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儿童生活教育范文

时间:2023-09-19 16:49:3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特殊儿童生活教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特殊儿童生活教育

篇1

关键词:智残儿童;培养;生存技能。

残疾人的就业与生存问题,越来越引起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出台了一系列帮扶残疾人的政策与措施,残疾人就业比例逐年增加,但智力残疾儿童的就业却是不容乐观。我认为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

一、传统观念

在人们的意识里智残儿童就是什么都不会做的废人。孩子除了上学一回家就被关在家里,弄给他吃,侍候他穿。智残孩子走向社会成为另类,人们用鄙夷的目光看,父母不愿随他外出,怕人瞧不起,丢人现眼。绝大部分家长都抱无希望放弃的思想态度,即使有精力也只会放在医疗上,而不会花精力去教育和培养。学校大部分无智残职业教育课程,根本谈不上技能培训。老师缺乏职业意识,职业能力的培养。老师们认为,保证智残儿童的安全,让他们学会生活自理就已经不错了。大家都认为对智障儿童进行职业教育是浪费时间和精力的,以致学生毕业后无岗位可适合,无法融入正常社会,常常由家里养着。

二、学校方面

目前是每个县区办一所特教学校,招收聋哑与智障儿童,规模不算大,各校靠政府拨款维持正常运转,没有余力增添职业技术教育必需的实验实训设备,职教资源匮乏。按照师生比例,每所学校仅只能配备语文、数学、厨师、值班人员等教育教学专任教师,对于外聘技术人员进行多个职业培训却无能为力。每个学校,每个班级学生的年龄跨度大,更为严重的是,因为生源问题各校管理各自为政,缺乏一个协调的机构,使得各校之间专业设置不合理甚至交叉重复,流于形势,恶性竞争。

三、社会因素

智残儿童对外就业最大困难就是对外联络环节。我国为提供扶持残疾人就业的单位企业实行了许多优惠政策,并在税收等方面有明确的优惠措施,但大部分企业和单位宁愿捐款捐物献爱心做慈善事业,却不愿接纳落实残疾人,特别是智障儿童。政府对扶弱助残出台了优惠政策,但在具体操作方面并没有提及。智障儿童在工作中发生了不愉快的事情,在关爱残疾人的社会中,企业和企业领导会被推到风口浪尖之上。企业及企业领导怕担也担不起这样的舆论及经济风险。

据统计中国有1300多万残障人士,其中有600多万是正在接受教育的,有70%以上属中、轻度智障。扬州、上海、杭州等几座大城市均对智残儿童中的中、轻度智障儿童进行过职业培训,并且就业率达70%以上。实践证明,智障儿童是可塑造的。经过培训和学习同样可以自食其力。成为现实社会中正常的劳动者。

(一)家庭重视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作为残疾孩子的亲人应不离不弃,应充满信心地接纳残疾孩子。家长不能鄙视、冷漠,对孩子的小小的进步应放大它,鼓励他。作为家长应多带孩子走出家门,走向社会,让他们多与人接触,多听人交谈,多观察事物,使他们的耳、口、眼、鼻、手、脑都活跃起来,这样可以使他们的大脑更兴奋,四肢更协调。例如经常带孩子逛超市,上游乐园玩耍等等,开阔视野,放松心情,开发智力。在家里抓好每一次可训练的机会,指导孩子的行为、习惯。例如:怎样摆放碗筷,怎样上厕所,认识家用电器,会称呼亲人。家长还应放下自卑的包袱,主动多与学校联系,向老师说说孩子的特点与进步,了解在校的情况,学习康复训练知识,对学校的教育教学提出意见和建议。家长自己也应摆好心态,不能急于求成,不能有攀比心理,记录下每一个活动,每一点进步,给孩子多鼓励,多表扬,多支持,多帮助。

(二)学校培训

《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的颁布,在课程开发上明确了国家课程校本使用的校本的课程开发的原则,在课程导向方面强调了功能性和社会参与性。以人为本,尊重生命是当代社会的突出特征。关注智残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让残疾学生尽快融入社会,既是新课程改革的主旨和素质教能的要义,更是社会发展的应有品格。学校应改革语文、数学、体美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结合学校的实际,地区的特色和学生的状况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课程设置体系和课程内容。课程的设置应以生活化、有意义为教学原则,从学生本体生活逐步延伸至家庭、学校、社区生活。课程设置时应根据智残疾儿童的生理与心理特点,多层次,小步子的循序渐进地进行,低年级阶段应注重文化教育和生活自理课为主,强化康复训练;中年级以文化教育为主,康复训练课,劳动训练课,基本的生活劳动技能;高年级以文化教育,增加劳动技术教育,掌握技能,为了使学生能稳定的工作,一定的技能是必要的,良好的行为养成,职业素养应具备,所以学生进校门就要长期地对他们进行行为养成,劳动观念,职业素养方面的强化训练。

上海、扬州等城市成功的职业教育给了我们启示,但我们不能一拥而止,鹦鹉学舌地照搬,而应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设置课程。其实有相当一部分特教学校设置在县城,随着建立生态城市,绿色城市等一系列口号的提出,城市绿化,苗圃等不断走进人们的生活,园艺可成为智残学生就业的一个渠道,掌握浇灌、修剪、清扫等简单的工序。县级特教学校还有大部分学生来自广阔的农村,智障学生也有一定的模仿能力。来自农村对农作物从播种到收获的过程,以及牲畜家禽的喂养方法有直观印象。我们何不利用农村的丰富资源培养学生的治虫、种菜、施肥、除草、喂食等简单的种植技能,使他们成为新时期的合格农民。

学校应与行业、企业、事业单位办学和社会各方面联合办学;学校还应对家长进行教育孩子方面的培训,职业训练时与家长分工合作;学校还应利用教育部门、残疾人联合会,民政部门的合作,得到他们的扶持,并能利用社区自然支持,充分调动各种可能的人力资源。积极将学生引向校外,让他们充分地接触社会,与企业建立长期实习,见习制度,与有关学校开展互学交流,联谊活动。将自强建业的残疾模范请到学校,用典型事迹感染学生,激励学生。学校应大力宣传智残学生。开展残疾学生志愿者活动,开展义工活动,为社区、街道义务清洁卫生,为敬老院的老人打扫卫生,理发,整理衣物,使智残学生学会沟通,学会自理。

篇2

关键词:特殊儿童 家长教育 误区 做法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6-0259-01

特殊儿童也叫缺陷儿童或残疾儿童,是指听力、肢体、精神、视力等有残障或病症,需要特别护理的小孩。研究表明,家长主动参与对特殊儿童的教育,对儿童进行早期诊断、早期干预、早期训练,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因此,特殊儿童的家长要从特殊儿童的身体和智力的实际出发,及时给予他们教育和训练,让他们成为适应社会生活、自食其力的劳动者,让他们成为社会有用之才。

1 特殊儿童家长参与教育的误区

特殊儿童家长是儿童最主要的教育者,是特殊儿童生活中最早遇到的重要他人。特殊儿童家长参与对特殊儿童的教育,不仅能使家庭获得更多关于特殊幼儿发展的优势和劣势的信息,能有目标和有针对性地促进特殊幼儿的发展,而且有助于为特殊儿童的发展构建和谐一致的教育环境,促进特殊儿童积极健康的发展。然而有很大一部分特殊儿童家长,要么参与积极性不高,要么不知道该如何参与,甚至有些特殊儿童的家长把教育的责任完全托付给康复机构的老师。这就出现了这些孩子往往进步速度较慢,情绪波动较明显,相反,家长参与程度较高的特殊儿童,其康复训练效果较明显,在训练中较配合,情绪较稳定。因此,对特殊儿童的教育,单靠有限有康复机构的老师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动员家长的参与,调动家长参与教育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只有这样,效果才能事半功倍。

2 家长参与特殊儿童教育的一些做法

2.1 调整心态、转变观念

有特殊儿童的家庭,无论是在生活上还是在教育上,都给家长增加了很大的压力。有些家长情绪上表现为不安、沮丧、恐惧;心理上感到失落、无助、伤感。甚至有些家长一下无法接受这样的事实,不愿面对大众,为了保护孩子,不让孩子与外界接触,害怕受到别人的冷眼;不让孩子参加室外活动,害怕孩子受伤。这样无形中就抹杀了孩子的天性,让孩子失去了感知外界丰富多彩的世界权利。因此,家长要调整心态,转变观念,不顾影自怜,要多鼓励孩子,帮助孩子树立自信,激励孩子奋勇拼搏。

2.2 了解特殊儿童的心理特点

了解孩子,走进孩子的内心,才能对正下药,更好地对孩子展开教育和引导。特殊儿童常见的心理特点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特殊孩子缺乏自信,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在成长的过程中,当他们发现自己身体上与其他正常的孩子不一样时,当他们发现别的孩子轻松能做到的事情自己花很大的力气却做不来时,他们就会对其他孩子产生羡慕,随后越来越多的挫折会对他们造成一定的打击,使他们越来越缺乏自信,自卑的心里也慢慢产生。

其次,特殊孩子的自尊心较强,容易受伤。因为身体的缺陷,他们渴望得到人们的关注,渴望得到尊重。不经意的只言片语,一个眼神,一个动作,都有可能会刺伤到他们的幼小的心灵。所以,特殊孩子的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尽可能地给予孩子更多的关注和关爱,尽量保护他们那颗容易受伤的心。

第三,特殊孩子的依赖心理较强。由于身体的原因,在生活中,特殊孩子渴望得到更多的关怀与帮助。于是他们潜意识里有一种依赖的心理,在家里,他们依赖父母、兄弟姐妹和其他家人;在学校,他们依赖老师和同学。

2.3 转变角色,主动参与特殊儿童教育

家长既是父母,又是老师,他们是孩子生命中最重要的人。特殊儿童的家长要面对现实,摆正心态,积极对孩子进行教育和引导,耐心对孩子进行康复训练,给孩子更多的父爱和母爱,相信“爱会创造奇迹”。

