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教育原则范文
时间:2023-09-19 16:51:1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特殊教育原则,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特殊教育学校与普通学校管理的共性
不论普通学校,还是特殊教育学校,都以教书育人为最高宗旨,都是培养人、造就人的地方,就学校管理而言,两者有很多共性方面。深刻理解和把握学校管理的共性特点,对提高特殊教育学校的管理质量具有一般意义上的指导、借鉴作用,应予以重视。
首先,在学校管理的理论基础方面,无论特殊教育学校,还是普通学校,都应反映学校管理的基本规律,都是管理经验的科学总结和概括。一般认为,学校管理原理的构成因素有目标、原则、过程、方法等,很显然,以上因素是构成特殊教育学校管理的基础理论部分。
其次,如果把学校看做一个不断适应外在环境需求的有机体,那么特殊教育学校和普通学校,在组织目标的制定与达成、组织机构的职责划分与运作、组织制度与文化的建设等方面,两者都遵循着共同的规律。
再次,从学校管理对象的构成要素看,两者都包括人、财、物、时间、信息等资源,学校管理就是对以上要素的合理组织、运作,实现管理效益(率)最大化、实现学校管理目标的过程。其中,“人”是学校管理活动中最具主动性和能动性的因素,要做好学校管理工作,首先就要紧紧抓住“人”这个核心因素。学校管理重视人的因素,尊重人的需求,以人为本,调动人的积极性,最终服务于人、服务育人,使人获得发展,这是普通学校和特殊教育学校共同的追求。
最后,从学校管理的具体工作内容看,普通学校和特殊教育学校有着基本一致的工作内容,都包括教学工作管理、德育工作管理、体育卫生工作管理、劳动技术教育管理、总务后勤工作管理等。
二、特殊教育学校管理的特殊性
特殊教育学校管理在遵循一般意义上学校管理的原则、方法、规律等的同时,存在管理方面的特殊性。因此,有必要对特殊教育学校管理的特殊性做深入思考和揭示,特殊教育学校管理应立足于特殊教育学校的实际情况,办出特色,以尊重并满足学生的差异化需求为宗旨。
特殊教育学校管理的特殊性主要决定于教育对象的特殊性。特殊教育学校的教育对象为各类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他们可能有感官障碍、身体障碍,也可能有智力障碍、情绪行为障碍。障碍类别不同,教育上的特殊需求也会不同;同一种类别的学生,因障碍程度的不同,特殊教育需要也不一样。由于特殊儿童具有第一性缺陷和第二性缺陷,因此在感知、记忆、思维、等认知活动方面,情绪与行为问题方面,甚至包括生活自理方面,等等,他们表现出某种程度的特殊性。正是这种特殊性直接或间接地带来了在教师、教材、教法、课程设置、教学仪器设备、校园文化、学生评价等方面的特殊要求或特殊考虑,进而决定了特殊教育学校管理与普通学校管理在方方面面的“同”中有“异”。这些“异”即特殊教育学校管理的特点。
首先,特殊教育学校的管理理念,应充分彰显平等、关爱、参与、共享的理念,尊重差异、维护每个学生生命个体的价值和尊严,时刻牢记一切为了学生的管理理念,在此基础上,努力构建平等、博爱、接纳、和谐、自强、自立的校园文化。
其次,在校园无障碍环境构建方面,特殊教育学校从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学习生活的实际需要出发,不仅应营造适合特殊学生成长发展的无障碍的校园物理环境,更应重视营造平等、接纳、尊重、参与等有利于特殊学生健康、自由成长的支持性心理环境。
最后,在教学方法、课程设置及对教师素质的要求等方面,特殊教育学校有特殊性。特殊教育学校根据学生的特殊需要,贯彻潜能开发与缺陷补偿辩证统一的思想,在开发学生潜能的同时,关注其缺陷的补偿,更强调因材施教、个别化教育。在课程设置方面,开设了许多有针对性的课程,如聋校的律动课、沟通课,盲校的定向行走课,等等,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
三、特殊教育学校管理应遵循的原则
(一)以人为本原则
以人为本原则,即特殊教育学校管理应一切以人为出发点和中心,人人发展,发展人人。以人为本原则不仅是学校管理的最高价值取向,而且是教育的根本。以人为本原则要求特殊教育学校管理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把不断满足人的全面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这里的“人”,是多元的人,在学校管理中,主要指学生和教职员工。因此,以人为本,就是以学生和教师的成长、发展为本。
以人为本,首先要以学生为本。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为各种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在学校管理中,我们要贯彻以人为本原则。即在学校管理的价值观上把以人为本作为核心理念,全员共识,形成一种博爱奉献人文关怀的校园文化氛围;其次,在学校管理的方方面面,从教学计划、校园环境、师生关系、教学评价等,都体现出个性化发展的尊重,体现出获得最大限度地发展的促进,依其原本,促其发展,助其完善。
以人为本,其次要以教职员工为本。相对而言,特殊儿童对教师的智能挑战更大,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化历程更为漫长。特殊教育学校贯彻以人为本原则,首先,应尊重教师成长的规律,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创造条件,提供学习进修的机会。其次,应注重团队合作,让新教师很快融入团结奉献博爱务实的教师团队中来,而不是孤立无援地面对特殊儿童。最后,应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努力为教师创造良好的生活工作环境。
(二)民主原则
所谓民主,除了尊重个人的尊严及价值外,还应给予组织成员参与问题解决的机会。特殊教育学校管理的民主原则,简而言之,就是尊重人权、实行民主管理。《特殊教育学校暂行规程》第五章第四十二条规定:特殊教育学校应按国家有关规定建立教职工代表会议制度,加强对学校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由此可见,特殊教育学校的民主管理,在实践中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全体教职员工必须依照符合国家法令政策的程序或制度行事。二是全体教职员工要有充分的民主参与和管理意识,不仅积极主动地做好本职工作,而且主动地对各个职能机构进行有效的监督,以主人翁的态度参与到学校管理的各项活动中。特殊教育学校实行民主管理有效的、基本的组织保障就是教职工代表会议制度。
经验表明,民主管理既是校长决策科学化的前提之一,又是全体教职工参与学校管理的内在要求。特殊教育学校在贯彻民主管理时应注意以下问题:(1)有助于学校从自我封闭管理向社会多部门参与的开放管理过渡。(2)有助于管理由少数教育行政人员独断向全员参与管理过渡。(3)有助于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我管理。
(三)有效原则
所谓有效,是指管理工作要讲究实效,即以较少的投入,创造出更多的绩效。特殊教育学校管理的有效原则指学校管理者能够充分利用人、财、物、时等资源,经科学合理的管理,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学校的各项任务。
有效是对管理工作的基本要求,之所以强调这一原则,是因为某些特殊教育学校管理者在管理活动中还没有真正重视这个问题,往往不大讲究实效,效率、效益观念不强,意识淡薄,以致管理不能落到实处,甚至无为而治。造成以上状况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由我国特殊教育学校发展在水平和质量方面的不均衡性决定的,另一方面是对资源的认识和使用中重硬件轻软件,重一般资源轻专业资源的误区有关。
特殊教育学校管理贯彻有效原则,首先应特别注重选拔既有爱心又有事业心、业务素质强的人担任特殊教育学校的校长,进而组建合理、高效的管理者队伍;其次,特殊教育学校要努力塑造民主、和谐、团结、互助、积极、进取的校园文化,重视师资培训,追求教学质量,切实做到对学生、家长、社会负责。
(四)合作创新原则
伴随发达地区特殊教育的深度发展,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特殊教育已不再是学校内部的事情和责任,而是需要校内外的各部门、各学科、各界人士的密切配合、通力协作。合作创新原则强调满足特殊教育的需要,促进学生最大限度地发展。特殊教育学校内部人员与部门间应相互协调、相互配合,以创新性地高效解决各种问题,特殊教育学校与家庭、社会各部门及专业人员应开展密切广泛的合作。诸多经验表明,合作已成为特殊教育学校管理走向成功与开放的基本实践途径,也是满足学生各种特殊教育需要的关键。
特殊教育学校贯彻合作创新原则,首先要开展和重视校内各个层面的合作,以保证政策、理念的一致性。学校内部的合作主要体现在学校领导层与教师、教师与行政人员及教师之间的合作。这种合作的有效性主要取决于以下因素:学校全体人员对校内各项事务的职责充分了解,对学校正在进行的改革创新达成共识,积极参与,态度积极,从中扮演正确角色;学校建立起保障各部门有效合作、畅通交流的组织平台或制度机制,已形成能促进以上合作的组织文化,等等。
特殊教育学校贯彻合作创新原则,还应充分认识到与校外部门、人员合作的重要性。这些部门、人员主要包括教育当局、普通学校、其他特殊教育学校、社区、家长、校外专业人员、义工(或志愿者)等。办好特殊教育首先应重视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在特殊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再怎么强调家长的作用也不过分,学校应与家长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特殊教育学校还应与社区及专业机构经常保持联络,建立良好关系,以获得一些经费、人力的支持和援助。这些合作,能够为特殊教育学校的发展提供必要且宝贵的支持性资源,进而为教育目标的实现提供有效保障。
