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范文
时间:2023-09-19 16:50:1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美国特殊儿童的学前教育是按年龄分阶段进行的:对于0~3岁的特殊婴幼儿,主要通过家庭教育的途径来进行。家长在这一阶段就是儿童的主要教师。不过家长在对婴幼儿进行干预时,是有专家进行指导的。比如,特殊教育专业人员可以进入特殊儿童家庭实行“专家上门咨询服务”,或是家长到当地的特殊教育中心进行咨询、参加短期学习或陪同特殊儿童在教师指导下共同活动,也可以参加各种家长协会,学习、交流抚养、教育特殊婴幼儿的方法。3~5岁特殊儿童的学前教育则主要通过普通幼儿园、特殊学校的学前班、特殊儿童幼儿园、小学和研究机构附设的特殊幼儿班等形式接受学前教育。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欧美国家不断地在推行融合教育,其理念已经深入人心,绝大部分3~5岁的儿童都进入普通幼儿园进行融合教育,只有少部分极重度的儿童在特殊机构里就读。当然,在普通幼儿园就读,每一位特殊儿童都能获得不同形式的特殊教育支持,以保证教育的效果。
二、完善的政策法规体系
早在1968年,美国就颁布了《援助障碍儿童早期教育法令》,针对学龄前特殊儿童特点,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了早期教育的内容、方法、形式、经费等。而1975年11月颁布的《面向所有残疾儿童教育法案》,更明确提出3~6岁的特殊幼儿均应接受恰当的、免费的教育及有关的特殊服务,有条件的州可再提前到0~3岁开始实施特殊教育。到了1986年,美国通过了《全体残疾儿童教育法修正案》,要求各州逐步建立全州范围的、综合的、多学科和多部门合作的早期干预计划,即“残疾婴幼儿早期干预计划”,以满足3岁以下残疾婴幼儿及其家庭的特殊需要。即1986年以后,从法律上来说美国对特殊婴幼儿的教育已经覆盖了整个早期发展阶段。接下来的近20年间,美国多次对该法案进行了修订,需要强调的是,所有修正案都保留了早期干预计划的条款,而且越来越重视这一条款。
三、多元的经费投入体系
美国学前特殊教育的经费主要靠政府拨款。美国1975年颁布的《全体残疾儿童教育法》中,提出了3~5岁残疾幼儿“学前拨款计划”,1986年颁布的《全体残疾儿童教育法修正案》,又从根本上加强了“学前拨款计划”。到1992年,美国所有的州都开始全面实施3~5岁残疾幼儿的公费学前教育。美国学前特殊教育的经费投入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政府对学前教育机构进行直接经费投入;二是对大型学前教育项目进行直接经费投入或是直接购买服务;三是通过固定或特殊的项目直接补助学前特殊儿童的家庭。除了政府进行拨款之外,美国学前特殊教育的经费还会来源于各种基金会的支持,民间团体的捐赠以及学校的各项经营性收入等。这些灵活多元化的教育经费投入方式保障了美国学前特殊教育的质量,也扩大了美国学前特殊儿童的受益面。
四、严谨的儿童评估体系
在美国,特殊儿童的评估,是制定个别化教育计划、确定教育安置形式及相关服务的主要依据。美国法律规定,相关机构在为特殊儿童提供教育与相关服务之前,必须对其进行完整、严谨的个别化评估。评估可由学校相关专家提出,也可由儿童家长提出,但是评估一定要征得家长的同意。而且每三年要对儿童进行一次重新评估,重新评估的目的在于确定儿童是否仍存在障碍及其是否需要调整目前的教育。评估的人员由语言治疗师、职能治疗师、特殊教育教师等多学科专家以及特殊儿童的家长组成,他们通过合作共同为儿童实施评估。当家长对评估的结果存在异议时,还可以申请重新进行评估。这种严谨的做法,不仅保障了儿童受教育的科学性,而且使得家长能参与和监督评估的进行,更有利于促进儿童干预的效果。
五、融合取向的复合型师资培训体系
美国是融合教育思想的发源地之一,因此在对学前特殊教育的师资进行职前培训时,许多高等院校将具有融合教育的能力列为一个重要师资培养目标,以满足不同儿童的特殊教育需要。在培养方式上,采取多专业整合的双证制。例如,普通教育专业的学生或者非特殊教育专业的学生可以选修特殊教育作为第二专业,毕业时授予“教师资格证+特殊教育教师资格证”两种资格证书。在课程设置方面,普通教师教育专业里会开设特殊教育或融合教育相关课程,特殊教育专业课程也注重对融合环境殊儿童教育策略的培养。在师资的职后培养上,普通幼儿园或普通学校的普通教师在进行培训时,都有专门的特殊教育的内容,或是进行特殊教育的专项培训。而且无论是职前还是职后培训,都十分强调与他人合作共事能力的培养。
六、丰富的社会服务和支持体系
除了加强立法、不断增加资金投入,美国非常鼓励其他相关机构、民间组织和大众的共同参与,一起合作关心支持学前特殊教育的发展。由于其博爱、民主思想的盛行,美国大众对特殊儿童大都持接纳的态度,具有良好的支持特殊教育发展的社会环境。除此之外,信息服务机构,为特殊儿童及家庭提供必要的信息咨询;科研机构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科学证据;志愿者服务机构无偿、灵活的为家长和儿童提供志愿服务,等等。正是有了这么多丰富的社会支持和服务体系,整个美国的学前特殊教育才得以正常、顺利的运转。
七、总结及启示
篇2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特殊教育;融合教育
一、问题的提出
从1994年在萨拉曼卡宣言的提出至今,追求教育的平等,接纳全体学生,满足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的需求的相关教育理念深入人心。2014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将特殊教育需要儿童的学前教育列为未来三年的重要任务之一,并提出给第将特殊教育需要儿童的学前教育纳入学前教育发展规划。由此可见国家对于学前特殊教育需要儿童的重视。因此,加强融合教育教师教育,提高融合师资质量势在必行。我国师范院校目前采用的普通教育师资和特殊教育师资分别独立培养的模式,显然已经不能适应融合教育的需要,普通教育与特殊教育师资一体化培养是师资培养模式改革的方向。实现普通教育与特殊教育师资一体化培养的阵地主要为特殊教育学校和普通师范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可是目前特殊教育专业的师范院校较少,许多特殊教育的学生在未来就业中选择学前教育相关领域的少之又少,因此,学前专业学生是实施早期融合教育的主要生力军。对于学前专业学生特殊教育能力的培养,是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全能型人才的关键因素,完善早期融合教育体系的重要环节。
二、学前专业学生特殊教育能力培养中的存在的问题
随着融合教育的深入,结合国家的相关要求,学前教育专业进行了一系列的课程改革,将特殊教育课程融入到学前教育的课程体系中,以便培养新时代,新要求之下的复合型应用性人才。但是学前专业学生特殊教育能力培养在实践过程中,还是存在种种的问题。现将所存在的问题进行罗列。
(一)正确的融合教育的观念未树立
正确的教学观是教学活动、实践活动的指路明灯,影响着学前教育教师的教育能力,学前融合教育的推进不仅仅要求学生建立正确平等、尊重、有爱、多元的教育理念,还要求学生要具备树立关爱特殊教育需要儿童的信念,充分认识到融合教育对于特殊需要儿童的意义,并能够用专业的知识和能力去帮助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接纳和转播接纳特殊儿童的素养,但是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对于日常生活殊教育需要儿童的认识较少,普遍认为学前特殊幼儿不是其主要的教育对象,未来工作中,遇到特殊教学的学生概率较小。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往往对于特殊教育的相关知识不愿深入学习,学习态度较不端正,花费时间较少。其次,学前专业学生课程设置过程中,有关学前特殊教育的教育观念的讲授过程所占比重较小[1],教学过程殊教育理念的铺垫内容较少,学生学习中,对于应有的平等、尊重、多元化的教育观念,理解不深入。最后,学生学习过程中,未能将理论学习的认知观念与实际言行相结合[1],学生们在日常生活、学习中,普遍认同融合教育观念,是还是存在对于从事相关工作存在疑虑,对于未来工作规划中不涉及特殊教育事业,导致教育观念的学习流于表面。所以树立正确的融合教育挂念,深化融合教育理念是学前专业学生特殊教育能力培养过程中的重中之重。
