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的研究内容范文

时间:2023-09-19 16:51:1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化学的研究内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化学的研究内容

篇1

关键词: 初高中化学 内容衔接 课堂教学 实验研究

初高中化学内容的衔接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新教材的知识结构安排、体现的思维方式及相应的教学方法,以及使用的教学手段等方面与旧教材相比都有很大的区别。初中化学与高中化学的衔接问题是高一化学教学中一开始就面临的一大难题。所以,我选择了初高中化学内容的衔接作为课题进行研究,并于2007年7月到11月进行了课堂教学实验,现将实验结果汇报如下:

一、准备阶段(2006年10月―2007年7月)

1.第一阶段:2006年10月―2006年12月。

调查高一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通过调查,我们认为高一学生化学学习困难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教师因素和学生因素。

(1)教师因素

高中教师认为,高中学生已经是有思想、有自尊的“小大人”了,所以对刚上高中的学生管理较松,使学生缺乏紧迫感。

(2)学生因素

①学习方法上,很多学生还是延用初中的学习方法,过多地依赖教师,知识虽然掌握很多,也可以理解记忆,但却不能运用。这和学生缺乏创新精神及延用初中的学习习惯有关,平常只完成作业,不接触课外习题,当然不能把所理解记忆的知识进行综合运用。

②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学生由初中进入高中后有松一口气的想法,平常在学习上不下功夫,临到考试抱佛脚。又因考试题量增多,难度增大,所以,成绩下降。

2.第二阶段:2007年1月―2007年6月。

认真研究初、高中新课程标准,学习初中化学教材。花费了近半年的时间,形成了初高中化学内容衔接的教案。

二、实验阶段

1.实验对象。

2007年7月,我们以2007年中考成绩为标准,选出100名学生,再随机分成二个班,每个班50名学生。一个班为高一(4)班,一个班为高一(5)班,高一(4)班使用上述编制的初高中化学衔接的教案进行授课,高一(5)班为对照班,从9月1日开始实验。

2.实验结果。

(1)实验数据处理

通过几个月的实验,结果处理如下:

第一单元《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化》的单元测试的成绩分析如下:

第二单元《碱金属》的单元测试的成绩分析如下:

期中测试的成绩分析如下:采取Z检验。样本容量都是50人,实验班的标准差为15.4899,对照班的标准差为16.0875,样本均数的标准差为3.1583,Z=(60.44-53.30)/3.1583=2.26>Za=1.96。所以,试验班和对照班期中考试成绩有显著差异。(数据如下表)

(2)效果

通过半个学期的试验,效果比较明显。

①学生学习成绩的两极分化得到了遏制。试验班和对照班半个学期的单元测试及期中考试的标准差如下:第一单元试验班的标准差为13.65,对照班的标准差是16.37;第二单元试验班的标准差为12.65,对照班的标准差是14.53;期中考试试验班的标准差为15.4899,对照班的标准差是16.0875。从各种考试的标准差,我们可以看到,试验班学生成绩的离散程度更小,也就是说试验班学生成绩两极分化程度小。

②学生基本克服了初高中化学在内容上的脱节现象,基本上能掌握高中化学抽象的理论知识,并能适应高中化学课堂容量大,知识点多的局面。两个班的学生访谈表明,使用初高中化学内容衔接教案好的和比较好的几乎占百分之百,对化学感兴趣和比较感兴趣的占93.6%。

三、结论

通过半个学期的课堂衔接教学的实验,我对初高中衔接教学有以下几点体会:

1.开展初高中化学内容衔接教学的研究,增强了衔接教学在内容上的目的意识性,克服了原有凭经验在内容衔接教学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2.解决初高中化学内容衔接教学问题,不单纯是高一教学的任务,而应是整个高中阶段教学都要考虑的问题。教师应认真研读初高中教材及课程标准,体会初高知识螺旋上升的模式,才能有的放矢,做好衔接。

3.进行初高中化学内容衔接的教学的目标是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前者是显性的目标,易控制,后者是隐性的目标,难以控制。另外,应从内容衔接渗透到教师的教法、学生的学法的衔接。初高中化学内容的衔接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点与难点,也是中学化学教师已探讨多年,并有待进一步深化的研究课题。要抓好此课题的研究,必须转变应试教育观和教学观,立足素质教育,从学生实际出发,从教学的各个环节入手,才能实现义务教育与高中教育的有机衔接,从而大面积提高教育质量。

参考文献:

[1]于振力.新课程标准下高中化学教学改革的思索.

篇2

关键字:数学文化;课程改革;数学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6

"科学和人文精神是一枚硬币的两个方面,缺一不可。"伟大的科学家钱学森曾这样说过。现在的传统教学模式,似乎只是为了考试而去学习,学习数学的表现也只局限在分数里面,当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会,往往很多人都会慢慢忘了学过的知识,更别说将其融入自己的生活了。怎样才能不仅仅只是为了分数而学习数学,我觉得还是要在其添加数学文化,如果说数学是苦的,那么数学文化就是一剂甜的调味料。所以,只有数学知识不断的向上逐渐升华到文化层面,学生才能将学到的数学知识融会贯通、学以致用,努力奋斗的日子才不会白白浪费,数学这一学科才能得到最新最好的诠释。

一、数学文化教育与课程的改革

(一)数学文化的定义与价值

1.数学文化的定义

关于数学文化的定义,翻阅了大大小小的资料,说法林林总总。大体可以总结为:数学文化就像是数学的心脏,以数学的知识、理论、方法等方面反映文化层面的一个系统,其拥有丰富物质和不屈精神。

2.数学文化的价值

不从正确的角度去看数学文化就无法体现出数学的价值。教育学家丁石孙曾说过"我们长期以来,不仅没有认识到数学的文化教育功能,甚至不了解数学是一种文化。这种状况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数学研究和数学教育。"数学是文化的一部分,是一门充满人文精神的科学,两者不能分开来看,数学和文化是同等的重要。多方面的去看数学,才能将数学文化的价值表现的淋漓尽致。

(二)数学文化教育现状和发展

1.数学文化教育现状

人们看待数学往往是通过分数。面对高考,课业压力,大部分老师是以高效讲题海量做题为主体,数学的学习逐渐演变成为了分数而学习,高分成了目标,数学的本质渐渐被忽略,学生学起苦海无涯,老师教起来索然无趣。当校园生活结束,学生真的走进社会,谁还能记住通宵达旦奋笔疾书时做的那些无边无际的数学题,可能只会记得,老师上面讲,学生下面听,老师讲难题,学生听天书。这就是现实的数学教学模式,虽然课改风开始刮向全国,但是终究课改也只是将数学文化深刻在课本而已,现在要做的是将数学文化深入到人心。

2.数学文化教育的发展

现阶段的数学教育虽然不乐观,但是美好的事物都是慢慢进步发展而来的,数学文化的发展前景还是很明朗的。关于数学文化教育应该怎么发展,我觉可以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将数学文化融入进课堂,为他们提供自由思考的空间,提高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力。将数学文化加入进课堂,也使数学的学习变的不那么枯燥乏味。近几年,高考数学题目难度也是有逐渐减小的趋势,也希望在未来高考题目中会多增加一些关于数学文化的考题,文化和科学一起学,掌握的知识才能学以致用。努力创建符合中国国情的数学文化教育的方法。

