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质押融资用途范文
时间:2023-09-19 16:51:1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股票质押融资用途,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创新融资 杠杆交易 约定购回 质押
一、引言
我国证券行业经过近20多年的不断发展,国内A股市场规模已经位居世界第二,相对于其他金融资产,股票具有流动性好,收益高,选择标的丰富等优点,同时也具有风险高,资产价值变动幅度大的特点。在创新业务开展以前,除极少数机构能够通过股权质押和信托质押进行融资外,大部分国内股票投资者很难通过手中的股票获得资金。2012年证监会证券创新大会后,证券行业许多新业务进入实际应用阶段,为盘活A股资产,提高资产效率提供新的渠道和工具。
二、目前A股常见融资工具综述
(一)融资融券业务
融资融券,是指投资者向具有融资融券业务资格的证券公司提供担保物,借入资金买入证券或借入证券并卖出的行为。包括券商对投资者的融资、融券和金融机构对券商的融资、融券,个人参与最低要求为20万上资产。
(二)约定购回式业务
约定购回式证券交易是指符合条件的客户以约定价格向其指定交易的证券公司卖出标的证券,并约定在未来某一日期客户按照另一约定价格从证券公司购回标的证券,参与最低要求为100万资产。
(三)股票质押式回购交易
股票质押式回购交易是指符合条件的资金融入方以所持有的股票或其他证券质押,向符合条件的资金融出方融入资金,并约定在未来返还资金、解除质押的交易,参与最低要求为1000万资产。
(四)伞形结构化信托
伞形信托是结构化信托的创新品种,指同一个信托计划下分设多个结构化的子信托投资单元(简称结构单元),每个结构单元由一个次级受益人与一个或多个优先受益人组成。每个结构单元拥有独立分配、投资交易、清算核算、风险控制等管理功能,参与最低要求为100万及以上资产。
三、融资交易工具对比分析
投资者进行融资交易的目的是为了盘活金融资产、利用杠杆放大盈利,融资工具使用主要涉及的杠杆大小、融资成本的高低、融资周期的长短、资金用途以及风险管理。
(一)融资杠杆
目前券商对可用于融资融券业务的抵押标的证券的折算率大部分集中在0.45-0.65之间,极少数达到0.75。根据中国证券金融公司的担保比例计算,理论上融资融券的杠杆为1.73倍,实际杠杆为1.37倍。约定购回式业务的履约保障最低比例为测算依据,大部分券商对该项业务的抵押资产折算率为0.45左右,杠杆率为1.45倍;股票质押式回购交易作为最近新开的创新业务,杠杆比例为质押率,目前公开的质押率大概在0.45-0.6,平均看杠杆率为1.5倍;伞形结构化信托杠杆有比例按照资金配给测算,从最开始的1:1,扩大到1:2,最该能达到1:3,目前最常采用的为1:2的比例,因此测算杠杆率为3倍;
因此,融资杠杆为:伞形结构化信托(3)>股票质押式回购交易(1.5)>约定购回式业务(1.45)>融资融券(1.37)
(二)融资成本
伞形结构化信托资金年化10%-12%,资金主要来源于银行理财资金或者其他理财产品形式进入的资金;约定购回式业务资金成本为8.6%—10%,资金来源为券商自有资金;股票质押式回购交易资金成本7.2%-7.8%,资金主要来源预计为券商自有资金或转借资金,融资融券资金成本8.6%-9.6%,资金主要来源为券商自有资金或券商转借资金。
由此可以看出,在股票融资中,主要的资金来源为券商自有资金或者券商转借资金,然后为银行等理财产品资金以及基金公募资金。伞形信托的高利率与其高杠杆有一定的联系。股票质押式回购交易,约定购回式业务,融资融券资杠杆相近,资金出借方主要是券商,因此三者利率比较接近,但三者在资金使用用途上、周期以及客户选择不相同,导致利率又有差别。融资融券的借出资金只能用于股票投资 ,而且投资品种、持仓有限制;约定购回式业务的借出资金使用途径不受限制,利率相对高于融资融券,股票质押式回购交易主要针对大客户,有一定规模要求,而且抵押物不需要过户,因此利率在三者中相对较低。
(三)融资周期
股票质押式回购交易作为创新业务在我国市场应用才刚刚开始,该项融资业务的融资方主要针对有一定规模的机构,融资期限灵活,最长可达3年。约定购回式交易最长为1年,资金起点要求相对较低。伞形结构化信托期限1年以内,资金只能用于投资股票。融资融券针对小额投资者,期限一般在6个月内。上述各类工具中融资周期长短主要受融出资金的性质和风险水平影响,比如伞形结构化信托主要资金来源于银行短期理财资金,杠杆比率最高,约定购回式交易和股票质押式回购主要资金来源于券商自有资金,对资金的用途没有限制,其中后者主要针对机构方,可以将这两项看成券商的贷款业务,短期和中期贷款,融资融券资金来源虽然也是券商,但面临的主要是中小个人投资者,而且资金只能体内循环投资股票,融资期限一般不超过半年。
(四)资金用途
在上述四类创新融资业务中,按照资金用途可以分为两大类,资金定向使用与资金非定向使用。
在具体实践中,融资融券与结构化伞形信托融出的资金进入信用交易账户,资金只能够投资于场内交易系统的金融投资标的,资金只能在体内循环。这两类工具设计的初衷主要是为交易型客户盘活资产和放大资金杠杆。
股票质押式回购交易和约定购回式业务是针对持有股票资产需要融资的投资者提供资产质押业务,融出的资金不受限制,实际是一项贷款业务。股票质押式回购交易和约定购回式业务应用于实际操作的时间并不长,两类业务最大的区别主要在三个方面,第一是资产质押要求,股票质押式回购交易不需要将质押股票过户,而约定购回式交易需要过户到资金融出的方名下;第二是要求低点不同,股票质押式回购交易主要针对机构类以及高资产客户,比如大小非、上市公司股东、高端个人投资者等,目前该业务最低起点为1000万,定购回式业务要求则低的多,100万即可操作;第三是资金使用时间,前者最长时间可达三年,相当于中期贷款,后者最长不超过一年,时间相对较短。随着该项工具应用的普遍,参与资金要求的降低,在未来股票质押式回购交易将会逐渐取代约定购回式业务。
(五)风险管理
由于融资业务的标的资产主要是股票,此类资产有流动性强、收益性、价格变化大等特点,作为质押物时必须实施监控资产价值变动情况,保证质押比率符合风险管理要求。在实际业务操作中,券商首先设定担保物标的范围,排除风险较高(比如ST股票)的标的物进入担保物,然后对融资业务采取的逐日盯市的方法监控资产价值变动情况,并设置警戒线和平仓线作为质押物的风险底线,在质押资产出现大幅下跌的情况,要求融资人追加保证物,在无法追加担保物的情况下及时变现资产,保障借贷资金的安全。各项创新融资业务的资产质押保证物的警戒线和平仓线根据融资杠杆大小不同而各异。一般来说,按照预警线的高低比较,伞形结构化信托>股票质押式回购交易>约定购回式业务>融资融券,如果同样的资产参与上述四项业务,最先出现质押物不足预警和强行平仓的将是伞形结构化信托。
券商除通过确定质押标的范围,监控资产变动,设置担保物警戒线控制风险外,针对融资交易型客户,对其投资标的范围和仓位(比如个股最大持仓比例)做出限制,进一步规避因个股冲击导致的强行平仓风险。
四、个人投资者运用融资工具建议
(一)比较特点,选择适宜工具
个人投资者参与融资,应根据融借资金目的和用途确定参与类型,再根据可供质押的股票类资产规模进一步选择,最后综合其他因素包括融资的时间、成本预算、资金用途、融资比率等确定。理论上说,融借资金用于股票投资的选择最为广泛,都可以参与。如果融借资金是从事非股票交易的中期借贷,可以选择股票质押式回购交易业务,一年以内借贷可以参与约定购回式交易业务。总之,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和目的选择适宜的工具。
(二)使用杠杆量力而行,控制风险
利用融借资金再投资可以实现交易杠杆,在市场行情较好或者投资做对趋势的情况下能够放大盈利,同时也应清楚的认识到,杠杆交易是双刃剑,放大盈利也意味着如果投资错误会放大自己的亏损。由于股票是风险资产,价格在不断波动,没有止损不及时,可能出现强行平仓的情况,失去挽回损失的机会。使用杠杆交易要注意几个原则,第一要设定止损并严格执行;第二要量力而行,为自己留够充足的保证金以便在出现抵押物不足情况下能够追加,保证自己的持仓不被强平;第三是绝不负债进行杠杆交易。
五、创新融资类业务的意义
(一)盘活金融资产,提高资产效率
首先,这四类创新业务都是通过股票作为质押资产融出资金,实际盘活了存量资产,提高了资产使用效率。资产持有人因为投资需要、套牢锁定、限售冻结等原因无法变现资产,通过创新业务完全可以实现融资需求。目前沪深证券交易所A股60万亿市值,按照1%的质押率测算创新业务规模,可为整个市场新增资金6000亿元。
(二)提供交易杠杆,放大投资收益
由于融资成本固定,当融借的资金投资收益超过融资成本就能取到超出本身投资的收益,在财务上实现资金杠杆的作用。尤其是在行情好或者对某只标的预判正确的情况下,利用杠杆能实现远超无杠杆交易的超额收益。
(三)满足客户融资需求,多元化券商盈利来源,
目前国内券商面临收入构成单一,竞争同质化,整体佣金下滑等问题,同时个人投资者也有融资、杠杆交易的需求。通过创新融资业务可以实现客户与公司的双向满足。从客户的角度看,可以通过创新业务融到更多的资金进行投资或消费,增加了投资机会和投资能力,放大了资金杠杆,提高了投资收益率。从证券公司的角度,通过创新业务拓宽了收入渠道,从以前的交易佣金拓展到利息收入、手续费等新的渠道,以及在创新业务基础上派生出的综合理财、交易策略、投资咨询需求等。在满足客户的同时,实现了差异化竞争。从整体上增加了证券市场的资金量,活跃了市场交易。
六、结论
股票创新类融资工具的产生和应用是券商实现收入多元化的直接结果,客观上促进了存量金融资产的盘活、提高资产效率、增加了投资者交易工具、丰富了交易策略,满足了资产持有者的融资和交易需求,对我国金融工具创新和应用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 姚以明.股票融资方式利弊分析[J].财税理论与实践,1994(02).
[2] 杨军.股票质押典当融资业务探讨[J].发展,2010(01).