2.3.1 关爱不溺爱,给予孩子无差别的教育

家长对特殊孩子给予关爱和呵护是必要的,但要爱之适度,否则会适得其反。过分的溺爱会让孩子缺乏自信和自立能力。因此,在家里,父母尽可能公平一致对待每一个孩子,不要因为特殊孩子就特殊对待,让特殊孩子从小要就生存在一个公平的环境中,

2.3.2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培养孩子坚强的意志

生活中当特殊孩子遇到困难、遭受挫折时,家长要多给孩子鼓励,帮助孩子选择坚强,与孩子一起战胜困难,切忌过于怜悯,凡事代劳。同时家长应多给孩子讲一些残疾人走向成功的事例,让孩子看一些励志影片,给孩子灌输精神粮食,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培养孩子坚强的意志。

2.3.3 为孩子提供学习的机会,让孩子学有所成,得以安身立命

上帝是公平的,它在关闭一扇门的同时会为你打开另一扇窗。特殊儿童虽然在某方面有缺陷,却往往在另一些方面比一般人灵巧。如,失聪的人视觉特别敏锐,失明的人触觉和听觉特别敏锐,自闭儿有的在数理方面具有资优的表现。因此,家长要尽可能地给孩子提供受教育的机会,让他们接授良好的教育,使他们能学到一技之长,在社会上得以安身立命。

2.3.4 鼓励孩子参加群体活动,促进情商发展

让孩子参加活动,融入群体,不但可以开阔孩子的视野,丰富生活内容,更重要的是会使他们学会交往、学会与人相处,感受团队的力量,增强责任感,增长适应社会的生存本领。

2.3.5 配合学校教育,家校教育同步进行,以达教育效果最优化

篇3

关键词:幼儿园;特殊儿童;教学策略;研究

国家在特殊教育篇章明确指出:因地制宜发展残疾儿童学前教育。那么,如何实现学前特殊儿童平等地享有受教育权利,让学前特殊儿童接受适合于自身独特需要的教育,使他们的自身素质和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不断提高呢?

一、提高特教教师能力素质,为特教做充分教学保障

合格的师资力量是发展特殊幼儿教育的基础,从我国目前的学前教育师资情况来看,普遍缺乏特殊幼儿教育知识和技能的训练,这种偏弱的师资状况远远不能满足我国学前特殊教育的发展需求。因此,必须加大学前教育师资力量的投入,改进我国特殊幼儿教育的师资现状,改革学前教师培养模式,增强学前特殊教育知识和技能的训练。(1)对所有学前教育的知识与技能进行整合,在幼儿师范教育课程体系中,增设幼儿特殊教育课程;(2)加强对在职幼儿教师的培训工作,使在职教师掌握与学前特殊教育相关的知识和技能;(3)严格实行学前特殊教育的“教师资格准入”制度,完善特殊教育教师的考评制度,为学前特教事业的良好发展提供数量充足的、专业化的、高水平的幼儿特教师资力量。

二、注重特教幼儿的差异,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1.了解特殊儿童,把握幼儿特殊需求

教育取得成功的关键在于充分了解幼儿。作为特教教师,应首先调查班级内每一位儿童的基本情况,了解他们的性格特征、兴趣爱好、学习基础等。例如,智障儿童的个体差异较大,就算同是轻度智障的儿童,他们在学习中表现出来的特殊需求也不尽相同;智障儿童本身存在的差异性较大,他们在记忆能力、思维能力、知觉感知等方面的发展存在不平衡,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方式了解幼儿,如,分析幼儿的作业,与幼儿进行谈话、交流,平时加强对特殊幼儿的关注等,以分析和研究每一位幼儿的个性特征,根据幼儿特征实施针对性教学。作为儿童特殊教育教师,要为他们的发展制订详细的教育目标,选择有效的教育措施,构建完善的教育评估体系,提高特殊儿童自主运用知识的能力。

2.制订教育目标,体现差异性、全面性

教师在制订教育目标时,不但要注意目标的差异性,也应注重全面性。要求特殊儿童在同一时期学习同一知识内容时,达到不同的层次和标准。例如,在教学“通过实物认识数字”时,面对特殊儿童和正常儿童,所制订的教学目标应有所区别。特殊儿童只需要认识实物个数和数字即可,设置分层次目标的目的在于因人制宜,使每一位儿童都能各有所长、各有所取。教学目标的差异性,要求幼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实现目标的具体化和层次化,并针对不同层次的幼儿提出不同的目标及要求。此外,学前教育目标还应具有全面性,对于特殊教育儿童来说,全面性不但包含认知目标的设定,还包含情感体验、缺陷补偿、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目标设定。

3.创设游戏环境,满足特教儿童的需要

特殊儿童本身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而游戏是深受特教儿童喜爱的教育教学方式之一,需要教师运用各种儿童游戏来促进幼儿身心的发育和发展。为了促使幼儿主动参与游戏活动,教师要为特殊儿童创设和谐、良好、适宜的游戏环境,使之符合特殊儿童的心理需求,以适宜的环境弥补儿童生理上的不足。作为特教教师,一方面要注意环境的安全性,如,在创设户外游戏场所时,一定要注重户外环境是否舒适和安全,尽可能满足特殊儿童的使用需求,为他们提供充足的交往机会。例如,盲童需要对周边环境进行探索,应尽可能地提供柔软的设备;肢体残疾儿童需要活动场所地面平整,应建立相应的轮椅通道。另一方面,教师要为特殊儿童营造宽松自由的活动氛围,也就是满足幼儿参与活动的心理环境,可以让幼儿大胆游戏、放松身心。

4.发挥助学伙伴作用,做到共同成长、进步

助学伙伴是幼儿特殊教育过程中的重要力量,其作用不可忽视,它不但可以帮助残疾儿童解决学习与行动方面的一些困难,而且可以使特殊儿童在交往中开阔视野、认知社会,并增加他们对生活的体验。同样,对助学伙伴来说,在帮助特殊儿童的过程中,可以培养他们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优良品质,有效促进儿童的自我成长。助学伙伴可以采用个人帮扶,也可以采取合作小组的方式,从各方面给予特殊儿童以学生和行动上的帮助与照顾。选配的助学伙伴和合作小组应热情、耐心、有爱心、品学兼优,协助教师帮助特殊儿童参与校内各种活动;在教师指导下帮助特殊儿童预习新课、复习知识,帮助他们完成课后练习;协助教师对特殊儿童进行缺陷补偿,经常为其阅读相关报刊及课外读物,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等。

三、多途径丰富教学手段,增强教学方法的直观性

特殊幼儿由于自身缺陷的原因,会在学习方面存在诸多困难,因此,特教教师应针对他们的缺陷为其采取补偿方法。例如,采用形象教学法,增强课堂教学的直观性,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保持他们稳定的注意力,为其创设和谐、愉悦的学习环境,让幼儿在自由、民主的氛围中学习和活动。教师可以采用各种教具、学具、实物、挂图、多媒体等,创设直观、形象的教学情境,帮助特殊儿童理解和掌握知识,促进他们的语言及情感意识的发展;还可通过屏幕投影和视频展示等方法,变抽象为形象、化复杂为简单,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将幼儿难以理解的知识呈现在他们面前,以拓展特教儿童的知识面和视野。例如,视觉障碍儿童可以使用现代的教学技术,调动其听觉、触觉等其他感官进行活动,实现缺陷补偿。

总之,我们幼儿教师要从思想上重视对特殊幼儿的教育,并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学习先进教学理念和思想,并进行积极的尝试摸索,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特教水平,真正保障特教幼儿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田友谊.特殊儿童教育的反思[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9(01):78-79.

[2]孟万金,刘在花,刘玉娟.推进残疾儿童教育公平任重道远:四论残疾儿童教育公平[J].中国特殊教育,2007(02):54-56.

篇4

一、服务型实践教学体系的主要内容及实施策略

(一)将伦理教育融入专业教育之中。

教育共同体固有的伦理特性使得特殊教育的各个环节广泛存在着道德与利益、善与恶、应有与实有、道德与社会历史条件等矛盾冲突[2],唯有将伦理教育融入特教师资培养的各个环节,才能培养出既有较强实践操作能力又有高尚职业情操的新型特教师资。为此,我校特教专业的老师们通过编撰专业伦理教材,进行职业伦理的理论教育,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特殊教育工作的地位、性质和意义,了解特殊教育工作的平凡与伟大之处,提高他们对本专业职业道德规范的认识;通过观摩特教影片、参观特教机构、为特殊儿童送教上门、到特殊班级当义工、去偏远地区的特教学校顶岗支教等活动,引导学生体验从事特殊教育工作获得的职业幸福感和荣誉感,在陶冶其专业道德情感的同时锻炼他们的职业道德意志,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

(二)建立康复训练室、特殊教育学校、特殊教育康复机构和特殊儿童家庭四位一体、统一协调的实践教学体系。

我校特殊教育专业不仅强调学生专业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而且重视其专业道德的教育与养成;不仅注重发挥传统的校内康复训练实训室和特殊教育学校的育人功能,而且积极拓展校外特殊教育康复机构和特殊儿童家庭这两大专业实践基地。这种四位一体、统一协调的实践方式,为学生创造了更多接触特殊儿童、了解特殊教育现状和亲自进行相关专业实践的机会,使他们的专业情感和专业实践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得以提高。因此,本模式是探索我国高等特殊教育师资养成性教育的一次尝试,对于开办特殊教育专业,但是没有直属于自己的临床教学实验基地的特教师资培养单位来讲,这种模式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公益性、经济性和灵活性,是优质高等特殊教育师资培养可采纳的重要模式[3]。

