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社会范文

时间:2023-09-18 17:59:4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数字经济社会,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数字经济社会

篇1

【关键词】:图书资料工作 发展趋势 应对策略

1. 经济社会图书资料工作的地位

这是一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时代,也是一个信息产业高速发展的时代,图书馆也成为高等教育的支柱之一,因此,图书资料工作的水平与质量不仅是一所高校教育质量的衡量标准,更是一个国家整体的教育素质高低的衡量标准。经济社会主张自由竞争,市场经济优胜劣汰使得信息技术脱颖而出,图书资料工作的发展与创新离不开信息技术的应用,传统的工作模式已经不适应现代社会不断提升的需求。

2.图书资料工作的发展趋势

2.1技术手段现代化

图书资料工作也要改革创新、与时俱进,不断地迎接挑战,使其自身所蕴藏的丰富知识与服务社会的活力与动力充分的体现出来。要先提升自身的建设,不被社会和历史所淘汰,就要跟上现代化的步伐,抓好管理这一关,实现图书资料工作的现代化。

经济社会,讲求的是利益最大化,传统的图书资料工作以保存古老以及现代人类宝贵文化遗产为主要任务,而现代的管理理念应该是将有限的资源利用起来,用流动的知识来创造更多的财富。所以,很显然,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满足不了现在的需求。随着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的应用,越来越多的行业都需要通过图书资料来获取更多超前、实用的信息。特别是传感技术和储存微缩技术出现,使得资源信息化成为主流。而对于我国而言,由于种种的原因,图书资料工作的现代化步伐缓慢,进程不顺,体系欠佳,相当一部分的图书资料工作依旧采用落后的手工模式服务。经济社会中,知识作用无可替代,要顺应时代要求,在图书资料的管理上尽快实现自动化,从图书资料的采购、编目、检索以及存储都要由计算机处理,向读者提供准确无误的信息。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资源的开发,最大限度的发挥信息资源的功能。

2.2服务职能信息化

当今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知识的运用与信息的获得,再次两者的进行中,信息服务的作用不言而喻,地位也日趋重要。图书资料工作的开展应该是多层次、多角度的。图书资料部门应该设立图书资源信息咨询处,确定咨询的范围,而后以宣传栏、宣传专题报道以及个别解答等方式对前来咨询的读者提供有价值、有借鉴意义的答复。

信息只有经过传递才能表现出它的价值,图书资料部门可以利用自身的优势,将国内外的情报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和筛选评价等传递给读者,也可以根据读者的需求对个别的内容或书籍进行追踪,利用馆藏文献进行专题的索引,将资源提供给读者利用。对于不同专业、不同领域、不同专题、不同层次的文献进行数字化分类整理,节省了读者搜索资料的时间服务更人性化、便利化。

2.3人员素质高端化

读者的范围与数量不断扩大与增长的同时,需求的层次也在不断上升。未来,一个虚拟的图书资料工作的管理人员要能够按照读者的要求,从大型的专业数字图书馆中快速准确的搜索、提取出读者需求的信息,并对信息进行甄别、加工、编制与此相关的杂志刊物等供给用户使用。

图书资料工作的管理人员想要适应知识与社会经济时代的要求,除了加强图书馆结构管理这一专业知识外,还要提高科技文化水平,学习计算机网络技术。传统的图书馆工作者文化水平偏低、年龄偏大,这是由传统工作模式所影响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在考虑就业职位的时候把图书馆工作排除在外。现如今,图书资料工作的工作人员要同时熟悉网络资源管理的应用,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的规定,计算机设备的维护与更新等等。

3. 图书资料工作发展的应对策略

3.1树立信息前沿意识

我国信息传媒等新媒体的发展起步落后于西方国家,但是近几年的发展速度迅猛,总体并不落后于其他的发达国家,比如手机、网络等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很接近。早在2007年国家的“十一五”发展规划中,就把数字出版技术和发展新媒体列入科技创新的重点之中。要想贯彻国家规划,首先就要树立信息前沿意识。

国家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文化产业信息现代化也紧跟时代变迁步伐,但是还有相当一部分图书资料工作信息意识落后,管理思想保守。首先从领导层面来说,一些领导干部对本单位图书资料工作漠不关心,更别提现代化建设了,对图书资料工作的投资也是少之又少。其次,从图书资料工作者的层面来说,他们往往认为图书资料的数字化转变、现代化管理是对于几个大型的国家图书馆而言的,低层次的图书馆无所谓,只要做好日程的借阅、分类、查点等日常的工作就可以了。存在这种落后保守、不思进取意识的图书资料工作者大量存在,使得我国图书资料工作的整体数字化进程缓慢。

3.2树立协作意识

经济社会竞争意识深入人心,协作意识却很难建立,特别是真诚的协作意识。大家对全球经济一体化比较熟悉,但对于资源共享去不怎么关心。虽然国家的呼声很高,但是能够真正实现的却只有几个大型城市而已。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欠发达地区的图书资源仅限于自身的使用,由于这种实力与经济的限制,要想建立网络平台的虚拟环境资源共享有很大的难度。

但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有困难就有办法,因地制宜,基础合作是解决之道。全国统筹行不通就实行地域统筹,采取基础性协作。市级、县乡级图书馆实行联合互动,资源共享以求得共同发展。这种基层的、基础的合作可以实现信息服务、人才队伍的双向共赢。这种协作关系的确立不仅是利益的双向互动,更是权利和义务的分担,若不然,合作关系很难维持。

3.3树立技能意识

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的更新换代,使得图书资料共工作的现代化技术管理已经来临,工作者不断面临着技能的挑战。已编目工作为例,传统的手工型编目转变为网络型编目,图书资料信息的传递由纸笔模式被计算机所代替,这就要求资料员掌握快速处理信息的最基本的手段。再者,网络传播大多依靠的是多媒体之间的相互转换,用户冲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打破作者向读者单向传播的束缚,可以进行同步的互动。这些要求都向工作者发起了挑战,因此,图书资料工作的管理人员要熟悉电脑操作技术,多了解“数字化”的相关技术,树立“技能意识”。

3.4树立服务意识

传统的图书资料工作是“以书为本”,在这种价值观念的指导下,就难免有“重书轻人”的色彩。才此以往,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就得不到发挥,继而服务意识薄弱、态度不端正,使得人力、物力、财力严重浪费。图书馆的整体评价是由图书馆建筑、信息资料和图书馆员构成的,三者所占比例中,图书馆员最高。可见,人的主观能动性是关键。对于图书资料工作来说,优秀的工作人员是首要的资源和财富,工作人员服务态度意识的强弱会直接影响到图书资料工作的整体水平。因此,要树立服务意识,将有限的资源发挥出无限的价值。

经济社会发展条件下,全新的网络环境,全新的技术应用,全新的信息载体,全新的服务理念,图书资料工作要不断地完成角色转换的任务,工作者加强各方面的学习,充实自己,提高技能,利用信息资源解决即将遇到的问题。经济社会条件下,图书资料工作的质量与效率已将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知识产业发展层次的重要标尺之一,必须顺应时代的发展,做好自我基础的工作,为图书资料工作的发展做好铺垫。

参考文献:

[1] 饶蕴.基于知识管理的图书馆创新服务[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3

篇2

1 技术扩散和社会资本的内涵

1.1 技术扩散的内涵

技术的最初含义是对一种艺术或工艺的系统理解,现学者们从技术的目的、构成或功能等方面进行界定,使其内涵和外延理解各不相同,但代表性观点认为技术是完成资源转化为产品或服务这样一种任务的途径;技术包括达成既定目标的知识和资源;技术是科学和工程知识的实体,可用于产品和生产工艺过程的设计,也可用于新知识的探索。技术具有消费竞争性和排他性的私有产品性质。

技术扩散(technology diffusion)简单描述是指技术在不同地点或不同人群之间转移,是一个知识交流的过程,但不同学者根据各自研究侧重点各有说法:熊彼特认为技术扩散实质上是一种模仿行为,认为众多企业会追随高利润者;李平认为技术扩散是在模仿的基础上不断学习、消化和吸收进行自主创新的活动,并强调学习力特别是隐性知识学习;巴林森持认为技术扩散中最为重要的是将能力和意愿嫁接到当地的工程和设计能力上去,使之具有进行技术变革的能力;有学者强调技术扩散不仅仅是对生产技术的简单获取,而且是要构建引进方的技术能力。梅特卡夫认为,技术扩散既包括企业对于各种层次的技术的选择,同时也是顾客对企业的选择过程,正是这些相互作用的选择过程,技术扩散成果在市场上得到广泛传播。技术扩散从时序过程可以分为:创新观念的扩散、创新技术的扩散和创新实施技术的扩散[2],技术扩散过程中最重要的是采纳者的决策和实施过程。

