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艺术建筑范文
时间:2023-09-19 17:41:1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公共艺术建筑,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在现代建筑的发展中,不难发现这样一种潮流,在讨论建筑生产与审美接受中往往倾向于后者,在讨论建筑的物质功能与精神功能时偏重于精神功能,在讨论建筑的技术文明与人类文化对建筑的作用时更强调人类文化等,在城市建筑形态中这种倾向更是明显,这些现象和潮流反映出今天建筑活动对人的生活需求,不仅包括物质方面的需求更有情感、审美等精神方面的需求。建筑形态的公共艺术化表达主要是把建筑形态的艺术表现作为公共艺术的一种形式,去寻求公共艺术与建筑形态融合的策略、方法和原则,并探究公共艺术如何使其象征语意、审美意识和文化精神,通过建筑形态的艺术化表达出来,从而使公众对城市空间形态产生更为深刻的审美感受和情感体验。
一、建筑与公共艺术的关系
1.1建筑艺术的公共性
建筑,作为功能的实体,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同时,建筑作为一门艺术,体现了一种独特的公共性,是艺术介入生活的体现。生活的经历离不开建筑,建筑的审美是带“强制性”的,人们不可能对矗立在自己眼前的建筑视而不见。因为它是物质存在,是实实在在的东西。不管你自觉还是不自觉,有兴趣还是无兴趣,都会经常面临着各种类型、不同形式的建筑物,无论建筑材料是石块、砖瓦、混凝土或钢筋,这些建筑都会“逼迫”人们提出自己的审美评价。与其他艺术和工艺品相比,历史上各个时期的建筑师们所采取的设计理念对我们的影响更为直接。所以建筑艺术是一种特殊的公共艺术,它总是试图达到观赏性和实用性的完美结合。
建筑艺术是一种独特的公共艺术,它按照美的规律,运用建筑艺术独特的艺术语言,使建筑形象具有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具有象征性和形式美,体现出民族性和时代感。建筑是一门技术,但终究是一门艺术,它有着自己的历史责任,它承载着历史、文化、艺术,它寄寓了公众美好的记忆、理想、期望,它就是一种伟大的公共艺术。
1.2建筑的载体性
建筑艺术是指按照美的规律,运用独特的艺术语言,使建筑形象具有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具有象征性和形式美,体现出民族性和时代感。建筑不仅要有实用功能,还要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还要讲究艺术性。比如,住宅建筑最基本的要求是舒适、亲切、顺眼;园林建筑讲究清新、自然、雅致;游乐场所的建筑则应轻快、活泼;而纪念性的建筑则应崇高、庄严。实用功能性与审美功能性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才能达到和谐的统一。同时,建筑的审美功能和文化价值,往往可以借助于其它艺术门类或艺术表现形式给予加强,甚至还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回顾历史和传统,公共艺术的生存和发展从没有脱离与城市、建筑、环境的互动和融合,例如传统公共艺术的重要形式之一就是依托或是附着建筑内外空间的如壁画、雕塑、工艺美术品等装饰艺术。这些装饰艺术与建筑空间有机而系统的融合在一起,强化了建筑的实用功能和审美意义,使整个建筑空间传达着特定的意义,实现了实用功能和精神表达的统一(图1)。看到狮身人面像,我们必然联想到金字塔和埃及文化;巴比伦伊什塔尔门则与华丽的釉面装饰相联系;兵马俑、石马石虎是秦汉陵墓建筑的艺术符号;哥特建筑样式同样笼罩在拱顶和玻璃镶嵌的精美装饰下。这些艺术形式附着于建筑实体或以独立的形式出现,与建筑形成有机的整体,并凸现出特有的艺术魅力,成为建筑历史的闪亮标志。
建筑艺术不仅是诸多艺术作品重要的物质载体,而且有实际的物化功能,时代的审美取向和艺术思潮在建筑艺术创作中也有多方面的体现,建筑以其特有的物质功能和艺术表现力,成为新时代有力的注脚,并逐渐发展成为当代公共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积极地影响了当代公共艺术的创作,完善着公共艺术的审美意义。
1.3百分比艺术建筑
在公共艺术融入城市建筑空间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欧美国家已有相当长时间的成熟运作,在发展公共艺术的宏观规划机制上摸索并建立了“百分比艺术建筑”的作法,取得了极大的成功。
“百分比艺术建筑”的基本涵义是:用艺术来从事环境建设,使艺术与周围环境融合,因而形成一种新型的公众艺术。“百分比艺术建筑”的基本作法是:从中央政府到各级地方政府,以有效的立法形式,规定在建设新建筑的时候,从公共工程建设总经费中提出若干百分比作为艺术基金,它仅限于用作公共艺术品建设与创作的开支。这种作法好处在于,依靠长期立法和政策的强制性保障,使公共艺术的建设实施资金有了非常稳定的保证,从而使得城市公共艺术顺利健康的发展。
法国早在1951年制定了“1%”法律,并在1960年后普遍施行,美国的公共艺术就是在“百分比艺术计划”这一法律化形式的推动下逐步走向兴盛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主要城市的建筑形式由以往注重立面建筑装饰的砖石低层建筑发展至国际风格的玻璃、钢结构的高层建筑,建筑往上发展的同时建筑间留出了大量公共空地,在政府“百分比艺术计划”的援助下,在州、市、社会团体的大力支持下,大批有代表性的公共艺术作品得以产生,创造出美国现代城市新景观。美国各大城市里费城最早将“百分比艺术计划”法律化,美国国家艺术基金会更于1967年成立。在整个20世纪70年代里,由国家艺术基金会配合国家综合服务部开展公共艺术推广工作,在政府建设工程预算中拨出低额百份比用作公共艺术基金,通常是建筑预算的1%,由此70年代以后美国现代城市公共艺术如雨后春笋般成长。
“百分比艺术建筑”可以说明城市公共艺术的建设和发展在具体推广实施过程中,是与建筑密切相连的,利用建筑工程的部分预算,通过政策和法律来保障公共艺术与城市建筑空间环境的融合。
二、城市建筑公共艺术化的建筑形态选择
2.1纯几何体
勒•柯布西耶在《走向新建筑》中说:“所谓建筑就是集中在阳光下的三维形式的蕴蓄,是一出精美的、壮丽的舞台剧。我们可以在阳光下看见物体,明暗对比浮现出它们的形状。立方体、圆锥、球体、圆柱以及棱锥等都是原始形状,光使其形状突显出来。其形象是明确的、可触摸的,没有模糊之处。因此那都是‘完美的、最完美的形状’,无论谁都无疑会同意这个看法,既使是儿童、粗人与哲学家。这也是造型艺术的本质条件。”
建筑空间形态利用纯几何形体来艺术表达,就是要利用准确规范的几何形体,通过一定的数学法则,形成简洁纯净的建筑空间。几何形通常有正方形、菱形、长发形、圆形、扇形、三角形、五角形、六角形等等,几何体通过重复、连接、分散、加减、分割、聚合、切削等设计手法,进而组合衍生出更为复杂的建筑空间形态。纯几何体构建的“建筑化”的公共艺术空间的平面、立面的形态都很规则,并且强调形体大面积的视觉效果,不作过多的细部造型处理,主张体现材料本来的色彩、质感和肌理。
2.2雕塑体
强调体积组合,块面凹凸与面积关系,特别注重光影对形体的调节效果。通常对形体进行加减处理,采用切角、削边、凹进、凸起等手法、使建筑形态在光与影、明与暗、虚与实的作用下显得新奇、独特,达到惊人的效果。
格拉茨现代美术馆(图2)为英国建筑师彼得库克的作品,以蓝色的塑料玻璃拼贴而成,当地人亲切地称之为“友善的外星人”。这座坐落在格拉茨市中心的超现实主义建筑与红顶尖塔的古堡、钟楼所形成的强烈反差是格拉茨最经典的标志景观。格拉茨现代美术馆的整体形态是一种超现实的仿生式的雕塑体。格拉茨现代美术馆是彼得库克“生物存在式建筑”理念的体现和诠释,与周围传统建筑的视觉反差和突兀也使该馆被形容为“城市怪兽”、“外星人入侵”,而不规则的前卫造型又被人们称为是“有鳃的巨兽”、“巨型膀胱”、“毛毛虫”等。建筑分五部分:中间凸起的部分称为“Belly”(胃);屋顶貌似心脏血管的称为“Nozzles”(管口);屋顶的柱状物是可以眺望全城的休闲吧Sushi-Bar既“Needle”(针管);地面支撑部分称为“Pin”(栓脚);最后则是入口、售票处,只有这一部分是在1842年的老建筑基础上休整而来的,上面仍可看到当时精美的铸钢雕花。电梯美术馆地面展览厅共三层,主要展览空间在屋顶层,整个大厅为无柱型设计;大厅需要的自然光由屋顶探出的15根Nozzles管口提供。大厅中有一个移动式斜坡道,参观者可以缓缓地被吸到“Belly”既“胃”部分的展厅,营造一种被艺术吞没的剧院效果,十分新颖独特。
2.3象征体
很多公共建筑的整体形态都具有一定的象征性,象征着某一种文化、某一种精神、某一种理想,并试图通过形态的象征意义引起公众的思考和共鸣。哲学家黑格尔把象征性艺术列为艺术的最初阶段,并认为建筑最符合象征性艺术原则。设计师也常常采用象征性手法来表现自己的思想感情。
例如在加泰隆尼亚阿格巴摩天楼(图3)的设计中,建筑师让•努维尔最终选择了一种“文化回音”的方式让阿格巴摩天楼融入了巴塞罗那的城市意象,这种方式不是对传统文化的克隆,也不是一种割裂,而是一种延续,实现了民族性和世界性,地域文化与“普世文明”的并存,阿格巴摩天楼象征着加泰隆尼亚传统文化的遥远回音。正如努维尔所说:“建筑不再是一个独立的行为;它是不断变化着的文脉连续系统中的一个事件,一个给建筑师带来额外责任的持久事件。”阿格巴摩天楼建筑整体形态为圆锥形、弹壳式的轮廓,耸立在城市的上空,向加泰隆尼亚人致敬,这种形态的精神来源为精神源泉蒙萨拉特山的奇石。在外墙处理上,阿格巴摩天楼外墙所用的波形铝板有红、橙、蓝等25种色彩,每块波形铝板均正方形,与同样大小的4400个方窗一起随机组合,这种排列方式像当地传统建筑中的马赛克拼图,和加泰隆尼亚的传统文化在精神上相通。作为高技派的建筑大师,在利用最先进的建造技术同时,建筑师让•努维尔善于利用建筑的立面来传送信息,设计营造富有气氛的“屏幕建筑”。这种建筑立面是结构、图案肌理、光线、内部空间和外部环境等多种影像映射的叠加。在摩天楼的设计中,马赛克式的内层表皮传递了加泰隆尼亚地域文化的回音,玻璃百叶的外层表皮通过对地面,周围环境的天空的折射,体现着巴塞罗那的城市意象和“水”主题。