(三)依托基地,服务社会。

特殊教育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纵观特殊教育的先进国家和地区,个别化、生活化、支持、生活质量等观念早已深入人心。我国特殊教育也在朝这些方向发展,由于多种原因,社会对特殊教育的关注和支持力度逐步加大。新形势下,传统的从理论到理论、从书本到书本的人才培养模式早已不适合特殊教育实践的需求。因此,临床操作能力强,能思考和处理多种教学情境,满足特殊儿童多样化教育需求,理论与实际有机结合的新型特教师资是特殊教育师资培养追求的必然目标。我校特殊教育专业特别注重发挥各类实践基地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鼓励师生大胆地“走出去”,把众多实践基地作为平台,在增强自己的专业实践能力,提升自己专业情感的同时,通过师生双方的实际行动服务社会、回报社会。

二、服务型实践教学体系解决的主要问题

(一)解决实践教学中,重实践能力培养、轻职业伦理教育的问题。

我国传统的特教师资培养往往极其倚重理论知识的传授,除了重庆师范大学、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等极个别学校外,国内高等特殊教育师范生的培养大多采用从理论到理论的模式,学生在校期间接触特殊儿童的机会很少,虽然偶尔也会有一些实践活动,但是这种所谓的专业实践往往是走马观花式的,直接导致特殊教育的临床教学和管理经验匮乏。而在比重极其有限的实践教学活动中,常常存在重视实践技能的培养、忽视伦理教育的问题。我校特殊教育专业的服务型实践教学体系为师生双方创造了广泛接触特殊儿童、体会特殊儿童及其家庭种种独特际遇的机会,在与他们互动的过程中很好地培养专业道德情感,磨炼职业道德意志,最终转化为积极的专业道德行为。

(二)缓解特教机构师资短缺、专业理论水平不足的问题。

我国现代特殊教育起步晚,发展水平较低,至今不少特教机构(尤其私立的康复机构)仍然面临着资金不足、师资缺乏、办学经验不足、专业技术缺乏等问题,本市的特教机构在这些方面的问题更严重。针对这种情况,我校特殊教育专业从2010年3月起至今,组织、协调本专业骨干教师,为本市自闭症儿童康复中心和聋儿康复中心进行教师培训,共计200余学时,主题涉及“智障儿童的评估及智力品质的培养”、“自闭症谱系障碍的干预方法”、“行为矫正的原理与方法”、“手语及其在特殊教育中的应用”、“游戏及其在特殊教育中的运用”、“感觉统合训练”等。这种以高等特殊教育专业为主体,通过特教师生与基层特教机构的频繁互动进行学习和研讨的方式,不仅提高高等特殊教育专业的教学质量,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克服基层特教机构师资不足、理论知识缺乏的弊端,在优势互补的诸多活动中,开创了良性互动的局面。

(三)缓解特殊儿童家庭的压力。

家庭是特殊儿童生存和发展最基本、最重要的场所,家庭教育的成效将极大地影响其他任何形式的教育。任何家庭都面临着或多或少自身很难意识和解决的问题,特殊儿童家长、家庭面对的压力和挑战尤为大。目前社会提供给特殊儿童家庭的支持系统还很不完善,社会对于这类儿童的关注程度还不够高。特殊儿童及其家长在康复治疗、教育训练、法律援助、政策支持、资金援助等方面得到的社会支持十分有限,某些特殊儿童及其家庭处于被动、回避、等待及无奈的状态。在服务型实践教学体系观的指引下,我校特教专业的师生本着服务社会的原则,免费送教上门,对特殊儿童进行个别辅导,为其家长提供教育咨询和教育技能培训,缓解特殊儿童家庭的压力。

(四)解决康复训练机构、特教学校、校内康复训练室和特殊儿童家庭很难协调一致的问题。

在我国目前特教实践中,康复训练机构、特教学校、校内康复训练室和特殊儿童家庭几乎处于各自为政的状态,虽然偶有沟通,但是这种交流缺乏系统性,很难做到围绕共同关心的特教问题,开展多主体间充分的交流与合作。在服务型实践教学体系中,我校特殊教育专业的师生成为积极的活动者,我们开放校内康复训练室,为特殊儿童家庭提供训练场地,为特殊学校及康复机构提供康复训练与教学设备,并提供专业训练技术及教学理论支撑。对特殊儿童进行诊断与评估,针对评估结果,实施个别辅导教学,并为特殊儿童接洽适合于该儿童的康复机构或特教学校。他们组织策划家庭学校的联谊活动,邀请康复训练机构与特殊教育学校共同参与,相互之间进行专业问题的探讨,构建四位一体、统一协调的教育模式,促进特教事业的共同发展。

三、服务型实践教学体系的实施效果

特殊教育专业学生通过特殊教育从业人员伦理教育,各项实用、高效的教师通识性或专业的职业技能训练,掌握合格的特殊教育教师和相关的特教康复及管理人员应具备的各种教学能力和技巧,把所学得的理论知识与实际运用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将专业知识和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转化为具体的职业行为方式,并使之趋于规范化。

(一)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得到明显提高。

特殊教育学生能够进行接案,熟练地运用诊断评估工具,有效地组织教学活动,正常开展个别与团体教学。学生运用独特的构思,设计出盲文摸读辅助教具、自闭症儿童结构化教学沟通板等一系列教学用具,获得特殊儿童的喜爱和家长及学校的一致好评。熟悉特殊儿童的各种类型,根据不同障碍类别进行专业护理,并给予特殊儿童家长正确的指导。学生通过实践能力的培养,提升到理论层面,形成科研论文,并对实践教学活动进行反思。学生多次参加省级和校级职业技能大赛,屡获嘉奖。

(二)师生的职业情感明显提升。

我校特教专业的师生们广泛参与助残日活动、自闭症日宣导活动、残奥会宣传活动、特教机构和特殊儿童家庭的个训等活动。这些专业实践活动,使师生双方置身于特殊教育的诸多真实情景,增加了对特殊教育的感性认识,进一步理解了发掘特殊儿童潜力,使其平等参与社会的意义。师生们普遍反映,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学到了不少书本以外的知识,促进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对于特殊教育专业,也由最初的不了解甚至排斥,逐步转变为喜欢从事这一职业。在与特殊儿童及其家庭接触的过程中,他们的专业情感和专业实践能力也在潜移默化中得以提高。

篇5

【关键词】重叠影响;特殊儿童;家校合作

【中图分类号】G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17(2014)03-0045-03

【作者简介】万谊(1977-),女,江苏南京人,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讲师,心理学硕士。

美国学者乔伊斯・L・爱波斯坦基于生态学的解释框架和科尔曼的“社会资本”理论提出了重叠影响阈理论。爱波斯坦认为,家庭、学校和社区这三个背景实际上对孩子以及三者的状况之间的关系发生了重叠影响,[1]而且这三个背景对儿童的成长发挥着不同程度的影响。至于彼此重叠的范围大小与深浅程度, 则取决于时间发展与个体行为特质两个因素。(见图1)[2]

在这样的模式下,家庭、学校、社区都应注意其对儿童的教育责任,同时更应重视彼此之间的联系与沟通。基于重叠影响阈理论的启示,对特殊儿童家校合作应加强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突出特殊儿童的主体地位,形成良好的合力

(一)尊重特殊儿童差异性,扬长避短

重叠影响阈理论的核心概念是“关爱”,即家庭、学校、社区共同建立关爱的团体来促进儿童的发展。该理论将儿童放在了中心地位,一切的运作都是以“爱”儿童为出发点,最终目的就是满足儿童教育所需,促进儿童的成长。

特殊儿童与普通儿童相比,存在更多的差异性和特殊性,特殊儿童所依存的家庭、学校和社区都应尊重其差异性,为特殊儿童提供适宜的教育环境。从家庭方面而言,家长要正确地看待儿童的障碍,对孩子要有合理的期望值。同时家长要减少对儿童的特殊关照。溺爱或过多保护是不利于特殊儿童成长的,应该创造机会让儿童自己动手去完成能力范围之内的事情,尊重儿童合理的意愿和感受,多为其创造交往和学习的机会。从学校方面而言,特殊儿童的心智水平较低,教师应为其量身定做适合个体发展的个别化教育。教育应针对特殊儿童的各项需求全面展开,而不是避重就轻或先后有序。[3]除了要教师全力投入以外,还需要整合各方资源,以保障实施效果。从社区方面而言,要为特殊儿童的融合创造条件。例如配备康复器材、专业的康复服务以及开展多项活动促进特殊儿童与正常儿童的交往和交融。

教育的视角不能过分关注特殊儿童的功能缺陷,要认识到特殊儿童的缺陷之所以能在某种程度或某个方面获得补偿,正是因为每个特殊儿童存在缺陷的同时也存在着发展的潜能。[4]家庭、学校以及社区都应重视特殊儿童的潜能发展,做到扬长避短。家长、教师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应注意观察和发现特殊儿童的优势,并调动一些资源为儿童的优势发展提供机会。

(二)依托家庭、学校和社区,合力促进

重叠影响阈理论将儿童置于家庭、学校和社区关系模式的中心,三者对于儿童的成长来说有着共同的目的和责任。正因为目标的一致性,三个机构应形成合力,以便让儿童在不同机构中接受相同的信息概念,感受到同等的关怀。

特殊儿童由于自身的障碍,其发展更依赖于家庭、学校和社区。但目前特殊儿童家校合作中存在一些误区。首先是流于形式,难达实效。一般特殊学校都建立了家长联系制度,开设了家校联系档案,也会定期开展一些活动,但多半的活动都是以学校一方为主导,家长只是充当配合或是执行任务的角色。另外,社区与学校和家庭的合作更加缺乏。其次,家校教育方式各成体系,缺乏统一。特殊儿童家长由于长期与特殊儿童相处,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教育方式,而这与特殊学校的教育方式是有所差异的。但是由于缺乏有效的合作,出现家长在家里执行一套,教师在学校实施一套的局面,导致特殊儿童难以适应两种体系的不同要求,造成学习和生活上的多种困扰。

按照重叠影响阈理论所示,要摆脱以上误区,唯有使家庭、学校以及社区三个机构形成一股力量。如何形成合力呢?