本文认为技术扩散是一项技术从首次商业化应用,经过大力推广、普遍采用、模仿创新的阶段,直至最后被淘汰的全过程,实质上是创新源与使用者之间及潜在使用者之间进行选择的运动过程。

1.2 社会资本的内涵

自20世纪90年代,社会资本逐步涉及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等跨学科的重要研究内容,人们对社会资本的概念争论颇多,可以大致归纳为:资源说、能力说、资源要素说、特征说和社会网络说。

资源说的代表为皮埃尔•布迪厄,认为社会资本是“一种通过体制化关系网络的持久占有而获取的实际的或潜在的资源的集合”[3],社会资本是个人拥有的,表现为社会结构资源的资本财产;能力说强调社会资本是一种能力,是个人通过其社会网络,作为广泛的社会结构中成员身份而获得调动稀缺资源的能力;资源要素说的最具代表人物是科尔曼,他认为“社会资本是由构成社会结构的要素组成,主要在于人际关系的社会结构中,并为结构内部个人行动提供便利”[4] ,社会资本是一个组织网络、共同准则与信任所具有的那些能够降低协调与合作成本、增加集体生产能力的资源;社会网络说将社会网络视为一种最重要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资源配置的一种重要方式,社会资本就是一种基于人与人、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信任和合作基础上所建立的各种社会关系网络的总和,是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一种重要的组织形式。

总的来说,狭义的社会资本单指通过个体或组织间形成的社会网络来获取稀缺资源并由此获益的能力的总和。本文认为资本是创造剩余价值的,只有能够创造剩余价值或者具有潜在的创造剩余价值能力的社会网络才能构成社会资本。

社会资本被广泛研究,在于其特征性,主要表现为:(1)社会资本的本质特征是功能性和工具性,因为各种功能实现前提是将社会资本作为工具来利用,同时行动主体对社会资本持有回报预期;(2)无形性,不同于一般有形物质资本,是存续于社会网络、不同主体之间,可知但不可视的一种无形资本。(3)共享性和排他性,一旦形成彼此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但对这此网络外部具有一定的排他性。(4)社会资本需要长期和连续的投入(如时间、精力、感情、金钱等) ,是积累过程的体现。此外,社会资本还有可塑性、嵌入性和客观存在性等特征。

2 社会资本对技术扩散的作用

对于社会资本作用功能的研究众多,科尔曼、布迪厄、普特南、边燕杰等对社会资本研究都围绕功能和效用展开,其中部分研究已表明社会资本对技术扩散有极其重要影响:

(1)有利于技术扩散所需的多种资源的获取。技术扩散需要综合运用资金、人才、信息、知识等多种资源的整合,研究表明社会资本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资源配置方式[5]。

(2)社会资本能促使企业进行技术革新[6]。从社会资本的角度来看,无论从企业内部社会资本还是外部社会资本分析,都可使成员之间的互助合作,有助于企业的生存维系。

(3)有利于提高技术扩散的速度。社会资本积累提高了创新扩散主体之间的关联,提高了人际交往的频度。加之,受示范作用和模仿行为影响,可明显加速相关技术扩散,尤其在扩散的早期阶段。

(4)有利于提高潜在采用者范围和采用者总量。良好的社会资本积累形成丰富的社会网络资源,将使传播渠道的数量大大增加,从而提高潜在采用者转化为采用者的机会,从而提高采用者范围和采用者量。

本文根据社会资本的重要作用体现,结合现实,提出三个命题:

命题1(H1):消费者市场存在社会资本时,与企业H(存有大量社会资本的企业)和企业L(不存或少量存有社会资本的企业)进行创新技术扩散合作的竞争博弈水平因消费者的社会资本占有率上升和维系社会资本成本下降而上升。

命题2(H2):在给定的维系社会资本成本不变条件下,随市场中相关企业的社会资本存有量的增多,与企业H技术扩散合作的机会数增多,而与企业L技术扩散合作的机会数下降。

命题3(H3):给定社会资本存有量不变,均衡条件下,随维系社会资本成本的下降,与企业H技术扩散合作机会数增多,而与企业L技术扩散合作机会数下降。

3 模型论证分析

上述部分充分阐述了社会资本存在与企业进行技术扩散的重要联系,这一部分将结合博弈论理论进行观点论证。

论证H1: 通过构建一个存在社会资本条件下,引入有关社会资本参数的消费者效用函数的竞争模型来刻画不同企业间的市场竞争状况。

具体假设如下:

(1)一定地域空间内只有两家企业,设为企业H和L,分别相当于存有大量社会资本的企业和不存或少量存有社会资本的企业。

(2)技术使用者效用函数为:

其中 为消费者采用此技术的偏好系数;H和L分别表示高社会资本和低社会资本企业; 为消费者对企业I创新技术的质量评价;消费企业除对技术质量关心外,也特别关注价格,所以 为企业I向消费者索讨技术交易总费用( 也可以理解为企业收取的平均费用)。

(3)具体的 值是消费者的私人信息,企业只知道其有关的分布函数,我们假设 在[0,1]区间上服从均匀分布,这也是企业的共同知识。

(4) , ,其中 、 分别为企业H和L提供技术服务时不变的可变成本, 只是为了简化分析,可以简单将其拓展到任一常数情形。

(5)占有社会资本消费者占全体消费者比重即社会资本占有率为 ,其中 ;维系社会资本成本比率为 ,其中 。

现将消费总数标准化为1,根据上述将假设,我们分别得到企业H和L的市场需求函数如下:

= +

= +②

=

= + ③

由式②和③可分别得到企业H和L关于对方竞争策略的最优反应函数:

=

= +④

= =⑤

联立④和⑤可得到非对称企业竞争竞争博弈的唯一纯战略纳什均衡:

= + ⑥

= + ⑦

根据式⑥和⑦,就均衡竞争分别对 和 求偏导数并整理可得: = ⑧;

= ⑨

= ⑩;

= ⑪

根据式⑧、⑨、⑩和⑪,可得到命题H1,当存在社会资本时,企业H和L的均衡竞争博弈水平因消费者的社会资本占有率上升和维系社会资本成本下降而上升。因为,占有社会资本的消费者因接受技术服务所支付的实际费用低于理论费用,因此这类消费者相对于未占有社会资本的消费者有较强选择企业H进行交易往来的需求,导致企业H对占有社会资本的消费者具有相对较强的市场力量。随着社会资本参与率 和维系社会资本成本 的下降,企业H的市场力量不断增加,故而企业H的技术扩散竞争优势凸显。

论证H2:设 、 和 分别为均衡条件下在企业H、L和未能被医疗市场所覆盖的消费者与总消费者的比例,则有:

= +⑫

= +⑬

=⑭

分别对式⑫、⑬、⑭两加关于 求偏导数,并整理可得:

= ⑮

= ⑯

= ⑰

由式⑮、⑯和⑰,命题2得以证明。此命题揭示了社会资本占有率同消费者的技术服务需求结构之间的关系。由于占有社会资本的消费者在技术交易过程中自己支付费用小于实际支付,使得均衡条件下,这类消费者选择企业H进行市场技术扩散合作贸易往来的比例相对高于企业L。因此,随着消费者的社会资本占有率 的增加,企业H的技术服务需求量上升,而企业L的技术服务需求量则有所下降。此外,由命题2还可知社会资本占有率的上升还会导致企业L的均衡竞争上升,从而使得未占有社会资本的消费者愿意接受企业L的技术服务的数量下降,所以企业L的技术服务需求随着社会资本占有率的上升而下降。这是因为社会资本占有率的上升导致均衡竞争水平上升,未占有社会资本消费者中未被技术市场覆盖的消费者比例上升。

论证H3:分析给定占有社会资本消费者所占比重不变条件下,维系社会资本成本比例的变化对技术市场需求结构的影响,分别就式⑫、⑬、⑭两边关于 求偏导数得:

= ⑱

= ⑲

= ⑳

根据式⑱、⑲和20,H3得以证明。

给定社会资本占有率不变,均衡条件下,随维系社会资本成本率的下升,与企业H进行贸易往来的消费者数上升,而与企业L进行贸易往来的消费者和未被技术市场所覆盖的消费者数则下降(H3),揭示了维系社会资本成本率同消费者对技术服务需求结构之间的关系。从经济学直觉来理解其经济学内涵:社会资本占有率不变条件下,成本率 的下升,占有社会资本消费者的成本外部性改变,其技术服务需求结构相应也发生改变,即在减少对企业L提供的技术服务需求的同时,增加了对企业H需求(需求消费者数量同成本率率呈反向变动),竞争优势显现。

4 结论

由上述可知,社会资本对技术扩散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高社会资本会增强竞争博弈水平,增加交易往来机会数;低社会资本维系成本可增加贸易往来。社会资本的占有无疑可提高企业竞争力,无论对消费者市场还是技术开发市场而言。因此,应充分认识社会资本的意义, 充分调动全社会积累社会资本,降低社会资本的沉积。同时,协调运用社会资本、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和人力资本来共同促进技术创新的扩散。

参考文献:

[1] Joseph A,Schumpeter. Theor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M].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34.

