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儿童的优质教育范文
时间:2023-09-19 16:52:1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特殊儿童的优质教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普通幼儿园;学前融合教育
有特殊需要儿童是“那些身体素质或学习能力或高或低,其水平与常模之间的差异程度使得他们需要接受个别化的特殊教育计划的儿童”[1] 。2014年1月8日,教育部联合其他部门制定的《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中,把积极发展残疾儿童学前教育作为工作重点,提出“各地要将残疾儿童学前教育纳入当地学前教育发展规划,列入国家学前教育重大项目。支持普通幼儿园创造条件接收残疾儿童。支持特殊教育学校和有条件的儿童福利机构增设附属幼儿园(学前教育部)”等一系列措施。”[2]学前融合教育是指有特殊教育需要的0~6岁学前儿童能真正地和其他正常发展的同伴一起接受学前教育机构的保育和教育。学前融合教育日益成为全球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领域所关注的新思潮和新观念。我国学前融合教育事业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与英美等发展国家相比起步较晚。除上海、北京、江苏等发达城市和省份已经开始探索学前融合教育外,其他地区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缓慢。目前幼儿园中的某些轻度障碍幼儿未能得到社会和幼儿园的特别关注和有效帮助。
一、特殊需要儿童进入普通幼儿园的数量在增加,但总体比例较低、在园生存状况不佳
目前,国内上海和江苏等地学前融合教育事业发展较快。有学者对江苏省、湖北省、浙江省、上海市的部分幼儿园和幼儿教师进行调查,发现这些省市的大部分幼儿园招收一定数量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大部分幼儿教育工作者都在自己班级里遇到过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李伟亚通过对浙江省10个不同地区的普通幼儿园调查发现,当前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主要包括两类。一类为有发展缺陷的幼儿。其中,弱智幼儿比例较高,其次为注意缺陷和多动障碍和自闭症谱系障碍幼儿。另一类为有发展缺陷可能的幼儿。包括认知能力缺陷幼儿、出现攻击性或破坏等情绪行为问题幼儿以及对周围的人和活动无兴趣的幼儿。[3] 王婷婷对江苏省70所公办幼儿园教师的问卷调查发现,特殊需要儿童在普通幼儿园接受教育的比例很低,目前大部分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被拒绝在普通幼儿园门外。60.4%的普通幼儿园对于特殊需要幼儿是拒绝接纳的态度。[4]今后,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安置在幼儿园的数量将会持续性上升。但是,已在普通幼儿园的特殊儿童各项活动的参与度不大,为其提供的支持系统缺失,生存状态也不容乐观。
二、幼儿园为有特殊教育需要儿童
提供的支持系统缺失
1.行政、经费支持不足,园所领导重视不够
学前融合教育的落实需要经费的支持,由于学前教育资源有限,绝大部分幼儿园班额较大,如果接纳特殊儿童就要对有特殊教育需要儿童班级教师在工资待遇上有所提高,而且相关的设施、课程、培训都要具有针对性,势必给园所带来额外的负担。由于学前融合教育相关政策法规缺失,也没有提供相关的经费支持,受行政扶持力度、园领导融合观念以及家长等方面的影响,绝大部分的幼儿园会拒绝接纳有特殊教育需要儿童。
2.幼儿教师融合教育知识与技能缺乏
学前融合教育的实施需要教育工作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需要教育工作者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根据我国幼儿教育的现状,对学前特殊儿童进行学前融合教育应从小班幼儿就开始的。目前,全国学前教育师资培养和培训中并没有开设特殊教育方面的相关课程,致使我国缺乏具有特殊教育专业背景的普通幼儿教师。[5]由于对学前融合教育了解不足,很多学前教育毕业生工作后对所在班中的特殊儿童无能为力,对学前特殊儿童采用的干预方法也不当,绝大部分幼儿教师对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采取忽视、忽略的态度。有些情绪行为的儿童和正常儿童在一起经常影响教学秩序、增加教师的工作负担。
3.资源与环境支持不足
一方面,社会支持支持不足以及幼儿家长在内的社会大众对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的关注和接纳态度影响。而大陆地区的支持性没有体系,不成组织。普通幼儿家长自身融合理念及获得优质教育服务的限制,会拒绝幼儿所在幼儿园接收特殊儿童。而有特殊教育需要儿童的家长希望特殊儿童能够解除正常的人际交往环境,又会担心幼儿园能否为自己的孩子提供平等教育资源、实施有效的干预措施。另一方面,幼儿园为有特殊教育需要儿童提供的设备有限。由于与有特殊教育需要儿童有关的器材、评估工具和教育教材紧缺,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很难在普通幼儿园中接受普通教育,对幼儿园的各项活动的参与度和积极性都不高。
三、普通幼儿园安置特殊儿童的可行路径
1.提高政府对学前特殊儿童教育事业的重视
一是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尽管国内相关政策法规,例如《残疾人教育条例》中提到通过普通幼儿园等幼儿教育机构开展学前融合教育。[6] 2013年3月21日,《幼儿园工作规程(修订稿)》(征求意见稿)中,增加了“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儿童入园,按照国家和地方的有关规定予以照顾”等规定内容。[7]但是具体的可操作和强制性的法律法规还没有提出。一方面,国家应该成立特殊教育咨询会,研制特殊教育法规、建立特殊教育行政支持网络,提供特殊教育服务措施等。另一方面,由于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教育行政部门,主管本行政辖区内的幼儿园管理工作。因此学前融合教育事业的发展,除国家相关政策法规的下达外,主要受制于地方政府对当地学前融合教育事业的建设规划力度。当地政府应制定学前融合教育发展规划目标,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和扶持政策。
二是加大学前特殊教育的经费投入。我国特殊教育经费投入较低,没有达到世界发达国家水平,所以应该加大特殊教育经费投入力度,其中学前融合教育经费要占一定比重,而且要重点加大对欠发达地区和偏远地区的经费投入力度。
2.加强地方学前融合教育师资培养、培训
一是大力培养学前融合教育领域人才。当前师范类院校,尤其是学前教育人才培养的课程设置应加入特殊教育专业课程。比如加入特殊教育导论、个别化教育、特殊沟通技能、感觉统合训练等课程,使未来的幼儿教师在职前就初步树立一定的融合教育理念和掌握一定的特殊教育方法。这将使学前融合教育更容易成为一种实践,而不是一种理想。例如,作者所在的黑龙江省绥化学院在2007年开设特殊教育专业和学前教育专业,两个专业依托现有资源,在课程设置上凸显学前融合教育,利用师资和各专业课程优势:学前教育专业的艺术教师教授特殊教育专业儿童歌曲弹唱、幼儿舞蹈、儿童美术技巧等教学内容;学前教育专业也设置特殊儿童选修方向,开设特殊教育概论、随班就读教育、感觉统合教育、自闭症儿童心里与教育、行为矫正等课程。学生毕业后,既能够在特教机构从事特殊儿童教育又能够在普通幼儿园中开展融合教育。
二是建立特教中心和师资培训中心,做好职后培训。利用地方高校资源,根据所在地区幼儿园的实际情况可以分批、分类、分级进行融合教育培训。绥化学院在2013年暑期开展了“黑龙江省特殊儿童随班就读骨干教师培训班”。来自黑龙江省13个地市的特殊教育一线工作者和中小学教师参加了此次培训。此次培训开展了特殊儿童教育诊断评估的实用方法、感觉统合训练、行为矫正技术等课程内容。还邀请台湾师范大学林宝贵教授、辽宁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学张宁生教授、重庆师范大学特殊教育学院张文京教授开展系列特教专题讲座。今后,特教师资培训中心有赖于借助行政力量发挥地方引领作用,将培训对象扩大到幼教系统。
3.建立资源与支持系统
一是建立家、园、校、社会等机构为一体的专业团队。幼儿园接收特殊儿童必须建立特殊儿童教育的支持系统,获得园外专业支持,实现普特结合、医教结合、家园(社区)结合,切实得到系统的、持续的支持与援助。[8] 首先,如果当地高校有特殊教育专业的话,可以聘请特殊教育专业教师和学生到幼儿园对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进行诊断、评估和干预。绥化学院特殊教育专业教师定期为机构教师义务授课。特殊教育专业学生开展义工活动,为特殊儿童进行个别化训练,效果显著。其次,普通幼儿园应采取普通教师与特殊教师联合授课的团队教学模式。特殊教育机构相关专业人员可以定期进入幼儿园,给予普通幼儿园融合教育切实的支持。幼儿园与特殊教育机构合作,开展科研实践活动,集体研讨本园学前特殊儿童具体问题。再次,幼儿园与医疗机构建立互动网络。[9]一是通过网络平台能够将特殊儿童的基本信息共享;二是为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提供医疗服务。
二是建立资源教室。资源教室是指在普通学校或特殊教育学校建立的集课程、教材、专业图书以及学具、教具、康复器材和辅助技术于一体的专用教室。[10]幼儿园建立资源教室后,首先邀请专家为幼儿园内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幼儿进行诊断和评估;制定个别化教育计划和行为矫正方案。资源教室在幼儿园建立还需要专业团队及家长等相关人员的合作。
参考文献
[1]William L.Heward著,肖非译.特殊需要儿童教育导论[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42-43.
[2]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EB/OL].,(2014-1-22)[ 2014-3-15].
[3]李伟亚.普通幼儿园有特殊教育需要儿童的在园生存现状[J].学前教育研究,2011,(12):34-40.
[4]王婷婷,李宏伟.江苏省普通幼儿园学前特殊教育现状与分析[J].南京特教学院学报, 2012,(2):8-11.
[5]吴淑美.学前融合班教学理念篇[M].台北:心理出版社,1998.
[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161号.《残疾人教育条例》[EB/OL].(1994-8-23)[2014-3-
[15].
[8]张丹丹,孙钠.成都市幼儿园融合教育现状调查研究[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1(12):114-118.
