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科学与现代教育技术范文

时间:2023-09-19 16:49:5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计算机科学与现代教育技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计算机科学与现代教育技术

篇1

一、多媒体技术引入教育之中

一般来说,教育技术经过视觉教育运动(1918-1928),视听教育运动(1918-1942)发展到以视听媒体为主的教育技术(60年代)。

多媒体技术是一种先进的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其发展给教育带来的影响是深刻和广泛的。传统的教学媒体、教学设备,如挂图、投影片、幻灯片、录音带、录像带等,逐渐被统一的计算机数字多媒体代替。未来社会是一个数字的世界,数字地球、数字学校的概念将逐步出现。学生的饭菜票、学生证、图书证,甚至图书也将是数字信息。

多媒体计算机是一种最基本和最常用的信息处理工具和电教设备,将渗透到学校教育的每一个环节。它的出现,使得教学出现如下特点:

1、教学信息量增大。由于计算机能够存储大容量信息,使得教师授课的信息量增大。

2、教学信息组织的超链接方式。传统的教学信息组织是线性的。

3、教师将是教学信息的组织者。传统教学中,教师花大量精力和时间用于板书,计算机的出现,使得教学信息很容易呈现出来。

4、教学信息显示多样化。

网络的出现

由于计算机网络的出现,使得教育方式发生了改变,呈现出以下特点:

1、打破了时空限制

因为课件是基于网络的,可以借助In―ternet强大的服务功能,让学生随时随地来学习,教师对学生可以进行同步或异步的教学辅导。从而突破了传统教学的空间和时间的限制,使得获取知识的范围更加扩大。因此,教师的概念也会发生变化,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代之以学生为中心、以实践为中心的新型教学模式,也为终身教育的实现提供了条件。

2、学生之间的协同学习

由于多个学生可以同时访问同一课件,从而形成一个群体,也就是创造一个所谓的群体学习环境,这样他们之间就可以相互交流讨论、协同学习,学生之间是互教互学的对象,同时也能培养学生互相帮助的协作精神。从另一个角度看,学生在Intemet上通过课件进行学习,可进一步提高学生Interact的应用能力和通过计算机获取知识的能力。

3、自主的学习方式

传统的课堂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的教学,极大地限制了学习者的自主学习。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这种状况。一方面,互联网将全世界的学校、研究所、图书馆和其他各种信息资源联结起来,成为一个统一的海量的资源库;另一方面,可以集中世界各地的优秀教师的教学指导经验,任何人可以在任何地点通过网络访问,形成多对多的教学方式。在这种情况下,学习者在时间上、内容上有了充分的选择余地,自主学习成为必然。学习者可以借助于互联网上的丰富资源完成论文或工作报告等。

三、信息科学的发展提出了虚拟现实技术

由于半导体、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日新月异,以微电子技术为基础的数字化信息技术得到迅猛发展。但是,人们发现,目前通用的冯・诺依曼式计算机处理的仅仅是单维的数字化信息,而人们往往擅长并习惯于通过人的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以及形体、手势或口令这种多维的形式,渗入到信息处理的环境中去。于是,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简称VR)技术应运而生。1993年,Bun:lea等以三个“I”(Immersion-Interaction-Imaglnation)简洁述了虚拟现实技术的基本特征。与以往信息系统不同,Immemion(沉浸)用户可以沉浸于计算机生成的虚拟环境中,他所看到的、听到的、嗅到的、触摸到的,完全与真实环境中感受到的一样;Interaction(交互)是指用户进入虚拟环境后,还可以进行必要的交互,虚拟环境中做出的响应,亦与真实的一样,如拿起虚拟环境中的一个杯子,你可以感受到杯子的重量,松开它,它会掉到地上,甚至会摔碎;Imagination(构想)是指通过用户沉浸在“真实的”虚拟环境中,与虚拟环境进行了各种交互作用,从而可以深化概念,萌发新意,产生认识上的飞跃。因此,与过去只能在计算机旁等待计算机的处理结果、只能用键盘和鼠标与计算机发生交互作用、只能从一些数值结果得到某些启发相比,虚拟现实技术提供了一个十分理想的逼真的人机情景。

虚拟现实技术所创造的教学情景与以往不同。我们通过它,利用计算机技术可观看不存在的事物。英国纽卡斯尔郊区的学生们设计了几座虚拟城市。在这些虚拟城市中,学生们仿佛走在了英国和德国的街道上,数着虚拟的法郎,在市场上购物。学生们也成功地“建造”了一个用于健康和安全教育的虚拟工厂。教育者们JE开始发掘虚拟现实的潜力。

网络上的虚拟现实技术为学习提供了崭新的手段和场景。1995年,网络上一个轰动世界的“虚拟青蛙解剖实验”。学习者在网络上互相交流,并在屏幕上亲自动手进行解剖。之后,网络上又有了“虚拟考古”。学习者可以“亲临”某个原始古墓,进行“现场”考古,体验原始人的生活方式。网络教学中的虚拟现实突破了传统教科书的限制,使学习者在具体情境中通过主动的探索获得知识,提高了学习效率,扩展了学习者的视野,培养了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特别是对一些危险的实验,或者代价巨大的实验,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我们既得到了真实的感受与结果,又比较安全,花费较少的代价。

建立现代文明需要提高全人类的素质,因此需要有先进的教育培训手段。采用虚拟现实技术,我们就可以做成适合各种教学目的的虚拟教学环境,可以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深入”到实际中,有目的的接触许多感性材料,从这些感性材料中自然而然发现问题,让学生根据以往的经验,根据学过的知识,或从类似的事物中进行广泛的联想,并形成解决这个问题的初步构思。通过逐步完善,上升到理论,然后用这种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在实践中证实理论的正确性,最后使学生获得真JF完整的知识。老师的作用只在必要的地方给予引导和启发。

四、信息科学用于教育的意义

实验心理学家特雷奇勒(Treicher)作过两个著名的心理实验。其中一个实验证实: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这两个加起来就有94%。还有3.5%来自

嗅觉,1.5%来自触觉,1%来自味觉。多媒体技术既能看得见,又能听得见,还能用手操作。这样通过多种感官的刺激所获取的信息量,比单一地听老师讲课强得多。这对于知识的获取和保持,都是非常重要的。

另一个实验,是关于知识保持即记忆持久性的实验。人们一般能记住自己阅读内容的10%,自己听到内容的20%,自己看到内容的30%,自己听到和看到内容的50%,在交流过程中自己所说内容的70%。这就是说,如果既能听到又能看到,再通过讨论、交流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知识的保持将大大优于传统教学的效果。

通过这两个实验,我们可以看到,信息科学技术与教育的结合是有效和必然的。

五、信息科学教育技术的一些思考

1 学习和生活将成为密不可分的整体,终身学习将是一种趋势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知识更新的速度不断加快。因此,越来越多的人离开学校后需要不断地在工作和生活中学习各种知识和技能,一个人最重要的能力就是学会学习的能力。可以说,在未来,学习和生活将成为密不可分的整体。这种终身学习的现象打破了以学校为依托的传统学习观念,尤具重要的是,学习的主体从青少年,扩展到学龄前儿童、成人和老年,学习将成为一个终身的活动。这种终身学习的观念对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提出了挑战,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育结构乃至整个教育体制将产生巨大的变革。这种变革是与近十年来出现的互联网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2 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

由于信息科学的发展,教师部分的劳动由计算机代替了,但是机器并不能完全取代教师,正如蒸汽机的出现,使得机器代替了部分手工劳动,对工人的需要从体力劳动者变为了脑力劳动者。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对老师的要求提高了,不但需要教师懂得和熟练使用许多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而且要懂得多种教育技术的应用方法,比如:如何创造情景教学环境,如何和异地学者进行协同的交流探讨等。

3 教育对信息科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信息科学发现到今天,取得了辉煌的成果,但教育在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时,仍有许多力不从心的地方。如: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学习。这是由计算机支持协同工作(computer-Supported Collaborative Work,CSCW)与合作学习的理论与教育方法结合而成的一种新学习方法研究。在计算机支持协同工作与环境中,教师提出一个明确的任务,学生以小组的形式组织,分工合作,有的用计算机查资料,有的进行一部分计算与信息处理并形成文档,各小组共同完成该任务。教师观测学习的进行过程,并组织小组的交流,相互帮助与竞争,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

