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经济建设范文

时间:2023-09-18 17:59:4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社会经济建设,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社会经济建设

篇1

    【论文关键词】意识形态;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一、社会意识形态与经济建设的关系 

    意识形态是一个含义丰富的概念,意识形态同样适用于辩证唯物主义社会观,意识形态是随着社会物质发展变化而变化的。意识形态能直接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意识形态作为一种成熟的思想理论体系,其主要特征就是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所谓实践性就是指它来源于实践,在实践的基础上产生,并能反过来指导实践,为人们从事实践活动提供科学的指导,从而引领人们的实践活动向更高的层次发展。社会意识形态的这种实践性反映其对经济发展所起的积极作用时,就是它能够直接促进经济发展。 

    经济建设丰富和发展了社会意识形态。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工业为龙头,通过更新设备,加快技术引进、消化和创新,拓展产业链,发展各种特色产业,不断提升总体竞争实力。通过实施“东北振兴”,“西部开发”、“中原崛起”等经济建设战略,不断增强地区经济发展实力,提高了全国的财政收入和居民收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平稳发展,实现了GDP数值的较快增长,但在一些经济高速增长地区出现了资源枯竭、生态破坏、环境污染、贫富两极严重分化等问题,产业结构单一,经济发展对资源过度依赖等问题制约着发展可持续。由此可见,仅仅追求GDP的高速增长,并不能解决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在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框架下,中国经济发展形势和迫切需要解决可持续的问题。迫切需要社会意识形态的理论思想指导经济发展。这就需要党和政府创造性应用和发展马克思的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适应的理论。由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并不只是一种单纯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方式的改变,而是政治、经济和文化的深层次变革,突出的表现是从经济开始,再逐步向社会和政治领域渗透。 

    二、社会意识形态建设对经济建设作用 

    1.社会意识形态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导向作用 

    引领经济建设方向,推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作为社会意识形态存在的,并为全体人民共有的。因为它是人民共同拥有的认知体系,所以它有助于人民彼此达成认识上的一致与行动上的统一。而处于党政地位的意识形态都是与对经济制度特别是对交换关系的正义或公平的判断联系在一起,目的在于说服人们相信现存的经济规则是与正义共存的。成功意识形态的制度变迁和经济改革会促进经济增长。社会意识形态可以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提供制度解释和价值支撑,使人们从内心认可经济建设中各种财产关系的合理性、交换关系的公平性以及分配关系的正当性,强化人们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各种规则的“认同感”,以减少体制在转轨及制度在实施过程中的摩擦费用,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又好又快地发展。从一定意义上讲,社会意识形态是一种节约机制,这种机制是由意识形态的基本内容决定的。 

    2.社会意识形态建设为经济建设发展提供动力 

    经济建设的客观进程与社会意识形态的发展有着密切关系。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产生、发展进行分析可以看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与社会意识形态之间是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特别是在十五规划以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出现重大飞跃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进程在本质上与社会意识形态具有目标的一致性、发展的互动性和价值的契合性。虽然国家处于全面经济振兴阶段,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面临着重重困难,迫切要求社会意识形态理论上的发展和创新。人民思想意识的更新和社会的不断变革对社会意识形态提出了全新考验。应对这些考验,需要各级党政组织从自身做起,为推进经济建设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社会意识形态不断解放思想,打破因循守旧、平凡干事的思维方式,在具体工作中敢闯、敢试、敢争;坚持开放创新,摒弃落后的体制机制,以敢于担当、追求卓越执政理念,以战略思维和世界眼光审视自我、谋划发展。并对全国总体格局进行了正确判断和分析,提出了新的理论概括。特别是在基本认清了走新兴工业化道路发展大势,总结过去经验,汲取历史教训,抓住历史机遇,实现了社会意识形态的理论创新。 

    3.社会意识形态推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之文化建设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是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建设之重点。在经济全球化步伐日益加快的今天,各国文化软实力的竞争更趋激烈,其中的文化产业竞争又是文化软实力竞争的重要载体。文化,是一个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源泉;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综合竞争力的内核;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文化看似无形,但对经济发展的引领、鼓舞、凝聚和保障作用是现实而且巨大的。 

    文化发展问题事关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必须要高度重视和切实加以解决的。大力推进文化产业发展既是社会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意识形态建设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发展都取得了很大成绩,特别是党的十六大、十七大以来,我国社会文化建设事业受到高度重视,文化氛围更加融洽和谐,文化创新更加活跃,文化产品日益丰富,文化建设与政治、经济、社会建设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已经形成,从而有力地推动着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进程。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走过了30多年发展历程。30多年来,中国人民走出困境,夯实了发展基础,并积蓄起了强大的发展势能。而当前,中国经济建设已经进入了一个跨越发展、推进全面转型的历史新阶段。新阶段更加突显的新特征、新任务是加速发展,释放后发优势,在这个“经济建设升级”跨越发展的进程中,“文化兴国”应势而生,深入挖掘我国丰厚的文化底蕴,改造或摒弃那些原有的落后文化,加快构建具有鲜明特色的现代城市文化,培育和弘扬具有先进性、时代性的“民族精神”,并使之成为引导、凝聚和激励全国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 

篇2

【论文关键词】意识形态;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一、社会意识形态与经济建设的关系 

意识形态是一个含义丰富的概念,意识形态同样适用于辩证唯物主义社会观,意识形态是随着社会物质发展变化而变化的。意识形态能直接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意识形态作为一种成熟的思想理论体系,其主要特征就是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所谓实践性就是指它来源于实践,在实践的基础上产生,并能反过来指导实践,为人们从事实践活动提供科学的指导,从而引领人们的实践活动向更高的层次发展。社会意识形态的这种实践性反映其对经济发展所起的积极作用时,就是它能够直接促进经济发展。 

经济建设丰富和发展了社会意识形态。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工业为龙头,通过更新设备,加快技术引进、消化和创新,拓展产业链,发展各种特色产业,不断提升总体竞争实力。通过实施“东北振兴”,“西部开发”、“中原崛起”等经济建设战略,不断增强地区经济发展实力,提高了全国的财政收入和居民收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平稳发展,实现了gdp数值的较快增长,但在一些经济高速增长地区出现了资源枯竭、生态破坏、环境污染、贫富两极严重分化等问题,产业结构单一,经济发展对资源过度依赖等问题制约着发展可持续。由此可见,仅仅追求gdp的高速增长,并不能解决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在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框架下,中国经济发展形势和迫切需要解决可持续的问题。迫切需要社会意识形态的理论思想指导经济发展。这就需要党和政府创造性应用和发展马克思的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适应的理论。由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并不只是一种单纯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方式的改变,而是政治、经济和文化的深层次变革,突出的表现是从经济开始,再逐步向社会和政治领域渗透。 

二、社会意识形态建设对经济建设作用 

1.社会意识形态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导向作用 

引领经济建设方向,推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作为社会意识形态存在的,并为全体人民共有的。因为它是人民共同拥有的认知体系,所以它有助于人民彼此达成认识上的一致与行动上的统一。而处于党政地位的意识形态都是与对经济制度特别是对交换关系的正义或公平的判断联系在一起,目的在于说服人们相信现存的经济规则是与正义共存的。成功意识形态的制度变迁和经济改革会促进经济增长。社会意识形态可以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提供制度解释和价值支撑,使人们从内心认可经济建设中各种财产关系的合理性、交换关系的公平性以及分配关系的正当性,强化人们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各种规则的“认同感”,以减少体制在转轨及制度在实施过程中的摩擦费用,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又好又快地发展。从一定意义上讲,社会意识形态是一种节约机制,这种机制是由意识形态的基本内容决定的。 

2.社会意识形态建设为经济建设发展提供动力 

经济建设的客观进程与社会意识形态的发展有着密切关系。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产生、发展进行分析可以看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与社会意识形态之间是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特别是在十五规划以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出现重大飞跃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进程在本质上与社会意识形态具有目标的一致性、发展的互动性和价值的契合性。虽然国家处于全面经济振兴阶段,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面临着重重困难,迫切要求社会意识形态理论上的发展和创新。人民思想意识的更新和社会的不断变革对社会意识形态提出了全新考验。应对这些考验,需要各级党政组织从自身做起,为推进经济建设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社会意识形态不断解放思想,打破因循守旧、平凡干事的思维方式,在具体工作中敢闯、敢试、敢争;坚持开放创新,摒弃落后的体制机制,以敢于担当、追求卓越执政理念,以战略思维和世界眼光审视自我、谋划发展。并对全国总体格局进行了正确判断和分析,提出了新的理论概括。特别是在基本认清了走新兴工业化道路发展大势,总结过去经验,汲取历史教训,抓住历史机遇,实现了社会意识形态的理论创新。 

