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专业研究生方向范文
时间:2023-09-18 17:59:5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化工专业研究生方向,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我国林产化工专业具有“厚基础、宽口径”的特点。大学期间,除重点学习4大化学及化工原理外,还包含多门专业课程,如植物纤维化学、木材化学、造纸原理与工程及天然产物化学等。由于我国林产化工工业基础相对较薄,林产化工企业又大多归类于化工企业,因此社会对林产化工专业认知不足[8],导致该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率不如普通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毕业生,找工作难度较大。以北京林业大学2011~2013年林产化工专业本科生就业率(表1)为例,林产化工方向本科生就业率普遍不高,连续3年低于90%,最高就业率为2011年的88.0%。而林产化工(制浆造纸)方向由于相关企业相对较多,该方向本科生就业率连续3年均高于90%,最高就业率为2012年的95.7%。然而,整体而言,2011~2013年北京林业大学林产化工专业本科生就业率并不是很理想。需指出,随着当前可再生生物质资源研发及相关产业的持续发展,林产化工专业本科生的就业渠道将不断拓宽。除毕业生就业率这一直观数据外,笔者对北京林业大学2011~2013年林产化工专业本科生对口就业率也做了统计,结果见表2。从表2中可以看出,林产化工专业本科生对口就业率不及50%,其中林产化工专业就业人数更是不超过1/3。虽然林产化工专业培养的是适应社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能胜任不同领域的多种岗位的工作,但用人单位不了解,或者本科毕业生往往对专业对口的工作期待较高,加之对对口企业了解不足、个人能力与对口岗位需求不符等,导致林产化工专业本科生对口就业率偏低。
2毕业设计周期与选题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应届毕业生人数逐年上升,就业形势日趋严峻。这种大背景使得社会对于毕业生的要求也愈加严格[7]。为保证学生的未来发展,毕业设计成为影响应届毕业生就业的关键环节。借助毕业设计,可以进一步加强本科生对自己所学专业的认识,了解自己专业的对口企业。此外,通过毕业设计的系统训练,还可以有针对性地根据对口岗位的需求来提高个人能力,以增加就业成功率。显然,如何发挥好毕业设计环节的积极效应,与本科生的就业率和对口就业率密切相关。综合上述对北京林业大学近3年林产化工专业本科生就业率和对口就业率两项数据的解析,在全面分析毕业设计各环节后,笔者发现毕业设计周期与选题两个环节至关重要,毕业设计存在问题如下。
2.1毕业设计周期过短
按照北京林业大学教务处关于本科生毕业设计工作的规定,本科生毕业设计选题工作于第7学期末完成并落实到学生,各学院可根据专业特点制定具体的时间安排。当学生开始选题时,毕业设计环节正式启动。通常情况下,本科生毕业设计周期为1个学期。由于本科生在第4学年时,往往忙于两件事情,一是完成毕业设计,二是确定未来方向[8]。面对现今社会就业压力大、就业难等问题,大部分准备直接就业的学生都在大四伊始,即开始着手投递简历、参加面试,将主要精力投放在求职上,而忽视毕业设计这个关键环节对自己择业的重要性。据笔者了解,在选择直接就业的学生中有少部分更是在其他学生都早已开始毕业设计的工作后,才在指导老师的催促下开始毕业设计的实验或设计工作。而选择读研的学生,大多会认真对待毕业设计,希望能够通过毕业设计的训练,进一步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培养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提高实际操作技能。然而,无论对于哪种类型的毕业生,1个学期的毕业设计周期明显过短。
2.2毕业设计选题范围窄
按照北京林业大学教务处关于本科生毕业设计选题的规定,选题由指导教师提出,并填写任务书,经教研室(系)讨论,教学院长审批后向学生公布,可选题目的数量应适当多于学生人数,选题分配实行学生和指导老师双向选择的方法。这样的规定致使现有毕业设计选题几乎全部是以指导老师设计命题为主。通常情况下,指导老师会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或正在研究的课题需要,提供几个可以研究的课题供学生选择。致使目前的本科生毕业设计选题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3毕业设计周期与选题模式创新
针对上述本科生毕业设计周期与选题两个环节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笔者及所在专业的毕业设计指导老师做了如下探索。
3.1毕业设计周期应因人而异
通常,本科生在大三阶段就已经决定毕业后是选择直接就业还是继续读研深造。根据学生本人的意愿,可提前将学生分为就业型毕业生与继续学习型毕业生。针对不同类型的毕业生,可适当调整毕业设计周期。(1)就业型毕业生从上述对北京林业大学林产化工专业本科生毕业现状分析可以发现,多数本科生对专业对口的工作期望值很高,但因为对对口企业认识不足或个人能力与对口岗位需求不符等原因致使无法找到理想的工作。林产化工专业的本科生,就业途径主要为进入专业相关的企事业单位,部分单位在学生第4学年时,就准许学生进入企业进行实习。对于这部分就业型学生,可适当提前毕业设计的启动时间、缩短其毕业设计周期,利用其实习期,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深入了解对口企业以及相关岗位的工作要求,有针对性地进行深层次学习和训练,以提高应聘成功率。此外,通过调整毕业设计周期,还可以有效避免学生因无法平衡实习与毕业设计而带来的就业困难或毕业设计质量不高等问题,以保障应届毕业生学习、实习两不误,平稳度过学生、社会人的身份转换期。(2)继续学习型毕业生随着可再生生物质资源研发的持续升温,林产化工专业本科生考研的方向和高校的选择范围也在不断拓宽。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例,林产化工专业研究生阶段可供选择的研究方向较多,如林木生物质资源与化学品、生物质炼制与生物材料、林产精细化工等,为协助继续学习型毕业生尽早明确其考研研究方向,对于有继续深造意愿的本科毕业生,可准许其提前进入科研团队,延长毕业设计周期,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完成毕业设计,也使学生对研究课题和项目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也有利于选择考研导师及专业。此外,近年来北京林业大学林产化工专业老师积极鼓励本科生提前进入实验室学习。在本科生学习专业课程的同时,可根据其自身兴趣爱好,选择合适的研究课题对其进行专业技能的培训,其中最主要的途径是鼓励本科生以团队形式积极申报国家级、北京市级及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从表3中可以看到,随着年级的增长北京林业大学林产化工专业本科生提前进入实验室学习的比例不断提高。在进入第4学年后,将近一半的学生都已进入实验室开展相关课题的研究。对于这部分学生,无论是毕业后直接就业还是继续读研深造,都可以将研究的课题进一步凝练后列为其毕业设计的题目。这部分学生的毕业设计周期实际要比学校安排的长很多。综上所述,笔者认为针对不同的学生类型,毕业设计周期应体现灵活性,因人而异。
3.2毕业设计选题应因材施教
毕业设计选题的总体目标是使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尽可能结合生产、科研、教学与实验室任务,完成具有一定理论与实际意义的选题。此外,选题应具有一定的深度与广度,使学生经过努力能在规定的时间内按时完成;同时选题要有明确的针对性,避免过空过大,使学生在完成毕业设计过程中得到理论与实践的训练。针对不同类型的毕业生,可以适当增加毕业设计选题模式。(1)就业型毕业生林产化工专业作为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学科,其本科生的毕业设计选题除传统的教师先命题,师生再相互选择外,还可与就业型毕业生的实习有机结合起来[9]。通过学生、指导老师、实习单位的3方沟通,确定具有一定实际指导意义的毕业设计选题,增加新的毕业设计选题模式。如已在本专业相关企业开始实习或成功应聘的学生,可对企业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梳理,在与指导老师和企业沟通后,选择合适的某一实际问题作为自己的毕业设计选题,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继续学习型毕业生为更好地提高其考研成功率,针对继续读研深造的学生,可以让其提前进入实验室,参与到具体的科研项目中[10]。指导老师可以从课题组的科研项目中选取几个独立的课题,供学生选择并开展相关研究工作,以培养应届毕业生动手能力和科研能力。以植物资源化学研究领域为例,指导老师可以让学生由浅入深,逐步了解木材细胞壁3大素的特性后,结合学生自身兴趣和课题研究内容进行选题确认。作为指导老师,针对继续学习型毕业生完全可以让其参与毕业设计的选题。选题可通过召开师生研讨会的形式,由学生参与讨论并提出相关研究内容,指导老师负责具体把关,进一步凝练科学问题,共同确定毕业设计选题。此外,如表4所示,北京林业大学林产化工专业考研学生中每年都有少部分(28.6%~43.8%)选择外校读研,因此这部分学生的毕业设计选题还可以结合其未来研究生导师的研究方向来确定。这样不仅可以充分调动该部分学生的毕业设计热情,还可以使其提前了解自己未来的研究方向,有助于提高考研面试成绩。在毕业设计选题过程中,指导老师还需把握好选题的难易。针对就业型毕业生,应以培养其整体综合能力为主;而对于继续学习型毕业生可以适当为其增加毕业设计选题难度,以激发学生的科研能力。因此,笔者认为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毕业设计选题应体现针对性,因材施教。
4结语
篇2
关键词:职业教育 产业结构 化工 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4(c)-0249-02
