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教育资源现状范文

时间:2023-09-19 16:52:2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乡村教育资源现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乡村教育资源现状

篇1

一、乡村学校负债累累

由于农村学生的学费难收齐,而教师的办公经费又不足,很多农村学校只得向私人借款维持学校的正常运作。有的学校为达到普九标准向私人借贷修建设施,等到新学年开始就从学杂费中提取一部分支付债务。有些地方主管教育部门不顾农村的现状而要求一些小学、中学一定要达到普九标准,这无异是在让学校背负沉重的债务。更有些学校为应付上级的各种检查,花费巨额的招待费。导致农村教育的发展变得越来越艰难,有很多农村少年儿童无法得到公平的受教育机会,造成很多农村少年儿童望学兴叹,以致不得不离开学校。农村学校的负债累累将严重阻碍农村教育的发展。

二、杂费和书费让学生家长难以承受

在调查中了解到,农村经济发展较落后,农民相对较贫困。政府在财政支出吃紧,教师工资难以发放的情况下,就通过增加学杂费,从中提取一部分发放给教师,以弥补财政亏空。有的学校为拿到出版社的回扣,把出版社的一些辅导材料强行要学生购买;一些九年义务教育的课程如美术、音乐、手工等因没有师资和条件完成教学如同虚设,但这些书还得学生购买,这些书除了增加他们的负担还有什么用?而农村还有一种怪现象就是摊派多,修路筑桥建戏台等,都要他们出钱,农民靠种几亩地如何能应付这么沉重的负担?

三、师资力量严重不足,教师问题多多

乡村学校任教的老师大多是民办教师,他们的学历通常都是初中到高中水平,而且没有经过正规的师范教育。根据规定要转正参加培训考试得花一笔不少的钱,由于地方财政支出有限,教师工资又难发齐,这给教师带来沉重的负担。而很多乡村任教的教师还要承担一些摊派,如修建公路、地方报纸的征订,这些费用全都直接从教师工资中扣除,这些摊派根本就不同教师商量,犹如强

盗拦路抢劫,这些做法直接损害了教师的利益。一方面当地专科师范毕业生回乡任教,但政府由于教师工资、住房、福利待遇等支大而无力接收,另一方面没有经过正规师范教育的民办教师又由于能力有限而对学生的引导及培养造成阻碍。这就导致教育资源被浪费,而少年儿童接受知识的领域变得越来越狭窄。

四、资源分配不公平

在调查中,可以看到资源分配不公平的现象:各政府、电力、交通等机构拥有资源支配的权力,它们利用部门所掌握的权力最大限度地实现部门利益,或从财政分配计划中优先得到所需资金,他们的办公室及职工住房等都是最好的。而教育资源却少之又少,何况城市人口的教育需要被优先满足,农村人口得到的教育资源就非常有限,远远无法满足农村人口接受教育的需要。在一所农村中学中我看到一种现象:篮球场是黄泥地,足球场是一块荒田,实验室的仪器陈旧的难以利用。如此的设施怎么进行有效的教学呢?相反在城镇的小学,教学活动多种多样,体育设施和其它教学设备可以说是完善,如此的差距是为什么?是资源的分配不公平。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平,使农村少年儿童处在教育资源非常短缺的环境中,而无法接受良好的教育,这不仅严重阻碍农村少年的发展而且使农村青年就业更难。

篇2

 

一、前言

 

教育是人类活动中的一个重要节点,教育可分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等类别,其中小学教育占学校教育中最重要的部分。

 

(一)学校小学教育的重要性

 

1.小学教育在身体素质方面的重要性

 

小学教育除了学习基础知识外,还重在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增强孩子的身体素质,在小学时期培养孩子对预防疾病和身体健康的保护是很重要的。

 

2.小学教育在学习知识方面的重要性

 

小学是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熟练掌握学习技能,开发智力的重要时机。

 

3.小学教育在思想品德方面的重要性

 

小学是锻炼孩子坚强的意志,培养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的重要节点。

 

(二)学校小学教育的意义

 

小学教育是高职教育的铺路石,不仅关系到未来个人的前途发展,还关系到民族的兴衰,“万丈高楼平地起”小学教育尤为重要。

 

二、广西偏远山区小学教育及管理现状

 

广西地处中国南方沿海,四周地势多为山地与高原,多山的地形环境和复杂的水文特征影响了农村的经济发展,带给偏远地区农村的小学教育不可磨灭的影响。与城市相比,偏远山区的小学教育有很大的不同。

 

(一)城市小学教育的发展现状

 

随着全球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学校教育更加严格,也越来越多样化。从小学开始,学校和家长就注重开发孩子学习的主动性和发展的全面性了。

 

根据政府规划的城市小学的建设标准,除了基础的教学教室外,城中的小学还另设有美术教室、音乐教室、计算机教室等多功能教室。学校的选址大都在交通方便、地势开阔、环境优美的地带。学校的师资力量雄厚,大多数教师教龄长,毕业于高校,有专业的从业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

 

城市的小学教育偏向人性化,更注重孩子的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除了培养孩子的基础教育知识外,课外的拓展活动也成为了小学教育必不可少的一项学习。小学教育在教育形式和教育方法上越发趋于完善。

 

(二)农村小学教育的发展现状

 

由于地理位置的偏远和经济发展的滞后,农村的教育问题一直是社会广大群众关注的重点,偏远山区的小学教育管理有以下现状:

 

1.乡村学校生源缺少造成学校教育困难

 

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扩大和城市教育资源的丰富,使得农村的大量人力物力向城市输出。这些输出使农村人口不断减少、人口出生率降低、劳动力缺少。生源萎缩,学校招生困难,乡村学校教育管理艰难。在广西,很多偏远山区一个乡里只有一所小学,整个学校人数几乎不过百。据数据统计,在一个辖管7、8个村,人口达4千多人的广西中等山区张乡只建有一所小学,每年中途离校的多达3、40人,而每年招收的生源不过20几人。张乡10年在校学生人数为160人,11年为120人,12年为100人,每年几乎以20多人的速度在递减。

 

2.乡村小学教师老龄化,师源缺乏问题严重

 

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差、生活环境艰苦,乡村教师工资待遇低、发展机会少,这些造成了农村优秀教师的大量流失。在广西一些偏远的小山村里一个学校只有一两位教师留守,山区的教师年龄普遍偏高。据统计,在广西偏远山区50多岁的老龄化教师队伍占教师队伍80%的比例。偏远山区学校资源不足,经济实力差,无法吸引年轻的高素质的教师来教学。而在城市中更多优质的教师队伍流向高校,使得城市乡村教育更加二元化。乡村学校师资队伍因没有新鲜血液加入,思想守旧,教学理念陈旧,使得乡村教育更加落后。

 

3.乡村学校办学经费不足,基础设施落后

 

农村里的孩子想要走出大山,走向城市,只有受教育读书这一条途径,小小的教室,已经成了他们放飞梦想的地方。可是有时候因为学校的办学经费不足,学校设施落后,硬件设施跟不上,软件设施如图书以及与教学课本相配套的资料等缺乏,使得孩子们的教育不完善,教学素质低下。这样不平等的教育条件也体现了教育的地域局限性和不公平性。

 

三、广西偏远山区小学教育及管理的对策

 

解决广西偏远山区小学的教育管理问题,改善学生的教育学习环境刻不容缓。针对偏远山区的教育管理问题,本人有以下几个简要的对策概述:

 

(一)政府的资金投入要满足乡村教育的发展需求

 