[2] 武春友等.技术扩散[M].北京: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7.

[3] Bourdieu P. The Forms of Capita[A].I J G Richard-son. Handbook of Theory and Research for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C].New York: Greenwood, 1985.

[4] Rogers E M. Diffusion of Innovation [M].New York: The Free Press, 1995. 5-33.

篇3

自2009年启动北京市中小学数字校园实验项目以来,第一批29所数字校园实验校已进入攻坚阶段,形成了阶段性成果;第二批38所实验校已进入实施阶段,正在陆续启动;第三批33所实验校已完成初选工作。百所实验校项目计划于2015年全面启动完成。北京市启动中小学数字校园实验校建设,旨在进一步提升全市中小学整体信息化水平,在“十二五”期间,建成一批彰显首都教育特征、具有示范引领作用、各具特色的中小学数字校园,同时培养一批具有较高的教育信息化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的校长和教师,并在此基础上,制订北京市中小学校数字校园建设评估规范,促进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在全市逐步推广和实施。

在取得一系列阶段性成果的同时,我们也发现诸多的问题,特别是围绕教育发展主流业务,破解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热点、难点问题上,数字校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规划,成为我们当前必须首要解决的基础性问题。在此,有必要对数字校园的发展脉络和趋势进行梳理和反思。

数字校园从广义上讲就是指学校的信息化。数字校园通过建设多媒体信息网络、校园信息系统等基础设施平台,整合学校信息资源,建立电子校务、电子教务、远程教育保障等信息系统及信息化班级,最终形成一个体系完善、功能健全、组织有序的数字信息体系,逐步实现校内育人环境和部分社区教育环境的信息化。数字校园是在深层次上实现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教育科学、系统科学的有机融合,开拓一系列全新的研究、发展与应用领域,为学生、家长和教师提供全新的教与学的数字化平台与服务,是现实学校的增强和补充,是丰富教育供给,实现发展模式转变的重要尝试。

源自教育机会均等的第一代数字校园

第一代数字校园发展阶段大约从20世纪90年代到20世纪末,核心特征是“建路、建车、建货和建人”,实现目标是“从无到有”,填补空白。建路:第一代数字校园建设首先面临的问题是学校如何联入Internet,这个问题被形象地称之为“建路”。20世纪90年代的学校,虽然对Internet的强大冲击力有所感受,但是对Internet给学校教育教学所带来的影响还没有清晰的认知。通过合理的布线设计,学校中平均使用的人数增多了,教师都愿意尝试这种新鲜的技术,上网成为时髦词汇。建路是Internet冲击教育领域后,现实校园做出的一种应对措施,是建设数字化校园环境的基本条件。建车:建车和建路在第一代数字校园建设中几乎是同时进行的。建车即建设校园的硬软件,公共机房是当时数字校园建车的焦点。一大批与之配套的多媒体教室、语音室相继建设,生机比成为衡量数字校园建设的一个重要指标。公共机房建设的数量和质量、教师用计算机、学生教室用计算机等指标的划分越来越细致。建车是数字化校园适应信息化浪潮的必然结果,也是信息技术应用到教育教学的必要前提。建货:建货是建设资源的形象简称。师生在教育教学中使用互联网和计算机,必须有相应的教与学资源的支持。第一代数字校园中的资源都非常简单,最常见的是CAI课件。CAI课件的需求带动了课件制作工具的产生。课件对于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方面已经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建人:第一代数字校园选择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师进行培训,主要目的是为了让信息技术教师快速掌握一些基本的办公软件和教学软件,教会学生使用信息技术工具的基本技能技巧,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基本素养。

第一代数字校园产生的最大价值在于,对什么是数字校园有了一个明晰的定位。从本质上而言,反映了当时的时代要求和现代化进程对教育公平的一种期望,是一种最低水平的教育公平观的体现。利用信息技术的手段,相比传统教育而言,提高了同等情况下学生接受先进教育的机会,增加了课本知识扩展的机会,增加了获取知识途径的机会。这些机会的增多,也就意味着教育机会平等的理念付诸实施并找到了可以寄宿的母体。

源自教育机会均等和质量提升的第二代数字校园

第二代数字校园的引入主要基于四个事实:一是互联网技术从10M到桌面迅速发展到百兆到桌面、千兆到桌面,主干光纤从百兆到千兆甚至到万兆光纤;二是CPU从单核发展到双核、四核,甚至是八核、十六核,一台服务器原来只能带100台左右的终端数量跑应用系统,现在能带几千台终端跑应用系统;三是不仅仅信息技术教师懂技术、信息技术课程使用计算机,学校中任何一门学科的任课教师都需要懂技术,任何一门学科都要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起来,这是时展的必然趋势;四是传统教育质量的提升需要重新找到突破点。在这四个事实中,前两个事实为教育机会均等提供了物质技术,因为技术越发达,为更多人提供服务机会的可能性越大;后两个事实为教育质量提升提供了契机,因为技术最终是为师生服务的,学校中教育质量提升是学校教育教学的生命线。

相比第一代数字校园建设而言,以“建用一体”为特征的第二代数字校园同样是建路、建车、建货和建人,但是方式、规模、速度不一样了,明显渗透了质量提升的内涵。

首先是城域网。网络是开放的,建设网络的主要目的之一是资源共享。城域网解决了区域内相互联通的计算机之间、学校之间、教师之间、学生之间的资源共享问题,通过一站式登录的方式解决了学校教育教学、行政报文、班级班务、后勤、财务等一系列功能的集中管理。

其次是多种终端。随着智能手机、PAD等多种终端的不断涌现,学校中的移动学习逐渐在课堂教学中显示出比较强的优势。移动设备的便捷性、价格低廉和可移动性,给学校教育教学变革带来新的模式与方法,并且逐渐延伸到了课外学习以及家校互通方面。一些城市将会建成覆盖全市的无线WIFI网络,这使得随时、随地、随需的学习成为可能。从这个意义上讲,以往公共教室的概念、生机比的概念基本上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

再次是资源库。第二代数字校园中的资源库不但有内容,而且有标准,更为重要的是将这些资源库继续细分到每一个学科、每一门课程、每一个知识点,达到知识点的全覆盖,让每一个知识点下面都有可供教师和学生选择的资源。此外,第二代数字校园的资源库还有三个明显的特征:一是资源库中的资源有比较明显的层次体系,这些层次体系附加了功能强大的搜索引擎,实现了用户想找的资源和实际存在的资源之间的信息推拉;二是资源库不再单独成为学习者的学习支撑系统,资源库和学习者的学习工具、学习策略、参考资料等链接起来,形成一个学习活动,通过学习活动的统整,促进学习者的学习;三是资源不再是一个铁疙瘩,四处封闭,而是一个开放的、能和外界进行信息交换的系统,可扩展性使得资源库具有了非常强的弹性,为师生存储、加工、整合、应用资源提供了支持。

最后是信息化教研。第二代数字校园中的信息技术培训不但面向信息技术教师,更重要的是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形成一个信息化的教研氛围,培养一批在信息化环境下成长起来的、能够熟练驾驭信息化课堂教学的、高素质、创新型的现代化教师。通过信息化教研,不仅将资源共享联通,同时也将教师的显性知识、隐性知识以及智慧共享联通,改变以往集中式的教研模式,代之以分散式的、正式和非正式相结合的、更能针对教师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解决这些问题的教研模式,这才是信息化教研的本质所在。这种对教研真谛的提炼,只有在第二代数字校园这样宽带、高配、高压缩比的信息化环境中才能顺利完成。

信息技术对教学的影响始终是第二代数字校园建设过程中探讨最多的一个问题,信息化教学设计、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深层次整合、建构主义、联通主义、电子课本都已经成为标志第二代数字校园发展的

