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数控技术范文
时间:2023-09-18 17:59:5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计算机数控技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在实习过程中,老师耐心地给我们讲解数控软件上面每个指令的使用,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很快就可以独立操作了。以前的我们根本不知道那么多的精致零件、图案等是如何生产出来的,看了通过数控技术所生产出来的产品,真是大开眼界!人类利用机器生产的水平是如此之高,太令人兴奋!有这么先进的设备,这么优越的学习条件,我们一定要更充分地利用好这一切,为自己储备一定的能量!通过实际动手能力的训练,我们深深体会到任何理论知识只有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发挥出作用。而作为有可塑性的我们,不能单纯地依靠书本,还必须到实践中检验、锻炼、创新,去培养科学的精神,良好的品德,文明的行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实习期间我们有很深的感触,提前体验到学工科的不易,获得了课堂里边得不到也想不到的知识,虽然脏点累点,但重要的是我们有了收获、有了成果。这正是“纸上得来终觉浅,投身实践见真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通过实习,我们学习到了很多工作常识,得到意志上锻炼,有辛酸也有快乐,实习是我们大学生活中的又一笔宝贵的财富,对我们以后的学习和工作将有很大的影响。
我们很快就要步入社会,面临就业了。就业单位不会像老师那样点点滴滴细致入微地把要做的工作告诉我们,更多的是需要我们自己去观察、学习、总结。不具备这项能力就难以胜任未来的挑战。随着科学的迅猛发展,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会有很多领域是我们未曾接触过的,只有敢于去尝试才能有所突破,有所创新。数控实习带给我们的,不全是我们所接触到的那些操作技能,也不仅仅是通过几个工种所要求我们锻炼的那几种能力,更多的则需要我们每个人在实习结束后根据自己的情况去感悟,去反思,勤奋自勉,有所收获,使这次实习达到真正的目的。一个人成功与否取决于个人努力,但是一个好的起点和一个富有合作性的环境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几个月的实习就这样过去了,回想起实习生活真有点舍不得。
通过实际操练使我们对数控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学习到了许多数控操作知识,掌握了一定的操作技能。在这里,我们由衷的感谢集团提供给我们的这个实习机会!感谢实习老师的精心指导!你们辛苦了!!!
篇2
关键词:计算机;机床;数控化;改造;方案
数控技术是指用数字、文字和符号组成的数字指令来实现一台或多台机械设备动作控制的技术。数控一般是采用通用或专用计算机实现数字程序控制,因此数控也称为计算机数控(Computer Numerical Control),简称CNC。计算机按事先存贮的控制程序来执行对设备的运动轨迹和外设的操作时序逻辑控制功能。由于采用计算机替代原先用硬件逻辑电路组成的数控装置,使输入操作指令的存贮、处理、运算、逻辑判断等各种控制机能的实现,均可通过计算机软件来完成,处理生成的微观指令传送给伺服驱动装置驱动电机或液压执行元件带动设备运行。
1 数控机床概述
数控机床就是将加工过程中的各种操作(如主轴变速、进刀与退刀、开车与停车、选择刀具等)和步骤,以及刀具与工件之间的相对位移量都用数字化的代码或程序来表示,通过控制介质(如穿孔纸带或磁带、磁盘等)将数字信息送入专用的或通用的计算机,计算机对输入的信息进行处理与运算,来控制机床的伺服系统或其它执行元件,使机床自动加工出所需要的工件。
2 机床的数控化改造方案
2.1进行改造项目的可行性评估
2.1.1 对其价值做出评估。例如一台加工中心,主要构成的机电部件有:①系统及操作子系统;②伺服系统包括电动机;③机床电气;④机械本体床身、立柱、导轨和丝杠等;⑤刀库机械手系统;⑥自动工作台交换系统等。每一个子系统根据实际情况,都可以做出相应的价值评估。
2.1.2 评估改造后能达到的目标,即有什么样的机床准确度和使用性能。
2.1.3 进行成本的估算,即投入资金的评估。投入资金多少与制订改造目标高低密切相关。投人的改造费用主要由下列项目构成:①数控系统及相关伺服系统;②机床电气及附件更换;③机床机械元部件准确度修复和维修保养;④机床辅助系统如液压系统、冷却系统等维修保养;⑤机床外观质量的修复;⑥机床改造后的调试检测;⑦机床改造所需的技术劳务费。在受改造费用限制时,可以修改改造目标,降低一些要求以减少投入费用。
2.1.4 对改造方案进行风险评估。在做改造方案时,不可能对设备进行现状大解剖,不可能拿到机床现状准确测试数据,因此在以后实施改造工作中还会碰到意料之外的问题。因此必须做出风险评估和制订相应对策。一般做法是在工程项目费中,设置不可预见费用。
2.1.5 性能价格比评估。为了在经济上有定量分析的依据,常选一台现在市场上性能相似的商品价格作为标准进行比较。
2.2 数控系统的选择
数控系统是机床的核心,在选择时要对其性能、经济性及维修服务等进行综合考虑。数控系统主要有3种类型:步进电机拖动的开环系统;异步电动机或直流电机拖动,光栅测量反馈的闭环数控系统;交/直流伺服电机拖动,编码器反馈的半闭环数控系统。其中步进电机拖动的开环系统的伺服驱动装置主要是步进电机、功率步进电机等。由数控系统送出的进给指令脉冲,经驱动电路控制和功率放大后,使步进电机转动,通过齿轮副与滚珠丝杠副驱动执行部件。该系统的位移准确度主要决定于步进电机的角位移准确度,齿轮丝杠等传动元件的节距准确度,所以系统的位移准确度较低。但该系统结构简单,调试维修方便,工作可靠,成本低,易改装成功。
2.3 伺服系统的选择
伺服系统是数控机床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数控系统CNC系统与刀具、主轴间的信息传递环节,又是能量放大与传递的环节。它的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数控机床的性能。例如,数控机床的最高移动速度、跟踪度、定位度等重要指标均取决于伺服系统的动态。伺服系统按控制方式分为开环控制系统、半闭环控制系统和闭环控制系统三类。在普通机床的数控化改造中,一般选用价格较低的开环控制系统。
2.4 机床机械部件的改造
一台新的数控机床,在设计上要达到很高的动态刚度;运动副之间的摩擦系数小,传动无间隙;功率大;便于操作和维修。机床数控改造时应尽量达到此要求,并注意下述几方面。
2.4.1 导轨副。对数控车床来说,导轨除应具有普通车床导向度和工艺外,还要有良好的耐摩擦、磨损特性,并减少因摩擦阻力而致死区。
2.4.2 齿轮副。一般机床的齿轮主要集中在主轴箱和变速箱中。为了保证传动精度,数控机床上使用的齿轮准确度等级都比普通机床高。
2.4.3 滑动丝杠与滚珠丝杠。丝杠传动直接关系到传动链准确度。丝杠的选用主要取决于加工件的准确度要求和拖动扭矩要求。
2.4.4 联轴器。为了消除传动系统中的反向间隙,提高重复定位度,伺服驱动元件所用的联轴器多数采用无键连接,如锥销刚性联轴器,锥环联轴器等。
2.4.5 回转刀架。一般改装的车床多数采用四工位自动回转刀架。
2.4.6 安全防护。改造效果必须以安全为前提。在机床改造中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切不可忽视。
3 数控系统开发方法
3.1 基于单片机的数控系统
基于单片机的经济型数控系统一般采用步进电机作为驱动元件,步进电机采用脉冲方式工作,基本原理是:系统中的键盘用于向计算机输入和编辑零件加工程序;采用数码管显示加工数据及机床状态等信息;存储器用来存放监控程序、键盘扫描程序、显示驱动程序及用户控制代码程序等;功率放大器用来对计算机送来的脉冲进行功率放大,以驱动步进电机带动负载运行。需要完成的具体任务有:
3.1.1 硬件系统的结构设计。一般采用51系统单片机作为主控制器,在此基础上扩展一些必要的器件如ROM、键盘等。
3.1.2 软件设计。包括:监控与操作软件,用来实现人机对话、系统监控、指挥整个系统软件协调工作等,包括系统的初始化、命令处理循环、零件加工程序的编辑修改等;步进电机控制软件,包括:通电状态代码和电动机正、反转的实现;步进电机转速的控制。
3.2 基于ARM与运动控制器的数控系统
3.2.1 系统硬件结构。系统硬件采用主从式双CPU结构模式。主CPU为ARM处理器,用于键盘、显示,网络通讯等管理工作,而从CPU即为运动控制芯片,专门负责运动控制的处理工作。ARM处理器通过总线操作,把命令写入运动控制芯片,使运动控制芯片来完成运动控制。
3.2.2 操作系统及编程语言。为了最大地利用系统硬件资源,并且还要保证实时性,所以使用了μC/OS多任务实时操作系统。使用到μC/OS操作系统,通过它实现多任务实时控制。程序的编程语言为C语言以及ARM汇编语言。
3.3 基于PC机的数控系统
近年来,以工业PC机为核心的控制系统已广泛地被工业控制领域所接受。采用工业PC机在WIN-DOWS操作系统下通用的数控系统,已成为数控系统发展的潮流。基于工业PC机的数控系统采用的是标准的PC硬件和操作系统,因此易于进行模块化和开放式的设计。开放式数控系统是目前新型数控系统研发的主流。系统采用工业PC机+运动控制器结构组成,主要包括工业计算机、运动控制卡以及伺服系统等。
4 结论
进行机床数控化改造要将改造的重点放在电气、控制系统的改造上,机械部分只对影响准确度的重点部件进行改造。这样可缩短改造周期,降低改造成本,并利于对系统进行再次升级。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技术的不断进步,数控技术的发展,必将带动数控机床改造技术的进步与发展。
参考文献
[1]赵中敏.机床数控化改造的研究[J].煤矿机电,2005.