(三)课程的改革

有了问题就要及时的更正。高中数学新课标中,数学文化拥有了一个单独的篇章,数学文化在数学课本中终于可以有展示自己的机会,相比之前只能在注解中出现,真的是被给予了特别的重视,不仅强调了数学对人类文明的贡献,还强调了数学文化的重要性,大有改观。古时候每一次变法都是时代所需要的,我们的课改是一样的,教育者发现了问题,提出问题,修订并改正,刷新教材,我们要珍惜利用,快速的适应。在这个升学压力和拯救数学文化相互矛盾的阶段,我个人也是希望有更好的相应政策出台。在新的方针出来前我们应该先积极响应这次新课改的政策,改变以往上课的方式,将文化融入其中,使数学丰富起来,不再仅仅是只有数字。

二、课堂上的数学文化

(一)老师的汗水很重要

作为一名老师,你要明白,这是阳光底下最美丽的职业,任务和使命是这份工作的原则,高中时期的学生都是一朵朵含苞待放的花儿,是需要细心呵护才能灿烂盛开,老师要以最简单的方式来讲最难的题,什么工作都是辛苦的,重要是要用心。怎样将数学文化很好的融入进课堂当中呢,这是老师在备课中首要的攻克点。

(二)新颖的教学方式

1.名人历史进课堂

在讲课过程中,知识点可以由小的人文故事引出,文化和数字完美的结合,让学生产生联想,这样知识点也会记得更牢固。比如说,今天我们要讲的是斐波那契数列,可以先以黄金分割线为开始。希腊是一个充满神话色彩的天堂,供奉女神雅典娜的最大的殿堂就是巴特农神庙,巴特农神庙始建于公元447年,历时15年完工,1687年毁于战争,现存残迹,虽然残缺,但是还是吸引着络绎不绝的游客流连忘返,争相一睹它的美,人们为什么会觉得残缺的神庙优美无比,带动学生的热情,可以向他们提问。当人们复原神庙的模拟图,发现建筑中运用了黄金分割线,这就是数学与人文的结合。举一反三让学生举例生活中的黄金分割线(股票中的应用,生活中高跟鞋的使用,人的面部的黄金比例等等)。写下几个数列,让学生观察之后,和他们一起推出通向式,举例做例题等,最后介绍一下斐波那契的生平等。人文可以很好的和数学相处,数学文化在以后的数学发展中是不能缺少的。

2.数学文化进入课前预习、考试题

在上课之前可以让学生自己找关于数学文化的小故事,每天由不同的同学来读,当作是课前的暖场,这样可以先建立起来一个数学学习的氛围。老师在测试题中也可酌情加入一些关于数学文化的题目,数学文化的内容可以体现在应用题的题干或者是有分值的题。被人们忽略的数学文化也会逐渐得到重视。

结语:

每一个数学知识都蕴含着数学文化,将丰富多彩的数学文化融入到枯燥乏味的数学知识里面,使学生学起数学来可以兴趣盎然,将数学文化真真切切的深入到课堂,就算是在考试的高压下使其不仅仅只是一个口号。在高中的数学课程学习中应为学生树立正确的数学观,这样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使学生真正了解数学之后才能叱咤考场,纵横未来。

参考文献:

[1]宋冬梅,姚秋妹.让数学文化走进课堂[J].教学与管理,2008(8)

篇3

关键词:高中化学教材;前沿科技;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六国比较

文章编号:1008-0546(2015)07-0057-03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5.07.020

21世纪,科学技术已广泛融入到现代生活各个方面。高中化学教材中前沿科技知识的渗透和编入不仅能体现课程综合化与融合性的要求,更能使学生深入认识本学科甚至是交叉学科领先的科学技术[1],让学生意识到化学学习的意义和价值,认识到利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问题的重要性,感受化学科学的实用性和创造性。世界各国高中化学教材均将科技前沿知识渗透到教学内容中作为在教材内容创新的重要方面,在保证内容选择的基础性与时代性的和谐统一方面各有特色。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是现代科技硬件的重要载体,被广泛应用于医药卫生、现代工农业生产以及国防科技、航空航天、信息通讯和生物工程等各个领域,是化学前沿科技最具代表性成果之一,也是学生认识化学科技在社会生活中应用最好的学习资源。本文以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为切入点,通过研究世界发达国家高中化学教材在内容选择、编排与呈现方面渗透前沿科技成果的理念与做法,以期为我国高中化学教材内容创新提供启示。

一、研究对象

研究选取了中国、日本、澳大利亚、新加坡、美国、英国六国的主流高中化学教材作为研究对象,其名称、出版社、出版信息见表1。

二、内容选取

要认识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是其重要的基础。我们从“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内容入手研究。

1. 选取比例

“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包含“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基础”(以下简称“合成基础”,主要包含单体、聚合反应、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与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合成技术等内容)、“合成高分子材料”(主要包含各类合成高分子材料的性质、结构、合成、用途、分类及处理等内容)、“功能高分子材料”和“复合材料”四部分内容。用该四部分内容的知识点数目除以“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总知识点数目,所得百分比来表示各部分内容选取的比例。六国高中化学教材中四部分内容占“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比例见图1(左侧饼形图)。

由图1可以看出,“合成高分子材料”在六国教材中均为最主要的内容(比例均在60%以上);其次是“合成基础”(比例平均在20%~30%);“功能高分子材料”各国差异较大:比例最大(11%)为中国教材,其次是日本教材(8%)、新加坡教材(5%),其他国家没有该部分内容;“复合材料”只有中国和澳大利亚教材涉及,比例均为2%。

“合成高分子材料”包含“塑料”“化学纤维”和“合成橡胶”三部分内容。用同样的方法求得图1右侧饼形图的数据,可以看出,“塑料”在六国教材中所占比例均为最大(比例均在45%以上),其次分别为“化学纤维”和“合成橡胶”(美国和英国教材除外)。

2. 内容深度

从学习认知水平角度分析,发现,日本教材在“合成高分子材料”、“合成基础”部分内容最深,难度最大。

日本教材在“塑料”部分介绍的塑料种类最多,包含聚乙烯、聚氯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尿素树脂、酚醛树脂、聚硅氧烷树脂、聚醋酸乙烯酯、密胺树脂和离子交换树脂共10种;澳大利亚教材提到9种,新加坡教材5种,中国和英国教材仅为3种,美国教材最少,为2种。日本教材不仅包含的塑料种类最多,而且都深入详细地介绍了每一种聚合物的性质或结构以及聚合反应方程式和用途。澳大利亚教材虽然给出的塑料种类多,但是除了详细介绍聚乙烯、聚氯乙烯这两种聚合物,其他都是简单介绍其性质和用途。中国教材包含的塑料种类虽少,但对聚乙烯和酚醛树脂两种聚合物的介绍最为详细。

在“化学纤维”部分,日本教材编入的化学纤维种类最多,包括合成纤维中的6-6尼龙、芳纶纤维、6-尼龙、涤纶、聚丙烯腈纤维、维纶,和人造纤维中的粘胶纤维、铜氨人造丝、醋酸盐纤维共9种,并且从性质、聚合反应方程式、用途这几个方面详细地一一介绍。中国教材仅简单提及“六大纶”。新加坡教材给出2种,澳大利亚和美国教材仅给出1种。

在“合成橡胶”部分,日本教材提到的合成橡胶种类最多,包含丁苯橡胶、腈基丁二烯橡胶、聚氯丁二烯共3种,并详细介绍其性质或符号以及聚合反应方程式或用途。中国教材仅讲到顺丁橡胶一种,但从特点、聚合方程式以及橡胶的硫化和用途等方面很详细地进行了介绍。美国教材仅提到丁苯橡胶的符号。