3.社会意识形态推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之文化建设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是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建设之重点。在经济全球化步伐日益加快的今天,各国文化软实力的竞争更趋激烈,其中的文化产业竞争又是文化软实力竞争的重要载体。文化,是一个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源泉;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综合竞争力的内核;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文化看似无形,但对经济发展的引领、鼓舞、凝聚和保障作用是现实而且巨大的。 

文化发展问题事关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必须要高度重视和切实加以解决的。大力推进文化产业发展既是社会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意识形态建设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发展都取得了很大成绩,特别是党的十六大、十七大以来,我国社会文化建设事业受到高度重视,文化氛围更加融洽和谐,文化创新更加活跃,文化产品日益丰富,文化建设与政治、经济、社会建设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已经形成,从而有力地推动着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进程。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走过了30多年发展历程。30多年来,中国人民走出困境,夯实了发展基础,并积蓄起了强大的发展势能。而当前,中国经济建设已经进入了一个跨越发展、推进全面转型的历史新阶段。新阶段更加突显的新特征、新任务是加速发展,释放后发优势,在这个“经济建设升级”跨越发展的进程中,“文化兴国”应势而生,深入挖掘我国丰厚的文化底蕴,改造或摒弃那些原有的落后文化,加快构建具有鲜明特色的现代城市文化,培育和弘扬具有先进性、时代性的“民族精神”,并使之成为引导、凝聚和激励全国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 

篇3

关键词:道德建设

市场经济

应然选择。

市场经济是一种市场力量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模式,能够使人的积极性和创造精神得到充分发挥。同时市场也是有缺陷的,市场失灵、利益冲突是市场经济无法避免的,因而需要一定的社会规范加以约束。道德作为人们社会生活的价值导向和行为规范,能够完善市场经营秩序和竞争秩序,对市场经济起到规范化、秩序化的作用,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政府调控下的市场经济模式。我国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传统道德面临着极大挑战。我国要及时构建适应并服务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体系。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道德建设问题的实然表现。

(一)道德失范问题的出现。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引发了利益主体多元化以及道德观念多元化,传统道德与社会生活的矛盾、不同利益主体间的矛盾逐渐出现。同时,市场经济具有利益驱动性,能够激发人们对利益的追求,这其中既包括合理的利益,也包括不合理甚至非法的利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不够完备,市场规范在某些方面还存在缺失,道德约束力弱化,经济行为过度凸显自利而忽视道德规则造成道德缺位或错位,出现了严重的道德失范现象,这些问题表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道德建设亟待加强。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急需道德建设为市场经济及其发展提供正确的价值引导,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二)市场经济与道德建设的“双向需求”

现实中,市场经济发展与道德建设是一种“双向需求”、相辅相成的关系。一方面,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同市场经济的现实要求相适应。道德是一定社会经济基础的反映并为之服务的。市场行为主体要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范,在全社会范围培育良好的经济信用和商业环境,协调经济发展,避免行业间的恶性竞争。道德在现代经济体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承担着调节市场经济社会各种内在矛盾的任务。另一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也需要同社会主义道德导向相吻合。市场经济作为一种资源配置的手段,在不同价值观引导下会形成不同的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应该有自己的价值导向和目标需求。市场经济具有逐利性、自发性和盲目性,容易导致金钱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社会问题,需要道德原则的约束。合理健康的道德信念和规范成为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道德建设的原则解析。

(一)诚信原则。

诚信原则是我国传统道德体系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对我国的经济生活产生持续影响。营造市场经济条件下良好的道德生活,人们需要相互信任的关系。所谓“诚信”,就是在经济活动中,不以坑蒙拐骗等欺诈手段和假冒伪劣产品从对方那里谋取不正当的利益。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一度出现严重的诚信危机,主要是由于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而导致的信息不对称造成的,这种风险难以通过制度设计避免,因此需要依靠市场主体的道德自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诚信作为一种无形资产,是企业良好社会形象的重要内涵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龙静云,2002)。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必须要构建以诚信为重点的道德体系,增强公民的诚信意识,培养公民的诚信品质,营造人人讲诚信的社会环境,来维系市场经济的有序运行。

(二)公平原则。

公平是造就良好社会秩序和道德风尚的关键。公平作为一种价值尺度,要求人们按照特定的道德规范调解社会关系,从道德角度评价人们的行为。彼得·科斯洛夫斯基指出所谓“公平”,“就是人们在社会关系中的行为、习惯的道德的实施,每一个人都应得到属于他的权利”。这里的公平是同市场经济中等价交换的原则相适应的基本要求。“商品是天生的平等派”,这就决定了市场竞争是平等的竞争。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既要遏制贫富两极分化的趋势,也要改变平均主义的观念,清除“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的“大锅饭”现象,把市场经济的竞争精神与社会主义的共同富裕结合起来。既不能一味强调公平优先、兼顾效率,也不能一味强调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而是要在动态发展中实现二者的统一。我国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当效率与涉及重大原则的社会公平问题相冲突时,效率应服从社会公平,这也就意味着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冲突时,个人利益要服从集体利益。这也是集体主义的重要体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以人为本”就是“以人的权利为本”,这意味着每个人都享有普遍且平等的权利,都应受到尊重。允许一些地区、一些人先富起来是为了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每个人都拥有分享社会财富的权利。

(三)利益兼顾原则。

道德的本质是利己与利他的关系问题。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市场经济道德应该兼顾自利和他利。在追求和实现个人利益的同时,考虑和顾及他人的利益,增进国家和集体的利益,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市场经济必须以不同的经济制度作为载体,从而决定着市场经济所内生的互利主义必然向个人主义一端或向集体主义一端倾斜”(陶德麟,1999)。人们对利益的追求成为市场经济的基本动力,但是如果市场行为主体只考虑“利己”不考虑“利他”,不顾其他行为主体的利益,市场经济将无法进行下去。我国是一个传统的礼仪之邦,传统道德信奉的是“克己”、“重义轻利”,严重抑制了人们对利益的天然性的追求,不利于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在目前的社会转型时期需要道德的影响力调节个人的逐利行为与整个社会的整体利益协调一致。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扬的应该是理性的自利。

转贴于

每个人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也必须接受社会理性的引导,重视法律和道德的制约,实现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高度统一。在不得损害他人利益的约束下,实现自利最大化的行为才是道德的。

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人民当家作主,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国家利益在根本上具有一致性,这为集体主义精神的弘扬提供了前提。个人是集体的一分子,利己更要利他。集体主义将利己与利他相结合,既把社会集体利益摆在首位,同时又充分肯定和保障个人利益的合理性,努力把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统一起来,实现义与利的结合,促进社会和谐与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指出:

“既然正确理解的利益是整个道德的基础,那就必须使个别人的私人利益符合于全人类的利益”。这里的“全人类的利益”就是自利和他利的道德因素的统一,就是集体利益的体现。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道德建设的应然选择。

(一)道德建设与现实国情的结合。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的道德建设既要反映市场经济伦理道德的一般特征,又要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客观现实吻合。首先,道德建设应该正视和承认经济主体追求自身利益的正当性,形成通过正当途径获取权益的道德观念。社会主义并不反对人们对物质利益的正当追求,而是反对极端功利主义。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维护个人财产权益的道德共识,同时使个人通过努力后的收益同社会收益相匹配,从而提高个人参与经济活动的积极性。其次,在承认个人权益的基础上,弘扬集体主义精神,使利己与利他统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另外,道德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必然受着社会历史条件和人类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斯密在《国富论》中就曾指出:“良好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将能够给那些既有益于个人完善又有助于其他人幸福的品质提供培养和发挥作用的环境,同时,又能够有效地控制那些损人利己的恶劣品质和行径”。因此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推进需要整个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方面的不断向前发展。

(二)“道德人”与“经济人”的统一。

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作为实践主体的人不仅处在一定的物质利益关系中,而且也处于一定的精神关系中。在市场经济中,由于存在各种利益关系,实践主体的价值定位往往是个人本位,使“经济人”趋向于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对于这类弊病,必须借助于“道德人”的培养才能超越。因此,道德建设不仅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人类自我完善的客观需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建设应该使行为主体达到追求经济利益的“经济人”和追求社会利益的“道德人”的完美统一,在这一基础上所产生的道德激励将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为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奠定基础。市场经济对竞争原则的公正性和遵守规则的严肃性有着更高的要求,只有不断完善“经济人”的交易行为,人们才能逐步培养成守合同、重信誉的良好道德风范。大力倡导社会主义道德观、价值观,提倡文明经商,重视职业道德,讲究社会公德,使社会正气深入人心,形成市场秩序的良性循环。

