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工程专业调查报告范文
时间:2023-09-18 18:00:3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软件工程专业调查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哪里都活跃着大学生创业的身影。
这不,3月26日,在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由武汉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办,创业黑马集团承办,《支点》杂志社协办的第26期“光谷・青桐汇”现场,就有不少大学生带来的创业项目。其中,会社交的“问卷宝”(我爱调查网)在线调查平台,引起了投资者关注。
项目名称 “问卷宝”
讲诉人 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大三学生、“问卷宝”创始人 熊泉浪;“问卷宝“市场总监 方青
项目概况
在销售界有这样一句话,叫作“卖产品不如卖需求”,因为市场并不缺少产品,而是缺少对市场需求的把握。那么,该如何知晓消费者的需求呢?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做问卷调查。但是传统线下问卷调查,费时费力费钱。
“问卷宝”采取的是线上调查方式,被调查人群可以通过手机或者PC端,随时随地答卷,这就比传统线下问卷调查轻松多了,成本上也能节省很多。当然,市场上也有一些做线上问卷调查的产品,如问卷星、问卷网等企业。其中,问卷网于近期获得了550万美元的B轮融资,这证明线上问卷调查市场有很大发展前景。
市场情况
既然有这么多竞争者,用户凭什么会选择“问卷宝”?虽然之前的线上问卷调查深入到各行各业之中,但专门针对校园里的学生做线上问卷调查的很少,“问卷宝”就是做校园市场的线上问卷调查。主要客户为高校老师、学校、社团和培训等服务机构,以及校园分期等各类校园O2O企业。
另外,因为被调查的主要是学生,所以“问卷宝”能实现定向调查。在此基础之上,再通过技术手段,“问卷宝”还能自动生成调查报告,调查结果更精确。
商业模式
平台上线才1个多月,在未做大规模推广的情况下,目前已有近万名用户,且保持着43.3%的增长速度。目前已做过“大学生分期消费市场”、“大学生兼职需求”、“寻找身边学霸”等调查活动。业务模式分为两种,基础版免费为用户提供投票调查等活动,付费版针对企业用户提供个性化定制服务,还能提供植入广告等增值服务。
我们还把在线问卷调查和社交结合起来,比如平台里加入了人脉圈和问卷社区。因为单纯地做问卷调查,用户会感觉很严肃和无趣。加入社交元素之后,用户与用户、用户与平台之间,在问卷调查之外能就某一话题产生互动,用户黏性会得到增强。
融资需求
150万元人民币,出让20%股权。
投资人点评
C2B产品要增强用户黏性
熊仁霞 丝宝集团承胜创投投资经理
“问卷宝”是一个连接C端和B端的产品,瞄准的是学生群体。对它来说,重点是如何吸引到更多C端用户之后,再吸引那些专门针对学生市场的企业用户付费。
这里就有一个问题,参与问卷调查,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比较低频的事件,“问卷宝”就需要调动学生群体的积极性,提高他们使用“问卷宝”的频率。虽然说“问卷宝”也在考虑往社交方向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能增加用户黏性,但跨度太大效果不一定理想。
在我看来,“问卷宝”可结合自己的优势,出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报告与他们互动。比如,学生对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比较有兴趣,如果“问卷宝”能通过问卷调查积累的数据,形成一些与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有关的报告,吸引他们时不时地来平台查看相关数据,用户黏性自然会提升。
核心竞争力还在于数据分析能力
宋志才 九州证券有限公司湖北分公司高级主管
在线问卷调查应是将来发展的一个方向。但是,问卷调查是一种专业,更多的是针对各种企业和机构等商业单位,市场相对来说较小众。从投资者的角度来看,会认为“问卷宝”很难为投资者创造超额收益,因为它很难成长为一个能挂牌上市的大公司。
另外,“问卷宝”更多地围绕“自动生成调查报告”和“低成本”做文章。其实,不管是线上,还是线下,都只是调查渠道。作为问卷调查服务机构,应强调数据分析能力,这才是核心竞争力。“自动生成调查报告”等功能,只是数据统计方面的表象,最终还是要通过数据分析给服务对象提供专业性建议,这样才能吸引投资者的目光。
应考虑做垂直细分市场
骆晓鸣 武汉福创投资创始合伙人
篇2
关键词:软件工程;国外模式;能力导向;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B
1引言
截至2008年底,中国软件产业规模达到7000亿元,并继续保持20%以上的增长势头。当一个产业面对蓬勃发展的市场的环境的时候,如果没有足够人才资源,就不会有产业的繁荣。尽管我国有世界上最大的教育资源,但困扰中国软件自主创新的主要就是人才瓶颈的问题。由于人才总量缺乏,中国软件行业从业人员流动性极大,中小企业新招来的员工工作一年后,就可能会被一些大公司挖走,这也成为中小企业难以做大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许多软件企业的投资要围绕着人才来建立,因为获得足够的合格的人才已经变成了一个困难的事情。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每年都有大量的毕业生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因为多数企业都要求新招聘的员工要有两年以上的工作经验。这说明我们培养的毕业生与企业的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此外,经济全球化也对人才培养标准提出了国际化的新要求。跨国公司进入我国需要大量具备国际化特点的本土人才,我国的企业走出国门同样也需要很多国际化的人才,国内人才市场已经成为国际人才市场的一部分。因此人才培养必须符合国际化的标准。
我国也有许多产业界和教育界人士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次对工程教育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和探索,他们从工程人才的培养目标、课程改革,综合素质,综合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精神等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和探索。这些研究表明,现代工程呈现出科学性、社会性、实践性、创新性、复杂性等特征,这就要求当前高等工程教育培养的工程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且要有高尚的道德品质,要有一定的政治、经济、法律、人文、环境、管理等知识,以及与之相应的素养与技能。
本文结合浙江科技学院在软件工程专业培养计划和课程教学层面的改革探索对此进入研究。
2浙江科技学院中外合作项目介绍
浙江科技学院是教育部确定的中德合作培养高等应用型人才的试点院校。1990年,中德两国政府正式换文,开始两国政府级合作建设我校的项目。参照德国应用科学大学的教学模式,进行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引进两个实践学期,与企业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形成并逐步完善了高等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模式;引入了注重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项目教学”方式;开展模块式教学, 为开设共同的国际化专业奠定基础。引进实践型教学模式,以此促进应用型、适应地方需求的高等教育体制的建立。
2003年12月,浙江科技学院与澳大利亚南昆士兰大学(University of Southern Queensland)合作举办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教育合作项目获得国务院学位办批准。5年来,我校与南昆士兰大学就人才培养、教学改革等方面进行了广泛而卓有成效的合作,取得了显著的办学成效。
3能力导向的软件工程人才培养方案
近年来,作为主要的二级学院信息学院认真研究总结了与德国FH和澳大利亚合作办学的经验,认识到如今的工程师除了要牢牢掌握专业相关的知识和能力外,还必须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良好的交流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必须具备对本专业、本行业乃至社会、历史、文化、环境等方面的系统性的理解能力,然而在我们传统的专业培养理念中,并没有明确地、完整地涵盖这些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我们探索新的培养理念、培养模式时,要把学生的知识结构、专业能力同他们的终身学习能力、交流合作能力、大工程观念一同考虑,让他们有机地体现在整个培养计划中。因此我们以能力为导向,提出了“优化基础,强化能力”的培养计划和课程教学的改革目标,并全面修订的培养计划和课程大纲。由于不同的专业内涵不同,因此针对不同的专业应有不同的描述。针对软件工程专业方向,学院首先对学生需要培养的能力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下列要求(如表1所示):
以上的一些能力,在我们教学体系中常常被忽视,比如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责任感,而这往往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当用户把系统交给软件工程师后,就相当于把职业生命的一部分交出来了。除了用户的工作可能严重依赖于软件系统外,用户许多重要的商业秘密和保密信息也依赖于系统。又比如人文素质,由于软件系统往往会涉及到文化、道德、宗教等方面冲突,因此软件工程师必须了解并理解用户这方面的要求。另外,交流沟通能力在工作中也常常起着重要的作用,因为软件工程师需要不断地与各类用户、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等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需求,向他们陈述项目的情况。对软件工程师而言,终身学习能力显得尤其重要,因为软件产业相关的原理、技术、方法和工具等更新速度非常快。
在研究分析软件工程师所需能力的基础上,以能力培养为导向,参考澳大利亚办学模式,对人才方案进行了改革。从软件工程的系统性、整合性出发,优化基础课程、发展人文课程和跨学科相关课程。如增加《论语》等中国传统文化的课程,增加了“信息科学技术导论”等具有导引性的基础课程。为了使学生能获得更适合个人背景和兴趣的知识,在培养计划中不断引入多种选择,开设了多门选修课,选修课程的比例从15%提高到了30%,拓宽了专业课的知识面,而且尽可能拓宽课程基础内容, 以使学生形成灵活的思想和宽广的知识背景。
4能力导向的软件工程专业课程教学改革
4.1按课程群分组制定大纲,进行模块化教学
在教学大纲的编写方面,结合学科发展和学科自身的内在规律,改变以往各课程独立制定大纲的方式,代之以按课程群分组制定大纲,从而使得教学内容的总体布局、课程之间的衔接科学合理,同时避免出现知识盲点和教学内容的重复现象。课程教学分为课堂教学、辅导课和实践课三个模块进行,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模块之间衔接紧密。课堂教学模块主要介绍一个教学单元的主要内容以及重点、难点的讲解,类似我们的课堂教学;辅导课模块主要是针对上一次课堂教学的教学内容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以基于问题的交互式方式为主,调动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实践课模块就是实验课,根据实验任务书进行安排。
4.2大量采用案例教学法,并让学生以角色扮演的方式参与到实际案例中
参考澳大利亚南昆士兰大学的方式设置的,主要是以课程内案例分析设计为手段,每门核心课程每个知识点均有相关案例用于讲解分析,同时有二次案例设计大作业。强调知识的实际应用,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学习主动性。比如“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围绕着软件开发生命周期(SDLC)的主线,把11章内容分为系统规划、系统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现和系统维护5大块,通过一个实际案例(美国某大学的Mountain Library System)贯穿始终,相应知识点配有其他案例作补充,围绕着课程主线,把知识点逐步渗透,实际的案例讨论和应用将理论与实际完全结合起来,既有逻辑性,也有趣味性。
“市场导论”课程让学生作为市场调查员来分析相应的调查内容,最终完成调查报告;“信息安全原理”要求学生以企业安全顾问的角色对企业的运行过程及网络架构进行诊断,找出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和整改措施,并模拟真实场景进行全英语答辩;“高级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让学生站在系统分析员和设计员的角度对实际项目案例进行分析和设计,在分析的过程中学习相应的理论知识,最终完成分析报告和设计报告。
4.3将教学与职业技能考试、各类竞赛相结合
借鉴澳方课程教学与职业技能考试相结合的经验“系统规划与管理”课程完全是按照国际信息技术服务ISO/IEC20000的标准开设的,要求学生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取得ITIL Foundations Certification证书。将“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试”和“软件项目管理与案例分析”课程列入教学计划,要求学生在学完这两门课程后,取得“软件测试工程师”和“项目管理师”的职业证书。
为提高优秀学生科技创新能力设置了各类专业大赛、技术创业计划等,鼓励优秀的学生参与探索创新或创办公司。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合作沟通能力,也加深了学生对专业的了解,提高了专业兴趣和学习动力。
4.4构建从基础到应用一体化的课程知识体系
引进的澳方课程“网络与分布式系统”涵盖了国内的“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组网技术”和“计算机网络配置和管理”等多门课程,从偏重于基础理论的计算机网络知识的介绍,再扩展到比较实用的组网技术和网络配置、管理能力的培养,一应俱全,一脉相承。将理论和实践直接结合,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得到了保证。根据这种知识体系的构建模式,在软件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上,优化、裁减了专业基础课程,淘汰或合并了6 门过分强调底层基础理论的专业基础课,加入了更多的实用新型技术的课程,突出应用能力的培养。
4.5加强以能力导向的实践教学
强调实践性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大幅度提高实践实验实践教学的比例,占总学时的比例从15%提高到了35%。实验实践教学主要有三个层面。
(1) 为了强化本专业的主要核心知识、能力和素质而设立的实际工作项目。
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参考德国FH的方式设置的,主要有三个环节,①是在第二学年设置了两周的到企业单位进行的认知实习,以介绍本专业核心内容及调动学生兴趣为目的;②是在第四学年上半年设置的12周的企业实习,以实际参加企业的工作,目的是大幅度地提升学生协同工作能力、工程―社会系统适应能力,应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③是第四学年下半年设置的毕业设计,以综合应用专业知识和能力,以工程的思维独立地完成系统设计开发为目的。
(2) 为加强一组相关核心课程知识与能力综合要求而设置的项目。
以项目为载体,将学生的基础知识学习和综合能力训练、扎实的课程学习和广泛的探索兴趣结合起来,将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工程思维以及系统分析设计能力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计划从大一到大四各个学年中,分别设置了程序项目设计,数据库应用系统设计,集成程序开发设计,软件工程综合项目设计等教学环节,每个环节均单独设置单独考核。学生的学习也从个人工作,演变成小组工作,团队工作,教学方式也从应用训练,演变为项目设计,综合项目开发等。
4.6能力导向的教学评估系统改革
通过中澳合作办学项目,引进了南昆士兰大学的课程评价体系――形成性考核。
形成性考核是指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测评和对学生课程学习的阶段性考核,是教学过程管理的重要环节,其目的是要加强对学习过程的指导和管理,及时反馈学习信息,指导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课程形成性考核一般包括记分作业考核、专门设计的课程大作业、实验以及对学生课程学习过程的考核监控等。每门课程教学内容考核的具体要求在该课程教学大纲中应作出明确规定。
(1) 记分作业考核根据学生完成记分作业的质量,评定形成性考核成绩。一门课程的记分作业一般应为3~5次。
(2) 专门设计的大作业考核是指根据课程需要为形成性考核而专门设计的综合性作业。根据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评定形成性考核成绩。专门设计的大作业侧重于对学生应用、分析、综合、实践能力的测试,由任课老师自行拟定。一门课程的大作业一般为2~3次。
(3) 学生课程学习过程的考核监控是指对学生平时整个课程学习过程真实情况的考核。主要包括对学生的课堂笔记、课堂讨论等学习过程情况的量化记录检查进行的考核。
(4) 将期末考试,形成性考核和平时成绩进行有机的结合,有效的监控教学过程,改善教学时空分离的状况,改革教学过程管理,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最终目的。
形成性考核体系有利于科学地考核学生的课程知识掌握程度和实际运用能力,实现由应试教育向能力培养转变。
5结束语
在整个探索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以下指导思想:(1)先进性:结合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和我校的办学实际,注重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和先进教育理念,体现中外合作办学的先进性。(2)主体性:始终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办学指导思想,通过中外合作办学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探索软件工程人才培养新途径。
通过借鉴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和先进教育理念,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软件工程方向的这些主要改革内容从2004级70名同学开始实施,与实施前相比,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知识运用能力,交流沟通能力、管理能力及职业素养都得到了大幅度地提高。
我们将在接下来的工作中,继续积极研究、探索,为我国软件工程人才培养的改革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周杏鹏,马旭东,孟正大,等. 注意整体优化突出能力培养[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5):75-76.