篇2
1、明确禁止券商公募资管计划参与股票质押回购业务
业务办法第17条规定,“证券公司及其资产管理子公司管理的公开募集集合资产管理计划不得作为融出方参与股票质押回购。”
这里指的公开募集集合资产管理计划,除了申请公募牌照的券商资管发行的公募产品,还包括券商资管在2013年新基金法出台前发行的大集合产品。之前的法律法规中对公募资管计划参与股票质押式回购交易未做明确规定,此次新规正式做出了规定。
2、强化证券公司尽职调查要求,加强业务风险的事前控制
新规细化了尽职调查流程、人员、报告等内容,加强业务风险的事前控制,具体如下:
人员:证券公司对参与尽职调查人员和方式应当集中统一管理,应当成立尽职调查小组,调查小组至少安排两名人员,并指定调查小组负责人。
流程:尽职调查时应当以实地调查方式为主,辅助以其他必要的方式。证券公司应当对尽职调查获取的各项材料进行详细分析,形成尽职调查报告。
报告:尽职调查报告应当包括近三年融入方的财务状况、信用状况;融入资金用途、还款来源;质押股票的担保能力;质押股票的质押率、利率确定依据和考虑因素;存在的风险因素和应对控制措施等。尽职调查报告应当包括各部分分析内容的结论,并给出明确的整体结论意见。
3、要求券商资管参与股票质押式回购业务强化管理人职责
新规风险管理指引中专门增加一条(第30条),对资管计划参与股票质押作出规定,要求“证券公司以集合资产管理计划和定向资产管理客户参与股票质押式回购交易业务的,应当强化管理人职责,重点关注融入方的信用状况、质押股票的风险情况等,加强流动性风险管理,切实防范业务可能出现的风险。”
需要注意的是,此次监管并未区分定向计划和集合计划(定向计划基本上为被动管理通道业务),均要求强化管理人职责,关注融入方的信用状况和质押股票的风险情况,而在过往的行业实践中,融入方信用状况和质押股票的风险(履约保障比例盯市除外)主要由定向计划的委托人来监控。此次新规可以说拉平了券商资管在通道业务和主动管理业务中的职责差异,或者说,在股票质押业务领域,新规并不认为有所谓的通道业务。
4、按照分类监管原则对证券公司自有资金参与股票质押回购交易业务融资规模进行控制
新规规定:分类评价结果为A类的证券公司,自有资金融资余额不得超过公司净资本的150%;分类评价结果为B类的证券公司,自有资金融资余额不得超过公司净资本的100%;分类评价结果为C类及以下的证券公司,自有资金融资余额不得超过公司净资本的50%。
截至2017年6月30日,129家证券公司净资本为1.5万亿元,远高于目前券商自有资金参与股票质押式回购业务余额,所以从整体上来讲,资本金对券商自有资金参与股票质押式回购业务目前无影响,个别公司(评级低的公司和资本金较少的公司)可能会受到限制。
5、增加暂停或停止证券公司股票质押回购交易权限的情形
与之前规则相比,增加了三种情形下,交易所可以暂停证券公司交易权限:一是未尽核查责任,导致不符合条件的融入方、融出方参与股票质押回购(之前为:未尽核查责任,导致不符合条件的集合资产管理计划或定向资产管理客户参与股票质押回购);二是内部风险控制不足,股票质押回购发生较大风险;三是从事股票质押回购时,扰乱市场秩序。
新规增加了在如下两种情形下,交易所可以终止证券公司股票质押回购交易权限:一是内部风险控制严重不足,股票质押回购发生重大风险;二是从事股票质押回购时,严重扰乱市场秩序。
新增的这几种情形,体现了监管机构更严格的防控风险要求。股票质押回购发生风险,主要的风险类型是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和操作风险,而信用风险的市场影响更大。而内部风险控制,既体现在事前的尽职调查和项目评审,也体现在事中的风险监测和持续管理。
如何理解“从事股票质押回购时扰乱市场秩序”,应至少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开展股票质押业务未考虑国家宏观政策与产业政策,为大量不符合宏观调控政策与国家产业政策的融入方提供融资;另一方面是在违约处置时,因未遵守相关业务规则或者决策/操作不审慎,带来二级市场的非正常波动,严重影响了二级市场交易。
6、要求券商在股票质押回购业务中进行集中度控制
篇3
一、银行信贷资金进入股票市场的历史回顾
在市场经济中,银行信贷资金通过一些途径进入证券市场,是市场发展的一种必然——这不仅仅是银行信贷资金“逐利”的本性使然,也更是银行自身进行资产负债管理的客观要求,客观上有助于实现并促进银行体系与证券市场的互动式发展,进而构建一个真正适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发达金融体系。因而,即便在美国这样一个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就长期实行较为严格的“分业经营”的金融监管体系之下,银行信贷资金与证券市场资金之间的融通渠道一直存在,并没有法规上的严格限制——银行不仅可以直接购买债券,也可以通过发放“经纪贷款”等方式间接把信贷资金投入股票市场。
当然,美国证券市场作为世界发达金融体系的象征,其发达程度远远非新生的中国证券市场所能比拟的,因而中国不能简单地套用美国的一些做法。但在中国的经济实践中,自1990年新生的股票市场出现以后,关于是否、以及如何让银行信贷资金进入股票市场的问题,就一直受到中国宏观管理当局、经济学者以及包括证券经营机构、证券投资者等在内的众多证券从业人士的关注,也是理论研究中较为敏感、争论颇多的话题之一。可以说,中国股票市场这10年的发展过程中,这一问题总是以或明或暗的不同表现形态出现,与股票市场的走势紧密相连。
(一)银行信贷资金进入股票市场监管规则的演变
在中国股票市场诞生之初,由于当时股市带有某种“试验”的性质,发展带有一定的随意性,这就客观上造成了有关股票市场法律、法规的建设远远滞后于实践的发展。从监管视角度来看,最初中国金融监管当局对银行信贷资金流入股市的合理性与可行性没有提出明确的法律规定,但也没有明确的限制。但作为改革“试验”的产物,中国股市在最初的制度设计中带有较为浓厚的“计划”痕迹,使得中国股市自产生之日起就处于一种“金融压抑”的状态之中。[22]制度上的这种“金融压抑”,加上中国股市作为新兴市场所具有的一些特点,使得中国股市一开始就为投资者提供了惊人的投资回报率。[23]畸高的收益率吸引了众多的投资者,同时也将巨量的资金引导进入股票市场,其中就包括了大量的银行信贷资金——实际上,相对于中国初生的流通盘极小的股票市场而言,信贷资金就成为推动市场走势的决定性力量。
当时中国宏观经济运行,尤其是金融运行的现状,客观上对信贷资金入市问题提出了监管,或者说规范的要求。所以我国金融监管当局为了稳定金融秩序,避免市场出现大幅波动,开始有关法规,明令禁止银行信贷资金直接进入股票市场,如1995年7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明文规定“商业银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不得从事信托投资和股票业务”。1995年8月8日,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证监会联合下发《关于重申对进一步规范证券回购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各类金融机构办理回购业务,必须有百分之百属于自己所有的国库券或金融债券,并将这些证券集中在一家证券登记托管机构,极大地限制了资金从银行向各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流动。
1997年6月,中国人民银行下发《关于禁止银行资金违规流入股票市场的通知》和《关于各商业银行停止在证券交易所证券回购及现券交易的通知》,国务院也批转证券委、中国人民银行、国家经贸委《〈关于严禁国有企业和上市公司炒作股票的规定〉的通知》,这三个文件的下发和执行对遏止银行资金违规流入股市起来了很好的作用。[24]此后,银行信贷资金以任何形式进入股票市场都属于违规行为。
1999年7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第一百三十三条明确规定:“禁止银行资金违规流入股市”。《证券法》起草小组编写的条文释义指出:“银行资金违规流入股市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商业银行及其分支机构从事股票买卖业务。二是证券公司和其他企业利用银行信贷资金进行股票买卖”。显然,银行信贷资金虽然不能“违规”入市,但“合规”的方式应该是允许的,这样就从法律上为银行信贷资金合法进入股票市场提供了依据。但非常遗憾,在《证券法》中,只是禁止银行资金违规流入股市,并没有指出银行资金合法进入股票市场的渠道。
然而,在金融监管领域,“管制的辨证法”始终存在——金融管制本身并不能阻止市场客观需要的存在与发展,进而微观主体“合理性”行为与监管当局的“合法性”规定的冲突一直会在“管制与反管制”的“斗争”中演变、发展着——我国股票市场中信贷资金入市的历史,就是一个鲜明的例证。
从我国金融的实践来看,在我国股票市场经过近10年的发展,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商业银行经过多年的改革风险管理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之后,允许证券公司和基金管理公司进入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开办证券公司股票质押贷款,从而为银行信贷资金间接进入股市提供了合法的通道,应该说时机已经比较成熟了。实践的发展呼唤着法规的跟进与完善。1999年的下半年可以视作我国金融监管当局对银行信贷资金入市在监管态度上的一个转折点,有关监管规则发生了重大变化:1999年8月20日和10月12日,中国人民银行先后下发了《证券公司进入银行间同业市场管理规定》和《基金管理公司进入银行间同业市场管理规定》,首次为银行信贷资金通过证券公司和基金管理公司间接入市提供了一条合法通道;2000年2月13日,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证监会联合《证券公司股票质押贷款管理办法》,允许符合条件的证券公司以自营的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券作抵押向商业银行借款,从而为证券公司自营业务提供了新的融资来源。
这些规定的出台,意味着在中国银行信贷资金不用躲躲闪闪,开始可以名正言顺、合法合规的进入股票市场,这对中国股票市场的规范与发展将会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
(二)银行信贷资金入市路径的历史变迁前已叙及,中国股票市场作为一个新兴市场,虽然市场本身蕴涵的风险极高,但这个市场也为投资者提供了极高的投资回报率,至于一级市场则更是提供了无须冒很大的风险就能得到较高收益的特殊场所。资金“逐利”的本性,从一开始就强烈地推动银行信贷资金进入这个充满希望与挑战的市场。但回顾中国股票市场的这段发展历程,可以发现银行信贷资金进入股票市场的路径及其规模经历了一个历史的变迁过程。
(1)混业经营中的“银证”资金融通
在中国股票市场诞生之初,我国的银行信贷资金在制度上就存在一条近乎直接的进入股票市场的途径——通过银行附属的证券经营机构的业务活动,把银行信贷资金导入股票市场。这一途径的产生,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以下原因所造成的:
①当时我国金融领域中宏观金融监管当局在“试验”的背景下,对证券业的监管处于一种“模糊”时期,事实上造成了我国商业银行实行了银行业与证券业“混业”的经营模式——当时的中国证券经营机构一般是国有银行的一个附属机构[25],而作为银行所属的证券经营机构以及一些信托投资公司,不是独立的企业法人,本身就没有自有资金之说,而它作为一个实体又必须开展业务。这样在证券机构、信托投资公司开展证券经纪甚至证券自营业务时往往资金不足,此时就很可能与直接向银行信贷部门协商,在银行内部进行资金调剂;
②当时国有银行的商业化程度很低,内部管理较为混乱,以至信贷部门与证券部门之间无“防火墙”之说,资金流与信息流在商业银行内部交错运动,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信贷资金进入股市的事情。相应会引致信贷资金的直接入市。
从1993年开始,国家开始对证券公司进行规范性的整顿,对银行业、证券业的混业经营开始整顿,最主要的措施就是“银证分离”,分设了如广发、海通等一批证券公司,同时中央银行对银行的监管渐趋严厉,这一途径开始有所缓解。伴随着1995年我国《商业银行法》的颁布与实施,这一途径变成了违法行为,目前应该说已不复存在。
(2)银行同业拆借市场
1986年,国务院颁布的《中国人民银行管理暂行规定》中对“专业银行之间的资金可以相互拆借”作出明确规定之后,我国银行同业拆借市场的发展就开始起步,并迅速达到了一定的规模。1990年中国股票市场出现之后,各地的融资中心、非银行金融机构就开始利用同业拆借来融通资金,从而通过这一渠道,相当规模的银行信贷资金间接进入股票市场[26].但从1990年到1999年,通过这一渠道进入股票市场的银行信贷资金经历了较大的变化。
①1990—1991年。这一时期由于中国股票市场尚处于萌芽时期,市场容量极为有限,可供交易的股票极少,加上当时人民银行对同业拆借的主体资格、拆借用途作了严格限制,所以这一期间这一渠道并不明显。
②1992—1995年。1992年春,中国经济开始了一个新的增长周期,同业拆借市场相应进入了一个高速增长阶段:1993年、1994年的同业拆借量分别达到了4000亿、5000亿,1995年则突破了万亿大关。在这一飞速增长期间,我国的同业拆借市场应该说较为混乱,违规行为明显增加,比如拆借利率“高利”倾向突出,利率大大突破人行规定的上限;任意延长拆借期限,拆借资金长期化等等,更为突出的是拆借资金的用途发生“变异”,大量的银行信贷资金从资金较为充裕的银行流出,或用于基本建设,或进入证券市场、房地产市场等长期投资。所以在这一时期,银行同业拆借市场不仅于银行的信贷业务紧密相关,而且对股票市场的影响力度大为增强,开始成为银行信贷资金进入股票市场的一条重要途径。期间从1993年开始,人民银行为整顿金融秩序,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对同业拆借市场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整顿,但是由于当时的同业拆借是分割的,基本上是各行其是,而整顿始终没有涉及分散的市场结构,所以市场是在政府控制之外发展的,并没有触及问题的实质。③1996—1998年。1996年1月,中国人民银行正式建立了全国统一的同业拆借市场,这一市场由中央与地方两层交易网络构成。但是从下图可以看出,自从统一市场正式运行以来,市场交易量持续下降,可见市场的统一性对同业拆借市场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联——只要受到货币当局的严密控制,经济主体进行拆借的动力就受到了抑制。相应地,在这期间通过银行同业拆借市场流入股票市场的信贷资金量较以往大幅下降。
④1999年之后。1999年8月,证券公司和基金管理公司获准进入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成为全国银行间同业市场成员的证券公司拆入资金的最长期限为7天,债券回购的最长期限为1年,进入全国银行间同业市场的基金管理公司虽然不能从事信用拆借业务,但可以从事最长期限为1年的债券回购业务。非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成员的证券公司仍可以进行隔夜拆借。1999年9月30日,国信证券公司从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成功拆入2亿元资金,这是证券公司获准进入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之后第一笔交易。此后,证券公司及基金管理公司一直是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上活跃的拆入类型主体。
(3)国债回购市场
中国的国债回购市场开始于1991年的staq系统,最初是为了促进国债销售而由财政当局推动发展起来的。在1995年以前,国债回购市场的交易规模虽然增长较快,但并不突出,其交易主要仍然与国债紧密相连,所以期间尽管也是一条银行信贷资金的途径,但影响较为弱小。
1996年全国统一银行拆借市场的建成,使得原来同业拆借市场作为中国发挥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双重功能的地位受到极大的削弱,国债回购市场应势而出,作为拆借市场的替代物,在短期内便实现了跳跃式的发展——1995年,沪深两地的国债回购交易量仅为1126.1亿元与76.92亿元,而在1996和1997年,全国各集中性国债交易场所的回购交易金额分别跃增至1.2万亿元以上。在1996年的证券回购市场上,40家大券商的交易总额占全部交易额的72%。国债回购市场成为1996-1998年间最为活跃的货币市场。
从国债回购的参与者构成与交易构成来看,国债回购市场同原来的拆借市场一样,是银行信贷资金从银行向各类非银行金融机构流动的主要场所。
1997年,中国人民银行为了规范债券市场的发展,建立了商业银行之间封闭性的债券市场,这样就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银行信贷资金通过国债回购这条途径进入股票市场。
(4)银行贷款直接或间接进入股市
中国股票市场出现之后,股票市场的高回报就吸引着企业、个人等微观经济主体进入这个新生市场,进而企业、个人等有机会、有可能获得银行信贷资金的微观经济主体就有着非常强烈的改变银行信贷资金用途,挪用资金用于进行股票投资活动的投资(或者说投机)动机。所以,企业、个人为代表的微观经济主体挪用银行发放的直接贷款进行股票投资,是我国银行信贷资金进入股票市场最基本,也是规模最大的一条途径——我们估计通过这一途径进入股票市场的银行信贷资金在入市的所有信贷资金中所占的份额不低于50%.
由于我国进行企业的股份制改造之初,为了保证国家的控股地位,在股权结构设计发行了性质不一的股权,造成目前中国股市上存在国家股、法人股、职工内部股、个人股(流通股)等性质不同的股权,大量的股权是不能流通的,这样对那些持有非流通股份(或股权)的经济主体而言,客观上产生了提供流动性的要求。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国出现了以staq系统为代表的法人股转让市场,但这并没有解决企业短期资金融通的需要,于是相当多的企业就依据《担保法》的有关规定,采取以非流通股票(或股权)作为抵押或质押的方式向银行申请贷款,大量的银行信贷资金通过这一渠道进入企业,而相当一部分这类贷款又重新进入股票市场。下图简单描绘了我国1994年第四季度以来银行贷款余额与股票市值总额的季度变化情况,可以看出在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相似的变动趋势。
除了上述四条途径之外,历史地看,银行信贷资金流入股市的途径还有:商业银行和各地证券交易中心、证券登记公司在办理证券交易资金清算业务时向证券经营机构提供清算透支,证券经营机构对客户的证券交易提供透支;证券经营机构吸收客户的各类证券交易资金,不及时、全额存入商业银行,而将客户资金挪作他用等等。
二、2000年银行信贷资金进入股市的规模测算与路径分析
当历史的车轮驶入2000年时,世界各国的股市都处在风雨飘摇和大调整时期,唯独中国股市“一支独秀”——2000年的中国股市“牛气”袭人,深沪股价指数屡创新高,上涨近50%,其中上海综合指数一举突破2000点具有标志性的意义。到2000年底,a、b股上市公司达1088家,市价总值48090.9亿元,流通股市值16087.5亿元,投资者开户数达5801.1万户,分别比年初增长了14.6%、81.7%、95.8%、29.4%.[27]
关于2000年大牛市的动力来源有多种解释,主要说法有二种:经济复苏说和资金推动说。我们不否认经济复苏对股市的推动作用,但相比较而言,我们更倾向于后一种解释。2000年中国股市具有典型的资金推动型牛市特征,其中银行信贷资金进入股市是推动股价上扬的重要因素。但要想精确计算2000年度进入股市的银行信贷资金的规模,从理论和实际来看都几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从而只能作一粗略估算。我们认为,到2000年底,我国进入股市的银行信贷资金存量在4500—6000亿元左右,分别占流通股市值的28%-37%、金融机构贷款总额的4.5%-6.0%,而在这数千亿元进入股市的信贷资金中,有相当部分是通过违反现行规定的途径进入股票市场的。[28]
(一)银行信贷资金进入股市的规模测算
(1)银行信贷资金进入一级市场规模估计2000年中国上海与深圳两个市场共有130多家公司首次发行a股,清华同方、东方通信等a股上市公司增发a股,而一些b股上市公司也首次增发a股,a股首次发行与增发共筹集资金979亿元。从投资者开户情况看,沪深交易所a股机构投资者由1999年的19.4万户增加到2000年底的27.2万户,增长了40.4%.其中上海证券交易所与深圳证券交易所新增a股机构投资者分别为4.56万户与3.2万户,较上年分别增长了60%与30%.