(三)法治与德治的整合。

市场经济既是法律经济,也是道德经济。没有法律,市场经济的平等竞争将会遭到破坏;同时,诚实守信、公平公正、等价交换等道德规范也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道德建设之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键就在于对市场行为主体的规范。法治与德治的整合是实现社会转型的必要条件,也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

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但在社会转型时期,有关法律的制定和实施又不能完全离开伦理道德的支持。法律和道德是维持市场有序运行的两种基本机制,两者互为条件、相辅相成。法律以强制方式规范市场秩序,是一种他律的手段,具有强制性,是保障市场经济活动的必要条件,往往需要相应的成本;而道德是市场行为主体在道德意识支配下自觉规范和约束自己行为自律的体现,具有自觉性。道德约束的力度越大,对市场经济秩序的影响越大,社会运行的成本就会越低。在实践中,法治是德治的重要保障,也是进行道德教育的手段。德治是法治建设的基础,也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前提。因此,法治与德治的相互协调将共同促进市场经济的建设和发展。只有与社会道德价值相吻合的“良法”,才能被社会成员所认同而产生实际的持续效力。同样,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治体系并发挥应有的功能,就必须有配套的道德体系与之相适应,才能维护市场经济的秩序。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种内含新道德规范的法治经济,需要法治和德治两种手段的结合,行为主体实现“道德人”与“经济人”的统一。道德建设伴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完善而逐步提高,为市场经济发展提供价值引导和道德约束。这一环境下所培育的道德作为内在影响力可以塑造和强化人格的可靠性,作为外在约束力可以抑制不诚信行为的出现。同时,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也将为道德建设铺平道路。

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以人为本,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道德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扬为人民服务和集体主义的旗帜,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引,加强道德建设,才能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最终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23卷)。人民出版社,1972

2.[美]道格拉斯·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三联出版社,1 9 9 1

3.[德]彼得·科斯洛夫斯基,译。伦理经济学原理(中文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4.[英]亚当·斯密,郭大力,王亚南译。国富论。商务印书馆,1997

5.龙静云。以诚信进德立业。江汉论坛,2002(2)

篇4

【关键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信用建设

构建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核心的市场经济建设,是我国坚守的政策标准,其建设成绩与优势显而易见。随着市场经济信用的混乱和缺失,使得市场经济难以得到有效调配。市场经济作为信用经济和法制经济的融合,而诚信的存在更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

一、诚实守信对市场经济的价值

首先,是现代市场构建的基础。信用既属于道德又属于经济,即在诚实不欺诈与守诺的前提下,转手偿还、利息支付之本,从而实现资产使用者、所有者的利益的转换,坚守诚实守信的基准点,实现市场经济道德水平建设。

其次,促进市场经济稳定发展。市场经济属于高效率、高利益经济的载体,而产品生产往往仅追求高价值标准,促使人类的社会主义思想的影响下,产生积极、消极两种心理。总之市场经济不仅能够实现企业结构的改革,还可促进劳动率的有效调动,真正意义上实现产业利益最大化。

最后,实现世界经济接轨的目的。我国自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促使国内经济逐渐向全球经济的转变。在该背景的影响下,诚信作为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不仅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还是实现我国长久立足的根本。

二、市场经济条件下信用建设现状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信用建设还存在较多不足之处,具体包括以下:第一,企业间“三角债”,不利于市场经济稳定运行,我国企业间呈现出的“三角债”状态,促使企业大量资金纳入应收账款,造成企业出现资金沉淀、资金周转出现问题等,部分企业更是受到“三角债”的影响,促使企业出现严重债务负担。第二,银行与企业间存在较大信用危机,目前在生产型的企业运营中,负债已经超过70%,而流通型企业则是达到80%以上,负债特别表现为银行贷款方面。第三,虚拟市场信用相对较低,所谓虚拟资本主要是指:基于构建社会信用基础上逐渐发展形成,缺少社会信用,股票和债券难以顺利发展,从而导致交易无法顺利进行。但是因为我国信用建设存在滞后等问题,在市场交易过程中投机则成为主导行为,从而对虚拟市场造成严重影响。

三、强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信用建设措施

1.加大信用教育力度

通常情况下,以征信为核心的经济国家拥有较高的民众信誉度,但是由于国家信用教育相对比较薄弱,我国应对信用教育进行重点加强,除了应保证信用教育具有专业化特点,对相关信用管理人才进行重点加强,还应对信用教育进行贯彻落实,对社会成员开展信用法规和政策等相关教育,使其真正意识到信用建设的重要性。另外,加强信用法规相关宣传工作,并将家庭、学校作为信用教育重点,确保社会成员可以拥有一定的信誉度,从而构建良好信用氛围,已达到诚信守约目的。

2.真正意识到信用建设长期性与紧迫性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信用属于内在需求,市场经济无法与信用经济等同,市场经济具有良好信用并不是自然形成,而是需要在社会机制的保障下得以形成。与此同时,信用建设主要是受到社会信用限制,信用活动则是与市场经济相关。在信用建设过程中,应尽可能保证信用建设具有艰巨性和长期性,严格按照信用建设相关规律,以信用建设为基础,对信用建设问题给予高度重视,通过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构建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对我国的信用体系进行合理优化。

3.完善信用制度

信用法律制度作为信用建设重要组成部分,对其法律制度进行完善和优化,特别是失信行为的惩治,属于心态系统建设的重要前提。针对失信者应对给予适当的惩罚,为社会发展获取利益的最大化。由于对信用法律制度进行完善,可以利用法律制度进行有效的严惩,能明显制约人们的行为。因此,我国应加大信用制度的完善工作,避免法律制度出现严重滞后现象,确保企业和个人具有较高的信用,为我国信用建设奠定良好基础。

4.政府应明确自身责任

在社会主义信用经济建设过程中,政府部门应高度认识到自身职责的重要性,通过对自身职责的定位,实现市场经济建设的目的。从本质上来讲,市场经济建设,核心特征为政企分离,即政府部门主要作为市场管理者的角色存在,而不是以参与者的身份参与至市场经济建设工作。针对此信用管理属于市场经济的核心内容,而其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有利于社会化、市场化信用服务理念的营造;市场行政化与垄断化思想的扭转,属于时展的前提,更是国家针对市场经济信用管理的目的,以此实现专业化与社会化市场经济建设。

四、结束语

总结上文,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信用建设工程相对比较复杂,属于一项涉及范围广、工程量多社会工程,需要社会共同努力,才能更好完成信用建设工作,从而对社会信用机构进行有效完善,为我国社会实现和谐稳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从而促进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阮松孙.如何强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工会思想政治工作[J].企业导报,2016(10):164-166.

篇5

一、会计文化的概念和功能

(一)会计文化的概念

首先,会计作为一种社会活动,文化作为一种上层建筑,都具有社会性;其次,会计作为一种监控、管理、调和手段,它反映了一种社会组织能力;再次,会计作为一个历史发展的产物,它与政治、经济、技术、环境、历史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会计文化首先应该是一种社会文化,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涵:(1)会计文化是一个以“人”为中心,以会计活动为载体的文化体系;(2)会计文化是一个多层面、多元化的文化体系;(3)会计文化是一个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人类学、心理学、伦理学、自然学、历史学、美学、哲学、管理学、文学、行为学等相融合的边缘文化体系;(4)会计文化是具有历史性、综合性、规范性、国际性、差异性、多样性的社会组织文化体系;(5)会计文化是在会计行业中所形成的一种行业管理手段。

(二)会计文化的基本功能

1.导向功能

会计文化能对会计人员的价值及行为取向起引导作用,这主要体现在直接对会计人员的思想、心理、性格、行为起导向作用,使之融会于会计整体的行为之中。这是由于会计文化一旦形成,它就建立起了自身系统的价值和规范标准(制度性、物质性、精神性导向),会计文化会通过积极、明确的导向,把明确的会计目标、强烈的集体意识、合理的会计行为、鲜明的社会责任、可靠的价值观和方法论诸因素渗透到会计管理的全过程,使之更完善、合理、有效。如果会计人员的价值和行为取向与会计文化的系统标准产生悖逆现象,会计文化会对会计人员的行为进行纠正并将其引导到正确的价值观和规范标准上来。良好的会计文化使会计人员在会计实践中无形的接受共同的会计价值观念的引导,并自觉地把这种价值观内化为自身的目标追求,脚踏实地的为实现这个共同价值观而努力。

