.小儿外科若干问题的进展[J].临床小儿外科,2007.1(15):37-39.

② 刘晓黎,王晓玉,王远,等.提高临床医学研究生临床研究能力的途径[J].教学研究,2013.10(17):154-156.

③ 舒彤,吴智兵,黄秀云.浅论医学院校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途径[J].海南医学,2008.19(7):72-73.

篇3

临床医学实习后,感想诸多,实习活动已经结束好长时间了,但是直到今天,实习留给我的思考还在脑子里面回想。我不知道那些感觉、那些思路要在我心里停留多长时间,也不知道这些思路留在心里面是好还是坏。自打有了那样一些经历之后,整个人都有所变化,现在仿佛还在变化着。对我来说这次实习心得作业仿佛比以往任何一次作业都要困难,犹豫了很长时间不能下笔。脑子里面的东西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多,但是难以将它们定位。如果下面说得太乱,还希望大家见谅。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王教授讲的”结合临床量表治疗强迫症患者”.在那次课中,我第一次全面接触到了如何誊写患者病历.

病历的誊写要体现以下几个部分:

1患者的一般情况.姓名,年龄,职业,籍贯,住所等等.

2主诉情况.即患者家属提供的有关患者的情况.

3患者的现病史.患者提供的有关自己的现在患病情况.

4患者的既往史.患者或家属提供的有关患者以前患病的情况.特别注意要确定,患者是否有器质性脑外伤,还要特别考虑患者是否有酒精依赖.

5患者个人史.包含有顺产与否,父母性格,生活环境,工作情况,学习情况,烟酒史,婚姻恋爱史,家族史等等

6精神科检查.意识障碍检查,感知觉障碍检查,思维活动障碍检查,注意力障碍检查,记忆力障碍检查,智力活动障碍检查,有无自制力检查,情绪情感活动障碍检查,意志行为活动障碍检查等等.

7量表测评,B超检验报告,X光检验报告等等.

据王健老师介绍,全部报告要在72小时内全部写完,其中任何一项没有完成,都要打回去从做,不能给患者确诊.

这部分的病历誊写要求介绍,只占全部实习教学内容的一小部分,大概只用了不到三十分钟的时间,但是我感觉它对我们医师来讲格外重要.它是医师确诊的主体思路,换句话说就是你医师的思路落实到哪一步,才能给眼前的个案定性的问题.病历的严谨与否能体现一个医院,一个医师医术水平的高低.也严重关系到确诊的准确性,直接涉及患者的就诊与治疗,干系重大.

在以往的教科书上,只是简单谈到要了解求助者的一般情况,躯体症状,心理症状,家庭支持系统结构,要辅助量表测评.但是.书本上的介绍没有王教授的介绍全面.王教授在课堂上明确强调以下几点.

1要凸现既往史.特别要注意排除器质性脑病对神经症的影响.比如肺性脑病,肝性脑病还有腮腺炎.另外不要忘记考虑酒药依赖.

2在个人史部分.(首先老师的层次划分就十分细致,比书本上的周到.另外老师特别强调)从小学到大学的学习生活部分问得要细,几乎是只要患者有挫折就要问为什么.在家族史里,要问父母两系三代内成员近亲婚配情况.

3精神检查部分要充分重视检查患者自制力有无.

还有就是病历报告上面有B超检验报告,X光检验报告.

以上几点是教科书上没有的部分或者没有强调的部分,而那些部分在临床实践中非常重要.按照老师介绍的病历誊写思路,给人以严肃,认真,科学,严谨的感觉.体现了人本的科学精神,值得患者信任的负责任态度.

在王教授结合病历请来患者进行临床教学时,病历中所记述的各点基本全面覆盖了患者的情况,甚至比患者知道的还要多(因为有患者父母的补充在病历里)这一点明显让患者感到吃惊.

据患者陈述,“在入院的时间内,感到病情有所控制,是……吃对了药了……”

这就是让我感触颇深的小小的”病历报告”.

