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障碍的心理治疗范文
时间:2023-09-18 17:59:4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睡眠障碍的心理治疗,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脑卒中急性期患者睡眠障碍的发生率很高,且多数睡眠障碍的发生和持续与心理因素有关,如果这种心理因素长期存在,则导致睡眠障碍迁延而形成慢性失眠[1]。因此心理因素对患者睡眠障碍的影响不容忽视。本文对脑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给予了心理治疗,旨在观察其对脑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5月~2015年5月住院的急性脑卒中患者。入组标准:①均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脑卒中诊断标准并经头颅CT或MRI证实;②既往无睡眠障碍、意识障碍及言语障碍;③无严重心、肝、肾疾病;④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评定总分>7分。共入选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其中男27例,女13例;年龄51~82 岁;脑梗死29例,脑出血11例。对照组40例,男26例,女47例,年龄52~80 岁;脑梗死31例,脑出血9例。两组在性别、年龄、原发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1.2方法
1.2.1睡眠质量评定 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定患者的睡眠质量。量表由18个自评条目和5个他评条目构成,18个自评条目参与记分,组成7个成分,包括主观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困难、睡眠药物、日间功能障碍,每个成分按0~3分等级记分,累积各成分得分为PSQI总分,总分范围为0~21分,得分越高表明睡眠质量越差。判断标准:PSQI总分>7分为睡眠质量差。
1.2.2治疗方法 两组均给予常规脑血管病药物治疗,治疗组加心理治疗,1次/d,疗程4w。方法:①认知行为治疗:主要对患者存在的错误认识和不利的应付方式从心理上给予疏导、安慰、支持、鼓励等,以减轻或消除其不良情绪,使患者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疾病,树立信心;②渐进性放松训练:包括抗阻等张收缩、无张力活动和等长收缩,使患者感知到紧张的存在,随后鼓励其逐步放松,促使自律神经活动向着有利于睡眠的方向转化并促使警醒水平下降,从而诱导睡眠的发生。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定患者的睡眠质量。
2 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睡眠评定参数比较,见表1。
表中数据显示,治疗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睡眠参数评定差异明显,治疗组治疗后睡眠质量明显改善;而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睡眠参数评定结果变化不明显。
3 讨论
脑卒中导致睡眠障碍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①与脑卒中损害的部位有关:目前认为和睡眠有关的解剖部位包括额叶底部、眶部皮质、视交叉上核、中脑盖部巨细胞区、蓝斑、缝际核、延髓网状结构抑制区,以及上行网状系统等[2]。如病变部位直接影响到上述结构即可出现睡眠障碍;②脑卒中后神经递质失调:如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和多巴胺等单胺类递质的功能或其受体的功能下降;③社会心理因素:脑卒中并发焦虑、抑郁或其他精神症状,脑卒中后伴发的抑郁情绪与睡眠有较大的关系[3]。认知理论认为,造成人类情绪困扰的来源并非事件或刺激本身,而是人体的认知历程如何来解释这个刺激或事件。每个人的情感或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自身认知世界以及处世的方式和方法决定的。一个人的思想决定了其内心的体验和反应,思想和信念是情绪状态和行为表现的原因。认知疗法就是根据人的认知过程影响其行为和理论的假设,改善不良认知达到纠正不良行为的心理疗法,其目的是协助患者找出僵化、偏颇、悲观的思考方式,提供多样性的、较为切合逻辑的思考方式来处理事件、改变情绪,进而消除情绪的困扰。行为治疗技术实际上是获得、消除和改变行为的学习程序。为了改变患者“只要一躺床上就想事情、情绪低落”这一程序性知识,就需要运用放松训练。放松反应是下丘脑的基本反应,可引起儿茶酚胺分泌减少,使耗氧量、心率、呼吸节律、动脉血流速度及骨骼肌血流量降低。
本结果显示,治疗组通过认知行为治疗后,睡眠参数评定差异明显,治疗组治疗后睡眠质量明显改善;而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睡眠参数评定结果变化不明显,表明心理治疗中的认知行为治疗可改善脑卒中患者的睡眠障碍,与国内外研究一致[4]。国内外很多精神科专家研究发现,入睡前的心理生理唤醒会提高患者在整夜间的基础代谢率,出现更多的片断性睡眠,使患者不能保持正常的睡眠。心理治疗能帮助患者减轻心理负担,消除不良情绪影响,减轻焦虑,促进睡眠。脑卒中患者睡眠质量的改善会促进其肢体功能恢复,减少脑卒中后记忆障碍的发生。因此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应重视睡眠质量,及时给予心理干预,使肢体功能尽快恢复,改善预后,提高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王萱,宋景贵,籍玉红.急性脑卒中睡眠障碍患者心理干预效果评价[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07,13(4):342-344.
[2]苏文智,彭方,陈森福.90例急性脑卒中睡眠障碍患者心理干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2,15(11):22-23.