2.约束功能

所谓会计文化的约束功能是指会计物质文化、会计制度文化、会计精神文化以有形和无形的方式对会计人员的思想、心理、行为、价值观念等所体现的约束和规范作用。会计文化的约束功能包括有形的“硬约束”和无形的“软约束”两种,会计物质文化限制了会计人员的活动,而使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会计制度文化以会计法律、法规章程的形式对会计组织和会计人员起到了约束作用。会计物质文化和会计制度文化对会计人员的约束是刚性的、直接的且具有外部性的,是一种有形的“硬约束”。特别是会计制度文化,它的约束功能通过制定各种约束会计工作的法律、法规而起作用,它运用刚性的制裁手段,强制约束会计人员的行为而使其符合会计法律法规的要求,保证了会计工作顺利高效的进行。

会计活动能够有效的进行,不仅依靠纪律、各项规章制度及生产工具约束会计人员的行为,还通过一种“软约束”体现出来。会计精神文化就是通过共同的价值观、会计精神以及会计职业道德、义务感、责任感、归属感等无形的因素对会计组织和会计人员在行动上和思想上产生制约,这种约束是柔性的、间接的并且只有内化到会计人员的思想和价值中才会发挥作用。这种约束是除了物质式和制度式“硬约束”之外的一种无形的“软约束”。会计精神文化的这种约束弥补了会计物质文化和会计制度文化约束所存在的缺陷,只有“硬约束”和“软约束”两者相结合才共同构成了会计文化的约束机制。会计文化的“软约束”力更有利于会计人员进行自我调节,从而使会计个体目标与整体目标一致。

3.凝聚功能

会计文化的凝聚功能,是指会计文化通过会计人员之共同价值观,增强会计人员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构建会计人员与会计组织之间的融洽关系,使会计组织内部凝聚成一种无形的劲合力量,从而产生一种巨大的向心力,激发会计人员努力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从而使整个会计组织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

会计文化的凝聚功能主要表现在:一方面是对会计人员行为的凝聚力。会计人员作为会计活动中一个核心组成部分,其行为势必与会计组织与环境存在着相互影响。由于会计文化自身所具有的价值取向,在引导会计人员行为的过程中会将所有会计人员的行为聚合在共同的会计行为取向上,从而将会计人员的行为团结一致。另一方面,对会计人员思想的凝聚力。会计人员的行为只是一个表象,实质上支配会计人员行为的是会计人员的思想。会计文化的最终目的是使会计组织和会计人员在思想层面形成共同的目标和价值取向。共同价值观是一种无形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使会计人员的价值观凝聚在会计文化所倡导的共同价值观中,使会计人员产生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从而把分散的个体力量凝结为一个整体的力量,促进会计组织健康、稳定、持续的发展。会计文化有效地将会计行为和会计思想融合在一起,从而推动了会计组织发挥其最大的整体效应。

(三)会计文化建设的目标

会计文化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因而会计文化建设的目标就会呈现一个多层次目标、分阶段目标的阶段。会计文化建设的目标体系包括了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陈兴述(1994)认为“中国会计文化的目标模式应是:以我国传统会计文化为根基,以时代精神和现代会计价值观念为核心,兼容社会文化、民族文化、企业文化和外来文化之精华,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会计现代化要求的开放性会计文化体系。笔者认为,会计文化建设总目标是会计文化建设目标的最高层次,它是以会计物质文化建设、会计制度文化建设、会计精神文化建设为基本内容,兼容社会文化、企业文化之精华,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会计文化体系。通过营造一种奋发向上、团结合作、亲密和睦的文化氛围,使会计人员在会计组织中提升个人职业能力和道德素质,得到归属感、自豪感,实现自身的价值,最终实现会计人员的全面发展。

会计文化建设的具体目标是对总目标的具体化,也是会计文化构成要素的目标,即会计物质文化建设目标、会计制度文化建设目标、会计精神文化建设目标。会计物质文化建设的目标就是通过物质层面的会计文化建设,引进先进的会计工作手段、会计工具、会计技术,营造良好的会计工作环境,从而提高会计工作的效率,降低会计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会计人员的工作和生活质量,为会计文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物质保障。会计制度文化建设目标就是通过制度层面的会计文化建设,建立完善的会计法律法规和会计规章制度体系,建立内部的稽核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保证会计工作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同时,通过强化对会计行为的约束,促进对会计行为的激励,调动会计人员的积极性,塑造良好的会计形象。会计精神文化建设目标就是通过精神层面的会计文化建设,培育一种以诚信为核心,客观公正,积极进取的会计价值观、会计精神、会计心理,营造尊重人、关心人、培养人、团结、进取、勤政、务实的会计人文环境,调动会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从而引导和规范会计人员的群体行为,增强会计组织的凝聚力、亲和力和向心力。

二、中国会计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一)会计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环境的需要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以及人的全面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样,会计的发展也需要和谐的环境。和谐会计环境是指会计的发展处于一种民主法治、公平、诚信、充满活力、健康有序的环境,和谐会计环境的营造离不开会计文化的建设。因为和谐会计文化环境的标准是会计物质文化、会计制度文化、会计精神文化三者之间互为促进,同周围的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法律环境、自然环境、技术环境、教育环境、文化环境能够和谐共存。

会计文化在会计环境的形成和发展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会计环境的发展变化也会引起会计文化的变迁。建设“以人为本”的会计文化是推进我国和谐的社会文化环境建设的核心,它立足于对人的管理,充分发挥每一位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会计事业的全面发展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实现会计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由于会计人员价值观的不同,社会上才会出现屡禁不止的会计舞弊,而且涉及的经济数据也越来越大,会计文化建设可以加强会计人员对共同价值观的认可,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规范会计人员的行为,维护社会经济安全,减少经济犯罪,促进社会环境的和谐。

(二)会计文化建设进一步丰富了文化的发展

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历史悠久,人类文化长河是由众多的分支文化组成的。而会计文化就是文化发展的结果,它是文化的组成部分,是行业发展成熟的标志。若将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那会计文化就是树枝。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会计文化建设必须融入民族传统文化中去,会计文化同其他分支文化和谐共处才能更好的丰富文化内容。

和平、发展、合作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潮流,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西方的民主政治文化、法制文化、市场竞争文化、科技文化有其一定的优越性,因而,会计文化建设要吸收人类一切优秀的文化成果,使其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形成多元文化相辅相成的互补结构。文化多元化的同时,与此相伴随的是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碰撞,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日益重要。会计文化的建设,是体现法治、公平、诚信、有序的总体要求,是面向时代、立足现实,与中华民族传统的先进文化相承接,与构建社会先进文化要求相吻合的思想文化体系,体现了时展的进步潮流。我国会计文化建设要朝标准化、规范化、现代化、国际化方向发展,但却不能失其民族个性与特色。在提倡将传统优秀文化与渗透高科技、现代管理艺术的西方文化有机结合成一种“完全”文化的同时,要保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个性,只有这样才能从本质上丰富文化的内容。

(三)会计文化建设能够为防范会计风险提供支撑

会计制度文化规范了会计人员,应该“做什么”,“不应做什么”,“如何做”。制度文化越详细,会计人员的行为越标准。监督制度在确保企业经济活动的有效进行,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防止资产流失,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中发挥重要作用。例如《会计法》中规定了职责明确、相互分离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法律基本要求。企业要充分发挥内部审计部门在内控中的防范监督作用,防范差错与舞弊,提高审计效果,可以说内部审计机构是强化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一项基本措施。从这一层面上来说,制度文化的建设是防范会计风险必不可少的内容。会计物质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会计工具的发展。电子计算机己成功地引入到会计领域,形成了会计电算化。会计电算化大大提高了会计人员的工作效率,但从另一方面也带来了会计数据的安全问题。在当今社会,“无纸化”办公还没有完全取代“手工”办公,一些重要的会计资料,比如会计报表,企业战略等资料都涉及到公司的商业机密。因而,对会计工具、会计资料的限制使用是防范会计风险的一项重要举措。会计精神文化的基础是会计诚信。在现代社会经济活动中,经济主体之间的信用关系,往往最先从会计信用关系中体现出来。不管是美国爆发的信用危机,还是中国爆发的失信事件,大多数都牵涉到会计失信。社会各界对会计失信的谴责此起彼伏,它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国家经济决策与实际的经济状况偏离,己经成为一颗“毒瘤”,严重危害投资者的利益,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会计精神文化建设从会计思想、会计精神入手,从会计人员的内心出发,解决会计人员思想的不稳定。