自己对能够体现”责任”的亮点格外关注.”病历报告”有感,就是这么体验出来的,如果没有那种情绪的铺垫,我很可能就写第一堂实习课上那个患者给我的印象了,那个印象绝对鲜活.两个月后的今天我还能想象得出五十多岁的他向我们敬少先队礼的样子.可是那个教学例子不能充分体现那种不愿意漏一滴水的严谨.我总觉得,只有这种严谨,才能暗暗的渗透出科学对人的负责.这种负责,有一种难以名状的魅力.

通过实习,我感觉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在日常工作中要注重以下几点:

第一, 要注意个人形象。这个问题似乎从来都没有在入科教育中提到过,不过,相信很多局外人,包括医学生印象中的医生都应该是如江口洋介般玉树临风的——虽然,实际情况可能让你大跌眼镜。跨进病房那一天起,你就成了一个准医生了。尽管医生在中国的地位并不高,尽管整个病房谁都想支使你,但是,咱不能自己把自己给看扁了,更何况,没有病人会一开始就充分信任一个胡子拉碴、白大衣皱巴巴的医生,也没有MM会在第一眼就倾心于你这“批着白大衣的狼”的。

所以,请注意你的形象,从头到脚,从外到里,干净整齐,清爽精神。最最关键的,就是那一袭白衣。俺当年极其羡慕医生的衣服又挺刮又够白,每星期还能换两次。可是我无论是拿奥妙、汰渍还是白猫,洗出来的始终都差强人意。因为,医院里是统一送出去洗过浆过的。那么,怎样才能让自己的白大褂混入其中呢?我们试过自己拿笔在白大衣上写个号码,(记住要用不褪色的笔)成功过几次,

不过后来也懒了。男生们更是常常数星期也不洗一次。

第二, 请不要迟到。这是个通病,有很多人都是踩着点冲进病房的,不论是实习的,本院的,还是进修的。在心内科实习的时候,施教授曾经要求实习同学7点进病房,住院医生7点半到,主治8点到,(至于教授吗——随便你爱几点到)

不过几天之后也就不了了之了。现在虽不要求早到,但底线是不要迟到。当然,现在根本也没有带教会管你,有很多带教也是迟到的楷模。但是,提倡向外科医生学习,养成早起的好习惯,把该量的血压量好,向床位上的病人都问候一下“昨晚睡得好吗?早饭吃的什么?”,有时还可以帮带教把早饭买好。这样,带教会很欣赏很感激你决定中午请你喝珍珠奶茶,病人也都会把你当成床位医生而把你的带教晾在一边的(这种喧宾夺主的现象在实习中发生的概率是很大的)。

第三, 口袋里的东西。白大衣口袋里首先要放个小本子。那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东西,有希奇古怪的医嘱、综合症、药名和用法,有今天要请的会诊要开的化验单要写的阶段小结,还有各种各样的电话、QQ号码、电邮和MSN。这是你实习的见证,那上面写满了你的快乐、伤心、钦佩和怀疑。(我至今都舍不得扔)记得不要拿医院里的纸张记东西,不好看,容易丢,更重要的是,被一些老教授看到了要狠狠K一顿的,比如外科的老张教授。其次有听诊器和钢笔。再次多半有手机,建议查房的时候放到震动或者关机。否则教授查房查得正起劲的时候被你的铃声打断了思路,那还了得!轻则瞪你一眼重则叫高年给你打不及格重实习!口袋里最好再装一只固体胶水,这样可以避免popo在骨科的不幸遭遇。病房里确实是经常找不到胶水的。

第四, 如果可能的话(我强调的是如果可能,因为这属于小概率事件),在进一个科前先把相关的书本内容复习一下。事实证明要这么做是相当相当困难的!但是,还是有人做得到的。在实习的时候,一个小组的同学也可以经常交流一下大