参考文献:
[1]吴志宏等主编.新编教育管理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学基础.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3]蒋云尔主编.特殊教育管理学.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
篇2
从全球特殊教育发展的趋势和人权发展的角度看,通过立法实施特殊教育已成为各国教育决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残疾人特殊教育需要是否得到满足、参与机会是否平等、是否享受平等人权的基本尺度。[1]建国以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特殊教育法制建设稳步推进,一批保障残疾人公平接受教育的法律法规陆续颁布实施,特殊教育事业有了巨大发展。不过,正如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所反映的,我国6-14岁残疾儿童在校接受义务教育的比例仅为62.06%,这意味着有约38%的适龄残疾儿童没有接受教育。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公布的数据,我国15岁以上人口的总体文盲率为4.08%,而15岁及以上残疾人文盲人口为3591万人,文盲率为43.29%。[2]残疾人教育仍然是整个教育体系中的薄弱环节,需要进一步建立健全特殊教育相关法律体系以保证残疾人教育的公平发展。
一、我国特殊教育法律体系概况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特殊教育的法律体系已基本形成。表1是对我国与特殊教育有关法律法规的系统梳理,从中可以看出,目前纵向上形成了的《宪法》、《教育法》、《残疾人教育条例》及部门规章、地方条例,横向上形成了《义务教育法》、《高等教育法》、《职业教育法》等,已构成较为完整、纵横交错的法律体系,基本覆盖了残疾人教育的各领域和层次。其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45条规定:“国家和社会帮助安排盲、聋、哑和其他有残疾的公民的劳动、生活和教育”,这种将残疾人教育写入国家根本大法的做法在世界上是少有的,它成为我国发展残疾人特殊教育事业的基本依据。2006年和2008年我国分别重新修订并颁布实施的《义务教育法》、《残疾人保障法》用较大篇幅甚至专章对残疾人教育作了系统规定。1994年出台的《残疾人教育条例》是我国第一部有关残疾人教育的专项行政法规,它的出台改变了以往特殊教育法律法规嵌套于普通教育法的局面。《条例》明确提出残疾人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详细规定了残疾人特殊教育的组织机构、学制体系、教育形式以及教师、物质条件保障和奖惩等方面的内容。教育部于1998年的《特殊教育学校暂行规程》这一部门规章,则对全国各级各类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籍管理、教育教学、校长及其他人员的编制设置、卫生保健及安全工作、有关特教的经费渠道及学校和家庭的相互配合等诸多方面作了详细规范。此外,众多地方性法规和条例成为我国目前特殊教育法律体系的重要部分,对维护残疾人受教育权利、促进残疾人教育事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当前特殊教育法律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特殊教育对象界定不一致我国《宪法》将特殊教育的对象界定为“盲、聋、哑和其他有残疾的公民”,《残疾人保障法》进一步明确指出接受特殊教育的残疾人包括“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疾、肢体残疾、智力残疾、精神残疾、多重残疾和其他残疾的人”。可以说,这对特殊教育对象的界定比较全面。但在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第19条中,将接受特殊义务教育的对象限定为“视力残疾、听力语言残疾和智力残疾的适龄儿童、少年”。从法律角度而言,这三个法律用语不一、彼此矛盾;从理论和现实角度而言,特殊义务教育的对象不宜只限定为三类,而将其他类型的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排除在外,这与“零拒绝”的全纳教育原则相违背,也不符合当代特殊教育具体化、个别化、特殊化的发展趋势,对残疾人分类由少到多、由粗略到精细的趋势。例如,我国台湾颁布的《特殊教育法》将身心障碍者确定为11种,美国1997年的《残疾人教育法》修正案更是将特殊教育的对象细分为13种。[3]其实,现实中我国很多特殊教育学校(班)接收的学生远不止以上三种,还包括一些脑瘫、自闭症、多重残疾等类型的少年儿童。所以,法律对特殊教育对象的界定既要做到彼此一致,还要符合社会现实。
(二)特殊教育立法理念较为陈旧我国特殊教育的立法理念可从两个方面加以分析。第一,对受教育的主体———残疾人的认识。2008年新修订的《残疾人保障法》是唯一对残疾人作出明确界定的法律,认为“残疾人是指在心理、生理、人体结构上,某种组织、功能丧失或者不正常,全部或者部分丧失以正常方式从事某种活动能力的人”。这是典型的“机体损伤”观,是陈旧的个体生物医学模式残疾观的反映,认为残疾是个人自身存在的缺陷,忽视了社会环境、法律环境、教育制度等对于残疾人所造成的各种障碍。与此形成对比的是,2006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的、我国于次年签字生效的《残疾人权利公约》中将残疾看作“是一个演变中的概念,残疾是伤残者和阻碍他们在与其他人平等的基础上充分和切实地参与社会的各种态度和环境障碍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结果”,其中尤其强调“无障碍的物质、社会、经济和文化环境、医疗卫生和教育以及信息和交流,对残疾人能够充分享有一切人权和基本自由至关重要”。可见,残疾未必会导致障碍,它取决于环境。这是比较先进的社会模式残疾观,即将残疾人看作是人类多样性的一个表现,只是由于社会的不理想造成了残疾人在适应社会、与社会互动中出现了障碍,所以要求法律设置和制度安排必须消除对残疾人不应有的负面态度和相关环境的阻碍。第二,对特殊教育理念的认识。《残疾人教育条例》是我国唯一的残疾人教育专项法规,《条例》制定时限于当时立法实践情况和认识水平,没有体现出特殊教育所需要的各种先进理念,在法律原则和制度上存在着一定缺陷。例如,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全纳教育(包容性教育)逐渐成为世界范围内普遍认可的特殊教育理念,它要求从观念、理论和方式、方法上对残疾人教育做重大调整,但这一新理念没有完全反映到我国的特殊教育法律制度中去。再比如,条例中侧重于学校教育,而对残疾人参与终身学习、社会教育以及家庭教育的关注不足,对满足残疾人多样化、个性化的教育需求,实施残疾人的个别化教育,推进融入教育的规定相对欠缺等。
(三)特殊教育立法层次低、法律体系不完备我国针对特殊教育的专门法律只有《残疾人教育条例》,但它只是一部行政法规,立法层次过低,能发挥的效应有限。国务院、教育部曾陆续了一些特殊教育的制度规定,但只是以“办法”“、通知”、“意见”的形式下发,没有上升到国家法律法规的高度,所以同样因为缺乏相应的法律效力而难以引起相关部门和人员的重视。其他法律中虽然也散见有关特殊教育的规定,但缺乏统一指导思想,相互衔接和整合不够,未形成统一的法律体系。反观国外很多国家,他们均制定了法律层次更高、处于核心地位的《特殊教育法》或《残疾人教育法》,在这一专门立法之下,还在各类教育基本法中独立设章或设节进行相应规定。所以,正如学者们所言“,由于处于核心地位的《特殊教育法》的缺失,导致与普通教育立法相对应或并列的特殊教育立法缺乏平等的法律地位和应有的效力层次,使其他相关特殊教育立法处于群龙无首的状态”。[4]#p#分页标题#e#
(四)特殊教育法律规定过于空泛、缺乏可操作性和约束力现行特殊教育法律规定过于宏观,倡导性、宣示性的语言过多,条款的原则性、笼统性明显,而操作性不强。这使得法律的执行产生困难,有损法律权威,也不利于残疾人特殊教育具体工作的指导和落实。例如,《残疾人保障法》第23条规定,“残疾人教育应依据残疾类别和接受能力,采取普通教育方式或者特殊教育方式”,但残疾类别、接受能力如何评估,并未给予明确指示。又如,《残疾人教育条例》第44条规定,“残疾人教育经费由各级人民政府负责筹措,予以保证,并随着教育事业费的增加而逐步增加……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用于义务教育的财政拨款和征收的教育费附加,应当有一定比例用于发展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这里既没有明确的比例又没有具体法律责任的约束,这种原则性的非强制性规定导致具体操作上和监督上的困难。
(五)特殊教育法律的特殊性未彰显,缺少特有的原则和规定我国目前特殊教育法律基本上是模仿普通教育法律规定建立起来的,既不健全也不符合实际。比如,《残疾人教育条例》对残疾人教育形式的划分完全依照普通教育的特点,分为学前教育、义务教育、职业教育、普通高级中等以上教育及成人教育,这与国际上淡化对残疾人教育形式的划分、强调终身教育、一体化教育的趋势相左。又如,现有法律在经费保障、特教师资、资源教室、个别化教育方案、最少限制环境等特殊教育的特有环节上都缺乏明确的规定。再如,特殊教育应秉持一系列特殊原则,如优先原则、补偿原则、特别扶助原则等,以及对特殊教育对象的无歧视性评估、鉴定制度和受教育权的保障制度、救济制度等等都没有作出明确规定或相关规定很不完善。因此,特殊教育法律的特殊性、针对性还有待跟进,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
