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范文

时间:2023-09-18 17:59:4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

篇1

(一)人口低速稳定增长,经济快速持续发展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人口增长速度对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着重要的影响。进入新世纪,江苏经济快速持续发展,人口再生产始终保持“低出生、低死亡、低自然增长”的现代模式。2012年,全省常住人口达7549.5万人,自然增长率为2.28‰,人口总量占全国5.7%。与上年相比,总人口增长1%,自然增长率上升0.07个千分点,人口总量占全国比重保持不变。而同期江苏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548.36亿元,比上年增长14.9%。经济总量占全国10.3%,比上年提升0.3个百分点。按常住人口计算,2012年全省人均GDP已达28685元,比上年增加4125元,增长16.80%。

2008-2012年,江苏人口增长2.65%,不足上一个10年增长速度(7.07%)的一半,低于同期全国平均增长速度(2.99%)。而这一时期,江苏经济增长则达到127.86%,翻了一倍多。2008-2012年度经济增幅分别达到10.2%、11.7%、13.6%、14.8%和14.5%,年均递增13.6%,高出全国同期平均水平3.4个百分点。2012年,又创出14.9%的新增速,经济增长步入一个新的快速稳定增长期。从人口经济密度来看,1997年为5.9人/万元,2007年下降到0.86人/万元,2012年继续减少到0.35人/万元,下降速度非常之快。人口的低速增长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使江苏省2005年突破了人均GDP三千美元大关,处于世界中下收入和中上收入国家水平之间水平,标志着江苏人口与经济发展已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二)年龄结构趋于优化,劳动力资源丰富

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决定了劳动力市场的供给,从而直接影响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据我国科学家研究表明:在我国改革开放头20年(1978年至1998年)的GDP增长率中,劳动力数量增加的贡献份额达到24%、人力资本积累(即素质的提高)的贡献份额为24%、劳动力转移的贡献份额为21%;而同期,约有1/4的人均GDP增长是靠抚养比下降带来的。

江苏人口年龄结构不断调整优化,主要是社会经济发展和人口生育政策共同作用的结果。2000年以来,全省少儿人口比重不断下降,老年人口和劳动适龄人口比重逐年上升。2012年,全省15-64岁劳动适龄人口达5609.27万人,占常住人口74.3%,与上年相比,劳动适龄人口增加103.56万人,比重上升0.64个百分点。与2000年相比,劳动适龄人口增加385.2万人,比重上升2.78个百分点。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不仅为江苏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也给江苏带来“劳动力人口增加,人口抚养系数下降”的“人口红利”现象。2012年,全省人口总抚养比为34.48%,其中,少儿人口抚养比为19.74%,老年人口抚养比为14.74%。与2000年相比,全省人口总抚养比下降5.3个百分点。改革开放以来,江苏15-64岁劳动适龄人口由1982年人口普查时的3962.54万人增加到2012年的5609.27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上升8.8个百分点;全社会人口总抚养比则由1982年的52.73%下降到2012年的34.48%。与30年前相比,全省每百名劳动年龄人口的抚养负担减少了18人。

(三)教育发展优先,人口素质提高

优先发展教育,促进教育公平,提供更多优质教育资源,保障人民群众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权利和机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内容和重要任务。近年来,江苏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成效显著。九年制义务教育不断巩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和在校生巩固率均接近100%,全省小学在校生人数从2000年718.55万人下降到2012年455.75万人;初中入学率和在校生巩固率均在98%以上,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93.5%。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结构比例趋于合理,高等教育面向大众化发展,步入了一个新的台阶,大学本专科生年招生人数从2000年的18.2万人增加到2012年的35.91万人,毕业生人数从2000年8.01万人增加到25.73万人。农村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全部免除。

随着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江苏人口受教育程度得到提高。2012年,全省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7.89年,15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9.25年。与2000年人口普查相比,人均受教育年限提高了0.45年,15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了近1年,达到初中以上水平。全省每十万人拥有大学(含大专)及以上受教育程度人口,由2000年0.39万人增加到0.69万人,增加0.3万人,拥有初、高中受教育程度人口分别为3.79万人和1.46万人,分别增加0.15万人和0.15万人,小学受教育程度人口下降0.57万人。人口受教育程度的提高为经济发展提供了丰富的高素质劳动力资源,也为社会全面进步,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下了良好基础。

(四)劳动力转移加快,人口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聚集

篇2

关键词:人口特征;人口基数;人口素质;人口流动;人口分布;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C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1-000-02

一、引言

基于地理、文化、历史、经济等各种因素,一个国家的人口普遍具有与其相对应的人口特征,而人口特征与一个国家的方方面面均存在着联系,尤其是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其中:人口基数、综合素质、年龄结构、人口的流动性、人口性别比、人口的区域性分布、人口城镇化等方面因素,均与国家的经济发展有着极为直接的关系。

二、人口基数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人口基数的大小直接关系着经济发展的模式、规模以及速度。就我国来说,中国人口基数庞大,一方面对资源消耗的需求旺盛,需要与之相匹配的资源供应,这对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资源、能源成本具有较大的压力,但从另一方面来说,庞大的人口基数,却为国家经济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人口。一般而言,对于粗放型、劳动密集型经济,尤其是较为低端的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外向型经济而言,能为其提供源源不断的劳动力,具有明显的劳动力成本优势,对产业的发展,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中国自改革开放起,巨大的人口基数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劳动力,而中国的经济发展也分享了庞大的人口基数红利,劳动力供给非常充足,而劳动力的价格非常低廉,生产制造的人力成本较低,产品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但这样的人口红利需要与之相对应的经济发展模式,才能显现出它的优势,在外向性的加工制造型经济模式中,这种人口红利就具备了特定的条件和基础;但是,如果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以创新型的高科技或金融服务等高端产业为主要特征的发展模式,那么,这种庞大的人口基数对于创造人口红利的优势,将不复存在。如:美国有3亿多人口,经济以高科技,金融服务等高端产业为主导,其经济总量是中国经济的2倍;而中国人口基数13亿,比美国多出10亿,但经济发展过度依赖外向型的加工制造产业,且经济规模虽然快速提升,但仅相当于美国的1/4(是指提升速度还是其它?),所以,人口基数对经济发展的红利因素也仅限于特定的经济模式。抛开经济发展模式,单纯谈人口基数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将无从谈起。

