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管理范文
时间:2023-09-19 16:50:4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管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字:森林、资源、评估、行业、管理
中图分类号:D922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我国的森林资源资产评估重要标志是:1996年和1997年由原林业部和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联合颁布的《关于〈森林资源资产产权变动有关问题的规范意见(试行)〉的通知》,《加强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管理工作若干问题的通知》及《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技术规范》。这三个文件为我国开展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工作提供了政策依据和理论指导,客观上推动了我国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和林业经济的发展。《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管理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暂行规定》)。
一、森林资源资产评估行业现状分析
市场的需求,社会主义法制的日益完善,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实践在深度和广度上的拓展,都对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而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的现状还不能适应这一发展需求,具体表现在:
(一)从事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的机构缺乏
当前,全国范围内从事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业务的机构有三类:具有资产评估资质的资产评估公司;由林业主管部门批准的,依托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单位、林业科研院所设立的专职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服务机构;其他机构,如近年成立的物价鉴定机构。
1、具有资产评估资质,又有从事森林资源资产评估能力的评估机构数量极少。
森林资源资产本身所具有的属性和特性,要求从事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的人才具有丰富的林业知识,熟悉林业行业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如果评估面积小,虽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机构可以独立完成,但收取的费用少,考虑作业成本,资产评估机构不愿承接;如果评估面积大,评估机构无法依靠机构自身的资源完成,就需要外聘当地林业系统的大量专业技术人员和临时雇佣人员配合工作才能完成。但林业的各类调查所关注的重点及调查因子,与评估机构计算价值量时所关注的重点及计算因子不同。
2、对林业主管部门批准设立的专职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服务机构管理制度的质疑。
依托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单位、林科院所设立的森林资产评估服务机构,在成立初期为当地的林业经济发展和林业体制机制改革做出了贡献。但随着我国对评估行业的规范,法律法规的健全,其机构本身的法律地位和所出具评估报告的合法性、有效性受到了质疑。虽然评估服务机构具有相当专业知识和实操经验,但整体来看规模不完整、区域性强、行业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不到位、机构独立性差、风险意识薄弱、资产评估方面的知识技术相对不足。因此,虽然上世纪90 年代后期的极少数省份成立了一批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机构,但能坚持从事开展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实质业务的很少,主要从事行业咨询服务。
(二)对复合性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专业化人才的需求量骤增
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是森林资源资产的实物量向价值量的转化过程。评估业务质量的高低受制于实物量调查结果的真实性、可靠性和价值量转化过程,对立地的条件、地利因素等把握的经验和能力,取决于资产评估人员对专业知识技能的掌握。
由于森林资源所具有的众多特点,例如地域辽阔,功能多样,结构复杂,管理困难等,因此,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人员除具备一般资产评估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外,还需要熟悉林业生产经营过程,掌握林业的方针政策。这样复合性的人才,在目前从事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业务人员之中少之又少,成为制约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工作的瓶颈,随着国家林业政策对资产评估行业的重视与大力扶持,对相关的专业化人才需求程度也大大提高。
(三)森林资源资产交易市场的完整性相对滞后
我国林业的改革与开放与其他行业相比相对滞后,造成了林业市场发育不充分、市场规模小、结构复杂等特点,市场交易案例的价格因受各种非市场因素的影响,不具备可比性和参照性。
市场发育不充分直接表现为,森林资源资产的内在价值和市场价格之间有着较大的落差,造成对林农利益的侵害和国有集体资产的流失。在有些地区,评估结果如反映森林资源资产的内在价值,却不能被市场认同,反之,参照当地市场交易价格的,又不能反映森林资源资产的内在价值。因此,不同的评估机构对同一项目的评估结果往往会产生较大差异。
(四)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技术标准和和方法不够科学
森林资源资产因评估目的的不同,所采取的评估方法和技术标准就有所不同,现实评估业务当中经常会出现因多家评估出现结果差异性大的问题,从而导致精准度难以保证。
二、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管理的对策
(一)规范、引导、整合现有的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机构,形成统一管理
目前,我国评估行业多资格并存、部门分割的现状制约着评估行业的健康发展,《暂行规定》的制定和下发,为打破这一现状作出了有益的尝试。要利用这一契机,在现有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机构的基础上,从政策上加以规范、引导、整合,充分利用现有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机构和人才资源,统一管理,才能从源头解决管理混乱的问题,为了使评估机构具有权威性,评估机构都必须获得省级及以上林业主管部门的批准后才能成立,从而规范评估行业,形成政府监管和行业自律相结合的管理模式。
(二) 深化体制改革
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是社会性的中介服务机构,以市场体制为依托,才能扩展业务范围,实行行业自律,让评估行业充分利用现有林业政策和市场资源,进一步深化体制内容改革和创新,保证机构的规范性和权威性。
(三) 依法依规开展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以高质量的评估推动林业交易价格的理性回归
评估机构从事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工作要依托相关林业政策和法规,加强林业调查和林业经营生产方面知识的学习,做好实物量调查和价值量计算工作,通过切合实际,认真细致的评估工作,推动林业交易价格的理性回归,打破区域限制,逐步建立全国统一的森林资源资产要素市场,实现评估与林业要素市场健康发展的良性互动。随着《暂行规定》的颁布和相关配套政策措施的出台,对我国森林资源资产评估行业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结语
《暂行规定》其目的是为落实中央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促进林业产业化、市场化、规范化,加快林权制度改革,研究如何加强和完善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充分发挥资产评估在林权制度改革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的管理。在本文中,作者以森林资源资产评估行业现状分析为依托,分析了当前市场条件下森林资源资产评估行业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解决对策,不仅促进了森林资源资产评估行业的进步,也有利于我国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魏远竹.森林资源资产化管理研究[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7.