1. 倡导合作。所谓合作就是家庭、学校和社区为达到共同目的,彼此相互配合的一种联合行动。在这项联合活动中三机构不可或缺,同时需要长期进行。

2. 倡导统一。学校、家庭和社区应传达给特殊儿童较为统一的信息概念,这样特殊儿童容易理解和执行。

二、建立家庭、学校和社区的伙伴关系,形成正确的家校合作观

(一)建立新型的教育伙伴关系,共同参与

爱波斯坦提出,学校、家庭以及社区“良好的伙伴关系能够经受住问题、冲突、辩论和分歧的考验,能够提供解决问题的框架和程序,而且在分歧解决以后,伙伴关系不仅能够维持甚至还会得到加强。如果没有牢固的伙伴关系作为基础,学校里必然会发生的分歧和问题就难以得到解决。”[5]

所谓“伙伴关系”是一种强调在平等和互信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合作关系,以共担风险和共享利益为合作目标。特殊学校、家庭和社区建立了这种关系可以有效避免责任推诿、一方主导、缺乏统一等问题,有利于特殊儿童的发展。如何建立起这种伙伴关系呢?一是强调平等。合作的前提就是平等,即在特殊儿童教育方面,家庭、学校以及社区的地位是同等重要的。因此不应存在谁主导谁,或是谁忽略谁。在平等基础上,应开展实质性的参与。二是强调。“同”是指合作双方的共同目标和利益,“异”是指合作双方本身的优势和特色。[6]无论是特殊儿童家长还是专业的特殊学校,甚至是服务性的社区,在促进特殊儿童成长方面都有各自的经验,但是不能一味地要求谁服从谁,或是要求对方按自己的思路走,而是应该在目标明确的基础上,通过彼此沟通来达到优势融合。三是强调信任。信任是合作双方应该坚持秉承的态度。雷鲍夫法则(也被称为建立合作与信任的法则)指出:“最重要的八个字:我承认我犯过错误;最重要的七个字:你干了一件好事;最重要的六个字:你的看法如何;最重要的五个字:咱们一起干;最重要的四个字是:不妨试试;最重要的三个字:谢谢您;最重要的两个字:咱们;最重要的一个字:您。”[7]在合作过程中,特殊学校、家庭以及社区要以此为标准建立彼此信任。信任的标准一旦降低,不仅会降低合作的效率,而且最终会导致伙伴关系的破裂。四是强调共享。这里的共享包括利益共享和资源共享。建立伙伴关系的最终动力来自于因合作可能产生的利益,因此要充分考虑到特殊学校、家庭以及社区各方的利益,保证在合作过程中各方利益不受侵害,同时能从合作中获取更多利益。另外,每个机构都有自己的优势所在,为了让合作的利益能最大化,就要求特殊学校、家庭和社区将一些资源共享。例如特殊学校有专业教师及技术资源,那么就可以组织培训或是以其他方式让特殊儿童家庭以及所在社区从中受益。

(二)开展多种形式的多向互动,加强沟通

爱波斯坦和他的同事们在收集了各种成功学校合作计划的基础上,归纳了六种学校协助家庭和社区参与关怀学生的途径与框架:加强亲职教育、拓展沟通渠道、组织家长自愿服务、协助家庭辅导、参与学校决策、加强与社会的沟通合作。这六种家校参与模式都强调双向的联结。[8]

参照爱波斯坦的六条成功途径,特殊儿童的家校合作可以采用以下多项互动方式,增加彼此的沟通。一是加强亲职教育。即注重家庭教育,为家庭提供支持和帮助,让家长更了解特殊儿童,为其成长提供良好的家庭环境。例如学校方面可利用资源优势开设家长培训班。可定期组织家长进行不同主题和形式的培训。主题可以包括教育技巧、心态调整、环境创设等;在形式上面也应摆脱单一的教授式,而应该多采用座谈、咨询、亲子活动等方式,这样才能更多体现出平等和互融。而社区方面可通过定期走访,了解特殊儿童家庭所需,为其提供切实的支持。二是拓展沟通渠道。学校通过多种形式将孩子在校的表现及课程情况传达给家长,让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给予配合,同时家长将儿童在家庭中的表现给予反馈。只有达到双向的沟通,才能全面了解特殊儿童的真实情况,寻找出行为问题及其原因。三是组织家长自愿服务。学校吸纳更多的家长作为志愿者参与到学校日常事务中,同时利用家长资源为学校吸纳更多的物质和道义支持。四是协助家庭辅导。在教导特殊儿童学业方面,学校为家长提供在家里参与儿童学习活动的信息建议。例如家访。每次家访的内容以及时间需要事先制定好,要切实根据特殊儿童及其家长的需求为前提。家访结束后要及时总结并记录家长反馈,切勿流于形式。五是参与学校决策。改变家长配合者的角色,让家长作为参与者关心特殊学校的管理、决定以及各项活动。如类似家长协会的组织,倡导家长积极参与到学校的各项工作中。六是加强与社会的沟通合作。特殊儿童家校合作不能忽视社区这个重要的机构。社区为特殊儿童及其家庭和学校提供各种服务和资源,而家庭和学校也能够为社区做出贡献。应发挥社区服务中心的作用,通过其做纽带联络特殊儿童家庭、学校以及社区内其他组织和家庭,让彼此互相沟通,互相受益。

三、发挥聚合效应,实现社会资本的增值

重叠影响阈理论主张家庭、学校以及其他社会组织有其独特的部分,对儿童的发展与教育的影响力是重叠的。[9]爱波斯坦的重叠影响阈理论扩展了科尔曼的“社会资本”理论。所谓“社会资本”就是把社会结构资源作为个人拥有的资本财产。而家庭、学校以及社区三机构之间的互动结果积聚在一起就成为了个体的社会资本。“社会资本可以通过社会联络或社会活动等形式去消费、投资或再投资,其收获可能是学生的学业有了进步、家庭关系得到加强、学校教育质量得以提高或者社区生活因之变得丰富多彩。”[10] 为了让特殊儿童能获得更多的社会资本,就要整合特殊学校、家庭以及社区的资本,发挥聚合效应,使得特殊儿童从中收获成长所必需的资源。那么如何发挥聚合效应呢?

(一)成立专门的家校合作组织

可以由特殊学校牵头,成立一个由学校、家庭和社区共同参与的合作组织。这个组织专门来制定并组织实施伙伴关系计划,更好地联结三机构关系,保证三方的互动。该组织的决策机构须有学校、家庭和社区三方代表组成的委员会担任,以防止出现利益偏差。当然为保证该组织运行的正规性以及合法性,最好是取得相关部门的支持。

(二)建立社区学校

社区不仅是特殊儿童生活的地方,也是特殊儿童融入主流社会的主要途径。因此建立社区学校,能有效地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社区文化交融在一起。社区学校以特殊儿童为中心,把多种有利于儿童学业进步和身心发展的积极因素整合起来,从而发挥各种社会资本,共同促进儿童的成长。[11]社区学校要针对不同特殊需要的儿童开设课程,比如自闭症儿童可以开设游戏课、社交课,听障儿童可以开设手工课等。另外也应开设一些康复治疗课程,比如物理治疗、作业治疗和言语治疗等。另外,社区学校是让特殊儿童更多体验到人文关怀的地方,因此无论是课间、课前及课后,都应有专业人士对儿童及其家庭提供支持和帮助。

【参考文献】

[1][10] 乔伊斯・L・爱波斯坦,迈韦斯・G・桑德斯. 联结家庭、学校和社区――社会研究新取向[A].莫琳・T・哈里楠著.教育社会学手册[C].傅松涛,孙岳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373-374.

[2] 赵福江.中小学家校合作的现状及其对策[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6):58-61.

[3][4] 万谊.适性教育:特殊教育本真的“回归”[J].绥化学院学报,2013,(7):9-13.

[5] 乔伊斯・L・爱波斯坦.创建学校、家庭和社区之间的伙伴关系[A].阿伦・C・奥恩斯坦等著.当代课程问题[C].余强,译.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150.

[6] 薛海平,孟繁平.中小学校际合作伙伴关系模式研究[J].教育研究,2011,(6):36-41.

[7] 乐思蜀.雷鲍夫法则[J].人才资源开发,2010,(2):73.

[8][9] 杨启光.重叠影响阈:美国学校与家庭伙伴关系的一种理论解释框架[J].外国教育研究,2006,(2):76-80.

