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的有利因素范文

时间:2023-09-19 17:41:1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学生就业的有利因素,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大学生就业的有利因素

篇1

其主要措施包括:一是参与社团活动。大学生能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并且可以挑选自己喜欢的老师,该大学拥有超过2000多个俱乐部,社团超过700个,俱乐部和社团的管理十分到位。二是积极参与社区活动,社会融入性较好。三是学生有较为充足的实习机会。

通过丰富的实习活动,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运用在实际当中。在美国,以个人能力和个人价值为核心文化价值的创业教育已经全面纳入到国民教育体系当中,并贯穿于各个教学层面之中,当前,高校的创业活动已成其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很多著名高科技公司都有大学生创业者的身影。

通过对西方大学生就业状况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西方国家在高等教育普及后,其在大学生就业文化引导方面的成效值得借鉴。我们应该认识到,西方发达国家解决大学生就业的一些经验和做法与有其经济、历史、文化背景息息相关,在解决大学生就业方面存在一定的有利因素。在借鉴其经验时,应注意以下三点;

一是西方国家人口相对较少,而经济发展情况均较好,对于劳动力的需求更加旺盛,为大学生提供的机会比较充足;

二是西方发达国家相关社会保障制度很完善,可以帮助大学生更加理智地对待就业问题,同时也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提供了较好的物质和心理保证;

三是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水平较高,发展情况也较均衡,地域因素和行业因素差异化较小,职业歧视现象不明显。这些有利因素均是其就业情况较好的客观不可比因素。

总之,在研究中西文化价值对大学生就业观念影响方面,我们还应认识到大学生就业问题不单纯为文化价值问题,更是社会经济问题,需要政府、家庭、高校多个层面共同从各自的途径出发,不断提高大学生就业率。

篇2

【关键词】经济发展方式;大学生就业;房价;均衡发展

经济发展与就业的关系:从理论上讲,一个经济政策如果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就可以促进就业,根据奥肯定律,实际GDP每增长2个百分点,实际失业率就会下降1个百分点,即就业率上升1个百分点。但是在我国目前的情况下,经济增长的方式、来源存在不合理之处,也就是我国的经济不是健康发展的,因此并不是所有的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都会促进就业,经济增长与就业在我国存在着非一致性,本文主要就是着眼于探究目前国家刺激经济发展的政策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拉动中国经济发展的根本途径,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要包括三方面,调整产业结构、需求结构、生产的要素结构,而这三个方面都有利于大学生就业

(一)在产业结构上,加快第三产业发展。第一产业在总体上不但难以继续扩张就业岗位,反而随着农业规模化经营和农业科技的进步,进一步收缩就业岗位;第二产业也将伴随着结构优化与技术进步,不再有以往30年那样可持续扩张就业的空间,维护就业稳定将是主要目标。因此,对于包括大学毕业生在内的新增就业人口,增加就业岗位,关键要靠第三产业的发展,国家采取政策措施支持第三产业的发展也就有利于大学生就业。

(二)在需求结构上,国家强调要着力破解制约扩大内需的体制机制障碍,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新局面。消费需求创造企业的生产供给,如果一国的消费购买力过于萎缩,那将限制生产并引起企业产品积压,制约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和扩大,同时导致居民就业岗位的丧失和收入下降;反之,如果国家实施扩大内需,特别是扩大消费需求的战略,采取一些适宜措施来鼓励和推动城乡居民增加消费,以改善吃穿用享受水平,能够促进产品和劳务市场的热旺,而产品和劳务的生产需要大量劳动力来实现,因此扩大内需的政策措施有利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从而有利于大学生就业。

(三)在要素结构上,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十二五规划强调,要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大学生相对而言都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理论知识掌握得比较扎实,这对于从事科学技术含量较高的行业具有比较优势的;可塑性强,思维普遍活跃,学习知识的能力强,他们对新鲜事物比较能够容易接受和适应,而一些新兴产业恰好很需要这些素质;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更有可能为企业开创全新的产品和市场,这对于很多企业尤其是创新型企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二、推动地区均衡发展的政策,主要介绍推动西部、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政策

推动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区域发展不平衡尤其是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了劳动力市场的分割,在东部地区形成主劳动力市场,具有更多的发展机会、更高的工资和生活条件,而在中西部地区形成次劳动力市场,发展机会有限,工资待遇低,生活条件差,而且中西部地区由于经济相对落后,对劳动力的有效需求很少。劳动力市场的分割导致了大部分大学毕业生都希望进入东部劳动力市场,而中西部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很少有大学生选择。这样就导致了东部地区的劳动供给远远超过了有效需求,最终导致了大量大学生的失业。而推动中西部地区发展的政策措施则有利于缩小地区之间的差距,逐渐打破劳动力市场的分割,促进劳动力在地区之间的流动,从而促进大学生就业。

三、支持中小企业和非公企业发展,鼓励民间资本进入法律未明确禁止准入的行业和领域的政策

2010年,民间投资迎来“大解放”,为民间投资创造良好环境。2010年3月2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进一步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明确要求拓宽民间投资的领域和范围,为民间投资创造良好环境。5月13日,国务院又进一步颁布《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明确禁止准入的行业和领域。7月26日,国务院又进一步公布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重点工作分工的通知》,要求国家发改委等中央部委、地方政府研究提出具体实施办法,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

非公企业和中小企业发展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表现在首先我国的非公有制企业占了所有企业绝大部分,非公有制企业就业容量相对较大,相对而言可以吸纳更多包括大学生在内的就业劳动力;另一方面,非公有制企业用工机制相对灵活,对求职者特别是大学生的吸引力比较大。因此,促进非公有企业的发展,可以为大学生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同时这些岗位更具灵活性,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就业。

四、抑制房价过快增长的政策

2010年,国家出台了“史上最严厉楼市调控”,中央定调遏制房价过快上涨势头,各地方调控细则,多部门政策措施纷至沓来。调控房价,抑制房价过快上涨至少有两方面的作用,而这两方面的作用都有利于大学生就业。首先,房价上涨过快引导了大量资金流向房地产业,实体经济受到冷落,而房地产属于资金密集型而并非知识型、劳动密集型产业,不能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尤其无法对更多的大学生创造就业机会。因此采取有效手段调控高房价,引导资金流向知识型和技术服务型产业,为大学生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是缓解日趋严重的大学生就业问题的重要出路,对于解决大学生就业至关重要。其次,高房价对大学生就业的心态是有很大影响的,住房属于必需的生活资产,房价上涨过快导致待就业大学生就业心态失衡,中低收入职业根本无法达到大学生的购房预期,导致很多大学生高不成低不就,最终成为失业人员。因此,国家出台调控房价的政策,让高房价回归健康道路,有利于大学生对住房形成良好的预期,进而对就业收入有一个正确合理的预期,促进大学生就业。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女大学生,就业公平,建议

女大学生是受过良好教育、富于智慧与活力的一个群体,是社会的半边天。她们的就业状况,将直接影响到女性人力资源的利用和社会的和谐、公平和社会的发展。然而在目前的就业问题上,女大学却受到“大学生就业难,女大学生就业更难”的困扰。那么,怎样改善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呢?