篇2
一、服务型实践教学体系的主要内容及实施策略
(一)将伦理教育融入专业教育之中。
教育共同体固有的伦理特性使得特殊教育的各个环节广泛存在着道德与利益、善与恶、应有与实有、道德与社会历史条件等矛盾冲突[2],唯有将伦理教育融入特教师资培养的各个环节,才能培养出既有较强实践操作能力又有高尚职业情操的新型特教师资。为此,我校特教专业的老师们通过编撰专业伦理教材,进行职业伦理的理论教育,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特殊教育工作的地位、性质和意义,了解特殊教育工作的平凡与伟大之处,提高他们对本专业职业道德规范的认识;通过观摩特教影片、参观特教机构、为特殊儿童送教上门、到特殊班级当义工、去偏远地区的特教学校顶岗支教等活动,引导学生体验从事特殊教育工作获得的职业幸福感和荣誉感,在陶冶其专业道德情感的同时锻炼他们的职业道德意志,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
(二)建立康复训练室、特殊教育学校、特殊教育康复机构和特殊儿童家庭四位一体、统一协调的实践教学体系。
我校特殊教育专业不仅强调学生专业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而且重视其专业道德的教育与养成;不仅注重发挥传统的校内康复训练实训室和特殊教育学校的育人功能,而且积极拓展校外特殊教育康复机构和特殊儿童家庭这两大专业实践基地。这种四位一体、统一协调的实践方式,为学生创造了更多接触特殊儿童、了解特殊教育现状和亲自进行相关专业实践的机会,使他们的专业情感和专业实践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得以提高。因此,本模式是探索我国高等特殊教育师资养成性教育的一次尝试,对于开办特殊教育专业,但是没有直属于自己的临床教学实验基地的特教师资培养单位来讲,这种模式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公益性、经济性和灵活性,是优质高等特殊教育师资培养可采纳的重要模式[3]。
(三)依托基地,服务社会。
特殊教育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纵观特殊教育的先进国家和地区,个别化、生活化、支持、生活质量等观念早已深入人心。我国特殊教育也在朝这些方向发展,由于多种原因,社会对特殊教育的关注和支持力度逐步加大。新形势下,传统的从理论到理论、从书本到书本的人才培养模式早已不适合特殊教育实践的需求。因此,临床操作能力强,能思考和处理多种教学情境,满足特殊儿童多样化教育需求,理论与实际有机结合的新型特教师资是特殊教育师资培养追求的必然目标。我校特殊教育专业特别注重发挥各类实践基地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鼓励师生大胆地“走出去”,把众多实践基地作为平台,在增强自己的专业实践能力,提升自己专业情感的同时,通过师生双方的实际行动服务社会、回报社会。
二、服务型实践教学体系解决的主要问题
(一)解决实践教学中,重实践能力培养、轻职业伦理教育的问题。
我国传统的特教师资培养往往极其倚重理论知识的传授,除了重庆师范大学、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等极个别学校外,国内高等特殊教育师范生的培养大多采用从理论到理论的模式,学生在校期间接触特殊儿童的机会很少,虽然偶尔也会有一些实践活动,但是这种所谓的专业实践往往是走马观花式的,直接导致特殊教育的临床教学和管理经验匮乏。而在比重极其有限的实践教学活动中,常常存在重视实践技能的培养、忽视伦理教育的问题。我校特殊教育专业的服务型实践教学体系为师生双方创造了广泛接触特殊儿童、体会特殊儿童及其家庭种种独特际遇的机会,在与他们互动的过程中很好地培养专业道德情感,磨炼职业道德意志,最终转化为积极的专业道德行为。
(二)缓解特教机构师资短缺、专业理论水平不足的问题。
我国现代特殊教育起步晚,发展水平较低,至今不少特教机构(尤其私立的康复机构)仍然面临着资金不足、师资缺乏、办学经验不足、专业技术缺乏等问题,本市的特教机构在这些方面的问题更严重。针对这种情况,我校特殊教育专业从2010年3月起至今,组织、协调本专业骨干教师,为本市自闭症儿童康复中心和聋儿康复中心进行教师培训,共计200余学时,主题涉及“智障儿童的评估及智力品质的培养”、“自闭症谱系障碍的干预方法”、“行为矫正的原理与方法”、“手语及其在特殊教育中的应用”、“游戏及其在特殊教育中的运用”、“感觉统合训练”等。这种以高等特殊教育专业为主体,通过特教师生与基层特教机构的频繁互动进行学习和研讨的方式,不仅提高高等特殊教育专业的教学质量,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克服基层特教机构师资不足、理论知识缺乏的弊端,在优势互补的诸多活动中,开创了良性互动的局面。
(三)缓解特殊儿童家庭的压力。
家庭是特殊儿童生存和发展最基本、最重要的场所,家庭教育的成效将极大地影响其他任何形式的教育。任何家庭都面临着或多或少自身很难意识和解决的问题,特殊儿童家长、家庭面对的压力和挑战尤为大。目前社会提供给特殊儿童家庭的支持系统还很不完善,社会对于这类儿童的关注程度还不够高。特殊儿童及其家长在康复治疗、教育训练、法律援助、政策支持、资金援助等方面得到的社会支持十分有限,某些特殊儿童及其家庭处于被动、回避、等待及无奈的状态。在服务型实践教学体系观的指引下,我校特教专业的师生本着服务社会的原则,免费送教上门,对特殊儿童进行个别辅导,为其家长提供教育咨询和教育技能培训,缓解特殊儿童家庭的压力。
(四)解决康复训练机构、特教学校、校内康复训练室和特殊儿童家庭很难协调一致的问题。
在我国目前特教实践中,康复训练机构、特教学校、校内康复训练室和特殊儿童家庭几乎处于各自为政的状态,虽然偶有沟通,但是这种交流缺乏系统性,很难做到围绕共同关心的特教问题,开展多主体间充分的交流与合作。在服务型实践教学体系中,我校特殊教育专业的师生成为积极的活动者,我们开放校内康复训练室,为特殊儿童家庭提供训练场地,为特殊学校及康复机构提供康复训练与教学设备,并提供专业训练技术及教学理论支撑。对特殊儿童进行诊断与评估,针对评估结果,实施个别辅导教学,并为特殊儿童接洽适合于该儿童的康复机构或特教学校。他们组织策划家庭学校的联谊活动,邀请康复训练机构与特殊教育学校共同参与,相互之间进行专业问题的探讨,构建四位一体、统一协调的教育模式,促进特教事业的共同发展。
三、服务型实践教学体系的实施效果
特殊教育专业学生通过特殊教育从业人员伦理教育,各项实用、高效的教师通识性或专业的职业技能训练,掌握合格的特殊教育教师和相关的特教康复及管理人员应具备的各种教学能力和技巧,把所学得的理论知识与实际运用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将专业知识和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转化为具体的职业行为方式,并使之趋于规范化。
(一)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得到明显提高。
特殊教育学生能够进行接案,熟练地运用诊断评估工具,有效地组织教学活动,正常开展个别与团体教学。学生运用独特的构思,设计出盲文摸读辅助教具、自闭症儿童结构化教学沟通板等一系列教学用具,获得特殊儿童的喜爱和家长及学校的一致好评。熟悉特殊儿童的各种类型,根据不同障碍类别进行专业护理,并给予特殊儿童家长正确的指导。学生通过实践能力的培养,提升到理论层面,形成科研论文,并对实践教学活动进行反思。学生多次参加省级和校级职业技能大赛,屡获嘉奖。
(二)师生的职业情感明显提升。
我校特教专业的师生们广泛参与助残日活动、自闭症日宣导活动、残奥会宣传活动、特教机构和特殊儿童家庭的个训等活动。这些专业实践活动,使师生双方置身于特殊教育的诸多真实情景,增加了对特殊教育的感性认识,进一步理解了发掘特殊儿童潜力,使其平等参与社会的意义。师生们普遍反映,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学到了不少书本以外的知识,促进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对于特殊教育专业,也由最初的不了解甚至排斥,逐步转变为喜欢从事这一职业。在与特殊儿童及其家庭接触的过程中,他们的专业情感和专业实践能力也在潜移默化中得以提高。
篇3
一、美国CEC关于特殊教育教师的职业道德标准
1995年美国特殊儿童委员会制定了《每个特殊儿童教育者必须知道什么———有关特殊教育教师准备和资格的国际标准》,在《标准》中对特殊教育教师的职业道德提出了许多具体要求。这些要求从不同角度,对特殊教育教师应具备的职业道德素养进行了界定,也表明了特殊教育教师这个职业的特殊性,及其与其它职业的区别。
(一)无歧视性
《标准》中规定“使用评估用具和办理手续时,不以种族、肤色、信仰、性别、国籍、年龄、政治活动、家庭、社会背景、性倾向或异常方面的不同而歧视特殊人群。”[1]此条标准虽然是着眼于无歧视性评估,但从“无歧视性”表述中可以解读为对特殊教育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特殊技教师评估的是一个个“儿童”、一个个“人”,而非附加在特殊儿童身上的社会或身份的属性,这也就是当下的“以人为本”、“公平”、“公正”的教育理念的具体表现。
(二)尊重性
《标准》中规定“特教专职者在专业实践上应提高和保持高度的能力水平和思想境界”,“仅用那些指定的训练方法和行为条例,不能伤害特殊学生的自尊心和侵犯其基本人权:如体罚”,“特殊教育者应拥护特殊学生,在言语写作及各种场合的表现都代表他们的利益”等等[1]。所以,特殊教育教师在实践中应该成为特殊儿童及其家庭利益的代言人,使尊重特殊儿童及其家庭成为个人的内在品质。在行动上要使自己的专业活动有益于特殊群体和他们的家庭,尽最大限度的维护特殊学生,并且有益于其他同事、学生或研究对象的研究学习。
(三)客观性
《标准》中规定:“为帮助相关人士做出决策,应以进行有效客观的训练为基准,向行政部门、同仁、家长提供准确的计划资料”。[1]这一标准强调特殊教育教师应具有以事实为依据进行专业活动的职业素养,在对特殊儿童的教育训练、管理、咨询中,应坚持客观性原则,实事求是,以事实资料、数据来说明问题。
(四)保秘性
《标准》规定:“除有书面批准或规定机密可以公布的特殊情况外,应保守情报机密。”[1]因此,特殊教育教师的一个重要操守是能够保护特殊儿童的隐私,对特殊儿童的各项资料能够严格注意保密,绝不向任何商业机构、非法团体或个人泄露特殊儿童的私隐信息,或以非道德的方式以特殊儿童的隐私来获利,而是在尊重彼此隐私的基础上,与他人进行交流与合作。
(五)合作性
《标准》规定:“和其他专职者相互合作,相互鼓励,完善特殊教育和特殊人群相关服务。”[1]这一标准旨在强调,特殊教育教师应更具有合作性,在严于律己的同时,还要与其他的特殊教育工作者及相关人士、特殊儿童家长等相互合作、共同努力,以便参与行为管理,为特殊儿童服务。
(六)高效性
《标准》规定特殊教育教师应根据特殊学生的需求,保证应用专业知识、营造合适的教学环境、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选择使用有效的教学用具和资料、设定合适的教学需要的班级,致力于发展最高教育,进而向特殊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育,尽最大限度得激发他们的生活潜能。
(七)发展性
《标准》强调特殊教育教师应通过参加在职培训、专业研讨会、专业会议等继续教育计划,参加专业学术团体的活动等来保持对特殊教育和相关教育领域先行研究和文献的学术动态的了解,不断的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2]以此,强调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也是其不可或缺的职业道德素养。