篇2
摘要:本文是在分析现有GIS技术中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应用的基础上,从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实践需求出发,提出了以GIS技术为基础建设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系统,具体分析了系统设计目标、系统结构、系统功能和系统开发方式。基于GIS技术的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系统的建立将为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体系提供一种新的思路、技术和方法。
关键词:GIS;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系统
1.引言
随着我国林业产权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市场对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业务需求越来越多。由于评估手段的技术研究方面仍比较落后,严重滞后于森林资源资产评估行业发展的要求。因此,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手段的技术研究是评估业面临的紧迫问题。如何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成为评估技术研究的主要课题。由于森林资源的专业性和特殊性,评估实践中涉及宗地分布地形图、小班资源数据、相关技术经济指标,如何通过一个方式将这些数据有机组合起来,生成评估工作所需要的成果,提高工作效率。GIS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解决问题的新途径:即在计算机、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的基础上,引入GIS技术,建立以GIS技术为基础的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系统。GIS(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通用型的技术系统,具有较强的数据管理和空间分析、可视化功能,但就具体的应用领域来说,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不能满足专业应用的需要。如果将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专业模型与GIS有机结合,既充分利用GIS的数据管理能力和空间分析功能,又应用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专业模型进行各项评估工作,无疑具有很强的优越性。本文在分析了前人对GIS在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中应用领域研究的基础上,并对基于GIS技术的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系统的结构、功能和开发方式进行了探讨。
2.研究现状分析
目前学者对于GIS技术在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应用研究非常少,主要有这几种应用方式。学者于洋[1]利用ArcGIS9.0软件,制作用材林各优势树种、各年龄面积分布图、各龄组资产分布图,用图形比较直接形象直观反映评估结果资产状况。这种研究是将GIS和用材林资产评估模型分属于两个独立的系统,没有深度融合,仅仅停留在数据文件交换的水平上。张年生等学者[2]借助GIS的空间分析与显示功能,结合计算机程序的灵活计算功能进行相应的程序设计,自动实现评估值的计算,为进行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和思路。这种系统设计思路的构想可移植性较差、设计还不够全面。
本文是在分析现有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结合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实践具体需求的基础,利用GIS技术,构建设一个基于完全一体化的内嵌式结合的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系统。其基本方法是进行GIS的二次开发,建立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模块,构建出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系统。一体化的内嵌式结合系统不仅能进行数据之间的交换,更主要的是实现了内核一体化,在操作方式、功能模块方面可以进行内部无缝的链接,实现了整体的集成,如图1所示。
3.系统设计
3.1系统设计目标
根据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开展的实际情况,系统目标主要是解决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工作计算量大、评估结果与图面资料不够直观形象、项目管理松散等问。系统的目标为:①自动生成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报告,提高工作效率。实现将采集的数据录入系统后,直接生产评估报告。如业务流程相关文档填写、评估过程以及各种形式的评估结果汇总表和各种直观的专题图等通过计算机来完成,可以减轻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避免人为因素造成的失误。
②输出评估结果明细表、评估结汇总表及对应专题图。
③力求系统具有较好的可移植性、数据共享性、开放性和扩展性。比如可以在该系统基础,增加开发房地产估价、矿业权评估等模块,可以进一步形成一个基于GIS技术的资产评估系统软件,也可将该系统与RS软件系统等连接问题。
④能提供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系统管理功能,比如数据更新、评估项目管理等内容。
3.2系统设计的结构
系统是在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系统界面下,调用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模块和信息查询模块进行评估和信息查询。系统的逻辑结构如图2所示:
模型库是将森林评估技术规范标准(DB35/T642—2005《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技术规范》)中的评估方法转变成评估模型,主要由林木资产评估模型、经济林资产评估模型、竹林资产评估模型、林地资产评估和森林景观资产评估模型组成,共计5类资产29种具体方法。模型库是按一定组织结构形式存储多个模型的集合体,模型之间不仅可以相互独立,而且可以互相组合。
知识库存储着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专家相关知识和经验,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系统的专家知识来自以下几个方面:①与评估有关的规范,如相关评估法律法规。②有关评估基础理论和方法:包括评估方法的适用条件、公式计算方法等。③启发性知识:在资产评估师的指导下,通过学量的评估案例,间接地获取资产评估师的评估经验。知识库目的就针对评估对象,结合评估目的、收集资料情况及相关评估经验,确定合适的评估方法。
GIS辅助评估部分的功能除了实现GIS软件内部的分析显示查询的功能外,还需要利用GIS二次开发拓展其他的功能。
3.3系统数据库设计
数据库系统由数据库和数据库管理系统两部分构成。数据库管理系统[3]是用于描述、管理和维护数据库的程序系统,主要负责数据库的建立、删除、修改与维护,以及数据的存储、检索、排序、统计等,现在应用较多的是关系数据库如Microsoft Office Access 2007、Oracle9、SQLServer 2000等。数据库中主要包括空间数据库和属性数据库[5],其中对于空间数据库的操作可以通过使用GIS软件的控件开发进行,如Map Objects、ArcGIS、ArcObject。
数据库中的空间数据一般是评估对象对应1∶10000地形图,主要包括小班分布图、林相分布图、森林资源分布图、行政区划地形图等。图形数据的采集主要由地形图、行政图等地图扫描、配准、矢量化输入,并在ArcGIS9.0中对其进行配准并通过数据分层、属性编码和空间索引设计,建立空间数据库。
属性数据主要有采集和更新得到,采集是通过样地调查数据和小班调查数据直接输入或将已存在其他数据文件经过格式转换读取,更新是利用已有的调查成果数据,如一类、二类、三类调查、专项调查数据库,根据变化情况,可对原有数据进行更新到评估时点数据。
3.4系统的功能设计
从总体来说,建立的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系统既具有数据管理功能和事务管理功能一般信息系统的功能,同时它必须是一个决策支持系统,要求能够把模型库和数据库结合起来辅助评估人员完成评估工作,降低评估人员工作劳动强度,减低评估人员的主观臆测性,保证评估过程和结果的公正合理;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系统要能保证评估人员的能动参与和决策,即从评估开始到评估结果最终确定的整个评估过程中,评估人员都参与其中,同时又要提供足够的信息帮助评估人员做出判断和决策。同时,还应保证系统的安全性和开放性方面的要求。根据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的作业特点和GIS特点,基于GIS的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系统功能设计如图3所示。
4.系统开发
根据目前主流的GIS二次开发平台,本系统以ESRI公司的ArcInfo为平台,运用ArcObjects组件库和可视化编程工具VisualBasic 7.0进行开发,即VisualBasic 7.0的应用程序中,利用AO直接将GIS功能嵌入其中,实现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地理信息系统的各种功能。数据库系统采用Microsoft Office Access 2007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系统将数据流向分成两组:一是利用AO控件开发管理和控制空间数据,实现对空间数据的显示、查询和分析;二是利用ADO组件技术访问属性数据库,实现空间和属性数据的交互查询。系统的开发结构如图4所示。
5.结束语
本系统设计的目标是将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工作程序化、软件化,提高工作效率,提高评估结果计算准确性。系统所实现的功能主要是小班数据、相关技术经济指标、地形图数据管理,评估操作流程管理、评定估算、评估报告生成、报表和专题图输出。本系统就是利用GIS技术强大的信息储存、管理、运算、动态管理及跟踪、图形显示、二次开发等功能,结合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技术规范,初步构建基于GIS技术支持下的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系统。该系统的开发将为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体系提供一种新的思路、技术和方法。目前来看,理论是完全可行的,但真正实现工作量非常大,有待学者进一步研究开发。(作者单位: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于洋.基于GIS的梅城林场用材林资产评估的研究:[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合肥:安徽农业大学,2010
[2]张年生,王国华,蒋共和.基于GIS的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系统的设计[J].国土资源导刊,2009,05:64-65.
[3]胡宗庆,王李进.基于WebGIS的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信息系统[J].华东森林经理,2007,03:77-80.