三、城市建筑形态公共艺术化的价值意义
3.1城市印象和文化标识
一座城市的兴起和沧桑演变,无不铭记着它的住民们在悠长的岁月中,在共同的经验与交流中所达成共识的那些思想、习俗、情感,以及动人的事件和故事。也恰是这些,铸就了一座城市的“活的历史”文脉和精神气质,并且将通过一代一代的传承而长远地影响着一座城市。城市的这种文脉和气质,常常可以被一个初来乍到的“外地人”明澈的感受到,成为他对一座城市的识别和情感记忆的重要部分。具体的看,当人们来到一座从未涉足的,或早已司空见惯的城市,它的车站、机场、码头、主要街道、广场、核心建筑群、剧院、商场及文化娱乐中心等公共空间,必然是引起重点关注和形象记忆的中心。那些充满艺术气质且形态突出的地标建筑,以及附着在城市建筑环境中的各种装饰艺术等公共艺术品,比一般的公共建筑和纯功能性的公共设施更为直接和鲜明的展示了一座城市的公共形象和精神文化。例如我们一提到上海,脑海中就立刻呈现出一个兼容并包的大都市的形象,东方明珠、金贸大厦……
3.2艺术化空间的塑造
人们的生活需求不仅包括物质方面的需求,更有情感、审美等精神方面的需求。“建筑化”的城市公共艺术通过对空间环境的艺术化塑造,从而满足公众对空间的艺术化生活的需求。
在现代建筑的发展中,不难发现这样一种潮流,在讨论建筑生产与审美接受中往往倾向于后者,在讨论建筑的物质功能与精神功能时偏重于精神功能,在讨论建筑的技术文明与人类文化对建筑的作用时更强调人类文化等,在公共建筑空间中这种倾向更是明显,这些现象和潮流反映出今天建筑活动对人的生活需求——不仅包括物质方面的需求,更有情感、审美等精神方面的需求。实践中,建筑师为了追求作品“美”,也不惜弱化建筑的功能价值,而造成虚构的“艺术理想”。
建筑形态的城市公共艺术是一种独特的公共艺术,它是建筑艺术面向公众表达的一种形式,它在关注艺术表达的同时,更加关注公众,除了满足公众对建筑公共空间的实用功能的需要,还要满足公众的审美需要和精神需要。城市公共建筑空间不仅仅是由建筑物构成的物质空间,同时也是公众工作与生活的社会、精神空间。换句话说,城市公共建筑空间还是公众精神与文化的载体空间。因此,建筑形态的城市公共艺术是设计不仅要考虑建筑空间艺术形态的表达,还应以人为本,从精神文化的层次去设计以满足城市多元、多层次的社会、文化活动与交往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杨晓,建筑化的当代公共艺术[M],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第10页
[2]潘绍棠,公共艺术与百分比艺术建设[J],雕塑,1997.8
[3]勒•柯布西耶著,陈志华译,走向新建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
篇2
1建筑与雕塑的亲缘
1.1建筑与雕塑的历史渊源
目前,雕塑作为公共艺术的范畴已经无可争议,然而建筑的公共艺术性很容易被忽视。从建筑与雕塑的历史渊源看,从古至今,它们就一直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们像人和影子的关系一样,相互依附,相互影响。追溯历史不难发现,人类的建筑活动始终伴随着雕塑艺术的创作而发展。从古埃及开始,雕塑就是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古埃及人民在石器时代就已经用庞大的雕刻艺术来装饰建筑物。建筑发展到古希腊时期,雕塑成为神庙建筑装饰的典范,大量雕塑依附在神殿之中,以帕台农神庙建筑为主要代表,它是雕塑艺术与建筑工艺的一次完美结合。到了欧洲中世纪时期,建筑和雕塑主要为宗教服务,如著名的哥特式建筑巴黎圣母院大教堂,它融合了雕刻、壁画、建筑艺术,繁复精美的雕刻装饰在建筑内外融为一体,让人分辨不出到底是建筑还是雕塑。到了文艺复兴时期,巴洛克风格盛行,圣保罗大教堂便是古典主义建筑的杰出代表,教堂内外的雕塑为了配合建筑的曲面形态,大都设计为富有动态曲线感的造型,与建筑完美的配合营造出一种华丽的上升感。
1.2建筑与雕塑的同一性
建筑与雕塑还具有很强的同一性关系,首先从内在角度上看,它们都是社会生活的产物,都承载着人们的生活以及情感,它们最终都在公共空间中扮演着改善环境的作用,建筑与雕塑不仅是科学的、艺术的,而且还是人文的,人文精神与生命性是建筑和雕塑共同的精神内核。其次从外在角度上看,雕塑与建筑不同于其他公共艺术形式,它们都具有三维形态的空间特征,是以实体方式来营造公共空间,物质性和多维度空间是它们统一的基本要素。在用材上,雕塑和建筑有很大的相似性,如古希腊雕塑和建筑主要材料都为石材。古代中国的建筑材料大多为木料和泥砖,而中国传统雕塑的主要类型也是木雕和泥塑。在当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建筑材料也日新月异,同时雕塑的材料也丰富了起来,大量玻璃、金属等综合材料都被用在雕塑上,建筑和雕塑在工艺和用材上都保持着相当的一致性。最后再从创造者角度来看,雕塑家和建筑家一直以来就有着紧密的联系,建筑、雕塑与绘画作为姊妹艺术,具有天然的密切关系,我们的建筑是雕塑和绘画与宏大体量的结合,拉斯金就曾说:“没有一位不是伟大的雕刻家和画家的人,能成为一位建筑师。因为他如果不是一位雕刻家和画家,他就只能是一位建造者③。”米开朗基罗就是很好的例子,他既是伟大的雕塑家和画家,同时还是世界第一大教堂圣彼得大教堂的设计师。
2公共空间中建筑与雕塑的交融
2.1建筑化的雕塑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深入,城市建设改变了以往城市的面貌,取而代之的是宽广的马路、高耸的大楼、开阔的广场等,城市空间的维度被扩大,这时的小型户外雕塑已经不能满足大空间的视觉需要和人们的审美追求。在材料和技术的推动下,新型的雕塑开始诞生,与其说是雕塑,毋宁说它是建筑化雕塑。此类雕塑作品不胜枚举,美国的自由女神像就是典型范例。女神像高46m,加上基座是93m,它的底座是美国移民史博物馆,另设有电影院,从底座到火炬顶端之间设有内部旋梯(图1)供游客使用,由于游客要攀登171级旋梯才能到达女神像的头顶,所以后来在女神像基座安装了电梯方便游客上下。顶部女神头冠上的25颗宝石其实是女神像的观景窗口(图2),从头顶位置开始再攀登60级旋梯便可进入女神像的最高点,图1自由女神像内部旋梯图2自由女神像观景窗口最高点的火炬边沿上还可容纳12个人。这些可供人进入的空间使得自由女神像具有一定的建筑感,因此,美国自由女神像不仅是一座大型景观雕塑,而且还是一座百米建筑。在现代公共空间中,这类作品使人与环境的亲和性得到了加深,作为城市的公共性标志物,雕塑和建筑很好的融合在一起。类似这种的大型建筑化雕塑的公共艺术形式还有很多,它们的雕塑特性使它们大都被归纳至公共艺术的范畴内。
2.2雕塑化的建筑
在现代主义建筑盛行时期,建筑以实用功能性为主,摒弃了大量装饰,提出少就是多的设计口号,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主义建筑产生了局限性,由于过分强调功能,忽视了人们的精神需求,导致了千城一面的国际主义建筑风格的蔓延,到处都是高耸冰冷的混凝土方盒子,很难满足公共空间里对环境的审美需要,更与公共艺术的基本概念失之交臂,所以人们很少把方盒子状的建筑纳入公共艺术里去。1966年罗伯特•文丘里在《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一书中抨击了国际主义风格和现代主义思想,他认为现代主义建筑已经完成了它在特定时期的历史使命,国际主义风格压制了设计师的才能,而且形式单调无味,严重影响大众审美的需要。于是,他预示着后现代建筑的新时期即将到来,给后现代主义建筑拉开了帷幕[4]。随着后现代主义建筑风格的出现,雕塑也发生着变化,在波普艺术和解构主义的影响下大量雕塑出现在公共空间里,这些雕塑作品无疑给公共艺术形式增加了新的亮点。与之对应的建筑也逐渐呈现出富有雕塑感和公共艺术性的特点,比如法国巴黎蓬皮杜文化艺术中心,的结构和管道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特殊的艺术形式形成了一种新的审美效果,这座建筑更像是城市中一个巨大的装置艺术品,它是具有现代公共艺术性的建筑。再如弗兰克•盖里设计的古根海姆博物馆,被称为20世纪的建筑奇迹,盖里在设计时扔掉了诸多建筑理论和经验,他更像个雕塑家,运用雕塑语言,通过艺术的手法把雕塑和建筑结合起来,他把自己的建筑理念和对当代艺术的精神体味结合成一座巨型雕塑,这座建筑无疑是公共空间中经典的艺术品。随着新材料、新技术对雕塑化建筑的支持,以及人们的审美需求对雕塑化建筑的催生,雕塑化建筑也越来越多,尤其是计算机技术对雕塑化建筑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建筑师扎哈•哈迪德便是借用计算机技术来构建富有动态的前卫建筑,她在北京的建筑作品银河SOHO就是其代表作,被誉为首都第一印象建筑,它同盖里的古根海姆博物馆一样,以奇特富有流动感的雕塑造型成为公共空间中一座具有标识性的公共艺术性建筑。虽然现代建筑不像欧洲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那样与雕塑结合,但这不能说明这些当代先锋主义建筑不是雕塑化的建筑,我们要区别以往雕塑与建筑结合的形式,现代建筑与雕塑的结合方式不是通过以雕塑附加在建筑内外的形式来看,而是现代建筑通过对雕塑语言的提炼,用艺术的手法更象征性更全面性的与雕塑结合了,建筑不再是一座通过雕塑依附而存在的建筑物,而是一座独立的公共艺术化建筑。