家的心得体会,这不失为一个偷懒的好办法。因为一个组里一般总有个把强人的。记得在呼吸科的时候,俺们那绝顶聪明的组长就总结了一个关于咯血病人的临时医嘱的口诀。“咯血待查原因多,收治入院查清楚。三大常规血尿粪,B超胸片

心电图。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血黏度。结核抗体PPD,胸部CT加增强。纤支镜再加活检,实在不行开胸查。”(具体字句记不清了,比这个还精彩)组长还教我们用画图的办法学习那复杂的心电图。所以,再次体现了分组的重要性。一直心存感激能和组长共处了一年,尽管期间经常招人误会。

临床实习的几个月来,我接触了许多党员,他们之中有教授、有住院医生、有护士,他们职务虽不一样,但对工作的执着和热诚,对病人负责的态度却是一样的且持之以恒的。与他们相比,我们相差甚远。我们对工作远没他们那么执着和热诚,那么精益求精。我们刚去实习的两个月兴致高昂,什么事都抢着干,每天去得早走得晚,渐渐地,有些同学就坚持不住,开始迟到了。而我,虽然从不迟到,但也不像以前去那么早,工作热情也没以前高了。想着刚去实习那会儿,只要听说哪个病人有异常体征,不管那病人是不是我管床或是不是我病区的,我都会去看,去摸,去听。可现在,除了我管床的病人外,其他的病人我都不怎么关心了。是自己都知道,不用看了吗?应该不是。往往是自己以为知道了,其实还不知道。医学博大精深,千变万化,同样一种疾病在不同病人身上的表现往往不尽相同,这就需要我们多接触病人,多思考,多总结。在与病人的接触中我们往往可以获得对疾病诊断极有帮助的临床资料。在这方面,我还做得不够,今后我应与病人多接触,对工作保持激情。

我这人最大的缺点就是不够自信。我对于自己的能力总是怀疑,不敢主动争取承担某项任务,一般只是认真完成老师分配的任务,这使得我做事很被动,失去了许多提高锻炼的机会。在现在这个竞争如此激烈的社会里,不善于推销自己的人常常会失掉许多很好的机会,不利于自身水平的提高。在实习阶段,有许多动手的机会都要靠自己争取,因此今后我应更加自信,更加主动。

实习已经好多天了,对医院和科室的整个运作都有了一定的了解。现在我一边学习基本的临床操作,比如胸穿,换药,拆线等,一边向师兄师姐学习疾病的治疗和常用药物的使用。以前的诊断学和内科学是基础,不过和临床还是有些脱节。比如抗生素的使用,书本和实践真的差别非常大,而且不同的老师有不同的习惯和经验,在没有确切的病原学证据之前,都是经验用药的。药物最基本的药理机制都在大三的药理课上学过的,不过因为一直没有自己用过药所以以前花了很多时间背记的东西,现在几乎都还给老师了。不过,我想,如果经常用,应该很容易记住。呵呵,反正我对自己喋喋不休的提问从来不会觉得惭愧,师兄师姐也非常乐意给我解答。这就是实习生的优势——倚小卖小。带组的老师很忙,平时不是那么容易随时请教。这个时候,和师兄师姐搞好关系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帮忙加班多写个病历,晚一点回去也不要紧,反正年轻嘛,多跑跑腿就当时锻炼身体了。他们除了在临床的技能上面指导我,还教会我很多他们自己在实习中总结出来的经验,让我少走了不少弯路。

第一次管床真的是没有什么经验,连输液计划都不会开,病人说他一直拉肚子,我知道该给点收敛剂了,但是具体用什么药,用法剂量都不知道,一切都得问,一点点学,一点点积累。

篇4

【关键词】 教学 组织胚胎学 “引导-探索-发现”模式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an effective mode in histology and embryology teaching (HET). MethodsTargeting at four-year-schooling junior college students of medicine and nursing, the Guidance-Exploration-Discovery (G-E-D) mode was tried in HET.ResultsThe use of G-E-D mode increased the interest of students in learning and got a better teaching result. ConclusionThe use of this teaching modality should be based on specific circumstances, apply it flexibly and timely adjustment accordingly.

