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案例社会调查报告范文

时间:2023-09-19 16:50:1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典型案例社会调查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典型案例社会调查报告

篇1

公共管理类课程实践性教学方式较多,其中采用较多且很成功的是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是运用典型案例,将学生带入特定事件的现场进行案例分析,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或集体协作,进一步提高其识别、分析和解决某一具体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正确的管理理念、工作作风、沟通能力和协作精神的教学方式。当然,案例及其教学并非要取论的发展或者实践的观察,而是为从一种不同的背景审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开辟了道路,是以情景模拟的方式使学生们置身案例所描述的特定情景中来运用所学的知识独立地观察思考、分析问题,而不是直接进入社会实际活动中去直观感受、观察实践。社会调查却是要通过深入社会搜集直观感性的第一手材料,进而分析研究材料,形成理性的调查结论,是知识从感性向理性深化的过程,具有鲜明的参与社会实践的特征。在实践基础上从搜集直观感性的材料、分析研究材料到形成理性的调查结论的认识过程,就是调查的过程。在农村公共管理课程中引入社会调查法来展开实践性教学,引导学生有目的、有意识地专门搜集和整理课堂学习知识的相关信息,通过观察社会、了解社会,可以实现课堂学习与社会中的现实问题的有机联系,促使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社会现象,实现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逐步加深,做到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实现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生存。

二、社会调查法的框架

作为一种系统的、科学的认识活动,社会调查有着一种比较固定的程序,这种固定的程序可以说是社会调查自身所具有的内在逻辑结构的一种体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提出调查主题。这是整个社会调查工作的基础,需要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有价值的、有创新的,具有可行性的调查主题或观点,尽量具体化和精确化,以便界定调查对象、调查区域范畴和实施调查。

(2)调查准备。在明确调查主题后,需要为实现调查目标而进行调查设计和准备调查问卷。调查设计主要是针对需要研究的问题制定研究分析的策略,并选择适当的调查方法以保证调查资料的收集和分析过程的规范和科学。调查问卷的设计是调查准备阶段非常重要的工作,必须要将研究主题放在一定的理论分析框架中,明确需要收集那些方面的资料,紧密围绕研究主题设计问题,采用可观察指标,注意构建可操作的变量和指标之间的逻辑关系,选择适当的问卷结构,这直接影响到所收集的数据质量和后续的研究。此外,简洁和被调查者易于理解的调查问题能保证调查的顺利进行和数据质量的真实,在设计问题时必须要考虑被调查者的时间资源、个体认知能力等情况。

(3)社会实地调查。在这个环节,调查者要深入社会,根据不同的研究主题选择不同的访谈方法收集资料。在具体调查访谈过程中,往往可能由于现实条件的变化或调查设计与现实之间存在的偏差等,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调整预定的访谈方法或对调查问卷进行修正。

(4)数据整理和分析研究。社会实地调查完成后,收集到的一手资料需要进行整理、统计和分析,得出调查研究结论并撰写调查报告

三、社会调查法在农村公共管理课程实践性教学中的应用案例

笔者将社会调查法引入农村公共管理课程的实践性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下面以“京郊农民对农村公共管理状况的满意度调研”为例对社会调查方法在农村公共管理课程实践教学中的运用进行说明。

(一)确定调查主题

根据农村公共管理课程的教学内容,在选择什么内容或问题作为社会调查主题时,主要考虑调查主题的有价值性、可行性等,因而选择“京郊农民对农村公共管理状况的满意度”作为调查主题。这是因为:(1)本课程学习对象为北京农学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本科学生,需要从实践中认识社会,加强专业和课程认知。(2)课程学习的85%以上的学生来自北京郊区,分布于北京市的海淀区、朝阳区以及延庆县、平谷区等九个郊区县的44个乡镇,调研地点的分布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学生以自己家庭所在地为中心进行辐射式取点或选择调研样本进行随机抽样调查或滚动取样调查具有非常便利的条件,能够保证问卷调查的质量,而且调研成本低。

(二)调查准备

调查准备主要包括了调查问卷设计和社会调查的组织安排准备两方面的内容。

1•设计调查问卷

调查问卷的设计一定要紧密围绕调查主题,本着全面、科学、可操作性来设计调查问题和构建变量和指标之间的逻辑关系。根据当前北京郊区农村经济状况、农村公共管理的现状、农村公共管理的教学内容及学生的认知能力等,以了解京郊农民对当前农村公共管理的满意度以及影响京郊农村公共管理水平的因素为主要内容,除被调查者及其家庭基本情况的12个问题外,共设计了与调研主题相关的5大类66个问题,其中关于农村公共管理主体的有15个问题,关于农村基层民主的共计20个问题,有关基础设施建设及发展的共14个问题,社会保障及参加情况的有11个问题,收入及其他的有6个问题,其中有些问题还设计了子问题以便搜集更详细的资料,此外还设计了需要补充说明的问题项。通过这些问题,可以考察京郊农村公共管理的状况、村民对公共管理的满意度等相关情况,能使学生对京郊农村公共管理状况有一个直观、真实的认识,从社会实际状况出发来深入而直观地认识农村公共管理的内容、方式、目的等,加深对该课程内容的理解,并从课程学习角度去理解相关政策的实施基础与意义。

2•前期组织安排

随着课程内容的推进,在调查前1个月布置具体的社会调查事宜。主要是介绍社会调查方法、调查数据可靠性的把握、调查报告的撰写以及本次社会调查的要求等,督促学生做相关的知识储备,尤其是对调查问卷要做详细的解释,保证学生理解调查问题及调查目的,减少调查者因对问题的不理解造成的数据错误。因为考虑到少部分学生家庭所在地在北京市城区或京外省份,自主联系京郊农村调研存在一定的困难,为了保证每个同学都能实际进入京郊农村调研,于是按宿舍将学生分成若干调查小组,并且确保每4-6人的小组中至少有2名以上家在郊区农村的学生,要求每组来自城区家庭的学生必须跟随来自郊区的学生进行调研。各小组自主推选一名组长,主要负责小组调查活动的开展和与教师的联系,调查分工等由组内成员自行协商。

(三)京郊农村调查与资料收集

在调查准备阶段,各调查小组根据组员情况,确定调查地点,细化到京郊的村庄。各小组优先选择家庭所在地、亲戚所在地、同学朋友所在地为调查村庄,依靠亲戚、朋友、同学等熟人帮助,在被调查村庄有选择地发放问卷或面对面地调查与访谈,既降低了社会调查的成本而且还能保证问卷的回收率和数据质量。在调查过程中,被调查农民的问题补充说明为研究主题的拓展和深层次分析提供了补充资料。学生在调查总结交流中往往对这个环节的感受最深,从他们的反映来看,更多地集中在学到了课本上没有的东西、对相关教学内容有了更深的理解、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调查访谈技巧的掌握和沟通能力的提高等方面。

(四)调查数据整理、分析与报告撰写

将调查得来的原始数据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是撰写调查报告和定量研究的基础。这个环节中,指导学生根据调研主题,分析调查问题之间的逻辑关系,撰写调研报告。各调查小组成员的知识结构和水平的差异影响着各组选择的数据分析方法。更多的小组选择EXCEL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分析较为简单;有些小组选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实现了农村公共管理课程与统计分析课程的结合,学以致用使分析结果更为深入和全面,并加强了课程学习间的联系。

