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项目资源管理范文

时间:2023-09-19 16:49: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建筑工程项目资源管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建筑工程项目资源管理

篇1

关键词:工程项目;人力资源;生产效率;成本管理

一、前言

建筑工程项目(以下简称项目)管理,是指从事工程项目管理的企业,受工程项目业主方委托,对工程建设全过程或分阶段进行专业化管理和服务活动。项目管理包括很多个领域,例如进度管理、职业健康、安全和质量管理、成本管理、合同管理、风险管理等等,每个领域对于项目管理都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关于每个领域的论述和书籍非常多,管理手段和经验也比较丰富,但是,项目人力资源管理还是一个比较薄弱的领域,传统的项目人力资源管理,仅仅关注项目人力资源的动员和成本控制,未能引起项目管理者的高度关注。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力资源在劳动力市场上已经逐渐变得稀缺,项目的人力动员越来越困难;项目的技术难度和管理难度一再提升,人员的生产效率与质量安全管理的矛盾日益突出;项目的人工成本逐渐攀升,逐步侵蚀和压缩项目的利润空间;工程项目结束以后的劳动争议逐渐呈上升趋势,种种这些问题,严重地影响着项目管理。本文针对项目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一些解决意见。

二、项目人力资源的动员

目前项目人力资源的动员普遍存在着两种不同的模式,一种是项目完全做施工管理,作业层全部分包,第二种是项目既做施工管理,也负责作业层的施工。第一种是目前市场上普遍采取的做法,其优点是成本低,人力动员速度快,缺点是人员素质差、稳定性差,履约率差,目前建筑工程市场的质量普遍较差与此有紧密的联系。第二种方式,是计划经济时代的普遍采用的方式,在目前的核电项目中还有一些市场,例如核电项目的主设备、主管道安装,以及辅助管道安装施工普遍采用这种方式,其优点是人员的素质较高、便于项目管理,缺点是人力动员周期长,人力成本高居不下。项目人力资源的动员可以采用第三种方式,即项目除了掌握施工管理以外,还应该掌握一支精干的施工队伍,比重占到全部施工人员的10-30%(根据项目的复杂程度或工程量大小确定),其余的施工人员则主要依靠劳务分包商提供。劳务分包商可以根据人员规模、服务质量、专业能力等标准分为紧密合作层和非紧密合作层。对于建筑施工公司而言,在核心施工领域和高附加值业务环节拥有一支精干的专业化施工队伍,在辅助施工环节和专业性程度较高但是投入人力较少的领域,广泛使用劳务分包商是非常必要的,这样做的优点是:第一,由于自主掌握的施工队伍是精干的,而且,其余的劳务分包商队伍是根据项目进度进场或者离场,因此,项目部的窝工和停工较少,由此所消耗的人工成本也相对较少。第二,由于项目自主掌握的施工队可以用于关键工序和关键的施工节点,可以有效地保证工程质量和项目的进度。第三,由于项目按照市场价格来组织劳务分包商,因此,只要价格满足市场要求,项目就可以在市场上获得充足的人力资源供给,从而有效地解决目前大部分企业所面临的用工紧缺的问题。第四,由于对于劳务分包商进行了分层管理,可以保证项目识别优质的劳务合作伙伴,并形成长期和稳定的合作关系。

三、项目生产效率的保证

项目的生产效率受很多因素的影响,除了上游设计、材料供货、土建安装的配合以及逻辑施工等各种因素以外,内部的人力资源管理也是制约劳动效率提升的重要因素。因此,项目人力资源管理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工作:1.人员培训和资格认定项目需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在充分熟悉标准和规范的前提下,结合项目的技术要求、工程特点、质量安全控制等实际情况,编制适合本项目的生产人员培训教材以及理论和实际操作考试题库。项目应建立人员资格认证制度,按照《人员资格管理程序》规定各类生产人员必须经过培训、严格的考核和相应的授权以后,方能从事相关专业的工作。通过对人员素质的严格把关,确保施工人员具备相应的知识和技能,以及相应的工作经验,为提高项目人力资源使用效率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2.实施有效工时制度项目应建立有效工时巡查制度,该制度从监控和分析一线生产工人的有效工时占比数据出发,分析班组施工安排、物料供给、技术支持、施工服务、QC检查、员工行为等影响工时效率的因素,并制定相应的措施促使生产系统和管理支持服务系统持续改进。通过有效工时制度的持续运行,项目应将生产人员的有效工时占比稳定在87.5%以上。3.实施计件工资制度项目根据人工成本控制指标,参考市场劳动劳动效率,以及市场同类工人的收入水平,制定符合项目实际情况的计件工资制度。实践证明,计件工资制度能有效地激励生产工人,但是,计件工资制度也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因素,例如,为了追求经济利益忽视工艺过程控制、容易给基层管理人员提供权力寻租的空间、给生产人员带来了较大的心理压力等等,因此,推行计件工资制度必须要有相应的一些配套措施。

四、项目人工成本的控制

建设工程项目,特别是设备安装工程项目,人工成本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一般达到了60%以上,有效地控制人工成本,是实现项目盈利的关键环节,项目人力资源管理可以在以下环节加强管理。

1.实施一岗多责、一专多能,精简组织机构设置,简化管理层级

国内核电项目的管理层级较多,专业分工较细,管理层级分为施工队、生产部、施工分队、施工班组四个层级,专业分工则分为技术人员、质量人员、安全人员、物项人员、现场协调人员等等,且技术人员又细分电气技术人员、仪表技术人员、电缆技术人员、管道安装技术人员、管道准备技术人员等等。项目应压缩管理层级,使施工队经理到一线生产员工的管理层级不超过一个层级(大型项目不超过两个层级),同时,根据成本倒逼原则,在设定管理技术人员投入总量及其市场化薪酬水平的基础上,再来规划各管理技术岗位的工作职责和内容,通过提高各管理技术岗位的工作负荷,来实现一岗多责和一专多能。国内核电项目的工种界限划分过细,已经不适应竞争的需要,例如国外没有什么管工、钳工、铆工,统称安装工,既会管工技术,又会气焊切割、起重吊装等,而核电项目的生产人员每人只掌握一个工种技术,对相关工种技术不懂不会。项目应打破工种界限,对工人除要求熟练掌握本工种技术及应知应会内容外,还要根据技术等级明确提出掌握第二、第三工种技术的要求。这样做将会大大减少施工现场人力浪费和窝工,解决工种之间推诱、扯皮的问题,有利于提高劳动工效和增强工人的综合施工能力。

2.建立审慎的用人制度,通过引进高素质的人员,确保工作能高质量完成

项目部应将人力资源引进视为项目管理最重要的决策之一,审慎决策,在编制人员需求计划的环节,应审核现有工作小组的效率以及成本控制指标;人员的引进环节,项目应严格按照人员培训资格认定的要求,将能力和技能达不到要求的人员挡在项目之外,因为高素质的人员凭借丰富的经验,通过减少返工,减少材料消耗,提高质量等方式,使得项目的总体成本受控;同时,项目还将通过严格的绩效考核,使各岗位的人员满足预先设定的效率水平。3.建立人工成本预警制度,及时调整管理和组织措施项目部应建立人工成本预警制度,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核算人员每月的效率与其成本是否相匹配,另一方面是设定人工总成本的预警线,即每引进一个人员将会测算其在项目周期内发生的总成本。通过按月分析人员的效率和人工成本的匹配程度,及时制定措施来调整劳动组织以及管理的方式;通过施工过程之中的人工成本预警线控制,来达到项目周期内的总人工成本受控的目标。