篇3
关键词:森林资源资产评估;高职教育;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F234文献标识码:A
目前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已经打破了原来封闭式的模式,森林资源资产作为一种特殊的资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自1996年林业部(1998年改为国家林业局)和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联合颁布《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技术规范》(试行)起,我国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工作在全国范围内才逐步展开,直至目前还有不少地区相关的评估体系、评估标准还未建立起来。在这种情况下,作为直接服务于生产的高职教育,如何使森林资源资产评估课程更好地服务于林业生产及怎样在高职院校教学中开展该课程的教学与实践值得深入研究。
一、森林资源资产评估课程基本要求
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是一门综合性非常强的课程,学习前必须学习过一些相关的课程,具备一定的知识背景,具体讲这些课程包括:森林调查、森林经理、森林经营、森林生态学、林业政策法规等相关课程,因此一般是在在校学习的最后一个学期开设为宜。
高职高专院校的教学模式多样,我校实行的是“2+1”模式,即学生在校学习2年,到生产单位实习1年,学生在校学习时间有限,因此“森林资源资产评估”课程所占课时也有限,教学工作者必须对课程的核心、重点内容十分清楚,才能熟练、准确、高效地讲述该课程。笔者在该课程教学总学时数为86节(包括1个星期的实习),周学时数为6,实训课的比重占总课时的50%以上。
二、森林资源资产评估课程内容安排
(一)教材的选择
森林资源资产评估课程目前没有专门的高职高专教材,在其他林业专业教材中略有相关知识的讲述,但不够详细,市场上也很难找到相关书籍。笔者在教学中曾采用中国林业出版设2002年4月出版的,由陈平留、刘健主编的《森林资源资产评估运作技巧》和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年5月出版的,由罗江滨、陈平留主编的《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两本书。
(二)理论知识内容的安排
以罗江滨、陈平留主编的《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为教材,结合高职教育特点,内容的安排见表1:
课程内容的安排以生产应用为出发点,着重讲述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相关财务知识、林木资产评估和林地资产评估三大部分,其中相关财务知识是难点,学生比较难掌握,需要一些练习题加以巩固,而在林木和林地评估的理论教学中,评估方法的推倒是重点也是难点,应适当调整讲解速度进行讲解,如讲述收获现值法时,可以画一时间线段轴,分清各时间点的成本与收入,然后转为现值再做加减推倒得出公式,这样比较容易理解。
(三)实训教学内容的安排
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涉及的学科较多,评估的项目也多种多样,目前在林业生产活动中主要分为林木评估和林地评估两大类,其他评估如森林景观资产评估学生离校工作以后应用较少,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本课程开设了以下实训项目,见表2。在课程实习的一周则按照《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技术规范》(试行)中规定的要求进行综合实训,要求学生提供完整的图、表及报告。
三、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
(一)教学方式、教学方法
高职教育的教学要与生产密切结合,森林资源资产评估课程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课程,因此结合生产是必需的。在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教学中结合生产实际的途径有多种,笔者总结如下几点:一是以学生实际情况出发,结合生产实际。学习改课程的学生中有不少学生是来自农村,可以采用他们遇到的实际问题作为上课讲解的例子,如果需要还可以在课后帮助他解决实际的问题,从而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二是在实习周带领学生到附近的木材交易市场、资产评估事务所调查收集所需的数据、了解行业特点及了解木材交易情况。三是利用校(下转第52页)(上接第23页)附属林场的独特优势,如在采用市场价倒算法评估成熟林林木价值这个实训项目时事先联系了解林场哪里的林木要砍伐,待做完实训后,将评估的结果与实际价值比较;在采用重置成本法评估幼龄林林木价值时,让学生亲自参加林场的实际造林,然后再用收集的数据进行评估,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评估的准确性都可以有很大提高。
同时为让学生更注重实践环节的质量,在期末成绩中实训项目的成绩与期考的卷面分所占比重为4:6,还可向学校申请采用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实际操作考核代替笔试的方法提高学生的操作水平。
(二)生产实例在教学中的应用
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工作的实例在采用的教材中有,为了让学生更加对改课程感兴趣,可以用本地区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的报告和相片作为例子(需注意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的内容一般是保密的,例子应用时要对数据进行修改),学生也可以用例子作为模板在实习和以后的工作中都可用于参考。在实训过程中也可按照学生的兴趣要求对目前流行的树种如速生桉树进行评估,收到不错的教学效果。
四、结语
森林资源资产评估课程综合性强,技术性高、发展快并与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有密切的联系,对教学的要求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的教学工作者来说除不断学习理论知识外,参加实际的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工作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在实践中总结丰富的经验,教学中才能够抓住重点,解决难点,从而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一门课。
【参考文献】
[1]陈平留,刘健.森林资源资产评估运作技巧[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
篇4
关键词:生物资产 资产评估 评估方法
一、生物资产价值评估的背景
生物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的物质基础。地球上多种多样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为人类提供了不可缺少的食物、纤维、木材、药物、工业原料和服务。与此同时,由于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科技的不断发展,对生物资产的需求也越来越多。而且,由于生物资产本身的一些特性,其在人的劳动与自然力的共同作用下生长的,受自然规律和自然环境的影响,另外每种生物资产的生长、发育、成熟、结果都不同,因此,对生物资产的研究不管是从会计角度还是评估角度都是比较重要的。从会计角度看,全球范围内不管是组织、协会还是个人已经认识到生物资产的确认与计量问题,在这方面研究最早的是澳大利亚会计准则委员会(Australian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简称AASB)于1998年颁布的1037号(AAS35)会计准则,即自生和再生资产(self-Generating and Regener-atingAssets简称SGARAs)会计准则,《国际会计准则第41号――农业》(以下简称IAS41)对生物资产的研究从概念的界定、初始确认到后续计量作了详细具体的介绍。我国在借鉴国外会计准则的基础上,2006年颁布《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
但从资产评估的行业讲,对生物资产的价值评估的研究很少。目前具体的生物资产的价值评估准则,这给从事生物资产的企业的经济活动带来了不便,制约了其快速发展。而且也不能很好地向信息使用者传递一些有用可靠的信息,影响了信息使用者的决策。为了保证会计与评估的相互协调与合作,进一步体现评估对会计的补充和完善作用。在当前市场经济不断深入的大潮中,生物资产的租赁、重组、典当、保险、交换等经济行为的不断增多,不能仅依据生物资产的账面价值来反映,还要借助于生物资产价值评估的相关理论与方法,以资产评估结果重新确定其价值。
二、生物资产价值评估的意义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涉及生物资产的企业与日俱增,探讨生物资产价值的评估问题,对评估行业和企业都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从理论上讲,首先,为生物资产价值评估做出理论贡献。通过借鉴其他国家对其他行业,尤其是农业资产评估和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的价值评估理论,可以得出生物资产价值评估的目的、依据和方法。在评估范围越来越细、越来越广的情况下,可以为进一步研究资产评估理论体系和评估方法、模型提供参考,对于推动资产评估理论的发展有重要意义。其次,可以推动会计学相关理论在该领域的应用。从实践上讲,有利于建立全行业统一的评估准则,使评估机构能够很好的按照规范行事,使生物资产的评估更加明朗化;有利于持有生物资产的企业更好地掌握本企业的资产价值情况,促进企业加快生产,提高企业资产价值;有利于不同地区企业持有的生物资产的价值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可比性;有利于生物资产的信息使用者获得全面、详实、可靠的评估信息;有利于进一步推动和完善评估准则,加快我国评估领域的发展;有利于以财务报告为目的的生物资产价值评估的发展;有利于协调有关评估各方的经济利益。