(五)调查的总结、交流

前面的工作只是完成了一项社会调查,但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完善社会调查法的实践性教学成效,调查的总结与交流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进行调查成果的交流,各小组以PPT形式汇报各组的调查情况、调查结论等,就调查中反映出的问题进行讨论,分享调查体会与经验,并且回答老师和同学的提问,实现知识的启发、碰撞、提升。同时对调查中暴露出问题的总结,比如对于组织安排、问题设计、调查难点等进行总结,以便在今后的社会调查中避免出现相同的问题,完善社会调查法的实施和提高调查效果。从学生对调查交流、总结的情况反映来看,有些小组事先组织安排有所欠缺,导致调查时间和次数比预想的多,很多学生在经过社会调查后改变了原先对社会调查的简单认识;更多的学生反映经过社会调查后对农村公共管理课程中的很多知识有了直观和更深入的认识,并开始思考相关问题,而且还在调查中取得了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和感受,比如被调查的村民面对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并期望学生们能解决他们说到的问题时,很多学生的反映是认识到专业课程学习的重要性和激发出的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此外,社会调查对交流、沟通能力以及与团队合作能力的锻炼也是学生交流总结中反映比较突出的一个方面。

(六)社会调查的评价考核

各小组完成社会调查后,在规定的期限内要求上交调查报告、填写后的调查问卷、小组成员的分工说明等材料。小组社会调查实践成绩由调查报告成绩、交流汇报老师打分和学生评分三部分组成。交流汇报中,参加汇报会的课程组教师和各调查小组根据调查汇报和回答问题情况打分,分别汇总平均后得到教师评分成绩和学生评分成绩。调查报告成绩、交流汇报教师评分和学生评分成绩分别按照60%、20%和20%的比例加权得出小组社会调查实践成绩。每个学生的成绩以小组成绩的85%为基数,15%按照每个学生在小组社会调查中的分工和表现等给出。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有助于借助评价考核来检验课程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能力与素质的提高情况,有助于完善实践性教学的各个方面。

篇2

(一)实践教学课程很少,难以满足国际法教学需要学生通过在社会中的实践,自身完成法律社会调查报告或者毕业作业,由授课教师指导学生怎样撰写调查报告、检查学生是否完成了调查报告中的调查内容,这是目前开放教育学生的主要法学实践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法学实践内容单一,由于部分学生所在学区经济、文化水平较低,很多地区中的学生实际接触国际事务的机会很少。

(二)国际法教学案例陈旧、教学资源老化1.教程中案例陈旧。开放教育国际法教程中所涉及到的案例已经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许多案例都是十凡年前的国际案例,现在的学生不能够充分理解当时的国际背景,很难掌握其中的国际法理论知识。2.教学资源更新速度慢。各地方开放教育国际法课程网上教学资源中的典型案例都很相似,基本都是为了学生能够应对期末考试而上传的教学案例。

(三)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差。首先,学生实际生活中通过自身寻求国际法学习环境的机会很难他们需要教师给提供更好的学习资源,学习机会和学习环境。其次,国际法主要是调整国家之间关系的法律学科,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关系不如国内法紧密与实用,加之有些国际法知识比较抽象,难于理解,因而一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讲透难懂的知识点,法律条文等内容,是值得国际法授课教师不断思考的问题。

二、对开放教育国际法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些建议

(一)注重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讲授《国际法》课程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如何运用国际法来保护我们国家的利益和私人的利益。培养学生的政治素养,做到“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并能对国际现状有客观科学的认识;培养学生以国家为本位的理念,找到思维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使其真正明确学习《国际法》的重要意义。随着《国际法》理论的不断发展,国际形势的不断变化,开放教育的教学内容要与时俱进,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对教师的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利用开放教育的教学优势不断创新教学方法1.邮箱、QQ是现代学生普遍采用的交流方式。目前,很多开放教育辅导员老师都采用这种快捷方式与学生进行信息交流,国际法课程可以采纳这种方式进行教学,充分利用邮箱、QQ等现代交流方式对学生进行课程指导,在这里教师能够给学生一个完全自由思考的空间,而不是对学生过多的限制和说教,让学生有一定的时间消化知识,很好的掌握国际法中的法律知识。2.采用小组学习讨论的方法,开展学期内典型案例或重要法条的研讨活动。具体实施可以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随机讨论,可以在面授课堂采用,也可以在网络教学中实施,或者是通过建立QQ群进行实时讨论。

(三)加大与高校合作力度,共享模拟法庭课程。开放教育应该与一些高校合作,让学生能够共享到高校的模拟法庭课程。目前,国内许多高校的模拟法庭的配套设施都很完善,一些学校开展的模拟法庭非常逼真,能够很好的巩固国际法课程的专业知识点,深入的探讨面授课程中所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可以把一些经典的案例依照模拟法庭程序进行重现和模拟。通过学生扮演具体的角色,即原告、被告、法官、双方当事人的人和有关证人,对案情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提高学生的法学分析能力和实际处理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真正学以致用,使得学生增强法学学习兴趣、很好地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基本素质。

(四)为学生开拓在社会中进行法律实践、法律调查基地。开放教育的教学中所涉及到的法律实践和社会调查活动很少,学校应该从学生自身的需求出发,利用与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的合作,为学生开拓更多的学习空间,现在学生的社会调查,多数是敷衍了事,没有很好的投入到实际学习的氛围中,因此,教师可以在平时的课程中不断增加法律实践和法律调查的机会。

(五)及时更新国际法教材中的案例并做好案例教学。学生在实践中吸收自身所学的知识,领悟面授课程所体现的法学理论的同时,教师更应该注重教学实践和经典国际案例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不断在面授课程或网络课程等多媒体教学中贯穿最新的、最典型的国际案例。一方面,广大开放教育法学专家应该及时对当前的教材进行修订与增补,多编纂一些新的,与国际法的发展、与当今社会的现状联系紧密的案例教材。另一方面,教师的备课不仅是要熟悉掌握教程的知识,还应加大对国际重要事件的关注力度,整理成最典型的案例,在不同的教学层次和过程中,恰当的教授给电大学生。

篇3

一、开放教育工商管理本科的专业课程教学模式构建的基本思路

1.专业课程的教学模式必须适应远程开放教育的特点和要求

远程教育的一个本质特征是教的行为和学的行为在时空上的分离。戴维•西沃特的“远距离教学,自相矛盾的措词?”实际上也从另一侧面揭示了这一本质特征。这就要求开放教育的教学一方面要为学习者提供完善的学习支持服务,如学习资源服务、信息服务和学习环境的创设,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另一方面要使教与学的行为再度综合,努力重建教与学相互影响的机会,强化教师与学习者、学习者与学习者、学习者与学习资源的互动,这也是构建开放教育教学模式的基本要求。开放学习是开放教育最本质的属性,这就要求既要重视和满足学生的各种学习需求,更要基于网络环节条件,综合运用各种远程教育手段和现代信息技术、采用多种媒体进行教学。开放教育教学模式的构建理应适应这些要求。