三、我国特殊教育法律体系的发展
《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纲要》提出今后要“大力发展残疾人教育事业……进一步完善残疾人事业法律法规政策体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明确指出,今后要“按照全面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要求,加快教育法制建设进程,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法律法规。”所以,特殊教育的法制建设既是教育法制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残疾人受教育权得以实现的保证。因此,我们应充分重视并推动特殊教育法律体系的完善与发展。
(一)明确特殊教育法律的价值目标与基本原则
法律法规要求逻辑完整,具有层次结构。法律制度的静态内容可以分为三个层次:法的价值目标、法律原则和法律规范。[5]从前述分析可见,我国特殊教育法律只有具体的法律规范条文,而对特殊教育法律的价值目标这一抽象的、总括性的取向未作说明,也没有对特殊教育所应秉承的基本原则作出规定,这是造成我国特殊教育法律彼此矛盾的主要原因。法律的价值目标即法的精神,反映的是立法者追求的社会目标和价值取向,它是一个动态的社会历史范畴。在当今,法律普遍遵循的价值包括公正、秩序、民主、自由、平等、发展、文明、进步等,其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公平正义。党的十七大报告也一再强调,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所以,特殊教育法律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一部分,理应将公平、公正作为其价值目标和根本理想,立法机构应该在《残疾人教育条例》等专门法律中予以明确。此外,特殊教育法律因其规制对象和内容的特殊性,也应体现出不同于其他教育法律的价值追求。我们认为,将全纳教育理念作为特殊教育法律的价值目标是必要的,也是符合当今特殊教育发展趋势的。
所谓全纳,形式是全部纳入,一个都不能少,实质是人人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利,人人都有权接受教育,强调合作、反对歧视,在全纳(“同而不和”)的同时,又尊重个体差异的多样化存在(“和而不同”)。这种理念有利于残疾人受教育权利和教育公平的实现。法律的基本原则是建立法律制度和法律调整机制的原理和基本准则,是法律的价值目标在规范体系中一定程度的具体化。西方国家的很多法律以及多数国际公约(如《残疾人权利公约》)均在总则或第一章中将其原则展现出来,但我国包括《残疾人教育条例》在内的诸多法律还未形成这样的惯例。今后,我们在相关的特殊教育法律中应将基本原则加以明确,以此体现特殊教育的特殊性,并更好地指导特殊教育实践。在借鉴国际公约和学者们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我们将特殊教育法律所应体现的基本原则界定为以下8点:1.不歧视原则,即禁止基于残疾的歧视,接受残疾人是人的多样性的一部分和人类的一份子,教育面前一视同仁;2.尊重原则,尊重残疾人的独立和自由,尊重残疾人逐渐发展的能力并尊重残疾人保持其身份特性的权利;3.无障碍原则,即保证特殊学校和普通学校提供无障碍的、最少限制的环境以供残疾学生接受教育;4.优先原则,即特殊教育应优先享有国家的优惠和倾斜政策;5.补偿原则,即在同等条件下给予残疾学生更多的、更特别的照顾和支持,以弥补其自身功能和能力的不足;6.正常化原则,即保证残疾人的日常生活与社会正常生活模式相接近,尽量保证残疾人教育回归主流,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有机融合;7.个别化原则,即在科学评估的基础上,为每个残疾学生制定个别化的、适合的教育计划,在教育形式、教育目标、教育评价等方面因人而异、因残施教;8.多方参与和合作原则,即明确政府、社会、学校、残疾人及其家庭等各方在特殊教育中的权利和义务,加强各方的沟通与合作,使特殊教育做到学校、社会、家庭一体化,构建特殊教育的综合支持体系。
(二)积极推进特殊教育立法工作
首先,应该对已有法律进行补充、修订和完善。在上述价值目标和基本原则的指导下,结合教育发展的实际和法律环境的变化,检视当前与特殊教育相关的法律法规,补充法律漏洞、修正不足之处。当前,国务院已将《残疾人教育条例》修订工作列入立法计划,教育部正在组织开展修订案的起草工作,这是特殊教育立法发展的重要标志。在《条例》修订中,要注意将其与新的《义务教育法》、《残疾人保障法》的规定相衔接,尤其要将《残疾人权利公约》中有关教育的原则和内容转化为国内法的规定。例如,对特殊教育的对象应予以清晰界定,对残疾人的认识应从生物医疗模式转变到社会模式和权利模式,应树立全纳教育的理念并明确其实现的方式等。此外,还要逐步修订其他特殊教育的法律法规。#p#分页标题#e#
篇3
关键词: 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目标规格
1.教师教育发展的时代背景及要求
1.1时代和社会发展对教师专业提出新的要求
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指出,教育机构培养出来的教师,“从此不得不接受这样的事实,即他们的入门培训对他们的余生来说是不够用的,他们必须在整个生存期间更新和改进自己的知识和技术”。21世纪的发展既向教育和教师的素质提出严峻挑战,又为教育的发展和教师的素质提高提供前所未有的机遇。
1.2教育自身发展对教师教育的要求
首先,信息社会、终身学习、知识创新等时展特征在影响人们生存方式的同时也推动着教育的发展。一方面,向教育提出了极富时代特征的挑战,另一方面,推动教育发展使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更为重要,“教育在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中起基础性作用”,“教育是更深刻、更和谐的人的发展并从而减少贫困、愚昧、(不平等)排斥、压迫和战争的一种主要手段”,“教育是社会的核心,是提高社会生活质量的基本手段”。①
其次,素质教育、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教育领域需要更新教师培养和培训的目标,要使教师教育能够顺应社会大背景的变化,顺应基础教育急速发展的变化。没有高质量的教师队伍,素质教育的推进就不能最终实现。教师素质是赖以推进素质教育的主体力量,是决定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
再次,教师专业化发展。从国际教育的发展历程看,伴随着教师教育的展开,教师专业化思潮风起云涌。教师是一种专业。教师不仅是知识的拥有者,而且是知识的传播者;教师不仅要把知识教给学生,而且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会学习;教师不仅是学生学业的导师,而且是学生精神、人格的导师。
最后,全纳性教育的提出对包括特殊教育在内的整个教育系统提出了新的要求。全纳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过程,它容纳所有学生,反对歧视排斥,促进积极参与,注重集体合作,满足不同需要。全纳教育的要求突破了特殊教育领域,而对整个社会的普通教育提出了挑战。其对象范围包括所有学生,不仅包括残障学生,而且包括其他处于弱势群体的学生。它强调了一种教育要对社会不同群体的接纳态度,反对排斥,强调所有人的平等参与。全纳教育的实现体现在全纳课堂、全纳校园及全纳社会的创建上,而教师的观念、素质、能力等因素无疑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
2.特殊教育师资应具备的共性教师素质及其特殊要求
2.1教师共性素质
教师素质要求相当复杂广泛,有关研究也很多。如简茂发认为教师的基本素质应包括:普通素养、专业知识、专业态度、人格特质与专门学科知能。朱嘉耀认为教师的职业品质应具体包括:职业认知品质、职业能力品质、职业人文品质等。此外,也有学者对教师的知识结构、智力结构及能力结构做出专门论述。总之,关于教师素质的要求丰富而全面,既有传统要求,又有时展而引发的新要求,这对教师教育提出了巨大挑战。
2.2特殊教育师资的特殊素质要求
一名合格的特殊教育教师首先是一名合格的普通教育教师,同时由于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对特殊教育教师的要求更高。因此,特殊教育教师在具有普通教师的共性素质基础上还要具备与专业紧密相关的特殊素质。美国《每个特殊教育者必须知道什么――有关特殊教育教师准备和资格的国际标准》提出,从事特殊教育的工作者应该掌握8个方面,107条的共同核心性知识与技能。英国对特殊教育教师的素质也提出了较为严格的规定。从以上美英两国对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规定可以看出,特殊教育师资培养与普通师资培养相比较,其标准更高,特殊教育师资必须具有更强的专业能力与技能,必须具有更高的职业道德规范及人格修养。
3.三年制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目标、规格及课程设置
3.1目标定位及规格设定的原则
3.1.1与时俱进的原则
“九五”期间,中国的教师教育和基础教育都取得了很大发展,不仅表现为数量的增长,而且表现为结构的调整,质量和办学效益的提高。1998年教育部提出师范院校从三级向二级过渡的目标。由于学校的办学层次、性质和培养对象的变化,升格后的中师必须与时俱进地重新思考、定位学校的培养目标及规格等,才能跟得上时展对教师教育的要求。