[2]杨有君.数控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篇3
关键词通信工程;传输控制技术;高效稳定
前言
通信工程中的传输技术是通信工程的重要部分,在一定意义上,传输技术的好坏决定了通信工程的优劣。因此,对通信工程中的传输技术进行分析探讨有着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也是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但是我们也要看到不足,特别是传输技术还存在一些问题,所以我们进行了这方面的分析讨论。
1我国通信工程中传输技术的现状
在通信工程中,传输技术是指成分利用不同通道的传输能力构成一个完整的传输系统,使信息得以可靠传输的技术,传输系统是通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迅速发展的通信技术推动社会发生了重要的改革,同时也在社会扩大规模的过程中产生了巨大利益。在目前与未来的社会信息中,人们利用通信对信息进行获得、传输以及交换。伴随着不断发展的新型大规模电路集成技术、激光技术、空间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的普遍应用,同时带动了现代化通信科技的发展变化。逐渐产生了具有创新型的研究如与现代化通信相关的数字、卫星以及光纤通信等,日益凸显出传输技术的重要功能,在很多重要的工程中甚至发挥了决定性作用[1]。
2对通信工程传输技术的问题及对策的分析和探讨
我们经过充分调查和科学的分析论证,发现我国通信工程中传输技术的一些主要问题。首先是缺乏自己的专利技术,其次是相关从业人员的队伍建设薄弱,最后是对未来发展趋势不够明确。下面我们就从这三个方面对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的对策。
2.1鼓励创新以避免垄断
我国缺乏自己的相关专利,必然会面临国外技术垄断的威胁,无法很好地维护自身的权益。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鼓励创新,让自己拥有越来越多的专利来与国外的垄断抗衡。鼓励创新不能只停留在表面口号上,需要国家或者企业大力投入,把技术创新作为一项长期的主要工作来抓。其次,我们可以设立相关奖项,鼓励更多的从业人员用更多的热情投身到技术创新事业中来。最后,我们应该加强政府与企业在通信工程中传输技术方面的交流,更深入地开展技术创新的工作。我们只有掌握了核心的技术,才可以有效解决我国目前缺乏自己的专利技术问题。
2.2加强通信工程传输技术的队伍建设
我们都知道一个行业的持续发展需要优秀的队伍来提供动力,也需要相关的制度来保证。其实通信工程中传输技术的发展最离不开的是专业的队伍,因此我国在传输技术人员队伍上存在的问题是很值得我们关注的,也是亟待解决的。我们可以增大对人才培养的力度,努力提升人员的整体素質。其次,我们也可以完善相关制度,用制度去约束部分素质不高的人员,减少传输技术中的不合格人员。最后,我们应该加强队伍的整体建设,从大局出发,全面提升通信工程中传输技术行业的整体水平。我们知道,信息行业是非常依赖人才的,因此加强通信工程传输技术的队伍建设是解决们目前存在的很多问题的有效途径。
2.3明确发展方向避免盲目
就当前的通信工程传输技术而言,其特点大体上可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其一,产品日趋小型化;其二,功能多样化;其三,一体化。这也是目前传输技术发展应用的总体方向。但是我国的传输技术发展仍然没有专一的方向,不同的通信工程所发展的传输技术也不完全一样。这就使得我国传输技术发展有些盲目,导致发展缓慢。因此,我们要明确发展方向。第一,我们要紧紧看齐国际的发展,时刻观察国际上传输技术的发展走向。第二,我们可以从宏观上分析我国通信工程中传输技术的欠缺,努力改进,使之满足我国通信工程发展的需要。第三,国家应该从宏观上进行调控,站在战略的高度审视分析未来的发展方向[2]。
3传输新技术在通信工程中的前瞻
随着信息网络应用中新业务的不断出现,信息网络由原先的技术驱动转变为业务驱动,网络带宽、网络质量、网络性能的要求在不断升级,而作为通信工程中关键的基础技术之一,传输技术也在业务需求的驱动下不断的进化和发展。因此,我们可以发现,在未来通信工程中,传输技术将向着网络一体化方向发展,这也需要更加先进的技术支撑。
3.1全光网络
全光网将是以光纤为载体的传输技术发展的终极形态。光电转换效率和电器件的应用对传输网络的带宽提升来说是一个天然的障碍,而全光网将是突破这一障碍的关键技术。全光网络中除光节点外没有任何电节点,全光化传输信息和交换信息,传输和交换的基本颗粒均是携带信息的波长。
3.2超大容量传输技术
在密集波分复用技术(DWDM)极大地提高了光纤传输系统的传输容量和传输距离的同时,通过光时分复用(OT-DM)技术可进一步实现单信道最高速率达640Gbit/s的传输。把多个OTDM信号进行波分复用就可以更大程度地提高传输容量。因此,欧盟的RACE计划和美国的ARPA计划在发展全光网中都部署了WDM和OTDM混合传输方式以提高带宽和容量。WDM/OTDM系统已成为未来高速、大容量光纤通信系统的一种发展趋势,两者的适当结合应该是实现Tbit/s以上传输的最佳方式[3]。
4结束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大业务量需求的不断上升,通信工程传输技术也在不断进步,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融合通信工程中传输技术的应用将会被不断升级,超高速率、无缝接入、灵活可靠的传输技术也将不断涌现。只有在网络建设上不断完善,才能让各个运营商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定的基础优势。因此,对于传输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是不容忽视的。
作者:刘明石
参考文献
[1] 王素女.浅谈传输技术在通信工程中的应用[J].信息科技, 2010,4(8):100-101.