三、西方国家生物资产价值评估的现状分析
英国《评估指南》(红皮书)1996版指南12――森林与林地资源评估,提到了关于资源类植物价值评估的一些方法。《欧洲资产评估准则》(EVS)2000版指南5
贷款为目的的农业资产评估中将农业资产划分三个大部分来说明:第一部分介绍农业资产包含的内容以及相互之间的区别、评估方法以及市场价值的确定;第二部分介绍了多年生植物的存在形式――正在生长着的、培育中的、收获的和其他形式的,还介绍了一些牲畜;第三部分主要介绍了在评价这些动植物时影响因素和多年生植物的评估方法。《IVS指南10――业资产评估》2005版该指南中指出了生物资产是活的动物和植物,评估中将其划分为附着地的生物资产和非附着地的生物资产,将其区别于农业资产和个人财产进行评估,要求根据农业生物资产的类型和周期性按照市场法对农业资产进行评估。《澳大利亚评估准则与实践》对乡村资产评估进行了介绍,其中包括对生物资产相关不动产的阐述,如果园的建设投资、养殖设备、设施等评估。国外学者进行很多有关生物多样性经济价值评估的理论、方法及其应用的研究,从生物多样性经济价值的类型、评估方法和案例研究等方面进行论述,国外比较流行的是条件价值法。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福利经济学对消费者剩余、机会成本、非市场化商品与环境等公共产品价值的思考,生物多样性经济价值的评估研究逐步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理论、方法体系。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简称经合组织,OECD)将评估方法分为三类,即实际市场价格法(市场分析)、模拟市场法和替代市场法。
从上述国外研究现状来看,虽然国际评估准则和发达国家的评估准则中对农业资产评估的研究有许多可取之处,但相对于其他资产评估研究来讲,起步较晚,而且也不成熟。各评估准则中只是粗略介绍影响生物资产的自然因素,都没有详细说明生物资产具体的评估依据、评估原则和不同生长阶段下的评估方法及一些参数的选取,未将其作为重点进行研究.、随着社会的进步及评估的范围的不断扩大,现有的国外的理论与方法不能满足生物资产发展的需要。
四、我国生物资产价值评估的现状分析
我国的资产评估行业是改革开放和建设社会主义经济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属于新兴行业。1989年,原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下发了《关于国有资产产权变动必须进行资产评估的若干规定》,这是我国首次提及资产评估问题的政府文件。1993年中国资产评估协会成立,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资产评估项目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涉及行业越来越广,技术复杂程度也越来越高。1996年颁布了《森林资源资产评估规范(试行)》,2001年又颁布《资产评估准则――无形资产》具体准则。但目前关于生物资产价值评估的文献很少,而且部分都是从森林资源或者森林生物多样性角度进行的,尚未对生物资产有较全面和系统的研究。本文从生物资产概念、森林资源价值评估、森林生物多样性经济价值评估、作物种质资源价值评估和果园资产评估等方面进行说明。
(一)生物资产的概念2006年以前,一些专家学者们借鉴IAS、《澳大利亚自生和再生资产会计准则》和其他国家的会计准则,对生物资产的界定还没有统一的认识,2006年的《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给出了生物资产的定义:生物资产指有生命的动物和植物。并将其划分为消耗性生物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和公益性生物资产。为了研究方便可将生物资产划分不同种类:按其生物学特性分为动物和植物;按其生长周期长短分为一年生生物和多年生生物;按价值转移方式的小同,分为消耗性生物资产和生产
性生物资产;还可划分为成熟生物资产和未成熟生物资产(何梦圆、马慧,2006)。
另外,我国学者在会计核算基础上总结出生物资产和其他资产相比,具有下列基本特性:一是生物资产形成的特殊性。一般资产完全是依靠人们的生产劳动取得的,而生物资产是通过人的劳动和生物自身的生长、发育过程相互作用形成的。生物资产的价值形成除凝结有人类劳动以外,自然力作用的生长、发育会形成其增值;生物资产的经营受自然规律的制约,遵循自然规律,生物资产就会顺利地生长、发育,不断再生,反之则会消亡,失去其价值。二是生物资产的多样性。生物资产的种类繁多,这使其各自的生长、发育特点差异很大,增加了计价难度。三是生物资产经营周期的既定性。生物资产的投人、生产、经营、回收的周期完全决定于生物的生命周期,不同于工业生产周期以及资产价值转化的周期可人为控制。生物资产的这些特点决定了生物资产会计处理的特殊性和复杂性。
(二)资源类价值评估资源类的价值评估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森林资源价值评估。我国资产评估协会尚未制定有关生物资产价值评估的相关规定,1996由原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和林业部制定《森林资源资产评估规范(试行)》(以下简称《规范》),以适应我国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事业的发展,规范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工作,保护森林资源资产所有者、经营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权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办法》和《林业部、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局的通知》等有关文件制定的,具体规定了森林资源资产的评估程序和基本方法,对林木资产评估、林地资产评估、森林景观资产评估及整体林业企事业资产评估作了详细规定,规范了森林资源资产评估行为。按照大范围森林资源包含的经济林也属于生物资产的范畴,此《规范》中指出了森林资源中林木、林地、森林景观及整体林业企事业的评估程序和评估方法。
侯元兆等(2005)第一次比较全面地评估了中国森林资源价值,核算出了生态服务价值,即涵养水源、防风固沙和净化大气的经济价值三项生态服务价值,首次得出了森林的这三项环境价值远大于立木价值的结论.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森林资源价值核算的理论。王强(2006)按照森林资源资产的特殊性,以及影响森林资源资产价值因素的复杂性,详尽的介绍了各类森林资源资产的具体评估方法,包括市场成交价比较法、市场价倒算法、年净收益现值法、年金资本化法、收获现值法、重置成本法、序列工数法、历史成本调整法,重点介绍了运用收益现值法时应考虑的折现率问题和质量调整系数。该项研究中还按照不同种类介绍了各评估方法的应用,其中林木资产评估中从用材林、经济林、竹林、防护林和特护林方面,详细介绍了评估方法的应用及评估时涉及的影响因素。何梦圆、马慧(2006)研究指出,按照生物资产的特征,消耗性生物资产采用重置成本法和市场倒摊法进行评估,生产性生物资产按照生长阶段确定评估方法。邹继昌(2006)采用收益现值法对用材林林木资产进行评估,给出了评估参数及评估公式,说明了采用收益现值法的理论依据。谢德新(2006)提出了经济林按照生长阶段产前期、始产期、盛产期和衰产期进行评估,指出成本法主要适合于产前期,市场法理论上适合于任何长阶段,但现阶段因前提条件不具备限制了这一方法在经济林资产评估实践中的实际应用。经济林的收益年限在整个经济林寿命中所占比重最大,故经济林的资产评估主要以收益法为主。
(2)森林生物多样性经济价值评估。北京大学教授张颖开创性地利用市场价格法、机会成本法和支付意愿法,对我国森林生物多样性的价值进行核算,得出了我国森林生物多样性价值的成果。吴火和(2006)研究认为,针对森林生物多样性资产的不同价值需要采用不同的计量评估方法,主要采用市场价格法、替代市场法和模拟市场法(假想市场法)。为提高评估的效率和评估结果的准确性与可信度,在综述了国内外生物多样性信息系统研究和应用进展的基础上,尝试设计了基于专家知识的智能型森林生物多样性资产价值评估专家辅助系统(ESEFBA)。而且文献还列举了龙栖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生物多样性生物资产类价值评估,从木材生产价值评估和林副产品生产价值评估角度对直接实物资源资产进行评估,其中林副产品采用的是市场价值法。李银霞(2002)以祁连山自然保护区为例,从直接使用价值评估方法和间接使用经济价值评估方法两方面对森林生物多样性经济价值评估进行论述。
(3)作物种质资源价值评估。作物种质资源又称作物遗传资源,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朱彩梅(2006)在对作物种质资源的价值概念、价值属性、价值特点、价值分类、价值内涵以及价值评估方法系统研究的基础上,系统地探讨了作物种质资源的价值构成分类及其评价方法,提出了作物种质资源价值评估的原则和依据。其中涉及资产评估基本方法――市场法的应用。
(4)果园资产评估。应容枢(1998)在对果园调查研究基础上,根据果园的特征、经营果园面临的行业风险和涉及到的果园时间价值补偿因素,得出果园应采用重置成本法和收益现值法。
从以上对国内的生物资产价值评估研究现状的分析可以看到,对于生物资产的概念界定问题从会计上已基本达成共识。由于研究问题的方式、方法的不同,对生物资产的分类还是还存在争论。我国目前还没有完整的农业资产评估准则,就生物资产的角度,对植物经济价值的评估的文献还是较多的,具体有经济林及林副产品,但没有涉及到其它植物,如蔬菜、经济作物、粮食作物的评估方法及影响因素。并且对动物的评估理论与方法的研究较少。
篇5
一、我省开展森林旅游资源资产评估工作的现实意义
1、有利于树立良好规范的森林旅游资源资产经营指导思想。对森林旅游资源资产进行评估,是为了把森林旅游资源资产的耗费介入其成本之中,对森林旅游资源资产的价值进行重新的架构,强调森林旅游资源资产在各生产要素中的突出位置。改变过去那种“高投入、低产出、高浪费、低效益”的经营模式,重视资源的保护和培育,走新型的森林旅游发展道路。