(八)倡导性
《标准》规定特殊教育教师要尽最大限度的推动和完善与特殊教育及相关服务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服务政策。这一标准强调特殊教育教师不仅有责任、有义务进行特殊教育相关知识的宣传、普及,而且有责任、有义务去推动、完善与特殊教育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建设,以及相关服务政策的制定与实施。
(九)实践性
《标准》规定:“在CEC道德法规和其他规范、职业政策之内进行实习”,“特教专职者不应原谅和参与一些不道德和不合法行为,不应违背特殊教育委员会所采纳的职业标准”。[1]以此强调,特殊教育教师应该时刻牢记自己的职业操守,用行动践行特殊教育教师的职业道德准则,绝不容忍、也不做违纪违法违规、有损职业操守之事。纵观CEC制定的特殊教育教师职业道德标准,可以看出美国特殊教育教师始终坚持公正、平等、尊重、非歧视性的原则,一切以特殊人群的利益为重心。在职业实践中能够客观评估,并且具有强烈的团队合作意识等专业道德。这些道德标准反应了美国对所有层次、所有类型特殊教育教师在道德规范上的基本要求,是对美国特殊教育教师基本素质的概括。
二、CEC职业道德标准对我国特殊教育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启示
美国CEC提出的特殊教育教师应遵循的道德标准,使得美国从事中小学特殊教育的教师都有很深的职业情感,从立法角度也使特殊教育教师能够切实的用心、用情、用理去教育自己的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创设轻松愉快的氛围,使置身于其中的特殊孩子能够感受到关爱、尊重与理解,有助于培养孩子求知的欲望,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特殊教育是一项艰苦繁杂的工作,教师必须具有深刻的责任感和坚实的职业信仰,才能将它顺利推进。特殊教育教师的职业道德成为特殊教育教师资格准入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化十分重要。笔者认为作为一名特殊教育教师不仅仅要具备普通中小学教师应具备的职业道德规范(爱国守法、敬业奉献、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还应该具备特殊教育教师所应具备的特殊的职业道德。美国CEC在《标准》中关于特殊教育教师职业道德标准的规定,给我国特殊教育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带来了深刻的启示。
(一)加强规范,践行师德
美国特殊教育之所以在发展的很好,是因为美国通过CEC制定了一套比较完整的特殊教育教师资格准入制度。而当下,我国没有具体的法律法规对特殊教育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进行明确界定,在各个地区出现诸多不如人意的现象。所以作为我国来说,要想提高特殊教育教师的职业道德,加强教师专业化,就必须要设置特殊教育教师资格证书制度,提高我国特殊教育教师的入职标准,加强法律规范,从而通过法律来从根本上保证特殊教育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
(二)以人为本,尊重平等
特殊教育的对象多属于弱势群体,特殊教育的产生是为他们争取平等的公民权利,因此,特殊教育教师不仅是教育者,更是许多障碍者利益的代言人和维护者,为他们的成长和最终融入社会提供服务,并对此负有深深的责任感。而现存在一些特殊教育教师讽刺、挖苦、歧视、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完全忘记了作为一个特殊教育教师的职业道德准则。所以作为特殊教育教师我们应该坚持无歧视原则,对文化背景、民族背景、家庭、性别、样貌、体态特征、性取向等不同的特殊群体以示非歧视性,并且应遵循公正、平等、尊重的原则,关心热爱特殊儿童,尊重特殊儿童的权利。
(三)团队合作,共同进步
由于特殊教育对象的差异性,特殊教育不是一个人的工作,它应该是团队协作共同完成的。所以特殊教育教师不仅仅是与特殊儿童相处,这就要求与其他特殊教育工作者相处时应做到人际关系融洽,努力为自己为他人营造一个宽松的工作环境。不仅如此,作为特殊教育教师还应该相互监督,当发现有同事所作所为伤害到特殊学生时应及时采取措施予以打击、阻止和干预。坚持互相尊重、相互协作、相互鼓励的原则,共同完善特殊教育和特殊人群的相关服务。
(四)恪尽职守,保守秘密
由于教育对象的特殊性,特殊儿童的相关资料要做好保密措施,特殊教育教师更应该坚守自己的职业道德,尊重特殊儿童及其家庭的隐私,不随意对外泄露;要做到坚守自己的本分,恪尽职守,保守秘密,切忌重要资料信息的流失。
(五)提高专业,加强实践
篇4
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西班牙萨拉曼卡市召开了“世界特殊教育大会”,在大会上颁布了《萨拉曼卡宣言》,并明确提出了“全纳教育”理念。每个儿童都拥有受教育的权利,那些有着特殊教育需求的学生必须有机会进入普通学校,并且普通学校要有容纳不同需求学生的能力[1]6。全纳教育理念追求社会公正、机会平等和民主参与,特殊教育在这一理念指导下有了全新的发展。社会的发展推动了特殊教育事业的前进与发展,特殊教育发展经历了“隔离式教育”——“回归主流”——“一体化”——“全纳教育”四个阶段。这一发展历程从教育领域反映了人们对人权、公平的不断追求。全纳教育已成为当今国际教育研究新领域,受到各国的关注,但各国对全纳教育的定义到目前还没有形成共识。托尼•布思认为,全纳教育是加强学生参与的一种过程,要促进学生参与附近学校的文化、课程和团体活动,并减少对学生的排斥[2]19。美国全国全纳教育重建中心将全纳教育定义为:给所有学生(包括严重残疾的学生)提供均等的接受有效教育的机会;为了培养学生作为社会的正式成员来面对未来的生活,在就近学校适龄班级中,要给予他们充分的帮助和支持[2]19。Allan认为全纳不仅仅指特殊需要的儿童,更重要的是确保学校和专家的转变不使一个儿童被排除在外[3]。我国学者黄志成认为,全纳教育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一种持续的教育过程,它接纳所有学生,反对歧视排斥,促进积极参与,注重集体合作,满足不同需求,建立全纳社会[4]。全纳教育定义的差异源于文化和教育背景的不同。虽然各国对全纳教育的定义没有形成定论,但对于全纳教育理念基本一致,即强调教育的公平性、尊重个体的差异性,主张将特殊儿童纳入到普通学校之中,反对教育排斥与隔离。全纳教育价值取向相对一致,即注重教育公平性,学校接纳所有儿童,使其得到应有教育。全纳教育价值取向从关注一部分学生转变为关注所有学生、从关注个体转变为关注集体、从关注知识转变为关注合作[2]17。全纳教育以平等、自由、多样化的价值观念为基础,倡导“零拒绝”的哲学理念,认为特殊儿童有权在普通学校接受高质量、适合他们自己特点、平等的育,普通学校应该为社区内所有儿童提供高质量、适合不同学习特点儿童、没有歧视的教育[5]。
教育公平是一种教育理想[6]。教育公平的理想与教育现实之间存在差距,教育公平性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具体要求与评价标准。全纳教育背景下,教育公平性体现出当代社会对教育提出新的要求、目标和评价标准。然而教育的客观差距与差异也是不容许忽视的。不同地区经济、文化、人与人之间个体差异的存在,导致了教育无法实现绝对的平等。绝对的教育平等也不符合社会现实。即便是在全纳教育中,教育公平也是相对存在的。教育发展的关键是在众多差距中找到教育平衡点,适应所在地区的发展。全纳教育理念指引当今教育公平由理想走向实践。教育公平是全纳教育的本质和核心内涵[7]。教育公平在理念上追求全纳教育,在社会物质层面上希望实现对教育资源进行重新分配。全纳教育理念实质上是社会弱势群体对教育压制的反抗,是对社会契约的修订。这一矛盾直接推动教育理念的进步,推动世界各国教育的发展。而教育资源的重新分配为各阶层之间的流动注入活力。教育的公平性为人的良好发展提供保障。全纳教育理念是一种追求对生命尊重的教育理念。它尊重个体之间的差异性,转变教师本位的传统教育思想,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在全纳教育潮流中实现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融合、平衡教育资源、实现教育公平,这是当今教育发展的关键所在。全纳主义者在宣扬全纳教育、尊重差异性、“异质间平等性”以及多元化的同时,走向了极端主义。在《萨拉曼卡宣言》中强调“每一”、“必须”,追求一种完美式、绝对化的教育平等。Will认为,人的个别差异是自然存在的,用正常、异常的标准划分儿童的做法是武断的;全纳教育打破教育中的等级划分,使普通学校成为所有儿童学习、成功的地方[8]。全纳教育的哲学反思可以让我们对全纳教育有一更为深刻地认识。Kauffman认为,如果说西方对平等、自由的追求的一系列社会运动(如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美国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民权运动等)奠定了全纳教育的社会文化基础,那么建构主义以及后现代主义思潮则孕育了全纳教育的哲学理论基础[9]。后现代主义者追求多元化、尊重个体差异、进行公平的对话与交流,对权威、科学理性进行彻底批判。因而,对于全纳教育应有较为客观的认识。全纳教育者认为,教育要打破等级差异,使所有儿童在平等的环境中学习;国家应构建全纳学校、全纳社区,进而构建全纳性社会。Kauffman认为教育不存在唯一的、最好的安置形式,只存在尽可能大发挥学生才能的多样化的安置形式[10]。邓猛、肖非等人主张在西方全纳教育者宣称全纳教育超越任何经验或实证研究的时候,我国特殊教育研究需要克服个体经验式和纯哲学思辨式的两大流弊,加强实证研究的规范,使特殊育学科体系建立在科学经验研究的基础上[11]。
二、特殊教育资源概念
(一)资源与教育资源