关键词 汇。

源自教育质量提升的第三代数字校园

与第一、二代数字校园建设完全不同的是,第三代数字校园不完全依靠独立建设,主要是靠服务,更为集约化、规模化的服务,直面用户的需求。由于这样的转型,第三代数字校园的建设已经转化成为了一种服务租赁的关系,通过租赁解决用户在硬件基础设施、应用平台、教学软件等方面的需求。换句话说,为每一位用户提供的交流机会、学习机会、资源获取机会、服务机会大幅增加了,对教育机会均等的供给水平提升了。这些高水平的教育机会均等已经由学校层面提供“转嫁”到了国家和市场层面提供,教育机会均等成为了一种社会性的公共服务,学校所主要关心的事情就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育教学的变革。第三代数字校园发展是从21世纪的第二个10年开始,核心特征是“用为优先,建为选择”,实现目标是实实在在地提升教育质量,为学校师生的和谐发展服务。相比第一、二代数字校园建设而言,“用为优先,建为选择”为特征的第三代数字校园同样是建路、建车、建货和建人,但对提升教育质量的集中指向是明确的,也是唯一的。

1.可租用的网络环境

第三代数字校园中的网络环境是一种服务,是通过租赁关系保证的,可以租用带宽、个人存储空间、服务器以及相应的计算能力,也可以租用各种应用服务与程序。与前两代数字校园建设不同的是,前两代数字校园提供的网络环境的性能是固定的,用与不用,都正常供应。低值时性能完全可以满足,高峰时几乎面临系统崩溃。第三代数字校园中,这些可租用的网络环境是按需供应的、灵活有弹性的。当你需要百M带宽时,你就租用百M;当你需要百K带宽时,你就租用百K。这种网络环境使用方式的转变,是第三代数字校园建设中需要应对的关键问题。

2.多样智能的学习终端

这里的智能体现在多个方面,比如终端接入的智能化、学习评价的智能化、事务管理的智能化、应用程序定制的智能化、学习环境识别的智能化,等等。第三代数字校园中的学习终端迎合了“学习无处不在”的终身学习观,可以让学生将课前、课中和课后三者统一起来。典型的应用案例就是电子书包。在电子书包中,有供学生学习的电子课本,有各种作业、试题、练习,也可以随时随地查阅图书馆等各种信息源,还可以与同学、教师进行交流讨论,集学习、考试、管理、作业、交流等功能于一体。

3.生成性资源

随着用户生成内容的不断递增,利用已有资源所延伸出来的各种生成性资源已经逐渐成为教师和学生外化知识和思想的重要载体,比如,很多教师将自己的教学经验发表到博客、微博上,供更多的教师分享,很多学生针对某个话题进行协作讨论,形成了大量的能够表达学生真实意图的观点或想法等。生成性资源有四个明显的特征:一是资源可以随时生成;二是资源的形式倾向于片段化;三是资源是完全开放且可编辑、多次加工的;四是资源更多的是支持学习者的个性化成长过程。

生成性资源是第三代数字校园和前两代数字校园的主要区别所在。在生成性资源的支持下,教师和学生的角色边界、地位边界是模糊的,是可以穿越的。教师和学生以往处于“一上一下”的消费层级,在第三代数字校园中完全可能互换位置。海量资源中需要计算机智能化地提取备授课资源,给教师提供教学设计理念、教学策略以及案例方面的引导,而不是推送一个实体的资源库系统;需要计算机给学生提供最优的、能解决现实问题的个性化资源,并提供这些问题的解决思路和思想,而不是只提供正确答案。用户需求的变化和扩展,使得资源实体以及资源的供给方式面临挑战,以生成性资源的积累和数据挖掘为背景的资源组织方式是未来资源研究的重要方向。资源不是越多越好,技术不是越先进越好,资源和技术都是越合适越好,越能解决用户的现实需求越有价值。

4.协同教研

第三代数字校园中的教研不会仅仅局限在教师教学中的技能与策略方面,也不会仅仅局限在班主任工作管理、课堂教学管理等方面,更为重要的是提供给教师一种能够持续发展的氛围和条件。在这种氛围和条件下,教师可以建立个人的工作室,可以和社区中的教师进行文字、视频等各种形式的交流,可以更多地与优秀教师进行心与心的交流,相互传递隐性知识。协同教研聚集的不是内容,而是教师与教师之间以社会资本为核心的网络,是教师与教师之间同构或异构的一种思维方式方法,一种思想。这种思想的交流,受到了信息技术的强力支持,但是教师是感觉不到的,是融解在教师的举止行为之间的。此外,协同教研更加关注处于技术应用弱势的教师群体,这些教师群体由于年龄、身体等各方面的因素,对于信息技术的接受能力有限,搜集、筛选、整理、加工信息资源的能力有限,但是他们有着强烈的教育热情、责任心, 教学基本功非常扎实, 对教学的理解和感悟独到,学科功底强。如果协同教研中的技术力量足以让这些教师感受不到技术这个障碍的存在,那么这些教师同样在协同教研中是生力军,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中不容忽视的一股力量。

我们认为,第三代数字校园体现出了三种新型理念。

新型的环境观。数字校园的硬件环境是一种服务,可以通过租赁服务的方式进行建设。服务的租赁减少了数字校园建设中的障碍和阻力,更能将数字校园建设的焦点指向教学质量提升。

新型的资源观。资源是生成性的、个性化的,资源汇聚是为了更好地解决个体面临的实际困难,生成性的资源成为支持个性化学习需求的重要手段。

新型的应用观。应用是一种高水平的服务的实现,应用的过程就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一个培养21世纪所需人才的过程。

数字校园建设的展望

纵观数字校园建设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看出,数字校园的建设是和教育公平的发展一脉相承的。第一代数字校园受到技术条件的限制,但是教育公平要求必须让更多的学习者拥有教育机会的均等,拥有这种可教育机会的可能性,所以数字校园的建设特征是路、车、货、人都建。第二代数字校园的技术设施和应用软件发生了质的飞跃,但是教育公平要求不单单是技术的发展,更主要是回归到人的发展上。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全部回归还不可能完全实现,所以一种双重的资源观、双重的环境观、双重的应用观指导着数字校园的建设。第三代数字校园以租赁为主要特征,建设成为了数字校园发展中的可选条件,教育机会均等已不再是主要矛盾,提升教育质量成为首要任务,成为实现教育公平的更高层次,也成为指导数字校园建设的基本思想,三代数字校园建设与教育公平层次之间的关系对应见下图。

数字校园的终极目的是促进师生的和谐发展。数字校园的推进是以数字环境为前提的,而数字环境是以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前提的。信息技术的发展往往是跃升式的,而并非线性的。数字环境基本上每五年淘汰一批,设备就要老化一批,这种老化的速度和现实学校的发展并不是重合的。数字校园建设需要深入了解中小学教育教学的主旨,回归到教育实践中,回归到教育的本质上来,这不仅是数字校园的归宿,也是教育公平的归宿。

篇4

测绘事业快速发展

条例实施特别是修订以来,全省测绘与地理信息事业加快发展、工作能力持续增强、服务水平普遍提高。

全省约80%的市、县(市)基础测绘纳入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年度计划及财政预算。完善了大地测量基准,建成了浙江省卫星定位连续运行综合服务系统,获取、更新了覆盖全省的航空影像和高分辨率卫星影像数据,生产、更新了覆盖全省的1∶10000地形图及其数字化产品、1∶50000电子地图和基本覆盖全省城市建成区及规划区1∶500至1∶2000地形图及其数字化产品,36个县(市)建成了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

省测绘与地理信息管理部门还不断推进地理信息广泛应用。建立测绘成果资料汇交、、提供、使用和对外提供测绘成果的管理制度。“十一五”期间,向国土、建设、农业、林业、交通、水利、环保等20多个系统提供各种比例尺地形图近30万幅、大地控制成果27000多点。全面完成了“一县一图”工程,开展了全省陆域面积、主要河流长度、主要湖泊面积等重要地理信息测算。建成并开通省公益性地图网站和省电子政务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省应急管理地理信息平台及地理数据库在省市应急部门得到广泛应用。

省测绘与地理信息局与省发改委共同开发了“浙江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编制空间信息服务平台”和“浙江省空间规划布局和重大项目选址辅助决策系统”,与省民政、林业、交通、水利、经信、公安、卫生等部门开发了区划地名、森林、水利、公路、无线电、警用、公共卫生、城管等专题地理信息系统,共建共享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继嘉兴市被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授予“国家数字城市建设示范市”后,杭州、宁波、温州、绍兴、湖州、衢州、舟山、丽水等市和德清县已被列入国家“数字城市”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试点。