2、变我省森林旅游资源的无偿或微偿使用为有偿使用制度。对森林旅游资源资产进行评估,可以重新计算森林旅游的开发和使用成本,森林旅游经营者只有付出相应的经营成本和代价后,才能取得相应的旅游资源经营权和资格,这样经营者就会为了减少自身经济损失而放弃对森林旅游资源的过度和无度滥用,减少或有效杜绝了对森林旅游资源及生态环境的破坏,对保护森林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等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3、为优化我省森林旅游资源配置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市场经济不同于计划经济的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资源的配置是通过市场自发调节的。通过价值规律和价格杠杆等来调节资源的合理流动。这就要求全部市场资源必须要有价格基础。对于森林旅游资源也是如此,通过对森林旅游资源经营模式的完善,通过引进合作、合资和股份制经营等多种形式,加快森林旅游资源产权制度的建立。在这一过程中,加强对森林旅游资源的价值评估无疑会加速这一重要的生产要素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的优化配置,有利于森林旅游业的快速、稳定、可持续发展。
4、为我省森林旅游资源产品的定价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我省是一个森林旅游资源极其丰富的省份。但由于受过去只注重开发而不注重保护的森林资源经营观念的驱使,森林旅游资源正日益呈现迅速退化的趋势。森林旅游产品不合理的定价机制,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相对较低的森林旅游产品价格,会造成森林旅游资源的过度消耗,超出资源环境的承载力,加快资源损坏。森林旅游业对于我省来讲,还是一个新兴的产业,因此价格的制定上还存在着较大的盲目性和不合理性。因此,我们要强调在对森林旅游资源资产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估的基础上,合理开发、合理确定森林旅游产品的价格。
二、森林旅游资源资产评估方法
根据《资产评估准则―基本准则》的规定,资产评估基本方法主要包括市场法、成本法和收益法三种。森林旅游资源资产和其它资产相同,在评估的时候也主要依据上述的三种方法。但由于森林旅游资源资产其自身的特殊性及影响森林旅游资源资产价值的因素比较复杂,在评估方法的使用上也要与其它资产评估有所区别。
1、市场比较法。市场比较法也称现行市价法。它是以相同或相似的其它森林旅游资源的市场价格作为评估基础,以此来估算待评估资源价值的一种评估方法。评估公式如下:E=K××G×S
其中,E为森林旅游资源资产评估值;K为森林旅游资源质量调整系数;为旅游消费水平调整系数;G为相同或相似森林旅游资源资产单位有效使用面积的市场价格;S为待评估资产的有效使用面积;
2、重置成本法。重置成本法是在资产评估中用当前条件下重新购置一个全新的被评估对象所需要的全部成本去除发生的各种实体性、功能性、经济性的减值而把剩余部分的价值作为被评估对象的评估值的一种资产评估方法。评估公式如下:
资产评估价值=重置价值―实体性减值―功能性减值―经济性减值
3、收益现值法。收益现值法也称年金资本化法,是指通过估算被评估资产的未来预期收益并折算成现值,借以确定被评估资产价值的一种资产评估方法。从资产购买者的角度出发,购买一项资产所付的代价不应高于该项资产或具有相似风险因素的同类资产未来收益的现值。收益现值法对资产进行评估的实质是将资产未来收益转换成资产现值,而将其现值作为待评估资产的重估价值。该方法适用于市场比较成熟,年均收益比较稳定,旅游资源开发、建设和管理已经比较完善的森林旅游资源资产的价值评估。评估公式如下:E=A/P
其中,E为森林旅游资源资产评估值;A为年均纯收益;P为投资收益率;
三、结论
以上三种评估方法只是在森林旅游资源资产评估实际中经常使用的方法之一,这三种方法是分别从不同的渠道中分解出来的,虽然计算方法各不相同,但在使用中并不能完全将三者割裂开来,它们只是从不同的角度来表现森林旅游资源资产的价值。在评估实践中,一定要相互配合、相互统一。在评估中,避免单一的评估方法,而要是多方法的协调使用,相互修正,以形成合理的评估结果,避免单一方法带来的偏差。在选择森林旅游资源资产评估方法时要同时考虑被评估资源的自身特点、评估的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存在。
参考文献:
[1]傅晶.黑龙江省森林公园产业化经营研究[J].商业研究,2006(10):117―119
篇6
关键词森林资源流转;现状;存在问题;对策;浙江庆元
中图分类号 S75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1)03-237-01
森林资源流转是指原所有权人或者使用权人将其可以依法流转的森林、林木的所有权或使用权和林地的使用权,依法全部或部分转移给他人的行为。通过森林资源流转可以盘活森林资源资产,使各行各业都来投入林业建设,达到“绿山、富民、活行业”的目的[1]。因此,森林资源流转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林业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建立流转顺畅的现代林业产权制度的重要内容,是盘活森林资源资产、促进林业产业发展的有效形式,对于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脱贫致富奔小康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2]。现对庆元县森林资源流转的相关问题作一探讨。
1庆元县森林资源流转现状
庆元县位于浙江省西南部,土地总面积19.13万hm2,现辖7个镇、13个乡,林业用地16.24万hm2,活立木总蓄积600万m3,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是浙江省重点林区县之一。关于森林资源流转,其实可以追溯到20世纪末,庆元县民间就已经进行森林、林木和林地的流转。
目前,庆元县通过承包、租赁、拍卖、招标、转让和入股等方式进行森林、林木和林地流转的总面积有1.69万hm2,林木蓄积量达165.3万m3,并呈现出以下四大特点:一是流转量大、经营期长。流转的面积和林木蓄积量占全县总面积和森林总蓄积的10.4%和27.5%,且流转的经营期为20~50年。二是流转规模大、集约化程度高。全县流转面积33.3 hm2以上的经营大户21户,流转面积1.61万hm2,占总流转面积的95%,其中流转面积66.7 hm2以上的经营大户达10户,促进了林业产业基地化、规模化、标准化、市场化发展。三是流转经营业主面广、素质高、结构优。流转经营业主来自社会各阶层,有农民、科技人员、个私企业、工商户等,并具有丰富的经营管理经验或一技之长,将是未来林业建设的一支强大的生力军和主力军。四是流转投资渠道多元化、投入主体明确。全县共累计投入流转到森林、林木、林地的资源培育资金达6 506万元,其中政府扶持1 485万元、银行贷款945万元、业主自筹4 067万元,促进了林业投入向多元化转变。
2庆元县森林资源流转存在的问题
2.1思想认识不足,宣传不到位
林改前,有些乡、村基层干部片面强调或夸大流转的作用,甚至采取强制的行政措施来进行森林资源流转,大多数林农在森林流转中图简单、怕麻烦,普遍不愿意到林业部门办理相关流转手续。林改后,有些乡、村基层干部又认为林地既然由农户家庭承包了,那么造与不造、造好与造坏都是农民自己的事,没有积极引导林农进行流转工作,对搞好流转工作没有足够的认识。也有的干部认为林权分到千家万户,给林业生产规模经营带来了困难,不利于集约经营,加上基层收取的税费取消了,对森林资源流转缺乏积极性,对其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另外,也有些农户担心森林资源流转会改变土地承包权,宁愿抛荒也不愿流转。
2.2林权流转签约随意,合同管理有待规范
合同是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达成一致的协议,有书面合同和口头合同2种形式。森林资源流转合同存在种种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多数流转合同采用书面形式,但仍有一部分合同采用口头形式,易引发纠纷。二是流转合同的内容与格式有待统一规范,加强管理。当事人一方是公司或企业的,一般签订的合同较规范,合同内容比较具体,而个体工商户与农户之间签订的部分合同因缺乏经验或法律意识不强,合同内容不全面,这类合同极易产生纠纷。三是许多流转合同没有附地形图,同时没有界定林地边界,存在林权纠纷隐患。
2.3森林资源流转未进行评估,交易价格偏低
现在有的集体所有的森林资源流转基本是双方议定价格,根本不经林业部门进行森林资产评估。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2点:一是目前有的乡镇林业系统无合法的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机构,其他评估单位不懂林业专业技术,无人能评估;二是极少数有资质的评估机构收费标准过高,一些集体经济组织和群众承担不起,但大部分集体经济组织和群众不愿交评估费。
3规范庆元县森林资源流转的对策
3.1加大宣传力度,确保林权合法流转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是明晰产权、放活经营、规范流转、保障收益。要借此次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大好时机,充分发挥广播、电视、宣传车、路队、黑板报、标语、大型固定宣传牌、公开信、会议等形式;并结合普法教育,对森林资源流转的方法、目的、意义、办理程序、提供资料等情况进行大力宣传,使一些林农和集体经济组织在办理森林资源流转中,严格按照《庆元县森林资源流转办法》进行森林资源流转,从而减少私自流转行为,保护森林资源,保障林农利益[3]。
3.2明晰森林资源产权,规范流转合同管理
为加强流转合同的规范管理,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要在明晰森林资源产权的基础上,制作流转合同范本。鉴于森林资源流转的特殊性,在合同范本中应含有以下主要条款:交易主体,包括流转双方当事人的名称、住址、法定代表人及合法人的姓名;流转的标的,包括林木(活立木)的所有权和林地的使用权,具体涉及流转的林种、树种、林龄、森林、林木的面积和蓄积量,林地坐落位置、四至界址等;流转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流转的价款、付款方式和付款时间;流转的期限;风险承担办法、森林更新责任和护林防火责任;违约责任及其他需要约定的事项[4]。
3.3加快森林资源流转平台建设,完善森林资产评估机构
在硬件设施建设上,重点要建立集信息、市场交易、林权登记、中介服务、法律政策咨询等于一体的资源流转市场,如林权管理中心、林权交易中心、森林资源收储中心;在软件设施建设上,要建立森林资源流转信息库,逐步实现流转信息化、网络化,逐步试行网上流转和林权变更登记。要加强森林资源评估队伍建设,设立具有经营资质的森林资源调查规划设计所,开展森林资源调查规划设计和资产评价服务,为森林、林木和林地流转招标、拍卖、挂牌提供服务,为健全森林资产评估体系创造条件、提供依据。
4参考文献
[1] 王迪生.从德国的实践谈我国森林资源有偿流转[J].林业资源管理,2001(5):5-9.