资源概念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最初,资源是指物资、动力的天然来源[12]。资源,指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天然来源[13]。《辞海》将资源解释为:资源,指资财的天然来源,一国或一定地区拥有的物力、财力、人力等物质要素的总称[14]。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写道:“劳动和自然界在一起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自然界为劳动提供材料,劳动把材料转变为财富。”[15]现代资源观扩大了资源概念的外延。20世纪90年代将资源划为三类:自然资源、经济资源、人力资源。这意味着将非自然的因素纳入到了资源的范畴之内。教育资源概念的争论相对较小。一般而言,教育资源指在教育活动的一定时间内人力、物力、财力的总和。《教育大辞典》将教育资源定义为:教育资源亦称“教育条件”,(1)通常指为保证教育活动正常进行而使用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总和。教育资源投入多少,及其利用效率高低是评价教育效能的标准之一;(2)教育的历史经验或有关教育信息资料[16]。教育资源“三要素”论认为,教育资源是用货币形式表示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就成为教育资源[17]。教育资源“四要素”论认为,教育资源除了人力、物力、财力外,还应包括教育信息及教育经验。教育资源是一个动态的、相互联系和作用的有机整体,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社会的多种因素交互作用,保证教育活动的正常运行[18]。教育资源概念的界定逐步体现出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作用,其外延范围也随社会发展而扩大。教育信息化成为教育发展进程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的因素。计算机技术发展推动了教育信息化的进程,教育信息化成为世界教育领域流行术语。但对于教育信息化的概念并没有得到一致性认可。当谈及“教育信息化”这一概念时,人们往往会将其与“信息教育技术”这一术语混在一起。何克抗认为“教育信息化”应当是“信息与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和教育、教学部门的普遍应用与推广”[19]。网络技术与多媒体的发展,给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2001年4月,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率先启动了开放式课程项目(OpenCoursesWare),开启了学习资源发展的新时代。它倡导的是一种“开放共享”的理念,目的就是为世界各国学习者、教师等提供免费的教育资源,促进世界教育资源开放共享,推进全球知识传播[20]。“开放教育资源”是指“通过信息与通信技术向教育者、受教育者、自学者提供的,基于非商业目的的”[21]。具体包括:(1)开放存取的教育内容,包括课程资料、教材、多媒体视频、多媒体应用、博客等材料;(2)开放的标准与协议,包括知识版权保护协议、软件的使用协议、资源的开发与存贮标准等;(3)开放的工具和平台,即开发、、应用OER的工具[22]。这种教育理念适应社会发展,在数字化、信息化时代构建新的教育模式。
(二)特殊教育资源概念及其内涵
目前学界对特殊教育资源的解释有两种。一种是基于文章需要所给出的规定性定义。如郑权、陈琳将特殊教育资源定义为:特殊教育资源是教育资源的一个分支,特殊教育资源主要是指按资源的表现形式所呈现的软、硬件信息化特殊教育资源[23];一种是描述性的解释,邢光认为,特殊教育资源是指促进特殊教育发生和保障特殊教育正常运行的各种社会、经济、政治因素,是特殊教育各项事业得以高效运行的各类资源的总和[24]。全纳教育研究在我国处于起步阶段,对于全纳教育的讨论方兴未艾。本文基于以上对全纳教育理念的阐述,把握特殊教育资源与教育资源、资源之间的逻辑关系,试对特殊教育资源做出新的阐释,望引起学者对特殊教育资源及其概念的关注。全纳教育背景下特殊教育资源的定义:在全纳教育背景下,基于各国社会历史条件,对特殊教育具有信息、功能和价值作用的,并运用到特殊教育活动中的一切存在。对这一定义可从以下几方面理解:
1.特殊教育资源从全纳教育理念出发,更要基于各国具体的社会历史条件
全纳教育追求完美式的教育理念,目前这种极端式的多元化、“异质间的公平性”、尊重多元化的理念,在各国都没有得到很好的实践,即便是美国、英国,“完美式”的全纳教育尚未真正落到实处。全纳学校、全纳社会的建设需要一定时间。各国的教育事业发展都离不开本国具体社会历史条件,在具体社会历史条件下实现教育的相对公平。我国的“随班就读”在一定程度上很好适应了现阶段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解决了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地区特殊儿童受教育问题。当然这一模式还有待于完善。
2.特殊教育资源应促进特殊教育运转与发展
特殊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为保证特殊教育正常运转,实现特殊教育公平性目的。离开特殊教育的运转与发展,特殊教育资源的价值与意义也就无从谈起,更称不上是特殊教育资源。其最终目的是实现教育的公平,使特殊儿童享受到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机会、过程、结果公平的权利。
3.特殊教育资源要在特殊教育活动中得以体现
这涉及到特殊教育资源的外延问题。全纳教育的传统根基是实用主义,因而全纳教育注重教育的实证性。特殊教育资源离开现实而谈理想便失去其应有的价值与意义。在全纳教育理念下,特殊教育资源包括服务于特殊教育事业的人力、物力、财力,以及信息等资源。可以从实体性物质资源与非物质实体性的信息、经验等资源来谈。实体性物质资源包括:服务于特殊教育的场所、设施、设备、资金、人力资源等,如特殊学校、资源教室、接纳随班就读学生的班级及学校等。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特殊教育的社区资源。特殊儿童的学习不只局限于课本知识,更要学会基本的生活、生存技能。宁波达敏学校在教学实践中形成了对于智障儿童教育的达敏学校社区课堂教学模式。非物质实体性的信息、经验资源有:特殊教育资源网站建设,特殊教育课程资源开发,特殊教育思想、办学理念、校园文化等。随着开放教育资源理念与实践的发展,全纳教育的发展更为便捷化。特殊教育网络课程开发将会使课堂教育真正延伸到家庭、社区,全纳教育理念就不会局限于狭小的空间。
4.特殊教育资源信息化建设能够在实际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教育信息化的基本特征是“四化四性”:即教育过程的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多媒体化以及开放性、交互性、共享性、协同性[25]。教育信息化最终要实现教育的社会服务目标。特殊教育信息化既包括教育性和过程性,也包括社会性和服务性。社会应从全纳的角度和社会发展角度正视特殊教育信息化发展。特殊教育对象的异质性特征,决定了特殊教育信息化应当加强对不同类型特殊儿童专用设备的建设,满足特殊儿童教育的需求。通过特殊教育信息化基础建设的人性化原则,体现全纳教育对于每一个儿童需求的尊重。
三、全纳教育理念及特殊教育资源定义对教师、教育的启示
(一)转变教育理念,突出学生主体性
全纳不等于“只接纳”,教育公平不等于“一律平等”。全纳教育理念强调保障学生受教育的权利,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机会,在公平、公正的前提下帮助学生得到良好的教育。教育是一项人的基本权利,也是建立更公平的社会之基础[26]。这种理念主张打破隔离教育的教育模式,为特殊儿童提供平等的机会,帮助特殊儿童在普通学校中满足教育需求。全纳教育环境下残疾儿童比在隔离环境中表现出更积极的社会情感、沟通技巧与行为[27]。特殊儿童及弱势群体积极主动地参与学校的学习与生活,在集体成员的相互帮助与学习中消除歧视与偏见。“随班就读”似乎较好地实现了对全纳教育理念的阐释。将特殊学生接纳到普通班级中,但却并没有制定适合这些学生的教育计划和干预方式,使得这些随班就读的学生为“随班就混”。这样的教育并没有实现对学生进行公平的教育,只是将其视为普通学生的陪读生。将特殊儿童纳入到普通班级不是追求一种教育形式,而应视学生为教育的主体。个别化的教育干预计划与普通教育融为一体,教师在教育教学时要“走下讲台”为学生提供引导与帮助,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帮助特殊儿童与普通学生融入到共同的学习与生活集体。
(二)尊重学生差异,从统一转向多元化
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为个体差异性提供了心理学支持。个体的差异是由于智力组合差异造成的,这种组合没有优劣之分。[28]学生之间的差异既受生理差异的影响,又有文化对于个体的影响。信息化社会使得信息以爆炸式、多元化形式呈现,统一化、批量式的传统教学模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对教育的需求。现代社会要求转变教育理念、教育方式、学生评价方式,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全纳教育理念注重在公平、尊重差异的基础上满足学生受教育的需要。教师应当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教学应从学生实际需求安排教学活动,实现教学活动的多元化,突出教学对多元文化的兼容性,而不是单一式的为教学而教学。学生的评价也应突出差异性,突出对学生评价的人文关怀。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应注重学生的成长,从多个角度评价学生,找到学生发展的优势。教师可以建立每个学生的档案袋,及时记录学生的发展,从纵向角度对学生进行评价。教师应把握每一学生的认知风格,在此基础上促进学生形成个性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自身价值的实现。
(三)共享教育资源,开发、利用网络教育资源
建设各级各类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应针对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民族教育和特殊教育的不同需求建设数字教育资源[29]。特殊教育信息化建设将成为未来全纳教育发展重要基石。开放教育资源是基于资源开放共享的现代教育理念提出的,其目的是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免费开放,提高教学质量,将教育资源转化为网络化形式并加以呈现。特殊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就是要实现高等院校、专门特殊学校的教学视频、资料信息共享。特殊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主要目的之一就在于,突破由于特殊教育对象个体异质性强而造成难以提供及时、有效干预的难题,帮助家长尽可能多地掌握教育,干预信息,进而实现学校、社会和家庭的有机结合,实现全纳教育这一理念。特殊教育的信息资源主要指建设特殊教育信息化的硬件设施、软件信息资源平台、各类特殊学校的教学资源、专门的学科网站,进而为各类特殊学校教师、学生家长获得相应的特教知识,为干预技能提供平台。
(四)融合学习资源,实现学校与社区资源对接
全纳导向的普通学校应克服歧视态度,创建开放社区,建立全纳社会,满足所有人的受教育权利[1]7。实现学校与社区融合是全纳型社会基本的形式。传统学校教育将学校与社区割裂,而全纳理念导向的普通学校打破学校围墙,使学校课堂与社区课堂结合。社区化的教育理念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全纳教育研究中心认为全纳教育应:提高学生的参与,减少由于文化、课程、当地学校社区原因而造成的排斥;强调学校在建设全纳社区中的作用,在取得成绩同时强调全纳价值[30]。学习型社区的建设既是全纳教育建设导向,也是终身学习、学习型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例如宁波达敏学校建设社区大课堂,使用生活活教材,居民以及教师开展社区化教学,实现特殊儿童的生活自理、社会适应、自食其力,提高生活质量的目标。[31]特殊教育网络资源的发展推动了开放社区建设,特别是网络课程、数字化图书馆、信息交流平台使教学突破时间、空间限制。现代化的学习型社区不再是一种想象。