一、优化社会文化环境

要充分认识女性平等成长对经济发展和创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发挥大众传媒宣传先进性别文化的重要作用。目前在商业利益的驱动和传统男权文化的影响下,大众传媒充斥着宣扬性别歧视和性别偏见的落后性别文化。要改变这种对女性发展很不利的局面,除了建立强制性的性别平等监督检查机制外,更重要的是公众要树立性别平等的意识,特别是大众传媒工作者应该加强社会性别理论方面的学习,提高性别敏感度,积极宣传文明进步的现代女性形象,倡导尊重女性、关爱女性的价值观念,让先进的性别文化深入人心,真正发挥先进性别文化对人们思想和行为的指导和影响作用,切实从社会观念上缓解女大学生就业难的思想压力。

二、强化政府责任

女大学生的就业难,究其原因当然很多,但是加强政府的责任是必不可少的。

(一)加强对女大学生就业的关注。

政府要加强对女大学生就业的关注,提供必要的基础设施和保障措施,增加财政投入,正确引导女大学生就业,比如,政府负担女性在产假期间的福利待遇问题等;建立专门的女大学生就业服务部门,针对女大学生比较突出的问题,进行专门的训练,以提升女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拓宽女大学生就业渠道,政府应该尽可能提供一些供女大学生就业能够选择的岗位,也可缓解社会企业的压力。

(二)促进家务劳动社会化。

政府应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家务劳动社会化,保证女大学生在就业竞争力的提高;应积级采取措施,发展各种形式的社会化的家庭服务,使女性从家务劳动中解放出来,使其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放在工作上,从而提高其在就业上的竞争力。

(三)完善生育保险制度和女职工劳动保护制度。

要逐步扩大生育保险的覆盖范围,尤其是要全面落实到集中了大多数女性的各类企业,避免出现怀孕即失业的境遇,做好社会保障监督管理工作;增强法规的强制性,用法律和行政手段制止用人单位逃避承担生育保险的责任,规范生育保险基金的缴费率和支付标准;对于生育保险的支付范围和标准也要作出强制性规定,确保女职工在生育期间的合法权益;对女职工较多的行业进行补贴;加大女职工劳动保护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推进集体谈判制度,让更多的女性代表加入工会,增加女性维护自身利益的声音。

三、逐步完善现存的有关就业公平的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及时制定出内容具体、可操作性强的反就业歧视的法律。

目前我国涉及到劳动者平等权利的法律仅有《劳动法》、《就业促进法》、《妇女权益保障法》等,其规定比较笼统,不易操作执行,且很少提到就业歧视及相应的处罚措施。而欧美等西方国家早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就为解决就业歧视问题, 通过了一系列公平就业机会法法律文件,比如《公平薪资法案 》、《雇佣年龄歧视法案 》、《怀孕歧视法案 》等。正是有这些法律作保障,半个世纪来,欧美鲜有就业歧视事件发生。对我们来说,如何克服就业歧视,“洋为中用 ”是我们必须走的路。当下应做的工作:

(一)尽早制定一部《公平就业机会法 》或《反就业歧视法 》严格规定:除非“经营必需 ”因有压倒一切的经营目的,是不能实行就业歧视的。

(二)推行“阳光就业 ”,杜绝暗箱操作,保证每个有能力完成相关工作的求职者能公平公正地参与竞争。

(三)通过组织反就业歧视联盟,审核招聘资质,提高参加毕业生招聘会单位的准入门槛等方式,共同抵制用人单位的苛刻条件,切实承担起维护高校毕业生就业权益的职责。

(四)加强反就业歧视的宣传力度。要通过反就业歧视的宣传教育,提高用人单位的法律意识,提高大学生的维权意识。

四、大力贯彻《就业促进法》,维护女大学生就业合法权益。

《就业促进法》明确规定,国家保障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就业权利。用人单位招用人员,除国家规定的不适合妇女的工种或者岗位外,不得以性别为由拒绝录用妇女或者提高妇女的录用标准。用人单位录用女职工,不得在劳动合同中限制女职工结婚、生育的内容;国家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的位置,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多渠道扩大就业。《就业促进法》的实施,从法律的层面上建立起促进就业的长效机制,为推动高校毕业生顺利就业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依据与政策保障,极大地改善了大学生就业的宏观环境,同时为女大学生就业带来新的契机与希望。

五、强化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就业总量,积极改善女大学生就业环境。

毋庸置疑,不足的就业机会是滋生就业歧视的一个主要因素。就业机会少,意味着参与就业竞争的人就越多,竞争也就越激烈,歧视现象也就越严重。为了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政府应该出台多项措施保证国民经济稳定、健康快速发展,从根本上扩大就业规模,提高就业需求总量,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如纺织、服装、电子信息等产业。出口贸易的发展,将大大增加女性就业岗位,为女大学生就业提供有利条件。大力发展第三产业、非公有制经济、中小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劳务输出、灵活就业;加强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就业总量,开发就业岗位,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有效保护劳动者求职就业的积极性,进一步创造条件,积极改善女大学生就业的宏观环境。

总之,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是关乎国计民生和社会和谐的大事。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我们要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提高就业指导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努力营造男女平等就业的良好环境,积极推动女大学生就业,让家长放心,政府满意,社会和谐。

参考文献:

[1]李轮女大学生就业难解读与对策分析[J]消费导刊2010(3)

[2]关勇女大学生就业问题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06(9)

篇4

    论文关键词 大学生 就业法律意识 原因分析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是一个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毕业即失业”一语道破了当前大学生就业的困境。“就业难”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学校、社会、体制的原因,也有大学生自身的原因。而综观近年来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我们发现,大学生在就业时不仅要接受“难”的挑战,还要面临“险”的威胁。其中大学生就业法律意识的普遍欠缺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法律意识的欠缺一方面导致大学生自身权利得不到保护,另一方面大学生的有些行为也损害到了用人单位的利益,而且这种损害最终又会导致大学生就业难度的进一步增加。因此提升大学生就业法律意识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这也是保障和促进大学生就业不可或缺的内容。

    一、大学生就业法律意识欠缺的表现及影响

    大学生就业法律意识欠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由于法律意识的欠缺,导致大学生自身权利受损。比如第一,性别歧视,尤其是女大学生在这方面最为明显;第二,规避劳动合同的签订或者以就业协议代替劳动合同;第三,试用期的滥用;第四、在订立劳动合同时存在“霸王条款”。大学生处于弱势地位,往往只有签与不签的选择权,而没有与用人单位讨价还价的权力,所以面对用人单位的一些“霸王条款”,其权益很容易受到侵犯。第五、由于法律意识的欠缺而造成的其他一些问题如:中介陷阱,传销陷阱、虚假招聘等等。以上这些问题的出现无一不是因为大学生法律意识的欠缺造成的,面对这些问题,很多大学生不知道如何正当地保护自己的权利,甚至对于自己所受的损害无动于衷,而有些学生虽然意识到了权利被侵害,但是在强大的就业压力下,很多人选择了忍气吞声,不敢与用人单位相抗衡。虽然生活中也有人选择通过法律途径来保护自己,但是这种案例却少之又少。所以大学生法律意识的欠缺很容易给自己的就业权利带来损害。

    大学生就业中法律意识欠缺的另一个表现则是其自身的有些行为会损害到用人单位的利益。比如,有些大学生为了获得用人单位的关注,在求职过程中弄虚作假,伪造各种材料,骗取用人单位的信任和好感;其次是有些学生在求职的过程中“骑着马找马”,会和很多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意图从中选择自己最为理想的一个。以上这些行为在很多大学生的意识里面并非违法,最多只算是不道德而已,但是这些行为已给用人单位的利益带来了损害,并且这种行为的负面影响最终也会再回到大学生群体中。因为用人单位在有了前车之鉴后,必然要采取一定的措施以杜绝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所以必然也会给大学生的就业增加一些新的限制性条件,这样的结果只会再次加重大学生就业的难度。