偏远山区小学的资金投入不足,难以吸引高素质教育人才进入乡村教师队伍。因资源的分布不均,政治、经济、文化资源与教育资源集中投入在城市里,使得每年都有许多骨干教师从乡村学校流向城市学校,所以加大政府对乡村教育的投资是很重要的。

 

(二)建立有效的教育机制,改善校园环境

 

降低乡村小学生的生活学习费用,义务教育贯彻始终,让贫困生也有学上,以此扩大生源。改善教育机制包括改善校园硬件和软件设备条件,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加大教育资源投入。

 

(三)加强建设标准化的师资力量,提高校园的教育质量

 

提高偏远山区教师的工资待遇,适当放宽教师编制,招聘不同专业领域的教师,多样化教学,让孩子全面了解不同课程的知识,对紧缺的课程教师可选择区域性的调配。

 

四、总结

 

相较于城市中现代化的小学管理教育体制,农村的教育管理体制方针还需要加强完善。这些完善不仅需要政府的经济支持和相关政策的扶持,还需要教育资源的有效配置与全社会人民的广泛支持和关注。

篇3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和“科教兴国”方略的实施,我国农村中小学取得的成绩是众所周知,有目共睹的,特别是党的xx大以后,我国农村教育事业驶入了又好又快科学发展的轨道。目前,在我国农村普遍实施了根本意义的九年义务教育免费机制,不仅巩固和加强了农村义务教育普九成果,同时,还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创建进程。

然而,受传统教育的束缚和影响,长期以来,我国农村教育结构单一,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薄弱。应试教育积重难返,一些地方往往把升学率作为教育工作近乎唯一的标准,致使农村教育与当地生产和群众生活脱节忽略了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长此以往,必将影响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进而影响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

二.调查方式

我选择了访谈的调查方式,通过访谈的形式,探寻农村义务教育的现状为农村义务教育建言献策。在访谈人群的选择上,我根据典型性广泛性原则,寻找影响乡村义务教育的各大主体:学生,教师,家长等进行了访谈。

三:农村中小学教育现状及成因分析

1.教育经费的严重不足。农村中小学教育资源的严重短缺首先体现在教育经费的严重不足;最近几年,国家对教育的投入占gdp2%的比例,然而就这2%绝大部分都投入到高等教育和城市中小学教育中。由于教育经费的严重短缺,加之某些官员政绩思想膨胀,农村中小学基础教育设施缺乏落后,造成正常的教学活动无法开展,音体美劳等课程都因教学设施的缺乏而无法开展所谓的现代化教学设施也是绣花枕头,成了摆设。由于信息渠道不畅通,能熟练使用电脑的不足半数,远程教学成了空想。

2.师资力量薄弱。乡村中小学的教师大部分不是正规中等师范学校毕业的,几乎清一色的民转公。他们中只有少数受过专业培训,大部分是凭借日积月累的教学经验开展工作的。教法陈旧,观念落后,教师队伍年龄结构偏大,知识结构老化,知识面窄。

3.应试色彩浓郁,师生不堪重负。“考,考,考,教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数十年来,农村中小学教师一直无法走出应试教育的怪圈,究其原因是县乡教育行政部门在学年末,年终考升学率,非毕业班优秀率,合格率,统一排名。学生成绩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师的晋级加薪,于是老师也顾不了“千呼万唤始出来的素质教育”,一味延长时间。有道是:“不管是黑猫白猫,考得高分就是好猫。”

4.德育教育令人堪忧。重智育轻德育,是农村中小学中存在的普遍现象。不少学生心理欠缺,甚至扭曲,打群架,偷盗,出入网吧,侮辱师生。

5.升学无望,就业无路,致富无术。据有关资料统计,全国大部分地区初高中毕业生中60%以上要回到农村,尤其是农业地区和中西部地区达到80%以上。这些学生大都返乡务农或外出打工,但农村普通初中教育,尤其是课程设置,教材编写与农业生产经营,城乡经济发展实际需要脱节,学到的基础文化课解决不了很多农村产业技术与经营管理问题。毕业后的农村青年不能尽快融入到当地经济建设中,造成农村劳动力的巨大浪费和盲目流动。

6.初中学生流失现象死灰复燃。除学生家庭经济困难这一客观原因外,还有教师敬业精神差,教育理念落后,教育方式陈旧,教学质量低下等,也是导致学生厌学而流失的主要原因。

7.农村留守儿童居多,缺乏家长关爱。

四.改变农村教育现状的策略。

1.加大农村教育资源投入,最大限度的改变农村教育资源不足的状况。要把教育经费的挪用作为重点来抓,把有限的教育资源用到实处。

2.全面提升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整体综合素质。加大师资培训力度,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清退不合格教师,招有具有大专学历的毕业生回乡任教,同时改善教师的福利待遇状况,完善农村教育资源配置,促进农村教育的公平正义。

篇4

关键词:学前教育 城乡差异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12-197-03

学前教育是教育体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人一生发展中不可跳跃的阶段。目前河北省的学前教育事业发展势头总体良好,但是,由于历史上城乡二元结构以及长期以来城市中心价值取向的存在等问题,导致学前教育发展存在城乡差异。农村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仍然是一个薄弱环节。缩小城乡差距,促进教育公平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河北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公平教育惠及全民。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保障公民依法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建成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缩小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对学前教育近期发展目标作了具体陈述:“努力构建覆盖城乡、布局合理、办园规范、师资达标、保教质量合格的学前教育网络”,“‘十二五’末,全省在园幼儿人数达到210万人,学前3年毛入园率超过70%。”随后,河北省内各市也都制订了相应的《学前教育三年(2011―2013年)行动计划》,行动计划就学前教育的发展目标、保证措施等做了具体陈述。

本文对河北省学前教育发展的城乡差异进行实证研究,采用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等统计方法对河北省各市的城乡学前教育发展情况做出综合评价。

一、河北省学前教发展的城乡差异现状

河北省教育厅数据显示:2014年河北省城镇幼儿园5678所,其中公办幼儿园2075所,占总数的36.54%,在园幼儿1203232人;2014年河北省乡村幼儿园5759所,其中公办幼儿园4207所,占总数的73.05%,在园幼儿965254人。河北省学前教育总体发展情况良好,但是,由于每个市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水平、地理环境、政府政策以及当地人对学前教育认识程度等因素的不同,各地的学前教育存在城乡差异。论文从受教育机会的现状、师资和幼儿园三方面来分析河北省学前教育发展的城乡差异F状。数据主要来源是各市统计年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以及河北省教育厅。

(一)河北省各市学前教育受教育机会的城乡差异

受教育机会主要体现在入园率这一指标上。通过数据计算得2014年河北省各市的毛入园率,即3~6岁在园儿童数与适龄儿童之比。

从图1中可以看出,河北省各市城乡之间、市与市之间学前教育发展都不均衡。各市城镇毛入园率都高于乡村毛入园2倍左右,张家口地区甚至达到5倍;对数据分析处理得河北省城镇毛入园率为94.08%,学前教育基本普及,而乡村毛入园率仅为47.47%,乡村学前教育发展水平远低于城镇发展水平。此外,河北省各市间的城乡毛入园率也存在很大差异,张家口乡村入园率最低,为25.31%;保定最高,为61.93%;衡水无论是城镇还是乡村入园率都比较低,平均水平据河北省最低;总体来说,保定、邢台发展最为均衡。