三、人口年龄化结构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人口的年龄化结构因素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与人口基数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有着一定的关系,人口基数庞大可提供大量廉价的劳动力,但如果人口基数中人口的年龄化结构不合理,这种庞大的人口基数红利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这中间最主要的就是老龄化因素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本质是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协调统筹问题。[6]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13亿人口中,年龄超过60岁的人口比例已经达到13.26%之多,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老龄化进程加快,说明劳动力人口在相应减少。虽然从绝对数而言,中国的劳动力仍将在一定期限内,具备人口红利的巨大价值。但是,我国在经济不发达,人口基数很大的情况下,在很短的时期内进入老龄化社会,会带来“生之者寡,食之者众”的问题,社会保障、社会负担增加,对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对于人口基数相对较小的国家来说,老龄化人口比重过大,将直接造成劳动力人口不足,社会成本支出过大,经济发展速度放慢。

类似的,对经济发展产生影响的人口特征,还有人口的性别比。就对经济发展的直接贡献来说,男性劳动力比女性劳动力有一定的先天优势,性别比的失衡,会产生一定的社会问题,容易造成后续新生劳动力的不足或延缓新生劳动力的供给。对经济的发展产生持续而长远的影响。

四、人口的综合素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我国的人口基数庞大,但综合素质或人均素质不高。人口基数庞大,但综合素质较低,那对于宏观的经济发展而言[1],只适合劳动密集型产业,只有劳动密集型产业才需要大量的低端劳动力,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较低。对于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金融服务等高端产业而言,则需要大量的高素质人才,才能满足这些高端产业的发展需求。在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我国正是基于大量的低素质劳动力人口,创造了快速发展的规模庞大的外向型加工制造产业。而外向型加工制造产业也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初级阶段的主导产业。虽然我国的人口素质近几十年来一直呈现快速提升之中,但相对于如此庞大的基数而言,总体的素质提升仍然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如上所述,人口的综合素质因素直接影响着一个国家的产业发展方向和发展模式。

五、人口的区域性分布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直观的结果就是,人口分布相对集中的区域劳动力相对更为充足,反之则劳动力缺少。但这一结果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也只能建立在一定的主观和客观条件之下进行分析[2]。如果对应的产业资源不足,过多的劳动力人口会对经济发展造成负面影响,如在我国的四川、河南等人口过多的省份,以及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劳动力人口充足,但可供分配生产资源不足,就造成了劳动力过剩,人口红利变成了人口负担,对经济发展形成不利影响。如将这些过剩的劳动力人口,流动到沿海生产制造产业相对集中、发达的地区,这些过剩的劳动力人口就能发挥应有的价值和作用,对经济发展形成正面的提升和促进作用。同时,如果按照国家统一部署的产业结构调整规划,将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西部等经济欠发达地区转移,充分利用这些地区的劳动力资源,对经济的平衡发展,将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人口流动是主观人口分布的最主要因素[3],人口流动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对可分配生产资源的再次分配,通过人口流动促进生产资源的合理分配,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流动是“势利经济”(人的趋势性和趋利性导致的人员向易于产生财富的时间,地点集中的经济行为)造成的一种合理的人口分布策略。人口流动较为集中的区域通常经济活力强,经济发展快;如果一个国家的人口流动出现区域均衡的状态,则说明一个国家整体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为均衡。流动人口的地区分布决定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化水平。

六、人口的城镇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城市化是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主要方向,城市化进程也基本上是各国经济发展中最主要的一条发展脉络,人口的城镇化速度越快,经济发展的进程和速度同样也会加快,反之经济的快速发展也会加快人口的城镇化进程[4]。人口城镇化的比重加大,对经济发展很显著的一个促进作用就是城市人口越多,商品的消费量也就越大,国家的财政收入也就越大,消费增加对经济的巨大贡献就很容易表现出来。目前,中国的经济主要依赖劳动密集型的外向型经济,投资、出口、消费三驾马车拉动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但三驾马车以出口和投资所占比重较大,而消费是三驾马车中最弱的一匹,之所以最弱,是因为人均可支配收入过低的原因,我国目前城市化人口比例较小,农村人口比例大,而农村人口总体来说收入低,消费能力差,从而导致整个社会消费能力不强,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对于我国来说,推进城市化是经济发展一个根本性问题,只有加快城镇化建设,才能为经济发展提供可持续的保障。

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经济已从卖方市场时期进入了买方市场时期,卖方市场时期是生产能力满足不了人们的物质需求的时期,在这样的时期,要发展经济,主要是提高生产能力,来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一个国家进入买方时期后,要想达到财政收入的最大化,社会就业量的最大化,就必须寻求商品消费量的最大化。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仍有6亿7千多万农村人口,农村人口消费能力低,严重制约着我国商品消费量向最大化发展。同时,在农民身上存在着自产自消的行为,而这些自产自消的物品,因为不是通过货币购买消费的,因而不是商品消费,产生不了商品消费的作用,从商品经济的角度上,称农民自产自消的物品为“无效消费品”。

七、总结

人口特征的差异性与经济发展的结果存在着密切的必然关系,结合全世界各个国家的人口特征分析,以上所述的结论同样存在,这是宏观经济学中人口特征对经济发展的最主要的影响因素。但从微观层面而言[5],基于客观条件不同,以及各国历史,文化,传统的不同,上述人口特征在不同条件下所产生的作用也会存在着略微不同的结果。这个结果不影响宏观研究的结论,但却可以从细节处加强人口特征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全面性研究和导向性研究。本文就微观层面和特定层面的人口特征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就不多作分析,上述仅从宏观角度对人口特征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做粗浅分析。

参考文献:

[1]陈宗胜,周云波.文化程度等人口特征对城镇居收入及收入差别的影响――三论经济发展对收入分配的影响[J].南开经济研究,2001(04):38-42.