    所以,大学生就业中法律意识的欠缺,不仅使其自身利益无法得到保障,也会损害到用人单位的利益,而且这种损害最终又会导致大学生就业难度的进一步增加。

    二、大学生就业法律意识欠缺的原因分析

    大学生就业中法律意识的欠缺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总体来讲,可以分为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

    (一)主观原因——大学生自身认识的偏差大学生就业法律意识欠缺的主观原因在于大学生自身对于就业缺乏全面的认识,对于学法和求职的关系也缺乏正确的看待。

    就业不仅仅是一个结果,即找到一个适合于自己的工作,还在于如何找到一份工作。在“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政策引导下,求职者和用人单位都有了很大的自主权和选择权。近年来随着大学毕业生人数激增以及高校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出现结构性错位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下,就业难以实现供需平衡,因此“就来难”就不可避免。而大学生在就业中又往往处于弱势地位,并且就业法律意识普遍欠缺,所以在就业中不仅要接受“难”的挑战,还要面临“险”的威胁。之所以“险”,就在于就业过程中大学生权利屡遭侵犯。同时大学生自身在求职过程中也会出现违法现象。所以如果大学生对于就业没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不了解学法对于求职的意义,就不可能主动加强自身的就业法律素养。

    (二)客观原因——学校、家庭教育的缺失大学生就业法律意识欠缺的客观原因主要在于教育,其中一方面是学校教育;另一方面是家庭教育。

    1.学校教育方面:

    第一,高校普法教育中职业法教育的缺失。我国目前有不少高校设有法学院,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这部分受过专业法学教育的学生在全国大学生中所占比例毕竟是少数。虽然高校课程设置中会针对不同的专业开设一些专业法课程,如针对保险专业的《保险法》等等,但这些内容对职业生活来讲并不具备系统性,而且并非所有的专业都开设了专业法。所以学生对于系统的职业方面的法律知识普遍缺乏。另外《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课)也难以独担重任。虽然基础课作为一门高校必修课,担当着对大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的重任,而且职业生活中的法律也是基础课中的内容之一,然而基础课存在着内容多课时少的缺陷。另外教材内容的设定是以普法为目的,因而涵盖面虽然很广,但是具体到每一部分,信息量却极为欠缺,而针对职业生活中法律的介绍只是整个教材法律内容的一小部分,其信息量更是可想而知,所以囿于各方面的限制,仅依靠基础课来开展大学生的职业法教育也存在很大的困难。

    第二,就业指导工作的局限性。近年来各高校都设置了就业指导中心,并开设了就业指导的课程,帮助大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和社会职业需要,选择并确定有利于发挥个人才能和实现个人理想的职业。然而在实际教学和工作过程中都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从就业指导队伍建设上看,目前在各个高校中从事就业指导工作的人员较为庞杂,素质也参差不齐,并且绝大多数缺少法律专业背景,对于大学生就业中极为重要的一些法律法规缺乏全面正确的解读,更不可能对学生做出较为专业的指导。从就业指导工作内容上看,指导工作侧重于政策的解读与落实,现时代求职、择业观念的树立,求职技巧的培训等,这些内容对大学生就业无疑也是很重要的,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面对大学生在求职、择业过程中屡屡出现的侵权与违约事件,这些内容的培训显然无法应对以上问题,所以在当前和今后的就业指导工作中必须帮助大学生树立依法就业的理念,提升其就业法律意识,保障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各项合法权益,并推动其在求职中自觉遵守各项法律法规。

    2.家庭教育方面大学生求职不仅对其个人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其家庭也同样如此,因此在大学生求职的过程中,不乏有家庭的高度关注和积极参与。然而由于家庭背景的不同,每个家庭所能关注的程度与范围也不同。相对于“富二代”来讲,“出身贫寒、社会关系缺乏,求职过程中全靠个人奋斗”则是“贫二代”的简单特征。对于“贫二代”来讲,求职完全是一个人在奋斗,父母缺乏广泛的社会关系和相关的法律常识,因而对子女的就业所起到的指导和教育作用也是有限的。所以此时大学生本身所具备的就业法律意识对其求职的意义是极为重要的。

    三、提升大学生就业法律意识的探索

    如前文所述,大学生就业法律意识的培养对于大学生的就业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对于大学生求职来讲,可以克服其心理弱势,防范于未然,在出现问题时也能帮其走出盲区,从而及时有效地保护自身权利;而对于自主创业的同学来讲则能增强其创业的信心,加大创业保障。因此笔者针对大学生就业法律意识欠缺的原因分析,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增强课程设置的针对性笔者建议各高校本着以学生为本,为学生负责的思想,设置一门针对性较强的课程,由从事法学教学工作的且经验丰富的老师主讲,内容以职业生活中的法律为中心,自成体系。这样一来,培养目标非常明确,这样一门课程能帮助学生对职业生活中的法律有一个系统全面的了解,并结合大学生打工、就业和职业生活中遇到的实际案例,重点讲解一些常用的重要的法律法规。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解决他们学什么、怎样学的困惑。

    (二)加强就业指导工作队伍建设针对目前学生就业中涉法问题的不断出现,为了真正实现就业指导工作为学生服务,就必须从各个方面提升队伍素质,尤其是法律素质。只有先把整个就业指导队伍的法律素质提升起来,才有可能对学生就业中应注意的法律问题真正起到帮助。所以,必须通过培训、进修、以及及时补充具有专业法律知识背景的工作人员等方法来提升整个队伍的法律素质和知识结构。

    (三)加强维权平台建设虽然在大学生就业的过程中,我们希望通过各方面的努力能有效地防范种种问题的产生,但是,仅有事前预防是不充分的。因为大学生的就业环境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大学生就业法律意识的提升也需要一个过程,因而在就业过程中有些问题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对大学生就业的指导和帮助应是全程的,多样的,一个高效的维权平台的建设将是其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比如可以在就业指导机构设置专门的就业法律援助。针对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出现的侵权、违约等问题提供咨询,并帮助他们制订维权方案。同时,学校的法律援助也可以和社会上的法律援助有效结合。

篇5

【关键词】新疆;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

一、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

1.实际就业率呈下降趋势

自高校1999年开始扩招之后,少数民族大学生人数在不断上升,与此同时,就业率逐渐走低。近几年的毕业生就业数据显示,新疆高校汉族毕业生就业情况基本和全国保持一致,而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情况不容乐观,毕业生一次性签约率远远低于汉族学生。

2.就业区域集中,择业空间狭小

新疆在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与沿海发达地区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能够提供的就业岗位十分有限。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由于受文化、观念、生活习惯、家庭等诸多因素影响较深,普遍具有毕业后回家庭所在地就业的打算与倾向。绝大多数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的选择地域与空间只局限在具有民族文化特征的区内,甚至是区内的某一个地区或城市,这就必然导致局部大学生就业市场的过度饱和与过度竞争,加剧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难的程度及其复杂性。

3.普遍就业困难原因及表现形式

新疆高校少数民族毕业生在接受教育方面,虽然获得了国家认可的文凭,除少数优秀毕业生外,专业技术能力和综合文化素质与同类专业的汉族学生相比仍有相当大的差距,普遍就业困难。从2003年-2010年八年间有关新疆高校毕业生就业方面的研究文献看,大量文献研究表明,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更难并非单纯是少数民族大学生自身的原因,跟国家相关就业政策、学校的办学情况、不同的民族文化背景等因素密切相关,种种原因造成大学生就业问题重重,目前普遍存在着就业难的现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毕业就失业;另一方面,短期就业后再失业。