由于中国股票市场在股票发行中的特有制度性规定,对于投资者而言,申购新股不仅收益率高,而且基本没有太大的风险。这就使得一些企业、证券公司甚至个人借着银行贷款搞申购,进而大量的信贷资金通过种种渠道进入股票市场,致使一级市场股票发行的申购一直是机构、散户投资的热点,而2000年我国一级市场上的这种行为更是到了一种“登峰造极”的地步,市场囤积的申购资金越积越多,新股发行冻结资金量连创新高——2月到6月,连续4个交易日内冻结的资金量从2000亿元逐步攀升到3000亿元左右,以致整个上半年平均每只新股冻结资金量达到了876亿元,比1997年时高出528亿元。7月20日和21日的两天内,新大陆、麦科特、景谷林业三只股票的冻结资金就达到了4000亿元。到11月,民生银行冻结资金达4014.31亿元,创下单个新股冻结资金最高记录。而12月宝钢股份、昆明制药、洪都航空、巢东水泥4只新股发行,共冻结申购资金近5200亿元,创下同一申购时间冻结资金最高记录。
由于在实际申购新股的运作中,申购资金进入一级市场要冻结4至5天后才可退回使用,因此一笔资金理论上一个月的申购次数在4次左右,一年则可重复申购50次左右,但考虑到受新股发行节奏等因素的影响,实际申购次数大约为40次左右。据此,从2000年我国新股发行的数量以及一些新股发行所冻结的资金量出发,我们估计全年进入并滞留于一级市场用于申购资金应该在4000—6000亿元之间,而其中由企业、证券经营机构、个人通过各种渠道进入一级市场的银行信贷资金在所有申购资金中所占的比例应不低于50%[29],估计规模在2000——3000亿元之间。
(2)银行信贷资金进入二级市场规模估计
应该说2000年中国股票二级市场在众多政策性利好的推动下,比如允许保险资金入市、向二级市场投资者配售、券商股票质押管理办法的出台等等,走势表现出了比较强劲的上升态势,市场“牛气”较为明显,深沪股市指数也相继创出新高。
2000年难得二级市场的长牛行情,带动了投资者参与市场交易的热情高涨,不仅促使证券公司、“三类”企业、保险公司等大机构增加了入市资金量,而且同时也使得投资者数量也急剧增加,进入股票二级市场的资金在2000年达到了一个高峰。但涉及具体资金数量估计时,由于股票的虚拟性,我们只能从股票市值,尤其是流通股股票市值的变动中寻找一些数据支持。
在2000年12月,我国股票市场的市值达到4.8万亿的规模,而由于我国股票市场特殊的股权设计,其中2000年末流通股所占的比例仅1/3左右,流通股市值规模为1.6万亿左右,考虑到1999年末我国股票市场中的流通股市值仅8274亿元(即新增近8000亿元),而在2000年新流入的资金不会超过4000亿元,因此我们粗略估计为支撑这1.6万亿的流通市值需要8000—10000亿的资金。而在这8000-10000亿资金中,我们认为大概不低于25%[30]的资金是由企业、证券经营机构、个人通过获得银行信贷资金的方式转而投入股票二级市场的,也就是是说2000年二级市场中的银行信贷资金量应该在2000—2500亿之间。
(3)国有股、法人股出资、转让与银行信贷资金[31]
在上述关于银行信贷资金进入股市的分析中,我们忽略了占我国目前上市公司股份总额约2/3的未流通股票,即国家股与法人股的出资与转让问题。客观地看,这部分股份的出资与转让,实践中还包括国家股、法人股在公司配股过程中的操作问题[32],也涉及到相当规模的银行信贷资金——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企业往往间接利用银行信贷资金来缴纳、支付其国家股与法人股初始投入以及进行股份配售所需的款项。由于我国的国有股、法人股股份不能流通,股票市值虽然已经达到近3.2万亿,但这个数值是在对应流通股股价的基础之上进行简单的套算后所得,故我们不能简单地从市值的概念来衡量这一渠道进入股市的银行信贷资金。根据中国证监会2000年11月的统计月报,我国目前非流通的国家股、法人股(境内)股份约为1958.8亿股,其中法人股(境内)638.2亿股,依据我国国家股、法人股在股份制改造过程中的一些特殊规定以及当前国家股、法人股转让的现状,我们估计这些国有股涉及的资本存量总额应该在3000—5000亿之间,考虑到我国《公司法》有关“实物、工业产权、非专利技术、土地使用权投资所占比例不高于20%”的法律限制,这些股份出资、转让涉及的资金不低于2400—4000亿,以5%的比例衡量约涉及银行信贷资金120—200亿。同时我们认为国有股、法人股在若干年股份配售所涉及的银行信贷资金数量不断积累,这些年国有股,特别是法人股的转让日渐盛行,涉及的资金量规模较大,因此这些业务所涉及的银行信贷资金量从数量上看应该不会低于在国有股出资过程中所涉及的信贷资金,于是我们估计国有股这一非流通市场所涉及的银行信贷资金规模在250—500亿之间。
上述三个市场相加,我们估计2000年股票市场涉及的银行信贷资金存量规模约在4500—6000亿之间。
(二)银行信贷资金进入股市的路径分析
由于银行信贷资金直接进入股市为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和行政规章明令禁止,所以我国银行信贷资金通常都是间接入市的。银行信贷资金进入股市的间接通道无非是五条: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企业、个人和其他单位如保险公司等。具体路径有以下几条:
(1)证券公司和基金管理公司进入银行间同业市场融入资金,用于自营
前已叙及,在我国同业拆借市场一直是银行信贷资金间接进入股市的一条重要通道,虽几经整顿,但证券公司与货币市场的联系从未完全隔绝过[33].有关部门提供的数据表明,2000年1-9月,券商和基金管理公司净融入资金(包括银行间债券现券交易和回购)2263.3亿元,已成为货币市场最大的资金需求者。2000年,银行间同业拆借和债券市场累计成交额为23145.85亿元,比上年增长216.14%,其中一个月以内(含一个月)的短期融资所占比重升至88.4%.据《上海证券报》10月13日报道,证券公司2000年第三季度在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拆入资金最活跃。7-9月,证券公司净融入资金880.42亿元,比上季度增长12%,基金公司参与债券回购与现券交易7-9月净融入资金324.47亿元,比上季度增长535%.2000年7月中旬以至8月下旬间,证券公司的拆入资金额占到了当期拆借市场交易单边总额的50%以上。从2000年中国股票成交金额与银行同业拆借的月度变化来看,两者之间存在着较为明显的相关性。
我们通过对2000年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交易量的统计分析发现(参见图3),全年一个月以内(含一个月)交易量占全部交易量的88.4%,其中7天的交易量占63.7%.7天这一品种交易量如此之大,占比如此之高,与2000年一级市场新股申购冻结资金量屡创新高之间有着一定的联系。
显然,券商和基金只是同业市场的“后起之秀”——在同业市场465家成员中,券商只有14家,基金29个,虽然不到总数的10%。但这群“后起之秀”相当活跃,在2000年同业信用拆借交易量前十名中,除了全国性商业银行外,国信证券名列第
四、国通证券名列第
九、中信证券名列第十。[34]我们据此估计,到2000年底,券商与基金管理公司从同业拆借市场借入资金余额在800—1000亿以上。
(2)证券公司向银行申请股票质押贷款,并将获得的资金投入股市
随着2000年2月证券公司股票质押贷款的开办,符合条件的证券公司纷纷以其持有的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券作质押向商业银行申请贷款。但证券公司股票质押贷款以及用该贷款购买股票的规模要受许多因素的制约:首先,经纪类证券公司不能开展自营业务,不可能有或不应该有股票用于质押,它们是无法通过股票质押贷款来获取资金的;其次,有关部门对股票质押贷款的借款人和贷款人资格都作了严格规定,只有经批准的综合类证券公司总公司才能成为借款人,贷款人仅限于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的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及其授权分行和其他商业银行总行,且一家证券公司只能在一家商业银行办理股票质押贷款;第三,用作股票质押贷款的质押物必须是在证券交易所上市流通的、综合类证券公司自营的人民币普通股票(a股)和证券投资基金券,用于质押贷款的股票原则上应业绩优良、流通股本规模适度、流动性较好,并明确规定有几种股票是不能作为质押物的;第四,严格有关比率管理,如股票质押率最高不能超过60%,贷款人发放的股票质押贷款余额不得超过其资本金15%,贷款人对一家证券公司发放的质押贷款余额不得超过其资本金的5%等等。
证券质押贷款发展极为迅速。据上海证券登记公司统计,截止2000年12月已累计办理各类证券质押登记申请1674笔,质押登记的证券总市值高达1622亿元。有人据此推测沪深两市通过股票质押贷款进入股市的银行信贷资金在3000亿元。[35]应当说,这种推测是不准确的,质押登记的证券并非都是流通股,实际上在全部质押登记的证券中,流通证券质押登记只有298笔,质押证券5.07亿股,其中还包括国债。[36]而且质押率不能超过60%,质押贷款所获得的资金也不一定全部用于购买股票,因此,我们不能据此认为通过证券公司股票质押贷款进入股市的银行信贷资金就等于质押登记的证券总市值。我们估计证券公司通过股票质押贷款进入沪深两市的银行信贷资金为500-600亿元左右。[37]
(3)企业挪用银行贷款进入股票市场
一般来说,在直接融资发展较快的情况下,以银行贷款为主的间接融资增势会相应减缓。但2000年我国的实际情况是,直接融资快速增长的同时,银行贷款增长也很快。2000年末,全部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为99371.07亿元,按可比口径比上年增长了13.4%,与同期金融机构各项存款13.8%的增长率基本持平,比同期储蓄存款7.9%的增长率高出5.5个百分点。1-12月累计增加贷款1.33万亿元,比上年多增2500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7870亿元,比上年多增2630亿元。贷款数量增长较多,特别是短期贷款增长迅速,其中有一部分进入了股市(参见下图)。
1999年9月,中国证监会允许“三类企业”(国有企业、国有控股企业和上市公司)进入股票市场,但强调“三类企业”只能用自有资金购买股票,而不能用贷款炒股。但由于“三类企业”用于购买股票的资金在性质上难以界定,允许“三类企业”入市实际上为“三类企业”利用银行信贷资金炒股成为可能。不仅“三类企业”购买股票,其他企业或以个人名义或以其他方式炒股的也不少。由于有《证券法》等法规的明确限制和有关部门的严厉监管,企业直接用贷款炒股的现象已基本上不存在了,但是企业挪用银行信贷资金炒股却不是个别现象,至少在“三类企业”中尤为突出[38].
