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素质调研报告范文
时间:2023-09-19 16:50:5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学生心理素质调研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心理健康 课堂教学 教育活动
一、课堂教学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属大一学生的公共基础课及必修课,定位于素质培养。
(一)设计理念
以学科交叉与综合的优势研究和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形成了建设以人为本,育德为先,育心为重,为全体学生服务的“生理、心理、伦理、社会”结合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思想。学校以课程建设为龙头,融教学、科研、服务为一体,以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为主要目标,建立了多种工作机制(如教育机制、辅导机制、互助机制、危机干预机制、外援机制、保障机制等)在内的立体型工作网络。
(二)设计思路
我们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了调整,精简了理论课教学内容。具体作法是: 一是将教材12章分为3大模块12个专题,精练内容,突出重点;二是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增加了“大学生生命教育”和“学会休闲”的理论课内容;三是设计了“新的启航―新生适应训练”、“与自信同行―自信心培养”、“人际交往你我他―人际交往技巧训练”、“我的爱情我做主―恋爱能力培养”、“感恩的心―感恩与生命教育”、心理电影赏析6个主题10个学时的实践课内容,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内容配置合理,突出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能及时把教改教研成果或学科最新发展成果引入教学;课程内容的基础性与先进性关系处理得当。
(三)教学目标
通过课程教学,使学生在知识、能力和德育三个层面达到以下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心理学的有关理论和基本概念,明确心理健康的标准及意义,了解大学阶段人的心理发展特征及异常表现,掌握自我调适的基本知识。
2、能力目标:使学生掌握自我探索技能,心理调适技能及心理发展技能。如学习发展技能、环境适应技能、压力管理技能、沟通技能、问题解决技能、自我管理技能、人际交往技能和生涯规划技能等。
3、德育目标:使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在遇到心理问题时能够进行自我调适或寻求帮助,积极探索适合自己并适应社会的生活状态。
二、教育活动
(一)新生素质拓展训练
1、心理素质拓展训练
户外拓展的基本原理为:通过户外体验项目活动中的情景设置,使参加者充分体验所经历的各种情绪,从而深入了解自身(或团队)面临某一外界刺激时的心理反应与后果,进而学会控制、实现超越。 通过训练使学生释放生活、学习压力,调节心理平衡;认识自身潜能,增强自信心;学会更好地与他人进行沟通与协调,优化人际关系;培养勇气、毅力、责任心、荣誉感以及积极的价值观。
2、我校开展情况
为积极探索大学生心理互助体系,通过心理素质拓展训练,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从而达到提升班级凝聚力和整体提高我校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目的。我校在新生入学后的一个月内对新生开展以“相亲相爱一家人”为主题的心理素质拓展训练活动。素质拓展活动主要包括动感按摩、找零钱、解开千千结、六足蜈蚣、齐心合力和共同祝福等活动。通过本次活动,新生在短期内相互了解、团结协作;帮助学生重新认识自我,提高决策能力与工作策略,培养创新能力,打破思维定势,正确接受信息与服从命令;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竞争心态。
(二)5・25心理健康活动周
1、5・25心理健康活动周
“5・25”是“我爱我”的谐音。开展5・25心理健康活动周,旨在广泛活动心理健康教育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性,在校园内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氛围,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同时,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普及心理健康基础知识,使学生遇到心理问题及时寻求心理帮助,及时解答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疑虑,预防学生心理疾患的产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更好地为广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服务。
2、我校开展情况
从2010年起,我校已连续举办了五届5・25心理健康活动周,主题分别是是“我爱我”:关爱自我,感恩他人,健康心态,快乐生活;悦纳自我,呵护心灵;关注自我心灵,塑造健康人格;中国梦.校园情.快乐心”;友爱于心 善行于微 和谐你我 成就梦想。通过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节系列活动,加深了同学们对心理健康的认识,在全院范围内营造了一个“人人关注心理健康”的氛围,对构建和谐校园、平安校园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扩大了心理健康的宣传范围,提高了影响。通过这几年的系列活动,更多的同学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积极关注、参与各类心理活动;使同学们转变了思想认识,正确对待心理困扰。通过多种活动,更多的同学能够正视自己存在的心理困扰,逐步转变了过去“谈心色变”的态度。许多同学表示,存在心理困扰和不良情绪是正常的心理反应,如何调节自己不良的状态,应用积极理性的理念应对问题才是关键。
虽然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在课堂教学和教育活动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还需要我们继续努力,进一步创新民办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参考文献】
[1]林玉琼.加强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思考[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5(1):345 -346.
