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企业短期投资范文
时间:2023-09-19 16:50:5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小企业短期投资,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高端装备制造业处于价值链高端和产业链的核心环节,是推动工业转型升级的引擎。虽然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迅速,但企业效率相对较低(陈旭升和钟云,2013)。效率是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集中体现,也是获得更大收益和提升市场竞争地位的关键因素(Lu 等,2014),较低的效率水平必将阻碍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竞争力的提升。
鉴于此,国内有些学者对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效率进行了研究。其中,许多学者使用DEA 方法进行效率测算。虽然DEA 方法具有不需要设定具体的函数形式(刘兴凯和张诚,2009)[3]等优点,但是其未能考虑企业结转活动的情况。高端装备制造业企业拥有大量基础设施和科研设备等资产、负债,员工也需要大量的培训,这些投资必将会对未来的企业效率产生显著影响,忽视这些投资的结转活动,将无法正确测算高端装备制造业企业效率。由Tone 和Tsutsui(2010)提出的动态松弛测量(DSBM)模型不仅将企业的结转活动纳入模型,而且可以测量企业每期的效率得分,相对于静态的DEA 模型能够更准确测算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企业效率。因此,本文使用DSBM 模型测量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效率水平。
高端装备制造业属于高技术、高智力产业,其发展依赖于知识的积累、共享和整合。因此,智力资本应当对高端装备制造业企业效率具有积极影响。然而,当前没有文献研究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智力资本对效率的作用。另外,高端装备制造业属于高精尖行业,容易受到风险投资机构的青睐。风险投资机构不仅可以缓解企业的资本约束,而且会对企业的组织结构和企业战略进行干预,并帮助企业进行员工培训,提升员工素质、知识和技能;同时,可以帮助企业提升商誉,获得更多的投融资项目。那么,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智力资本与风险投资是否会对企业效率产生改善效应呢?二者又是否对企业效率产生联合改善效应呢?本文在使用DSBM 模型测算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效率后,使用随机面板Tobit 模型进一步检验企业智力资本与风险投资对效率的改善效应以及二者对企业效率的联合改善效应。
本文的结构安排如下:第二部分对现有文献进行了探讨,并指出现有文献的不足及改进方式;第三部分为研究设计,简要阐述了DSBM 模型的框架和Tobit 模型的设定及指标的选取与数据来源;第四部分讨论了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效率测算结果与Tobit 模型回归结果;最后部分得出研究结论并提出政策建议。
二、文献综述
(一)高端装备制造业企业效率测量
目前,国内外直接研究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效率的文献较少,现有文献一般将高端装备制造业作为装备制造业的一个组成部分进行效率研究。这些文献主要使用随机前沿分析(SFA)方法(綦良群等,2014;牛泽东和张倩肖,2012;原毅军和耿殿贺,2010)和静态DEA 方法(韩晶,2010;陈爱贞和钟国强,2014)测算效率。SFA 需事先根据研究对象设定正确的函数形式,但是现有研究并不能使我们准确设定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企业的具体函数形式,因此使用SFA 测算的效率存在偏差;DEA 方法则可以避免由于函数形式的不同设定而可能导致结果出现偏差等问题(刘兴凯和张诚,2009)[3]。
然而,传统静态DEA 方法由于忽略了连续时期的结转活动而不能被用于测量企业长期效率的变化,DSBM 模型则将结转活动纳入模型,可以更好地测算企业长期效率。而且相对于假设投入与产出同比例变化的径向基模型,Tone 和Tsutsui(2010)提出的DSBM 模型属于非径向基动态DEA 模型,允许投入、产出与结转变量的非同比例变化,可以准确测量一段时期内具体每期的企业效率,比传统的静态DEA 方法更准确。因此,本文使用DSBM 模型测量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企业效率水平。
(二)智力资本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
随着知识经济的深化,智力资本对企业效率的影响受到极大关注。Bontis(2000)基于加拿大非服务业相关数据研究发现,智力资本对企业绩效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10]。Marvidis(2005)与Riahi-Belkaoui(2003) 通过对日本银行业及美国最具国际化的80余家跨国企业数据的研究得出了相似结论。
Ghosh 与Mondal(2009)基于印度软件和制药行业上市公司数据研究发现,智力资本与利润率显著正相关[13]。国内学者李冬伟、汪克夷(2009)与秦辉、王瑜炜(2014)以及陈劲等(2004)与傅传锐(2007)基于国内企业数据研究发现,智力资本对企业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14-17]。蒋谈与茅宁(2008)甚至认为企业只有注重对智力资本的积累与培育才会获得长期的战略绩效[18]。
还有学者研究了智力资本构成与企业效率的关系。Bontis(2000)基于加拿大非服务业数据的研究发现,结构资本与物质资本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均显著为正,人力资本的影响却不显著[10]。而Firer(2003)基于南非75 家上市贸易公司的数据研究发现,物质资本对企业绩效的影响较为显著,结构资本与人力资本的影响不再显著。国内学者李嘉明等(2004)与万希(2006)还发现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对企业获利能力均有正影响,但存在显著性差异[20,21]。陈晓红等(2010)与曹裕等(2010)研究还发现结构资本对企业绩效的作用会因行业的竞争程度不同存在差异。还有学者研究了智力资本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对企业绩效的影响(蒋天颖与王俊江,2009;卢馨等,2009;张慧颖与吕爽,2014)。
(三)风险投资与企业效率之间的关系研究
现有文献对风险投资与企业效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丰富的研究。Megginson 和Weiss(1991)研究发现,风险投资者可以通过企业投资过程中的逆向选择缓解道德风险,而且风险投资者与企业管理者专业知识的合作可以提升企业绩效(Cable 和Shane,1997)。Spekman(1998)则认为风险投资者可以通过参与企业管理帮助企业实现知识共享、资源整合、缩短产品市场化时间提升企业绩效。但是Gompers(1996)发现风险投资参与的企业在IPO 之后实际绩效会下滑,Jain 和Kini(1995)基于北美市场136 家企业IPO 前后数据研究发现,IPO 前后无风险投资企业比有风险投资企业绩效的下滑速度更快。国内学者蒋健等(2011)认为风险投资对企业在上市前的盈利能力与业绩成长有促进作用。陈见丽(2012)则发现当企业风险投资持股比例超过30%后,企业的业绩成长状况变差。
还有学者研究了风险投资背景对企业效率的影响。Lerner(2002)和Leleux 与Surlemont(2003)研究发现,拥有政府背景比无政府背景的风险投资对具有潜力但又缺少投资企业的认证作用更强。Celikyurt等(2012)和Krishnan 等(2011)发现,持股比例较高的风险投资机构对企业的监督作用较强,可以通过提升企业竞争优势与管理者的积极性促进企业绩效水平。Brander 等(2002)、Hochberg 等(2007)及Tian(2012)发现,具有多家风险投资机构的企业不仅可以获得更多互补性管理经验,还可以降低企业与外部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但Bottazzi 等(2008)指出联合投资也可能会导致风险投资机构的“搭便车”行为,对其监督作用具有消极影响[41]。Nahata(2008)与Krishnan 等(2011)发现,声誉好的风险投资机构可以通过帮助企业构建有利的营销网络和渠道提高企业绩效水平。吴超鹏等(2012)、侯建仁等(2009)与孙杨等(2012)基于国内数据得出了类似结论。
现有文献仍然存在以下不足:第一,对企业效率的测度主要采用静态DEA 与SFA 等方法,没有考虑企业经营活动在不同时期的结转情况;第二,只注重企业智力资本或风险投资对效率的单一影响,缺乏对企业智力资本与风险投资对效率联合效应的研究;第三,缺乏对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智力资本、风险投资与效率之间关系的研究。因此,本文以2009~2013 年我国52 家上市高端装备制造业企业为样本,运用DSBM 模型测算企业的动态效率,并使用面板Tobit 模型检验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企业智力资本与风险投资对企业效率的单一影响和联合效应。
三、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研究结论
本文运用DSBM 模型测算了2009~2013 年我国52 家上市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效率得分,并使用随机面板Tobit 模型检验了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智力资本与风险投资对效率得分的改善效应,以及智力资本与其构成因素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结构资本和风险投资对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效率得分的联合改善效应。研究表明:(1)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效率得分处于较高水平,但是呈下降趋势和发散特征,企业之间效率差距存在扩大趋势;(2)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智力资本对效率具有显著的改善效应,但其构成要素中除物质资本对企业效率的改善效应显著外,人力资本和结构资本的改善效应并不明显;(3)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智力资本与风险投资对效率具有显著的联合改善效应,持股比例较高和声誉较好的风险投资与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对企业效率均具有联合改善效应,具有国有背景的风险投资则与物质资本和结构资本对企业效率具有显著的联合改善效应,存在联合投资的风险投资则与人力资本和结构资本对企业效率具有显著的联合改善效应。
(二)政策建议
根据研究结论,本文提出如下政策建议:第一,坚持科学的政策引导和市场化改革,依靠企业管理创新、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提升企业效率。政府部门应强化对高端装备制造企业的政策引导,改善企业外部发展环境和高端装备制造业产业链的整合机制,完善高端装备制造业上下游产业和配套产业,支持高端装备制造企业人才、融资、服务、管理等体系和模式的改进,促使完整高端装备制造业链条的建立,为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提升企业效率打造良好的基础;同时,积极推进市场化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力量对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效率的促进效应,促使企业改善企业制度与管理模式、改善企业激励机制,加大对高水平管理人才、研发人才、技能人才、营销人才的培养,降低运营成本,不断提升企业效率,逐渐缩小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企业之间效率水平的差距。
第二,优化智力资本结构,突出物质资本的作用。智力资本对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效率的提升主要依赖于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结构资本的作用不明显,反映了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效率的提升主要依赖于科研设备的投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还比较落后,先进的企业组织形式、科学的企业文化及现代企业制度尚未完全建立。因此,为了通过智力资本提升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效率水平,除了加大科研设备投入之外,还应强化对员工素质和技能的培训,特别是建立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体制,放弃重学历和资历、轻能力和业绩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同时还应当继续强化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完善企业组织形式,建立科学的企业文化,加强业务流程、规章制度和基础环境建设,健全知识管理体系,提高企业组织运作的灵活性,实现人力资本和结构资本对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效率的提升作用。
第三,强化风险投资与智力资本对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效率的联合作用。虽然人力资本和结构资本对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效率的影响并不明显,但是企业可以通过引入风险投资机构激发人力资本和结构资本对效率的促进作用。具体来讲,持股比例较高、声誉较好和联合投资的风险投资机构则可以通过强化监督、帮助企业进行员工培训,提升员工素质和技能,并建立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激发人力资本对企业效率的促进作用;联合投资和具有国有背景的风险投资机构则可以帮助企业建立科学的组织结构和企业文化,激发结构资本对企业效率的促进作用。因此,企业应当注重风险投资与智力资本对企业效率的共同作用,通过引入风险投资机构激发智力资本对企业效率的正向效应。
篇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小企业发展较快,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日益增强,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增长、市场繁荣、技术创新和扩大就业的重要基础。由于2004年制定的《小企业会计制度》不符合目前小企业发展的需要,财政部于2011年10月8日了《小企业会计准则》,要求小企业从2013年1月1日开始全面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并同时废止《小企业会计制度》。小企业适用的会计准则的改变,势必会影响小企业会计方法、会计政策的选择,导致会计行为的改变,进而对小企业的财务状况产生影响。目前,对于《小企业会计准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小企业会计准则》与《小企业会计制度》的差异对比研究,如:会计科目设置的差异对比、账务处理的对比与衔接等。本文在分析《小企业会计准则》与《小企业会计制度》的重要差异的基础上,分析《小企业会计准则》对小企业财务方面的影响。
二、《小企业会计准则》与《小企业会计制度》的变化对比