库哈斯设计的CCTV央视大楼(图3)便是很好的例子,央视大楼完全超乎人们对以往建筑的概念,它以雕塑语言来诠释建筑的形态,它是以一座巨大雕塑的身份矗立在城市的心脏。库哈斯设计的央视大楼形状让我们想到了雕塑家野口勇的环形雕塑作品(图4),它们十分相似,两件作品的重心设置极其一致,而简洁的环形形态也大同小异,这就很好的说明建筑和雕塑具有同一性,库哈斯用这种纯粹的雕塑形式向我们展示了,建筑如何用简洁的身姿与周围公共景观环境构成可以呼吸的关系,形成了让人过目不忘且精神振奋的公共艺术景观[5]。央视新大楼这座建筑与以往的建筑不同,它不仅与雕塑的表现形式一样,有着简洁和充满力量的外表,而且还和雕塑具有一样的隐喻功能。首先,它所代表的是社会公众心目中最信赖的媒体机构,所以它的建筑形式所表现出来的是简洁、肯定、充满力量且富有视觉冲击力的。其次,央视新大楼的设计理念也映射了当下的中国,大胆、创新、不羁,它摆脱过去所带来不必要的包袱,对未来充满信心及憧憬,它就像一个迈着大步的巨人,这正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最佳写照。从公共艺术的基本概念来看,央视新大楼和雕塑同样具有公共艺术属性,它显然是公共空间中的公共艺术化建筑。图3CCTV央视大楼图4野口勇环形雕塑作品随着现代建筑与雕塑之间的有机结合,雕塑语言已然成为建筑构造中最直接有效的表达方式。正如英国学者彼得•柯林斯所说:“我们从过去40年中所目睹的变化,并非由于雕刻从建筑中消失的事实,而是由于建筑已经变成了抽象雕刻的一种形式的事实[6]。”如果说建筑化的雕塑是公共艺术的新形式,那么我认为雕塑化的建筑它就是公共艺术中的一种特殊形式。
3结语
篇3
【关键词】影像装置艺术;全息投影;互动投影;地铁公共空间
在当代社会,公共艺术是一种极为重要和普及的艺术形式,也是所有艺术门类中与人的实际生活最为密切的艺术形式之一,从艺术的本质来看,任何一种艺术形式都不应该被私密化,走向公共性几乎成为历史上所有伟大杰作的共同命运;从现代主义艺术到后现代主义,二者最大的不同之处就在于艺术是否应该大众化、普及化这个核心问题上,显然艺术走向公共空间成为了二十一世纪的一个趋势。本文所要探讨的公共装置艺术并不是一种绝对意义上的公共艺术,只能说它具有很强的公共性,可以看到,公共装置艺术经历了从单纯的影像装置到全息投影再到互动投影的进化史,在这一进程中,公共装置艺术的公共性不断加强,它主要体现在创作媒材的多样化、展示空间的公开化以及与观众群体的互动性这三个方面。
一、公共空间的影像装置艺术
公共空间中的影像装置艺术首先是对环境有了一个限定——在公共领域之中,这就为影像装置艺术作品提供了在场性的依据,即面向于公众的空间展示。一方面,装置本身就带有“在场性”的特性;另一方面,影像作为视听语言,本身就是具有在场交流意味的镜像,它极大限度地模拟现实,越趋于现实就越具备符合人类本性的可交流性,可以说影像具备的是一种“拟在场性”。人类对于在场性的兴趣也驱使了影像越来越朝着模拟某种具体情景的方向发展,由黑白到有声,到彩色,再到宽屏幕,甚至是高科技支撑下的数字交互屏幕,科技带动人类竭尽全力地制造出不在场却又能够满足在场交流欲望的影像工具。影像通过具象的画面语言和声音语言给观赏者制造出了真实在场的假象,但这是具有欺骗性的在场,是一种拟似的“在场”。
正如艺术家艾未未所说“这些影像好像是现实最真实的记录,却是具有欺骗性的。它远离了现实,是和现实最近的血缘的背叛关系,极诚实地说出了最大的谎言。”影像装置给予了观赏者“在场”的直接体验并满足了观赏者在场交流的心理需求,在一种虚拟的空间中体现了一种近乎于传统艺术对现实的模拟又真切地附着了艺术家创作时的切身体验。
1.1全息投影
全息投影是一种无需配戴眼镜的3D技术,观众可以看到立体的虚拟人物。这项技术在一些博物馆、舞台之上的应用较多。全息立体投影设备不是利用数码技术实现的,而是投影设备将不同角度影像投影至中心的特殊棱镜上,棱镜使用特殊的视觉角度屏蔽技术,让你看不到不属于你自身角度的其他图像,因而实现了真正的全息立体影像,可以从360°的任何角度观看影像的不同侧面,具有真实的视觉效应。全息投影技术在舞台中的应用,不仅可以产生立体的空中幻像,还可以使幻像与表演者产生互动,一起完成表演,产生令人震撼的演出效果。
全息立体投影技术也是多个世博展馆采用的展示技术。它能使立体影像出现在空气中或特殊的立体镜片上,和普通三维图像不同的是,全息投影呈现的图像具有“视差”,视差的存在使观众可以通过前后、左右和上下移动来观察图像的不同形象,感觉有一个真实的物体在那里。在四川馆,“城市的历史和文明”展区的假山上有一个环形膜投影装置,就采用了全息投影技术。通过这个投影仪,游客能看到三星堆遗址的多种珍贵文物,如大眼阔鼻的金面罩青铜头像、身材颀长的青铜立人像;在广西馆的“钻石空间”展区,设置的全息影像系统能让游客看到广西首府南宁的地王大厦、南宁大桥等标志性建筑的立体影像。它们还可以上下翻转,并不断由小变大,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来到震旦馆,那里是世博园里应用全息技术最多的展馆。40余件珍贵玉器通过我国自主研发的全息影像技术,逼真地呈现在200多平方米的展区内,令人叹为观止;在安徽馆还可以欣赏全息投影的“黄梅戏”或在湖南馆观看“魔比斯环”演绎的“桃花源里”后,随后更可以在日本、安哥拉、泰国等多个场馆亲身感受特别增加了各种触觉感官刺激的全息立体“体验”影像。
全息投影在艺术中的应用不止于是作为一种手段的运用,而更像是一种综合的、全面的艺术接受盛宴,主要体现在“全”字上,声、光、电的全面展现作用于我们的视觉、听觉甚至触觉,实现了对公共艺术的通感式接受。所以全息投影在各大舞台、博物馆、展览馆等处的应用不仅仅是一种观赏视觉,更是一种自我满足式的体验,人们在光影和科技幻化出的虚拟世界里感叹科技的技术手段神奇的同时不断跨时间、跨空间、跨感官去寻找真实的自我。
1.2互动投影
互动投影装置是观赏者与影像装置之间通过语言、动作、指令、接触等信息采集手法完成互动。这些信息的采集由触动设备来完成,如跟踪球、操作杆、图形输入板、声音输出设备、视频输出设备等,然后经过控制系统对所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加工,再将新数据返回到信息输出设备,如投影仪、分屏仪、凹面镜、声音输出设备、视频输出设备等,完成最终的图形图像以及声音的展示。
在图书馆、博物馆、科普展馆等场馆中最常见的有空中翻书装置,通过投影的方式让观众看到相关的介绍。在展台上放置一本翻开的虚拟图书,当有人在展台前方伸手做出翻书的动作时,这本虚拟图书就会翻页,让观众浏览书的内容,虽然没有触摸纸质书籍时的质感,但听得到栩栩如生的翻页音效。空中翻书的原理,是利用影像识别技术获取参观者的动作,并将该动作传输给计算机进行处理,计算机内的应用程序则根据所捕捉的信号驱动多媒体动画进行翻书的效果表现。参观者只需要站在展台前方,伸出手臂,在空中做出左右挥动手臂的动作,则计算机就能识别出参观者的动作,参观者面前的电子书就会随着手臂的左右挥动进行前后的翻页,看起来很是神奇。这种多媒体展览方式区别于传统触摸屏技术,在形式上更新颖,视觉冲击力更强,沉浸式的交互形式能引起参观者极大的兴趣因为它在展示过程中实现了对观众参与的强调,一方面没有观众的参与和劳动的消耗,作品就将处于未完成的状态;另一方面,观众也可以在作品中看到自己的劳动,他们具有了创作者的身份和对创作过程的切身体验。
墨西哥艺术家拉法耶·罗札诺·汉墨(Rafael Lozano-Hemmer),以公共空间的大型互动艺术装置著称,常运用互联网、投影机、传感器、跟踪系统、声音、电力、照明等高科技手段来实现和观众的互动,探索个人行为对空间的反馈。其作品《扫描之下》设置于伦敦特拉法加广场,夜晚广场灯光下行人的黑色影子上投射出彩色的人像投影,投射的人像正面仰视着地面上的行人,给过往行人留下深刻印象。
二、武汉地铁二号线公共装置艺术设计理念
2.1政策与理论指导
一个民族的复兴,必然伴随着科技的繁荣;一个国家的强盛,定然离不开科技的支撑。科技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之中,民族前进的每一个印迹都闪耀着科技的光辉。今日的中国,在亿万人民迈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中,将科技作为经济发展的源动力意义重大。十提出,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 更多依靠科技进步,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在实现武汉城市的跨越式发展的进程中,科技已经成为发扬文化,弘扬精神的一个重要载体。在艺术介入城市,愈发彰显其文化感召力的阶段,利用科学技术融入艺术手法,达到新艺术媒介的手段,使公共艺术作品传达人文风貌,实现“中国梦”的时代主题,是艺术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
2.2创意与城市融合
装置艺术往往通过其互动性吸引观众的参与,从而产生艺术的经验,这种体验方式为地铁建设带来福音。地铁建设是未来五年带动武汉城市建设发生革命性变化的重要工程,科技又是城市发展的催化剂,当重点工程和反映江城印象的艺术相结合时,城市文化和城市的精神需要将时代精神和区域文化内涵相结合,整体的艺术设计思路与政府打造的“设计之城”、“创意之城”、“读书之城”、“文化之城”相适宜。将武汉地铁公共艺术装置通过用科技传达艺术的手法体现城市的精神和人文气息,易于被大众所接受,并成为提升城市功能,展示武汉城市新形象的重要窗口;让人们增加对城市和历史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同时这也是一个令人激动的可直观阅读城市的方式——这与绘画和雕塑需要单向的安静的欣赏截然不同,是探索视觉图像与现实的关系的重要尝试。