篇4
[关键词]计算机 通信传输 控制技术
中图分类号:T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1-0057-01
在计算机发展迅速的当前社会,通过计算机来进行通信传输工作显的尤为重要,有效的保证信息的传递是进行一切业务活动的前提。合理有效的运用计算机来进行信息的传递能够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时效性。下面我们首先来看一下计算机通信的相关内容。
1、计算机通信技术内容
1.1 计算机通信技术的重要意义
计算机通信在一定程度上是将信息转化为一种计算机能够识别的语言,通过计算机与终端之间的连接来实现的一种数据上的传递工作,在计算机通信的发展情况下,目前来看,广泛应用于信息处理系统,军队指挥系统和其他多种系统的应用当中。对于发展高质量有效的计算机通信传输技术能够很大程度上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需要,帮助人们实现更远距离的信息传递效果,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军队之间信息传递更加便捷,更加安全,在一定意义上计算机信息传递技术对于我国增强综合国力,加强国防力量,保卫国土安全等都提供了非常重要的保障。
1.2 计算机通信技术的原理分析
计算机通信技术的原理主要是将我们所需要传递的信息转化为计算机识别的语言,就是将信息转化为计算机语言中的二级制数里的0和1来进行识别,将信息由电信号转化为逻辑信号,然后再将这些逻辑信号通过差异性的列序列表示出来,最后使用比特流电压来表示出信息数据,所产生的脉冲电流充当了信息传递的导体,将信息传达给终端机上,实现计算机通信的功能技术。
1.3 计算机通信技术的软件功能和架构
构建优化设计法作为我国目前来说计算机信息通信技术主流的设计方法,能够很大程度上满足我国对于计算机通信技术的要求,它能够实现电子系统中不同类别的信息数据的传递工作和分发工作。第一,在链路控制管理技术上,这种方法的优势是它能够负责所有系统链路的建立和分布,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通信链路的连续工作,最终达到链路自动切换等特点。第二,在信息输入的控制方面,通信技术主要是通过异步方式来达到各类信息的接收,将不同的信息进行相关的组装校验工作最终筛选出具有正确信息的数据,将这些包含正确信息的数据发送到相关业务软件上来进行下一步的信息传递工作。最后,在信息的输出上,主要是通过非阻塞方式来输出信息,将不同信息类别根据相应的技术来发送到不同的目标节点。
1.4 信息技术的输出与控制
在计算机通信传输控制技术中,信息技术的控制服务大多是根据传输控制的相关需求采用多层次的架构设计来完成的。我国当前大多采用的事四层架构通讯系统,在不同层次的设计层中,为了保证传输控制服务的正确安全运行,大多会安装相应的传输控制构件。这四层不同的架构都具有不同的作用。第一层主要是管理控制层,根据信息数据的传递方式对不同数据信息进行相关的筛选,保证对信道状态进行有效管理。第二层是交换服务层,在这一层对信息进行进一步的拆解和分析来保证信息的状态,第三层则是传输服务层,在这一层中主要是对信息进行安全检查,保证信息的准确性,解析信息的传输协议。最后一层,则是系统接口层,通过对主机通信接口的封装,来提供系统的调用接口。
2、计算机通讯技术极其应用
上面我们对计算机的相关内容进行了简单分析和概述,可以看出计算机通信技术在对我国各种产业领域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下面我们就这些作用来分析一下具体的计算机通信传输控制技术和其相关的应用分析。
2.1 令牌技术
令牌技术主要是通过时间出发访问机制制作而成的,令牌技术主要包括分布式和集中式两种类别,首先对于分布式技术来说大多应用于主站中,它所使用的原理是令牌独立性,即在主站逻辑中进行相关的循环,利用调度算法令在主站的计算中取得调度权,然后进行相关信息的通信工作。其次是集中式的技术原理分析,集中式令牌技术特点主要是从任务调度表中来取得具体的含有仲裁权的总线节点,通过一系列的技术原理来获取这一总线的应用操作权,将需要传递的信息传递到总线中去,达到信息的传递效果。通过分析这两种不同的令牌技术的信息传递效果,我们可以看出对于集中式的传递技术来说,更能体现出精确性的特点,可以有效的明确网络延时,但是分布式则对于突况的处理上更优于集中式的处理效果,分布式能够更为精确的处理网络通信中的突况。
2.2 差错控制技术
众所周知,在计算机通信信息传递过程中,计算机也会存在一些差错问题,在如何避免这些错误问题的出现我们在此需要借助于差错控制技术的帮助。通过差错控制技术我们可以很好的对信息传递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有效合理的更正,将出现差错的层面还原为原始状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在信息的传递阶段,需要信息首先通过物理层然后通过链路层,我们使用差错控制技术可以对信息传递的过程进行差错感知技术,对差错信息进行修正还原,数据的链路层相比于其他层次来说更能够准确的感知数据的丢失情况,对突况进行有效的处理,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信息通信的准确进行。对于差错检测阶段,在检测分析链路层中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检查即自动请求以及前向纠正错误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即前者适合于可靠性高的信息的传递。因此,在进行相关信息的传递过程中,应当运用合理有效的手段来预防问题的发生,杜绝信息在传递过程中产生负面影响从而使计算机通信技术造成不可避免的后果。前向纠正技术主要是指在传输的数据块中添加多余的信息来保证损伤数据重建的工作,从而保证破损数据包能够直接进行修复,避免由于不断重复数据包问题而影响通信工作的进行。对于该技术而言更适合应用于广泛的无线环境中。
3、总结
综合上文所述,网络通信传输技术随着网络通信和集成控制的持续发展必然需要发展成高扩展性、方便各类信息进行传输的一个平台。我们当前需要利用合理的规划和有效的技术手段来弥补计算机通讯过程中的问题,从而保证计算机通信控制技术能够向着可持续的发展、通用性的方向发展,最终达到增强我国综合国力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雪娟.浅谈计算机通信传输控制技术[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4,(14):24-25,28.
篇5
关键词:计算机技术;控制管理;应用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24-0221-02
随着全球经济不断进步,我国社会经济水平同样也是飞速发展。我国的企业更是不断壮大,企业技术和管理水平也跟随着社会的脚步逐年提高,与时俱进是现代企业的发展潮流,越来越多的企业都在为这个快节奏、高效率的社会而努力,计算机技术的到来很好的解决了这些问题。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发展能够真正的实现全自动或半自动化的生产,加强企业管理信息集成化的力度,提高企业综合效率。因此,企业在这个市场经济下得到生存、发展,计算机技术在企业运用成熟是必然结果。计算机的到来预示着新的社会时代到来,在蒸汽、电气之后,计算机已经成为了现如今的新时代。计算机的普及也才短短二十年,还有很多的功能有待开发,许多企业运用计算机的技术还不够成熟,存在一定的漏洞,等待企业的开发、完善。
1 计算机技术含义及优势
1.1 计算机技术的含义及特点
计算机技术作为现代最伟大的技术,在普及的20年来,技术及技术发展可谓非常迅速,而许多企业都看到了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前景,为了给企业带来核心竞争力和更高的工作效率,计算机技术在各个企业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到了现如今,随着企业对计算机的需求越来越高,导致计算机的发展速度已然跟不上了企业需求,如何应用现有的计算机技术,企业在计算机中收益达到最大化等问题成为了现代企业的问题。完善的企业信息化平台意味着功能更加强劲、更加敏捷的计算机平台。这样才能为企业提供比较完善、规模更大的数据集成要求。
1.2 计算机技术应用到企业的优势
计算机技术的到来可以大大降低企业的成本,这是计算机技术应用于企业的重要优势,但这只是一部分。第一,许多集成企业计算机管理系统已经在长期的灵活的运用中获取了不错的表现。其主要表现不仅仅是动态性管理和系统性管理,其更加表现在对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使得企业能够实现对项目的进展过程和经营业务活动实施操作和监控。第二,计算机技术的监控和调度作用可以为企业管理层带来更多的便利条件,企业的运营状况能够更好、更快的反馈给企业内部,进而给企业带来更高的资金周转的空间以及能更好的对企业自身营运状况得到快速的了解。第三,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让移动办公变成现实,在移动办公条件下的管理人员能够远程报章、下达指令、监督等。并且计算机的安全技术能够给企业内部数据提供安全的保障。总之,计算机技术应用到企业之中能够给企业带来现代化的管理方式、快捷高效的生产模式以及最新的企业咨询等,这些优势必定会让企业得到质的升华,让企业在市场中更有竞争力。