通过《小企业会计准则》和《小企业会计制度》的对比,笔者发现两者在内容结构、小企业划分标准、会计科目、会计政策以及业务处理等方面都发生了相应的改变。本文主要分析那些会对小企业财务产生重要影响的变化,如:会计科目的变化和会计政策的变化。
(一)会计科目的变化
通过仔细比较,发现两者在会计科目方面有比较明显的变化,具体情况如下页表所示。
(二)会计政策以及业务处理的变化
相比之下,《小企业会计准则》与《小企业会计制度》在有关会计政策与业务处理方面有所不同。主要体现在:短期投资处理的不同、应收账款的处理不同、存货处理的不同、长期投资处理的不同、无法支付的应付账款的处理不同、应付职工薪酬内容的不同、税费处理的不同、接受的货币性及非货币性资产捐赠会计处理不同、销售退回处理不同、税费处理内容不同、融资租赁计价不同等方面。这些不同其实又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情况:(1)期末是否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2)当期收回的利润是冲减成本还是计入损益;(3)计入资本公积还是营业外收入;(4)是冲减管理费用还是计入营业外收入;(5)计价原则与计价方式的不同。
三、《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变化对小企业财务的影响分析
(一)会计科目的变化对小企业财务的影响分析
从数量上来看,《小企业会计制度》中总账科目为60个,而《小企业会计准则》中总账科目为66个。从具体的会计总账科目对比来看,两者的不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有些会计科目名称发生改变,如现金改为库存现金、材料改为原材料、低值易耗品改为周转材料、应交税金改为应交税费等;有些会计科目分拆为2个科目,如应收账款分为应收账款和预付账款、应收股息分为应收股利和应收利息等;有些科目增加了,如材料采购、材料成本差异等;有些科目取消了,如坏账准备、委托代销商品、存货跌价准备、待摊费用等。虽然《小企业会计制度》与《小企业会计准则》在会计科目方面发生了较大的改变,但是不同的改变对小企业的财务影响的效果是不一样的。
1.现金改为库存现金,材料改为原材料,低值易耗品改为周转材料,应收账款分为应收账款与预付账款,应收股息分为应收股利与应收利息,应付工资与应收福利合为应付职工薪酬,这些科目的变化主要是名称改变,科目核算的内容基本没有发生改变,同时要素分类也没有改变,所以总的来说不会改变企业的资产总额、利润总额以及现金流量。
2.在《小企业会计制度》中有相关资产的减值准备科目,比如: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等。这是由于在《小企业会计制度》中,对于资产都基本需要在期末计提相应的资产减值准备,而在《小企业会计准则》中却不需要计提,只是在实际发生减值的时候,冲减对应的资产。因此,计提与不计提相应的资产减值准备,会对企业的资产与利润产生影响,对现金流量没有影响。《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将会在实际发生减值情况的会计期间之前,虚增小企业资产账面价值,同时虚增企业利润;在实际发生减值情况的会计期间,将会造成资产与利润比较明显的减少,对现金流量没有影响;从长期来看,资产与利润的总额不会发生改变,只是相当于改变了资产与利润的会计期间上的分配而已。比如;坏账准备,作为应收账款的抵减科目,如果在期末计提坏账准备时,应收账款账面净额减少,当期管理费用增加;如果不在月末计提坏账准备,只在确实发生坏账损失时进行确认,并冲减应收账款。
3.有些会计科目名称虽然没有多大的改变,但是在核算内容上却有所变化,主要有应交税金改为应交税费、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改为营业税金及附加等。这一类的变化,同样会影响企业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利润总额,甚至会影响企业的现金流量情况。应交税金改为应交税费以后,在核算内容上发生了改变,应交税费的内容更广泛一些,应交税费实际上除了应交税金以外,还包括以前计入其他应交款的内容,如矿产资源补偿费。由于应交税费、应交税金、其他应交款都是负债,在发生时都是记入贷方,而借方的科目没有变化,所以不会改变企业的资产、利润以及现金流量的账面价值。营业税金及附加的核算内容要比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的内容广泛一些,营业税金及附加还包括原来计入其他业务支出的一些内容,比如,其他业务收入中需要支付的相关税费。由于营业税金及附加是损益类科目,其他业务支出也是损益类科目,所以,科目内容的改变不会影响企业的资产、利润和现金流量。
(二)会计政策的改变对小企业财务的影响
根据以上《小企业会计准则》与《小企业会计制度》的比较,发现会计政策有所改变,下面将详细分析相关政策的改变对小企业财务的影响。
1.短期投资政策的改变对小企业财务的影响分析。短期投资的改变包括两个部分:短期投资核算内容的变化和短期投资业务处理的变化。短期投资的核算内容虽然也有所改变,但是这些核算内容的改变还是属于流动资产范畴内部的变化,同时又都属于现金及现金等价物范畴,所以不会影响小企业的资产、利润与现金流量。短期投资的业务处理的改变,主要体现在对在投资期间收回的股利或利润的处理方式不一样:在《小企业会计制度》中,不确认投资收益,直接冲减短期投资成本,而在《小企业会计准则》中 ,在投资期间收回的股利或利润是计入当期的投资收益。这样将会导致收回股利或利润的会计期间资产与利润虚增,而在处理短期投资的会计期间,资产与利润波动会较大幅度的减少,而现金流量基本上没有变化。
2.应收账款等相关资产处理的变化对小企业财务的影响分析。应收账款处理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小企业会计制度》中期末需要计提坏账准备,而《小企业会计准则》在期末不计提坏账准备,只是在实际发生坏账损失时冲减应收账款,并作为营业外支出来处理。这样的变化将会导致小企业在发生实际坏账损失的会计期间内,会虚增企业资产与利润,同时会导致发生坏账损失的会计期间内资产与利润突然减少,波动性比较大,对现金流量没有多大影响。
3.存货处理的变化对小企业财务的影响分析。存货业务处理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计价方法的变化、盘盈处理的不同以及期末是否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不同。存货计提跌价准备对小企业财务的影响与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一样,因此不再赘述。计价方法的改变,主要是《小企业会计准则》中取消了后进先出法,这个计价方法选择的改变只对那些改变存货计价方法的小企业有影响。从目前物价连续上涨的形势来看,取消后进先出法会导致原来使用后进先出法的小企业在更改存货计价方法的会计期间利润增加,资产与现金流量不会发生改变。而对于盘盈的存货的业务处理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小企业会计制度》中的存货盘盈时冲减管理费用,而在《小企业会计准则》则计入营业外收入,不管是冲减管理费用还是计入营业外收入,实际上都是计入了损益。不同的是:如果冲减管理费用,会通过增加营业利润的方式来增加小企业利润总额;如果计入营业外收入,则是通过增加营业外收支净额的方式来增加利润总额,两者最终都增加了小企业的利润,并且增加的金额是一样的,所以,对于存货盘盈处理方式的改变不会影响小企业的利润、资产与现金流量。
4.长期投资处理的变化对小企业财务的影响分析。长期投资处理的变化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小企业会计准则》中要求长期投资核算方法采用成本法,而《小企业会计制度》则可以按照实际是否控制与重大影响去选择成本法或者权益法;手续费等相关税费在《小企业会计制度》中是直接计入当期损益,而在《小企业会计准则》中则计入长期投资成本。实际上,对于小企业来说,资金的筹集占资金管理工作的绝大部分,资金的投资相对来说较少,比如长期股权投资的情况就较少。《小企业会计准则》中对于长期投资采用成本法的规定减少了业务处理的难度,减少了股权变动损益的确认,在目前股市长期处于熊市的大前提下,成本法的规定将会增加小企业资产与利润。手续费等相关税费计入长期投资成本而不计入当期损益,将会在当期增加小企业的资产和利润。《小企业会计准则》中长期投资期末不计提减值准备的影响与应收账款一样。
5.无法支付的应付账款的处理变化对小企业财务的影响分析。对于无法支付的应付账款,两者的处理有所不同:《小企业会计制度》中贷记“资本公积”科目;而《小企业会计准则》中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因此,这种变化将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利润总额增加,资产总额不变。
6.货币性及非货币性资产捐赠的处理不同对小企业财务的影响分析。对于接受货币性及非货币性资产捐赠的处理,两者有所不同:《小企业会计制度》中接受的货币性及非货币性资产捐赠借记“待转资产价值”科目,贷记“资本公积”科目;而在《小企业会计准则》中则借记具体的资产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因此,对于接受货币性及非货币性资产的捐赠的处理变化将会导致小企业接受捐赠的会计期间企业所有者权益减少,利润总额增加,资产总额不变。
7.销售退回处理的不同对小企业财务的影响分析。对于以前年度的销售退回的处理,两者有所不同:《小企业会计制度》对于报告年度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生的报告年度或以前年度的销售退回,应增设“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核算,并调整报告年度会计报表相关项目;《小企业会计准则》则简单得多,小企业已经确认销售商品收入的售出商品发生的销售退回(不论属于本年度还是属于以前年度的销售),应当在发生时冲减当期销售商品收入。因此,《小企业会计准则》的使用,将会减少发生销售退回会计期间的当期收入,进而导致当期利润的减少。
8.消费税、营业税的退回处理的不同对小企业财务的影响分析。对于消费税、营业税的退回处理,两者有所不同:在《小企业会计制度》中贷记“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科目,而在《小企业会计准则》中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这将导致小企业营业利润减少,营业外收支净额增加,但是利润总额没有发生变化。
9.融资租赁资产处理的变化对小企业财务的影响分析。《小企业会计准则》对于小企业融资租赁的固定资产不再要求按照租赁资产公允价值与最低付款额现值两者中的较低者作为会计计量的基础,而是要求小企业要按照租赁合同约定的付款总额和在签署租赁合同过程中发生的相关税费来确定。相比来说,《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处理相对简单,不需要对融资费用进行分摊,而直接计入成本,这样将会导致当期小企业资产总额和利润增加。
篇3
关键词:股票 小企业会计准则 企业会计准则 账务处理
一、《小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准则》的适用范围
(一)《小企业会计准则》的适用范围
《小企业会计准则》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符合《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小型企业标准的企业,并鼓励微型企业参照执行。下列三类小企业除外:(1)股票或债券在市场上公开交易的小企业。(2)金融机构或其他具有金融性质的小企业。(3)企业集团内的母公司和子公司。母公司是指有一个或一个以上子公司的企业(或主体)。子公司是指被母公司控制的企业。企业集团内的母公司和子公司均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企业,不涉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依照国外法律设立的企业。
(二)《企业会计准则》的适用范围
(1)符合《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小企业,可以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也可以执行《企业会计准则》。(2)《小企业会计准则》中的三种例外情形,执行《企业会计准则》,不得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3)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小企业公开发行股票或者债券的,应当转为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因经营规模或企业性质变化而成为大中型企业或者金融企业的,应当从次年1月1日起转为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已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上市公司、大中型企业和小企业,不得转为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
小企业是选择执行《企业会计准则》还是《小企业会计准则》,采取“自由选择、单项标准、一以贯之”的原则。大中型企业则应执行《企业会计准则》。
二、 投资股票的不同划分
本文所论述的购买股票,是指企业以赚取差价为目的从二级市场上购入的股票。
(一)《小企业会计准则》对投资股票的划分
《小企业会计准则》第八条规定:“短期投资,是指小企业购入的能随时变现并且持有时间不准备超过1年(含1年,下同)的投资,如小企业以赚取差价为目的从二级市场购入的股票、债券、基金等。”《小企业会计准则》对企业投资股票的相关账务按照短期投资计入。
(二)《企业会计准则》对投资股票的划分
《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第九条规定:“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应当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取得该金融资产或承担该金融负债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近期出售或回购。”《企业会计准则》对企业投资股票的相关账务按照交易性金融资产计入。
三、购入股票和收到现金股利的账务处理
(一)《小企业会计准则》的账务处理
《小企业会计准则》第八条规定:“以支付现金取得的短期投资,应当按照购买价款和相关税费作为成本计量。实际支付价款中包含的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应当单独确认为应收股利或应收利息,不计入短息投资的成本。”
(二)《企业会计准则》的账务处理
六、其他
(一)持有期间取得的现金股利
企业投资股票,在持有期间取得的现金股利,无论是参照《小企业会计准则》,还是参照《企业会计准则》都确认为投资收益。账务处理为: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投资收益”科目。因账务处理都相同,所以在此不做详述。
(二)对企业净利润的影响
1.如果企业购买股票、处置股票在同一个会计分期,则采用《小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准则》对利润总额的影响相同。
2.如果企业购买股票、处置股票不在同一个会计分期,则采用《小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准则》对利润总额影响有差异。(1)期末股票价格上涨,采用《企业会计准则》相比采用《小企业会计准则》会增加利润。因为股票价格上涨,采用《企业会计准则》,会增加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增加利润总额;采用《小企业会计准则》,不做账务处理,不影响利润总额。(2)期末股票价格下跌,采用《企业会计准则》相比采用《小企业会计准则》会减少利润。因为股票价格下跌,采用《企业会计准则》,会减少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降低利润总额;采用《小企业会计准则》,不做账务处理,不影响利润总额。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会计司编写组.小企业会计准则释义2011[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1.