[2] 石山.促进林地流转制度改革实现林业经营方式突破[J].林业经济,2002(6):26-27.
篇7
【关键词】集体林权改革;林权流转;流转对策
祁县是我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县,于2009年6月完成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任务,祁县在集体林权改革中,坚持核心在“分”,关键在“放”,一放到底,一分到底,彻底把集体林地承包经营权,处置权,收益权全面落实,把林木所有权下放到老百姓手里。放活林地经营权,建立以农户为主体的微观林业经营主体,充分尊重经营者的意愿,由其自主选择经营方式,其次,落实处置权,在坚持森林采伐限额制度前提下,经营者可自由采伐,探索建立林权抵押贷款制度,允许森林资源在“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下进行流转。最终目的达到确保收益权,取消各种税费政策,建立林权流转适度流转办法,规范森林资源流转,对集体林地的流转确保林农的知情权,保障林农的利益。
此次林权改革实实际上是在在林业领域的实现和延伸。家庭承包责任制一方面解决了劳动监督问题,激发了农户的营林热情,另一发面业带来了林地的细碎化和小规模经营,不利于林业的规模化经营和管理。2008年9月30日,视察安徽农村改革发展情况时强调:“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党的农村政策的基石。不仅现有土地承包关系要持稳定并长久不变,还要赋予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同时要根据农民的意愿,允许农民以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在保持家庭承包制框架不变的条件下,推动林地适度流转,提高林地的经营效率,成为林权制度改革的重要配套措施,鉴于林地的重要生产资料特性,慎重解决林权流转带来的问题,对于保护林区的稳定和农户的利益意义重大。
1.林权流转的内涵
林权流转是指不改变林地所有权和林地用途的前提下,将林地使用权,森林和林木所有权,森林和林木使用权按一定程序,通过招标、拍卖、协议等方式,有偿或无偿地由一方流转给另一方的经营行为。以市场为主配置林地资源,重要是明确林地产权关系的基础上,承认林地的商品属性,培育林地市场,以地租,地价调节林地供求,为林权流转提供市场机制。
2.现行林权流转中存在的问题
2.1林权流转的立法相对滞后
林业立法的相对滞后是造成林权流转困难的重要原因之一,现行的林业法律指导思想仍没有过渡到以生态建设为主的轨道上来,从而严重束缚了林业健康有序发展。在立法上《森林法》并没有对林权有偿转让作出完整和系统的规定。这就造成了在实践中出现许多不规范的林权流转以及国有、集体资产大量流失现象,从而影响了林业发展。2003年颁布的《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明确要求:“林业主管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抓紧制定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流转的具体办法,报国务院批准后实施。2008年的《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中也同样要求在有国务院批准的前提下尽快出台森林、林木、林地使用权的流转的具体办法,但迄今为止该办法尚未颁布。然而,林权流转活动却在这种立法格局的大背景下在各地展开,从而使林权流转陷入“无法可依”的漩涡之中。
2.2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体系不完善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不断推进,在实践中,林权交易,林权抵押贷款,森林保险以及多样化的林业经营模式等现象大量涌现造就了林权评估越来越重要。从我县目前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的具体操作中来看,任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1)我国迄今为止尚未出台一部专门有关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管理的法律法规,从而造成我国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工作无法可依的局面。
(2)我国现行的有关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的法律法规以及政策存在缺陷,期待进一步完善。如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服务收费标准的依据在我国目前的法律,以及政策上仍为空白。林权交易收费出于混乱的境地。
(3)现行的法律法规及其政策没有对森林资源资产评估违规承当何种法律责任作出明确的规定。
(4)在评估中缺乏有资质的评估机构和专业评估人才,因此在林权交易中,行政机关对森林专业进行简单评估。这种评估既缺乏合理的评估程序,又缺乏合理的评估方法,存在大量人为因素的干扰,致使评估价值严重失真。
2.3林权流转的中介服务机构尚不健全
流转市场信息不畅通,原因在于林权流转缺乏高效的林权流转信息平台,然而,流转市场信息的不畅通,通常则会造成有需要流出森林资源的经营者难以寻找到合适的受让者。同时又有需要林地经营的经营者找到合适出让者极其困难的现象。从而导致林业资源无法合理的优化配置。目前,我县还没有建立林权流转交易中心及林权流转信息共享平台等中介机构,为了搞好森林资源流转,需要有健全的中介组织机构为林权流转提供服务。
3.林权流转对策
3.1建立和规范林地流转程序,确保林权流转健康有序
林地是山区农民最基本的生产资料,林地流转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必须从政策法律和行政管理两方面加强监督和管理,建立森林资源适度流转的办法,进一步规范森林资源流转。在林权流转合同中应列明林地转出者可以收回林地使用权的条款,严格规定流转期限,流转期限不应超过剩余承包期限。流转后的林地必须用于林业生产,不得转变林地用途。避免因一次林地地流转而使农民永远失去林地地的使用权和收益权。
3.2政府必须加强监督,引导林地合理流转,防止林地过快过渡流转
一方面避免土地通过盲目流转,使林地集中到少数人手中,造成巨大贫富差距。损害林农的长远利益。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确保转让人的利益。另一方面,土地集中到少数人手中后,一些人为实现更高收益,不合理的种植,如果大量出现此种现象,会威胁到国家的生态安全。政府须加强监督,引导林地合理使用,使林地流转与林业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质上是在山区实行的森林资源的家庭承包,便于农户配置劳动资源。受集体地权制度的制约,家庭承包责任制无法克服自身缺陷。为提高林地的经营效率,在保障现有产权制度不变的前提下,提高林地的可交易性和可流动性。促进林权流转,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是林权制度改革后的创新方向。林地适度流转,提高林地的经营效率,成为林权制度改革后重要的配套措施。在市场化的流转环境下,一方面要加快林区人口向城镇转移,培育林地使用权流转市场,建立和规范林权流转程序,确保林地流转健康有序。另一方面也需要政府加强监督,引导林地合理流转,妥善解决林权流转引发问题,对于维护林区稳定和林区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樊喜斌.关于林地流转问题探讨[J].林业资源管理,2006,8(4):29-33.
[2]王娟.浅谈我国林地使用权流转[J].法制与社会,2008(16):101-103.