二、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理念分析

针对2009年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和在校大学生及学生家庭在就业准备、就业观念、就业信心、就业期待、就业指导等五个方面进行了广泛调研,数据显示:接受调查的少数民族农村家庭有70%的家庭对子女就业持积极乐观态度,30%家庭对子女就业预期不乐观,而城市家庭却相反。80%家庭愿意子女到县及以下单位就业,89%的家庭支持子女到南疆三地州等偏远艰苦地区工作。优先选择的就业单位依次为教学单位、其他事业单位、党政机关、高等学校、科研部门。择业最看重的因素排名前三位的仍旧是职业稳定、能发挥专长或有发展机会和工作环境好、待遇好。接受调查的少数民族在校大学毕业生对就业形势近60%表示不乐观,充满希望10%,一般20%,没信心10%。对用人单位的调查数据显示,仅5%单位愿意接收少数民族大学生,而存有顾虑的多达49.3%。上述数据可能不会很精确,但又是严肃的和真实的,能够反映一些重要的信息,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1.不利因素。根据调查数据显示,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不容乐观。可以预见的是,少数民族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的质量短期内不会有根本改观,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的整体素质短期内也不会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可能还会进一步下降。少数民族大学生传统的就业渠道、岗位、空间将继续萎缩,新的就业渠道、岗位、空间仍十分狭小,就业总体供求矛盾将更加突出。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择业仍存在着一些盲目乐观、盲目自信的因素。

2.有利因素。同样可以预见的有利因素有:贫困地区就业前景可观。少数民族大学生及其家庭的就业观念,就业期待、就业信心有望逐步理性调整;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求职主动性和技巧会逐步提高;社会偏见有所纠正,用人单位对录用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态度和认识有所改变;国家政策会进一步发挥引导作用;新疆各级政府都会有所作为。

三、解决少数民族大学生顺利就业的有效途径

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更难并非单纯是少数民族大学生自身的原因,跟国家相关就业政策、学校的办学情况、不同的民族文化背景等因素密切相关。要想解决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就必须结合社会、学校、个人三方之力,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1.夯实基础教育,完善高等教育

解决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全面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要坚持从源头抓起,继续大力加强基础教育,积极有序推进双语教学和民汉合校。坚持办好新疆区内初中班和内高班,逐步扩大规模,不断提高培养质量。积极引导和鼓励少数民族学生初中升高中和高考时完成二次分流。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在专业设置上结合新疆的区情和学校的校情,根据少数民族特长来设置专业结构、专业课程和教学内容,注重提高教学质量,只有这样才能切实地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从根本上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就业时的竞争力。

2.发挥政府职能,完善就业市场

目前解决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困难这一社会事实,不能单纯地以经济快速发展来解决,需要政府大力加强国家政策支持与引导,加快制定和完善保障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权益的各项政策,建立共享、规范、高效的就业市场,发挥网络优势,扩大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途径,调节和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

3.建立符合新疆实际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机制和服务体系

新疆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目前仍然缺乏一个适合劳动力市场特点的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机制。应大力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和机制,完善毕业生就业信息平台,整合信息资源,加快毕业生就业网络化进程。

篇6

【关键词】辅导员 航海类大学生 就业指导策略

高校航海教育不但是学历教育,也是职业教育,其目的在于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专业的航海人才。自中国加入WTO以来,航运业人才竞争愈演愈烈,而随着高校教育大众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大学生就业制度改革的持续深化,大学生获得了更多参与人才竞争的机会,其就业视野越来越宽,就业也迎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因此,掌握航海类大学生就业特点,有效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促进航海类大学生就业是高校辅导员面临的新课题。

一、辅导员开展航海类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优势

(一)针对性较强

高校辅导员队伍大部分都是优秀的硕士毕业人才,他们的综合素质较高,且频繁和学生接触,便于及时了解航海类大学生的心理特点与实践能力。辅导员对航海类专业的课程设计及人才培养有明确的把握,所以他们在开展就业指导工作时就更有针对性,能充分分析学生的不足与优势,从而为其就业提供指导。

(二)便捷性较强

高校辅导员的知识背景、生活阅历等和大学生有较强的相似性,且他们常常深入学生当中,能及时掌握他们的实际需求,并和学生建立友谊,沟通和交流很便捷[1]。这样一来,辅导员就能在航海类大学生的就业指导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角色优势,关心和爱护大学生,指导大学生分析就业形势,归纳自身情况,指导他们尽快走出就业误区,引导他们积极上船工作,克服就业难题。

(三)指导更全面

辅导员担负着大学生的日常管理与思想政治教育等工作,在其中融入就业指导就变得很方便,能使就业指导贯穿于航海类大学生学习的始终,调动学生职业规划积极性。尤其是大学生在开学初期就能获得辅导员的就业指导,从而及时制订职业规划,有针对性地发展兴趣、特长,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就业指导也变得更全面。

二、辅导员有效促进航海类大学生就业的指导策略

(一)明确指导航海类大学生就业的职能定位

1.建立互动机制,做好联络员

辅导员处于学生工作第一线,是维系高校与航海类大学生正常联系的纽带,是高等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环节。所以在航海类大学生就业指导中,辅导员应充分发挥自身的纽带作用,做好联络员工作,建立健全大学生就业指导的互动机制[2]。

一方面,辅导员要依据高校就业指导中心的部署,大力宣传并贯彻航海类大学生的就业方针、政策,确立以市场为导向、由政府调控、由学校推荐、用人单位与学生双向选择的大学生就业机制,帮助学生了解市场、诚信就业,及时将高校就业指导中心的各项招聘信息传达给学生,促使大学生有效接受就业指导。

另一方面,辅导员要及时将航海类大学生的就业需求、就业动向等问题反馈给高校就业指导中心,并按照学生情况开展分析和研究工作,加强对航海类大学生就业的分类指导。辅导员还须跟踪调查学生就业状况,并及时反馈到高校就业指导中心,以便积累更多的就业指导经验。

2.有效指导就业,做好指导员

辅导员对航海类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务必要从学生毕业前的阶段指导转化成对学生整个大学时代的全程指导,从而使就业指导工作更有效,真正落实自身指导员的职责。人的职业发展是持续的过程,并非到毕业或择业时才有发展需要。如果航海类大学生只用毕业那一年时间构想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并找到理想的工作,那是相困难的;且航海类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择业观也是渐进的,究竟是上船工作还是考公务员或考研,这些都不是临近毕业才决定的,而是学生入学时就应该考虑的。

因此,辅导员应在航海类大学生跨进校门的第一天就开始实施就业指导,注重启发大一新生的职业梦想,帮助他们树立起长远的职业眼光;给予大二学生初期的职业规划指导教育;指导大三学生谋划并定位自己的职业生涯;帮助大四学生掌握更多的就业方法与技巧等,从而使就业指导工作有效。

3.更新思想观念,做好服务员

航海类大学生就业指导要求辅导员要积极更新思想观念,树立“以生为本”的就业指导与服务意识,在大学生就业的过程中做好服务员,切实提升大学生就业率[3]。

一是辅导员的就业指导内容应致力于为航海类大学生提供全方位就业服务,在就业服务的态度、方式及质量等方面严格要求,把是否对航海类大学生就业有利作为自己工作的出发点与归宿。

二是辅导员要在就业服务方法上坚持与时俱进,发现问题的关键,着重解决和航海类大学生就业有最密切联系的实际问题。

三是辅导员要落实针对特殊航海类大学生群体的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重点关心和指导那些在经济、生理与心理等方面有困难的学生,避免这些大学生被边缘化。