篇4
【摘 要】 本文从我国小企业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入手,参考国际上其他国家的做法,对我国小企业会计目标、会计核算要求、会计确认、计量与报告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并对现有小企业的会计核算与会计报表问题提出了具体改进建议。
【关键词】 小企业; 会计目标; 会计核算; 财务报告; 改进建议
一、小企业会计信息使用者
小企业由于所有权相对集中,人员较少,经营权与所有权结合较为紧密,经营活动较为简单,对外筹资较少,因此报表使用者相对有限。小企业会计信息的主要使用者包括企业所有者与经营者、税务部门与金融部门等,小企业提供会计信息对内应满足企业加强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对外应满足税务部门、金融部门的需求。
(一)企业所有者与经营者
国家目前已退出对小企业所有权的控制,小企业的所有者多数情况下也是小企业的经营者,由于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基本重合,股份公司中普遍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在小企业中几乎不存在。小企业由于财力有限,企业普遍规模较小,融资能力较低,抗风险能力较差,因此所面临的持续经营风险往往高于大中企业。各国资料表明,小企业是诞生最快同时也是倒闭是快的企业。由于小企业的企业利益与所有者的个人利益是高度一致的,因此使得小企业所有者(也是经营者)十分重视内部经营管理和经济效益,要求会计信息能够帮助经营者了解企业的经营能力,满足资金管理、成本控制与考核、生产经营决策等方面的需要。
(二)税务部门的会计信息需求
小企业必须定期向税务部门申报与缴纳各种税款。税务部门历来是企业会计信息的主要使用者,主要关心的是小企业的账簿记录是否真实,是否能够提供有关的纳税信息,是否按税法要求及时、足额缴纳各项税款。因此税务部门必须通过会计报表进行税收收入监控。
(三)以银行为主的债权人
银行贷款是小企业外部融资的主要渠道,故银行等金融机构是小企业的又一主要会计信息使用者。但由于小企业本身就具有规模小,应变能力差,风险大的特点,银行在做出贷款决策时是慎之又慎,贷款满足率较低,小企业取得的银行贷款很大部分是以房屋等不动产作抵押或有信誉好的其他企业的信用担保。银行对小企业会计信息的需求上,主要侧重于借款原因、现金流量、还款能力和经营者个人信用情况等方面。
二、小企业会计目标的确定
上世纪六十年代以前,西方会计文献就已开始对“会计目标”进行关注,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1938年的一份研究报告中提到会计的目标是“有助于企业的运行,以达到其既定的目的”。六十年代后期,西方会计学界对会计本质的认识有了明显变化,“会计是一个经济信息系统”观念开始流行,会计目标的研究成为研究其他会计问题的前提。美国会计学会(AAA)1966年发表的《基本会计理论公告》明确提出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会计目标是为了实现以下目标而提供有关的信息:一是对有限资源的利用做出决策,包括辨认决策领域、确定目标与方向;二是有效地管理和控制一个组织内的人力和物力资源;三是记录与报告资源的受托责任;四是促进会计主体的社会职能并控制资源。美国会计原则委员会(APB)1970年发表的第4号公告《企业财务报表编制的基本概念与会计原则》提出:“财务会计和财务报表的基本目的是向财务报表的使用者(特别是所有者和债权人)提供有助于他们进行经济决策的数量化的财务信息,这个目的包括提供能用来评估管理当局履行经营管理责任和其他管理责任的效率的信息。”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关于会计目标的研究形成了两个代表性流派:受托责任学派和决策有用学派。受托责任学派认为会计的目的就是向资源提供者报告资源受托管理的情况,它应以客观信息为主;决策有用学派则认为,会计信息系统的根本目标就是向信息的使用者提供对他们进行决策有用的信息。在资源的所有权和控制权的分离现象变得极为普遍的情况下,建立在两权分离基础上的受托责任观念受到了普遍推崇。但在资本市场中,单一的受托方对应的是众多的委托方和潜在的委托方,资源的委托者与资源的管理者并不直接联系,从而使委托受托关系变得复杂模糊,在市场有关各方的投资和信贷决策中,会计信息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因此一种新的决策有用学派相应出现,并成为财务会计目标理论的另一个主流学派。决策有用学派得到了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英国会计准则委员会、加拿大会计权威组织等会计组织的支持。
我国的会计目标是受托责任观与决策有用观的结合。2006 年2月财政部颁布的修订后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明确规定:“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会计报告的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做出经济决策。”而对两权重合的小企业,所有者直接从事经营活动,企业管理层主要由所有者及所有者的家族成员控制,不可能产生管理层受托责任的概念,因此会计目标应体现为决策有用观,即“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能够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小企业会计制度》总说明第11条)。
如前所述,小企业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主要是企业的所有者(经营者)、税务部门与银行,因此小企业的会计目标应为满足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税务部门税收征管和银行融资决策的信息需求。
三、小企业会计核算要求
美国会计学界早在1976年就提出,让小企业遵守针对大企业而设计的会计准则对小企业来讲是一项很大的负担。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从1976年起开展了专题研究,研究认为小企业的经理是企业会计信息的主要使用者,按照一些公认会计原则编制的财务报表缺乏相关性且太过复杂,无疑增加了企业会计师的费用。美国会计职业界支持对小企业专门的统一会计准则的研究,会计师们赞成采用不同的准则,而银行家们则认为对小企业和大企业都需要相同的信息,应保持现状,但也并不反对简化某些会计准则。
英国会计准则委员会(ASB)1997年设立小企业会计委员会专门研究小企业会计问题,1997年了《小企业财务报告准则》,对小企业的会计处理进行一些豁免和简化处理,如对商誉等无形资产的会计处理、对固定资产减值的会计处理等。在信息披露方面做了简化,小公司只需提供简略型的资产负债表和报表注释,不必编报损益表和董事会报告书,小规模企业享有编制与提供现金流量表的豁免权,但会计信息应坚持真实性和公允性。
2001年9月,在日内瓦召开的联合国国际会计和报告标准政府间专家工作组第18次会议上,重点讨论并研究了《中小企业会计国际指南》讨论稿。会议认为,国际会计准则及各个国家制定的会计准则大体上是针对大企业和上市公司的,没有考虑中小企业的会计需求和特殊问题,这与中小企业的发展不相适应,中小企业的会计需求与大企业和上市公司存在较大的差别,若都按国际会计准则这样的标准来进行报告,无疑将增加中小企业的负担。若就中小企业另行制订一套会计标准,不符合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原则,现阶段可行的办法是在国际会计准则的基础上提出相关的豁免条款。小企业会计应具有以下特征:简单、便于使用;能够提供管理信息;尽可能地标准化;足够灵活,能适应企业的成长,并且具有提高中小企业随着其业务的扩张适用国际会计准则要求的潜能;兼顾纳税目的;适应中小企业的经营环境。
我国《小企业会计制度》是在遵循会计核算一般原则的前提下,借鉴国际惯例,结合我国小企业的实际情况,以《企业会计制度》为基础制定的。它与《企业会计制度》相比并无本质的区别,二者在会计基本前提、一般原则、会计要素等方面基本相同,二者的差别表现在:
第一,《小企业会计制度》是《企业会计制度》一定程度的简化。
对于相同的经济活动,《小企业会计制度》则在会计核算上更为简单,更易于操作。如对某些比较复杂的交易或事项,或者小企业较少发生的交易或事项,《小企业会计制度》在会计处理上可以适度简化。
第二,《小企业会计制度》尽量与税收法规相协调。
根据小企业会计的目标,小企业会计不可能与原来的《个体工商户会计制度》一样,完全从税收规定出发,成为单纯的为纳税服务的计税会计。首先,二者的目标不同,会计的主要目标是真实、完整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以便投资者、债权人、企业管理当局等会计信息使用者进行管理和决策;税法的基本目标是保证国家强制、无偿、固定地取得税收收入并利用税收杠杆进行宏观经济调控。其次,是由于二者所遵循原则的差异,会计遵循的权责发生制原则、配比原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等,税法遵循收付实现制原则、、据实扣除原则的差异、法定原则等。但由于税务部门是小企业会计信息的主要使用者,出于成本效益原则的考虑,小企业会计对于有关事项的会计处理尽量做到与税法规定相协调,达到简化、实用的目的,以减少不必要的纳税调整。这样在实现企业内部管理目的的基础上,既有利于税务部门稽核税额、照章征收,又有利于小企业提高工作效率,明确纳税义务,维护自身权益。