(二)完善的融合教育的知识未具备
实施学前融合教育的要求学前专业的学生要具备基础的特殊教育知识。这些知识包括融合教育的发展历程,特殊教育的法律法规,各种类型特殊教育需要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以及针对其身心发展特点所涉及的教育活动设计和教学策略。这些知识是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支撑,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能够实施特殊教育服务的重要保障。在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完整的特殊教育知识体系的相关课程的设置主要包括特殊教育概论,融合教育概论、特殊教育需要儿童诊断与评估,个别化教育与教学,学前特殊教育需要儿童心理与教育等。在多数的高校校课程设置中,并达不到完整的课程设计,并且开设课时较少,至今尚未开設特殊教育相关课程的师范类院校所占比重较大[2],学前专业学生对于特殊教育的学习仍处于初级状态,不能做到专业化素养的建立。其次,在学习特殊教育需要儿童的相关知识之前还要同时具备学前儿童心理学,学前儿童生理学、学前儿童游戏课程的相关知识。学生学习过程中前期知识的储备量要求较大,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不能将所学知识进行整合利用,专业知识的学习较薄弱,知识的转化能力较差,为后期学习特殊融合教育的知识不能提供有效的知识的支撑。
(三)专业的融合教育的技能未掌握
拥有专业融合教育技能的学生,应该具备学前特殊教育的环境创设,差异性教学课程设计、特殊教育需要儿童班级管理,特殊教育需要儿童教学方案设计,特殊教育需要儿童及家长沟通技巧等等实践能力。但在学习过程中,过多课程的设置难度较大,专业性要求较高,且与学前教育专业的多项专业必须课内容重复,故开展的可能性较低。可是,学生所具备的特殊教育专业技能知识其他课程中又未体现特殊教育需要儿童的特殊要求,在有限课时的课程设置规划中,往往陷入困境。其次,学生在课程的课程中过程中,对于相关特殊教育的实际操作课时较少[3]。多数院校在进行特殊教育类的课程时,普遍使用讲授法的方式进行教学,学生只能从理论层面认识特殊教育学生,可是特殊教育儿童的教育存在较大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的训练形式在有先的实际操作课时难以得到全面的练习。在操作过程中的学生教育技能整体掌握水平不高[4]。最在学生在工作岗位上真实遇到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是,只能做到态度上的支持,能力上还存在怀疑。最后,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实践能力的认证更多是教师资格证的评定,可是,现有的教师资格证的评定体系中缺少特殊教育知识的评定,学生对于所需要特殊教育技能没有权威的考核标准和具体要求。
三、学前专业学生特殊教育能力培养的建议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特殊教育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集家庭、社会、学校为一体的系统工程,并不只是需要学校教育一方面的能够完成,而且需要政策、财政、人员过方面的支持。也就是说学前专业学生的特殊教育能力的培养需要多方面的通力配合,共同实施和完善。结合我国学前教育现状及学前专业学生特殊教育能力培养的现状,对于学前专业的学生的特殊教育能力培养提出以下及点的建议:
(一)转变教育观念,创设积极环境
实践融合教育,态度和观念对于成功开展融合教育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若要促进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特殊教育能力的发展,首先要从学校层门的融合教育观念的建立做起。学校重视对于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对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未来发展方向提供新的发展规划。在提供就业工作引进、实习、见习时,可给予特殊教育机构,学前融合教育幼儿园、康复治疗机构等相关学前特殊教育行业创造就业环境,以就业为导向,提升专业知识能力,根据市场和企业为导向进项宣传,提供新型就业思路,引导学生加强特殊教育意识。其次,改变高校教师传统教学模式。转变高校教师特殊教育教育理念。针对学前融合教育知识的传授,不仅仅是特殊教育相关课程老师的任务,在相关课程的特殊教育课程中,可结合特殊教育儿童观的特点进行相关知识的铺垫,为学生从不同领域,不同的课程视角对特殊教育进行初步的学习。也可以将特殊教育的融合理念更加深入到学前教育学生的方方面面,为学生创设更加积极有支持性的就业和学习环境。
(二)培育专业教师,促进多方合作
培养就有特殊教育能力的学前专业人才必不可少的就是具有既有特殊教育知识又有学前教育专业知识的高素质人才,这样才能将特殊教育和学前专业的知识进行良好的结合。优质的学前融合教育的教师是传授学前融合课程知识的关键因素。因此,在学前教育特殊教育类教师的专业化是目前培养特殊教育能力的学前专业人才的主要任务。专业人才的配备及课程组的建设能够让专业课程建设的设置更有保障。但在专业教师的培养上,也就需要多的财政、政策的支持,让教师在实施教学过程中免除后顾之忧。不仅是对师资的培养,还要注重多个领域之间的研究,使其能打破行业界限和科研知识的预留,为学前特殊教育能力的学前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持,同时社会文化领域的传播和发展,促进当今社会人员的新观念和新理念,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特殊教育能力培养提供舆论导向支持,加强普通高校之间、普通高校和特殊教育学校、特殊教育机构、福利院、残联等相关机构之间的联系,为学前教育专业的學生提供大量的见习、实习,实践技能培训的机会和实施平台,让学生学习过程中更深入认识和了解有特殊教育需要的人群。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特殊教育实践理论和资源的贡献,以便促进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特殊教育的不断完善与发展,同时也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提供更有保障、更专业的服务支持,让双方建立良好的互动。
(三)提升教育技能,改革学习模式
篇3
学前特殊儿童教育试题
课程代码:00883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7小题,每小题2分,共54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在学前特殊儿童中,主要表现为智力落后和学习困难的儿童属于以下哪一类?