(二)河北省各市学前教育师资方面的城乡差异

教师在教育发展及教育水平的提高起着关键性的作用,高质量教师队伍是教育发展的必备条件。下面就河北省各市城乡幼儿园师资情况进行对比。

从上图可以看出河北省各市间以及各市的学前教育师资方面存在城乡差异。首先,不考虑幼儿教师的专业素质,单纯从比值来看,河北省各市城镇地区的生师比低于乡村的生师比,城镇都在20以下,生师比比较合理;而乡村一般介于20~40之间,秦皇岛和沧州甚至达到60以上,极度缺乏从业教师。其次,乡村生师比看似良好,但是这是在园幼儿的情况,如果考虑适龄儿童数与教职工数之比,则数值要大得多,乡村约为71,城镇为19。最后,教职工数方面,乡村与城镇幼儿园教职工数之比0.42,乡村与城镇幼儿园在编教师数之比0.73,远没有达到乡村与城镇的适龄人口数之比1.59。

综上所述,河北省学前教育师资不足,乡村幼儿教师严重匮乏,秦皇岛和张家口市幼儿教师处于极度短缺状态。

(三)河北省各市学前教育幼儿园方面的城乡差异

2014年河北省城镇幼儿园5678所,其中公办幼儿园2075所,占总数的36.54%;河北省乡村幼儿园5759所,其中公办幼儿园4207所,占总数的73.05%。城镇公办在园幼儿数571835人,占城镇总在园人数的47.49%;乡村公办在园幼儿数766745人,占乡村总在园幼儿人数的79.43%。为了更清楚的了解各市幼儿园的短缺情况,用适龄儿童数与幼儿园数之比这一指标来衡量。我们从以下三方面分析河北省各市学前教育幼儿园方面的城乡差异:首先,河北省各市间乡村与城镇幼儿园数之比1.01没有达到乡村与城镇的适龄儿童数之比1.59,其中秦皇岛乡村与城镇幼儿园数之比最低,邢台、保定、邯郸、衡水的大于1,其余城市介于0.5~1之间;其次,乡村平均每个幼儿园的适龄儿童数也比城镇平均每个幼儿园的适龄儿童数高,城镇格式之间相差不太大,大约在200左右,但是各市间的乡村平均每个幼儿园的适龄儿童数相差较大,承德最少为154,低于200,秦皇岛、张家口、廊坊高于500,其余城市介于200~500之间;最后,从公办园占比来看,乡村的公办园占比大于城镇的公办幼儿园占比。

通过分析,乡村的幼儿多但是幼儿园数量少,又乡村幼儿园的公办园占比高于城镇,但是乡村的入园率远低于城镇,其他指标也低于城镇,这说明一方面农村公办幼儿园不足,远没有达到“广覆盖、保基本”的目标,政府应统筹规划城乡学前教育布局,加快建设一批公办幼儿园;另一方面说明农村民办幼儿园不足,因此,在政府投入一定经费的同时,贯彻“多渠道办园”方针,坚持以农村公办园为主导和吸取社会资源办园同时并举,通过捐资助学、合理收费的多种渠道,拓宽投资渠道,作为学前教育经费的重要来源,为农村学前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经济保障。

二、基于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的河北省学前教育发展的城乡差异的综合评价

(一)主成分分析

本研究在实际数据的可获得性及代表性的基础上,对河北省学前教育城乡差异从受教育机会的现状、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状况入手进行分析。受教育机会主要体现在入@率这一指标上;对于教育资源配置现状的分析,采用生师比、公办在编教师占比、公办园比例作为分析指标。即选取入园率X1、师生比X2、公办在编教师占比X3、教育部门办园占比X4作为分析指标,对河北省乡村和城镇的学前教育发展情况作综合评价。

利用spss软件对河北省各市乡村的四项指标数据作主成分分析,得到方差解释表,见表1。

由表1可以看出,前2个特征值的累积贡献率已达到85.928%,这说明用前2个因子来反映事物的信息占全部信息的85.928%以上,于是,取前2个因子作为主成分,用F1、F2表示。

由主成分载荷矩阵可以看出,师生比,在编教师占比、教育部门办幼儿园占比在第一主成分上载荷教大;入园率在第二主成分上载荷较大。因此,可将第一主成分命名为教育资源配置主成分,第二主成分命名为受教育机会主成分。

两个主成分的函数表达式为:

Fi=viX,(1≤i≤4),设wi(1≤i≤2)是表2的第i列系数作为元素的向量,则

算出各主成分的得分后,综合得分

通过计算得到各地综合得分及排名。类似,对城镇的四项指标数据做主成分分析,计算综合得分。

(二)聚类分析

为了更好地了解河北省各市的学前教育发展的城乡差异情况在河北省处于什么位置,我们采用入园率、师生比、乡村与城镇幼儿园教职工数之比、乡村与城镇幼儿园数之比等11个指标数据,利用spss软件作聚类分析,利用系统聚类法中的Q型聚类方法对数据进行聚类,得出分析聚类结果。河北省11个市可分为三类,分类结果如下:

由上表,河北省学前教育城乡发展的总体水平大致可分为三类地区,第一类地区的学前教育发展的城乡差异情况优于其余两类地区,第三类地区学前教育发展的城乡差异则很大,需要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

从聚类分析的结果可以看出,学前教育城乡差异情况和该市经济发展水平没有太大关系。第一类地区的邢台、承德、衡水,第二类的张家口,第三类的秦皇岛属于四线城市;作为二线城市的石家庄、唐山则属于第二类地区;其他城市为三线城市,分布在三类地区中。

三、结论及政策建议

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河北省学前教育发展存在显著的城乡差异,除了公办园占比外,城镇的入园率、生师比、公办在编教师占比三项指标要优于乡村,农村的学前教育发展水平远低于城镇;河北省各市的学前教育发展的城乡差异程度也不同;根据聚类分析结果,河北省学前教育城乡发展的总体水平大致可分为三类地区,前教育资城乡差异情况和该市经济发展水平没有太大关系;乡村公办园较多、民办园少,但是乡村学前教育发展落后于城镇。

对于如何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国家以及河北省政府已经出台一系列政策,就学前教育发展目标、发展措施提出了明确的指导性意见。《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指出,推行“三为主”模式,加快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健全和完善全省以政府和集体办园为主、以公办教师为主、以政府和集体投入为主的农村学前教育发展模式。把农村学前教育纳入农村公共事业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将幼儿园作为新农村公共服务设施统一规划,优先建设。

对于如何发展学前教育,2014年教育部出台学前教育计划:五措施普及学前教育。教育部“五措施”明确指出:扩大发展普惠性民办园和城乡公办园。以区县为单位制订幼儿园总体布局规划,逐年安排新建、改扩建一批公办园。2015年底前,城镇小区按国家和地方相关规定补足配齐幼儿园。针对民办园采取落实用地、减免税费等优惠政策,多种方式吸引社会力量办园。各地2015年底前出台认定和扶持普惠性民办园实施办法;实现非在编教师同工同酬:通过多种方式补足配齐各类幼儿园教职工,有条件的地方出台公办幼儿园教职工编制标准。通过生均财政拨款、专项补助等方式,支持解决好公办园非在编教师、农村集体办幼儿园教师工资待遇问题,逐步实现同工同酬等措施。

因此,我们提出如下建议:首先,河北省及各市政府要认识学前教育的公益性、福利性和重要性,承担相应的责任,把学前教育纳入本地社会经济发展总规划中,实实在在地把学前教育摆在各级教育部门的议事日程上,把办好学前教育当作“硬任务”来抓,保证学前教育管理层层落实到位。其次,河北省及各市政府应保证学前教育事业经费的投入,尤其是农村地区,可以考虑参照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经验,将学前教育投入纳入财政预算。再次,多种渠道加大学前教育投入,制定优惠政策,鼓励社会力量办园和捐资助园,同时,依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幼儿园收费标准。最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努力提高幼教师资整体素质。