四、结论
篇5
【关键词】视障儿童 早期教育 北京
笔者认为,视障儿童的早期教育主要是在0-6岁,6岁之后就开始接受学校义务教育。通常, 欧美等发达国家视障儿童早期教育分为两个阶段, 一是0-3岁的教育, 主要是以家庭为主的干预模式,视障教育专家则定期上门针对父母和视障儿童的具体情况和需求提供咨询和指导。二是3-6岁的教育, 主要是接受免费的正规的学校教育,视障幼儿就近进人幼儿园, 与同龄的正常幼儿一起学习游戏、一起接受教育, 已成为国际特殊教育的主流形式。(彭霞光,2006)
1.北京市视障儿童早期教育现状
1.1学校式
“学校式”教育即指由规模较大的盲人学校对视障儿童进行教育。根据北京市早期特殊教育现状研究的研究报告 ,北京市既没有接收视障儿童的专门的残疾儿童学前教育机构,也没有接收视障儿童的有残疾儿童班级的普通学前机构,全北京市只有一个视障儿童学前班那就在北京市盲人学校。北京市盲人学校是我国建立最早的一所特殊教育学校,也是北京唯一的一所视障教育学校,条件十分优越。这样优越的条件却不是每一个视障儿童都能享受到的,根据它的招生简章,在视障儿童学前教育中,学前教育只招收本市户籍和符合借读条件的4-6岁学龄前视障儿童。根据新浪里一位父亲的描述,孩子被要求参加6个科目,100多道题的入学考试,录取率只有百分之十几,当他质问盲校招生工作人员时,他说这是教委默许的,凡是非北京户口,原则上不收。
我们运用网络搜索只找到了一个——北京市房山区的“济慈之家”,它是由一对法国夫妇创办的。虽然民办早期特殊教育机构可能不止这一个,但是它们都没有政府拨款、经费靠自筹,所以办学条件难以得到保证,也缺少效益和规模。(李川,2009)
1.2融合式
“融合式”教育即指让视障儿童直接进入普通幼儿园与健全儿童一起接受教育。随着2007年9月21日北京市学前儿童特殊教育示范基地颁牌大会的召开,北京市18个区县中每个区县都已经有一所学前特殊儿童随班就读试点幼儿园。(东城区教委学前科,2007)但是,根据北京市早期特殊教育现状研究的研究报告 ,在全北京接收残疾儿童的19所普通幼儿园中,没有一个接收视障儿童孩子的。这就意味着虽然北京市政府大力提高残疾儿童随园就读试点数和扩大公办幼儿园招收残疾儿童规模,但是实际上北京的视障儿童孩子们根本无法享受政策福利,不能进入普通幼儿园学习、玩耍。
1.3家庭式
“家庭式”教育即指由年迈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以及孩子的父母来承担喂养、照顾、教育孩子的责任,但是“家庭式”教育也有问题。有些视障儿童的家长心态不正确,故而耽误了视障儿童的早期教育。当视障儿童家长们有了正确的心态之后,他们也有可能因为匮乏特殊教育知识而让视障儿童们无所裨益。事实上,这些家长们不知道什么样的服务最适合视障儿童孩子,如何获得这些服务,如何定位家长角色以确保视障儿童孩子的进步,这就造成了视障儿童们早期教育知识的大量空白。在对北京市68名特殊儿童进行的一次学前家庭教育状况调查中显示,在学前家庭教育过程中接受过“残联”、“民政”和“康复机构”帮助的家长加起来不足15%,82.22%的家长需要专业人员咨询与指导。(张毅 陈亚秋 何文辉 刘艳虹,2004)
2.政策建议
第一,针对“学校式”教育,主要有两点政策建议: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国家保障残疾人享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所以政府应该取消北京市盲人学校的户籍限制,简化手续,降低门槛,扩大招收比例,切实保护那些外来人口视障儿童享受早期教育的权利。2、针对视障儿童学前班只能提供一至两年的学前教育的情况,我觉得北京可以带头建设视障儿童幼儿园。2011年7月,由社会各界爱心人士捐助支持的中国首个视障儿童幼儿园——琪琪幼儿园在海拔3900米的日喀则市边雄乡开园。(何见远 丁宇,2011)中国首个视障儿童幼儿园开办如此之晚,而且还是由社会各界爱心人士捐助支持建设,可见视障儿童幼儿园教育基本在整个中国都是空白,走在特殊儿童早期教育全国前列的北京市更应该带头引进这一机制,为北京市乃至全中国的视障儿童提供优质的公办早期教育。
第二,针对“融合式”教育,首先笔者认为政府可以贯彻实施原有方针政策,比如根据北京市第四次特殊教育工作会会议精神,明年本市将加大对特殊教育的投入,开展残疾儿童“随园就读”试点工作,扩大公办幼儿园招收残疾儿童规模。政府将争取在2015年,全市近千所“随班就读”学校各配有一名随班就读资源教师,为随班就读提供专业的支持。(仲玉维,2009)但是,政府在提高残疾儿童随园就读试点数和扩大公办幼儿园招收残疾儿童规模的同时,应该打破接收限制,让北京市学前儿童特殊教育示范基地也能接收视障儿童孩子,让视障儿童孩子也能真正受益。
篇6
融合教育是特殊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学龄前全面融合,学龄段主动融合,成立随读中心”等,走出了一条“融合同美,以美启聪”的特色办学之路实践探索。
关 键 词
融合教育;特殊教育;办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17)07-00-02
融合教育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萨拉曼卡宣言》中提出的教育思想,意指不要把残障儿童孤立于隔离的、封闭的教室、学校、交通设施和居住环境之内,主张让有特殊需要的儿童能真正地和正常发展的同伴一起参加教育。我国自2017年5月1日起施行的《残疾人教育条例》也明确规定:应积极推进融合教育,根据残疾人的残疾类别和接受能力,采取普通教育方式或者特殊教育方式,优先采取普通教育方式。[1]
可见,融合教育是社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特殊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近年,广州市启聪学校从校情出发,在实践中摸索出“学龄前全面融合,学龄段主动融合,关注随读指导,发挥枢纽作用”的成功做法,走出了一条“融合同美,以美启聪”的特色办学道路,取得了显著的办学效果。
一、实行“健聋合一” ,学龄前全面融合
学龄前是儿童大脑发育最快的时期,也是心理发展的重要阶段,及早为聋儿提供融合的环境,不仅有利于聋儿的缺陷补偿和潜能开放,也有助于帮助他们学会沟通、学会交往,完成社会化的过程。[2] 早期融合,对于聋儿来说有着深远的意义。学前融合教育是融合教育体系的开端,也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基础工程。广州市启聪学校附设幼儿园,是国内第一所“健聋合一”幼儿园,办学成绩显著,获得了社会的广泛接纳和认可,可以说既是全国首创,也是最佳范例。
学校地处广州核心地段,拥有优质的教学环境和先进的康复设施,专业的教师队伍和丰富的课程设置,能保证普通儿童和特殊儿童都得到适合的发展需要。经过二十年的坚持与努力,由当初的仅有20名普通孩子,4名聋生,发展到现在在园儿童300名,其中正常儿童达到240名的规模,实现了学龄前阶段的全面融合,也推动着广州市融合教育向前跨出了重要的一步。
在办学过程中,学校不仅将“健聋合一”这一理念贯彻在教育教学中,还向社会广为传播,促进了普通孩子及其家长抛弃隔阂、偏见与怀疑,增进对“融合教育”的认识、理解与接受。在融合过程中,正常孩子与听障孩子互相了解、接受、交往,获得了共同进步。正常孩子了解到生活中存在这样的特殊伙伴,他们先天不幸,但不能因此剥夺他们追求幸福生活的权利,进而增强了爱心和责任感;而聋人孩子则在交往中提高了言语与沟通能力,增强了自信,塑造了健全人格。
二、体现“融合同美”,学龄段主动融合
学龄阶段,学校努力探索“融合同美”的特色办学道路,为进一步延伸和全面推进融合教育做积极的准备。
融合同美,打造德育特色。阳光、健康、融合、同美是学校德育目标,也是最重要的校园文化精神。为此,学校努力营造融合的教育生态,搭建融入社会的桥梁,鼓励师生走出校园,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参与各种社会活动,展现自己独特的生命之美,实现有尊严的生活。同时也打开大门拥抱社会,与主流群体互相交往、互相理解、互相欣赏,使每个孩子都有能力回归主流社会并享有丰富的社会生活。
学普研特,推动教学研究。为更好地顺应时代的发展,满足听障学生的学习需要,学校大力开展学普研特活动,优化课堂教学效果。所谓学普研特,即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将普校先进教育理念和聋校优秀传统经验相结合,探究适合听障学生学习发展的新方法新路子。为此,学校请进省、市、区各级教学专家来校传经送宝,开展教材教法分析、课题指导、课例研讨等活动。同时,也通过跟岗学习、交换教师、翻转课堂、技能比赛等途径,鼓励老师们走进普校,一方面更新观念,学习方法,提高教学水平,另一方面也展示特教风采,培育复合型的教师队伍,为进一步的全面融合教育打下基础。
以美启聪,提高综合素质。所谓以美启聪,是指在融合教育生态中,以文化之美、社会之美、智慧之美、艺术之美、心灵之美、生活之美等来感染熏陶学生、启发感动学生,使其向善向美,心聪性慧,提高综合素质,为终身发展奠基。在“以美启聪”办学理念的熏陶与影响下,校园生活愈加丰富多彩,学生面貌日益积极自信,涌现出一批品学兼优、素质全面的孩子。在各级各类比赛中,启聪学校的孩子们也与正常孩子同台献艺,同台竞技,既美且聪,展现了新一代学子的风貌。
三、成立随读中心,实现区域辐射
“随班就读”是实施融合教育的一种形式[3],除了在特殊学校的聋生,还有部分听障孩子在普通学校接受教育,关注这部分孩子的生态与发展,同样是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在现阶段,成立随读中心,发挥枢纽作用,是特殊教育主动出击、需求突破,实现融合的最优方式,也是学校实现区域辐射,资源输出,服务更多聋生的需要。在广州市教育局的主导下, 广州市听障儿童随班就读指导中心于2014年9月正式成立。启聪学校负责中心的日常管理运作,承担广州市听力语言障碍儿童的随班就读评估、巡回指导、辅导、培训等任务。
成立专家组,搭建专业化支持平台。中心聘请了高等院校、教科研机构、普通中小学、特教学校、残联、医院听力专科、心理学等方面的专家、教授、行业骨干等,成立专家组,整合各方面资源组成联动平台,在随读学生的评估督导、康复训练、教育安置、学业建议等方面给予专业支持和科学建议。
完善工作网络,实现点面结合。中心根据随读学生的分布选取试点学校,形成工作网络,制定工作方案,建立辅导档案,选派骨干教师承担试点指导任务。现阶段重点安排了天河区盈彩美居小学、广州市绿翠现代实验学校、广州市第86中学等作为听障学生的巡回指导实验校,定期提供指导,实现合作。
开展随读指导,帮助学生成长。中心通过个别辅导、团队互动、亲子沟通、同伴交往辅导、融合教育主题活动等辅导干预形式,帮助随读学生成长。例如:与广州市绿翠现代实验学校随读生所在班级,联合开展了“科技体验”“品味经典”等团队主题活动,搭建交流平台,培育互帮互助、平等交往、一起成长的价值观念;对随读家长先后开展了“听觉障碍学生的言语评估”“听障学生家长亲子全沟通培训”等专题讲座,大大提高了家长的教育水平。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学校从关注特殊儿童的“缺陷补偿”到注重“潜能开发”,从强调“早期干预”到期待“全面融合”,实现了从尝试突破到追赶提升的重大转变。
参考文献:
[1]毛赛群,兰继军.残疾人教育与特殊教育辨析[J]. 残疾人研究, 2013(4):62-66.
[2]李拉.“全纳教育”与“融合教育”关系辨析[J].上海教育科研,2011(5):14-17.
[3]刘艳虹,朱楠.融合教育中儿童发展状况的案例研究[J] .中国特殊教育,2011(8):8-13.