A.认知发展障碍 B.生理发展障碍
C.语言发展障碍 D.情绪和行为问题
2.当代世界学前特殊儿童教育的发展,出现了三种主导的发展倾向,其中不包括
A.早期发现与早期干预的趋向 B.一体化融合教育的趋向
C.补偿性教育的趋向 D.整合教育的趋向
3.以下关于视觉障碍儿童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视觉障碍儿童主要依赖听觉学习或获取信息
B.视觉障碍儿童对听觉和触觉方面刺激有强烈兴趣
C.视觉障碍儿童通常也存在严重的语言障碍问题
D.视觉障碍儿童容易形成性格怪癖和自卑心理
4.以下关于病弱儿童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病弱儿童是指长期患有慢性疾病、体质虚弱的儿童
B.病弱儿童通常存在感官性生理限制和障碍
C.病弱儿童有时也被称为健康障碍儿童
D.病弱儿童容易产生注意力不集中,持久性差、精力不支等问题
5.脑瘫的主要问题表现为
A.运动障碍和动作协调困难 B.语言障碍
C.智力低下 D.听觉障碍
6.学前智力落后儿童的心理发展比正常儿童要迟缓一些,其主要表现不包括
A.身心发展开始晚 B.发展的速度慢
C.发展的过程不均衡 D.达到的水平低
7.测查和鉴定智力落后儿童的智力指标为
A.低于正常人的一个标准差 B.低于正常人的两个标准差
C.低于正常人的三个标准差 D.低于正常人的四个标准差
8.家庭中若亲子关系失谐,孩子情绪受到压抑就可能导致失语现象。这说明儿童语言障碍的形成受到以下哪种因素的影响?
A.生理因素 B.心理因素
C.环境因素 D.社会因素
9.日常生活中所说的口吃现象属于以下哪一种语言障碍?
A.构音异常 B.发声异常
C.流畅度异常 D.语言发展异常
10.对发声异常儿童的矫治主要应采取以下哪种措施?
A.纠正发音 B.指导儿童正确地使用声带
C.改善儿童所处语言环境 D.模仿口型
11.孤独症儿童有三大核心特征,以下描述不正确的是
A.注意力障碍 B.社会化障碍
C.交流障碍 D.想像障碍
12.以下哪一种方法被认为是最有效的矫正儿童不良行为的技术?
A.行为管理治疗 B.认知-行为治疗
C.心理治疗 D.药物治疗
13.在幼儿园,对儿童异常行为的发现主要通过
A.医学检查 B.量表评定
C.教师的直接观察 D.教师的间接观察
14.心理学衡量儿童智力发展的差异有多种方法,其中运用最广泛的是
A.观察法 B.教育诊断法
C.测验法 D.作业分析法
15.吉尔福特编制的《发散性思维测验》主要用于鉴别
A.智力 B.创造力
C.特殊才能 D.领导才能
16.以下哪种玩具属于非结构式玩具?
A.布娃娃 B.玩具汽车
C.画笔 D.动物模型
17.以下哪个理论流派的观点主张把游戏作为心理分析治疗的手段?
A.精神分析学派 B.人本主义学派
C.行为主义学派 D.机能主要学派
18.对存在语言发展障碍的儿童来说,进行语言矫治的关键期是
A.婴儿期 B.学前期
C.学龄初期 D.学龄中期
19.着眼于丰富儿童生活经验,让儿童通过真实的生活经验来学习语言。这种语言矫治方法是
A.儿歌故事法 B.全面交流法
C.多重刺激法 D.自然情境法
20.认为儿童的行为可以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来获得的理论是
A.经典条件反射理论 B.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C.认知行为矫正理论 D.观察学习理论
21.以下几种强化方式中,强化效果最为持久有效的是
A.连续强化 B.固定比例强化
C.可变比例强化 D.固定时间间隔强化
22.以下关于正强化的实施,做法不正确的是
A.正强化实施前,应把计划告诉儿童,以期取得配合
B.在所需要的行为出现后,不要立即予以强化
C.给予强化物时,要向儿童描述被强化的具体行为
D.分配强化物时,能结合其他奖励
23.选择学前儿童一体化教育的安置形态,其出发点是根据
A.儿童的残障程度 B.学前教育机构的特点
C.师资的特点 D.特殊儿童家长的观念
24.在制订学前特殊儿童个别化教育方案时,不需要参考的基本因素是
A.特殊儿童的特点 B.安置形态的特点
C.特殊儿童的家庭状况 D.当地的风俗习惯
25.儿童在出生后至4岁前发生的听觉障碍称为
A.一级聋 B.一级重听
C.学语前耳聋 D.学语后耳聋
26.学前特殊教育能减轻甚至消除学前特殊儿童的初级障碍,并且可以有效预防他们第二障碍的出现。这体现了学前特殊儿童教育的
A.直接效益 B.间接效益
C.经济效益 D.社会效益
27.在回归主流的实践中,将幼儿安置于正常教育机构,部分时间到资源教室去接受个别教育,其余时间与正常儿童一起学习。这种教育模式叫
A.教育配对模式 B.资源教室模式
C.咨询教师模式 D.混合服务模式
非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28.简述全纳性教育的基本特征。
29.简述对学前听觉障碍儿童进行语言训练的意义和内容。
30.简述儿童情绪行为障碍的评价标准。
31.简述对学前语言障碍儿童进行矫治的意义。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7分,共21分)
32.试论在学前教育机构中应如何教育多动症儿童。
33.举例说明如何从技能上对超常儿童进行特殊教育。
34.试述对视觉障碍儿童的早期干预的内容和方法。
篇4
【关键词】特殊教育学校;语文教学;措施
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不同于其他学生,因此在进行语文教学的时候应该创造条件,有计划的引导学生学习,课堂上尤其应侧重对特殊教育学生的尊重,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1特殊教育学校语文教学问题提出
对于接受特殊教育学生的培养,应该符合特殊教育目标。应该根据特殊学生的能力,编制特殊教育语文教材、课程标准等,以满足特殊学生在心理和生活上的需要。在特殊新生入学的时候,学校应该首先进行语文能力的测试,对学生语文水平进行全面评价,即包括学生书面语言能力的测试,也包括口语交际能力的测试。
2尝试在特殊教育学校进行愉快教学模式
2.1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唤起学生兴趣
教师是一项伟大的职业,热爱学生是每个教师的天职。尤其是对于身体有却显得孩子来说,更应该受到教师的特殊关爱,只有教师对学生真心投入,才能赢得学生的信任和爱戴,师生之间才能建立起和谐的关系,才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有些特殊学校的孩子是住宿生,更加需要得到老师的关爱和帮助,教师对于这些孩子来说,还扮演了母亲的角色。我们的教师需要在生活上给这些孩子帮助,引导学生学会处理一些具体的问题,用关爱和尊重的态度对待这些学生,让他们感觉到老师对他们的爱。如果学生在学校能够体会到深深地爱,他们一般不会想家,会特别喜欢在学校生活,有利于帮助这些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上树立自信,保持愉悦的心情,还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教师除了给学生必要的关爱,还需要多给学生爱护,鼓励学生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多给学生表扬鼓励,使学生增强自尊心,激发积极上进的欲望。对于有缺陷的孩子,我们对他们的要求不能太过严格,更不能觉得他们低人一等,我们需要对他们有恰当的要求,了解这些学生的情况,对于语文水平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对待;如果一个教师对自己的事业没有责任心,对这些身体上有缺陷的孩子过分的要求,会严重影响这些孩子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对自己的学习失去信心,严重影响语文教学的教学效果。
2.2巧妙运用直观教学
弱智儿童自制力较差,如果想使他们一直专注于教师讲课,需要教师在课堂上设计一些有趣的游戏,同时需要直观教学手段。直观教学方式教学形式多种多样,给弱智儿童多种刺激,有利于为弱智儿童营造一种轻松、活泼的氛围,激发弱智儿童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弱智儿童轻松学习。弱智儿童对语文充满兴趣,也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在进行教学的时候,让学生接触实物,能够帮助他们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正确的实践,然后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思路表述出做法,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重视弱智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心理重建
3.1激发学生多问