篇6

本次调研结合前期对__镇__村、__村为主的东部留守流动儿童相对集中的13个行政村以18周岁为分界线的妇女儿童基本情况,突出留守儿童的摸底调查资料统计为基础,采取发放调查表、个别访谈和查阅档档案等形式开展活动。

__市__镇地处__市东南部,地理位置相对偏远,交通枢纽条线稀少。农村主要从事基本农作物种植生产、四青作物收售等常规农业操作,高新技术产业仍在建设中。大部分青壮年劳动力加入了大城市打工队伍中,遗留不少老幼妇孺。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全镇留守儿童人数125人,单亲儿童31人,特困儿童9人,残疾儿童4人。相对应的,农村留守妇女人数众多,不完全统计有432人,其中不乏年龄60周岁以上者居多。

大部分孩童存在隔代监护、单亲监护的情况。其中,隔代监护的有47人,占44.8%;单亲监护的有39人,占37.1% 。

1.父母亲情的呵护不足影响着留守儿童情感的养成。

这部分特殊儿童在成长发育过程中,受其父母职业的不稳定和缺少适当的沟通交流等客观因素影响,遇到学业、生活上的困难或者心理上面的问题,不能及时找到倾诉对象及有效方法,缺少亲情关怀和交流,导致一些儿童表现出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行为孤僻等个性特征,不同程度上或可直接影响儿童性格养成,日后,受不良环境影响,很有可能造成其人格发生变化,给社会稳定造成负面影响。在此次调研中,每个村抽2个孩子进行访谈,数据调查统计中显示,留守流动儿童想念父母的占82.3%,有47%的留守流动儿童父母每半年回来一次,24%的留守流动儿童父母每年回来一次,6%的留守流动儿童父母好几年回来一次,其中,超半数的儿童很少与父母取得联系。

2.亲子关系的失调导致留守儿童的道德情况的变异。

农村特殊儿童人群中,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缺乏对儿童的身心管理监督,加之部分监护人和代养人对留守儿童的道德教育不够,单单只靠学校、政府、社会的宣传工作,还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农村环境相较城市而言,相对闭塞。留守儿童与父母长期分离,亲情关系日趋淡薄,无法在良好的家庭氛围中进行正常的家庭沟通,无法进行正常的情感交流,孩子们往往错失了直接的情感体验,从而难以形成健康良好的道德情感质量,相较于同龄人,这部分孩子的情感表达出现诸多偏差。片面强调个人利益,对家庭、社会、朋友、邻居表现淡漠,缺乏必要的社会责任感。若不能及时正确加以引导,有些留守流动儿童会出现偏激行为,表现出冷酷,甚至导致严重的攻击行为和行为。

1.对未成年的监督和教育管理情况令人堪忧。

在__镇除了少部分特殊家庭(指父母过世、家庭离异而将孩子留给老人)外,很多都是留守儿童,其本身存在的问题隐患各方各面,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农村留守儿童受教育状况。据调查,农村大部分留守儿童的监护人为爷爷奶奶辈,文化程度不高,有的还是文盲或者半文盲,家庭教育意识模糊,大多偏爱,以生活照顾为主,且在知识、能力方面难以承担对孩子的品德培养和学习辅导的任务。二是部分父母认为孩子的教育是学校、社会的事情,自身只要照顾好吃穿等日常所需便可,从一定程度上成为了孩子学习、身心发育的旁观者。

2.家庭教育的松懈,直接影响留守儿童的成长轨迹。

因上一辈的受教育程度不同,农村家庭对于孩子的受教育理念普遍不高,大部分家长视子女自身素质而定,尽量完成国家的九年制义务教育,至于今后的从学道路得看子女的资质水平了。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离的最直接后果,是导致儿童的道德行为长期处于自由放任状态,加之留守儿童与祖辈间的心理隔阂和代养人的疏于管教,许多小过错不能及时得到纠正和制止,继而发展成为严重的道德行为问题。现今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农村群众的精神生活也日益丰富,不仅仅单靠村广播台了解世间动态,不少儿童更倾向于网络虚拟世界。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风气现象严重,处于成长期的留守儿童,因为缺乏正确价值观的引导,往往会迷失方向,深陷其中。一些娱乐场所缺乏有效管理,在互联网、电视、书刊等文化传播媒体中,庸俗、低劣、暴力等腐蚀内容屡禁不止,部分孩童缺乏必要的维权意识,容易成为不法分子的侵害对象,受到意外伤害,会导致农村未成年人犯罪概率上升,影响社会治安。

1.建立农村各层儿童档案和联系卡制度。

村妇女儿童之家应该专门建立儿童(特别是困境儿童)档案,每个困境儿童建立联系卡,联系卡内容:学生的基本情况、家长和监护人姓名、家长和监护人家庭详细地

址、家长和监护人联系电话、家长和监护人务工单位详细地址、联系电话等,村妇女儿童之家要认真对统计信息进行分类整理,归类分档,合理管理,并根据儿童变动情况,及时补充或变更联系卡的有关内容。同时发动属地志愿者与困境儿童开展“一对一”结对活动,通过联系卡制度的建立和结对活动的开展,共同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网络。2.建立健全与农村儿童的谈心制度。

村妇女儿童之家要定期召开巾帼志愿者、帮扶教师、留守儿童、监护人或委托监护人座谈会。结对人每周与儿童会面或谈心一次,详细填好记录卡,对少数学习严重滑坡、人格发展不健全、道德发展失范、涉嫌违法的特殊儿童要制定个别教育管理方案,着重进行矫治和帮助,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开展人文关爱活动。让特殊儿童通过与其他学生一起互动,感受集体的温暖弥补亲情缺失对其人格发展的消极影响。通过定期举行团队活动,举办书画展、演讲比赛、文艺演出等各种活动,组织留守学生积极参与,使他们生活在欢乐、和睦的氛围中,找到回家的感觉,增强学习、生活的信心,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成长的快乐。

3.广泛开展青少年心理道德情感教育系统培训。

积极组织开展秉承中华传统美德思想教育培训,营造良好的道德情感氛围,把道德情感培养与道德知识学习、道德意志锻炼环境紧密结合起来。同时,要将维护儿童权力的相关法规知识纳入各村妇儿之家培训内容,增强各村综治部门小区协管员法律意识,在工作中做维护儿童权利的卫士。充分发挥关工委的协同作用,主动作为,预防和制止少年儿童人身伤害,进一步发挥和完善其管理与服务的功能。充分利用现有课外辅导站的组织机构,形成管理长效机制,为保证少年儿童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建构一个广泛的社会支持系统。

篇7

版块

对象

正常儿童

聋哑儿童

社会情感

1.能够正确认识和表达自己的情绪。

2.能够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3.能够保持稳定的情绪状态。

4.最初,幼儿对自我的认识通常比较乐观、积极,当然也有点过分地高估自己。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的自我概念趋于实际。

5.3岁的幼儿由于其认知发展的自我中心性,自我认识水平还比较低,对自我能力有着过高的估计,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对自己的能力有了比较客观的认识以后,倾向于独立地去做些什么。

1.自卑:由于自身的缺陷,此类孩子更容易偏向自卑。

2.孤僻:缺陷给特殊儿童带来了与正常儿童之间的隔阂,他们常常无意识地将自己排除在正常儿童之外,渐渐形成了独处的习惯,只愿与自己的同类伙伴交往。

3.依赖:一些特殊儿童的家长对孩子的缺陷感到自责,认为是自己的疏忽所致,内心倍感愧疚,所以对孩子过多地呵护和照顾,渐渐促成了孩子依赖的习惯。

4.痛苦沮丧:有的特殊儿童长期沉溺在由生理缺陷带来的负面情绪中,整日忧郁沮丧,丧失了直面挫折的勇气,这阻碍了思维和创造能力的进步。

5.敏感多疑,自尊心强:常常对他人的行为产生误解,总是凭着感性思维对事物表象加以推测、臆想。即便面对与自己无关的事物,也会显露出怀疑、抵触的情绪,并且十分明显地表现在面部表情和语言中。由于自身缺陷,他们渴望他人尊重的同时也害怕别人会歧视自己,他人稍微显露出不尊重就会刺痛他们的内心。

6.暴躁:在受到不公正的对待或曲解其原意时,极易激动,举止冲动,待人态度生硬,乱发脾气,不听劝告,常常情绪不稳定,性情暴躁,一触即发,对人无礼貌,好表现自己。

语言表达

3—4 岁时,幼儿在与成人、同伴交往中往往出现有趣的“集体讨论”现象。表面上看他们似乎很热烈地交谈着,但实际上内容是毫无联系的,或者由他人的谈话很自然地联想起自己所要说的内容,其中却没有任何逻辑顺序。这时,幼儿已有了向别人独立表达思想、讲述自己经验的愿望,但他们常常不敢或不善于在大家面前讲话,所以说起来断断续续,带有很强的情境性。另外,他们的讲述还表现出明显的无逻辑性,如主题不明确,只罗列具体事物或现象等。

 4—5 岁的幼儿,他们逐渐能就某一个主题展开谈话,并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和讲述的重点。幼儿能独立讲故事或叙述各种事情,连贯性、完整性也有所增强,在叙事物时有了时间、地点、起因、经过与结果的概念。 

5—6 岁幼儿讲话的连贯性、逻辑性更为突出。在连贯性、逻辑性发展的同时,幼儿也能逐渐掌握和运用一些说话的技巧,如表情、语调、速度等,这一时期,有些幼儿已能生动、有感情地描述事物了,但这些能力的获得,主要来自成人的培养和教育。

听障儿童获得语言与正常儿童有着根本的不同。对于多数听障儿童来说,如果他们的父母也是听障人,用手语的自然对话情况也许与正常儿童的一样,但是手势交流与视觉交流(如读唇)的相互混合都会影响后期儿童的语言发展。大多数听障儿童的父母是非听障人,也不懂手语。因而父母与儿童互相交流的作用在听障儿童语言获得中就更为复杂。很多听障儿童都是在人生的青少年时期以后才学会手语,他们的语言并非从父母那儿得到,而是从伙伴那儿学来的。

学习能力

3—6岁是养成良好学习能力的关键期。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成人要善于发现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充分利用自然和实际生活机会,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实验等方法,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帮助幼儿不断积累经验,并运用于新的学习活动,形成受益终身的学习方法和能力。

(4~8岁)通过实验发现聋哑儿童依据视觉的鉴别和比较区别重要特征和细节分析的能力,对色彩刺激的视觉记忆能力和视觉辨别能力。对事物间相互关系的概念和认识环境的能力较强。记忆力和抽象思维能力较差,主要是因为聋哑儿童缺少听觉和语言所致。

思维特点

正常儿童思维发展划分为三个主要阶段:直觉行动思维、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

聋哑儿童思维发展也大体这三个阶段,前两个阶段的发展,并不比同龄正常儿童落后,只有在第三个阶段显出落后。思维概括程度较低,很难看出物体之间的更为“一般”的共同因素,和正常儿童相比,他们更显出畏难情绪和缺乏积极性。

教育方式

1.遵循幼儿的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珍视幼儿生活和游戏的独特价值,充分尊重和保护其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严禁“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

2.关注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要注重学习与发展各领域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整合,从不同角度促进幼儿全面协调发展,而不要片面追求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的发展。