企业投入股票市场的资金有相当一部分直接或间接来自银行,但方式也极为复杂:①企业直接挪用流动资金贷款炒股,甚至挪用固定资产贷款炒股。②非流通股权抵押或质押贷款。从上市公司公开披露的信息中我们可以发现,上市公司大股东以其持有的非流通股向银行进行抵押贷款的情况已相当普遍,从实践来看,通过这种方式所获得的银行信贷资金大部分又投入到股市中去;③非法协议贷款。有部分企业通过与银行和证券公司达成某种协议或默契,利用银行贷款炒股,即企业向银行借款,证券公司作担保,企业将贷款资金转到证券公司进行股票操作,盈利分成。如果市值降至一定程度,即由券商平仓,损失由企业承担,或者企业由证券公司作担保申请银行承兑汇票,再拿银行承兑汇票去贴现,贴现资金委托证券公司炒股;④“过桥”贷款(或“过桥”融资)。在企业并购、企业上市或增发新股或配股过程中,银行向企业提供“过桥”贷款(或“过桥”融资),由证券公司提供担保,有关部门既没有正式批准商业银行可以发放“过桥”贷款,但也没有明令禁止,但这是一种比较普遍的做法。企业通过“过桥”贷款获得的资金有的投入到股市里去了;⑤运用银行信用额度。银行对一些企业发放的额度贷款的资金流向更值得引起注意,因为银行一般不严格限制额度贷款的用途,而且额度贷款的额度可以循环使用,额度贷款进入股市的可能性相对要大一些。此外,在实践中一些企业为了逃避银行贷款不得炒股的规定,将自有资金用于购买股票,生产经营资金和固定资产投资完全依靠银行贷款,这实际上是变相地使用银行贷款炒股。基于上述分析,我们估计,在目前100000亿银行信贷资金中,通过企业贷款间接进入股市的资金比例不低于3%(含短期挪用),规模应在3000—4000亿元左右。
(4)个人贷款及其他除了上面提到的三条途径之外,银行信贷资金进入股市的途径很多,还包括个人贷款及其他一些途径,主要有:
①个人贷款炒股。过去,我国银行发放的个人贷款金额不大,个人贷款在贷款总额中所占的比重很低。近年来,为了刺激消费、拉动经济增长,国家采取了系列政策措施鼓励金融机构对个人发放消费信贷,个人贷款迅速增加。2000年,我国金融机构个人住房及消费贷款累计增加2592亿元,比上年多增1693亿元,占全部金融机构贷款多增额2500亿元的67.7%.其中个人住房贷款新增加1952亿元,同比多增1047亿元。[39]相对企业贷款来讲,个人贷款的用途更难监督,虽然国家并没有允许银行对个人发放贷款让其炒股,但个人利用银行贷款炒股的现象始终是存在的。中国银行四川省分行等金融机构推出了包括个人股票质贷款在内的个人综合授信业务,这种贷款流向股市的可能性更大。
②来自境内外的银行外汇信贷资金有一部分进入国内a、b股市场。过去由于b股市场不景气,银行信贷资金进入b股市场的现象非常罕见,但境内外银行外汇资金进入a股市场的通道始终是存在的。外汇资金通过结汇或其他方式换成人民币,用于一级市场或二级市场炒作或投资,在将股票抛出后,再将人民币全部或部分换成外汇,之后再将外汇部分或全部汇出境外。这一部分外汇信贷资金中有一部分是直接或间接来自境外中资银行或境内中资银行外汇贷款等资金运用。现在随着b股市场的火爆,进入b股市场的银行信贷资金必定会相应增加。可能会有一些企业和个人通过向银行申请人民币贷款,再通过各种途径将人民币贷款资金变成外汇,投入到b股市场。
③银行信贷资金通过证券公司流入股市的途径实际上并非只有股票质押贷款一种方式。如证券公司在证交所债券市场上以证券回购方式获取的资金中可能有一部分间接来自银行,属于银行信贷资金。证券公司担保的贷款有一部分最终进入了股市。
此外,国家股配股资金有一部分来自银行贷款,银行信贷资金间接通过保险公司进入股市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我们估计,截止2000年通过个人贷款及上述其他途径进入股市的银行信贷资金存量为300—500亿元左右。
三、关于银行信贷资金进入股票市场的若干政策建议
银行信贷资金合理有序进入股市,有助于完善我国金融体系,推动我国由传统金融向现代金融迈进。具体来说,银行信贷资金进入股市,一是在商业银行与证券市场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有助于商业银行改善其资产结构,培植新的效益增长点,也有助于增强证券公司的实力,增加股票市场的资金供给,促进股票市场的发展。二是实现了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对接,实现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协同发展。三是在金融业分业经营的格局下加强竞争,探索混业经营的实现形式,增强了我国商业银行和证券公司迎接“入世”挑战的能力。因此,我们应站在建立我国现代金融体系的高度,充分认识银行信贷资金进入股市的积极意义。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银行信贷资金入市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切实加强对银行信贷资金入市的管理。我们认为,监管当局应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继续允许证券公司和基金管理公司进入银行间同业市场,继续允许证券公司向银行申请股票质押贷款,但必须规范运作。
允许证券公司和基金管理公司进入银行间同业市场以及证券公司股票质押贷款的开办,是目前我国银行信贷资金间接进入股市的仅有的两条合法通道,我们要将这一政策坚定不移地实行下去,我们相信,这项政策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意义。银行信贷资金通过证券公司和基金管理公司间接入市,在实践中的确暴露出一些问题,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但这些问题和负面影响的产生并不是必然的。应当说,现行的《证券公司股票质押贷款管理办法》、《证券公司进入银行间同业市场管理规定》、《基金管理公司进入银行间同业市场管理规定》等规定并没有严重的缺陷,问题产生的根源是这些规定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执行,违反这些规定的行为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制止。问题不是出在规定本身,而是出在规定的执行过程中。
历史经验证明,完全分割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切断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资金通道是不可取的,不加限制地允许货币市场资金自由进入资本市场也不利于金融体系的稳健运作。我们的当务之急是要求商业银行、证券公司和基金管理公司严格按有关法规和规定规范运作,金融监管部门要加大对银行信贷资金间接入市的监管,严厉查处银行信贷资金间接入市过程中的违规行为,如果发现有违法行为的,金融监管部门要与司法部门密切合作,予以严厉打击。现阶段我们的政策是制止银行信贷资金违规进入股市,禁止银行信贷资金直接入市,但绝不是要禁止银行信贷资金进入股市。因此与其说信贷资金入市成为监管重点,还不如说信贷资金入市中的违规甚至违法行为成为监管的重点。
2、积极准备并在适当时候推出非券商股票质押贷款,严格制止企业和个人挪用银行贷款炒股的行为。
我们认为,目前我国银行信贷资金进入股市是“明流”不够,“暗渠”涌动,所以要开明流,堵暗渠。在开明流方面,主要是要积极准备并在适当时候推出非券商股票质押贷款,包括开办企业股票质押贷款和个人股票质押贷款,允许企业和个人通过股票质押贷款,股票质押贷款不限定用途,企业和个人可以这种贷款购买股票。在将来法人股上市流通后,也可以允许企业以其持有的法人股向银行抵押贷款。企业股票质押贷款可以首先在“三类企业”进行试点,待取得经验后逐步推广到其他企业。在债券市场逐步走向成熟后,还可以考虑开办债券质押贷款。在开明流的同时,要切实堵暗渠,企业和个人除了股票质押贷款可以用于购买股票之外,不得用其他任何贷款炒股,商业银行要加强对贷款使用情况的检查与监督,包括对额度贷款的使用也要进行监督,禁止企业利用额度贷款炒股。《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第七十五规定,“依法可以转让的股份、股票”可以质押,第七十八条指出,“以依法可以转让的股票出质的,出质人与质权人应当订立书面合同,并向证券登记机构办理出质登记”,“股票出质后,不得转让,但经出质人与质权人协商同意的可以转让。出质人转让股票所得的价款应当向质权人提前清偿所担保的债权或者向与质权人约定的第三人提存”。由此可见,银行开办非券商股票质押贷款是符合《担保法》的精神的,《担保法》的这一规定既可以适用于证券公司,同样也可以平等适用于其他经济主体。非券商股票质押贷款不仅是合理合法的,也一些企业和个人的迫切需求,有关部门应顺应形势,及早制定非券商股票质押贷款管理办法。
3、完善银行信贷资金入市规则,努力防范金融风险。
银行信贷资金进入股市最大的问题是金融风险问题。银行信贷资金大量违规无序进入股市,不仅会加大银行信贷资金的风险,而且也会加大证券公司和投资者的风险,同时金融风险很容易在商业银行与资本市场之间传播,资本市场的风险可以通过“资金链”传染给商业银行。当这种金融风险大到一定程度,就有可能威胁到金融体系的稳定,甚至引发金融危机,这绝不是危言耸听。困扰日本10年多久的银行危机在很大程度上是泡沫经济特别是股票市场泡沫破灭的结果,1997年8月香港政府动用外汇基金“救市”在一定意义上也是为挽救香港的银行体系,1999年美国长期资本管理公司的破产与信用交易导致交易规模极大扩张有关。在我国,如果不加以限制的话,证券公司可以通过同业拆借、股票质押贷款的套做和循环,“连环贷款,连环投资”,使其自营股票交易规模成倍放大,推动着股价不断往上攀升。非流通股股票抵押贷款既存在重复抵押的可能,也存在这样一种放大机制。一旦股价暴跌或企业经营陷入困境,信用的“链条”就会断裂,容易形成信用危机,影响金融体系稳定。银行信贷资金进入股市的风险是客观存在的,金融监管部门应把重点放在防范金融风险、维护金融体系的安全上。要防范金融风险,就必须完善银行信贷资金入市规则,严格监督这些规则的贯彻执行。银行信贷资金进入股市在许多发达国家是正常现象,但也有规则。为了防范股票质押贷款的风险,《证券公司股票质押贷款管理办法》规定了六条措施,如用于质押贷款的股票原则上应业绩优良、流通股本规模适度、流动性较好;股票质押率最高不能超过60%,贷款人发放的股票质押贷款余额,不得超过其资本金15%,贷款人对一家证券公司发放的押贷款余额,不得超过其资本金的5%等等。规则虽好,但也有需要完善的地方,如质押率是银行防范贷款风险的关键。从欧美等国的长期运作经验来看,股票质押贷款质押率为20%-30%,即使对优良股票的贷款比率一般也不超过50%,我国60%质押率显然偏高了。又如,质押股票市值的确定也是一个关键因素,按现行办法,质押股票市值为质押股票数量与前七个交易日股票平均收盘价之乘积,我们认为,应选择前6个月股票平均收盘价来计算质押股票市值。
要防范银行信贷资金进入股市引起的金融风险,关键在商业银行、证券公司和投资者。商业银行、证券公司和“三类企业”要增强风险意识,加强风险分析,引进和培养风险管理人才。具体到股票质押贷款来说,应根据不同股票设定不同的质押率,对股票市场及股票市值进行科学判断。金融监管部门在完善规则的同时,要督促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三类企业”健全内控制度,通过制定相应风险比率,防止它们过度承担风险。
4、完善统计监测制度,适时调控银行信贷资金入市行为
金融监管部门要想对银行信贷资金进入股市进行调控,就必须对进入股市的银行信贷资金的规模和途径做到心中有数。为此,有关部门必须完善统计制度,加强对银行信贷资金进入股市的监测。我国现在公布的银行间同业拆借交易情况统计只有交易品种的统计数据,而没有分交易主体的统计数据。在交易主体多样化的今天,有必要分不同交易主体统计交易,如果这样,证券公司和基金管理公司在银行间同业市场的交易量就可以一目了然,便于有关部门进行调控或制定相关政策。我们在研究中无法找到证券公司股票质押贷款的数据,我们建议有关部门增设“证券公司股票质押贷款”或“股票质押贷款”科目。要想准确、全面监测银行信贷资金进入股市的数量和流向,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金融监管部门要想及时、合理调控银行信贷资金进入股市的行为则更困难。但调控的意义是显而易见的,值得我们为此进行探索。1999年以来进入股市的银行信贷资金有明显增多的趋势,一个重要原因是利率水平偏低。在低利率时代,企业和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甚至个人从银行筹集资金的成本很低,在大牛行情下利用银行信贷资金炒股可以获取高额回报,从而使得银行信贷资金违规进入股市的现象变得比较普遍,制止起来也非常困难。中国人民银行如能根据物价上涨情况,适时调高利率,对银行信贷资金违规进入股市也能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
调控要有手段,调控也要把握好时机。有关部门调控时要设定一些参照系,如二级市场市盈率。当股市泡沫严重、市盈率偏高时,金融监管部门可以对银行信贷资金进入股市采取严厉的政策,中央银行可适当收紧银根,调高再贴现利率和再贷款利率;相反,当股市长期低迷甚至面临崩溃危险时,金融监管部门可以对银行信贷资金进入股市采取宽松的政策,引导或者鼓励更多的银行信贷资金进入股市。通过改革股票发行方式和一级市场定价的逐渐市场化,使
一、二级市场投资回报逐步缩小,可以引导银行信贷资金从一级市场流向二级市场。
5、及时调整对银行信贷资金入市的管理政策,必要时修改有关法规。
金融监管部门对银行信贷资金进入股市的管理政策不应是凝固的,而应是根据形势的变化而不断调整的。银行信贷资金进入股市的管理政策应有长短之分。从短期来看,我国对银行信贷资金进入股市制定比较严格的管理政策是必要的。因为,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证券公司、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都不是真正的市场主体,产权不清晰或产权主体虚置,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激励约束机制不健全,投资者缺乏理性投资意识,在这种情况下,如不对银行信贷资金进入股市加强监管,就容易加大金融体系的风险,扰乱资本市场秩序,损害中小投资者利益,造成国有资产流失。从长期来看,市场经济主体的自担风险能力显著增强,金融监管部门应赋予商业银行、证券公司和企业更多的经济自,不应过多地干预它们的经济活动,可以适当放松对银行信贷资金进入股市的管制,但也绝不是放任不管。
综合经营是世界金融业发展的趋势,我们不应违背这一大趋势,而应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积极探索综合经营的实现形式。我国现在虽然实行的是严格的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制度,但实际上已经出现了综合经营的迹象,证券公司股票质押贷款办法的出台,在我国金融分业管理制度上打开了一个缺口。商业银行综合经营的实现形式大致有三种:一是金融控股公司模式,即由金融控股公司控股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分别从事各自的业务。目前中信集团、光大集团正在朝规范化的金融控股公司方式发展。金融控股公司在我国虽然找不到明确的法律依据,但与我国现行法规也无明显抵触。二是子公司模式,即由商业银行成立全资或控股、参股证券公司,再由证券公司经营证券业务特别是股票业务。三是直接经营模式,即商业银行直接经营证券业务包括股票业务。后两种模式均为我国现行法规所明令禁止。银行信贷资金进入股市的最主要通道是商业银行及其分支机构直接从事股票买卖业务,我国应在条件成熟时修改有关法规,允许商业银行进行股票投资。即使是在现在,《证券法》也宜作适当修改。如《证券法》:“禁止银行资金违规进入股市。证券公司的自营业务必须使用自有资金和依法筹集的资金”,证券公司股票质押贷款的开办虽然与《证券法》第一百三十三条的规定无明显抵触,但我们认为最好还是对该条款作适当修改,至少要对该条款作重新解释,以赋予证券公司股票质押贷款的合法性。《证券法》起草小组编写的条文释义指出,“证券公司依法筹集的资金,主要是指证券公司依法拆借的资金”,这显然与现行做法不相符。
篇4
一、上市公司股权质押与股份公司股份的转让的关系问题
上市公司股权质押是指出质人以其持有的上市公司股权为标的而设定的一种权利质押。出质人可以是作为融资一方的债务人,也可以是债务人之外的第三人。上市公司股权质押的实质在于质权人获得了支配作为质押标的的股权的交换价值,使其债权得以优先受偿。上市公司股权具有高度的流通性,变现性极强,是债权人乐于接受的担保品。股权质押属于权利质押。在我国,股权质押担保制度是由《担保法》确立的。在《担保法》颁布之前,我国民法对抵押与质押未作区分,统称为抵押。因此《担保法》颁布之前的法律,无论是《民法通则》,还是《公司法》,都没有质押的概念。
《担保法》第七十五条规定,“依法可以转让的股份、股票”可以质押,第七十八条对此作了进一步的补充规定,“以依法可以转让的股票出质的,出质人与质权人应当订立书面合同,并向证券登记机构办理出质登记。质押合同自登记之日起生效。股票出质后,不得转让,但经出质人与质权人协商同意的可以转让。出质人转让股票所得的价款应当向质权人提前清偿所担保的债权或者向与质权人约定的第三人提存。以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份出质的,适用公司法股份转让的有关规定。质押合同自股份出质记载于股东名册之日起生效。”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03条规定:以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份出质的,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有关股份转让的法律规定。而根据公司法的规定,公司股票分为记名股票和无记名股票,其转让方式是不同的,担保法并未作出区分,那么,这两种股票的出质方式应否不同?