第三,《小企业会计制度》明确规定其适用范围为不对外筹集资金,即不公开发行股票或债券的企业,且小企业普遍采取的所有者与经营权两权重合的治理结构以及向外部融资的困难,使得小企业外部较少有投资者、债权人这样的利益相关者,因此对小企业向外部投资者、债权人提供决策有用信息的要求较低。从国际与国内银行对小企业融资决策的现实看,对小企业会计信息要求也较低。
第四,小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的重合使得小企业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基本上不存在,因此一般没有强制企业信息对外公开的要求。另外很多小企业正处于成长阶段,为保持竞争力不希望将自己的财务信息向公众披露。
四、小企业会计核算的改进
小企业的会计确认、计量与报告在符合会计基本准则的概念框架前提下,与大企业的标准应有所区别。应当:一是以简单为原则;二是在会计确认上适当考虑税法的要求,在对具体交易与事项的处理上,如果按会计要求与税法要求处理存在较大差异则按会计要求处理,如果二者差异不大且在一年内差异可以消失则按税法要求处理;三是会计计量上以历史成本原则为准,减少公允价值、市场价值、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应用,尽量减少会计选择与职业判断的空间;四是减少谨慎性原则的应用范围。
谨慎性原则是针对经营活动中的不确定因素,要求人们在会计处理时应保持谨慎小心的态度,充分估计各种损失与风险,不得高估资产和收入,不得低估负债与费用。《企业会计准则》计提八项减值、预计负债以及一些特殊业务的特殊处理,就充分体现了谨慎性原则。处理的主要目的是防止大企业、股份有限公司的管理层虚夸利润,粉饰业绩。谨慎性原则在会计核算中运用不慎,就会成为调节利润的工具,从而使会计信息失真。而小企业会计造假的主要目的是偷漏税款,本身并不具有虚夸利润、粉饰业绩的动机,并且小企业会计基础相对薄弱,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有限,对可收回金额、可变现净值或资产减值额等会计估计不能准确把握。因此尽管《小企业会计制度》对资产减值准备以及借款费用资本化等方面进行了简化处理,但对小企业还是过于复杂,增加了大量的税务调整。为防止小企业滥用谨慎性原则,减少谨慎性原则的应用范围,应对现有小企业会计核算进行改进。
(一)短期投资的期末计价与期间收益
《小企业会计制度》(以下简称《小制度》)规定小企业应当定期或在年末对短期投资按成本与市价孰低原则进行计价,对市价低于短期投资账面成本的差额,应计提短期投资跌价准备,计入“投资收益”。税法规定纳税人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不得扣除短期投资跌价准备金。
短期投资持有期间取得的现金股息,作为冲减短期投资成本处理,而不作为投资收益确认。税法规定上述现金股息应确认为当期收益。
由于短期投资是小企业购入能随时变现并且持有时间不准备超过1年(含1年)的投资,这两种处理的结果在较短的时间内对资产与利润是有影响的,但从一年的时间看基本上无差异,因此建议按税法规定对短期投资的期末计价和期间收益进行处理。
(二)坏账准备计提
《小制度》规定小企业坏账准备的核算方法有应收债权余额百分比法、账龄分析法、销货百分比法和个别认定法,而且对坏账准备的计提比例没有具体规定。税法规定坏账准备的计提方法只能采用应收债权余额百分比法,而且提取比例规定为5‰。
这部分差异如果发生,不仅要调整当年的应纳税所得,还会影响以后年度应纳税所得的调整。如果小企业能够按制度规定,对于不能收回的应收账款及时查明原因,对确实无法收回的批准作为坏账损失,冲销提取的坏账准备,则二者的处理结果差异并不大。因此建议坏账准备计提按税法规定处理。
(三)存货期末计价和减值
《小制度》对存货的计价采用历史成本原则作了修订,规定小企业应当定期或在年末对存货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原则进行计价,对可变现净值低于存货账面成本的差额,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并计入“管理费用”。税法规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不得扣除存货跌价准备金。
小企业资金有限,存货周转较快,基本上不存在为粉饰业绩而故意将已减值的存货长期存放的现象。因此《小制度》的处理办法不仅加大了税务调整的难度,同时对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意义也不大。
对1-3项,笔者认为,小企业会计制度除税法规定应收账款可计提坏账准备外,取消其它减值准备处理,允许小企业对资产减值采取直接转销法核算;对存在较大的减值和预计负债,则采用报表附注披露形式替代。
(四)债务重组收益与不需支付的债务
《小制度》规定债务重组产生的利差、不需支付的债务等,直接确认为权益,计入“资本公积”,不作为收入处理。税法规定债务重组产生的利差,不需支付的债务等,均属于企业的其他所得,应缴纳企业所得税。《企业会计制度》的处理方法是我国的特殊处理,这也是我国防止大公司为实现巨额收益,利用文件制造利润,造成股市的混乱而设计的。对小企业则无此造假动机。新会计准则对此已作修改。债务重组产生的利差、不需支付的债务所产生的收益本身是经营活动所形成的,应将之确认为“营业外收入”。这也与税法的要求达到了一致。
(五)借款费用资本化
《小制度》关于借款费用资本化处理较《企业会计制度》简化。按《小制度》规定只有专门用于固定资产借款的费用才能资本化。但借款费用资本化的资产范围,借款费用开始资本化时间,停止资本化时间,暂停资本化时间等方面与税法的相关规定都有较大的差异。而这种差异的存在会长期影响固定资产的资产价值,必然导致这项纳税调整差异(借款费用与折旧)长期存在,税务调整工作难度大。从方法处理角度看,《小制度》的规定更能公允地反映资产价值,因此建议税法可按会计准则的处理方案进行适当修改。
五、小企业会计报告的改进
《小制度》简化了基本报表的编制,要求小企业对外报送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选择报送现金流量表;简化了附表的编制,只要求一般纳税人编制“应交增值税明细表”;简化了会计报表附注的披露,着重披露“主要会计政策及变更、对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重大影响的日后事项、或有事项、与业主投资者主要往来”这几个项目。
(一)利润表的改进
《小制度》中小企业利润表的编制未考虑到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的要求。利润表仍然采用通用的会计报表格式和内容,对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所要求提供的数据很少涉及。
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是在利润表的基础上编制的,企业在计算当期应缴所得税时,在《小制度》计算的利润总额的基础上,加减纳税调整差异后,调整为应纳税所得额,并据以计算当期应缴的所得税。为更好地建立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与利润表的勾稽关系,便于税务检查,应对利润表进行改进。(表1)
(二)会计报表附注的披露应增加资产减值、资产担保抵押的信息
六、会计报表的审计
各国的会计实践对小企业一般没有强制对外公开会计报表的要求。小企业的会计报表可免于审计。
小企业的外部报表使用者主要是税务机关。税务审计与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目的不同。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目的是对被审计单位的报表公允性发表意见,其依据是公认会计准则;而税务机关所要求的是以税法为依据的税务审计,目的在于确保企业依法纳税,二者不可替代。注册会计师审计并不能满足税务机关监督企业依法纳税的要求,因此小企业的财务报表是否审计对于税务机关并没有影响。
在小企业有银行贷款的情况下,外部报表使用者则包括银行。但小企业大多是以房屋等不动产作抵押或有信誉好的其他企业的信用担保而取得的银行贷款,小企业所提交的会计报表是否经过审计对于银行的贷款决策并没有影响。
为解决小企业“融资难、贷款难、结算难”的问题,银监会2005年7月了《银行开展小企业贷款指导意见》,具体在贷款方式、抵押担保要求、风险控制、风险定价、还款方式、业绩考核以及问责制度等方面对银行传统的信贷管理要求进行了突破,并根据小企业贷款业务特点提出了新的要求。如在贷款方式上,银行应主要以借款人经营活动所形成的现金流量和个人信用为基础来确定发放贷款;在担保方式上,银行应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探索在动产和权利上设置抵押或质押,采取灵活担保方式,增加担保物品种;在贷款利率上,可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实行自主灵活定价;对小企业会计信息的需求上,主要侧重于借款原因、现金流量、还款能力和经营者个人信用情况等方面。因此,从发展的角度看,小企业向银行贷款,可就小企业现金流量、还款能力和经营者个人信用情况进行专项审计。
小企业从自身的发展出发,可自行选择是否对外披露简要资产负债表与损益表及附注。为维护企业社会信用和社会公众利益,小企业对外披露的报表必须接受外部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
【参考文献】
[1] 薛静.《小企业会计制度》.执行的有效途径.财会通讯,2005(3).
[2] 李斯和.小企业税收与会计协调.发展研究,2006(1).
[3] 陈毓圭,应唯.《关于中小企业会计国际指南》.会计研究,2001(12).
[4] 朱永永.《小企业会计制度》比较与借鉴浅析.集团经济研究,2006(36).