[2]朱传耿.中国流动人口的影响要素与空间分布――流动人口空间自相关分析[J].地理学报,2001,56(5):549-560.

[3]周毅.中国人口流动的现状和对策[J].社会学研究,1998(03):83-91.

[4]王凤芹.中国城乡收入差距现状及缩小差距的措施研究[J].特区经济,2010(10):90-93.

[5]孙耀华,李忠民.中国各省区经济发展与碳排放脱钩关系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21(05):87-92.

篇3

坚持呼应全局。把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改善民生的基础性战略来抓。一是增强预见性和全局性,更为积极地推进人口战略研究,将人口因素置于重大决策链的前端,使人口数量、素质、结构、分布等真正成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决策的重要依据。二是注重稳定性和连续性,把稳定低生育水平作为人口计生工作的首要任务,特别是把农村这个重点和流动人口这个难点抓好,使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相适应。三是增强主动性和创造性,以人的全面发展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变人口压力为人力资源优势,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持久动力。

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把人口计生工作纳入改善民生的全局部署之中抓好落实,维护好、发展好广大计生家庭和群众的切身利益,使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真正作为造福群众的大事、好事、实事。一是结合当前重大改革,围绕计划生育家庭在优生优育、子女成才、抵御风险、生殖健康、家庭致富以及养老保障等六个方面的需求,在更大范围内整合政策和资源,进一步加快建立健全利益导向政策体系,使实行计划生育的家庭优先优厚享受改革发展成果。二是把关心、关爱、关怀群众的生育健康、生殖健康作为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围绕着力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和提高生殖健康水平,狠抓落实。三是充分尊重群众的计划生育主人翁地位和首创精神,通过全面规范政务公开、实行村民自治等措施,健全民主管理机制,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的计划生育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等权益问题。

坚持协调发展。要统筹兼顾好几个关系。一是在工作目标上,要处理好稳定低生育水平与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关系,在切实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同时,要充分尊重人类自身发展规律,并在提高出生人口素质、解决出生人口性别比、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和老龄化等问题上有所突破。二是在工作出发点上,要处理好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群众长远利益与现实利益的关系,注重实现计划生育国家利益、个人利益的同向性。三是在工作标准上,要处理好完成人口计划与提高人民群众满意度的关系。四是在统筹政策上,要处理好均等与优先的关系,要争取经济社会重大决策尤其是与人民群众戚戚相关的惠民利民政策,都对实行计划生育的家庭实行优先优待,而绝不能与国策抵触,更不能阻碍国策的有效施行。

篇4

>> 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助推经济社会发展 信息化与西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浅谈城镇化对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与农民多元化金融服务的关系研究 关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思考 农村城镇化给农村经济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发展农村文化产业 助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 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浅议电子商务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十二五”时期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给企业家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浅析农村民间借贷高利率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农村民间借贷高利率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马凯: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缩小城乡“数字鸿沟”服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新农保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政治和经济学意义 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需高度关注的几个问题 中国教育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绩效及对策 职业教育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新型城镇化的现状分析 农业机械化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体现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2012-4-28.

[3] 陈春园,秦亚洲,朱国亮.农村留守妇女心头有三座山[J].半月谈,2005,(11).

[4] 刘琳,陈军.留守妈妈不堪生活压力携3名孩子服毒自杀[EB/OL].http:///xinwen/shehuixinwen/201203/t20120331_7025278.htm,2012-3-30.

[5] 潘璐,叶敬忠.农村留守儿童研究综述[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5-17.

[6] 曾向荣.农村留守儿童安全事故居高不下六成存心理问题[EB/OL]. http:///edu/2010-03/04/content_13092749.htm, 2010-3-4.

[7] 贺聪志,叶敬忠.农村留守老人研究综述[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 2):24-34.

[8][9] 叶小文.城镇化是天大的问题[J].当代贵州,2011,(16):56.

[10] 叶剑平.对土地资源的不合理利用是城镇化困境的直接原因[EB/OL].http:///ts/zxyd/byydtd/201003/t20100323_24958.htm,2010-3-23.

[11] 翟虎渠.尽快开展农业土壤污染等级划分研究[EB/OL]. http:///counter.asp?id=1512&IClass=0801,2006-7-19.

[12] 张维宸.城镇化,莫触耕地“红线”[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3-04-15.

[13] 武志.七条对策化解城镇化中的土地矛盾[N].上海证券报,2010-06-28.

[14] 杨 英,潘晓华.江西省城镇化过程中农村生态环境的建设和保护[J].江西林业科技,(4):48-50.

[15] 钱玉英.城镇化背景下的基层治理:中国的问题与出路[J].苏州大学学报,2009,(5):1-4.

[16] 陈潭.评论:后动员时代的计划生育关键词[EB/OL].http://.cn/o/2007-03-13/180011403840s.shtml,2007-3-13.

[17] 刘士林.关于我国城镇化问题的若干思考[J].学术界,2013,(3):5-13.