五、项目劳动关系的处理

项目劳动关系和谐的根本在于项目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的更新,建筑施工公司的一些项目在人员管理方面仍然沿用计划经济时代的一些做法,例如将人员招收进入项目以后,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公司的长期雇佣人员,这一方面加大了公司的运营成本,另一方面也极易引发劳动争议。项目是一个临时性质的机构,因此,在核心人员的配备上可以由公司负责,但是,一般的管理技术人员或者说大部分的管理技术人员必须依靠当地人才市场,而且在薪资水平上也必须与当地市场接轨。当项目结束以后,项目必须按照劳动法规定,给予遣散人员以经济补偿,由此,减少劳动争议的发生。但是,目前项目预算中普遍没有安排项目结束以后的人员经济补偿金费用(这部分费用在投标时就应该予以考虑),因此,造成一些项目在处理劳动关系时采取一些极端的手段来规避应尽的法律责任。建筑施工公司作为一家依法经营、管理规范的企业,必须在这个方面加强管控,防止由此发生劳动争议,从而对建筑施工公司的企业声誉造成不良影响。

六、结束语

篇2

关键词:建筑施工;项目管理;分析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A

1 建筑施工项目管理概述

建筑施工项目管理就是指建筑工程建设者运用系统工程的观点、理论和方法,对工程的建设进行全过程和全方位的管理,实现生产要素在工程项目上的优化配置,为用户提供优质产品。建筑施工项目管理涉及建筑施工项目的各个阶段,需要严控管理项目的各个阶段,确保各个阶段不出现问题,以保证建筑施工项目的质量。

2 建筑施工项目管理存在问题

2.1管理体制不健全

建筑施工项目管理在我国运行时间较短,项目管理体制不健全,管理队伍总体素质较低,且在项目管理形式不科学,项目的管理模式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片面地追求施工进度,忽视了施工质量,给建筑施工项目管理带来了巨大隐患,严重地影响了工程的施工质量。

2.2责任分配模糊

目前,我国的建筑施工项目采用的金字塔式的管理模式,导致项目法人负责制无法落实到位,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责任人与各施工生产单位的管理责任模糊,监督机制没有完善的全方位质量监督与责任追朔系统,没有或很少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到人,监督力度较弱。

2.3施工人员素质不高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及其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标准的颁布实施,详细地阐述了建筑施工人员的责任和义务,对施工人员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但是,我国的建筑工程施工人员的素质较低,全凭经验施工,缺乏对建筑工程质量相关的法规、标准、规划的了解,安全和法律意思薄弱,没有有效的质量管理办法,在建筑施工中,经常出现违反相关规范和操作规程,不按图施工,不按顺序施工,技术措施不当,甚至偷工减料,由此造成工程质量低劣,质量事故不断发生。

2.4资源管理薄弱

目前,我国的建筑施工项目的资源管理相对较为薄弱,且缺乏行之有效资源配置措施,主要体现在人力资源管理薄弱和机械设备、材料配置薄弱等两个方面。其中,人力资源管理薄弱主要是指项目组的人员配置不尽合理,存在着“大财小用”,计划配置滞后或滥用主观配置以及个人与岗位不匹配等现象,最终导致单位的人力资源短缺和浪费并存,企业内耗严重,从而挫伤员工的积极性、刨造性。机械设备、材料配置薄弱存在着机械设备和材料资源配置不合理,造成了部分项目工地机械设备和材料过剩,部分项目工地机械设备和材料缺乏,存在超负荷使用设备和偷工减料现象,给工程质量带来巨大的安全隐患。

3 提高建筑施工项目管理效率的方法

3.1完善建筑施工项目管理体制

完善建筑施工项目管理体制不仅仅是为加强施工质量,更重要的是加强环境保护,加强员工的职业健康,在有效地保证施工项目工程质量的同时,关注环境和员工的身心健康。因此,建筑施工企业在完善企业的项目管理体制时,要与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ISO9000(质量管理)、ISO14000(环境管理)、OSHMS18000(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等相关行业标准接轨,需要对施工项目管理的全过程及所有的活动进行系统的分析、设计、控制,并形成文件化(质量手册、质量体系程序、作业指导书、报告、表格等)。但是在完善、修改、创新建筑施工项目管理体制的过程中,需要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注重体系的可操作性,不要把传统的质量管理方法统统,而是要对照标准进行完善、更新、补充和健全。所以,科学的建筑施工项目管理体系应强调可操作性和适应性,需要经过严格的运行——审核——评审——改进等过程,以是体系满足标准要求,保持建筑施工项目管理体系的持续有效和良性循环。

3.2落实管理责任制

在建筑施工企业中,“三个和尚没水喝”、“有功劳,大家都去挣;出事故,大家都去推”的现象普遍发生,这都是由于项目法人负责人落实不到位造成,责任模糊,且监督不力,严重地影响了项目质量和进度。因此,在建筑施工项目中,管理职能和管理责任需要在岗位职责和项目任务书中明确说明,并且建立相应的预防、协调和补救措施,以消除管理低效率,消除扯皮推诿,消除责任真空,将职责一次分到位,实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的不二选择,以建立一套以质量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绩效考核办法和完整严密的管理制度。

3.3提高企业整体素质

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主要包括提高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的素质。其中,对于管理人员,需要加强培训,使其不断地掌握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并对施工技术有一定程度的了解,能够有效地对施工质量、进度和成本进行管理,并能指出施工过程的不足,提出改进策略;对于技术人员,同样需要定期进行培训,使其掌握国内外的先进技术方法和管理措施,改进技术结构,以提高施工质量、缩短施工周期;对于施工人员,需要以授课、宣传栏和广播等形式来经常性地对企业的施工员工进行教育,提高其施工技术和安全防范意识,从而保证其可以严格按照标准规范科学有效地施工,提高施工质量,杜绝误工、返工的现象发生。

3.4创新资源管理模式

建筑施工企业的资源管理包括人力资源管理和机械设备、材料管理等两个方面,当前的建筑施工项目管理村庄着“大马拉小车”,“大车小马拉”的现象比较严重,人不能尽其用,物不能尽其能,资源配置失调,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建筑施工单位需要不断地革新资源管理模式,充分了解企业员工的能力和机械设备的性能,优化资源配置结构,以发挥其最大性能,确保人员不空岗不加班,材料不浪费不缺少,机械设备不超负荷不闲置, 尽量以最合理的人员配置、最少的材料,行能运行最佳的机械设备,给企业带来最大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钱雄强.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存在问题分析及解决措施[J].科技向导,2011(02):190-191.

篇3

关键词:建筑工程监理;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 合同管理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supervision and construction project management, have a lot in common, how to clearly positioning two parts responsibility and authority and the mutual relationship, is to the building project to optimiz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a necessary way.

Keywords: project supervision; Building engineering project management; Contract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建筑工程监理

1.1定义

建筑工程监理是监理单位受项目法人委托进行的建筑工程建设的项目管理,指针对建筑工程项目,由社会化、专业化的建筑监理单位接收业主的委托和授权,根据国家批准的工程建设项目文件、有关工程建设的法律、法规和建筑工程监理合同以及其他工程建筑合同,控制建筑工程建设的投资、工期、质量,协调建筑工程建设中的各种关系,维护建筑工程建设合同各方利益,所进行的微观监督管理活动。

1.2建筑工程监理的工作性质

1)监理单位是建筑市场的主体之一,建设监理是一种高智能的有偿技术服务,在国际上把这类服务归为工程咨询(工程顾问)服务;

2)工程监理单位不按照委托监理合同的约定履行监理义务,对应当监督检查的项目不检查或者不按照规定检查,给建设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工程监理单位与承包单位串通,为承包单位谋取非法利益,给建设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与承包单位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1.3建筑工程监理的工作任务

1)工程建设监理的主要内容是控制工程建设的投资、建设工期和工程质量;进行工程建设合同管理,协调有关单位间的工作关系;

2)建筑工程监理应当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及有关的技术标准、设计文件和建筑工程承包合同,,对承包单位在施工质量、建设工期和建设资金使用等方面,代表建设单位实施监督。