篇2

1.科学计算可视化技术研究背景

科学计算可视化作为一个研究领域开始于1987年,它首先是为了高效地处理科学数据和解释科学数据而提出并形成的。它将大量枯燥的数据以图形图像这种直观的方式显示出来,使观察者可以准确地发现隐藏在大量数据背后的规律,从而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这些数据。

VISC的研究包括两方面:一是VISC工具的研究.即如何把科学数据、数值图像转化成可视图形与可理解信息的算法和工具;二是VISC应用研究,即把可视化工具应用于科学和工程的各个学科的方式和方法。它涉及计算机图形学、图像处理、计算机视觉、计算机辅助设计及图形用户界面等多个研究领域。科学计算可视化技术的意义重大,它大大加快了数据的处理速度,使每日每时都在产生的庞大数据得到有效的利用;实现人与人、人与机器之间的图像通讯,增强了人们观察事物规律的能力;使科学家在得到计算结果的同时,知道在计算过程中发生了什么现象,并可以改变参数,观察其影响,对计算过程实现引导和控制。

2.科学计算可视化技术在现代教育方法中的应用

信息时代,学习是一种社会活动,个人不能脱离社会环境孤立地学习,抽象、多维信息的处理能力显得日益重要,如果把科学计算可视化与教育有机地结合,教育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差距将得以缩小,因为科学计算可视化本身是对客观对象的模拟,所构建的学习环境与实际生活情境相关。科学计算可视化的沉浸性和交互性为学习者提供了可以直接交互的三维立体空间,并将学习者置于主动学习的中心地位,有利于学习者知识的建构。

2.1虚拟现实技术制造“真实”感受

虚拟现实可以彻底打破时间的限制,对学生学习过程中所提出的各种假设模型进行虚拟,通过虚拟系统便可直观地观察到这一假设所产生的结果或效果。例如,利用虚拟实验系统,学生可以进行温室效应、电路设计、建筑设计等方面的探索学习,从而研究出二氧化碳对全球气候的影响规律,或设计出新的电路、新的建筑物。虚拟现实的沉浸性和交互性,使得设备与环境塑造更接近于真实,有利于学生的技能训练,如军事作战技能、外科手术技能、汽车驾驶技能、果树栽培技能、电器维修技能等。

美国巴尔的摩Johns Hopkins大学的化学工程系教授卡尔威在计算机网络上建立了一个虚拟实验室,模拟各种实验,让工程系的学生通过计算机网络来做实验,尝试解决工程上遇到的各种问题。例如,通过一个虚拟的钻油实验,学生可以知道某个位置的油井的深度,从而估计油层的形状及所需费用。

2.2计算机动画展现“实物”效果

计算机动画在教育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有些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需要给学生以感性上的认识,在实际教学中有可能无法用实物来演示。这时借助计算机动画把各种表面现象和实际内容进行直观演示和形象教学,大到宇宙形成,小到基因结构,无论是化学反应还是物理定律,使用计算机动画都可以淋漓尽致地表示出来。

另外计算机动画在网络游戏、文化娱乐等方面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基于PC的三维游戏正在不断增加,其制作也离不开三维动画技术。开展三维数据场可视化技术研究,探索提高体绘制质量、速度的理论和关键技术,对于完善可视化理论、拓展体绘制的应用领域等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3.科学计算可视化技术对于现代教育方法的价值及意义

从教育的发展过程看,任何一种新技术、新媒体的出现,都会引起教育上的革命。例如,纸和印刷术的出现,广播和电视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都曾引起了教育在质的飞跃。毫无疑问,科学计算可视化与教育相结合,也一定会在教育领域中产生质和量的飞跃。因此,探讨科学计算可视化与教育相结合的理论依据,无论是对教育的发展,还是对科学计算可视化技术自身的发展都是必要的,也是现实可行的。利用计算机动画技术,可将科学计算过程以及计算结果转换为几何图形或图像信息并在屏幕上显示出来,以便于观察分析和交互处理。计算机动画已成为发现和理解科学计算过程中各种现象的有力工具,即“科学计算可视化”。

实现科学计算的可视化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它可以大大加快数据的处理速度,使庞大数据得到有效利用;可以在人与数据、人与人之间实现图像通信,从而使人们能够观察到在传统的科学计算中发生的现象,成为发现和理解科学计算过程中各种现象的有力工具;同时,还可以实现对计算过程的引导和控制,通过交互手段改变计算所依据的条件,并观察其影响。总之,科学计算的可视化将极大地提高科学计算的速度和质量,实现科学计算工具和环境的进一步现代化,从而使科学研究工作的面貌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篇3

   [论文摘要]探讨了现代教育技术在高职计算机基拙课堂教学的应用,论述现代教育技术对计算机基拙课堂教学的

1前言

    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育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高专院校培养的是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级技能型人才,更强调应用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因此,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就尤为重要。如何将现代教育技术融人计算机基础课堂教学,以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解决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是值得我们探讨的。

2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

    计算机的发展对现代教育技术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如何将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到计算机基础教育呢?现代教育技术有什么优势?现代教育技术是把现代教育理论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的现代教育手段和方法的体系。它主要包括现代媒体技术、现代媒传技术、教学系统设计技术,三方面的内容。同时,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体现如下:

    (1)现代教育技术改变教师的角色,教师必须提高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师可以摆脱重复性劳动,而把精力用于更有创造性的教育活动中去;

    (2)现代教育技术对教学媒体的改造是教育教学方式的一次重大变革。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为核心的电子信息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加快了教育信息化、网络化、现代化的进程;

    (3)现代教育技术为教育信息化的实现提供信息传播的技术手段,使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落到实处;

    (4)现代教育技术的超文本功能,能实现教学信息组织表达的最优化,使过去难以实现的教学设计变为现实;

    (5)现代教育技术成为现代化教学重要手段,将知识型教育转变为智能型教育,使教学方法改善,学习效率和教育质量提高;

    (6)现代教育技术支撑下的远程教育是一种随现代通讯技术发展起来的新型教育模式。

3计算机基础课堂的现代技术运用

3.1教学内容的丰富

    从教学内容看现代教育技术可以集声、文、图、像于一体,使知识信息来源丰富,且容量大,内容充实,形象生动而更具吸引力。同时积极研制cai课件,将教学内容中的文字、图表、声音、静态图象和动态图象集成在一起,采用多媒体技术在大屏幕上产生极佳的逼真效果,使教学内容更充实、更形象、更具有吸引力,可以将抽象问题形象化,教学内容动态化,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3.2教学手段的变化

    从教学手段看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学系统主要是指多媒体教学系统。多媒体教学系统强调以计算机为中心的多媒体群的作用。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教学中的教师、教材、学生三点一线的格局,学生面对的不再是单一枯燥无味的文字教材和一成不变的粉笔加黑板的课堂,呈现在学生面前的是图文并茂的音像教材、视听组合的多媒体教学环境和通过网络、远距离双向传输的教学系统,所有这一切使得传统教法中抽象的书本知识转化为学生易于接受的立体多元组合形式,使得教学过程与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状态。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充分利用学生的视觉与听觉功能,对大脑产生多重刺激作用,从而使得学习效果显著提高。

3.3教学方式的多样化

    把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技术相结合,进行开放教学和协作学习学校应逐步建立新型的教学结构,将多媒体计算机、教室网络、校园网和因特网(internet)融入到新的教学环境中。教师可以通过进人校园网构建网络教学平台,将教学课件、电子教案、模拟习题库、学习指导、参考书目等内容上传。学生可以利用课外时间上网浏览课程相关内容,并与教师及时交流。教师可以通过网络辅导学生完成教学任务,解答疑难问题。网络教学可以改变传统教学的单一化模式,有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有效提高学习效率。

    网络教学由于覆盖面广,可以实现更大范围的信息资源共享,名牌大学与一般大学的距离在缩短,学生接受优等教育和公平教育的机会增多,接受教育的方式也不再局限于课堂教育和在校教育。学习不再是接受某一学校的,某一种单一的教学方式,而是可以接受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即学习的多元性,学生根据个人的情况,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在符合总体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学生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展学习。

4结束语

篇4

但是,如何借助现代教育技术,进行综合实践活动的相关研究还较为少见,尤其是从课程观的角度,思考如何把综合实践活动现代教育技术相融合,并进行整体性的建构,还未引起学校的足够重视,本研究试图在此领域有所突破。将会对学校的教改具有指导意义。