篇2
关键词: 失眠 外因 治疗
失眠通常指入睡或维持睡眠突发障碍(易醒、早醒和再入睡困难),导致睡眠时间减少或质量下降不能满足人体生理需要,明显影响白天社会功能或生活质量。失眠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症状,发病率高,在各种睡眠障碍中,以失眠最为常见,全球约30%的人群有睡眠困难,约10%以上存在慢性失眠,我国失眠发病率高达40%以上。
1 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 选择2006年6月—2009年12月在我院门诊就诊的失眠患者84例,男35例,女49例,年龄在26~68岁之间(44.4±5.8岁),病程2~72个月(49.3±7.8个月)。诊断标准参考美国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现分析如下。
2 治疗
失眠的基本治疗是消除各种可能的外因。
2.1 非药物治疗 治疗失眠非药物治疗方法有心理治疗,自我调节治疗等。
2.1.1 睡眠卫生教育 规律的工作时间,无论前晚何时入睡,早晨都应按时起床,周末和假日也保持通常的上床和起床时间。 安静、舒适和安全的睡眠环境,保证安心入睡。不在床上阅读和看电视。每日适度规律的运动,但不要在睡前2小时内进行。适度运动可缓和交感神经系统,是改善睡眠障碍的良方。晚餐后不饮酒、咖啡和茶,不吸烟,睡前不要过多饮食;选择合适的晚餐食物。晚餐应多吃清淡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少吃刺激性食物。睡前喝杯加蜂蜜的牛奶,也有助于安眠。
2.1.2 心理治疗
行为治疗:建立良好的睡眠卫生习惯,阻断卧床与失眠之间形成的条件反射,学会精神和躯体放松方法。
睡眠限制疗法:通过缩短卧床时间(但不少于5小时),增强睡眠的欲望,提高睡眠效率。睡眠效率正常值为95%左右。
刺激控制疗法:包括只在有睡意时才上床;上床后不做睡眠以外的事;出现睡意时再回卧室;定时起床;日间不午睡或小睡。逐步建立规律的睡眠。
2.2 药物治疗
2.2.1 苯巴比妥类:镇静催眠疗效不如苯二氮卓类,且安全范围较窄,成瘾性和耐受性均较苯二氮卓类强。
2.2.2 水化氯醛:特别适用于儿童和老年人,儿童口服30~50 mg/kg,成人500~2 000 mg。口服易吸收,约15分钟即可入睡,持续6~8小时。该药不缩短REMS睡眠,醒后无不适感,大剂量可产生抗惊厥作用。治疗失眠,适用于入睡困难的患者。
篇3
纤维肌痛综合征是一种慢性广泛性软组织综合征,发病原因尚不完全明确。目前,很多专家认为遗传、免疫紊乱、感染都可诱发本病。该病的主要症状表现为:
全身广泛性肌肉疼痛。疼痛遍布全身,以中轴骨骼(颈、胸椎、下背部)及肩胛带、骨盆带等处为常见。其他常见部位依次为膝、手、肘、踝、上背、中背、腕、臂、大腿和小腿。大部分病人将疼痛描述为钝痛,痛得令人心烦意乱。
广泛存在压痛点。这些压痛点存在于肌肉、肌腱及其他组织中,往往呈双侧分布,用一定的力量按压这些压痛点时,患者会感觉到疼痛,而正常人则不会出现疼痛。
睡眠障碍、晨僵及认知功能障碍。约90%的病人有睡眠障碍,表现为失眠、易醒、精神不振。即使睡眠时间充足,但精神和体力恢复得也不如常人。有些患者甚至感觉睡眠后比不睡还累。50%~90%的患者有疲劳感,其中约一半患者的疲劳感觉较严重,这种乏力与运动量多少没有关系。91%的病人会出现晨僵现象,一些患者还会感觉全身发僵。大多数患者会出现认知功能障碍,表现为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容易集中、计算能力下降等。也有些患者会出现心理异常,例如抑郁或焦虑。
纤维肌痛的诊断不需要特异化验检查或其他辅助检查,根据以上临床特征即可确诊。需注意的是,全身性疼痛需持续3个月以上才可作为诊断依据。
因纤维肌痛的病因不明,故治疗比较困难,需要多个学科的医疗协作。目前的治疗主要致力于改善患者的睡眠状态、减低痛觉感受器的敏感性。
西医治疗
A消除诱因:避免身处寒冷、潮湿的环境;避免身体或精神疲劳;进行适度的体力活动;避免焦虑与紧张。
B药物治疗:a.阿米替林:该药是一种抗抑郁药,睡前口服对疼痛、失眠、晨僵有明显改善作用。b.普瑞巴林:具有镇痛、抗惊厥作用,对于减轻疼痛、改善睡眠有很好的效果。c.度洛西丁:除了缓解疼痛,对于焦虑、抑郁比较明显的患者有较好的疗效。
C心理治疗:本病多见于青中年女性,临床表现中有明显的心理障碍,医生应耐心解释、指导,注意心理治疗。
D其他治疗:如局部交感神经阻断、痛点封闭、经皮神经刺激、干扰电刺激、磁热治疗等均可尝试。
中医治疗
纤维肌痛综合征属中医痹病范畴,治疗应以安神养血、疏筋通络、活血化淤、行气止痛为主。可用生芪、当归、赤芍、红花、生地、地龙、枳壳、合欢、五味子、夜交藤各15克~25克,水煎服。
篇4
失眠是睡眠障碍中最常见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入睡困难, 或睡而不实, 或时睡时醒, 或醒后不易入睡, 或整夜不得入眠的一类病症[1]。失眠症是指无法入睡或无法保持睡眠状态, 导致第二天白天疲惫不堪, 昏昏欲睡。又称入睡和维持失眠障碍。治疗失眠症, 用心理治疗失眠的方法是不容忽视的。因多数的失眠是由心理因素引起的。作者临床以针刺百会穴、四神聪穴、心俞、脾俞、三阴交、胆俞、阳陵泉、太溪、太冲等 穴, 同时辅以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失眠症 43例, 取得显着疗效。
1 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本组43例均为门诊病例。男18例, 女 24 例, 年龄l7~58岁, 平均41岁;病程 6个月~6年, 平均3~ 6年。43例就诊前均接受过中、西医治疗。排除既往有精神障碍, 智能低下及其他脑病史和严重躯体疾病者。被试者均为无耳聋及严重语言障碍者, 受教育程度均为初中以上。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 由经过培训的 2 名医务人员对患者进行联合检查, 用观察与交谈的方法对43名患者进行检查后, 2名评定者分别单独评分, 然后取平均数, 以保证诊断的可靠性, 治疗前后各评定 1 次。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用于评定被试者最近1个月的睡眠质量, 由19个自评和5个他评条目构成, “0”分为很好;“1”分为较好;“2”分为较差;“3”分为“很差”。在上述的测量汇总的结果为:11例睡眠质量为较差, 32例睡眠质量为很差。