我们认为,根据公司法的规定,记名股票由股东以背书方式或者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方式转让,无记名股票的转让自股东将股票交付受让人后发生转让的效力,因此,记名股票和无记名股票的出质方式应有所区别:以无记名股票出质的,出质人与质权人应订立质押合同或背书记载质押字样,出质人将股票交付质权人即可,未经背书质押的无记名股票不能对抗第三人;以记名股票出质的,出质人与质权人应订立质押合同或背书记载质押字样,并向证券登记机构办理出质登记。
二、上市公司股权质押登记的问题
我国《担保法》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关于以公司股权进行质押区分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做了不同规定,即:以上市公司的股份出质的,质押合同自股份出质向证券登记机构办理出质登记之日起生效;以有限责任公司及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份出质的,质押合同自股份出质记载于股东名册之日起生效。
根据上述规定,上市公司的股权质押经向中介机构(亦可称之为“与出质人和质权人无利害关系的第三人”)-证券登记机构办理出质登记后,该股权质押合同才始得生效,而且根据我国《公司法》、《证券法》及其他有关规定,该股权质押的事实一般还应该由出质人在公告中予以披露,社会公众也可以通过向证券登记机构查询的方式获得该股权质押的情况,从而使该股权质押的事实为社会公众所知悉,进而使该股权质押具有相当的公示力和公信力。这样,就完全可以起到防止出质人在质押期限内将该股权非法转让或者将其重复质押给其他人的情况发生,从而为质权人能够顺利实现质权提供了非常有力的保障。
但以登记作为质押合同的生效条件仍存在以下问题:
登记是质押合同生效的条件所引发的第一个问题是,这一规定对债权人是很不利的。因为如果质押合同无效,债权人最多只能要求出质人承担缔约过失责任,其债权还是没有保障。但是如果登记是质权生效的条件而不是质押合同的生效条件,则对债权人就有利多了。因为如果是由于出质人的原因而没有办理质押登记或者出质人拒不办理或协助办理登记手续,则债权人就可以起诉出质人违约,从而要求出质人承担违约责任,甚至可以要求法院强制出质人协助办理质押登记手续。这里涉及到物权变动的一个根本性原则-原因(合同)与结果(物权变动)相分离的原则。我国现行法律对物权变动中的原因与结果的关系似乎应该采取更为科学的严加区分的态度。这样,既有利于债权人保护,也避免滋生纠纷。民法典草案的第296条改正了《担保法》的这一错误,该条明确指出:“以依法可以转让的股份出质的,出质人与质权人应当订立书面合同。以上市公司的股份出质的,质权自证券登记机构办理出质登记之时起设立。以非上市公司的股份出质的,质权自股份出质记载于股东名簿之时起设立。”因此,登记是质权生效的条件而不是质押合同的生效条件,加强了对债权人的保护。
目前在上市公司股权质押的实践中存在的另一个问题是,股权质押登记的渠道不畅。在现阶段,根据中国证监会的规定,并非所有的上市公司流通股都可以办理质押登记。根据《证券公司股票质押贷款管理办法》的规定,综合类证券公司可以以其自营的人民币普通股票(A股)和证券投资基金券办理质押贷款登记,自然人及综合类证券公司以外的其他法人持有的上市流通的人民币普通股票尚不能办理质押登记。但是质押是质权人与出质人协商的结果,如果自然人及综合类证券公司以外的其他法人以其持有的上市流通的人民币普通股股票出质,债权人也接受了这种出质,根据民法意思自治的原则,这种质押合同应当是有效的。但是上市公司的股权质押应当经过证券登记机构登记后,质权才能成立。目前我国证券市场上,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是法定的也是唯一的办理上市证券登记业务的机构,如果它不办理这样的质押登记,无异于堵塞了订立质押合同的双方办理质押登记的唯一渠道。这样就造成了一个两难的局面,一方面法规要求质权必需登记才能设立,另一方面,法规又不允许唯一的法定机构办理登记,这无疑是十分荒谬的。这样的结果违背了同股同权的法律原则,也阻碍经济的发展与市场的稳定。因此,无论是A股还是B股,无论其持有人的身份如何,无论办理质押登记的目的是为了担保银行贷款债权还是担保其他债权,上市公司股权质押登记业务都应当全面展开。
三、上市公司股权质押的担保期限问题
《担保法解释》第12条第1款规定:“当事人约定的或者登记部门要求登记的担保期间,对担保物权的存续不具有法律约束力。”即司法解释否定了担保期间可以消灭担保物权,这在理论上主要是基于物权法定原则,从实践上主要是避免加大担保成本,以有效保护债权人利益。
但这一规定也有不合理之处。虽然根据物权法定原则,物权的种类和内容由法律规定,当事人不能在法律之外另行创设物权。但是物权的种类有意定物权与法定物权之分,担保物权是意定物权,是根据当事人的意思自治而设定的。意定物权与法定物权的一个重要区别就在于,除了法律有强制性规定以外,当事人可以对物权的有关内容作出约定。《担保法》对担保期限没有强制性规定,因而担保期限属于当事人意思自治的范畴,应当允许当事人自由约定。就质押合同而言,担保期限属于《担保法》第65条第(六)项规定的“当事人认为需要约定的其他事项”。当事人对担保期限的约定只有违反法律的有关规定(如有《合同法》第52条规定的情形等)时,才导致无效。《担保法解释》在这个问题上走了一个极端。这样的规定也不具有现实的可操作性。因为如果当事人约定了担保期间,并且证券登记结算机构在当事人约定的担保期间届满后解除了对出质股权的登记,这时候,即使按照《担保法解释》的规定,这个约定的担保期间对质权的存续不具有法律约束力,质权仍然存在,那么,这个质权如何行使是很成问题的。因为股票的流通性,在出质人已经卖出出质的股票的情形下,质权是存在于出质股票的代位物-出质人出卖股票所得的价金之上呢?还是由质权人根据物权的追及效力,辗转而寻得原出质股票的现行持有人,而对其行使质权呢?无论何种情况,质权人都将处于尴尬境地。如果这个质权是存在于出质股票的代位物-出质人出卖股票所得的价金之上,那么,对这个价金法律没有规定妥当的保全措施,这种情形下,如果有质权存在的话,这个质权也与债权无异,只是一种请求权而已,而这又如何能担保债权的实现呢?因此,可以说《担保法解释》的这一规定既不符合法理,也不现实。所以,法律应当允许出质人和质权人约定质押的期限,在证券登记机构的电脑系统里录入该期限,到期后质权自动解除。
四、孳息的范围问题
《担保法》第六十八条规定:“质权人有权收取质物所生的孳息。质押合同另有约定的,按照约定。前款孳息应当先充抵收取孳息的费用。”《担保法解释》第一百零四条规定:“以依法可以转让的股份、股票出质的,质权的效力及于股份、股票的法定孳息。”这两个规定有冲突。根据《担保法》的规定,质押合同可以规定质权的效力不及于孳息;质权的效力是否及于孳息属于当事人意思自治的范畴。但是,《担保法解释》却排除了当事人意思自治的可能性。因此该司法解释与《担保法》相矛盾,从法理上来说应是无效的。但在法律实践中,各地各级法院却都是唯司法解释马首是瞻。这里需要解决的另外一个问题是,孳息的范围的确定。关于股权孳息的范围,现行法律、司法解释都没有明确的规定。《证券公司股权质押贷款管理办法》第三十三条则规定:“质押物在质押期间所产生的孳息(包括送股、分红、派息等)随质押物一起质押。”由此推论,则配股不属于孳息。至于其第三十三条第二款的规定:“质押物在质押期间发生配股时,出质人应当购买并随质押物一起质押。出质人不购买而出现价值缺口的,出质人应当及时补足。” 这一款规定应理解为质权效力中的质权保全权。所以笔者认为股权的孳息包括股息、红利、送红股及因公积金转增股本而发的股票等,不包括配股。但是实践中常常把送红股、配股与公积金转增股本混为一谈。送红股与转增股本的本质区别在于,红股来自于公司年度税后利润,只有在公司有盈余的情况下,才能向股东送红股,它是将利润转化为股本。送红股后,公司的资产、负债、股东权益的总额及结构并没有发生改变,但总股本增大了,同时每股净资产降低了。而转增股本却来自于资本公积,它可以不受公司本年度可分配利润的多少及时间的限制,只要将公司账面上的资本公积减少一些,增加相应的注册资本金就可以了,虽然,从严格意义上来说,转增股本不是对股东的分红回报,但它并没有给股东施加新的负担,因此可以理解为股权的孳息。配股是指公司按一定比例向现有股东发行新股,属于再筹资的手段,股东要按配股价格和配股数量缴纳股款,完全不同于公司对股东的分红,它在赋予股东一定的优先购买权之外,还施加给股东一定的负担,因此,配股不能理解为股权的孳息。
五、上市公司国有股权质押时对国有资产的保护问题
对于上市公司大股东而言,普遍将所拥有的上市公司股权视为一种可利用的最有价值的资源,尤其是在其缺乏资金,或者有投资需要时,上市公司股权可以作为极佳的借款抵押品,既可解决资金的燃眉之急,同时却并不影响其继续行使上市公司大股东的各种权利,?何乐而不为呢?当然,既然将股权抵押了出去,一旦事出意外无法按期还款时,也就只能听由银行将股权拍卖处置了。据有关资料统计,截至目前,深沪两市约1200家上市公司中,已有超过100家发生了大股东所持上市公司股权部分甚至全部被冻结的事件,比例占上市公司总数约一成。
大量高比例股权被大股东质押出去的背后,有相当可能性存在着这些股权被冻结、被拍卖,进而导致上市公司控股权转移的风险-一旦上市公司大股东发生转移,必然引起上市公司主营业务、高管人员、企业文化等等的变动,从而导致上市公司的动荡,在有大量国有股存在的上市公司,还可能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这种风险是具有客观可能性的,因为,许多被质押的股权是被银行等金融机构持有,而一旦银行等机构被迫成为大股东,相信他们是不会有长期经营一家上市公司的愿望的,这必然导致相关上市公司大股东的再次变更,相关上市公司所可能面临的风险,就可想而知了。四砂股份就是一个典型例子,该公司两年内股权反复质押,大股东三度易主,致使公司生产经营完全陷入了困境。
在我国上市公司中,国有股占不小比例。根据公司法的有关规定,国有股权的转让必须经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审批,因此,国有股权的出质也应经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审批。但是,国有企业用所有者权益和负债形成的资产实际属于企业法人财产,企业有权独立支配并由其承担民事责任。企业以其支配的各项财产设定担保是法人财产权范围的自主行为,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不应干预,也无法具体审查。那么,如何保护上市公司的国有资产就成了的股权出质时必须考虑的问题。
目前,为了加强上市公司国有股质押的管理,规范国有股东行为,财政部已下发了通知,要求国有股东授权代表单位将其持有的国有股用于银行贷款和发行企业债券质押,应当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及有关国有股权管理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并制定严格的内部管理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
篇5
典当行业发展到今天,作为小企业融资链条的一个重要环节,在银行融资逐步向小企业倾斜的时候,有必要对行业的发展转型进行重新思考。关于未来典当行业只能有两个选择:一个是专业做传统的民品典当业务,但很难做强做大;另一个是真正成为小企业融资的辅助渠道,这需要行业的龙头企业先行一步,在企业创新方面率先垂范。
信誉贷款,或成典当行的未来发展方向
华夏典当行的总经理杨永认为:在银行对有资产抵押和信誉好的客户逐步收复失地的时候,还存在很多的小企业拿不出房产等抵押物,但企业发展状况很好,短期内又急需资金,这样的小企业在银行做信誉贷款的时代可以贷到资金,现在随着银行对信誉贷款的收缩,这些小企业是很难在银行拿到贷款的,但这恰恰给典当行提供了发展的空间,在这种情况下,以企业经营权、股权做质押的信誉贷款或许将成为典当行未来发展的方向。杨永同时指出:做信誉贷款是很有难度的事情,要有专业的人才做支撑,这需要典当企业要冒很大的风险,但相对的收益也会很大,这就看典当行是否具有核心竞争力,一些小的典当行不要盲目的去冒险。
作为老牌的典当行,华夏典当行曾经开创了许多行业先河:1997年率先在典当行业推出汽车质押贷款、1998年率先在全国推出股票质押贷款。杨永指出,明年华夏典当行将率先在行业内推出经营权、股权、收益权质押贷款的新业务,这必将又要开创典当行业之先河。“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杨永对开展这项业务的风险控制有自己的认识:首先,做这项业务的贷款,必须要求贷款企业是短期融资,最长三四个月的时间。如果是长期融资由于典当利率较高势必会增加企业的负担,同时说明贷款企业的资金状况较差,这样的企业会给典当行带来更大的风险;其次要对贷款企业的真实状况进行详细了解,对企业的经营规模、财务状况、银行流水等方面进行深入了解;最后还必须要求典当行与贷款企业进行密切的深入接触,转变以前典当行坐等上门为上门服务。为此,华夏典当行除不断加大对现有人才的培养,每年还从大专院校招聘一批应届毕业生,现已储备了一批专业人才,并为开通这项业务做了大量细致的研究分析。将华夏建成小企业、个人的融资创富助力机构是华夏典当行的追求目标,对此杨永充满信心。
典贷合作模式:银行、典当、企业的三赢选择
宝瑞通典当行的执行总经理刘梅芳做过一些调查:超过80%以上的中小企业去银行贷款,并不完全符合银行放贷的条件。为什么呢?中小企业在发展的初期,一方面贷款的资格、主体不一定符合银行的放贷要求;贷款的用途也不一定完全符合银行的要求;同时信用积累的过程也比不上大的企业。因此获得银行贷款的难度是相当的大,而且在银行的融资周期也会比较长。而典当区别于银行的一个主要特点就是方便、快捷,只要有抵押物,典当融资非常的快捷,而且不涉及监管其资金用途等问题。另外据权威部门统计:现在有80%的中小企业流动资金不能满足他们的日常经营需要,他们迫切地需要融资帮助。
篇6
不错,在资源越来越紧缺的情况下,拥有不可再生的矿产资源,确实可以实现富裕几代人的梦想。不过,这块大“蛋糕”目前被越来越多的大型企业盯上了,类似于以前房地产开发热一样,众多大企业都要参与矿产开发,来分一块“蛋糕”,就连原来发售火爆的房产信托,如今也被矿产信托所取代。
机构不买账
日前,房地产企业泛海建设就爆出大股东信托融资170亿元搞煤矿。中信信托的最新信托计划显示,泛海建设的大股东中国泛海拟信托募资170亿元,主要用于红墩界煤矿项目的投资开发。
随后,该公司一向低迷的股价顺势3天涨停。不过,机构投资者似乎分外谨慎。公开交易信息显示,在2月22日至27日泛海建设异动期间,有3名机构投资者赫然出现在卖出席位中,分别净卖出7668万元、7114万元和5498万元,显示在该股股价冲高之时,机构的操作方向高度一致。
泛海建设是一家以房地产和物业经营、管理为主营业务的上市公司,以前也没有涉矿的记录。这次如此大规模的融资,让市场上一些敏感人士产生怀疑。“泛海建设恐怕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这笔钱真正的用途,恐怕只有他们自己最清楚了。”有相关人士评论说。
煤矿短期难有收益
根据国家能源局《“十二五”煤炭工业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到2015年,我国煤炭年产量的上限将是37.9亿吨,但2011年产量就已经超过36亿吨。“今年或打破煤炭‘十二五’规划上限,煤炭的增产空间已很小,国家不排除会采取对部分煤矿限产,甚至限制部分煤矿开发的可能。而红墩界煤矿目前只是勘探完毕,若要开采,需要申请开采权。此时进入煤炭领域,不排除将面临政策风险及其他变数的可能。”煤矿开发业内人士认为。
曾经为红墩界煤矿所属地陕西靖边地区煤矿做过采矿权评估工作的内蒙古兴益资产评估有限公司总经理任亭告诉记者:“目前煤炭存在产能过剩的问题,各部门对煤炭新上项目的审查都非常严格。想拿到采矿证是很漫长的过程,最快也得两年时间。”
然而,泛海建设的信托目前已经发行前两期信托计划,共募资资金40亿元,而大部分投资者都选择了21个月的投资期限。信托预期年化收益率11.5%,投资者的实际收益扣除1.5%的赎回费后为10%。