3.1.2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
三年制专科特殊教育师资培养具有其特殊的历史地位和作用。首先,它满足了我国特殊教育事业发展中对大量师资的需求;其次,三年制专科特殊教育师资培养过程中积累丰富经验,有利于为特殊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起过渡性的作用;最后,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多层次化是现实的必然,同时,向高学历专业化发展又是教师教育的必然趋势。因而,在对三年制专科特殊教育师资培养设定目标规格时,必须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处理好几个关系。如,素质要求的广博性与专业的精深性的关系,教师的可持续发展与专业基础相对薄弱的关系等。
3.2三年制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目标及规格
3.2.1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是人们对人才培养质的规定和标准的一种思考及认识。这一认识的深刻、正确与否从根本上决定着人才培养的方向、内容、进程和质量”。综合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教师教育共性的要求及特殊教育师资素质的特殊性,三年制大专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目标定位应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培养有专业重点倾向(按有特殊教育需要学生的障碍类别划分)的特殊教育师资,使其具有关于特殊教育的理念与满足课堂上学生特殊需要的知识技能,适于特殊学校、普通学校特殊班与普通学校普通班内特殊儿童的教学工作的应用性人才;②培养和形成其具有从事特殊学生培育的各种关键能力,如教育诊断评量的能力、观察及行为评量的技术、设计个别化教学计划的能力等;③拓宽教师的特殊教育视野,形成特殊教育教师的正确观念,具有博爱精神和深厚的人文素养;④对现行制度的探讨、对一些富有争议的特殊教育事项作出反思并加以改进的意识与能力;⑤自主学习、自我提高、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及能力。
3.2.2培养规格
培养规格是培养目标的细化和分解,规格对目标实现起着支撑的作用。笔者认为三年制大专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规格定性应包括以下方面的要求。
3.2.2.1职业道德要求。热爱特殊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和求实创新精神,具有高尚的人格。
3.2.2.2正确的特殊教育观。特殊儿童应该享有与正常人同等的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享有同样的生存与发展的权利。特殊教育不是把社会之光投照到特殊儿童身上,而是每一个生命都具有他的尊严,都有接受平等、公平、公正教育的机会和权利,任何人都应维护这一权利与义务的实现,而不应忽视或践踏。
3.2.2.3专业素质。了解特殊儿童心理与教育,并具有针对其特征进行适当教育的能力;掌握特殊儿童诊断评估的一般方法,学会鉴别学生不同困难及潜能,并能在教育过程中实际运用;具有制定IEP与进行课程设计的能力;学会发展学生的潜能,给予学生特殊帮助的方法;最低限度地掌握一种与特殊儿童残疾类别相关的沟通与交流的方法;掌握进行特殊教育的教学工具、手段和方法。
3.2.2.4政治、文化素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一定的艺术修养、健康的审美情趣、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体魄。
注释:
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参考文献:
[1]朱小蔓,笪佐领主编.新世纪教师专业化走向.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华国栋.特殊教育师资培养问题研究.华夏出版社,2001.
[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4]丁勇.特殊教育教师培养目标、课程与培养模式的比较研究.中国特殊教育,2005,1:89-92.
[5]顾定倩,王雁.对高校特教学科人才培养方向的思考.中国特殊教育,2005,1:1-9.
[6]方俊明,特殊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7]申任洪.从师范教育到教师教育: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范式转变.中国特殊教育,2004,4.
[8]马庆发.特殊教育师资培育比较研究.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2,3.
篇4
论文关键词:理论;教育;学校
作为生活教育理论重要组成部分的课程理论,由于受美国教育家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两个重视”:一是重视课程内容的社会生活性、实用性和时代性;二是重视课程对象,即儿童的兴趣和发展需要,重视儿童的活动,强调做中学。陶行知的这种课程思想称之为生活课程理论。
一、传统课程的三大弊端
陶行知先生认为,中国传统教育的根本特征是:教人用脑不用手、理论与实际脱离、读书与生活脱离、说的与做的脱离、学的与用的脱离。反映到课程上,就是教学内容与课程设置不符合社会实际、不符合生活实际、不符合个人生活的需要、不符合课程本身发展的需要,更不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
陶行知先生在批判传统教材弊端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培养学生“生活力”为目的的生活课程理论,并给出了编写生活课程的“五大原则”,鉴于生活课程理论的基本思想和特殊教育学校校本课程开发核心在本质上具有同一性与和谐性,所以我们完全可以用陶行知先生生活课程理论的“五大原则”来引领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
二、用生活课程理论的“五大原则”引领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
陶行知先生说:“生活教育指示我们说:过什么生活用什么书。教学做合一指示我们说:做什么享用什么书。陶行知先生的主要意思就是说要为“用”而编书,为“用”而读书。部颁、省颁计划、大纲、教材往往不能适应现代职业教育的灵活性的特点,更不太适合特殊教育学校残疾学生的身心特点,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就业市场的需求。所以,特殊教育职业教育要大发展就必须进行课程改革,大力开发校本课程,使之体现职业教育和残疾学生特点。
(一)社会、个人及生活事业本体需要的原则。在陶行知先生看来,学校是为社会培养活的国民的场所,社会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学校教学就应该满足社会的种种需要。目前特殊教育学校很少有专用的职业教育教材,所采用的职业教育教材不能较好的适应残疾学生的能力水平和将来个人社会工作生活的具体需要,所以需要特殊教育学校要考虑到残疾学生自身的能力水平和将来事业工作可能的需要,结合他们的身心特点,把握好残疾学生个性潜能发展的独特领域和生长点,纳入到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之中去,有的放矢的开发适合残疾学生谋生的职业教育校本课程。
(二)以实际生活为中心的原则。陶行知先生提倡的社会实际生活主要有五种,即:健康的生活、劳动的生活、科学的生活、艺术的生活和社会改造的生活。结合残疾学生的身心特点,在开发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校本课程时,必须以残疾学生将来的实际生活为中心,对陶行知先生所说的五种生活可以侧重点有所不同,比如弱化社会改造的生活,强化健康的生活和劳动的生活,使残疾学生适应社会和能够促进他们个人发展的内容。 转贴于 (三)“用处最大最多最急的事物在课程中占有优先权”的原则。这种用处最大最多最急的事物优先的原则,指导我们在开发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校本课程时,一定要考虑哪些职业技能才是残疾学生将来谋生所迫切需要的。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要不断的反问自己,哪些职业技能才是残疾学生在学校学习中所需要优先掌握的,并且要考虑哪些内容是最需要的,哪些内容是次需要的。
(四)“活”的生动有趣的原则。陶行知先生认为,作为受教育的学生,他们并不是“白板”,他们有自己的生活经历、兴趣爱好和情绪情感体验。特殊教育学校在开发职业教育校本课程时,要适应学生不同性格发展的需要,要贴近学生的生活,调动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责任心和创造性。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要不断吐故纳新,紧扣时代脉搏,构建连续、动态的校本课程开发过程。
篇5
21世纪人类进入了信息时代,信息技术教育必定成为教育的先锋,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教育的内涵更加丰富,手段更加完善,从早期的投影仪、幻灯机、录音机、录像机到现在的VCD、计算机、国际互联网络等。