[2]陈智行,吴怡白.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学实效性的实践探索[J].江西教育科研,2007(4):27 -28.
篇2
(一) 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概述
大学生作为相对成熟的群体, 相对来说更加独立, 造成他们心理问题的压力因素也更加复杂。目前, 人们普遍认为造成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因素是大学生自身成长经历、承受的竞争压力、自身学习特点、性别差异、生源、婚姻状况等。同时, 大学生本人对身体和心理健康知识的缺乏, 也是影响心理建设的因素之一。总体来说, 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压力, 主要来源于就业、学业、科研、婚恋、人际关系等因素。其中, 就业问题在当前的形势中显得更为突出。
(二) 心理建设与大学生职业规划的关系
心理建设可以促进大学生职业规划的顺利实现, 让大学生更好地认清自己的挫折与失败, 从而促进大学生职业规划进一步实现。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减少大学生在选择工作过程中的心理困扰, 指引大学生正确审视自己, 分析自身理想目标与现实的差距, 从而根据自己制定的目标去学习和锻炼自己的优势, 摆脱自己的心理担忧。此外,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可以预见在择业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问题, 从而培养自己良好的心理素质, 为自身提高职业规划打下牢固的基础。
(三) 心理建设在大学生职业规划中的重要性
从某种程度上讲, 心理建设对大学生职业规划具有指导作用。目前, 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建设是提高高校大学生整体质量水平一项重要工作, 心理建设在大学生职业规划中的作用也逐渐凸显。可以说, 大学生具有健康的心理是更好完成科研、学业, 从而走上现实社会并实现价值的基本因素。良好的职业规划有利于大学生确定自己合理的职业目标, 有利于大学生择业目标顺利实现, 有利于大学生在就业之后能够使用新的职业环境。
大学生职业规划中的良好的心理准备, 可以帮助大学生建立健康的择业态度, 端正自己本身的社会角色, 为自己制定符合自身实际的职业规划。此外, 营造良好的心理素质, 能够帮助大学生在寻求工作过程中树立竞争意识, 学习随机应变的能力;尝试正确的自我定位, 实事求是认识自己的各项自身特点以及自己对未来发展意愿等, 综合全面分析各种影响因素, 规划出适合并符合自己发展的就业方向。
由此可见, 心理建设在大学生职业规划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大学生职业规划离不开个体本身的良好心理准备, 心理建设又为大学生职业规划的教育发展加入了新的管理方法。只有把心理健康与职业规划二者紧密联系起来, 相互促进, 互相发展, 互相学习, 才会发挥出大学生自身更大的优势, 从而促进大学生职业生涯的成功。
二、大学生在职业规划中存在的心理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 职业认知状况存在偏差
目前, 多数大学生对自己的未来并没有清晰、具体的职业规划。由于高校对在校大学生的毕业要求, 大部分大学生在校就读期间只潜心科研、发表文章、完成学校的各项要求, 而常常忽略自身专业的工作技能、人际交往的培养和在工作中的实际锻炼。因此, 当大学生毕业时, 在找工作的过程中就容易遭受挫折。在现实情况中, 大部分大学生存在自我认识不到位、定位不清晰等问题, 由于无法及时调整心态, 也不能直观认识当前我国严峻的就业形势, 就产生了极大的失败感, 造成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局面。
(二) 职业就业价值取向趋于单一
在高校, 有些大学生价值观取向存在一定的问题, 学生只看以后就业的现实利益和社会利益, 在就业目标上主要是看重经济利益, 把经济收入放在首要位置, 没有远大目标, 只向往高地位、高工资、高层次的工作, 将高待遇、高收入作为衡量实现自身价值的唯一标准。可以说, 这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价值取向。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 大学生这种功利倾向在择业过程中表现得越来越明显。
(三) 职业规划期望目标过于偏高