会计文化建设中不论是对会计物质文化的建设、会计制度文化的建设,还是会计精神文化的建设,都是从不同的角度对会计风险进行防范,其最终的目标是一致的。文化的力量,深深地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深刻认识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加强会计文化建设,不仅是丰富会计人员精神生活、提升会计人员思想境界的必要手段,同时也是防范会计风险的有效途径。

(四)会计文化建设有利于促进会计可持续发展

构建会计文化的最终目标提高会计的核心竞争力,促进会计的可持续发展。经济体制改革,引起了会计人员思想观念、思维模式、伦理道德、行为规范和生活方式等的重大变化,这些变化又涉及到会计的科学、教育、文学艺术等各方面。会计的可持续发展,必然要改变会计人员的价值观念,这要求会计人员的文化水平和文化素质要与会计管理的要求相适应。同时,会计文化是同其一定的文明程度相联系、相适应的,会计人员在提高自己的文化程度的同时也是为会计可持续发展积蓄力量。会计工作是所有会计人员共同生存和共同发展的平台,是一个制度共守,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大家庭,会计人员在做好会计工作的同时,自身素质也会得到提高,这也是会计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会计可持续发展的过程就是会计文化变迁、会计文化冲突的过程,是寻求先进、文明的会计文化的过程,是发现自身会计问题、解决自身会计问题的过程。会计文化建设,是高层次科学管理模式的再造,它使各项管理更具人性化、科学化,促进了会计管理由“硬管理”到“软管理”,由“控制式管理”到“支持式管理”,由“被动管理”到“主动管理”的转变。因此,要强化会计文化对会计的积极影响,促进会计改革与发展以适应中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改革需要。

(五)会计文化建设能够提高会计信息披露质量

会计信息披露是解决会计信息供求双方信息不对称的重要举措,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高低取决于会计信息的真实性,而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来源于直接参与人,这种真实性需要会计人员有能力对会计信息进行获取及加工,同时也需要会计人员对这些信息进行披露。会计文化通过实践、会计手段的丰富、会计物质资料创新,从而提高会计人员在工作中的胜任能力,通过责任感、使命感的加强,从而提高会计人员的诚信,可以说,会计文化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理论和会计实践中客观存在的一种现象能间接提高会计信息披露质量。

具体来说,会计文化包括会计物质文化、会计制度文化、会计精神文化。会计物质文化的重点在于会计工具的改进,比如电子计算机的引入,形成了会计电算化。会计工具的改进大大提高了会计数据的处理速度及准确,这也是会计信息披露的前提。会计制度文化侧重于会计行为规范,它规定了会计人员所遵循的行为准则,培养会计人员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的品质,这是会计信息披露的重要环节。会计精神文化则以共同的价值观为基础,当会计人员的价值理念、价值系统与会计的环境相适应时,会计人员就能够做出符合会计需要的行为。同时,会计文化将会计的目标、社会责任内化为会计人员的会计精神、会计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并规范为会计行为准则,它将会计的管理与控制深入到会计人员的思想深处,形成“内控”机制,以“软约束”的方式来提高会计信息披露质量。

三、加强会计文化建设的途径

由上述论述可知,会计文化建设无论对一个企业,还是国家来讲,都具有具体的作用,因此,加强会计文化建设是当前会计行业的一项重要任务。加强会计文化建设,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做好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建设

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建设是会计制度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会计基础工作是会计工作的基本环节,也是会计制度文化建设的重要基础。随着经济发展和会计工作的深入,会计基础工作中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也需要以规章、制度的形式予以规范。因此,对会计基础工作的管理、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会计人员职业道德、会计核算、会计监督、单位内部会计管理制度建设等问题需要做出全面规范,一方面为各基层单位和广大会计人员开展会计基础工作提出要求,加强会计基础明确的目标和具体的努力方向,以此推动各单位的会计基础工作逐步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另一方面,为管理部门管理会计基础工作、监督和检查会计基础工作情况提供政策依据和考核标准,督促各单位不断改进和加强会计基础工作。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会计基础工作中出现了一些问题,这不仅削弱了会计基础工作,影响了会计工作秩序的正常运行和会计职能作用的有效发挥,也在一定程度上干扰了社会经济秩序,对各单位的经营管理和整个市场经济的运行产生了极为严重的消极的影响。

(二)加强会计机构的建设

会计机构建设的内容除了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中的规定以外,还包括了会计机构的组织形式、会计工作的领导体制、会计人员管理体制等。通过会计机构建设,可以在会计工作环境和内部分工方面对强化会计职能起到促进作用。会计机构建设是会计工作规范建设的实施机构,它对会计人员的工作起到了监督作用,是会计人员自律的约束机构。会计机构一方面执行了组织的规定,另一方面为了使其他部门执行会计相关制度,就需要会计机构与其他部门进行协调、沟通、宣传。在组织中,会计机构以事后核算反映企业全部经济活动,重视以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事后反馈的核算工作,为所有者和债权人提供财务情况和经营成果信息,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会计机构建设的目的之一是为了确立会计的独立性、权威性,它是会计制度执行的制约机构。

(三)提高会计制度的执行力

会计制度文化建设一方面要对制度进行规定,但重要的是会计制度的执行力问题。会计准则的建设关键在于实施,从某种意义上说,准则的实施比准则的制定更有难度。制度再完善,没有执行力也是枉然。Becker在《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中指出,当预期效用超过时间和其他资源用于其他活动所带来的效用时,一个人才会去犯罪。在会计行业里,很多人都存在着寻租的可能。会计监督一旦弱化,会计寻租行为的成本就会降低,收益空间就会增加,会计人员就会在利益的驱动下背离会计目标,把信息失真的成本转嫁给社会,使资源配置发生偏差。因而,要提高会计制度的执行力,就必须建设高效的会计监管,在会计人员内部形成自律的机制,消除道德风险,同时加大处罚力度,只有行政、民事、刑事三者有效的结合才能提高会计人员的违法违规成本。同时,为了促使会计制度执行力的提高,可以实行“问责制”,建立责任中心,明确责任中心的范围、考核、评价、控制。

(四)加强会计法制的建设

会计法制建设涉及了会计法制建设的机构及内容,同时也决定了会计法制的效力。会计法制建设目的是为会计制度文化提供法律保障,它是一定阶段调整会计工作关系的法律规范文件和制度统一体。没有法律的保证,容易造成会计机构不健全,制度不完备,账目不清,核算不实的混乱现象。会计法制体系是一个多层次,相互制约的完整体系,它的制定涵盖了工业、农业、商业、合同法、财政法、经济法、审计法等。会计法律建设与其他的法律建设有着相互的联系,在法律制定的同时要考虑其对其他行业的影响,不能只考虑本部门的情况,各行业之间要有衔接,而不矛盾。

四、总结

会计文化是社会文化发展的一个分支,其在本质上属于文化的范畴。通过对会计文化建设的分析,了解了会计文化建设的现状,对会计文化建设进行了反思,希望能为我国会计文化建设提供一些帮助和借鉴。

作者单位:

篇6

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知识点

1.怎样认识总体小康?

(1)表现:微观上看:居民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人们的消费已经从温饱型消费,过渡到小康型消费,部分比较富裕型消费迈进。宏观上看:国家整体经济实力大大增强(GDP)

(2)特点: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不平衡的小康

2.全面小康的经济建设目标:P86--87

(1)增强发展的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转变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

(2)全面改善人民生活。

(3)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3.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和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一样,是一种不平衡的发展过程。P87

二、又好又快,科学发展

1.什么是科学发展观?为什么要坚持科学的发展观?