特殊需求的人群是整个人类中不可忽视的部分,对这一人群开展信息技术教育更能加快他们回归主流社会的速度,体现出社会文明的进步与发展。我国目前的特殊教育学校主要包括对听力障碍、智力障碍、视觉障碍以及工读等儿童进行教育的组织形式。在特殊教育学校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必须遵循教育的普遍性原则,同时还要突出特殊教育的特殊性原则,只有将二者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使信息技术教育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一、坚持教育的普遍性原则
1.教学的目的性原则
对任何受教育者开展信息技术教育首先要遵循教学的目的性原则,即要有明确的教学目的。根据教学要求和教学对象,依照教学内容的特点,选择和运用不同的现代教育技术媒体,在教学过程中才能获得最优化的教学效果。特殊需求的人群(特殊教育对象)由于某种原因促使他们对某项需求相对于普通人群有更加明显的选择性,因此在开展信息技术教育的同时,应该对不同的需求者采用不同的手段,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例如,针对聋童的教学,应该突出图片和视频等方面媒体的运用;对具有残余听力的儿童,还应该注意对他们听觉的刺激;针对盲童的课堂教学应该突出音乐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通过合理的现代教育手段的应用使特殊教育学校中的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能够更容易地解决重点、难点问题,加深印象与理解,同时扩大了他们的知识面,丰富了教学内容,提高了教学效率。
2.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结合的原则
教学过程就是“教与学”相互作用的双边活动。任何教学过程中,教师都是教育者,是教育信息的传递者。教师的主导作用只是双边关系的一个方面,教师的“教”必须通过学生的“学”才能达到教学目的。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选择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应注意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的体现。例如,在教学聋校九年义务制教材《开国大典》这篇课文中,讲读课文之前,首先给学生放映《开国大典》的影片片段,并布置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牢记开国大典的时间、地点、人物、典礼顺序等情况,当学生复述时遇到难以说清的情况再出示课文,引用课文中的语句表达,使学习课文与发展语言同步前进,互相促进。通过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将平时对于聋童很难理解的时间与空间的概念,在不经意间轻松地解决了。由于合理地运用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充分地体现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性和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
3.科学性、技术性、艺术性相结合的原则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活动,主要是对一些已有的材料重新组织,编制成教学软件和相应的素材库,它们是记录、存储、传输教学信息的载体,是按照教学大纲编制的,有明确的教学目的和严格的科学性。科学性是检验教学效果标准的基础,技术性是保证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艺术性是为科学性和技术的。三者有机地结合能够使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教学中体现出无穷的魅力。例如,网络教学是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中最年轻的,在特殊教育领域合理地应用互联网的优势,会使受教育者超出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长春市聋哑学校创办的长春特殊教育网校,在互联网中为中国特教争得了一席之地,利用互联网开展远程教育,普及聋哑儿童的“普通话”──中国手语,传播特教知识,鼓励和帮助有特殊需求者回归主流社会。
二、突出特殊教育的个别性原则
1.补偿性原则
缺欠补偿理论认为任何人在一个方面出现缺欠,那么会在另外一个或几个方面得到补偿。例如,听觉障碍儿童,由于先天或后天原因部分或全部丧失语言和听力能力,为了补偿他们在听觉上的障碍,视觉的观察力和头脑的分析能力得到加强;盲童由于丧失了视觉能力,因此在听觉和触觉上有所加强。我们在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教学时应该特别注意体现补偿性原则。在聋童教学中更多地运用表现实景的影音文件以及生动、略带夸张的动画和丰富多采的图片,形象、真实地突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教学中对于用语言(手语)不能表达清楚,而又非常重要的知识点,利用教学软件等手段来完成,既回避了烦琐教学语言的重复而无效的使用,又使学生利用视觉直观地获得所学内容的信息,从感性上对新知识有了认识,从此攻克语言障碍这一难点。在盲童教学中利用他们听觉的发达,对于难于理解的景物描写可以通过播放表现这种情景的音乐来刺激学生的想象能力。因此说补偿性原则使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教学中应用得更加充分和合理。
2.直观性与抽象性相结合的原则
特殊教育教学是以形象直观为其特点的,但是直观的感性认识只能产生表象,掌握知识还必须从大量直观材料中去提高、概括和抽象,上升到理性认识。人的大脑皮层的两种信号系统的活动是紧密相关的,没有第一信号系统(具体、形象、直观)的活动,第二信号系统(抽象、概念、思维、词语)就不能活动。对于听觉障碍的儿童理解事物只能靠视觉的观察,因此对他们的教学应该特别突出色彩和影像,但是再直观的图片和再真实的影像,都是为了一个目的──解决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将直观性与抽象性紧密地结合起来,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篇6
关键词:特殊教育 医教结合 社会教育模式 实践模式
分类号:G760
1 问题的提出
在我国特殊教育领域,每一种新模式的出现,似乎必然要伴随着对旧模式的扬弃。但特殊教育的实践往往告诫学界:特殊教育模式的发展,往往是一个改造、调整、渐进的过程。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杂志2010第21期发表了张婷的《医教结合是当代特殊教育发展的必经之路》一文(以下简称“张文”),“张文”认为:“由于当代特殊教育和医学康复的理念进一步扩大、深入,并且相互融合、渗透,使得身心障碍的儿童通过医教结合的模式达到早期康复的效果。‘医教结合’的基本原则在于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干预”。
陆莎在《中国特殊教育》2013年第3期上发表了《医教结合:历史的进步还是退步?》一文(以下简称“陆文”)。“陆文”的观点是:“医教结合”并非历史的进步,也非学科发展的必然;不是对特殊教育本质在高层次上的回归,而是历史的退步。
笔者对于双方的观点都不敢苟同。为此,本文“什么是最佳的特殊教育实践模式”进行讨论,并与张、陆商榷。
2 质疑
2.1 “张文”:医教结合的基本原则在于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干预,
医教结合起源于16世纪的生物医学模式,在此之前,多数人认为智力落后是恶魔纠缠的结果,并且为了驱除恶魔,使之恢复正常,便采用鞭打、铁锁等残酷的方法。16世纪瑞士有一位叫巴拉萨尔沙士的学者,通过对阿尔卑斯山区发生的一种痴呆症进行研究,发现痴呆并非是什么“魔鬼附体”,而是疾病的结果。他的结论首次打破了魔鬼说,为科学地认识智力落后儿童奠定了基础。到了1770年,莱佩在巴黎创立了世界上第一所具有现代意义的特殊学校——公立残障儿学校,这个时期的特殊教育研究了许多残疾人进行训练治疗的方法,人们对残障儿童的理解开始跨越了生物医学模式阶段,步入到“医教结合”模式阶段。故“张文”认为“医教结合”是当代特殊教育发展的必经之路,有其积极的意义。但张文错误地把“医教结合”的基本原则定位于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干预。这实际上只注重“医教结合”的“医”,而忽视“教”,仍是生物医学模式的翻版。“医教结合”不仅要强调医学的发现、诊断、干预,也要注重教育的训练、养成、培养,更要强调使有发展障碍的儿童从小就建立起归属感、接纳感,使他们有信心有能力融合到主流社会之中,成为自食其力、有社会尊严的人。
医教结合中的医疗康复与特殊教育是以共存、共生为特征的“蕴含”和“互摄”的关系。其中“蕴含”意指医疗康复与特殊教育互涉、互绕、联体存在的共存关系;“互摄”是医疗康复与特殊教育相互催生、彼此摄入的共生关系。医学的发现、诊断、干预不同于教育行为,只有涉及教育理论、摄入教育理念的医疗康复才能称之为医教结合。医教结合不仅带有鲜明的诊断康复之目标,而且要赋予其教育的使命,承担教育的职责。医教结合中的教育能触及儿童生命的深处——心灵的世界。如果医教结合离开教育,特殊儿童的生命就失去“诗性的光辉”,造成特殊儿童生命的异化、情意的分割、温情世界的枯萎、价值情思的迷失、精神信仰的遮蔽。例如,聋生语言学习的医教结合所涉及的不仅是医学上听觉康复的问题,关键是在促进其语言能力的发展和伴随语言能力发展的情感体验。因此,聋生语言学习的重要内容不仅仅是语言康复,而且也要在培养与发展听障儿童听觉能力的同时注重其语言认知能力和社会情感的培养。