2 计算机应用到企业的一些问题
2.1 企业应用计算机水平还不高
计算机是一个技术相对较高的工具,想要熟练的操作计算机,必须要掌握一些计算机相关的知识,这也是非常重要的。但是计算机不是人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实际上的计算机技术在应用中是非常复杂的,许多冷门的理论知识都要运用到计算机操作上。大多数企业中,企业员工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大部分员工只会简单操作电脑。而企业对工作人员计算机水平不够重视,进而让计算机技术在企业内部没有得到应有的作用。
2.2 企业对计算机技术投入不足
由于每个企业的侧重点不同,导致每个企业发展模式或导向不同,每个企业对计算机技术应用侧重点不同,因此,各个企业对计算机技术掌握不同。一小部分企业会不重视计算机技术,使得计算机技术没有得到好的应用,不能合理运用计算机技术到企业的应用之中和管理之中。
2.3 计算机技术在企业中的问题
计算机应用到企业中是企业跟上了社会发展潮流的表现。然而,许多“黑客”利用电脑技术对企业一些重要的数据和企业机密进行盗取和破坏,再以高价卖给其他企业,增加市场竞争力。然而许多企业没有安全意识,为黑客盗取商业机密的机会,很大程度上损害了企业利益。
3 计算机应用到企业的问题策略
3.1 加强对企业员工计算机技术培训
培养员工计算机技术,领导首先要有对计算机技术的重视,并起到带头作用,要更加努力的学习计算机应用技术,培养企业员工高效的计算机意识,努力克服畏惧、难学的情绪,企业员工是企业的基石,只有企业员工不断学习、掌握及提高计算机应用水平,企业的基石才能更加牢固,企业才能在现如今市场环境下更有竞争力。
加大对企业计算机技术的培训,让企业员工熟练操作计算机,企业对员工培训不可懈怠,同时,企业在提高企业员工计算机技术水平的同时,也要做好保密意识,企业员工要合理的利用计算机技术,结合自身的特长来提高工作水平,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大贡献。针对计算机本身系统的漏洞,企业应该引入更加先进、有效的安全防毒软件,让企业内部网络更加的纯净、安全,以免企业重要机密被黑客盗取。
3.2 加大对计算机技术的资金投入
任何一个企业想引入新技术都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计算机也不例外,作为新的技术前期的投入是非常必要的。确定计算机基础扎实,让电脑能够更好的融入企业之中,让企业计算机技术能够在企业当中得到顺利的发展,这样才能体验出计算机的真正作用,企业尽量避免鱼和熊掌皆得的思想,有一些计算机技术不完善的企业,不是因为企业内部技术不够,而是因为计算机基础设施投入不够,企业想要更好的利用计算机技术就要加大资金投入,否则就没必要引入计算机技术,只做其表不做其实会让企业外强中干,所以,对于计算机技术企业要加大对计算机技术的资金投入,从而让企业能够跟上社会的潮流。
针对黑客盗取企业机密的问题,国家也是重点关注的问题,国家也同时加强了对网络的清查,国家对一些信息设备监察更加严格,对黑客的打击力度也不断增大。因此,保证企业机密不仅仅是企业重点关注的事项,国家也是非常关注此类问题。但是上述能够成功的前提下是企业的资金投入,没有资金一切都是空谈。
4 计算机技术在企业中的具体应用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不断加深,中国更是加入了世界的各种经济组织,大到中国的市场经济,小到每一个企业的内部管理,都在随着世界的改变而改变。因此,企业管理信息化能够更快的帮助企业进行更加合理、科学的管理,使得企业运作效率和经济效率得到提升。而电脑技术在各大企业中占据企业信息化的核心地位,企业管理信息化是脱离不开计算机技术的支持。
4.1 计算机技术在企业通讯的应用
计算机技术应用到企业通讯,利用网络可以使得企业内部通讯更加方便,而且还可以缩小企业员工之间的通讯距离,为企业提供更加方便、便捷的联系方式和有效控制。在现代化的企业管理中,一些交流然间得到了广泛应用,例如腾信QQ和OA办公系统等都在企业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些计算机软件有效的为员工之间提供了方便的沟通平台,进而增加公司管理的和谐度,同时,许多计算机应用还拥有留言功能,弥补了电话之间沟通的缺点。
现代化的管理能过优化企业内部管理结构,而且能让企业内部得到革新,使企业管理更加合理。此外,很多企业运用了网络通讯技术功能,利用了网络的传播功能,为员工提供活络会议和视频会议。而这种新的会议模式相比传统会议模式相比,能够大大减少或者消除企业员工参会需准备的时间,使企业效率变得更加高效。随着计算机技术不断发展与革新,现如今的会议模式已经从传统会议演变成了网络会议,在未来几年中,网络会议甚至会取代传统会议。网络会议的优点非常突出。第一,网络会议可以有效节约企业的成本,大大降低会议成本;第二,它能促进企业管理更加科学、合理化以及提高员工的计算机技能;第三,会议的网络化顺应了现代的社会潮流。计算机技术到来可让企业各个部门之间传递信息流畅,是企业内部的沟通更加便捷、有效。
4.2 计算机技术在企业分析信息的应用
计算机之所以能被称之为计算机,就是因为其运算能力非常快速、准确,为企业提供更加快速、准确策略决策分析,为企业未来发展提供有力的依据。随着企业不断的发展,前期企业信息会非常少,随着时间的积淀会导致企业信息非常的多,企业的信息需要专业的部门来保管。在过去人力资源管理档案的理效率非常低,而且人工的分析会有一定误差,有可能致使企业决策结果偏移,最坏的结果就损害企业利益。通过电脑技术在企业之中的应用,利用电脑优势对信息进行处理、分析,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防止过多成员浪费,能够保证信息数据准确有效,这样就可以为企业管理层提供更加可靠的信息,让企业决策变得更加准确、合理,这样才能为企业带来更多的效益。
4.3 计算机技术在企业财务工作中的应用
财务系统作为一个企业的重要的管理系统,企业的发展方向和企业决策都与财务系统的数据紧密相联,甚至可以说企业任何活动都离不开财务系统范围。把计算机技术应用到财务系统中能够保证财务数据的准确性。电脑技术可以有效的对企业财务系统数据进行有效的监控,这样的信息更会受到高层的新来,通过电脑技术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
企业财务系统工作过程中应用计算机技术,能够保证企业财务分析的准确性及内部问题。由于电脑自身的算法,把电脑技术运用到财务分析之中,可以真正的使得财务分析更为准确,确保企业的前景及发展方向。相较于传统财务部门相比,电脑技术能够有效的弥补人工计算的误差,电脑技术能够有效的弥补人工财务的问题。
4.4 计算机技术在企业运营方面的应用
计算机的优点是非常多的,它已经应用到各个方面。人力资源是企业发展的根基。由于人力资源影响着企业的发展方向,所以越来越多的企业都在关注人力的问题。计算机技术在企业中,运用计算机技术对人力资源进行动态管理以及数据化的分析,能够确保企业内部的人员分布与管理能够更加合理,并且能够找到合适的社会人才,为人力资源注入新鲜的血液。除此之外,企业可以利用电脑技术,收集社会人才信息,例如58同城、赶集、智联招聘等,对社会人才的信息进行保存,在企业有需求的时候,为企业及时提供素质人才,为企业补充鲜活的能力。电脑技术的应用能够以最大程度上减少人力资源部门的工作量,从根本上减少企业管理成本,从而实现企业效益的最大化。
4.5 计算机技术对企业的控制管理应用
由于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技术不单单体现在它便捷性、计算性,随着发展到现在,它的监控性更是受到了普及,现如今可以实现通过网络实施实时监控,让管理层可以随时观察到现场状况。
计算机技术对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上,企业高层可以通过计算机的监控作用,可以对各个重要部门,甚至是全公司实施有效的监控,这种监控不仅是为了监督员工的工作情况,还能保护企业内部财产安全,甚至是人身安全等,现如今的社会绝大多数都会现则计算机网络进行控制管理,有效的解决管理人员资源浪费,而且还能提高管理效率。
计算机技术对企业的外部控制管理上,企业高层可以通过现如今发达的网络监控,可以通过网络实时监控,操控远程工作,在企业外出施工可以通过网络监控的实时性。高层管理人员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实施实时当地施工指挥,让实施过程中更加快速、有效得到上级的指令,让企业外出施工员工做到效率最大化。
5 结束语
随着计算技术的不断发展,市场经济的要求更是越来越高,计算机技术融入企业之中是必然趋势。一个企业的适应市场环境的能力,可以体验出这个企业内部管理的好与坏,计算机技术应用企业内部,能够大大提高企业内部的工作效率,减少公司内部的错误发生率,有效进行企业内外部的控制管理。现如今的市场环境,企业不仅是产品上的竞争,更是企业综合能力的竞争。
参考文献:
[1] 朱泊静.计算机技术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6):112-113.
[2] 朱泊静.计算机技术在企业档案管理中应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7):221-222.