篇5

【关键词】城市文化软实力 内涵 构成要素

作为城市综合实力的两大形态之一,城市文化软实力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但由于其功能发挥的间接性与隐性特征,使得人们长期忽视这一实力的存在而过于关注经济硬实力的增长。实际上,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初始阶段,城市文化软实力的作用发挥确不显见;然而当城市进一步发展并不可避免地与其他城市在诸多领域出现竞争时,城市文化软实力对经济发展的倍增作用便会得以逐步彰显。因此,随着国内城市化的迅猛发展与城市经济规模的日益扩大,学界对城市文化软实力的研究迅速兴起。而对城市文化软实力的研究终究无法回避对其概念与构成要素的科学揭示。

城市文化软实力的概念渊源及内涵

城市文化软实力的概念源自国际政治领域国家层面的软实力概念,是该概念在城市发展层面上的微观衍生与具体应用。

国家软实力概念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在20世纪90年代最早提出的,后又不断梳理、扩展并完善而成的。约瑟夫·奈将国家的综合实力分解为硬实力与软实力两部分,指出硬实力是一种借助军事、经济等物质力量强制别人做其不想做的事情的能力,与之对应的“软实力是一种通过吸引别人而不是强制他们来达到你想要达到的目的的能力,一个国家的软实力有三个来源:文化、政治价值以及对外政策”。①

奈氏的软实力理论将国际政治领域中一直存在却又潜于无形的思想文化、价值观念、制度政策等方面“软力量”的较量明晰并理论化,从而激起世人关于软实力的高度关注,同时也引起国内学界对之研究的极大兴趣。国内学者王沪宁1993年在《作为国家实力的文化:软实力》一文中最先使用软实力概念,之后国内对软实力的研究迅速展开。与国外相比,国内学界更为强调文化在软实力中的核心地位与根本作用,把软实力主要归结于文化实力。

随着在城市间综合实力竞争的日趋激烈以及人们对软实力认识的深化与丰富,国内学界对文化软实力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倍增效应日益关注,于是有学者进一步将文化软实力从国际关系领域的国家层面类推到国内区域竞争领域的城市层面,从而衍生出城市文化软实力概念。

自城市文化软实力概念提出至今,未能形成统一的界定。当前学界主要是通过列举城市文化软实力的构成要素或其资源基础的方式对其进行界定的。例如,张卫海认为:“城市文化软实力是城市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文化特色、精神气质以及市民共享的文化价值观,它虽然是一种隐性的力量,难以具体衡量比较,但可以通过城市的精神面貌、文化事业的繁荣程度、广大市民的文明素养以及城市文化资源的保护开发状况体现出来。”②

而吴玲则认为:“城市文化软实力就是指城市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中所体现出来的延续力、创新力、向心力、认同力、生命力和凝聚力以及在对外交往中产生的感召力和辐射力。”③这种通过列举构成要素或其资源基础来界定城市文化软实力概念的方式,当然无法揭示出城市文化软实力的本质内涵,同时也反映出一个尚处于探索前进中的新兴学科的尴尬与无奈。

鉴于城市文化软实力的概念终究是源于国际政治领域中国家层面软实力的概念,本质上不过是该概念在城市层面上的衍生与映照,因此,我们对城市文化软实力的概念界定就自然要以奈氏的软实力概念为原本,以其精神内核与逻辑脉络为依据。那么,我们就应把城市文化软实力定义为:城市文化软实力是指城市通过诉诸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方式,激发和吸引城市内外的积极因素自愿参与城市建设以达到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能力。这一能力实际上由对内、对外两部分构成:对内激发市民创造激情并发挥其聪明才智;对外树立良好城市形象并争取域外生产要素。

城市文化软实力的构成要素

关于城市文化软实力构成要素的研究,不仅可以提供比较城市间文化软实力强弱的衡量依据,更能够有效指导城市文化软实力的建设方向。因此当前学界关于此问题的研究较为深入,成果也较为丰富,但见解各异。借鉴当前学界的研究成果,笔者认为,城市文化软实力从其表现层面来看应涵盖这样一些基本要素,即文化整合力、社会凝聚力、人口素质力、政府公信力、城市辐射力。

文化整合力。所谓文化整合力是指不同文化间相互吸收、融合而在形式与内容上逐渐趋于一体化的力量。随着我国城市化的不断推进,不同文化区域与文化习惯背景下的外来人口的大量涌入,必然造成一个城市地域内各种文化间的激烈碰撞与相互交织,这也必然造成对原有城市主流文化的严重冲击以及诸多社会矛盾的出现,从而阻滞城市经济社会的和谐与发展。而文化整合力能够将城市内各种文化进行有效整合并纳入到城市主流文化之中,加强市民间的沟通、理解与信任,有利于城市和谐的实现。文化整合力的发挥主要通过制度与文化的两种手段来实现。

社会凝聚力。所谓社会凝聚力,也称社会内聚力或社会向心力,是指基于共同的观念与目标而促使社会共同体及其成员在行为上产生协同性与合作性的力量。任何社会的和谐稳定与繁荣发展都需要以强大的凝聚力作为基础与前提。而一个城市社会凝聚力的取得,追根究底源自于城市先进而合理的政策制度,源自于廉洁而高效的政府治理,源自于复杂社会关系的及时而正确的梳理,也源自于城市特色文化的深沉感召,并由此实现民众团结、组织和谐、社会公平与城市稳定。

人口素质力。所谓人口素质力,是指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基于人口素质综合状况而在社会功能上展现的力量。在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人口素质在城市竞争与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最终决定地位日益凸显。从城市内部来说,良好人口素质所蕴育的智力资源,能够推动城市由物本经济向人本经济的转变,有利于实现城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良好人口素质所提供的道德环境,能够提升人们的价值观念与职业情操,打造高效工作效率,实现城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良好人口素质所具有的公民素养,能够有效提高市民参政议政的能力与水平,有利于各项改革的顺利进行;良好人口素质所展现的城市形象,能够产生对内部民众的凝聚力以及对外部资源的吸引力,有利于城市经济社会的全方位发展。

政府公信力。所谓政府公信力,就是社会公众基于对政府执政能力与履职情况的普遍信赖而产生的认同力与信服力,它是形成内部社会稳定发展、对外塑造良好区域形象的重要基础。政府公信力作为民众的一种主观价值判断,主要来自于民众对政府执政合法性的认可程度,对政策制度的制定与执行情况的认可程度,对政府施政的效率与廉洁情况的认可程度等。高度的政府公信力不是靠政治强力与过度宣传获得的,它需要通过良好的行政行为与合理的社会体制来成就。良好的行政行为与合理的社会体制,一方面可以有效减少、消除或及时梳理社会冲突与矛盾;另一方面能够切实保障社会机器的正常、高效运转,从而对内实现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对外塑造良好区域形象、吸引域外资源,推动城市发展。