1 研究前景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的重要途径,是缓解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的关键环节。在全球向节能、减排方向发展的进程中,在《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领的驱动下,化工产业作为我国的支柱产业之一,正在持续提高信息化水平,实现向低能耗、低排放和技术密集型的转变,因此企业对现代化工操作工的技能及内在素质要求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而目前对化工操作工的培养无论在层次还是质量上,都难以适应化工行业需求的快速发展。如何形成新的培养策略,改革现有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己成为我国化工行业人才培养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新课题。
2 研究现状
近年来,国内关于化工产业的结构的研究也取得了一些成果。研究成果主要是四个方面:一是化工产业区域发展研究;二是区域化工产业人才研究;三是关于青海化工产业人才的研究;四是化工专业的相关研究。
2.1 化工产业区域发展研究
天津职业大学陈保荣[1]对滨海新区高技能人才需求的内涵进行分析,提出高技能人才与产业发展良性互动的对策。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刘卉本[2]分析了湖北省三大产业内人才分布现状,找出了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对策和合理化建议。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伍静[3]通过我国化工产业现状的深入分析,提出了一些对策以及对我国化工产业发展的战略构想。齐齐哈尔轻上学院王墨林[4]提出了建设学科群、高技术产业基地、人才工程等观点,对精细化工如何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求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和对策。
2.2 区域化工产业人才研究
宿州学院徐基贵[5]对宿州学院如何适应化工人才需求构建新建地方高校化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谈了一些经验;青海柴达木职业技术学院马占梅[6],根据国家对青海地区能源化工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和地方经济发展特点,提出了培养适应该地区产业结构的“分层递进式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徐维琳[7]通过对区域化工制造业人力资源与职业教育的分析和解读,提出职业教育一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培养高技能人才这个目标上,二要根据企业需求,为企业培养一般的技能人才。
2.3 关于青海化工产业人才的研究
中石化集团公司九江石化总厂组织部陆文豪[8]通过对企业三支人才队伍的现状进行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企业可采取的具体措施。青海柴达木职业技术学院孙秀华[9]阐述了海西地区化工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提出了适应目标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
2.4 化工专业的相关研究
2.4.1 应用化工专业
吴雨龙[10]提出了“宽基础、重技能、强素质,大专业平台小专门化”新的应用化工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卢鑫[11]对应用化工技术特色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了科学的分析,对应用化工技术特色专业工学结合的实施成效及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吕海金[12]以服务国家海洋发展战略为目标,实施“1.5+1.5”应用化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吴卫[13]通过企业调研,开展应用化工职业岗位群岗位分析和岗位职业能力分析,构建基于工作过程、以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核心的高职应用化工技术专业课程体系。
2.4.2 工业分析及检验
杨龙[14]针对市场对工业分析人才的需求,提出高职院校应准确地把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构建适应市场需求的课程体系。丁敬敏[15]提出构建工作过程导向的项目化课程体系及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有机地配合的高职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人才培养体系。郑伟[16]探讨了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模式在高职工业分析专业实践教学中的可行性及应用前景。张建忠介绍了工业分析专业课程标准开发的依据和原则,着重解读了课程性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等要点。
2.4.3 工业仪表自动化
张丽在一体化教学的实践与探索之中,提出职业教育专业课程“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服务为宗旨”的教学改革新理念。陈永刚[19]提出在工业仪表自动化专业教学中应该以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和多种实验原理为主要特征的大型实验为主,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2.4.4 化工装备技术
李琴从化工装备技术专业学生岗位职业能力分析着手,构建了基于全面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实践教学体系。张国勇根据职业行动领域进行专业教学设计,重构了化工装备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解利芹从意义和实践两个方面,研究了校企合作在高职院校化工装备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应用。
3 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对化工产业的人力资源队伍建设问题的研究,比较零散并没有形成一个体系。首先,对于化工产业人才培养多集中在对高校课程的设置上,从产业自身如何进行人才的再培养方面的研究较少;其次,在化工专业中应用化工技术等成熟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以及应对产业结构调整研究的比较成熟,而对工业仪表自动化专业等的研究相对短缺;再次,研究多集中在内地以及沿海省市,对西北省市尤其青海地区的研究甚微。因此改革化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完善化工各专业的培养计划、缩小各省市化工人才之间差距以适应现行的化工产业结构是十分必要的。
⒖嘉南
[1] 陈保荣.基于滨海新区产业发展的高技能人才需求分析和对策研究[Z].天津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11.
[2] 刘卉.湖北省产业结构调整对人才需求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
[3] 伍静.我国化工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对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
[4] 王墨林.面向21世纪精细化工的发展战略对策[J].化学工程,1997(4):93-95.
[5] 徐基贵.面向就业市场构建新建地方高校化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9(5):113-114.
[6] 马占梅.“分层递进式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青海省海西州职业技术学校化学工艺专业改革成效探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5(1):89.
[7] 徐维琳.江苏化工制造业对人才需求的现状与对策[J].高职教育研究,2007,1(4):1.
[8] 陆文豪.关于企业三支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考[J].江西石油化工,2004(4):156-157.
[9] 孙秀华.《无机物工艺》中理实一体教学模式的改革探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5(1):93-94.
[10] 吴雨龙.高职应用化工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4):105-106.
[11] 卢鑫.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工学结合培养模式探究[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150-151.
[12] 吕海金.适应蓝色经济发展需求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应用化工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例[J].价值工程,2013(5):191-192.
[13] 吴卫.构建以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核心的高职应用化工技术专业[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3(1):173-174.
[14] 杨龙.对高职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课程改革的探析[J].职教论坛,2010(11):185-186.