2.专业课程的教学模式必须适应开放教育工商管理本科学员的特点

在近10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们一直重视对开放教育工商管理本科学员的研究,通过入学时的入学水平测试分析、特别设计的问卷调查,课程教学开始时的交流互动与判断分析,基本上动态把握了学员的特点。一是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呈现多样化的特点,其中有30%~38%的学员的学习动机是获得学习文凭,获取知识、提升能力并不是这部分学员的学习目标。二是学习者的年龄、学习基础呈现差异化的特点,其中平均年龄为31~36岁,最大年龄为48岁。与传统高校学员相比,他们的记忆力要差一些,也不愿意死记硬背,但理解能力要强些;他们能主动思考,但不善于思考;他们愿意发表自己的见解,但大多较肤浅,缺乏深层次的、辩证的、系统的且有理论支撑的观点;年龄大些的基础理论与知识掌握要差一些,而年龄小些的往往对基础理论与基础知识的掌握要好一些。三是地理分布与学习条件呈现出层次性的特点。第一层次的学员分布在市区,距学校较近,经济条件和学习条件(如上网学习条件)也好些,这部分约占3/5;第二层次的学员分布在市郊县,来学校一趟来回要花上1~2小时,学习条件也较第一层次要差些,这部分学员约占1/5;第三层次学员是外地学员(由于工作调动)和乡村学员,他们的共同特点是与教师面对面交互的机会很少,同时外地学员的学习条件往往有保证,而乡村学员往往学习时间有保证,但学习条件和自控力较差,这一层次学员约占1/5;四是学员基本上在职工作,有42%~63%的学员从事中低层管理工作,这部分学员对管理工作有认识与思考,有切身感受与体会。专业课程的教学只有针对学员的这些特点来组织实施才能取得成效,同样,专业课程教学模式也只有针对学员的这些特点来构建才会具有可操作性、针对性和理论与实践的中介性。

3.专业课程的教学模式必须适应工商管理专业课程的性质、特点和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

工商管理各门专业课程都是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与市场竞争的需要而产生的,其基本理论、原理和方法在各种组织(包括企业)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运用,大都有效指导了管理实践。专业课程的特点可概括为:一是理论与实际的紧密结合。教学中如果脱离工商企业管理的实际,从理论到理论或从理论到方法,不仅枯燥乏味,学员也难以有意义地构建自己的知识;二是课程设置的目的性。工商管理本科的专业培养目标是应用型高等专门人才,各门专业课程(包括集中实践环节)的科学合理设置是基础,但更主要的是要通过各门专业课程的教学实施,在教学过程中强化学员实践能力的培养。专业课程的教学模式必须体现这些特点与要求。

4.专业课程的教学模式必须适应构建终身学习社会的需要

我国已将远程教育作为国家发展战备的重要组织部分和构建学习型社会的第一选择。对一个人知识水平的衡量也从其学历转到了“学习能力”。很显然,构建终身学习社会必须以个体和群体的学习能力为前提。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摒弃传统的“注入式”教育,在教学模式的构建过程中和教学策略的运用上,要更多地强化学员的自主学习,更着力于“学习能力”的培养。这应该成为教学模式构建的理念层面的内容,更应成为教学模式改革的终极目标。

二、开放教育工商管理本科专业课程教学模式的基本框架

基于以上的思路,在现代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我们经过近10年的深入实践与探索,形成了如图1所示的开放教育工商管理本科专业课程教学模式的基本框架。这一课程教学模式可描述为:在现代教育思想和教与学的理论指导下,以学习者研究、适用的教学资源提供、学习环境创设为前提,以学员的自主学习为中心,采用各种现代远程教育手段、多种教学媒体和各种教学策略,促进教与学的多维互动,实现学员有意义的知识构建和能力提升。

这一模式的特征与要求可归纳为以下5个方面:

一是采用问题导向,启发学习。以问题导向为起点,运用多种媒体手段设计“成败范例”,引出要学员思考或要解决的问题,以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增强学员的学习动力,启发学员的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为此,设计与展示的“成败范例”非常关键,它应该是学员有所耳闻的、发生在我国现实管理实践中的,且与学员将要进行阶段性学习的知识点密切相关,学员通过自主学习、探究学习阶段性(其一模块)知识能够寻找到答案或结论。同时“,成败范例”最好通过视频小课件展示或以图文并茂形式展示。越形象直观、与现实中的管理实践结合得越紧、越典型,效果会更好。范例展示后教师要精心设计好问题,建议学员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中可采用的学习方法,可查阅、搜索的学习参考资料,可采用的学习策略。

二是模块化指导学习,帮助学员知识建构。针对工商管理专业课程实践性强等特点,教学中有必要将专业课程按课程知识结构体系划分或重新整合为“过程模块”“、功能模块”,如企业战略管理课程可按战略管理过程划分为“战略分析”、“战略制订”和“战略实施与控制”三个过程模块,通过模块化教学,可凸现和强化学科的实用性、实践性。每一模块的知识相对完整,有助于学员的知识构建,也有助于教学交互活动的组织和交互效果的提高。相对独立地运用某一模块知识可分析、解决现实中的某一管理现象或问题,便于实践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开展。

三是采用叠进式实践教学,提升学员实践能力。叠进式实践教学通过三个层次来实施,这三个层次及顺序是:成败范例(问题导向中的“问题”)的分析解释;每一模块知识学习后安排的一次案例教学;课程学习结束或学习过程中集中安排一次去实践基地实现、学习和观摩。这三个层次的实践内容和教学过程具有其内在联系和递进性,故称为叠进式实践教学。采用这一模式开展实践教学,关键在于成败范例、案例的选择、每一模块案例教学的组织。成败范例选择恰当,不仅能激发学员学习相关模块知识的兴趣,更能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每一模块安排一次的案例教学,案例选择最为关键。案例一要精;二要与相应模块的知识点紧密联系;三要适应学员的基础和知识层次。案例教学的组织形式可多样化,可根据学员的具体情况采用网上讨论、小组讨论和课堂讨论三种形式;实践基地的选择要有典型性、针对性(与课程的知识、模块的知识相联系)和目的性(能通过参加、观摩或实习写出社会调查报告,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四是采用控制、评价性教学,修正、深化、重建学员的知识结构。强调学员的个别化自主学习,不是放任自流,而应全程监控、及时纠偏。控制、评价性教学主要是指对学员学习过程的控制,平时作业的批改、讲评和案例分析报告、社会调查报告的批阅、讲评。平时作业和案例分析报告,社会调查报告作为叠进式实践教学的阶段性成果,是检验学员对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原理掌握程度的重要标尺和形成性考核评价的依据。通过及时催交、批阅、讲评,既可控制学员自主学习的进程,更能帮助学员重构自己的知识结构。

五是通过多维互动教学,全面支助学员的自主学习。由于学员个别化自主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时间有限,易产生学习的挫折感,教与学的时空分离、地理分布广泛等特点,教学过程中必须采用多种形式与途径强化教学交互,对学员学习进程实施全程支助。主要包括组织一定量的教师与学员、学员与学员的实时面对面教学交互(如课堂、学习小组、社会调查等)和网上实时与非实时的教学交互、电话交互,还应包括学员与媒体的交互(如提供交互性课件、自测题库、网上测试等)。交互不应仅仅体现在形式上,更应强调交互的收效。交互中的信息反馈既可促进、帮助学员的个别化自主学习,也能促进教师改进、完善教学设计与教学策略。

三、深化工商管理本科专业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思考

在教学模式构建的过程中,我们遵循边实践,边研究的原则,同时不断对每一步骤进行效果测评分析,以不断修正、改进模式。现在要对上述教学模式进行全面评价还为时尚早,也难以实施,但随着这一模式的逐步成型,我们的检测评价也会逐步深入。从我们的逐步实践与对比分析中,我们可得出如下结论:一是学员的学习兴趣越来越浓,学习动力逐步增强。这从学员参与面授交互和网上交互的次数和人数增多可以证实。二是学员对“三基”的理解与掌握更深刻,主要缘于这一模式的“理论实践理论”的教学设计,这从课程的终结性考试成绩的对比分析中找到了证据。三是学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提升。由于叠进式实践教学与控制、评价性教学的推行,学员逐步学会了对理论的“领悟”与“应用”。课程社会调查的调查报告、案例讨论的分析报告、毕业论文越来越具深度,分析问题的条理性、系统性和逻辑性逐步提高,毕业论文成绩的通过率和优良率也相应上升。四是学员的学习能力包括信息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这主要体现为学员遇到问题一般都会自己主动去搜索网上资料、查阅期刑、杂志与参考书。学员与教师交互时,如果教师缺乏知识积累、更新和充分准备,往往还难以应对。