在“合成基础”部分,日本教材提到的聚合反应方式最多,包含加聚、缩聚、开环聚合、共聚合4种,中、澳、新、美、英五国教材仅呈现了加聚、缩聚2种。

3. 课程功能实现

从教材中“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内容的课程功能实现角度分析,我们发现六国教材中澳、新、美、英教材更加注重对科学方法的教育:

(1)实施技术方法教育。澳大利亚教材把“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作为技术教育的重要内容,占用一节的篇幅详细介绍了7种修饰多功能高分子聚合物的手段和3种高分子材料成型技术,以及各种手段和技术的应用[2]。澳大利亚教材中该部分内容将高分子合成的基础原理和化工生产结合起来,是合成理论过渡到实践的桥梁,实现了合成技术的“工艺化”,是培养学生技术素养的有效内容。

(2)渗透环保教育。新加坡和英国教材除了介绍塑料的广泛应用之外还选取较大量的内容来讲述其危害性,澳大利亚和美国教材详细介绍了“分类回收法”的废旧塑料处理方法,澳大利亚和中国教材提到了可降解高分子材料的研发,这将有利于学生了解材料的使用与环保的关系。

(3)提升实践能力。澳大利亚和美国教材详细列出了塑料制品的回收标识、代表的类型名称及性质、应用。回收标识也是健康证,学生可以在生活中根据编号来判断塑料的种类和质量,从而有利于帮助学生学会鉴别化学信息的真伪和品质,养成独立思考及反思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同时启发学生学会利用分类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化学问题,引导学生将化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组织编排分析

表2列出了各国教材中涉及“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内容的章节编排情况。

依据教材中章节的设置,我们发现其组织编排方式有2种类型:(1)独立成章。中国和日本教材分设两章介绍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澳大利亚和新加坡教材设置一章。日本教材按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分类设章,而中国教材是按学习难度于必修2和选修5分设两章,采用螺旋式的组织编排方式。(2)独立成节。美国和英国教材如此。

依据教材编写所体现的课程观分类,其组织编排方式有2种类型:(1)学科中心设计取向。中、美、新教材以有组织的学科知识作为教材设计的基点,按照学科结构为中心来组织学习内容[3];(2)社会生活问题中心设计取向。日、澳、英教材以生活、社会问题作为教材编写设计的基点,巧妙地将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会利用所学知识原理更科学、深入地认识、利用生活中的有机高分子材料,更大限度地实现其教学价值。

另外,各国教材组织编排各具特色:(1)日本和澳大利亚教材设置了章的上级标题――“研究领域”,使知识体系更加系统、清晰;(2)澳大利亚和新加坡教材的节标题设置详细、具体,核心概念界定清晰。中国教材章下的节标题少,每个节标题包含内容范围过大,且节标题下的小标题很少,导致框架不清晰,文字阅读量大,不利于学生进行信息提取,加之该部分知识内容多,分类复杂,这无形之中加大了学生学习难度。

四、结论与启示

通过对六国教材“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内容分析和组织编排的比较,我们可以获得如下结论:

“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均已成为高中化学教材中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核心内容。教材中增加合成高分子材料种类与反应类型,可为学生广泛认识生活中的高分子材料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使学生深入理解有机化学基础,拓展有机合成的创新性思维,以化学学科思维更科学深入地认识身边的高分子材料制品;同时,高分子材料制备技术方法的介绍对于提升即将面临职业定向的高中生的应用创造能力和技术素养有着重要作用;再有基于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介绍,渗透环保意识,有利于使教材向多维化和融合性发展。

我国高中化学教材在核心内容的选取上同各国一致,并采取由浅入深螺旋式的组织编排方式,这些是值得肯定的,但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类型单一,缺乏与生活相联系和对科学方法的渗透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深思。由此我们提出如下建议:在内容选取方面,应适当丰富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种类;充分发挥前沿科技类内容所特有的教育功能,注重对技术方法、环保意识、实践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的教育,全面提升学生的应用和创新能力。在组织编排上,前沿科技类内容更适合采取社会生活问题中心设计编排,注重化学与社会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对于内容繁杂的部分建议采用细致详细的标题设置,同时可选择性增设“研究领域”等标题。

参考文献

[1] 王瑞政,周青,阙丽丽. 化学前沿学科知识在美国化学教材中的体现[J]. 化学教学,2009,01:58-61

篇4

1.动画素描中构图与镜头语言的应用

站在欣赏者的角度来看,动画素描中构图与镜头语言的应用其实质是一个问题,即:视角的选择。许多人在学习美术的第一天中,老师就用讳莫如深的的表情告诉我们一定要注意构图。于是我们便开始了在一张有限的空白空间内感受每一样添加物的位置与大小,一件、两件、三件……,渐渐地我们又学会了在更多的物体中如何确立主体物及它与周围的关系。我们在这里讨论的是一个独立的、完整的、静态的、甚至是封闭状态下的构图或者是一种视像的组合。我们提供给观者的只有一个视角,并在这一单独的视角中努力尝试将看到的视像或是自己的体验表达出来,甚至可以是这种体验的过程都可以表达。这时的视角是一种非常自我的、私密的、带有完全个人色彩的角度和立场。我们在各种场合所看到的作品尽管会受到场地、灯光、环境的影响,但作者始终努力将这些因素减弱到最小的程度,尽可能地留下一个准确且合理的视角给观者去静静地欣赏它。

就拿《蒙娜丽莎》这幅作品而言,如果采用马塞尔.杜桑立体分解的方法在静止的画面上展示连续运动过程,进而采用多视角的话,蒙娜丽莎的微笑该是多么的诡异。因为达芬奇在创作时选择的视角就是观者所看到的视角,这是达芬奇想让我们看到的。但在动画素描中,《蒙娜丽莎》就可以用多幅的作品,采用不同的视角去表现。让《蒙娜丽莎》系列的作品动起来,或者是让观者动起来;作品与受众两者只要保持其中一方的相对运动,观者都可以得到更多视角、更加完整的形象信息。动画素描中的视角选择有两个显著的特点:流动性与补偿性。视角的流动性必然产生视角多样性的变化。在视角选择阶段中,我们终于可以不用在一幅画面中交代所有的问题:权衡所有物体在一个平面空间的位置。这是否意味着我们现在可以不用管构图了吗?答案是:不。尽管素描在动画中视角是流动着的,但荧幕是一个完整的个体,观影者视点是相对稳定的,观影方式目前来讲没有根本的变化。这种方式规定了整个视角流动过程中所呈现的画面必然由许多独立的画面构成,单一画面中所具有的关于构图的形式美的原则,在这流动着的视角中同样适用。动画素描中视角可补偿性现象是采纳了电影艺术特有的一种现象。