篇3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校企联合培养;基地建设
一、校企共建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的意义
对高校而言,建立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一方面,企业中有大批实践经验丰富的高级专技人员,由他们来指导研究生实习可弥补高校多数教师在生产实践方面能力欠缺这一不足。[1]
另一方面,通过基地实习可有效提高研究生动手能力、强化其创新思维、培养其理论向实践转化的能力以及团队合作意识,从而扩大研究生就业。另外,加强学校培养与企业培养的结合,缩小了学校和社会对人才培养与需求之间的差距,促进学校同企业“零距离”接轨。
对企业而言,建立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一方面可以将学校导师和研究生引入,从而使得企业得到人力和智力的双重支持,借力高校资源解决企业面临的实际问题、提升其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优秀研究生毕业后若留在企业工作,则拓展了企业吸纳人才的渠道。
二、校外联合培养基地遴选的基本原则[2]
1、选择具有鲜明电子信息特色的国有大中型企事业单位
遴选单位应具备先进的研发和技术实力、先进的管理水平、一定的生产规模且生产经营效益好,能为电子信息类专业学位研究生进行校外实践提供必要的科研平台和先进的实验设备;应拥有一定数量的高水平校外导师队伍,具有良好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承担过相关技术研发项目或与校内导师有课题合作。
2、紧密结合校电子信息专业发展方向和主要研究领域
选择与校电子信息专业发展方向和校内导师主要研究领域相同或者相近的单位共建联合培养基地,这样有利于研究生校内和校外培养环节的顺利衔接,有利于校内外导师间的交流与沟通,有利于拓展高校和企业的深层次科研与和人才方面的合作。为培养出符合企业需求的高层次、应用型专业学位研究生提供有效保障。
三、校企联合培养基地的建设内容
1、明确联合培养基地建设目标和整体思路
联合培养基地的建设整体思路,如下图1所示,通过探索联合培养模式、培养体系、管理模式与制度的建设来构建以培养研究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核心、以科研所创新技术工程项目为支撑、以培养“高层次、应用型”军工专业人才为重点的研究生联合培养优质基地,为国家输送电子信息领域的“高层次、应用型”专业人才。
2、探索“2+2+1”的联合培养模式
所谓“2+2+1” 联合培养模式是指前2个学期学生在校完成理论及专业课程学习,第3、4学期学生在科研所进行项目实践,第5学期学生回校完成实践报告和学位论文,由双导师共同进行监督与指导。学校教师队伍理论知识扎实,通过学校的学习为下一环节实践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通过科研所的项目实践,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进行总结反思;通过双导师共同完成实践评价和指导学位论文;三个阶段的有效衔接旨在形成一体化的培养效果,共促研究生创新研究和工程实践能力提升。
3、构建协同培养体系
协同培养体系包括四个方面:其一,定制式培养。根据科研所对人才实际需求,双方联合制定研究生培养方案、共同参与授课。其二,协同管理。由双方参与,成立专门的管理办公室,负责基地研究生管理及双方协调沟通。其三,严格过程管理。双导师集中进行开题、中期检查、论文答辩,确保培养质量。其四,工程化评价体系。结合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需要,制定不同的学位论文类型和评价标准,并明确各类型论文的写作要求和规范。评价指标注重对实际工程问题的理解、理论和技术的应用、解决方案的设计、实施过程中的表现以及解决效果等方面评价。
4、完善基地管理模式和制度保障
基地采取联合管理模式,如下图2所示,可在企业设立基地管理办公室,由学校和企业协同进行管理;为确保实习质量,可建立过程监控与反馈机制,由研究生培养指导委员会和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和监督委员会落实监督;出台学校制度和基地制度做好制度保障建设。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 中南大学;有色金属材料加工专业研究生;级差现象;因材施教;创新团队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893X(2012)04?0062?03
国内高校与科研院所研究生教育的迅速发展,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科研人才,广泛服务于我国的国民经济与国防事业,为国家的振兴与民族的复兴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但在研究生培养的具体过程中,尚存在诸多不问生源特点、不讲究针对性,非差异化地以一个标准模式批量复制的弊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全面辨析培养对象特点,创新科研人才培养方式,为国家输送出一批拔尖创新人才,是高水平研究型高校应该认真思考与深入探索的。
一、我国高校研究生生源中的级差现象
第一,选拔方式的不同导致创新能力的级差。
较高的智力水平和创新能力,是研究生选拔的关键考察指标。研究者考察国外高水平大学科研人才培养中的选拔机制时,指出对学生学术能力的基本测验是最为关键的。无论是广泛使用的导师推荐制,还是学术性向测验、学力检查小论文等,均强化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辨别度,淡化了学力考试,甚至完全或部分地减免了学力考试。测验和面试强调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判断力、知识以及理解能力等进行考查,高标准、多样化的选拔方式,均指向识别具创造能力、表达能力和求异思维能力的优秀人才。 近年来,高水平研究型高校日益青睐具创新能力的优质生源,逐步启用了校际交流、导师自主招生等等多样化的生源选拔方式。但我国研究生的主流选拔方式仍是考试,考察的重点也不在于以多元的评价尺度和评价方法遴选有强烈专业兴趣、良好学习习惯、突出学习能力、较大发展潜力的优质创新型人才,而更倾向于凸显长于考试的学生。不可否认,不同选拔方式下产生的后备科研人才,在创新能力上有着极为明显的级差。
第二,知识储备不同导致科研起点的级差。
我国高校招生惯于统一考试科目,统一划定分数线,一方面将学生硬性地分层分级,另一方面也迫使高校发展成不同类型与层级的学校。不同学校,在知识传授的深度与广度上是有较大差异的。即使是同一层级的两所高校,因办学特色的不同,学科优势、人才培养目标也各不相同,因而学科知识的侧重面也各不相同,继而造就了不同层面的知识储备的学生。学生知识储备的不同,影响着他们未来的科研起点。能否顺利地过渡至较高层级,在于学生是否长于及时更新与转接自身的知识结构。
第三,实践基础不同导致动手能力的级差。
各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与模式不同,重点高校本科生源质量相对较高,本科阶段人才培养模式往往强调重返精英教育,指向创新型人才培养,无论教师资源,还是实验室或者校外实习基地,课堂教学与实践环节的资源配备较高。学生在本科尤其毕业论文或设计阶段,依托专业导师的强大科研后盾,往往或多或少接触了较高水平的实践或实验,得到了一定的科研训练,具备了一定的科研素养。相对而言,非重点高校在人才选拔的起点上处于劣势,在资源配置上同样处于劣势,学生得到的科研训练机会也会有更多限制,动手能力的相对薄弱是难以避免的。
不同层级的学生进入同一个科研大方向后,各有优势,也各有劣势,如何良性过渡,扬长避短,甚至形成互补,是高校广大研究生培养工作者理应深思的。
二、科研人才培养中的两级衔接与模式创新
正视研究生生源中的级差现象,因材施教,合理引导,有多种方式可以交替或重叠利用。以下从三个方面总结本课题组有色金属材料加工科研人才培养的经验。
第一,研究生源特点,扬长避短,因材施教。
篇5
化学专业英语作为高校化学专业的一门扩展课程,是知识经济、信息社会和经济全球化时代的要求,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1.1学习专业英语是满足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近年来,我国化学化工学院本科毕业生报考和考取硕士研究生的比例逐年增加,学生未来几年从事化学科研和教学工作的机会增多。多数学生毕业后在从事与化学专业相关的工作过程中,接触专业英语词汇、英文文献的机会也将增多。科研工作中获取信息、参与国际间学术交流、出国深造都离不开高超的英语水平。能用英语进行口头交流、或用英语发表自己的专业研究成果已经成为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素质之一。所以专业英语水平的提高对学生走上工作岗位也是十分有用的。对于师范类学校,学生毕业后大多从事教育行业,为了提高教学质量,需要出国参观访问、进行考察和学术交流、商讨合作办学和交流。我们要借鉴国外先进教育思想、教育理念以及现代的教育模式和教学经验,除了一般的掌握英语口语能力外,还需要具备相当高的专业英语水平。现在社会上正在大力推行双语教学,所以掌握本专业的英语也是双语教学的需要。目前化工专业的学生走上外资或中外合资的单位人数非常多,这些单位都希望学生有和外方管理者沟通的能力以及一般的有关化学专业的英语能力。巴斯夫化学有限公司将值班长一级的干部送到英语培训机构进行英语口语以及专业英语的全脱产培训,可见外方对此的重视。即便中资企业也会有翻译本专业资料的需求。化工行业的现实情况是工厂里大多数技术工艺、仪器和设备都是从国外进口的,很多没有扎实专业英语知识的学生,在工作中,一看到它们就一筹莫展,不知从哪里开始了。当今要想追踪世界飞速发展的化学新潮流,并在世界化工市场中获得一席之地,那么培养洞悉国际化学经济、立足世界、把握中国化工发展方向的国际化化工专业人才就成了迫在眉睫的任务。中国化工业将越来越青睐具备全球眼光、理论功底深厚、善于接收并处理信息、灵活应变等高素质的国际化学专业人才。