正常情况下,21个月后,红墩界煤矿还没有进入营运阶段,而投资者的信托本金和这10%的收益,到时候只能用其他项目的资金来兑付。泛海建设到时用哪些项目来偿还,成为投资者最为关心的问题。记者调查发现,该集团目前的主业房地产资金更是紧张。
主业房地产资金紧张
梳理近半年来泛海建设公司公告不难发现,泛海建设的大股东中国泛海每当有一部分股权解除质押,一般都会被迅速质押出去融资,质押股权占公司总股本比例一直维持在70%以上。也就是说,中国泛海将自己手中持有的泛海建设九成以上的股票都质押了出去。
大股东频繁大规模质押股权融资,也反映出泛海建设资金的紧张。据2011年三季报显示,前三季度泛海建设实现营业收入15.37 亿元,同比上涨1.31%;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1.59 亿元,同比下降12.66%;基本每股收益0.055 元,每股经营现金流-0.36元。
在资金如此紧张的情况下,仍然大规模融资,投资短期没有收益的矿产,这种和正常逻辑不符的情况,让外人直呼“看不懂”。
为房地产筹钱
篇7
2008年12月9日,银监会出台了《商业银行并购贷款风险管理指引》(以下简称《指引》),明确允许符合条件的商业银行开办并购贷款业务。这项举措不仅拓宽了企业融资渠道,对银行业的发展也是一个利好的消息。在金融危机肆掠的当下的此举,恰似隆冬的缕缕暖意。
探究实效和风险的平衡
当前强调克服金融风险的情势下,如何实现效用发挥和风险控制的统一,并找寻两者平衡点是《指引》条款设计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
《指引》规定,并购贷款是用于支持我国境内并购方企业通过受让现有股权、认购新增股权,或收购资产、承接债务等方式以实现合并或实际控制已设立并持续经营的目标企业的并购交易。而根据中国人民银行1996年制定的《贷款通则》,银行贷款是禁止流入股权领域的。推出企业并购贷款业务,是为了适应企业和市场上对并购融资的需求,对企业的发展壮大有直接支撑作用。
对于设立企业并购贷款的商业银行,《指引》明确表示,将不采用审批制的准入方式,但规定其基本“门槛”:拨备覆盖率(即贷款损失专项准备充足率)不低于100%;资本充足率不低于10%;一般准备余额不低于同期贷款余额的1%;有并购贷款尽职调查和风险评估专业团队。业内人士认为这些门槛并不高,这使许多商业银行能凭借较为充足的流动资金拓展业务范围。
由于企业并购过程本身风险性的存在,自然让企业并购贷款充满风险。《指引》充分重视风险的防范。在银行方面,银行全部并购贷款余额占同期本行核心资本净额比例不应超过50%;银行对同一借款人并购贷款余额占同期本行核心资本净额比例不应超过5%。同时借鉴国际经验,实行并购融资的低杠杆率以化解潜在金融风险,规定并购的资金来源中并购贷款所占比例不应高于50%。
另外《指引》提到企业并购在银行贷款支持的并购交易中,并购方与目标企业之间应具有较高的产业相关度或战略相关性,并购方通过并购能够获得研发能力、关键技术与工艺、商标、特许权、供应及分销网络等战略性资源以提高其核心竞争能力。
政策鼓励“大鱼吃小鱼”
有关专家表示,商业银行并购贷款业务解禁有利于企业拓宽融资渠道,帮助国内企业应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并鼓励国内企业“走出去”整合国外企业资源。
中国银监会法规部副主任王科进说,“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潮下,与大型跨国企业和大型银行竞争时,若缺少这种贷款品种,不利于中资企业和中资商业银行提高竞争力”。
近年来,国有大中型企业、地方性企业和民营企业并购重组活动日趋活跃,兼并收购融资需求大、增长快。适时推出并购贷款业务,可以更好地满足企业越来越迫切的融资需求,优化资源配置。
中央财经大学银行业研究中心副主任郭田勇认为,《指引》出台有利于国内企业转型、并购和重组,对经济转型、结构调整有一定意义。同时,对中小企业融资有一定支持作用,政策出台将会使银行成为重要的支持渠道。不过从短期来看,并购贷款的应用范围有限,最有可能的仍是集中用于国有大型企业的兼并重组。
王科进还表示,并购贷款在设计上是比较严密的,银行在何时放款,款项用途方面将给予密切监控。并购活动本身要合法合规,要有真实的并购目的,这样发生挪用的风险自然较低。商业银行对并购贷款所要求的担保条件应高于其他贷款种类。以目标企业股权质押时,商业银行应采用更为审慎的方法评估其股权价值和确定质押率。从国际上并购贷款业务开展的情况看,由于并购贷款审批严格,贷款被挪用的风险一般较小。
准备为某企业做并购业务的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律师表示:“现在市场不好,所以并购非常多。特别是一些行业的龙头企业,都会选择在这个时候去并购一些同行业的企业。因为出让方这时候会把价格放低,正是攻城拔寨的好时候。”而并购贷款的推出,无疑会增加企业并购的手段。该律师表示,现在放开银行贷款支持并购,对企业来说肯定是有好处的。他说,企业并购最大的问题就是缺乏现金,银行可以提供并购贷款,将增加并购方的实力。“原先的并购只能靠企业自己的现金,从银行借来的长、短期贷款都不能用,其他方式成本高而且程序复杂。这样一来,可以让企业的并购能够做得更快一点,更多一点。”
他同时提醒说,对于好的并购方来说肯定是利好。但是不排除有些企业会有冲动,利用并购贷款去盲目扩张。因此,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必须避免关联方通过并购,把银行的钱吸走。
防控信贷资金进入股市
并购贷款是指商业银行为股权并购发放的贷款。此前,这类贷款被禁止了12年,因为按照1996年央行制定的贷款通则的第二十条规定,“借款人不得用贷款从事股本权益性投资”。而此次银监会规定,并购贷款可以买股票。业内人士普遍担忧,并购贷款业务“开闸”后,如何防范企业将并购贷款资金用作二级市场炒股资金?“这个‘口子’一开,以后很多事情银行恐怕也很难控制了。”某大型银行信贷部门一位人士说。
并购贷款涉及兼并双方企业,包涵了行业、适用法律、股权结构、或有债务、资产价格认定等多方面问题,其风险明显高于一般贷款。对于商业银行而言,并购贷款业务开闸后,如何进行相关风险控制是亟须提升的新课题。而如何防止贷款资金变相成为炒股资金,则是商业银行人士需要面对的首要难题。
中投证券银行业分析师陈水祥认为,目前大规模推进银行展开并购贷款业务的时机还不成熟,预计将会首先采取试点的方法来推进。“确实存在贷款资金进入股市的风险,因此银行发放贷款时要明确贷款用途。各家上市商业银行也都重视对自身的风险控制,对于并购贷款业务也会谨慎推进。”
买股但不能炒股票,此举将会大力支持国内企业的并购行为,但能买股不能炒股的规定看起来有些为难。
《北京商报》周科竞说,申报买入股票,买股还是炒股,很难界定。可能有人说,持有6个月以上就是买股,不足6个月就是炒股。持有不足6个月,顶多说是短炒,持有满了6个月,也可能是长炒。看看几年前炒作苏宁电器的人,持有时间不算短,但最终还是买入卖出赚取差价,并没有以获取分红为目的。所以说,并购和炒股,不能以时间来界定。如果强行以时间界定,也没什么不可以,毕竟也防范了游资短炒,但是这种贷款给银行酝酿了很大的风险。
周科竞举了个例子,甲公司和乙公司有很强的业务往来,乙公司是上市公司,总股本5000万股,流通股本3000万股,每股股价10元,甲公司不断高价买入乙公司的产品,然后平价卖给市场,每年因此多支付5000万元,协助乙公司每年增加利润5000万元,每股收益增加1元,而在此之前,甲公司的关联人已经持有乙公司2500万股股票。
在乙公司公布年报后,乙公司股价开始大幅上涨,从10元涨至40元,然后甲公司声称看好乙公司的未来发展,要并购乙公司,并通过银行并购贷款10亿元,还通过二级市场陆续从甲公司的关联人手中买入股票,在甲公司的并购刺激下,二级市场投资者将进一步推高乙公司的股价,就这样,甲公司不断的买入,乙公司关联人不断的卖出,最终10亿元银行贷款全部转入甲公司关联人手中,庄家完成高位出货,甲公司成为乙公司大股东,银行掏钱10亿元获得了2500万股市价80元的乙公司股票作为抵押物。一次完美的并购成功完成。
“看起来一切平安,但谁都明白问题所在,又一笔高风险贷款就此出炉。所以,不怕用贷款炒股,就怕用贷款买股。”周科竞说。
业务操作人才面临短缺
某国有银行公司银行部人士说,企业并购贷款实际操作难度非比一般。比如,对于担保、质押物的规定。“假若出现不良贷款,银行如何对质押物进行处理?如果质押物是企业股权,银行怎么做?银行肯定也需要从并购贷款业务的受理、风险评估、贷款方法、贷后管理等方面做好详细的准备,设定好流程。”事实上,现实问题的症结还是在于缺乏专业的人才。
按照《指引》的要求,开展并购贷款业务的商业银行应具有足够数量的,且熟悉并购相关法律、财务、行业等知识的专业人员。具体而言,商业银行应在内部组织并购贷款尽职调查和风险评估的专门团队,专门团队的负责人应有3年以上并购从业经验。这显然对银行人才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华夏银行某基层负责人表示,企业并购贷款严格意义上属于投行业务,而在国内投行业务先天发育不足,人才奇缺是造成风险高企的最终原因。
光大证券银行业分析师金麟表示,对国内银行来说,该业务是一个新领域,拓展了国内银行资产运营空间,同时,也将提高国内银行锁定大客户的能力。
篇8
福建省电信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称实业集团),是中国电信集团贯彻国务院主辅分离、辅业改制精神成立的,下属多家子公司,主要为各通信运营商提供工程设计、工程施工、电信科研、通信器材销售以及末梢电信服务等。自2000年12月成立以来,集团业务不断壮大,市场竞争力逐步提高,经济效益稳步增长。但在通信支撑业务市场日益竞争形成买方市场的大环境下。各子公司在业务经营中。为运营商垫付资金较多。工程结算期延长,运营商结算条件日益苛刻,往往还要求预留至少1年的质量保证金。由此。各子公司应收账款高居不下,资金供求矛盾也随之更加突出。而在母子公司体制下,又不能简单地将集团各单位资金进行调拨使用。如何发挥集团优势,筹集货币资金,解决资金供需矛盾,降低资金筹集成本。实业集团作了积极尝试与探索。
从降低企业筹集资金成本的要求,资金筹集应讲求经济性和时效性。选择不同的资金来源渠道和筹集方式。其资金成本也各不相同,且取得的难易程度也不一样。对于及时满足企业从事经营活动所需的资金,降低资金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企业在筹资过程中应合理选择资金来源渠道和筹集方式,力求使资金成本达到最低、时效最佳。
企业的资金来源渠道可分为外部资金和内部资金,对实业集团而言,主要的外部资金来源是金融机构中的银行贷款。从银行贷款筹集成本分析,其筹集成本主要有利息支出、公证费、抵押资产的评估费和保险费等,在时效上,由于需提供担保、抵押、评估、保险、审批等手续。往往不能满足企业在用款时限上的要求。内部资金主要包括:其一,企业保留盈余和提取的折旧,靠企业积累和提取折旧筹集资金最经济。不用支付筹资费用。但要以企业盈利为前提,且筹集的资金有限,往往不能满足企业生产需求。其二,企业集团内部资金融通。内部融资有以下优点:一是降低企业集团的筹资成本,筹资成本包括利息和利息收入缴交的税金及委托银行手续费,利息费用在企业集团内部发生。对企业集团而言筹资成本仅为利息收入应交的税金和少量的手续费,比向银行借款成本低;二是时间快,企业集团内部融资。根据集团对内部企业信用的掌握。可不提供担保、抵押等手续,手续较银行贷款简便,在时限上能满足企业从事经营活动所需资金的要求;三是获得税收上的差别利益。企业集团通过内部资金借款,由集团中享受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政策的企业向其它成员企业调剂资金时.企业集团的利润实际上从高税率企业转移到了低税率企业,有利于降低企业集团的所得税,提高其净利润和企业价值。
基于以上筹资渠道分析,实业集团选择集团内部资金融通,由于实业集团规模及资源的局限性。又不具备成立内部银行、结算中心、财务公司等内部资金融通的管理机构。而直接在集团内部相互调剂资金余缺。又容易导致债权人对债务人的约束失效。如实业集团成立以前,各子公司均存在向福建省电信公司借款未还现象。实业集团成立后,除平时积极催收外,对欠款单位还在效绩考核中予以扣分,但仍有欠款未还现象。由此在内部融资机制中我们尝试引入第三方。委托商业银行贷款。即由实业集团提供资金。并支付一定的手续费(贷款金额的1%一5%0,与银行协商后按1%。),委托银行根据我们确定的借款子公司、用途、金额、期限、利率等,代为发放并协助收回借款本息。委托银行贷款后,订立了三方的约束合同,有效地避免了子公司欠款不还的现象,同时规范了集团内部财务结算手续,形成内部融资,达到降低筹资成本,实现集团利益优化的目的据统计,自2003年6月以来,实业集团本部累计向子公司发放贷款8,800万元,节约筹资成本400多万元,取得了一举多得的效果。
但是。企业集团内部融资也受到税法的约束。税法规定“纳税人从关联方取得的借款金额超过其注册资本50%的,超过部分的利息支出,不得在税前扣除”,对于内部借款金额过半的企业,必然减少其利润。增加其现金流负担;从投资者角度分析,难免损害少数股东利益。容易挫伤投资员工的积极性。由此我们尝试在税法允许的范围内采用内部委托借款,其余拟使用商业贷款的组合筹资方式。
商业贷款必然涉及担保问题,根据担保方式的多样性,我们也从成本效益角度分析。并加以取舍。目前,最为常用的担保方式有:第三方担保、连带责任担保、财产抵押、财产质押。
第三方担保方式,是指合同中的借款方为履行借款合同,向银行提供符合法定条件的第三方保证人作保证。第三方提供保证、抵押、质押等担保。连带责任担保(即常说的信用保证)采用该种方式担保的,不需要提供抵押和第三方保证,不需要购买保险。从而免去了一笔较为可观的保险费和抵物价值评估费用,担保成本最低。但对企业的资产规模、效益有较高的信用要求。且审批手续严格、时间较长。需层层上报总行审批。目前银行只允许资产规模较大、收入较高、较为稳定的大型企业(例如电信、电力)采用这种担保方式。此种担保方式虽成本较低,但由于实业集团所属子公司资产、收入等规模有限,难以得到银行的批准。
财产抵押是目前最为常用的担保方式。其一般以不动产(房产)作抵,所抵押的财产须办理财产价值评估(评估价值要高于借款金额,银行一般是将贷款额度控制在抵物评估价值的60%-80%以内)。还要办理抵押财产保险,需花费一定的保险费和抵物价值评估费用,是担保形式中成本较高的一种。为规避《公司法》中关于对外投资不能超过注册资本的50%的规定,实业集团所属子公司的房产大部分已上划实业集团本部,所属子公司资产大部分是电脑和车辆等,少有不动产,且从价值的总量上也不能满足担保总额的要求。鉴于此种担保方式成本较高,且不易操作,不适合实业集团所属子公司。
财产质押。银行对质物的要求较为严格,一般限于本银行开具、或签发的存款单、凭证式国库券、金融债券、银行汇票、银行本票等。质押价值要高于借款金额(银行一般是将贷款额度控制在质物评估价值的80%-90%以内),且在借款期内不能支取。显然,实业集团所属子公司无法提供以上质押。
篇9
关键词:融资制度;中小企业;存货质押
Abstract: Chattel mortgage has profound impact on solving the financing difficulties of SMEs,motivating the financial innovation,improving financing guarantee structure and commercial banks competitiveness. Choosing Huaxia Bank Liaocheng branch as an example,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basis and conditions of stock collateral loans,in the purpose of providing references for basic banks to manage chattel mortgage.