三、武汉地铁公共装置艺术设计的应用研究
1.光谷广场站
本站艺术设计的主题是“科技之城”,表现方式是光电壁画和互动投影。
光谷的高新技术产业在华中地区的比重和产值均处于首位,光谷消费的商圈也日益成熟壮大,众多大学新区和不断建成的高新产业园皆落户于此。光谷,俨然成为武昌地区的一个科技和人文的社区。经过对光谷片区的综合分析,艺术设计团队一致认为,高新技术是一个朝阳产业,科技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培养,人才的培养离不开人文的熏陶,所以此站壁画以当代接头抽象的涂鸦绘画表现传统的楚文化内容。我们可以在壁画中找到传统楚文化中神似外星生物的人物形象,抽象后的风鼓图、楚国的漆器、玉器、纹饰,也可以看到各国钱币的趣味符号变形(如图1)。壁画倾向于用传统与现代对话的形式,让其产生巨大的艺术共振效果。用轻松又贴近大众的方式去表达原来高高端坐在博物馆,展览馆的文化形象符号。
本站壁画的图案采用金属镂空雕刻工艺,内衬聚碳纤维板,内部采用电子编程照明技术,形成层次丰富、变幻离奇的光塑装置艺术;同时,壁画运用声、光、电等科技手段,安装有8台互动投影机,将影像投射到壁画上,通过红外骨骼识别器,让人与壁画产生互动,人与作品合二为一。
图1 光谷站的光电壁画实景图
2.江汉路站
本站艺术设计的主题是“时尚江城”,表现形式是汉白玉壁画和360°全息投影。
一条江汉路,百年奋斗史。面对代表汉口商圈的地标性站点,分析它的受众人群,以及它所代表的意义,此战艺术设计表现形式为64米长的汉白玉浮雕壁画,壁画内容为反映江汉路地块从形成到当代的典型人或事,是时尚更深层次的展示。以点成线,串活江汉路的前世今生,以期望用活泼的艺术设计表现方式,传达历史的深蕴,从而让如今穿行于此的时尚年轻人进一步理解“时尚”的含义,增强其所处城市的文化认同。
中厅的全息投影用极具时代感的高科技设备结合手工铜雕锻造的艺术设计手法,表现江汉路这个商业中心地带(如图2)。360°全息投影除了前卫的艺术效果,它在地铁日后的运营期间也将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技术上,由于最佳视角决定底座的高度,地铁站人流量大,因此我们考虑到了观众的最佳视角问题,并将底座设计为1.6米高,使成像保持在合理的高度,从而避免了前排观众挡住后排观众视线不佳的体验。控制合理的底座宽度,来保护设备的安全。为防止设备可能遭受人为的破坏,我们将底座的水平尺寸设计为4*4米,使LED屏与观众之间保持一个安全距离。该设计充分体现科技带来的视觉冲击与互动关系的新体验下,人性化的关怀得到彰显与提升,装置艺术以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充满灵动性的空间意味,为地铁建设带来更具魅力与新颖的解读方式。
图2 江汉路站中厅全息投影实景图
四、研究的意义
现代科技的强大创造力与无限的艺术想象力的完美结合,它为公共空间带来了全新的艺术展示。在20世纪前的艺术史中,观赏者与艺术作品一直处于“看”与“被看”的关系,艺术作品通过富有独特性的视觉语言来传达艺术家的自我情感以达到一种自我意识的满足,这种自我迷恋与观赏者没有直接关联,他们只是艺术作品的看客,无法对作品的艺术表达产生正作用或反作用。直到20世纪装置艺术的出现改变了这种单向的关系,观众才第一次被纳入作品的动态结构中,但是观众的作用和意义仍然被很大程度地限定了。随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高速发展,科技媒介实现了人机交互的互动模式,才彻底改变了传统中艺术媒介的“线性秩序”,颠覆了以往艺术作品与观赏者之间单向传播的途径,观赏者在某种程度上也变成了参与者。观赏者将从生活中所获得的个人经验与艺术家有意识的解体重构艺术共同合作,来完成作品的艺术表达。
影像装置艺术作为公共空间中的新兴的艺术样式,涉及到地铁公共空间的建设中、形式之灵活、演进速度之快速,需要研究者及时的收集第一手资料进行理论和实践的梳理和探究。公共空间中影像装置艺术具有未来性,很多国家都在研制和不断完善。艺术领域的先锋性和创新性,也是一个国家科技实力的展示,毫不夸张的说,谁最先使用这项技术,谁就最先走入未来的先进技术行列,不光在艺术上也在科技上占领了制高点,可见公共空间中影像装置艺术的相关研究和探索实践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这一大好的前景之下,我们可以把全息投影与互动投影在公共装置艺术中的运用定性为是一种艺术与科技的融合,这种融合要想取得成功,我认为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可以考虑从以下两个方面去改进:第一,如何提高全息投影与互动投影的艺术性,尤其是公共装置艺术的艺术表现力,全息投影与互动投影的实用性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在这种科技效力的展现过程还是略显简单和粗暴。要充分实现科技的无痕式融合,可以综合考虑从视觉艺术、听觉艺术以及舞蹈艺术中去寻求突破口,尤其是在形式上。第二,在内容上去提升文化内涵,全息投影与互动投影的优势在于这种技术媒介可以实现对艺术接受的无差异化,也就是说在一个艺术的过程中它消除掉了观众们因为文化、语言以及地域差异所造成的对艺术理解的偏差,但是一种无差异的艺术接受很容易陷入同质化的困境中,因此在武汉地铁二号线的建设当中,我们充分考虑到了地域文化与科技语言的充分融合与协调,也是一次新的尝试与突破,希望在以后的公共环境营造中大胆地把这种新的技术烙上文化的烙印,让它在不同的展示空间和场所中充分吸纳当地的文化内涵以及历史底蕴,这也是此次研究的初衷与期望。
参考文献:
[1]卡特琳·格鲁,姚孟吟译.艺术介入空间[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3.
[2]李勋祥.虚拟现实技术与艺术[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11.
[3]许婷.互动媒介艺术[M].辽宁:辽宁美术出版社,2012:2.
作者简介:
何 明,湖北美术学院 教授。
篇4
它的基本美学观点是:产品设计不要附加装饰,而是通过结构和材料来表现表面质感和表面机理的光洁美,造型必须有目的,必须符合功能需要。
1930年以后功能主义设计思想逐步传播到欧洲、亚洲。之后由于包豪斯一些成员在美国建立设计学校,新功能主义设计思想在美国得到传播和发展,发展出高层玻璃建筑。
巴黎大众运输公司公交中心
位于巴黎南部郊区的林荫大道和巷道交汇处的巴黎大众运输公司公交中心是座很特别的建筑。它由设计大师埃曼纽尔,康巴雷和多米尼克,马雷克设计,建筑功能是控制着巴黎的南部和东部的所有公交线路,满足昼夜不停地接送乘客和管理200辆公交车的交通需求。
建筑师想制造这个建筑看起来像是从街上冲压起来的感觉,因此为它设计了“工业化”的方盒子的外表。建筑上覆盖的灰色混凝土片一直延伸到停车场。这些混凝土片类似垒高拼装玩具“Lego”,上面布满97000个圆点,厚度只有3厘米。
它是世界上第一个由拉法基生产的高性能混凝土Ductal包裹起来,使得建筑像是穿在紧身衣里的模型,让其墙面和建筑基地产生同一样的混合沥青和混凝土的效果。洞口的外面被装饰成四种颜色(蓝、绿、黄、橙)与混凝土的灰色形式成为鲜明对比。远远看去,好像是一辆滚滚开动的巴士,而其中进进出出的人们,则像巴士周围上上下下的乘客。
TIPS
巴黎的地铁和公交车都很发达,公交中心更是类似于旅游集散中心一样的地点。从巴黎机场有班车抵达南
郊的公交中心,市内各个中短途公交车线路也可以到达。
希尔弗瑟姆荷兰影音研究所
19世纪中叶,德国建筑师戈特佛里德萨姆帕尔将建筑划分为承重结构和围护结构,即支撑与界面。这一认识对现代建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延续至今。
从空间的视角看,支撑与界面担负着为人类过滤外界影响、营造舒适栖居之地的基本功能。另一方面,支撑与界面也是营造光影效果、度造奇幻境地的媒介。这种奇特的建筑设计视角,在位于荷兰北部城市希尔弗瑟姆的荷兰影音研究所得到体现。荷兰影音研究所收藏了荷兰广播和电视业自早期以来至今制作的所有影音资料。建筑划分为5个不同的区域:档案/贮藏、博物馆、办公、客户接待和服务。这几个分区在建筑中心围合出一个中央井,是建筑的公共部分。
因为贮藏和档案室的建筑部分不需要自然采光,但需要严格的气候条件控制。所以设计师很聪明地将整个建筑水平分区成两部分。地下部分容纳档案储藏室,地上部分是博物馆和其他需要自然采光的功能空间。两部分之间的过渡是公共空间、客户接待和服务空间。构架这一切最成功的设计莫过于中央的“天井”,它是整个内部空间的。设计师通过外墙色彩绚丽的玻璃,使阳光过滤成彩色而柔的光线照射进来,上部结构中巨大的天井朝南开敞,这样下午的阳光可以渗透到建筑核心,反射光可以弥漫到办公室内墙表面。考虑到建筑功能需要,贮藏和档案室部分放在地下室层,过度空间为公共空间、客户接待和服务空间。空旷的空间让人仿佛置身于宽阔的电影院大厅。“影院”的一侧是光面墙,另一侧升起一系列倒转的梯台,将贮藏室和档案室隐藏在光面墙后,就像电影院的舞台布景。
TIPS
希尔弗瑟姆距阿姆斯特丹26公里,没有独立机场,但可以从阿姆斯特丹乘坐大巴前往。该地作为荷兰重要的国家级行政办公区,也可以搭乘政府班车。从阿姆斯特丹出发,大约耗时半小时即可到达。
杭州公元大厦
位于杭州黄龙体育中心西侧的公元大厦立面非常独特,远远看去好像是层叠的六打“A4纸”,上面密密麻麻地印满了“文字”,这样的外观凸显了严谨、秩序、商务等等关键词。再加上地处杭州最繁华的黄龙商圈,其建筑功能和业主身份一目了然。
公元大厦总建筑面积115000平方米,由两个21层塔楼、四个裙楼、两条分别长达117.6米和84米的柱廊、7000多平方米的景观庭院和杭州唯一的专用新闻中心(黄龙新闻中心)组成。整个建筑群建立在高出人行道1.5米的基座之上,通过通透的柱廊和天然石材铺就的台阶与外界相连,从细部到整体都一气呵成,简洁而紧凑。