[2] 谢笑珍. “大工程观”的涵义、本质特征探析[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3):35-38.
[3] 陈国聪,张济生. 开展工程综合实践培养学生实践能力[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4(2):80-82.
篇3
员工的职位级别犹如金字塔般分布,数字越大,职务越低,人数也就越多。一家投行大约有50% 的员工在10级到 8级之间,他们没有职位的Title,一般被称为Staff(职员)或Non-Officer(非官员)。有的以专业命名,如助理会计师、助理分析师、软件开发员等。从7级开始进入中层,对外可以用名片,多以专业作为 Title,前面可以加Senior(资深或高级),如高级软件工程师、高级分析师,高级会计师
从6级开始就是“行政”职务了。可以负责一个部门或一个项目,一般的Title是 AVP(中文翻译为“助理副总裁”);第5级是VP(中文译为“副总裁”),对外的名片是“Vice President”。在华尔街的主流公司里,一般华人(特别是留学生背景的)到了副总裁一级基本就到顶了。而要升至这个级别,除了至少有10年甚至15年的经验,还最好要隔三差五不停地“跳槽”。
再上面的第4级是Principal或Director(中文可译为“董事”或“合伙人”),是中层中的最高级别;3级为高层中的最低级别:MD (Managing Director),中文最多的译名为“董事总经理”,如瑞士信贷的陶冬、原来大摩的谢国忠。留学生背景的华尔街人,如果在美国是VP的话,一旦被派到亚洲分部,都能跳一级甚至两级,因为华尔街毕竟是白人的天下嘛!
剩下两级级别最高的员工了,是总公司和各分公司的CEO,CFO,CTO,CIO等。我们留学生背景的(包括在大陆、香港和台湾的分公司)好像暂时还没有到这两个级别的人。
这十个级别背后,员工的福利如何呢?
华尔街投行倒是一个高层次、高风险、高竞争、高回报的行业。一个刚入行的本科生(担任助理或普通分析员职务),年薪大约是三万到五万美元,有MBA学历的薪水标准大约是六万到十三万五千美元。不同的公司,不同的地区,薪水标准也不同。刚起步时,奖金占薪水的10%到50%,然后逐年增加至一到三倍。最能挣钱的当数投资银行的股票交易员,曾有一位“共同基金”经理1994年的年收入不多不少,分到中国百姓的头上,正好每人一美元――13亿!怪不得有些交易员一年几十万美元落进袋里,简直就不好意思说出口。
根据2006年的统计,华尔街员工的平均年收入是30万美元,如果按华尔街最兴旺时四十万员工计,华尔街每年的薪资超过一千二百亿美元,超过好些国家的GDP。更不用提老板们赚到的钱了拿高盛的CEO布兰克费恩来说,他2006年赚了5340万美元,是那年华尔街薪酬最高的首席执行官;次年赚了5398万美元,其中包括60万美元年薪,现金红利2698.5万美元及1555万美元公司股票,其余收入为公司的股权。
事实上,在华尔街能拿到超过奖金平均数的,不是MD(董事经理)以上的高管,就是大牌的交易员、名牌分析师或者基金经理,他们每年的红包动辄百万美元,千万上亿也稀松平常,但这些人还不到华尔街总人数的2%。
篇4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就业管理;创新机制
就业问题始终是民生之本,而随着国内高等教育的逐渐普及,大学生就业形势亦显得十分复杂严峻。随着国家经济发展逐渐步入常态化,经济增长速度亦逐渐放缓,这使得高校就业管理工作面临着更多压力与挑战。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亦发展为大众化教育时代,且逐渐发展为普及化,而当前高校就业管理工作创新机制中仍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因此,探讨当前高校就业管理工作创新机制,对当前高校就业管理工作发展有极大推动作用。
一、高校就业管理机制现状
随着高校毕业生的逐渐增多,而社会对大学生的就业需求并未增加,但数量极为庞大的高校毕业生安排对社会经济发展与国家稳定和谐息息相关。尽管许多高校均设置了就业服务管理体系,其间服务内容仅是单纯的政策指导与技巧指导,手续办理工作亦严重缺失,且未能全面考虑学生们的真实需求,从而使得学生实际适应能力严重缺失,这时的高校就业服务管理体系根本发挥不了预期的作用。职业发展教师师资力量严重缺乏,则许多学校的职业发展教师均是辅导员兼任,但辅导员的专业化程度不足,从而严重束缚了学生的自主发挥,学生更得不到应有的科学指导。这时该如何提高毕业生自身竞争能力,有效拓宽大学生的就业渠道,以便增加大学生的就业岗位,这些问题都十分关键。各大高校中的就业率及就业质量与高校就业工作开展评价结果息息相关,高校亦逐渐构建了高校就业管理工作机制,以此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这时亦需要和高校内部办学理念、办学特点、教学长处、管理机制、办学条件的积极配合,且应以学生为本,高度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当前高校就业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一)就业管理工作理念滞后。就业管理工作理念滞后,其间亦缺乏就业工作内在推动力。传统就业仅注重部门工作,并不注重就业工作全局性,从而严重影响了就业工作参与面,这时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提高十分重要,传统高校管理思维中的就业工作为重要的工作任务,亦是学生工作系统专利,且缺乏高校职能部门间的横向交流,从而形成互动机制,但教学与科研等部门的重视度缺失,师生的参与度偏低。此类管理思想惯性导致就业工作存在极大局限性。
(二)校院两级工作体系分工不清。许多校院工作体系中的分工不明确,且任务重叠较多,这时则分散了就业工作系统的有效性,且严重影响了就业工作效率。
(三)服务模式、指导体系、学生需求、市场需求存在差距。高校毕业生与市场就业情况不断变化,不过许多高校均未能掌握社会对大学生需求的变化,对学生的就业指导仅注重就业信息、就业政策宣传,根本不能为学生提供适当的职业规划及就业指导,且就业指导服务模式和毕业生需求并未对接,从而导致毕业生就业工作误区很大。
(四)创业创新教育滞后于社会发展需求。传统就业管理体制导致大学生创业创新教育与社会发展需求脱节,从而严重制约了就业管理服务水平的提升。创业创新教育课程体系仅注重理论,其间缺乏实践性与连贯性;创业教育、实践、专业结合并不紧密,教育教学缺乏针对性;高素质专业化创业教育师资力量缺乏,并不能满足大学生创业教育工作要求。
三、高校就业管理工作创新机制
(一)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理念。高校就业管理机制建立应全面分析社会发展世纪情况,要正确引导大学生的就业理念,从而不断提高大学生的职业素养,以便加强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使毕业生能够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高校毕业生素养和能力缺乏,会导致社会对其需求降低,这时应对大学生就业理念进行正确引导,为社会早就复合型人才。
(二)引导毕业生树立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应全面分析实际情况,以学生的切身利益为主,更好的服务于学生毕业指导。要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从而树立为他人、为社会服务的理念,引导毕业生积极自主的创业。对大学生进行合理的心理健康教育引导,更好的培养学生的乐观心态,让学生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社会就业压力,从而积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给毕业生正确合理的就业指导。
(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应积极探索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从而有效增加学生的社工作经验,应加强高校就业管理工作机制,且制定可行的战略措施,以便提升高校大学生就业率,从本质上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全面分析社会发展实际,创新培养模式,培养毕业生具备更强的适应力,且为学生提供一定的锻炼机会,让学生积累更多的交往经验,提高其社会适应力。
(四)加强社会专业人才需求调研。应展开毕业生就业调查,以便及时反映高校毕业生的实际就业现状,从而更全面的了解市场对大学生的要求,根据获得的信息展开就业指导,这样才能真正服务于学生。毕业生就业调查报告亦可反省日常工作,比如教育教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其均可为学校的各方面调整作参考依据,以便将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更好的结合。
四、结束语
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为教育事业的重要内容,更是一项不可缺少的民生工程,其涉及到整个社会的发展。本文分析了高校就业管理机制现状,探讨了当前高校就业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适用于高校就业管理工作的创新机制,为高校就业管理工作水平提升提供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任会明.对高校校院两级管理体制下提高学生工作绩效的思考[J].文教资料,2011(03):172-173.