继续深化与推进开放教育工商管理本科专业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我们认为还必须解决好以下3个问题:

1.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

教学模式的构建与推行是由“理念”引领和决定的,如果教育理念不转变,新的教学模式构建与推行必然会遇到重重阻力,或者只是追求形式的变化而缺乏实质活动与效果的支撑。这种理念的本质就是学员在课程学习过程中需要什么,教师就应该去开发和提供什么。如果学员想要学习某一模块更深层次的内容,教师就要想办法去开发相关内容的小课件或整合相关的资源;如果学员期待以某种方式与教师进行交互,我们就要去创设这种交互的环境;如果学员由于学习条件的差异化需要多种学习资源以供选择,我们就要适应学员的要求去开发。总之一切教学活动都要以学生为中心,适应学生多样化、差异化、多层次的学习需要。

2.成败范例、案例教学材料的编制与实践基地的建设必须得到强化

成败范例必须适应模块化教学的需要,应符合目标性、针对性、形象直观,值得探究的要求。从目前各门专业课程资源的实际情况看,成败范例的设计还有不小的差距。案例材料同样也存在“泛”、“滥”的现象,难以适应开放本科学员的专业基础背景和案例教学的需要。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如果只有形式,不追求高标准、针对性和目的性,专业课程的社会实践就难以达到预期目的。这些问题应该集中力量、发挥系统优势攻关,以实现资源共享。实践基地建设则应该建立起学校与“基地”双赢互惠的机制,坚持高标准,发挥两个积极性。

3.远程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有待加强,教师素质有待提升

篇4

关键词: 《应用文写作》 课程设计 学情分析

当前,应用文写作能力已成为高职学生不可或缺的综合能力之一。叶圣陶先生曾说“大学毕业生不一定能写小说诗歌,但是一定要能写工作和学习中实用的文章,而且非写得既通顺又扎实不可”。重视学生应用文的写作技能的培养,不仅能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而且能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那么怎样设计才能实现课程目标呢,下面结合铁道交通运营专业教学实际谈谈对该门课程的整体设计。

一、课程的定位、作用

根据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应用文写作是高职院校人文课程——语文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提高学生应用文写作水平和综合素质而开设的一门具有综合性、实践性的公共基础课。通过应用写作理论的学习和实际写作训练,提高学生常用应用文写作和阅读能力,以适应当前和今后在学习、生活、工作中的写作需要;同时,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对学生进行人文思想教育,培养团队精神与严谨务实的学风与作风,努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学生学好各门专业课和将来进入社会从事实际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本课程承上启下,其前导课程为中小学语文课,后续课程有《实用口才》,本专业的实习、实训。既能强化前导课程中的语文实践能力、人文素养,又能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起引导和服务的作用,同时也能为学生参与社会调查、毕业实习、毕业论文写作,求职面试等做好准备。

二、课程目标

本课程的授课对象是高职铁道交通运营专业一年级的学生,共24学时,开设1学期。根据铁道交通运营学院专业人才培养对应用文写作的要求,具体目标如下:

1.知识目标。

掌握“必需、够用”的应用写作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使学生了解应用写作的基本格式与写作要求,掌握应用写作的方法和技巧。

2.能力目标。

通过写作实践,学生能熟练写出符合规范的日常应用文书。

3.素质目标。

通过学习,培养细致、严谨、务实的良好学风;通过以“小组为单位”的项目训练,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组织管理水平和综合素质。

三、课程的整体设计

(一)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思路。

1.设计理念

我院立足江苏,面向全华东地区,主要为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应用文写作》课程组深入行业企业,调查实用文体的使用情况,分析就业岗位对人才能力结构的需求,根据行业、岗位特点和我院实际情况,依据“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目标、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进行课程开发和设计,确立课程教学目标,构建课程体系。

2.设计思路

课程采用了“学习内容任务化、学习过程情境化、课程教学导向化、课程考核过程化、知识技能一体化”的“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将能力和知识点以真实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进行整合,融入学习情境中,使学生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以完成学习性工作任务为目标,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能力,融“教、学、做、评”为一体。

(二)设计教学内容。

1.内容选取原则

以“实用”作为内容选取的原则。原教材内容文种较多,计划课时不足以完成所有文种教学任务,根据专业设置、社会需求、毕业求职,学生未来职业生涯文种使用频率,精选文种,重视在职场中使用频率高的文种,删减在实际工作中意义不大、很少用到的文种重组教材,以提高常用应用文种的写作和阅读能力,以适应当前和今后在学习、生活、工作中的写作和阅读需要。同时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内容上淡化理论知识,补充与专业、职业相关的典型案例,安排实用的模拟训练,拓展教材。

2.主要内容安排

(1)教学内容模块化,内容呈现有序化。遵循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合理设计课堂教学和实训活动,初步形成了以职业能力为本位,基于工作过程的模块化课程体系。每个模块为一个项目,一个项目内又设置系列学习任务,然后设立学习情境,完成模块内文种的学习。每个模块,用以满足不同应用情境所产生的对应用写作的现实需要组合成块,直接指向学生在校期间及步入职场后将要面临的应用写作任务。第一模块为日常生活文种训练,要求学生掌握启事、条据等文种的特征和写法,以帮助学生正确处理在校期间可能会遇到的一些个人事务。第二模块以参加社会调查活动系列文书写作为模块,先设定参与社会调查活动的情境,学生随机分组组合,以“调查研究”为手段,以“写作调查报告”为中心安排整个活动。在活动中练习写作“活动计划”、“调查提纲”、“调查方式设计(“调查问卷设计”;“访谈提纲、座谈会话题设计”)”、“调查报告”、“活动总结”、“讲话稿”、“会议记录”等文种,同时组织“主题班会”,由学生自己主持、组织“社会调查活动”经验交流。这样在一个项目中既完成6—7个写作任务和“口语表达练习”,又使学生对此模块的写作流程有了明确的认识。

(2)内容安排从易到难,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有助于克服畏难心理。

在课程安排上,应用文写作一般只安排一个学期的教学时间,课时不多,但课堂容量较多,应用文涉及的内容大多是学生陌生的领域,从内容、形式、行文,都迥异于学生原有的写作习惯。因此,学生普遍存在畏难心理,感到陌生、茫然,不知该怎么去学习。任何一种写作技能的获得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所以在课程内容安排上既要在心理上取得认同感,又要遵循由熟悉到陌生、由简到难的原则,科学安排教学内容。课程的第一个训练项目为日常生活文种训练,从学生认为很容易或以为简单的应用文种入手,消除学生畏难心理,体验成功的愉悦。

(三)课程的重难点及解决办法。

篇5

关键词:中职;德育;教学方法

中职德育是对中职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法律和心理健康的教育。它是中职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智育、体育、美育相互联系,彼此渗透,密切协调,对中职学生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导向和保证作用。

一、中职德育的教学方法

(一)积极的心理暗示引导学生

言语或非言语的心理暗示手段,如语言、手势、表情、体态、动作以及某种情境等,都可以间接地对学生的心理和行为施加影响,起到强化或抑制学生行为的作用。如赞赏的语言、亲切的微笑、肯定的眼神、微微的点头等,这些都是心理暗示最常用、最基础的方法,可以感染学生,让学生受到鼓励,找到自信的力量,消除对老师戒备和对抗的心理,拉近学生与老师的距离,形成支持老师的积极的情绪效应,从而强化教师所期待的课堂行为;而语气的转换、话语的停顿、眼神的凝视、表情的严肃可以暗示和提醒学生自律,抑制课堂上学生的某些不良行为,从而避免直接的批评。