大学生无论在时间上, 还是物质上的投入都相对较多, 都希望找到待遇更好、地位更高、工作更轻松的职位。大多数大学生都希望留在人才资源丰富的发达城市工作, 而不愿意去边远地区;都希望到事业部门、高科技公司、政府部门等待遇好、认同度高的单位工作, 而不愿意干所谓的苦差事;对职业择业大环境估计不足, 盲目追求择业环境、经济收入、福利待遇等, 更多地考虑现实的利益, 缺乏的长远意识和为社会作贡献的思想。这种就业的心态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大学生的择业, 使大学生失去了就业的机会, 从而导致他们就业难。
三、心理建设对大学生职业规划的途径及实现
本研究从心理建设的角度着手, 通过长期的学习、接受指导培养学生建立一种健康、正确的心理。具体途径有以下几点:
第一, 面向职业规划中开展了心理建设的学生, 通过问卷调查、集体座谈、个体访谈等方式, 了解目前的大学生职业规划过程中开展心理建设的情况。从对心理建设团队的评价度、心理建设模式评价度、心理建设反馈评价度、参与职业规划的成员成就感等四个影响力因素, 探索建立心理建设对职业规划的影响力评价体系。
第二, 面向职业规划中未曾开展心理建设的学生, 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 调研学生职业规划能力和求学就业情况。了解职业规划中其他因素, 如求职技巧、专业素养提升等部分对职业规划能力的影响力区别。
第三, 招募确立心理建设小组, 开展职业规划教育。通过对小组成员的团体辅导、课程教学、个体咨询等形式开展职业规划教育。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科学而合理的职业规划, 开展心理咨询活动关系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与稳步发展, 大学生的就业心理辅导应该从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各领域采取策略全面开展。
第四, 在心理建设过程中, 不断调整完善课程内容, 逐步建立形成相关讲义、课件。具体包括:一是职业规划之初清晰认识自我, 包括综合素质、专业水平、性格特征、适合从业类型等;二是职业规划中间, 根据前期确立的目标突出长板优势, 加强短板训练, 促进全面发展;三是职业规划后期, 加强应对教育, 在面临挫折和挑战时树立阳光心态, 坦然面对择业;四是职业规划延续, 追踪学生就业后的情况, 反馈到后面的教学工作中, 进一步完善教案、课件。
第五, 积极构建平台, 发挥教育引导作用, 扩大心理建设在学生职业规划中的影响力。心理建设在职业规划中发生作用不仅要在日常学习生活中, 更要体现在重大活动中, 不仅体现在某一活动、某一时刻, 更要体现在随时随地, 即要从根本上建立学生的择业观、就业观、从业观。具体来说, 每个接受过一年以上心理建设的实验小组成员联系一个新生班级, 深入了解低年级学生的思想与学习生活状况, 并对其学习生活进行长期的指导和帮助。经过深入调研了解后, 实验小组及指导教师召开专题讨论交流会, 讲述联系学生过程中的真实收获, 小组成员根据掌握的情况和各方的反映, 针对联系学生撰写调研报告, 对该团队的学风、班风建设及职业规划方向提出意见建议。
第六, 加强与其他学生群体的沟通、联动, 发挥辐射功能, 开创全体学生共发展的局面。高校的学生组织是青年学生的重要集聚地, 对青年学生的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学生实验小组要积极利用自身的政治、组织和活动等优势, 主动与其他学生组织 (如学生会、学生社团、青年志愿者协会等) 的交流、协作、互动。积极开展心理建设、职业规划等工作, 进一步加强心理建设在职业规划中的推进作用, 促进学生群体活动的有序开展和学生个体的健康发展。
四、结语
文章通过真实的大学生群体现状调查, 有效地组织开展好心理建设的实践工作, 对实践方案、实践过程、实践效果进行及时总结和评估, 使举措条理化、系统化。面对当前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新形势和高等教育大众化、信息传播网络化等新特点, 时代对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强烈的时代特色, 审视并梳理心理建设在新时期下对大学生职业规划能力发挥作用的真实状况, 理论上将进一步完善和丰富心理建设影响力发挥的时代内涵, 进而将对高校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的进程起到参考作用, 为促进学生更好完成学业、顺利择业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王维, 施倩.论职业规划在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的作用[J].课程教育研究 (学法教法研究) , 2016, (6) :54.