篇5
1.1调研报告对专业建设至关重要
物流教育专家天津交通职业学院薛威教授曾强调专业调研报告对于一个专业的建设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调研应着重对多方主体进行调研,这个多方主体主要包括学校、企业、毕业生,而且要把调研真正落到实处,而不是走形式,最后得出非常珍贵的数据和结论,为建设好专业提供支持。很多高职院校每年也有类似的调研报告,有的是老师的课题所进行调研得出的数据及结论,有的是委托专业的调研公司进行调研而形成的报告,如麦可斯对毕业生的跟踪调查报告,这一报告非常详细,针对专业建设方方面面都有统计结果及说明,但是这样的报告更多时候停留在管理层,并没有给每位专业教师查看或留存,要么即使有机会获得该报告,很多专业教师并没有认真阅读并仔细研究其中的数据及结论,为教学及专业建设所用。老师们应该深入学习调研报告,而且还应掌握专业调研的方法与技巧。
1.2专业教学团队建设
(1)可以采用“校企双带头人、校企双骨干教师、校企双向互聘”的师资队伍建设模式。很多学校可能目前还停留在单向的教师队伍建设中,该新模式认为不仅应把老师们培养为学校的带头人,还应使其也成为企业的带头人;不仅应把老师们培养为学校的骨干教师,还应使其成为企业的骨干教师;不仅学校聘请企业专家进学校授课,企业也可以聘请学校老师为企业培训或工作。这种新模式对于老师的培养质量要求是极高的,但这一模式正体现了技能、企业实战能力是高职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根本。(2)采用“1+N”的教学团队模式。该模式具体指:一门课程由1位专任教师主讲,其中某些课程内容聘请多位企业专家分别授课,就自己最熟悉、最擅长的部分为学生进行讲解。这是一种新型的教学团队模式,主讲教师与企业教师之间要保持密切联系,企业专家可能很懂实践,但不一定懂得教学,不一定懂怎么能让学生理解得更好。因此专任教师会给予企业专家教法、教态、重难点划分等方面的指导;而企业专家也要与专任教师交流准备给学生讲什么,怎样讲,某一知识点企业实际是如何做的,这样的双向互动既可以提高企业专家的教学水平,也可以让专任教师掌握更多企业实践经验,最终共同将一门课上好。作为教学团队一员,企业兼职教师们也可以参与年终评优,好的兼职教师会给予现金奖励。另外,这一模式可采用双薪制,即企业兼职教师为学生上课的课时,学校既给企业兼职教师课时费,同时也给主讲教师课时费,因为主讲教师对其进行了职教水平的培训,也花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目前这一模式已得到很好的实践应用。
2课程建设方面
2.1最好不要交叉授课,一位教师讲好一门课
对于到底是让老师们不固定所上课程,什么课都能教,轮换上;还是让老师们选择自己擅长的领域固定一门或几门课程,很多学校还比较犹豫。有的学校可能采取了前者的做法,认为可以锻炼老师的专业全面性。有的学校可能采取后者的做法,认为可以减轻教师的压力,专心上好一门课也不错。这里推荐第二种做法,但绝不是给老师减少工作量和降低难度。因为能把一门课上好,是一个持续改进、积累的过程,老师们才会感觉课程像自己的孩子一样,会不竭余力地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搜集有关课程建设的视频、图片、案例等各种教学资料,用毕生的精力去建设好一门课程,每次上课每次都有改进,都有提升。如果交叉上课,多年都不固定,这样实际上是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的。
2.2师生共建课程资源
教师们必须认识到上课不仅仅是专任教师自己的事,老师们也应发动学生们利用去企业参观、实习的机会拍摄各企业的各种单证、实物、设备、流程说明等照片或视频,并提交到公共的交流平台上,大家共同学习,课程资源不断丰富。比起老师一个人的力量,发动学生一起搜集资料并学习交流能极大地提高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并能为后续教学活动提供更多更好的资源。
2.3数字校园平台是课程建设的强大支撑
数字校园平台是可以供老师们实施方案、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课件、作业、资源的,也可以供学生们各种信息及完成的作业,也可以实现老师与学生的交流。它不同于普通的精品课程网站,精品课程网站往往是单向的无交流的学习资源,而这种数字校园平台给了老师和学生们更多的互动及交流空间,教师还可以在网上批改作业,网上实训任务,进行各项数据统计等,能极大提高教学效果。
3实训室建设方面
3.1实训项目的开发
实训项目的开发不是哪一位老师独立开发出来的,这势必受到个人思想的拘束,每一个实训项目的开发都是由多位专任教师与实训中心的老师们一起开发的,需要很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实训项目应设有单项实训、课程实训、综合实训,实训难度、所需知识层层提高,循序渐进,实训项目需体现专业性、丰富性、实用性。
3.2实训中心的人员配置
很多学校物流实训室或实训中心没有设立专人进行专项管理,往往是一个系仅有一两名管理员管理该系所有专业的实训室,没有针对性,对其管理停留在广泛的计算机硬件及软件的基本保障上,而且这些管理员教师往往是合同制的,待遇不高,工作积极性差。较好的做法是各专业的实训中心都应配备专门的实训中心主任、实训指导老师、内勤老师等,并且这些老师们应都有编制,职称可以走教学系列,主讲教师与实训中心这些老师职责不同,应各司其责,实训课的排课与理论课的排课分开,实训课排课由实训中心内勤老师负责,每次上实训课,主讲教师都会配1位实训教师共同授课,实训中心负责每次上课所需的设备调试、耗材、课程结束的场所及物品的归位等。传统的实训室人员配置无法让主讲教师提高上课效率,各种实训设备的养护也是非常欠缺的。
4社团建设
很多高职院校并没有设立社团或重视社团的建设。社团人员一般负责协助老师对实训室卫生进行打扫,对叉车充电,并对其他设备、物品等进行维护、保管。只要加入物流研习社,就有更多参加物流竞赛的机会,有更多时间在实训室与老师进行交流及操作,技能娴熟度都大大优于一般同学,在就业上非常有优势,社团成员就业对口率极高,执行力好,非常受企业认可,达到了多赢的良好局面。好的做法可以互相学习和借鉴,但一定要结合每个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必要的变通和调整。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在平常的教学、科研工作中多学、多思、多讨论,也不断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等方面进行创新,使学生学得更好、企业更加满意、学校发展更好。
作者:黄芬 单位: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篇6
IT行业变化的决定因素来自技术的进步。正如英特尔公司创始人戈登・摩尔在1956年的预测:微处理器芯片的密度将每18个月翻一番。这种技术的快速进步,促进了IT行业快速变化:行业自身在变化的同时,也在与其他行业进行融合,而且这一趋势将更为明显。
如此这般,产业按摩尔定律在变,世界也正在迅速地、戏剧性地变化着,这些变化包括经济的、政治的、技术的和文化的。它们将给人们的工作领域带来相当大的不确定性,打乱人们的职业生涯活动。据调查公司Gartner预测,不包括死亡和退休的人员,到2010年美国会有15%的技术工作人员退出IT行业。同时,全球对于信息技术开发人员的需求将减少30%。
作为国际化程度很高的IT业,随着IT服务外包业务的世界性整合、创意产业的快速发展、技术的巨大进步等,势必也会影响到参与整个IT产业链的国家或地区。再加上IT从业者自身技能水平和快速适应能力等因素,在未来几年中,IT职场也将发生巨大的变化。
变局一:网络革命职场版图
网络,不是泡沫
随着纳斯达克股市网络股的狂飙和暴跌、国内2000年开始的网络寒冬到2004年的复苏,人们对网络都抱有一种成见,那就是泡沫。有些互联网最忠实的分子也开始动摇,因为除了烧钱,挣钱的没有几家。从人类发展历史的长河来看,网络与资本的关系并不能代表其将来的发展,未来将会带来一场革命。
仅就中国而言,诞生才十余载的网络,给我们带来的技术、政治、经济、文化、法律、伦理等方面的影响有目共睹,如海量的信息、无限的搜索、免费的享用、尽情的创作等,虚拟的网络带给人们无国界、无等级的平等交流和无比便捷的电子商务等。
随着时间的推移,网络的发展将最终彻底改变人类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层面,对人类文明的发展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与农业革命和工业革命相比,信息革命使社会的生产效率进一步提高,网络将计算机与通讯有机地结合起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概念,使得人们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可以获取任何所需要的信息,或找到要找的人。所以,网络革命所带来的,远远超出改善社会生产效率的层面。
与传统时代相比,网络时代没有形成十分成型的思维方式与游戏规则。李开复则通过摩尔定律、吉尔德定律、麦特卡尔夫定律、无限的能力与机会定律、良性循环带来收益递增定律、“物以多为贵”与拥抱标准定律、注意力经济定律、价格永恒降低定律、自我管制经济带来消费者的天堂定律、不创新则灭亡定律、自食生存定律、快吃慢新吃旧定律、最终必须获利定律、实虚必合定律等14个定律,详细解释了目前网络经济的发展前景和规律。
他告诉我们网络经济的作用不但没有被夸大,反而是被大大地低估了。它们一致的特点是:并不一定会永远存在,因为网络经济几乎每天都在改变;但它们完全适用于今天的网络经济,是无可置疑的真理;如果遵循它们,就有机会成功,如果不遵循的话,就一定会失败。
同时,Web Services技术可以将Internet上的各种信息资源和服务功能整合在一起,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向用户提供优质的服务。它的发展是全球软件企业面临的一个不可多得的契机。在ERP、CRM、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等行业,行业或服务性软件往往需要根据客户的具体需求量身定制,同时还需要咨询、升级、维护等一系列相关服务。在软件服务的市场上,利用Web Services技术,也能全面提升服务的质量和层次,进而提高IT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所以,网络带来的革命,将会带来传统行业的升级改造,加速社会经济的发展,催生更多的新型行业,也带来了更多的职业与岗位,如网络编辑、电子商务师、网络管理师、应用绘图师、数据管理师等。当然,有些新兴的职业与传统职业是有关联的。如果加上网络自身技术的发展,如基于TCP/lP的技术、万维网及其应用、网格计算、图形学和多媒体技术、复杂的应用程序接口的使用、人机交互、数据库技术等,那么将会衍生出更多的细分职业,也将会打破一些职位的界限。
因此,涉足网络前景无限。
变局二:3G人才行情看涨
3G,山雨欲来风满楼
赛迪数据显示,有超过70%的手机用户表示对3G在中国市场未来的发展看好,大多数手机用户认为3G时代的到来指日可待。据调查,在应用方面,对看电视/电影、视频电话、收听音乐、高速上网、多媒体传输等3G应用,用户的期待指数都超过了60%,并且利用3G高速率传输性能来看电视或电影、打视频电话和收听音乐成消费者的最爱。此外,在无线定位、多人游戏、手机会议等方面很多手机用户也有强烈需求。
随着3G牌照发放日益临近和3G发展步伐的加快,市场对3G人才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价值不断上升、需求人才领域也不断拓宽。据专业机构统计,2006年我国3G人才的缺口已经突破了50万,3G人才争夺战已经进入了白热化,各家运营商各显神通揽才。随着中国3G进程的加快,人才缺口进一步扩大。
而3G方面人才的短缺,也使得有关工作人员的待遇水涨船高。以研究生为例,3G人才的薪资水平最低为7万元年薪,最高在12万元以上,平均年薪接近10万元,成为与物流师、精算师、注册会计师并称的高薪行业之一。
赛迪资深专家分析,随着通信行业3G标准投入运营后,一些IT通讯企业将“放量”招聘3G人才,像3G无线软件开发工程师、3G无线研发质量工程师、3G无线网络规划/优化工程师、36/NGN核心网软件测试工程师、3G设备开发人才、3G运营人才、3G增值服务人才以及市场营销人才等将成为企业重点招聘的对象。由于3G行业门槛高导致中高级3G人才稀缺,因此未来拥有在跨国公司工作背景以及既懂得IT又懂电信的复合型3G人才将成为手机电视时代的天之骄子。
像所有高速增长的高科技朝阳行业一样,移动增值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是挑剔而巨大的。了解新一代移动通信网络体系结构和特征。了解行业现有业务类型和行业发展趋势,掌握基于移动通信网络的多种应用开发技巧,理解行业规范并有实战经验的增值业务策划、设计、开发和实施人才将成为移动运营商和全国上万家增值业务供应商的首选人才。
据悉,包括摩托罗拉、思科、华为等国内外的网络、通信企业也都开始加紧了3G培训市场的进程。来自摩托罗拉的消息。其针对工程学院的MCNE培训原来只面向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区,预计不久将扩展至南京、重庆、杭州,甚至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等地区。以思科为首的培训学院也都加强了针对3G内容方面的课程。
在2010年之前,成为3G人才是一个明智之举。
链接
3G和3G人才