1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现在的大学课堂基本上都运用现代教育手段进行教学,但是涉及到综合时间的实效性提高的并不是很多,在国内很多高校中,教育技术的研究并不是很理想,尤其是现在很多教育技术手段被认为应经被掌握,实际上北京师范大学一直致力于研究如何在新形势下,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所以我们目前研究还不是很多,尤其是在中医药院校,几乎还没有涉及这个领域。

2 教学改革方法和内容

本研究主要是采用行动研究法,着重进行案例研究和理论概括。前者立足于教学实践,通过课堂和教学活动来展示研究成果,提供研究依据,发现闪光之处,搭建研究平台。而后者,侧重于理论思辨和总结提炼,透过现象,把握本质。基本操作思路是:整体参与,全面启动,操作引路,总结伴随,分项实施,重点突破。

整体参与,即全体教学人员都参与到课题研究之中,发挥团队作用,学校统筹管理。全面启动,即在各学科中均进行相关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操作引路,即从课堂教学入手,体现学科教学特色,体现现代教育技术功能。总结伴随,即边研究、边实践、边总结、边提升,在“实践――反思――提高――再实践”的螺旋链中获得深入发展。分段实施,即将研究时间和内容进行合理分解,或落实在不同时期,或落实到不同学科,或落实到不同的研究小组(个人)。重点突破,即在整体推进中,捕捉普通性、重点性的研究专题,进行重点突破。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2.1 组织校本部培训

我们积极开展科研活动,加强科研组活动力度,在研究中增强科研意识。为了提高老师们的业务水平,每位参加实验的老师都做了如下内容的培训:信息技术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应用、操作系统、文字处理、因特网基础、文稿演示、电子表格、网页制作、课件制作等。

2.2 转变教学方式

信息技术教育和综合实践活动都具有开放性、综合性的特点。信息技术教育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整合,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发生了重大的改变,教学方式由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主体。在活动过程中,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他们的主体意识、创新意识和科学意识都得到了发展。

2.3 创建网络平台

创建综合实践活动网络平台,是实现信息技术教育与综合实践活动整合的重要条件。在校园网上创建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网站,便于师生随时了解综合实践活动的程序,及时查阅相关材料,经常性地建立研究性的档案,并开辟生生之间、师生之间交流和互访的园地。网络平台包括适度组织的信息资源、互动共享的智慧资源、构建开放学习社区、记录过程性学习活动的网络档案袋、便捷有效的教学管理,实现生态学习的物质保障和支持平台。

2.4 构建评价体系

综合实践活动不仅重视学习结果的评价,而且重视过程的评价,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因此,评价者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学生,也可以是家长,也可以是社会力量。在整个活动中,我们能充分考虑信息技术课程的本质特征和具体实际,把评价重点放在创新上。即使研究结果在科学知识上存在缺陷,但如果思路、方法有独到之处,也要给予肯定。在评估中,我们能突出学生之间的协作意识,利用正确的评估导向指引和培养学生的社会性意识,使其自然地形成道德规范。

3 总结

通过培训的开展,校园网络及其资源建设得以发展,同时中青年骨干教师队伍的形成,初步形成了一支掌握现代教育理论,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师队伍。在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新型教师队伍的实践中,我们体会到,计算机和校园网络为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的提高和推动,为教师队伍整体建设提供了最优化的资源配置。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能力是教育信息化的基础[1]。新的教学模式形成、发展,同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密切相关。学校教育信息化水平和普及程度,取决教师群体的现代教育技术能力[2]。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要求教师增强终身学习的能力,不断调整自身的知识结构,基于多媒体和网络的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将是教师进入21世纪的资格证书[3]。学会使用局域、广域和国际互联网,应用多媒体、学会电子备课成为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功,掌握应用远程教育系统将成为优秀教师的新的技能。

知识经济时代,专业分工会越来越复杂,教育所涉及的领域也会越来越宽广,教师的知识结构需要更新,业务水平需要不断提高,尤其需要人工智能的补充。未来的教师队伍不但需要有丰富专业知识的教师,需要大量计算机硬件和软件人员,更需要在多方面都有建树的通用人才[4]。教师在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处于决定和支配地位。教育教学活动是由教师的教育影响和学生的个体发展构成的一种双边协同活动。在这一活动中,学科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与领导者,肩负着把人类的文化成果、知识体系,传授和转化为学生自身的知识的重任[5]。学科教师掌握着教学目的,决定着教学方向、内容、过程。没有学科教师参与的计算机辅助教学很难满足学科教学的要求[6]。在进行计算机辅助教学时,不熟练计算机操作的学科教师往往不能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其实在计算机辅助教学过程中学科教师仍处于主导地位,因为学科教师要根据各自的教学特点、教学内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备课,教学过程也应完全由学科教师控制[7-8]。如果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不能由学科教师灵活使用,必然会导致教学目标难以实现。

通关本次现代教育技术的改革,使我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现代教育技术得以广泛的应用,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在教学过程中,教学难点、教学重点更加突出,使得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得到了提高,培养了教师、学生适应信息化发展需要的创新能力、思考能力、动手能力。最终实现整体素质的全面发展。

本文在现代教育技术理论的基础上对计算机课程的教学评价方法做了初步研究,包括传统的教学评价方法和新的教学评价手段,从而为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改革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许莉.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计算机教学模式探析[J].计算机教育,2008,02:70-72.

[2]牛彦,雷小平,徐萍.将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教学[J].药学教育,2010,06:54-57.

[3]李康乐.现代教育技术在高校计算机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2,12:243-244.

[4]吕云芳.计算机科学技术在现代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2,19:289+291.

[5]王玉莲,李国臣.现代教育技术CAI教学实验室的构建和应用[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2,14:251-253.

[6]张养力.网络环境下《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研究性学习的设计与实践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5.

篇5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 现代教育思想;多媒体;网络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4)10-0214-01

21世纪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信息已成为科技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为了适应时代的要求,教育必须实现现代化,现代教育技术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一、现代教育理念

(一)教学回归“生活世界”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教学回归生活世界”的理念使人们深入地看到了教学中许多被忽视的价值和功能。最早对“生活世界”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的是德国现象学大师胡塞尔(E.Husserl)。他提出现象学研究要“回归生活世界”。那么如何才能做到教学回归“生活世界”?

1.呈现现实生活的教学。教学要回归生活必须关注学生的直接经验,关注学生的个人知识和心理世界,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价值观;要着眼于学生的现实生活。呈现现实生活中的丰富场景,使教学与生活紧密联系,使教学充满趣味,让学生在学习中充分体验生活的幸福与快乐。

2.体验性教学。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是强调体验、实践的重要。丰富而深刻的体验是获得知识的一条有效途径,尤其是隐性知识的获得。

3.利用生活世界中的教育资源。固守于书上的内容是远远不够的,知识不仅仅源于老师,源于教材;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因特网、电子图书等,都可以成为学生学习的资源。

(二)教学以学生为中心

以学生为中心的主题教学模式并不意味着抹杀教师的作用,相反教师的作用更重要了。因为教师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效地组织起以学生为中心的、生动活泼的课堂活动,及时发现他们的困难,为他们排忧解疑,成为他们学习的引路人。

(三)教学采用信息化教学模式

教育教学过程是一个复杂而又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过程,教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情景性,实际教学的情景总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教师必须灵活地运用教育理论以解决个性化的实际问题。教师要在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提高自己的基础能力、职业能力、自我完善能力;与时俱进的掌握现代化教学技术。

二、现代教育技术应用

(一)现代媒体

1.现代教学媒体。现代教学媒体包括:光学投影教学媒体,包括有幻灯机和幻灯片、投影器和投影片、电影机和电影片等;电声教学媒体包括有电唱机、扩音机、收音机、语言实验室以及唱片、mp3等;电视教学媒体有电视机、录放橡机、影碟机、录像带、学校闭路电视系统和微格教学训练系统等;计算机教学媒体包括计算机、计算机课件、计算机网络教电、计算机校园网等;数字媒体由计算机和网络、DVD、数字摄录机、数字投影仪等。