篇5
关键词:会计准则;历史成本;纳税调整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8-0091-02
一、体现内外结合的理念
20世纪90年代后,一些主要发达国家(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美国等)开始推行差别报告制度。例如,英国早在1997年制定了《小型报告主体财务报告准则》(FRSSE);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也在2009年7月制定了《中小主体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其做法是允许一些会计主体不按照某些会计准则的规定或是整个会计准则体系编制财务报告。差别报告制度主张不同的主体应遵循不同的会计准则,即会计标准的制定要适应不同企业的实际情况。目前,单独制定适用于中小企业或小企业的会计标准,减轻小企业在提供财务报告方面的负担,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
在结合国际通行做法下,中国充分考虑到小企业的会计目标、会计信息使用者需求、会计机构、人员配置、会计核算水平等特征,制定出台了《小企业会计准则》,体现了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特色在于,中型企业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小企业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有条件的允许执行《企业会计准则》,这些要求高于《中小主体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小企业会计准则》内容设计既符合中国小企业发展实际,也符合国际倡导的《中小主体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要结合各国实际加以应用的理念。
二、简化会计核算要求及方法
1.初始计量统一采用历史成本。(1)小企业以支付现金取得的短期投资,要求按照购买价款和相关税费作为成本进行计量(实际支付价款中包含的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扣除),不按公允价值计量(区别于企业会计准则)。(2)小企业的长期债券投资要求按照成本(购买价款加上相关税费减去实际支付价款中包含的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入账,不要求按照公允价值入账(区别于企业会计准则和小企业会计制度)。(3)自行建造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由建造该项资产在竣工决算前发生的支出(含相关的借款费用)构成,而不再是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必要支出(区别于企业会计准则和小企业会计制度)。其作为固定资产增加的时点为办妥竣工决算手续时,而非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4)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要求按照租赁合同约定的付款总额和在签订租赁合同过程中发生的相关税费等确定。不按照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公允价值与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两者中较低者作为会计计量基础。(5)非流动负债应当按照其实际发生额入账,而不再要求按照公允价值入账。(6)资本公积仅包括资本溢价。资本溢价是指小企业收到的投资者出资额超过其在注册资本或股本中所占份额的部分。无其他资本公积部分。(7)收入的确认,要求小企业以发出商品或者提供劳务交易完成和收到货款或取得收款权利为标准,减少关于风险与报酬转移的职业判断,同时就几种常见的销售方式明确规定了收入确认的时点,不再要求遵循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采用分期收款方式的,在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确认收入。收入的计量,要求小企业按照从购买方已收或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确定销售商品收入金额,不再要求小企业按照从购买方已收或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或者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的公允价值确定收入的金额。(8)小企业(批发业、零售业)在购买商品过程中发生的费用(包括:运输费、装卸费、包装费、保险费、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和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等)构成销售费用,而《企业会计准则》要求计入购入商品产品成本。
2.后续计量采用简化核算法。(1)短期投资持有期间确认的投资收益(股利、利息等),计入投资收益,而不再冲减投资成本处理(区别于小企业会计制度)。(2)对长期债券投资的利息收入要求在债务人应付利息日按照债券本金和票面利率计算,不要求在债务人应付利息日按照其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债券的折价或者溢价在债券存续期间内于确认相关债券利息收入时采用直线法进行摊销,而不采用实际利率法摊销。(3)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要求小企业统一采用成本法进行核算。在长期股权投资持有期间,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应当按照应分得的金额确认为投资收益,不要求严格区分投资前被投资企业实现的利润的分配还是投资后被投资企业实现的利润的分配。企业不再按照长期股权投资在持有期间,根据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的影响程度及是否存在活跃市场、公允价值能否可靠取得等情况,分别采用成本法和权益法进行会计处理。(4)长期借款应当按照借款本金和借款合同利率在应付利息日计提利息费用,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财务费用,不按照借款摊余成本和借款实际利率计算。
3.资产减值不计提减值准备。2005年实施的《小企业会计制度》对各项减值均予以确认,这一规定与所得税法中对资产损失的认定存在差异,因而形成了会计所得税与纳税所得之间的暂时性差异,需在申报纳税时进行调整。而《小企业会计准则》充分考虑到小企业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对任何资产都不计提资产减值准备。(1)短期投资不再计提短期投资跌价准备。(2)小企业应收及预付款项符合条件之一的,发生时,减除可收回的金额后将确认的无法收回的应收及预付款项,作为坏账损失。(3)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股权投资等不再计提减值准备,发生时作为损失处理。
4.“营业外收支”赋予新内容。《小企业会计准则》扩大了“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科目的核算内容。(1)小企业发生的资产损失,即:现金短款、应收及预付款项的坏账损失、存货的盘亏、毁损、报废损失,长期债券投资损失、长期股权投资损失等,于实际发生时计入营业外支出。该规定不再通过管理费用、投资收益、营业外支出或资产减值损失等会计科目核算,统一在“营业外支出”科目核算。(2)小企业发生的非流动资产处置净收益、存货盘盈收益、外币汇兑收益、出租包装物和商品的租金收入、已作坏账损失处理后又收回的应收款项等,于发生时计入“营业外收入”。(3)对固定资产盘盈,不再要求作为以前年度差错,不调整以前年度未分配利润,而是作为“营业外收入”处理。
5.所得税采用应付税款法核算。《小企业会计准则》要求企业采用应付税款法核算所得税,将计算的应交所得税确认为所得税费用;《企业会计准则》要求企业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在计算应交所得税和递延所得税的基础上,确认所得税费用。
6.会计政策变更及差错更正采用未来适用法。《小企业会计准则》要求小企业对会计政策变更、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均应当采用未来适用法进行会计处理;《企业会计准则》要求企业根据具体情况对会计政策变更采用追溯调整法或未来适用法进行会计处理,对前期差错更正采用追溯重述法或未来适用法进行会计处理;对会计估计变更采用未来适用法进行会计处理。
三、会计信息披露简化明确
1.取消了外币财务报表折算差额。《小企业会计准则》要求小企业对外币财务报表进行折算时,应当采用资产负债表日的即期汇率对外币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的所有项目进行折算。
2.简化了财务报表的列报和披露。小企业的财务报表至少应当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附注四个组成部分,小企业不必编制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变动表。考虑到小企业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小企业会计准则》对现金流量表也进行了适当简化,无须披露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当期取得或处置子公司及其他营业单位等信息。
四、与税收法律相协调
小企业最主要的外部会计信息使用者之一是税务部门。为满足税收征管信息需求,《小企业会计准则》大大减少了职业判断的内容,基本消除了小企业会计与税法的差异。其主要表现在:(1)资产损失确认与计量与税法保持一致。小企业不再资产减值准备,发生时符合条件的列为损失,与所得税法保持一致。(2)资产折旧年限和无形资产摊销期限与税法保持一致。《小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小企业应当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并考虑税法的规定,合理确定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和预计净残值;无形资产的摊销期自其可供使用时开始至停止使用或出售时止,有关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了使用年限的,可以按照规定或约定的使用年限分期摊销,小企业不能可靠估计无形资产使用寿命的,摊销期不得低于十年。这些规定与所得税法保持一致。(3)长期待摊费用的核算内容和摊销期限与税法保持一致。《小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小企业的长期待摊费用包括已提足折旧的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经营租入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固定资产的大修理支出和其他长期待摊费用等;长期待摊费用应当在其摊销期限内采用年限平均法进行摊销。其对长期待摊费用的核算内容、摊销期限均与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的规定完全一致。
五、与《企业会计准则》相衔接
《小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准则》虽适用范围不同,但相互衔接协调。如,小企业不经常发生甚至基本不可能发生的交易或事项未作规范,这些交易或事项一旦发生,可以参照《企业会计准则》中的相关规定进行会计处理;对于小企业今后公开发行股票或债券的,或者因经营规模或企业性质变化导致不符合小企业标准而成为大中型企业或金融企业的,应当自次年1月1日起转为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小企业转为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时,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38号——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等相关规定进行会计处理。
综上所述,《小企业会计准则》以国际趋同为理念,以《会计基本准则》依据,以中国小企业发展的实际为根本,以规则为主导,规范了小企业的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行为。它的贯彻实施,将会促进小企业可持续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1] 财政部.小企业会计准则[Z],2011-10-18.
篇6
关键词:中小企业;投资管理;计划制定;科学决策
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体系中占有近九成的份额,是我国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基础,但其发展却不容乐观,总体来说还是处于天然的弱势地位。究其原因,我国中小企业在财务管理中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这些问题阻碍了中小企业的发展,甚至对我国经济造成了不小的影响,阻碍了社会的进步,广为社会各界所诟病。投资管理是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小企业突破经营瓶颈,提高盈利能力,实现企业目标等有着重要的作用。而国内大多数关于中小企业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融资方面,很少有从投资角度分析。本文希望能够分析中小企业的投资管理问题,引导我国中小企业合理、科学地进行投资管理等活动。
一、投资管理
投资管理,从概念上来说,就是利用现有资金获得利润的行为。投资决策已经成为公司所有的决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是由于投资管理是基于现金的管理,企业通过流动的资金获得超额收益。企业的投资决策如果发生失误,其后果是相当严重的。因此公司的最终决策者和其他的财务管理人员在投资的过程中不应该急躁和激进,尤其是公司所面对的投资具体资金规模比较大的特点时,更需要冷静、全面、专业地给出综合的分析,在风险和收益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使我国中小企业的股东财富达到最大化,使企业又好又快地发展。投资管理作为我国中小企业增强竞争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应当引起高度的重视。
二、我国中小企业投资的类型
首先,需要对我国中小企业的投资类型做一个简单地分类:
1.项目投资和证券投资
项目投资是直接将企业拥有的部分资金投放到生产活动当中,以此为基础使企业盈利;而证券投资这种投资方式则是把企业拥有的一定数额的资金投入到证券市场、货币市场中的金融资产,从而获得利息或者利润。
2.长期投资和短期投资
长期投资是指投资的影响持续一年以上的行为。长期投资又被叫做资本性投资,在股票和债券中广泛地使用,可以在有需要的时候脱手变现,但其中具有生产经营性的固定资产投资,是比较难改变的。长期投资在某些时候是专指投资固定资产。短期投资则是指一年或一年以下的投资行为,短期投资又被叫做营运资产投资或是流动资产投资。
三、我国中小企业在投资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1.投资能力低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互联网金融逐渐为企业所接受,也对实体银行业产生了较大的冲击。网络经济的发展,也对我国中小企业投资管理中投资对象的选择、投资方式的取舍、投资收益等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我国中小企业的决策者提出投资的决策,往往是依据自身的经验或者是市场上的热门来决定,在投资时明显创新能力严重不足,而且中小企业很难像大企业一样拥有雄厚的资金来学习提高决策者和管理层等的实物投资的能力,互联网投资的能力等等,网络经济的快速进步给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并未如预期般迅速带来巨大的收益。
2.投资缺乏科学性
(1)投资对象选择有误
在所处的网络经济时代,信息的变化速度超出人们的想象。这就要求企业在投资决策时慎选投资对象,既要关注所投资对象的发展趋势,又要关注到企业自身是否具有科研、人才、体制等方面的实力。但在实际中,我国中小企业选择投资项目时常被行业报酬率、所谓“热门”投资产品和投资服务所吸引,并没有根据中小企业的资金储备、规模等自身条件来进行投资,使得投资的效率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另外,不少的我国中小企业选择的投资对象为企业的固定资产,常常忽略了商誉等无形资产的影响,不得不指出,企业发展的内部源源动力不少是源于一些重要的无形资产。
(2)投资工具运用死板
在所处的网络经济时代,各种生产要素更加迅速、自由地流动和变化着,由此带来了一些对企业生产和经营不利的风险。一般来说,许多的金融产品,比如期权、期货、债券等,都能给企业带来较大的收益,但往往却放弃了对此类杠杆效应较大的金融衍生产品的投资。造成我国中小企业投资工具运用不当的原因,可能在于相关投资人才的缺乏,错误地认为金融衍生产品不适合投资,对投资工具的认识和掌握的人才远不如大企业所拥有的。
(3)投资方式单一
面临着网络经济快速发展,专业技能已成为我国中小企业在选择财务管理、企业决策等方面人才时看中的地方。当我国的中小企业在面临一些实力雄厚的企业竞争时,也需要通过一些中介性的机构给予专业的外包服务,促进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可是,到目前为止,并非所有的中小企业都将企业投资管理的重心转移到专业性投资上来,更不要说依靠必须花费可能不少的资金才能获得的专业的外包服务。而造成这方面的原因,可能是由于我国中小企业的资金不足,限制了企业投资的模式选择。
(4)盲目追求短期利益
我国中小企业,在投资决策中,盲目地追求眼前的利益,而将中小企业未来的发展抛诸脑后,使得制定的投资目标不具有战略意义,投资管理行为存在着较大的风险。这不利于中小企业长期的发展,尤其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中,很可能会面临破产等严重后果。
四、我国中小企业科学合投资的意见
1.转变投资理念
我国中小企业投资决策者应转变投资理念,更加规范地从事企业的投资活动。企业的决策者不应当固步自封,还应当不断地学习了解新的知识,与时俱进,为企业的科学决策提供保证。我国的中小企业应当正确认识外包服务,增进与专业律师事务所、会计事务所的沟通和合作,使得中小企业的经营和管理效率能够更近一步,从而达到投资增值的目的。
2.投资决策制定科学的计划
我国的中小企业需要制定完善、科学的投资管理计划,并且,应当随着企业在各个阶段的实际状况作出相应的调整和改善,使企业能够通过投资盈利,能够使企业的投资者对该企业有信心,才能使企业获得源源不断的资金支持;企业还应当重视企业文化的建立,让企业员工更有凝聚力和归属感,让企业文化促使中小企业的每一个员工为企业努力;最后,我国的中小企业也应当建立适当的监督和管理机制,辅助科学的计划的有效、有序地实施。
3.加强投资能力水平
我国的中小企业需要不断挖掘投资活动的创新能力,选择具有竞争力的投资项目、不断强化企业投资风险控制意识、坚持以股权投资为主的投资方式、以及充分借助投资中介的力量才能实现有效的投资增值等目标。
五、结语
综上所述,投资管理对我国中小企业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对此进行深入地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深入剖析我国中小企业投资管理的类型,其中存在的投资能力低和投资缺乏科学性等问题和这些问题的成因,最后给予中小企业提高投资管理水平需要通过转变投资理念,采用规范的管理制度来从事相关的投资活动,制定科学合理的投资计划和资金使用计划,挖掘投资活动的创新能力等意见和建议。
参考文献:
[1]Morck,R.,Shleifer,A.,Vishny,R.Management ownership and market value tion.[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1988(20).