Key Words:financing guarantee structure,SMEs,stock mortgage
中图分类号:F830.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2265(2010)10-0030-05
一、引言
贷款满足率低一直是制约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形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在于,银行对中小企业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因而,抵押和担保成为银行发放贷款的重要前提。但在目前状况下,中小企业信用级别低、可抵押固定资产普遍较少、难以得到大企业提供的担保,因此要获得银行提供的融资服务仍然很难。有专家测算,动产抵质押贷款市场需求量为5万亿-7万亿元。但受配套制度、风险防范技术等因素的制约,我国动产抵质押一直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 (童天水,2009)。本文以华夏银行聊城支行为例,对该银行不同时期的动产质押贷款实施情况进行了案例研究,以期对基层金融机构创新融资担保方式提供借鉴。
二、有关抵押担保有效性的理论综述
(一)抵押担保与保证担保
早期文献对融资担保的探讨并没有深究抵押担保和保证担保的区别,主要关注了它们在银行做出贷款决策时的作用与角色,只有在研究信贷配给问题时有所涉及。但自Barro(1976)年以后,更多的学者开始关注融资担保问题。Pozzolo (2004),Becchetti和Garcia (2008)认为,就银行业而言,抵押是一种实物担保(Real Guarantee),保证是一种私人担保(Personal Guarantee)。但抵押和保证在贷款合约中有着不同的作用,抵押多是内部的(internal),主要是为特定债权人提供一种优先受偿权,较少作为一种激励机制来解决借款人的道德风险问题;而保证多是外部的(External),主要作为一种激励机制来应对借款人的道德风险问题。从金融交易角度看,抵押和担保都属于一种贷款支持(Loan Support)或者说信用增级手段。抵押的设定,提高了银行对还款来源的控制能力;保证的设定,为银行提供了一个替代的还款来源。两种方式从不同程度上有助于保障债权人权益。
担保合约本质上是一种看跌期权合约。对银行来说,贷款是其随机的风险资产,要求借款人提供担保,实际上是为自己的风险资产购买了一个保险,只不过银行不需要承担保费(期权费)而已。设定了担保的贷款合约的利益格局是:担保人是期权的卖出者,被担保人是期权的购买者,银行是保险(期权)的受益人。通常,担保有助于降低信息不对称,并通过信息示意机制(Signaling device)或者叫筛选机制(Screening device)提高信贷市场效率。但保证担保的委托环节增多,利益博弈的格局更加复杂,决定了保证担保的脆弱性;而抵押担保既涉及银行的资产,也涉及借款人的资产,因此抵押将借款人与银行的利益统一起来,借款人要重新获得作为抵押品的资产,必须遵守借款合同的约定,不能随意改变资金用途,从而解决资产替代问题,也不会刻意隐瞒项目的真实收入,从而解决投资不足问题。
(二)动产质押
动产质押或存货融资作为抵押担保的主要方式,是指借款人或者第三人将其动产移交债权人(银行)占有,将该动产作为债权的担保,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债权人(银行)有权依照《担保法》有关规定以该动产折价,或者以拍卖、变卖该动产的价款优先受偿的一种贷款。动产质押物品可以是企业的流动资产,如原材料、半成品、存货等,也可以是存单、邮票、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还可以是私人财物,如金银珠宝、贵重耐用消费品等。
存货融资最早起源于上世纪40、50年代的美国,早期的研究主要是对存货融资的可行性、现状和基本情况进行归纳、解释,不少文献分析和总结了存货和应收账款融资中的存货质押融资和应收账款融资业务的法律氛围、业务模式、仓储方式、监控方式和流程。Albea R.K(1948)和Harold B.F(1948)分析了基于存货的可能融资方式和基本业务流程;Barnettw(1997)、Rutberg(2002)总结了存货质押贷款的各类提供主体和融资创新特征。Matthesen T(1998)、Clarke P.D(2001)、MaeDonald R.S(2006)及其他众多学者介绍了存货质押,阐释存货质押阶段性的表现,并且通过数学模型来说明。上世纪末和本世纪初,部分学者专门针对仓储融资与中小企业的关系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从而推动了存货质押融资向更高层次和更广大范围发展。Leora Klapper(2005)就供应链中的中小企业采用存货融资模式的激励及功能进行了分析,形成该领域全方位的融资体系。
在我国,任文超(1998)等人最早提出物资银行的设想。1999年中国储运公司与银行合作,开始向客户提供简单的质押融资担保服务。朱道立(2000)首次提出“融通仓” 概念,并在2002年的研究中强调物流对金融的融资功能的辅助,给出了第三方物流企业扩大服务范围、开发新的高利润服务项目的思路。2003年,《中小企业促进法》出台,促进了商业银行的创新步伐。单惟婷(2004)对动产质押的贷款方式进行了研究,指出动产质押应着手解决好质押物价值的认定、质押物的选择、质押物的风险防范和动产质押贷款保证保险等问题。陈祥锋、朱道立(2005)提出了面向供应链的金融物流的概念,系统介绍了物流银行业务的特点与作用,指出开展物流银行业务面临的风险,并就风险防范和利益分配等问题提出设想。2007年出台的《物权法》使动产质押制度进一步完善。根据《担保法》和《物权法》的规定,在出质人无法按时偿还债务时,质权人可以直接拍卖、变卖质物,并以所得价款优先受偿,确保质权得以实现,从而避免了商业银行债权实现过程中存在的诉讼难、执行难等问题,动产质押担保方式的现实适用性优于其他担保方式。有了相关法律的保证,动产质押信贷业务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期。
三、华夏银行聊城支行的存货质押业务
动产质押贷款方式适用于中小企业融资,这是因为:(1)由于转移了物的占有,质押物资的安全性、完整性得到了有效的保障。(2)由于实施了信息跟踪,一旦发生市场变化造成质物减值,可以要求出质人增加质物或提前清偿,保证了质权的安全。(3)质押担保具有优先受偿权,受到法律保护。(4)由于允许出质人更换质物,方便出质人经营,有利于其增加还贷能力,及时还贷。从银行来说,采取动产质押贷款方式,其资金的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能够得到一定的保证;从中小企业来说,动产质押贷款方式可以灵活地融通资金,方便其经营。企业需要资金时可以将暂时闲置的动产作为质押资产向银行融通资金,调剂头寸,解决资金的短缺。如果由于经营上的要求,需要使用被质押的资产,经银行同意,可以在金额控制下更换质物保证生产经营的需要。
华夏银行聊城支行是山东境内较早开展存货质押的银行。华夏银行聊城支行的前身是聊城市城市信用社中心社(以下简称城信社),成立于1994年,2003年被华夏银行并购。华夏银行聊城支行的存货质押实践大致分为两个阶段:
(一)城市信用社时期对存货质押的初步探索
被并购前,作为一家独立的法人信用社,聊城市城信社具有完全的信贷管理自。但在亚洲金融危机后的2000年,城市信用社面临整顿,将通过保留、改制、合并重组、收购、撤销等方式处理改制,聊城市城信社面临着极大的生存压力。其中,最大的压力莫过于贷款发展缓慢而且面临很大风险。1999-2002年三年间,聊城市城信社业务基本处于停滞状态。
但此时,聊城市中小企业却快速成长,尤其是有10年发展史的钢管城,已经发展到400多家经营批发商户、20万吨库存、400多个规格和7000多个品种的规模。同时,90多家生产企业的生产能力也在100万吨/年以上,成为长江以北小有名气的钢管市场。面对这样一个富有发展潜力的市场,聊城市城信社瞄准了“钢管城”的流通企业,决定授信发放敞口承兑汇票,并采取了由上游大的钢铁企业担保、企业法人负连带责任、寻求担保公司担保和企业互保的形式发放贷款。但鉴于钢管品种繁多,企业间多是竞争关系,上述四种办法均未见效,信贷业务开展缓慢。到2001年,该社东昌服务部尝试以企业存货质押方式,通过评估机构的评估,折算成一定的价值,向银行提出质押担保贷款。当时考虑到,实行存货质押:一则钢材物质相对稳定,不容易损失。二则钢材价值较容易识别和变现。当时全国联网的钢材价格报价系统已经建立,贷款违约客户的存货很容易在市场内出售变现。三则与部分流通商户信贷关系较为稳定。
经过反复探讨,该社依据《担保法》和《贷款通则》有关条款,以银行承兑汇票为主导产品开发存货质押,并配套设计了三个相关制度:一是质押物的确权。企业须以自有存货、经查验相关票证予以确权、公证,确保质押物产权明晰,不存在瑕疵,足额缴纳税费,不存在法律纠纷。二是质押物的保管。城信社同钢材市场管理部门签订《房屋租赁和场地使用合同》,使质押的钢管成为在该社指定场所经营的物品,货物标志“聊城市城市信用社”字样;与原经销商保管人员签订《看管协议》,城信社向看守保管人支付工资,实现质押物的专人保管。三是质押额度的设定。根据钢材市场行情,初步将质押率定在50%,一年后调整为70%以下。
但存货毕竟是动产,从理论上说,有着比不动产更高的风险隐患。对此,聊城市城信社依照保证质押物与信贷资金价值对等原则,对存货实行限额销售、差额补足和动态的实地清点制度,借款企业必须加入财产保险。但随质押物数量的快速增长,城信社已无力到现场查验存货了。2002年,引进了物流监管公司――中储青岛分公司,对数量多、价值高的大宗物品实施现场监管。此后,引入第三方监管的存货质押,不再依附原来的企业担保合同而成为一种独立的融资模式(见图1)。
(二)被华夏银行收购后对存货质押的系统、规模开发
2003年,聊城市城信社被华夏银行收购,更名为华夏银行聊城支行,原有的法人机构变成总分行制下的转授权基层经营机构。在华夏银行信贷管理体制下,总行制定的并不是某一种产品的政策框架,而是针对相关性较高的某类产品进行的设计,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操作流程,对于风险的防范更加合理有效。因此,新的管理体制,不仅没有限制存货质押的创新,反而促进了业务范围的拓展(见图2)。这主要表现在:(1)存货质押范围、品种进一步拓展。经报备总行,华夏银行聊城市支行又在钢管之外开办了棉花、化肥、粮食、塑料、重型汽车等行业动产质押业务;品种包括未来货权融资链、货权质押融资链、货物质押融资链、应收账款融资链、海外代付融资链、全球保付融资链和国际票证融资链等7个子产品。(2)设立专门机构。按华夏银行总行要求,聊城市东昌支行(原东昌服务部)变更为直属性质的“货押中心”,专司前期业务开发、质物核查、价格审定、单据传递与保管、与监管公司进行沟通等工作。(3)引入物流监管竞争机构。在引进中储青岛分公司的基础上,于2008年6月成功引进中远仓储配送有限公司作为质押监管合作单位,增加了物流公司责任条款,提升了质物监管水平,增加了风险防范层次。
(三)绩效
截至2010年7月,华夏银行聊城支行共开展物流金融业务23户,其中未来提货权融资业务3户,货币质押业务20户,授信规模5.4亿元,承兑汇票余额3.03亿元,业务涉及钢材、棉花、木浆、化肥等近10类商品。23户企业的结算存款保持在4700万元以上,承兑汇票保证金存款超过4亿元,企业法人储蓄存款保持在1300万元以上,累计办理承兑汇票5亿元,手续费收入25万元。并且此类业务在开办以来无一笔逾期,实现了存货质押融资零风险。2010年6月,该行在聊城市存、贷款的市场占有率分别为6.1%和4.9%,较2002年均上升了1.5个百分点。
四、对华夏银行聊城支行动产质押业务发展的分析
中小企业融资制度的建立和发展,需要立足于融资主体的自身优势,依靠量身定做的业务品种、严密的制度安排、有效的风险防范措施,影响和改善中小企业的生存环境和融资环境。从华夏银行聊城支行在不同时期的实践可以看出,动产质押信贷市场经历了由不成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如果说城市信用社时期是一种自发的无意识行为,而华夏银行时期则是有意识的主动行为。作为一种不同于传统抵押、担保方式的新的质押品,动产抵押有其客观的市场容量和开发潜力,需要一种有别于传统信贷模式的创新制度和技术安排。
(一)动产质押契合企业资产、财富多元化实际