[3] 王晓琳.利用计算机技术强化现代企业管理[J].辽宁经济,2009(6):115-116.
篇6
关键词:计算机技术;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
1计算机技术的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
1.1线路设计系统
电气设计系统的相关线路较为复杂,必须由专业人员进行操作。线路设计的质量会直接影响到整个供电系统的功能,且线路设计也是电气设计的重点环节之一。设计人员应当引起对线路设计的高度重视,因为这一环节如果没有很好地完成,电气设计系统的相关工作就难以得到正常开展。若要确保电气设计系统能够顺利运作,就必须充分考虑到线路设计系统各个方面的因素,要克服重重困难,争取设计出最为合理的线路。设计人员可利用线路设计系统制作出信息较为完善的图纸,这一步骤需要设计人员将有关信息录入线路设计系统之中,例如设计所要耗费的工程材料、工程的实际路况等等,这一系列工作都是线路设计必不可少的环节。当设计人员做出图纸之后,就可以让系统自主生成数据,这些数据会跟随线路设计的因素变化而变化。线路设计系统能够替设计人员提供线路的实况,便于工作人员适时调节并修改计划方案。
1.2继电保护设计系统
继电保护设计系统中计算机技术的运用主要体现在原理图的绘制方面。在设计原理图以前,工作人员可不必按照原有的点和线进行描绘,而是可以选出贴合自己设计需求的部件,进行自主绘图。在工作人员进行设计时,计算机系统还可以自主把选出的部件插到图纸中,再按照设计人员的动作将画线连接起来。设计工作结束后,系统不但能够自主运算有关数据,设计人员还能依据现实需求利用双向链表对自己的设计图实行改良。继电保护设计系统中保存了各类部件的相关数据,这些部件是系统运作必需的硬件设备。当前市场中的部件信息逐渐更新,因此专业人员也需要对现有的部件实行升级,再将其中储存的信息记录到计算机中。
1.3计算机辅助在绘图中的应用
计算机辅助软件可大致划分为两种,即专门用于电气系统设计的软件与辅软件。这两类软件对于电气系统设计而言,都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从近年来电气系统设计软件的进化趋势看,专门用于电气系统设计的软件包括CAD、ABD、FFS等,其中,FFS这一软件操作较为简便,初学者也容易上手,且具有便于动态运算和管理等优势,能够确保图像和型号的统一性,不让其产生误差。当然常用的辅助软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Telec软件,该软件大多用在建筑工程领域内的电气设计,和别的软件有着一定差异。这种软件能够进行避雷针的相关运算,还能做出配电绘图,从而充分保障了电气系统设计的完善性。CAD制图软件非常容易操作,且具有很高的开放性,能够支持多种图像格式的转换以及各类硬件设施、操作平台等,因此已经广泛运用于电气系统的相关设计。CAD绘图软件在电气系统设计工作中,起着其他软件难以替代的作用。这种绘图软件可以经由接口连接到计算机上,将平面的物体在计算机中以立体的心态展现出来,从而给系统设计的解析问题提出了有效的处理方法,使得程序运作的构造能以直观的形态展示出来,方便工作人员检查系统设计的成果,并且减少了设计人员的实际工作量,降低了人力工作的强度。CAD绘图软件包括了硬件与软件这两个构成元素,其中,硬件系统又包括了图像保存、图像显示、输入设备、输出设备、信息传输平台等。而软件系统则包括了系统软件与应用软件这两种。目前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无论是CAD、ABD或是FFS软件,都会得到进一步的优化,各类制图功能都会变得越来越成熟,为将来电气系统设计工作的开展提供更多的可能性,并使得电气系统设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大幅度提升,协助电气设计系统发展得越来越完善。
2自动化设计发展方向
上世纪50年代,计算机设计自动化概念正式提出,发展至今,已有几十年的历史。其中,计算机设计自动化发展的处于60年代左右。到70年代,诸多大学开始设置自动化课程,并且诸多文献资料得到出版。目前,自动化已成为专家与学者研究的重点课题,是为设计人员带去便利的重要举措,达到缓解设计人员工作任务的目的,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提高设计质量。针对该领域,诸多数学方面的问题未得到有效解决,为相关人员提供新的研究课题。针对设计人员而言,复杂的技巧、产品设计质量以及丰富的经验是其需要考虑和涉及的内容。近几年,自动化设计获得较大程度上的发展,包括语言描述、布线以及逻辑模拟等方面,迫使自动化设计水平有所提升,致使统一数据库成为其发展方向。与此同时,较为完善的设计系统已在诸多自动化设计单位中得到建立。基于自动化设计作用下,计算机规模有所增加,进而对自动化设计系统提出更高的要求。相对应而言,在增加自动化边设计系统数据基础上,对计算机存储能力、读写能力以及运算方式等的要求均有所改变。因此,自动化设计人员应从自身为出发点,提升工作能力,确保计算机运算方法的准确性,促使其更好地开展自动化设计工作,达到提高设计质量的目的。
3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社会现代化发展目标的逐步实现,电力系统对引入自动化技术产生强烈发展需求。为了满足我国居民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用电需求,电力系统应当采取有效措施,逐步完善电气化功能设计,为实现智能化、多元化发展目标做好基础准备,同时维持电力行业稳步发展状态
参考文献
[1]张小波,张彦.基于计算机技术的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与应用[J].设计与分析,2012(3):152-154.
[2]高珊.浅谈计算机技术在自动化设计中的应用[J].工业设计,2015(2):126-128.
篇7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模拟仿真;数值分析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技术已逐渐渗透到了高校教学的各个环节,本文站在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的视角,介绍了计算机技术在专业教学中的应用情况。
1 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教学是指教学过程中,根据授课目的和授课目标以计算机为平台,运用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媒体信息,并与传统的教学手段相结合,合理优化教学过程,从而使教学效果得到极大地提高。
1.1 直观性
由于过控专业在教学中要介绍各种动设备和静设备的结构,依靠多媒体教学可以很清晰地展示各种设备的结构及零部件之间的相对运动关系。
1.2 可重复性
通过多媒体,对于重点、难点或是没讲透彻的地方可以循环播放。
1.3 大容量性
相对于传统教学,多媒体教学节省了写板书的时间,可以增大课程的信息量。
1.4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文字、图片、动画的有机的结合来增加授课过程的生动性,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2 模拟仿真
模拟仿真是指通过计算机系统来模拟机器设备的结构、运行或对其零部件进行受力分析。过控专业常用的仿真技术有绘图、数值分析、工艺流程仿真。
2.1 绘图
绘图技术,通常意义上来讲称为CAD(Computer Aided Design),是通过计算机将设备以二维或三维图的形式表达出来,从而避免了手工画图的不可修改性,过控专业所接触到的典型零部件有封头、法兰、圆筒等,采用CAD技术,可已将这些零部件参数化,减少简单的重复劳动,缩短设计周期,极大地提高设计效率。但这类软件仅仅表达的是设备的基本尺寸,而不能做相关的分析,属于初级仿真软件。
目前,全国高校的机械类专业都开设了相关的CAD课程,例如,河北联合大学开设的CAD/CAM/CAPP,除此外还要求学生在毕业设计环节通过CAD技术完成相关设计工作。
2.2 数值分析
数值分析技术指用计算机辅助求解分析复杂工程和产品结构的力学性能。首先对所分析零部件或整体设备进行建模,然后根据实际受力状况,完成相应的受力分析,为设备的生产制造提供技术支持,最终实现优化结构性能的目的。
常用的数值分析软件有ANSYS,ADINA、ABAQUS等,这些软件的分析功能非常强大,可以进行流体、结构、电场、磁场、声场等的分析,另外还有一些专门应用于过控专业某个领域的仿真软件,例如CAESAR软件专门用于设备配管的受力分析。