3G是3rd Generation的缩写,指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相对第一代模拟制式手机(1G)和第二代GSM、TDMA等数字手机(2G),第三代手机,是指将无
线通信与国际互联网等多媒体通信结合的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它能够处理多种媒体形式,提供包括网页浏览、电话会议、电子商务等多种信息服务。
3G人才指从事3G通讯技术行业的工程师以及相关技术人员。目前的3G人才市场,最受欢迎的主要是三类人才:嵌入式软件工程师、移动商务软件开发工程师和移动增值业务开发工程师。移动通信软件工程师因人才的稀缺而身价倍增。
变局三:手机游戏缺少人才
手机娱乐,即将喷发的火山
随着休闲娱乐经济时代的来临,除了传统的娱乐外,数码娱乐也成为了人们不可缺少的娱乐方式,如mp4、摄像机、手机等数码产品,手机游戏、单机游戏、网络游戏等数码游戏。每一项都孕育着巨大的产业。
由于3G技术将给移动通讯带来巨大的变革,手机将真正成为一个集通讯、娱乐于一身的娱乐终端。作为无线增值服务业的新增长点,手机多媒体娱乐最直接的应用,手机游戏也必然将受到人们的关注。无论是自身研发还是外部采购,市场上众多的SP厂商纷纷开始磨刀霍霍,手机游戏产业一旦启动,其能量将不亚于目前的电脑网络游戏。
据信息产业部公布的数据,2006年全国将新增手机用户4800万户,手机用户总量有望达4.4亿户。相比拥有电脑的用户数量,手机用户绝对数量遥遥领先。与PC游戏不同,手机游戏摆脱了线缆的束缚,具有随时、随地、随身的特点,更适合人们在移动中休闲和娱乐。由此可以预见,手机游戏市场必然将远远大于网络游戏市场。与之相对应,手机游戏人才的市场需求也不会逊色于网络游戏人才的市场需求。
据ABI的研究表明,视频游戏市场的规模将由2005年的326亿美元增长到2011年的659亿美元。网络游戏和手机游戏将是增长的主力。IDC的最新研究报告《亚太区无线网络游戏市场2005―2009年预测和分析》预测,手机游戏市场将最终发展成主流,尤其是在高科技应用程度较高、有相应用户群的国家。近来各大手机娱乐软件公司招才行动频频,其中欧洲最大的手机游戏商之一智乐软件即将在全国范围内分批、分时段招收500多名专业手机游戏软件开发人员。
目前百宝箱囊括的手机游戏多达16834款,其中SP已经达到135家,CP过千家,已形成了浩浩荡荡的手机游戏产业大军。iResearch的调查报告也表明,到2008年,中国手机游戏市场规模将达到30.9亿元,签约用户将达到3169万人。手机游戏业将进入一个高利润的稳定增长期。
在巨大的需求面前,存在着大量的人才缺口。据了解,一款手机游戏至少要由三个熟练工程师共同开发一个月时间才能完成。相对于市场的需求,人才缺口确实较大,手机游戏策划、开发等岗位都急需人才。因人才紧缺,反过来也制约了手机游戏市场的发展,以至于目前日、韩、欧美的游戏开发商几乎占据了中国手机游戏市场80%的游戏内容。
随着各种移动上网、无线传输技术的日新月异,手机游戏很可能将会与网络游戏平分人才需求市场。人力资源专家认为,随着3G时代的来临,手机游戏开发人才的市场需求步入快速增长期,网络游戏人才作为主流需求的局面将会被打破。
但是相对于成熟的网络游戏行业人才队伍,手机游戏起步较晚,开发人员大都未受过专业化培训,游戏设计以及策划人才极少。在未来几年中,杀入手机游戏市场,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除了手机游戏以外,在围绕手机个性化的服务中,如短信、彩铃、外观设计等,也将大有作为。
变局四:创意人才是香饽饽
创意,创出来的价值
2006年11月,北京市发改委了《北京市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从2006年起,北京将每年安排5亿元专项资金,扶持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对于文化创意企业聘用的海内外高层次管理人才、创意人才和营销经纪人才中的京外人才,优先办理调京或办理《北京市工作居住证》。
其中,作为IT产业中的动漫和互联网游戏业,被首列为鼓励类投资的文化创意产业。这对于很多在皇城根下发展的IT人士来说,应是一个福音。另外,北京市政府还设立文化创意奖,对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做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此举表明北京市政府想彻底解决文化创意产业普遍遭遇缺乏人才的难题。
据《2006年中国动漫产业分析及投资咨询报告》显示,2004年全球数字动漫产业的产值已达2228亿美元,与动漫产业相关的周边衍生产品产值则在5000亿美元以上。2004年我国动漫总创收达117亿元人民币,国内动画片生产总量只有2.9万分钟。市场需求却在26.8万分钟,实际需求缺口达23万分钟,电视台严重感到动画资源的不足。在中国青少年最喜爱的动漫作品中,日本动漫占60%,欧美动漫占29%,而中国原创动漫,包括港台地区的比例只有11%,明显整个中国的动漫产业仅处于初级发展阶段。
动漫产品本身有巨大的市场空间,而动漫产品的衍生产品市场空间更大,如文具、儿童食品、玩具、儿童服装、儿童音像制品和各类儿童出版物等,在某种程度上,这些行业今后的发展与行销都有赖于动漫这一新兴产业的带动作用。
面对巨大的市场需求,最缺的就是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高级复合型动漫人才。未来几年将有故事原创人才、动画软件开发人才、二维三维动画制作人才、动画产品设计人才、网络和手机游戏开发人才和动画游戏营销人才等6类动漫人才紧缺。
“中国动画人才的需求量在5~10万人之间,但现有人才远远达不到这个数字。”中央电视台青少年节目制作中心副主任赵文江称。据悉,目前中国的动画产业人才为8000人左右,平均学历大专。而影视动画人才总需求量约15万人,游戏动画人才总需求量约10Zi人。目前,普通动漫人才月均收入在2000-4000元;高级人才月薪数万元,甚至有公司为招虚拟仿真设计人才,开出了10万元、20万元和50Zi元不等的高薪,但招不到人。
据央视统计,2004年上半年我国有151家电视台播出动画片,保守估计每家电视台平均每天播出20分钟,以20%首播来计算,那么中国动画片的需求量将在13万分钟左右。按中小制作标准,我国动画制作人才需求量近4万人;如果以实际需求量25万分钟来计算,人才需求则将近9万人。尽管目前我国设置动画专业的院校有71所,但人才的培养量远未达到社会需求。
另外,网络游戏也是我国政府重点扶持的产业,到2008年五年期间将投资10~20亿元开发100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民族特色的优秀网络游戏软件,这其中最关键的是本土网络游戏开发人才的培养。
专门负责“中国民族游戏人才培养工程”的北京汇众益智科技有限公司总裁李新科表示,游戏产业的人才需求呈金字塔形,底层是运营、支持、服务等“边缘”人才;中段是游戏设计与开发人才;塔尖是主程序员、美术总监、策划总监等,其中需求量最大的就是“中段”人才,目前“中段”从业人员只有2至3万人,而未
来3到5年内则需要20万此类人才。
变局五:技术腕让位多面手
多面手,2010年的IT宠儿
2010年急需的企业IT工作人员,可能是那些根本没有深层技术技能的人员。诸如编程这样的技术含量低的支持性职位,将流向第三方提供商。相反,IT部门将被“多面手”把持。所谓的“多面手”,即那些可以制定和执行增加业务价值的IT计划,可以培育公司内外的关系、拥有技术背景并且还了解内部和外部业务部门的人。
而推动这些变化的因素是消费者行为的变化、数量越来越多的企业并购、外包、移动设备的普及和存储数据的增加。
此外,这些“多面手”所需的技能将在IT领域之外磨练而成。如艺术才能、优秀的数学能力、沟通与表达技巧,它们构成一种IT领域不常见的技能组合。而且,财务、工程、技术和数学等领域的专业知识将汇合在一起,形成下一代具有想象力的工具和技术。谷歌、eBay和雅虎已经开始招募数学、金融分析、工程和技术大腕,这些人将开发具有想象力的算法来满足用户的在线需要。美国国家科学院已经确定了一个新兴专业技术领域,这一领域将技术能力与艺术和创造技能融为一体,如计算机游戏领域中的那些技能。
Gartner分析师戴安・莫罗(Diane Morello)一针见血地说:“最有效率的团队将是外向型、业务推动的能力中心。”她解释说:“他们可能是围绕并购而形成的能力中心。这些IT人员可能会参与信息集成和系统集成、客户服务等工作,并且分散在不同地点,因此他们最好善于适应环境,能够与陌生的团队成员合作。”
莫罗补充说,项目管理和应用开发技能,不管是对于服务提供商、软件开发商还是IT部门而言,都非常重要,这也是2010年IT职位的一个显著特征。
此外,由于项目将是多方参与、合作完成。IT人员将与来自不同类型的渠道的人员一起工作。这要求IT工作人员具备流程设计和管理的技能。
Gartner的数据表明,到2010年,6成与IT相关的人员将承担面向业务的任务。此外,中大型公司中的IT部门,将比他们在2005年时的规模,至少缩小30%。Gartner还预测,由于任务自动化或由于缺少对所在领域的兴趣,到2010年10%到15%的IT专业人员,将离开自己的IT职位。
Foote Partners公司CEO兼首席研究官大卫・福特(David Foote)说:“在我看来,2010年热门的职位将是那些使能者(enabler)职位:企业架构师、技术人员、系统分析师和项目经理。假如我是IT人员的话,我会在今后5年里谋得其中的一个职位。很多人由于是纯技术人员而得不到这些职位。不过,对于他们来说,在服务行业内外,都有一些相当稳妥的机会。”
密尔沃基Marquette大学助理教授凯特・凯泽(Kate Kaiser)说:“现在人们对业务领域和项目管理技能的关注超过了技术技能。”2005年9月,凯泽率领进行了一次信息管理协议(SIM)调查,他对104名CIO进行了调查,以决定他们到2008年底时的技能需要。她预测,这次调查确定的前10项技能,将在2010年排在前12位。
她指出:“这并不是说你不需要技术技能,而是出现了对业务技能、更全面的技能的更大的需要。”
将在2010年生存下来,并且也许事业有成的IT专业人员会扩展自己的知识基础,扩展到他们熟悉的领域之外。那些不这样做的人,将找不到这些小众领域中的就业机会。
变局六:冷热职位岗位淘汰
冷热,行业的选择
2010年,IT业中那些技术含量偏低、重复性较高的职位将会被淘汰出局;不能适应产业发展与社会需求、不能保持技能水平的人也会面临危机,如仅掌握单一技能的高薪者。
Gartner分析师莫罗表示,如果你仅对难懂的代码有兴趣,你只是整天把自己关在小房子里,那么你的就业机会就会减少。老板开始找多面手,就是那些对企业范围内的应用程序都有丰富经验的人,并且能够把这些经验转化为可以增值的更大的整个公司性的项目。
Gartner的专家称美国传统科技岗位下降的状况可能不会在短时间内有所改变。从2001年至2004年3月,美国的软件业有16%的岗位“消失”。美国劳工统计局的数字显示,在2005年第一季度美国信息科技产业裁员数超过7000人。
业务领域
大企业将通过并购变得更大。但是,两家公司合并不仅仅只是技术和系统上的集成。技术、安全和数据领域中的企业设计师将在2010年发挥关键作用。
像微软和IBM这样的公司已经认识到2010年艰巨的架构任务在等着他们,开始招募专家级和大腕级企业设计师。
外包在业务领域中的技能发展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如果公司依靠第三方提供商,他们必须雇用能够管理这些关系的人员。
技术基础设施和服务
在2010年减少最多的技能将出现在技术基础设施和服务职位――如编程和操作工作。这些职位将流向海外或更可能实现自动化。
一项任务越能系统化或转换为显示指令或写入文献,它就越有可能被移交出去。它越有可能被移交,就越有可能有人出来开发工具,以进一步减少完成这项任务所需要的人员数量。
在SIM调查中,今后5年里将系统设计和分析技能保留在公司内部被认为至关重要,但这些任务常常被外包。
安全
由于一些著名公司中发生数据安全违规的新闻不断出现,对安全规划和管理技术的需要也水涨船高。Marquette大学助理教授凯泽说,IT安全是今后5年中将成为对公司“十分重要”的前10大技能之一。
据IDC2006年1月有关安全领域劳动力趋势的研究显示,世界各地的公司雇用了140万IT安全专业人员。这家研究公司说,到2010年,这个数字将达到200万人,增长近30%。到2009年底,美国公司也将每年把花在信息安全培训上的费用增加16.4%。同时,与数据连续性和恢复相关的技能将由第三方提供商来提供。
存储
实施企业服务器战略的公司需要企业存储战略以及执行这项战略的技能。掌握SAN专长的存储管理员的价格在上涨,但这类人员很少,需求还非常大。存储区域网根据管理员设定的路线将数据传送给存储设备,克服了地理限制。对于2010年的跨国公司来说,存储管理显然将成为一个大问题,原因很简单,一个是我们必须对付的数据量,另一个是我们关注幅员辽阔市场以及我们正在设计依靠公用计算、开源和管理服务的系统的事实。
应用开发
到2010年,应用将成为由外部服务提供商提供的日用品。内部开发不会终结――只是在2010年以不同的方式来完成。挑战是选择软件包,然后根据你的需要定制它们。除了提供战略优势的面向客户的应用程序的编程,编写程序将可能消失。
Internet
在线银行业中的企业希望管理客户所
有的资金――从抵押贷款、助学贷款到退休账户。若想在2010年取得成功,他们必须建立用户友好的,提供人工智能、数据挖掘和数据仓库功能的网站。
技术是这些公司的高竞争力营销方式的组成部分。Foote Partne rs公司CEO福特解释说:“如果你想从事IT工作,就需要去干Web应用系统方面的工作。不过,你最好还了解客户,因为可能出现的情况是你的竞争对手具备这类才能。”这类才能使IT人员不仅只是从事开发工作,他们还能够与经常接触客户的同事交流或与客户联系,来迅速修改流程。
福特说,“这将大大缩短”通常需要3到6个月时间的“开发周期”。“快速的应用开发和极限编程是高回报的技术。但是,它实际上促进了机动性和灵活性。什么能比缩短产品开发周期更能促进业务发展呢?”