城市辐射力。所谓城市辐射力是指城市对周边区域的综合影响力与发展带动力。它既是一个城市内在素质、发展水平与文明程度的综合反映,也是该城市的文化软实力向城市外的自然挥洒与自然表达。强大的城市辐射力不仅有助于本地经济的向外拓展,而且能够吸引外部生产要素的向内流入。从现实情况来看,城市辐射力的强弱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城市经济的发展。因此要以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文化气质为基础,以文化产业带动城市经济发展,努力打造经济强市,为城市辐射力的提升提供深厚的硬实力支撑;二是城市形象的塑造。要在正确定位城市形象的前提下,将城市形象的塑造纳入到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战略部署之中,借助各种媒体资源的宣传,努力提高城市的影响力。

城市文化软实力是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但是,城市文化软实力的构建不可能轻而易举、一蹴而就,它需要岁月的积淀与镌刻,需要长期的挖掘与整理,需要更多的深入思考与精力投入。然而我们必须正视的是,在硬实力影响逐渐式微的背景下,由文化整合力、社会凝聚力、人口素质力、政府公信力、城市辐射力等构成的城市文化软实力已经成为一个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终极动力与决定力量。我们必须通过发掘和整合城市文化软实力资源,充分发挥城市文化软实力的功能与效用,不断影响、推动并实现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

(作者分别为辽宁科技大学人文社科部教授,鞍山师范学院社会发展学院副教授)

【注释】

①张国祚:“张国祚和约瑟夫·奈关于软实力的对话”,《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7月4日。

②张卫海:“城市竞争背景下城市文化软实力的内涵解析”,《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综合版),2013年第1期。

篇6

关键词: 青海藏区; 生态保护; 基础设施; 资源优势; 社会发展

中图分类号: F29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9-8631(2010)06-0009-02

一、青海藏区概况

青海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主要少数民族有藏族、回族、蒙古族、撒拉族、土族,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42.76%,其中藏族是青海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居住最广的一个民族。青海藏区面积69.9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97%。全省藏族人口118万人,占青海总人口的22%,占全国藏区总人口的25%,是以外全国最大的藏族聚居区。青海藏区主要指海南、海北、黄南、玉树、果洛、海西等牧业区以及乐都、循化、化隆、湟中、湟源、大通等县的部分半农半牧区域。

二、青海藏区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青海藏区是除以外中国最大的藏族聚居区,在民族、宗教、文化等诸多方面与其他藏区有着极为深厚历史渊源,在促进生态保护和整个藏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位置。青海藏区经济发展的区域特点是: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因有盐化工、石油、天然气等重大项目开发而成为“热点”;“黄、果、树”(黄南、果洛、玉树三个藏族自治州)三州高寒缺氧、地处偏远,是“难点”。全国共有10个藏族自治州,其中青海有6个,因此青海藏区是以外全国最大的藏族聚居地区,自然环境艰苦,大部分地区经济发展以牧业为主,工业总体上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工业总量小、整体运行质量不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低,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于全省平均水平,且地区间经济发展也极不平衡。海西地区因有盐化工、石油、天然气等优势资源,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财政收入逐年增加,其余5个藏族自治州的经济发展都依赖财政的转移支付,财政支出水平超过财政收入近472.19%。

青海藏区农牧业结构单一,产出效益较低,农牧业产业化起步晚,农牧业基础设施和生产条件差,牲畜出栏率和商品率低,农作物产量低而不稳,牧区自然灾害频繁,因灾返贫率达25%,整个藏区农牧业生产仍处在低水平发展阶段。

青海藏区目前形成了以公路为主骨架网络的运输形式,延伸县际、县乡公路的硬化工程,使交通基础设施总量增加,运输能力得到提高,为藏区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青海藏区州到县基本通油路,但路面窄,公路密度低,通达深度都还比较低,公路主干线与支线连通度低,与周边省区公路大通道尚未形成,没有形成完善的公路网。高等级公路和一、二级公路里程仅占通车里程的9.9%,运输效率和效益都比较低。农村公路仍然落后,县至乡、乡到村公路多为等外路或便道,抗灾及通过能力很差。

为满足地区经济发展需要,加快藏区电网建设步伐,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用电水平,青海省电力公司充分利用国家各类政策,努力争取资金,最大限度延伸电网覆盖区域,为青海藏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电力支撑和保障。但是,青海南部的玉树、果洛藏区由于地区自然环境恶劣、沿线海拔均在4000米以上,且受到用电量小但投资大等因素限制,尚未与大电网联网。

三、青海藏区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经济基础相对滞后

青海藏区80%以上的财政支出依赖国家财政补助。特别是“黄、果、树”藏区,随着沙金资源禁采、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和免除农业税等的实行,该地区财源萎缩,发展乏力。此外,青海藏区地区发展不平衡。2008年,海西州GDP为134.34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2.86亿元;而果洛州GDP只有7.89亿元、地方财政收人4.94亿元,分别相当于海西州的5.87%和7.87%。

(二)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加剧

青海藏区经济基本上是资源经济。青海藏区在资源开发中存在着对矿业资源和藏药、虫草等滥采乱挖,牧业的过度放牧、珍稀动物的任意捕猎、水利资源开发补偿不足等问题,造成了资源浪费,草原植被退化,沙化严重,气候变暖,雪线上升,三江源水流减小,泥石流、滑坡地质灾害频发等严重生态危机。

(三)社会事业基础薄弱发展滞后

由于青海藏区地广人稀、信息闭塞、公共服务半径大、交通不便,限制了商品货币流通,造成市场经济不发达、市场主体弱小、社会组织发育不完善,抑制了金融、电力等行业的投放意愿,加之地方财力捉襟见肘、无力投入,致使基础设施建设十分落后,广大藏区难以平等享有基本公共服务。在偏远的农牧区,农牧民信用意识和信用水平培植程度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占有相当的比例。