监管职能需要进一步落实

调研组在调研中也发现,部分基层市县对测绘管理工作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测绘管理还存在不少问题。一些地方基础测绘工作落实不到位。对基础测绘工作职能理解含糊,混淆了与其他专业测绘的关系。一些县(市)基础测绘尚未纳入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年度计划及财政预算。年度经费投入偏少,一些基础测绘项目得不到实施。依法监管的机构不明确,人员力量配备不足,职责界定不清晰,条例赋予的监管职能未能得到有效落实。

与此同时,测绘成果应用面不够广。测绘基准和数据标准不够统一,测绘成果的协调协作机制还不畅,部分地理信息资源难以共享,重复投入、重复测绘、重复建设的问题仍然存在。

推动地理信息产业发展

随着实施“两创”总战略和推进海洋经济示范区建设工作的深入,对测绘与地理信息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条例,切实推进测绘与地理信息事业发展,调研组提出不少建议。

调研组认为,要充分发挥基础测绘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编制实施测绘发展规划,依法将市、县(市)基础测绘项目纳入政府的年度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和财政预算,做好基础测绘与其他专业测绘的协调工作,加大经费投入,保障公共服务。并结合省级基础测绘的实施,给予经济欠发达地区基础测绘项目支持。

与此同时,要明确管理机构加强监管。完善机构建设,行使和发挥执法主体的职能作用。加强执法工作,严查涉证、、涉军、涉外的违法违规行为,确保国家安全。

篇5

测绘科学技术档案是指在测绘生产、科学研究、基本建设等活动中形成的应当归档保存的各种技术文件、技术标准、原始纪录、计算资料、成果、成图、航空照片、卫星照片、磁带、磁盘、图纸、图表等……。缘于人们的不熟悉与不了解,在许多人眼里,测绘一直被认为是个范围较窄且很专业的领域,但各种各样基于空间位置服务的社会应用都离不开测绘作保障。进入信息化社会后,据统计人们每天所接触到的信息中80%以上与地理空间信息有关,尤其随着计算机技术、空间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地理信息产业已经成为测绘事业发展的重要内容,测绘技术已由传统的模拟测绘、数字化测绘转向信息化测绘,测绘的范畴已经得到极大的扩展。同时,测绘档案亦由模拟纸质档案转向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档案资料,特别是现阶段测绘成果档案的更新换代主要以遥感影像数据、航片为数据源,数字测绘成果档案的数据量将跳跃性增长,一个省级的数字测绘成果档案资料的数据量就达到几十TB,其信息服务面也迅速扩大,延伸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现阶段的测绘档案利用

现阶段我国正处于实现工业化、城镇化与信息化的历史进程中。测绘档案首先为城市信息化提供城市电子政务与行业信息化建设、社区信息化、城市电子商务与智能交通、城市公众信息服务等保障。其次,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瓶颈”一资源问题,即水源、能源、土地等问题,测绘档案在土地详查、资源勘探、农业水利建设、能源开发等诸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第三,在环境灾害监测、“三防”体系建设、抗灾与灾后重建等方面,测绘档案的保障作用愈加显现。第四,随着电子政务信息化体系的建设,测绘档案作为基础资源广泛应用于政府管理决策平台建设、社会公共管理事业建设等领域。

通过对最近几年测绘档案的提供利用统计分析研究,有以下特点与趋势值得我们思考:

1.模拟纸质测绘档案的提供量总体呈下降趋势。模拟纸质测绘档案由于现势性差、更新周期慢、产品单一,难以满足计算机辅助设计应用,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其应用将逐渐减少。

2.数字测绘档案的广泛使用是必然趋势。数字测绘档案具有现势性好,产品类型多样化,更新周期快,便于计算机辅助设计,可以方便实现喷绘纸质地图,适应性强等特点。随着社会信息化水平的提高,“数字地球”理念深入人心,各地“数字城市”框架建设全面铺开,政府决策部门使用数字测绘档案建设管理决策平台,都增加了对数字测绘档案的需求。另一方面,政府正在加大基础测绘事业的发展,大力推进数字测绘档案的共建共享工作,对社会公益性事业实行测绘成果无偿提供使用,促进测绘成果在政府科学决策、社会公共管理事业方面的支撑保障作用,可以预见,数字测绘档案在社会各领域利用的增长空间是非常大的。

3.信息化建设战略的实施是现阶段数字测绘档案需求不断增长的重要因素,与此同时促进了测绘事业特别是地理信息产业的发展。随着政府公共管理的信息化、电子政务的发展,数字测绘档案应用已延伸到社会管理、公共安全管理、应急管理等全新的领域,与以往狭窄的领域差异可谓巨大。如广东省完成的应急管理系统建设、抗震系统建设、地质灾害及气象预警预报系统建设等政府公共管理服务、辅助决策平台,其中,数字测绘档案成果是基础框架、底层,支撑了上层业务的运行。

4.测绘档案提供利用与国家实施的一系列项目特别是重大项目建设的数量呈正相关分布。一系列重大项目的实施带动了测绘档案提供数量的快速增长,两者的关联性大大增强,呈现周期性变化。第一,重大项目建设由于经济周期的影响,启动的建设项目数量有其周期性;第二,不同性质的重大建设项目测绘档案的需求差别很大;第三,测绘档案的利用也有其应用的周期性。这决定了测绘事业的发展要深度融合到经济社会的建设中,大力生产能满足社会急需的测绘档案。

测绘档案服务管理体系建设研究

测绘档案的管理与服务是一个系统的公共服务工程,即提供丰富、可靠、适用的测绘档案,包括提供模拟地形图产品、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产品以及其他标准或非标准的测绘档案。笔者认为测绘档案服务体系建设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重视测绘档案管理与服务工作

测绘档案管理与服务是国际社会普遍认同的一项重要公益性事业,政府应给予重视与财政支持。现今的测绘档案管理与服务已非传统的手工作业,随着计算机技术与测绘技术的深度融合,高档计算机、大型服务器、磁带库、磁盘阵列、大型绘图仪,以及遥感图像处理、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管理等工具已经成为测绘档案工作不可缺少的工具,没有公共财政的支持难以适应现代测绘事业的发展,难以发挥对经济社会建设的保障支撑作用。

2.馆藏档案资源数字化

测绘档案馆保存着大量不同年代的测绘档案,这些地图档案是我国测绘科技发展的真实记载,亦是测绘文化的历史沉淀。由于年代久远或被重复提供查阅利用,这些地图档案存在磨损或失真的危险。通过利用数字化技术将地图档案资料转化为数据资源形式,实现档案资料基于电子文件的形式进行查阅和提供,避免频繁使用档案原件,这对科学长远地保存地图档案资料和方便使用是十分重要的,也顺应了数字档案馆所主张的档案管理信息化的新趋势。

3.档案服务管理信息化

(1)档案目录数据库与元数据库是信息化管理的基础性资源,档案目录数据库主要实现档案资源管理的问题,元数据库主要实现档案资源利用的问题,属于信息资源目录体系。信息资源目录体系是支撑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的重要技术基础,作为信息资源共享与交换的基本手段,必将在今后的政务、商务以及面向公众的信息服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测绘档案是基于地理位置服务的信息资源,可根据空间特性,构建基于网络化的测绘档案目录和元数据系统,实现目录信息资源的空间可视化表达、检索方式的多样化,促使传统的条目式目录向图文一体化转变,单一滞后的交流方式向多样的网络化模式转变。

(2)完善测绘成果副本与目录汇交机制,覆盖国家级、省级、市县级的测绘档案目录与交换体系的建立,是实现跨行

业、跨部门的数据交换机制的重要基础与途径,属于测绘事业共建共享与社会信息化的组成部分。

(3)档案管理与服务系统的开发:建立相关的规范、制度、标准与流程,实现归档与服务的信息化、智能化,能快速、准确满足用户的需求。

4.实现测绘档案由档案管理机构向信息服务机构转变

测绘档案事业作为基础公益性事业,提供公共服务,追求最大的社会效益是测绘档案管理服务机构的核心价值与主题。信息社会的发展要求档案管理工作从档案实体管理转到信息管理上来,树立开放的服务理念,改变“重藏轻用”的观念,捕捉社会需求信息,进行测绘档案的深层开发,如在测绘档案的基础上开发各种专题应用、编研测绘档案成果、开展人文教育以传承测绘文化等,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向社会各界提供测绘档案信息服务,做信息的服务者,而不仅是保管者。