1.4建筑工程监理的业务范围和内容

建筑工程监理的范围主要包括:

1)大、中型工程项目;

2)市政、公用工程项目;

3)政府投资兴建和开发建设的办公楼、社会发展事业项目及住宅工程项目;

4)外资、中外合资、国外贷款、赠款、捐款建设的工程项目。

工程建设监理的主要内容是:控制工程建设的投资、建设工期和工程质量;进行工程建设合同管理,协调有关单位间的工作关系。

1.5相关法律法规与规章

目前,涉及工程监理的法律法规和规章主要有:

1)《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4)《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

2建筑工程项目管理

2.1定义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是指从事工程项目管理的企业受建设单位委托,按照合同约定在工程项目决策阶段为建设单位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可行性分析和项目策划;在工程项目实施阶段,为建设单位提供招标、设计管理、采购管理、施工管理和试运行(竣工验收)等服务,代表建设单位对工程项目进行质量、安全、进度、费用、合同、信息等管理和控制。

2,2业务范围和内容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业务范围包括:

1)协助业主方进行项目前期策划,经济分析、专项评估与投资确定;

2)协助业主方办理土地征用、规划许可等有关手续;

3)协助业主方提出工程设计要求、组织评审工程设计方案、组织工程勘察设计招标、签订勘察设计合同并监督实施,组织设计单位进行工程设计优化、技术经济方案比选并进行投资控制;

4)协助业主方组织工程监理、施工、设备材料采购招标;

5)协助业主方与工程项目总承包企业或施工企业及建筑材料、设备、构配件供应等企业签订合同并监督实施;

6)协助业主方提出工程实施用款计划,进行工程竣工结算和工程决算,处理工程索赔,组织竣工验收,向业主方移交竣工档案资料;

7)生产试运行及工程保修期管理,组织项目后评估;

8)项目管理合同约定的其他工作。

建筑项目管理的内容应包括:编制项目管理规划大纲和项目管理实施规划,项目进度控制、项目质量控制、项目安全控制、项目成本控制,项目人力资源管理、项目材料管理、项目机械设备管理、项目技术管理、项目资金管理,项目合同管理、项目信息管理、项目现场管理、项目组织协调、项目竣工验收、项目考核评价、项目回访保修等。

2.3相关法规和规章

目前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相应的政策规章主要有:

1)《关于培育发展工程总承包和工程项目管理企业的指导意见》(建市[2003]30号文);

2)《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试行办法》(建市[2004]200号文)等。

3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与建设工程监理的比较分析

通过以上阐述,我们可以从服务对象、业务范围、法律责任、行业准入等4方面对两者进行比较分析。

3.1服务对象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范围较大,它不单纯是施工企业的项目管理,还包括建设单位方项目管理、设计方项目管理、供货方项目管理等。但由于建设单位是建设工程项目生产过程的总集成者和总组织者,因此建设单位方的项目管理是一个项目的项目管理核心。

建设工程监理则不同。建设工程监理是代表建设单位,对施工承包单位在施工质量、建设工期和建设资金使用等方面实施监督。所以,建设工程监理单位就是受建设单位的委托,依照法律法规及有关的技术标准、设计文件和合同实施监理。建设单位是建设工程监理的唯一服务对象。

3.2业务范围

篇4

周志慧

(江苏鑫缘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江苏盐城 224000)

【摘要】在市场经济下,建筑企业采用以往传统、守旧的计划

管理模式已无法满足现代建筑项目的管理需要,以至于暴露出诸多

问题,严重阻碍了我国建筑工程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文章就我国建

筑工程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改进措施作简要的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建筑工程;问题;措施

我国经济增长一直呈高速增长态势,而且,从国家整体经济发

展状况来看,我国的工业生产、建筑、零售销售等基本面情况总体

保持良好,这意味着中国经济未来几年继续快速增长的潜力很强。

近年来,我国经济形式呈现出市场主体多元化、经济活动国际化特

征带动了社会城市建设发展,在此背景下,建筑业得到了飞速发展,

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也面临着极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建筑工程管理的地位也日益提升。我国建筑工程企业积累了丰富的

管理经验,并取得了很好的发展。但是,建筑工程管理还存在很多

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因此,建筑企业只

有自觉规范质量问题,加强设计、施工中的质量控制,才能减少与

避免质量事故发生,提升企业形象。

一、我国建筑工程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1、建筑行业对工程管理的忽视

建筑企业迎来了一个良好的发展机遇,大部分的建筑企业将自

己公司的的项目承揽量作为该公司企业发展的标准,但是在不断承

揽项目的过程中,却忽视了对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视,最终导致了企

业运行成本的提高,工程造价的提高,施工进度缓慢,工程施工管

理混乱等问题。最终不仅不能让企业的业绩在良好的经济势头下快

速的发展,以致导致建筑企业业绩的严重下降。所以,建筑行业应

该对建筑工程的管理有足够的重视,用新的理念来推行工程管理在

建筑工程中的重要作用。

2、质量责任关系不严谨,奖罚制度不明确。

建筑工程管理中,没有明确的确认个工作人员的责任,质量与

责任挂钩不紧,造成工作人员责任感的淡薄,直接影响到工程的总

体质量。同时,还缺乏健全奖罚制度,造成工作人员敷衍了事、潦

草施工的心态。只有加强考核,制定严明的奖罚制度,切实落实该

赏的赏,该罚的罚才能确保工程质量。

3、建筑工程中对核算的忽视

在建筑工程中,工程支出的预算是非常重要的。现在很多的建

筑公司企业在竞标成功之后,往往只注重工程进度,为了提高施工

进度,忽视一些细微的环节。建筑公司只强调工程方案的实施和速

度,不能认真地对待工程中的核算问题,这使得很多的建筑工程在

核算上出现很多的问题,这一点是必须引起建筑企业公司管理者的

注意。

4、建筑工程管理体制的不完善

建筑工程管理中,管理体制的确定是其中的重要环节。因为建

筑工程的管理是建立在一套完整的、符合工程实际的工程管理体制

上的,如果没有事先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符合工程实际的管理体制,

那么工程管理便无从谈起。如今很多的建筑企业为了提高企业利润,

节约人员开资。对建筑工程中的很多部门进行费用的削减,其中管

理部门所占的比例很大,管理费用的削减直接导致了管理部门人员

的不足。一旦长时间管理不足,将导致管理体制的缺失,最终导致

建筑工程管理名存实亡,在建筑工程中只能停留于表面的管理,不

能起到真正的管理作用。

二、改进措施

1、强化人力资源管理

目前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尤其需要加强对人力资源的管理。针

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和方法:人力资源规

划与设计方法、人力资源甄选与配置方法、人力资源招聘培训与开

发方法、人力资源激励方法、人力资源绩效评估方法、薪酬管理方

法等。施工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有其自身的特点。

2、加强资金与资产管理

资金是企业资产的货币价值反映,是企业生存的血液。资金管

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资金管理的范畴和方法主要包括:

(1)资金需求量的预测

施工企业是资金密集型的企业,其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需要大量

的资金,由此形成大量而繁多的物资财产,必须在对这些资金资产

的管理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一些建筑施工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资

金的支出渠道也比较复杂,其资金需求除可以按照一般方法预测外,

也可以根据发包方的概预算和以往本企业的经验比例(如毛利率、

间接费用比例等)来确定。

(2)收入的管理

取得收入是企业经营的目标,也是企业资金的流入。施工企业

收入管理的目标在于扩大边际贡献且加速资金回收。常用的管理方

法包括本量利分析、保本分析、边际贡献分析、敏感分析等。而对

于加速资金回收的管理方法主要体现在对应收账款的管理策略如合

理制订信用政策等。

(3)成本的管理

现代管理的总目标是改进成本信息质量、内容、相关性和及时

性。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是根据施工企业的总体目标和工程项目的具

体要求,在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对工程项目成本进行有效的组织、

实施、控制、跟踪、分析和考核等管理活动,以达到强化经营管理、

完善成本管理制度,提高成本核算水平、降低工程成本、实现目标

利润、创造良好经济效益的目的。由此可见,加强工程项目成本管

理是施工企业积蓄财力、增强企业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2、创新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理念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改革与创新,首先需要企业高层领导、管