[本文系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课题“河北省学前教育资源配置失衡现状及对策研究”(批准号:140602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李传英,王玮虹.城乡统筹背景下学前教育均衡发展的理念与路径[J].学前教育研究,2013(7)

[2] 洪秀敏,罗丽.公平视域下我国城乡学前教育发展差异分析[J].教育学报,2012(5)

[3] 王海英.学前教育不公平的社会表现、产生机制及其解决的可能途径[J].学前教育研究,2011(8)

[4] 田志磊,张雪.中国学前教育财政投入的问题与改革[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11(5)

[5] 罗英智,李卓.当前农村学前教育发展问题及其应对策略[J].学前教育研究,2010(10)

[6] 汪冬梅.农村学前教育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6

[7] 睢丽娟.河北省城乡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水平综合评价[D].保定:河北大学,2011

[8] 张雪,袁连生,田志磊.地区学前教育发展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学前教育发展,2012(20)

[9] 庞丽娟.中国教育改革30年:学前教育卷[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10] 袁连生,冯晓霞.学前教育财政体制改革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11

[11] 蔡迎旗.幼儿教育财政与政策[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12] 杨挺,习勇生.重庆市幼儿教育发展水平城乡差异的实证分析[J].教育与经济,2012(4)

[13] 刘占兰,高丙成.中国学前教育综合发展水平研究[J].教育研究,2013(4)

[14] 田志磊,袁连生,张雪.地区间城乡义务教育公平差异研究[J].教育与经济,2011(2)

[15] 中国学前教育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中国学前教育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

篇5

1.1高校办学规模发展过快以前,中国高等教育长期处于低速发展状态,但是在经济全球化日益发展的大背景下,为适应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要求,国家教育部开始扩大高校招生规模,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速度不断提升。然而,高等教育发展过快,导致了一系列问题的出现。教育经费占用的比例加大,而且由于高校盲目扩招,导致学生的质量相对下降,与此同时,教育资源的不足直接影响了教育质量。

1.2高等教育发展不平衡由于高等教育发展不平衡,中国高校的层次日益鲜明,一些处于贫困地区高校的发展面临着被边缘化的困境。在许多发达地区,很多学校无论是在软件还是在硬件上已经向现代化一流学校迈进,尤其是学校信息化建设已基本完成,而在一些不发达地区,很多学校却还在为各方面条件基本达标而努力,根本谈不上任何信息化建设。这类高校既面临着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共同的问题,更有许多由于边缘化而导致的特殊问题。它们长期处于劣势发展状态,加之办学条件不足且科研实力不强,市场竞争力极其微弱。

2高等教育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

2.1办学理念滞后中国长期形成的传统办学理念是,教育是政府的工作,因而我国高校的经费投入都是以财政拨款为主,这样不仅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也造成了高校的长期经费不足。另外,我国的教育理念认为教育就是传输知识,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之下,学生就变成被动的,完全不考虑他们个人的兴趣爱好,最后导致培养出的中国学生学习成绩很好,但思维定式、创新能力差。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根本不能适应现在高速发展的社会,他们被社会所淘汰只是时间的问题而已。所以,我国的教育事业应该要借鉴国外一些优秀的教育办学理念,改变这种“死读书”的传统中国式文化知识传输,从根本上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育发展。

2.2教育投入资源不足我国的教育投入严重不足,我国各级政府对教育的投入虽不断增加,但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一直以来都较低,与我国教育发展的需求还存在很大的差距。我国的乡村学校办学条件还很差。很多乡村小学没有现代化的信息教学设备,教学设施缺乏,活动场地更是小的可怜。另外,乡村学校的师资队伍也不完善,有很多地方都是一个学校只有几个教师,一个教师要教几个年级的课程,这样的上课效果明显是不好的。以上这些都无法满足现代教育的需求,同时也严重影响和阻碍了我国整体教育水平和质量的提高。

3解决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所面临难题的对策

3.1优化办学理念国际交往能力是十分重要的,不能让学生知识局限在自己国家或者是本地区的范围内,要开阔学生的视野,放眼于世界,了解世界各地的风俗文化和。另外,学习文化知识要灵活,不能让学生只是一味地学习书本上的文化知识、理论公式,应该使学生多多动手实践,在实践中寻求真理,获得知识。学生的兴趣爱好也极为关键,现今社会,信息发达,变化也是多种多样,要培养学生各种各样的能力以应对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办学理念是高等教育的核心问题,只有从根本上改变并优化我们的办学理念,才有可能真正提高我国的教育质量,提高教育事业的发展水平和速度。

3.2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为了能够弥补我国教育资源不足的根本性问题,一定要根据高等教育的发展情况,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使其最大程度地发挥自身作用。国家一定要加大财政投入,尽量把资金向教育落后的地区倾斜,让落后的地区能够配备完善的教育设施和优质的教育资源,这样才能缩小各地之间的差距。另外,国家要适时调控,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加大对薄弱学校的优化力度,实行教师和校长轮换制度的措施,以保证薄弱学校的教师队伍建设。但是,我们也要注意,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不是搞平均主义,更不是教育的倒退,而是我们在大力扶持薄弱学校的同时,也要鼓励一些优质学校能继续提高办学水平,办出特色,从整体上提高我国的教育水平和教育质量,更好地推进我国科教兴国与人才强国战略。

4结语

篇6

教育领域的改革动向,是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的一大热点。不仅是因为教育是民生要务,也因为此次改革拿出的方案具体而可行。

当前教育的显著问题,就是资源分布不均造成的不公平,而现行体制在推进公平上尚显乏力。大到城乡差异,小到重点非重点学校差距,部分教育发达地区逐步形成“超级中学”的同时,一些贫困地区连基本校舍、师资都没有保障,乃至更进一步的高考户籍限制等等,从各个层面指向教育不公的现状。

教育公平,首先是让人人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在更高层次上,还要为人们提供平等的成长和发展机会,满足个人实现自身价值的需求。因此,无论城市还是乡村,经济发达或者欠发达地区,也不论家庭贫困或富裕,我们现在致力于追求的教育公平,已经不只停留在添置几张课桌椅和“一个都不能少”的初级阶段,而是覆盖到所有层次。总的来说,就是“低”的要“就上”,而非简单把高的拉低,搞平均化。

在现实中,包括教育资源在内的各种资源,都不可避免地存在分布不均的现象。应该看到,现在谈教育公平的背景,不是一切从头开始的建设,而是在现有基础上进行改革。于是,从现有资源调整入手,就成了最直接、效率最高的改革方向。

“改不动”是难题,改革动作够大,也继续提出了问题:改革如果只是截优补差,是否符合我们追求公平的根本出发点?本质上,这就好比粥还是那么大一碗,为了公平,就平均分配。平均是平均了,却不见得真的公平。

例如,在现有教育资源总量不变的情况下,包括教学设施、师资和相应投入等条件,教育平均的结果,很可能就是在迅速充实薄弱地区的同时,逐渐削弱现有优质资源集中的地方。这固然对亟须援助的群体大为有利,但是,对于原本享有,或者有可能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的群体而言,却也意味着一种不公平。可见,由部分群体“让利”的改革,显然存在缺陷。