2 针刺治疗
头部腧穴与肢体腧穴并用, 百会穴、四神聪穴为主穴。心脾两虚型配心俞、脾俞、三阴交;心胆气虚型配心俞、胆俞、阳陵泉;心肾不交型配心俞、太溪;肝郁气滞型配肝俞、太冲[2]。各 穴位常规消毒, 选 1~1.5寸毫针, 采用平补平泄手法 , 留针 40 min, id, 连续治疗 4 周 。
3 心理治疗
3. 1 运用认知行为疗法 认知行为疗法就是用心理学方法使患者改变对已、对人或对事的看法与态度来解决心理问题。(1)如,人们的工作压力大, 晚上思绪纷飞, 难以入睡, 久而久之, 每到晚上就怕自己睡不着觉, 但是越是担心失眠越是难以入睡, 人也变得很焦虑。建议有这种失眠症状的患者, 放松心情, 应保持良好的睡眠规律, 睡前想一些愉快的事情, 在不知不觉中进入梦乡。(2)如有人每晚睡觉做梦, 白天会觉头昏脑胀, 进而会认为是多梦造成的自己睡眠不佳, 因而会产生焦虑、担心等情绪反应。时间长了, 就会产生担心睡后会不会做梦的心理, 这样就会导致睡眠不实, 出现失眠。其实, 做梦不仅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 而且是脑的一种工作方式, 有助于记忆、过滤无用信息, 保证正常的效能。梦本身对人体并无害处, 有害的是“认为做梦有害”的心理, 这种心理使自己产生心理负担进而影响睡眠。(3)有些人受到挫折后心情不佳, 情绪低落, 晚上难以入眠。这类人由于一次过失就感到内疚自责, 在脑子里反复重演过失事件, 并懊悔不已。特别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 自责、懊悔越发严重, 大脑神经长期处于幻想与兴奋状态, 自然入睡困难。在这种情况, 应及时调整心情, 并且告诉自己, 事情已经过去, 接受教训就好, 懊悔自责也于事无补。(4)遭到突发事件后, 很多人会不知所措, 即使是很小的事也理不清头绪, 不知该怎样办理, 晚上睡觉时也经常翻来覆去的想对策, 焦虑无助, 结果导致失眠。
3. 2 放松训练 放松训练是指身体和精神由紧张状态转向松弛状态的过程。放松主要是消除肌肉的紧张。因肌肉放松后, 可以增强机体新陈代谢, 使身体的气血运行得以改善, 人体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得到充足的营养, 心神得到气血的滋养, 则失眠得以缓解。放松可以通过呼吸放松、想像放松、先紧张后放松等放松方法。
放松训练的具体方法是:首先应该让自己平静下来, 让患者仰卧, 双眼微合, 先进行缓慢而深的呼吸;然后从头到脚渐进式的全身慢慢放松, 用手或脚的沉重感来体验肌肉的松弛程度。一般能在训练中安然入睡。
3. 3 正确认识睡眠 人在清醒一定时间后, 大脑会自动进入睡眠状态, 不必为睡眠减少过度担心。不要过分强调睡眠长度, 主要白天不感觉疲劳就可以。有了睡意再上床, 不要希望通过早睡增加睡眠时间, 入睡前形成正常的睡、醒节律。进行必要的体育锻炼, 如每天打太极拳等。
4 疗效评估及结果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评分得分的改变:总分< 1为痊愈 (17例, 占 39.53%), 减分率>5O%为有效(26例, 占60.47% )。本文结果显示, 失眠症患者经针刺与心理认知行为疗法综合治疗后, 有效率达 100% 。
篇5
关键词:功能性胃肠病;睡眠质量;情绪障碍;多中心
FGID是一组表现为慢性或反复发作以胃肠道症状为主的综合征,诊断FGID必须排除消化性溃疡、胃肠道肿瘤等器质性疾病。发病年龄多在 20~50岁。在胃肠门诊中发生率为42%~61%。FGID患者存在心理障碍,常伴有失眠、焦虑、抑郁、头昏、易疲劳、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我们采用多中心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消化科门诊就诊符合FGID诊断的918例患者进行现场填写调查表,以了解FGID患者中不同消化道症状与睡眠质量、情绪障碍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采用多中心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消化科门诊就诊符合FGID诊断的918例患者进行现场填写调查表。对符合FGID患者进行PSQI睡眠质量量表、PHQ-4 患者情绪问卷、Zung 氏焦虑量表、Zung 氏抑郁量表填写。入选标准:年龄18~65周岁,本次入选前1年内行胃镜或B超检查,无胃或肝胆胰器质性疾患,符合FGID罗马Ⅲ诊断标准。
1.2统计学方法 资料采用SPERAMAN相关分析,组间差异分析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P
2 结果
2.1一般情况分析:918例FGID患者,女576例,占62.7%;男342例,占37.3%,患者平均年龄(49.87±11.49)岁,病程(10.54±12.10)月。
2.2全部918例FGID患者中,睡眠障碍、情绪障碍分别为679例(74%)、593例(64.6%)。焦虑、抑郁分别占437例(44.3%),511例(47.6%)。既有睡眠障碍又有情绪障碍占511例(55.7%),只有一项障碍占250例(27.2%),既无睡眠障碍又无情绪障碍占157例(17.1%)。
2.3全部FGID患者中功能性消化不良占870例(94.8%),肠易激综合症占340例(37%)。既有功能性消化不良又有肠易激综合症占292例(31.8%)。餐后饱胀不适为742例(80.8%),上腹疼痛综合征531例(57.8%),既有餐后饱胀不适又有上腹疼痛综合征403例(43.9%)。