1.2学习专业英语是了解科技前沿的需要目前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科学技术文献浩如烟海,而记载这些科技文献所使用的语言文字中,用英语发表的约占总量的85%左右,并且英文科技文献不一定仅仅出自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近年来,我国科学工作者在国外英文期刊上发表文章的数量也急剧上升,参加国际专业会议的人数也逐年增加,且国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专业杂志也开始以英文形式出版。因此,掌握专业英语可以扩大利用科技文献的范围,及时了解本学科各个方向的发展趋势和最新进展,使自己的专业知识得到充实和提高。同时,当今经济全球化速度加快,科技交流更加频繁,专业英语的应用得到更大范围的拓展。
1.3学习专业英语有助于提高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学习专业英语有助于学生系统掌握学科知识,采用国外先进的,特别是由该领域知名专家所编写的教材,有助于学生更好的了解学科系统知识,发展水平和更前沿的研究成果,与国际接轨。采用英语和中文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积累了一定的专业英语水平,提高了对专业知识的双语应用能力,同时提高了中英思维转换能力。因此,对英语特别是专业英语的掌握可以帮助学生在不同文化的角度看待和思考问题,扩展不同的思路,提高思维的活跃性,创新性。
1.4通过专业英语的学习,寻找化学专业与英语学习的契合点为语言而语言的教学在中国外语界长久盛行,其“耗时低效”的效用在当今越来越受到质疑。而通过化学专业英语的学习则可进行相应的理论探索,分析化学专业学生接触和研究国外化学理论与实践的优势条件可通过表象研究,解读国外化学理论与研究成果。通过化学专业英语学习能尝试探寻化学专业和英语学习的契合点,恰到好处地整合两者看似不同的教学模式,一方面可极大地改进长期以来我国英语教学“耗时低效”的现状,为学生的英语学习提供更多的实践空间,从而提高英语学习的时效性,为学生使用第二语言思维打下基础,另一方面可通过深人了解和全面把握西方国家化工业的发展与现状,借鉴其经验,将国际化融合到中国化工业的本土化运作中。化学专业英语的学习于教而言,能激发教师的知识充实与更新,于学而言,它是一举多得的契机,既能通过对原版材料的解读实效地扩大词汇量,提升英语阅读的理解及诊视能力,扩展专业英语的操作和运用水平,又能了解国外化工业的发展趋势和动态,原汁原味地习得西方化工理论精髓和化工研究的各类成果,还能拓展其专业思维模式以提高其专业操作技能。在专业中学习英语,在英语学习中提升专业,这种素质与能力的培养才是真正顺应了化学专业与国际化工业接轨的需求,其实际应用价值不仅适用于化学专业,还可为更大范畴的传媒学教学及科研提供许多借鉴。
1.5通过专业英语的学习不断充实和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通过学习化学专业英语不仅有利于学生在较短的学习时间中既掌握理论知识,培养实践能力,又训练外语的听说的思考能力,对迅速扩大学生的专业英语词汇量是十分有益的;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这样就比较容易激发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大的来说学习化学专业英语能培养学生随时了解、吸收和借鉴各学科前沿知识最新动态的能力。同时,能够掌握国际最新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在日益激烈的国际化竞争中,不断充实和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1.6专业英语的学习是提高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需要不可否认,目前世界科技、经济和文化重心在美国和欧洲。科技、经济和文化的传播方式从来就是从中心向边缘地带扩散。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处于边缘地带。为了能够掌握发达国家的先进科技知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我们必须加强英语尤其是专业英语学习。印度之所以能成为世界第二软件大国,与其受过高等教育的从业人员英语纯熟有直接关系。外语教育质量会直接影响我国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学习专业英语可以使学生掌握化学领域的新信息和先进的技术知识,提高学生科技专业英语的应用能力,与国外科技及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展开科技合作与交流,学习和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为我国经济建设服务。
2结束语
篇6
关键词: 英语论文写作 教材编写 高原理论 知行结合通变律 母语正负迁移
引言
从2005年开始,各高校陆续进行了英语课程设置改革,使得研究生英语课程设置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其基本思路是在综合英语的基础上,增加文献阅读、英语文化与论文写作等课程,形成基础+文化+论文写作的课程设置模式。笔者从2012年开始对学生需求进行调查,并从学院学报入手,分析非英语专业科技人员在论文写作方面的短板,从而明确学生需求和教学努力方向,于2013年完成了科技论文写作教材的编写,并已在学院正式使用。
一、市售通用英语论文写作教材简介
目前市售英语论文写作教材主要有胡庚申的《英语论文写作与发表》、陆效用的《研究生英语论文及应用文写作》、戴福林的《英语论文写作教程》,以及胡友珍、何小平和王志芳的《英语学术论文写作教程》。上述写作教材针对所有研究生,在语言水平和专业材料的选编上没有很强的针对性。另外,由于传统教材一般将各项规则和常用语句罗列在文中,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引起疲劳。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各院校一般自编教材,提高专业和语言水平的对应性,如俞炳丰的《科技英语论文实用写作指南》面对的就是本校制冷与空调应用技术专业的学生,选用的示范及练习材料均为制冷与空调专业材料;而陈苏、黄彦的《英文科技论文写作》则针对材料化学化工专业的研究生,主要用于作者所在的南京工业大学相关专业。到目前为止,大部分军校没有专为博士生开设的用英语讲授的论文写作课,且由于专业设置的特殊性,往往没有合适的市售教材,因此,相关院校一般也是按照学校专业的设置,自行编写适合本校使用的英语论文写作教材。
二、教材编写的理论依据及实现方法
(一)理论依据。
英语论文写作教材的理论依据主要有:
1.高原现象。随着语言水平的提高,语言的综合应用和抽象的归纳能力成为语言水平的体现。在高级阶段,语言水平的进度明显放慢,此称为高原现象。心理学家将学习划分为六个阶段:无进步阶段、迅速进步阶段、学习速度逐渐减慢阶段、高原阶段、再次缓慢进步阶段、进步再次减慢并临近极限阶段。博士生英语水平大致位于第四阶段,即高原阶段。到硕士阶段,学生掌握了大量的正式、书面词汇,并以英语知识的形式保留在学生记忆中,但并没有固化为学生的语言技能。这些英语知识正是博士阶段英语论文写作中需要大量运用东西,如果在博士阶段没有及时、足够地应用,这些知识将很快遗忘。
2.写作过程中的知行结合通变律。路德庆认为,写作理论与写作实践必须结合起来,将词汇和写作知识综合应用到实践中,才能最终将语言知识转变为真正的技能。写作具有实践性、操作性、综合性和动态性的特点,是一个逐渐积累提高的过程。
3.学习过程中的母语迁移。根据二语习得理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克服”母语规则,以避免对目标语的学习造成影响,此为母语负迁移;如果母语固有的语音、词法、句法与目标语相同,学生就可借助母语顺利进行目标语的学习,此为母语正迁移。
(二)实现方法。
根据以上理论,我们在教材编写过程中采取的主要方法有:
1.克服高原现象。在教材内容的编排上,不再进行单一的知识灌输和条框罗列。本教材每一课分为若干部分,每一部分由若干task组成,通过这些task的练习,学生由被动方转为主动方,在学习过程中不会感到枯燥,在练习过程中有很强的成就感,学习乐趣和教学效率都得到很大提高。
2.根据写作教学规律进行教材内容设计。笔者根据知行结合通变律和写作活动的四个特点,在设计练习时环环相扣,逐步提高。学生对学过的知识进行了大量操练,对科技论文的结构、常用句型有了较深刻了解,可积极运用学到的知识写出合格的英语论文。
3.利用母语正迁移,克服母语负迁移。博士生对汉语论文的结构和常用句型已有大致了解,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对照英语论文范文进行语篇结构的构筑。范文材料全部选自权威期刊,语言简洁准确流畅,一些常用语句,如文献综述、论文结构叙述、研究结果的表述和结论部分的常用句型,可在范文中找到对应段落,对学生掌握英语论文结构和以上部分语言表述十分有利。另外,中国学生在进行论文写作时,很容易受到汉语的影响,在题目翻译、摘要翻译中表现得尤为突出。笔者提供了大量的批判性材料供学生推敲、评判和改进。这些批判性材料全部选自与学生专业相关的学术期刊,具有语言错误比较典型的特点,可对学生起到很好的警醒作用。
三、根据以上理论所编教材的特点
(一)实用性。
本教材根据教育心理学理论和写作规律理论,参照国家教委《非英语专业博士研究生英语学位课程考试大纲》的要求,在语言上符合非英语专业博士生的外语水平,适合课堂应用。
(二)专业针对性强,具有鲜明的军事特点。
本教材所选材料覆盖了本院博士生各专业,对于学生熟悉本专业论文结构和常用句式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三)符合写作课程教学规律,针对中国人学习英语语言的特征设计练习。
本教材选材精细,学生可通过阅读范文较快掌握英语论文的结构和常用句法,并接触大量的专业词汇。另外,教材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批判性材料供推敲、评判和改进,可让学生在今后的论文写作过程中避免中国式英语的错误。
(四)理论讲述和练习不枯燥。
本教材用大量的引导性、适应性和提高性练习克服了传统写作教材的沉闷枯燥,学生通过练习熟悉了写作理论,强化了成就感,提高了学习论文写作的兴趣。
结语
博士研究生论文写作教材的编写是一个比较艰巨的工作,需要教师针对学生所学专业进行内容上的选编,在编写过程中既要考虑学生实际水平,又要避免课程内容的枯燥。按照高原理论、写作过程中的知行结合通变律和母语正负迁移规律编写的论文写作教材针对性强,趣味性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充分浸润在本学科或相近学科的语言材料中,有利于熟悉专业词汇和句法,避免中国式英语,写出符合国际规范的英语论文。
参考文献:
[1]胡庚申.英语论文写作与发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陆效用.研究生英语论文及应用文写作[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篇7
关键词:化工热力学;CDIO;大工程教育;教学改革;方案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727(2012)06-0159-02
化工热力学作为化学工程的基础性学科,在研究化学工程以及解决化工生产实际问题中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它也是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本科生及研究生必修的重点专业课程之一。然而,由于课程中的概念抽象难懂,公式数量多且推导复杂,历届本科学生都感到难以理解和掌握。虽然尝试过各种改革,探索过新的教学方法,但收效甚微,学生掌握到的理论常常疲于应付考试,没有真正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不用说会作“工程”了。为了迎合“大工程教育”的背景,在2009年,我校开始尝试将CDIO的教育理念应用于化工热力学课程教学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CDIO教育理念是近年来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这种全新的教育模式将构思(Conceiving)、设计(Designing)、实现(Implementing)与运作(Operating)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连贯而完整的流程。学生从参加产品研发到产品运行的生命周期当中,可以亲身体验到“以产品为导向”CDIO教学模式所带来的不同于传统教学模式的参与感。这种以学生为主体,实现了“做中学”的全新教育理念,对于提高学生能力,激发学习兴趣,促进化工热力学课程建设等各个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化工热力学教学现状分析
教学内容与实际脱节随着近年来工业体系的不断进步和化工行业的快速发展,化工热力学作为一门体系较为完善的课程,其教学内容与实际的化工技术相比已显得比较滞后。这种滞后不但使教学与工程脱节,并且由于课程模式长期固定,在某种意义上限制了教师的思维方式,进而对学生的创新及发散思维也造成影响。同时,也造成了大学与社会之间的脱离。这也是为什么学生掌握了知识,却不能在毕业以后派上用场的原因。
忽略了学生作为主体的角色在从事化工热力学教学的十余年中,如何解决教与学之间存在的矛盾,也是一直困扰着笔者的一个问题。为何在经历了数次改革之后,我们的教学却并没有发生实质的改变?其原因在于忽略了“在教育过程中,学生才是主体”的这一事实。一直以来,无论运用何种创新式的教学方法,总是离不开以教师作为主体的讲授,总是去研究如何将知识更快速准确的灌输给作为客体的学生,如何将枯燥的理论讲授变得生动有趣,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在一次一次的教学改革中,教师历练成了“优秀的演员”,而学生充其量也就是一个“文明的观众”并没有成为一名“优秀的演员”。在这种教育方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实际上是被剥夺了自主学习的机会,其思维模式也会变得僵化,重理论,轻实践。在具体问题的处理上往往拘泥于唯一的“正确方案”,按照教师或书本上所讲述的步骤给出解答,这就达到了我们所说的“掌握”的基本要求。学生并不会从一个实际的工程问题中,发现相关的热力学问题和定义热力学问题。比如,在讲授流体的 “PVT”关系时,我们会定义好两个变量(温度T,压力P)让学生去求体积(V),学生都可以很好的根据热力学方程解出体积,但如果让学生去求解某工艺流程中输送流体的管径时(生产能力即流体的质量流量已知),学生就常常束手无措。他们不会根据输送流体的工艺条件(即温度、压力)用学过的热力学知识来求出流体的摩尔体积,将其换算成流体的密度后,再根据流体的质量流量解出体积流量结合管路中的允许的流体流速去求管径。可是如果将这种求管径的问题放在化工原理的课程中,学生又可以很好的解决。因为,在化工原理的课程中,流体的密度常常都是作为已知量出现在例题中的,而在实际的工程设计和计算中,这些问题都是需要靠学生自己去发现、定义并解决的。学生这种今后最需要能力,在我们多年的教学中却被忽略了。
总之,无论是在教学内容上,还是在教学模式上,现有的化工热力学教学当中都存在着很多问题,已经逐渐无法满足社会对高等人才培养的需要。而CDIO的教学理念则为我们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一项新的可能性。通过将热力学课程与CDIO教学理念相结合,让学生在“做中学”的过程中更好地掌握知识,提高能力,通过一个个真实的工程案例,去研究问题、发现问题。这样,学生才能具有获取相关知识去解决问题的动力。在此过程中,重要的不是解决了一个具体的问题并由此掌握了相关的知识,而是在于学会如何发现问题、定义问题、分析问题并获取相应的知识解决问题,总结新知识,同时,加强与人沟通的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的能力。那么,究竟如何进行化工热力学课程的改革呢?
基于CDIO理念下热力学教学改革方案
针对化工热力学教学上的种种问题,我们确定了以“产品为导向”的教学模式改革。就是让学生通过“产品工艺的工程设计”真正学到工程设计中的热力学知识。热力学是从工程中来,最终还要回到工程中去,为工程服务。因此,确定了以产品制造为目标,将学生感兴趣的产品“工业化”,学生扮演一个“工程师”主持一个“产品与过程”的工程设计工作。在工程项目的设计中,学生必然会碰到相关的热力学问题。如工艺条件下流体密度(流体的PVT关系)、换热器和功设备的负荷计算(流体的热力学性质:焓、熵与PVT的关系)、分离塔的计算(流体的相平衡)等等,在设计过程中,学生遇到问题时,教师加以适当的指导并结合课堂所讲授的热力学内容解决实际工程中的问题,最终完成一个工程设计报告。学生只凭上课听讲是不可能将项目设计好的。必须通过自己看书、查阅大量的文献与资料,与同组同学研究讨论,才可能将项目完成。在这个过程中,强化了化工热力学在工程中的应用,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热力学不是虚无飘渺的理论,而是实实在在的技能。为此,我们制定的具体改革方案如下:
将学生按班级分组。原则上每班两大组,也可根据个人兴趣自成一组。选择一个学生感兴趣的化工产品,围绕如何实现该产品的工业化完成以下内容:(1)市场调研报告。包括:产品的国内外发展现状、市场前景、简单的经济分析及相关的工艺流程的了解(开课后第1~4周完成)。(2)对产品多套工艺流程方案进行可行性及经济分析,确定小组详细的工艺流程路线及详细的工艺条件,完成简单的工艺流程图(开课后第5~8周完成)。(3)根据学生选定的工艺过程,完成简单的工艺流程图,教师指定与工艺流程相关的热力学计算,通过计算体会热力学在工程中的应用(开课后第9~12周完成)。(4)将以上三部分合成一个完整的报告期末上交,报告成绩占期末总成绩的30%。每一小步的工作要求完成的功课都要按时上交,并按教师的批改意见修改完善自己的报告内容(开课后第13~16周完成)。(5)最后,选择优秀的项目报告作讲演(第17周完成)。
由于选题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确定的工业产品,因此,项目类型与涉及的学科面应该是很复杂的。教师不可能事先知道结果,这就要求教师需要具有相对扎实的工程实际和理论的背景知识,指导学生在课题初期尽快进入课题角色,随着课题的进展,学生要自己获取更多的相关知识,并进行深入的研究,应用知识去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做好“导演”,侧重对学生的方法和能力方面进行指导。学生在整个过程中一定会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因为是以小组为单位,所以,最后的项目一定是集中了整个团队的才智,一定会有所收获。
通过两年的实践,使用以上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在加强学生学习热力学课程积极性的同时,使学生在学习期间就能受到未来职场环境的熏陶,只有叫他们了解自己将来的用武之地,造就他们成为合格的化工专业人才,满足产业和社会的需要。
然而,在改革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学生的合作还存在欠缺,各组同学中都有“坐车”的现象,如何对这部分不积极参与的学生进行评价,使所有学生都能积极动起来,将是我们未来改革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结语
化工热力学课程从2009年开始进行了CDIO工程教育培养模式的理论与实践探索,并取得初步成效,我们将不断努力探索,使这一教育模式趋于科学、有效。积极推进CDIO人才培养的培养方案改革和教学方法创新,开展适应于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方法创新,在传统的案例式、启发式、交流式教学方法改革中推进体验式、研究式、讨论式教学方法,利用具体工程项目的实施,引导学生“做中学”,通过营造工程环境,实现师生间、学生间对话式学习和合作式学习,形成教学相长的生动学习局面。在教学过程中融入最新的化工工程技术成果和工艺方案,启迪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利用科技成果的创业意识,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精神,构筑“创新创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知识新体系和课程新体系。
参考文献:
[1]杨泽慧,邵丹凤,洪晓波.应用化工热力学教学改革与实践[J].宁波工程学院学报,(19):2,75-78.
[2]王晋黄,李忠铭,林俊杰.化工热力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化工高等教育,2005,(4):19-22.
[3]常贺英,马沛生.论化工热力学在化工类课程体系中的核心作用[J].化工高等教育,2005,(4):28-30.
[4]蒋丽红,李沪萍.化工热力学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化工高等教育,2005,(3):33-36.
[5]冯新,陆小华,吉远辉.化工热力学中从生活中来到生产中去的实例[J].化工高等教育,2009,(1):42-46.