任何在理论上正确可行的制度与措施,都要与现实接轨。因此,我们现在改革的目标,必然是让全体人民共享利益增量。中国国力获得极大发展,经济实力不断增长,这为推进公平提供了基础。对于特殊困难地区,固然要加大扶困力度,而总的前提,应该是全面提升资源总量和质量,让待遇低的往上靠,获得与其他国民群体相应的待遇。

篇7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乡村教育 治理困境 突破

中图分类号:G521 文献标识码:A

在城镇化进程中,乡村教育发展面临着学生大量外流、学校大量撤并等诸多挑战,如何保障乡村儿童就近接受有质量的教育是乡村教育发展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之一。

1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乡村教育治理的现实困境

1.1治理价值取向的偏失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乡村逐渐走向了衰落,乡村教育也相应地发生了改变,逐渐沦为了城市教育的翻版,出现了“乡村教育城市化论”的价值倾向。该观点认为,伴随着“新派”教师充实到乡村教育中,城市取向的教育理念、“现代化”的教学设计和方法使得传统的乡村教育逐渐丧失了乡土本色;大量乡村学校、教学点的撤并,使得乡村学校存在的空间场域发生了位移,随着大量乡村学校向城镇的集中,乡村学校存在的本土之根和文化场域受到了剧烈的冲击;伴随着现代性知识对地方性知识和乡土知识的控制和侵占,城市取向的知识选择机制导致在教学知识体系中,乡土知识被无情地淹没和遗忘。因而,无论是知识体系、课程设置、教学过程,还是整个校园环境都与城市教育别无二致。乡村教育的城市化论取向以“城市教育是现代的,代表着人类的未来发展方向,乡村教育是落后的,是需要着力改造的对象”为前提假设,本身是一种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忽视了乡村教育的历史基础、乡村社会的客观事实以及乡村教育的本体价值。

随着现代化的发展,现代文明在给人类带来巨大福利的同时,也滋生了破坏性的后果。工具理性对价值理性的觊觎,人类主体性的丧失、精神世界的荒芜等使得人类开始反思现代文明的价值,并在传统文化和乡村文明中寻找治愈现代性后果的处方。人们逐渐认识到了乡村文明的独特价值和文化底蕴,以及乡村教育之于乡村社会乃至人类世界的重要意义。因此,在乡村教育的建设和发展中,出现了“乡村教育特色论”的价值取向,即认为城乡教育的发展历史和现实背景是不同的,乡村教育具有不同于城市教育的天然资源和独特优势,乡村儿童的生长空间和个体经验也不同于城市儿童,因而乡村教育发展的价值取向应有别于城市教育,乡村教育发展必须以坚守传统乡村文化为前提,审慎利用现代文明和技术。

1.2治理主体的单一化

一方面在乡村教育治理过程中,无论是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还是教育质量的监测和评估,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缺乏让教师、学生和家长参与、商议和合作的意识,广大教师、学生和家长群体并未进入管理者的视野,遑论参与乡村教育治理。另一方面,作为乡村教育的真正实施者、受教育者以及利益直接相关者,教师、学生和家长亦没有作为真正的主体参与乡村教育治理,这不仅缘于其缺乏一定的治理能力和支持条件,更在于其从未意识到自己的教育主体地位,也尚未萌生过参与乡村教育治理的主体意识。为此,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单一化管理和垂直式管理成为了乡村教育治理的客观现象。在一定程度上讲,乡村教育治理主体的单一化有助于相关政策的传达和执行,自上而下的政策下达和自下而上的信息反馈有利于提高政策执行的效率。然而,由于主体的单一化,势必造成视域的狭窄和思维的封闭,导致对现状的掌握和问题的剖析不够全面和深刻,从而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甚至产生负面的后果。

1.3治理力量的碎片化

1.3.1乡村教育治理力量条块分割,较为分散

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主要负责乡村教育管理和发展的相关政策的制定、监督和评估,各类乡村学校则是在制度框架范围内,按照教育部门的政策和文件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乡村社会组织很少参与到乡村教育活动中,广大教师、学生和家长则成了乡村教育治理的现实“他者”,远离乡村教育治理实践。因此,由于乡村教育治理主体的缺位,导致了乡村教育治理力量的碎片化。

1.3.2乡村教育治理缺乏系统性、完整性和持续性

乡村教育治理不仅需要系统的顶层设计和完整的框架体系,而且要求相关政策的执行具有衔接性和连续性。然而,由于治理力量的碎片化,导致在乡村教育改革与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片面现象和问题导向的线性思维,缺乏对乡村教育治理的整体性考量和系统化设计。

1.3.3乡村教育缺乏协同、商议与合作

这种“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和“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思维方式和处世态度,导致在乡村教育治理过程中,各类教育主体的视域仅仅局限于自己的一隅,如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仅仅关注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各类学校组织则将重心放在教育教学活动和日常管理上,社区机构则几乎不参与乡村教育治理。此外,在乡村教育资源的配置与利用过程中,由于各类教育主体缺乏协同和互动,导致教育资源的闲置和浪费。如撤点并校运动之后,大量村小和教学点被停办,留下了大量闲置的教育资源,而这些资源对于乡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开展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但是,由于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之间各级管理机构的分割和教育组织的封闭,导致这些闲置资源并未获得有效的开发和利用。

2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乡村教育治理的突破路向

2.1乡村教育治理理念现代化

(1)乡村教育治理的法治和德治理念是乡村教育治理理念的前提和基础。一切乡村教育治理必须遵循国家宪法和相关教育法律法规,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德治的作用,促进法治和德治的有机融合,发挥法、理、情的整体功能。

(2)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元治”理念,主张在乡村教育治理过程中,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要简政放权,减少对乡村教育治理和改革的过多干预,为乡村教育治理创造更多自主的空间。同时,教育行政管理部门需要积极发挥“元治”作用,对乡村教育治理及其未来发展作出整体规划和顶层设计,引领乡村教育治理方向;协调乡村教育主体之间的利益和冲突,实现主体之间利益的最大化;加强对乡村教育治理的宏观监测和评估,提升乡村教育治理的整体质量。

(3)多元主体的“共治”理念旨在突破过去单一的政府控制理念和“一竿子插到底”的管理方式。通过发挥政府、学校、社会组织、教师、学生以及家长之间的协同作用,提升乡村教育治理力量;借助多元主体之间的民主协商、合作互动,优化乡村教育治理方式,增强乡村教育治理效果。

(4)乡村学校的“自治”理念,旨在强调乡村学校的主体地位和能动作用,主张给予乡村学校充分的自,“让学校摆脱对政府的依附性,逐步形成‘自主管理、自主发展、自我约束、社会监督’的机制,凸显学校的主体性,增进学校办学的专业性,更好地满足学生的教育需求,促进学生的发展”。

(5)专业组织的“他治”理念,重在突出在乡村教育治理中,适当地引入第三方机构,借鉴其专业的治理能力,提升乡村教育治理效果。由于第三方组织不是利益的直接相关者,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具备专业化的能力,因而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保证其治理过程和治理结果的客观性、公正性和真实性。

2.2乡村教育治理目标现代化

(1)角色定位目标。只有正确的角色定位才能形成合理的角色认同。乡村教育是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村落教育和乡镇教育。乡村教育与城市教育承担着共同的责任、享有平等的权利。基于此,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乡村教育治理的角色目标在于城乡教育的平等、均衡与公平发展。尽管乡村教育和城市教育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但其本质是一致的,都是国民教育体系的有机构成部分。在教育治理过程中,应该正视乡村教育治理的角色,尊重乡村教育治理规律,促进城乡教育公平发展。