目前,这类数值分析软件大多应用于研究生阶段,很多高校的研究生通过数值分析软件完成毕业课题。
2.3 工艺流程仿真
篇8
关键词:计算机技术;工业管控系统;自动化控制
在社会经济持续增长的过程中,计算机技术的广泛运用已经成为重要推动力,能够为各行各业的不断创新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特别是在工业领域,计算机技术已经成为发挥工业管控系统价值与作用的必要手段。由此可见,重视计算机技术尤为重要,如何将计算机技术有效运用于工业管控系统中也成为必须予以关注的内容之一。
1计算机技术在工业管控系统中的应用价值
1.1提高生产效率
工业管控系统能够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对各个环节予以有效控制,确保每项生产经营活动均能稳步前行。然而,随着经济环境的日趋复杂,市场需求量也正呈快速增长的态势,想要更好地满足需要,运用计算机技术提高工业管控系统水平显得尤为重要,即将计算机技术应用于工业管控系统中,能够对现有管控系统控制能力进行针对性调整,对生产环节的管控能力也更强,实际工业生产的效率便能够得到大幅度提高,从而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与此同时,计算机技术也能促使工业管控系统的功能变得更加具体化,便于相关人员更好地优化工业流程,提高生产效率。例如,可以通过计算机编程技术构建可视化操作界面,让工业管控系统中的人机交互操作变得更加具象化,可以满足不同专业水平工作人员的需求。
1.2优化工艺流程
工业管控系统的主要作用是针对工业生产过程进行合理管控,便于提高生产效率。与此同时,除了计算机技术在工业管控系统中的运用能够达到上述目的,优化工艺流程也是不可忽视的作用,主要原因是工业生产流程并非处于一成不变的状态,需要根据实际需要和企业的经济效益进行不断调整,此时,工业管控系统要想依旧保持自身的作用,便需要在发挥自身管理作用的同时,针对性运用计算机技术科学优化生产工艺,保证能够与发展目标与战略相契合。以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为例,在企业需要进行生产和工艺调整时,可将其作为手段,依照具体需要进行编写,从而实现对不同生产流程的调整与完善。另外,随着市场需求发生变化,企业要想更好地提升生产流程中的安全性,可以通过对原有PLC进行重写,推动工业管控系统得到合理改善。
1.3保障安全生产
与其他行业不同,工业领域的生产活动具有较强的危险性,若未能对该环节予以充分管控,不仅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而且威胁人员的生命安全也会成为频繁出现的问题。通过将计算机技术应用于工业管控系统中,能够在实现工艺流程优化的同时,降低工业生产活动中发生危险事故的概率,保障安全生产。例如,可以通过利用计算机传感技术对工业生产时产生的温度、污水、废气等进行全面监测,既能降低对设备的影响,也能减少污水废气对生态环境的侵害。同时,在工业生产中占据重要地位的仪表可能会在企业不间断的生产活动中产生问题,无法准确采集数据,甚至还会因自身稳定性降低而出现其他故障。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计算机技术在工业管控系统中运用智能仪表来解决上述问题,其优势在于不仅能够采取分布式控制的方式,配合多种传感器,还可凭借自身实时性强、稳定性好等优势利用相对简单的协议进行稳定的数据传输,更能满足频繁进行数据交换的场景需求,可以在保障安全生产方面发挥良好作用。
2计算机技术在工业管控系统中应用的相关内容
2.1数字化控制技术
数字化控制技术的运用在工业管控系统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主要原因是数字化控制技术是凭借特定的数字、符号等强化对工业生产活动的控制,便于让工业生产的效率和安全性得到显著提高。例如,自动化控制是工业生产的主要目标之一,能够大幅减少人力资源的投入。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数字化控制技术对现有的工业生产流程进行重新编制,并在特定控制器和计算机的作用下实现工业的自动化生产。期间还能够通过合理编制消除当中存在的风险因素,降低工业生产过程中出现安全问题的概率,也能够以不同因素为基础,利用编制在第一时间控制产生的故障,确保能够充分展现阻断作用。与此同时,数字化控制技术也能够在工业管控系统中已有程序的基础上通过科学编制来增强管控能力。比如,可以利用数字化控制技术全方位诊断工业生产过程中的故障,具体原因是数字化控制不仅集合了计算机技术,也能够融合传感检测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等方面,能够在开展工业生产活动时对每个环节的变化或状态进行充分收集,也就是在数据采集环节后,经过处理的数据信息能够传回计算机,并在数据库中进行数据过滤和比对,最后判断产生的故障问题是否为已知状态,符合条件自然可以根据相应的内容进行处理,及时调整、更换已经产生问题的构件或零部件等,保证可以实现正常生产[1]。以温度变化为例,工业生产期间产生温度变化是极为常见的问题,只是长时间的高负荷会放大温度变化产生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利用数字化控制技术对温度变化进行实时监测、收集、传输,一旦出现较严重的问题,也能作为修理和维护的主要依据。数字化控制技术的主要优点是通过对软件系统的高度依赖,保证计算效率高,而且结果精确,是工业管控系统朝着自动化、智能化方向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2.2可编程逻辑控制器
(1)系统故障检测。工业自动化生产作为主要的发展方向,也对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有着较高的依赖,主要原因是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不仅能够完成数字运算,也能将数据模型等作为主要对象,而且其自身结构复杂,包含多个元器件,具有较强的兼容性,成为提高工业自动化控制水平的重要支撑。其中,系统故障检测是具体应用中的首要方面,即PLC的控制系统会产生不同的故障,要想明确具体故障类型,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检测。例如,虽然PLC的电源已经处于通电的状态,但是其电源指示灯却并未亮起。这种情况表明基本单元已经得到正常供电时的状态与指示灯相反,很有可能是电源连接电路存在问题,此时需检查稳定状态和是否存在短路的情况;或者在错误指示灯亮起的情况下,PLC输出值也必然会调整为“OFF”,保持停止运行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程序是否存在错误是应当率先关注的方面,再以噪声、可导电异物等为核心进行针对性检查。(2)数控自动化系统。数控自动化系统也是数字化控制技术特点的直接体现,能够促进形成更加高效、便捷的工业生产活动。然而,随着市场需求总量的不断变化,数字化控制技术的局限性也会变得愈加明显,完善数字化控制技术成为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的主要目标,即根据现有的数字化控制技术,借助PLC进行合理优化,确保能够形成更加高效的控制水平,进一步加强对工业生产活动的控制,从而形成更能符合实际需要和工业企业生产工艺的数控自动化系统。例如,可以利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增强数控技术应用,结合不同设备对电能的实际需要,保证工业生产时能够合理供电,所有设备都能处于稳定的运行状态,防止因电力供应不均而产生电压不稳等问题,从而给工业生产带来严重影响。或者,可以通过PLC优化数控技术的应用程序减少工业生产中的非必要环节,便于以最佳的工艺流程助力设备,充分展现性能,提高生产效率和产量。(3)系统维护。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不仅在工业生产中得到广泛运用,也可在生产活动外的维护工作中发挥充分作用,比如,通过编制PLC程序,促使各类设备都能按照特定的顺序完成不同环节作业,至于设备执行时产生的状态变化则是判断存在故障问题的主要依据,即通过执行PLC程序时评估设备是否出现顿挫、执行错误等非正常运行的情况,以这些内容为基础,相关人员便可以进行针对性维护,防止问题出现大范围蔓延态势。另外,根据特定的需要,也可利用PLC达到维护的目的。比如,在许多工业企业开展生产活动时,对电力资源的需求量较高,而且使用的大多为大型设施,长时间的高负荷运作极易引起电源故障,因此,可通过PLC来解决该方面问题,即将PLC控制设备运行过程中整体和部分I/0接口的交流电压始终保持在90~264V,可避免因设施电压负载过高而产生漏电事故,缩短设备的使用周期[2]。也可以将PLC用于工业生产环境的检测工作中,如利用PLC设置环境温度检测为特定范围,当其处于运用状态后,便可检测到生产活动中的实际环境问题,便于及时进行调控。(4)开关量控制。工业生产活动中离不开大量开关的运用,这是保证各个环节紧密相连的基础与保障。实际上,工业生产活动会因市场需求而发生改变,对于这些开关的控制力度也应当不断加大,毕竟,开关的数量会随着生产活动而变化,若仍然采用传统的量化控制方式,将会严重增加工作量,控制效率也无法得到显著提升。对于此类问题,可通过PLC来解决,即通过PLC对传统的开关量化控制方式进行不断优化,减少当中的非必要环节,提高控制效率,并增强灵活性,可以做到根据实际情况针对性调整控制模式。与此同时,PLC也能凭借合理优化提高开关量控制的稳定性,避免在实际工业生产过程中发生突况,最大程度上降低该方面的影响。由此可见,PLC是工业管控系统不断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2.3现场自动化控制