四是辅导员要保护好航海类大学生的就业权益,跳出就业政策的落实、择业观念的树立、求职技巧的培训等对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限制,指导大学生掌握有关就业的法律知识,维护合法权益。尽管争议、侵权等事件的发生比例很有限,但具体到某一名航海类大学生、某一个家庭,学生顺利就业就绝对不是小事,所以辅导员在航海类大学生求职期间应结合实例让他们了解并形成维护自身合法就业权益的意识,提醒他们在求职中务必要警惕一些陷阱,预防遭受不必要的损失。

(二)丰富就业指导中对学生的指导教育形式

辅导员要加强自身的理论学习和实践。因为航海类大学生就业指导是系统性工程,如果辅导员不具备进行专业训练的经验,就必须加强理论学习,努力提升就业理论水平,增强就业指导的实践能力[4]。辅导员只有加强学习,才能应对航海类大学生不断变化的就业指导需求,才能逐渐使就业指导工作专业化,以满足学生新的就业需求。与此同时,辅导员应注重加强对航海类大学生就业的个性化指导,有机结合个别辅导、群体辅导,促进大学生顺利就业。航海类大学生往往包括考研学生群体、上船工作学生群体、考公务员学生群体等,辅导员可针对不同群体开展有针对性的就业座谈会,掌握不同群体的需求;针对个别难以就业的学生,辅导员可从制作简历、筛选招聘信息、传授面试技巧等方面给予其全方位的指导、帮扶,为航海类大学生的就业保驾护航。

(三)指导学生自我评价,强化就业心理指导

航海类大学生合理定位、正确评价自我对其在严峻就业形势下的顺利就业有利。所以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要注重指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对自身的定位要合理,以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与就业竞争力。从心理学研究来看,个人自我评价越符合实际,自我心理障碍就越少,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就越强;相反,如果个人过分低估或高估自己,就会在实践中产生狂妄自大、紧张不安以及焦虑等不良心理。因此,辅导员要注重指导航海类大学生掌握合理的自我评价方法,从而帮助学生正确调适自己的择业心理,强化就业心理指导。

一是指导学生学会反省。对于择业,航海类大学生不但要客观分析就业环境,还要认识自己已有的内在素质、能力,并找准今后的发展方向,认清自己的优势、劣势,测试性格与气质,然后确定自己是选择从事陆上工作还是海上工作,自己最适合什么样的职业、岗位等,如此才能赢得择业的主动权。

二是指导学生学会比较。处于一定社会中的人势必要接触各种社会关系和人。航海类大学生要学会和自己的条件、地位等类似的人进行比较,从而自我判断,并把他人评价自己的结论、社会实践中自己的表现等因素作为比较的参照物,使自我评价客观、合理、公正。

三、结语

航海类大学生就业指导是一项系统工程,高校辅导员应将航海类大学生的思想实际作为切入点,充分挖掘航海类大学生的就业潜力,并在今后的工作中坚持探索就业指导新思路,采取更多更有效的指导策略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从而不断增强航海类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实效性,促进航海类大学生顺利就业。

【参考文献】

[1]董岩.航海类高校辅导员个人成长发展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4(03):54,67.

[2]刘超.航海类专业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若干思考[J].科教文汇,2014(09):206-207.

篇7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就业能力;特征;措施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我国就业形势日益严峻,贫困大学生的就业明显处于弱势地位。尽管出现这一社会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贫困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不足无疑是造成其就业困难的重要原因之一。深入分析贫困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问题,是打破贫困大学生就业难“瓶颈”的有效途径,也是体现社会公平公正,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实现中国教育梦的有力举措。

一、贫困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概念界定

英国学者贝弗里奇(Beveridge)于1909年率先提出就业能力这一概念。他认为就业能力是指个体获得并保持工作的能力。国内学者多从能力角度界定就业能力概念,如胡尊利,刘朔,程爱霞(2008)曾在国内外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指出大学生就业能力是大学生成功就业的能力,这种能力包含了知识、技能和个性品质等因素,是一组综合能力。纵观国内外专家的观点,笔者认为,贫困大学生就业能力是指贫困生通过大学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自身潜能的培养,能够获得满足社会需求,实现自身价值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整合。

二、贫困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特征

贫困大学生与非贫困大学生相比较,具有鲜明的就业能力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就业愿望强烈

有关调查显示,贫困大学生和非贫困大学生对就业的主观期望和认知方面并无明显差异。但贫困大学生因面临各方面的压力,相对非贫困同学有更强烈的就业愿望。他们迫切希望通过自身社会地位和物质条件上的改变来减轻家庭的一切负担。所以,他们往往在就业愿望上表现出更强烈的倾向。

(二)就业期望值偏高

据调查表明,仅有4.21%的贫困大学生选择回到农村地区或生源地就业,超过50%的同学将目光定位在东部沿海发达地区或国际大都市。在就业单位性质的选择上,贫困大学生对“国有企业”、“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的青睐仍旧呈常态化,三者所占比例均接近50%,仅有17.29%的贫困毕业生把“民营或私营企业”作为首选单位。由此可见,贫困大学生为尽快改变经济困境,盲目地选择大城市、大企业、大机关单位就业,不愿下基层或是从事艰苦的行业,对未来发展的期望值偏高。

(三)自我就业能力培养意识淡薄

贫困大学生自我就业能力培养意识淡薄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对就业能力这一概念的认知存在偏差,对就业能力的概念理解相对狭小;第二,贫困大学生认为就业能力的培养仅仅是毕业前几个月的事,没有从入学伊始就加强这方面的培养。

(四)综合素质不强

当前,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竞争其实就是综合素质的竞争。大部分贫困大学生受思想观念,文化环境和教育条件相对落后的限制,在接受信息量、创新能力、文艺特长、社交能力及组织能力等方面与非贫困同学相比有很大差距,这些差距往往在求职过程中会影响其就业能力的发挥。

(五)实践能力缺乏

实践能力是把专业知识转化为就业能力必不可少的能力之一,而贫困大学生实践能力的缺乏一直是阻碍其顺利就业的重要因素。在有关“您毕业前有没有参加过除学校组织实习外的专业实践”的调查中,有42.11%的贫困大学生“没有”参加过除学校组织实习外的专业实践;有23%的同学表明自己“有”参加专业实践的经历;仅有4.81%的同学表示自己“经常去”。以上数据说明贫困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实践锻炼不足,工作经验匮乏,入职后立即胜任工作可能性较小。

(六)就业心理问题突出

受“光宗耀祖、出人头地”家族或地域观念的影响,贫困大学生认为上大学主要是为了毕业后找个“体面”的工作,这样才好在亲朋好友面前抬头做人。因此,他们在确定工作时大多要征求父母的意见,想到的是对家庭有没有利,有没有面子,离家远不远等,而不是从自我进行定位。除了少数自强不息,人贫志坚的优秀贫困大学生外,大部分贫困大学生沟通表达能力欠缺,人际关系紧张,表现出焦虑、从众、嫉妒、羞怯、攀比、自卑、依赖等不良心理症状。

三、培养贫困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措施

面对贫困大学生就业逐渐被社会边缘化的恶劣形势,结合贫困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特征,笔者认为贫困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亟待进一步加强和提高,应从高校层面和学生层面重点抓起,具体措施如下:

(一)高校层面

1.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我国高校应以社会发展需求为准则,以市场变化为导向,培养应用型人才。第一,更新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以大学生就业能力为人才培养目标之一,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建立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第二,改革专业课程设置。打造特色专业,开设就业能力培养课程。第三,改革教育教学方法,增加实践课程的比重。加强实践教学,多给学生实训机会,注重其实践能力的提高。