业务智能性
到2010年,公平的全球竞争环境、创新和方便业务运行的技术推出,将使热门技能成为具有竞争力的公司的不二选择。
变局七:专业就业优势减弱
皇帝女儿,也非不愁嫁
在过去的一些年里,计算机专业通常是一所大学中比较热门的专业,是不少优秀高中考生的首选。同时,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在理论基础方面比较扎实,按理说也应当是用人单位的首选。但不少用人单位反映,计算机专业毕业生虽然了解的知识很多,但是许多毕业生存在着动手能力差、缺乏团队精神和交流能力等问题。
据《关于计算机人才需求的调研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IT项目主管认为目前计算机专业人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三点:缺乏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工具和方法的应用不熟、经验不足;责任心和纪律性不强。人力资源主管则认为,在实际工作中,计算机专业人才最欠缺的五个方面依次为――对工具和方法的应用不熟、经验不足,价值取向和对职业生涯的规划不成熟,外语能力欠缺,缺乏基本的抽象分析问题能力,承受压力的能力不足。
在IT企业里工作的计算机专业毕业生们普遍反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这个专业的专业特征不明显,因而缺乏竞争力。其中相当一部分人甚至认为,如果再有一次机会选择本科专业的话,他们不会选择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报告》调查结果也显示,不少计算机人才所从事的工作技术壁垒很低,仅仅从开发的角度来看,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并没有很大的优势。许多管理人员认为。应聘者所学的专业并不是他们被选择的关键指标。例如,64 8%的IT项目主管表示不会在乎员工的专业出身,36.2%的人力资源主管表示不在乎应聘者的专业,但是需要有与计算机相关的学习背景;有意思的是51.7%的人力资源主管要求应聘者必须毕业于计算机专业。
66 2%的IT项目主管认为,与其他专业的毕业生相比,计算机专业毕业生有比较明显的择业优势。65.3%的毕业生认为,比计算机专业更具有长远优势的是数学专业的毕业生,这主要是因为学习数学的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强,能够触类旁通。在面对其他专业(尤其是数学专业)的毕业生的挑战时,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应该加强数据建模等方面的能力,提高对抽象问题的解决能力,发挥自己在利用计算机实现抽象模型和软件系统方面的优势。也有16.2%的毕业生认为软件学院的毕业生会对计算机专业学生具有一定的冲击。
在从事与行业相关的应用系统开发与研究工作中,除了需要计算机专业知识,更需要与行业相关的专业知识。所以,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这一点上经常占有优势,如做数字化医疗、动漫、相关外包业务等,那仅会计算机专业的知识与技能远远不够,相对应就需要医学、艺术等知识和技能。
但在一些涉及较深的计算机理论和计算机核心技术的工作岗位上,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受青睐。他们具备像计算机体系结构、编译原理等与计算机核心相关的知识结构,因此在比较核心的系统开发上具有比较明显的优势。
因此,在未来几年中,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IT行业就业,并不具备十分明显的优势。如果想在此行业有所发展,那就需要提前准备一些相关知识与技能,以适应社会的要求。
变局八:综合素质备受青睐
综合素质,持续发展的动力
《中国IT行业人才现状调查报告》显示,IT企业普通员工的招聘渠道集中在招聘会、媒体广告、人才交流中心、校园招聘四大块。录用员工主要来源于毕业生和社会人员,分别为33%、49%,通过劳务派遣的方式最少,仅有3%。
其中,IT企业甄选人员的主要方法都是将“面试”作为第一位选聘方法,将“知识考试”作为第二位选聘方法,其中面试占比例为94.5%、知识考试比例为61.7%,只有少部分使用心理测试和竞聘演讲的方式,分别为18.9%、9%。
结果表明,当前我国IT企业甄选员工的方法并没有发生本质的变化,仍以主观印象和知识为主,以岗位胜任特征、个人综合素质、个人潜能评价作为重点的甄选技术。这主要是因为企业招聘的任务是要保证符合岗位标准、与企业价值观基本一致和高潜能的应聘者能够应聘。
同时,《关于计算机人才需求的调研报告》也显示,用人单位十分看重IT人才素质和职业道德。在企业访谈过程中,每个IT公司都毫无例外地谈到了计算机专业人才综合素质培养的问题。在知识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高校毕业生仅仅掌握已有的知识是完全不够的,重要的是要有一种综合的能力,即通常所说的专业素质。
在“选择应聘者时优先考虑的前五项因素”一题中,首选是“持续学习能力”,得到了66.7%人力资源主管和项目主管的认同;其次是“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支持率达64.3%;第三是“沟通能力”,占36.4%;第四是职业道德和责任心,占56.6%;“参加过项目或者实习”和“团队合作意识”并列第五,支持率为53.4%。学习成绩的支持率只有24%,可见企业只是把学习成绩作为应聘者学习能力的参考来考虑的,招聘方更看重一个人面对新事物的再学习能力以及面临新问题的解决能力。
尽管企业招聘时比较看重应聘者的工作经验(分别有87.9%的人力资源主管和81.7%的IT项目主管认为在招聘员工时会看重应聘者的实践经验),但素质与经验二者并不矛盾。招聘时考虑的是工作的关联性、有效性及成本最小化,而一旦进入工作角色后,注重的不仅是曾经做过什么,更是以后能做什么,要求员工在工作中能够应对经常变化的客观情况。
在对“管理项目时员工面临的主要问题”的回答中,前五项依次是:对工具和方法的应用技术不足、经验不足;缺乏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责任心不足;职业道德和纪律性不强;知识体系结构不合理,范围狭窄,内容陈旧;沟通能力较弱。有43.7%的项目主管认为员工责任心不强。不少管理者抱怨有些员工跳槽太频繁,往往更多地考虑个人的待遇,而不太考虑集体和社会利益。人力资源经理和项目经理都表示不太愿意要那些频繁跳槽的求职者。
如此可见,价值观的问题已经排在专业技术问题前面了。以学习能力为代表的发展潜力,是用人单位最关注的素质之一。企业要求人才能够学习他人长处,而目前相当一部分学生“以我为中心、盲目自以为是”的弱点十分明显。
结束语:
未来几年,国家与地方政府持续对IT业的支持,外包服务的逐渐崛起,WTO保护过渡期结束,在金融、零售、电子、房地产、汽车等行业也会为IT人才提供更多新的机会。
在金融方面,国际金融公司如美林、花旗、汇丰银行、纽约人寿等外资金融机构,纷纷抢滩中国市场,他们凭借雄厚的实力、先进的技术、灵活的策略对国内的金融界发起挑战。他们用“网上银行”掠取中国的优质客户,同时以“人才优势”来换取竞争优势。虽然我国国有商业机构已经大幅度提高了“金融科技”人才的薪酬,但股份制金融企业和外资金融机构高达数十倍的年薪最终将“热门人才”挖走。
由于我国金融硬件水平已达到国际先进,因此以“金融科技人才”为根本的软件水平必须提高到战略高度。为此,金融公司势必会鼓励在职人员的在职培训;并且进一步提高“金融信息”人才的待遇并出台相关政策,吸引IT界人才投身金融。
篇7
软件项目经理个人简历范文模板(一)
姓名:xuexila
一年以上工作经验|男|25岁(1991年9月29日)
居住地:武汉
电 话:159******(手机)
最近工作[5个月]
公 司:XX有限公司
行 业:计算机服务(系统、数据服务、维修)
职 位:java项目经理
最高学历
学 历:本科
专 业:地理信息系统
学 校:武汉大学
自我评价
有很强的独立业务开发能力,待人真诚热情、为人随和、善于沟通、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很强的适应能力。工作认真负责、踏实肯干、具有较强的团体协作精神和独立的工作能力有很强的责任心和工作干劲,不惧挑战,有一定的亲和力及管理能力,思维灵活,反映快,接收能力强,字迹工整。
求职意向
到岗时间:一个月之内
工作性质:全职
希望行业:计算机服务(系统、数据服务、维修)
目标地点:武汉
期望月薪:面议/月
目标职能:java项目经理
工作经验
2015/5 — 2015/10:XX有限公司[5个月]
所属行业:计算机服务(系统、数据服务、维修)
事业部
java项目经理
1. 对项目进行背景调查,收集整理项目相关资料,进行需求策划,撰写项目调查报告和信息综述。
2. 对项目组成部分或模块进行完整系统设计。
3. 联系项目相关单位和相关技术专家,制定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014/5 — 2015/4:XX有限公司[11个月]
所属行业:计算机软件
测试部
软件测试
1. 全球地图数据的日常维护和季度更新管理。
2. 用工具测试地图数据质量,分析并准确定位bug。
3. 制定测试计划,独立执行测试,跟踪bug状态,评估测试结果,提交测试报告。
教育经历
2010/9— 2014/6 武汉大学地理信息系统 本科
证书
2011/12 大学英语四级
语言能力
英语(良好)听说(良好),读写(良好)
软件项目经理个人简历范文模板(二)
姓
名: xuexila
国
籍: 中国
目前住地: 广州
民
族: 汉族
户 籍 地: 广西
身高体重: 172 cm 65 kg
婚姻状况: 未婚
年
龄: 26 岁
求职意向及工作经历
人才类型: 普通求职
应聘职位: 市场销售/营销类:销售经理、区域/分销经理/主管:销售经理、智能大厦/综合布线/弱电工程师:项目主管
工作年限: 6
职
称: 无职称
求职类型: 全职
可到职日期: 一个星期
月薪要求: 2000--3500
希望工作地区: 广州 广东省
工作经历: 公司名称: 广州中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起止年月:2008-10 ~ 2010-01
公司性质: 私营企业所属行业:电器,电子,通信设备
担任职务: 项目经理
工作描述: 协助公司领导负责公司所有安防项目前期的技术沟通、项目方案设计及具体项目实施管理。主要是对项目跟进过程中的项目方案设计负责与客户相关部门人员进行技术沟通,及具体项目实施管理工作。同时对公司产品“数字门卫”系统的技术负责售后服务支持。
离职原因:
公司名称: 深圳海湾安防技术有限公司起止年月:2008-03 ~ 2008-09
公司性质: 股份制企业所属行业:电器,电子,通信设备
担任职务: 销售经理
工作描述: 负责楼宇可视对讲在广州区域的市场开拓与销售。了解其它竞争性品牌产品,针对具体项目与客户进行沟通,协助项目招投标相关技术资料的配合工作。
离职原因: 欲事技术与管理
公司名称: 深圳市永华迅科技有限公司起止年月:2005-07 ~ 2008-01
公司性质: 私营企业所属行业:电器,电子,通信设备
担任职务: 业务代表
工作描述: 在广州负责安防项目的业务工作,主要客户对象为企、事业单位,主要进行对闭路监控系统业务联系、项目后期跟进,并跟进与客户沟通,协助其在项目招投标文件资料相应配合工作,并从事一年多的技术学习、项目的实施与管理工作。
离职原因:
教育背景
毕业院校: 华南师范大学
最高学历: 大专
毕业日期: 2009-07-01
所学专业: 人力资源管理
第二专业:
培训经历: 起始年月 终止年月 学校(机构) 专 业 获得证书 证书编号
2000-09 2003-06 临桂县五通中学 物理
2003-09 2004-05 自学 计算机办公软件、电脑组装与维护
2004-07 2009-07 华南师范大学 人力资源管理
语言能力
外
语: 英语 一般
国语水平: 精通
粤语水平: 一般
工作能力及其他专长
从事过相关的物业服务工作,并在安防行业做过多年的销售与技术支持方面的工作,对安防项目各方的系统都比较了解、熟悉,并可以制定方案。对工作热情,热爱销售,对各方面的管理工作都积极配合,并从中学习,以利于自己的工作开展。愿意从事销售及人事管理方面的相关工作,或从基层做起。
详细个人自传
在六年的工作中从事过平凡、锁碎的物业工作,也从事销售与技术方面管理工作,无论是什么行业都要从基础学起,从点滴做起,寻求在岗位工作中尽职尽责的做好工作,以胜任岗位工作的需要。不怕工作中困难,愿意从基层做起,坚持“不懂就学,做事就是做人”的态度为人处世。对管理方面的工作管理有较深的兴趣,希望可以从事有关管理方面的工作。
软件项目经理个人简历范文模板(三)
个人基本资料
姓名:xuexila
性别:男
电子邮箱:
联系电话:
现居住地:
国籍:加拿大
学历:学士
毕业学校:*****大学
专业:电子技术与计算机应用
求职方向:项目经理或相关职位
工作经验
十一年多在IT领域工作经验,包括底层设备软件开发,应用软件开发,以及智能电子仪器开发经验
成功多国(中国、美国、加拿大公司)项目开发与管理经验
深厚的团队组织管理经验,天才的学习能力,可迅速融入任何具有挑战性的工作环境
广泛的软件、硬件、网络应用开发的知识,包括基于ERP、客户端/服务器构架,数据库管理软件项目的开发
精通Windows, Linux以及FreeBSD等操作系统,以及基于这些操作系统的软件开发及应用
非凡的中、英文口头表达和写作能力,善于用中、英各种技术场景的现场讲演和技术交流
加拿大国籍,愿意按工作的需要在国内或国际间出差旅行
工作技能
软件开发语言:C/C++, Assembly, Java, Visual Basic, Pascal, MS SQL, PowerBuilder and InstallSheild
操作系统:DOS, Windows 95/98/NT/2000/XP/2003, Linux and FreeBSD
开发调试工具:MASM, MSVC1.5, CodeView, Windows 98/NT/2k/XP DDK, VC++ 6.0, VB 6.0, gcc, gtk/gdk, gdb, KGDB, DDD, KDevelop, QtDesigner, SoftICE, WINdbg, VMware, UltraEdit, Microsoft Visual SouceSafe 6.0, CVS, MS SQL Server, 逻辑分析仪, IDE分析仪, 示波器, 万用表