理者给予足够的重视与支持,进一步加大经费投入,改变以往传统、

守旧的管理思想与计划管理模式,树立创新意识,积极引进、培养

现代化管理人才,充分体现项目管理创新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

为各项管理活动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与保障。此外,施工企业应根

据自身的特点与经营、发展需要,综合考虑社会经济环境与市场发

展趋势,以企业的长期发展为根本目标,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创新工

作的顺利实施、落实到位,最后制定具体的管理创新方案并通过长

期的实践、分析与总结,不断加以改进、完善,以此提高建筑工程

项目的管理水平,促进企业发展。

3、提高在岗人员的综合素质与业务能力

在建筑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中,管理部门的人员配备必须以高

素质、专业化为标准,施工企业应严格执行持证上岗制度,以此保

证各在岗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能够充分满足项目施工进度控制、成

本管理、质量监控、安全管控等各项工作的需要。此外,施工企业

还需定期开展素质教育、业务培训,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设立培训

部门,以此巩固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与业务技巧,强化其电算化操

作与网络技术的应用能力,同时培养一线施工人员文明施工、安全

生产的意识,规范生产操作与个人活动,为项目的施工与管理打下

坚实的基础。

4、实行项目管理责任制

目前,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规模较大、施工技术与工艺较

为复杂,从而大幅增加了项目管理的难度与工作量。对此,施工企

业必须优化组织结构、减少管理层次,同步实行项目管理责任机制

与绩效考核制,将管理责任充分落实到各个生产岗位,明确不同环

节、不同工序的管理任务与目标,通过定期开展的绩效评估、考核,

调动、激发管理人员的积极性与责任心,从根本上提高项目管理工

作的效率与质量。

参考文献

[1] 田景富,郑实. 建筑工程管理的质量控制要素[J]. 科技

信息(科学教研),2008,(01)

[2] 罗纯文. 对建筑工程管理的几点看法[J]. 中国新技术新

产品,2008,(14)

[3] 刘建国. 浅谈建筑工程管理[J]. 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

2004,(01)

[4] 张玮,杨哲. 工程项目管理的现状、发展趋势及对策[J].

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11)

篇5

关键词:工程质量;项目管理

中图分类号: TU1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是通过项目策划、项目控制,使质量目标、进度目标、费用目标和安全目标得以实现。鉴于建设项目的一次性,为了节约投资,达到节能减排和建设预期目标的实现,建造符合需求的建筑产品,作为工程建设管理人员,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工程项目管理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的重要性。

1.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现状

我国建筑企业由于长期受传统计划经济管理体制的影响,其项目管理水平还处在比较低的层面上,存在较多问题,突出体现在管理不合理,组织不科学、经济效益低、管理方法落后、人员素质低等。

1.1人员素质低

我国的建筑企业队伍素质整体较低,并且结构层次也不尽合理。首先,高等教育以上的学历人员不多,而大、中专学历者占绝大多数;其次,存在着重视工程技术人员,轻管理专业人员的倾向,在缺少高素质的工程技术人员的同时,合格的项目经理等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的人员更为缺少。

尤其对于现在来说,建筑业是一支劳动密集型的行业,一线的操作工人技能水平较低,特别是农民工的素质急待提高,这已成为工程质量提高不上去的一个主要因素。因为建筑工程的现场施工任务主要由农民工承担,其中相当一部分人员是刚刚放下锄头就来工地的农民,文化程度很低,并且其中的大部分人员未经专业的培训。这些不进影响到工程质量,而且容易出现事故。

1.2安全管理不规范,出现隐患

根据建筑工程事故统计分析,有一半以上的事故原因是“三违”(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造成的,尤其是职工违章作业冒险蛮干在其中比重最大。尽管大部分职工在长期的建筑施工操作中,安全经验已经较丰富,企业各类岗位安全操作规范也日趋完善化,但随着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的应用,一些旧的安全操作规范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施工的需要,存在生产和安全的脱节现象。

1.3管理模式不合理

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继承了许多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管理模式,以行政手段和硬性指令代替科学的管理方法(其中大型国企和央企在这一点上尤为明显),违背了工程建设的客观规律,使建筑施工企业无法根据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优化配置生产要素,导致资产利用率低,成本急剧上升。

1.4资源管理薄弱

建筑承包单位人力资源管理还相当薄弱,有的没有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人才,有的没有指定相应的制度、措施及办法等。项目经理普遍缺乏项目管理的系统知识,法制意识、技术意识、质量意识、安全意识淡薄。有的项目经理团队意识淡薄,个人英雄主义严重,从而挫伤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对于机械设备、材料等方面的管理,也存在突出的问题,许多承包单位建立了内部租赁公司或者租赁站,对机械设备、周转材料,实行内部资源市场运作,总体情况是好的,但突出的问题是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比较薄弱,隐患较多,超负荷使用设备的现象比较突出。

2.项目管理的具体措施

2.1重视进度管理

工程项目能否在预定的时间内交付使用,直接关系到项目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发挥。人为因素、技术因素、材料和设备因素、机具因素、地基因素、资金因素、气候因素、环境因素等都对工程项目的进度产生影响。针对上述情况,作为管理人员应充分考虑施工过程中的材料、天气、人员以及其他资源配备情况,编制合理具体的进度计划,计划进度至少阶段应精确到月、分部精确到周、分项精确到日,并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计划施工,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计划不是流于形式,应付检查,而是施工的有效指导方向。

2.2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在项目实践中,建立科学经营决策机制,严格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提高施工管理的风险意识,加强在施工过程中的管理措施,减少风险的发生是降低建设工程成本,提高效益的有效措施。

施工企业应该预先对重大项目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论证,对可预见以及不可预见的风险逐项进行分析研究。企业领导应当避免武断,采用科学决策。要重视各部门及施工队的建议和意见,确保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合理性,最大限度地避免施工过程中可测与不可测的各类风险。

鉴于我国建筑行业的实际情况,施工企业和业主在整个工程实施过程中存在不对等的现象,施工企业进入建筑市场进行经营时要作好充分的防预风险的准备,以技术水平、管理水平、社会信誉和合理报价等情况开展竞争,保证工程风险降至最低。

2.3加强建筑工程成本管理

企业内部要制定劳动定额,根据工程量套用公司内部劳动定额,计算出人工总量。控制好人工总量,就能控制好人工费用,从而达到控制工程成本。加强材料管理,建立限额领料制度,严格材料出入库管理,对施工现场耗用较大的辅材实行包干。提高机械设备和周转材料的利用率。定期对施工机械检查、维修、保养,租赁的设备或周转材料用完以后立即归还租赁公司,既加快施工工期,又减少租赁费用。为达到缩短工期、提高质量、降低成本的目的,正确选择施工方案是关键,在施工过程中努力寻找各种降低成本、提高工效的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 在施工中严格做到:按图施工,按规范施工,严把质量关,确保工程质量,减少返工造成人工和材料的浪费,精简管理机构,减少管理层次,节约施工管理费。

2.4提高人员素质

我国的建筑业现金仍然是一个劳动密集型的企业,对于人员素质的提高是刻不容缓的。建筑企业管理部门人员的配备都要以专业化为标准,必须要具备专业知识和网络技术应用能力,必须经过专业培训才能上岗。管理部门人员才能有能力依据项目总体目标对所承揽的工程进行进度和质量控制,以便使工程项目的工期和质量得到保证。