2.教学媒体的选择。面对众多的教学媒体,是不是教师都要采纳那,事实上不是这样的。教师要根据所教学科的特点、教授对象的特点、以及教学媒体的特点综合的考虑创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3.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在学习情境上,首先学习环境的选择,即为特定的学习者完成学习任务、达到学习目标选择恰当的学习环境。如适合于多媒体组合教学方式的多媒体综合教室,适合于协作学习的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教室,适合于个别化学习的电子阅览室,可实现资源共享的开放式的学校闭路电视系统等等;学习资源主要包括文字、图形、视频、音频等各种形态的信息资源。既包括通过互联网和局域网,以及多媒体计算机得到的信息资源,也包括通过其他媒体得到的信息资源。

(二)常用的现代技术手段

1.多媒体技术。多媒体课件是根据课程教学大纲的培养目标要求,用文本、图形/图像、音频、视频、动画等多媒体与超文本结构去展现教学内容,并从用计算机技术进行记录、存储与运行的一种教学软件。随着科技的进步,在高校的课堂上采用最为广泛的就是多媒体课件教学。老师在讲课时,想把所要传授的知识清楚生动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讲课时,老师写的、讲的往往都只是单一的文字表现。一旦用多媒体将文本制作成为课件,不但能方便老师讲解,学生也更容易理解老师所要表达的内容。

2.互联网网络资源的利用。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与其利用的快速发展,因特网也得到日益广泛的普及与扩张。随着因特网的发展,世界变得越来越小,它为人们检索资料提供了广泛的平台。网络教育信息资源划分为类:电子书籍、电子期刊、网上数据库、虚拟图书馆、百科全书、教育网站、虚拟软件库和新闻组(如BBS)等。

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多媒体和网络手段为主的现代教育技术活跃在高校教学的各个方面,为高校的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和生机,充溢着浓郁的时代气息。教师在这样的气息的感染下要不断的采用新技术,与时俱进、因人制宜、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开展教学活动。

篇6

【关键词】计算机技术;现代教育;应用;有效性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对教育的需求越来越迫切。近些年来,随着我国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计算机技术已经被大范围地应用在我国的教育教学领域的发展和建设当中。通过在教育行业全面深入地利用计算机技术,开发和整合教育资源,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教学的质量和水平。以计算机技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技术广泛应用于教育教学领域,对于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又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计算机技术在教育中应用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扩大教学信息的传递量

在计算机技术教育教学中,可以扩大教学的信息量,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要。计算机技术的信息量扩充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其可以将一些分布于不同课程上的知识汇聚起来,形成知识网络,组成系统后展示给学生。这种优势可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比如:在教学过程中,某些教材内容比较丰富,课时较多,所学知识比较分散。如在总结课上,把相关知识化零为整,把文章结构,各部分的关系集中在计算机媒体投影上揭示给学生,形成整体认知,无疑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二)有利于培养高校学生创新精神

在计算机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是每个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笔者以为,教师在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的创新意识肯定是有所帮助的。在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技术对学生进行不同形式的训练和练习,无疑可以使得学习所学的知识转化为学生的实际能力,并提高了学生的智力及创新能力。在具体练习时,可以采取一题多变的形式,并进行一题多解和举一反三的训练。这种做法不仅可以巩固学生所掌握的知识,而且可以使其思维得到锻炼,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在无形中得到培养和提高。

(三)有利于教学活动中的沟通与交流

交互性是计算机科学技术应用于教育活动的一大优势,符合现代教育良好沟通、人机对话的要求和现代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借助计算机科学技术,教师和学生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都可以随时随地的进行沟通和交流,不必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便于教学内容的灵活选择以及各种教育问题的及时处理。同时,借助计算机科学技术在沟通与交流上的优化,可以使教学内容变得更加形象、生动,变传统、静态的教学模式为动态、交互式的教学过程,有助于学生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的积极转变。

二、计算机技术在教育应用中的贯彻落实

为了更好地发挥计算机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扬长避短。笔者以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示范启发教学

由于学生人数的日益增加,但是教师资源和学校的硬件资源都是有限的,而且教师的自身水平也参差不齐,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求要,进行示范教学这种形式,把一些有经验老师的教学过程录制起来,利用多媒体系统进行教学,这种教学方法可以使几个甚至十几个班同时接受计算机授课,这时剩下的师资队伍,可以利用自身的优势与经验在课堂上对那些有问题的学生进行答疑解惑,与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从而提高授课的效果。

(二)课件制作求精

在使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学时,为保证制作课件的科学性并具有一定的审美效果。课件的主要内容完成制作后,应请专家或富有经验的老教师来把关。实践证明,只有精益求益,才能出精品。这样制作的课件才能显示出高科技与现代化教学手段的魅力和生命力。

(三)追求美学效果

在教学施教过程中,课件制作上求精求实的同时,还要力求给学生以美的感受。所以在在制作课件时,课件的画面安排要比例协调,要既能突出教学主题,又可给学生以良好的视觉享受。当制作的课件背景为冷色调时,课件的主体应安排为暖色,易于吸引人的注意。另外,文字的静与画面的动或文字的动与画面的静应有机结合,达到动静结合、相得益彰的美学效果。

(四)操作简单方便

从实际出发,辅助教学课件不可能要求软件使用者均掌握全面的计算机软硬件知识。因此,在课件制作时,应充分考虑到其通用性,操作要简单,使用要方便,便于教师实施教学过程。应充分利用现有软硬件,提高制作水平,总结点滴经验,大胆创意,并实现传统教学与现代教育思想和手段的结合。

结 语

计算机技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在极大程度上减轻了教师的工作量,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率,推进了我国现代教育的健康持续发展。但与此同时,笔者认为计算机技术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永远只能是辅助位置,它的一切设计都应为教学服务,而不能代替教学。希望今后在教学方面,能更好地实现传统教学与现代教育思想和手段的结合,将教学质量提升更高的层次。

【参考文献】

[1]耿蕊,于晓敏,邓文新.计算机基础课实验教学改革[J].高师理科学刊,2011(9).

[2]谌新年,何宏,王宁.导向型自主学习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的研究[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2009(9).

[3]季林,邢振民.计算机课程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刍议[J].中国成人教育,2010(9).

篇7

【关 键 词】学前教育;信息技术课程;实施;评价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4)04-0112-03

一、研究背景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不仅影响着人们的日常行为,也冲击着幼儿教师的教学技能。近几年来,随着国家学前教育计划的实施,大量私立幼儿园如雨后春笋,幼儿教师需求量剧增,然而幼儿教师学历层次还不是很高,尤其在中小城市,幼儿教师的信息技术技能还很欠缺。以枣庄学院为例,本学院的初等教育学院是专门培养幼儿教师的二级学院,该学院的前身是枣庄师范学校。枣庄师范学校自1949年建校以来,一直持续为社会培养幼儿师资,2012年合并到枣庄学院。虽然学校得到提升,学校招生也由原来的初中起点五年一贯制向大学专科、本科过渡,但是信息技术课程仍然沿袭以前的传统,只学习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缺乏系统的多媒体课件制作等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设置。学前教育专业目前的信息技术课程开设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见附表1)。经调查发现,认为“现在的计算机课程能满足以后教学需要”的只有37%。

二、新形势下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现状

当前形势下,信息技术技术的发展以燎原之势影响着全球各地教育领域。在国外,科学家对使用过信息技术的儿童进行调查,研究发现,每周使用信息技术三至四次的幼儿,学前能力认知能力比没有使用过信息技术的幼儿强很多。《新民日报》也曾报道,通过研究发现,学前使用过信息技术的儿童比那些没有使用过的儿童更容易学会各项技能。[7]国内外报道发现,使用信息技术可以促进儿童运动技能的提高、锻炼其反应能力,提高其认知图形、颜色等事物的能力。

美国所有的幼儿园都普及了信息技术,幼儿园聘请专家讲解电脑知识,信息技术已经成为美国幼儿园教学活动的重要工具,学习和掌握信息技术技术也是幼儿园教学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

在国内一些大城市,教师也将信息技术能力作为儿童的必备生存技能。几乎每个幼儿园教室都配有计算机和相应学习软件,可以带动儿童唱歌跳舞、绘画、游戏等。信息技术图像声音等多媒体的介入,使幼儿的学习轻松愉快,提高了幼儿学习的兴趣。