2.完善全程化就业指导,规范贫困大学生就业能力档案

一方面,要改变就业指导工作“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通病,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有力“武器”。同时,在贫困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应坚持全程化原则。另一方面,考虑借鉴英国卢顿大学的经验,建立专门的贫困大学生就业能力档案。根据各阶段的就业能力培养要求,对每一位贫困大学生进行详细的记录,并由教师进行专门的指导和修整,做好阶段性工作。另外,应把贫困大学生就业能力档案作为学生的毕业档案之一,这样可以为用人单位招聘及贫困毕业生做职业规划提供可靠的依据。

3.加大校企合作力度,做好入职准备

实习对贫困大学生提高就业能力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贫困大学生应抓好实习机会,了解岗位需求,提高实践能力。学校聘请企业高级管理人员或专业技术人员作为客座教授开展定期的系统教学,或是让学生参与企业发展战略中的部分课题,帮助学生确立职业发展方向。同时,充分利用“顶岗实习”、建立产学研合作基地、订单式培养等合作形式,真正使贫困大学生增强动手能力。加大校企合作力度,不仅可以使贫困大学生提前感受到企业的工作氛围,还培养了自身的职业道德、工作态度和企业精神,从而为入职做好充分的准备。

(二)学生层面

1.树立自我培养意识,重视就业能力提升

首先,贫困大学生对自身就业能力的培养要树立主动和自觉意识,清醒地认识到本科教育阶段中就业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入校后尽快完成从中学到大学的转换,做到未雨绸缪。如果到毕业季才做准备,势必错过培养的最佳时期。其次,贫困大学生应及时根据社会需求和职业变化,有步骤地调整自己的就业能力培养目标。最后,在校期间要学会利用社会、学校的各种资源,有计划、有目的地提升自身的就业能力。

2.摆正就业心态,降低就业期望值

日本管理大师大前研一于2007年曾以方程式:就业力=(知识+技能)*态度,这一比喻生动地描述了青年就业能力的培养。可见,贫困生大学生要想提升就业能力,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是须臾不可或缺的。首先,要树立“贫困大学生就是老百姓”的观念。摆正自己的就业心态,及早与父母沟通,合理调适就业目标。其次,应树立“先生存,后发展”的观念。贫困大学生不要因为就业单位与自己当初的理想存在差距就迟迟不就业,白白错失起步的机会。就业之后应立足岗位,锻炼意志,积累社会经验,从而为实现未来的更好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3.学会自我调适,增强心理素质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良好的心理素质可以使贫困大学生更好地发挥个人才能。首先,贫困大学生对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挫折要有一定的预见性。培养积极情绪,适应形势变化,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就业。再者,要学会调适个人就业心理,正视就业状况,善于总结就业经验与教训,采取适度自我宣泄、自我转化或者谈心沟通等疏导方法不断调整自我适应性,尽早将心理困惑解决在萌芽状态,增强自身的心理承受力。

4.树立创业意识,开拓自主创业之路

有关调查显示,一个人成功创业一年以上,可以带动3-5人以上就业。可以想象,贫困大学生自主创业队伍的壮大必将为更多的人开拓就业途径。第一,贫困大学生应及时了解国家的创业优惠政策,找准创业思路,增强创业热情和信心。第二,积极参加创业实践实习活动,深化创业知识,积累人脉关系,增强应变能力。贫困大学生相比于普通学生更能吃苦,更加顽强,这恰恰是创业者必备的品质之一,因此要大力鼓励贫困大学生创业。且他们熟悉更自己家乡的情况,可以创新地结合家乡的风土人情,增加创业成功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1]郑晓明.就业能力论[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2(3):91.

[2]胡尊利,刘溯,程爱霞.国外大学生就业能力研究的探讨[J].广西教育,2008(3):104-107.

[3]陈均土.大学生就业能力与高校的课程设置———来自美国高校的启示[J].中国高教研究,2012(3):77.

篇8

[关键词] 大学生 就业问题 对策

一、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主要因素分析

我国大学生占国民总数的比例大大低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但近几年来大学生就业形势却很严峻,造成大学生就业难题的原因是多方面,主要如下:

(一)扩招政策

自1999年起,全国高校开始扩招,当年就扩招 了48%。由此引发的一些问题也接踵而来:扩大规模的辅政策和措施跟不上、学校教学和生活条件的约束成为高校稳定问题的新因素。一些学校由于扩招造成学校升格或教学条件下降而导致教学质量的滑坡,这些都造成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困难。

(二)用人单位误区

不少用人单位在选择大学生时存在或多或少的误区,主要有:

1、过分关注文凭。不少用人机构认为,学历越高越好。选人学历化,造成受聘人员水平和能力与岗位不相适应,或人才浪费,比如有些单位招聘计算机软件研究生仅用于本单位的打字等简单文字处理。现实工作中有些人的能力与文凭并不能直接划等号,不少本科或大专学生的业务能力不比研究生业务能力差。

2、存在性别歧视。女大学生明显处于劣势,不少用人单位考虑女大学生生理因素、婚姻因素、成就动机,以及生育保险费和女工劳动保护费用等。同等情况下女大学生将来工作成本比男大学生大,这是女大学就业难的主要原因。

3、生源地域 歧视。不少用人单位考虑到本单位的业务情况与当地联系紧密程度,希望招聘的大学生熟悉当地方言及风俗,甚至有一定的人际关系网等,选用人才时优先考虑本地人才。甚至一些地方政府招聘公务员时也存在生源地域歧视,实行地区保护主义,不利于大学生公平竞争。

(三)大学毕业生自身存在的问题

1、诚信问题。不少毕业生发现求职时有一定的证书、文凭、履历能为找工作带来方便。有的大学生凭勤奋刻苦,在大学期间努力争取获得相关证书,不刻苦学生则通过投机取巧或造假来骗取企业初步信任,对大学毕业生整体形象造成一定的损害。

2、大学生整体素质有下降趋势。由于近几年公办高校扩招,加之民办高校急增,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招生分数不断降低,加上不少大学生大学时学习不认真,动手能力差,缺乏实践经验,大学生整体素质有下降趋势,就业能力不足。近年来,我国经济一直快速增长,特别是经济结构的升级速度加快,带动了对高人力资本存量的高校毕业生的强劲需求,从而促动了高等教育迅速发展,但劳动力市场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逐步消化大学毕业生在短期内的超量供给。

3、大学生自身定位偏颇。都希望找收入高、待遇好的单位。由于我国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东西部地区之间、沿海地区和内地之间的差距较大,大学毕业生选 择就业区域时,过度集中于北京、上海、深圳等热点地区,造成这些地区的就业压力明显增加。同时,大学生“高不成,低不就”心理定位严重影响就业。据中新网报道,2011年第二季度本科生最难找工作。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高中、大专、本科、硕士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求职人倍率分别 为0.96、0.92、0.91,0.87,1.42。即100名初中生竞争96个岗位,而100名本科生只有87个岗位可供竞争,造成本科生就业难的最主要原因之一是目前本科生“高不成、低不就“的心理状态。

二、应对大学生就业难题的对策

由于造成大学生就业难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切实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用人单位、大学生、高校及社会共同努力。

(一)首先,用人单位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改变唯经验论、唯学论摒弃用人歧视,鼓励人人都作贡 献,人人竞相成才。

其次,选人标准要合理。用人单 位要根据自身规模、性质、发展状况、岗位实际,制定相关岗位说明书,细化岗位职责,按照岗位的要求,制定合理选人标准,确定招聘人员质与量。