工作历史
**********Technology, Inc.
软件项目经理
与客户讨论产品要求,提供技术解决方案;协调不同team间合作,分配本team
成员任务;维护、升级现存软件版本。
************Corporation
软件项目经理 2003~ 2007
工作职责:与客户讨论产品要求,提供技术解决方案,协调不同team间合作,分配本team成员任务;为基于iSCSI技术的网络存储设备研发Linux驱动程序;为千兆以太网卡开发Linux驱动程序;利用gdb, KGDB和DDD等工具调试Linux设备驱动程序;用Qt Designer和KDevelop开发Linux测试软件;评估新一代数据存储设备。
项目经验
1.*********项目 时间:2000年7月 ~ 2003年3月
负责项目物价局MS SQL Server 和 各个药房、医院Access数据库的设计开发工作,并编写各客户端的报表及单据打印软件。
2.*********项目 时间:1999年12月 ~ 2000年8月
负责项目的基于Client/Server和 TCP/IP的应用开发,实现广域网、局域网上可信的数据传输。
3.**********项目时间:1999年6月 ~ 1999年12月 参与项目的LAN/WAN设计、实施、维护工作,并撰写系统集成方案。
4.**********项目 时间:1998年7月 ~ 1999年6月
参与开发项目中企业物流管理软件,并独立实现库存管理模块功能。
培训历史
曾参加并通过MCSE、MCDBA、MCSD、MCP + Internet、MCP等国际公认的IT技术认证。
个人特点
活泼、进取、有团队合作精神、良好的人际交流能力。
看过“软件项目经理个人简历范文模板”的人还看了: 1.it项目经理个人简历范文模板
2.it项目经理简历范文
3.项目经理个人简历范文
4.软件工程师简历模板
篇8
关键词:世界大学城;大学城空间;软件技术专业;高职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1-0003-02
当各大媒体对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的开放课程赞不绝口之时,已运行两年的目前国内外最大的开放课程平台――“世界大学城”正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在空间平台开展学习、教学,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正在形成,自主学习机制得以建立。世界大学城以自主学习为核心理念,可以为每一个机构、群体建立一个资源共建共享型学习平台。世界大学城给人才培养带来了新的教育模式,为人才培养带来了全新的思路。本文拟讨论如何在高职软件技术专业中应用大学城空间培养创新型IT人才,以期更好地推广空间教学,改进现有教学模式,全面提升人才培育质量。
一、长沙民政职业技术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多年来,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软件技术专业坚持以职业目标岗位需求为依据,以培养较强的岗位核心能力和较高的职业素养为人才培养目标,以就业为导向,突出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近年来学生培养的质量大幅度提高,专业对口就业率节节攀升,为本地区域经济和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合格人才。但就整个专业而言,毕业生的质量仍有待提高,主要表现为:
1.传统教学模式培养的人才两极分化严重。随着IT行业多元化的发展,软件企业对毕业生的要求逐渐提高,我院软件技术专业为顺应时展和市场的需求开设了NET、JAVA两大开发类课程体系。这两个课程体系都具有共同特点:涉及知识面很广,内容复杂繁多,难度大。教师只能有选择性地对部分知识模块做详细的讲解,不可能做到教学内容的广度与精度同时并进,从而导致学习难度加大,学生因个体学习能力、领悟能力欠缺导致专业能力分化严重,毕业后面对就业茫然不知所措。
2.合格人才的比例有待提高。在课堂教学方面,因为课程体系难度大,工程性和逻辑性强,部分学生对专业学习兴趣不高,再加上个人本身的惰性,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容易掉队、脱节,沦为课堂的旁观者、专业的旁观者。
3.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问题多,沟通少,不能及时解决问题。受益大学生扩招的影响,现在软件技术专业学生班级人数基本上在45人以上,因此课堂上学生多,时间少,师生交流受到影响,问题得不到及时解答就会影响学习。
4.人才培养的课程内容更新频繁,教材跟不上内容更新的节奏,现有的教学模式急需改变。软件技术领域知识更新速度快,与各行各业紧密相联,而出版的教材跟不上内容更新的步伐,传统“书本+板书+实验”的教学模式无法适应新的需求,现有的教学模式急需改变。
5.人才培养的辅助资料虽然多但杂乱无章,缺少聚焦课程和聚焦知识模块的集成。如今,网络上充斥着海量软件技术学习资料,各种教学视频、项目源码、交流文章、论坛多不胜数,虽然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但由于这些资源良莠不齐,甚至杂乱无章,初学者难以辨认,很难直接从中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6.人才培养的管理和监督手段非常有限。人才培养过程中依赖于传统的管理方式,而主管领导们都有自己的本职工作,无法实现过程化和常态化的管理,人才培养的管理在信息时代需要改革。针对上述问题,应大胆创新,改革教学模式,推进传统教育与数字化教育的整合,实现教学内容与学生兴趣的统一,基础知识与应用技能的统一,教学过程与教学效果的统一,提高课程教学的实效性、针对性,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岗位核心能力、专业通用能力和职业素养,重点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实现开放式教学。
二、大学城空间应用在人才培养中的优势
大学城空间具有个性化、即时性、开放性、互动性、共享性等特征,为师生提供了资源共享、个人知识管理、过滤信息、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多方交流的平台,能够对上述问题的解决有所帮助。大学城空间在高职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应用,具有如下优势:
1.让学生了解学习目标。教师可以利用空间对专业学生进行引导,通过空间展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课程目标、模块内容目标。
2.空间给教师提供了教学内容、实训内容的展示平台。通常教师备课时都会按照自己的思路来重构课程知识,重构的课程知识有益于学生更加容易地接受和理解课程知识,但是传统的教材+PPT+板书课堂内容组织方式,无法记录下教师授课的精华和重要细节,而空间出现恰好弥补了这一缺陷。给教师提供了教学内容、实训内容的展示平台,给学生提供了永久的指导。
3.空间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空间上开展教学,学生真正拥有了学习的自主性。学生进入教师的空间后.根据教师的学习任务.打开教师空间中的相应栏目展开学习,在讨论群组中与教师、同学进行讨论和交流。在这种学习环境里,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4.空间可以构建相互协作的网络学习共同体。在空间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一起构成了一个网络学习共同体。
5.空间可以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空间为师生之间的交流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渠道。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资料进行学习,也可以获得教师或同学的帮助。教师如果能在人格、思想上影响学生,对学生成长作用巨大。
三、世界大学城空间在长沙民政职业技术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具体应用
大学城空间在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具体应用,主要包括:利用空间对人才的培养起引导方向作用,建设开放共享的教学资源库,建立构建协作学习共同体和完善教学环节。让学生明确专业目标、把握专业方向、攻克专业难点,成为一个合格的应用性、技能型高素质人才。
1.利用世界大学城空间,展示人才培养目标,在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中起航标的作用。本专业教师依托深度的校企合作机制,邀请众多行业专家指导和部分兄弟院校参与调研,充分调查和研究众多IT企业,共同确定和展示软件技术人才培养目标。通过分析软件开发过程中的岗位设置,分析岗位职业能力,从而确定适合高职的软件技术专业目标培养岗位[1]:主要岗位为.NET程序员、JAVA程序员、移动开发程序员和测试员,辅助岗位为界面设计人员、技术支持和软件销售人员。利用大学城空间的开放性、持久性、独立性和自主性的特点,在空间中展示人才培养目标,在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中起航标的作用。
2.利用世界大学城空间,构建开放、共享的课程教学资源,突出工程性、科学性和人本性原则,符合教学规律。在空间教学中,各种形式的教学资源可以为教与学提供灵活的服务。软件技术专业基于以职业竞争力培养为导向的“工学结合,项目载体、任务驱动”的教学理念,在教学的全过程中,通过与企业深度合作引入企业真实项目,本课程教师再对企业项目进行转换与提炼,使相关知识点能够有效地融入项目中,通过项目实现,掌握应用开发技能,突出工程性原则。解构与重构后的课程资源凸显“工学结合”的特点,知识脉络更加清晰,大大优化了课程资源,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专业的帮助。利用空间中新的课程资源的教学模式符合现代职业教育的创始人黄炎培的职业教育的思想,满足黄炎培在职业教育提出了三个原则:因地制宜,因材施教;与社会结合,尤其是与职业社会结合;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
3.世界大学城空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岗位核心能力、专业通用能力和职业素养。为使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凸现职业教育的针对性、实践性和先进性[2],与用人单位需求实现“零距离”对接,了解用人单位对软件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及能力要求,我们对专业培养目标人才的岗位核心能力、专业通用能力和职业核心素质做了详细的调查和分析,撰写了主要岗位能力需求的调查报告并在空间展示。下图是12项职业核心素质在四类岗位中的重要性程度评价结果,由图可见软件技术专业的主要目标岗位研发类岗位最重要的职业核心素质是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而空间无疑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最有力的平台。
借助大学城空间,采纳先进的教学法,整合现有的优质核心教学资源,构造了开放性、立体化的教学环境,为学生自觉自主学习和创新实践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帮助。空间的自主性、实时性、交互性和直观性的特点有益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有益于岗位核心能力、专业通用能力和职业核心素质的全面提高。
4.利用空间,创建了立体化教学环境,创新了原有的教学模式。利用空间,按照思想性原则、科学性原则、主体性原则和实践性原则建立体化教学环境。软件技术专业立体化教学环境是区别于传统教学环境,是一种学习空间多维化、学习资源多样化,不受学习时间限制的教学环境。新的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为主”的教学模式,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以两大资源平台(教学资源平台、实践实训资源平台)和创新工作室为主要学习环境,教师成为学生学习资源的一部分,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知识获取为主”的教学模式创新。
大学城空间应用于教学,对于教师而言,是整理自己知识体系的过程;对于学生而言,是构建自己知识体系的过程,对管理者而言是优化自己的管理,当然,在空间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在不断地解构和重构自己的知识体系,而学生也在不断地整理自己获得的知识。空间教学从根本上转变了高职教育教学模式,创建了互教、互研、互动、互学为一体的多维教学模式,搭建了学生与教师沟通的桥梁,使教与学和谐发展,教学效果明显提高,开创了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江天仿.基于岗位分工的高职软件职业能力模型的构建与培养策略[J].职业技术教育,2012,(02).
[2]李福东,皮洪琴,曾旭华.高职学生职业能力模型的构建[J].职教论坛,2013,(3).
[3]唐一韬,袁爱平,万烂军.软件开发与项目管理专业立体化教学环境的研究与实践[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2).