从国内外的形势看,信息技术技术进入幼儿园教学是当今学前教育的必然趋势。信息技术在幼儿园教学中应用已经很广泛,幼儿园也基本都备有信息技术等多媒体教学硬件。幼儿园也把使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作为研究课题,刘萍老师的《幼儿园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合理运用研究》入选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十二五”研究课题,可见计算机等多媒体教学已经深入到幼儿园课堂。

在本地,我们通过对城区和乡镇幼儿园的调研也了解到,幼儿教师还不具备自主开发适合幼儿课件的能力。很多教师只习惯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有待提高。

三、学前教育专业信息技术课程两点定位

为满足社会对幼儿师资的需求,培养新形势下适应国家要求的专业人才,学校需改革学前教育专业信息技术课程的设置(因为课程设置是专业设置的核心),要提高认识、改变教育理念、并在课程设置方面进行新的定位。

1. 信息技术课程内在价值的定位。在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幼儿教师的信息技术技能必须注重课程的内在价值,而内在价值的实现分两个层次的目标:一是计算思维能力目标。2011年第三届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国际会议(ICECT 2011)基于计算思维的特征,制定了一个可操作的定义,为信息技术教学的开展指明方向。该定义认为:“计算思维是解决问题的一种过程”。专家认为,发展学生“数据抽象、模型建设、自动化实现”的计算思维、提高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已成为当今信息技术课程的一种重要内在价值。[3]我们在制定课程计划时力争不偏离这一定位,使信息技术课程内在价值落到实处。二是现代教育技术目标。包括信息技术的photoshop图片处理能力、flash课件制作能力、基本的网页能力。通过这些课程的设置,让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掌握基本的图形图像处理、课件制作和网页制作能力。

2. 学前教育专业的专业定位。在对学前教育专业信息技术课程定位的同时,还要考虑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工作所面临的对象――幼儿,这一特殊群体。我们不能不考虑孩子各年龄段的真正需求,更不能站在成人的人生观角度去对孩子的儿童观指手划脚。因为,我们不能完全代表他们,从他们是独立的个体角度来说不合适,从我们的年龄和他们的年龄特征角度来说也不合适,从科学的幼儿教育角度来说更不合适。因此,我们在进行专业定位时,既要考虑时代的要求,还要考虑孩子的需求。当前形势下,使用多媒体等信息技术进行幼儿园活动教学已经是大势所趋,信息技术技术能力已成为现代人必备的能力。我们要培养的应该是综合素质较高的、能适应社会发展和新形势下幼教改革计划与发展需求的、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高素质幼儿教师。

四、学前教育专业信息技术的课程实施

随着人类社会向信息社会的转型,信息技术课程涵盖的内容不断扩充,美国的信息技术课程形态复杂多样,主要包括信息素养课程、计算机科学课程、教育技术课程以及行业组织课程。初等教育学院在学前教育专业改革信息技术技术课程时,可以参照美国标准,我们不妨把它分为以下两个方面:

1. 信息技术课程中的信息素养目标。保罗・泽考斯基于1974年提出信息素养的目标,主要包括文化素养、信息意识和信息技能三个方面。[5]美国学校图书协会和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制定了九大信息素养标准:能够有效地和高效地获取信息;能够熟练地、批判性地评价信息;能够精确地、创造性地使用信息;能探求与个人兴趣有关的信息;能欣赏作品和其他对信息进行创造性表达的内容;能探求与个人兴趣有关的信息;能欣赏作品与其他对信息进行创造性表达的内容;能在信息查询和知识创新汇总做得最好;能认识信息对民主化社会的重要性;能履行与信息和信息技术相关的符合伦理道德的行为规范;能积极参与活动来探求和创建信息。[6]

新形势下,为了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信息素养,要求我们在开设信息技术课同时,注重与其他课程的整合。帮助学生自主探索,主动使用信息技术知识解决问题。

2. 信息技术课程中现代教育技术目标。学前教育专业总的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具有系统的学前教育理论知识,具有钢琴、舞蹈、声乐等过硬的专业技能,具有科研、管理、教育能力的专科以上层次的幼儿教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调查发现,高达86%的学习目标定位为通过等级考试,而调查显示“会使用计算机开发制作教学课件”的只有30%。这显然偏离了信息技术教学的初衷。所以我们在多样化课程设置的同时要给学生说明,让学生把目标定位于提升自己的信息技术水平和为将来的工作学习做准备上。

学前教育专业的信息技术课程除了教授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如windows基本操作、word、excel、powerpoint等)和基本的信息素养外,还应该在课程中设置适合幼儿的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如儿歌动画制作、使用图形处理软件进行幼儿园主题墙饰设计。由于受课时安排的限制,部分教学内容采用选修方式进行。培养学生教学管理能力、多媒体课件开发能力、简单的图形图像处理能力以及引导幼儿使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五、学前教育专业信息技术的课程评价

评价即评判课程实施的价值。孟子说过: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课程评价的目标在于创建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为课程设置提供信息。一般的课程评价包括两个方面,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和对课程本身的评价两个部分。我们可以分为两个方面的评价。

1. 学生评价。学生评价是以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为对象的评价活动,它主要存在于教学活动过程中或教学活动结束后。[4]学生评价主要以过程性评价为主,在授课过程中可以使用小组测评、学生档案袋、作品评比等方式。通过多样化的评价机制为学生提升自己、发展能力搭建自己的知识平台,为以后的工作需求做准备。

2. 教师评价。教师评价即对教师的工作及其绩效进行评价的活动。[4]教师评价可以通过教学、社会服务、教学科研等三方面进行评价。学校可以放弃以往的闭卷考试方式,引进先进的计算机考试系统,通过先进的考试系统更客观、公平公正地反映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与此同时,还要纠正“等级考试与毕业证挂钩”的举措,在教学中兼顾两者,找到平衡点,让学生既符合等级考试的要求,又注重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

六、结束语

自国家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以来,各地纷纷回应。目前大多数地区都已完成第一轮的三年计划,进入第二阶段。作为培养幼儿教师的学校,我们要抓住当前形势,励精图治、创新教育理念,注重改革与评价。在教学内容方面,一方面注重提升学生信息素养,另一方面注重提高学生的现代教育技术能力,为社会培养更多幼儿教育师资。

参考文献:

[1]蒋在强.学前教育专业计算机课程的现状与对策研究――四川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个案[D].四川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2]马晓玲,刘美风.美国教育技术专业课程实施与评价[J].中国电化教育,2013,(8):13-18.

[3]李锋,王吉庆.计算思维:信息技术课程的一种内在价值[J].中国电化教育,2013,(8):19-23.

[4].课程评价的现状问题与展望[J].课程・教材・教学,2007,27(1):3-12.

[5]王道清.论信息素养的目标[J].科技风,2009,19.

篇8

【摘要】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广泛应用,计算机教育已成为中职学校必修的技术性学科,且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文章首先分析了计算机教学在中职学校课程设置中的意义,然后对中职学校计算机教育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最后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优势;问题;对策

21世纪是信息化的时代,计算机与人们的工作与生活密切相关。中职学生要想更好、更快地适应社会要求,学习和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是极其重要的。因此,计算机教育已成为中职学校必不可少的一门技术性课程。然而,在当前的背景下,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存在一些问题。笔者在中职学校从事计算机教学近10年,认为中职学校教育在培养各方面专业人才的同时,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应科学合理地规划安排计算机技术相关的课程。

一、计算机教育在中职学校教学中的优势

(一)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科学领域的了解

在信息化时代,计算机已经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中职学校开展计算机教育课程,一方面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了解计算机科学领域的历史背景和发展现状以及当前的热点研究课题;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更深入地学习和掌握计算机科学领域的一些最基本和常用的概念和原理[1],通过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科学领域的兴趣,提高学生利用计算机工作的能力。

(二)培育学生的计算机基础能力的必要性

众所周知,计算机是当代社会学习和工作中必不可缺的辅助工具。这就要求职业学校培养具有一定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操作能力的人才,使得学生在信息化时代能快速获得信息和高效处理信息。例如:学生在课后学习相关专业知识及课外知识,需要通过计算机搜索查询;教师在教学方面,需要借助计算机高效地完成教学、办公和日常管理。当代社会越来越离不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帮助。

(三)促进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交流与沟通

交互性是计算机科学技术应用于教学活动的一大优势,符合现代教育良好沟通的要求[2]。借助计算机科学技术,师生之间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更好、更方便地沟通和交流。例如,学生可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向教师提问求教,教师亦可借助该平台向学生布置作业和答疑解惑,从而促进师生之间的教学互动。