学生进行学习实际是在心理上重新组建,一个完整的创造过程最关键的一步是善于提出问题,特殊教育学校的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应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只有提出一个好的问题,才有利于问题很好地解决,而且对于一个好问题的提出本身就具有很大价值。在进行语文教学的时候,教师应该努力的营造一种轻松氛围,让学生敢于提问,善于在不断发现问题的过程中发现自我,表现自我,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达到特殊教育规定的教学目标。
3.2鼓励学生多说
特殊教育学校对学生说话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目标之一。学生说话的过程实际是把学生内心的想法、情感用语言的形式与外界的沟通。说的过程是弱智学生在对语言有了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表达语言的过程,能够体现出弱智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弱智学生先天性大脑存在一定的缺陷,再加上后天受到的教育不足影响,导致弱智儿童在思想上一般都比较迟钝,对外界事物刺激做出的反应都比较慢,口齿不清、发音不清晰,语言表达困难等影响这些孩子语言的发展。因此我们的特殊教育学校在进行语文教学的时候应该加强对学生在说话能力上的训练,可以为这些孩子组织一些活动,多给他们一些说话的机会。如果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我们的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把说的机会给我们的孩子。
在进行教学的时候,语文教师应该抓住教学重点,侧重讲解一些重点词语,在讲解这些词语的时候,可以给学生播放一些图片,让学生通过图片去把握意思。这样既有利于发展这些孩子的思维能力,还有利于这些孩子语言能力的发展,让学生在课文的学习中体会自主创造的成就感,激发学生积极的参与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让这些孩子能够更加透彻的理解文章内容。
特殊教育学校通过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问”“读”“说”能力的培养,为学生学习语文建立良好的心理过程,通过这些孩子对不懂得知识提问,教师耐心解答,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热爱学习的热情,有利于鼓励他们自主为自己确定学习的小目标。读是锻炼学生理解课文能力的重要途径,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所学习的知识。说可以把学生在课堂上多学习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我们的特殊教育学校语文教师需要根据这些孩子的学习能力进行教学,是这些孩子能够通过在学校的学习真正有所收获。
4小结
教育对特殊教育学校的孩子有非常重大的影响,这些孩子的语文能力可以通过在学校的学习得到锻炼,学校在进行语文教学的时候,可以通过直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收获的快乐,提高语文教学的教学效果,让这些孩子能够有所收获,促进我国在特殊教育方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晓燕.培智学校语文教育套件使用之我见[J].考试周刊,2010,8(24):109-110.
篇5
一、用平等的师生关系沟通情感教育
良好的教学过程是师生相互沟通、相互交流从而增强师生情感交融,促进学生学习能力提高的过程。教学中应树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创造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对老师产生信任感、亲近感产、亲切感。教师可轻松愉快地通过英语教学上的艺术性、形象性、趣味性揭示英语教材本身的魅力,达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比如在学生刚上初一时,先教学生一些简单的日常用语,如见面、道别、致谢、道歉、家庭成员的称谓、时间、年龄、性别等。鼓励他们在适时地适当地使用这些用语,甚至当学生半中文、半英语夹杂着与我对话时,我也非常有耐心地与他们交流,消除他们对学习英语的恐惧感,打消他们的顾虑,让学生们感觉我与他们是平等的伙伴,而不是高高在上的“老师”,所以很快这些学生就对英语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二、用细微的身教体现情感教育
老师健康热情、开朗的形象是进行情感教育的先决条件。教师教育学生不仅要靠口耳相传,更要注意言传身教的示范作用。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来说都具有很强的感染性。试想一位整天死气沉沉、板着一副面孔的教师,学生怎么可能接近你,更不必说让他们和你一起走入课堂内容,积极思考和解答问题;一位整天心不在焉的老师,把本职工作当作苦差事来应付,学生更不可能与你身心交融,不可能让学生以主动进取的心态去投入学习中。每当我步入学校走进教室,心中油然而升起一种责任感和神圣感,发自内心地自觉遵循职业道德规范,一丝不苟地教读每一个音节,讲解每一个知识点,耐心细致地解答每一个疑难问题;自始自终热情饱满,从而不知不觉地感染着每一个学生,鼓舞着每一个学生。在细微的言行中全身心地投入情感,在我的课堂中师生举手投足便能心领神会,和谐相处,在这种教学氛围中,教学成绩逐年上升。
三、用无私的爱心表露情感教学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我非常赞同这个观点。情感教育必须以“爱”为核心。在英语教学中,整个班级学生的成绩参差不齐,这是许多教师都不可回避的一个现实。教师的爱心不仅体现在优秀学生身上,更要倾注在学习困难的“学困生”身上。在2015级2班,王诚等同学在初二上期在英语学习上掉了队,我为他们几位同学专门制定了适合他们程度的学习方法,并相应调整我的教学设计,尽量在教学中面向多数,兼顾“两头”使各个层次的学生在课堂中都有收获,从而避免了进入初三后的大面积滑波现象。
四、在教学之外扩展情感教育
篇6
【关键词】特殊专业 大学英语 教学
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和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我国与世界在文化、体育以及艺术方面的交流越发深入。为了满足我国经济文化的发展需要,专业特长突出且懂得英语的复合型人才在社会上越来越吃香。为了满足社会的需求,大学英语作为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其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音乐、体育以及美术专业的大学生作为对外交流上的新生力量和主力军,除了自身的专业学习之外,更要加强大学英语的学习。然而,目前的大学英语教育教学研究大部分集中在普通专业方面,针对音乐、体育和美术等特殊专业的大学英语教育教学的讨论仍然处于边缘范围。另外,音乐、体育和美术专业的学生由于专业的技巧性、艺术性强,这个特殊的英语学习群体学生又被称作“艺术专业学生”,即“艺术生”。正是因为这些特殊专业和这些特殊专业的学生与众不同的特点,在大学英语的教育教学方面有一定的难点。本文将以韶关学院为例,对音乐、体育以及美术专业的大学英语的教与学现状进行分析和讨论。
一、 特殊专业大学生的特点
作为一名音体美专业的大学英语教师,在笔者近年的教学中,发现这些特殊专业的学生有以下特点:
1.特殊专业的大学生入学分数低。不同于其他普通专业的高考录取,特殊专业的学生高考又以专业课为主,先参加各个学校的专业课考试;然后再参加高考文化课的统一考试;在文化课分数的这一部分,他们的成绩明显低于其他专业的文化课成绩。以韶关学院2015年广东艺术类的录取分数线(2A投档线)为例,我校音乐学院的文化投档最低分为353分,美术学院为335分即可上线。而韶关学院同年广东2A投档线文科为530分,理科为529分。而英语的单科成绩分值多处于20-60分之间(150满分)。
2.特殊专业的大学生专业特殊性。音体美专业的学生在性格特点和思维方式上与一般专业的学生不同。他们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天马行空,思维呈跳跃性,重感性轻理性,重形象轻逻辑,条理性不足。这样的性格特点和思维方式一方面成就了他们艺术上的造诣,另一方面却又影响着他们的英语学习。由于语言的学习是一项长期训练和累积的过程,需要循序渐进,需要清晰的逻辑条理以理清语法和表达。因此音体美的学生在接收和处理语言方面与一般专业的学生相比,有一定的差距。