2.4功能性消化不良、上腹疼痛综合征、餐后饱胀综合征、肠道易激综合征合并睡眠障碍为653例(71.1%),χ2=10.310,416例(45.3%),χ2=12.535,568例(61.9%),χ2=13.427,244例(26.6%),χ2=1.358。焦虑为369例(40.2%)4,χ2=24.898,217例(23.6%),χ2=6.143, 293例(31.9%),χ2=36.852,151例(16.4%),χ2=0.001,抑郁为402例(43.8%),χ2=13.011,212例(23.1%),χ2=29.776,324例(35.3%),χ2=24.059,162例(17.6%),χ2=0.000,。情绪障碍为579例(63.1%),χ2=27.801,370例(40.3%),χ2=14.230,519例(56.5%),χ2=48.423,213例(23.2%),χ2=0.898。经χ2检验功能性消化不良、上腹疼痛综合征、餐后饱胀不适综合征均对睡眠障碍、焦虑、抑郁、情绪障碍存在影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本研究显示不同类型的FGID之间常存在症状重叠。FGID患者上消化道症状确实对睡眠质量和情绪障碍问题存在影响,且精神心理因素、睡眠障碍在FGID症状及症状重叠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在FGID不同亚型中睡眠障碍情绪障碍发生率亦不同,其中以餐后饱胀不适综合征睡眠障碍和情绪障碍的发生率最高,与国外研究相符[1]。
FGID是生物-心理-社会综合因素作用的结果。FGID是一种个体生物行为系统的紊乱,应当有针对性对整个个体生物行为系统进行调节,而不是单纯对症治疗。机体对应激事件反应中出现最早、最权威的客观体验是睡眠障碍。异常睡眠可引起胃肠疾病,并与胃肠疾病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睡眠障碍已成为一个全球性问题。睡眠障碍,对人们的生活与工作质量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某些睡眠障碍已被证明导致神经认知障碍等认知能力下降, 行为异常、记忆力下降、信息处理能力降低。FGID与睡眠障碍之间,存在着一种负面的相互促进作用[2]。
经国内外学者研究证实精神心理异常在FGID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研究显示心理治疗对FGID具有一定疗效[3]。合并心理障碍的FGID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情绪障碍对FGID的机制可能为:①皮质一边缘系统传导调节异常。②脑一肠轴机制,FGID患者存在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表现为内脏高敏感和动力异常,特别是精神刺激对内脏的反应增强。③5-羟色胺假说,研究显示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可改善FGID的症状,显著降低焦虑和抑郁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研究说明面对FGIDs,不能单纯行症状治疗,要积极关注患者的睡眠质量及情绪障碍,尤其对餐后饱胀不适综合征更应提起重视,使FGID患者得到及是准确的诊断与治疗,大幅度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必要的重复检查,减轻家庭与社会经济负担,从总体上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Piriyapong K1,Tangaroonsanti A, Mahachai V,et al.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 Impacts on Functional Dyspepsia in Thailand[J].2014,15(24):10887-10891.
篇6
【关键词】 思诺思 脑卒中 睡眠障碍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s of stilnox in treating post-stroke sleep disorder. Methods 110 cases of post-stroke sleep disorder patients were pided randomly into two groups: the test group (56 cases) and control group (54 cases).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conventional way, the test group was administered with stilnox (10mg or 5mg) and conventional way, each patient was evaluated by the sleep grade score referenced by PSQI and CSS. Results The sleep grade score showed a marked decreased in the test group after treatment compared with that before treatment and control group after treatment (χ2=14.36,9.37,P<0.05). There was no difference in the control group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χ2=2.65,P>0.05).There was a marked difference of CSS between the test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χ2=6.88,P<0.05). Conclusions Stilnox is effective to reduce post-stroke sleep disorder and is prominent on the process of neurological rehabilitation.