与国内项目请境外设计通常只做概念性规划及设计不同,公元大厦的建筑设计、幕墙设计、室内设计、景观设计、灯光设计全部由全球排名第五的德国GMP担纲,完全参照欧洲高档办公物业品质的12项标准,从设计到选材全方位为优秀企业度身订做。
该项目发展商都原地产营销负责人说,公元大厦建造期间,GMP一直派驻现场工程监理跟踪负责,直至项目建成。顶级设计师在建筑、装潢工艺和材料、设备的选用上一一把关。包括卫生间坐厕的全封闭隔断,阳台门加厚、下装隔音刷等等小细节,都表现了德国设计的细致与人性化。
篇5
水利工程中的建筑设计内容主要是用于容纳和保护水利设施、设备以及配套设施的水工建筑物,比如各种规模泵站的泵房及其配套的配电房、启闭机房等。从广义上讲,也包括水利设施周围的维护、管理用房及管护人员的生活用房等等。
建国以来,我国众多的水利工程以其各自的功能执行着对水资源的治理、开发和利用的任务。但要做好2l世纪中国水利这件大事,就必须将社会、人与水之间的关系纳入水利科学研究之中,提出新的治水战略,将以前不太为人们所重视或者是限于条件尚无力去重视的水利工程建筑艺术创作设计、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生态环境问题提出并进行研究、探讨和尝试。
水利建筑本身作为一门跨专业的学科,工程往往由水利工程师担当设计,故使用功能、耐久年限等一般不会有大的问题,但不少水利工程师由于缺乏足够的建筑学知识和艺术训练,往往只注重功能的需求而甚少涉及建筑艺术和美观的需要,做有建筑艺术化、环境景观化的水利工程设计力不从心,使得大部分水利建筑给人们的印象都是粗老笨重的钢筋混凝土形象。而建筑艺术创作设计属建筑学理论范畴,但建筑师往往因缺乏水利专业技术知识和对农村水利工程环境的了解,无法胜任水利建筑的设计。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水利建筑越来越多地开始注意视觉效果,很多水利建筑还与旅游景点相结合,成为旅游景观的一部分。南京地区有很多老“三边”水利工程,基本上没有非工程的措施和可持续发展的资源配置,更无力考虑建筑艺术、生态环境等问题,随着水利事业的不断进步.发展与布局矛盾日益突出,管理单位纷纷提出申请,要求进行改造和调整。因此,创造条件进行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统筹兼顾、综合治理,实现“以人为本,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新发展战略,以适应当今社会对水利发展的要求,高质量地进行水利工程建筑设计已势在必行。
2.实际工作中的探索与尝试
2002年,根据水利工程建设的发展需要,我院及时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找准水利科技与建筑学两种学科技术的契合点,引进建筑行业的先进技术,成立建筑设计所,将水利工程设计与建筑学相关理论及艺术相结合,把水利工程设计与建筑艺术创作共融于水利建筑一体,先后在南京市六合区红山窑水利枢纽拆建工程、无锡市泊渎港水利枢纽工程、南京市雨花区中兴桥泵站工程、南京化学工业园雨水泵站工程等水利工程设计及江宁区赵村水库水利工程景点和浦口区路南水库“佛手湖”等景观水利工程设计中,尝试实施水利工程建筑艺术创作设计思想,创造了很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实现了文化与技术的交流与跨越,提高了水利建筑的环境价值,增加了设计的科技含量,促进了水利建筑的科技进步。通过几年来的探索研究以及多项工程的设计实践,我们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和好评。
我们认为水利工程建筑艺术创作设计的几个关键为:
(1)总平面设计
水利建筑总平面设计一般包括水利工程主体建筑物和其他配套设施的总平面布局,主体建筑物一般包括闸、坝、泵站等,配套设施包括管理用房、生活用房、绿化、活动场地等。以泵站为例进行总平面设计,泵站枢纽一般包括的建筑物有:泵房、配电房、办公楼以及职工宿舍、食堂、车库、锅炉房、大门传达室等附属建筑。过去的总体设计中,往往只做水工工程位置图,而不做配套建筑和环境总体规划设计的传统设计模式,这样缺少了对建筑的合理布局和对环境的规划,总图往往有大片位置无设计内容,对这一大片空白区建设单位对其的使用和建设存在普遍的盲目性和无序性。我们调整了过去老的设计模式,详细规划和建筑环境设计环节,基于水利建筑一般坐落在城市边缘或离城市较远,常与风景区结合等特点,水利建筑的总平面设计不仅要满足基本的使用要求,做到功能分区布局合理,内部交通流线简洁、顺畅、有序,建筑物之间联系方便,减少不同使用功能之间的交叉干扰,而且应注重环境设计,考虑设计绿化、休息空间.职工体育运动场地等,丰富整体空间造型。同时各个建筑物也有集中和分散各种布置方式,各有其优点,具体采用哪一种布置方式,则应因地制宜,根据具体环境而定,或突出建筑,或强调环境。
(2)建筑平面设计
同总平面设计类似,一般水工建筑物的设计程序首先是由水工专业、水机专业、电气专业等提出专业设备布置要求,然后由水工专业和建筑专业共同确定水工建筑物的平面布置形式,建筑专业主要把握建筑在总图布置中与交通的关系,建筑物本身在建筑防火、使用尺度、安全性、内部交通关系等方面是否满足规范以及使用需要。同时建筑设计人员应积极发挥主动性,考虑建筑空间的有效使用和综合利用。
水工建筑有其固有的特点,其结构的布局是按水工设计规范,满足水力条件和机泵设备安装的要求,在与建筑专业的配合上,需要多方面、多回合的商讨,才能相互协调。几年来,从多项工程的设计中我们体会到,水工结构与建筑艺术的配合过程,是一种磨合和相互适应、相互促进、相互提高的过程。水工设计不仅为水利建筑艺术化创作设计提供了技术保障,更是为营造新型的景观水利、城市化水利工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水工与建筑设计巧妙结合,可达到减少投资,优化设计,美化环境多重目的。做好水利工程建筑艺术创作设计,树立创新意识,对设计思想的发展非常重要。只有大胆探索,勇于尝试,才能创造出一流品质的现代化水利工程。
(3)建筑造型设计
建筑造型的设计往往反映一幢建筑的性格特征:或粗犷豪放,不拘一格,或温文尔雅,小家碧玉;或强调现代高科技韵味,或注重历史文脉,运用符号、象征等手法表现一种文化底蕴。总之一幢或一组建筑所表现出来的性格,应与它所处的具体环境相协调,而不是靠在设计时凭空想象,或单纯为追随某种所谓“时尚”而臆造出来的东西。同时,即便是在一个整体环境下的一组建筑之间,由于体量的不同,各个建筑物也存在着性格上的个体差异,而这种差异是存在于统一性之中的。如:泵房一般平面为简单的矩型,高度较高,体量较大,这是它的体量本身所表现出来的性格就是大度豪迈。对于这类建筑,由于其本身不可能像公共建筑一样有什么大的形体上的组合、对比关系,设计中要注意“粗中有细”,尽量利用其本身大的体量,通过开窗方式、墙面与柱子关系的进退等手法丰富其细部,以使其看起来不那么单调。如泵房配电房毗邻设计,还可利用与其靠在一起的配电房,使泵房体量作为形体组合的一部分,泵房、配电房一并考虑,以取得形体对比较丰富的组合效果。
对于像启闭机房加两侧桥头堡类的建筑,由于机房本身一般长度较长,有时可达到几百米,设计中应充分运用“韵律”的造型手段,使每跨作为一个造型因素,形成一系列有节奏、韵律的线性体量。桥头堡作为端部的收尾,则形成类似交响曲尾部的,较高的体量同时成为整个工程的标志性建筑,达到令人过目不忘的效果。至于建筑具体的风格是采用现代风格还是仿古甚至所谓欧陆式,一方面多多少少要受到一些流行因素和建设单位喜好的影响,更主要的则是建筑设计师要根据当地的地理、人文环境设计出因时、因地,与环境相宜的建筑。
总之,建筑风格的确定,事关整个水利工程外观表现成败的关键,所以提倡建筑师在设计之前一定要到现场实地考察一下,精心揣摩,想象一下工程建成后的实际效果。
(4)建筑材料
建筑的颜色和质感取决于所用材料,同时也同建筑的造型设计息息相关。由于水工建筑多处在野外.所以抗风性和耐脏性成为比较突出的问题。抗风性主要表现在所选门窗能否承受超常的风荷载.耐脏性问题则要求在建筑表面装饰材料的选材上,尽量选用耐脏性较好,不易积土,耐于水冲刷的材料,如饰面砖、石材、优质外墙漆、铝塑板等。另外为表现水利建筑的特点,在颜色的运用上常用蓝色、白色等冷色系,但不可一概而论,有时暖色系的运用,也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3.对未来发展的思考
水利工程紧紧依托大自然,许多工程甚至就建筑于自然的山水之间。而且,水利工程一般不需全年运行,年运行时间长的几个月,短的甚至只有汛期的几天,有诸多有利条件结合水利工程进行建筑艺术化创作设计。我们应充分利用水利工程依托自然山水的自身优势和秀美的水体环境,通过建筑艺术化创作设计等手段,将单一功能的工程水利设计向多功能的环境景观化水利工程设计转化,形成集水利工程与观光、游览于一体的水利观光景区。
发展多功能环境水利工程建设,创造丰富的水利环境景观,让环境创造价值,实现水土资源的再开发与利用,使之成为都市外花园式的水利观光区,从而吸引社会消费,形成水利工程结合景观建设,带动水利经济的发展,促进水利的良性循环,推动水利事业进一步向前发展,这将不失为一条水利建筑事业面向社会、走向市场的发展之路。例如我们院做的江宁赵村水库工程,现在已成为著名的横山湖风景区,在发挥水利功能的同时,形成了优良的风景,是假日休闲的好去处,水库管理处完全实现了以库养库的目标。结合工程水利,加强建筑艺术创作设计,发展景观水利的设想,对于水利建筑业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意义,将成为水利建筑业的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钱正英.“中国水利的发展方向”,《科技导报》,1998.8.