篇7
请您介绍一下五幼的办园理念。
■办园理念是园所文化建设的灵魂。对外,办园理念是一面彰显办园特色的旗帜;对内,办园理念是一个统一思想、引领行动的纲领。经过多年的文化积淀,“让每个孩子在艺术的摇篮中健康成长,放飞梦想”已成为我们的办园理念。
请您具体解释一下。
■“每个孩子”即幼儿园所有的孩子,指向的是每一个具体的“人”。我们在落实办园理念中,始终坚持落实两个“全”字。既面向全体幼儿,又注重幼儿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而我们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放飞梦想”是我们所追求的目标取向。每个人在童年都有着多彩的梦想,我们的教育就是帮助孩子去实现自己的梦想,从孩子的兴趣和年龄特点出发,以孩子的发展为本,为幼儿明天的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
“艺术的摇篮”明确了我们的教育载体。十几年来,我们从孩子的年龄特点出发,综合园所师资特点,确立了以艺术教育为办园特色,经过十几年的探索、发展、丰富和完善,已基本上形成较为完善的课程体系。
正是在上述办园理念的统领下,我们确立了“务实创新,追求卓越”的园风、“智爱、博学、善教、多思”的教风、“健康、爱心、乐学、自信”的学风和“重德尚美、真爱育人”的园训,形成了园所全体教师共同的追求与梦想,并积极努力地去实现。
随着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教育的个性化和办学的特色化。五幼的艺术教育在河北区乃至天津市都有着良好的口碑。那么,您如何理解“特色”?五幼在这方面有什么样的构建思路?
■我认为,特色是一所幼儿园的特殊性和个性在办园过程中的体现。在全面贯彻落实《幼儿园指导纲要》《指南》的过程中,园所要真正促进自身的优质化发展,就必须走个性化、特色化的内涵发展之路,就必须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上下工夫,形成园所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随着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教育的个性化和办学的特色化已成为我们的必然选择,“特色兴校”是增强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在河北区2013年教育工作会议上,局领导也将树立科学人才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作为当年教育工作的重点之一。根据局领导的指示精神,我们认真梳理了多年来我园艺术教育所走过的历程,进一步明确了“坚持艺术教育特色研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人才培养新思路。
1996年,我们在先进理念的指引下,根据自身的办园环境、办园条件、师资优长等多种因素,决定将办园特色定位于“艺术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坚持大胆探索、积极构建艺术教育课程模式,将艺术活动融入环境、学习和生活中,确立了“以全面发展教育为基础,以艺术教育为特色,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和谐发展”的办园指导思想,把音乐、美术、文学艺术三者作为一个独立的课程领域――艺术教育领域,来加以研究,形成了“以美健体、以美启智、以美育德”的艺术教育目标。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互相补充,有机整合,使艺术教育成为提高人的修养、优化人的性情、提升人的精神境界的有效途径,真正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回顾十八年来走过的路程,由于我们瞄准了本园的个性发展优势,在创建特色的过程中,坚持以《规程》和《纲要》的思想为指导、坚持以幼儿的发展为本、坚持以教育科研领先、坚持特色的园本性、坚持家园社区的一体化教育,这些举措,为我园的特色教育注入了勃勃生机,使艺术教育在我园生根、开花、结果。
近两年来,随着特色课程不断深化,我们逐渐将这一特色向纵深开发、探索,不断挖掘、提升其内涵,引领我们的艺术教育特色课程愈发成熟和完善。
当初,为何要将艺术教育作为创建学校特色的方向呢?
■马克思说:“社会的进步就是人类对美的追求的结晶。”艺术对于形成人的感性的丰富性,发展人的潜力,具有无可争辩的意义。
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认为:人的需要可以分为五个层次,其中最高层次的需要就是“自我实现的需要”。而人对美的追求就是一种自我实现的需要。生活中大多数人都是通过艺术欣赏、艺术的陶冶和感染,使自我得以实现。
赫尔巴特提出的“审美兴趣”学说,也充分肯定了艺术教育的功能。
这些研究和主张为我们构建“艺术教育”领域课程提供了理论依据,使我们认识到:处在学前期的儿童,抽象思维还没有形成,掌握的概念也很少,他们对科学知识的学习、对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主要是靠形象直觉,抽象的理论说教是徒劳无益的。而艺术教育中鲜艳的色彩、明快的节奏、描述动态变化的语言材料,都是一种能够激发和感染儿童情绪、情感的感性形象,与学前儿童的认识心理特征和情绪特征完全吻合。
在上述有关理论依据指导下,我们确立了“艺术教育”领域课程的基本思路:着眼于幼儿的终身发展,把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作为设计课程和实施教学的出发点。尊重幼儿的学习主体地位,根据幼儿不同的兴趣、爱好及能力水平选择不同的教育内容、提出不同的教育要求,探索行之有效的教育手段和方法,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因人制宜。
您刚才提到了构建“艺术教育”领域课程的基本思路,请您再谈谈特色教育课程的目标体系、实施原则、方法。
■我们遵循《规程》《纲要》精神,遵循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制定出“艺术教育”领域课程目标与内容结构体系:总目标领域目标各年龄阶段目标具体活动目标,以主题性艺术教育活动和整合性艺术教育活动为依据,开展丰富多彩的艺术教育活动,提高幼儿感受美、体验美、创造美的能力,促进了幼儿的全面发展。
在不断地研究与探索中,我们逐步积累总结实践经验,提出实施艺术教育活动的原则,即非专业性原则、启蒙性原则、普遍性原则、游戏性原则、整合性原则。同时提出了实施的方法,即环境熏陶法、激情引趣法、体验感受法、设疑解惑法、探究发现法和激励评价法。
幼儿园以什么为载体实施特色教育?
■一年一度的艺术节、“金宝贝”电视台和少儿专题栏目《成长1+1》,是我们实施特色教育的有效载体。我具体解释一下。
我们的艺术节本着面向全体幼儿、让“每个孩子都参与,每个孩子都展示”这样一个宗旨,历经十八个年头,由开始时孩子们全体参与,逐步延伸至孩子身后的每个家庭;由一个家长的单独表演,发展到亲子同台、祖孙同台;由十几名骨干教师的参与,发展到全体教师人人参与和家长共同演绎的家园合唱团……艺术的魅力极大地感染着五幼的每一个幼儿,每一个家庭,每一位教师。
“金宝贝”电视台的建立为全园幼儿开辟了展示自身才艺的舞台,“故事大王”“阅读明星”“小百灵鸟”“舞蹈之星”在这里孕育而生,孩子们通过“金宝贝”电视台的展播,将自己优美的舞姿、动听的歌声传遍整个校园,在获得愉悦情感的同时也体验着自信与成功,浓郁的艺术氛围逐步形成。
2009年,我园艺术教育又进入一个崭新的研究阶段,我园与河北区中心小学合作,在区有线电视台开创了《成长1+1》少儿专题栏目,专题栏目的开播,使我们艺术教育的展示舞台从班级的表演走向园所的“金宝贝”电视台,从园内走向园外的社区舞台,从社区走向机关单位,从小天鹅剧场走向有线电视台……各大媒体争相报道我们艺术教育的成果,特色品牌在市内形成较强影响。
在实施幼儿艺术特色教育过程中,您认为应当怎样进一步深化幼儿园的特色课程?五幼在这方面有哪些好的做法?
■为了深化园所的特色课程,进一步做实艺术教育研究,我们始终坚持以教科研引路,坚持在课题的引领下开展特色教育研究。先后申报了“艺术教育活动中培养幼儿创新能力策略的研究”等多项市级重点课题,编写了河北五幼《艺术教育领域课程教师参考用书》,相关的成果也被刊登在《天津市幼儿园课程改革成果集萃》一书上;素质教育丛书《艺术教育与幼儿发展》也正式出版。艺术教育课程研究荣获天津市“十五”期间优秀研究课题奖;课题“从民间剪纸入手激发幼儿的创造潜能”荣获天津市“十一五”课题研究中期成果科研成果二等奖;2010年,我们申报了“天津市第五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艺术教育研究成果被评一等奖;“十二五”期间申报了“幼儿园艺术教育课程整合的有效性研究”的市级课题,它将进一步推进我园特色教育向纵深发展。
五幼在实施幼儿艺术特色教育方面取得了哪些实效?
■一是凸显了幼儿艺术才能。多年的艺术教育研究,使我们积累了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艺术形式,除专门开展的艺术教育活动外,我们还组建幼儿艺术团,设立幼儿艺术兴趣班,通过校园艺术节、社区公益演出、艺术作品展览、家园同乐才艺展示、童话故事会比赛、幼儿艺术作品义卖等活动,既培养幼儿的艺术爱好,又张扬其个性,发展其能力。截至目前,登上舞台展示艺术才能的幼儿已达10000人次。200余名幼儿的绘画作品参加国际、国内比赛,分获金、银、铜奖;参加市区朗诵比赛、童话故事表演、绘画故事比赛取得优异成绩的幼儿也达300人次;许多孩子升入小学后成为学校的文艺骨干,艺术才能得以充分的显现。
二是打造了一流的教师队伍。艺术教育促进了幼儿的全面发展和幼儿教师素质的提高。全园教师坚持以科研为先导,刻苦钻研,先后开展了多期园本培训,从各年龄班幼儿的学习特点,到艺术活动中教师应关注的重点内容等,为教师提供了专业的指导和引领。教师的艺术教育技能不断提高,多名教师获得了北京舞蹈学院教师资格考级证书;7人获得了美术专业本科学历;“全国分享种子选手教师”“音乐专长明星教师”“教学智慧之星”也花落有声;教师撰写有关艺术教育的近百篇论文,在国家、市、区教研年会上分别获一、二、三等奖;连续几届市优活动评选中,我园教师执教的艺术教育特色活动均获得优异成绩;一支业务精、专业强的师资队伍逐步形成,诸多成绩的取得为园所优质教育品牌的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是铸就了园所文化建设。艺术教育课程的研究,使全园师生在充满美的艺术氛围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和熏陶,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得到不断的提高。在营造出浓郁的艺术氛围的同时,也孕育了我园特有的园所文化:具有鲜明特色的园旗、园徽、园歌,独具幼儿园风格的艺术色彩,凸显个性化、艺术化的班级环境,以各大主题活动作为载体营造艺术特色的人文环境,教师人际交往的艺术修养……时时处处都显现出高雅的艺术品位。
“打开围墙,走进社区”也是我们打造特色品牌、共建和谐社区的创新之举。特色专题讲座为社区学龄前家长送上我们先进的教育理念;早教志愿者送教上门,带给残疾孩子多彩的艺术活动;教师园丁艺术团、幼儿舞蹈队闪亮登场,成为社区活动中的一道靓丽风景,精湛的艺术风采感染着周围的每一个人,浓郁的艺术氛围延伸至社区的大街小巷,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有效的特色课程。在今后特色教育课程的研究中,我们还会不断探究、充实、提升,不断丰富艺术教育特色课程的内涵,为创优质的品牌教育做出不懈的努力!