即一个完整的形象可以由多个不同大小、角度、空间、时间的零散的形象,采用符合观者接受习惯的方式补充并偿还出一个完整形象。在动画素描中,作品的内容可以是零散的,但并不意味着动画素描作品创作中可以肆意撕扯其表现的内容。动画素描教学与创作中,由于受到电影艺术中视角转换变化的影响,视角选择的多样化是必然的产物。这种变化体现在:时间、地点、行状、明暗等的更替与穿插,并在此过程中还原出完整形象。比如《变形金刚》中汽车人的形象,大小、行状、质感、功能性、情绪等在不同时间、空间的展示中得到了充分的补偿与还原,在每一个观者头脑中形成一个完整的汽车人形象,每一个形象也是不同的。这种在影视中常常采用的流动性视角的变化,将动画素描创作带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的境地当中。以前的素描创作只考虑一个视角下的表现行为,而在动画素描中则要依照导演的的要求去不断地创作一系列、连续、不断变化着的视角下系列素描作品。用一个简单的说法来解释,以前传统的素描可以用一个或数个视角在一幅作品去讲一个故事;那么动画素描则是用更多或急或慢的移动着的视角,用更多幅作品才能讲一个故事。甚至是一系列连串的素描草图更能表达动画素描完整的含义。

2.动画素描的写实性表现语言

动画素描在描绘上的写实性表现需求来自于是荧幕内容和不同视角在细节上的表现,随着镜头与视角的推移变化,画面必须要有足够的细节去支撑。国际上普遍要求B级2K画面动画影片的技术设定标准,其画面可以放大三十米都很清晰,依旧丰富、饱满、流畅。动画电影对于画面素质要求较高,矢量图能够保证形象线条和边缘的整洁,但层次感较差,不利于表现色彩与明暗复杂的事物。点阵图虽然能够带来更多的细节与层次,但绘制成本较非常高。这两种方法是动画电影中最常用的两种绘制方式(不包括三维动画)。动画素描中的细节描绘,在教学与动画制作过程中经常被简单的强调成线条轮廓与二级明暗关系。这种方式强调画面内容的可识性,旨在用简洁、经济、经过优化了的展现方式让观者在最短时间内接收到画面信息,该方式在日系动漫中最为明显。近年在色彩、场景、透视、细节等方面有所加强,但日系动漫形象简易、单薄的面貌仍然没有改变。动画素描教学过程中过分的强调线条与二级明暗的可识性刻画,势必造成素描艺术表现语言的僵化与消逝。美国动画形象中线条明快有力,流畅而又生动,强调夸张的动态与表情,造型结构明确,角色形体解剖有据可循,造型手法写实。动画素描写实性表现的动因主要来自于观者现实生活体验的召唤。模拟是人类最重要的天性之一,也是重要的表达方式。我们可以想象看到一位父亲带着孩子屈身于宽大的草叶之下,头上鲜艳的羽毛在不自觉的晃动着,在幽暗的丛林中显得格外醒目。

父亲时不时的学几声其它动物的叫声,然后静静的听,静静的等……。这种方式不仅能提高捕猎成功的机率,而且也是保护自我的一种方式。捕猎成功后他们会取下动物皮或骨头的某一部位挂在身上,或将这次捕猎的过程刻画在岩壁上,或纪念,或祈祷,进而将之作为一种精神上的占有,来期待更多物品的获得。上面这个故事很形象的说明了模拟的“像”所带来的好处,而且绝对是模拟的越像所带来的好处就会更多,成功也会来得更快。模拟能力在时间的推移中已经成为人类非常擅长的能力,人类生活中将这一能力刻意的进行强化。强化的领域包括声音、物象、动作等,随着社会分工细化,这种强化呈现出专业化的特点,如音乐、绘画、设计、表演、舞蹈、武术等专门专类的细分。模拟(画得像)是绘画千百年以来一个重要的主题,且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被认为是唯一的标准。从西方绘画的发展来看,写实性绘画理论受到哲学思想的影响甚大。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苏格拉底、柏拉图等都发表过关于模仿的的观点。用用柏拉图的实例来说,床有三种:第一是床之所以为床的那个床的“理式”(Idea,不依存于人的意识的存在,所以只能译为“理式”,不能译为“观念”或“理念”);其次是木匠依床的理式所制造出来的个别的床;第三是画家摹仿个别的床所画的床。这种关乎理式的追求在一定程度上指导着艺术家,在描摹自然对象时多了一份对写实描摹的笃守。

这种动力影响至今,以逼真再现为主要特点的三维动画电影目前占据动画电影半壁江山,大有超过平面动画电影的趋势。因为除了特定的诸如文字、记号、公式、图腾、纹饰等一些符号化的特殊形象之外,我们至今还没有找到一种比模拟或说是“像”更加具有表现和传播能力的表达方式,何况这种“像”的能力是体现在二维平面介质上面。动画素描作为更加精细的分工依然保留和发展着这种模拟的能力,尽管人们试图摆脱这种单一的视觉体验,但眼睛看到的便是与人类生活相关的。所谓纯形式的画面美或者深邃的思想内容,由于受到个体经验差异的影响,造成体验与表达不一致的现象比比皆是,这类动画电影不利于市场商业推广,无法从影院获得商业利益。所以,“像”仍然是人类视觉体验的绝对形式。素描本身就是一个艺术种类并具备相当的艺术价值,这种属性为动画注入了一股灵气。尤其在动画素描教学中这股灵气显得弥足重要,如若没有了这股灵气,以计算机为平台的动画只会是徒有机械外壳与程序的组合。

篇5

关键词:应用物理;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优化整合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50-0040-02

一、前言

物理学的基本原理渗透在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被称为自然哲学,已成为相关应用技术领域的基础和源泉。应用物理专业是一个以物理学为基础,以“应用物理”为核心和特点,强调将物理学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专业,以培养既有一定物理理论知识,又有一定实验技能与工程技术的理工复合型人才为目标的专业[1]。可是目前许多高校的应用物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无法实现,其培养质量令人堪忧,其中最迫切最重要的是应该对应用物理专业课程体系进行大力合理改革,对其传统教学内容进行优化重整。

二、应用物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和教学内容的优化重整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2007年2月17日教育部下发了《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其中强调要深化教学内容改革,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课程体系,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需要,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将新知识、新理论和新技术充实到教学内容中,为学生提供符合时代需要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要采取各种措施,通过推进学分制、降低必修课比例、加选修课比例、减少课堂讲授时数等,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目前的应用物理课程体系仍然主要由普通物理课程(包括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学)、理论物理课程(包括理论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电动力学、量子力学)以及固体物理学构成。应用物理专业的学生经过高中物理、普通物理和理论物理的学习,发现许多课程内容重复出现,以至于相当一部分人认为没有多大差别,只是所用数学工具不同罢了,“高中用,普物用d,理物用”,这充分反映了应用物理专业主干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存在的严重问题[2]。即当今的应用物理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仍没有跳出传统物理学专业和物理教育专业的框架,课程体系僵化,过分强调“系统化”、“逻辑化”,传统的基础和理论物理课程内容重复而陈旧、占用课时过多。没有体现物理世界的发展性,现代性、统一性以及各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相互交叉、相互渗透。普遍存在“重经典、轻现代、重理论、轻应用”的弊端,反映现代科学和高新技术发展成果的课程和教学内容太少,应用物理专业的“应用”特色体现不明显,学生的科学素养、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能力较差,无法实现应用物理专业培养目标[3,4]。

“知识爆炸”时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其在经济发展进程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同时也产生了许多新兴学科。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的载体,是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直接体现,是提高人才培养效率和质量的决定性因素[5]。因此培养应用物理专业人才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理应满足新时期科技、经济飞速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求,所以改革现有课程体系,优化整合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益已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三、课程体系改革和教学内容优化整合原则