由于中小企业规模小,其资产、财富的表现形式各异,信用信息非常分散,且在正规金融机构的交易记录非常有限,银行要与之合作必须开辟新的信贷投放路径,因此选择动产质押贷款业务市场广阔。在华夏银行开展动产质押业务之初,也是“瞄准”了钢管城的现有资产规模和未来发展潜能。一是流通企业有数量较大的可供抵押的流动资产。虽然流通类企业的固定资产额度低,但是流动资产额度大。以钢铁类的流通企业为例,华夏银行通过核对部分企业的增值税发票,发现一些企业每月销售收入均在1000万元以上,流动资金周转量很大,因此认为这一市场有潜力可挖。二是风险较容易控制。钢铁类的商品物质稳定,不易损失,因此进行动产质押的意外损失风险较低;钢铁类流通企业的商品通用程度高,品种、规格统一程度高,全国价格较为一致和透明,而且在库存货物的监管方面技术要求低,通用性高、价格透明意味着变现的能力较强,处置成本低。三是信用风险较易甄别。流通企业的信用信息较容易获得,一般情况下流通客户为了争取价格优惠和年终的销售返利,其上游关联客户非常固定,因此通过往来的资金查询较易获得企业的真实信息。
(二)动产质押需要特定的组织安排
华夏银行在开展动产质押业务初期没有设立专门的机构、配备专职的管理人员,在岗位的管理和责任的界定上不太明确,因此虽然制度创新与企业需求十分接近,但在业务范围和规模上一直发展较慢,被华夏银行收购前,仅开展了11户企业,授信总额不足2亿元。被华夏银行收购后,明确设立了独立机构,配备了专职岗位人员:在总行层面通过专门的组织来强化融资业务整体规划、产品创新、业务推动、风险管理与风险技术建设的功能,在支行则设立专门的风险管理岗,专门负责新业务的贷中和贷后管理工作,提高审批和风险管理效率,因此在短时间内拓宽了经营范围,丰富了业务品种,业务总量发展较快。在被华夏银行收购后两年多的时间内,动产质押客户就上升到21户,授信余额达到4.5亿元。
(三)动产质押贷款需要特定的风险控制制度与技术
在本案例中,银行承兑汇票并非金融创新工具。但该行之所以能将其运用成为开拓民营经济市场的利器,全在于它们没有局限于传统的授信准入标准,而是根据客户不同的情况,灵活选择了各种非传统、行之有效的质押等控制风险手段,采取了动态跟踪监控、引入第三方监管等,保证了质押物价值与贷款额度的匹配,防范了信贷风险,促进了业务发展的连续。尤其是引进了物流监管竞争机制,提高物流监管水平,降低了监管成本,增加了风险防范层次。自2002年存货质押融资业务开展以来,至今没有一笔逾期贷款产生,足以说明其风险防范措施是严密有效的。
(四)动产质押市场的规范有序发展需要监管部门的及时跟进和规范
由于动产质押贷款方式操作性强,债权安全保障性好,变现力强,受到银行和中小企业欢迎,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动产质押市场。但是,随着金融机构的不断进入,相关问题也随之产生,影响了此类业务的健康发展。这些问题不是商业性金融机构自身能够解决的,需要人民银行、银监部门、保监部门以及其他相关机构采取有效的措施,制订统一的准入标准,加强对物流企业的监管,制订合理的保险收费标准,引导、规范动产质押市场的健康发展。
一是新制度实施后市场的监管问题。在华夏银行以存货质押方式成功开拓“钢管城”等几个专业市场后,其丰厚的收益引起其他金融机构的加入。在2008年以后,相继有四家金融机构加入到这一市场中,2010年6月末,四家金融机构的授信余额达到6.9亿元,超过了华夏银行的授信总量。从某种意义上看,竞争可能降低专业市场中企业的融资成本,但部分金融机构为了拓展市场,采取了降低准入标准,放松监管条件的办法来争取客户资源,这无疑是“竭泽而渔”。虽然目前还没有发生风险,但一旦遇到较大的市场波动引发质押物的贬值,专业市场中企业的高相关性必将引发连锁反应,形成较大风险。
二是物流企业监管问题。目前国内物流企业的蓬勃发展、不断创新以及第三方、第四方甚至第五方物流的服务方式相继出现,为动产质押金融业务的发展提供了保障。但是从物流监管企业看,国内资信程度高的大型企业数量较少,仅有中国外运、中国远洋、中国储运等少数几家。而且,对于物流企业的监管也不明确,至今没有形成一个市场准入的统一标准,从而导致物流监管企业良莠不齐。由于大型物流企业监管成本较高,因此部分金融机构引入了资质一般的物流企业监管。而物流企业的信用程度、资金实力和技术水平是质押物安全的重要保障,选择符合要求的物流企业是动产质押业务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是动产质押贷款保证保险问题。动产质押贷款保证保险的思路是:银行发放动产质押贷款的同时,向保险公司就此笔贷款购买贷款风险保险,由保险公司来保证银行信贷资产的安全。动产质押贷款中引入保险机制有利于银行、保险公司和借款人三方:(1)对银行而言,有利于减少贷款损失。(2)对保险公司而言,扩大了业务范围,增加了保费收入。(3)促进借款人合理使用资金。由于借款人取得贷款时,动产已移交银行占有,所以质押物的财产保险和银行的贷款保险均由银行向保险公司购买,它们不影响借款人的费用支出,但质押物不足的贷款人需增补质押物。动产质押贷款保证保险中投保期、有效期和赔偿额的确定,仍然是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
五、几点结论
通过对华夏银行聊城支行在不同信贷管理体制下的动产质押融资案例的分析,可以得到以下结论:(1)动产质押是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资产与信用多元化发展而产生的,其对突破中小企业的资金瓶颈,实现物流与资金流的整合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广泛的适应性。(2)动产质押作为一种非传统意义上的贷款保证方式,需要有别于传统信贷模式的制度安排和技术创新,也就是说,动产质押的发展需要满足特定的条件。(3)动产质押作为一项涉及银行、中小企业、物流企业等多主体、多流程且不断发展的新型金融服务业务,不仅解决了制造企业的融资瓶颈问题,推动了物流企业的业务领域拓展,而且为银行业的金融创新提供了条件,但是这种新型业务的兴起也给商业银行带来了与以往不同的风险,认识并控制这些风险是动产质押金融开展好坏的关键。(4)加强对创新业务的监管,防止无序竞争,引导金融创新业务的健康发展。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金融创新的步伐将不断加快,因此监管部门要及时跟进,本着审慎、高效的原则,对不断出现的金融创新进行规范和引导,制订统一的、符合实际的市场准入标准,使其在防范风险的前提下,以优质的服务来开拓市场。
参考文献:
[1]马亚军.西方融资担保理论综述[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5,(1).
[2]王蕾,仝宜.贷款保证研究综述[J].特区经济,2005,(9).
[3]刘晓春.彭志忠.物流与金融协同发展应用研究[J].中国流通经济,2009,(4).
[4]左涛.物流金融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理论分析 [D].武汉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07.
[5]陈晓红.陈建中.中小企业供应链融资[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
[6]朴明根.商业银行经营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杜,2007年1月.
篇10
【关键词】资金流问题 融资方式 考虑因素 融资意义
一、常见资金流问题
1.企业为了实现销售收入,过分满足客户需求,客户不断赊欠,以应收账款来交换订单,交换营业额。导致企业中大量现金被客户占用,现金流出现问题。2、企业业务规模扩大后,经营管理水平落后,周转率下降,存货加大,现金流问题就凸显出来。3、企业进行多元化投资,导致对主营业务投资不足。国企与民企都在战略上犯过错误,战略问题与现金流问题直接衔接起来。企业如果不能正确衡量经营状况而盲目扩大投资,一旦投资金额超过企业自身的承受能力,就会拖累正常的经营活动、中断投资甚至拖垮企业。
二、企业融资常见方式
(一)无形资产抵质押。
目前许多新创办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无形资产比较大,拥有专利权,着作权的中小企业可尝试以此财产权为抵押物,获得银行贷款。如某企业在一家商业银行以基因产品开发权为贷款质押物,请专家对基因产品知识产权收益权的市场价值进行评估,并以此为依据,确定质押物的价值和贷款额度。通过出质人与质权人订立的书面合同,并办理相关质押登记,使这家科技型企业及时获得了急需的2000万元流动资金。
(二)动产托管。
对于大量生产型和贸易型企业而言,由于没有合适的不动产作抵押物,有的企业厂房是租来的,土地是租来的,苦于无抵押物而难以融资,对这类企业,现在可请社会资产评估,托管公司托管的办法获取银行贷款。据悉,大部分资产管理公司可接受企业委托,对企业的季节性库存原料,成品库进行评估,托管,然后以此物价值为基础,再为企业提供相应价值的担保,这样既解决了企业贷款担保难的矛盾,又使企业暂时的“死”资产盘成活货,加速了资金流动,提高了资产回报率。
(三)互助担保联盟。
中小企业互助担保联盟重点解决企业在融资过程中的担保和反担保问题。它的优点是一次评估信用,较长时间享用。质量和规模相近的企业互保、联保,节约了担保费用,降低了融资成本。但也要防止骨米诺效应。
(四)典当融资。
典当是以实物为抵押,以实物所有权转移的形式取得临时性贷款的一种融资方式。其优势在于:对中小企业的信用要求较低,只注重典当物品是否货真价实。而且可以动产与不动产质押二者兼为;典当物品的起点低,千元,百元的物品都可以当。典当融资手续简便,大多立等可取,即使是不动产抵押,也比银行要便捷许多;不问贷款用途,钱使用起来十分自由。周而复始,可大大提高资金使用率。归结起来,比较适合资金需求不很大,但要得又很急的企业融资。目前典当业、小型借贷业已遍地开花。
(五)风险投资PE/VC。
目前风险投资公司,风险投资基金-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如雨后春笋般进入中国,为许多创业型中小企业提供了强大的资金支持。
(六)企业内部股权变更。
企业通过产权交易,股权出让,增资扩股或收购等达到企业资金流的正常运行。这也是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出现资金流之一。
三、企业融资常见的问题及考虑因素
(一)因为企业融资是以企业的资产、权益和预期收益为基础,筹集项目建设、营运及业务拓展所需资金的行为过程。企业的发展,是一个融资、发展、再融资、再发展的过程,所以常常会产生一系列新问题。中小企业为了实现“要钱”的目的,往往不考虑一些限制性条件,进而使企业的经营过程与股权形成“对架”。比如,投资方进入后,往往会让“相应的”人员进入公司管理层,这样就有可能造成企业在发展方面不同的经营策略,从而形成管理矛盾,这对企业的正向发展显然也是一种阻力。比如,在投资合同或者契约生效后,迫于竞争形势或投资人战略的需要,投资人会提出改组管理层。对于创业者而言,如果严重的话,甚至有可能产生“被出局”的危险。
(二)企业融资考虑因素。
第一是额度问题,也就是要在资本市场上融到多少钱。这个额度应该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来决定。另外一个是成本。成本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通常讲的风险,即在融资之前,企业就已经花掉了一部分钱来做准备工作,而这一部分钱有可能收不回来,这个就是风险。另外一部分是融资成功以后再支付的那一部分,那一部分是从资本市场获得的资金,不用担太大的风险。中小企业在融资的过程中,一定要对成本有一个很清晰的概念。
企业家不是市场专家,不可能在短期内了解各个市场的模式。企业通常应该先选择对资本市场比较熟悉的合作伙伴—投行、保荐人,而不是直接选择资本市场。保荐人是以他在投资者心中的信誉为企业作担保的,所以选择投行和保荐人时,一定要考虑到他的经验和信誉。
投资者或者保荐人要求的是资本增值的最大化。企业对融资的目的要很清楚,要考虑好融了钱去干什么,怎么以最快的速度实现资本增值的最大化。通常来讲,资金使用的目标有两个,一个是扩大产能,另一个是资本运作,也就是并购。企业可以通过上市,来获得并购所需的资本—股票。所以企业从上市之前就要开始考虑如何通过并购获得成长,并把并购作为发展战略的一部分。
四、企业融资意义
1.解决企业的生存问题。在金融危机的强烈冲击下,相当一部分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难以正常进行,甚至面临破产的境地。实时的融资,既解决了企业的燃眉之急,也避免了大量员工的失业,有利于企业的重新崛起,有利于国家的稳定。2.解决企业的发展问题。中小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企业,完成起步后,就到了扩大规模高速发展的阶段。在这个时候,资金就成了发展的最大颈瓶。实时的融资,无疑就是给企业装上了腾飞的翅膀,不仅有利于企业自身的发展壮大,更是实现创新型国家之必需。
- 上一篇:计算机网络技术类专业
- 下一篇:高中化学高分子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