(二)大学生应对就业难题的对策

首先,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包括素质与能力。当代大学生必须有把自己事业与国家进步、社会的发展及人类的文明融为一体的品格,崇尚真善美,坚持真理,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并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大学生要争取知识广博,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素养,具有创新精神,随机性、灵活性的思维方式,做到因人、因时、因事而异。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面临更加激烈社会竞争,能视变化为机遇,视困难为坦途,有顽强的自制力,坚定的信念,及对生活充满期望,充满热情。同时,要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健康欠佳会减弱人才的决策能力,因为如果要达 到目标需要体力与耐力,一个人就可能因体力不支而 放弃。除素质外,还需要注重能力的培养,能力是一个人素质的外在表现,是在社会中直接产生作用的那部分内容,当前社会大学生必须尽可能培养自己处理信息的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系统看待事物的能力、处理好人与资源的能力、运用技术的能力等。

其次,加强社会实践。大学生可利用假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提高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积累工作经验。

第三,正确就业定位。当前大学生求职择业应当面对现实,根据市场实际状况更新观念,转换思路,到最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工作,而不应过分关注工资水平及地理位置等,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最终实现人生价值。

第四,先就业后择业。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不得已时,大学生应转变就业观――先就业后择业,求职择业不可再像过 去那样追求一步到位,如果斤斤计较眼前的职业岗位是否理想,那就会失去许多起步的机会,可以在先就业过程中积累工作经验,使自我价值得到较大的提升,为以后找到理想的工作奠定基础。

(三)高校提高大学生就业的对策

首先,应该努力提高办学水平。高校应转变观念,把握教育国际化的潮流,加强世界高教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全面提高办学水平。高校应树立正确的教 育目标,积极培养大学生知识和能力,培养具有不断追求真理、追求科学精神,能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以上的综合素质优秀的大学生。

其次,不断进行教育改革,高校必须以市场为导向,紧密联系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加快调整高校专业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以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现有科类结构与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升级和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能完全适应,必须适时调整。实施高校扩招后,必须协调高校招生数量与质量的关系,必须实行不同层次教育要求水平不一的政策,如对高职教育实行宽松政策,对于本科及以上教育采取宽进严出政策,保证教育质量。必须强调的是,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出现技术工人需大于供的态势,特别是高级技术工人极度缺乏,在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时,缩短高职教育年限,变现在的3年为2年,既有利于这类学生提早就业,也有利于满足用人单位对这类人才的需求。

第三,建立完善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高校要尽快建立和完善集教育、管理、指导和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 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体系。建立以服务为主的高校 毕业生就业工作机构,并能独立开展工作,为毕业生 和用人单位提供信息服务,咨询服务,指导服务,培训服务等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式的服务内容和服务形式,为大学生确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择业观,掌握竞争技巧,积极参与人才市场的竞争创造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杨昆,朱利泉,李帮秀,万华方.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探讨[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0(5).

[2]张鹏翔,李红娟.当前形势下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思考[D].2010(24).

篇9

针对目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困难这一问题,分析其存在现状及其形成的原因。在调查研究中发现,以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为切入点,可以有效增强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基于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不足的现状,可以通过加强对大学生实践创新精神的培养,大力营造科技创新的环境,以及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科技创新教育中的作用等来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进而增强其就业竞争力,缓解就业形势。

关键词:

大学生;科技创新;创新能力;就业竞争力

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是困扰各高校的一大难题,也一直备受社会各界关注。已有的调查显示,在影响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因素中,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有着重要影响,且越来越受到学生自身以及用人单位的重视。所以,如何通过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为切入点,来增强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已成为急需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一、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和科技创新能力的关系

伴随着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和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可以说,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不仅直接关系到学生个体自我价值的实现,而且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的有序、健康发展以及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主要影响因素依次为:实践动手能力、科技创新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我提高的能力。大学生普遍感到其科技创新能力急需提高,用人单位也对毕业生的科技创新能力提出了强烈的需求。

二、当前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发展现状

在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对科技创新能力提出高要求的同时,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发展现状却并不容乐观。

1.参与科技创新人数较少,学生参与面不广。由于我国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模式,强调书本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个性品质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大学生创新素质的提高,影响了更多的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调查显示,虽然大多数学生有参加科技活动的意愿,但却有80%的学生对学校开展的科技创新活动知之甚少,甚至有的连参加的途径都不知道,这说明科技创新活动对于大学生的宣传还不到位。调查结果还显示,参加过科技创新活动的大学生,在科研中更多的是在执行老师的想法,被动地完成老师安排的任务,很少主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缺乏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2.大学生普遍缺乏冒险精神和创新素养。在传统习惯的影响下,大多数大学生怕吃苦、求稳定,因此在能力培养和实际就业中形成了一些思维定式和认知误区。一是相当多大学毕业生局限于经济发达的地区,对于有巨大潜力和需求的欠发达地区及其行业缺乏热情和远见。二是大学毕业生把所谓的“白领、金领”行业当成就业首选,而对其他行业冷眼相看。三是大学毕业生热衷于大公司、名牌企业,而对中小企业或民营企业漠然置之。此外,由于刚毕业的大学生缺乏资金、项目等物质基础,加之人际关系缺乏、心态不够积极、承受挫折能力较差等原因,造成大学生创业之路艰难。这都反映了我国应试教育模式下培养的大多是应试人才,缺乏冒险精神和创新素养,无法适应发展迅速、关系复杂的社会。

3.科技创新相关的制度建设力度不够。虽然社会对科技创新人才的需求急剧增大,但是我国目前对于大学生科技创新大部分还停留在政策支持上,真正有利于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因素还很缺乏。要抓好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促进创新人才培养,制度建设是基础。要抓好大学生创新活动必须大力加强制度建设,才能确保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经常化、制度化和科学化。目前有关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规章制度还很不健全,有些规章制度因过于陈旧,已不适应科技创新活动管理需要,现有的制度不利于充分调动学生和指导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利于发挥他们的创造性。此外,现有的某些规章制度执行不力现象也不同程度存在。因此,加强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制度建设是当务之急。

三、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为切入点增强就业竞争力

针对当前大学生就业的现状以及当前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发展中的问题,急需通过以下切入点来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进而增强其就业竞争力。

1.加强对大学生实践创新精神的培养。在科技活动中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科技创新活动的中心应该是学生,教师的职责主要在于对学生鼓励、鞭策和引导,为学生创造条件、提供帮助,使学生的设想得以实现。具体如何去做,应当放手让学生实践,明确“自己选题、自己设计、自己完成”的原则,教师决不能包办代替,从而培养学生科学方法和创造精神。同时,丰富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方式:开展各类科技活动,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加强课程实践环节;认真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竞赛等。

2.大力营造科技创新的环境,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科技创新素质的培养取决于宽松的、有利的环境,这是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外部条件和保障。有了宽松的、有利的环境,才会有自主的学习,才会有创新的意识,才会有创新的能力,才能营造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良好氛围环境,从而在根本上保证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的实施,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比如充分利用校内资源,加强学生科技实验实践基地的建设,特别是对学生社团的建设;加强学科专业介绍,提高学生的认知和兴趣,调动其投身科技活动的积极性;开展科技讲座并注意加强科技活动的连续性。

3.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科技创新教育中的作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素质,造就科技创新人才起着主导作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引导大学生认识到培养创新素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到只有创新才有进步,惟有创新才能取胜;帮助大学生树立的科学世界观,形成与时俱进的思维方式,树立为国家、为民族、为人民而不断创新的思想,增强创新的内动力;通过各种活动,培育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与社会态度,从而影响与指导创新行为及其成果作用力方向。

四、结语

以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为切入点,增强大学生就业竞争力,进而促进学生就业创业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程。在实际工作中,应当注意引导其创新意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创新学习、更新观念,充分发挥高校优势,充分整合利用资源搭建就业创业平台,促进大学生尽快走上合适的工作岗位,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1]周夏.独立学院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分析及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0.