2.2 “陆文”:医教结合是历史的倒退
众所周知,医疗教育学就是对医学治疗和教育训练结合的系统化。特别是随着脑科学研究的深入,例如神经组织修复疗法充分把握了生命的特性,利用再生神经组织清除受损的神经因子,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重建完整的免疫系统网,从而达到康复教育的目的。特殊教育的本质在于对残疾孩子的培养,而残疾的本质就是个体功能的缺陷。因此,特殊教育走向何方,都以医教结合的实践为基础。以自闭症为例,目前尽管自闭症的成因并不明确,也无特效药可以治愈,但是仍存在一些能缓解症状的药物,比如说盐酸氟苯丙胺(降低自闭症孩子血中血清素的浓度)、羟吗啡酮(对攻击、自伤行为有效)、B-障碍药物(减轻精神压力和恐惧)、荷尔蒙分泌素(能改变不说话的现象)、氟哌啶醇(减轻过于兴奋、攻击、刻板和多动等症状)、抗癫痫药(应对抽痉、意识丧失和失神等)等。可见医学治疗不仅可以改善该症的部分症状,也有利于教育训练。就目前而言,对于患有自闭症的特殊儿童医疗的作用有限,教育同样也不容乐观。正因如此,医教结合才有其独特的魅力。至于“医学的终结就是教育工作者的起点”、“医教结合,是把教育与医学结合……这并非对特殊教育本质的回归,而是历史的倒退!”这是不结合实际情况来谈特殊教育的发展。
医教结合与特殊教育多学科交叉的特性之间不是对立的、非此即彼的关系,推进医教结合并不排斥多学科交叉、提倡社会教育模式、回归主流,它们既不矛盾,也不悖行,而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发展全纳教育、提倡社会教育模式、回归主流社会只是特殊教育发展理论范式众多选择之一,它的存在不应以取消、禁止医教结合理论范式为基础。“在社会科学中,理论范式只有是否受欢迎的变化,范式本身并没有对错之分,它们只有用处多少的区别。”
陆文认为“‘医教结合’使特殊教育从多学科退回两学科,甚至是一个为主、其他为辅的学科,教育的学科地位严重削弱,这对特殊教育的发展是不利的”。反观现代社会,医教结合对特殊教育的影响尤其是学前特殊儿童教育,在某种程度上是全方位的、具有革命性意义的,必须予以高度重视。一方面,医教结合搭建医疗界与教育界之间的联系,实现盲、聋、弱智、脑瘫、自闭症等残疾儿童发现-诊断-随访-教育安置-实施教育等完整的特殊服务体系。另一方面,医教结合对特殊儿童生命质量的提高至关重要。实践证明,如果对残疾孩子仅仅施以单纯的教育,而没有医学方面的介入,残疾学生的发展便难以取得最理想的效果。也以聋生为例,聋生由于听力障碍造成了他们在语言发展方面与普通儿童相比存在较大差距,而语言能力的强弱又直接影响到这些孩子的学习与生活,致使他们很难融人普通社会。坚持“补偿”的康复原则,能帮助解决聋生在听力、言语发展方面的问题,缩短他们与普通孩子之间差距,有助于他们回归主流社会。
陆文认为“从医学与教育对特殊儿童发展的作用来看,医学应为手段,教育才是最终目的。”其实从医学与教育对特殊儿童发展的作用来看,医学和教育都不是目的,均是促进特殊儿童发展的手段,而特殊儿童的发展才是目的,才是素质教育追寻的硬道理。让学校与医院或者康复机构合作不是学校职能的本末倒置,而是学校职能的转变。正如职业学校的发展趋势是“教学工厂”,“教学医院”有可能成为特殊学校的发展未来。陆文认为从医学的角度来说,培养一名合格的康复医生需要经过专业的知识学习、培训,从而获得相关的职业资格认证。一名教师经过几个月的短暂培训是达不到医生的标准的。这是不争的事实,然而对于特殊教育学校而言,建设一支医教结合“双师型”的师资队伍则完全有可能。医学院、职业学校的发展已经证明“双师型”教师队伍正日益成为这些学校师资队伍的主力军。特殊学校建设“双师型”的师资队伍不仅具有可能性,而且具有迫切性。这样其既有来自教育专业的教师,也有来自医学专业的教师;对于教师个体而言,鼓励教师专业发展既掌握教育教学能力,又具备必要医疗康复技能。
至于陆文认为“医教结合”是对从隔离到融合教育的规律的违背。硬将医教结合和隔离式教育联系在一起,实为不可理解。隔离式教育可以实施医教结合,融合式教育同样也可实施医教结合。
3 观点
3.1 特殊教育最佳的实践模式在于模式与特殊儿童特殊需要的适切性
当代特殊教育实践模式已经从医学模式与教育模式对立的格局走向医学模式、教育模式、医教结合、“社会一政治”模式等多样综合的格局,每一个教学模式都有它的根据和独到之处,是实现现代特殊教育目标所需要的,谁也不能轻易否定,也是不可替代的。相对于特殊儿童的丰富性、复杂性、多样性的需求而言,谁也不可能在特殊教育中只用某种单一的模式,只有多种模式并用,取长补短。因为任何一种特殊教育模式都不是万能的,都有一定的适用范围、条件。同时,每一种模式本身必须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切忌一刀切。
实际上,不同的特殊教育模式都在某一特定时期、某一特定范围内发挥作用。如果特殊教育模式和特殊儿童特殊需要不吻合,没有考虑到特殊儿童特殊发展的需要,只是刻板地移植或模仿先进的教育模式,那么,这种模式只是为了建立模式而实施模式,其结果可能会造成特殊教育模式的“形”和特殊教育的“神”分离,甚至在某种程度上会阻碍特殊教育的发展。例如对残疾儿童视力(主要是低视力)、听力语言(包括聋和重听)、智力(以轻度为主)等的残疾儿童少年可以采用融合教育模式,让他们随班就读;但也要由有医疗、教育部门人员组成筛查小组,在家长班级教师的参与下进行严格的医学筛查(其主要内容是了解被查儿童的病史、家族史及日常行为表现,并进行医学检查,智商测定和教育、行为测定,然后进行综合分析)。而对于在特殊学校盲童、重度智障、以及多重障碍等儿童则更要接受医教结合模式的教育。所以,追求特殊教育实践模式的适切性,理应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特殊教育实践模式适切性关注的重点不是哪种模式孰优孰劣,而是看一定条件下模式是否满足特殊儿童特殊发展的需要。如朴永馨教授指出:“如果说到特殊教育安置形式的世界发展趋势,与其说是某一种具体形式(如,回归主流)是发展趋势,不如说是适合于各国、各地不同情况和特点的多种形式是一种发展趋势。可能在某一国、某一地的某种形式在当地包含了特殊教育对象的多数,但这并不能因此而消灭另外一种适合某些特殊教育需要者的其他形式。”
3.2 推进医疗康复与特殊教育的深度融合仍是当今特殊教育的重要使命
临床实践证明,由于儿童脑组织的未成熟、感官组织的可塑性,随着他们神经系统的不断发育,神经纤维的髓鞘化不断完善,如果能够早期干预,完全可以使由于脑损伤造成的运动功能障碍和其他伴随的功能障碍得到改善。这需要医务人员与教师密切配合,及时掌握特殊儿童的异象,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矫形、早教育。而目前我国特教师资主要由教育专业承担,其结果是教育专业毕业生不了解医疗康复技术,他们不能适应学前特殊儿童的诊断、治疗、康复的特殊需要。基于这种状况,推进医疗康复与特殊教育的深度融合十分必要,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其一,在教师教育的专业设置上,将医疗康复专业与特殊教育专业进行归并、整合。这种设置思路有利于培养“双师型”的特教人才,达到专业共享、互惠双赢。较之两个专业各自为战、分开设置而言,其培养的教师更适合特殊儿童的特殊需要。
篇7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信息技术在各大教育领域应用越来越广泛,特殊教育也不例外。本文结合特殊教育实际,对信息技术在特殊教育中的应用原则和方法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信息技术;特殊教育;应用
由于特殊教育受到视觉、听觉等多种因素的限制,难以全部掌握所有知识,为此给整个教育过程造成极大困难。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师对于信息技术的接受能力和应用能力,也将直接影响特殊教育的教学质量。因此,要想有效提高特殊教育的教学效率,信息技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特殊教育中运用信息技术的原则
(一)准确把握缺陷补偿理论原则
缺陷补偿理论指出:“任何人在一个方面出现缺欠,将会在另外一个或几个方面得到补偿。”例如:在听力方面有残缺的儿童,就需要加强他们的脑部分析能力和视觉观察能力;在视力方面有残缺的儿童,就需要加强他们的触觉能力和听觉能力。所以,在运用信息技术时,要充分凸显补偿理论原则。比如:在给听力有残疾的孩子上课时,可以利用多媒体大屏幕,营造真实生动的影音场景,运用丰富多彩的图片和动画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在给视力有残疾的孩子上课时,要充分利用音效设备以及可以用以触摸的设备实施教学,用婉转美妙的音乐来刺激学生的听觉器官,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实践证明,借助多媒体技术,不但可以避免烦琐语言的无效重复,而且可以让学生在视觉或听觉方面获得直观信息,让学生在感性方面对知识形成新的认知,从而克服学习障碍,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注重直观与抽象的有机结合
直观形象是特殊教育的突出特点之一,直观的感知仅仅能够产生表象认知,要想让学生掌握更为深层次的知识,必须从大量直观素材中提取和概括,让感性认知上升为理性认知。因此,作为特教老师,应注重直观和抽象的有机结合,将两者紧密联系在一起,才能更好地实现预期目标,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
(三)技术性、科学性、艺术性统一