篇3
关键词:大学生 志愿服务 功利化 行政化 合作共赢
一、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社会福利化的进程发展,人类最基本的需求得到极大满足,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我们可以得知,人类的需求呈现金字塔形结构,分别包括低层次的生存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以及高层次的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人类的需要具有层级性,只有当低一层次的需要被满足后才会追求更高一层次的需要。而志愿服务本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精神,是人类追求高层次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的重要体现形式。
但是由于我国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构建不协调,社会问题与社会矛盾开始凸显。而志愿服务这一公益性的活动也在某种程度上带有功利主义的色彩。过分功利导致了其服务效率低下,只有通过去其功利化才可能真正实现合作与共赢。而并非形成以志愿服务功利化谋求一己之私而损害他人的效率与利益,以一方的效率换取可另一方的非效率,造成负的外部效应而形成经济学中的非帕累托的现象。我国大学生志愿者是个庞大的群体,这其中尤其是赛会志愿者当中绝大多数是大学生。大学生所处的年龄具有热情、活力等特点,但也容易受到不良风气渲染,使其志愿服务中带有明显的功利性。而大学生志愿者成为我过志愿服务的主力军受到我国多数学者的关注,陈瑛《对大学生志愿者活动机制的几点思考》(2006)、胡雪峰《高校青年志愿者组织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探讨》(2009)等都从大学生为切入点分析我国志愿服务领域。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着重通过分析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现状,找出影响大学生志愿服务功利化的动因,从而探究出去大学生志愿服务功利化的途径。
二、志愿服务概述
为了更好的理解与感受志愿者与志愿服务功利化相悖,在进行下列对去大学生志愿服务以实现合作共赢途径探究前对志愿者与志愿服务做出简要概述。志愿者(英文Volunteer)联合国将其定义为“不以利益、金钱、扬名为目的,而是为了近邻乃至世界进行贡献活动者”。根据中国的具体情况来说,志愿者是这样定义的“自愿参加相关团体组织,在自身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在不谋求任何物质、金钱及相关利益回报的前提下,合理运用社会现有的资源,志愿奉献个人可以奉献的东西,为帮助有一定需要的人士,开展力所能及的、切合实际的,具一定专业性、技能性、长期活动的人。”
志愿者并非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产物,自古以来出现的施医赠药现象便是现代志愿服务的雏形。但真正的志愿者制度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福利主义抬头而确立的,现代西方的福利国家大多都通过商界以及民间的力量弥补政府财政用于社会支援与救助的不足,形成政府、商界、民间一体化对社会进行服务。志愿者作为“舶来品”传入我国,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带来巨大明显的社会效应与经济效应的同时,也开始显现出一系列的弊端与问题,尤其是在大学生志愿服务不良风气带的“晕轮效应”,对志愿服务的效能形成巨大冲击。
三、我国志愿服务的现状
我国最早的志愿者来自联合国志愿人员组织。1979 年第一批联合国志愿者来到中国偏远地区,从事环境、卫生、计算机和语言等领域的服务。20世纪80年代中期,民政部号召推进社区志愿服务。90年代初,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成立。此后,我国资源服务迅猛发展,并且深入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如:汶川地震等重大灾害的救援,奥运会等。全国上下兴起志愿服务的浪潮,一方面体现出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另一方面通过志愿服务达成全社会范围内的合作共赢。