[6]查建中,何永汕.中国工程教育改革三大战略[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
作者简介:
徐新(1967—),硕士,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化工。
篇8
一、学科建设
农产品加工学科是一个综合性强、自身特点突出、理论与应用结合紧密的交叉学科,是以研究农产品属性和食品工业所依托的科学理论问题、工程技术及装备的实现问题为基本内涵的学科。它融合了生物学、化学、物理学、农学、医学、材料与工程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农产品的性质及其影响因素、加工过程、贮运与保鲜及其生物学基础等,形成了农产品原料学、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产品贮藏与加工学、食品生物化学、食品风味化学、食品营养学、食品物性学、食品卫生学、食品检验学、食品加工学、食品微生物学、食品品质学等分支学科。不同时期农产品科学的内涵与外延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其从农产品加工的基本问题,发展到农产品加工材料的生产、处理,以及加工过程对产品品质和加工性能的影响,涵盖了农产品组成成分在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化学变化、对加工过程的影响、对人类的营养作用、食品质量控制,以及资源的综合利用等方面。
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国内农业院校纷纷建立了农产品贮运与加工专业或食品科学系或食品工程(食品加工)专业,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初期又发展成为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这其中包括中国农业大学、吉林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山西农业大学、西北农学院(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上海农学院(现并入上海交通大学)、福建农业大学、四川农业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等多所农业院校以及西北轻工业学院(现陕西科技大学)、上海水产大学、淮海工学院等。90年代中期以后又有很多高校相继增设了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近几年来已有47所部属或省属院校增设了该专业。
1998年7月,教育部颁布了新的本科专业目录。新的食品科学与工程由原食品工程、食品科学、农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制糖工程、粮食工程、油脂工程等专业合并组成,专业覆盖面涉及工、农、贸等几大领域,而且沿用至今。从学科发展性质来看,农产品加工与食品学科是一门连接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学科。随着科技的发展及各学科的交叉融合,农产品加工与食品学科体系正在逐步完善,使学科结构划分更科学,学科交叉更明显。农产品加工与食品学科在我国科学研究体系中已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
二、平台建设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农产品加工平台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相继建立了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农产品加工学科群(综合性重点实验室与专业实验室)、国家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体系(国家中心与专业分中心)、科技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发改委工程实验室等国家级农产品加工研究平台。目前,由农业部组建的有关农产品加工领域的研究平台有由科技教育司组建并管理的农产品加工学科群和由农产品加工局组建并管理的国家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体系。
1.农产品加工学科群
2011年,农业部以满足产业发展、解决产业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科学与技术问题、提升农产品加工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为目标,按照“产业导向、整合共享、合力攻关”的建设思想,在部级重点实验室和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的基础上,根据不同行业在农产品加工业中的重要程度,并充分考虑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以产业为主线,兼顾区域布局,建立以农产品加工综合性重点实验室为龙头、专业性(区域性)重点实验室为骨干、实验站为补充的三级学科群。
按照上述设计思路,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农业部农产品加工与质量控制重点开放实验室的基础上,建设农业部农产品加工综合性重点实验室。根据不同行业在农产品加工业中的重要程度,按照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和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要求,结合已建的各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建设6个部级农产品加工专业性(区域性)重点实验室和若干个农产品加工实验站,形成以行业为主线、区域为辅助的专业性(区域性)重点实验室体系。
(1)农产品加工综合性重点实验室
功能定位:以应用基础和共性技术研究为主,兼顾基础和公益性研究,主攻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工作,突破制约行业发展的共性和关键技术难题。
研究内容:针对世界农产品加工业科技发展前沿和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科技需求,重点实验室主要从事大宗农产品(粮油、果蔬、肉品、乳品)加工与保鲜、质量与安全的基础与应用基础理论研究,重点研究农产品加工品质与过程控制机理、农产品物流保鲜的生物学机理、危害物及其防控机制等科学问题,发展农产品加工与质量控制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和新装置,持续支撑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
建设单位:农业部农产品加工与质量控制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2)农产品加工专业性(区域性)重点实验室
功能定位:围绕某一特定专业(区域)发展和学科建设的需求,以应用基础研究和科技基础性工作为主,主攻某一特定专业(区域)发展面临的创新工作,突破制约特定行业发展的关键技术难题。
研究内容:针对粮油加工、果蔬加工、畜产品加工、农产品贮藏保鲜、功能食品等某一特定行业(区域),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研发,推动某一特定行业(区域)内重大科技成果的培育和二次开发工作,形成具有自己知识产权的主导产品和专有技术,为某一特定行业(区域)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建设单位:以现有的6家农产品加工领域的部级重点实验室为基础,建设6个农产品加工专业性(区域性)重点实验室。
――果蔬加工专业性重点实验室(建设单位: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
――畜产品加工专业性重点实验室(建设单位:南京农业大学)
――水产品加工专业性重点实验室(建设单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热带作物产品加工专业性重点实验室(建设单位: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农产品贮藏保鲜专业性重点实验室(建设单位:天津市农业科学院)
――功能食品专业性重点实验室(建设单位: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2.国家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体系
2007年,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着手组建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体系建设,到目前为止,分4批共认定了1个国家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中心和261个专业分中心(269个依托单位),并成立了粮食加工、油料加工、果品加工、蔬菜加工、食用菌加工、肉蛋制品加工、奶制品加工、茶叶加工、特色农产品加工、农产品加工装备9个专业委员会。两百多家专业分中心分布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其中在东部地区135个、中部地区58个、西部地区50个、东北地区26个,分别占总数的50%、22%、18%和10%。从领域分布来看:主要分布在7个技术领域,其中粮油加工领域68个,果蔬加工领域59个,畜产品加工领域52个,特色农产品加工领域38个,生物质燃料加工领域3个,农产品加工装备领域15个,水产品加工领域34个。从依托单位的性质看:主要分布在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和骨干龙头企业,其中科研单位57个,大专院校29个,企业183个,分别占总数的21%、11%和68%。
2012年,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大力加强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体系建设,实现了“建平台”向“用平台”的方向转变。通过综合分析研究,完善了“十二五”农产品加工公益性行业科技项目规划,组织争取14个项目列入国家计划,总经费超过2.3亿元,100多家科研单位、高校和企业以“产学研用”相结合方式参与课题研发。在12个重点研发单位开始启动农产品加工技术集成和中试基地建设项目,国家投资达到6000多万元。组建了农业部农产品加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加强了农产品加工研发9个专业委员会的工作指导,组织开展了系列科企技术对接活动和农产品贮藏、干燥等技术的示范推广活动,数百家企业的技术难题得到了解决。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体系的队伍建设得到加强,凝聚力、战斗力得以提升,运行机制更加顺畅。
此外,由科技部组建的研究平台有国家肉类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柑桔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乳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肉品质量安全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农产品现代物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茶产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粮食加工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食用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农产品保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天津)、国家农产品保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珠海)。