篇8
一、森林资源概述
(一)概念
在《中国大百科全书》中,森林的定义是“以乔木为主体的植被类型”。森林资源有狭义和广义之分,以乔木为主体的森林植物组成部分称为狭义的森林资源。而广义指的是以多年生木本植物为主体并包括以森林环境为生存条件的林内动物、植物微生物等在内的生物群落,它具有一定的生物结构和地段类型并形成特有的生态环境。
(二)特点
森林资源具有以下特点:
1.森林资源功能的多样性
森林资源不仅具有经济功能、生态功能,而且具有极大的社会功能。例如,森林中的木材、鲜果、树皮可作为木料、食品、香料、药材、薪柴应用于工农业生产和生活之中,森林能保育土壤、涵养水源、防风固沙等,为人类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由于森林资源的系统性,森林的一种功能的实现可能引起其他功能的损失,因此,在评估森林资源时,要综合考虑,使森林资源的功能在整体上实现最佳。
2.森林资源的可再生性
作为一种典型的可再生资源,当森林资源被采伐后,人类可以通过劳动培育其再生,或者花费更长的时间使其在没有人为干预的情况下自然再生。森林资源的自我更新能力很强,只要不受外力的破坏和超负荷的开发利用,森林资源可供人类持续使用。
(三)分类
常见的分类有:按森林的树种分类,按用途分类,按照原生程度分类,按照经济用途分类。由于按用途分类能清楚的反映森林的价值归属,有利于建立森林资源核算框架,因此本文将以这种分类为基础构建森林的资源资产负债表。
森林资产的一级科目分别为“用材林”和“非用材林”。在一级科目下按照树种设置二级科目,分别为“针叶林”、“阔叶林”、“竹林”和“其他”。
二、森林资源资产价值量核算
遵循资产评估中市场法、收益法、成本法这三个基本方法,林木资产的评估方法具体有以下形式:
1.现行市价法,包括现行市价法和市场价倒算法;
2.收益现值法,主要是收获现值法;
3.成本法,包括重置成本法。
每一种估价方法均有优缺点和适用范围。对林木进行评估时要根据不同的内部结构,不同的林种,不同的林龄从而选择相适用的估价方法。用材林是森林资源资产中以生产木材为主要经营目的的林种,是林业产业经营的主要对象,也是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中的主要评估对象,评估方法较为成熟。
三、森林资源负债价值量核算
2000年3月24日,贵州省人大常委颁布了《贵州省森林条例》,其中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制定林业发展规划。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林业发展规划和国家关于林种划分的规定组织划定本地区的用材林、防护林、薪炭林、经济林和特种用途林,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公布;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的林业工作;乡(镇)林业工作站负责本乡(镇)林业管理和林业技术推广服务工作,指导和组织农村集体、个人发展林业生产。
对森林的负债项目构建,需要从法律法规、政府规划等方面进行确认。
1、应付管理建设费用
按照国家规定,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应依照森林法,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利用、更新,实行管理和监督;各级人民政府应根据规定制定林业长远规划和建设方案;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在林区设立森林防火救灾措施等等。由此产生的应付款项应通过 “应付管理建设费用”账户反映。
2、森林的超额采伐
我国森林法中规定:“对森林实行限额采伐,鼓励植树造林、封山育林、扩大森林覆盖面积。”我国根据用材林的消耗量低于生长量的原则,严格控制森林年采伐量,年度木材采伐量不得超过批准的年采伐量。此外,须申请采伐许可证后才能采伐林木。
故此,对于超额采伐、滥伐、盗伐的林木应作为一项负债进行确认。
3、森林的违法出口
我国森林法规定了国家禁止、限制出口的珍贵树木。违法出口我国禁止和限制出口的树木应作为一项负债进行反映。
4、其他应付费用
除了上述费用之外还应该设立“应付职工薪酬”和“其他应付费用”科目。
其中应付职工薪酬主要指护林员、森林管理人员的应付工资薪金、福利经费等。处理个人间、单位间、个人与单位之间关于林木使用权或所有权争议发生的费用可以放在其他应付费用科目中反映。
四、森林资源净资产和报表附注
森林净资产通过资产和负债倒挤的方式得出。遵循会计恒等式如下:
资产-负债=净资产
由于森林资产的特殊性和资产负债表的存在的局限,关于森林资源的许多信息需要通过报表附注解释说明。
在报表附注中要详细注明资产、负债账户变化的原因:比如自然延生、造林、环境保护成效、有益砍伐、灾害、退化、人类活动、超额砍伐等等,以及这些原因造成的后果和影响。
五、森林资源资产负债表基本框架
篇9
赣州作为林业大市,拥有着丰富的林业资源。据“十五”二类森林资源调查资料统计:全市林业用地面积共计4552.4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74.2%。近几年来,赣州市银行业金融机构乘林业产权制度改革的东风,通过大力创新和推广各类涉林贷款业务,有力推动了全市林业经济的长足发展。
一、金融支持林业发展概况
为了推动林业经济的健康发展,近年来,赣州市银行业金融机构以林权抵押贷款为主要涉林贷款品种,同时开办林业信用贷款、保证贷款、联保贷款、社团贷款等各种贷款,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为促进林业经济发展提供了“组合”服务产品,开辟了林业经济发展的“绿色”服务通道,逐步加大了对林业经济发展的信贷支持力度,不断做大涉林贷款规模。截止2012年6月末,赣州市涉林贷款余额为34.62亿元,比年初增加4.67亿元,增幅达到15.58%,信贷资金的有效注入,有力地促进了林业经济的发展。
二、金融支持林业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林业金融服务正有序开展,但由于林业生产自身的特殊性以及相关配套政策的不完善,使得金融支持林业发展中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一)生产周期与贷款期限不匹配,林业发展负担重。林业是一项弱势产业,生产周期长,前期投入大,投资见效慢。以经营杉木林为例,25年后砍伐才能有收益。而目前林业贷款期限最长为3年,贴息期限绝大部分为一年期。因此林农特别是营造林大户还贷压力大,有的为了还款还息,提前砍伐木材变现,没有发挥借贷资金的最大效益。
(二)配套政策跟进不及时,抵押评估登记机构有缺失。林权价值的确认是确定林权抵押贷款额度的基础。但目前,江西省尚未建立统一的林权评估管理办法,林权评估机构、林权登记机构、林权交易中心在各县设立情况不一,造成评估无规范标准可循。而现行的林权评估主要依靠林业部门具备相关资质的评估人员进行,容易受到个人主观因素影响,造成林权评估过程中,可能存在偏离客观价值现象,直接影响到林业贷款的安全性。评估的不规范,使得银行在发放林业贷款时存在担忧情绪,限制了林业贷款的发放。
(三)抵押物的管理存在难度,贷款风险仍不可避免。林木作为特殊抵押物,存在天灾、人祸、市场三大风险,造成林业贷款容易面临以下风险:一是自然风险时有发生。林业作为弱质资产,容易受到火灾、风灾、冰冻雨雪天气影响,病虫害等其他自然灾害也可能对林业产生危害。林业价值受如若受到以上危害,折价严重。二是违法现象难以防范。林地位置偏僻、地域广阔,增加了信贷员对抵押物的监管难度,单靠林农力量难以有效防范滥伐、盗砍等现象的出现。三是市场风险难以预料。森林资产市场价值存在缩水的风险。如2008年的世界金融经济风暴,导致林业加工行业发展滞缓,森林资源资产价值缩水严重,抵押价值随之减少。
三、进一步做好林业金融服务工作的政策建议
针对以上问题,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一)适当延长涉林贷款期限。建议延长涉林贷款期限,营造林项目林业贷款期限根据树种特性延长至一个轮伐期或收益期,并视树种不同确定贴息期限,有效解决了农户和林产品种植加工企业融资期限短和林业成长期限不匹配问题,减轻林农还款压力。
篇10
关键词:资产评估 给力 海南 “十二五”规划建设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6-210-02
建设国际旅游岛是继海南省办经济特区之后海南发展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2009年12月31日国务院了《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海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2011―2015年)规划纲要》是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后的第一个五年规划,该规划纲要提出在今后五年内实现海南省经济更好更快发展,全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左右、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率20%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率23%、三次产业比重趋近20:30:50,城镇化率达到56%、城乡居民收入翻番等总体目标。在海南岛新一轮大发展的黄金机遇期,资产评估理应、也必须为海南“十二五”规划建设作出自己的贡献。本文所述资产评估,包含对企业股权及债权类价值评估、知识产权类无形资产评估、承包经营权评估、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土地使用权评估、房地产评估以及其他各种类型资产评估和信息咨询服务业务。
一、资产评估为海南旅游服务业的升级、结构调整提供决策参考