[Key words] stilnox; post-stroke; sleep disorder
脑卒中后睡眠障碍在临床上相当常见,它不仅影响了患者的身心健康,还直接影响了患者的神经功能的恢复和预后。思诺思作为一种非苯二氮■类药物,具有快速催眠作用,且对认知觉影响极小。为此,本次研究应用思诺思治疗脑卒中后睡眠障碍,并对此进行收集观察,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自2005年5月至2007年9月在桐乡市中医医院内二科住院的脑卒中患者110例,年龄43~75岁,平均(56.02±7.85)岁,其中男性69例,女性41例,均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1],并经头颅CT证实,且检查存在睡眠障碍;排除有精神病史、脑血管病史、智能障碍及检查不合作者。在入院后第2天对患者进行睡眠障碍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评定,并随机分组。治疗组56例,年龄43~72岁,平均(56.42±6.35)岁,其中男性36例,女性20例,包括:出血性卒中26例、缺血性卒中30例;对照组54例,年龄45~75岁,平均(55.61±5.96)岁,其中男性33例,女性21例,包括出血性卒中23例、缺血性卒中31例。两组间的一般情况如冠心病、高血压、高血脂和糖尿病的患病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
1.2 方法
1.2.1 睡眠障碍评分 借鉴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 PSQI),对入睡时间、睡眠时间、夜醒次数、多梦或恶梦、睡眠质量、困倦感、精力不足等进行定量观察及疗效评价,其总分为21分,大于7分作为睡眠障碍的标准,其中7~11分为轻度;12~16分为中度;17~21分为重度。
1.2.2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 神经功能缺损采用中国卒中量表[China stroke scale, CSS (1995)]来评定脑血管病的严重程度:0~15分为轻度;16~30分为中度;31~45分为重度。
1.2.3 治疗 对照组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加用思诺思片10mg,年龄大于65岁者为5mg(思诺思的药物说明书提出年龄大于65岁者为5mg),睡前服用,连续两周,并在第16天再次作睡眠障碍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评定。
1.3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比较运用χ2检验。设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睡眠障碍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比较见表1
由表1可见,治疗组治疗前后的睡眠障碍等级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36,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的睡眠障碍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65,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后睡眠障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37,P<0.05);两组在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8,P<0.05)。
2.2 毒副反应 治疗组中出现头晕﹑乏力各4例,恶心3例,兴奋﹑口干2例,一过性头痛1例,适当减量后症状消失, 未作特殊处理;对照组有头晕﹑乏力各2例,一过性头痛1例,无特殊处理。治疗前后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心电图检查均无明显变化。
3 讨论
睡眠障碍是睡眠的数量﹑质量和时间发生紊乱。卒中引起的睡眠障碍主要表现为白天嗜睡、夜间清醒、间或伴精神症状的睡眠—觉醒节律异常[2],是脑血管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有关睡眠的解剖部位相当广泛,至少包括额叶底部、眶部皮质、视上核、中脑盖部巨细胞区、蓝斑、缝际核、延髓网状结构抑制区以及上行网状系统等,相关的递质包括乙酰胆碱、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等。而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目前推测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①卒中后损害下丘脑或第三脑室侧壁产生睡眠障碍;②卒中直接损害睡眠与觉醒中枢;③卒中后神经递质代谢失调如多巴胺、乙酰胆碱、5-羟色胺变化;④社会心理因素。其中心理状况对睡眠的影响国外报道较多[3]。有资料显示,95%的脑血管患者有睡眠障碍,多发生于高龄患者,疾病早期及神经功能缺损较严重者,脑卒中后睡眠障碍与疾病的严重度和预后有一定关系[2]。思诺思作为新一代的咪唑吡啶类药物,它能特异性地激活中枢GABA受体,通过GABA-氯离子通道的超分子复合物,选择性抑制神经元活动,从而达到快速、短期的催眠作用[4]。本次研究观察思诺思治疗脑卒中后睡眠障碍能显著缩短入睡时间,减少夜间清醒次数,改善睡眠质量,次晨无明显后遗作用;同时无明显的毒副作用。国外对于思诺思的临床疗效给予了很高的评价[5],以及Dockhorn等[6]报道的副反应与安慰组相似,因此本次研究认为该药对脑卒中后睡眠的改善是较为理想。同时思诺思对于神经功能缺损度的改善,推测可能在改善睡眠的同时也缓解了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又能特异性地激活中枢GABA受体,选择性调节神经元活动,促进了肢体的神经功能恢复。这也表明卒中后睡眠的改善有助于神经功能恢复及有利评估预后[7]。脑卒中后睡眠障碍是一种复杂的神经心理疾病,在药物治疗和肢体训练的同时,也需要对患者进行心理治疗。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神经科学会. 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J]. 中华神经科杂志, 1996, 29(6):379-382.
2 伊藤秀村. 脑血管疾病急性期的睡眠障碍[J]. 国外医学·脑血管病分册, 1998, 6 (4): 244-249.
3 Roberts RE, Shema SJ, Kaplan GA, et al. Sleep complaints and depression in an aging cohort: a prospective perspective [J]. Am J Psychiatry, 2000, 157(1): 81-88.