但是如今我国的志愿服务中出现不少“不良”现象与我国和谐社会的理念与氛围背道而驰,例如志愿服务组织“行政官僚化”、知名人士“空头支票”等现象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与质疑,引起社会的广泛思考。而大学生作为志愿者构成的主体部分,其大多数志愿服务所附带的功利性已经明显阻碍志愿服务的整体效率与综合的社会效益的提高与增长。分析大学生志愿服务功利性的原因对于我们去大学生志愿服务功利化,实现合作、互利、共赢,提高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效率与质量有着深远的意义。
四、大学生志愿服务功利化的原因:
世界上任何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都是内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大学生志愿服务功利化现象也是在内外因素共同起作用的机制下而产生的。
1.大学生心理状态不成熟,缺乏独立的价值倾向与价值判断能力
这点是大学生志愿服务产生功利化倾向的根源。如今大多数大学生志愿者缺乏社会实践与磨炼机会,所以大学生志愿者所作出的价值判断与志愿服务行为往往是多种因素合力影响的体现。其复杂的志愿服务动机就会表现出大学生志愿者对志愿服务认识不清,从而表现出一定的盲目性与从众性。
2.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志愿服务经历成为履历表“镀金”的重要法宝
2010年我国大学毕业生约为630万,未就业人数就接近190万,且还剩下往届未就业的大学毕业生,就会形成“雪球效应”,使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加之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对本科毕业生加上两年基层工作经验的限制与用人单位的用人标准中越来越体现“证书“重要性,这种外在的就业压力与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促使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带有一定功利色彩。
3.大学生综合测评标准体系的设计,将志愿服务纳入德育测评标准
2009年7月17日教育部印发了《关于深入推进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意见》中要求把志愿服务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指标,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可作为学生评优、高校选拔的重要标准。据一些调研报告显示,实行社会实践学分制的高校与不实行的高校参与度之比为2.7:1。在受调查的大学生的样本里,单纯从自己的利益出发的占比高达20.41%。从这里可以看出将大学生志愿服务与德育学分相挂钩,加重了大学生对志愿服务的功利性动机,不利于净化志愿服务行为的不良风气。
4.社会价值取向社会风气的影响
“功利主义”的影响已经散布至社会的各个角落,人与人之间形成一个个“孤岛链”,个体的集体意识淡薄。这种不良的社会风气已经侵袭到志愿者群体。大多数志愿者在志愿服务期间内形成林立的“非正式组织”,这些非正式组织基于一定的共同目标而形成,例如志愿服务小组评优。志愿者小组之间的竞争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会提高志愿服务的质量,但是未被评优的小组与志愿者个人会产生“怠工”思想,这样一来无疑会浪费资源,导致志愿服务总体效能下降。而志愿者评优往往又牵扯到综合测评结果,这又是大学生志愿者进行志愿服务产生功利性的一个重要原因。
而社会价值取向使大学生志愿服务产生功利性的第二个因素是来自于家庭。根据社会学理论,一个人的社会化过程很大程度受到家庭的影响。家长希望子女通过进行志愿服务产生一种自豪感与荣耀感。使得志愿服务成为同学之间,甚至父母之间攀比、炫耀的资本。
5.志愿者组织“行政化倾向”辐合影响
如今志愿者组织管理具有“行政化倾向”进行刚性非人格化管理模式。其志愿者骨干承担组织任务,普通志愿者在起组织中被视为成员,严格按照布置任务、落实责任、组织验收、反馈信息等程序开展志愿者服务。志愿者的主体地位往往被忽视。志愿者处于被动服从地位,导致大学生志愿者在志愿服务时更容易将重点放在如何达到志愿者组织所要求的标准,完成预期志愿服务任务,以及如何在志愿服务考核中达到优秀而并非将志愿服务的重点放在通过构建同志愿者组织的合作关系来提高志愿服务的效能与质量。
6.大学生志愿者甄选质量不高,后期志愿者培训流于“形式主义”