课程体系的设置和教学内容的选取要符合教学规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由现象到本质,由简单到复杂,同时注意到自然界是普遍联系的,不人为割裂自然科学的内在联系,理论和原理是经典的,但应用要是现代的,按照“少而精”的原则,对传统教学内容实行量的精选、压缩与质的提高。对现有的普通物理(包括力学、热学、电磁学、原子物理学)和理论物理(包括理论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电动力学、量子力学)进行优化整合,绝不搞简单缩减,重新设置课程体系,并对课程开设顺序和时间做出科学合理的安排,同时注入现代化的教学内容,将近代物理和科技发展的最新成果纳入新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及时反映科学技术研究的新成果,使学生及时了解学科发展前沿的新成就、新观点、新动向。缩减传统课程门数及学时数,以便增开其它应用物理课程及学时数。

四、课程体系改革思路和优化整合的教学内容

1.力学和理论力学优化整合成力学理论。如今许多应用物理专业第一学期就开设普通物理课程力学,到第五或第六学期再开设理论力学,而理论力学前面相当大一部分是和力学内容重复的,如质点运动学、质点动力学、质点组运动学、质点组力学、刚体力学等内容重复量大,这不仅降低了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且浪费了很大一部分教学课时。同时力学课程要求采用微积分、矢量分析、微分方程等高等数学知识研究处理“变”的物理问题,这和学生刚开始接触高等数学知识相矛盾,教师在授课时不得不降低要求讲解,造成学生后续学习理论性强的理论力学的难度增大,教学效果降低。因此打破原有力学和理论力学界限,将它们优化重组成力学理论课程,删除牛顿力学重复部分,去除相对论部分,将这部分移到电磁理论中讲解,力学理论安排到大学第二学期开设,这时学生们的高等数学工具应用较为熟练,已具备了处理“变”问题的科学思维方法和能力,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精简、优化整合后的力学理论包括:质点力学、刚体力学、非惯性系力学、振动与波、连续体力学、虚功原理、拉格朗日方程、哈密顿正则方程、哈密顿原理、泊松括号与泊松定理、正则变换、哈密顿-雅可比理论、非线性力学简介。力学理论课程既包括牛顿力学,又包括分析力学,将研究力学问题的方法有机辩证地联系起来,物理概念清晰准确,理论体系简洁明了,兼顾了经典与现代、基础与前沿内容,为后续理论课程的学习构筑了桥梁和基础。

2.热学和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优化整合成热物理学。据统计,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中的热力学部分和统计物理学部分分别占总内容的46%和54%。热学课程中的热力学定律部分和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中热力学部分内容(温度与平衡态、物态方程、热力学第一定律、功、热容量与焓、理想气体、热力学第二定律、熵、卡诺定理等)重复率高达1/3[6]。在分子动理论和经典统计部分也有重复,如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律和速度分布律、玻耳兹曼分布律、能量按自由度均分定理、气体内的输运过程,所以将热力学部分与热学中的重复部分删除,将这两门课程进行优化整合,可以缩减约1/3的课时。优化整合的主要思想是贯穿从宏观到微观,从单个质点到大数量粒子构成的系统这一线索。在热学部分介绍经典热学、热学最新动态、热学在新科技中的应用,统计物理学部分以系综理论为主线,融宏观与微观理论于一体,立足于微观量子理论,从等几率原理出发,循序渐进地阐明统计物理学理论,运用统计物理学理论导出热力学基本定律,将统计物理学概念与宏观热现象相联系和对应,实现热现象的宏观理论与微观理论的有机融合。优化整合后的热物理学内容包括:热力学第零定律与温度、状态方程、气体分子运动论的基本概念、气体分子热运动速率和能量的统计分布率、气体输运过程、功、热量、热力学第一定律与内能、热力学第二定律与熵、固体和液体、相变、统计物理学基本原理、孤立系统、封闭系统、热力学函数及其应用、气体性质、开放系统、量子统计理论、涨落理论、非平衡态统计物理。

3.电磁学和电动力学优化整合为电磁理论。电磁学和电动力学都是研究电磁场基本性质、运动规律及其与带电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电磁学侧重于电磁现象的实验研究,从对电磁现象的研究中归纳出电磁学的基本规律,而电动力学侧重于理论研究,以麦克斯韦方程组和洛伦兹力为基础,研究静态、时变态条件下电磁场的空间分布和运动变化规律,以及带电粒子与电磁场的相互作用等问题。考虑到电磁学与电动力学在内容上是相互统一,相互渗透的,可以将它们优化整合成电磁理论课程,将电磁学与电动力学的内容适当贯通,既分层次,又平滑过渡,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具体如下:由库仑定律引出电场、电场强度的定义,电通量、高斯定理及场强的计算,由电场力作功的特点引出环路定理、电势、电势的计算;由毕奥-萨伐尔定律引出稳恒磁场的计算、环流和旋度、散度;由电场强度与电势的关系引出真空中的泊松方程与拉普拉斯方程;介绍介质的电磁性质、场与介质的相互作用、静电场边值关系与唯一性定理,运用泊松方程与拉普拉斯方程计算真空与介质中的场强与电荷分布,介绍静电场分离变量法、镜像法;由稳恒电流导出静磁场,由电场中的标势引出矢势、磁标势;对电磁感应、麦克斯韦方程组、电磁波辐射与传播、狭义相对论均单独设章节介绍。对超导、等离子体、巨磁电阻等做简要介绍,丰富理论与实际应用的联系,电路和交流电内容放电工学课程中讲解。

4.原子物理学和量子力学优化整合为近代物理学。原子物理学侧重于原子光谱实验现象的解释、物理思想和物理模型的建立,量子力学是在对原子光谱研究的基础上发展建立起来的理论体系,侧重于微观本质,理论性强。原子物理学的实验研究促进量子力学的不断发展,它们联系紧密,相互促进,其研究对象存在重复,导致目前许多原子物理学教材中的量子力学导论部分内容和量子力学教材存在大量重复,如玻尔氢原子理论、波粒二象性、不确定性原理、波函数及其统计解释、薛定谔方程、平均值计算、氢原子薛定谔方程解、康普顿散射效应、碱金属原子光谱精细结构、塞曼效应等。因此必须对这两门课程进行优化整合,形成新的知识结构体系,其思路是:通过对原子现象的发掘,引出其量子力学的理论本质,同时通过量子力学理论的建立和运用,来研究原子等微观体系的特性。优化整合后的基本内容为:经典物理遇到的困难、玻尔氢原子理论、状态与薛定谔方程、力学量与算符、中心力场、电磁场中粒子的运动、矩阵力学、微扰理论、电子自旋、多电子原子、外场中的原子、多体问题、分子结构和能谱、散射。这样优化整合后课程所需学时会比优化整合前大大减少。

五、整合后专业课程的开设时间安排

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应用物理专业课程之间的关联,优化整合后的课程开设顺序可以这样安排:大学一年级注重增加高等数学教学课时,将高等数学进度尽量前推,大学第二学期开设力学理论、第三学期开设光学和电磁理论,同时开设数学物理方法为后续课程做好准备,第四学期开设近代物理学,第五(或四)学期开设热物理。这样的调整安排能留出更多时间来开设其他应用物理专业课程,有利于学生的就业或继续深造。

六、教学改革的预期效果

1.重构应用物理主干课程体系,避免了基础课程和理论课程教学内容的重复,优化教学内容,缩减课程科目,节省大量课时,将会大大提高教学效率。为应用物理课程的开设、选修课的开设及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了时间条件,突出了应用物理、技术课程的地位和专业特色。

2.为应用物理培养目标的实现,培养合格的应用物理人才提供了可靠保障,课程体系的改革和教学内容的优化重整适应和满足社会发展和科技前沿的需求。教学内容富有现代性,开放性,渗透新的教学内容和思想,使应用物理专业学生在理论与实践技术方面具有复合型的知识结构,为他们今后的创新发展提供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王蜀霞,王新强.应用物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实践[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7(05).