基于一线操作工人的技能水平低的现状,建筑企业可以设立专门的人员素质培训部,专门对一线的操作进行技能和安全工作培训,并且在基层管理中实施有效的绩效管理策略,以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为标准进行奖罚,促使基层操作工人自觉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

2.5制定安全管理措施

加强施工工程的安全管理,制定确切可行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措施十分重要。根据施工生产特点、工程特质制定详细的项目安全风险预测及相应的保证措施,并对项目风险进行分解,把安全责任落实到各部门、班组及个人,以便在项目实施全过程更好地管理。加强安全教育及培训,做好生产前的安全技术交底,生产中实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安全检查,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生产预案,做好监管。

坚持安全管理原则,安全与生产同步,管生产必须管安全,安全寓于生产之中,并对生产发挥促进与保证作用。坚持“四全”动态管理,安全工作不是少数人和安全机构的事,而是一切与生产有关的人的共同事情,缺乏全员的参与,安全管理不会有生机,效果也不会明显。生产组织者在安全管理中的作用固然重要,全员性参与安全管理也是十分重要的。因此,生产活动中对安全工作必须是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动态管理。

3.总结

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包括风险、投资、合同、进度、质量、人员等多方面的工作,涉及设计、监理、施工、设备、物资、运营等部门和单位。因此,只有各方通力合作,切实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成本管理、进度管理和安全管理,才能保证建筑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为企业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建筑工程项目管理[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建筑工程经济与企业管理[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篇6

[关键词]工程项目;人力资源管理;配置

[中图分类号]F27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1)45-0035-02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中国建筑市场体系进一步健全,市场秩序进一步完善。建筑施工企业全面推行了工程项目管理制度。工程项目是施工生产要素与现实结合的场所,施工领域里的问题集中反映在工程项目上。因此,全面提高工程项目的综合效益,有赖于对工程项目的有效管理。以往项目管理仅仅停留在对项目所需要的物质资料进行管理,忽视了“人力”这一对项目的成败起着决定性的因素。但在新的项目管理体制下,“人是管理第一要素”已成为大家的共识,人力如何配备,如何管理使其发挥最大的效能,已成为实现项目效益的关键。而工程项目的人力资源配置与管理便成为是工程项目管理的主要内容之一,其效果直接关系着工程项目的整体效益。

1 工程项目管理与人力资源配置

1.1 工程项目管理的内涵

工程项目是最常见也是最典型的项目类型,是项目管理的重点。工程项目管理是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以最优的实现建设工程项目目标为目的,按照其内在的逻辑规律对工程项目进行有效地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的系统管理活动。工程项目具有特定的对象,有时间限制,有资金限制和经济性的要求,拥有特殊的组织和法律条件,具有一次性、复杂性和系统性等特点。

1.2 工程项目的人力资源配置

在工程项目不同阶段要求有不同水平的员工配置和不同技能的配置,一般来讲,工程项目可分为三个阶段。具体来讲,第一,在计划阶段,团队仅仅需要几个人,主要是项目经理和一两个有经验的建筑师或总工程师。在这个阶段,有经验的建筑师或总工程师以及开发商通常要求员工具有所必备的管理专门技术。第二,在分析阶段,要求团队成员要具备良好的分析技能和非常好的解决问题技能。在此阶段,项目团队通过增加专业技术人员并且选择关键用户而得以扩大。如果工程项目属于大型或者复杂的项目,项目团队应该被分成较小的团队,以便通过分工而使得小团队能够更加集中于组织的不同领域。第三,在实施和施工阶段,工程技术人员、工人和质量控制人员需要增加很多,此时项目团队达到最大人数。不同团队增加的工程技术人员需要同现有的团队一起工作,并且把原有的设计方案进行实施,实现从设计图纸变成实际的工程项目的过程。

2 工程项目管理的核心人员配置

2.1 项目经理的权利与责任

项目是一次性的整体任务,它的成功离不开强有力的领导,而此责任的承担者就是项目经理。项目经理在项目管理中起着战略性的作用,其素质及能力高低是能否实现项目团队高效运转和项目目标能否成功的关键。项目经理的责任是确保工程承包合同及企业规定的目标实现。项目经理对工程质量、进度、成本、安全等负有直接的领导责任。项目经理的主要权力包括经营决策权和生产指挥权、物资采购和询价权、人事权、分配权、内部索赔权、财务决策权。

2.2 项目经理的选拔

项目经理的选拔是团队建设中最重要的一环,正确挑选适应项目特点的项目经理是管理好项目的重要保证。项目经理的产生,应根据项目的需要、干部管理章程和权限,对具备条件者进行选拔、任命。施工单位的项目经理,可以视项目大小,由公司经理、副经理、正副总工程师、工程处主任或主任工程师、施工队长甚至有经验的工长等担任。项目经理可以由上级任命或委任,也可以由个人自荐、考核合格后由主管单位领导任命,还可以在企业内部或外部招聘,通过招标竞争也可以。项目经理选中后,必须由项目的主管单位或工程项目承包企业的法人代表与项目经理签订书面合同,明确责任权利及奖惩事宜,报有关部门批准后方能生效。

2.3 项目班子的构成

建筑工程项目作为一个系统,有其整体性。这就要求有一个管理的保证系统,来统筹与协调项目建设的全过程及有关各方面的活动,实现全部目标。然而处在这个管理系统之中的,不应该只是项目经理一人,而应该是一班人,即一个战斗的专业集体,这里称之为项目班子。施工单位项目班子包括以下成员:①项目副经理。协助项目经理工作。②施工计划负责人。负责组织编制和控制进度计划,管理施工现场,进行调度工作。③合同负责人。负责签订合同、洽商修改合同、处理合同纠纷、索赔等决策。④成本控制负责人。负责编制成本计划,制订降低成本计划和措施,督促实施,进行成本分析与决算等。⑤各级物资供应负责人。负责编制供应计划、采购、订货、运输、存储与保管决策。较大的建筑工程项目应在各负责人(经理)下设相应的职能机构进行管理。

美国项目管理学会(PMI)在20世纪90年代初设立了“项目管理知识体系”,在“项目管理人员关键能力表”中规定,一个真正的专业项目管理人员必须具备范围管理、时间管理、成本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风险管理、质量管理、合同管理、交流管理、集成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2.4 项目班子人员的选用

(1)人力资源管理与雇佣形态

雇佣模式形态的建立是决定如何甄选的重要标准,也决定了未来工程项目组织中不同人员,包括项目经理、项目班子成员多方面的关系,决定了未来项目组织运行效率。一般来说,人力资源管理基本雇佣关系形态主要有三类:官僚式、市场式、家族式。其中官僚式将员工视为部属,有明确的等级观念,通过层层分工的组织链进行管理;市场式将员工视为承包商,通过合约实现工作系统管理;家族式将员工视为亲人,通过协商和长期雇佣作为主要运作形式,分工不细,以个人自行协商为主。这三种方式适用于不同性质或者不同规模的企业,可以根据需要选用。

(2)项目班子人才甄选的模式

人才甄选的策略模式是决定项目班子成员是否符合项目运作要求和组织效率的重要方面。其核心工作应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项目需要何种人才;第二,对项目现有人才与预期中的相比较看是否能够匹配;第三,如果引进或者招聘新的班子成员或者项目成员,是否能够有效地配合与协调;第四,建立现有班子成员或者项目成员的绩效评估、培训等机制;第五,如何解决引入新的成员与项目管理班子的冲突和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问题。这些都是在项目班子成员甄选过程中的主要问题,需要在实践中加以考虑。