篇7
关键词:会计 教学内容 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6(a)-0165-01
多年来,我国会计职业教育高职、中职《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大学本科一样,都是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原则要求设置的,只是稍作删减。这样的教学内容,高、中职学生难以学懂,且在实际工作中也不实用。
据财政部相关资料称,我国小企业占企业总数的97%以上,《企业会计准则》中规定的经济业务很多在小企业中就不发生,其中有的会计处理方法,在小企业中没有必要、也难以做到。《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的会计业务和处理方法,只适用于大型上市公司,对绝大多数小企业并不实用。为此,财政部于2011年颁布了适用小企业的《小企业会计准则》,从2013年开始在小企业实施。
由于97%以上的企业都是小企业,也就是说会计专业毕业生绝大多数在小企业工作,对于高、中职毕业生来说,无疑就业去向都是小企业。另外,从高、中职学生的知识水平来看,也只能适应小企业会计工作,最多只能接受《小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的会计处理方法,这从近几年高、中职学生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的合格率就可以证明。据笔者调查,几所高、中职学校近几年学生在校期间会计从业资格证的合格率和会计初级专业技术资格合格率数据如下表。
通过对有关学校的了解,陕西省高职学生在校期间会计从业资格证的合格率为70%~80%左右,会计初级专业技术资格合格率为5%左右;中职学生在校期间会计从业资格证的合格率为10%左右,会计初级专业技术资格合格率在2%以下,并且逐年下降。
这些数据说明,绝大多数高、中职学生达不到初级专业技术资格水平,中职学生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都很困难。
因此,笔者认为,无论从必要性还是可能性来看,会计职业教育《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内容,应当以《小企业会计准则》为标准。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初级会计实务》科目的内容也应该按照《小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设置。
具体教学内容,高职层次可以完全依据《小企业会计准则》,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资产
1.1 流动资产
(1)货币资金: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
(2)短期投资:包括取得短期证券、分得股利或利息、出售。不核算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3)应收预付款项:包括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应收股利、应收利息、其他应收款、预付账款。其中坏账损失核算采用直接转销法。
(4)存货:包括原材料、库存商品、周转材料、委托加工物资等。原材料核算包括实际成本和计划成本法,存货发出计价包括个别计价法、先进先出法和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不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1.2 长期投资
(1)长期债券投资:包括购入债券、应收利息、折价溢价摊销、处置。折价或溢价摊销采用直线摊销法,不计提减值准备。
(2)长期股权投资:包括取得股份、应收股利、处置。采用成本法核算,不计提减值准备。
1.3 固定资产
包括固定资产的取得、折旧、修理、改扩建、减少、处置。融资租入固定资产按租赁付款总额和相关税费计价入账;固定资产日常修理费计入产品成本或管理费用,大修理费用按尚可使用年限分期摊销;不计提减值准备。
1.4 无形资产
包括无形资产的取得、摊销、处置。采用直线摊销法,不计提减值准备。
2 负债
2.1 流动负债
包括短期借款、应付预收款项、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应付利息等。
2.2 非流动负债
包括长期借款、长期应付款,不包括应付债券。应资本化的利息费用,在竣工决算前一律计入在建工程科目,不计算开始和暂停资本化的时间。
3 所有者权益
包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不包括股份有限公司的股票筹资。
4 收入
包括商品销售收入、提供劳务收入、资产出租收入。
5 费用
包括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6 利润及利润分配
包括营业外收支、所得税、利润分配。所得税费用按应付税款法核算,不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
7 财务报表
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附表,其中现金流量表取消补充资料部分。
中职学生就业去向一般为微型企业,微型企业的经济业务更简单,中职生的接受能力也较低。因此,中职层次的教学内容,应在上述高职层次教学内容上再精简一部分内容。主要是在资产核算中,精简一些不常用且难度较大的内容。货币资金中取消其他货币资金;取消短期投资;存货核算取消计划成本法,只讲实际成本法;长期债券投资中取消折价溢价摊销;长期股权投资只做简单介绍;固定资产折旧只讲年限平均法,取消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财务报表中取消现金流量表。
总之,近些年,我国会计职业教育《财务会计》课程存在教学内容难度偏大而在绝大多数企业不实用的问题,教学内容不适应实际工作需要,也不适应学生的实际水平。我们应当改革现行教学内容,才能适应职业院校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就业需要。《小企业会计准则》正是我们教学内容改革的标准。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 短期资产;应收账款;预付账款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listed company short-term asset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management of inventory, accounts receivable, accounts prepaid, short-term investments, the monetary fund of a detailed analysis to find out the problem, make a list of the key, and then through the analysis on the part of the in-depth understanding of finding the causes of your problems, according to the specific reason to fin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ccording to the countermeasure solutions we can further improve the listed company short-term asset management.
Keywords: short-term assets; Receivables; Advance payment.
中图分类号:F27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一、上市公司及短期资产的概述
1、上市公司的内涵
上市公司是指依法公开发行股票,并在获得证券交易所审查批准后,其股票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公司是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具有股份有限公司的一般特点,如股东承担有限责任、所有权和经营权。股东通过选举董事会和投票参与公司决策等。
2、短期资产的内涵
短期资产是企业一种很重要的资产形式,它是企业开展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的保障,也是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最重要体现。一般来讲,短期资产主要由存货、应收账款、预付账款、短期投资、货币资金等组成。
二、上市公司短期资产存在的问题
1、存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上市公司的经营管理表现出基础薄弱、起点较低,其管理仅停留在单打独斗的家族传统粗放型的管理层次上,无健全的、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更没有认识或重视到企业存货控制和管理是生产经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1)存货储量不合理,资金占用过大根据分析提供的资料,一般情况下企业存货资金平均占用为流动资产总额的40%―50%,也可因行业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2)存货管理不规范,造成账实不符,信息失真部分企业只顾眼前利益,而忽略了企业长远发展,账务处理不规范,实现销售不做销售收入,不按实际结转库存产成品,对收回货款不列账,形成资金体外循环,造成存货账面数大于实际库存数,账实不符;部分相关联企业之间的货物转移,双方不签定代销合同,代销或赊销商品不如实计入库存,形成实物数大于账面数;部分企业不按规定设置保管员岗位,不按规定设置明细账。
2、应收账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为了抢占市场,盲目赊销。一些企业在进入当地市场之初,为了尽快地打开营销局面,在事先未对付款人资信度作深入调查、对应收账款风险进行正确评估的情况下,采取与客户签订短期的、一定赊销额度的销售合同来吸引客户,扩大其市场份额,于是产生了较高的账面利润。
(2)企业间相互拖欠。有些企业由于资产结构不合理,或是由于注册资本偏小,或是由于经营不善,自身积累不够,造成企业经营流动资金短缺,因此,在企业间常常是先货后款,相互拖欠,有的企业故意拖欠货款,社会普遍缺乏诚信,也形成了部分应收账款。
3、预付账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预付账款”会计科目使用混乱
“预付账款”的核算范围有明确规定,它只能反映按购货合同规定,在取得合同规定的货物之前预先支付给供货方的定金或部分货款。不属于“预付账款”的经济事项不应在其中核算。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企业购置机器设备、 厂房的预付款或预付在建工程款等误记入“预付账款” 。第二,职工借支而预付的材料款误记入“其他应收款”科目。第三,将企业预付工程款和预付的土地使用权款误记入“在建工程”。
(2)“预付账款”长期挂账影响损益和税收。企业按购货合同预付货款后,由于有的供货单位不开发票,有的供货单位可能倒闭或撤消,有的未倒闭但时间达两年以上不可能开发票,财务人员不对这笔经济业务进行账务处理,致使预付账款长期挂账,影响当期损益。
(3)报表纰漏不准,资产负债表中的预付账款项目填列不正确。会计期末,财务人员在编制资产负债表时,往往容易将应付账款和预付账款合并计算。
4、短期投资管理存在的问题
(1)资金运作的风险较高。有些单位在证券市场买卖有价证或委托投资机构理财,风险较大,还有一些单位在高息诱惑下,在一些银行非银行金融机高息存款,到期存款不能收回,造成损失。
(2)内部人员私自挪用问题。财务部负责人将公司投资资金存款户中一部分资金划入自己个人资金帐户,进行各种股票买卖和认购新股,将几十万获利全部纳入了个人腰包,给公司造成重大损失。
5、货币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
(1)存放在基本存款帐户以外的存款较多,存在大量的资金沉淀,资金的使用没有达到高效运作,合理配置的目的,资金的利用效率仍有待于提高。
(2)对大额资金的使用和流向控制不严,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战略,尤其是少数单位以其现存部分闲置资金,盲目的对外投资,对外借款等,投资一些风险高,收益低,回收期长的项目,破坏了资金的良性循环,使企业背上了新的包袱。