3.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既要准确把握幼儿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又要充分尊重幼儿发展连续性进程上的个别差异,支持和引导每个幼儿从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按照自身的速度和方式到达《指南》呈现的发展“阶梯”,切忌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幼儿。

1.要像正常儿童一样进行早期教育:家庭在施行这种教育时,要特别注意聋哑儿童心理活动上的特点。孩子入学前,因失去听觉或无法用语言表达思想,只能凭眼睛的观察,片面理解他们周围的客观事物,所以,难免做出一些错误的判断,也很容易产生猜疑心理或急躁情绪。这时,最需要家长的耐心。家长有必要学习和创造一些生活上经常使用的手势语,配合口型清楚准确的普通话口语,以较为简单的词、短句,同孩子进行语言交往。

2.聋哑孩子的教育方法有别于正常孩子,这其中需要家长更多的配合:一个教师面对的教育对象是众多的,孩子对家庭、对父母的依赖远远大于学校。家长永远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决不能以学校教育代替家庭教育,尤其是对待这些有听力和言语障碍的聋哑孩子。家长如果撒手把聋哑孩子交给学校不管,这些本来更需要关心、爱护和帮助的聋哑孩子就会有一种失落感,天长日久会养成不求上进、放任自流的坏毛病。

篇8

关键词 残疾儿童 自信心 学校教育 家庭教育

中图分类号:B844 文献标识码:A

Training and Education of Disabled Children's Self-Confidence

TIAN Haipeng

(School Of Education Sciences, Xinjiang Normal University, Urumqi, Xinjiang 830054)

Abstract On the basis of importance in understanding children with disabilities self-confidence, you can correct understanding of the disabled children, and take effective ways to help them know themselves appreciated them in family education, set a good example to them by encouraging its unyielding in school education, increase practice, enhance the fairness of education measures such as set up their confidence, so as to promote the disabled children know themselves correctly, strengthening its self-confidence, promote their healthy development.

Key words disabled children; self-confidence; school education; family education

1 残疾儿童树立自信心的重要性

在相同的教育环境下残疾儿童的内心是脆弱的,他们会与健康儿童形成鲜明的对比。残疾儿童自身存在的不足易导致其失落,感觉自己不如别人,很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形成多疑敏感的性格特征。缺乏自信的残疾儿童会厌倦学校教育,逃避课堂教学,甚至不能正常参与社会生活,不但增加了家庭与社会的负担,而且对他们自身造成极大的伤害,因此如何正确地教育和关爱这一特殊群体,应该引起学校与家长的广泛关注。

就中国现状来说,数量众多的残疾儿童缺少足够的特殊学校来提供给他们专业的教育辅导,已有的特殊学校也偏重于残疾儿童技能的培养,忽视了残疾儿童心理素质。专业的辅导性和恢复性的教育机构不仅少之又少而且大都费用高昂,致使残疾儿童不能及时得到良好的教育。针对这种情况,残疾儿童跟班就读成为一种教育普遍现象。虽然国家教委颁发的《关于开展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工作的意见》,重点指出“对随班就读的残疾儿童应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制定和实施个别教学计划”,但是一般学校在教学活动中还是将普通学生与特殊学生混合在一起,这种状况有利有弊。有利的一面就是,残疾儿童能够接触更多的同龄人,交往更多的朋友,容易获得别人的帮助,教师也会对残疾学生进行特殊的照顾等,这有利于残疾儿童拓展视野,增强沟通能力。有弊的一面就是,普通学生不明白残疾儿童的特殊性,经常无意间伤害到他们。同时残疾儿童由于自身存在的缺陷,极易产生压力,使他们感觉难以融入集体,而产生自卑焦虑等负面情绪。因此培养残疾儿童自信心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学校、家庭包括残疾儿童本人都应加强做好这一方面的工作。

2 正确认识残疾儿童是培养其自信心的关键

认识是行动先导,只有正确认识残疾儿童,才有可能采取符合残疾儿童特点的方法和措施有效地培养其自信。

2.1 “残”并不是“废”

培养残疾儿童的自信心,需要我们正确地认识残疾儿童。残疾儿童是正在发育中的、有特殊困难的群体,他们只是在生活上存在困难而不是不能生活的人,要强调的是“残”并不是“废”。残疾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与健全儿童基本一致,他们的身高、体重,各器官的生理功能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他们的感知觉、记忆力、语言能力、想象能力、思维的认识活动、情绪和情感活动和意志活动的进行和发展也都遵循着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不完善到逐步完善的一般规律。残疾儿童在认识事物和改造事物的过程中,也会形成不同的能力、气质和性格。一般来讲,生理上的残疾影响的只是儿童身心发展的速度和水平,却不会使儿童身心发展的过程完全停止。因此,绝不能因为他们存在着缺陷而歧视他们,放松甚至放弃对他们的培养和教育。

2.2 帮助残疾儿童悦纳自我

残疾儿童难以正确认识自己,悦纳自我,这往往是他们普遍存在的问题。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个体之间存在必然的差异性。残疾儿童与健康儿童存在的差异性,使得他们在与同班同学比较的时候,将目光放在自身的不足上,甚至将其放大,不利于他们自信心的培养,因此正确地认识自我是培养残疾儿童自信心的首要条件。作为残疾儿童一定要客观评价自我,在正视自身不足、承认自身缺陷的同时接纳自我、包容自我。

2.3 防止两个误区

残疾儿童容易走入两个误区。一个误区是“自轻自贱”,盲目否定自己。另一个误区就是“自暴自弃”,一味放弃自己。如何帮助残疾儿童走出这两个误区,是学校教育必须注意的问题。教育工作者要引导残疾儿童发现自身的闪光点,明白自我存在的意义,从而树立自信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细微的观察,发现残疾儿童存在的问题,及时采用相应的对策,引导学生积极地认识自我。教师应以鼓励开导为主,在不伤害残疾儿童的前提下,使得他们充分了解自身所处的状况,从而帮助其摆脱困境。

3 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培养残疾儿童自信心的作用

3.1 “赏识”残疾儿童

残疾儿童在学校中接受完教育之后,回到家中父母应该引导他们温习在学校中习得的知识,肯定他们在学校中取得的成果。中国陶行知研究会赏识教育研究所名誉所长、南京婷婷聋童学校校长周弘用采用“赏识”教育的方法,将自己双耳几乎全聋的女儿周婷婷培养成为中国第一位聋人大学生。周弘常说的一句话是:“哪怕所有的人都看不起你的孩子,但你却应该眼含热泪欣赏他,拥抱他,赞美他。”

3.2 家长要以身作则

在家庭生活中,家长要以身作则,做好残疾儿童的榜样。儿童的模仿性很强,父母的言行举止对儿童有很重要的影响。研究表明,残疾儿童会无意识地模仿父亲或母亲的行为,因此在残疾儿童面前,家长要表现出很强的自信心,特别是遇到困难或挫折时,家长决不能在他们面前流露出畏难情绪。

教育学、心理学、行为学研究表明,儿童行为习惯培养、教育从小进行效果最佳。孩子的心灵是一块非常奇异的土地,播上优秀思想的种子,就会获得优良行为的收获,因此,家长平时要十分注意利用各种场合和有利时机,在残疾儿童心底播上一颗善良的种子,为他们将来树立信心打下基础。

3.3 防止溺爱残疾儿童

家长不能因为儿童存在缺陷而溺爱他们。有些残疾儿童因为家长的溺爱恃宠而骄,形成了一种事事假手他人的习惯。当残疾儿童离开了父母的庇护,进入学校生活的时候,不良的习惯会影响他们与老师、其他同学的交往,甚至引起他们的反感。家长在照顾残疾儿童生活的同时,要注重对残疾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有意识地锻炼孩子面对挫折的勇气,为残疾儿童能够适应学校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避免经受更大的挫折。

4 学校教育中培养残疾儿童自信心的主要措施

4.1 保护残疾儿童自尊心

只有自尊,才会自信自强。自尊是一种自我尊重、自我保护,要求他人、集体和社会对自己尊重与爱护的心理。法国启蒙运动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卢梭在他的著作《爱弥儿》中指出:“儿童有它独特的看法、想法和情感,如果想用我的看法、想法、情感去代替他们的看法、想法、情感,那简直是最愚蠢的事情。”对于残疾儿童,站在平等地位上的尊重,是必不可少的。

一方面,残疾儿童因为生理上的缺陷,致使他们比其他人对自尊心有更强烈的需求,渴望获得别人的尊重。另一方面,残疾儿童也更需要良好的榜样。因为残疾儿童具有很强的模仿欲望,所以给残疾儿童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能够引导儿童认识成功残疾人士的事例,从中吸取有益的部分,并促使其融入自身之中。

4.2 鼓励残疾儿童自强不息

自强不息的精神是一个人前进的动力,也是一个人自信的源泉。通过激发残疾儿童的自强不息精神,他们将更加容易树立自信心。独立是自强不息的开始。在课堂教学中,因为教师同时面对几十个儿童,无法做到全面细致的指导,所以残疾儿童的独立能力至关重要。培养残疾儿童的独立能力,首先力所能及的事情要让残疾儿童自己动手,从最小的穿衣吃饭开始,逐步培养他们的独立能力;其次残疾儿童每个小小的进步,教师都要肯定和鼓励;最后教师应尽可能创造一些让残疾儿童自己动手的机会,比如参加学校组织的联谊活动,鼓励他们表演自己的节目等。

4.3 增强残疾儿童的实践活动能力

对于残疾儿童来说实践活动是一个非常艰苦的过程。如聋哑儿童学习舞蹈、断肢儿童用脚写字,这些都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只有长时间的练习,才能使他们逐渐掌握这些知识。1985年11月在台湾举行的世界第二届智力缺陷儿童画展上,其中有270多幅作品,被评为优秀作品。济南市大槐树小学有一名先天愚型的女孩子,她的动作本来十分不协调,但是她倾心于学和练,现在跳起舞来是那样轻松、自如,给人以美感,简直是难以使人相信。可见,残疾儿童在实践活动中,不仅仅能够掌握一门知识或技艺,还能够增强自己的自信。

另外,实践活动也是一个人自信心的检阅台!残疾儿童是否真正具备了自信,需要通过实践来检验。很多残疾儿童在老师的帮助下获得了一些成功,可是临到自己独自面对困难的时候,又会着急紧张,茫然无助!这是由于他们缺乏实践造成的。教师应鼓励残疾儿童大胆去做,身体力行,并通过实践寻找最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发挥自己的潜能,增强其成就感。

4.4 增强教育教学的公平性

孙玉梅在《教育公平视野下特殊教育的走向》一文中认为,教育公平在特殊教育领域的道路还有很漫长的一段路,要真正保障残疾儿童的受教育的权益,使他们在跟班学习和生活中享受到快乐,享受到成功的喜悦,还需要社会各个方面的积极改善与磨合,创造出真正属于残疾儿童的教育的天空。

参考文献

[1] 孙玉梅.教育公平视野下特殊教育的走向[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07(1):1-2.