(四)人才和教育是制约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

青海藏区人口基数少、基础教育薄弱、职业教育滞后限制了藏区劳动力素质的整体提高,广大农牧民缺乏劳动技能和创收能力,观念落后、自身脱贫致富的意识不强,成为影响藏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青海藏区人均受教育年限为2.7年,比全国人均受教育年限8.5年少5.8年,比青海省人均受教育年限6.15年少3.45年。人才不足、基础教育薄弱、职业教育滞后、优质教育资源短缺等问题,仍然是影响青海藏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

四、青海藏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一)依托后发优势发展特色经济

1. 发展高原特色旅游业。青海旅游资源独特而丰富,充分利用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和民族风情资源,突出高原旅游、生态旅游、健康旅游,促进旅游产业从低水平、粗放型向高层次、集约型转变。积极探索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经济优势的路子,凸显青海藏区独特的旅游资源的后发优势。

2. 大力发展有机农牧业。青海藏区特殊的气候条件,高寒人稀的自然环境衍生了其他地区无法替代的珍贵动、植物资源,为发展有机农牧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充分利用青海藏区的冷凉气候资源、天然草场资源和具有高原特色可再生的动植物资源,以及无污染的高原生态环境,发展真正意义上的特色经济,走有机农牧业的路子。

3. 大力发展民族手工业。青海藏区民族手工业有悠久的历史,加工技术精细高超,富有民族文化特色。藏族手工业产品在国内外有广阔的市场,深受世界各国各地民族的喜爱。着重发展金属、木质、珠宝玉石加工业,制陶业,制革业,编织业,纺织业,雕刻绘画业,裁缝业,建筑业,家俱业,造纸业,服装业等民族手工业。

4. 重点发展藏医药业。藏医药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它不仅有系统完整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科学的临床经验,也是世界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藏医药发展前景广阔, 紧紧把握人类疑难病症的难点,设法使藏医药广泛进入世界医学临床使用,扩大藏医药在世界医药界的应用。

(二)强化生态保护推进生态立省战略

青海省实施生态立省战略,其意义深远而重大。积极推进生态立省战略是青海借助比较优势,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双赢,促进藏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兼顾生态保护与社会发展,提高保护生态环境的自觉性,强化水土保持和水资源保护,生态的自然修复与人工辅助相结合。

(三)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落后,也是制约藏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而地广人稀,经济总量很小,财力单薄,又是影响藏区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制约因素。因此,必须把基础设施建设放在优先发展的突出位置。尤其要重点发展交通、通信、能源、水利建设和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青海藏区基础设施要以加快市政公用设施建设为重点,超前规划,分步实施,加大基础设施的改扩建力度,不断改善城市基础条件,增强城市载体功能。

(四)发展藏区文化教育事业促进藏区文化健康发展

提升藏区的教育水平,提高藏族人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不仅关系到藏区的经济发展和藏族人民的脱贫致富,更与藏区的社会稳定和构建和谐社会息息相关。逐年加大对藏区教育的投入,有针对性地规划好藏区教育。争取使每一个藏族儿童和其他少数民族儿童都能完成九年义务教育,有条件的可进入大学或职业技术学校深造。

(五)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通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减少资源消耗、降低环境污染负荷,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实现资源的粗加工向精深加工、提高综合利用水平的转变,最终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可持续利用,减轻环境压力,推动青海藏区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六)加强民族团结维护藏区稳定

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是青海藏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备条件。在一切工作中,必须突出发展经济和民族团结这两大主题。继续采取特殊政策帮助藏区发展经济、社会事业,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进步。坚决反对一切分裂祖国、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进一步加大同国内外敌对势力破坏民族关系的斗争的力度,以杜绝和减少新情况新问题的发生,保持安定的社会环境。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关于支持青海等省藏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8]34号)

[2] 李军乔.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重建对策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2.

[3] 刘锡宁.三江源生态保护建设撬动青海藏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支点[N].青海日报,2009-08-1

[4] 郑杰.建立高原湿地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探讨[J].青海科技,2008(2).

[5] 杨虎胜.生态环境保护与青海藏区社会稳定[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9(4).

[6] 孙发平.依托资源后发优势推进青海旅游业跨越式发展[N].青海日报,2009.9.7.

[7] 钱凯.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政策建议的综述[J].经济研究参考,2008(54).

[8] 张伟.青海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思路[J].青海社会科学,2009(02).

篇7

树立和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关键在落实

科学发展观是针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具有鲜明的现实针对性。科学发展观主题是发展、关键在落实。

只有落实,才能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实践和行动上的自觉性与坚定性,来自思想和认识上的自觉性与坚定性。科学发展观提出之后,很快就在全党全社会形成了学习贯彻的浓厚氛围,逐步深入人心,并在实践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应清醒地看到,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绝非易事。当前,一些地区和部门的发展观念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有的仍然把发展简单地等同于GDP增长,有的依旧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与以人为本对立起来,有的还在以牺牲环境和浪费资源的方式来谋求所谓的发展,等等。解决这些问题,关键就在于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发展实践中。事实上,贯彻落实的过程就是不断深化认识的过程,就是不断改造主观世界使之符合客观实际的过程。只有在深入实践和认真落实的过程中,我们的认识才能跟上实践发展的要求,才能不断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从而进一步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与坚定性。

只有落实,才能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我国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积累了一些矛盾和问题,如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居民收入差距扩大,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经济发展同环境、资源之间的矛盾加剧等。科学发展观是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的科学理论。但再好的理论,如果不与实际相结合,不落实到实践中,也不能发挥其指导作用、重要价值和巨大威力。学习和树立科学发展观的目的全在于运用。只有通过扎扎实实的具体工作,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实践中,才能切实解决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破解发展面临的种种困惑和难题,不断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推向前进。