(1)科学发展观内涵:①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②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③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相协调。④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四个统筹P88)

(2)原因:①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②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③片面追求GDP增长会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导致资源短缺、环境污染、收入差距拉大等。

注意:GDP增长并不一定带来经济发展。

2.如何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1)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地位: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

(2)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为什么:①这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②存在问题:投资、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而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低,投资、出口、消费三者关系不合理;三大产业结构不合理;能源资源消耗高等。

措施:①要坚持走中国特色创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内需特别是消防需求的方针。②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3)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地位: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措施:①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②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4)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地位: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

要求: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

(5)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发展差距。

措施:继续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

 

高一政治经济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知识点相关文章:

1.高一政治《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知识点

2.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试题及答案

篇7

【关键词】审计机关,社会运行,构建,研究

我国政府审计机关包括中央审计和地方审计两部分内容,政府审计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就是在该审计体制框架下进行的,因此审计体制对政府审计的有效进行有着重要影响。

一、政府审计体制优点

在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方面我国政府审计体制优势较为明显,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批判性。政府审计要求较为严格主要因为它不承认未经证实和验证的事实,换言之,在审计过程中以批判的态度认真分析审计的各项事宜,加强对经济社会风险的监督和控制。它不是简单的发现问题而是主动的检查和审视,从而针对出现的问题,通过加强管理等手段不断弥补体制漏洞,以此增强经济社会应对多种风险的能力,进而减少给我国的经济损失。

2.建设性。政府审计的主要内容是根据被审计单位出现的问题提出有建设性的应对措施,不断完善被审计单位和相关部门的各项制度。该审计活动由党领导服务于人们,所以审计机关开展审计活动时能够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积极维护国家经济、保证经济社会稳步的发展。另外,政府审计能够有效推动各级部门领导投身于国家经济建设中来,充分发挥其治标、治本的功能。

3.服务性。政府审计的服务性质主要体现在其能够满足国家经济发展需要,并能站在较高的层面上扩展服务范围,从而履行党和政府赋予的服务职能。从整体上来看政府审计活动,需认真执行法律规定的职责,牢牢把握审计目标,保证国家经济和人民的利益不受侵害。从中能够看出政府审计代表国家的意志,不但有法律赋予的相关职责,而且还具备清晰的服务对象,因此能够显著提高服务的质量和效果,为国家经济的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4.宏观性。政府审计在治理国家上发挥重要作用,代表着国家行使相关的职能,这也决定了它从宏观出发的特点,即在日常的工作中应从整体的角度出发,围绕党和政府工作的重心,为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作出突出贡献。同时,政府审计在国家经济发展中起着良好的警示作用,能够及时的发现被审计机构和部门存在的不良问题,而这一功能的实现也是占在社会经济全局的角度分析的。

5.开放性。政府审计具有开放的特点其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首先,围绕党和政府的工作重心,放开审计产品的供给市场,根据市场发展需要审计机关有选择生产和开放相关内容;其次,政府审计注重过程的开放,即从事的审计活动会自觉的接受来自社会的监督;再次,为了达到较好的监督效果,审计资源也要求开放;最后,开放审计结果,认真履行和完善审计制度要求。

上述介绍的政府审计特点具有较强的优势,在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在实际的工作中应认真的落实,并将其体现到审计过程的各个环节中去。

二、政府审计维护国家经济机制构建

当前审计制度框架下,设计和构建维护国家经济审计制度使审计活动不断的科学化、常规化和制度化,是审计机构应高度重视的问题,概括来看构建维护国家经济安全体制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明确行为依据。行为依据包括法律、历史、理论、现实四方面内容,其中从法律依据来看我国宪法中有所体现即,要求在国务院设立审计机关,负责对国务院以及地方财政收支进行监督。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则将维护国家财政经济秩序以及保障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作为立法的目的,从中能够看出审计机关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是法律赋予的职责,因此应无理由的遵守执行;从历史的依据来看,审计是治理国家不可缺少的工具,在保证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上发挥重要作用。大量史料证明:政府审计将国家安全作为其重要的内容和目标,并和国家的政权进行有机的融合,体现着国家的意志,其能否有效的落实和国家安全有着密切的联系;从理论分析,首先,政府审计发展的重要环节从维护国家经济中体现出来,而且是政府审计发展过程中的必然选择;其次,从预防风险来看政府审计在维护国家经济安全中体现较强的“免疫功能”,这是当今社会经济发展对审计工作的必然要求;从现实角度分析,不管是审计实践还是国内经济发展形势都比较重视政府审计在维护国家经济安全上的重要作用。

2.明确运行路线。当前乃至今后较长的一段时间内政府审计应在真实性与合规性的基础之上,发挥体制优势,推进绩效审计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高效运行,为此应先明确具体的运行路线:根据国家制定的发展方针以及宏观调控政策,开展政府审计工作保证国家重大决策的有效落实,及时反馈发展方针和宏观调控的结果;重视重大民生工程审计,保证民生资金的有效利用,最大程度的保障人民的根本利益,促进社会和谐、健康的发展;重视有关领导经济责任的审计工作,推进相关责任制的有效落实,不断完善和加强责任追究制度建设;审计过程中还应注意环境保护工作的审计,减少经济发展中环境的破坏,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解决经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矛盾,并采取有效措施降低经济和社会发展存在的各种风险,并使其符合国家形式变化;积极推动廉政建设,加强查处和审计力度,营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

3.强化素质管理保障。体制能否发挥最佳的作用和人员的素质与管理有着密切的关系。人员的素质和管理是政府审计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保障,因此应注重提高人员的素质和管理水平,具体需要从以下内容入手。

政府审计的主要职能使其对工作人员素质的要求较高,为了保证政府审计工作的有效落实应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审计队伍,这就需要在实际工作中仅仅围绕审计目标,改变审计人员的传统思维和工作方式,尝试用创新思维解决审计工作中的问题。同时,还应注重引进德才兼备的工作人员,保证其具有较强专业技能的同时,拥有较高的职业道德情操,为审计工作的开张创造良好的条件。

政府审计进行科学管理能够显著提高工作效率,这就要求在审计工作进行的各个阶段注重管理技巧的运用,尤其应善于捕捉工作中存在的细小问题,并能找准问题出现的根源,仅仅围绕审计工作重心,采用灵活的方式进行解决。同时还应更根据不同阶段的工作任务及时调整管理策略,保证管理工作落实的到审计工作的各个过程中。

篇8

关键词:日本 德国 法国 农村社会保障 启示

目前世界上17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社会保障制度,但各国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都与各自历史传统、经济发展水平、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呈现出相当大的差异性,也体现出各自的特殊性。从大方面来看,仍然具有许多相同的地方。本文以日本、德国、法国三个发达国家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为例进行比较1,以期寻找值得我们国家借鉴的经验和启示。

1.日本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日本农村劳动者享有的社会保障项目与城市劳动者大致相同,主要包括社会保险、社会福利、公共援助、农业灾害保险等主要方面。其中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等构成日本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内容。

日本的农村社会保险包括农村医疗保险(也称国民健康保险)、农村养老保险等内容。

农村医疗保险的参保对象主要是从事农林渔业的人员及其直系亲属等没有固定职业与稳定收入的群体。一是“地区保险”缴纳比例为个人年收入的8.5%左右,低收入家庭可减免40%-60%,国库补助保险费的50%;二是护理保险,保险对象为卧床不起或患有痴呆症等疾病而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的患者。主要特点是被保险者个人、国家和地方政府共同出资,由地方政府具体负责实施。作为整个社会保险新的组成部分,护理保险也是一种强制性的互助保险,适用于广大农村的农业生产经营者。

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国民养老金,是由国家立法规定,低有保证、高有限额的强制性的基本养老金。第二层次是国民养老基金制度,为自愿参加的补充养老金。向不满足于第一层次的人提供更高层次的养老保险,第一层次被保险者中除豁免交纳基础养老金保险和加入“农民养老金基金”的人外均可任意参加,可享受税制优惠。第三层次是农民养老基金。是否加入完全尊重农民的个人意愿。此外,还为老年人、残疾人、保险者遗属设立了“老龄基础养老金”、“残疾人基础养老金”、“遗属基础养老金”三类特殊人群的基础养老金制度。

农村社会福利包括老人保健和儿童津贴制度。其中老人保健制度针对70岁以上或者65岁以上卧床不起的老人;儿童津贴针对低收入家庭未满6岁的儿童。对于单亲家庭的儿童的补助年龄则延伸至18岁。

农村公共援助主要是指依据“生活保护法”建立的覆盖全体国民的“最低生活费”保障制度。凡是家庭劳动所得扣除国家规定的各项最低支出标准而收不抵支者,根据需要生活保护者的年龄、性别、家庭成员构成、所在地区类别等有关因素,核定被资助者的最低生活费标准。