(2)时展目标。当前,我国乡村教育治理以全球化为时代背景,以新型城镇化建设为现实场境。在此基础上,乡村教育治理的时代目标在于抓住全球化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时代契机,以西方发达国家新型城镇化建设和乡村教育发展的经验为借鉴,充分利用现代文明技术,推进乡村教育治理现代化。再次是价值定位目标。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乡村教育治理有助于乡村教育可持续发展,对构建和谐社会、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以及实现国家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具体而言:一是有助于构建和完善乡村教育治理体系,提升乡村教育质量,促进乡村儿童健康发展;二是通过乡村教育与城市教育的交流、互动和资源共享,推进城乡教育均衡与公平发展;三是通过乡村文化进学校、进课堂等形式,传承、传播和创生乡村文化;四是疏通乡村学校与乡村社会的有机联系,通过二者的有效互动,促进文明乡村社会、新型城镇化以及现代化国家的建设。在对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我国乡村教育治理目标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需要构建符合乡村教育治理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道路,在国家教育发展规划中彰显乡村教育的战略意义,提高乡村教育在国家教育发展布局中的战略地位,使之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从而在政策上为我国乡村教育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2.3乡村教育治理主体现代化

(1)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包括中央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地方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在乡村教育治理过程中发挥着领导者、设计者和决策者的作用,旨在通过对乡村教育发展现状的评估和对乡村教育发展趋势的研判,制定乡村教育发展政策,监测乡村教育发展质量。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担当着乡村教育“元治理”的角色,重在对乡村教育治理进行顶层设计和整体把握。

(2)乡村学校是乡村教育治理的直接参与者、政策执行者和效果展现者。乡村学校认真领会相关政策的精神和要义,依据有关教育政策和实施纲要对学校的发展做出具体的规划;在此基础上根据自身实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促进乡村学校健康发展。

(3)广大教师和学生是乡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乡村教育的活力所在,是乡村教育治理最为直接的利益相关者。教师是乡村教育的实施者,日常教育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离不开教师,相关教育政策的执行需要教师的亲力亲为。学生是乡村教育治理的直接受益者,乡村教育治理的核心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和精神成长。在乡村教育治理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广大师生的现实状况、利益诉求,发挥师生的积极能动作用,促进相关教育政策的有效实施。

(4)作为学生的监护人,家长是乡村教育治理的直接利益相关者。在一定程度上而言,由于广大家长具备不同的素养和能力,因而是乡村教育治理的重要组成力量。在乡村教育治理过程中,需要充分调动和发挥广大家长的积极作用,如组建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等,通过家校合作,增强乡村教育治理的整体力量。

(5)社会组织因其具备一定的组织能力、专业能力,因而是乡村教育治理需要依靠的重要力量。在乡村教育治理过程中,如通过第三方教育评估机构对乡村教育治理效果进行评估,有助于更为客观公正地评价乡村教育治理的效果,诊断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策略。

3结语

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乡村教育发展面临诸多新的挑战。我们应该把乡村教育问题摆在一定的战略高度加以设计和谋划,乡村学校的规模可以小,但乡村学校的水平不应该差;乡村学生的数量可以减少,但乡村学生的发展不可以忽视。政府、社会、学校等多方面要加强合作,共同努力,保证乡村学生拥有平等的教育机会,为乡村学校提供更丰富的教育资源,不断提升乡村教育的质量。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农村教育;教育均等化;经济增长

中图分类号:F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17-0036-02

(一)城乡差异

小学和中学是公共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小学和中学(含初、高中)为例,描述黑龙江省城乡教育资源现阶段存在的差异。此处以学校数、在校学生数和专职教师数代表教育资源,由这些指标构成的生师比及万名学生拥有学校数作为衡量教育均等化水平的指标。相关数据来源于《黑龙江省统计年鉴2015》。

从全省水平来看,2014年黑龙江省城镇小学生师比高于农村小学,师均超过7.9人,即每个城镇小学专任教师平均教授的学生数比每个农村小学专任教师多7.9人,且不存在城镇小学生师比低于农村小学的市(地)。详细情况见图1、图2。

图3和图4反映了2014年城乡中学教育资源现状,与全省小学情况以及形成的原因相近。

(二)区域差异

从图1至图4可以看出,全省13个市(地)的教育资源存在区域差异。相比城镇而言,农村教育资源在各区域的差异更大,图5和图6具体反映了这种差异。

以2005―2014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全年生活消费支出以及娱乐、教育、文化服务支出这两个指标,从人均投资的角度反映农村教育资源的个体投入差异,具体数据见表1。

2005―2014年,农村居民人均全年生活消费支出由2 544.65元增至7 830元,年均增长13.3%;人均文教娱乐支出由277元增至984元,年均增长15.1%。后者增速超过前者,说明农村居民的教育意识逐年增强。尽管消费支出增长率和文娱支出增长率在各年之中并不稳定,但总的趋势是:农村居民年人均消费水平和农村居民年人均文教娱乐支出呈上升趋势,后者占前者的比重亦呈现上升趋势。

(一)加强多元化的教育投入体系建设

教育属公共物品,投资主体期望获得社会收益,如农村义务教育的目的是农村居民文化素质的提高和农村社会风气的改善,因此,政府应该成为教育的投资主体。农村教育具有私人物品属性,个体投资农村教育期望获得收入水平的提高,企业办学的目的是为本企业输送人才。综上,各投资主体期望的投资收益不同,决定了教育投资的主体的多元化。以黑龙江省各级政府、社会力量和个人组成的农村教育投资体系应是农村教育发展的基础。黑龙江省在建立高效的农村教育投资体系时要兼顾各投资主体的利益诉求,实现收益主体和投资主体的统一,形成投资与收益间的合理配置,建立合理有效的费用分摊机制。

(二)加强农村教师基本制度的建设

省教育部门要适时对各地编制情况进行核查和调整。一是建立小学教师流动教学制度,积极鼓励乡以上教师和其他具备教师资格的人员到乡村中小学任教。要按规定落实农村、边远、贫困地区中小学教师的津贴和补贴。边远农村和民族地区可通过开展远程教育和办寄宿制学校等方式,优化教师资源配置,积极鼓励教师参加师资培训,提高教育质量。二是继续加强和推进教师资格和聘任制度,严禁聘用不具备教师资格的人员担任教师。拓宽教师来源渠道,逐步提高新聘教师的学历层次。要将教师职业道德和教育教学工作的业绩作为选聘教师的主要依据,实行按需设岗、公开招聘、专业对口、平等竞争、择优聘任、科学考核、合同管理。

篇9

关键词:幼儿园;城区;乡村;现状;策略

当前,学前教育越来越受到各地政府部门的关注和重视,尤其是在一些乡村,当地部门把学前教育当作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立足县情、乡情、镇情、村情,不断通过规范办园行为、完善办园条件、提高办园水平等措施,逐步提高农村幼儿教育质量和教育水平。然而,因受外在条件的制约、管理水平差异、经验交流极少、高素质教师的缺乏等瓶颈因素制约,农村幼儿园与城市幼儿园的差距依然很大,亟待需要同行业之间进行业务交流,管理研讨,资源共享,引领农村幼儿园正规化,让农村教师能够提升专业素养,让农村孩子能够更好地获得发展。

一、农村幼儿园现状

(一)设施设备十分落后,场地小,人数多。但由于周边环境与场地的限制,园舍仍为家庭式幼儿园,园内的各活动室、午睡室面积远远不足,难以满足当前幼儿学习和生活的需要。班级幼儿人数之多,一般城市幼儿园小班30人,中班36人,大班40人。但是在农村幼儿园每一个班级达到了50-60人。教师根本不能进行正常的教育活动,嗓门再大也抵不过人数之多,户外活动更是不能正常开展。什么因材施教、什么素质教育,难以实现。