由国家发改委组建的研究平台有粮食储运国家工程实验室、稻米及副产物深加工国家工程实验室、小麦和玉米深加工国家工程实验室、粮食加工机械装备国家工程实验室、粮食发酵工艺及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三、人才队伍
目前,我国从事农产品加工技术研究与开发的科研单位和大中专院校已经超过400家,50余所科研院所、230家高等院校设立了食品科学、农产品储藏与加工专业,近100多家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能够培养研究生,其中硕士点院校91所、博士点院校24所,约有5万人从事该领域的研究。已初步形成了国家、部门、地方三级科研体系,组建了一支多学科的农产品加工专业科研队伍,包括粮油加工、果蔬加工、畜产品加工、传统食品工业化、保鲜与物流、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产品加工装备等。同时,扶植和培育了一批具有较强加工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的农产品加工企业集团,一大批农产品加工企业相继成立了研发中心,20多家企业设立了博士后工作站,使之成为我国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的先导力量和技术创新的重要基地。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农村实用人才和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0-2020年)》,进一步加强我国高层次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及其创新团队建设、促进优秀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快速成长,2011年,农业部启动实施“全国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培养计划”。该计划作为国家重大人才工程“现代农业人才支撑计划”的子计划,计划从2011年至2020年,分2批选拔培养300名中青年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在全国建立300个农业科研创新团队,建立一支学科专业布局合理、整体素质能力较高、自主创新能力较强的高层次农业科研人才队伍。
目前共确定2批、150名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及其创新团队,其中农产品加工领域共有6位杰出人才及其创新团队。
总之,我国已初步形成了以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创新型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衔接的研究开发体系和联合攻关的有效机制,形成了一支学科齐全、了解农产品加工贮藏发展前沿,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科研开发能力的科研队伍。
四、科技投入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从科研项目、基本建设等方面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1.科研项目投入
科研项目的资助主要集中在农产品加工关键工艺、技术研究及产业化示范等方面。“十五”期间,科技部启动的“农产品深加工技术与设备研究开发”重大专项,是我国首次在国家层面上对农产品加工领域给予重大专项资助,产生了重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并有力推动了我国农产品加工业余科技的快速发展。“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设置9个食品领域项目,108个课题,总投入经费超过6亿元。国家863计划也加大了对食品学科的资助力度,“十一五”期间资助额度超过1亿元。“十二五”期间,科技部入库农产品加工项目222个,截至2012年,出库项目包括86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共10个项目、85个课题,经费总投入约8亿元。
由农业部组织实施的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也逐年加大对农产品加工领域的支持力度。2009年,“大宗农产品加工特性研究与品质评价技术”和“肉类生产与加工质量安全控制技术”2 个项目立项,财政拨款4491方元。2011~2012年资助了“适于不同区域农户小型储粮设施研究与示范推广”和“粮油真菌毒素控制技术研究”2 个项目立项,财政拨款3435万元。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食品学科研究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十一五”以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基金委)在食品科学领域的立项逐年增多,2007~2009年,与食品科学研究领域有关的申请项目数分别为461、604和823项,资助项目数分别为67、114和141。2009年,基金委设立食品科学学科,主要资助食品科学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自2010年起开始受理和评审食品科学领域的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同年申请项目l386项,各类资助合计270项,总资助经费达8000万元。2012年,资助食品科学领域面上项目164项、青年项目181项、地区项目52项,资助经费总额19877万元。
2.基本建设投入
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组织的《国家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体系专业分中心建设项目》,从2007年开始,连续5年对全国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体系内研发中心基本建设给予补助,累计投入6220万元,用于购置应用开发、中试和检测等仪器设备,初步为研发体系的建设搭建了农产品加工中试研发、人才培养和成果转化的技术先进、功能齐全的技术平台,整体装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通过全国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体系建设项目的资助,各研发中心研发工作硬件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在各自领域内的研发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不断研制出新工艺、新技术和新产品,为开展农产品加工前沿技术、重大共性技术及产业化技术集成、示范与推广提供了条件支撑。
五、重大项目
几年来,农业部、科技部、国家自然基金委等相关部门相继设立重大专项大力支持农产品加工业科技创新。
1.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
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是围绕农业部门的职责、任务以及农业发展的实际需要,重点开展应急性、培育性、基础性科研工作,2007年起实施。其中,“大宗农产品加工特性研究与品质评价技术”是农产品加工领域的第一个行业科研专项,于2009年开始资助。截止到2012年,已经实施的农产品加工领域的行业科研专项有“大宗农产品加工特性研究与品质评价技术、肉类生产与加工质量安全控制技术、适于不同区域农户小型储粮设施研究与示范推广、粮油真菌毒素控制技术研究”等4个项目。农产品加工领域的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是以解决制约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技术瓶颈为重点,以初加工和综合利用为切入点,根据产业发展需要适当向精深加工延伸,并强调技术研究与装备研究同步,加快实现产业化。
2.科技部863与科技支撑项目
科技部从“十五”开始设立农产品加工重大科技专项,“十一五”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十二五”期间通过“项目入库出库”的方式确定重大项目,截至目前,共支持“大宗粮食绿色加工技术与产品、主食工业化关键技术与装备及其产业化示范、功能食品设计及制造关键技术与产品、果蔬食品制造关键技术与产业化、动物源性食品安全加工科技工程、食品质量安全控制及检测关键技术与产品、区域特产资源生态高值利用技术研究与产品开发、鲜活农产品安全低物流技术与配套装备”等8个科技支撑项目,以及“食品生物危害精准检测与控制技术研究、绿色智能农产品供应链核心技术研制”等2个863项目。
3.国家自然基金委杰青项目
自2009年国家基金委在生命科学部设立食品科学学科以来,逐年加大支持力度,除面上项目、青年项目的支持数量和经费大幅增加之外,开始设立重点项目和杰青项目。2010年杰青项目“乳酸菌及乳品发酵剂基础研究”由内蒙古农业大学张和平教授主持,2011年杰青项目“食品微生物功能发掘与利用的基础研究”由江南大学陈卫教授主持,2012年杰青项目“食品科学”由天津科技大学王硕教授主持。
六、标准制订
篇9
纯文纯理专业掌握技能助你就业
文科类专业的学生不能只是简单掌握文案写作技能,还应掌握其他一些技术,如计算机知识、经济学知识、外语等,方能胜任未来相对要求较高的工作岗位。在择业过程中,除了关注传统的求职项目,如企业行政助理、文秘等工作岗位之外,也应注意到媒体、出版、广告、市场营销等工作岗位的人才需求量比较大,文科生比较占优势。而对做基础学科研究的纯理科专业的学生来说,如果平时善于积累,在热门行业也有后天优势:基本功扎实,入手快。这些专业的毕业生也可向相关热门转向,比如转向IT、金融、教育等行业。
师范类专业区域供求不尽均衡
调查显示,工作的稳定性和自主性、待遇节节拔高等促使教师成为最受欢迎的职业之一。
统计显示,在师范类各专业中,需求较大的专业有教育学、特殊教育、教育技术、数学、汉语言文学、英语、日语、物理、计算机等专业。
从国家免费师范生政策的实施可以看出,中西部对师范人才的需求很大。因此,未来几年师范类毕业生也应当转变观念,更多地将注意力投放到中小城市和中西部地区,在那里展现风采,实现人生价值。
外语类专业就业去向日趋多元
从近几年需求情况看,需求量最大的是英语、日语。此外,俄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的需求也较大。这些语种的毕业生就业较为容易,高层次的外语人才供不应求。有专家预测,北京奥运会之后,一些小语种也将走向热门。
北京外国语大学就业指导中心办公室主任孙眉认为,近年来,外语类毕业生去向已完全呈现了多元化态势,除了传统的外交外事领域,越来越多的毕业生到金融、通信、传媒、咨询、体育、物流等领域就业。就业领域的扩大无疑意味着就业机会的增加。
同时,外语类专业毕业生还能在传统就业优势领域获得机会,如外交部、文化部等中央部委以及各部委所属事业单位或新闻出版机构、图书情报机构、各省市的外事机构等。
法学专业持证上岗已是必然
近年来法学专业毕业生在就业方面有相当的压力:一是社会上对法学专业毕业生的学历要求越来越高;二是该专业毕业生人数激增。