二、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传统教学的束缚,理论与实践脱离

目前在中职学校教学中,大部分教师依然采取照本宣科、纸上谈兵这样的传统教学模式。教师通常侧重于计算机的理论教学,而忽视学生的实践需要。理论与实践脱节,会严重影响学生对计算机技术的深入认识和熟练掌握,不符合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二)教学缺乏科学严谨的规划,课堂纪律松散

如今中职学校由于多种原因,教学缺乏科学规划,大部分教师只管授课不管学生有没有理解,达不到有效课堂效果。中职学校的学生本来可以参加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考试,大部分学校未组织学生参加考试,所以教师上课没有一点压力。教师上课只是为了完成学时任务,很少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同时还存在着教学设置不合理的现象,致使部分学生对上课不重视,一些自律性差的学生甚至悄悄玩游戏,计算机课堂气氛散漫。甚至有的学校计算机课不配备相P的协助教师,一名教师教授六七十名学生,影响了教学效果。

(三)教学设备不足,考核方式落后

目前有的中等职业学校处于很尴尬的地位,既不愿意被兼并又不能升格为高职学校,这就造成学校经费不足,学校办学条件普遍较差,计算机课程的教学设备相对陈旧或数量不足,不能满足国家规定的教学要求。而计算机教育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生必须借助优良而齐全的设备才能完成实践操作。教学设备陈旧或不足会严重影响学生对计算机技术的体验,同时也大大限制了教师对学生的考核方式,教师只能采取笔试这种单一的方式进行考核。

三、解决计算机教学问题的对策

(一)改革教学内容,实现教学创新

新时代对人才提出了新要求,中职学校也应适应时代的发展,提高计算机教育的教学要求和培养目标,修订专业课程的教学大纲,组织教师更新改进教材内容,更加注重教学内容的实用性,适时地将最新的计算机科学技术和研究热点充实到教学中,力争在教学方面体现教师的创新能力。

(二)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职业学校需要调整课程体系,在理论学习的过程中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能更好地掌握上机实操的经验,杜绝重理论而轻实践的课程设置。

(三)结合专业转变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中职学校教师需要摆脱传统教学的束缚,积极地改进教学策略,结合不同专业的具体需要调整教学模式。教学中,一方面要掌握相关的计算机领域理论知识,另一方面要增加学生上机实践时间,掌握Office、Photoshop等一系列较为常用的办公软件,为学生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应用办公软件打下基础。

(四)创新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教学和案例教学

1.运用多媒体教学一方面可以做到图文并茂,通俗易懂,另一方面可以使得内容新颖,紧跟时展。传统教学中,由教师板书速度和语言的速度控制课堂的节奏,讲过的知识点,从黑板上擦掉后,不能再重新回到学生的头脑中,而运用各种教学媒体来辅助教学,可以增加教学容量[3]。多媒体教学既可以刺激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又能有效地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视野,还能使复杂知识简单化,零乱知识条理化,使课件结构科学合理,大大弥补了传统课堂教学的不足。这样的现代化教学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运用案例教学法,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中职学生大多是由初中毕业直接升入中职的,文化基础薄弱,学习主动性较差。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以尝试运用实践生活中学生熟悉的案例进行教学,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锻炼和培养其判断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积极配备相应教学设备,改革考核方式

中职学校要认识到计算机教育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学生必须借助齐全的设备完成实践操作。因此,学校在经费上要积极支持计算机教学的发展和需要,积极改善计算机课程的教学设备,满足国家规定的教学需求,提高学生对计算机技术的掌握能力。并且,不能采取单一笔试进行考核,要与时俱进地采取笔试和上机实践相结合的考核模式。另外,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考试,提高就业能力。

综上所述,计算机教育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在现代教育中具有巨大的优势,能够辅助教学管理,提升学生素质和技能。而如何完善中等中职学校的计算机教育,则需要不断地探索创新。只有进一步提升计算机教育,才能使职业教育更加全面地发展。

【参考文献】

[1] 衣杨,常会友,罗艳.基于计算机导论课程浅析中美计算机科学教育模式方法[J].现代教育技术,2007(07):51.

篇9

公告

为进一步稳定教师队伍,拓宽教师补充渠道,更好地引进人才、留住人才、激励人才,推动修水县教育高质量发展。经县政府研究,实施2021年度教育系统“归雁计划”,现将具体事宜公告如下:

一、实施范围

(一)修水籍在外地任教的教师;

(二)配偶为修水县常住户籍在外地任教的教师;

(三)父母为修水县常住户籍在外地任教的教师。

二、基本条件

(一)申请人应具备以下条件:

1、经过统一招聘的、在编在岗的公办学校正式教师;

2、年龄不超过35周岁(1985年4月1日以后出生),副高及以上职称人员放宽至40周岁(1980年4月1日以后出生);

3、具有相应学段教师资格证;

4、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师范类专业专科及以上学历;

5、自愿接受工作安排和岗位调整;

6、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

(二)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列入“归雁计划”实施范围:

1、近3年内教师年度考核及师德考核有基本称职或不称职等次的;2、涉嫌违法犯罪正在接受调查或受党纪政纪处分尚未解除处分的;3、因病不能正常工作的;

4、申请调往修水县教育系统以外的工作单位的;

5、其他不宜调动情形。

三、归雁计划指标分配

(一)小学教师10人

小学语文2人、小学数学2人、小学英语3人、小学音乐1人、小学美术1人、小学体育1人。

(二)初中教师10人

初中语文2人、初中数学2人、初中英语1、初中音乐1人、初中美术1人、初中体育1人、初中生物1人、初中历史1人。

(三)普通高中教师10人

高中语文2人 、高中数学2人、高中英语2人、高中物理1人、高中化学1人、高中思想政治1人、高中体育1人。

四、工作流程

(一)个人申请。由符合条件的教师在2021年 6月1 日前向修水县教育体育局(良塘市民服务中心456室)提出书面申请,申请材料必须包括申请人的身份证、户口本、教师资格证、职称证书、结婚证、最高学历证书原件(同时提供复印件)、带有二维码的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可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chsi.com.cn/查询)、现单位的现实表现证明材料(需加盖单位公章)及《在外地任教的修水籍教师调动申请表》和《在外地任教的修水籍教师调动汇总表》。

申报岗位以本人编制所在学段为准。本人学历专业须与申报岗位相关(参照2021年中小学教师招聘公告《江西省中小学教师招聘专业要求参照目录》)或教师资格证任教学科须与申报岗位相同。

咨询电话:修水县教体局:0792-7264533

(二)组织审核。由县“归雁计划”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对申请人申报材料进行初审,再将符合条件人员的相关材料报领导小组审核,最后报县政府审定,确定参加笔试人员或直接入闱体检人员。

(三)组织笔试。笔试人员的确定:如岗位资格审查合格人员与相对应岗位计划大于1:1,则岗位资格初审合格人员参加笔试,按成绩高低确定入闱体检人员(若笔试成绩出现末位并列现象,则教龄长者优先;若笔试成绩、教龄均相同,则年龄长者优先);如岗位资格审查合格人员与相对应岗位计划数等于或小于1:1(大于1人的),则岗位资格初审合格人员直接确定为入闱体检人员,参加笔试;岗位资格审查合格人员只有1人的,直接确定为入闱体检人员,不进行笔试。笔试考试时间与我县农村教师选调进城考试同步进行。

(四)组织体检。按照《关于修订“江西省申报认定教师资格人员统计办法”(试行)的通知》(赣教发【2010】09号)标准,由县教体局统一组织入闱体检人员进行体检,体检不合格的取消资格,由此产生的岗位空缺,不予递补。

(五)组织考核。对体检合格的申请人,由县教体局、县人社局和县委编办按照有关规定和程序完成,主要考核申请人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工作能力及违法违纪及个人档案等方面情况。考核不合格者,取消资格。由此产生的岗位空额,不予递补。

(六)张榜公示。对考核合格的人员进行为期七天的公示。

(七)调入选岗。县教育体育局根据学校空编等情况,根据城区到城区、农村到农村的对等原则,按笔试成绩从高到低选岗到相应层级学校任教。若笔试成绩出现末位并列现象,则教龄长者优先;若笔试成绩、教龄均相同,则年龄长者优先。调入教师安排在缺编学校任教,并严格执行5年最低服务年限。