篇9
【关键词】建筑业 农民工 岗位技能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2C-0004-02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其在为社会创造价值的同时,也为社会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2012年国家统计局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全国农民工总量已达26261 万人,其中将近6000万人从事建筑业。农民工进入建筑业,虽然为建筑业快速发展提供了人力保障,但是农民工队伍庞大松散,无序流动,农民工接受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的人数严重不足,进而导致建筑业从业人员素质较低,给工程建设质量带来隐患。如何尽快培养出一大批适应产业转型和发展的有理想、懂技术、会操作、出业绩的新一代建筑产业工人,是建筑业面临的难题之一。
一、建筑业农民工培训现状及原因分析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2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在农民工中,接受过农业技术培训的占10.7%,接受过非农职业技能培训的占25.6%,既没有参加农业技术培训也没有参加非农职业技能培训的农民工占69.2%(见表1)。具体到建筑行业,目前在岗农民工接受过短期技能培训的不足10%,接受初级岗位技术培训的占3.4%,接受中等技术培训的仅占0.13%,没有接受过技能提升培训的高达86.4%。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表1 2012年不同年龄组农民工参加培训情况(单位:%)
参加过农业
技术培训 参加过非农
职业技能培训 两项培训
都没有参加过
16-20岁 4.0 22.3 76.0
21-30岁 6.2 31.6 66.0
31-40岁 11.0 26.7 68.0
41-50岁 14.9 23.1 69.5
50岁以上 14.5 16.9 74.5
(一)劳务分包制度不完善
2001年,《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设置了“施工总承包、专业承包和劳务分包企业”三个层次,首次提出了劳务分包用工方式,原来固定的劳动用工方式逐渐被多元化的用工方式所取代。但十余年过去了,规范的劳务分包制度尚未建立,明确的、强制性的法规政策依据依旧缺乏,国家对劳务分包管理还仅停留在劳务分包企业的资质层面,同时现行法律法规对肢解发包、转包、挂靠等行为的界定也不够明确,缺乏具体的界定标准。由此导致建筑市场上劳务分包复杂、混乱,劳务分包企业自身建设与发展大多流于形式,“包工头”带队组织农民工成为建筑劳务的主流群体。包工头组织农民工,聚散相对自由,培训与鉴定难以规范与要求。
(二)政府管理和职能转变不到位
实际生产中,就业准入和持证上岗制度落实不到位、人证不符现象严重。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和偏重经济增长的干部考核体系,使人们更多的看重GDP而忽视劳动力技能培养,农民工岗位培训更是问津者甚少。一些地方政府对持证上岗、农民工继续教育等公共管理和服务严重缺位,公共财政预算也未得到充分体现。
(三)培训经费短缺,培训方式单一
尽管近年来农民工教育培训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重视,但由于建筑业农民工教育培训制度缺乏有效的资金保障,管理部门培训力量有限,上岗作业人员无法普遍得到培训;很多培训只是走形式,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和效果,如培训教材滞后,培训只是下发一些培训资料,没有进行理论讲解和时间操作等,无法满足农民工群体的实际需求,从而导致农民工素质无法得到实际提高,技能也无法得到加强。劳务分包企业获得施工资质的条件之一,是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率要达到100%,但目前全国仅有800多个技能培训机构和700多个鉴定机构,全国累计培训和鉴定的建筑劳务人员仅300万人左右,总持证率还不到一线操作工人总数的9%。农民工频繁的岗位流动使企业花费在其身上的培训投入与收益不对称;农民工一旦“跳槽”,企业投资即变成“为他人作嫁衣”。鉴于此,多数企业制定员工培训计划时,较少考虑农民工;提取职工教育经费时,没有农民工的份。农民工没有被当做稳定的产业工人看待,生产中仅有的组织培训也只是为了应付检查和申报资质,“人证不符”现象十分普遍。
二、建筑业农民工培训对策建议
(一)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引导劳务企业规范化发展
1.政府部门要完善建筑劳务分包相关的配套法律法规,明确建筑劳务分包的法律地位,使得建筑劳务分包企业在交易时有章可循,行业主管部门在执法监督时有法可依。简化建筑劳务分包企业资质审批程序,多渠道建立和发展劳务分包企业。加强对劳务带头人、召集人、包工头等的政策培训和分类指导,对具备条件的队伍,引导他们合资入股成立建筑劳务分包企业;引导建筑业企业进行内部机制创新,通过参股、入股等方式,对信誉良好但不具备建立企业条件的劳务队伍进行收编,促使“包工头”转为合法的企业职工或股东。
2.严格落实劳务企业资质条件,创新开展劳务企业农民工培训。劳务输出基地应从源头上重点开展建筑业务工人员的初级培训,做到“先培训,后输出”。运用信息化手段实行务工人员身份管理,大力推广建筑务工人员“实名制”管理,不折不扣落实“企业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率100%”条件。创新机制,设立和规范劳务分包企业、培训单位、技术鉴定单位、用人单位、农民工等各方的行为准则和权利义务关系,就农民工职后培训提出具体的、操作性强的内容与要求,提高劳务企业重视农民工培训的程度。
3.加强劳务企业管理投入,转变劳务企业管理模式。有关部门要进一步采取措施及市场化手段,促进劳务企业管理水平快速提高,促进建筑劳务企业尽快从粗放的无序管理模式向规范的现代企业管理模式转变。
(二)多渠道筹措资金,广泛开展农民工培训
政府作为社会各阶层利益的协调者,当把提高全体劳动者的素质和能力作为战略决策来抓时,应加大职业培训资金投入,提高对职业培训教材开发、师资培训等基础工作的支持,加大整合用于职业培训的各项补贴资金的力度,统筹使用,提高效益。企业作为用人单位,在按规定足额提取职工教育经费同时,应将农民工在岗技能提升培训纳入正常职工培训范畴。对于承包企业的“职工教育经费”应加强使用监管;对于劳务作业分包的工程项目,要求承包企业必须将“职工教育经费”单独计列,专项支出,确保农民工技能培训经费足额提取和使用。借鉴德国“建筑社会银行”(SOKA-BAU)做法,建立农民工培训提升共享制度,即根据地区建筑业发展情况和当地建筑企业聚集程度,由政府和当地所有建筑企业按比例共同出资建立培训提升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中心师资由企业岗位能手和建筑类职业院校教师组成;中心经费由企业提交的职工教育经费、国家职业培训补贴及社会捐赠等组成;中心根据国家培训规划与计划,结合当地企业培训需求,分年度公布自己的培训内容和培训标准,全年滚动式反复进行;农民工无论在哪个企业,均可根据自己和企业的时间,合理安排培训与提升;培训达到相应标准时,即可进行技能鉴定,同时颁发国家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培训必须在建筑现场进行时,可委托有培训能力的企业承担相应的培训任务,并就培训工作给予经费补偿或其他方面的优惠。共享制度可以消除为他人做嫁衣的担心,可以做到资源共享、利益同分、效益最大化。
(三)创新培训模式,提高培训质量
建筑行业受建筑技术、工期及气候条件等客观因素影响,除歇工期外,正常施工期间职工技能培训不能像其他行业那样集中脱产进行。鉴于此,正常施工期间,应充分发挥建筑工地农民工业余学校作用,推动农民工的职业技能水平、道德法律意识等综合素质不断提升,动员引导建筑业农民工技能成才、岗位建功。其次要充分利用建筑现场班组组织特点,将课堂搬进工地,通过师傅带徒弟、岗位大练兵等方式,激发农民工学习知识、提高技艺的兴趣和爱好,解决农民工培训所面临的实际困难。在一线建筑业农民工中广泛开展技术革新、技术攻关、发明创造、合理化建议等技能提升、技术创新活动,扩大小发明、小改造、小革新、小设计、小建议等“五小”活动在建筑业农民工中的参与程度。围绕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等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建设,发挥农民工业余学校平台作用,立足工地现场,积极开展劳动竞赛活动。积极推进“政府主导、企业主办、工地建校、社会参与”的农民工业余学校建设管理模式,丰富农民工业余学校内涵,将农民工培训发展与企业战略发展相结合,形成农民工培训战略规划。
歇工期,除前文述及的培训提升中心模式外,还应积极鼓励职业院校参与农民工岗位技能培训,建立以职业院校、企业和培训提升中心为载体的职业培训体系,贯通技能劳动者从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到技师、高级技师的成长通道。职业院校参与农民工培训,教学内容应以施工现场面临的问题为中心,以施工现场需求为主导,简化高深理论,强化一线应用;教学方法应强调学做结合、理实一体。即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使受教育者以理解为中心;借助已知知识教未知知识;先掌握整体(概要),再消化细节。学校培训需注意:在强化职业技能训练同时,还应加强职业道德、法律意识等职业素质的培养,使劳动者的技能水平和综合职业素养同时得以提高。
建筑行业是安全事故高发领域,相对其他行业而言,建筑领域农民工适应岗位需求的专业技能更加匮乏。为此,本着“就业一人、培训一人”的原则,建立“上岗就业培训―技能素质提升―安全生产达标”的就业、成才“一条龙”服务模式,是提高农民工就业质量、技能素质和生存能力的根本。同时,农民工岗位技能提升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只有在制度上保证、政策上支持、形式上创新,才能从根本上实现农民工岗位技能的提升,才能实现我国由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的转变,才能统筹城乡、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
【参考文献】
[1] 杨连江,蒙定明.国外企业职工教育[M].北京:中国教育出版社,1983
[2] 刁慧颖.素质教育工程是提升农民工素质的有效途径[J].北京市工会干部学院院报, 2007(22)
[3] 李银.论实施农民工继续教育工程[J].中国成人教育,2007(4)
[4] 陆启光. 农民工继续教育政策支持系统的构建[J].教育评论,2010(2)
【基金项目】广西教育厅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十一五”第三批立项项目
篇10
[关键词] 教育技术; 实践能力; 校企合作; 联合培养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志码] A
[作者简介] 王健(1967—),男,辽宁沈阳人。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数字媒体技术应用和教学资源开发研究。E-mail:。
在过去的几年,教育技术学专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据统计,到目前为止,全国在农、林、理工、军事、综合、师范类等不同性质的大学里,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达200多个。[1]教育技术学专业,出现了供大于求的现象,[2]就业形势十分严峻。[3]从我国目前的高校师范生现状看,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创新能力还很差。[4]实践能力是用人单位最看重的能力,现在大部分单位有需要才招录员工,要求招之能来,来之能用,特别是在当前人才供大于求的状况下,很少有人愿再去等你学会有关知识、掌握相关技能后才上岗。因此,切实根据社会需求,培养学生的岗位实践能力是当前教育技术学专业发展中的重要问题。
一、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实践
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教育技术学专业是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专业,[5][6]实践教学是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实践教学不仅可以验证理论知识,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应用理论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探索进取的敬业精神,坚韧不拔的顽强毅力,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和敏锐的直觉能力。[7]从全国大部分院校的教育技术学专业培养方案来看,除去入学教育、军训、教育实习、毕业论文等环节外,与专业相关的实践学时远远低于理论学时,学生用了很多时间去“打基础”,而实际动手能力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训练。从教学的诸多环节来看,实践教学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论外化为能力的桥梁,实践教学体系的宽泛性和立体性,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特殊作用。实验教学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环节,重视实验教学,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技术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应成为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办学特色。[8]然而,通过调查和交流,笔者发现实验教学环节存在许多问题,不能切实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实际岗位能力。
1. 培养目标特色不明显,课程内容宽而不深
综合分析我国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多以美国AECT’94定义为基础改编而成,表述多类似“培养从事教学系统和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的教育技术学科专门人才”,颇有舶来之感,既缺乏本土特色,不同学校之间特色也不明显。在课程内容上,多以教育部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确定的五大专业方向(教育技术学、信息技术教育、数字媒体技术、教育软件工程和现代远程教育)综合设置课程,样样有,样样不深入,教学内容面面俱到,颇有拼凑之感,表现为宽而不深,事实上没有达到培养“专门人才”的要求。实际情况是各类不同性质、不同水平、不同地域的学校拿着雷同的培养方案实施教学,既没有需求导向下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也没有根据培养目标在教学内容等方面有所侧重,导致毕业生“杂而不专”,工作适应性差,且能力不足。[9]