这一点是针对志愿者组织程序上所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大学生志愿者在选拔时应对人进行全方位的审查,选拔方式上应该以公开征集为主辅之以个人组织推荐形式并举。这样一来就能尽可能选拔出思想觉悟素质水平较高的志愿者。后期志愿者培训对流于形式,没有将志愿者精神内化于志愿服务过程之中,没有扶正大学生进行志愿服务功利心理。
五、去大学生志愿服务功利化以实现合作共赢的途径探究:
由于大学生志愿者产生功利化倾向原因的复杂化,决定了解决大学生志愿服务功利化现象途径的全方位、多元化。在对去大学生志愿服务功利化途径探究之前,我们应该对大学生志愿者适当的激励与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功利性相区别开来。通过对大学生志愿者进行适当的激励,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大学生志愿者在进行志愿服务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因而对大学生志愿者进行志愿服务的一种辅保障。而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功利性主要体现为志愿者主动获取利益的行为,成为当今阻碍我国志愿服务良性发展的一道屏障。所以为了对大学生志愿服务功利化现象进行纠偏,实现志愿者事业合作共赢,提高志愿者在进行志愿服务的效能,达到纳什均衡的良性状态,我们对去大学生志愿服务功利化途径进行如下探讨:
1.加强对大学生志愿者选拔力度,形成全面考量与个人组织推荐并举的选拔制度
大学生志愿者选拔时志愿者队伍形成过程的前置程序,通过加强选拔力度与深度,能够较好的筛选出综合素质较高的人。但是,单通过组织推荐很多时候就是一种“走过场”的环节,而组织也难以对每个志愿者个体进行深入了解。所以,我们可以设计出相对独立的第三人成为志愿者推荐人,对志愿者进行详细了解。这样一来不仅能够较好的反映出所选拔的大学生志愿者的综合知识面,还能较为真实的反映出受推荐者的思想道德水平。
2.加强大学生志愿者后期培训,形成专业培训机构与大学教授培训分块培训的培训结构
如今大学生志愿者培训大多“流于形式”,培训期较短,而且培训内容务实性内容占绝大部分,对端正志愿服务动机,淡化功利化倾向涉及较少。我们应该形成专业培训机构与大学教师分块培训的培训结构,由专业培训对志愿服务的务实性内容进行培训,由大学教师对端正志愿服务动机、淡化志愿服务功利化倾向的讲座式培训。这样能够发挥各自专业优势,取得较好的培训效果。
3.深化大学教育模式改革,加大构建大学生心理素质与思想品德力度。
端正大学生对志愿服务与社会实践的认识,淡化大学生志愿者在进行志愿服务功利性倾向。形成大学生实践能力与社会需要相接轨,但是其思想要保持相对独立的纯粹性。
4.降低志愿服务在大学生综合素质评定中的权重
降低志愿服务在大学生综合素质评定中的比重,赋予其较低的权数,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志愿者功利性心理,使得大学生志愿服务更具纯粹性。也会在志愿服务过程中更好的发挥其积极主动性,实现全社会的互利共赢。
5.志愿者组织管理从“刚性”转向“柔性”
志愿者组织在志愿者管理上应该施行柔性灵活管理,激发志愿者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使大学生志愿者更多的关注自我价值的实现,而非将注意力集中在功利性的完成硬指标上。
总之,对于实现去大学生志愿服务功利化以实现志愿服务的合作共赢所探讨途径是需要循序渐进,稳步推进。并且协调好各方利益矛盾与冲突,能够在最大限度内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去大学生志愿服务功利化服务。通过去大学生志愿服务功利化有助于使大学生志愿者深入接触社会实际、真实了解与认识中国国情、增强了协作精神、团队精神和帮扶弱势群体意识并且实现全社会范围内的合作共赢。
参考文献:
【1】陈瑛《对大学生志愿者活动机制的几点思考》[J],福建工程学院学报,第2期第4卷,259-262页.
【2】姚胜、陈曦、赵彪《从纳什均衡走向合作共赢》[J],中国青年研究,第7期第4卷,41-44页.
【3】胡雪峰《高校青年志愿者组织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探讨》[J],西华大学学报,第4期第28卷,120-122页.
【4】刘洪玲《国外青年志愿服务的成功经验对我国的启示》[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第6期第8卷,54-5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