另外,音体美专业的学生比普通专业的学生参加更多的专业活动。音乐学院的学生每周都有统一排练,定期有讲座等学术活动和省内外的交流演出;体育学院的学生要肩负学校和省市的比赛任务和晨练,学生在体育运动以后来到课堂上课,或多或少会影响上课质量;美术学院的学生有为期15天的省外采风和写生。另外,为了勤工俭学,一部分学生还有家教、餐厅打工等课外的兼职。
3.特殊专业的大学生英语基础差。由于特殊专业的大学生高考以专业课的考试为重点,导致他们在平时的学习上形成了“重专业,轻文化”的现象。他们中的大部分从高中开始就把绝大部分的时间放在专业课上,无暇顾及文化课,更不用说花时间去学习一门新的语言。多数的艺术类学生学习英语都是因为应付考试,其次才是兴趣,导致水平参差不齐。因此他们的英语基础普遍较差,词汇量普遍停留在初高中水平,语法基础极其不牢固,听说能力低下。以上原因直接导致了音体美学生的大学英语考试及格率低。
4.特殊专业的大学生学习自主性低。笔者曾在我校15级三个特殊专业班上做过粗略的调查。约80%的学生认为“学习英语对于自己以后学习和工作基本上没有帮助”,学习英语只是为了拿到毕业证;约90%的学生“在毕业以后没有读研、出国深造的打算”;约92%的学生认为“专业水平高比英语水平高重要得多”,约70%的学生认为“喜欢英语所以学习英语”。抱着这样的想法和自身较低的英语基础水平的原因,造成了特殊专业的大学英语课堂到课率低,迟到率高,作业完成率高但质量低,更有甚者根本不带课本,上课只顾睡觉或者低头玩手机。
二、 韶关学院特殊专业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
由于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特别普通专业与特殊专业学生英语水平差异较大,因此根据学生不同的水平和个性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是必要的。我校根据学生入学英语水平的高低把大学英语分为ABC三级,每级选用不同的教材和评分方法。其中,特殊专业的学生在入学初统一分在C级,这样的分级教育是符合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的。目前C级班为同一学院内行政小班合班英语大班教学,每班60~80人。大班教学使得教师无法兼顾到所有的学生,在教学互动上常以能积极回答问题并能进行有效教学反馈的学生为主体,教学针对性不强,效率也不高。另外教师的课堂语言要求大多数以全英为主,配以中文翻译。基础一般的同学似懂非懂,基础较差的同学听不懂、也不好意思问,久而久之就产生了放弃的想法。教师上课以讲授法为主,教师是课堂的主角,把知识灌输给学生,“教师讲学生听”,学生的参与度非常低,甚至整堂课老师都在唱独角戏。
不同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我校大学英语采用了“三位一体”的交互式教学模式。除了基于多媒体技术的传统课堂教学以外,基于语言试验中心的听说自主学习以及课堂之外的全校性体验英语活动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学生的学期成绩评定包括期末卷面成绩(60%)和过程考核(40%)两部分。过程考核的内容又包括学生每周到语言试验中心进行人机对话的听说自主学习(20%),参加每学期三次如英语演讲比赛、写作比赛、配音比赛和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等体验英语活动的成绩(10%),以及课堂的平时成绩(10%)。“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和学期成绩评定模式不再单一地强调课堂学习的重要性,比传统评定模式涵盖了学习的更多方面,综合考察了该学期内学生各方面的英语学习情况,有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把学习的内容运用到实际中,是特殊专业大学英语教学的创新之举。
目前C级班采用的是十一五规划教材《新编大学基础英语综合教程》,此教程以实用的英语语言知识与技能、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为主要的内容,侧重听说能力和交际能力的培养。例如,《新编大学基础英语综合教程》第一册的内容包括Friends and Families,Dream Destinations,Adventures and Achievements等。此教程难度适中,多数的话题生动有趣并与日常生活贴近,还有与音体美学生自身专业相关的内容,很好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特殊专业大学英语教学的建议
1.特殊专业的大学英语教学首先应以培养学生独立的学习能力为主。目前的大学英语课堂上,稍微遇到不会的内容就百度答案或者等着教师给答案、而非先经过自己的思考,是多数学生的通病。“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培养一个独立的学习者。”对于特殊专业的学生来说,除了简单的英语交流以外,日后在工作中也许真正需要使用到英语的时候并不多;对于教师来说,要在有限的四个学期之内将无限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显然也不现实。语言作为沟通的工具,更多是作为媒介传达知识文化。因此,学会如何去学习,对于特殊专业的学生来说有着更加重要的意义。“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大学英语的学习过程中,无论是课前的预习、课堂中的听讲和讨论、课后的作业和复习,都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一部分。四个学期的大学英语课程结束之后,如果学生需要深造英语或者学习其他知识,良好的学习习惯会是强大的助力。
2.特殊专业大学英语的课堂教育应以学生为主人公,把课堂还给学生。根据特殊专业的学生的思维和专业特点,更多样的教学方式应该引用到课堂中以因材施教。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法在目前我校的特殊专业大学英语的课堂教育中占了非常大的部分。讲授法以教师主动将知识灌输给学生,学生作为被动的接受者容易对课堂产生消极的抵抗情绪。作为课堂的组织者,教师可以引入以学生为中心的互动式课堂教学,充分利用音体美学生的性格特点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机会多给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实践,而教师更多地扮演引导者、组织者的角色。在课堂教学中,可以设计不同的环节和引入不同的形式来吸引学生,比如利用音体美学生的活泼好动的性格特点开展角色扮演、游戏等活动;利用好胜心可适当给予加分的激励机制以鼓励学生积极回答问题,或者举行以小组为单位的知识竞赛等;尝试根据上课的内容改变单一的多媒体教室教学环境而到草坪、体育场、画室等地给大家带来新鲜感。多样的课堂活动可以避免枯燥乏味的灌输式教学,在发挥特殊专业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同时,也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3.改革特殊专业大学英语课程成绩评定机制。目前韶关学院大学英语的学期成绩评定包括期末卷面成绩(60%)和过程考核(40%)两部分。与大多数院校一致,注重读写能力的期末卷面成绩在学期成绩的评定中占了绝大的比重,此评价方式强调的是学习的结果,缺忽略了在学习的过程,使得特殊专业的学生产生“不管我上课表现如何,期末考试不挂科”的消极思想,也可能会因为期末考试没有发挥好而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不能很好地体现出特殊专业大学英语课程交际和交流的能力要求。而能体现交际和交流能力的过程考核包括了20%的听说自主学习成绩、10%的每学期三次的体验英语活动成绩,10%的课堂平时成绩。笔者认为,特殊专业大学英语课程期末成绩的评定可以适当降低期末卷面成绩的比重,提高过程考核的比重。比如课平时成绩,既然课堂教育要引入演讲、表演、辩论等形式不同的课堂活动,这样每次的活动都可以纳入课堂平时成绩,一来以考察音体美学生的运用、实践能力和交际交流能力,二来教师可以以此为依据为学生打分,做到有理可证、有据可查,更加能体现公平。可以考察的方面有很多,比起期末的卷面成绩,考勤、作业和课堂的其他表现等都更能体现学生的学习过程。因此可以考虑提高平时成绩在学期成绩评定中的比重。
特殊专业的学生有着活跃、创新、实践性强等性格特点,若能加以引导和帮助,也一定能在大学英语的学习上做出进步。作为教育者,一方面我们要因材施教,一方面也要不断地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方式,更要为特殊专业的大学英语学习创造条件,在教学方式、课程内容、评定方式等方面做出调整。
参考文献:
[1]谢静波.音体美专业大学英语教学现状分析[J].中国西部科技,2011,10(32):92-93.