2. 实践教学活动多以验证性为主,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培养
教育技术学专业是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专业,主要表现在学生需要能够利用专业所学解决实践问题。然而,许多实验多以验证性实验为主,通常是讲授一些内容,然后让学生重复老师的过程或者练习一下个别技能,事实上学生很难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例如,学习网页制作课程,首先从表格排版讲起,然后是插入图片、链接、导航等技术,这种单项技能式的训练,缺乏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和对综合复杂问题的处理能力的训练,通过这种验证性的实践教学活动,即使学生学习得很好了,当真正接手一项网站开发任务,实际上也是很难完成的。有些课程老师也经常是安排一些大的任务,但也多由于课时少、缺乏老师的及时指导或设备环境条件,效果也大打折扣。
3. 对实验课重视不够,影响实验教学效果
教育技术学专业确实有很多实验课,如平面设计、影像处理、数字音频技术、电视教材编制、多媒体课件开发、网页制作等,这些实验课的开设一方面是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的保障,可以让学生从实验中掌握各种现代媒体的具体使用技巧和策略,另一方面也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必不可少的环节。但目前,在教育技术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实验课还处于一种附属地位,学校和老师没有给以足够的重视,普遍存在着设备不足、学时不够、学生实践机会少的现象,实验效果大打折扣。[10]教育技术学专业是一个特殊的专业,必须要有充足的实验时间对学生进行操作技能的训练,让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真正的提高,但从现实情况来看,许多学校只重视理论知识的课程,而忽视实验操作性的练习,许多师范院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学计划的理论课与实践课课时数比例很不均衡,实践课所占的比例明显偏低,有关调查结果显示:[11]学生认为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比例达到5∶5甚至4∶6为佳,这样学生可以有更多的时间进行实战练习,巩固理论知识的掌握。另外,一些高校对实验课的“量”是有了,但是“质”却很难保证,不太重视实践效果,没有从根本上意识到实践课的重要作用,对其重视程度不够,实际的实验教学效果不好。
4. 实践教学手段不够丰富
应用教育技术就是最好的学习教育技术方式。然而,在许多教育技术实验或实践教学过程中,教育技术手段用得却不充分,甚至一些依然采用传统的实验方式进行,并没有配合一些类似虚拟仿真软件来解决设备不足、效果不好的问题。有些实验,如网络管理、服务器配置,如果事先让学生通过虚拟仿真软件课前走一遍实验过程,然后在真实的实验中进行操作,学生就能更好地抓到实验重点,及时发现问题,更好地提升实验教学效果。
二、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需求
关于专业建设和教育的改革问题,首先需要考虑社会需求。那么,教育技术学专业培养的人才面临着怎样的社会需求?满足这些需求又需要学生具备哪些专业核心能力呢?1989年,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接受原国家教委电教司、师范司的委托,对电教类专业人员应具备的能力素质进行了专门的调研。从应具有的基础性知识和应具备的基本能力两个维度共109项问题,硕士、本科、专科3个层次组成问卷,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为期一年多的调查、研究后认为,对于本科层次的教育技术专业人员,应具有五种能力,即(1)以教学设计为中心的能力体系;(2)构造、维护物态教学系统的能力体系;(3)研究的能力体系;(4)媒体开发、应用的能力体系;(5)管理的能力体系。近十年后,该研究所再次接受原国家教委师范司的委托,对教育技术学专业人员能力素质的社会需求进行了调研。这次调研按照学科基础知识和学科基本能力两个维度共87个能力素质项组成问卷,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调研。按学科具备的能力体系和能力因素的累积比贡献分别为:教学系统设计能力(20.214%);教学媒体应用与评价能力(5.596%);持续更新、补充和完善知识结构的能力(4.958%);现代化教学系统的使用、维护和管理能力(4.560%);媒体设计与开发能力(3.932%);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研究的初步能力(3.516%)六项。
从以上两项研究成果来看,教学系统设计一直是我国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学生安身立命的核心能力。今天再一个十年过去了,社会对教育技术人员的能力需求是否发生了实质性变化呢?2006年,浙江师范大学教育技术专业通过实地访谈、电话采访和网络调查等方式,对54名浙江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专业毕业生和15位用人单位的领导进行了访谈,作了一项有关“教育技术学课程与教学改革”的调研,其结果是毕业生有四个方面的能力存在不足:[12](1)多媒体与网络技术实践开发能力不强(52%的人认为资源开发和应用能力是至关重要的);(2)科研能力未得到充分的重视(16%的人认为是教育技术基础理论,仅次于网络与多媒体的实践开发能力);(3)信息技术教学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14%的人认为教学能力是最需要加强的能力);(4)学生信息素养能力普遍不高(教育技术学专业毕业的学生也并不一定具有很高的信息素养)。从这项调查来看,多媒体与网络技术实践开发能力代替教学设计成为教育技术学专业毕业生应具备的首要核心能力。另一项个案研究也证实这一点:[13]就毕业生去向调查情况来看,只有1/3的毕业生进入各类学校,从事与教学相关的工作,其余2/3在与教育关联的信息技术行业、传媒行业就职。2009年6月份,笔者单位以教育技术学专业往届毕业生座谈会的形式对专业学生实践能力需求进行了调研,邀请了来自各级各类学校、事业单位、电视台、企业、传媒广告公司等的20余位学生进行了交流。从这次座谈的结果来看,学生普遍认为本专业学生通过四年的专业化培养和综合训练,一方面必须要具有良好的从师素质和职业道德,具有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另一方面,必须要掌握常用的多媒体、网络资源开发技术和信息化教育系统理论,具备计算机课程教学、多媒体课件制作、网络课程开发、仿真软件开发、网站制作、校园网维护、影视节目制作以及企业培训项目设计等方面的实践能力。因此,在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科发展过程中,“在尽量避免‘唯技术论’,但建立在教育学、传播学、心理学基础上的‘技术论’恰恰是教育技术学专业的不可替代性”。[14]
三、以就业为导向,以真实项目拉动,
学校与行业、企业、科研院所联
合培养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
教育技术的出路在于走出象牙塔,针对未来教室、未来学校、未来教师和未来教育对人才的需求,充分融入社会经济建设主战场,参与到行业、企业、科研院所的竞争、服务和创新之中,完善多样化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机制,加快高水平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构建行业互动多赢、校企长期稳定、产学研应用好的合作联盟,形成小而美、差异化、开放性的教育技术人才培养模式。
1. 以就业为导向,强化专业课程,改进教学目标,加强过程监控
学科带头人和整个学术团队要像重视科研一样重视课程体系建设,要在全面系统的课程体系建设中,具体设计不同年级、不同阶段、不同类型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和手段等,使课程体系建设成为学科建设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15]对教育认知目标设计应更多关注分析、综合、判断、运用等高级思维技能的训练,而不仅局限于知识的记忆,深度的科学思维方法和专注的学习态度是大学培养的重点。课程多样化不是随意化,不能没有基本的质量标准。新生代具备了独立利用网络获取大量知识和信息的能力,进入大学后他们需要的是学科前沿的、具有深度的、不可替代的、花费大量时间训练的知识和技能,而不是宽泛的、多样的、低水平的、容易获取的课程内容。大学应注重课程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关注学生个体投入的时间和精力,设计出让学生头脑和双手真正动起来的自主学习模式,伴随着学习过程以“学周”为期限去要求学生利用网络提交作业,避免在期中或期末通过突击方式获得知识与技能。全面修订教学计划,加强专业必修课的学时和深度,为学生提供一种难度更大、标准更高、要求更严、挑战性更强的教育,使学生掌握扎实的教育技术基本功;增加实践类课程比例,强调实验课堂活跃、师生互动交流,将批判性思考、解决复杂问题能力和多媒体交流融入实践课当中,通过课程内容的“综合”与“运用”达到创新教育的目标。
2. 以真实项目拉动,拥有一技之长,导师全程跟进,强化实践技能
大学是师生共同追求真理、探究学问的场所,师生只有面对真实的项目才能将理论、技术和艺术有效地融合。结合新媒体发展和教育技术专业特点,建立了以网络视频、手机视频和交互动画为主体的数字媒体平台,提供多种媒体的创作、编辑、存储、管理、分发和传送的工作流程,设置《直播教室》、《校园节目》、《原创影片》、《摄影作品》、《班级主页》、《图书商城》和《互动社区》七个栏目,为学生提供了学以致用、以用促学的机会。在这个国际媒体工厂,学生按照iPad风格进行美工设计,根据时尚和潮流构建学习、展示、交流和娱乐的空间,可以将多个录播教室上课的内容进行直播,将院系文艺晚会、才艺表演、原创音乐、宣传片和学术报告等内容每天排序循环播出,将学生创作的纪录片、艺术片、动画片和影视教程集合一起进行个性化展示,平台支持广告插播、电子交易和互动论坛等用户体验,方便校园内网上求助、脚本征集、实习招聘和院系合作。
笔者所在学院搬迁到新校区后,专门为学生安排了三年六个轮换的实训实验室(摄影技术与艺术、摄录像技术、非线性编辑技术、网站开发与网络维护、动画制作技术和演播室电视节目制作),让所有学生在课内外都有参与式的学习体验,由专业实验教师跟踪四年指导,充分发挥实验技术人员的主动性和能动性。高年级同学负责实验室的管理,低年级同学可以方便使用设备,创造了良好的传、帮、带学习氛围。师生可以自由组合承包数字媒体平台的栏目,也可以跨系组成创作团队,教师支持学生创作并及时反馈意见,使学生少走弯路快速成长,学术和情感互动交流更多,关系更融洽,分享他人的经验和创意,把精力花在最想干的事情上,在玩中学、做中学,避免空虚和乏味,也保证数字媒体平台内容的连续更新。
3. 通过校内创新实践基地,实现学校与行业、企业、科研院所联合培养
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发展要充分利用行业名企的资讯、技术、师资、设备、项目和资金优势,鼓励企业通过加大对专业的投入,通过合理的工作流程和有效的约束机制,建立由企业参加的利益共同体,形成一个系统完整的、绩效跟踪评估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实现高校、行业、企业和科研院所四者交集中的优势互补、多方受益。笔者单位与香港凤凰卫视、电影电视工程师协会香港分会、香港科讯交流有限公司、中央电视台、深圳广播电视技术研究会、上海捷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美国Avid公司、Intel公司、大连元众创意营销策划有限公司等十几家企业进行合作,创建多媒体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对方出资金、设备和管理人员,在校内成立创新人才与技术培训基地,进行各种行业培训、国内外会议视频拍摄、网络视频教程制作、电子周刊设计、网站信息更新与维护、全国院校影视媒体技术论坛和设备巡展等一系列活动。
还与中国传媒大学、华南师范大学、上海大学等13所高校创立了开放式网络评选的“科讯杯”国际大学生影视作品大赛,有260所院校、31家电视台和36家媒体支持,激励并挖掘学生内在的发展潜力,形成平台支撑、人才集聚和互动交流的大舞台。在举办过的七届“科讯杯”国际大学生影视作品大赛中,学生作品获得了9个特等奖、5个一等奖、6个二等奖和2个优秀奖;获四川电影节“金熊猫”奖国际大学生影视作品评委特别奖1项、入围奖3项和提名奖1项。学生在真实的环境里完成一项真实的工作,提升人际交往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达到了企业精益求精的要求,使学生的学习志趣和学习行为得到有益的引导。
通过学校与行业、企业、科研院所项目合作和校内实训,有效地弥补了上述调研中出现的教育技术学专业五种能力和四方面存在的不足,这种建立在教育学、传播学、心理学基础上的新型实践教学手段,激活了学生的专业兴趣和学习热情,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手段和评价方式,促进了学生个性能力的发展和自信心的提高,缓和了学校师资薄弱、特色不明显、课程缺乏时效性、实践机会少和实验效果差的局面,改善了社会对教育技术学科的认可度和重视度,真正把学生的个体发展和人生进益作为大学教育的核心目标,实现了大学教育的使命和价值取向。
[参考文献]
[1] [3] [12] 周跃良,舒慧东等.以工作能力为导向的教育技术专业教学改革——浙江师范大学教育技术专业教学改革的调查与思考[J].现代教育技术,2007,(12):39~42.
[2] 杨改学.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发展——路在何方[J].中国电化教育,2006,(7):8~11.
[4] [5] 史宙亮.教育技术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11):173~175.
[6] [8] [10] 王润兰,李孟建,王兰爽. 实践·能力·创新——对教育技术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6,(11):24~26.
[7] 李莎,李芒.对我国综合实践活动课题实施现状的反思[J].课程·教材·教法,2004,(9):13~17.
[9] [13] [14] 潘庆红.地方院校教育技术专业媒体类课程整合研究[J].教育与教学研究,2009,(4):42~45.
- 上一篇:满意度调查情况报告
- 下一篇:工程项目财务管理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