(二)通过师生互动教学

师生互动教学就是以教师的指导为主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教学模式,包括采用问答、专题讨论形式。教师主要做学生的组织者、支持者、合作者和评价者,学生的学习是主动的。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小组中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小组意见统一后,选一人代表小组向全班汇报,其他人补充,人人都有参与的机会。实施师生互动,可以教师提问、学生回答,也可以学生提问、教师回答,师生相互切磋与补充,互相倾听与沟通,互相激励与促动。这样,教师启发学生,学生触动教师,不嘌环往复,达到双向交流、教学相长。

(三)学生自我管理相结合的方式

在教育中要特别突出学生自我教自我管自我服务意识的培养。职校教育要坚信学生是学习的主人,高度尊重学生,引导学生参与班级管理,充分发挥班级干部的骨干作用,让学生干部参与每周的值周检查,使学生在充当管理者的角色中得到教育。鼓励学生创办集体的活动,比如演讲、朗诵、辩论、文体比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帮助学生成立各式各样的兴趣小组,使学生在活动中找到自己心灵的闪光点,受到鼓舞和激励,学会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管理,规范行为,进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最终通过学生自我管理实现自我教育。

(四)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通过将社会生活中和学生身边的典型事例引入课堂教学环节,以实例的形式向学生提供若干特定的情境,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首先,选择案例,案例的选取从内容上要注意具有针对性、时效性,贴近实际生活;案例的选取从教学效果上要体现真实性,选择的案例应当是现实生活中确实发生过的真实事例,只有真实才会具有生动性和说服力,才会具有教育性。其次,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教师在学生讨论过程中起启发、点拨、引导作用,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教师通过总结把握好教学活动的方向,通过分析点评导出案例的教学目的,学生对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也能得到进一步的深化。

(五)实践教学法

人的思想品德是在实践活动与交往中形成发展的,中职院校必须创新教育机制,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育人。比如通过参观、社会调查、开展志愿者服务、荣誉激励等相关的实践活动,在教室引导下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活动成为学生自我参与、自我教育的途径。每参加完一次活动,都要求学生完成一份社会调查报告,学生的调查报告都是有感而发,实现了德育课知识、能力、觉悟三个培养目标的统一,提高了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中职德育的展望

如何构建中职德育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做人为本、德育为先这一根本教育指导思想,深化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机制,全面提高中职学校的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这是需要继续思考的大问题。

21世纪的中职生,思想意识更加复杂多变,中职学校德育面临着更更新的挑战。造就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技能人才,是国家现代化建设对人才的客观要求,是中职生成长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职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作为德育工作者,要充分发挥德育在学生健康成长中的动力、导向和保证作用,把这些处于少年转入青年的过渡期,思想、心理未成熟而不稳定,可塑性大的受教育群体,培养成为社会需要的素质全面的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李静.学校教育工作新思路[J],职业教育研究,2009,(3).

[2]魏国胜.浅谈中等职业教育与德育[J],河南农业,2008,(2).

[3]赵国忠.教师最需要的心理学[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

篇6

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由核心竞争力、基础竞争力和环境竞争力三部分构成。本文在分析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内涵和现状的基础上,从影响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两个重要方面入手,就如何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在培养和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中的作用进行探讨,以期构建以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为着力点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对提高思政课的实效性特别是帮助大学生提高就业竞争力起到应有之效。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培养提升

21世纪以来,随着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全面实施和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稳步发展。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从2002年的15%增长到2009年的23.3%,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阶段。近几年各大高校招生规模和办学规模日益扩大。据中国教育部学生司信息统计,2004年中国高校毕业生达到280万人,比2003年增长68万;2005年突破340万,2006年为413万,2007年达495万人。[1]毕业生数量的增长速度已远远高于社会有效需求的增长速度,使得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日益突出,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已经成为政府和社会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

一、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内涵及其现状分析

(一)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内涵

“竞争力”是参与者双方或多方的一种角逐或比较而体现出来的综合能力。“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是高校毕业生在用人单位面前所表现出来的个人综合素质和能够胜任特定工作岗位、获取就业机会、赢得欣赏、保持和变换工作的实际能力和比较优势,是“值的适当工作岗位的能力,即全面满足社会和用人单位对人才需求的能力。”[2]它由核心竞争力、基础竞争力和环境竞争力构成。

(二)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现状分析

由于大学生受就业取向功利化的影响,部分大学生本着“上大学、拿文凭”的想法,不思进取,在学校“混”日子,没有打下坚实的科学文化知识的基础,人文素质不高,专业技能不强,几乎没有竞争能力;还有部分学生只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出现了重分数轻能力、重专业轻基础、重书本轻实践的倾向,校园里“高分低能”、“专而不全”的学生不在少数,直接导致其发展不全面,综合素质不高,竞争优势不强;还有一部分学生,虽品学兼优,有一定的竞争力,但受社会功利思想和实用观念的影响,就业价值观和个人价值定位不够准确。他们在择业时奉行个人利益至上的原则,过多的考虑个人前途与兴趣,忽视国家的需要和社会价值,出现热点地区、热门行业“扎堆”的现象,就业难上加难。与此同时,有部分学生在求职择业时出现:推荐材料弄虚作假、面试不诚信、故意曲解“双向选择”,玩文字游戏、随意毁约、毕业后拒不还清助学贷款等行为。这些都是诚信缺失、思想道德素质低下、职业道德观念不强的表现,往往很难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也成为部分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

毕业生择业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列不诚信的行为,加大了用人单位的成本,直接导致了用人单位对学校以及整个高校毕业生群体的不信任,由此产生的负面影响不可估量。因此,创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加强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提高其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养,培养大学生科学的人生观和择业观,刻不容缓。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对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作用

(一)创新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提高大学生就业的核心竞争力

大学生就业的核心竞争力是毕业生独具的排他性优势,其核心是专业精神和创新能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方针,在学生进行政治理论学习和亲自参与实践相互融合与协调的过程中,不断增强学生的责任感与使命感,积极引导大学生以国家大局、社会现状和自身发展方向为依据,树立远大的职业理想和正确的就业观、成才观,能够以良好的心态积极应对快速发展和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以丰富的知识、较高的能力和优良的作风投身到国家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去。

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也是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推行“大班教学,小班实践”的方式,采取学生讲课、社会调查、情景剧表演、主题演讲、案例分析、读书研讨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实践的热情,并在参与实践的过程中,培养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精神和分享意识,鼓励学生敢于怀疑、敢于批判,培养“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科学精神,帮助学生养成敏锐的观察力和较强的行动力,能够自觉地把远大的理想与务实的作风结合起来,从而提升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今后顺利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创新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提高大学生就业的基础竞争力

大学生就业的基础竞争力包括沟通表达、动手操作、解决问题、组织管理、人际交往、团队协作和环境适应等能力以及身心素质等,它是帮助毕业生获取就业资格的最直接的因素。在思政课实践教学环节中,教师根据学生特点、学科特点和活动自身特点指导学生运用理论、掌握方法、接触社会、开展实践从而达到培养技能、锻炼能力、增长才干的教学目的。例如:我校的《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开展“明日之星”教学状元评比和社会调查报告评比活动;《基本原理概论》课开展“时事政治进课堂”活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组织学生自编、自导、自演以“倡导校园文明行为”为主题的情景剧,并带领学生参观校史展;《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开展“展现家乡风貌,弘扬传统文化”活动。教师可根据学生实际和课程特点,采取读书研讨、主题报告、佳片有约等课内实践与社会调查、实地参观考察、参加公益活动等课外实践相结合的形式开展实践教学。这些实践教学活动,不仅锻炼了学生语言表达、组织协调的能力,也增强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分享、协作的精神,在学生亲力亲为的实践过程中,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锻炼、综合素质有所提高,就业竞争力也随之大大提升。