[2]谢立才,伍智敏.浅谈特殊专业学生的大学英语教学[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教育版,2005,25(11):59-61.
[3]郭建辉.论音体美特殊专业大学英语教与学[J].怀化学院学报,2005,24(4):130-133.
篇7
关键词:幼儿 数学教学 特殊性 对策
一、当前我国幼儿数学教育的主要模式
(一)操作学习模式
幼儿在操作学习模式中亲自运用直观教具等物品,通过摆弄去获知物体特征,获得数学经验。比如幼儿运用各种小型教具、材料练习计数,运用球类模型、正方体模型等了解物体的几何特性。操作学习模式是基于“从做中学”的教学理念,它在幼儿头脑中建立起初级数学概念的框架,是幼儿的思维能力从具体发展到抽象的必经之路,也是幼儿学习数学时运用的一种最基本的,也最重要的方法。
(二)游戏学习模式
游戏法最贴近幼儿的心理和生理特征,是最常用的幼儿学习与教学方式。幼儿数学教师将要求幼儿掌握的数学知识和方法技能带到游戏中去,引导幼儿的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思维过程,从而使游戏成为帮助幼儿获得数学知识和技能方法的有效途径。
(三)启发教学模式
启发是幼儿教师引导幼儿运用已经掌握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方法去学习新的知识,它最大的特点是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焕发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主动思维,独立探索知识。这一教学方法的运用前提是幼儿将学习的内容与先前学习的内容之间有逻辑联系,并且难度在幼儿的能力之内,通过教师提出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幼儿思维逐步向目标递进。
另外,讲解演示法、比较法等也是常用于幼儿数学教学中的方法模式,讲解讲演法的特点是一边讲解一边演示,能有效帮助儿童开口思路,展开独立探索;比较法则能帮助幼儿进行较复杂的分析与综合思维活动。
二、幼儿数学教育的特殊性
(一)幼儿数学教学的正式性
幼儿数学不仅不会因为其起点低、阶段低而要求低,反之,幼儿数学的正式性更加鲜明。幼儿在刚开始接触知识时的态度往往比较严肃,对知识有敬畏心理,幼儿教师在组织主题活动时往往有明确的要求和评价标准,以便培养幼儿的良好学习习惯。幼儿数学教育的正式性不亚于更高级别的学段的数学教育。
(二)幼儿数学教学的激励性
幼儿在刚开始学习时最应当获得的是对学习的兴趣和热忱,幼儿在数学活动中体会的乐趣能对其产生深远的激励作用,幼儿数学教师并不会刻意地要求幼儿在活动或游戏中达到完全合格的程度,只要能较好地完成,并使幼儿在此过程中感到快乐,感到自己的学习能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时,就能产生明显的激励作用。
(三) 幼儿数学教学的规则性
规则的养成依靠早期良好行为习惯的获得,幼儿数学教学能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获得规则的概念。幼儿数学教学一般是围绕活动展开的,活动开始之前,教师会向幼儿阐述活动规则,这就是一个体现幼儿数学教学规则性的方面。
(四)幼儿数学教学的操作性
幼儿主要在各种操作活动中进行数学学习,这是幼儿学习数学的最大特点。这样的操作活动包括观察、记忆、想象、思维,这些认知活动贯穿于整个操作过程,并反过来促进幼儿的认知发展。幼儿的抽闲思维能力尚处于萌芽阶段,只有通过操作性的数学活动,他们才能克服抽象的数学知识带来的阻碍。
三、幼儿数学教学的对策与建议
(一)幼儿数学教师要更新教学理念、提升教育素养
幼儿教学有其独有的特殊性,并不是所有会教书的人都能做好幼儿教育,这就是为什么我国的教师考核体制中有专门针对幼儿教学的考核。今年来,随着幼儿教育的改革,从事幼儿教育的教师们或多或少接受了新理念的洗礼,但是在落实上仍然存在不如人意的方面,归根结底就是幼儿教师还没有将新理念内化为能使教育行为发生本质转变的力量。首先,幼儿数学教师要认真学习最新的幼儿教育相关理论,了解幼儿的认知、学习、智力特点,用科学的方法指导幼儿学习数学。其次,尝试走入幼儿世界,善于观察幼儿的心理和行为。虽然幼师几乎在任何时候都是盯着幼儿的,但那更多是监管,而不是观察与思考。幼儿数学教师应当在观察中了解幼儿在数学学习方面的优缺点,思考用什么对策帮助幼儿解决问题。
(二)加强幼儿数学教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在做中学”的教学理念从很久以前就被卓见的教育家提出,它指出学习不能脱离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实践和演练。对于幼儿来说,学数学几乎离不开客观世界呈现的客观事物,比如铅笔、花朵、水果等事物,它们拥有特殊的形状和特质,无一不包含着数学之美。利用现实生活对幼儿进行数学启蒙教学,一方面能保持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克服对抽象数字的恐惧心理,另一方面能使幼儿从小就把握数学学科的本质,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为此,幼儿数学教师可以尝试让幼儿用数学方法解决自己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比如用简单调查的方法统计同伴小朋友最喜欢的零食有几种,有多少人喜欢,最不喜欢的又有几种,有多少人不喜欢,这一过程中学生提高了对数字的敏感性和计算能力,有助于幼儿基本数学思维的养成。
总之,幼儿数学教学有其特殊性,这就要求幼儿数学教师在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格外注重针对性,只有符合幼儿身体和心理发展特征的教学,才能帮助幼儿获得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习保持热情和积极性。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农村;特色;创新;数学
现就数学课堂、课前、课后浅谈这个问题。
一、耐心细致地和学生沟通、疏导,帮助农村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农村中学的学生,从小生活在农村,见识少,知识面不广,所具有的知识一般源于书本知识,很难把书本知识结合在一起。因此他们认为所学的数学知识对自己的生活没有什么用。另外,多数家长文化素质较低,目光短浅,不懂得知识的重要性,也不知道怎样才能教育好子女。广大农村家长双双外出打工的比例较大,单亲家庭在农村也愈来愈多,"读书无用论"的继续存在,都是阻碍学生学习的客观因素。农村小学学校教育条件差,基本上是一枝笔、一本书加一个本子学数学;一枝粉笔、一本教学用书的教数学,我们就应该正视这些确实是学生成绩差的客观原因,与其说抱怨学生还不如面对现实。教师有责任、有义务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人生观。教师要多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讲明知识的重要性,多讲与生活有关,多讲与农村联系较紧的知识,要求放低,每节课从尽量低的起点开始,产生数学学习的兴趣,从"要我学"转变到"我要学"的轨道上来。
二、针对每一节要上的课,作好充分细致的准备。
在课改大潮中,好多人重视学习的是课堂上如何探究,如何合作学习,教师由主体变为学生是主体,好象老师的教学经验积累、课堂设计的研究显得没以前重视了,我认为这是不对的。