(八)调配办理。由县人社局和县委编办对拟调入人员办理调动相关手续。

修水县“归雁计划”工作领导小组

2021年3月29日

 

 

 

 

附件1:

2021年在外地任教的修水籍教师调动申请表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政治面貌

 

民族

 

籍贯

 

出生地

 

参加工作时间

 

参加教师队伍时间

 

婚否

 

结婚登记时间

 

生育子女情况

 

联系电话

 

第一学历

 

毕业院校

 

专业

 

最高学历

 

毕业院校

 

专业

 

近三年年度考核结果

(  年度)

 

( 年度)

 

( 年度)

 

近三年师德考核结果

(  学年)

 

( 学年)

 

( 年度)

 

家庭住址

 

现单位及职务

 

申请调入单位

 

 

 

 

 

 

 

 

 

 

 

 

 

 

 

 

 

 

 

 

 

家庭

主要

成员

及主

要社

会关

称谓

姓名

年龄

政治面貌

工作单位及职务

 

 

 

 

 

 

 

 

 

 

 

 

 

 

 

 

 

 

 

 

 

 

 

 

调出单位及主管部门意见

 

调出所在地区人事部门意见

 

 

 

 

 

 

调出所在地区编委办意见

 

 

附件2:

在外地任教的修水籍教师调动汇总表

 

序号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工作单位及职务

参加工作时间和年限

加入教师队伍时间和年限

最高学历

政治面貌

在修水的户籍地

在修水县居住地

婚姻状况

从何地申请调往何地

1

 

 

 

 

 

 

 

 

 

 

 

 

2

 

 

 

 

 

 

 

 

 

 

 

 

3

 

 

 

 

 

 

 

 

 

 

 

 

4

 

 

 

 

 

 

 

 

 

 

 

 

5

 

 

 

 

 

 

 

 

 

 

 

 

6

 

 

 

 

 

 

 

 

 

 

 

 

7

 

 

 

 

 

 

 

 

 

 

 

 

 

 

附件3:

 

江西省中小学教师招聘岗位专业要求参照目录

 

说明:

    一、本目录中的专业来源于教育部制定的专业目录,往届毕业生中新旧专业名称不一致的,可对照《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新旧专业对照表》和《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新旧专业对照表》。

    二、本目录中的分类是按照中小学教师招聘岗位需要进行归类的,与教育学科分类没有直接对应关系。

    三、本目录仅适用于全省中小学及特岗教师招聘,考生应参照此目录进行报考。

    四、研究生、本科、专科学历的小学教育专业(代码分别为:045115、040107、670103K)报考对应学历(及以下)层次要求的小学阶段任一学科岗位,均符合专业要求。

    五、研究生学历的教育学专业(代码:0401)、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代码:120403)、教育管理专业(045101),如取得与报考岗位相同学科的教师资格证,均符合专业要求。

    六、本目录由省教育厅负责解释。

 

招聘岗位

类别

相关专业目录

研究生专业

本科专业

专科专业

中专专业

1.语文教师

0501中国语言文学,045103学科教学(语文),0453汉语国际教育

0501中国语言文学类,040109T华文教育

670104K语文教育,670201汉语

 

2.数学教师

0701数学,0202应用经济学,0714统计学,045104学科教学(数学),0251金融,0252应用统计,081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085211计算机技术,085212软件工程

020102经济统计学,0203金融学类,0701数学类,0712统计学类,120204财务管理,120203K会计学,0809计算机类

6102计算机类,670105K数学教育

 

3.英语教师

045108学科教学(英语),055101英语笔译,055102英语口译,050201英语语言文学,050211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050201英语,050261翻译,050262商务英语,0204经济与贸易类

670106K英语教育,670202商务英语,670203应用英语,670204旅游英语

 

4.道德与法治、政治教师

01哲学,0301法学,0302政治学,0305理论,045102学科教学(思政),0351法律

0101哲学类,0301法学类,0302政治学类,0305理论类,

6805法律实务类,670115K思想政治教育

 

5.历史教师

06历史学,045109学科教学(历史)

0601历史学类

670110K历史教育

 

6.地理教师

0704天文学,0705地理学,0706大气科学,0707海洋科学,0708地球物理学,0709地质学,060202历史地理学,0816测绘科学与技术,045110学科教学(地理),085215测绘工程,085217地质工程,0857资源与环境

0704天文学类,0705地理科学类,0706大气科学,0707海洋科学类,0708地球物理学类,0709地质学类,0812测绘类,0814地质类,082504环境生态工程,083001环境科学,0902自然保护与环境生态学类

5201资源勘查类,5202地质类,5203测绘地理信息类,5204石油与天然气类,5205煤炭类,5206金属与非金属矿类,5207气象类,5208环境保护类,5501水文水资源类,670111K地理教育

 

 

招聘岗位

类别

相关专业目录

研究生专业

本科专业

专科专业

中专专业

7.物理教师

0702物理学,070305高分子化学与物理,0704天文学,0706大气科学,070701物理海洋学,0708地球物理学,071011生物物理学,08工学,045105学科教学(物理),0852工程,0854电子信息,0855机械,0859土木水利,0861交通运输,095109农业机械化

0702物理学类,0706大气科学类,0708地球物理学类,08工学

53能源动力与材料大类,56装备制造大类,60交通运输大类,61电子信息大类,670107K物理教育

 

8.化学教师

0703化学,070702海洋化学,070902地球化学,071010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080501材料物理与化学,080601冶金物理化学,080706化工过程机械,,0817化学工程与技术,082103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082604军事化学与烟火技术,082903林产化学加工工程,0832食品科学与工程,1007药学,045106学科教学(化学),085216化学工程,0856材料与化工,0857资源与环境

0703化学类,070902地球化学,0804材料类,0805能源动力类,0813化工与制药类,0822核工程类,082403林产化工,0827食品科学与工程,083002环境工程,1007药学类

5209安全类,5306非金属材料类,5307建筑材料类,57生物与化工大类,5801轻化工类,5901食品工业类,5902药品制造类,670108K化学教育

 

9.生物教师

0710生物学,0713生态学,070703海洋生物学,070903古生物学与地层学,0831生物医学工程,0836生物工程,09农学,10医学,045107学科教学(生物),085230生物医学工程,085238生物工程,0857资源与环境,0860生物与医药,0951农业,0952,兽医,0954林业,1051临床医学,1052口腔医学,1057中医

0710生物科学类,082504环境生态工程,0826生物医学工程类,0830生物工程类,09农学,10医学

51农林牧渔大类,5701生物技术类,62医药卫生大类,670109K生物教育

 

 

招聘岗位

类别

相关专业目录

研究生专业

本科专业

专科专业

中专专业

10.音乐教师

1302音乐与舞蹈学,130301戏剧戏曲学,045111学科教学(音乐),135101音乐,135102戏剧,135103戏曲,135106舞蹈

040105艺术教育,1302音乐与舞蹈学类,130301表演,130302戏剧学

650202戏剧影视表演,650203歌舞表演,650204戏曲表演,650205曲艺表演,650206音乐剧表演,650207舞蹈表演,650208国际标准舞,650211现代流行音乐,650212作曲技术,650213音乐制作,650214钢琴伴奏,650215钢琴调律,650216舞蹈编导,650217戏曲导演,650219音乐表演,650301民族表演艺术,670112K音乐教育,670116K舞蹈教育,670117K艺术教育

140800音乐

11.体育教师

0403体育学,045112学科教学(体育),0452体育

0402体育学类,040105艺术教育,040205运动人体科学

670114K体育教育,6704体育类

体育与健身

12.美术教师

1304美术学,1305设计学,045113学科教学(美术),135107美术,135108艺术设计

1304美术学类,1305设计学类,040105艺术教育,130310动画

670113K美术教育,670117K艺术教育,6501艺术设计类,650302民族美术,650303民族服装与服饰,650305民族传统技艺

142100美术绘画,142200美术设计与制作

13.科学教师

07理学、08工学、045117科学与技术教育

07理学、08工学、040102科学教育

670119K科学教育

 

14.综合实践活动(信息技术)教师

040110教育技术学,045114现代教育技术,081001通信与信息系统,081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081603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0835软件工程,085208电子与通信工程,085271电子与信息,0854电子信息,095112农业信息化,085211计算机技术,085212软件工程