5.加强测绘档案专业学术研究

以往的测绘服务模式偏地图生产轻服务,测绘档案专业学术薄弱,缺少与档案行业和系统内的学术交流活动和联系,测绘和档案学会中未设置涵盖测绘科技档案技术的委员会。今后必须关注测绘档案专业学术研究,培养研究氛围,创造条件,让更加的人参加到这个体系中来。

6.人才兴档

篇6

【关键词】电力工程;测绘技术;应用

电力系统作为一项基础设施,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产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经济社会的发展促进了电力的发展,电力工程建设的数量和规模越来大,同时,它也对电力工程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中,在电力工程施工中,工程测绘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与工程造价和工程质量有着密切关系,而科学技术在电力工程测绘中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测绘的水平。因此,在社会发展新时期,我们要加强一些新技术在电力工程测绘中的应用。

一、测绘技术在电力工程施工中应用的必要性

在电力工程施工中,工程测绘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并且具有很强的专业性,需要专业的工作人员使用专业的测绘设备进行测绘,从而为具体的施工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保证电力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但是,在具体的测绘中,由于受到地形、天气、资金以及设备等因素的限制,过去传统的工程测绘方法不仅工作效率低下,而且工程测绘数据的精度也不是很好,这样就给电力工程的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为了适应新时期的电力发展需要,我们需要在电力工程测绘中运用一些新技术,从而不断提高工程测绘水平,进而确保电力工程的整体质量。由此可见,在电力工程施工中,测绘技术的应用非常必要。下面,我们就对一些先进技术在电力工程测绘中的具体应用进行分析。

二、测绘技术在电力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越来越多的先进技术在工程测绘中得到应用,不仅提高了工程测绘的效率,而且提高了工程测绘的精度。这里,我们主要就GPS技术、影像提取技术以及数字化技术等测绘技术在电力工程施工中的具体应用进行分析。

1、GPS测绘技术在电力施工中的应用

GPS就是一种利用卫星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定位和导航的技术,具有全天候、高精度、高效、可移动以及应用范围广等特点。这种技术起源于军事项目,主要由空间部分、地面控制系统以及用户设备三个部分组成,具有定时、定位、导航等多种功能。目前,随着GPS技术的不断深入发展,它已经在电视、工程、航海以及野外勘探等多个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在电力工程测绘中,与传统的工程测绘相比,GPS技术的应用不仅减少了人力物力的投入,节约了工程造价成本,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且测量数据信息的精度也大大提高。由此可见,在电力工程中,GPS测绘技术的应用促进了工程测绘水平的提高。

2、影像提取测绘技术在电力施工中的应用

影像提取技术也是工程测绘中应用的一种新技术。顾名思义,所谓影像提取主要就是利用技术中的数码照相功能对施工现场的一些数据进行拍摄,并借助于相关的绘图软件对其进行处理的一种技术。在电力工程施工中,这种测绘技术的应用也有利于提高工程测绘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减少了测绘工作中的误差,对保证电力工程施工质量具有重大意义。比如,对电站进行选址的时候,有时会由于地形因素增加了电站现场勘察的难度,这时我们可以利用影像提取技术设置一些影像摆设,对电站施工现场数据信息进行采集,接着利用计算机技术对这些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最后再利用绘图软件绘制出所需要的图纸,从而为电力工程建设的施工提供相关的数据和图纸依据,保证了电力工程相关测绘工作的顺利完成。

3、数字化测绘技术在电力施工中的应用

数字化技术也是近年来新出现的一种先进技术,它就是对各种信息进行数字化处理以满足现实需要的一种技术,这种技术是数字化计算机的基础,是多媒体技术的基础,也是智能软件的技术,还是信息社会的技术基础。21世纪是一个信息化时代,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数字化技术的应用越来越普遍。目前电力工程施工中面临着测绘程序繁琐、劳动强度大以及野外的工作量大等问题,数字化测绘技术的应用不仅有利于解决这些测绘难题,而且使工程测绘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具体来讲,在电力工程施工中,首先对相关的地理数据信息进行采集,接着利用数字化技术对其进行分析和处理,然后再借助于计算机技术把测绘成果进行可视化展示。总之,数字化测绘技术在电力工程测绘中的应用意义重大,这种技术在今后将会拥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前景。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了适应新时期的电力需求,我国电力工程建设不断增加。在电力工程建设中,工程测绘是一项首要任务,与电力工程质量和成本控制有着密切关系,对电力工程施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鉴于此,我们要利用一些先进技术,不断提高电力工程测绘水平。其中,GPS技术、影像提取技术以及数字化技术等测绘技术在电力工程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工程测绘的效率,而且提高了测绘的质量,能够为电力工程施工提供更加准确的数据信息。因此,今后我们要加强对这些先进技术的研究,使它们更好地在电力工程测绘中发挥作用,保证电力工程施工的顺利开展,使电力系统更好地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生产生活提供电力服务。

参考文献

[1]郑军生,王瑞.现代电力工程测绘测量技术应用现状[J].测绘科技,2009,07(05):19-20.

[2]龙浩宇.关于水电工程测绘技术研究与应用的分析[J].电力工程资讯,2010,10(02):56-57.

篇7

一、目的意义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总结年科技进步工作经验,提出推进科技工作的新思路和新举措,切实将科技进步考核工作与推动我区科技进步紧密结合,努力开创我区科技工作的新局面。

二、考核内容

重点考核:区委、区政府对科技进步工作的重视和领导情况;科技管理部门机构建设与履行职能情况;科技投入与产出情况;科技政策与法规的执行情况;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情况等内容。

三、组织保障

为加强迎接科技进步考核工作的组织领导,经区政府研究,决定成立迎接年科技进步考核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成员名单如下:

五、任务分工

区各相关单位应按照有关要求,认真填写《县、(市、区)科技进步考核表》中的指标数据和证明材料。

现将任务分工如下:

(一)数据填报:

1、区科技局完成填报基本情况指标(括号内数字为序号):科技产出(18—20),获得上级科技管理部门的项目和经费(23—24),科技管理部门基本情况(25—26)。完成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指标:科技投入(21—26),科技产出(27—31)。

2、区财政局完成填报基本情况指标:经济发展(6—8),科技投入(13—16)。完成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指标:经济发展(13),科技投入(21—23)。

3、区统计局完成填报基本情况指标:地区基本情况(1—4),经济发展(5、9),科技投入(17),企业发展(21、22)。完成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指标:经济发展(12),社会发展(14—18)

4、区环保局完成填报基本情况指标:节能减排(10—12)。完成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指标:节能减排(19—20)。

说明:以上单位提供的数据要加盖公章。

(二)证明材料:

1、区科技局负责收集区委常委会和区政府常务会专门研究重大科技进步工作的会议、听取科技进步工作汇报和会议纪要等证明材料;以及科技管理部门机构建设与履行职能情况证明材料。

2、区财政局负责收集人大通过的预(决)算报告(须附财政一般预算收支决算总表)、年度下达的本级科技计划项目的拨款单和拨款汇总清单等相关材料。(根据科技部考核要求:县(市、区)本级科学技术支出所占比例:中部地区1.1%以上)

3、区科协负责完成年度科普工作情况汇报(1500字以内)。

4、区委组织部负责完成年度人才工作情况汇报(1000字以内)。

六、进度安排

(以)召开考核工作会议(年4月20日—4月31日)

为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工作任务和有关要求,对考核指标体系进行解释,按时保质做好材料准备和上报工作,组织成员单位开展工作动员和培训。