[2] 李文上.如何正确地认识残疾儿童和特殊儿童[J].特殊教育,2010.

[3] 李芳.试论蒙台梭利的特殊教育思想[J].特殊教育,2000(6):4.

[4] 刘全礼.特殊教育导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254-257.

[5] 谢延秀.狄德罗对于盲人感觉能力的认识及其启示[J].特殊教育研究,1999(1):7-8.

[6] 李世昌.夸美纽斯论弱智教育——再读《大教学论》[J].特殊教育,1988(4):25-36.

[7] 王绍波.如何培养智力残疾儿童的自信[J].特殊教育,1998.

[8] 王长松.残疾儿童健康状况分析以及教育对策[J].特殊教育,2008.

[9] 丑荣之.残疾儿童自信的培养与教育[J].特殊教育,1988(4):56-57.

[10] 刘福泉.残疾儿童职业教育的刍议[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

[11] 王雪梅.残疾儿童家庭教育探究[J].特殊教育,2011.

[12] 黄晶晶,刘艳虹.特殊儿童家庭社会支持情况调查报告[J].中国特殊教育,2006.4:3-9.

篇9

摘 要:文章以河南省图书馆为切入点,以该馆少儿部组织的儿童服务活动为例,从家庭教育、儿童成长、学校教育、受教育权利四个角度,探讨了公共图书馆儿童服务的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G2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88(2015)10-0127-03

儿童成长是社会进步、民族振兴的关键,提升儿童的文化素质是教育改革的基础。阅读能力关乎儿童的智力发展,因此,对儿童阅读能力的训练刻不容缓。作为社会教育机构、区域文化中心的图书馆担负重大责任,图书馆具备丰富的馆藏文献,安静的馆舍氛围和专业的管理人员等优势,承担着文化传承、知识传播等职责。《公共图书馆服务发展指南》指出:“公共图书馆有责任支持儿童学习阅读”,图书馆要将儿童读者群体服务作为重点任务,落实未成年阅读推广建设。河南省图书馆少儿部建于1982年,2008年少儿部迁至嵩山南路主馆内,2013年7月2日少儿阅读中心正式成立,成为儿童重要的学习休闲的活动场所。作为多功能阅读服务中心,河南省图书馆少儿部旨在引导、改善儿童阅读状况,使其从小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笔者以少儿部组织的儿童服务活动状况为例,探讨公共图书馆儿童服务的重要性。

1 构建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

家庭教育承担着儿童能力发展、个性形成、情操陶冶等职能,家长的认知程度、品德修养、文化水平对儿童启蒙起着重要引导作用。儿童阅读理解能力较浅,需要成年人伴随。但家长对亲子教育存在着一定的盲点,如困惑于繁杂的儿童读物选择,或工作压力疏忽了孩子的阅读教育,或功利重视成绩,不允许看与课堂无关的书籍,课余让孩子进辅导班补习功课。图书馆的阅读活动摆脱了家庭教育中阅读指导方法的匮乏、阅读设备的不足等局限。亲子服务区弥补狭窄单调的家庭教育场所,可爱明亮的阅读环境激发了儿童积极阅读的行为。馆内开设知识讲座、亲子活动等公益活动,聘请专家团体开展符合儿童心智特点的分级阅读培训,为家长进行科学性、个性化的服务指导,从而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

图书馆推行了家庭互动的“亲子阅读”服务模式,给家庭成员之间提供了良好的陪伴与沟通的机会。省馆少儿部组织七色花亲子故事会、新教育萤火虫读书会、樱桃林妈妈讲故事、中英故事对对碰等活动。七色花故事家族是省图少儿部品牌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质是免费的公益活动。常规活动为绘本故事的朗诵,延伸活动为手工制作(折纸、黏土等)、唱歌、跳舞、绘画等环节。绘本阅读让儿童聆听思考,分享阅读的乐趣。热身舞、诗朗诵等才艺秀让孩子秀出自我;手工制作锻炼了儿童动手、动脑的能力。七色花亲子故事会活动加深了亲子之间的沟通与亲密,增进父母与孩子的情感交流,儿童在温馨快乐的氛围中体验到感恩成长的亲子之爱。少儿部还开展了“新父母沙龙”“故事妈妈志愿者”培训课以及有关《家庭亲子阅读的策略和技巧》《如何让孩子爱上学习》等“少儿教育”的公益讲座,家长与家庭教育方面的专家一对一分享有关感恩励志、生理发育、科普教育等育儿经验。在第二届新教育“萤火虫之夏”――《怎样给孩子讲故事》中家长掌握了如何发音诵读、把握节奏、酝酿情感等播音主持领域的专业技巧,增强了家长诵读文学作品的艺术修养。图书馆举办的“中原大讲堂・豫图讲坛”讲座,也为家庭教育带来积极的指导作用,如《陪伴孩子一起成长――如何满足孩子的心理营养》探讨了和谐的夫妻关系对孩子身心健康的影响;《传统文化与家庭教育》运用孝道文化指导家庭品德教育;《绘画,影响孩子一生》指出绘画对儿童头脑发育、潜能开发、情感释放等的重要作用。家庭教育与图书馆阅读教育共同合作,运用合理有效的方法指导儿童的阅读,促进儿童健康全面的发展。家长们通过讨论交流,在子女教育的沟通中获益匪浅。

2 培养儿童良好阅读行为方式

网络现代化环境影响着孩童的思想与行为,儿童长期使用电脑、手机等电子设备,对其阅读与交际能力培养具有潜在危害。他们易于沉迷网络游戏,对阅读不感兴趣,或喜欢读暴力等恶俗漫画、故事书。因此,加大实现培养儿童终身热爱阅读的目标更是迫在眉睫。图书馆提供了远离电子游戏等不良因素的环境。良好的环境是感知知识的前提,安装“绿坝”等防火墙的儿童电子阅览室,购买了爱迪科森少儿多媒体图书馆所使用的数据库,针对3―18岁的少年儿童提供了绿色上网的平台,营造现代化、自动化、数字化的阅读环境。室内共有20台电脑,每台电脑设立家长陪同席,陪伴孩子一起享受阅读乐趣。另外,管理员巡视监护,志愿者指导操作,都为孩子合理上网提供了保障。

图书馆组织多种创意实效的实践活动,旨在让更多的儿童走进图书馆。如“小志愿者”“小小图书管理员”培训(如邀请河南商报小记者俱乐部体验图书管理员工作等活动),儿童参观体验与动手操作相结合,协助图书馆管理者维护阅览环境,学习管理知识与业务流程,培养其团结合作的责任心以及爱护书本的美德。省馆与河南经济报社合作举办“河南小记者培训活动”,邀请具有丰富经验的记者为小记者传授新闻写作、采访技巧、摄影欣赏等基础知识,培养了少儿广泛的兴趣爱好,提供了全面发展与锻炼机会。少儿科普展览,举办小发明与实验的创作展,促进儿童热爱科技的良好风气。少儿艺术展览(“庆祝建党九十周年专题书展”“儿童版画展及亲子体验制作”等);摄影比赛;征文比赛(“雷锋在我心中”等);绘画比赛(“我为图书做插图”“我梦想中的图书馆”等比赛);少儿优秀影视作品展映活动(如开展“看经典、读名著”活动,每周推荐一部经典儿童文学著作改编的影片,如《城南旧事》等),激发了儿童对经典原著的阅读兴趣,拓宽儿童接纳知识的途径。儿童阅读推广活动让儿童在轻松的氛围中健康成长,培养了动手演说、逻辑思维、想象创造、语言沟通等能力,发展了其对文艺鉴赏与创造的才能。

3 创建丰富的校外学习天地

课外教育是教学任务和课程标准以外的教育活动,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图书馆是学生课外学习的场所之一,是培养课外阅读兴趣的重要阵地。学校对儿童阅读规划缺乏专业性,往往注重升学率而忽视素质教育,难以依据学生的个性差异来进行技能训练。课外活动突破了课堂狭窄的知识输送,学生可掌握第一手材料,为自己学习研究查询有效信息,不仅拓宽了学生的学习空间,而且满足了其求知欲。图书馆是学校教育的第二课堂,弥补学校图书资源种类的不足,支持学校阅读计划,共同搭建了广阔的阅读平台。省馆少儿部提供儿童亲身实践的机会,广泛接触社会,开阔视野,有利于培养儿童的自学能力和实践能力,从而走向终身学习的成长道路。