因此,近年来法学专业毕业的本科生就业状况并不乐观,这一状况将持续一段时间。法学专业的研究生也将开始面临一定的就业压力,参加司法考试取得资格证书成为共识。
就业时要“专业对口”,在过去一定时期内成为法学类毕业生就业的首选条件。对于法学专业而言,传统的就业领域多为党政机关或司法系统。但当前形势下,法学专业毕业生一定要打破以往的思维定式,可以看到,在中西部一些地区以及建设新农村需要大量的普法教育人才,而这无疑是当代法学毕业生的“对口”去处。
农林类专业创业环境不断改善
近几年来,国家对农业十分重视,不断加大投入。另外,政策方面也不断传来“利好”消息,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人们对生存环境的重视给农林类专业发展带来了曙光。因此,虽然农林类毕业生目前总体就业形势不如其他专业,但可以看到,今后几年该专业毕业生将会日益走俏。
未来需求较多的将有农业经济、畜牧、兽医、动物营养与饲料加工、木材加工、家具设计与制造、森林道路与桥梁、园林、林产化工等专业。
另外,农林类专业毕业生还有另一条广阔的就业之路,那就是到农村基层创业。还有到国有单位搞科研开发、从事生产经营可以实现自我价值;到基层自办实业,积极创业,同样可以实现自我价值,而且更富有挑战性和创造性。
机械类专业前沿人才供不应求
国家近几年加大力度强化装备制造业,鉴于机械行业的重要性和庞大规模需要一支庞大的专业人才队伍,今后一段时间内,社会对机械类人才仍会有较大需求。具有开发能力的数控人才将成为各企业争夺的目标,机械设计制造与加工专业人才近年也供不应求。
从当前机械行业的发展来看,印刷机械、数控机床、发电设备、工程机械等重头产品前景仍然看好。除了这些传统工业领域,该行业将进一步向机光电一体化发展,向光加工、环保这样的新兴领域拓展。
经济类专业复合型人才备受青睐
市场营销类职位是人才市场需求榜上不落的冠军,从有关统计数据推测,销售类人才未来几年需求量仍然热度不减。
另外,据2007年薪金收入调查显示,金融业整体薪金水平在众多行业中排名靠前,金融业高薪引才。这与金融业的人才需求和其不断调整及推出的增值服务有关系,一些新兴的金融服务机构也逐渐成为吸纳金融人才的大户。
中央财经大学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副主任徐芳认为,要与时俱进,熟悉国际会计、商务惯例,具有必要的国际社会文化背景知识,不断拓宽视野,立足现代市场经济新领域,掌握现代管理学新知识,逐步把自己锻炼成为既懂经营又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建筑类专业就业前景依然乐观
虽然近期房地产业面临系列压力,但在人才市场上,与房地产相关的专业,包括建筑、设计、策划、销售等人才需求仍然较旺。
随着国家和各地对基础设施投资力度的加大,建筑类和房地产专业毕业生就业前景依然乐观。
用人单位表示,这主要与制造业升级换代及目前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有关。制造业升级换代急需补充新鲜血液,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则急需专业人才。
医学类专业特殊领域潜力无限
医学类专业属于市场化程度比较低的一个专业,因为现在我国的医疗体制改革仍在深化,而且医学类专业学生的就业弹性也较差。
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将会有更多的私立医院,这使医学类专业的学生更为抢手。而且,由于人们工作、生活的压力不断增大,患病率也在增加,现有的医疗系统不能完全满足社会的需要,这就形成了医疗行业的卖方市场。据有关部门分析,将来从事老人医学的人才将走俏,保健医师、家庭护士也将成为热门人才。另外,专门为个人服务的护理人员的需求量也将增大。
艺术类专业需求层次不断提升
艺术类专业过热了吗?专家指出,通过视觉来传达的艺术作品正随着科技的进步呈现出多种多样的发展态势。
篇10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培训,员工队伍,企业发展
一、企业发展形势与公司现状
过去的一年是公司发展史上一个不平凡的年份。我们具有前所未有的有利条件和难得的发展机遇。第一,国际金融危机趋于稳定,世界经济出现恢复性增长,国际油价整体好于去年,我们严峻的经营形势有望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第二,我国扩大内需和改善民生的政策效应继续显现,国内油气和化工产品需求会相应增长,集团公司油气业务发展特别是天然气和海外业务的加速推进,必然会给油气田企业加快发展创造条件。第三,滨海新区管理体制改革全面启动,开发开放步伐进一步加快,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提速,我们的区位优势会更加明显,我们的发展空间会有效拓展。第四,经过几代大港石油人的不懈努力,大港油田具备了相当的发展实力,形成了550万吨当量的油气产量规模,这是我们建设大油田的重要物质基础。第五,大港油田勘探开发潜力依然很大,剩余资源量超过10亿吨,而且陆上老区挖潜空间大,滩海新区增储上产潜力大,具备建设大油田、实现大发展的资源条件。第六,歧口凹陷勘探被纳入股份公司勘探计划单列项目,歧口勘探科研项目被列为股份公司重大科技专项企业发展,这为我们加快勘探步伐、实现规模增储创造了条件。第七,经过46年的历史积淀,大港油田已经形成了一整套较为完善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发展思路和适用于不同地质特点、不同油藏类型的特色技术体系,这为我们实现更大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挑战与机遇并存,我们团结一致,坚定信心,积极应对,在各路工作都取得了新成果、实现了新发展的同时,我们也看到面对全球金融海啸带来的巨大冲击,石油市场“需求不旺、供大于求、油价振荡多变”。企业生产经营形势异常严峻,效益增储上产而勘探开发难度加大,大油田建设加快而投资成本紧张,特别是企业内部职工队伍老化,关键岗位人员缺乏,已成为制约企业的发展的重要瓶颈,企业发展需要注入新鲜血液,需要大批优秀专业性人才和综合性人才。
二、加强大学生培训与培养的必要性
近几年来,企业陆续招聘录用了专、本、硕、博毕业生千余人,在不同部门、不同的岗位从事工作。2007年~2010年,油田公司每年都组织了新招聘大学生入厂教育培训,通过大学生培训使我们更多的接触了他们,了解了他们。根据2007年~2010年油田大学生跟踪调查分析可知,走向工作岗位的大学生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1、高校校园相对而言是个比较安全的场所,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相对较低,然而大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尤其是作为石油企业的职工,安全意识淡薄,重视程度不够则是致命的问题。
2、大学生有着雄厚的理论知识底蕴,但实践能力欠缺;书本知识丰富,但现场动手能力不足。理论与实际生产相脱节,理论说的头头是道,到现场却全然不知,很多设备,器材只是见过图片,不知道该如何使用与操作。
3、大学生来自全国各大高校,所学专业各不相同,有与石油企业相关的石油类专业,也有一部分非石油类专业的大学生,专业涵盖面广泛。到公司工作后,一部分大学生所从事岗位,专业不对口或从事工作为相近专业,所学知识不能充分发挥利用。
4、企业发展需要高学历的尖端人才,以开发新的技术和适应新领域,硕、博研究生首当其冲作为主力军,然而部分研究生其本科、专科所学专业与研究生所学专业和研究方向不统一,专业间的“嫁接”,导致专业基础知识不牢固,限制其发展。
5、随着全球网络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办公自动化已成为办公的必然论文参考文献格式。大学生在高校学习期间为学历教育,侧重理论与专业技术的学习企业发展,其专业知识丰富,而到了工作岗位之后,大部分大学生尤其是二线岗位的大学生,对办公系统的基本操作显现出力不从心,于是“木桶原理”——短板效应,导致办公效率低下,知识不能充分发挥,影响工作。
6、一些工作岗位所从事的工作,实际只要具备高中或中专文化即可胜任,用不着利用本科及以上的知识水平。相对安逸的工作环境,对大学生来时没有压力,也没有动力。一部分喜欢刺激与挑战的大学生选择了跳槽;而一部分主动性差,学习能力不强,没有明确人生目标和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的大学生,整日碌碌无为,安于现状,慢慢将所学的专业知识荒废。
7、大学生在高校学习期间,接触的人群相对单一,步入社会,走向工作岗位,适应能力不强,心理素质差,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不足,造成大学生在工作岗位上,由于个人原因而处处碰壁,影响工作的正常开展。
三、加强大学生培训与培养的具体措施
通过“大学生进入工作岗位后的需求问卷”调查统计,大学生各项需求中,排名第一的是“有更多的学习与培训机会”。从2007年~2010年油田公司大学生入厂教育培训的“培训效果测评表”可以看出,《职业生涯规划设计》、《人际交往与组织与沟通》、《团队建设》、《职业化塑造》等提高员工自身素质的课程,学员满意率都达到85%以上。经过专业技术技能培训的员工,在员工专业技术技能大赛中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种种数据表明,企业新进员工对学习新知识、提升自身素质,增加培训机会,有明确的意愿与需求。大学生培训与培养意义重大,如果没有给予他们系统的培训与培养,既浪费了公司的资源,又荒废了大学生成长的黄金时间。针对以上大学生存在的问题,可实施如下具体措施:
第一,加强对新入职大学生的安全教育培训,掌握安全理论与安全知识,强化安全意识,增强风险识别能力并严格考核,作为各项培训工作和生产工作的重中之重。第二,为专业技术人员提供平台,加强专业技能培训,使专业技术人才得到提升;开展各种技能大赛,激发他们的热情。第三,开展定期不定期的继续教育培训,更新大学生原有知识体系,调动大学生积极性企业发展,不断学习充电。对于所学专业与岗位不对口的大学生进行岗位专业知识培训,以使其更快适应所从事工作。第四,开展大学生现场实习培训,使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将书本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产实际中去。第五,对大学生进行计算机培训,熟练办公系统的基本操作,掌握Word、Excel、PowerPoint等办公软件的使用以及简单的电脑故障维修。第六,加强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建设能力的培训,掌握有效的沟通,培育团队精神,提高大学生的自身素质。第七,加强大学生与优秀职工的经验交流,开展培训座谈,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进行学生到职业人的角色定位与转换,建立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与积极的工作心态。
全面加强企业自身建设,就要不断提高员工队伍综合素质;着力打造富有战斗力的员工队伍,就要坚持把培训教育作为队伍建设的基础工程常抓不懈。紧紧依托培训资源,不断强化员工教育培训,优化队伍结构,完善管理机制,激发员工的创造力。大学生是企业发展的后备军,也是企业未来建设的主力军,加强对大学生的培训与培养则是提高员工队伍综合素质的关键。让我们携起手来,把油田公司增储10亿吨、建设大油田、建设示范石油矿区的宏伟事业继续全面推向前进!
参考文献
[1]《公司总经理李建青在传达贯彻集团公司领导干部会议精神大会上的报告》,2010年7月23日
[2]《夯实基础创新能力努力开创矿区服务事业新局面》,王守信在学习贯彻集团公司2010年矿区服务工作会议精神大会上的讲话,2010年4月15日
[3]《如何培训和培养大学毕业生》,hrm.cn/news/7691.html,2009年12月15日
[4]《坚定信心打牢根基为全面实现既定战略发展目标而努力奋斗》,公司总经理李建青在大港油田公司十届二次职代会上的工作报告,2010年2月4日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化工安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