4 由品英. 常用进口药物手册[M]. 天津: 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 1995. 214-217.
5 Swift C, Shapito CM. Sleep and sleep problems in elderly people[J]. BMJ, 1993, 306(5), 1468-1470.
篇7
很多人都没处理好与床的关系
生活节律的改变造成人体的生物钟紊乱,这往往是导致失眠的重要原因。人本来是昼夜间隔的作息节律,一旦打破了这个节律,身体就会自动做出反应——睡不着、睡不好或醒得早。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处理错了与床的关系——躺在床上玩电脑、刷微博、看电影,但就是不睡觉。
必须强调,要想不失眠,就要善待睡眠,最基本的就是处理好与床的关系。床就是用来睡觉的,如果老在床上做与床无关的事,怎么可能与睡眠亲近呢?对于这种人,通过认知行为疗法(指导患者困了再上床、到点就起床)对患者进行系统治疗,帮助人体形成一种稳定的节律,躺在床上就想睡,就能睡着。一些放松身体的动作也可帮助促进睡眠,比如腹式呼吸。吸气3秒钟、呼气3秒钟,让肚子鼓起来,这样气息平顺,手脚也跟着暖和起来,有利于睡眠。六成以上失眠都与心态有关
睡前玩东西,动这动那,在潜意识里其实是一种浮躁和焦虑的表现。的确如此,六成以上的失眠与心态有关。生活压力越大,睡眠障碍越高发,比如日本。而生活节奏慢、闲适的意大利、希腊等欧洲国家失眠发病率就要低得多。
其实,心情变化影响睡眠很正常。得知彩票中奖后,失眠的可能性很大。不过这种冲击有限,不会引起持续的失眠问题。感性的人更易失眠,因为他们情绪波动大、交感神经敏感,比正常人更在乎生活中的细节。这些细节都会影响睡眠,所以失眠患者中女性居多。另外,目标高、好强的人也是如此。相反一些较易满足、心态平和的人睡眠质量要高得多。
引起失眠的原因还有很多,町能是疾病因素引起的,如睡眠呼吸障碍(打鼾、呼吸暂停等,约在3%~ 4%的人群中出现)、前列腺疾病、骨关节病、糖尿病、肾病等。也可能是异态睡眠(说梦话、梦游等),异态睡眠中老年人最应该警惕。正常人睡眠期间运动神经和感觉意识神经是隔断的,而上了年纪的人,由于神经系统退变,两者似乎就“接通”了,会不自主地做出梦境中的行为。有一位患者就因此跌下床,摔断肋骨三次。
还有一种比较容易被忽视的原因——睡眠运动性障碍。据国外统计,每十个人中就有一个是睡眠运动性障碍患者,最常见的表现是磨牙,还有周期性肢体运动障碍、睡眠相关腿痛性痉挛等。有人躺在床上,会觉得双腿怎么放都不舒服,非得下地走走才行,有时走走也不管用;或者睡着睡着,腿突然一蹬,人也跟着醒了……这就是“不宁腿综合征”,一种典型的睡眠运动性障碍。症状轻微的病人不需要治疗,症状严重的要及时就诊。还可能是一些原发性疾病所引起的,如糖尿病、肾病等,及早就诊,也有利于发现这些隐患,及早康复。
安眠药是最后一道防线
在积极调整心态、生活节律、睡眠环境无效后,患者会把最后的希望放在治疗上,求助于安眠药。许多失眠患者则拥有惊人相似的经历——去医院,看神经内科或心理科,患者诉说情况,医生可能会开出一种安眠药。如果患者说自己吃过这种药,不管用,那就再换一种,甚至两种、三种药一起用,不少患者甚至吃过抗抑郁药、治疗精神障碍的药物。
我国现在精于认知行为治疗的睡眠诊疗中心寥寥无几,专业的睡眠医生很少。非专业的睡眠医生常常只给患者用安眠药,因为能见到效果;而患者为了睡得舒服,也会主动要求开安眠药,甚至因为心急而要求换药,结果造成药物依赖、服用剂量越来越大,或几种药物联合轮替。与失眠过招,安眠药绝对不是一条首选的路。
篇8
本研究采用SDS和SAS分别对50例SAHS患者和30例正常对照者进行抑郁症状的评估及心理护理效果评价。
1材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1.1.1病例组 2006年9月―2010年3月,因睡眠打鼾或睡眠欠佳而在我院门诊就诊,经多导睡眠仪检测确诊为SAHS的50例患者,无其他疾病史。其中,已婚42人,未婚8人;男45人,女5人;干部10人,商人10人,工人10人,农民8人,其他12人。
1.1.2对照组 30例正常人,无任何疾病及家族史。SAHS与对照组之间年龄(47.8+11.6,46.8+10.3),性别(45/5,26/4),体重指数(25.9+4.3,24.5+2.6)等无显著差异(P>0.05)
1.2多导睡眠分析仪(PSG)检测
采用北京明恩公司生产的16导SM2000多导睡眠分析仪对50例患者和30例正常对照者整夜检测.观察指标包括:睡眠及觉醒时间(分),非快速动眼相(NREM)及快速动眼相(REM)睡眠时间(分),NREM睡眠I、II、III及IV期时间(分)、呼吸暂停时间(秒)和次数,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等。
应用PSG对受试各睡眠阶段和呼吸事件的判断,采用的是美国睡眠障碍医疗中心协会制订的“睡眠与觉醒障碍诊断分类”标准
1.3抑郁评定及心理护理效果评价
1.3.1Zung 抑郁自评量表(SDS含20个题目,由患者自评,用以评定受试者近一周来的抑郁症状,以T分≥50为存在抑郁症状的划界分。