教师依然重要,教师由主体变为主导,"导"使得老师对教材的研究,对课标的体会,对课堂设计的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课堂上,学生是演员,老师是导演,而且老师既可以是导演也同时要扮演好演员角色,其实这也是对老师的课前准备,备学生、备教材、备课堂设计依然是取得成绩,全面提高数学教育质量的重点之一。
三、设计好课堂流程,在幕后扮演好导演角色,课堂上和学生一样当好一位好演员。
大多数数学课的流程均从创设情境入手,教师的艺术就在于创设情境,激活课堂,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激发学习兴趣。当然不是每节课,每一个问题均选择实地情境,其实数学自身也是情境。比如: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第二节《相交线》设计的两条直线,其中一条直线绕它上面的一点旋转,让学生观察旋转直线与另一条直线的位置有什么变化?这个纯数学问题本身便是一个情境。学生进而得到"生疑-解疑-省悟"一波三折。探究开始于问题,问题产生于情境,情境应是学生熟悉、现实的,能让学生进入情境进而开展探究。在探究过程中老师把握好四个原则:自主探究原则,包括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处处点拨学生,要放手探究,教师负责营造环境和提供必要的帮助;合作交流原则,这是自主探究的必要补充,学生与学生之间合作、老师与学生之间也可以合作,对于农村中学的学生来说,靠个人的能力去探究,是费力而不现实的,应让同学们在交互中学会合作,学会交流,也有利于团队精神的培养,师生交互,生生交互,组内交互,组与组的交互,在交流中融会贯通;创新原则,在探究过程中,要及时发现某些同学的创新火花,重视创新思维过程;整理、系统化原则,由于学生知识面不广,思维能力有限,老师一定要引导学生在有所发现的基础上,去粗存精,去伪存直,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并尽量符号化。如果有人认为探究式教学费时而不能提高教学效率的话,我认为是忽视或缩短了整理过程,数学形式化是数学固有的特点,从心理学来说,创新来自于探究,同样有条理、有逻辑也便于记忆和应用,所以探究应整理。整理与系统化是探究的一个必要阶段。
在数学课上,例题教学是很讲究的,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先要对问题作整体分析,构造数学模型,再由表及里,揭示问题的实质,解决问题后由此及彼系统研究,触类旁通,教师要善于从横向、纵向、逆向、系统等多层次多方面上进行演变、扩展、加深数学教学的密度和容量,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既不增加学生负担,又能提高教学质量之目的。例题教学的方法有:"横向展开"、"纵向延伸"、"逆向回转,反复追问,发现思维空地"特别的注意追问应讲求艺术,一个很复杂的数学题问得好就变得很简单,一道很简单的题问得不好便显得很复杂。"一题带一类,构造小系统,同一知识统一解决不同问题"。
新课程下,优化数学课堂教学,发展学生思维能力,三维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教学法合理,教学效果才得以保证,减轻过重负担才能落到实处。
四、精专新课程标准,把握最新中考新动向。
"大众数学思想"在新课程理念中是处于核心地位的。"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这就要求双基与原来比较就应增、改、换、删,应用数学知识也要有较大变化,需要老师留心让学生学到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要求老师依然要重视双基,每一位智力正常的儿童,通过各种途径的学习,得到提高。老师的每堂课堂设计仍然要面向全体。"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说明"英才教育"和"面向全体"并不矛盾,应因材施教。反映在课堂教学中就应该"分层次教学"。主要有:分层设问,分层训练,在一个班级里面要相互带动,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最后更多人'富'起来"。
篇9
一、爱与教学
爱在本职工作.作为班主任,不管昨天发生了什么不好的事,还是身体有什么不适,但到第二天上课时,我始终保持一个态度,积极向上,阳光、热情的和同学们打招呼,上课,我用这种热情感染着学生,带动学生们以积极的态度来进行这一天的生活与学习,一个人做着自己热爱的事情,是一生的幸福。爱在耐心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更要有耐心,在我们正常人的生活中还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事情,更何况是我们这样的特殊孩子呢!这学期我班调来一位新同学,开学第一天的摸底考察就让我很头疼,这名学生说自己数学成绩不好,直接把自己给否定了,我鼓励他,不要失去信心,你比成绩高的同学的进步空间大,所以只要努力就一定会有收获。随后我对他制定了一系列的辅困计划,我让他从最简单的题开始做,每做对一道题就发给他一朵小红花,以示鼓励。经过一段时间我发现这个同学开始喜欢学习数学了,而且他的数学成绩提高的非常快,在第一次数学月考中孙某某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虽然他们是智障孩子,但是他们也有上进心,也有被表扬认可的感觉。现在再看这孩子每天都是高高兴兴的,我想是他找到了自信吧。
二、爱与生活
生活如一杯淡淡的茶儿,怎样沏好这杯茶儿是门学问,怎样去慢慢的品这杯茶儿却是门很深的艺术。作为老师我们的工作是教书育人,育人是我们老师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在生活中我们老师起到模范作用,我们不仅要教授孩子知识,更要教孩子做人的道理,要让孩子懂得文明、感恩、学会生活。随着一天天的变冷,我每天督促孩子增减衣物,需不需要加衣服,穿这些衣服少不少,晚上睡觉时冷不冷等等,就在一天放学的晚上,我走的有些晚,我们班级的住宿生田某看到了我,田某对我说:“老师,你穿的太少了,天这么冷,多穿点,别冻坏了。”这句话如果出自一名正常孩子,我不会有什么感触,这是一位非常淘气的脑瘫患儿对我说的话。当时听了他的话,一股暖流涌上我的心头,校园里我第一次体会到被智障学生关心的感受。
三、爱与孩子
爱是最正大无私的奉献,爱是教师最美丽的语言。要当好一名教师,就要热爱学生,爱得专心致志!老师的一个肯定眼神,一句关心的话语都会给孩子带来自信,尊重、热爱学生是建立平等民主、和谐师生关系的基础。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要求,也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条件。作为特殊教育工作者,虽然我们所面对的都是有残疾的孩子,但是,这样的孩子更需要关爱,需要尊重。因此,我在生活上细心爱护他们,在学习上耐心指导、鼓励他们,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以诚挚的爱和赏识的眼光看待他们,让学生从情感上愿意接受我并愉快地接受我的教育。我班的一名学生属于轻度智障,在班里的学习成绩较好,生活自理和劳动上表现很好,可是在双休日的时候趁值班老师不注意拿了老师50元钱,当我知道这件事时并没有马上处理此事,而是相信、尊重学生,直到上课时旁敲侧击的说了此事,并希望拿钱的同学尽快归还老师。我给王同学一天的时间,可是到了放学时他也没有来承认错误,所以我找他单独谈话。起初他并不承认,但最后说出了心里话:“我不是真的要拿老师的钱,可是看到老师的钱放在那里就忍不住去拿了,并且拿完就后悔了。”听到这里,我知道他的心理是矛盾的、纠结的,如果在这时有人能正确的引导他,这孩子是可以改掉坏毛病的。通过此次谈话,我发现孩子很喜欢和老师这样近距离的谈话、交流,渐渐我们班级形成了一个模式,每周一次生生交流、师生交流的谈话活动,促进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感情和友谊,并从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经过这样的几次谈话,这个同学不再像以前那么自私了,而是主动的帮助其他需要帮助的同学,还把自己的学习用具自愿的借给其他同学使用,并积极地担当起低年段抬水和拖地的工作,而且再也没有拿别人东西,那段时间班级流行一句话,“向王同学学习,看齐”。因为王同学在校各项表现突出,校领导帮助孩子在长春找到了一份工作。