3 工程项目管理的人员配置

企业工程项目的人员,主要包括劳务队伍、外包公司,他们不直接隶属于企业,均为独立的机构和法人。随着建筑业用工制度的改革,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向建筑市场,由于建筑施工劳动力需要总量大,特别是一线工作多属于重体力劳动,因此大量的农民工进入到建筑施工中,成为工程项目人力资源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大多数建筑项目一线操作工人使用农民工的比例达50%~60%。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企业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建筑用工制度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单一固定的用工模式,逐步形成了以自由职工为主体、外部施工队伍(以下简称外包队伍)为主要施工力量的弹性用工格局。

3.1 工程施工项目劳动力现状

随着国家和建筑业用工制度的改革,建筑业企业逐步形成了多种形式的用工制度,包括固定工、合同工和临时工,并且已经形成了弹性结构。农民工到企业中来,不仅不增加企业的负担,而且还适应了建筑施工和施工项目用工弹性和流动性的要求。建筑业用工的变化,也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和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提供了机会。

3.2 劳务分包企业

根据建设部2001年4月28日的第87号令,建筑业企业的资质分为施工总承包、专业承包和劳务分包三个序列,其劳务分包企业就是施工项目的劳动力来源。

按照国家规定在建筑业企业中设置劳务分包企业序列,分专业设立13类劳务分包企业,包括:木工、砌筑、抹灰、石制作、油漆、钢筋、混凝土、脚手架、模板、焊接、水暖电安装、钣金、架线等作业分包企业,并对其进行分级,确定了等级和作业分包范围,要求大部分技术工人持证上岗率100%,这就给施工总承包企业和专业承包企业的作业人员有了可靠的来源保证。按合同由劳务分包公司提供作业人员,主要由劳务分包公司进行劳动力管理,项目经理部协助管理,这必将大大提高劳动力管理水平和管理效果。

参考文献:

[1]张文贤.人力资源总监——人力资源管理创新[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2]美国项目管理协会.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指南[M].卢有杰,王勇,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第三版,2005.

[3].浅谈工程项目中的人力资源管理[J].电力建设,2007(2).

篇7

绿色建筑是新时期建筑行业发展的重要建设理念,本文在基于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理念的基础上,对我国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建设的工程管理以及评价体系的构建进行了分析与阐述。

关键词:

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评价体系

基于“低碳建筑”、“绿色建筑”、“节能建筑”等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提出与执行,我国建筑行业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在此背景下,对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建设工程管理以及评价体系的研究,对我国建筑行业的优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建设工程管理分析

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主要是指绿色建筑工程项目从计划、设计到施工、运营维护再到拆除、改造的整个过程。在此过程中实现对资源、材料、环境的最大限度的节约与利用,并为建筑工程项目使用者提供环保、舒适、健康的环境[1]。因此,在于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建设进行工程管理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实现优化。

1.1加大绿色建筑工程建设的开发管理

开发管理是建筑工程项目建设管理工作中的首要环节,也是核心环节。在此过程中,可从以下几点实现绿色建筑建设工程管理的优化:其一,在工程项目设计规划前期,工作人员应对市场发展情况、社会需求、施工地理与自然环境等因素进行全面调研与分析,用以为绿色建筑建设目标与要求的确立提供真实、准确的依据[2]。其二,结合建筑地区建设工程政策、规范,在基于调研与分析的结果上设计建设方案,并对方案的可行性进行评估与确立。其三,根据建筑工程建设目标、建筑工程属性以及建设要求,明确各部门工作职责,并最好基础准备工作,用以提升绿色建筑建设标准。

1.2实现绿色建筑工程建设设计方案的优化

在绿色建筑工程方案设计管理中,应立足于可持续科学发展观,对绿色建筑工程建设所涉及的各项资源,包括水资源、原材料资源、用地资源、电以及煤炭等能源进行全面考虑与规划。并有效利用周围条件与自然资源进行科学合理设计,如根据地区气候变化设计房屋朝向、建筑密度等,用以提升绿色建筑设计管理的优化发展。

1.3注重绿色建筑工程建设的施工管理

建筑施工管理作为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核心内容,对绿色建筑整体建设与管理具有直接影响作用。在此过程中,建筑施工企业以及有关部门应对整个工作环节与内容,包括施工计划、施工设备、施工安全、人力物力资源管理等进行全面、细致、严格把关,并依据建筑要求与相关规定,采用合理的先进手段进行预防与监控。

1.4强化绿色建筑工程建设的运营管理

在对绿色建筑进行运营管理时,首先应监理完善的绿色建筑运营管理系统,实现对建筑设备、电力系统以及绿化设施的标准化、系统化、规范化管理。同时,对建筑工程项目各项设施进行定期检测与维修,用以保证各工程系统作用的有效发挥,提升资源配置与使用的优化性与实效性。

2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建设工程管评价体系的构建

2.1确立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建设评价标准

相对于普通建筑工程项目而言,绿色建筑不仅注重建筑工程项目本质作用的发挥,更注重建筑工程的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生态平衡与使用的舒适性。因此,在构建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管理评价体系时,首先应确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包括建设阶段中对资源的使用、设备与材料的标准、工程工艺技术标准、施工技术以及建筑性能评价标准等,用以为绿色建筑的有效评价提供规范化、明确性准则。

2.2科学制定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建设评价原则

评价标准以及评价体系的确立与构建需要遵照一定的评价原则进行有效设计与调控,用以保证绿色评价体系的客观性、真实性与准确性。因此,结合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建设流程、绿色建筑要求以及工程管理内容可知,在绿色建筑评价体系构建中需坚持科学设计原则、合理性原则、执行可行性原则、便利性原则以及综合性原则,用以保证评价方式、评价内容、评价标准的有效性与完善性。

2.3构建完善的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建设评价体系

首先,根据建设工管理需求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通过构建评价模型,为绿色建筑设计、规划、施工以及运营维修的评价提供有效依据。其次,设置多层次评价标准,对工程项目整体进行全方位、多层面评价,用以保证结构的准确性与真实性。此外,依据设计原则,从建筑评价体系整体出发,对评价体系各环节进行规范与设计,实现评价体系的优化与完善。

3结语

总而言之,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社会生活与经济建设的重要战略方针。绿色建筑的深化推进,迎合社会建设需求,是新时期我国建筑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此发展背景下,绿色建筑工程管理与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完善与优化已成为人们研究的重要课题,有利于为我国绿色建筑稳定与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芦辰,付光辉.基于风险分担的绿色建筑投资风险评估模型研究[J].价值工程,2015(10):262-264.

篇8

建筑项目一般具有工期长、资源众多等特征,还会出现许多的“不确定因素”。为了保证建筑项目得以顺利的实施, 应用Microsoft Project软件在建筑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在关键路径法(CPM) 和项目评审技术(PERT)的基础上进行工期、资源、成本管理。

【关键词】Microsoft Project 建筑项目管理 计算机技术

1 引言

建筑项目一般具有工期长、时间跨度大、资源众多、项目干系人众多等特征,同时在整个建筑项目从可行性研究到项目立项、项目实施到项目竣工的过程中,还会出现许多的“不确定因素”。为了保证建筑项目得以顺利的实施,提高建筑行业的创新性科学行发展,越来越多的计算机技术被广泛的应用到建筑项目管理中。而Microsoft Project2010软件更是其中的佼佼者。

Microsoft Project2010是微软公司推出的Officer办公套件中的一款项目规划管理软件。它在关键路径法(CPM) 和项目评审技术(PERT)的基础能能够以excel表格的形式自动生成网络图、横道图、资源需求曲线,并在项目过程中进行有效的跟踪和控制,是项目进行工期、资源、成本管理的有效工具。

2 建筑项目工期管理

对于建筑项目来说,工期管理是重中之重,一旦建筑合同签订,也意味着竣工时间的不可更改,哪怕是工期延误一天,都会受到相应的罚款。因此,Project软件的强大功能更多的是体现在工期计划和管理方面。