(二)管理不够规范。一些幼儿园管理者本身的管理水平和专业水平有限,管理水平远远达不到当今社会对幼儿园管理者的要求,缺乏对幼儿园长远的规划与发展目标,对教职工的专业培养也没有明确的导向。

(三)幼儿师资力量比较薄弱,高素质教师。城市幼儿园一个班级有两位老师、一名保育员。而在农村幼儿园中,人员配备差强人意,担任幼教的教师连续工作,疲惫不堪。试想老师不仅要教育孩子,还要兼顾保育员的工作,对孩子的关注和教育更不能周全了。由于幼儿园地处农村,很难吸引一些高素质的教师来园任教,农村幼儿园中有一定专业能力的教师相当缺乏。

(四)同行业经验交流极少。虽然教办一直为幼儿园搭建各种学习交流的平台。但农村幼儿教师实际与城区幼儿教师的互动交流机会极少,城区幼儿园优质的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无法传递到农村幼儿园。其中一些好的办园思路和方法也较难渗透到各幼儿园,阻碍了幼儿园进一步的内涵提升。

二、农村幼儿园发展对策

(一)“走出去,请进来”切磋园艺。行业之间的经验交流是弥补乡村幼儿园在管理理念、管理水平等方面的一个有效途径。作为幼儿园的最高管理者首先要转变园长的办园思路,从而确保幼儿园教育发展。有针对性和目的性的利用各种方法进行园与园之间的交流,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邀请城区优质幼儿园的骨干来乡村幼儿园进行参观、座谈,从中发现症结,交流经验,在相互切磋中找寻一条更为贴切乡村幼儿园发展之路的教育理念,通过以“优”带“劣”,促使园长去反思,发现自己的不足在哪里,别人又以哪些优点赶超了自己,是否有我值得学习的地方。在这样的循环往复中,才能真正实现“抓好典型强引领,转变观念促提升”。

(二)组建城乡结合教研组。乡村幼儿园不能面对自己的不足而视而不见,而是要不断寻找突破口,可以跨乡、跨区,实现资源共享,和城区优质幼儿园组建城乡结合教研组,可设立两个教研组长,并分设组员,组员既包括城区幼儿园的优秀骨干教师,也包括乡村幼儿园的教师,合力为乡村幼儿园出谋划策,探寻积极的发展指路,定期组织见面会,相互探讨、交流、合作。教研组的核心工作是一个“研”字,“研”幼儿园的课堂教学,“研”幼儿园的主题环境创设等等,“研”字浓缩着教研组的生存活力。大家都有着一个共同的信念,彼此互相学习、互相帮助,竞争与合作是这个团队人际关系的基本形态。教研组的每个成员承担着“上情下达”、“下需上听”的任务。把教研组交流学习中所习得的好的教学经验传达给自己的教师团队,并根据幼儿园的实际情况加以实施,在实践总结(反思)再实践中反复锤炼获得提升。同时,她们又把教师的疑难困惑加以过滤汇总,反馈到教研组,大家共同研讨解决。就这样,通过业务园长这个“点”带动幼儿园这个“面”,使大家在相互的交流互补中逐渐成长,提升教育教学能力,为教师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形成了一个良性的上升空间。

(三)城乡教师互换激活教育资源。有思想、有潜能、有创造力的教师,是幼儿园最丰富最能动的教育资源。乡村幼儿园的教师外出学习机会少,教师之间缺乏交流,教育水平收到局限。那么,在教研组的有力推动下,利用城乡教师资源互换的方式,乡村幼儿园可以邀请骨干教师来幼儿园在指定的班级带班,进行跟班指导。把好的教育理念、教学经验、班级管理经验手把手教给村办园的教师,充分发挥了优秀教师的最大作用。

篇10

[关键词]乡村学校;中小学布局调整;教育资源

学校布局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学校在空间上的分布结构,它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分布状况及所属地域支配阶级对学校布局的认识密切相关,而学校布局调整则是基于上述因素对学校地域分布、规模大小等进行的调适与整合。本文着重探讨当前我国乡村学校布局调整的现状、问题及其负面影响的规避。

一、当前我国乡村学校布局调整状况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深入推行及人们生育观念的逐步转变,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逐年下降,学龄人口逐年减少。为应对上述变化和提高教育资源利用效益,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便开始着手进行乡村学校布局的调整工作。据统计:“从1990年到2001年,我国小学和初中分别由766072所和71953所分别减少到491273所和65525所,11年里,小学平均每年减少24981.7所,初中平均每年减少584.4所。”[1]2001年5月,国务院要求“因地制宜调整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按照小学就近入学、初中相对集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原则,合理规划和调整学校布局”[2],此后,我国正式开始有目标、有规划、有步骤地进行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2006年6月,教育部先后发出两个通知,强调“农村小学和教学点的调整要在保证学生就近入学的前提下进行,在交通不便的地区仍须保留必要的小学和教学点,防止因过度调整造成学生失学、辍学和上学难问题”[3]。同时,为加强西部农村中小学建设,实施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2004年《教育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以实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为突破口,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逐步扩大免费发放教科书的范围,逐步免除杂费,为寄宿学生提供必要的生活补助。”[4]正是在上述背景下,乡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才在全国范围内迅速铺展开来。

当前,我国乡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主要表现出以下四种特征。一是在方式上以撤并为主。撤并均以布局不合理、危房数量较多且生源相对不足者为重点对象,通常做法都是将生源少、办学条件差的并入学生多、办学条件好的学校,至于何所学校停办、合并等,主观人为因素十分明显。二是在地域上以乡镇现有行政区划为单位。我国传统乡村教育被纳入到官办体系始于清末民初的西学东渐,在西方国民教育思潮的影响下,我国的官办小学一开始就是按国家既定行政区划进行的,这种现象也是当前我国乡村学校布局调整的普遍情形。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全国推行“撤区并乡建镇”后,由于撤并后的乡镇政府通常都设在交通便捷、人口集中且经济基础雄厚的地方,因而,学校布局调整通常都是:初中以现乡镇政府所在地为单位、小学以村为单位,在乡镇行政区划内进行布局,调整仅在本乡镇之内,乡镇之间的学校各自独立平行、互不合并。三是在问题解决途径上以兴建“寄宿制”学校为主。乡村学校布局调整后,许多学生不得不到村外小学就读,为解决上学期间的诸多困难,各地在学校布局调整时大多都采用“寄宿制”。如此以来,在入学方式上,许多学生从小学低年级就开始步入“寄宿”之旅。四是在推进上以行政力量为主。自国家实施乡村学校布局调整以来,各地均将此视为政治任务予以落实,通常做法都是采取“成立班子,宣传开路,现场办公,经验总结,全面推广”。这种行政化的措施,虽然也会考虑学校布局本身的特点和规律,但一旦成为政府行为,盲目、偏差乃至失策便会在所难免。因为此时其顾及的已不再是学校布局本身是否科学规范的问题,而是如何按部就班、“保质足量”地予以“完成”和“落实”的问题。的确,“公共政策是自上而下地制定的”[5],乡村学校布局调整以行政力量为主的推进方式正体现了这一点。

二、当前我国乡村学校布局调整后果

这种国家倡导、政府行动的乡村学校布局调整,虽然有利于减轻村舍办学的负担和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但也给生方和校方带来许多问题。