篇8

经济社会学的重点是在社会因素上,因此,对经济社会学的体系化分析立足于对社会因素的分析。与研究方向相关的体系从经济社会学产生开始,经济学至少局限于经济领域,因此,踏出经济领域之外,所有的因素都可以称之为社会。目前,学术界对社会的分析虽然有所不同,但以共同点居多。美国学者斯梅尔瑟在其著作《经济社会学》中,将经济社会学分为:经济与社会文化环境、经济的社会学分析、经济的社会发展三个层次[2]1。徐延辉在《经济社会学百年历程简述》中,结合其它资料进一步说,经济社会学和主流经济学相比有7个不同的标准,具体包括:主题概念、经济行为、行为约束、经济与社会的关系、分析目标、使用方法和文化传统[1]12。在这些分析中,经济社会学无一不是阐释经济与社会的关系,当然具体到社会包含哪些领域则有不同的认识。按照学者宋林飞的《经济社会学研究的最新发展》统计,经济社会学关注的领域有:人的发展、人的角色、社会保障、消费、可持续发展、社会公平、社区发展、网络、住房等[3]41。在此,我们主要围绕社会因素展开确定大致的体系:社会各要素之间具有什么差别和联系,这是经济社会学首先要面对的问题。一般而言,社会要素可以归为经济、政治、文化以及制度等层面。在经济社会学中,所谓的社会则是除了经济以外的因素,因此,经济社会学中社会可以分解为政治、文化以及制度等层面。这种大致的划分并没有太多意义,我们注意到,经济社会学不论处于哪一个阶段,都围绕经济与社会的关联而展开,因此,一些具体的个案研究,如马克斯•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就是经济与社会关系的经典著作。经济社会学中,社会各个要素不是单纯的与经济相关的单一指向,如在经济与文化的联系中,也往往与政治、制度等因素相关。社会各个要素的复杂关系为经济社会学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从社会到经济,这是经济社会学的第一个指向。将社会因素与经济因素联系起来,反思两者的关系,这本来就是经济社会学产生的最重要背景。从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不同的落脚点看,他们都是以其中的一个方面为基点。从社会到经济,意味着经济社会学要从社会因素中吸收养料,为经济学提供新的方向和动力。因此,经济社会学最终还是以阐释经济为目的。从经济到社会,这是经济社会学的第二个指向。经济与社会的关联,不仅可以通过从社会透析经济,也可以通过经济透析社会,不过,要围绕经济与社会的关系展开,还要突出经济与社会的相互关系。

在经济社会学中,不外乎重点强调几种方法,相应形成了一些新的分支。应用历史学研究方法,经济社会学强调的是经济史的研究,相应地从历史文献和历史资源中寻找经济社会学要素。因此,应用历史学方法形成的经济史研究是经济社会学要关注的问题之一。在经济社会学成长过程中,一些理论,如数据、分析、模型等构成了经济社会学的理论分析层面。特别是一些经济学家更加强调数学在经济中的应用,本来这些数据只是进行经济社会学研究必不可少的工具,如果一味陷入到数字分析中,则经济社会学即失去了社会意义。分析是经济社会学的一个特点,但也只是为经济学服务的。社会学方法在经济社会学中的应用是最广泛的。从现实生活的各个要素到社会学方法在经济社会学中的应用,处处展现了社会学的影响。经济社会学不同于一般社会学的地方在于,通过社会各个因素的互动以及与经济的关系,对经济问题进行更为深层次的剖析。与社会学方法的应用相应形成的经济社会学成果带有非常明显的社会学特点,在体系上也是具有社会学特征。这一部分内容同样立足于数据分析,同样也有实验,还有相应的社会调查等。社会学方法应用形成的成果是经济社会学的核心问题。与核心问题相关的体系经济社会学的核心问题是经济与社会的关系,这是公认的事实。在这一问题的延展下,具体是如何展开对经济与社会关系的考察,以及采取什么样的视角和方法进行考察,这对于经济社会学的体系会造成什么影响。美国经济社会学的奠基人尼尔•斯梅尔瑟在《经济社会学》中对于经济社会学是这样界定的:“经济社会学就是运用社会学的基本参考框架、变项和解释模型,研究同稀缺物品及服务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有关的复杂行为。”[2]51在这个最为认同的解释中,经济社会学的原初意义就是利用社会学方法处理经济学问题。同时,我们也意识到冠名以经济社会学的各种著作中,在研究领域上并非是利用社会学方法考察经济问题这么简单。以“新经济社会学”为例,传统的关于社会的分类显然不能适应新的研究,因此,“首先关键的任务,乃是区隔出经济学与社会学的差异,并藉此建立自身的理论原则与论述的正当性。”社会的新变化以及理论的不成熟为经济社会学的核心问题带来了新的困扰,无论是旧经济社会学,还是新经济社会学,都不断完善自身的理论,并与社会接轨。经济与社会的关系,这一经济社会学的核心问题之所以难以细分,从其历史发展来看,实际上展现了经济社会学自身不断完善的过程。在面对社会不断变迁以及新经济现象层出不穷、日益复杂的情形,经济社会的理论远远落后现实,这也造成了学科发展的局限。从体系上而言,经济社会学首先是从理论上确定方法,然后才确定学科范围的。目前,经济社会学的体系化的确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经济社会学的体系化仍然是一个非常模糊的问题,因为它仍然处在不断发展中,而不像其它的经济学在研究对象、研究范围、研究方法方面都已经定型。在经济社会学体系化的构建中我们需要明了几个问题:(1)经济社会学的体系化是围绕经济与社会关系而展开的,因此,其体系化也必然与这个核心问题相关,所有的落脚点都是为了阐明经济与社会的关系。至于利用社会学分析的非经济现象,虽然被认为是经济社会学的领域,但并不属于经济社会学的基本体系。(2)对于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进行阐释而衍生出来的一些新知识,包括在应用的方法上,有时存在着矛盾的倾向。我们应注意到,社会学同样可以应用数学解释经济,这是不矛盾的。经济学高深的理论必须要同社会实际相结合才能突出经济社会学的内涵。(3)经济社会学的体系化乃是随着时代和社会发展而不断前行的,旧的社会经济学为我们提供了可以横向了解体系的方面,同时,我们看到这与现代的经济发展状况存在很大差别,新经济社会学在某些方面补补了这方面的缺陷。面对日益复杂的社会问题,决不能仅仅局限于社会学领域,毕竟经济社会学所谓的社会不是和社会学的社会有所不同。(4)经济社会学中的社会范围非常广泛,因此,还可以从组成社会的因素中找寻经济社会学的各个分支,这对于构建经济社会学的体系化有很大帮助。

作者:徐红霞 单位:烟台职业学院

篇9

刚才市财政局吕丙局长对乡镇新的财政体制进行了说明,我再就乡镇财政工作谈几点意见,供同志们参考。

一、了解全局

财政是经济的杠杆,反映着一个地方经济发展的形势和趋势,作为我们分管领导应了解全局。一是我们的建设任务很重。我们现在正处于大发展时期,大发展需要有大支出,只有大支出才会促进大发展。工业、农业、社会事业等各项事业都需要资金支持,从而来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二是我们的改革稳定任务很重。从改革看,我们还有180多家企业没有改制,2万多名职工的身份没有置换,事业单位改革还刚刚破题;从稳定看,“企业划归”人员、复退军人、干部、知青等历史遗留问题都需要妥善解决。三是我们的“吃饭”负担很重。全市有1.7万名行政、事业单位人员,仅按2万元/人计算,一年就需要3.4亿元,而我们的财政每年可用资金只有2.9亿元,缺口很大。今年仅因政策性增资、税费改革和教师工资、奖金统发等三项就增加财政缺口1.15亿元。四是我们的基层压力很大。乡镇政府财源少,支出压力大,我们的乡镇领导在这样的情况下来支撑整个乡镇实属不易。这就是我市的一本大帐,了解了这本帐,就了解了我们的财政,就能把握好财力的支配。

二、科学安排

财政是反映经济社会综合水平的窗口,是政权运作的基础。能否科学安排和管理好财政,是一级政府管理经济社会能力强弱的反映。从数字中看思想,从数字中看导向,应该说老的财政体制安排是比较成功的,基本符合*的实际,并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和政权正常运作发挥了积极作用。在此基础上,今年我们出台了新的财政体制,主要体现三个原则:一是要保证“吃饭”。人头经费支出基本得到了保证,特别是压力最大的教师奖金,新体制规定教师奖金由乡镇负责考核发放。市里核拨的2*0元教师奖金是补助,不是基数,教师奖金每年只能增长,不能减少,并且明确要在次年2月底前一次性发放到教师手中。这一块我们是下了很大的决心,一则教师地位重要,二则乡镇压力大。因此,我考虑宁可少上一只项目,多出让一块土地,也要解决这一问题。这一条政策至少在全绍兴市是没有的,市里是下了决心的,也请乡镇(街道)不要怠慢教师。二是分别对待。新的财政体制分平原乡镇、山区乡镇、街道和省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四种类型,分别采取不同体制,区别对待。三是导向正确。新体制突出了经济发展这个主题,乡镇招商引资项目越多,经济发展越快,其可用资金就越多,得到的实惠也越多。

三、培植税源

解决乡镇财政困难,培植税源是关键。乡镇要把注意力、重点和精力放在发展经济上,牢固树立“抓经济发展就是抓税源培植”的理念,根据分税制财政体制要求,理清财源建设思路,加强乡镇财源建设,使乡镇财政有可靠的收入来源。就当前而言,培植财源重点是要搞好招商引资,大力发展园区经济;继续扶持个私经济发展;以工业化思路抓农业,大力发展效益农业;积极发展第三产业等。同时要加强税收征管力度,防止税收流失。