[KEY WORDS]Teaching; Histology & Embryology; Guidance-exploration-discovery mode

组织胚胎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医学课程,它与细胞生物学、免疫学、生理学、病理学等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是其他医学基础和临床各学科的理论基础。学好它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科研以及从事临床工作都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组织学与胚胎学所涉及的内容大多相对抽象,这给医学生的学习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学生普遍反映枯燥、难学、难记。针对以往的组织胚胎学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作者运用“引导-探索-发现”模式取代了传统的机械式教学模式,在重视组织胚胎学知识与技能的传授的同时,又重视学生对学习过程与方法的体验与认识,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科学态度的培养方面,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组织胚胎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高等基础医学教育事业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难以适应现代医学教育创新和发展的需要,医学基础课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传统的组织胚胎学教学模式强调教师的‘教’,忽略学生的‘学’[1];重视组织胚胎学学习结果,忽视组织胚胎学学习过程。这种灌输式的教学,难以调动学生对学习组织胚胎学的热情,造成了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与能力的欠缺,教师教学思想、观念及方式、方法的陈旧与落伍的问题。

2 “引导-探索-发现”模式的内涵

“引导-探索-发现” 模式是以研究为基本特征的一种教学活动形式,是一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学改革模式,指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载体,引导学生通过自己收集、分析、处理信息,感受和体验知识产生的过程,进而学会学习,最终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 组织胚胎学教学中开展的“引导-探索-发现”模式的体系框架

组织胚胎学教学中开展“引导-探索-发现” 模式的体系框架是: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指导学生提出假设设计探究实验方案自主研究合作交流感受反思。

4 “引导-探索-发现”模式在组织胚胎学教学中的实施

4.1 创设情境,基于问题式教学

组织胚胎学知识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和逻辑性。许多组织胚胎学知识学起来比较枯燥,所以学生提问题就较为困难,也较难激发和培养出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但如果把组织胚胎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化枯燥的知识为感兴趣的内容,学生参与的程度也就高了[2]。例如组织胚胎学有许多知识点需要记忆,故应鼓励学生多提问题,看书要善于思考,不死记硬背。如:讲解石蜡切片制作过程时,应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组织块固定、脱水后,要经透明才能浸蜡、包埋?”“为什么切片要经脱蜡后才能染色?”学生在明白了“石蜡包埋是利用不同媒介的相溶性,以石蜡替代组织内水分,而染色的过程相反,以水溶性染料替代切片中的石蜡”的原理后,就会较容易记忆石蜡切片制作的几个步骤了。

4.2 优化设计实验

组织胚胎学“引导-探索-发现” 模式的核心思想是以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前提,以教学规律、方法为依据,以学生的自学探索为特征,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为目标。这种模式的提出,旨在进一步优化教与学的关系,构建新的课堂教学结构体系,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只有这样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才能得到更充分的发展和提高,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例如以往的实验课,学生以观察切片为主,但对于切片的制备却只是略知一二,这样,对切片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不能做出科学的判断和合理的解释,也就不能从根本上理解平面图像所反映出的深刻内涵。为此,在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基础上,我们开设了血涂片的制备实验课,从取材、涂片到染色、观察都由学生自己完成,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实验课上,在看完电视引导片及教师讲解观察要点后,应尽量让学生自己寻找所要观察组织结构,教师只对不易找到的组织结构及特殊染色切片做示教[1]。对于学生有些提问不必立即直接回答,如学生要求寻找某种组织结构,可提问学生该结构位于什么位置,要求学生把所在的位置找出,再询问学生该结构形态有何特征(在理论课和引导片中都已强调)。有时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可自己找到答案,即使找不到答案,下次遇到类似问题也知如何处理。教师事事包办代替,会养成学生的懒惰思想,不利于培养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4.3 自主学习,深化感悟