就“生方”而言,一是增加了学生本身的入学困难。我国是一个山地、高原、丘陵占很大比例的国家,目前情形下,广大学生上学本身就已十分不易。由于撤并后的学校绝大多数设在乡镇所在地,学校服务半径相对过大,致使许多低龄入学儿童难以做到就近入学,也使许多儿童在本应入学的年龄段推迟入学时间。另外,小学生的年龄大多在6—12岁之间,如此年纪就离开父母独自住校,个人日常生活全靠自理,其困难可想而知;如果出现身体不适,其困难与麻烦就更为严重。并且,由于长期寄宿在校,许多原本应该从事的农活,此时也不用再去从事,这对于乡村学生劳作能力的培养也是极为欠缺的,也是一种剥离学生乡土情节的不当举措。二是增加了学生所在家庭的困难。撤并之前,因为小学低年级通常都设在本村,食宿均可在家解决,因此,学生花销不大。但撤并之后,走读的学生近的还行,远的则至少中餐要在学校就用,即使餐费再便宜,每月亦需开销百余元;寄宿的学生开销就更大,诸多费用一年下来至少近千元,这对一个普通村民家庭特别是贫困山区家庭来说是不堪负重的。另外,子女自幼便在校寄宿也增加了家长对子女的精神负担,毕竟子女年龄偏小,且生活自理能力较差,家长对子女离家寄宿的衣食住行、营养安全、性格、同伴关系处理等担心是不言而喻的。

就“校方”而言,一是增加了合并校的管理难度与教师工作量。学生数量的剧增与寄宿规模的扩大不仅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和工作强度,也为学校管理带来困难。教师们既要备课、上课,还得做饭并管理学生生活,一天下来许多教师累得腰酸背疼。在许多乡镇中心小学,绝大部分教师的日常作息时间都被喻为“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从早晨六点半起床一直到晚上备课十一二点睡觉,其超强度、超负荷的工作量超乎人们的想象。另外,由于小学生自由活动的空间和时间相对较大,在相对封闭的寄宿学校环境中,来自地域不同的学生常易滋生矛盾,人格羞辱、语言要挟、分派打架等不良现象时有发生,这也增加了校方的管理难度。二是加速恶化了被撤并学校的变迁状况。随着一些村小的停办与撤并,原有学校的财产管理与利用状况发生较大变化,其动产可能已得到相关处理,但其不动产的管理却很不理想,大部分不是闲置废弃就是迅速废弃,要么就是无故被私人窃据。此外,停办或关闭也会影响到原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致使关闭前的学校不仅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得不到应有的教育投资,而且校内和周边的议论也使得师生不能安心教学。的确,“关闭学校是对整合该地成为社会单位的一种破坏,并会使当地居民产生强烈的心理感受:认为是该地区生命周期的一个阶段或一段时期的结束”[6]。三、如何规避因学校布局调整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在现有情形下,调整并完善当前我国乡村中小学校布局是必需的,因此,其问题主要不在于争论是否需要调整,而在于要思考如何进行调整。为确保当前我国乡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规避因学校布局调整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我们有必要重视以下三个问题。

其一,明确学校布局调整的最终目的。当前我国乡村学校布局调整在价值取向上具有“强调结果公平”和“扩张优质教育资源”两个特征。前者看似给予了所有学生以起点公平,实则只是表面结果上的平等,而非实质上的起点平等。这有悖于我国推进全民普及义务教育的初衷,因为“单纯的效率优先原则可能会妨碍到平等的实现,普及义务教育的意义更应该立足于道德认同”[7]。后者则以扩大优质办学资源为出发点,普遍关注县城学校胜于乡村学校,关注中心小学胜于片小、村小,关注高中胜于初中、小学;关注县镇公办高中如何拓展优质资源、扩充生源而忽视乡村中小学为生存而奔波、分年危房改造等不良倾向。正是在上述两种价值取向的盲目扩展下,我国许多地区才会出现将整个乡村学校布局的调整简单化为单纯的“收缩”与“撤并”,进而使原本应该着眼改善乡村教育结构和提高乡村教育质量的学校布局活动异变为为少数优质学校扩充生源的行为。因此,学校布局调整应该首先考虑如何确保学生在入学起点上得到相对公平的对待,并进一步明确乡村学校布局调整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调适完善,方便学生就近入学,促使教育均衡发展,而非简单的撤并和压缩。另外,乡村学校布局调整应在确保乡民渴望教育得到满足、乡村学生不因撤并学校而失学、乡村现有教育资源不浪费的前提下进行调整。

其二,确立基于上述目的的学校布局调整原则和标准。国外有学者曾将学校布局的距离分为“物理、文化、时间”三类,并提出了关闭学校的三条标准。[8]对此,笔者认为应该坚守三条原则。一是就近入学原则。我们可将此标准从原有的以学校距离学生入校的公里来计算转变为以学生入校就读路程所需时间来计算。按照学生步行的时速,应该将学生入学路途所费时间不得超过一节课为准,因为路途超过40分钟则表明,学生入校就读的物理距离至少会超过五公里,并且,如果考虑到该生入学前起居饮食等所费时间,所费时间可能还会更长,这种情形无疑会影响到学生入学就读的质量与效率。二是生源规模原则。如果某一人口约1500名的村落,其人口出生率在12%,且其一年级入学儿童在20人以上,那么即可确认该村校设立的必需性,即使该校设备条件再简陋,师资力量再薄弱,也不能被撤除或停办。因为孩提时代因奔赴其他村落入学所带来的不仅是文化不适,还会产生生生之间的人际摩擦,继而导致学业不良。三是“点心”式网状结构原则。我们可以中心校为中心、以村小为点、以距离为线架构出一个整体学校布局结构,未合并的乡应形成以乡中心小学为核心的单网状分布结构,已合并的乡镇应形成以合并前后两地中心校为核心的双网状布局结构,不能人为地撤除一些偏远地区的教学点,因为它不仅会影响当地学生的入学率,还会破坏整个“点心”式网状结构教育功能的发挥。

其三,着手解决当前学校布局调整过程中凸显的重点问题。当前我国乡村学校布局调整所引发的突出问题有三个,即学生就近入学难、家长对寄宿制不放心、被撤并学校各项管理及去向不明。为此,一要保留必要的村小低年级教学点。在制订学校布局调整和规划方案时,我们必须从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出发,不能搞“一刀切”,要特别关注人口密度、地理环境和交通状况三个因素对学校布局的现实制约问题。对凡在一年级入学生员数量达到一个班级规模的村落,即便采取“一师一校”或“个人包班”制,也得确保设立至少一至三年级的教学点。二要规范和完善乡镇中心小学寄宿制的设施及日常管理。政府应当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学校也要多方筹措资金,为寄宿制提供完善的软硬件条件。同时,学校要建立健全寄宿管理制度,有条件的学校应配备专职生活教师;无条件者则应为那些在寄宿生身上多花精力与时间的教师制订出相应的补贴方案。三要加强被撤并后学校的规划和利用。相关部门应尽快出台相应的资产管理办法,明晰产权,以便依法处置上述资产;同时,不管是采取何种方式,我们都要将其闲置不动产有效地利用起来,最好是能将其办成“学校”(如农民学校、活动场所等),以发挥其教育功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2[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9

[2]何东昌,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1998-2002[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3:888

[3]教育部关于实事求是地做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的通知[EB/OL],(20064)6-09)[2009-05-12],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深化农村教育改革,加快农村教育发展: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136

[5]戴伊托马斯,自上而下的政策制定[M],鞠方安,吴忧,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