只有落实,才能不断探索和寻找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途径、新方法。理论指导和推动实践,实践丰富和发展理论。科学发展观立足于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生动实践,是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同任何科学理论一样,科学发展观是一个随着实践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开放的思想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不断发展的事业,我们在前进道路上还会遇到这样那样的新情况、新课题,因此需要进行新的实践和新的探索。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只有把科学发展观真正体现在发展实践中,才能不断探索和寻找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途径、新方法,并继续丰富、发展和完善这一理论。

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发展的全过程和各方面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转化为谋划发展的正确思路、促进发展的政策措施、领导发展的实际能力,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发展的全过程和各方面。

把以人为本的理念和要求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把解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放在首位,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的集中体现。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当前,重点是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切实解决好就业再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看病上学、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问题。

把全面发展的理念和要求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把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的任务一同部署、一同落实。全面发展,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为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同时,只有在经济、政治、文化的互动中,才能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把全面发展的目标变为现实,就必须在实践中把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三大文明建设同和谐社会建设的任务统一起来,一同部署、一同落实,通过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不断增强和谐社会建设的物质基础,通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加强和谐社会建设的政治保障,通过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巩固和谐社会建设的精神支撑,同时通过和谐社会建设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创造有利的社会条件,实现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良性互动和全面发展。

把协调发展的理念和要求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把推动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以及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之间协调发展的任务一同部署、一同落实。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着各种不协调、不平衡的现象,协调发展的任务很重。把协调发展的要求落到实处,最重要的就是在组织和管理经济社会事务时,在制定发展规划、实施发展政策、采取发展措施时,坚持做到总揽全局、统筹兼顾。坚持统筹兼顾,实现协调发展,关键是正确认识和处理发展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使人与物的发展协调统一;正确认识和处理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的关系,使当前发展与可持续发展协调统一;正确认识和处理整体与局部的关系,使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城市发展与乡村发展以及不同区域之间发展协调统一。

把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要求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把发展经济与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任务一同部署、一同落实。我国人口、资源和环境面临的严峻形势,要求必须处理好经济建设与人口增长、资源利用、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当前,必须在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上下功夫,大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实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和安全发展;必须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上下功夫,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着力解决制约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技术问题;必须在发展循环经济上下功夫,大力节约资源,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在加大环境治理上下功夫,彻底改变先污染后治理、边治理边污染的状况;必须在控制人口上下功夫,继续做好计划生育工作,有效控制人口增长,大力提高人口素质。

建立和完善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保障体系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各项工作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确保科学发展观得到全面贯彻落实,就必须把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结合起来,构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全方位保障体系。

加强理论武装工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坚强的思想保障。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是凝聚人心的旗帜。要树立科学发展的理念,克服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认识,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策和部署上来,就必须加强理论武装工作,使广大党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通过学习,不断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从而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坚强的思想保障。

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可靠的组织保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关键在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党的干部队伍是党的事业的骨干,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各项工作、各项任务,都要靠各级领导干部带领广大党员和群众去实现。当前,干部队伍的素质从总体上与治国理政的要求是适应的,各级领导干部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但也要看到,一些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理论素质不高、执政能力不强、解决复杂矛盾本领不大、工作作风不实等问题。因此,要确保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就必须进一步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

篇8

本报告运用综合评价体系,对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现状进行了客观分析与评价,同时与全国进行了比较,以更好地认识我区在经济发展、人民生活、社会发展、资源环境和创新能力等五个方面以及经济社会综合发展水平在全国的位置。

 

一、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不仅包括一个地区经济结构、运行效率、社会和谐等领域,也涵盖生态与环境质量、可持续发展与创新能力等。因此,综合评价体系的建立必须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切合自治区实际,全面反映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方面,同时体现评价指标体系的层次性、可比性和动态权变性等特征。

 

在指标处理方面,失业率、恩格尔系数、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比、万元gdp能源消耗等同经济社会发展呈负相关的逆指标,对其处理采用倒数方法,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应的数据标准化处理;对于经济结构、经济效益、科技进步及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同经济发展方式呈正相关的正指标则直接进行数据标准化处理。

 

表1 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二、评价结果

在确定指标权重系数的情况下,对已标准化的各省、自治区各类指标进行加权求和获得各大类指标评价值,然后各大类指标评价值进行求和获得综合评价值。2010年各大类及综合评价值结果如下:

 

(一)经济发展水平

2010年,我区经济发展水平位居全国第6位,仅次于北京、上海、天津、广东、江苏等省市。其中我区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36.1%,低于全国平均水平7个百分点,位于全国第25名,其他指标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gdp增速位居全国首位。

 

表2 各省、市、自治区经济发展有关指标及评价结果

(二)人民生活水平

2010年,我区人民生活水平位居全国第14,处于中等,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居民人均收入为12224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83元,位于全国第10位;收入增速与gdp增速比处于全国平均水平,位于全国第26位;其他指标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恩格尔系数仅次于北京市。

 

表3 各省、市、自治区人民生活有关指标及评价结果

注:由于资料的限制,各省市区居民人均收入根据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民人均纯收入加权计算。

(三)社会发展水平

2010年,社会发展水平位于全国第20位,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比、每千人卫生技术人员、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三项指标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农村新农保覆盖率处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他三项指标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表4 各省、市、自治区社会发展有关指标及评价结果

注:由于资料的限制,各省市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比利用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计算。

(四)资源环境水平

2010年,资源环境水平位于全国第25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城镇居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82.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9个百分点;其他指标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特别是单位gdp能耗、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较大。

 

表5 各省、市、自治区资源环境有关指标及评价结果

(五)创新能力水平

2010年,创新能力水平位居于全国第20位,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每十万人拥有的大专以上学历人口达到10207.7人,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277.7人;每十万人拥有的r&d人员为129.6人,r&d占gdp的比重为0.55%,两项指标与全国差距较大。

 

表6 各省、市、自治区资源环境创新能力有关指标及评价结果

(六)综合评价

以上五个部分发展水平经加权后综合评价,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结果位居全国第15位,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结果表明,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进展,目前总体发展水平已居于全国中等水平。其中,经济发展水平进入全国前六位,取得了历史性突破,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但是,发展不全面、不平衡是我区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人民生活仅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社会发展、资源环境和创新能力均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因此,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必须客观认识我区整体发展水平,保持清醒头脑。今后一个时期,要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在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基础上,围绕发展中的薄弱环节,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加快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表7 各省市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