[2]陈波.应用物理学专业《热学》与《热力学与统计物理》课程整合之初探[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4,24(01).

[3]富笑男,刘琨.应用物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8(04).

[4]石东平,龙晓霞,程正富,代武春,杨守良.物理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改革探索与研究[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8(06).

[5]陈波.应用物理专业物理类基础课的课程体系改革之探讨[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4,24(03).

篇6

关键词:动画;教学模式;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05-0220-02

一、动画专业基础核心课程门类划分与归类

在整个动画专业课程设置中,动画专业基础课程模块设置相对是比较多的,而且都是动画专业中的核心课程,只要在专业基础课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才能在下面的专业实践课中,创作出满意的优秀的动画作品。

一部动画影片从开始创作到最终完成,是需要经过编剧、剧本创作、分镜头设计、角色设计、场景设计、动作设计、二维或三维电脑制作、影视后期合成剪辑、配音、配乐等系列工作,共同合作设计完成。而在大学四年的学习中,动画专业基础课程,又是在大学一、二年学习完成的重点基础课程,所以对今后动画影片专业创作是非常重要的前期铺垫基石。归纳总结出动画专业基础核心课程,便于更加有针对性的对其核心课程进行细致修改、探讨,研究,制定出相关的教学内容和体系改革,并赋予实践应用。

在此基础上,针对动画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选修基础课程中,进行有机的划分、筛选、比对,根据动画系教师们的多年教学经验,通过每周教学研讨会讨论并拟定出动画专业基础核心课程,分别为:剧本创作、分镜头脚本设计、角色设计、场景设计、动作设计、动作运动规律这六门课程。这六门课程在动画专业基础课中是非常重要的课程模块,它们主要涵盖今后动画专业课与实践课中动画创作的核心设计部分,如果能够将这六门专业基础核心课有效链接与设计实践,学生能够善学善用,打下坚实基础,会对动画专业复合性人才培养提高更进一步。

二、动画专业基础核心课程教学模块研究

剧本创作、分镜头脚本设计、角色设计、场景设计、动作设计、动作运动规律这六门课程作为动画专业基础核心课程,在各大高等院校动画专业中一般都是以模块教学方式,进行集中授课。这样授课的好处是能够系统的讲授课程中具备要素等理论知识,同时教师能够按照学生的兴趣点组织教学模块形式,利用学生的共同兴趣点,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和学生进行协商探讨等多教学形式。在这样的模块教学下,教师们发现最大的问题是,学生在大学第二、等三期学习了动画专业基础核心课程后,到了第五、六学期开始动画短片创作时,很多理论知识忘记,被丢弃,核心课程内容衔接也不够好,更有同学根本就不会编写动画剧本,这对后期的动画创作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所以教师们在的学时分配上,进行了比对,进行有针对性的课程体系改革实践,例如,《剧本创作》理论授课是36学时,习题12学时,同比较感觉理论授课学时过多,建议进行划分出部分学时,放置到大学第五学期时再开设2周的《剧本创作》的课程,大学第二学期开设3周的《剧本创作》课程,这样改革主要目的,就可以针对学生由学习时间过长导致剧本创作时出现的不必要错误,同时可以在第五学期时就动画短片创作或校企业合作项目时,进行动画剧本的全新创作,用于后期动画的实践检验中,达到有效的链接作用。

在其他几门基础核心课程中,也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课程体系改革。如增加授课周期、长度、课程与课程之间的互动交叉;也可以增加实验教学环节、上机环节,以小组或工作团队的形式,利用学校、工作室设备尝试课程与课程衔接性设计创作,从大量的练习和训练中熟能生巧,运用到今后的动画短片创作中去。

三、动画专业基础核心课程体系改革的方法与方式研究

(一)结合实际,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制定适合动画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

动画专业是一个复合型艺术,包含着艺术和技术的高度融合,动画专业的领域也渗透到教育、工业、农业、军事等众多领域,如果教学理念的模糊势必会造成学生知识结构和技能上的混乱,不能很好的顺应动画未来的发展。结合动画专业发展实际,大胆细致的制定新的动画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例如,我院动画专业从02年办学之初,人才培养计划制定已经修改过好几稿,目前一直使用的是09版动画专业人才培养计划,教学学时分配以及教学观念还是原来现有的,已经不能适应飞速发展的动画专业,出现了很多的弊病和缺失。例如学时分配比例不够、实验学时缺少、专业基础核心课程安排不够准确等问题。目前动画系全体教师,已经多次组织教学研讨会,针对09版动画人才培养计划开始修改,修改的主要内容,就是关于动画专业基础核心课程的学时配比、上课周期、实践上机环节等。通过系统的全面的制定教学理念,修改后13版动画人才培养计划,并实践用于动画专业,培养出学生具有动画设计实践技能的应用型人才。

(二)打破传统教学体系束缚,构建全新的动画专业基础核心课程教学体系

篇7

关键词:博物馆;文化学;重要性;具体性;丰富性

中图分类号:G2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11-0221-01

文化学是研究人类文化的学科,它又分成许多分支,并与其他学科相融合、相结合,形成许多新的文化交叉学科或边缘学科。而博物馆文化学即是博物馆学与文化学互相融合、互相结合的新兴的文化边缘学科或文化交叉学科。当下,我国的博物馆文化学尚处于正在构建之中。而整个博物馆文化学的构建,又是一项全方位、系列化、深层次的复杂系统工程。为此,本文结合笔者近年来博物馆工作的具体实践与理性思考,对我国博物馆文化学的构建这一重要的新课题,发表几点探索性拙见,以与广大博物馆人共同切磋、共同讨论。

具体而言,我国博物馆文化学的构建,可以分解为以下三大主要层面予以详细探讨。

一、博物馆文化学的重要性

博物馆文化学的构建,无论是对于我国的博物馆学,还是对于我国的文化学,都具有鲜明的重要性。

对于博物馆学而言,其文化学的构建,既是其题中应有之义,又具有提升整个博物馆学文化品位与文化价值的重要意义。这是因为,文化学作为博物馆学的上线学科,它是研究人类文化的一个大的学科。广义的文化,指的是人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总和,这正如18世纪英国著名人类学家泰勒在其所著的《原始文化》一书中对“文化”所下的有名的定义:“所谓文化或文明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包括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而获得的其他任何能力、习惯在内的一种综合体。”{1}当今世界,文化忆成为全球一大主题,各国各领域出现的“文化热”,乃是21世纪时展的大趋势。我国也把文化同政治、经济一起,作为综合国力的三大要素。早在党的十五大,就明确提出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也包括“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到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更对全国的文化发展,作出了重要的战略部署。由此可见,我国博物馆文化学的构建,乃是整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文化学而言,博物馆文化学的构建,乃是文化学的一个新兴的交叉学科,是整个文化学的细化、深化、丰富化。

二、博物馆文化学的具体性

当下我国博物馆文化学的构建,必须具体落实到整个理论体系中的各个环节与各个层面,其中主要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一)博物馆文化学的内涵与意义