首先还是利用WBS工程结构分解,将整个建筑工程项目分解成若干个分部工程、分项工程,乃至到不可分解的各个工序或活动。接着,将各个工序或活动进行排序按事件的发生顺序编排,可以是开始――开始(即同时开始型)、完成――开始、结束――结束(即同时结束型)。然后再设置各个工序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和工作日历。在这个设置的过程中,Project提供了许多的模板可供参考,而一旦填入相应的数据之后,屏幕的右边就会自动的生成相应的横道图、网络图,如果某个工序的工期安排比较紧,该道工序的横道图就会自动的描红,提醒软件的操作者重新调整和设置时间。

而在建筑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可以通过工作点检查等方式来查看项目工期是否延误或超前,然后以关键路径作为基础,调整后续工序的时间,以求达到整个项目的工期依旧可控。而Project良好的动态工期管理,能够更简明易见的实现从plan(计划)――do(实施)――check(检查)――adjust(调整)的控制过程。

3 建筑项目资源管理

Project软件可以将整个建筑项目的资源根据材料资源和工时资源建立资源库,再通过资源分配将人、财、物等资源分配给各道工序。而对于资源的动态追踪又可以和工期控制紧密的联系起来。Projct分别根据每个任务的工程数量、劳动定额、台班定额、材料消定额,并结合市场情况,计算出各工序所消耗各种劳动力工时、械台班量和材料用量。

例如,若出现工期延误的现象,则需要调整作业班子或增加相关的材料和人力资源,若出现资源的过度使用,在Project软件的横道图上依旧会以红色出现,从而要求软件的使用者结合工期控制的基础上,对资源进行重新分配和调整,达到资源的最优化使用。

4 建筑项目成本管理

成本管理和工期管理、资源管理三者之间相互制约又相互联系。对于建筑项目来说,成本分为两大类: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而这些成本的计算,大多数是通过资源乘以工时实现的。

任务的成本=任务的固定成本+工时×工资率×数量

使用Project软件可以对建筑项目的成本进行管理,控制人工耗费、机械耗费和材料耗费,一般这部分耗费的控制是结合上文的资源控制和资源追踪与分配来实现。

5 结束语

Microsoft Project软件凭借其操作简单跟踪调整方便等特点,能够大大的缩减建筑项目管理过程中复杂与繁琐的人工操作,在众多建筑工程企业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尤其是Project 2010版的推出, 使操作更为简单快捷, 可视化人机交互界面更趋人性化和完善, 功能更为强大,必将给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带来更多创新性发展与技术变革。

参考文献

[1]彭舸.运用Proj ect对工程项目进行资源控制管理[J].民营科技,2008(03):71,76.

[2]严循光.Microsoft Project2000项目管理软件在桥梁施工管理中的应用[J].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2004(06):53-54.

作者简介

陈红霞(1974-)女,壮族。现为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从事高职计算机技术相关专业教育教学和研究。研究方向为软件工程与管理、网络信息安全。

篇9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造价;全过程管理

一、引言

时代的飞快发展也大大增加了建筑工程的数量和需求,虽然建筑工程能够解决人们的住房等问题,但是,建筑工程的建设过程中也产生了许多负面的影响。其中,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项目造价全过程管理还不够完善。我们都知道,因为建筑工程项目从投资决策到投入使用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而在建筑工程的建设过程中经常会遭遇追加投资的问题,除此之外,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一系列纷繁复杂的问题,以及竣工结算过程中的诸多扯皮因素,也加大了发生造价突破预算的可能性。这在一方面使得建筑工程项目造价的圆满管理会受到影响,另一方面建筑工程项目的进度、质量和安全也可能会受到影响,所以建筑工程项目造价全过程管理是十分有必要的。

二、我国建筑工程项目造价全过程管理的现状

1、追加投资现象严重

国内当前普遍存在忽视项目计划前期造价管理和控制的现象,因而都是建设之后再进行账目计算,算账严重滞后。因此,在建项目常常会出现二次投资的现象。导致很多项目完工时投资计划的资金严重不足,成本超支,从而使项目工程预期效益滞后,不利于提高工程项目的运行。

2、现场签证混乱

因为存在部分工程监理人员缺乏对预结算知识和成本管理的认识,对于签证和结算往往忽视了其依据的重要性。在建筑工程项目造价管理时盲目签证,甚至存在未加以审核后便确认的情况发生;与此同时,存在部分制造假签证而设计对应名目的部门,仅仅在项目结算的时候办理签证,而真正需要办理签证的问题上却没有办理;甚至还存在施工单位办理的签证毫无依据。施工时,造成混乱的签证工作,严重影响了建筑工程项目的正常实施。

3、结算人员水平未能及时与时俱进

在预决算编制过程中,编制方法对建筑工程有一定的影响,每个工程都需要适合自己的预决算编制方法。随着施工技术的发展,新型的施工设备被逐渐应用到建筑工程中,对设备的管理水平也在不断加强,劳动生产率也在不断提高,这样施工阶段施工人员就会逐渐减少,这些因素会使临时的工程发生变化,造成工程投资失控。

三、建筑工程项目造价全过程管理措施

1、做好建筑工程项目造价的事前控制

在选择设计单位的时候,一方面设计方案的观察研究必须以合理性为原则,技术力量必须以可靠性为原则,另一方面,经济因素要以科学性为原则。尤其是在《建筑工程五方责任主体项目负责人质量终身责任追究暂行办法》出台后,设计人员过于保险,过度体现安全性冗余原则,导致浪费过多的资源。虽然部分设计单位在设计的过程中注重控制资源使用量,可是因为设计者缺乏现场实际经验,成本意识淡薄,所以设计方案中不可避免的会形成浪费,因此,由于变更的问题,导致项目建设过程中没有有效控制项目造价管理。另外,在项目运营时,许多设计师对运用维护费用欠缺考虑,虽然在设计方案中设计了限额,产生效果显著,可是同时也增加了项目维护费用。因此,对使用价值工程和产品功能的重视是必不可少的。在保证最低成本的同时确保实现醒目产品功能,提高产品价值有效性,所以,必须以经济合理性原则为重点进行设计。总之要对整个工程造价进行管控的起始点应为设计环节。在该环节中应重注项目的经济性,从该项目所拥有的各方资源入手,尽可能地利用和选择已具备的物质资源。在项目的设计阶段除了尽可能地利用好多方资源之外,也应该对整个建筑材料市场进行合理地预估,只有这样做才能够改变现存的控制不严问题。

2、加强施工阶段的成本管控

首先,不仅要对施工完成的工程量按时进行计算,与此同时,同步办理进度款手续;另外,设计单位认可的变更资料必须经过工作人员认真审核和整理,与此同时,也要详细分析变更的结果,还要处理好反索赔以及索赔工作;与之相对应的,将施工过程的记录、文件以及图纸完整保留,为顺利施工提供可靠的依据,有效解决项目过程后期出现的问题,进而处理好索赔工作。

其次,对中间支付的付款和计量工作正确的完成。项目工程中的招标材料、施工合同以及投标预算等使建筑工程项目的中间支付有凭有据;现场施工情况以及季度是建筑工程项目中间支付的基础和前提;再加上施工进度的审核必须保持合理性和科学性,有效评估施工质量和人力资源管理的兼顾性,合理跟进和检查项目实施,同时还要以变化的环境适时调整施工计划;对中间支付报表科学计算,同时对劳动力使用、合理配置设备、材料等及时跟踪和控制,比较和分析施工现场情况和项目图纸之间的差别,应当按照施工合同和招标文件的要求付清施工项目款项,及时完成计量工作。