三、以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为着力点,构建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新模式

(一)转变教学理念

转变教学观念,明确教学目标是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必须要解决的首要和基本问题。多年来,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思想政治教育侧重教师在课堂上的理论说教和知识传授,而忽视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教学过程几乎没有设置实践环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真正发挥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必须首先冲破传统理论教学模式的束缚,大力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切实做到思想政治理论课从单纯的知识教育向育人教育、从单一的课堂教学向知行统一的开放式教学转变。为此,要求教师及相关教学部门转变教学观念,建立健全强有力的领导体制、工作体制和保障机制,以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长效机制切实保障实践教学的顺利开展,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感染力和实效性。

(二)创新教学内容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内容和形式在与教学目标和要求一致的基础上,应尽量保持灵活性、新颖性和多样性,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实践的积极性、主动性。例如我校的《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组织开展社会调查活动,并在每学期期末举办的社会调查报告会。《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历史,增强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带学生参观九一八纪念馆,观看优秀的革命影视片等实践教学活动。《基本原理概论》课,为了培养学生运用所学哲学原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确立了“经济全球化之我见”这一主题,学生自行分组,课下搜集相关素材及热点问题,课上各抒己见,积极讨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大学校园内不道德行为为主题,学生自编自演校园情景剧,并带领学生参观校史展览。同时可尝试采取人物访谈、志愿服务、公益活动、法庭旁听等教学形式。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可采取课内实践、校内实践和社会实践三者相结合的模式,使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增加道德感悟,增强社会责任感,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综合素养和实践能力,为日后求职就业打下坚实的能力基础。

(三)落实保障机制

严格的管理和建全的制度是确保实践教学进行和落实的有力保障。首先,强有力的领导是关键。思政课实践教学顺利开展,涉及教学安排、经费保障、基地建设、监督管理等诸多方面,这就需要校党委、教务处、思政部及相关部门的强有力的组织领导、统筹安排,齐抓共管,以保证实践教学有效、持续地进行。其次,经费落实是保障。学校应将实践教学经费纳入学校教学经费预算,专项列支的同时也要建立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活动基金。学校党务、学生工作部门和科研部门要从各自的经费中拨出部分专款作为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基金,为其正常开展提供必要的经费保证。再次,实践基地建设是基础。思政课实践教学结合学生实际、社会实际和学科实际,遵循“就近不就远”、“节约实效”和“相对稳定”的原则,选择名人故居、纪念馆、烈士陵园等有历史感的参观基地和农村、工厂、科技产业园等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线现场,选择实践基地要把握典型性和代表性的原则。最后,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的管理体制,实行科学管理是核心。成立“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中心”,由专人负责实践教学的教学内容的设计、实践基地联络等工作,并把实践教学纳入到教学计划中,在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实践教学的学时、学分、教学形式和考核方式等。制定行之有效的考核办法和激励机制,确保实践教学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 活动形式 探索

一、采用社会调查方式

政治课中的理论应在实践中得以验证,因此感性材料必不可少,而让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则不失为一种简单易行的好途径。如让学生走出校园,观察周边河流的环境现状,让他们亲眼看到河水的污染程度,并寻找污染源,了解附近居民的感受,询问环保巡逻人员当前环保工作存在的难度等等,最后写一份调查报告。再如,让学生观察行人横穿马路、跨栏杆过街、闯红灯等不良行为,以及观察令人生恶的“牛皮癣”广告,让学生懂得健康、井然的社会秩序的重要性;也可组织学生参观“110”、“119”指挥中心,了解公安、武警战士和消防人员为维护社会治安和人民利益付出的艰辛,深刻领悟课本中的相关道理。

二、采用收集事例的方式

因为在教学中如果能让学生自己动手搜集我们现实活动中的典型事例会,会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所以,我在每一节课上课前安排了一个固定的活动栏目:新闻聚焦。首先让学生课前搜集与我们已学内容或将要学习内容相联系的典型案例,包括从报刊、电视、杂志上看到的国内重大新闻案例,以及我们身边发生的相关案例。然后每一节课上课前利用3―5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到讲台前介绍案例,并适当分析评论。该活动开展以来,得到学生的热情参与,每个学生都开始关注身边时事,留心有关案例的搜集。有不少同学还经常收看《焦点访谈》、《今日说法》等法制专栏。给教学提供了不小的教学资源。

三、采用主题班会的方式

开展生动活泼的开放性主题班会,既可以让学生勇于分析自己和他人,了解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培养自尊自信,又可以诉说自己的挫折和烦恼,让同学和老师出谋划策,帮助自己走出心理的阴霾。这种形式很受学生的欢迎,因为它有助于健康心理的培养,也有助于消除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人际隔阂,能够达到心灵的和谐与沟通,为自己未来的成功垫好心灵的铺路石。

四、采用演讲辩论的方式

演讲与辩论是深受初中生喜爱的活动形式之一。它能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语言表达、应变心理等综合素质,也有助于培养团队合作精神。例如,围绕学生上网这一敏感话题,我组织了题为“中学生上网利与弊的权衡”的辩论赛,由初三(1)班和初三(2)班的辩手对垒,经抽签确定了正方和反方,由校领导及相关老师担任评委,经严格打分确定胜方及最佳辩手。比赛的气氛相当激烈,学生的出色表现出乎我的预期想象,辩论赛也得到领导和观摩教师的赞赏。类似的辩题诸如:“道德与法律哪个更重要”、“法律是否也有情”、“科技与教育哪个更重要”等等。都可以作为辩论的主题。

五、采用开展专题活动的方式

结合教材中重要内容,结合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结合国家发生的重大事件,适时开展专题活动,使学生通过自己的体验,在活动中深化所学知识,在活动中接受教育。比如,在讲“道德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时,我抓住《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颁布一周年的有利时机,围绕全国上下关注的诚信问题在学生中开展了一个“关注生活,关注诚信”的调查实践活动。让学生调查身边群体诚信意识,了解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诚信问题的主要根源,寻找解决办法、思路等。在讲到“宪法是我国人民权利最重要的法律保障”这一内容时,我镇农村正在进行“村委会”、“村党支部委员会”换届选举,我让学生去调查采访身边的亲人,了解“两委”换届选举的方式、步骤,了解人民群众的意见、看法,探讨我国基层民主的问题,通过调查了解到,家长普遍对我镇“两委”选举的状况比较满意,这也有力地说明了我国宪法是人民权利的重要保障。

六、采用尝试体验的方式

篇8

关键词: 高中地理 研究性学习 本土化开发

新课程标准要求地理教育不仅要让学生了解人类的生存环境,掌握有关人地协调发展的基础知识[1],而且要求提高学生的地理能力。开展研究性学习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

研究性学习过程,是通过创设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让学生通过自主的探索、发现和体验,学会对大量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和判断,从而提高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培养积极探索未知世界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研究性学习资源的本土化开发利用,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1.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资源的选取原则

1.1立足课程原则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研究性学习必须夯实课堂基础,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有所用。教材中具备较多潜在信息,这些信息常常是以语言、图片、统计数据、资料等因素作为载体存在的[2]。因此,教师应从关键性语言、图片、统计数据、资料等因素,创造具体的教学内容环境,指导学生进行分析探究。