[2]于蓬勃,成桂兰.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现状与对策研究[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1):309-310.

[3]牟静.“四元”定位法在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中的运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07):176-179.

[4]孙景福,杨然兵,王德国,等.以提高就业竞争力为导向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研究与实践——以农业机械化专业为例[J].农业工程.2016(02):107-109.

篇10

摘要:一直以来,普通高校大学生就业都是人们高度关注的话题。近年来,高校大学生就业难、就业率低的问题更是受到国家高度重视。由于经济发展现代化,社会发展对大学生就业要求不断变化,学生难以适应社会变化的问题日益突出。要使大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变化,提升大学生就业力是主要方法之一。本文从辽宁省普通高校大学生就业现状出发,分析高校毕业生就业力的提升路径。

关键词: 辽宁省;普通高校大学生;就业力;提升路径

1. 前言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发展趋于现代化,工作岗位对新型人才的需求急剧上升。而大学生作为受过高等教育的群体,刚好符合新型人才的首要条件,所以社会、国家对大学生就业一直都寄予厚望。而近年来,普通高校大学生找工作困难的问题日益突出,这就引发高校、社会、国家的深思。为何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关键还是在于现今普通高校大学生就业力整体水平不高。本文将以辽宁省为例,在提升大学生就业力方面所采取的措施,主要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高校的教学模式,学生的实践活动及综合能力方面进行说明。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与个人利益、高校发展、社会和谐以及国家安定都密切相关,而要提升大学生就业力的整体水平,需要高校、社会、国家以及各方力量的帮助,这是大众共同的需要解决的问题。

2. 辽宁省大学生就业力的现状分析

据相关调查显示,辽宁省普通高校大学生就业现状与全国高校大学生就业现状相似。由于近年来国家教育体制的革新,为响应国家号召,各大高校进行扩招,使高校大学生的数量骤然上升,这就意味着高校毕业生的数量也会随之增加,到201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七百多万,而辽宁省的毕业生也占了一定数额。扩招以来,普通高校大学毕业生的人数与社会岗位的需求达不到平衡,导致大多数的毕业生处于待业或长期待业的状态。这样的现状也跟大学生自身的就业力不强有一定的关系。

现今,辽宁省大学生就业力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大学生学习能力薄弱,缺乏创新。由于我国教育制度存在的弊端,我国高校教育模式仍主要以应试为主,教学也主要以课本知识为主,不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引导学生创新,学生的思维就被传统的模式禁锢,致使学生对学习新事物缺乏主动性和创新能力的缺失,就无法胜任应变能力强的工作。第二,大学生实践能力不足。大学生在就业时,一般公司对其工作能力都要求有一定的实践能力或实践经验,而对于有实践经验的学生则成为他们就业的重要优势之一。据了解,我国用人单位很注重大学生的实践能力与经验,甚至以此作为入职考查的标准。第三,大学生所学专业知识与工作需求联系不密切。大学课程主要注重课本理论知识的教授,有些教材基本是长时间不更新,这就不符合社会快速发展的规律,与社会发展需求脱节。

3.提升就业力路径

3.1政府政策

为提升学生就业力,辽宁省政府应颁布更完善、更有效的相关政策,从优化外部条件出发,为大学生提升就业力创建一些有利的条件[1]。首先,政府应对已有针对高等教育的优惠政策,进行审核考察,了解相关政策通过实施后,所达到的效果和作用。根据反映效果,对旧的政策进行改进和完善,以达到为大学生就业力的提升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其次,政府不仅要关注提升的外在因素,更要从注重大学生就业力开发政策的实施,从根本上帮助高校提升学会就业力的入门难题。最后,政府应该加大对提升大学生就业力的资金投入,对高校大学生提升自身就业力的项目设立奖励制度,同时,减轻了高校的提升负担,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各大高校对提升学生就业力的积极性,还可以激励学生对自身能力的培养,最终达到提升大学生就业力的目标。

3.2职业生涯规划

每个大学生在进入大学校园开始,应该对自身的大学生活有一个明确的定位、目标以及职业生涯规划。通过制定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目标,让自己在大学期间,成长为就业力强,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而提升学生就业力,培养学生正确的就业观是首要条件。就业观主要是个体在经过学习的前提下,在工作以及坚持把工作做好的自我认知的体现。学生在有就业观的意识下,持有正确的就业观,对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课程才有更好的理解,对自身就业力的提升有一个良好的开端。

高校要做好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首要任务是要与时俱进的革新学校的就业指导理念[2]。首先,高校要改变注重学生仅实现就业的目标,更要以学生全面综合能力提升为主要目标。摈弃仅仅停留在找工作层面的就业指导观念,指导学生对自身价值进行肯定,培养学生对自身能力的自信心,同时,引导学生认清社会发展趋势,形成正确就业观的意识,从而更利于今后的社会工作。此外,高校要改正过于注重就业指导结果的观念。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是一个长期的教学过程,过于对结果的关注,会使就业指导的教学质量得不到保证,这样会与教学期望适得其反。高校应该更注重就业指导过行程中,学生问题的解决,与就业指导教学方法的改进。

3.3改进教学模式

不合理的高等教育课程,是导致大学生就业来缺失的重要原因之一。纵观辽宁省各大普通高校各专业的教学课程,主要是以理论知识为主,实践课程是少之又少。这就导致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不足的结果。因此高校的教学目标,应该更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仅仅教授理论知识是不够的[3]。各大高校应改进、优化学校的教学课程,形成理论结合实践的教学机制,更重视实践课程的教学,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达到合理的要求,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另一方面,高校应将学校的教学课程与社会岗位的需求建立紧密相连的关系。时刻关注社会发展趋势,根据社会需求的变化,相应的对教W课程进行改进,以社会需求为基础,对学生就业力进行针对性的培养。

3.3.2改进教学方法

在优化教学课程之后,相应的教师的教学方法也需要进一步改进。教师不能以陈旧的教学方法来教授新时代的学生。现今,社会快速发展,学生都是受现代文明的熏陶,过于古板的教学方法,激发不了学生的学习 热情,也就达不到教学的目标,更实现不了提升学生就业力的要求。所以,高校教师应与时俱进的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跟上时展的脚步,结合新的理念实现教学的任务。同时,教师还应借助有利的现代教学设施,如多媒体等,以达到提升教学质量的目的,还可以通过现代的通讯软件,构建与学生的交流平台,通过与学生的交流,了解学生学习存在的问题与需求,根据学生的反映,对自己的教学方法做出相应的调整,解决学生的疑惑,以达到高质量的教学目标。

4.结束语

总而言之,普通高校学生就业力的提升是一个长期的教学过程,需要各大高校坚持不懈的努力实施教学。本文笔者就辽宁省的普通高校大学生就业力提升路径作了简要分析,从中可以了解辽宁省普通高校大学生的就业现状,也可以学习、借鉴为提升学生就业力所采取的措施,其主要从政策实施,学校的职业生涯指导课程,实践活动,学生综合能力等方面的措施,对提升本省甚至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就业力起到一定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陈航峰.基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毕业生就业力提升探析[J].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01) :174-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