篇10

地方高校,一般地处中小城市,办学历史较短,办学基础比较薄弱,缺少名家和大师、学科实力有限、科研水平较低,专业设置特色不够鲜明,缺乏核心竞争力。2012年,教育部出台了《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意见中明确指出:促进高校办出特色,根据办学历史、区位优势和资源条件等,确定特色鲜明的办学定位、发展规划、人才培养规格和学科专业设置;优化学科专业和人才培养结构,加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力度。显然,新的历史时期,地方高校只有走地方性、差异性的特色发展之路,必须对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及转型升级等进行准确的办学定位,科学地设置、调整和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明确人才培养规格,厘清科学研究及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方向,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才能提升其核心竞争力,使学校得到可持续发展。地方高校图书馆必须面对馆藏资源文献规模小、内容不够丰富、缺乏特色、建设模式封闭以及资金紧缺等制约因素,紧紧围绕学校的办学定位,加强特色文献资源建设,服务学科和专业发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

1.特色文献资源与地方特色文献资源概述

特色文献资源是图书馆针对其用户需求,以某一学科、专题、人物,某一历史时期、地域特点等为研究对象,对文献信息资源进行收集(搜集)、整理、存储、分析、评价,并按照一定的标准和规范进行组织、管理,使其成为该馆独有或他馆少有的资源,是组建网络化图书馆的基石。由于事物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今天的特色,也许到明天就不成为特色。在当今竞争激烈的时代里,要使“特色”得以保持,就必须不断创新改进。

地方文献是指以地域为中心特征的一切信息和知识的载体,是该地区发展轨迹的客观缩影与文化底蕴的智慧结晶,是了解和研究某一特定地区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等各方面历史和现状的主要情报来源。地方文献展现出了一个地域的历史、发展历程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对于推动当地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而地方特色文献是具有一定地域特色的,并具有馆藏价值的某种范围特征的文献集合,与地方高校办学特色有十分密切的联系,它孕育和滋养地方高校办学特色,对地方高校的办学实践,特别是为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服务社会、文化传承与创新有着重要的作用。

2.地方高校图书馆建设特色文献资源的必要性

如今,各重点高校图书馆的文献资料都十分丰富,涵盖范围广,分类齐全,同时对应的网络图书馆文献也浩如烟海。在这一背景下,紧扣学校的办学定位,加强特色文献资源尤其是具有地方特色的文献建设,是地方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发展方向。通过特色文献的建设,能够促使广大师生、本校科研人员及社会用户能够更为方便的查看更全面、更丰富、更专业的信息资源,充分发挥了图书馆文献文献资源的建设效益,促进地方文献资源的社会共享。

2.1突出特色,促进资源共享

现代知识分类名目繁多,文献资源涵盖范围广,地方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不论如何丰富,都无法囊括所有的文献资料,所以,在文献资源建设时,不能小而全,而是需要依据本校的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地域文化、学科和专业特点、人才培养和科研情况进行特色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如广州体育学院图书馆体育资源库及休闲体育数据库,广东第二师范学院的基础教育资料中心中小学教材库[1]、海南大学图书馆以“热”为特色的热带特色馆藏资源库[2]等。特色文献资源库的建设能不仅能够服务培养人才、学科和专业建设,还能促进科学研究、文化创新和传播地域文化,有助于社会资源共享程度的提高,为地方高校图书馆创造了竞争力,建立这些文献信息资源的数据库,能够创造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2节约经费,谋求更好的发展

随着文献规模的迅速增长,加之地方高校办学经费相对紧张,在一定程度上都存在着在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上经费投入不足。地方高校学科专业、培养人才、科学研究等都主要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所以,图书馆资源建设必须有所为、有所不为,必须在现有图书馆文献资源的基础上,建设特色资源库,这是很多地方高校图书馆提高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的重要手段。可见,地方高校图书馆可以根据当地的地域特色,收集具有地方特色的文献资料,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文献资源数据库,节约经费,谋求更好的发展[3]。

2.3图书馆自身发展和数字图书馆建设的需要

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中规定“高等学校图书馆应根据学校教学、科学研究的需要,根据馆藏特色及地区或系统文献保障体系建设的分工,开展特色数字资源建设和网络虚拟资源建设”[4],其色数字资源建设就是一项最根本的工作。因此,地方高校图书馆若要保持其自身的发展,真正体现其“文献信息中心”的作用,就必须有针对性地开展特色资源数据库的建设工作。图书馆文献资源的建设是一项需要整个院校图书馆界和在校师生共同参与和推进的系统工程,尽管目前也有一些地方高校图书馆建设了一些综合性的数据库,但特色数据库却很少。因此,地方高校图书馆在文献资源建设中,需要开展有自己特色资源的数字化建设,为读者提供既有针对性、特色性,又有完整全面的综合,这也是我国地方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趋势。

3.地方高校图书馆特色文献资源的建设现状

笔者所在的学校有近四十年的高等教育办学历史,在地方文化尤其是汉水文化(包括武当文化)研究方面,在全国享有较高的声誉,图书馆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就针对特色文献的建设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大力开展地方特色文献建设,并获得了一定的成果,已有很多特色文献已经开始陆续投放到图书馆网站,网站上也有为读者提供的远程检索功能。然而,地方高校图书馆在很大程度上同我校一样,在获得一定成果的同时,在特色资源建设上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3.1特色文献资源建设规模小

地域特色文献资源是指具有一定地域和历史人文特色,与地方政治、经济、文化息息相关的资源,就我国高校图书馆地域特色数据库建设情况来看,具体包括地方文献、文化、人物等各个方面。目前,各地方高校图书馆都有一定的特色文献资源,但建设规模小,投入共享平台使用的更少。

3.2缺乏学科专业特色

学科专业特色资源库是指体现地方高校重点学科和专业特色的资源库。由于经费有限,地方高校文献资源建设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无法与重点院校和一线城市图书馆相比[5],很多地方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常常仅限于常规文献,针对学校重点特色学科方面文献的层次和角度不够深入,资源较少,涉及内容也不全面,没有紧密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学校的办学定位及发展特色,缺乏学科专业特色,对学校学科专业建设和发展没有直到应有的作用和支撑。

3.3数字化建设滞后,共享渠道不畅通

地方高校首先由于实行着封闭式的管理,与社会接触较少,进而形成自我封闭的内向型建设模式,资源的共享形式也是基于纸质文献和图书馆展开,导致观念落后,共享意识薄弱,对特色资源共享不积极、不热心;其次是于由于经费和技术原因,致使许多特色地方文献资源如珍贵图片、照片、地方支柱产业技术资料等没有及时进行数字化,也缺乏对非文本对象的深入组织、描述、检索和可视化利用;第三,由于机制体制等制约,致使资源主要在校内使用,大多没有对外开放和共享。以上各种原因,导致地方高校特色文献资源数字化建设滞后,共享渠道不畅通,不能充分发挥特色文献信息的作用。

4.地方高校图书馆特色文献的建设建议

在社会需求不断发展变化的新形势下,针对地方高校图书馆如何根据学校的办学定位、学科和专业发展、人才培养目标及科学研究领域,充分利用现有优势地域特色,建设有学校和地域特色的文献资源,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4.1重视图书馆传统领域特色的建设

在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过程中,应将地方特色放在优先而重要的位置,从而将学校的人才优势和科研优势转化为服务地方经济优势,以谋求地方经济和高校的共同发展。所以说,在高校图书馆的建设中,要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和文化特色,加强地方行业产业、技术创新、地方文化等文献的收集,形成地方特色馆藏,展示自己的文献资源优势和特色,扩大社会影响力,拓展地方高校图书馆的生存空间。

4.2重视重点学科和专业特色文献建设

重点学科和专业是高校特色发展的关键所在,地方高校必须要依据学校重点学科和专业,确立图书馆特色资源建设重点,以学科发展和教学需要为文献建设的基点,确定重点学科及优势专业文献的收藏范围,文献的层次定位要适应地方高校学科建设和教学的要求,使得文献的基本部分在学术水平方面与教学工作和科研工作相适应,而重点学科文献的收藏力求做到全面系统,而对相关学科文献的收藏要有所选择,做到以点带面,重点学科内容突出,涉猎面宽且精炼,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学科文献体系和有突出特色的文献结构框架[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