三、上市公司短期资产管理中解决问题的对策
1、对存货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1)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发挥存货内控制度的作用目前,部分企业对存货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尚不够重视,造成存货库存量过多、占用资金过大,给企业带来的损失难以估量,其主要原因就是没有建立健全存货内部控制制度。
(2)加强存量信息追踪分析,严格存货控制管理中小企业经常出现管理人员对存货库存量信息掌握不及时或过于“自信”,而导致对企业存货需求的预测比实际需求量要大得多;还有企业与顾客的关系上体现出太多人情化,促使他们进行采购并储存顾客需要的所有的存货。
(3)增强自律观念,营造适合中小企业发展环境企业在抓好自身内部管理,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的同时,应加强与各级工商、税务等政府部门的沟通、联系,争取各职能部门在政策、技术和环境等方面的支持和帮助。
2、对应收账款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对企业而言,应收账款管理的总目标是企业价值最大化。现代财务理论关于财务目标的表述中企业价值最大化是主流观点。所以我们认为应收账款管理的总目标应该是企业价值最大化。反映应收账款周转速度的财务指标是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平均收款期。应收账款周转率越高,平均收款期越短,说明周转速度越快。加快周转意味着企业只用较少的应收账款就能够实现较多的销售额,或用同样数额的应收账款能实现更多的销售额,这就增强了企业赚取利润的能力。企业在实现其应收账款管理的具体目标的同时,也就实现了其总目标。
3、对预付账款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1)建立健全预付账款管理责任制度。财务部门工程管理人员负责预付账款中的设备管理工作,材料核算人员负责预付账款中的材料借款管理工作,供应部门负责预付账款的清查催收工作。
(2)建立预付账款的控制制度。发生预付款项时必须签订合同,合同经各有关部门会签后,上交一份财务部备查。
(3)建立预付账款台账管理制度。财务部门应与客户协商,要求客户建立预付账款台账,详细反映各客户预付账款的增减变动、余额、发生时间、对方负责人、经办人、目前对方的经营状况、预付账款的清理情况、清收负责人和经办人等信息。
(4)建立健全预付账款清理责任制度。按照供货合同或提供劳务合同的协议, 指定专人做好结算和催收工作,制定工作计划,按期定额回收 防止可能的意外和损失发生。供应部门经办人要按购货合同规定的时间组织交货,验收入库,并在7日内报销。如超过报销期限,每天按预付金额的千分之三收取经办人资金占用费。
(5)建立财务人员培训制度。财务人员要不断接受继续教育,熟练系统地掌握会计理论知识和预付账款的运用,不做错账。
(6)建立单位负责人的责任制度。单位负责人应对本单位采购与预付款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以及采购与预付款业务的真实性、合法性负责。
(7)建立预付账款和定金的授权标准制度,加强预付账款和定金的管理。
4、对短期投资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1)投资前应做好市场调查,应对企业的违规行为进行严格把关核对企业回收与付出的资金是否与银行账户中的资金数额一一对应,未达帐项是否真实。这样,既可以控制企业的多头开户,又可以防止企业利用未达帐项来调节利润。,
(2)清理会计人员队伍,加强内部人员管理。企业领导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财经法规,端正经营意识,不应徇私枉法,贪污公款,严格结算秩序,坚决制止企业除每月工资外的大额现金提款,配合其他稽查部门将大额提款的走向弄明白,帮助企业做好货币资金的管理,坚决制止企业私设“小金库”和随便乱用库存现金。
5、对货币资金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1)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合理配置,完善经营结构,减少基本存款以外的账户,从而达到高效运作
(2)加强对大额资金的使用和流向控制,尤其严控少数单位以其现存部分闲置资金,防止盲目的对外投资,对外借款等,投资一些风险低,收益高,回收期短的项目,促进资金的良性循环,使企业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慧立. 浅谈应收帐款的管理[J] .中国科技财富.2010(14)
[2]马化征. 浅析加强企业应收账款内部控制[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18)
[3]陈赛娟. 企业存货管理的思考[J].财经界(学术版).2010 (02)
篇9
关键词:企业 项目投资 投资决策
一、企业项目投资的方式和领域。
由于我国中小型企业存在先天的一些缺陷,这就导致我国中小企业大多采用对内投资方式。目前我国对于中小型企业采取的是扶持的态度,近几年中小型企业发展迅猛。但是他们的资金不是很大,所以投资能力有限。投资的领域大部分为中短期投资,且涉及的领域科技含量不是很高。目前中小型企业投资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一是对现有的生产线进行扩大,以促进再生产,提高经济效应。二是主打产品进行更新换代。很多的中小型企业主要靠一两件主打产品在市场上生存,由于产品自身也存在也有一定的生命周期,时间长了自然会落后于市场,那么企业就有可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被淘汰。三是提升生产设备的现代化水平。没有先进的生产设备,产品的更新换代自然会存在很大的困难。四是加大对人力资源的投资力度。拥有管理型人才和技术型人才,是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基础。然而实际的情况是由于企业的规模较小,对于人才的吸引力较弱,所以很多都缺少相应的人才。因此,小企业要对人力资源进行投入,且这种投入是十分必要的。相对而言,大型企业的投资优势较为突出,他们投资涉及的领域很广,大部分的投资项目科技含量较高,且资金充足,所以大型企业的投资一般都是长期投资,这也符合大型企业长期的战略发展需要。无论对内还是对外投资,由于规模大回报期长,因此他们的行为都会得到当地政府部门的关注,往往能得到政府的支持,这些支持是目前中小型企业无法得到的。
中小企业的规模和自身实力都是有限的,它的发展和投资战略会受到自身因素的干扰。且其中大部分都是家族型企业,这些企业的管理难度大,权利分散,这都是影响中小型企业发展的阻力。同时由于市场竞争力不是很强,缺乏较强的抗风险的能力,加之没有建立相应的市场认可度和品牌认知度,所以中小型企业的融资很难通过银行等国家渠道,而是依靠民间资本,其中一部分的中小企业扩大投资只能依靠自身的资本积累。这就导致他们对于投资是很谨慎的,往往采用短期的投资来获得收益。其次,他们普遍缺乏战略的眼光,很少进行长期投资。这是由于长期投资会加剧他们资金的流动量。它们对于投资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增加收益,短期投资符合他们的习惯和实际情况。但是由于长期的将注意力关注与短期投资,这容易使企业没有一个长期的发展规划。很多的中小型企业发展之后,却没有大企业那种魄力和胆识。相较而言,大型企业在管理上没有家族的制肘,管理的力度都很强。大型企业融资能力也比较强,较容易争取到银行贷款。而且由于大部分的企业都是上市公司,投资行为需要受到多方面的监管,规范性要求比较高,对于投资风险分析很明确,敢于下大成本的投资。同时,他们还往往会利用地方政府的支持,取得更多的优惠政策和支持,获得更高的投资回报。
二、对于项目投资决策方法分析
目前使用的投资决策分析方法很多,不同的方法能从不同的方面反映项目盈利能力和风险水平,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不会仅使用一种方法,而是会同时采用几种不同的方法进行项目分析,得出综合的评价,以提高决策的准确性。
(一)净现值法
通过对比收益之后呢能获得现金量和未来投资需要的付出的现金量之差,如果未来带来的现金的流动量低于投资之前的现金流动量,那么该项目可以不考虑。它是一种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的方法。当两者之差是正数时,这个项目才有投资的价值。在面对二个及以上的可供参考的投资方案时,应当以净现值方案较大者为优。
(二)平均报酬率法
平均报酬率是项目投资寿命周期内平均的年投资报酬率,又称为平均投资报酬率。先确定一个企业所要求达到的平均报酬率。在进行项目投资决策时,单个项目投资的选择上,只有高于要求达到的平均报酬率的方案才能入选,而在有多个方案的互斥选择中,则应当选择平均报酬率最高的那个方案。
(三)内含报酬率法
内含报酬率是指投资项目的净现值等于零的贴现率,或使未来现金流入量现值等于未来现金流出量现值的贴现率。在只有一个备选方案的决策中,如果内含报酬率大于或等于企业资本成本或必要报酬率时,就可采用。反之则应放弃。在几个备选方案的决策选择时,应选择内含报酬率超过资本成本或必要报酬率最多的。
(四)收益指数对比法
在实际的投资中,将未来可能的收益总额和当初进行投资的数量进行相除,如果得到的指数是大于1的,那么项目是可行的,反之如果指数是小于1的,那么这个项目是不可行的。
(五)单位时间收益法
单位时间收益法就是计算一定时间内的收益量,一般是一年为单位。同时比较自己投资的大小,将整体投资除以基准回收时间。通过对比,在投资中的标准是:通过对比实际的单位时间收益和基准回收时间的时间收益,如果实际的单位时间收益高于基准回收时间的单位时间收益,那么项目可行。反之,不可行。如果实际单位时间回收收益高于基准单位时间收益一倍才是可行的。
(六)战略发展法
这需要企业高级管理层对于未来的准确预见。判断的标准是:项目是否符合企业未来发展的需要,是否符合公司的长远目标。对于这个方面,很多的大型企业的态度是谨慎的,他们更倾向于稳妥的投资方式。而中小企业由于是家族式管理,容易形成意见的一致性,对市场反应较快、能及时把握机会,这就导致他们敢于冒风险的。在一定情况下他们的收益率往往高于大企业。
三、影响企业投资决策失误的原因
造成企业效益低下的原因有很多种,但是主要有政策因素、行业因素、企业经营管理不善、投资失误等。很多企业在讨论和研究投资失败时,往往强调客观因素,缺乏对自身深刻的认识。投资失败的原因主要有以下的几种:第一,在投资前缺乏必要的投资对象和投资市场整体情况的分析,企业对于投资的市场分析不够。第二,对投资空间的认识存在思想误区,往往不善于发现投资目标,只能坐失良机。第三,缺乏对投资项目的实际研究与论证。投资时没有从实际情况出发,对于投资项目的行业整体和周边区域的认识不到位。缺乏项目的可行性研究。许多的企业将可行性研究搞成了可批性研究,只是为了获得批准,忽略了实际的经济效应。第四,决策带有盲目性。很多企业的投资决策机制不合理,往往是企业领导的“一言堂”。企业领导不从本企业所处环境角度研究,仅仅是脑袋一热就拍板,容易造成盲目决策,造成投资决策的随意性、主观性、盲目性和独断性, 决策过程过长,易失去市场先机,决策层对于市场的反应速度过慢。第五,决策信息少,缺乏第一手的资料,往往是什么热门投资什么,不顾自身发展需要,一哄而上, 缺乏“主见”,从而导致决策认识失误,最终导致投资失败。
四、对于提高企业投资水平的一些建议
为了能够进行科学投资,防范和降低投资带来的风险,企业在投资决策过程中应做到以下几点:第一,企业应建立起规范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既要深刻研究和认识企业外部市场的发展规律,根据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开展投资;也要明确企业自身的发展目标,制定发展战略规划,以战略为导向进行投资。第二,重视项目的可行性研究。要对准备投资的项目进行反复的市场调查,以检验项目可行性。企业不仅要学会借助“外脑”,善于听取行业专业人士的意见,借助他们的知识,而且还要自主创新,在自身擅长的领域发展加强投入,占领市场的先机。第三,善于应变,作出决策。对市场的变化要认真考虑项目所造成的实际影响,迅速对自己的计划作出相应的调整,动态地进行分析决策,减少项目失误。第四,理性决策,量力而行。激烈的市场竞争要求收集处理大量的信息后,在充分了解的基础上作出理性的选择,加强决策层的整体素质水平,提高决策水平,降低决策风险。
企业进行项目投资已经是企业发展的一大趋势,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在为了保证投资决策的科学性,提高投资决策水平,防范和降低投资风险,必须做好企业的项目投资的各项考虑,只有从整体上加强企业应对项目投资风险,实施科学有效的投资方案,才能实现企业进行项目投资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陈伏辉.企业项目投资决策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对策[J].中国科技信,2007年19期