篇6
【关键词】:建筑工程;技术
随着建筑事业的迅猛发展,建筑工程的工程技术不断提高,建筑工程技术主要包括主体工程施工技术、防水工程施工技术等。目前建筑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施工单位只有加强自身的技术水平,才能在众多同质企业中占有一席之地。
一、土方工程施工技术
在建筑工程中不仅仅只有建筑施工队伍,还有众多的辅助单位,比如:负责所有土方挖掘的队伍、负责填筑的队伍、负责渣土运输的队伍以及负责建筑各项前期准备工作的队伍,前期的准备工作包括建筑场地的平整,地基坑挖掘,填土,挖路基及基坑填土等工作,对于大型的建筑工程项目一般都先将场地进行平整,达到图纸设计平整高度。场地平整简单来说就是将普通的凹凸不平的自然地面平整到符合要求为止,平整的数据必须要满足设计计划、运输、最高洪水水位、排水等等要求,并且要努力做到挖最少的土方就达到平整要求,不做思考资源浪费,以及延长工期,为企业带来较大的损失;对于场地的平整没有较高要求,场地一般比较平缓,可以按照设计的土方量进行平整,最终达到计划的标高,在实际的工作运用中,对计算得到的标高数据,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考虑,也可以在完成土方量之后在进行计算。一般考虑到泥土松动的一个范围值,需要尽量提升一些标高数据,使得整个场地的土方量达到平衡;过程中要综合考虑到工程填补用土和工程余土,再相应的提高设计标高;根据最经济的情况来选择场外取土还是选择使用弃土的具体施工方案,过程中还需要针对土方量的变化再将设计计划标高数据进行调整。虽然在平整场地的过程中数据调整非常频繁,但是为了更高的工程标准,这都是必须精确计算的土方工程量,如果有任何偏差,都会对为后期建筑施工带来巨大的不便和危害。
二. 混凝土工程技术。混凝土工程施工时,首先要确定混凝土的原材料以及配合比,要对进场的材料进行严格地控制,混凝土到达浇筑地点时要进行坍落度检测试验,在浇筑之前要检查模板是否干净,浇筑速度不能过快,尤其在墙板、梁柱的交界面,分层浇筑时,应该在下层混凝土初凝以前完成上层混凝土的浇筑,并进行振捣;在泵送混凝土时,要保证泵送地点畅通,泵送之前要用水灰比为0.7的水泥砂浆进行湿润;在混凝土泵送过程中严禁加水,期间要安排专业人员进行监督检查;混凝土浇筑并振捣完成后,要进行一段时间的养护,普通混凝土养护的时间一般不少于7d,掺加外加剂等的混凝土一般养护期不少与14d;养护的方式主要是喷水保养,同时还要在混凝土的表面铺设塑料薄膜,中间覆盖2层麻袋,再在上面铺一层塑料薄膜进行保温的处理。在养护期间还要及时的对混凝土表面的干湿情况与温差进行检测,并及时的给混凝土喷水来保证混凝土的湿润性,直到混凝土硬化,确保建筑工程安全质量。
三. 钢筋工程施工技术
一是充分的材料准备。对那些散乱的材料而言,要在绑扎固定之后,将之转移到那些安全稳固的地方;或者是将其保存在安装好的梁上,并将之固定在钢架之上;对于在地面堆放的材料,应该做好对应的安全管理工作,防止其滑落造成伤害;在上面覆盖油布时还应该在油布上层压上重物,并在端部加以固定;二是做好焊接施工准备。在正式的焊接施工之前,应该根据对应的操作规范走好焊接试验工作;对进场的每一批钢筋都应该进行逐批次的自检。同时做好取样力学试验工作,在自检的基础之上还要对焊接的质量进行适当的抽查,尤其要对那些由疑问的钢筋做重点抽查,且需要对于各个试验和检查人员都应该进行专业技术的培养;三是放样与下料施工。在进行实际施工过程中年的放样以及下料过程中,都应该留有一定的余量,这主要是考虑到焊接完成之后,在焊缝处将出现线性的收缩,且框架结构中的桁架、梁等在受到弯矩作用之后还将拱起。虽然其收缩和变形量将与其他各种因素相关,但是结合施工实践以及具体的实验来讲,通常需要考虑的收缩量一般是:当受弯构件的总长不超过24m时,放样余量在5mm左右,当总长在24m以上时,放样余量则取8mm。
四、模板工程施工技术
首先是基础模板安装,在完成垫层施工之后,应该每天定时的对水平基础依照轴线进行测量,利用基础平面尺量好各个需要的边线,并在各个暗柱角用油漆做好对应的标记,确保安装模板的过程中,完全按照各个控制边线将材料支柱固定,这样可以有效的保证模板的硬度以及稳固性,可以提高模板承受在浇筑过程中产生的施工负载以及施工载荷。而在基础侧模的安装过程中,还应该对垂直角度予以把握,尽量将安装偏差控制在3mm的范围之内。同时,在垫层与模板的底部结合处应该用较细的水泥砂浆将缝隙嵌填严实,保证不漏浆。最后,应该在模板的上口拉通线进行校直,保证边线顺直;然后是主体结构模板施工技术。立杆是整个结构的支撑体系,施工过程中应该保证其立于坚实的平面之上,保证在安装好上层模板与支架之后能够承受对应的载荷,保证其不会被压垮。否则,不仅下层楼板结构的支撑体系不能逐层拿掉,而且一旦上下支柱在同一个垂线上时,整个结构体系将不能正常施工。加之整个支模工序都是按照对应的程序进行的,在没有对之进行完全固定之前,下一道工序是不能进行的。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技术复杂,稍有不慎就会影响整个建筑物的质量,因此一定要做好相应的技术管理,从事工程技术的人员要具备一定的专业技术,对于特种作业,还需要具有相应的执业资格证书。总之,工程技术是建筑物建设的重中之重,未来要不断引进先进的工程技术,提高我国建筑物的质量。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建筑 主体 工程 施工
中图分类号:TU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正文:
1主体工程的施工概述
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加快,在现代的城市建设中,建筑的数量和规模都逐渐加大。而在建筑工程中应用主体工程的工程也越来越普遍。随着建筑主体工程的广泛应用,主体工程的施工工艺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而为了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和性能,必须要严格的按照相关要求进行施工,在进行主体工程施工时多采用流水施工方式。流水方向为垂直的横向,即自下而上,在工程施工期间针对不同的建筑,需要进行应对其特点来进行建筑施工。例如,建筑的整体建设趋势。通常情况下,建筑主体施工工序为:测量定位柱钢筋绑扎柱模板安装柱混凝土浇筑柱拆模柱混凝土养护梁板模板安装梁板钢筋绑扎、预应力钢筋安装梁板混凝土浇筑梁板混凝土养护预应力钢筋张拉拆模板,然后再逐层而上。当前的建筑物工程量中,混凝土,钢筋,模板的用量是最大的,因此这三个部分的施工也是要求最为严格的。
2 钢筋工程
按照直径的大小钢筋可分为钢筋和钢丝。细钢筋的直径为 6 ~ 12mm,因为其常卷成圆盘状,所以也叫盘条或盘圆。中粗钢筋的直径为 12 ~ 22mm,粗钢筋的直径大于 22mm,其长度一般为 6 ~ 12m。钢筋的加工通常都是在车间进行,主要工序包括冷拔、冷拉、接长、调直、剪切、弯曲、绑扎或焊接成钢筋网或钢筋骨架等工序。在进行钢筋安装的过程中,必须要注意保证钢筋的级别、直径、根数和间距均应符合设计要求。在绑扎时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必须符合规范要求,保证捆绑的牢固。受力钢筋绑扎接头的位置应相互错开,在受力钢筋直径 30 倍这段范围内(不小于 500mm),有绑扎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的百分率,在受拉区中控制在 25%以内,在受压区中控制在 50%以内。绑扎接头的钢筋搭接长度的末端与钢筋弯曲处的距离,要控制在钢筋直径的 10 倍以内。接头不能位于构件最大弯矩处。在钢筋安装或现场绑扎时,必须要考虑模板安装;如果是柱钢筋,那就必须在柱模板安装前进行绑扎;如果是梁的钢筋,则通常是在梁模板安装好后,再在模板上方扎好,进而放人模板内;如果是高大的梁,应该留出一面侧模不装,等到在模板内扎好钢筋后,再安装侧模;如果是楼板钢筋,就要在楼板模板安装后再进行绑扎。
钢筋在混凝土中应有一定的保护层。工地常用预制的水泥砂浆块垫在钢筋与模板之间以控制保护层的厚度。施工人员在进行混凝土浇注时,注意不能将楼板或雨篷等的面层钢筋踩低,防止质量出现问题。通常来说,钢筋工程属于隐蔽工程,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就必须要对钢筋及预埋件进行验收,同时也必须要做好记录。
3模板工程
在主体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模板工程尤为重要,因此为了确保模板工程能够按期保质的完成,就必须要对模板工程的施工方案进行合理的选择。而在进行模板工程施工方案的选择时,必须要对模板是否安全可靠和成本是否合理进行充分考虑,以及模板在使用期限内,能够完成在预期内的施工目标。而在选用材料的过程中,则应该考虑材料是否具有可循环使用和便于维护以及是否普遍存在的特征。在结构选型时,则主要考虑其内部结构是否合理,其受力是否均匀等。在模板工程中,只有在施工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够却模板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效率,从而才能偶为建筑主体工程的施工创造有利条件。
模板选型是确保模板工程施工质量的前提基础,对于不同构件而选取合适类型的模板对于模板工程施工是前提。结合工程实践,对于基础梁、底板模板无底模,为混凝土垫层。柱模板采用定型钢模板,其中方形柱模位可根据柱的截面大小进行调节;构造柱均采用竹木模板,木模板采用加工区预制成型,现场组装就位的方式。框架梁及普通顶板模板采用覆膜竹胶板(15mm厚),该种竹胶板模板表面光洁,硬度好,周转次数较高,混凝土成型质量好等优点;次龙骨采用50×100mm木枋,主龙骨采用100×100mm木枋;支撑采用钢管式脚手架支撑体系。当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50%时,即可拆去大部分模板和顶撑,只保留养护支撑不动,直到混凝土强度完全达到设计强度拆除,这样可加快模板和架料的周转。楼梯底模同普通楼板,踏步模板采用木模板。