再次,对工程现场签证以及变更进行严格控制,由于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过程中,为了满足业主的需要,对项目工程施工进行合理调整和控制,从而确定工程数量和功能。可是设计工程项目的过程中必须完成技术评审,同时还要准确进行经济核算,保证施工方案的合理性和科学性,进而提高工程变更增加费用的利用效率,加强管理,防止浪费。不仅如此,项目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会有现场签证问题产生,但是在实际签证办理的过程中,要以施工合同为依据,确定补充协议和招标文件,对签证的条款要反复仔细审核,保证在合理范围内调整施工合同,满足施工双方的要求,从而为工程造价索赔提供依据。另外,还要遵循现场签证办理准则的要求,审查签证,确保签证有据可依,防止各种多报或假报等现象的发生。

最后,遵循项目建设科学规律,正确评估项目建设,稳定有序的实施项目计划,以此保证科学有效施工,进而提高工程项目社会和经济双重效益。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当前我国建筑工程项目造价全过程管理中追加投资现象严重、现场签证混乱、缺乏技术革新的理念等方面的问题难度比较大,耗费时长较长,同时,外部客观原因影响较大。因而进行建筑工程项目造价全过程管理的时候必须符合相关的制度规范,减少客观因素的影响。做好建筑工程项目造价的事前控制、加强现场施工造价管理、严格控制工程造价的结算环节等方面的项目造价全过程管理在建筑工程上的应用,都是非常必要的。不仅如此,在对建筑工程项目造价全过程管理中,科学设置投资计划,对造价的过程数据进行正确的分析,提高造价管理的预见性,防止建筑工程项目受到造价失控的影响而威胁整个项目的进度、质量和安全。

参考文献:

[1] 薛依东. 工程建设项目投资中的造价控制[J]. 中国建设信息,2006(13).

[2] 尹海文. 浅谈建设项目投资决策阶段工程造价的管理[J]. 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03).

[3] 陆宁.苏川川.徐菲.罗岚. 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内工程造价的投资控制[J].价值工程,2010(10).

[4] 王文明. 工程项目建设的投资造价控制与管理[J].山西建筑,2005(03).

篇10

关键词: 工程项目; 投资控制; 控制体系;动态造价

中图分类号:TU72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工程投资管理即工程造价管理、工程成本控制,是工程投资能否取得预期效益的关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程造价工作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在我国工程造价管理过程中, 长期存在着概算超估算、预算超概算、决算超预算的“三超”现象, 给建筑工程投资效益的提高带来困扰。因此,要将以前投资控制只重视事后结算变为事前控制为主, 事中控制为辅, 同时建立健全各有关单位的投资责任制, 实行对建设项目全过程的投资控制和管理。在项目实施阶段需要对投资控制给予足够的重视,为实现该阶段的投资控制目标,建设单位必须制定有效的对策和措施。

一、建筑工程投资管理失控的原因

1、投资控制体制存在缺陷

领导投资决策不科学,未经严格工程预算,盲目投资。设计单位在设计阶段虽做了工程概算甚至细化到预算,但由于缺少对设计方案造价指标的控制约束,导致设计保守、投资偏高。同时相关设计单位、施工企业与建设机构没有良好的交流沟通,树立统一管理目标则令盲目投资事件频繁发生。 一些监理机构由于较少深入至决策投资分析阶段,仅仅对工程施工质量水平、建设进度实施管控,因而进一步增加了投资失控可能。 就设计方案相关造价指标,由于欠缺约束管控,令投资成本较高,且存在设计滞后、相对保守等不良问题。 加之工程无法如期完工、费用利息持续提升,将令工程建设陷入恶性循环,并形成较大经济损失。

2、工程投资方式不科学

目前较多工程项目投资基于定额管理明确, 该类静态、传统、滞后成本价格管理方式,与快速发展、更新的市场经济环境无法良好适应。虽然各地造价管理部门也通过定期一些调整系数或补差来达到与当前的工程造价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和运用还不能及时提供造价管理人员所需的信息,难以实行与国际惯例接轨的实物法预算编制,因此,这种静态、滞后的价格取定方法,无法满足日益变化的市场经济要求。不同水平的承包商依据同一定额编制不同工程的价格,无法区别承包单位在不同地点、不同工程上的价格差异。

3、合同管理有失规范

相关合同内容条款欠缺良好的严密公正性,履行阶段中,双方存在对条款事项认识差异,对工程项目的高效、畅通实施产生了不良影响。 无法体现合同条款的法律管理效益,导致工程投资建设中常常存在违法操作行为。一方面,合同条款不够严密,实施过程中合同双方对合同条款的理解不一,影响工程顺利进行;另一方面,对合同的法律性认识不足,有法不依。由此也造成了建筑行业中行贿较为严重的局面。

4、造价管理人员素质较低。

我国现有的工程造价顾问或咨询公司,其主要业务大多是依靠定额进行工程预、结算的审核。其人员往往只具有从事概预算工作的资格。因此在部分地区推行工程清单模式的造价管理工作中, 暴露出来的一个最大问题就是不适应现代造价管理的要求。

二、控制投资应采取的措施及对策

1、建立建筑工程项目投资控制的知识体系

建立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建筑工程项目投资控制的知识体系, 使其成为造价管理专业从业人员的专业资质培训认证的主要内容, 可以对造价管理专业从业人员的知识能力进行评估, 从而提高造价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这是解决现阶段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薄弱的当务之急。

2、充分利用动态造价信息系统进行投资控制

设计阶段的投资管理对整个工程起着决定性作用,设计阶段几乎决定了全部随后的费用。在设计阶段, 影响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是设计方案的优化程度,。工程项目从开工至竣工是一个较长的过程, 国家的宏观政策以及地方性法规的变化都会影响建筑市场买卖双方的供求关系, 从而引起投资要素、利润及风险费的调整, 最终影响到工程的造价。因此, 在造价信息系统的指导下, 造价部门应在工程的量价分离上进行认真研究。统一量有利于公平竞争, 所谓动态造价信息系统, 是在使用计算机的条件下, 由人机组成, 对工程造价信息进行搜集、传输、加工、保存、维护和使用的系统,既可以代替人工繁琐的各种日常业务处理工作, 也能为管理人员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 成为领导者进行决策的支持系统

3、合同管理合理规范

合同的法律性要完备,合同完整。工程说明书应尽可能做到详细、明确、技术上要求切实可行。受聘的造价顾问或咨询公司也应格守公正的职业道德,防止片面依从业主意愿,故意压低承包商价格。所以合理地制定标底和评标是保证投资得以控制的重要手段。这既保证了承包商的合理利益,有益于工程的顺利进行,实际上也间接地维护了业主的利益。

4、培训造价人员的综合素质

先进国家的造价顾问或咨询公司一般都拥有在工程中积累了丰富管理经验的人才,高技术职称人员所占的比例较高。并经过严格的认证过程,一般能达到精通法律,善于管理、有技术专业、具备施工、安装各种专业知识,能进行技术经济分析,熟练掌握计算机技术的运用。其服务范围能满足从项目的前期论证、项目实施管理以及后期评估等一整套造价监理与控制内容的要求。

5、做好投资决策程序的管理

在工程建设前期要认真做好可行性研究, 对项目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对比、分析, 进行经济评价, 使建设项目在技术上先进, 经济上合理, 具有可操作性。在审查投资的过程中, 严格按照项目的立项审批制度和程序办事, 进而从源头上控制和管理好工程造价

建筑施工企业若想在建筑领域不断开拓市场,促进自身发展,不仅要提高财力、物力方面的竞争力,更要关注企业人才方面的竞争力,这就要求施工企业必须大力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制定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建筑工程投资管理是一个全过程动态管理,参与者众多。要提高工程投资的效益,需各参与方共同努力,在工程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动态控制的及时性,合同管理的规范性,造价从业人员综合素质等方面多下功夫,并落实到建设过程的各个环节、细节,相信我们的建设项目投资效益会有一个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张苏斌.浅谈业主对地铁项目设计阶段的投资控制[J].铁道标准设计,2010(11).

【2】吴龙生.强化项目投资控制提高投资效益[J].生产力研究,20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