海南“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要推进旅游业转型升级,以建设世界一流的海岛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为目标,加快对现有休闲度假旅游产品的升级改造,逐步形成以滨海度假旅游为主导、观光旅游和度假旅游融合发展、休闲疗养等专项旅游为补充的旅游产品结构。到2015年初步建成包括免税店、大型品牌直销中心、重点城市和度假区的商业街、不夜城等的国际购物中心框架。
伴随着原有旅游产品的升级改造,原有旅游文化产业的股权整合、资产重组、品牌店加盟联锁、分时度假等业务将激增,在确定股权交易价格、品牌联锁店加盟费用,以及产权式酒店、酒店式公寓及分时度假酒店、大型商业中心柜台及商铺的售价及租金、各种旅游新产品的定位定价等方面,资产评估都将提供有效的价格决策参考依据。
二、资产评估促进海南旅游房地产平稳健康发展,保障国家税收收入
海南“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开发高质量、高水平、多层次的旅游商务房地产,积极发展酒店、度假村等经营性房地产,大力发展商业房地产,打造高品质的绿色低碳社区。严格房地产准入制度,建立房地产业诚信体系,规范房地产交易和租赁市场,严厉打击圈地不建和违规建房等违法违规行为,遏制房地产投机炒作,促进房地产市场规范健康发展。
一大批新兴旅游休闲度假胜地经营性房地产的开发建设,吸引了国内外众多颇有实力的企业投资,同时这些企业的融资需求也相应扩大,以土地及地上在建工程的抵押贷款评估业务势必增加,一方面要促使金融机构与开发商达到双赢的目的、一方面又要防范金融风险,在两者搏弈之间,资产评估的重要作用彰显;为有力配合政府部门加强对房地产业发展的宏观调控,合理估算土地出让招拍挂的底价及最高限价(上海已在试行)将有效引导土地买方市场的理易,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以及土地价格非理性上涨;配合税务部门建立二手房地产交易、房屋租赁市场价格评估体系,将有力保障国家税收收入。
三、资产评估有效推进海南十大基础工程项目及城镇化的建设
为改变海南省基础设施与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目标不相适应的现状,海南“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坚持扩大内需战略,优化投资结构,集中财力物力,加快推进以琼州海峡跨海通道、环岛高速铁路、“田字型”高速公路、核电、机场、港口、公路、水利、能源、电信网与广播电视网及互联网“三网融合”十大工程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及其配套工程建设。为突出城镇化的国际旅游岛特色,海南“十二五”规划纲要还提出构建省域中心城市―区域中心城市―县城镇―中心镇四级城镇化空间体系,提高城镇化水平,规划建设100个左右的中心镇,利用海南特色的旅游资源,打造古村古镇型、民族村寨型、生态观光型等特色旅游小镇,破解海南城乡二元结构。
在实践过程中,大规模进行基础工程项目建设,以及城镇化建设,城中村和旧城改造、农村危房改造等建设必然大量地涉及到国有土地、农村集体土地、个人宅基地及其地上房屋建筑物、构筑物、经济作物、森林资产等地上附着物的征收与补偿问题。2011年1月21日,国务院总理签署国务院第590号令,公布并施行《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其中第十九条规定“对被征收房屋价值的补偿,不得低于房屋征收决定公告之日被征收房屋类似房地产的市场价格。”该条规定对被征收对象的补偿标准赋予了鲜明的市场价格内涵。公平公正的资产评估成果将有效推动基础工程和城镇化建设的进程。
四、新能源、新材料的新型工业的发展呼唤资产评估
海南“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发挥海南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后发优势,优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集中布局、集约发展新型工业,重点培育油气化工、浆纸及纸制品、汽车和装备制造、矿产资源加工、新材料和新能源、制药、电子信息、食品、热带农产品加工等支柱产业。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知识产权类无形资产对企业利润的贡献率甚至可能超过有形资产对企业利润的贡献率,但是由于观念的滞后,知识产权类无形资产的量化以及对量化结果的应用,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没有得到人们足够的重视,随着观念更新以及科技研发、科研成果的产业化、市场化,对知识产权的利用和保护已经越来越广泛地受到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的高度重视,海南“十二五”纲要提出到2015年全省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到1.5%左右,科技财政支出占地方财政支出的比重达到2%,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件)年均增长15%,政府部门的扶持力度和决心由此可见一斑。
北京市交通银行是我国率先接受以商标权、专利权作为质押物的金融机构,这一举措解决了相当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资金瓶颈问题,新能源、新材料的新型工业的发展呼唤资产评估给力,随着金融机构运营机制改革的深入,北京交行的经验将有望在全国范围内的金融机构逐步推广,资产评估将在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的价值发现和认定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为金融机构向新能源、新材料的新型工业企业“输血”提供合理依据。
五、“五基地一区”的建设离不开资产评估
海南是一个农业大省,得天独厚的热带气候使海南成为全国人民的“菜篮子”。海南“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大力发展热带特色现代农业,未来五年要重点建设好“五基地一区”即国家冬季瓜菜生产基地、天然橡胶基地、热带水果和花卉基地、水产养殖与海洋捕捞基地。高效现代农业模式必将打破旧有的小农经济模式,以集体农用地投资入股等多种形式组建的新型农业经济合作组织的出现、农业基地的整合重组、农业信贷的发放等都离不开资产评估的鼎力支持。
六、林权制度改革、森林资源交易平台的建设迫切需要资产评估
为解决困扰我国多年的集体林权产权不明晰、经营主体不落实、经营机制不灵活、利益分配不合理等问题,2008年国务院了《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规定了“在不改变林地用途的前提下,林地承包经营权人可依法对拥有的林地承包经营权和林木所有权进行转包、出租、转让、入股、抵押或作为出资、合作条件。”两年多以来,依法将林地承包经营权和林木所有权通过家庭承包方式落实到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户、确立农民作为林地承包经营权人的主体地位的改革措施正在海南如火如荼地进行当中,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林地和林木资源的流转机制正在规范建设中。下一步国有林权制度改革也将在全国范围内逐步进行,国家已经在伊春启动国有林区产权制度的改革试点,改革举措包括在保持国有林地为国家所有的前提下,将林地出租、经营权转让于林区职工、将林木所有权出售于林区职工等。而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是林权制度改革的一项基础而重要的工作。
海南的森林覆盖率位居全国之首,林权改革势在必行,而无论是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还是在国有林权制度改革当中,为合理公平地确定林地承包经营权、林木所有权的价值、林地租金、森林资源产权交易底价等方面,为维护交易各方的合法权益,均迫切地需要进行资产评估。
七、公平公正的资产评估是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有力保障
海南“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海南作为经济特区,仍然肩负着改革开放排头兵的重任,积极推进全省直管市县管理体制、农垦管理体制、国有企业等各项行政管理、经济体制和社会事业体制改革。深化国有资产监管体制和国有企业改革,推动资产资源的整合。
配合上述各项体制的改革,资产评估将成为政府在实现宏观调控、市场资源配置中保障国有资产不被流失、对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情况进行考量的重要工具。同时随着各项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虽然传统意义上的国企改制类的国有资产评估业务可能会有所减少,但非公经济组织的大量涌现和竞争、对外开放水平提升、琼港琼澳琼台琼粤琼桂等区域性合作、国有与民营企业之间以及民营与民营企业之间的相互渗透、并购与重组等,使得资产评估服务的市场更加广阔,当前民营企业之间的股权交易也不断应用到资产评估结果作为谈判的参考、社会委托的资产评估业务量逐年攀升就是显著例证,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家们也已逐渐理性地认识到资产评估在价格决策、企业管理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公平公正的资产评估是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有力保障。
市场经济需要资产评估,广大资产评估机构和从业人员应当抓紧时间练好内功,抓住机遇,在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大舞台上充分展现自身的价值,为政府部门、为社会各界经济组织和各类经济行为提供优质服务,作出自己应尽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