1.3.2心理护理的做法①热情温暖的护理态度,营造温馨友好的医护环境②根据患者特点采取针对性的异常用药指导及康复训练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对抑郁情绪严重者辅以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
2结果
2.1 SAHS患者与对照组多导睡眠图各参考数比较
与对照组相比,SAHS患者深睡眠(NREM睡眠III、IV期)比例减少,浅睡眠(主要是NREM睡眠Ⅰ期)相对增加,REM睡眠减少,觉醒增加,睡眠潜伏期缩短等(P
3讨论
本研究发现SAHS患者表现出明显的睡眠结构紊乱,主要是深睡眠比例减少,浅睡眠(NREM睡眠ⅠⅡ期)相对增加,伴REM睡眠减少,觉醒增加。睡眠潜伏期缩短,睡眠各期及醒觉的周期性节律紊乱等,与我们以往研究结论基本一至。
SAHS患者的抑郁量表分与夜间睡眠时间、NREM睡眠和REM睡眠时间呈较强负相关,与夜间觉醒次数、睡眠潜伏期呈正相关。说明SAHS患者的抑郁情绪主要与患者夜间睡眠结构紊乱关系密切,提示睡眠结构紊乱对睡眠障碍患者的白天心理功能影响较大,抑郁情绪对人体产生诸多不利影响,可削弱机体对疾病的抵抗机能,使免疫功能低下影响健康,加强心理护理及健康宣教,可提高睡眠障碍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神经内科;耳鸣;诊治思路
耳鸣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严格来讲其并不是一种疾病,而通常是指在无任何外界相应的声源或电刺激时耳内或头部所产生的声音的主观感觉,即主观性耳鸣,简称耳鸣。耳鸣一般均由耳鼻咽喉科进行诊治,但是近年来我院神经内科也接收了部分有耳鸣主诉的患者。本文就对神经内科诊治耳鸣患者的临床思路进行总结,以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神经内科在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耳鸣患者100例,其中男性44例,女性56例,年龄19~81岁,平均年龄53.2岁,所有患者均根据临床病史、听力学检查、全身检查以及心理学评估等进行明确诊断,病程1~22年不等,平均病程13.4年。
1.2研究方法 对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基础疾病、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1.3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6.0系统软件分析资料,计数资料应用X2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采用P
2结果
2.1性别、年龄情况 本组100例患者,男女比例分别为44.0%、56.0%,两者比较无明显差异,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方面≤40岁患者占12.0%,40~60岁占58.0%,60~80岁占23.0%,>80岁占7.0%,其中40~60岁年龄段患者所占比例最高,且与其它年龄段患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基础疾病 本组100例患者中,71例(71.0%)患者存在神经内科基础疾病,包括心理障碍患者19例,睡眠障碍患者16例,高血压患者11例,糖尿病患者10例,脑出血患者7例,癫痫3例,颈椎病3例,肿瘤疾病2例。
2.3临床表现 本组100例患者中仅有4例患者是以单纯耳鸣为主诉,其余96例患者患者均以其它临床症状为主诉,其中59例患者以情绪异常、睡眠障碍为主诉,头痛、头晕主诉25例,听力下降6例,肢体麻木3例,肢体无力2例,恶心、食欲差1例。
2.4影像学检查 本组100例患者,92例患者行头颅CT或MRI检查,其余8例患者未行影像学检查,并对疑有心理障碍和睡眠障碍的患者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检查,结果显示58例(58.0%)患者存在明确心理和睡眠障碍,且无明确耳部疾病,21例(21.0%)患者存在明确耳部疾病,且多因动脉硬化致耳鸣,21例患者患有高血压和(或)糖尿病。
2.5疾病治疗 对存在明显心理障碍和睡眠障碍的患者给予心理治疗和失眠症方面的治疗,并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对于有明确耳部疾病的患者建议去耳鼻咽喉科治疗。
3讨论
在对本组100例神经内科耳鸣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中,发现有一半以上(58.0%)的患者存在明确的心理和睡眠障碍,这一结果与黎志成等[1]研究结果一致。同时有临床统计显示,在中国有10%的人群体验过耳鸣,这是一个庞大的数据,且在10%的患者中有2%的患者受到耳鸣的严重“骚扰”,表现在对生活、学习等各个方面的影响。且近年来随着饮食习惯等变化引起的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增加,以及工业、噪声污染等,耳鸣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并对部分患者的正常生活造成了较为严重的困扰。尽管耳鸣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明确,但是随着研究的深入,临床研究发现耳鸣产生的一个重要机制是与神经元有关,表现为与两个相邻神经元之间兴奋性的同步排放和毛细胞超量阳离子内流有关,这也是神经内科诊治耳鸣的一个重要理论基础。