(1)FCS系统技术。FCS系统技术是将现场设备转化为网络节点后,再由控制系统通过数字通信协议进行充分连接,从而实现具备更加高效的全分散、多分支、双向传输结构的通信网络。这种现场总线控制系统技术相比传统的一对一物理连接方式,在安装调试、维护等方面更具优势,而且在故障诊断和处理方面也拥有更高的效率,具体表现为FCS系统技术能够利用不同智能仪表相互连接,便于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对不同层级进行管理。例如,负责生产的工作人员在明确具体内容和岗位前,可由车间主任等管理人员根据实际生产需要或与资料管理系统间的信息互通来完善详细的工作方案,明确具体计划、生产工艺流程等,从而保证工作人员的合理调度。系统规模构建通常是以企业实际情况为准,同时,现场总线的标准模式也应当注重针对性选择,比如,若为楼宇自控领域,CAN、Lonworks是首选的总线标准。可见,FCS系统技术因其良好特性,能够成为不断提高工业管控系统水平的主要方向。当然,FCS系统技术也存在一定短板,即智能仪表与其他设备间存在兼容性问题,必须利用转接设备才能达到正常连接的目的[3]。(2)DCS系统技术。DCS系统是将控制分散与操作、管理集中的设计思想相互集合,并通过划分多个层级等方法实现的分散控制系统,具体方法是将所有的控制功能进行分散设置,如操作站、现场控制单元等;对于管理和操作则进行集中处理,比如计算机系统、通信系统、数据库等。如此便能够将上述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不同的组态,从而实现全方位协调与自治充分结合,确保能够对生产环节予以有效管控。DCS系统技术主要在冶金、电力等企业中得到广泛运用,但是,由于该项技术呈现出分级递阶的结构,要想充分发挥该项技术的优势,采取必要的措施限额尤为重要。例如,大范围提升硬件设施的质量和生产工艺水平,并合理运用冗余技术。同时,在软件系统中也要能够实现自动故障处理、自动故障诊断等功能。
2.4远程控制系统
(1)自动化远程监控。工业生产活动不仅复杂且危险性高,很多环节都无法通过人员操作来完成,只有通过自动化控制技术才能实现。同时,自动化控制技术运用过程中是否存在隐患和不合理之处也是需要考虑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自动化监控系统便可以充分发挥作用,主要原理是通过将监控系统与无线网络技术相结合,可在实时监测工业生产环节的同时,在生产活动出现故障时利用无线网络进行快速连接,并根据具体问题进行针对性处理,保障远程处理的效率。该项技术的运用主要是凭借网络传播速度快、连接便利等优势来发挥远程控制系统的主要作用。(2)IPC系统。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IPC系统在工业自动化生产过程中的作用也变得越来越明显,通过IPC系统不仅能够整合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等,还能够支持并兼容多种协议,是实现与其他计算机进行互联的良好支撑手段,主要功能为运行数据与状态检测、控制参数设定、节能管理及自动分析诊断工况等[4]。至于IPC系统的组成结构,以硬件和软件系统为主,不同系统在配置方面的要求也各不相同。例如,硬件系统中不仅包含由主机台、工况机、打印机等组成的上位机,也涵盖由高压设备、低压设备、传感器、智能通信接口等组成的下位机部分。软件系统则包括基本监控软件、节能软件、自动诊断工况软件、MIS网服务包等。同时,IPC软件系统的组成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划分,比如,从应用角度出发,服务端软件、客户端软件及WEB服务器软件组成IPC专用控制软件系统;从功能的角度来看,IPC软件系统主要涵盖增值服务软件包与基本监控软件包两部分,其中增值服务软件包是最主要的对象,包含节能软件包、动态特性测试与优化软件包等。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工业领域能够得到有效发展,离不开对工业管控系统的依赖,然而,要想充分发挥其作用,需要重视计算机技术的运用。因此,应当正视计算机技术在工业管控系统中的应用,提高生产效率、优化工艺流程、保障安全生产价值,并将实际环节与数字化控制技术、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现场自动化控制、远程控制系统有机结合起来,确保充分实现不断提升工业管控系统自动化控制水平的目标。参考文献:
[1]姜宇.计算机技术与农业机械现代化的关系[J].化纤与纺织技术,2021,50(7):101-102.
[2]梁昭君.计算机技术在机械控制系统的应用分析[J].造纸装备及材料,2021,50(3):103-105.
[3]林梅,杜骏震.浅谈计算机技术在工业管控系统中的应用[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0(3):96-99.
篇9
车辆维修企业可以通过一个全国公共计算机专家数据库,将全国每个汽车维修维护企业、4S店情况、车辆故障维修技巧、汽车维修技工技师自身的工作经验、全国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的配件仓储量、汽车配件型号和规格等车辆维护维修管理相关信息录入公共数据库。相关车辆维修企业就能通过网络查询到该车辆的原始检测数据和汽车性能数据,计算机就可以进行综合检测诊断,实现全国汽修行业共享资源、技术,解决汽修企业配件短缺难以购置与调配、过剩等问题;车辆检测不合格的维修;车辆维修疑难问题等,提高了车辆维修效率和准确性。车辆故障远程监控系统用于远程诊断的诊断服务器,用便携式电脑和车内网络之间进行短程无线通信,监控和操作汽车的传感器及控制单元,使车辆在运行过程中实现远程监控和诊断。利用汽修专家、大型先进汽车维修企业、汽车科研院所、高等院校或国内外汽车生产厂家的技术资源,建立故障分析诊断中心互联网,可以提供高效、快捷的远程故障诊断服务,提高了故障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克服了地域障碍,为传统汽车故障诊断技术进行了很好的补充。
2汽车计算机控制系统发展趋势
2.1智能交通系统(ITS)
未来汽车智能化传感器提供用于模拟和处理的信号,并能对信号进行放大和处理,自动进行最优化检测和自我校正线性和非线性的传感器信号。ITS是与计算机技术、信息科学、卫星定位等多个交叉学科相结合的系统,可以预测不久的将来会普及应用,它会将汽车行驶过程中的即时动态信息、目标资料等通过计算机系统优化处理,通过卫星等随时随地向驾驶员提供行驶过程的最短距离、进入最近加油站、休息区、商店、绕开车辆密度相对集中处的最佳行驶路线,使车和车之间保持最佳安全距离;汽车防碰撞雷达的先进调速系统可以使汽车自动调速,提高高速公路的交通流量,可降低和避免交通事故。汽车采用的卫星导航系统(GPS),定位卫星系统可以使驾驶员随时随地获取沿途天气、道路上的车流量、发生交通事故路段、某路段汽车交通堵塞等各种情况,智能交通系统可以综合、分析、判断、传输出汽车当前最佳的行车信息与路线,提高车辆行驶最佳综合性能。
2.2高速数据传输网络
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汽车上电控器件的应用会越来越多,越复杂,车载电子设备间的数据快速交换要求越来越高。数据传输系统是一个复杂的信息交换与控制系统,它要求该系统容量大,传输速度快且计算处理速度高,因此将来它一定是采用光导纤维的高速数据传输网络,会对各子系统进行协调,将车辆行驶性能控制到最佳水平,以提高汽车的综合性能,行车质量。
2.3未来智能汽车