我们知道,五幼还承担着河北区特殊教育活动中心的研究指导工作,请您简要介绍一下。
篇8
(一)教育均衡发展的内涵教育均衡发展的理论基石是教育权利理念和教育公平思想。OECD在其有关教育政策的诸多报告中主张将个体教育均等置于社会这一更广的背景下进行考察,关注弱势群体、克服社会排斥,实现教育机会的平等和教育资源的公平配置。翟博将教育均衡发展界定为“在教育公平思想和教育平等原则的支配下,教育机构、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有平等待遇的理想和确保其实际操作的教育政策和法律制度”。可见,教育均衡发展是实现教育公平的策略和手段,其最终目标是缩小教育差距,通过普遍提高办学条件和师资水平,保证包括弱势群体在内的所有成员都能享有同等的教育机会、接受优质的教育资源和服务。从我国教育发展的阶段性以及理论和政策界的实际来看,当前主要关注的是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而切入视角有两个方面:一是从教育机会、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等教育的不同阶段分析教育均衡状况,强调通过法律法规确保公民的受教育权利,通过政策制定和资源调配提供相对均等的教育机会和条件,以客观公正的态度和科学有效的方法,实现教育效果和成功机会的相对均衡;二是从区域差异入手,分析不同地区之间、城乡之间、校际之间的教育均衡问题,关注点集中于教育资源在各地区、各学校以及各类教育间的分配,达到教育需求与教育供给的相对均衡状态。这两个视角紧密联系,共同构成了教育均衡发展的本质,即赋予每个社会成员平等的受教育权利,在教育机构和教育群体之间平等地分配教育资源和份额,简言之,就是教育权利保障和教育资源配置的平等、均衡。
(二)特殊教育的均衡发展特殊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上通常将特殊教育发展水平作为衡量一个国家文明程度和福利水平的重要标尺之一,所以教育均衡发展应特别关注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的教育问题。OECD国家都已努力将残疾人整合到所有教育层次的正规系统中来,有策略地提供教育资源,以全纳的方式保证残疾人在本地的主流学校中得到教育,增加他们学习和成功的机会。在我国,特殊教育的均衡发展有两种认知视角,一是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相比较而言的均衡发展,即特殊学生在教育权利的实现、教育资源的获取方面与普通学生享有同等待遇,残疾学生不因其生理或心智的缺损而在教育上受到歧视和排斥。此种意义上的教育均衡发展并不是形式上的平均发展,更多情况下,对残疾学生等处于不利地位的群体,应施行一定的调整和补偿,缩小残疾人与普通人之间的教育差距,打破形式上的平等追求教育事实上的均衡。二是特殊教育本身的、内部的均衡发展,即在特殊教育这一专门领域,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以及不同类型的特殊儿童能平等地分配教育资源,达到教育需求与教育供给的相对均衡,实现“最大限度地满足特殊儿童的教育需要”这一特殊教育的现念。它要求教育部门对各地各类特殊教育学校的建设、特殊教育资源和服务的供给等方面做到统筹规划、均衡发展,在教育机会上保障每位残疾学生的教育权利,在教育过程中尊重和接纳每一个学生,在教育结果上重视学习质量,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6]。第一种视角的均衡观在教育公平、全纳教育等领域的理论和实证分析中常被提及,其理念也得到了社会的认同,而第二种视角的均衡观还仅停留于理论上的分析,缺乏实际观测和验证,所以本文通过相关指标体系的构建着力研究特殊教育本身的均衡发展状况。
二、特殊教育均衡发展的指标体系
(一)构建特殊教育均衡发展指标体系的原则特殊教育均衡发展指标体系,就是通过一系列标准化、系统化的量化指标,全面地衡量和评价特殊儿童的教育机会、教育成效以及特殊教育资源的分配状况。由于指标体系的复杂性,加上特殊教育的特殊性,为确保这一指标体系的有效性和可信度,在设计时必须遵循如下原则:1.科学性原则指标体系的构建应遵循特殊教育均衡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按照教育统计学的方法和步骤进行,选择那些最能体现特殊教育均衡发展的衡量指标,上下级指标要具有一致性,同级指标间要具有相对独立性,从而保证指标体系是一个完整、科学的逻辑系统。2.导向性原则构建的指标体系要符合特殊教育的教学实际,突出体现导向性,为教育行政部门制定教育政策、资源分配方案等提供参考,使其将关注点集中于如何促进特殊教育在区域间、城乡间、校际间的均衡发展,并重视特殊儿童的学业质量。3.特殊性原则特殊教育属于整个教育系统的一部分,同时也是与众不同的一部分。它既自成体系,在教育对象、教育方法、教育资源等各方面独树一帜,又与普通教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构建的指标体系既要充分体现其特有的完整性,又要最大可能体现其特殊性。4.操作性原则特殊教育均衡发展指标体系还是一个新事物,它的构建既要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又必须考虑实际测量的可操作性和现实资料获取的可行性。因此,一方面要精选指标,合理控制指标体系的规模,确保指标层次简明、数量适当,另一方面要充分考虑指标数据的可获得性,即各种所需的指标应尽量从现有统计资料中获取。
(二)特殊教育均衡发展指标体系的构成建构指标体系的首要工作是要确定评价对象的维度。世界银行的《世界发展报告》中从教育投入、受教育机会、教育效率、教育成果、性别与教育共5个部分设计教育指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的《世界教育报告》中也从教育资源、教育需求、入学和参与、教育内部效率和教育产出5个方面遴选指标,OECD的教育指标体系则以教育评估中投入-过程-产出模式为框架,建立包括教育背景,成本、资源与学校过程,教育结果共3个维度的指标体系[8]。在借鉴国际通用标准的基础上,结合前述有关特殊教育均衡发展的理论分析,我们认为从教育机会、教育资源配置、教育质量3个方面构建特殊教育均衡发展的指标体系是较为科学合理的。但是,特殊教育的质量是以“全面发展和缺陷补偿为目标的,而这一质量标准在目前难于操作、实施,缺乏相配套的评估措施”[9],导致从现有文献和统计资料中无法找到特殊教育质量的相关数据,虽然多数学者使用升学率、辍学率作为教育质量的衡量指标,但它并不适用于中小学一贯制的特殊教育,统计资料中也没有特殊教育升学率的数据,况且升学率指标还容易导致片面追求升学率的负作用,受到很多学者的质疑。基于以上考虑,我们在研究中暂且搁置教育质量的评价维度,重点考察教育机会和教育资源,这两个维度共涵盖4个一级指标和13个二级指标(详见表1)1.教育均衡首先是教育机会的均衡。残疾人接受义务教育机会主要是指进入学校学习的机会,最常用的指标是毛入学率或净入学率。毛入学率是指某一教育阶段各种年龄的学生总数与官方规定的该教育阶段适龄人口的比例,净入学率是指在某一教育阶段在官方规定的年龄范围内就读的学生数与该教育阶段适龄人口的比例。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的年度统计数据中有学龄残疾儿童少年数和在校接受特殊教育的学生数两项统计数据,根据这两项数据我们可以计算出各省特殊教育的毛入学率。同时,《中国教育统计年鉴》中有各省城市、县镇、农村的特殊教育基本情况数据,包括招生数、在校生数等,我们可以用它们与残联的学龄残疾儿童少年数一起计算城、镇、乡3类区域残疾人入学接受教育的比例。另外,《中国教育统计年鉴》中有特殊教育女学生数的统计,《中国统计年鉴》在各级各类学历教育学生情况的统计中也涉及到女学生占学生总数的比重这一项目,我们可据此评价特殊教育均衡的性别差异。2.特殊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是教育资源的平等分配。一般而言,教育资源既包括硬件资源如教育经费、办学条件等,又包括软件资源如师资力量、学校管理等。特殊教育经费投入直接决定着教学条件和教育质量的高低,是衡量教育资源配置均衡性的重要标准;办学条件是特殊学校开展教学工作以及师生学习和生活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将直接决定教学工作能否顺利开展和教学质量能否不断提升;师资力量主要反映特教教师在数量和质量等方面的配置状况,是决定特殊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在指标和数据选取上,教育经费指标选取《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中的各地区特殊教育学校教育经费支出、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经费支出;办学条件指标选取《中国教育统计年鉴》殊教育学校办学条件所涉及的校舍面积、专用教室、图书、教学用录像录音带(盘)等项目;在师资水平指标方面,用《中国教育统计年鉴》殊教育学校专任教师数和在校学生数计算生师比,同时结合专任教师学历、职称情况的统计考察师资质量。判定特殊教育是否呈现均衡发展主要是看差距的,统计学中通常用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来描述数据之间的差异。绝对差异的测量工具包括极差、方差和标准差,相对差异的测量工具可以用极差率、差异系数、基尼系数等。本文主要用标准差、差异系数来测算特殊教育发展的均衡程度。差异系数主要用于比较不同总体或样本数据的离散程度,差异系数越大,说明数据的离散程度越大,反之越小,它是反映各地区间相对差异的指标。差异系数通常用标准差计算,其计算公式为式中,Xi和X分别表示i地区某项指标的值与各地区某项指标的平均值,为地区个数。以上就是我们尝试构建的特殊教育均衡发展的指标体系,出于检验这一指标体系的目的,同时也为了进一步从数量上认识我国特殊教育均衡发展的状况,我们可以根据这一指标体系构造出特殊教育均衡发展的综合指数,这样不仅可以简单、直观地评测特殊教育在不同发展阶段的表现和标准,推动特殊教育的均衡发展特别是区域特殊教育的均衡发展;同时,为了促进特殊教育均衡发展,政府也可以对特殊教育失衡和失误进行及时、准确和有效的测度、监控和调节,规定指数的最低值(下限),并通过法律或行政法规将特殊教育均衡指数控制在一定的水平上,以此确保特殊教育的均衡发展。具体做法是:已知上述所列所有教育数据指标差异系数的最小值和最大值均是0和1,因此可将各指标值转化为在0-1之间取值的指数形式,计算公式为:之后,将上述13项指数按照一级指标的4个维度作简单算术平均*,分别得出特殊教育的入学率均衡指数、教育经费均衡指数、办学条件均衡指数和师资力量均衡指数,入学率均衡指数也即教育机会均衡指数,后三者再作简均,得出教育资源配置均衡指数,最后将这两者作平均计算,得出特殊教育均衡发展总指数。
三、特殊教育均衡发展的测评与讨论
篇9
关键词: 特殊教育 教学方法 综合素质培养
一、正确对待残疾学生
残疾学生接受科学合理的教育后,其能力一定能得到提升,残疾学生依旧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且进步空间很大。这一点在教学实践中老师和学生是有目共睹的:学生从刚来时的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发展到毕业时的会洗脸刷牙、穿衣叠被、自觉就餐、打扫卫生,会礼貌待人,能助人为乐。很多儿童不光智力有障碍,同时存在语言障碍,表现为发音不准、表述不清,有的甚至只会说极简单的个别词语。经过学习和训练,这些同学都不同程度度地取得了进步,充分说明他们是有学习能力的,对他们进行教育是有必要的。残疾是不可逆的,对于残疾儿童,教育的意义在于帮助这些儿童充分发展其能力,引导他们热爱生活,享受生命,提升其生命价值,提高生存质量。
二、改革传统教学模式
在传统教育中,老师让学生多说、多认识物品,在玩中学,让学生能将所学知识运用于生活中。上课时对学生的爱是一大亮点,教师或抚摸一下学生的头,或拉一拉学生的手,对于这些残疾学生,只有教师无私的爱才能换来他们对老师的信赖,进而亲其师信其道。听课时我也在想,如果是我不见得就能做得比他好。还有,运用现有教具,采用多种形式反复练习本课所学内容,如:运用磁性教具、实物、主题图等训练学生用语言表述“一个什么”。另外教师因材施教,分层次教学,如:表述“一个什么”时优生说完整的“一只公鸡”,后进生说“一个鸡”也可以。教学的环节较完整,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新理念,巩固练习时拓展延伸,让生说家里什么是一个?既联系了生活,又训练了学生的抽象思维。由于学生智力水平低或者其他方面的障碍,有意注意时间短,课上没有休息和娱乐放松时间,玩中学体现得不够,一节课下来学生累教师也累。集体备时几位听课老师进行了讨论,大多数老师认为现行的教学模式不适应残疾学生的实际和需要,需要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改革。