运用信息技术实施教学,要善于对现有的教学素材进行整编,设置相应的知识素材库和教学素材库,并将其作为记录传输教学资料的重要载体,这些素材库应具有很强的技术性、科学性与艺术性,并实现三者的融合统一。技术性是确保课堂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基础,科学性是保证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基石,而艺术于技术性和科学性,加强三者的有机融合,能够更好地体现信息技术在特殊教育过程中所展示出来的无穷魅力。例如借助网络技术实施教学活动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在特殊教育领域广泛应用网络技术,可以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对鼓舞特殊群体回归主流社会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特殊教育过程中应用信息技术的两点建议
(一)在备课环节中的应用
备课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要想取得高效的课堂质量,就必须做好备课工作。在备课环节中,教师要事先准备好相应的教学课件,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教学设备。要想知道备课工作是否到位,就要考察所选取的信息技术手段是否与教学内容相符,只有确保教学内容、学生实际、信息技术手段三者的相辅相成,才能被学生所接受,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
(二)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呈现知识,有效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信息技术的软件组织及管理方式大都以类似人脑的思维方式而进行的,便于学生对知识进行获取和理解。学生本身就具有个体差异性,对于特殊学生群体来说更是如此,更加需要教师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在广泛应用多媒体实施特殊教育之前,特殊学生群体由于自身方面原因,限制了他们获得知识的途径,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为特殊学生群体开辟了新的学习道路,拓展了他们获取知识的新途径。例如,视力有残疾的学生可以借助电脑翻译软件,将网上的文字内容转换为声音,只要轻叩鼠标就可以让所有操作都变得轻松简便;在给听力有残疾的学生上课时,为了弥补他们的听觉损失,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呈现大量图文并茂的图像、动画、视频等,用逼真的文字形象来刺激学生大脑,启动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理解和消化。又如,在针对聋哑学生的教学中,口语训练和读唇语训练是重点与难点,需要反复练习与巩固。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不但形式枯燥乏味,而且无形中增大了教师的工作量。而借助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则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提供良好的交互性,便于学生的学习与交流。
三、结语
总之,在特殊教育中引入信息技术,有助于推动特殊教育的深入发展,不但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有效提高特殊教育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肖黎.信息技术手段在特殊教育中的运用[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7,(02).
篇8
关键词:特殊教育学校;语文课堂;赏识教育;运用
G633.3
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与正常的学生存在很多的不同,所以在正常人看来比较容易的语文教学在这些孩子面前或多或少会有一些困难,尤其是在特殊教育学校学生的心理突破方面。如何从心理上帮助学生树立学好语文的信心,建立语文课堂学习的耐心成为特殊教育学校教师思考的问题。赏识教育的应用可以有效解决这样的难题,从特殊学生的心理上解决问题,让学生享受到尊重,能够在赞美中、激励下愉悦地接受语文课堂教育,最终掌握语文学习方法,全面学好语文,利于未来发展。
一、 特殊教育学校语文课堂赏识教育的原则、
如何在特殊教育学校语文课堂更好地应用赏识教育是特殊教育学校语文教师需要思考的首要问题,在实施赏识教育的过程中把握好赏识原则,既可以达到鼓励学生,提高学生自信心,又能防止学生产生自负、依赖的性格弱点。
(一) 赏识教育需要及时
赏识教育在特殊教育学校的语文课堂中要把握及时,这样才能对特殊孩子进行针对性教育,更有效果。虽然特殊学校的孩子都是存在缺陷的学生,但是这并不是说他们没有优点,特殊教育教师只要善用发现的眼光,通过语文课堂教学发现学生的优势和优点,那么就可以针对性给予赏识教育,所以赏识教育也就显得更加及时、准确。通过对特殊学生在语文课堂上“闪光点”的赏识,鼓励和赞赏,然后学生以此为基础进行深入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信,激发学生无限潜力,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习语文。
(二) 赏识教育要适度
特殊教育学校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赏识教育并非是无度的一种偏袒式教育,相反,对于这些特殊情况的学生,赏识教育需要节制,需要适度。现代化的赏识教育不再是一味的鼓励和表扬,这不是最佳的教育模式,如果长期只鼓励,那么就会形成一种偏袒,让孩子形成一种依赖的心理,一种自以为是的心态。这样不仅不能帮助学生在语文课堂中更好地学习,还会导致学生利用“荣誉”在课堂上捣乱,无视课堂纪律。所以任何事情都需要“度”,特殊教育学校的语文课堂中的赏识教育也需要有“度”。
(三) 赏识教育要公正、客观
赏识教育要注重公正、客观,要有理有据。对于特殊学生而言,他们需要的是尊重,并不是同情,所以在特殊教育学校中的语文课堂中,教师要注重对“事实”进行赏识教育,让学生自己也能发现自己的闪光点,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去挖掘闪光点,帮助学生成长。如果一味牵强地赏识学生,会让学生感觉不真实,久而久之就会失去对教师的信任,最终失去赏识教育的优势。
(四) 赏识教育要平等对待
赏识教育最忌讳就是“厚此薄彼”,这样会导致部分学生自信心增加,部分学生自卑心增加。所以在运用赏识教育中需要做到平等对待每一位特殊学生。让学生充分感受到除了生理或者心理上不同外,自己与同龄人受到的赞美、鼓励以及待遇都是一致的,这样更加利于特殊学生的语文学习。
二、 特殊教育学校语文课堂赏识教育实施对策
在特殊教育学校的语文课堂中需要制定好赏识教育的对策,才能更加有效发挥出赏识教育的优势。
(一) 全面了解学生情况,搞好师生关系
要在特殊教育学校语文课堂中应用赏识教育,首先需要充分了解特殊学生的情况,做到对每一位学生的情况全面把握,让学生的闪光点都被完全暴露出来。同时还要将学生在学习语文时最不利的因素找出来,以便于进行赏识教育时更具针对性。另外,要积极搞好师生关系,让孩子能够与教师在语文课堂中更加默契。一旦教师对学生采用赏识的方式赞扬和鼓励学生时,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这份荣耀,从而更加积极地学习语文。例如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权威”形象,更加亲民,平时要与学生打成一片,充分获得学生的信任,让学生不怕教师,而是尊重教师,这样可以更好地开展赏识教育,并且取得非常有效的作用。
(二) 学会欣赏特殊学生,帮助他们建立自信
每个孩子都有优秀的一面,对于特殊性学生而言也不例外。所以特殊教育学校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不能因为学生天生或后天有缺陷就对学生放任自流,甚至唾弃学生。教师要学会发现和赞扬学生优秀的品质和能力,学会用欣赏的目光来赏识学生,让学生时刻都能在愉悦的环境下建立自信,将优点发挥得更有效。例如在语文课堂中,一些学生的声音比较优美,那么教师完全可以将课文朗诵的任务教给学生,让学生锻炼朗诵的能力和口才,并通过赞扬的方式来赏识学生,提高学生自信,从而让学生更喜欢语文课堂。
(三) 相信学生能够完成任务
在特殊教育学校的语文课堂中,教师要一改“包办”的思想,不能完全替学生做主,要适当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学习,要相信学生可以完成任务,这本身就是对学生独立能力的一种赏识。学生获得赏识信号后就会积极应对任务,一心想要出色地完成。这对于学生而言可以直观提升其能力,让其发展更好。例如教师在语文课堂中可以让学生通过分组来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比如将课文的生字词教给学生自己解决,将课文提前进行分段、归纳段意的独立思考,让孩子学会自主学习。
三、结束语
除了以上几种措施可以提高赏识教育在特殊教育学校中的应用效果外,教师还需要注重学生的差异化发展,要多赞美学生的不同想法,语文课堂本来应该是一个包容而百花齐放的平台,教师不要一味追求“标准答案”,要学会赏识学生不同的思路,让学生可以在赏识教育中成就不同,但同样精彩的人生。
参考文献:
[1]陈欣.分析特殊教育语文课堂教学措施[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2:220.