四、爱与家长
篇10
【摘要】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数学课堂教学语言是数学思维过程的体现。教师在医科数学的语言教学设计中应设计语言的节奏、与医学语言的融合、数学语言的直观性和恰当的无声语言。
【关键词】 医科数学; 教学语言 教学设计
语言是教学思想的直观体现,也是教师传授知识的最直接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语言表达水平直接影响到其授课质量,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设计相应的教学语言。面对医学研究数学化的发展趋势,医科数学在较短的教学时间内,应着重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的思想方法解决医药科学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医科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医科数学的教学内容、教学要求、教学方式,设计数学教学语言的节奏、内容、逻辑性和方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医科数学的课堂教学效益。
1 从医学生的学习特点来看,数学课堂教学应设计语言的节奏与思维程式的统一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因此教师的数学教学语言应与数学思维相统一。医学生学习的特点是记忆的东西多,这容易钝化学生怀疑和探索的能力。故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由于其他医学课程学习思维方式的负迁移而影响数学学习。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应设计如何让学生的思维跟上教师教学语言的节奏。
教学语言的节奏的设计首先体现于语言的表达,如速度、重音、升降(抑扬)、停顿等。比如:在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处,此时学生的思维速度较慢,这时的语言宜慢不宜快;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因思维水平的差异,教学语言的节奏也应有所不同。过快则学生没有思考时间,过慢又满足不了学生思维速度。在授课过程中还应恰当灵活地运用“停顿”来控制课堂节奏,留更多时间给予学生独立思考。
教学语言的节奏的设计还体现于问题的设计。课堂提问是控制授课节奏的最有效方式之一,既能让老师知道节奏是否合适,又能调动学生紧随教师思维的求知欲望,还能发现各类授课问题以便及时解决。问题的设计应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之间的转换也应顺应并能激发学生的思维程式。数学问题的设计应逐层深入,还可设计一题多解、一法多用,问题的设计能激活学生思维的严谨性和发散性,可增强学生医学学习的思维水平。
2 从医科数学的教学内容来看,数学课堂教学应设计数学语言与医学语言的统一
数学语言是指表达数学名词、术语、定义、法则、公式及其推导的形式化语言,它具有简洁性、符号性、展开性、抽象性的特点[2]。医学语言是贴近医学平常惯有表达的文字专业语言。医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的目的大多是今后用来作为一种工具为医学研究服务的。因此,在医科数学的教学设计往往涉及不少医学背景,医学问题往往只是一些只能用医学语言表述的现象,想通过现象抓住事物本质,就必须把问题转化成数学语言,用严密的数学工具发现其内在规律性,包含了数学语言与医学语言的互译过程。
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因此,在创设数学问题情境和数学理论应用时教师可设计适合的医学问题。医学问题的表述需要医学语言和数学语言的互译,两种语言的准确互译不仅让体会到数学学习的生活背景,让学生有较多的生活经验参与数学学习,更能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要求教师的语言设计既要有医学背景语言的专业性,又要有翻译后数学语言的准确性;既要设计数学问题求解结果的数学形式化语言的简洁性,又需要设计相应的医学解释语言的通俗性。
3 从医科数学的教学要求来看,数学课堂教学语言应设计逻辑性性与直观性的统一
数学的严谨性和抽象性决定了数学表达必然具有逻辑性,因此,数学的学科特点决定了数学教学语言的逻辑性。但是,医科数学的教学要求要远低于理工科数学,主要体现在数学概念的形式化要求较低、数学性质和定理的证明要求不高、难度较大的定理不做要求等,但是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求较高。因此,从数学的知识结构来说,教师应设计数学课堂教学语言的逻辑性;另一方面,医科数学的教学要求决定了学生对于逻辑性过强的数学理论学习困难,从这个角度来说,教师应设计数学课堂语言的直观性。数学课堂教学语言的逻辑性和直观性的统一主要是在保证不破坏数学本身内在知识结构关系的前提下,用直观性的语言加以阐述,以使学生能更容易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为此,教师可设计数形结合的辅助方式和类比的方法加强教学语言的直观性。
4 从医科数学的教学方式来看,数学课堂教学语言应设计有声语言与无声语言的统一
医科院校多采用大班制、多媒体教学,易使师生距离疏远,课堂沟通不足。适当增加无声语言可增强师生互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无声语言主要包括:媒体语言、板书语言和体态语言等。在课堂上要充分应用多媒体,发挥其形象、具体、信息量大等诸多优点,尤其是在讲定积分的概念和空间解析几何时,利用多媒体直观教学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在讲导数、积分的运算这类学生必须掌握且技巧性很强的重点部分,教师应借助黑板边讲边写、师生互动,适当加强学生的练习。体态语言是指教师在课堂上的肢体活动,心理学家发现,在人们面对面进行交谈中,有65%的信息是通过肢体语言传递的[3]。因此,教师应设计恰当的无声语言如表情和动作来帮助教学,课堂上的教师的微笑、投入教学的表情、甚至学生做练习时到学生中间的巡视都可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参考文献】
1 冷振生. 浅谈数学课堂教学语言.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2007,2:52.
2 胡良华.小学生数学课堂语言表达的调查与分析.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25(1):155~156.
- 上一篇:工程项目管理的内涵
- 下一篇:高中数学公式与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