三、充分利用教学资源
把在康复训练室睡大觉的教具、娱乐用具请出来,放在班里。平时可以玩,讲课当用则用,不用就收起来,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训练了思维,又使仪器教具们物尽其才,各得其所。适当减少文化课课时,多些进行实践能力培养的课时。当前,残疾学生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相脱节,致使残疾学生实践能力低,自我认知能力差,自我意识弱,也有的学生生活经验不足,生活能力差,人际关系淡漠。因此,急需对残疾学生进行实践能力培养。任课教师应改善上课的模式,让学生享受更好的教育。在全市特教优质课评选中,听了市特教学校的一节培智班的音乐课。感觉以前看起来傻傻的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是那么可爱。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维护学生的人格尊严。幼儿启智班的孩子年龄较大,但智力水平大概相当于幼儿的智力水平,所以要把学生当做幼儿园里可爱的孩子来爱,来教。比如,老师指令性的语言:“××去拿茶杯发给同学们”,“××去送回去”等就显得生硬,缺少人文关怀。其次课堂上要适当体现新理念。比如,复习让学生数数时可指名到前面数,及时评价,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还可以请其他学生评价“拿得对不对”,激发学生参与的欲望。还可分组比赛,增强集体荣誉感和凝聚力。出示主题图时,可以先请学生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培养学生从图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对于抽象的内容还可以编成儿歌帮助学生记忆,如:“1像铅笔一长条,2像小鸭水上漂,3像耳朵听声音……”最后,教师要运用准确生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全体学生参与到学习中。
四、实现优化教育
1.备课
认真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教师应做到四备,即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和备作业。教师通过备课,熟悉教学大纲,从整体上把握住教材之间的内在联系,在熟知残疾儿童的认知规律和学习特点的基础上,精心设计教学全过程,写出教案或教学笔记。教学方法的设计应从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出发,同时准备好教具、学具。总之,好的教案或教学笔记不仅能体现教师的教学特点和风格,而且能从中看出教师处理教材的能力。
2.上课
上课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也是关键环节。对各类残疾儿童的课堂教学要根据其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要遵循教学规律,重视直观教学,加强个别教学和个别指导。课堂教学是残疾儿童接受教育康复的主要途径,应将思想品德教育与“双基”培养有机融于一体。学校领导和教师都要明确一堂好课的标准。
3.布置作业
有些作业,最好能面批面改,使学生从批改中真正获益。教师应对学生提出明确要求:先复习,后作业,先审题,后解答;做完作业后要认真检查;书写要工整,要爱护作业本;要按时、独立完成作业,等等。经过教师的指导和提醒,久而久之,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
4.个别辅导
个别辅导是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学形式之一,是课堂教学中因材施教的补充和延续。教师对学习成绩优异和学习上存在困难的残疾儿童应加强个别辅导,以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例如,教师在课后对学习上存在困难的学生进行补救教学,指导学生自学,解答学生的疑难问题,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消化教材,从而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
5.复习与成绩考查
定期进行终结性评价,评价报告要收入学生档案。最后,对视力和听力言语残疾学生及智力残疾学生的考查、考试科目、办法等分别做出说明。
篇10
毛勇: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我们经过广泛调研和征求意见,确立了“四个三”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思路。
第一,坚持“三个优先”,即教育投入优先、教育规划优先、教育建设优先。2011至2013年,财政预算内教育拨款、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经费、公用经费均比上年有大幅度增长,财政预算内教育事业经费占财政支出的比例分别提高21.6%、27.52%、27.54%。在《大渡口区教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基础上,我们抓紧制定了《校点布局专项规划》,并明确提出“一品五区”目标――建设“都市教育精品区”和“普及教育领先区、特色名校汇聚区、素质教育创新区、教育人才成长区、职业教育示范区”。近两年建成新校3所,7所新校启动前期手续办理工作;完成95中综合楼及体育馆、育才小学综合楼等新建、改扩建项目8个;完成普惠性幼儿园建设28所;27所公办中小学校多媒体设备配齐率达100%,校园网建设率达100%,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的互联和共享。总投资达2.2亿元。
第二,创新“三种模式”。一是创新“集团化办学”模式。试点推行基础教育阶段集团化办学,解决我区优质教育资源不足的问题。经区教委积极协调推动,2012年育才小学和双山小学合并,2014年大渡口小学与钰鑫小学联合,形成“一套班子、两个校区、师资整合、管理一体”的集团化办学格局。二是创新“学区管理”办学模式。2013年起,区内八桥、建胜片区试点实施学区管理办学模式,由区内两所优质、特色学校引领9所相对薄弱学校,实现优势互补、整体运行、共同发展。三是深化“对外交流合作”模式。在不断增强与北京、上海等教育发达地区合作基础上,深化与英国、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国家的交流合作,构建多层次、宽领域教育交流与合作机制。
第三,立足“三大本位”。一是立足学生。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着力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及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二是立足课堂。制定全区“卓越课堂”五年行动计划、《大渡口区“心动课堂”评价标准》,开发活动类、学科拓展类、研究类、国家课程地方化等各类课程30多项。三是立足学校。全区已对20所区级特色示范学校进行了表彰和挂牌,另外7所正在创建中。
第四,落实“三项关爱”。一是推进学生关爱计划。每年投入5000多万元实施学生饮用奶、贫困生营养午餐、留守儿童及特殊儿童关爱、中职生学费住宿费资助、区籍高中阶段学生免除学费等惠民政策,惠及学生4万多人,切实保障和改善了教育民生。二是推进外来人员子女关爱计划。每年全区约有1800名外来人员子女就读,入学率保持在100%。三是推进教师关爱计划。向位于都市功能拓展区的学校在职教师按人均每月200元的标准发放交通、生活补贴,建立了在职及离退休教职工健康体检全覆盖制度,切实关心教师身心健康,增强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今日教育: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让“试行学区制”第一次出现在党的纲领性文件中。有专家认为,“这为我们今后很长一个时期政府公共教育的发展模式,提供了一个具有方向感和操作性的指南。”对此您怎么看?
毛勇:学区制的实施是为了便于实现公共教育的发展目标,解决当前义务教育普遍存在的难题。但学区制工作属政府行为,区教委负责推进落实。我们遵循学区内统筹为主、优势互补、尊重个性、合作发展、分步推进、循序渐进、整体提高的工作原则,建立了学区试点的管理机制和保障机制。
“择校热”现象,是教育公平的绊脚石,建立一个合理的教育资源配置机制,以保证优质的教育资源可以到达教育发展薄弱的地区、学校中,让更多的孩子接受优质教育,达到教育公平。政府部门制定并出台扶持薄弱学校的政策,对薄弱学校的资金投入力度更要加大,薄弱学校,在资金的安排上要优先,使这些学校可以在办学条件上有所改善,让学校之间的差距得以缩小,让各级学校都能平衡发展、共同进步,提高对薄弱学校的管理者的培训力度,提高薄弱学校的教师待遇等等。
4月2日,2015年重庆市全面改善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办学条件工作视频会议召开。我区也采取多项措施改善薄弱学校办学条件:一是优化资源配置;二是创新教育管理;三是强化队伍建设;四是完善投入机制。
今日教育:大渡口区的“学区管理试点”,跟“学区制”是什么关系?是否考虑过,通过学区管理试点,逐步推行区域内学区制改革?
毛勇:我区学区管理试点将按照名校引领、相对就近、优势互补、分步推进的原则组建,自2014年起启动了为期三年的学区管理模式的研究与试点工作,即成立八桥、建胜两个试点学区,由区实验小学和育才小学帮扶。参与学校11所、教职工390人、班级152个。该项试点工作开展一年多,通过观察、座谈、问卷、检测、统计与分析发现,初步实现了教育资源的统筹与共享、教师队伍的合作与共进、学生素养的成长与提高,校际间的差距呈现出逐步缩小的良性态势。
我区的学区管理试点只是学区制改革截取的一两个试点,属于起步阶段,没有全面铺开,若试行成功,再逐渐逼近区域内学区制改革。
今日教育:目前,学区管理试点取得了哪些成效?还有哪些不足?
毛勇:学区制改革一年多来,热点校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提升,薄弱校进步明显,学区内教师交流逐渐频繁,有效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无论是学生、家长、教师,还是学校、社会,都比较满意。不仅使农村学校、薄弱学校的师资力量和管理水平得到了提升,增强了自身“造血功能”,而且激发了教师队伍的活力,加速了青年教师的成长成才。“学区制”改革,使近几年百姓高度关注的大班额、“择校热”现象得到了有效解决,实现了学区内学校提前达到标准化、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上优质学校的目标。
但是,不足之处也是明显的,四个方面的矛盾仍然客观存在。一是教师参与学区研训活动与其自身其他岗位工作的矛盾。由于编制问题,教师不能专职化,一人多岗现象很普遍,参与研训活动活动时间与自身其他岗位工作时有冲突。二是“短板效应”与追求整体高速发展之间的矛盾。个别学校教师平均年龄偏大,中层干部和部分教师参与学区研训的积极性不高。三是严格标准与学校综合评价争优之间的矛盾。各校都担心会因为自己在改革试点前的先天不足造成对学区建设努力过程与结果的误判。四是改革创新与教师固有人事经验之间的矛盾。受固有的传统人事关系和思想方法影响,开展教师走教等一系列资源流动措施存在较大阻力。
今日教育:您对学区管理试点还有什么期待?
- 上一篇:水利工程项目管理方案
- 下一篇:会计核算方法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