博物馆文化学是博物馆学与文化学的新兴交叉学科,它对于博物馆学与文化学,具有双重的重要意义:既是博物馆学文化品位的提升,又是文化学在博物学中的细化与深化。

(二)博物馆文化学的分类

依照我国目前博物馆的种类,博物馆文化学又可以再细分为综合博物馆文化学、历史博物馆文化学、自然博物馆文化学、军事博物馆文化学、艺术博物馆文化学等各个种类。

(三)博物馆文化学的特征

博物馆文化学的特征,主要应研究其文化特征,例如文化价值的不可估量性、文化物品的不可再生性、文化遗产的传承性等等。

(四)博物馆人的文化素质

博物馆人的文化素质,是博物馆文化学研究的重点,因为所有的竞争,说到底都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竞争,说到底又是文化素质的竞争。

三、博物馆文化学的丰富性

我国博物馆文化学的构建,是一项全方位、系列化、深层次的复杂系统工程,因此丰富性是其必然属性。这种丰富性,又表现在以下几大层面:

(一)涉及学科的丰富性

博物馆文化学,不仅涉及到博物馆学与文化学,而且涉及到文物学、图书学、历史学、政治学、经济学、军事学、教育学、艺术学、动物学、博物学、生态学、人类学等多学科。

(二)研究内容的丰富性

博物馆文化学,不仅要研究各种博物物品的来源、属性、特征、价值,而且要研究主体——博物馆人的素质,更要研究博物与人类、与历史、与政治、与文化、与军事等的密切关系。

(三)研究方法的多样性

博物馆文化学的研究方法,既包括传统的调查、分析、归纳、总结等方法,又包括现代化的电脑、网络等高科技的方法,呈现明显的多样化特点。

篇8

目前高等院校教学中普遍存在学生的知识连贯性不够,思维方式科学性差,动手能力不足等缺憾。如何由知识转向技能培养,是社会对高等院校教育的要求。任何一门学科既是孤立的又是关联的,这就意味着不同的学科有自己的独特理论体系和专业知识,又与其他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只有在与其他学科的交叉中才能更好地促进其自身发展进步。完成学科自身知识点的关联和横纵交叉的知识网络建立,只完成了教学中的一部分任务。另一部分任务是协助学生在思维上完成学科间的交叉网络化,这样才能实现知识的连贯和思维方式的培养。因此如何在教学中很好地完成学科交叉的作用教育是现代高等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任务。中药化学作为一门专业课,与中药炮制、药物制剂分析等众多专业课有着深入的交叉和广泛的渗透,不仅为这些学科提供相应的专业理论知识,也是这些学科的基础。针对这一实际情况,我们在教学中不断地探索着如何更好地在教学中将这种交叉和渗透充分引入到学生的意识中去,在学习中很好把握学科间的关联性,有意识地为其他专业课的学习奠定基础。在多年实践中,我们收到良好效果,籍此文与各位老师和同学交流。

1渗透式教学

食品化学是食品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其中的食品风味、食用色素等相关内容与中药化学的内容有紧密联系,它们所涉及的化学成分和化学反应一致。如中药化学的黄酮类成分是食品化学中的天然食用色素来源之一。为加强学科之间的交叉,同时为食品化学的教学提供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基础知识,针对食品化学与中药化学的交叉内容,我们在教授食品专业的中药化学时,注意收集有关食品专业和中药化学的学术交叉发展现状和研究资料,使得我们为食品专业的学生讲授的内容更有针对性,有效地将中药化学的内容渗透到后期学习的食品化学的内容中,启发学生的联想思维,引起学习兴趣。如讲授黄酮类化合物的颜色性质时,特别强调花色素在不同pH值条件下颜色变化在食品中应用,为食品化学的学习奠定良好基础。又如,中药化学中糖的糠醛反应也是食品烘制过程中产生特殊风味的一个重要反应机理。因此在讲解该部分内容时我们为食品专业的学生特别引入了风味的化学成分和反应机理简介,以兴趣教学的方法扩展学生的知识面,为其后期学习作好铺垫。同样在中药有效成分结构和分类教学中,也有针对性地为食品专业的学生着重介绍食药两用的中药,以及中药化学在功能食品研发中的应用实例,不仅引起学生对中药化学理论知识应用的兴趣,为其专业课的学习提供扎实专业知识,同时对其发展方向和专业优势进行渗透式启发教育。

2强调式教学

中药炮制学,作为一门传统的学科,是中医药院校中药专业的专业课。由于其传统性和特色性成为我国独有的学科,具有独特的学科地位。现代中药炮制研究的重要任务之一是中药炮制机理研究,即从炮制前后化学成分变化和药理效应变化的角度揭示中药的炮制作用。这个任务的一项主要工作就是炮制前后化学成分研究,这项工作要求研究者具有扎实中药化学的理论知识,并能在实践中自由地驾驭这些理论知识,灵活地应用。结合这一实际要求,一方面,我们在教学中着重强调中药化学提取分离、结构研究在中药炮制学中的应用,以及所能解决的问题,提请学生在学习该部分知识时给予足够的重视,避免在中药炮制学的学习中出现中药化学专业知识薄弱而影响学习质量的问题。另一方面,结合自身在中药炮制研究的经验和进展,引入具体实例讲解中药化学在中药炮制研究的用途,如色谱的选择,显色剂的选择,结构解析技术等在中药炮制学科的应用。实践证明这种强调重点的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很好理解中药化学的重要用途,为其他专业的学习提供扎实的专业知识,而且能够让学生很好地理解学科之间的关联性。

3结合式教育

中药制剂分析是在分析化学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对药物中化学成分的分析进行研究的学科。其主要教学内容是有关中药化学成分的定性定量研究。这些教学内容需要结合中药化学中有关被分析成分及其杂质独特的理化性质才能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供试品的制备时需要参考杂质和被测成分的化学性质差异,选择的提取方法应对被测样品尽量完全,而尽量少地引入杂质。在这样的思路指导下完成的工作不仅建立在中药化学各种成分理化性质非常熟悉的基础上,同时还要对这些性质的差异了如指掌,才能利用这些差异设计相关的方法。因此结合两个学科这些方面交叉,我们在教学中针对每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都选择相应的应用实例帮助学生理解理化性质及其应用,并有意选取中国药典或相关研究论文中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作为参考资料,供学生讨论或学习,从而加强中药化学与药物制剂分析的结合。

篇9

关键词高中化学;有机化学;教学实效性

高中阶段的有机化学教学内容主要涉及一些常见的有机化合物的构造、性能、用途及相关研究方法。随着高中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有机化学的教材中也融入了大量的新内容,虽然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学生对于化学这门学科的学习兴趣,但收获的教学成果并不显著。在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师有必要及时更新教学理念,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策略,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和教学内容的设定,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自身的教学优势。

一、有机化学的相关概念及发展历程

高中化学教师要想切实提高自身的教学实效性,首先应当让学生对有机化学这门学科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有充分地了解与把握。从发展的角度来看,有机化学分为提取、创立和后期发展三个重要阶段。其中,在提取阶段,人们对于有机化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应用和提取方面,更关注如何利用有机化学的知识进行药物方面的研究,从中提取所需的目标化合物,例如,农业生产中经常使用到的化肥以及医学领域的吗啡等物质。创立阶段是指一些关于有机化合物合成以及其他重要理论形成的时期。在这段时间内,专家们研究并合成了许多经典的有机化合物,至今在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仍有着广泛应用,如乙酸、油脂等。同时还创立了一些重要理论,为有机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根基。后期发展阶段是指近现代有机化学高速发展的时期,在此期间,科学家们以量子力学为研究基础,成功建立了现代结构理论体系并成功合成了一些十分复杂的天然物,极大地推动了有机化学的发展。