040104教育技术学,0807电子信息类,0809计算机类,1208电子商务类

 

5203测绘地理信息类,5603自动化类,61电子信息大类,670120K现代教育技术,6101电子信息类,6102计算机类

 

09信息技术类

03信息类

 

15.心理健康教师

0402心理学,045116心理健康教育,0454应用心理

0711心理学类

620804心理咨询,670121K心理健康教育

 

16.高中技术(含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教师

040110教育技术学,045114现代教育技术,081001通信与信息系统,081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081603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0835软件工程,085208电子与通信工程,085271电子与信息,0854电子信息,095112农业信息化,085211计算机技术,085212软件工程

040104教育技术学,0807电子信息类,0809计算机类,1208电子商务类

 

 

 

17.幼儿园教师

040105学前教育学,045118学前教育

040106学前教育

670101K早期教育,670102K学前教育,670106K英语教育,670203应用英语,670112K音乐教育,670113K美术教育,670114K体育教育,670116K舞蹈教育,670117K艺术教育,690306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

160100学前教育

1501幼儿教育

 

18.特殊教育教师

040109特殊教育学,045119特殊教育,100215康复医学与理疗学,105114康复医学与理疗学

040108特殊教育,101005康复治疗学

670118K特殊教育,690304社区康复

篇10

关键词: 高职院校高等数学课程改革与发展

当今,高等数学课程的建设、改革和发展是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高等数学的教学必须彻底转变重理论、轻实践,重讲授、轻应用,重知识灌输、轻能力培养的教学现状,对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与模式进行综合改革,争取取得新突破;应通过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如实验和实习教学建设,培养和提高学生应用数学、实践操作、综合运用和开发创新的实际动手能力,体现高职特色;应通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改善师资队伍结构,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业务水平,促进教学相长。

一、 进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与模式的综合改革。

1.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促进了高等数学课程内容的优化。

一方面,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完成更多高等数学内容的教学成为可能。人们可以充分利用数学工具软件来简化数学上一些复杂的理论证明,从大量繁琐冗长的公式推导和问题计算过程中得到解放,能够在同样的时间内进行更多高等数学内容的教学。从这一点来说,这种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学方式特别适合新的形势下高职教育不断压缩理论教学课时的改革需要。

另一方面,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高等数学课程内容的应用性得以更好地体现。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科学技术普遍应用,与之密切相关联的离散数学教学内容显得越来越重要。因此教师应融入离散数学的有关教学内容,加进线性代数、概率统计和运筹学等广泛应用的数学知识,使高等数学课程内容更好地服务于其他课程的需要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2.高等数学课程内容与教学需要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来处理。

大量高等数学课程内容的教学用传统方法处理不但费时费力,而且效果差。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来处理,可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例如空间立体图形的绘制、移动、旋转、缩放等课程内容的教学,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将使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变得比较直观易懂。在计算导数和积分、求解微分方程等课程内容的教学中,教师利用数学工具软件教学省时省力,而且学生容易理解和掌握。

立足于现代教育理念和现代教育技术,以高等数学课程为中心,可以开发出一系列的立体化教材,它由电子教科书、音像教材、网络教材、电子教案、助教助学课件、工具软件、试题库、教学资源库等有机组成。立体化教材综合应用多媒体技术并发挥其优势,进行多种媒体技术的一体化教学设计,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应用对象、不同的应用环境设计教学要求进行开发、制作并使用,能极大地提高高等数学教学的效率,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创造良好的教学条件。

二、 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和实习教学建设,培养和提高学生实践操作、综合运用和开发创新等方面的实际应用能力。

职业教育的最大特点是对相关理论的学习相对弱化。对于相关的技术、技巧和技能的掌握要求较高,实践的环节所占比重较大,而提高相关技术、技巧和技能演示的直观程度是计算机应用于职业教育的最大特点。

1.增设数学实验。

数学实验就是将数学知识、数学建模与计算机应用三者融为一体,通过数学实验使学生深入理解数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熟悉常用的数学软件,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建立数学模型,使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实验可以理解为“数学模型方法”的初步实践。

2.“数学模型方法”。

它是科学技术中常用的非常重要的方法,它是数学和其他科学技术之间的媒介和桥梁。一方面,数学建模可以在高等数学教学中对学生加强“用数学”的教育,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另一方面,数学建模将数学教学与计算机应用结合起来,培养学生进行数值计算与数据处理的能力,同时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充分运用问题案例、讨论、观摩、模拟、实际操作等教学形式变“以教为主”为“以学为主”。

教师应加强日常教学中对学生体验数学的实践教学,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当代美国著名数学家哈尔莫斯(P.R.Halmos)曾说:“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在高等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最大限度地遵行“以问题案例为载体,以数学方法为手段,以能力培养为目标”模块化教学方式和要求,积极提高学生应用数学去分析实际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改善师资队伍结构和学位层次,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业务能力。

学校管理以教师为主体,学校发展应以教师为本。目前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存在很多方面的不足,这应当引起各级管理层的高度重视,管理者要积极采取针对性的对策和措施来提高教师队伍的水平、素质和能力,增强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1.提升能力。

(1)内部培养。

各校应制订出学校师资队伍的发展规划和教师的培养计划,通过举办高职教育理论专题讲座、教育经验交流座谈会、学术报告会和开展课题研究等形式,对教师进行在岗职业培训。各校应聘请校内外高水平教师、科研人员或技术工程人员对教师进行“一对一”方式的指导,通过过程考核、目标考核等促使教师在各方面有持续的发展和提高。

(2)校外培养。

各校应积极安排教师参加学校外的各类培训,如研修班、短训班、专题讲座、讲习班等活动,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组织教师赴名校听名师课,与名教师座谈研讨,互派教师学习交流,安排到国内外进修和考察等形式,来有效提高教师自身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

2.强化实践。

实际动手能力及专业应用能力是最为薄弱的环节之一。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应定位在生产(工作)第一线的应用型人才,所以迅速提高教师的实际动手能力及专业应用能力是高职院校的当务之急。

(1)高职院校应主动加强与行业、企业和社会各方面的联系,紧密结合生产、经营、服务、管理等社会实践活动,注意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改进校内实验实训条件。高职院校应采用定方向、定计划、定时间、定要求、定目标的“五定”原则安排教师到社会、行业、企业中去,到生产、经营、服务和管理等第一线进行工作,通过较长时间的锻炼和培养,掌握丰富的实践经验,同时使社会对职业岗位技能的需求变化信息能及时反馈到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中,形成社会和学校教育教学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

(2)高职院校应发挥企业在培训职教师资中的积极作用,强化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的建设。各高职院校对培养培训基地应更广泛地开展具有职教特色的专业师资培养和培训工作,对在职教师进行包括专业理论、知识更新、教育理论、现代化教学技术方法、专业实践技能、科技的推广和应用等产学研相结合的培训工作,提倡教师一专多能。

3.优化结构

目前高职院校教师队伍规模较大,但结构比较单一,因此各高职院校必须有效优化教师队伍的结构,以提高教师队伍的战斗力。

(1)教师要成为复合型人才。

高等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必须形成具有高等教育基础与职业教育特征相融合的高等职业教育特色体系,高职教育要立足区域,面向世界,要树立为经济建设服务的观念,要求高职院校教师具有跨学科、跨专业、跨技术的知识和能力,努力成为复合型人才,以满足学习社会化、终身化、个性化的发展需要。

(2)提高“双师型”教师的比例。

各高职院校对积极安排教师到对口的企事业单位进行实习和工作,不断提高教师的实践水平和能力,尽快提高工程师型“双师型”教师的数量,尽可能地将实践性教学贯穿于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并广泛吸收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方法和新经验,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3)提高学历,逐步培养一批骨干教师和专业带头人。

现在教师在教学一线承担的教学任务过重,无暇进行自主学习、自我钻研,这对教师的成长、对学校的未来发展极为不利。高职院校应立足长远积极创造条件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提升高学历教师的比例。各高职院校通过校内外的培养,能使一大批教师脱颖而出,并逐步成为有一定影响力的骨干教师甚至专业带头人,在课程开发、专业建设、技术创新、产品研发、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创出自己的特色成就。

参考文献:

[1]刘儒德.信息技术与教育相整合的进程[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9,(9):2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