给汽车装上“大脑”,让汽车学会“思考”,这是汽车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世界很多大公司都在研究智能汽车。未来的智能汽车肯定有一套完善的导航信息资料库、GPS定位系统、车辆防碰系统、紧急报警系统等。未来智能汽车必定会装备有能同时进行多种设备通讯、联络的计算机智能系统,除进行汽车本身的智能控制和操作外,还会提供多方面、全方位的信息化服务,例如与全球互联网连通的办公自动化系统、可视高保真多媒体可视通讯设备等,使汽车行车过程安全、舒适、便捷。将来驾驶汽车会成为依靠计算机控制系统即可实现每个人都能驾驶的最普通的智能交通工具,在遵守交通法规的前提下,无人驾驶汽车也将成为未来的汽车发展趋势。
3结语
篇10
关键词 MARX发生器 程控电源 RS485总线 Visual Basic
1 引言
脉冲能源装置在加速器、自由电子激光研究、X光闪光照相和粒子聚变等脉冲功率技术研究领域广泛使用,通常使用数量较多,分布较广,同时周围电磁干扰较强,控制操作和参数测量都比较复杂,同时也需要较多的人力来维护。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当今世界上基于PC的自动化方案已成为主流,PC在自动化领域的应用正迅速增长,通过将所有的功能集成于这个统一开放的平台上,通过人机界面可以使复杂的控制和数据处理变得更加简单化。
2控制系统硬件构成
整个系统有多台Marx需要控制,每台发生器由充电控制和触发两部分组成,需要控制的量有充电电压的起停控制、电压检测、接地装置的通断控制、触发以及开关上的气压检测等,通过一条总线将将系统中的各个被控量连接在一起,构成一分布式控制系统,这里采用工业上广泛使用的RS485总线,RS485总线是美国电子工业协会(EIA)制定的平衡发送、平衡接收的标准异步串行总线,具有传输距离远、通讯速率高,抗干扰能力强,软硬件支持丰富与现场仪表接口简单,易于实现和扩展等特点,接口总线上可连接32个设备,加中继器后最多可达255个设备,因此完全满足该能源控制要求。控制系统框图如下:
图1 控制系统结构图
该系统由一台主控上位机PC和一系列MARX发生器充电电源设备构成,由于环境电磁干扰较为严重,在选择通信介质时可优先采用光纤通信方式,通讯速率57.6kB/s,通讯距离可达1.2km,通过上位机(PC)发送参数及控制命令,给电容器充电到事先设定的电压值(0到100kV之间任意值)。在以上各子设备中,经常要用程控电源去控制MARX发生器的充电电压、充电速度。通过一台工控PC机灵活地控制多台充电电源,以达到控制各MARX发生器充电的目的。针对这一需要,采用带有RS485通信接口的具有线性升压功能的可编程交流电源,该电源内部自带单片机系统和看门狗定时器,每个电源赋予各自独立的地址码用以识别身份,同时它属于正弦波调压,可有效避免采用传统的采用可控硅调压方式时屡次损坏高压变压器的情况,使操作者能够方便灵活地对其进行控制。
每路Marx发生器充电部分包括程控电源、双极性高压变压器,分压器和接地装置等三部分,见图2 所示,程控电源给高压变压器初级提供缓慢上升的电压,变压器高压侧经整流后给MARX发生器充电,电压检测是通过10000:1的高压分压器将分压后的信号送给程控电源内部A/D转换,经内部单片机处理,并与设定的电压值进行比较,比较后的结果用来实现自停控制,这样可有效防止通讯故障所造成失控现象。
图2 Marx发生器能源部分线路图
3 MARX发生器能源制过程
① 程控电源接通供电电源时的输出为0伏,开关量输出为假(开路)。
②首先上位机发出各种设置参数到指定地址程控电源。如,上升时间、上升速度、保持时间、充电电压等。
③程控电源收到电压回传命令后,将两路模拟量的值传送到上位机。
④上位机发出启动指令后,指定地址程控电源的输出开始从0伏慢慢线性上升到设定值,保持到指定的时间后关断输出。当上位机发出所有电源都启动指令后,所有程控电源都启动。
⑤上位机发出立即停止指令后,指定地址程控电源的输出立即停止上升,保持到指定的时间后关断输出,当上位机发出所有电源都停止指令时,所有程控电源都立即停止。
⑥上位机发出接地打开指令后,指定地址程控电源的开关量输出为1,电磁铁吸合,当上位机发出所有程控电源的接地都断开命令时,所有程控电源的接地电磁铁都吸合。
⑦上位机发出接地指令后,指定地址程控电源的开关量输出为0,电磁铁释放,当上位机发出所有程控电源都接地时,所有程控电源的接地电磁铁都释放。
4 监控软件设计
软件采用Visual Basic6.0编程,作出十分直观的人机界面,采用RS-485通信标准和上述的问答方式进行数据通信,通过上位机向串口读写数据,并通过光纤485总线将各种控制信息传送到现场的每路MARX充电子系统,上位机就可以监控网络上任何一台MARX能源了,予置数值可以分别显示在PC机软件窗口和单片机系统的予置数字表头上。同时,现场实测电压信号也可以实时显示在PC机的界面上。此设计界面直观,而且利于对现场信号进行实时监测。因此,采用本系统,大大提高了现场信号予置精度,对实验操作人员来说人机界面良好,简单易懂。
根据系统功能的要求,上位机需发送2种类型的命令:(1)同期命令,它由定时器触发引起,每隔一个定时周期发送1次,例如发往各充电单元的数据和状态回传命令;(2)非周期性命令,它由操作者按动相应命令按钮引起,非周期性发送。所有命令均采用ASCII码方式传送,为了防止通讯错误,各子机正确收到上位机发来的命令后返回相应的确认字符。
转贴于 在VB6.0中使用了MSCOMM控件,用来实现串行通信。MSComm控件有很多属性,其中最基本的有以下几个:
Commport属性 设置并返回通信端口号,用于指定使用PC机的哪一个串行端口。
Setting属性 以字符串的形式设置并返回波特率、奇偶校验、数据位和停止位。
Portopen属性 设置并返回通信端口的状态,用于打开或关闭端口。
Output属性 用于发送数据,可以是文本数据或二进制数据。
Input属性 从接收缓冲区返回和删除字符,用于接收数据。
本系统VB程序初始化上位机通信程序如下:
MSComm1.CommPort=2 ;选串行端口2
MSComm1.Settings=“57600,n,8,1” ' 设置通信参数
MSComm1.OutBufferSize=512 ' 设置发送缓冲区大小
MSComm1.OutBufferCount=0 ' 清除输出缓冲区
Mscomm1.Inputlen=0 ' 读入接收缓冲区全部字符
MSComm1.PortOpen=True ' 打开串行端口
由于数据是动态接收,所以数据的处理也是动态进行,程序中使用了一个Timer控件,其命令发出与数据的接收均在Timer控件的定时期间进行,在Timer控件的定时期间依次调用模拟量和状态量返回子过程,同时监视是否有命令按钮按下,当按下某操作命令按钮时调用命令处理子过程,部分程序如下:
Private Sub Timer1_Timer()
IF CmdPress=True Then Call SendCmd ' 当按下某操作命令按钮时转入命令处理子过程
UpdateAI 更新各模拟量数据的显示
UpdateDI更新各状态量
End Sub
Private Sub sendCmd()
UpdateDO (Cmd) ' 输出控制开关量
………
End Sub
5 系统抗干扰问题
监控系统在工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多,由于现场的电气环境比较复杂,容易形成各种干扰源,特别是在大电流、强脉冲实验环境中,因此研究解决系统抗干扰问题对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有着非常的意义。
该系统中使用RS485总线,RS485总线是采用差分平衡电气接口,本身具有较强的抗电磁干扰能力,但在实际当中仍然会现一些问题,为此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与远距离上位机通讯采用光纤传输,子机之间不方便采用用光纤传输时,应选择合理的网络拓扑结构。
(2)采用双绞线作为RS485传输线时,虽然对电磁感应噪声有较强的抑制能力,但对静电感应引起噪声的抑制能力较差,因此应选用带屏蔽的双绞线,同时双绞线的屏蔽层要正确接地。
(3)通过在总线两端加入匹配电阻的方法,解决信号反射问题
(4)系统的供电方式有两种:一种是集中供电方式,即电源都引自同一处,另一种是分布式供电,各子设备在安装位置附近取电源,从抗干扰效果的角度讲,应选择集中供电方式,这样可基本消除各处参考电位不等的情况。
6 结束语
本文提出的主从分布式多机通信系统硬件电路简单,控制灵活。与其他语言相比,用VB语言实现上位机数据传送的优点是可方便地控制通信对象的选择,具有较大的灵活性,且编程容易。此外,由于RS485总线的通讯方式仍属于串行通讯方式,在通讯速度上有些偏低,在操作上表现为数据刷新时间稍微偏长,当系统子设备较多时,其控制的实时性不很理想,此时需对控制系统作进一步的改进。
7 参考文献
1.
曾伟民、邓勇刚等 Visual Basic 6.0高级实用教程 电子工业出版社199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