篇10
【关键词】 小企业会计准则;征求意见稿;改进建议
一、引言
2010年11月,财政部展开广泛调查研究,推出《小企业会计准则(征求意见稿)》,就小企业会计信息需求、小企业会计准则的试用范围、与税法的协调、与企业会计准则的协调等广泛征求社会意见,以替代2004年制定的小企业会计制度。
据统计,目前全国约有477万户企业,其中小企业约占总数的97.11%,资产总额占41.97%,在我国经济管理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小企业外部信息使用者主要为税务部门和银行:税务部门利用小企业会计信息作出税收决策,如是否给予税收优惠政策、采取何种征税方式、应征税额等,因而更关注小企业会计与税法的差异;银行利用小企业会计信息作出信贷决策,因而更关注小企业提供的财务报表。此外,由于小企业业务相对简单,职业判断较少,会计从业人员更倾向于适用简单、易于实务操作的会计准则。
二、《小企业会计准则(征求意见稿)》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一)小企业的界定标准
《小企业会计准则(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ED)中规定小企业应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不承担社会公众责任;经营规模较小(其中所称的经营规模较小,是指符合国务院的中小企业划型标准所规定的小企业标准或微型企业标准);既不是企业集团内的母公司也不是子公司。
目前国务院对中小企业的划分标准是依据2003年的《中小企业促进法》,以企业从业人员数、销售额、资产总额三项指标为划分依据,根据不同的行业在指标上做出细微的区分,如表1所示。
本文认为,ED对“小企业”划分标准的界定值得商榷,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定量标准过高。按照上述小企业分类标准,我国目前97%以上的企业都属于小企业,需按小企业会计准则执行会计标准,而从国际上来看,国外的小企业界定标准远远小于我国的划分标准。因此,ED中小企业界定的定量标准过高,应考虑适当降低以上分类标准,一方面确保小企业划分的合理性,另一方面也兼顾国际标准。
二是应考虑划分标准的地区差别。由于企业从业人员数、销售额、资产总额的大小是相对的,不同地区的小企业界定标准应有所不同。在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可能不算高,可划归为小企业,但对于经济较不发达的边远地区,可能属于经营规划较大的企业。此外,分行业设置标准还存在一个问题,即现代企业多元化发展愈演愈烈,企业归属于哪个行业有时很难准确划分。
三是缺乏必要的定性标准。仅以定量标准来界定小企业可能有失客观,容易被某些大中型企业所操纵,因此可在小企业界定标准中加入定性因子,例如将产权的独立性作为界定小企业的定性因素之一。
四是划分标准不稳定。回顾小企业界定标准的制定过程,我国对中小企业的界定标准已发生了七次变动,而目前由工信部指导制定的最新小企业划分标准又即将出台。这将导致小企业会计的不稳定,不利于我国会计事业的发展。比如某一企业本来不属于小企业范围,执行《企业会计准则》,但随着小企业划分标准的变动,明年可能又被划归为小企业需改为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这样的频繁变动对企业会计核算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是不利的。
(二)关于ED中的会计科目
1.科目名称的一致性
ED中某些科目所核算的对象和《企业会计准则》基本相同,但两者的名称却不同。出于方便报表使用者阅读报表及降低转换成本的考虑,本文建议统一采用企业会计准则的科目名称。需统一的科目名称如表2所示。
通过表2可以看出,“其他业务支出”科目和“其他业务成本”科目,“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科目与“营业税金及附加”科目核算的对象基本相同。因此,建议将“其他业务支出”科目改为“其他业务成本”科目,将“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科目改为“营业税金及附加”科目。
2.建议增加的会计科目
(1)建议增加“商品进销差价”科目
“商品进销差价”科目用以核算商业企业采用售价进行日常核算的商品售价与进价之间的差额。调研结果显示,商业企业在小企业中所占的比例较大,而ED中并未开设“商品进销差价”科目。因此,建议增加“商品进销差价”科目,并结合小企业的经营特点对该科目作出具体的规定,以满足小企业会计实务的需要。
(2)建议增加“工程物资”科目
ED规定,小企业购入的为工程准备的物资,在“原材料”科目进行核算;而《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应单设“工程物资”科目核算,这样易于区分当月购买材料时哪些增值税可作进项抵扣,哪些增值税应直接计入成本,待领用这些材料用于在建工程时,会计人员进行相关会计处理也会更加方便,不容易出错。显然,《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更加合理,因此,建议增加“工程物资”科目。
(三)ED中的账务处理
1.工程收入费用不配比
ED中有关在建工程试运转过程中产生的收入和费用的账务处理规定值得商榷,如表3所示。
如表3所示,有关在建工程试运转过程中产生的收入和费用的账务处理,建议直接采用《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或者保留ED中有关收入的规定,但是增加对费用的处理:在建工程进行负荷联合试车发生的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营业外支出”等)。
2.某一业务的账务处理规定不完整
ED对许多业务处理的规定,往往只截取了《企业会计准则》中相关业务处理的部分内容,而对业务处理的不完整表述容易造成歧义,给会计从业人员带来困扰。如表4所示。
与相之对应的《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对于材料已到并验收入库,但发票账单等结算凭证未到而尚未进行货款结算的采购业务,企业应作如下处理:收到材料时,只办理验收入库的手续,可暂不填制记账凭证,等到发票账单等结算凭证收到并付款后,再编制记账凭证。但如果月末仍未收到发票账单等结算凭证的,为了使月末的材料做到账实相符,必须对材料按暂估价值入账;下月末作相反分录予以冲回,以便下月收到发票账单等结算凭证时按正常程序进行会计处理。很明显,《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比ED更完整,对会计从业人员更具有指导作用。因此,建议ED完整地表述在途物资这一业务处理的规定。
3.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的摊销处理
ED规定,企业不能可靠估计无形资产使用寿命的,摊销期不短于10年;而《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对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不予摊销。显然,两者的规定矛盾,本文建议ED应采用《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即对企业不能可靠估计使用寿命的无形资产不予摊销。
4.费用未做规定
ED未对短期投资和长期债券投资中发生的交易费用作出账务处理规定;而《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交易性金融资产的交易费用直接计入 “投资收益” 科目;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和持有至到期投资的交易费用直接计入资产成本。鉴于“短期投资”与“交易性金融资产”,“长期债券投资”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的计量属性不同,小企业的交易费用处理不能照搬《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因此,建议ED将短期投资和长期债券投资发生的交易费用都计入资产成本。
(四)ED中文本规定的前后不一致
ED中存在多处同一业务处理前后不一致的情况,在此列举三例:
1.职工薪酬的处理(表5)
通过对照有关职工薪酬的前后规定,可以发现ED在总则“第四十七条”中规定其他职工薪酬(包括管理部门人员工资、销售部门人员工资),一律计入“管理费用”科目;而在账务处理“2201 应付职工薪酬”中规定,企业应根据部门确定不同的薪酬结转科目,如管理部门人员的职工薪酬应计入“管理费用”科目;销售人员的职工薪酬应计入“销售费用”科目等。为使前后规定一致,建议将总则第四十七条(三)中的“管理费用”改为“当期损益”。
2.存货盘亏与盘盈的核算(表6)
比较存货的盘亏与盘盈的前后处理规定,不难看出两者关于存货盘盈的处理规定是一致的,但是有关盘亏的处理却有出入。ED中总则“第十五条”规定,存货盘亏应分情况分别计入“管理费用”或“营业外支出”,而后面账务处理“1302原材料”则规定,存货盘亏一律计入“营业外支出”。显然,前者关于存货盘亏的账务处理是不合理的,因此,建议将第十五条相应规定改为:借记本科目或“营业外支出”或“管理费用”。
3.“长期借款”的利息费用核算(表7)
通过表7可见,依照ED中“2701 长期借款”的规定,资产负债表中“长期借款”项目应反映借款本金和利息之和,与后面“长期借款” 科目仅反映借款本金的规定冲突,而且前者的处理规定与《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也不一致。因此,建议将ED中“长期借款”利息费用的处理规定改成:对于分次付息,一次还本的长期借款,计提的利息费用通过“应付利息”核算;对于一次还本付息的长期借款,计提的利息费用通过“长期借款――应计利息”科目核算,以保持与《企业会计准则》一致。
(五)建议ED应该补充的部分
1.关于报表中至少应当单独列示的项目(表8)
对于一个小企业来说,长期借款是必不可少的项目,但是ED中未将长期借款列入负债类至少应单独列示的项目中;盈余公积是小企业按照法律规定在税后利润中提取的法定公积金和任意公积金,对小企业来说是必不可少的所有者权益类项目,而ED中同样未将盈余公积列入所有者权益类至少应单独列示的项目中。因此,本文建议将长期借款列入负债类至少应单独列示的项目中,将盈余公积列入所有者权益类至少应单独列示的项目中。
2.关于固定资产认定标准
ED未明确规定固定资产的认定标准,导致小企业难以划分“固定资产”和“低值易耗品”,增加职业判断难度。此外,企业对固定资产的认定会因企业规模、总资产大小等的不同而产生差异,因此,建议小企业会计准则制定一个相对指标来划分“固定资产”和“低值易耗品”,如若某项资产原值与总资产价值的比例超过某一比例,则认定为“固定资产”,否则就认定为“低值易耗品”。
(六)关于ED的报表问题
ED中规定小企业的财务报表应当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附注,小企业可以根据需要编制现金流量表;而《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应披露的财务报表至少应当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和附注。小企业日常业务可以分为经营业务、投资业务和筹资业务,而产生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投资活动现金流量、筹资活动现金流量是编制现金流量表的基础,因此,小企业具备编制现金流量表的基础。此外,编制现金流量表有利于分析、评价和预测企业未来产生现金流量的能力;有利于对企业的财务状况作出合理的评价;有利于分析和评价企业经济活动的有效性。通过现金流量表,银行等信贷部门可以了解小企业当前及未来的偿债能力和支付能力,为是否信贷提供了充分有效的依据。因此,现金流量表是小企业必须编制和披露的报表,而不能让小企业选择是否编制现金流量表。
三、结语
《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制定已成为经济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它的制定一方面要满足小企业主要信息使用者的要求,并减少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判断;另一方面应保持与《企业会计准则》的合理分工与有序衔接。完善的《小企业会计准则》不仅有利于规范小企业的会计制度,促进小企业良好运转,而且对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 上一篇:融资担保制度
- 下一篇:对待特殊学生的教育方法
精品范文
10小企业审计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