数据来源:2011年中国统计年鉴、国家统计局网站、各省(市、自治区)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等。

课题组负责人:那艳茹 课题组组长:包思勤

课题组成员:朱晓俊、李文杰、黄占兵、宝鲁、赵杰、冯玉龙、

篇9

关键词:人口;就业统计;创新思考

中图分类号:F24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5-0110-03

兰城地处城乡结合部,既是隆阳区政府的所在地,又是保山市政府的所在地,为促进人口就业统计工作能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本人结合六年来所作的统计工作并四次组织参加普查、多次参加调查的经验,通过广泛调研,并征求人口密集的老城区普查调查员的意见和建议,对新形势下如何有效改进兰城街道人口就业统计工作的创新发展有了一些新的思考。

一、兰城街道人口就业统计工作的现状

目前,我街道正处于经济转型、“村自制”改“居服务”、集体资产正在处置、农业人口正在向城镇居民转化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许多问题和矛盾逐渐凸显出来,诸如失地农民及下岗人员增多、流动人口剧增、就业压力增大、人口老龄化、人口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等问题正困扰着整个社会进程。这些问题的出现,都事关人口就业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大计,需要兰城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给予高度重视并做出相应决策。为此,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完善各项调查制度,获取真实的统计信息资料,是搞好人口就业统计工作、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保证。

1.兰城街道经济社会发展概况。兰城街道自2005年成立以来,经过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努力,经济社会得到高速发展,第三产业已成为兰城国民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辖区内有个体工商户5 876户,企业255家,2011年,全街道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5 464万元,同比增长14.5%,其中三产所占比重为52.8%,二产所占比重为41.8%。第三产业主要由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服务业、交通运输业等构成。第二产业则由建筑业、工业构成。2011年完成财政总收入11 210万元,同比增26%,一般预算收入6 472万元,同比增26%,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4 824元,同比增18%,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6 521元,同比增11%。

2.兰城街道人口现状。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兰城街道的人口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2011年户籍人口63 317,其中农业人口15 097、城镇人口48 220;年末常住人口96 656,从业人员数59 018,外来从业人员12 110人,第二产业从业人员8 739人。

3.兰城人口就业现状。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具有协调性。辖区商业、服务业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促进了人口的流入,而就业人口的增长不仅为三产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劳动力资源,又进一步促进了三产更好更快发展。(1)三次产业就业人口总体上呈现出“总量大、比重高、增长快”的特征。2011年年末统计数据显示,兰城街道从业人员59 018人,第三产业从业人员36 885人,占总从业人员数量的62%。(2)三次产业就业人口主要由外来劳动力组成。从三次产业就业人口的构成情况来看,户籍人口相比保持平稳,比重维持在45%左右;外来人口所占比重较大且增长迅猛。(3)就业人口以青壮年为主。从三次产业就业人口分布的年龄段来看,主要集中在20~40岁的青壮年,这显示出在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内,仍将拥有较为丰富的劳动力资源,这为三产的持续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人口基础。

4.人口就业统计人员数量少、非专业、非专职。兰城街道自成立以来统计人员一直都是由农经、农科两人员兼职,除完成日常的农业统计、工业统计、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外,还得兼顾农经、农科工作及其他中心工作,致使从事调查、普查的专业、专岗人员没有。虽区级以上有正式的统计机构,但他们不从事最基础的调查工作,所有调查都要靠两名统计人员完成,导致基层统计人员人少事多,这对数据的精确性、及时性、统计分析材料的前瞻性有一定的影响。

二、人口就业统计工作取得的经验

1.人口就业统计机构建设得到了加强。因领导重视,自兰城街道成立以来的六年间,人口就业统计机构虽几经改革,但都有核定的编制,虽编制内的人员已调整三次,但具体从事统计工作的还是原有的两人,使统计工作具有延续性,为人口就业统计工作提供了组织保障、人员保障。

篇10

4月12日下午,省委副书记、省长赵书记到省人口计生委调研,实地查看贵州省人口计生信息系统运行情况,听取省人口计生委关于我省人口计生工作情况汇报。他强调,要按照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工作目标从高,落实工作从紧从严”的要求,以降低“人口出生率、人口自然增长率”为核心目标,坚持不懈做好我省人口计生工作,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副省长刘晓凯陪同调研。

赵书记对我省人口计生工作多年来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他说,人口控制是扶贫开发的主题之一,抓好人口生产直接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省委、省政府对人口计生工作历来高度重视,始终把人口问题纳入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来统筹考虑和部署。多年来,全省人口计生系统的广大干部职工认真贯彻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特别是“十一五”以来,全省人口出生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大幅下降,符合政策生育率不断提高,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取得新进展,为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赵书记指出,当前我省正处于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关键时期,新形势、新任务对人口计生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省自然地理条件特殊,人口与外部环境的矛盾较为突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面临的形势严峻,任务繁重。他强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坚决贯彻落实书记在省委常委会上对做好新形势下人口计生工作的要求,在大力实施工业强省和城镇化带动战略、集中力量促进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实行从紧从严的生育政策,千方百计确保“双降”目标的实现。要针对我省农村人口比重大、贫困程度深、流动人口多的实际,抓好人口计生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要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人口计生工作的强大合力,进一步健全“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指导、各方配合、群众参与”的人口计生综合治理机制,大力宣传和提倡晚婚晚育、优生优育。要实行严格的目标管理责任制,细化职责分工,严格执行“一票否决”制。他要求,人口计生部门要切实加强自身队伍建设,高举“发展、团结、奋斗”的旗帜,扎实开展“三个建设年”和“四帮四促”活动,切实做到思想上高度统一,政治上顾全大局,工作上开拓进取,努力开创人口计生工作新局面,为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刘同志就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做好相关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