[2]徐磊.赏识教育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自主学习的促进[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4,2:170+174.
[3]顾艳红.通过赏识教育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4,5:64-65.
篇9
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个体专业不断发展的历程,是教师不断接受新知识,增加专业能力的过程。特殊教育教师与普通教师一样,也是从事教育教学的专业人员,他们与普通教育教师相比,除了具备普通教师的专业性知识和技能之外,还有着更多的自己独特的专业性要求。高等特殊教育院校教师专业化是指高等特殊教育院校的教师的专业化,包括这些教师的专业素质、专业道德、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化水平直接关系到特殊儿童受教育的权利和特殊教育的质量,是特殊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方面。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是指一个师范生通过专门训练,实现培养目标及规格标准要求、形成合格特殊教育教师所应具备的专业素质和专业资格的培养和成长过程。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不仅包括教师所应有的共同素质,还包括特殊教育职业所特别需要的专业道德、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等方面。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主要涵盖两个方面的内容:(1)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点不仅在于学习特殊教育专业知识,还在于提高特殊教育专业能力,打造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品质。(2)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始终要服务特殊教育教学和培育残疾儿童成人成才。
二、全纳教育视野下的高等特殊教育院校专任教师专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全纳教育是以西方的自由、平等、多元的社会文化价值观念为基础,倡导“零拒绝”的原则,认为所有的儿童都有受教育的权利,学校应该接纳所有的儿童,而不考虑其身体的、智力的、社会的、情感的、语言的或其他任何条件,学校不能只为一部分普通儿童服务,而将另一部分儿童拒之门外。所有的儿童都应在邻近学校内的高质量、年龄适合的班级平等地接受教育。学校必须成为适应所有儿童多样学习需要的场所。全纳教育是接纳所有学生,反对歧视和排斥,促进积极参与,注重集体合作,满足不同需求的一种持续的教育过程。全纳教育的目的在于解决所有儿童、青少年和成年人的学习和教育需要,是一种理想化的,极端平等主义的教育追求。在实践中,全纳教育无法得到有效兼顾特殊学生与普通学生之间不同的课程需要;普通班级里部分特殊儿童的特殊需要无法得到充分满足。这就要求高等特殊教育院校专任教师专业化发展,但是,在社会发展历程中,由于受主客观方面的原因,我国的高等特殊教育院校专任教师专业化发展还不够充分,尚存许多问题,成了制约我国高等特殊教育院校发展的“瓶颈”。目前,我国特殊教育教师在专业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容忽视的问题,具体表现为:特殊教育法规还不完善,缺乏专门的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标准,缺乏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培养模式,特殊教育专业的教师职业生活质量不容乐观,有些特殊教育教师在角色定位上存在模糊认识,自我评价消极,对工作缺乏认同和投入,特殊教育教师在专业发展意识上滞后等。此外,还存在特殊教育教师的数量严重缺乏(不足)、专业水平不高、培训制度不完善、专业化程度偏低、角色认同感不高等问题。通过对全国十几所培养特殊教育教师的师范院校(系、专业)进行调研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我国高等特殊教育院校专任教师专业化发展中尚存不足。主要表现在:(1)师资来源渠道单一。高等特殊教育院校专任教师是特殊教育专业科班出身的比例不高,教师队伍中仅有25%是特殊教育师范专业的毕业生,绝大部分教师来源于普通学校和毕业于普通师范院校。(2)师资结构不合理。特殊教育专业毕业的教师与普通教育学、心理学等交叉学科毕业的教师的比例偏少,教师队伍学位和职称结构偏低,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的比例,讲师占的比例偏高。(3)科研成果少,专业特色不显著,师范专业视野的局限。(4)师资培训脱离社会需求。(5)教师专业化发展与高等特殊教育发展失衡等。
三、思考与建议
篇10
众所周知,特殊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办好一所特殊教育学校,为残疾儿童、少年创建良好的教育条件,确保残疾人能获得平等教育,这不仅仅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需要,更是明显体现了国家关心弱势群体,推进教育公平,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虽然特殊教育也属于基础教育的一部分,但是特殊教育却有着它的特殊性所在。
一、特殊的教育对象,特有的教学目标
特殊学校较之普通学校,由于教育的对象不同,所用的教材、教法、教学组织都是很特别的。特殊教育学校的教育目标是把残疾儿童、少年培养成一个具有一定文化基础知识和具有一定劳动能力的人。根据这一目标我校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素质”的原则,以实现跨越式的发展。学校除开设了基础学科外,还开设了特殊课程,如“启智、律动、感统、语训……”学校就注重特殊儿童、少年的劳动能力培养,还开设了劳动技能课。
二、把特殊教育放在“特殊”的位置,给予“特殊”的关怀
作为一个特殊学校的教师,我们必须扮演好四个角色,即“精心照顾学生的保育员、致残学生的护理员、心理障碍学生的医生、引导学生健康成长的优秀教师”;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还要有四心,即“爱心、耐心、恒心、信心”。教师每天都穿梭于学生之中,每天早上引导、协助学生穿衣、整理床铺、洗漱、打扫宿舍卫生。一日三餐看管学生进餐,饭后指导学生洗碗筷,指导学生摆放自己的餐具。晚上引导、协助、督促学生洗漱,看管学生睡觉,夜间叫学生上厕所。这些生活常识在普通学校,教师只需指导和长期督促就行,但在特殊教育学校这些看似琐碎的生活常识,教师都得手把手的教,甚至帮助年幼、自理生活能力特差的学生完成洗脚、洗脸、洗碗等一系列工作,这些特殊的低能儿连简单的生活常识也得天天练、时时刻刻指导和帮助。在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拉裤子、尿裤子(床)都是时有发生的,教师都要不厌其烦地为他们处理。
三、特殊教育学校的任务重、压力大
智障学生住校,管理的成本是无法计量的,管理难度太大,这些学生的生活、行为习惯差(不讲个人卫生、随地大小便、不爱惜公物),他们靠说教很难达到较好的效果,只有依靠教师细致的跟踪和看护,有学生的区域就不能没有教师,而且教师的目光不能离开学生,因为这些学生随时都存在安全隐患。学生生病要及时送去就医,教师的工作没有具体的时间界限,因此我校学生每天24小时都要有不少于4个教师的看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