为了应付自然灾害给农业生产带来的危害,保障农业再生产的经营稳定,使之适应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日本政府组成了由民间非盈利团体经营,政府补贴和再保险相扶持,中央政府农林水产省、都道府县农业共济组织联合会、市、町、村农业共济组织三级连动的农业灾害保险体系。

2.德国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德国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始于20世纪90年代,向农民和他们的家庭在遭遇各类风险时提供全面的保护,形成了以老年保障、医疗保险、事故保险、护理保险、生育保险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根据《农村社会保障法》的规定,原则上老年保障的对象为所有农民,法定投保人为农场主及其配偶和共同劳作的家属。实行现收现付模式,资金部分来源于投保人,雇主和雇员各交一半,但很大一部分来源于联邦政府的补贴。

农村医疗保险完善于1972年,它的实施降低了农业企业的经济风险,避免农业企业因为某一个家庭成员的一场重病而危及生存。保障对象为农民、共同劳动超过15年的家庭成员和终老财产者。资金筹措采取共同承担经济责任的原则,个人承担一定缴费比例,政府予以一定补助。

农业事故保险设立目的在于为事故受害者提供免费医疗和疗养,使受害者能及早恢复健康和就业能力。保障对象为全体农村居民,包括学生和幼儿园儿童。保险费全部由公家保险机构和企业主承担。

由于农业的特点,德国没有设立专门的农业失业保险制度,而是设立了在农业企业结构发生变化并进行调整时给予援助的制度,即促进停业的农业企业制度,在该规定日期期限农民可以获得企业停业养老金,解决停业期间农民的后顾之忧。

值得一提的是德国农村妇女同所有其他妇女一样享有年金保险以及养育子女待遇和养育补贴。保障了农村妇女的平等权利。另外农民自愿提出申请并经审查后还可获土地补贴、休耕补贴、家畜补贴或干饲料补贴、粗放经营补贴等12项补贴。

3.法国的农村社会保障

法国农业人口很少,但拥有农村社会保障的时间很早。1930年的《社会保障法》就规定农民享有和城市工人一样的社会保险。1964年专门成立了“国家防范农业巨灾风险基金”,以农业税收收入和国家财政补贴对农民面临的不确定风险进行防范。20世纪80年代又专门综合一套系统对不可保的巨型自然灾害进行强制性保险。

法国有一个比较发达的农村社会保险基金系统――农业社会互助金,由“农业互助金管理处”管理,对全部农民实行互助。该互助金系统主要是对农民缴纳的各种保险税进行管理,如疾病、工伤、残疾、死亡、年老、生育、失业、家庭补贴等职业税种,以及一些专门针对农民的附加保险税。农业互助金的外部来源大约占3/4左右,国家予以部分支持。作为投保人,法国农民不仅可以享受国家在财政预算上的支持,还可以享受部分税收政策的补贴。

法国农民分为固定领薪人员(农业雇员及其家属)和非固定领薪人员(农业雇主和农业经营者),两者享受的保险待遇不同。领薪人员可享受农业社会保险、家庭补贴和工伤补贴等一系列社会保险,非领薪人员可以享受农业经营者的疾病保险、家庭补贴和农村养老保险,根据保费缴纳基数不同享有不同的待遇标准。在家庭补贴项目上,两者大致相同,个别项目上有所差别。

4.国外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对中国的启示

从德、法、日三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看,虽然农村社会保障具体内容上有所不同,制度实施及资金运筹方式也各有特色,但它们都具有如下的共同点:一是覆盖面广,且城乡有别。覆盖到所有农村劳动人口及其家属,且城乡之间保持着两种类型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二是保障项目全面。同城镇社会保障一样,农村社会保障涵盖了各种保险,但又考虑到农村劳动者特点,在项目设置上有所侧重。三是建立多层次的农村养老保险体系。各国除基础养老金外,还都设置了补充养老金供有余力者选择,能满足各不同收入层次人口的不同需求。四是建立专门机构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进行管理。管理机构比较发达,管理体制比较灵活。五是法律规范性强,每一项保障项目都有一定的法律法规为依据。六是政府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中承担主要责任,国家参与程度大。

从国外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中,我们可以得到的如下的借鉴:

第一、以救济型为主的社会保障并不能解决市场经济对农民生活的冲击,单纯的民间保障也无法对农民行使起保障责任。强调家庭保障,其实质就是强化土地保障,强化小农经济组织形式,也不利于经济的长远发展。只有以国家为后盾建立起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才能有效化解农村居民面临的各种风险。以往我国过分强调家庭(土地)保障和社会救济形式,但随着城镇化提出的土地回归生产功能的要求、家庭小规模化导致家庭保障功能的弱化,以及社会救济无法解决长期生活问题,原有的保障形式与我国现有的客观经济环境已经不相适应。在政府组织下,构建以社会保险为核心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对我国的社会、经济建设具有积极的意义。

第二、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必须是多层次的。单一层次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既存在财政风险,又难以有效覆盖全体农村劳动者。就养老保障制度来看,发达国家大多已经建立以公共年金(或国民年金)为第一支柱,农民年金为第二支柱,农民个人储蓄计划(或区域性的农民合作保险)为第三支柱的多层次的农民养老保障制度。三个支柱保障重点不同、层次不一、方向有差别。为有效化解农村特有的自然风险,各发达国家都建立了不同程度的农业风险保障体系,还设立了农业特别补贴。我国当前必须大力发展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农民年金和个人储蓄寿险在内的三支柱、综合性、多层次的农村养老保险体系,以满足不同收入层次农民的不同需求。

第三、建立多元资金筹集渠道,以提高社会保障制度抵御风险的能力。多元主体参与原则体现了公平与效率的统一,是现代社会保险制度突出特点之一。极端贫困人口农村化现象2表明,主要依靠农民个体缴费,很难解决当前农村社会保障建设中存在的许多问题,我国还必须增加政府对农村社会保障建设的补贴强度,拓广农村社会保障基金的来源渠道。发达国家中,政府对农民社会保障的补贴比例都在50%以上,如加拿大的农民年金的50%、德国、奥地利的70%、法国的88%、希腊、波兰的90%资金都来自政府补贴。德国农村社会救助资金占食品、农业、林业部总预算的72%,波兰的社会救助补贴占94%,实行普遍保障的澳大利亚、新西兰、冰岛等国资金全部来源于财政补贴。我国政府近几年虽然加大了对农村的扶持力度,但对农村社会保障的补贴还很不足。农村社会保障资金的来源还比较单一,主要依赖于个人缴费和政府补贴,福利彩票收益向农村的拨付也很少。因此,有关主管部门必须增加对农村社会保障建设的政策支持和财政支持,加强对企业、社会、个人捐助农村社会保障资金的引导、支持。

第四、加快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法律法规建设,明确政府在农村社会保障建设中应负的职责。政府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中主要承担从立法、组织实施、资金投入到监督管理全过程的职责。把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实施同政府产业发展政策联系起来,促进农业结构的调整。

注 释:

篇9

关键词:环境监管;指挥中心;应急处置

1引言

建立环境应急指挥中心[1],是为了加强环境监管、预警和应急体系[2]建设,实现各部门数据互联互通、资源共享[3],提高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全面控制和监督环境污染,改善城市环境质量,保障社会经济建设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2 建设思路

2.1 功能分析

应急指挥中心的功能目标是实现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的全方位管理。在事件发生的不同阶段,事件处理的不同层次,应急指挥中心软件系统所需发挥的作用也有所不同。

1)预防

预防是进行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理的基石,其相关工作也是应急指挥中心软件系统的基础。为配合预防阶段的工作,应急指挥中心软件系统在此阶段应具备的功能包括:涵盖重点污染源及危险源的静态隐患数据库;涵盖危险源产生、贮存、运输、销毁全过程的动态隐患数据库;基于静态隐患数据库和动态隐患数据库的事件高发区域管理功能;事件高发区域环境质量的在线监测和视频监控功能;环境模拟仿真功能;社会基础信息数据库(包含人口、建筑、道路、水系、机构等);基础地形地貌数据(GIS方式);气象水文数据;应急处理所需物质和装备的统一管理;一般应急事件基础知识的培训和自我学习。

2)预警

预警意味着突发环境事件应变的启动,其工作重心是尽可能早地获取事件发生的信息,争取事件处理的主动,对预警级别进行有效管理。因此,应急指挥中心软件系统在此阶段应当具备的功能包括:12369环保热线电话以及环境保护网站的集成,拓展环境事件预警信息的来源途径;环境质量在线监测和视频监控异常情况的报警;此阶段的管理包括预警信息的确认、分析及初步级别判定,预警信息的初报,相应组织机构的建立及人员通知。