组织胚胎学的自主探索学习,就是学生在组织胚胎学教师有计划的指导下,根据自身条件和需要,自觉、主动制定并自我监控来完成具体的组织胚胎学学习目标的学习方式。通过积极主动地自主设计、自主尝试、自主感悟、自主质疑、自主监控评价、自主反思总结、自主调整完善等实践活动,实现高效的自我发展。特别指出的是,组织胚胎学自主发展不是学生单方面的学习状态,而是教学双方在全新的观念指导下,高度协调统一的一种新型组合。

4.4 小组学习,合作交流

“引导-探索-发现”模式具有自主性、探索性、现实性和开放性的特点。学生研究活动的展开,需要良好的环境。营造合作氛围,可以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研究的乐趣,品尝成功的喜悦,对于促进学生主动研究、学习的意义是显而易见的。为此,我们成立了组织胚胎学兴趣小组,亲手操作制备组织切片,共同观察,通过小组讨论分析为什么同一器官镜下的图像会不同,判断什么是人工假象及其成因,既培养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又培养了他们的科研兴趣和严谨的科研思维能力,为以后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5 注重评价,感受反思

在组织胚胎学课程“引导-探索-发现”模式评价中,我们要改掉以教师为主的评价方法,让学生以及与学生有关的其他人员参与评价,即采用学生自评,同组互评,教师点评的全体参与的多元化评价模式。学生通过自评,能培养自己的认识能力。小组互评使学生学会辨别、学会欣赏、学会评价。教师点评,起到指导作用。 例如在讲解血液系统时,针对红细胞、网织红细胞的形态、结构(细胞体及细胞质)、数量(包括血红蛋白含量)精讲后,结合生理学、诊断学、内科学等课程,适当讲解贫血的定义,什么是血常规、血涂片、网织红细胞计数,等等[4]?教师在该节课将结束时,出示一张学习结果自我小结问题单:你认为贫血的定义是什么?该节课你有什么体会?你对该节课的经历有何感受?该节课的问题解决主要采取了什么方法,还有别的方法吗?留给学生课后感受反思。

5 “引导-探索-发现”模式在组织胚胎学中的实践效果

通过问卷、观察、访谈等多种方法搜集到的资料表明,组织胚胎学“引导-探索-发现”教学实践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5.1 学生对组织胚胎学及组织胚胎学教学的兴趣显著提高

通过组织胚胎学“引导-探索-发现”教学实践活动,绝大部分学生对组织胚胎学由不感兴趣变得感兴趣。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组织胚胎学学习活动的乐趣,提高了对组织胚胎学的认识,以高昂的热情参与组织胚胎学课堂教学活动,主动探索、实践。

5.2 学生的组织胚胎学学习方式发生了可喜变化

经过一年来的“引导-探索-发现”模式教学,学生的学习方式由接受性学习逐渐转变为主动学习;被动应付的少了,主动探究的多了;机械模仿的少了,探索勤思的多了;作业千人一面的情况少了,创新求异的多了。

5.3 教学效果显著

学生的组织胚胎学知识更加全面,动手实践能力明显增强,学生的组织胚胎学素养得到显著的提高。教学效果得到了学校领导和其他教师的一致好评,在本年度全校“优质课”评比中脱颖而出,取得良好的成绩。

总之,组织胚胎学“引导-探索-发现”教学模式是在传统的接受性教学基础上的创新。它要求组织胚胎学教师不断地加强教育教学理论学习,吸收国内外的组织胚胎学教育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中的优秀成果,提高理论修养,加强教学实践探索,特别要重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在教学中根据学生实际和教学内容特点,采取灵活高效的教学策略,使教学相长。

参考文献

[1] 杨志文,杨志欣. 浅谈组织胚胎学教学中的几点体会[J]. 四川解剖学杂志, 2006,3:60-61. [2] 曹嗣瑜. 组织胚胎学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J].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2008,4:371-372.

[3] 陈世丰,李文明. 组织胚胎学实验教学改革尝试[J]. 卫生职业教育, 2006,2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