5-羟色胺(5-HT)为递质的神经传递在感觉神经系统中形成了一个调控网络,而该网络又会影响听觉的过滤,而5-HT又与抑郁症相关[2]。国外有学者以心理和生理学为基础,提出了耳鸣的神经生理学模式,在这一模式中,认为耳鸣与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有关,而长期的耳鸣又会增加患者负性情绪的严重性,两者互为因果,表现在若任何一者未能及时解决,均会加重病情,并且造成恶性循环,因此也不难想象在本组的资料中有一半以上的患者患有明确的心理障碍了。
在本组资料结果中,有71例(71.0%)患者存在神经内科基础疾病,包括临床最常见的高血压、糖尿病等,目前全身疾病引起耳鸣的机制仍不清楚,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全身疾病与耳鸣有关,但是两者不是一对一的关系[3],比如糖尿病患者可能存在耳鸣也可能不发生耳鸣,究其原因作者通过对文献资料的查阅认为这可能与个人对中枢敏感性的大小有关,这就与痛阈机制相仿,对同一个大小的疼痛,有的人可能感觉明显,而有人的可能感觉“不痛”,而表现在耳鸣方面则是有的人对耳鸣可耐受,有的则不可耐受。
对于耳鸣的治疗,目前尚未证实某种药物对耳鸣治疗有效,且因耳鸣是一种临床症状,其鉴别诊断都应依据病因,尽可能的找到耳鸣病因,并针对病因原发病进行治疗。从本组资料结果可知,耳鸣与全身神经内科疾病有关,因此应进行神经内科疾病的治疗,且有一半以上的患者还伴有严重的心理疾病,而心理疾病即可能是耳鸣的原因,也可能是耳鸣的结果,这种因果不易区分,但是心理问题却是最重要的,这就要求对于神经内科的临床医生来讲,应强调对患者心理疾病的治疗,在心理治疗中放松疗法可帮助耳鸣患者放松因耳鸣引起的紧张情绪,例如听一些舒缓的音乐,必要是可给予百忧解等抗抑郁药物的治疗。
总之,神经内科的耳鸣患者是由多种因素导致的临床症状,其病因以及发病机制复杂多样,且与患者存在的基础疾病和心理因素密切相关,因此在临床的诊治中应开阔思路,多渠道对患者进行明确诊断和治疗,以提高治愈率,改善患者预后。
参考文献:
[1]黎志成,古若雷,曾祥丽.耳鸣的心理机制[J].心理科学进展,2011,8(6):1179-1185.
篇10
失眠症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引起失眠的原因多种多样。其中,慢性疾病是一个重要因素,如病毒性肝炎、癌症等。患有慢性病的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失眠症状,下面就谈谈慢性疾病与失眠的关系。
病毒性肝炎患者,尤其是乙肝患者,不论在早期还是晚期都会产生睡眠障碍。早期阶段由于刚得病引起的苦恼、焦虑、恐惧,患者会有失眠、全身疲乏无力等症状。发展到肝硬化阶段,患者不仅入睡困难,而且睡得浅,还易醒。
癌症患者失眠现象更为普遍。调查显示:癌症患者或多或少都有睡眠障碍,包括入睡困难和维持睡眠困难。也就是说,患者常卧床1~2小时后仍睡不着,即使睡着了也容易醒,而且不易再入睡。其中一个原因是患者的恐惧感导致的。他们认为患了癌症就是得了“绝症”,这种心理上的震撼往往使患者陷入深深的抑郁泥潭,压抑和绝望的情绪挥之不去,从而严重地影响到睡眠。此时,患者会迫切寻找治疗方法,到处求医求方,继而产生了焦虑情绪,更加重了失眠。此后,如果得到了适当的心理治疗,焦虑情绪得以缓解,各种各样的治疗反应还会加重失眠,包括化疗、放射性治疗、手术后反应等。
糖尿病患者失眠情况也很多。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夜间多尿,患者在入睡后因多尿而起夜,导致整夜不能安睡;另一是皮肤瘙痒,尤其以夜间入睡时最为明显,全身瘙痒使患者难以入睡,即使入睡后也易被痒醒。所以,糖尿病患者的睡眠质量不高,经常处于浅睡状态,而且容易醒来,以致第二天人感到困倦,没有精神。
胃溃疡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其主要症状是上腹痛。由于溃疡造成的胃肠功能紊乱,患者经常反酸、嗳气、恶心、呕吐、食欲不振,体重随之下降,再加上上腹部疼痛,所以患者会有入睡困难现象,夜间又会因腹痛或其他不适而容易醒来,醒后又难以再入睡,以致发展为失眠症。
哮喘病患者的睡眠质量也不高。在哮喘发作期,患者由于呼吸困难,根本无法平卧,以致无法入睡。只有在极度疲乏时稍微打个盹儿,但很快又被憋气所惊醒,睡眠节奏被打乱,患者感到极度瞌睡而又睡不着,烦恼、激惹因之而起,疲劳无力也相继而来。
高血压是中老年人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患了高血压的人睡眠质量也受到很大影响,表现为入睡困难、易醒、噩梦多。高血压若还伴发合并症,如冠心病、脑出血、脑梗死、心肌梗死、肾病等,会增加失眠症治疗的难度。因此,要治疗因高血压引起的失眠,不仅要降血压,还要积极预防和治疗高血压的合并症,这样失眠才有可能缓解并得到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