3)准备

准备阶段的工作主要是在突发环境事件信息基本清晰的基础上,进行事件续报,调动各环境应急救援队伍进入现场,预警公告,进行必要的应急活动和资源调配,为下一步具体的应变工作做好充分的准备。应急指挥中心软件系统在此阶段应当具备的功能包括:预警级别的核实及预警公告的;事件情况的续报;初期应变方案的形成和实施;环境应急资源的调度和指挥。

4)应变

应变工作是应急处理工作的核心,需要针对事件的发生情况做出正确决策和应急处置,力争通过正确的决策,果断的执行,将突发环境事件造成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程度。应急指挥中心软件系统在此阶段应当具备的功能包括:现场处置人员的知识支持;环境应急资源的调度和指挥;突发环境事件跟踪处理;事件发展情况的信息报送和;相关部门的紧急联动;现场处置情况的远程指挥。

5)恢复

恢复部分的工作主要是降低突发环境事件造成的负面影响,做好受灾人员的安置,开展受污染生态环境的修复,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应急响应能力。应急指挥中心软件系统在此阶段的功能包括:应急事件处置情况的分析、评估;应急事件全过程的资料归档及演变分析;修复方案的管理等。

2.2 层次分析

根据人员角色的区别,大体可以将整体应急指挥中心软件系统分为三个层次。

1)指挥中心层次

作为事件应急处理的中枢,利用高性能服务器和数据中心实现环境质量的预警监控,预警信息的综合分析,事件发展情况的跟踪管理,事件处置情况的调度指挥;事件信息的统一报送和,应急方案的辅助决策,相关部门的联合行动。

2)现场指挥中心层次

作为事件现场处理的指挥机构,利用应急指挥车的服务器和数据库,综合收集现场及处置人员的各种信息(数据、视频等)向指挥中心报送,接收指挥中心的指令进行统一部署、实施,能够对周围民众进行广播、警示。

3)处置人员层次

以手持终端设备作为载体向现场第一线处置人员提供污染物性能、危害、处置和防护措施等重要信息的知识支持,并能够将处置人员获取的第一手信息报送至现场指挥中心。

2.3 环境应急事件指挥调度

应急处置功能作为应急指挥中心软件系统的核心,主要应包括资源调度模块、事件跟踪模块、信息上报模块、部门联动模块以及远程指挥模块等。

1)资源调度模块

资源调度模块主要是通过在环境业务车辆上安装车载卫星定位系统,在电子地图上动态显示车辆的具置,从而可以更合理地利用和配置资源,快速指挥环境业务车辆到事件发生地点。

(1)车辆定位与数据转换:按照一定精度解算环境车辆空间位置并转换为能够与GIS电子地图匹配的坐标系统。背景图进行分层显示,方便车辆定位。提供各种GIS图形操作功能,可依据需要选择加载相关图层,并进行图形缩放、漫游、鹰眼定位、信息自动疏密调整等操作,提供道路名称动态捕捉功能,当车辆沿某一路径运动时,或其接近某路口时,系统动态捕捉监控的车辆所经过的道路名称,反映车辆的真实地理位置。

(2)车辆调度:根据突发事件发生地点,确定该区域内所有相关环境车辆的位置。根据管辖区域预先分配以及就近处理原则,调度环境车辆进行违法事件的处理。在车辆调度中根据GIS所确定的最近路径通知相关车辆以供参考。提供道路及路口快速定位功能。方便依据道路名称进行图形快速定位;用户可以在电子地图上,直接通过鼠标操作,测量任意两点、多点的距离,方便车辆调度与管理人员的指挥调度工作。

(3)车辆跟踪:对环境车辆使用点名监控功能,可以在数字地图上实时跟踪、定位点名车辆,察看车辆速度、角度等信息。可选定某一车辆进行目标跟踪显示。此时,在指挥中心的电子地图上选定的跟踪车辆将始终显示在屏幕中,如果车辆行驶到画面边缘,系统将自动进行地图移位,保证对车辆的连续监控与跟踪,并可显示车辆路径。可方便地通过选择车辆编号来显示其目前的地理位置,车辆编号即可从列表中选择又可直接输入。下发的操作指令包括:询问车辆的一次位置信息、询问车辆的一段时间的信息(时间长度可任意设置)、要求车辆以一定的时间间隔自动回报位置信息(时间间隔可任意设置)、监听开启或结束等。

(4)报警监控及调度信息下达:当环境车辆在现场发现违章案件,可通过GPS报警装置发出警报,监控中心根据报警车辆的位置判断该区域是否装备摄像机,如果存在,则启动摄像机监控以协助环境工作人员现场的处理并记录视频数据。车辆调度与管理人员可以向某一车辆发送手机文字短信调度信息或直接电话通知。

(5)历史轨迹记录:对于环境车辆在车辆调度和执法过程中的运行轨迹,系统可以记录连续的定位数据并存储。

2)事件跟踪模块

事件跟踪模块是一个分布式软件程序,分别处于指挥中心层次、现场指挥中心层次以及处置人员层次。能够实现层层信息的级级报送和集中管理,从而让指挥中心的整体决策者随时掌握事件发生状况,及时做出判断决策。

3)信息上报模块

信息上报模块主要是按照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要求,自动形成有关材料,实现预警信息的初报、事件发展情况的续报以及事件完结情况的总结报送。

4)部门联动模块

应急指挥中心软件系统只有能够与环保各级组织进行迅速的连接通信,实现业务协同,方能真正发挥监控指挥的作用,而信息网络则是保证实现这一目标的基本条件,在网络畅通的情况下,应急指挥中心软件系统可不断进行扩充,加强与各级组织各种业务系统的数据交换和协同处理。随着应用的不断开展,应急指挥中心软件系统除与垂直的各级环保部门进行业务协同外,也可实现与各有关政府监管单位的信息交流、数据共享和工作协同,共同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和公众形象。

5)远程指挥模块

远程指挥模块实现指挥中心对现场指挥中心的视频捕捉和交互指挥,一方面可以使整体决策者通过视频信息了解现场状况,另一方面也可以将指令通过视频立即传送至现场指挥中心。

3 结语

应急指挥中心软件系统是整个应急指挥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多部门处理突发重大污染事件的协同工作平台。最终应当建设成为能够对全市主要的环保工作做到实时监控、持续监管和辅助决策,对突发的环境事件做到处理迅速、指挥便利,并能够对重要的环保决策问题进行测算演算、模拟仿真、宏观分析,从而在国内环境管理领域中处于领先地位。

4 参考文献

[1] 张强. 城市突发事件应急指挥系统研究[D]. 武汉理工大学, 2007.

篇10

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推进我区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更好更快的发展,按照市委组织部《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区县领导班子综合考核评价实施办法》的要求,建立和完善我区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责任制,进一步激发和调动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把精力集中到干事创业上来,用心把握、用心工作、用心落实,全面提升我区发展水平。现制定如下意见。

一、实行年度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责任制的范围

各街、局、公司,区委、区政府各部、委、办,区人民法院、区人民检察院,各人民团体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

二、年度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责任制的确定

按照市委组织部确定的考核内容,围绕区委、区政府下达的经济指标、重点项目、重点工程;社会稳定、安全生产和廉政建设等方面确定本单位的年度工作目标、责任、亮点和完成时限。未承担经济社会发展指标的单位,应围绕如何服务促进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确定本年度工作目标、责任和亮点。目标责任的确定要经过领导班子集体研究,上报分管领导审核后报区委组织部,并通报全区。

处级领导干部按照各自职责确定需承担的责任。单位主要负责同志由上级分管领导审核,处级副职分别由本单位、部门主要负责人审核。审核后在本单位内部进行公布,并报区委组织部备案。

责任制目标的内容要实在明确、科学合理、具体量化、操作性强。要瞄准先进区县的发展态势,坚持高起点、高标准、严要求,争创一流。

三、监督考核

此项工作采取季度自查、半年检查、年度考核的方式进行。

1、季度自查:每季度各单位、部门依照单位和个人的年度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责任制进行自查,形成自查报告报主管领导。

2、半年检查:年中,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对年度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进度进行总结分析,进一步明确下一步的工作目标。区委组织部、区人事局组织专项检查组进行重点检查。

3、年度考核:年度考核由区委、区政府统一组织,此项考核作为主要指标纳入年度目标管理考核一并进行。具体考核实施方案另行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