模板拆除时,混凝土强度应达到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损时,才可以拆除模板。严防混凝土强度未达到要求而提前拆除。在常温条件下混凝土强度必须达1.2MPa,才允许拆除模板,拆模时,应以同条件养护的混凝土试块抗压强度为准。模板拆模的流向为先浇先拆、后浇后拆,与施工流水方向一致,拆除模板的顺序与安装模板正好相反。
4混凝土工程施工
在混凝土施工之前需要进行各项施工准备,混凝土浇筑的顺序应根据在建工程的混凝土工程特点进行设定。浇筑过程中,需要有人工随时检查浇注过程中的混凝土情况,防止离析等现象的发生。浇注完成设计标高后的混凝土,应由专门的抹面人员收面找平。
工程中对顶板、梁、柱混凝土可采用混凝土地泵浇筑;同时配合塔吊补足浇筑。在进行柱混凝土浇筑时,严格控制下灰厚度(每层浇筑厚度不得超过40cm)及混凝土振捣时间,杜绝蜂窝、孔洞。留置在梁底部的水平施工缝,标高要严格控制准确,不得有过低和超高的现象,并形成一个水平面,否则造成下一步梁板施工困难,同时影响质量。
5建筑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方法
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进行建筑工程的主体结构质量检测的内容主要是抽查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钢筋保护层和钢筋的数量及位置,还有工程施工中的砼回弹、砌体、砂浆、钻芯、测砼强度等等。
5.1外观与尺寸检测
建筑工程主体结构外观与尺寸检测主要检测混凝土构件,检查混凝土构件是否存在蜂窝、麻面、裂缝以及夹渣等。可采用目检与尺量的方式对混凝土构件的这些项目进行检查。尺寸检测应检查混凝土构件的截面尺寸、轴线尺寸、垂直度、平整度等。在实际的建筑工程中,对于混凝土构件受环境影响大的情况,应在质量检测报告中予以详细说明。
5.2工程主体结构抗压强度检测
主要有两种检测方法:其一是静态检测方法。这种检测方法包括回弹法、雷达法、超声脉冲阀等,检测结果较为准确,但不适用于大型的混凝土构件结构。其二是动态检测法。振动检测方法的理论基础是振动反演理论,其检测原理为:在起振器共振、脉动等共同作用下,测量构件的频率和振型等相关数据,并通过系统识别理论即可测得混凝土构件曾经刚度。
5.3钢筋保护层的质量检测
在建筑工程的主体结构中,钢筋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这是混凝土的主要受力构件。在主体结构的质量检测中,不仅要检查钢筋的配筋数量和强度,还要严格检查钢筋在截面中的位置。应严格依照规范检测混凝土构件的梁板类构件,尤其是悬挑受力构件。我们可以采用两种方法对钢筋保护层进行质量检测,其一是非破损法,需要保护层厚度检测仪;其二是破损法,需要现场开槽,剔除钢筋保护层。
结语
在房建工程中,主体工程施工质量是整个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关键,如果控制不好将会严重威胁到房屋建筑的安全性、稳定性, 为了确保建筑主体工程的施工质量,在施工之前就必须要对施工的各个环节进行严密部署,并且对整个施工过程中进行严加控制,从而才能够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和性能以及使用寿命。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建筑工程;石材幕墙;施工工艺技术
前言
建筑工程中石材幕墙施工工艺技术的工艺原理是在传统石材幕墙施工技术的基础上采用相关新技术发展而成的。建筑工程中石材幕墙施工通过合理的构造设计,使建筑石块可以彼此独立,并可随时进行拆卸和安装。通过合理的布局,改变了建筑石材的受力模型,从而使建筑物中的石材幕墙系统显得更加安全可靠。石材幕墙施工工艺技术同时能适用于大规格石材及小规格石材的设计方案。石材幕墙施工工艺技术可在严寒地区的冬季进行施工,因此可以
适应国内绝大部分地区的施工要求。
1工艺特点
石材幕墙施工工艺技术不仅为建筑外墙的石材幕墙的安装、更换与维护提供了便利。同时建筑物的热传导系数计算也能较好通过,其建筑物的保温隔热效果较好,并且在一些其他高层建筑工程中石材幕墙施工工艺技术,在进行石材加工时,可与现场龙骨安装同时进行。建筑工程中石材幕墙施工中的每一块石材是按施工现场的设计、放样等进行编号的,每一块石材运到现场后,若采用石材幕墙施工工艺技术均可马上进行安装,从而不受相邻石材安装的影响也不同于玻璃幕墙和铝塑板幕墙等工业产品在工厂内生产的约束,这不仅可以节省安装时间,并且幕墙平整度也可很好的得到保证。若石材幕墙在工人施工中,未控制好石材平整度,可以在施工现场进行第二次人工打磨处理,这就避免了象一些工业产品不能现场二次加工及处理等弊端。石材幕墙施工工艺技术的使用可以保证施工建筑的结构合理,并且有利于施工建筑的抗震减振,从而保证了该建筑的质量。由此可以看出,石材幕墙施工工艺技术具有石材开槽费用低、设备简单易操作、施工安全、方便快捷、工期较短、综合成本相对较低等特点。
2 石材幕墙项目的施工工艺与其技术要点探析
2.1 对外观进行检查
石材幕墙主要是由钢材、挂件、管道、管件以及石材等部分构成。在施工开始之前,需对钢材以及挂件等重要构件的外观进行检查,钢材以及挂件表面应当保持清洁光滑,如果钢材以及挂件表面存在较轻划痕,则可忽略,如果钢材以及挂件的划痕已经超过壁厚或者是存在裂纹,或者是纵向划痕深度已经超过公称壁厚的百分之十,则不能使用。除此之外,钢材以及挂件的断口部位应平滑、整洁,不能存在毛刺等杂物,钢管若存在矫直痕迹、划伤以及凹坑等问题,则这些问题所导致的凹陷厚度需小于钢管壁厚负公差;选取目测法对管道以及管件的外观、表面进行详细检查;对于石材来说,石材厚度一般需超过二十五毫米,同时颜色大致相同,其次需根据建材行业标准对石材的色调情况、平度情况以及光泽度等进行检查、确定。
2.2 测量放线
以主体结构部分的水准点以及基准轴线为基础开展定位施工,并找准所有面的分格尺寸,并确定水平分格基准线位置,根据轴线位置利用专业仪器,如经纬仪在墙体上换分出垂直角度的分格尺寸。为了提升放线的正确率,需以幕墙施工图为基础,确定并复核检查转角、以及轴线的位置。
2.3 龙骨安装施工
根据施工图纸设计安排确定竖龙骨的尺寸大小、材料,并对竖龙骨进行切割划分依据去毛边等处理。根据施工图纸规定要求以及实际测量结果,确定龙骨各孔洞的具置,并制孔。以放线位置以及施工图纸要求为基础,焊接墙体埋件以及钢角码,焊接完成之后,使用焊接方式连接角码以及竖料。根据图纸要求以及相关规定,需要在垂直方向钢龙骨的侧部安装设置钢转接角材,并确保横向龙骨保持水平状态,再使用焊接的方式将竖向龙骨以及转接件紧密连接。在竖向龙骨的安装施工完成之后,需以施工图纸所标注的分格尺寸为基础,使用焊接方式连接竖龙骨以及横龙骨,同时应用水准仪等专业仪器设备调整标高位置。为了提升龙骨安装质量,在焊接施工结束之后,应对龙骨安装质量进行全面检查,在检查完毕并确定合格之后,需要上报给相关部门,通过验收之后才能够进行下一环节的施工。为了确保龙骨安装施工质量,在进行焊接施工时,应对焊接环境温度、焊条质量以及顺序进行严格控制,并根据设计要求规定确定焊角尺寸以及焊缝长度,在焊接完成之后,需对焊缝表面进行检查,确保焊缝外形均匀没有烧断、焊瘤或者是裂缝等问题。
2.4 石材的安装施工
为了做好石材的安装施工,在施工之前,需对石板外露面与其各个连接处进行全面检查,主要查看石板外露面与其各个连接处是否存在暗裂或者是崩坏等问题,若存在崩坏等问题则需对石板进行检修,消除崩边痕迹。以设计规定要求为基础,确定石板的外体尺寸大小、颜色、使用品种以及花纹等等,并对石板的抗折性、抗压强度以及耐冻性等因素进行检查,并根据石板材料特点确定其是否需要做防污处理;使用螺栓构件在横龙骨上布设、安装不锈钢挂件,并在安装施工的过程中需对各个构件的标高位置进行严格检查,确保其满足相关设计规定要求,在调整完毕之后才能够拧紧螺栓;根据石材颜色的不同以及编号的不同,把石材依次运输到相应位置,防止石材混用;石材板的背面通常需要布设四个槽,均匀布设在石材板的上下两部分,并将不锈钢挂件放置在各个钩槽之中。其中下面两个挂件只需要直接放进钩槽中即可,上面两个挂件通常需要利用调螺栓等仪器对挂接之后的挂件进行多次调整固定,确保挂件挂接质量。
2.5 石材洗缝与拼缝口的密封
在安装好面积较大的石材之后,应当对石材之间的纵横缝进行洗缝处理,以使得纵横缝更为美观、平顺,提升石材的装饰效果。在所有的石材均安装完毕之后,应对石材表面以及各个缝隙进行严格清理,确保石材表面以及各个缝隙干净、清洁。在进行石材打胶施工时,首先应将缝隙的各种杂质清理干净,如水渍、泥沙以及铁锈等。可使用两种方法对石材板的拼缝口部位进行密封处理,也就是密封法以及敞缝法。敞缝式主要是将挡水片放置在石材的拼缝内侧,这种方法能够有效的避免雨水溅入石板内,使石材幕墙表面更为美观。密封法指的是通过向石材板的拼缝部位注胶,以达到密封的目的,这种施工方法适用于多种建筑形式中,在对石材板的拼缝口进行注胶处理时,应先对密封胶施以耐污染试验以及相容性试验,在确定密封胶的质量达到相关规定要求以及工程修之后,才能投入使用;在打胶施工之前,需将拼缝口的杂物清理干净,尤其是水渍、泥沙以及铁锈等杂质,等缝隙干燥之后才能够进行打胶施工,以保证打胶施工质量;在打胶时,需要将密封胶注满整个拼缝口;在打胶施工完成之后,需使用二甲苯、酒精或者是异丙醇等溶剂对石材表面进行清理,以保证石材幕墙的整体效果。中性硅酮密封胶是常用的石材拼缝口密封胶,这种密封胶不仅能够使石材整体变得更为牢固、实用,同时也不会腐蚀石材。另外需注意的是打胶施工不可以在雨天以及温度不超过五摄氏度的天气情况下施工。
3 结束语
总之,随着城市面貌的进一步改善,使装饰行业的发展得到促进,具有越来越完善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技术,由于外墙石材自身有美观的色泽以及耐摩擦、耐腐蚀、耐光照等特点,因此得到工程施工人员的青睐,建筑工程施工的单位在施工中严格按照业主和设计图的要求,仔细进行施工前的准备,对施工工艺进行严格控制,确保外墙石材的施工质量得到保障。
参考文献
[1]高志勇.高层建筑单元组合式幕墙施工工艺研究[J].河南建材.2013(03).
[2]徐晟.高层建筑中石材干挂施工全过程探讨[J].福建建材.2013(01).