省馆少儿部开展了多种多样的互阅读活动,担负儿童的素质教育与道德教育的责任。少儿阅读中心与小学、幼儿园(测绘学院幼儿园、河南工业大学幼儿园等)联办“走进图书馆,我阅读,我快乐”“我读书我快乐”等校外阅读实践课,如“走进图书馆,寻找”阅读课,感受革命伟人为理想而奋斗的英雄气魄。“豫图年度阅读小状元”“优秀志愿者表彰大会”,表彰借阅量前二十名的小读者,激发青少年课外阅读的兴趣。少年儿童阅读征文比赛(“快乐阅读伴我行”“我读过的一本好书”等),鼓励儿童与文学深度沟通,促进儿童写作的热情。“爱心公益大课堂”、教师教学经验的交流会,摆脱了传统的课堂模式和生硬的思想灌输。在全民读书月系列活动――“走进图书馆上阅读课”,少儿阅读中心开展了“玩转《新华字典》,你就是汉字英雄”的精彩讲座,儿童学会了正确使用字典的窍门,提高了少儿对语文和汉字学习的兴趣。“4.23世界读书日”与学校合作举办“每周语文阅读课搬进图书馆”活动,让他们切身感受浓郁的阅读气氛。省馆图书漂流交换站联合郑州电视台启动“图书漂流进万家,书香弥漫润绿城”;与京广路小学、聚源路小学、伊河路小学、航空港区实验小学共同实施馆校合作,举办了“阅读伴成长,书香润童心”“好书互换活动”“收藏一份书稿 放飞一个梦想”等自读书活动,小读者可以在漂流记录册上写下读书笔记和感悟体会,不仅锻炼了儿童的交往能力、组织能力、写作能力,而且分享传递阅读体验,营造了良好的阅读氛围。旧书节约循环提高了图书的利用率,提供了书友共享沟通的平台,推动了全民的健康阅读。

4 保障儿童文化权利的公平性

特殊儿童群体包括残障儿童、城市流动儿童、农村留守儿童、贫困区儿童、城市低保家庭子女等,这些儿童易自卑,缺少安全感,往往把内心倾注于图书,阅读的需求较强烈。以阅读治疗来排除心理障碍,是图书馆特殊儿童服务的有效形式。图书馆满足特殊儿童群体对文化知识的渴求,让他们平等享受到图书馆的公益活动。在室内设计中建造符合弱势儿童生理特点的环境建设与专用设施,在服务上开展捐赠书籍、创建弱势儿童图书流动站等。招募志愿者参与弱势儿童群体的阅读推广、技能培训等活动,并根据残障儿童的阅读水平特点,推荐合适的阅读书目。组织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的故事会,让弱势儿童群体享受阅读的乐趣。提供电子网络阅读的特殊服务,帮助他们感受数字化、网络化所带来的便捷,为他们提供广阔的认知学习与生活经验,增强自我认同的自信心,最大限度地开发潜能。

省馆少儿部创新服务形式,拓展服务渠道,旨在让弱势群体儿童更好地享受文化资源。比如为特殊读者送书上门服务,省馆少儿部联合郑州大学微尘爱心社共建的“中国梦――援助双留儿童阅读梦想计划”,为新乡市辉县赵固乡中心小学捐赠图书2,000余册。省馆少儿部开展向校园图书借阅点、换书送书的延伸服务,送讲座、送故事会进校园活动。2014年9月为二七区侯寨乡樱桃沟小学开展“送阅读进校园”活动;2011年为信阳白马山村小学建立小图书馆或捐赠书籍等。慈善事业与公益事业相结合为乡村儿童的阅读提供帮助,搭建阅读的绿色通道等服务,帮助贫困家庭儿童实现“读书梦”。用精神食粮关怀弱势儿童的成长,弥补学校教育管理的乏力、家庭教育缺位等不足,及时给予他们精神鼓励和心灵关爱,解决其心理障碍,健全弱势群体儿童健康积极的人格素质,教育他们感恩生活、友善待人,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

儿童是图书馆最易于接纳和发展的读者群体,图书馆有责任、有义务承担儿童教育职能。为推进阅读推广工作,促进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图书馆应长远地加强信息宣传的推送方式,开展与读者咨询互动、反馈评估的服务体制,提升良好的服务。另外,图书馆事业依赖于社会力量的参与和政府相关部门的认可,要建立多方合作机制。加强管理员儿童服务的专业素质也是重要措施,管理员除了图书馆学专业素养,还要具备儿童心理学知识、教育学知识、广阔综合知识视野与热情耐心的服务技能,积极耐心地应对儿童提出的千奇百怪的问题。图书馆应开展丰富、富有创新的儿童推广阅读活动,给予儿童美妙的阅读体验,让越来越多的儿童愿意亲近图书馆,让每个儿童拥有快乐的童年生活,从而创造全民终身阅读的氛围。

参考文献:

[1] 王利伟.发达国家社区图书馆儿童服务及其启示[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4(1).

[2] 于良芝.探索公共图书馆的使命:英美历程借鉴[J].图书馆,2006(5).

[3] 陈敏捷,方瑛.美国公共图书馆少年儿童服务现状概述[J].图书馆研究与工作,2007(1).

[4] 谢丽娟等.中美高校图书馆社会服务比较研究[J].图书馆建设,2009(2).

篇10

关键词:特殊教育;创造力;情境教学;生活美术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02-083-1

多年前,初出茅庐的我曾经站在课堂上不知所措。走进无声世界的那一刻,望着那一张张纯真的笑脸和那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时,我的心颤栗了。花一样的笑脸,花一样的灵魂,却烙着不幸的印记。这样一群特殊的孩子,他们听不见,也不能说话。是的,这些可爱的孩子是一群聋哑人。在这个无声的世界里,在这个特殊的世界里,语言是苍白无力的。

一、让美术教育为特校孩子张扬个性助力

人的潜能无穷,尤其是这群天生有着缺陷的孩子们。我非常虔诚地相信生活给他们关上了一扇门,一定为他们打开了另一扇窗。作为一名特校的美术教师,我想我能做的就是一定要给孩子们自由,还儿童的本色,采用开放式的方法,沿着适合特殊儿童生理和心理的正确绘画路线发展。我们作为大人,一定要学会理解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审美情趣,以素质教育的新理念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孩子们学画画既要反映物质世界,又要反映精神世界,也就是既要画出物体形象,又要表达自己的心灵感受。让孩子们在涂鸦画画中,发挥他们的天性,虽然他们听不到,但是他们可以用他们自己的美丽的幻想表达自己的情感世界。

1.基本绘画训练,萌发创造力

让孩子们在短时间内掌握基本线段和几何图形,可以教孩子们组合图形。美术的基本功是多方面的。除此之外,作为教者,我们不能被太多的条条框框给限制住,应该给孩子们充分发挥的自由空间,培养他们的空间感知力和色彩的感受力。让孩子们在作画时,将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有机结合起来,孩子们的创造力也会由此萌生。

2.情境联想,激发创造力

我有一个很特别的发现,我发现聋生孩子记忆力以及观察力是非常强的。他们能对一些活动场景包括一些往事记忆得非常深刻。于是针对他们这样的特点,我给他们一些命题,比如《过春节》《开学啦》《妈妈的笑脸》等等,抓住了这样的动情点,我惊喜地发现孩子们的思维在画纸上逐一呈现。通过这样的过程,孩子们的创造力被激发出来。

3.从“变废为宝”入手,培养创造力

开学后没有多久,我就给孩子们布置了一个任务,让孩子们回家找找看,身边有没有什么不需要用的废旧材料,我们给它来个”超级大变身”。孩子们真带来了好多的废旧材料,有不要的易拉罐,有透明的玻璃瓶子,有妈妈不要了的废弃的毛线头,还有干枯的树木枝……接着我引导孩子们用剪、折、撕、贴等多种方式进行艺术再造.没有多久,孩子们交上了他们的作业。有漂亮的花瓶,精美的布贴画,立体的小动物造型……我不禁感慨于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我想,要让孩子们首先自己要爱上画画,而不是作为一种硬性的任务强加于他们身上要他们去负担。只要是他们自己创意画出来的,表现他们自己的趣味,甚至生气,拿着笔在纸上、墙上一顿乱画,这也是特殊儿童的心理需求,我们应当对于这样的行为适当引导。孩子们在这样的环境里,我更觉得他们是一群折翼的天使,在属于自己的梦幻摇篮里自由快乐的成长。

二、让美术教育为特校孩子开启文化旅程

我曾经很迷惑也曾经很迷茫,不知道该如何给一群聋哑孩子上好一节美术课。刚开始时,我记得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我自己给孩子们出示了一幅儿童画,让他们自己照着画。太阳是画在这幅画的右上角,房子是在正中间,有两扇窗户,地上有形状类似的花朵……

孩子们的画交上来时,我的心里有说不出的滋味,因为他们的画都一模一样,我知道我被自己的条条框框给限制了,也成了教育的傀儡,如果只是生硬地让他们模仿,将很大程度上扼杀了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我想我更应该知道在孩子们的心里,他们的眼里太阳是个什么样子。风轻轻,云淡淡,世界在孩子们的画笔下也许更加的五彩斑斓,生动多彩。经过不断的自省与学习,我想改变单调的教学方法是摆在眼前的头等大事。

1.用生动的语言描绘故事设置情境

我们知道小朋友对故事比较感兴趣,我们小时候也是一样,于是我决定在指导孩子们创作绘画时,先用手语给他们讲一段生动的故事,让他们感觉身临其境。果不其然,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跃然纸上……我不禁佩服起这群特殊孩子的创作智慧和创作才能。这样孩子们不仅听了故事,还能增加自由的发挥想象创作绘画。真是一举两得。

2.充分运用多媒体手段,创设情境

我很高兴在党和政府的直接关心下,我们学校增添了很多现代化教育设备,这可真是在我们教师平时的教学工作中帮了大忙。对于听力正常的孩子们而言,他们可以听到动听美妙的音乐,从而得到启发与感染,从而激发创作灵感。但是我们的孩子所处的世界是无声的,于是我给他们播放一些漂亮的图片,引导学生进行观察,让他们用眼睛发现美,用心灵来感受美。

3.启发性问题,引入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