1.2开放性原则

在教材理论指导的基础上,教师可以选取来源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任何问题,研究、解决学生关注的社会问题。如学生在研究“农民工现象”问题时,教师可以选取全国、本城市农民工务工和子女就读等现状问题,指导学生分析、提出更符合实际的解决途径。

1.3综合性原则

地理学科是一个交叉学科,学生在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应注重选取与其他学科具有交叉、融合的资源,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资源的基本特点

2.1典型的区域性

任何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都发生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不同的区域,其自然、经济、社会等条件都具有各自特点,人们的生产、生活活动都需要按照各区域的特征进行活动,达到因地制宜的目的。通过对研究性学习资源的分析处理,让学生亲身实践,获取直接经验,得出直接结论,进而了解如何因地制宜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发展生产力。

2.2高度的交叉性

地理环境由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等圈层构成,是地球表层各种自然、人文事物有机组合而成的复杂系统。高中地理新教材内容具备自然与人文兼备,时间与空间并存,各地理要素之间关系密切的特点,让学生通过对各学习资源的挖掘分析后,了解到必须按自然规律办事,理解如何实现人类发展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2.3深刻的探究性

学生在研究性学习资源的引导下,敏锐地发现问题,主动提出问题,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对人类与环境之间的问题作出科学的判断和评价,并对本地区、本国国土整治和区域发展方面提出见解。

2.4高度的多样性

研究性学习资源强调理论与社会科学、生活实际相联系。学生可以采取不同的研究方式、结论表现形式,进行个人、集体间的实践成果交流、探讨,进而提高自身的地理思维品质。

3.研究性学习资源的获取途径

研究性学习资源的质量,直接影响学习效果。教师可抓住困扰学生学习的核心问题,紧扣教材开展资源的收集、整理和准备。通常获取资源有以下途径。

3.1直接引用教材中的案例

教材中的案例具有典型性、针对性与权威性,教师可以直接引用。例如“如何利用南极冰山解决沙特阿拉伯的缺水问题”,让学生在阅读完资料后思考:①沙特阿拉伯水资源短缺的原因有哪些?②可以采取哪些措施解决沙特阿拉伯的水资源短缺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分析,加深对教材中洋流及水循环理论的理解,得出合理利用水资源的结论。

3.2采用报纸、杂志等传播媒体上的典型案例

媒体具备传播速度快、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等特点,为教学提供了大量素材,弥补了教材中图文数据相对滞后、缺乏的缺点[3]。因此,教师可以通过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网络等渠道获取信息,挖掘信息隐藏的地理知识,精选设计教学案例。

4.研究性学习资源本土化利用实例

4.1课题内容和程序

依据高中地理必修2(人教版)第二章问题研究――《从市中心到郊区,你选择住在哪里》,以小组研究为主要形式,选取当地房地产现状作为学生社会调查课题,力求将学生学习的城市地域结构、城市化有关理论应用于生活实践中,丰富生活经验。

鉴于学生已经学习本章节中城市的地域结构、城市化及其进程中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等相关知识,将本次问题研究的程序设计如下:

4.1.1选题

根据教材中所列的典型住房,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及兴趣爱好,选取本地符合条件的四处楼盘:市中心典型住宅――延府豪庭、工业区附近――锦江观邸、新开发区――江南第1城、郊区高档住宅――山水华庭作为本次课题研究对象,以“模拟房地产交易会”作为本次研究形式。并指导学生在本市地图中标注各楼盘。

4.1.2研究与实施

将学生进行分组,指导学生按任务分别查找相关资料(房价、交通、环境等),实地考察,整理归纳资料,总结报告,等等。对已确定的小组合作课题进行可行性、实施计划等方面的讨论交流,教师进行针对性的辅导;学习有关理论和操作技能,预计可能出现的问题并研究对策[4]。

4.2撰写调查报告和广告词

学生将自己的调查结果通过小组反复讨论,进行归纳整理、总结提炼,写成调查报告,内容包括:问题的提出、问题的分析和研究成果。

通过对调查报告的深入分析,各小组进行分工合作,设计出适合本楼盘的广告词。

通过各家庭楼盘的选择,全体学生归纳影响住房区位选择的因素――距离市中心远近程度、房价、交通便利程度、收入水平、自然环境优越程度等,并利用其掌握的知识进行实际问题研究,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本次教学以当地热销的楼盘为选择,让学生通过对各楼盘优劣势进行分析,将课堂活动模拟成“房地产交易会”现场。通过现场各小组的“楼盘推荐”,各模拟身份人员均能选择最适合自身的楼盘。在模拟活动中,学生通过自身的模拟身份、活动掌握影响住房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达到在学中掌握的目的。

可利用的研究性学习资源繁多,教师可选择范围较广。利用课本资源进行本土化开发利用,适当弥补课本资源的区域性不足缺陷,引导学生将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其所生活的环境中,增强学生热爱家乡、进一步了解家乡建设的情感。

参考文献:

[1]沈茂德.用新课程理念引领现代地理课堂教学.

[2]陆建林.地理研究性学习中学生信息处理能力的培养.素质教育与教育艺术,2009:23.

篇9

关键词:地理;实践活动;地理素养 一、开展地理实践活动的必要性

1.新课程培养目标的需要

高中地理课程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具体包括“学会独立或合作进行地理观测、地理实践、地理调查”“尝试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提出探究方案,与他人合作,开展地理研究,并提出解决地理问题的对策”等。从中我们可以深刻领悟到新课改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方面的重视程度,从而引起我们地理老师的高度关注。

2.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

我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深刻体会到,学生过于专注理论知识的学习,对书本以外的东西了解太少,缺乏应有的见识和经验。地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如果离开生活、离开实践,学习地理将毫无意义。因此,必须十分重视地理实践活动,做到课内与课外结合,才能逐步是学生养成合作与交流的习惯,才能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养成独立的地理思维能力,从而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提升学生的地理素养。

二、开展地理实践活动的尝试

我们本着从学生的发展需要出发,立足于学校的自身条件,充分挖掘学校地理资源,在校园内开展地理实践活动,活动的教学模式拓宽了学生的学习渠道,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地理的欲望,逐步扭转了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活动归纳起来主要是“观、赏、读、写”四个字。

1.“观”——开展天文观察

学校拥有多台比较先进的天文望远镜,具备开展天文观测的基本条件。结合“地球的宇宙环境”这一教学内容,教师应及时组织学生开展天文观测活动,这样一来极大地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增加了地理学科的魅力。活动分三个阶段:

(1)准备阶段

让学生了解一些天文学方面的基础知识,然后介绍天文望远镜的一般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2)观察阶段

有计划的组织学生按步骤进行观察和操作,如观察月球活动。给每位学生提供参与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尝试动手操作的过程,体验活动本身带来的乐趣。

(3)撰写观察日记

观察活动让学生初步领略到了宇宙的神奇,让其亲身验证了地球是宇宙中一颗普通行星的基本观点。懂得了宇宙是物质的,处在不断的运动和演化之中,从而有利于学生科学地认识自然世界和宇宙,破除封建迷信,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2.“赏”——参观欣赏活动

(1)欣赏校园美景

教师应组织高一学生参观校园,让学生领略到校园内的特色景观和文化风格,从而陶冶学生的艺术情操,激发其热爱校园的情感。同时,教师还应教导学生爱校如爱家,爱护校园内的一草一木,自觉履行保护校园环境的职责。

(2)参观学校生物馆

该馆用演进分类和描述,通过1200多件野生动植物馆藏标本和图片展示,宣传家乡浙江兰溪古老孑遗的珍稀野生植物资源,人们繁衍生息赖以生存的物质生态环境,品质上佳、声明远扬的水果和地方名、优、特产品,以加深学生对家乡丰富的自然资源的认识,使其崇尚自然、热爱自然,从而激发学生保护家乡自然环境和物种多样性的热情。