篇9
本文着手于在建筑装饰工程施工技术特点,探讨如何搞好建筑装饰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在保证质量的同时,还要确保精品工程以及安全等一系列问题。
建筑装饰工程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及要求
1.室内装饰要满足日常使用功能要求
房屋的室内装修是为用户营造一个良好舒适的居住生活环境而进行的一项重要工程。所以在施工之前的设计上要充分考虑使用者所需要的功能要求,这样才可以让室内环境舒适化,合理化,科学环保化;要考虑使用者的活动规律来处理好空间分布的关系,建筑结构以及空间的尺寸,空间的比例要充分利用有限的空间创造出更加合理的使用空间来完善这项工程。
2.用现代技术来满足室内装饰设计的需求
随着社会日益发展,展现出来的技术也是多种多样,建筑空间的设计创新以及框架结构造型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且二者应该取得协调和统一,充分把好的设计理念和当代现有技术融会贯通,这就要求在施工中和设计上要充分考虑到当今社会的特点,以及使用者的个人喜好等诸多因素。现代室内装修设计,它属于现代科学技术的范畴中,要想室内设计可以更好的满足更多的需求,就必须最大限度的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的各种成果
健全技术管理理念
装饰装修施工确保施工质量,加强现场技术监管时效性,首先要确保有一套完整的技术监督管理体系,为工程施工过程中技术管理提供基础性保障。有效的管理制度来保障工程有效顺利的进行,更对质量有相应的保证。在建立这个施工技术监管制度时,要明确这个制度对各项目部人员的职责分配,对人员进行规范化制度化的管理,为工程的顺利施工提供强而有力的保障。在建立了完善的施工技术制度以后,还要确保这个制度一定要完善的实施下去,同时还要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性,能够对这套制度的运行提供有效的沟通及问题的反馈,以便于及时的修改,更好的服务于工程。
现代装饰工程施工的技术特点及想法
现代装饰工程是集技术、艺术、科学为一体的大型工程,它在建筑工程中属于画龙点睛的工程;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不断提升对物质精神文化生活方面的各方面的要求,因此对现代装修工程上提出很多的要求。随着人们对于装修材料环保型的重视,装饰工程在用料以及工艺上都趋于环保型方面发展,进而使得装饰工程和现代艺术、技术、科学等方面的关系十分密切。
加强建筑装饰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方法
1.提高现场项目部人员的综合素质以及职权
建筑装饰工程企业一定要不断的去完善各项技术制度和建立相应的管理部门去确保工程制度的实施,每一名项目部人员应具有的责任和权力,施工企业应随时对施工管理人员进行国家规范的施工标准的学习,特别是安全质量验收等相关知识的学习,确保施工工程的质量,施工的方法,以及每项工程的相关技术要求,有效的进行装饰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鉴定和工程验收等。按时定期开展企业相关的安全文明教育,不断搜索施工技术中存在的隐患,并且要求积极为工程所需的新的技术进行培训学习,这样才能全方面得以提高。
2.现场施工前的准备及想法
在工程施工开始之前,工程的项目经理应该组织相应的技术施工人员对现场进行勘察。对比图纸进行核对,发现不合理的地方要与相关人员进行联系商议并且修改,并且使得施工组织得以完善,提升技术方案的操作性。开工前应该做好工程技术交底以及施工组织的安排,有效合理的去控制用工成本、材料成本、工程进度、工程质量等一系列问题。
工地现场管理
1.施工现场进行严格的封闭管理
装饰工程施工现场的管理必须进行封闭化管理,工地周围建筑保护栏,按照安全文明施工规定在合理的工作区域确定封闭时间,避免闲杂人等进出影响正常施工,避免造成安全隐患。封闭后只留下施工过程中必要的安全出口,其余通道临时实施封闭。
2.对于材料进行严格的划分区域
施工现场的材料进场后,按照规定及使用方式合理堆放。在使用过程中,必须科学化,安全化,规范化的使用,必须留出完整的道路进行施工。为提高效率,节约材料,消除安全隐患,应该将各项材料分人分地合理化管理,按照实际情况在现场划分材料的合理作业区。
3.开展安全文明工地
施工现场应有安全文明生产的具体规定。公司每周抽查工地安全文明建设问题,对于存在隐患的地方要进行罚款,对于合理化管理优秀的工地进行表彰奖励。因为装修材料中有很多的贵重材料,如果没有合理的使用好产生的废料直接影响了工程成本,为了减少浪费控制工程成本,项目部对于施工过程中材料的使用要有明确的规定,并且严格执行规定,确保工地现场整洁和舒适。
4.严格执行安全生产制度
任何工程的施工,安全生产都是第一。严格执行安全生产制度,以防止事故的发生。施工人员全部穿着符合规定的工作服,戴安全帽上岗,特殊工种如电工、焊工要持证上岗。
结论
篇10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问题;解决策略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加强施工技术管理,不仅可以促进工程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提高工程施工的质量和效率,还可以有效提高建筑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实现建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进行工程建设的过程中,施工单位要对工程施工技术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以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管理水平,以实现有效提高工程施工质量、节约工程施工成本,同时也减少安全事故的目的。
一、加强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重要性
1、保证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进行科学、合理的施工技术管理可以使工程建设每道工序的施工都处在严密的控制当中,从而保证施工单位对工程施工的全过程进行控制,对于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可以及时的提出并进行有效的修正和改进,以免造成工期的延误,从而保证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
2、提高工程建设的质量和效率
工程建设的施工技术对于工程建设的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只有先进的施工技术才能够有效促进工程建设质量的提高,因此,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不仅可以减少对施工工期的延误,同时还可以有效的实现先进科学技术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从而实现对工程建设质量的促进和提高,以从整体上提高工程建设的质量和效率。
3、降低工程施工中安全事故的发生率
在进行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加强对工程施工技术的管理,可以使每一道实施工序都保持规范,这样能够有效减少由于施工不当所造成的施工事故,同时,对于出现的意外事故,管理层的人员也可以及时的进行处理,以保证工程施工的安全、顺利进行。
二、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中应注意的问题
1、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体制不健全
施工技术管理对于提高工程建设的质量和效率都有较大的帮助,并且可以有效避免工程建设中的安全事故,因此,加强施工技术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在当前的大多数建筑企业里,对于施工技术管理体系的建立并不完善,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和弊端,对于工程的施工建设难以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同时,由于施工技术管理体制不够健全,施工单位对于建筑施工技术的控制也就缺乏一定的力度,导致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很多工序的施工方法都不够科学、合理,这对于提高工程建设的质量形成了较大的影响。
2、施工图纸审核不严
施工图纸是工程建设顺利进行的主要依据,而施工图纸的质量也直接关系到后续工程施工的质量,因此,对于施工图纸质量的把关,对于提高工程建设的质量和效率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当前的工程建设中,由于很多企业和设计公司建立的都是长期的合作关系,对其较为信任,导致对于设计公司的图纸审核不严或者是完全未审核就直接通过,对于图纸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就很难及时的发现并进行修正,这也就会直接影响到后续施工的质量和效率,如果施工图纸的错误较大,却直到实际施工中才发现问题,这样不仅会影响到工程施工的质量,还会严重影响到工程施工的效率,造成后续工程施工的混乱,并给工程建设带来较大的损失。
3、责任分工不明确
建筑工程施工是一个规模较大的项目,如果没有井然有序的管理,明确的责任分工,施工单位在进行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就很难有效提高工程建设的质量和效率,而且,混乱的管理也会严重影响到施工材料和设备的应用,给施工资源造成巨大的浪费。在当前的建筑工程施工中就存在着这样的问题,施工单位对于施工人员的责任明确不到位,致使施工人员出现工作重复的现象,而有些工作却没有人做,严重影响到了工程建设的效率,由于责任不够明确,工程施工一旦出现事故,施工单位就很难找到责任人,也就难以进行有效的解决,而且也会影响到施工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4、技术交底不够彻底
对于施工开始前的技术交底是非常重要的,可以使施工人员对于整个施工过程有一定的了解,以保证减少对工程进度的延误。但在当前的大多数施工企业里,为了尽早的完成工程施工,对于施工人员没有进行必要的技术交底就让施工人员上岗操作,导致施工人员对于施工要求及技能没有充分的了解,从而影响到工程施工的正常进行。
三、加强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有效途径
1、健全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体制
“无规矩不成方圆”,只有有效的约束,才能够对建筑工程的建设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因此,建筑企业一定要健全建筑施工技术的管理体制,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施工技术管理体系,以保证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在施工技术管理体系的完善过程中,施工单位要明确施工人员的责任和权力,指明施工人员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等,如果有施工人员违反管理内容,要给予其相应的处罚,对于优秀的施工人员,施工单位则要给予其相应的奖励,以保证施工人员可以严格的按照管理体系进行施工操作,以实现对工程施工质量和效率的促进作用,并有效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此外,施工单位要明确严格按照要求贯彻执行工程建设的相关技术标准及技术法规,以保证对其员工的良好引导作用,从整体上提高工程建设的质量和效率。
2、严格进行施工图纸的审核
在设计公司将施工图纸交付的时候,建筑企业一定要对施工图纸进行详细的检查和核准,即使是小错误,也应当返给设计公司进行修正,以保证施工图纸的准确性。在进行施工图纸会审的过程中,工程施工的管理人员也要参与其中,并对设计者的理念和工程的整个施工方案设计进行认真的研究,对于设计不合理的地方要及时的提出,并督促设计公司进行积极修改,同时还要保证修改的有效性,以从根源上杜绝对工程施工质量的影响,从而有效提高工程施工的质量和效率。
3、明确责任分工
在规模较大的建筑工程施工中,明确责任分工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施工单位在进行工程建设的过程中,首先要进行明确的责任分工,将施工责任具体到个人,以对施工人员形成一定的压力,提高施工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同时也促进其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为工程施工提供更多的帮助。在进行责任分工时,施工单位要对建筑工程的每道工序进行考量,明确每道工序的具体责任及出现事故应当受到的惩罚和工作优秀应得到的奖励,以使施工人员对工序操作引起重视,加强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
4、进行充分的技术交底
在进行工程建设之前,施工单位应当给予施工人员充分的技术交底,使施工人员对于整个工程的施工方法和要求都有一定的了解,同时也掌握必要的施工工艺,以保证在施工过程中可以进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对施工工艺进行改进和创新,从而更好的促进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也有效提高工程施工的质量和效率。
结束语: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进行严格的施工技术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它对于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效率都有较大的影响,关乎到工程建设经济效益的实现,因此,在进行工程建设的过程中,施工单位一定要建立健全施工技术管理体系,对建筑工程全过程进行严格的控制,并采取相应的方法促进工程施工的正常进行,从而实现建筑工程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 任长辉. 建筑施工技术管理控制措施浅析[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2010,(03) .
[2] 徐利良,陈伟,周定洋. 建筑施工技术控制的问题探讨[J]. 科技资讯, 2010,(16) .
- 上一篇:大学生就业的有利因素
- 下一篇:临床医学内科出科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