二、提升高中有机化学教学实效性的具体策略

(一)明确新旧教材教学内容的变化

随着新课改的推行,高中化学有机化学部分的内容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前应先仔细研读教材,把握作者的编写意图和教学大纲提出的人才培养目标,对比同样的教学内容在选修模块和必修模块内容编排的不同,进而准确控制好教学进度。同时,教师还应借助新课程标准进一步把握新版教材的内容广度,在教学过程中遵守循序渐进的原则,实现高效教学。

(二)突破教学重难点,使教学内容更加贴近高考要求

在以往的教学中,学生刚接触到有机化学时会表现出较浓的学习兴趣,但随着教学内容的不断深入和难度的不断增加,不少学生反映需要理解记忆的内容太多且复杂,尤其是各种反应方程式的书写,结构多变,关系复杂,学习起来非常吃力。因此,高中化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准确把握教学重难点,有目的、有计划地教学。根据近几年来的高考试题,我们可以了解到高考的考点仍在于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题型以推断题和框架为主,题目大多以医药、环境、新材料、生活等领域最新的科研成果为背景,既考查了学生对有机化学主干知识的掌握程度,也让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体会有机化学知识对人类社会发展做出的贡献。

(三)教会学生学习有机化学的方法

除了传授课本上的知识外,教师还应教会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有机化合物的性质由其结构决定,反之,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反映了其内部结构。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掌握有机化学的一般规律,从其结构特点出发分析其性质、用途等。例如,在讲解“乙烯”时,教师可以先向学生展示其结构模型,介绍乙烯分子的特点,进而延伸至化学键、分子极性等关联知识点,强化学生对各个知识点关系的理解与记忆。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直观、形象地展示各种有机分子的结构组成,帮助学生清晰地把握各个分子结构的异同点,培养他们举一反三的能力,从而有效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成效。

(四)以实验的方式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在有机化学的教学中,通过实验能有效提高教学的趣味性,并以更加直观的方式帮助学生深入地掌握化学知识。为了保证教学的趣味性,可采用如下的步骤开展实验:首先,根据教材的内容及教学目的安排实验活动;其次,有效引导学生通过深入观察独立完成实验;再次,引导学生根据实际的实验过程及结果进行总结并填写实验报告;最后,根据实验结果,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论证,让他们对课题有更加深入地了解。

(五)联系生活实际,渗透有机化学原理

有机化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适当联系生活实际,加深学生对课本上知识内容的理解,增强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引导学生主动关注生活中的化学知识,如:为什么肥皂可以去除污渍?福尔马林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做菜时加入醋和酒的目的是什么?等等,这些都是生活中常见的问题,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结语

在新时期,教师应不断总结有机化学的教学方法,准确把握考试大纲的重难点要求,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适当调整教学方案,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与信息处理能力,切实提高有机化学的教学实效性,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裘南丽.浅谈高中有机化学教学的点滴体会[J].才智,2016(29).

篇10

【关键词】高中化学;有机化学;教学方法

现阶段我国教学事业发展较快,社会以及相关教育部门更加重视各个阶段的教育工作。当前高中化学教中有机化学是重要的基础教学内容,做好有机化学的教学环节也是当前高中化学教师研究的重点教学方向。

一、掌握有机化学的发展趋势是进行教学的前提

当前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要做好有机化学的教学工作,首先需要让学生对于高中化学有明确的认知理解。教师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掌握有机化学的实际发展。目前阶段的有机化学分为三个时期,分别是提取时期、创立时期以及后期的发展阶段。提取时期主要是人们通过有机化学的知识对要去进行研究提取。创立时期主要指的是化合物的基本合成,比如乙酸和油脂等化合物的创立。后期发展是目前有机化学主要的发展趋势,以量子力学为基础构建现代结构理论体系,合成了较多复杂的天然物,以上这些就是有机化学的基本概述。

二、了解有机化学教学难点,强化知识点与高考命题特点的联系

现阶段化学教学课程标准与过去教学大纲之间的目标存在着相应的差异性,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更严格按照教材的内容来把握教学的范围。比如现阶段化学教材中增加了“溴乙烷”而删减了“乙二醇、甲醛和乙二酸”等。

起初大多数学生在接触学习有机化学时,都表现了极高的兴趣。但是随着课程学习难度不断深入,大多学生会感受到有机反应方程式较为难写,在化学式同分异构体的书写中表F能力较差,知识网络化的程度较差,知识迁移能力较差等情况。当前新课标理念下的理科综合卷中的有机化学部分仍旧对传统的有机化学热点内容较为关注,其中以社会生活、医药以及新材料等内容为教学背景材料,来综合考查学生对于有机化学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既测验了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又能以实验题的内容标准来考察判断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高中化学有机化学的教学方法探析

1.以教材内容为引导,落实化学教学的目标

目前高中化学教材中包含许多有效的教学框架栏目对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引导。教材中的“交流与讨论”、“拓展视野”等栏目,教师要充分发挥出其实际作用,以此对学生开展积极性的引导。教材中所包含的此类知识点能够有效提升师生之间良好的互动性,为高中化学教师的教学提供有效的教学空间,能够为学生创设更多样化的学习环境。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去探究教材中教学内容所包含的教学价值。

例如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教材中的“回顾与总结”的内容,为学生梳理教学的主体以及知识内容的细节部分,引导学生进行全面有效的思维探究,提高学生的自我评价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起到引导作用,探究性的活动让学生完全自主化学习。教师再通过的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全面总结,创设更为有有效的探究性学习环境,引导学生有效地解决问题。

2.以课程标准来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学习能力

通过化学教材中所设置的“活动与探究”环节,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学习能力,从而有效提升有机化学的教学成果。教材中的内容都是根据现阶段高中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而制定的,内容难易度都有明确的层次划分,教师要在有机化学的理论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使得学生的学习能力有效提升。比如在验证该反应为取代反应的实验中,严重卤代烃中的卤素,教师可以为学生准备相关的实验材料以及实验试剂,让学生进行试剂添加观察相关的实验现象,从而得出有效实验证明。

3.建立有机化学的知识体系

教师要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对有机化学的知识价值进行深度探究,逐步辅助形成有机化学的知识体系。比如在教学卤代烃时,教师可以通过探究性的实验让学生掌握教学知识点。比如溴乙烷在NaOH溶液中进行充分的水解过程。教师在探究性实验开始之前为学生提出相关的探究性问题,如果在实验中没有各类添加试剂,能够判断出溴乙烷在加热过程中在NaOH溶液中的化学反应情况吗?让学生在预习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对水解现象进行自主探究,以此来提升高中生的创新探究性思维能力以及科学素养,从而有效提升有机化学的教学质量。

四、结语

总而言之,当前我国科学技术发展迅速,有机化学已经与多个学科之间也有着密切的联系。有机化学与生活中各类实际应用较为明显,所以当前加强有机化学教学具有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喜有.高中化学教学中优化有机化学教学方法[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6(12):9.

[2]刘璐.浅谈高中有机化学教学的策略[J].新课程・中学,2014(6):36-36.

[3]黄兆金.有机化学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J].教育界,2015(19):128-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