3.“读”——阅读校本教材

我们学校地理组编写了《人口教育读本》,它是我校优秀的校本课程。教师利用适当的课余时间,指导学生阅读校本教材,正确认识“我国人口基数大,净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的基本国情,从而正确理解人口问题是我国社会发展的最根本问题。教材以人口问题为主线,穿插典型的人口方面的材料为学习案例,让初步学会问题探究的思维过程,并能把这一思维方法拓展运用到解决其他地理问题上去。这样一来可充实学生的课余生活,维系学生学习地理的热情,又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4.“写”——学写调查报告(小论文)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地理,善于观察并发现问题,并作为课题加以探究。

(1)确定调查主题

把学生反映的问题收集起来,结合我校实际,确定以下几大主题供学生参考。①一次性饮料瓶的回收状况调查;②食堂每天的剩饭(菜)数量及原因调查;③学生家庭成员在外务工情况调查;④学生家庭小汽车拥有量情况调查。

(2)制订活动方案

①准备阶段:学生选题—成立调查小组—明确分工—授集信息。①活动阶段:编印、分发、回收调查资料—汇总、分析数据—得出结论—提出建议。③总结阶段:完成调查报告(或小论文)—汇报成果—总结评比。

通过开展校园主题调查活动,使学生更加关注校园环境,关心身边的地理事件,关爱身边的每一个人。从而引导学生善于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并从地理角度去分析、思考所面临的社会问题,培养科学的地理思维方式,使学生初步学会做社会调查。

课外实践活动是地理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拓展,是学习活动中的重要环节。教学实践证明,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互促进,才能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有效提升学生的地理素养。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土壤肥料学;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4-0035-02

土壤肥料学是农林院校中植物生产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学生受益面广,影响大。上个世纪90年代以前,高等农业院校普遍将土壤和肥料分成土壤学和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两门课程。随着学科间的交叉融合不断加大和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日趋增加,目前大部分高校都将土壤学和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整合成一门课程――土壤肥料学。该门课程土壤部分重点学习土壤的基本组成、理化性质、土壤形成与分类及其合理开发、综合治理等,理论性强,为肥料部分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肥料学部分主要介绍植物营养原理、肥料的性质、作用及其在土壤中的转化以及施用原则和技术,实践性强。

一、突出教学内容,利用直观教具,强化教学效果

课堂教学有多种组织形式,常见的有启发式教学法、提问式教学法、参与式教学法、案例讨论等,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灵活选用不同的教法,充分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思考能力。土壤肥料学课程在我校不同专业教学过程中课时不统一,理论课时在30-50课时之间。教材中一共设了12章的内容,授课内容多,课时少。为了合理有效地利用课时,我们在教学内容上针对不同专业有所侧重,突出重点。在讲授土壤学部分时,围绕土壤的物质组成讲授土壤性质,在讲授植物营养与肥料部分时,结合营养与施肥的基本原理重点介绍氮磷钾素营养及肥料。为了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和有效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运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利用采集的矿物标本、土壤整段标本、植物营养丰缺田间景观图片、科研成果制成多媒体灯片演示给学生,生动直观,学生易于理解接受。

二、加强实验教学环节,注重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社会调查相结合

实验是土壤肥料学的重要教学环节之一,也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措施。这是大家普遍认可的。针对由于课时压缩造成实验内容减少或空缺,学生不能全面掌握实验技能等情况,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采取了让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活动的办法,对学生进行科研训练。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班级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每年进行测土配方综合实验大实习,结合教师的科研项目去新疆南北疆的农田和果园进行科研训练,加强理论知识与实践的结合,从试验设计到试验实施,从土壤、植物样品的采集到分析化验、数据处理、结果分析、报告撰写,所有过程均由学生自己动手完成。对园艺、农学等专业的实验课,我们采用创新指导方法,提前要求学生预习实验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按1~2人/组进行编排,简化板书,制定实验操作规范,考查学生动手能力;最后,以学生完成实验报告的形式进行实验考核,考核内容包括实验报告书写的规范程度、结果计算的准确度以及学生自己对实验的总结和体会,这样既强化了实验教学,又巩固了所学理论知识,使学生在动手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几方面都得到了综合训练,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工作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才能使理论教学更具有指导意义。我们结合土壤肥料学教学内容,有选择地设计一些题目,让学生利用上、下半年的“五一”与“十一”假期,通过社会调查了解农牧业生产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既开阔了学生视野,增进了他们对社会的了解,又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让学生调查了解家乡主要土壤类型及性质、主要利用方式、存在问题及已采取的措施;调查家乡常用肥料的种类、施肥时期和施肥量、作物产量等,提出合理施肥建议;调查家乡土壤的解冻期、作物的播种期、主要生理病害等,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保证社会实践环节不流于形式,我们要求学生自愿选择最感兴趣的问题,并提交社会调查报告,进行课堂交流讨论。我们还针对新疆农业生产实际,在教学中适当增加学生专业与农业生产紧密联系的内容,如在农学班开展玉米、小麦、棉花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讲座,在园艺专业开展新疆特色林果(红枣、苹果、香梨、核桃)营养与诊断施肥专题讨论。我们在教学中针对新疆盐碱土、荒漠土的利用现状安排课程作业,要求学生查阅文献完成课程论文,以强化教授效果。

三、采用启发、互动式教育,引导学生积极思维

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得系统理论知识的主要途径。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尽可能多地将理论知识与典型的生产实例相结合。在教学的过程中注意将平时所收集的农民生产实践经验和一些农谚穿去,这样可以让课堂内容由抽象、枯燥变得具体而有趣,使讲解生动活泼、深入浅出,对学生产生吸引力。在课堂教学中注意使用“为什么”、“如何理解”、“表现在哪里”这样的词语,同时给学生留有思考问题的时间和空间。适当在课堂上提问,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结合当前研究热点,适时开展部分章节课堂讨论,比如当前全球气候变化是社会与科研的热点问题,结合土壤有机质的转化过程开展碳循环的讨论。利用优越的网络资源与信息技术,安排学生分组进行部分章节的讲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实践表明,这种启发、互动式的教学方法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增强了师生间的互动,效果比较好,又能丰富学生的知识,增强记忆,活跃思维。

四、改革考试考查方法,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考查考试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对教学学习效果的一个检查方式,课程成绩的评定方法是否客观和科学,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效果。在教学中,综合成绩的评定更应重视课堂答问情况、实验及实践能力表现,因为这两项更能体现学生对该课程的理解程度和灵活运用力,而非单单是卷面成绩;在期末考试命题中,应多出判断题、选择题及案例分析题,这样可扩大知识及能力考核的覆盖面,有效地克服学生死记硬背的现象。如果考核方法综合了学习该课程全过程中的表现,学生就能正确处理好考试与平时学习的关系,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及利于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

总之,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土壤肥料学是植物生产类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也是提升学生学科综合素质、增强动手能力的一门课程。为了上好这门课,我们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总结,尝试多种教学方法,力争提高教学水平。实践表明,我们的努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得到了学生的认可,有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性极,为培养合格的专业人才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任文涛.以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农业机械学课程教学改革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2003,(6).

[2]陈雨海.强化实践教学,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农学本科人才[J].高等农业教育,2002,(3).

[3]邱文林,徐运清.《土壤肥料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J].孝感学院学报,2002,(12).

[4]刘秀珍.《土壤肥料学》课程教学改革思考与实践[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

[5]张亚丽,陈巍,沈其荣,等.土壤肥料学通论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20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