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知识大全范文

时间:2023-09-18 17:59:4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化学知识大全,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化学知识大全

篇1

华南师范大学自考是否属于全日制,需要根据所考专业决定。

华南师范大学,简称“华师”,坐落于广州市,是广东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建高校,入选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首批“211工程”、国家“111计划”、“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广东省高水平大学整体建设高校、广东省重点大学。

截至2017年6月,学校下设25个二级学院,拥有84个本科专业,学科布局覆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12个门类。

(来源:文章屋网 )

篇2

【论文关键词】高校学生管理;大学生权利;依法治校

随着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社会整体法律意识逐步提高,加上教育收费,自主就业等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大学生对自身的权利越来越关注。针对高校学生管理过程中不断出现侵犯大学生权利的种种事件,大学生们不再甘愿接受来自学校单方的各种决定,而是试图寻求法律的保护。于是出现了一系列学生状告学校侵权的诉讼案件。这些诉讼案件日益增多且多以高校败诉而告结束。在这背后隐藏的就是大学生维权意识逐渐增强和高校管理行为失范的矛盾。这些案件已经引起了高校乃至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保障大学生的权利,已成为高校学生管理的重要内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应如何转变传统的管理理念和方式,以保障大学生权利作为人才培养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成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必须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一、高校学生管理侵权的表现

为维护高等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和生活秩序,高等学校领导和其他管理人员依据法律、法规和学校规章、制度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等进行管理。在学生管理过程中,因管理行为的失当或违法而给大学生的权利造成损害,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1.侵犯学生受教育权

所谓受教育权是指受教育主体公平、公正地普遍享有各种类型和各种形式教育的权利。高校学生管理对大学生受教育权的侵犯主要体现在招生和强令学生退学上。有的高校存在招生的地区差异,有的高校将患病或残疾学生拒之门,还有的高校在同等分数线上招收男生不招女生。有的高校对未通过全国英语四级、计算机等级考试的学生,不予颁发学历证书或学位证书;有的高校对赌博、打架斗殴、考试舞弊等行为者,给予其劝退处理或勒令退学、开除学籍处分等,这些都是管理过程中对学生受教育权的侵犯。

2.侵犯学生财产权

侵犯大学生财产权的主要形式有:一是乱收费。表现在有的高校违规自行设立并收取辅修费、旁听费,有的高校超标准、超范围收取学费、住宿费。二是乱罚款。罚款是一种行政处罚行为,而我国的行政处罚只能由国家特定机关或组织才能实施的,其他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无此权力。但许多高校规章、制度中都有关于罚款的规定,比如违反学校规定要罚款、寝室卫生不合格要罚款、甚至不叠被都要被罚款。三是高校对大学生的财产安全没有尽到责任。一些高校学生公寓管理工作松散、保卫工作形同虚设,致使盗窃案件经常发生。

3.侵犯学生名誉权、隐私权

学生名誉权是学生依法享有的名誉不受侵害的权利。所谓隐私是指公民个人生活中与社会公共利益、群体利益无关的、不愿为他人公开或知悉的秘密,具体包括私人活动、个人信息等。学生的私人通信、考试分数等,只要本人不愿意让别人知道的,都可以成为其隐私,并同样受到法律的保护。但是,我国的一些高校在教学管理工作中,经常会出现对大学生名誉权、隐私权的侵犯。比如,有的教师上课时用言语嘲笑和侮辱学生,有的将学生考试成绩公之于众或常常将对学生的处分决定公开张贴,这些都构成了对学生名誉权、隐私权的侵犯。

4.侵犯学生获得公正评价权

《教育法》第42条第三项规定,受教育者享有“在学业成绩和品行上获得公正评价,完成规定的学业后获得相应的学业证书、学位证书”的权利。涉及最多主要体现为学生的学历证书、学位证书被随意取消或拒发。如因未缴纳学费或其他经济原因,学位被高校作为抵押。根据规定学校应对学生的评价制定公正、合理的评价体系,而评议的学校在对学生评定操行和毕业鉴定时,评价用词千遍一律,做出的评价不符合学生实际情况。

5.侵犯学生参与权、监督权

《教育法》第二十九条第五款、第六款的规定,“高校有公开校务、接受监督的义务”。《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第五条规定,大学生有“参加学校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项活动,使用学校提供的教育教学资源”。但事实上,当前大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途径和机会还是非常有限的。大学生的参与权与监督权并没有引起高校的重视。把大学生视为单纯的被管理者、不承认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大学生“不成熟”论等传统观念仍然普遍存在,这些都影响了学生参与、监督学校涉及学生权益的各种管理行为的权利的实现。

二、高校学生管理侵权的原因分析

高校学生管理侵权的原因是很多的,既有我国传统教育历史的原因,也有我国现行高校管理体制的原因。我们认为主要的原因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高校学生工作者“法治精神”和“维权意识”较为淡薄

不少高校学生工作者特别是一些管理者法治精神淡薄,而且有些高校管理者对法律认识上出现偏差,更多的是理解其强制性的一面,而对其权利保护的一面却较为忽视。再者,从我国教育传统上来看,人们对学生的地位总是从师生关系上来认定。中国教育一直十分突出教师的主导地位,对学生实行“家长式”的做派,“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教师拥有管束学生,甚至体罚学生的权利。教师对学生有着几乎无所不管的权力,学生的权利备受忽视。学生就是教师管束的对象,学生必须绝对服从。这些传统的师生关系观念仍较为强烈地存在于许多的高校工作者的头脑中。

2.高校的管理行为失范现象突出

正当程序是法治理念中的重要内容,管理行为都应该遵照一定的正当程序进行。但目前高校行使自主管理权时,往往随意性大,普遍存在没有按照正当程序进行。特别是校方在做出影响相对人权益的处分决定时,比如对违纪学生作出处理决定时,经校方调查确认,就直接做出对当事学生的处分,往往没有重视学生就事实进行陈述与申辩的程序,处理程序过于简单,操作也缺乏透明度。学生诉高校案件的发生,很大程度上在于缺乏正当程序,存在程序瑕疵,如调查取证、告知和听取申辩等程序没有得到很好的执行。

3.高等学校的规章制度普遍存在明显的缺陷

根据法律、法规授权,高校有制定规章制度对学生进行自主管理的权利。但高校现行的许多规章制度都是基于高校单方面制定的,难以避免存在对学生权益进行侵害的规定,并由此作出对学生合法权益侵害的事实。一些校规与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相抵触。现在的学校的规章、制度的单方面的规定性,也导致了实践中下位规范或与上位规范相抵触、或内容不合法、不合理、不符合法治精神的现象屡见不鲜。规章制度的内容上来看,更重视学校权力的规定而轻视学生权利,对学生的权利和义务的规定是权利少,义务多,偏重于对学生的约束和控制,不能够充分凸现“权利”应有的法律地位权利性规范与义务性规范严重失衡。

4.对高校管理行为监督缺失

《高教法》第44条规定:“高等学校的办学水平、教育质量,接受教育行政部门的监督和由其组织的评估。”我国法律也规定当高等学校的学生权利受到侵害时,大学生可以通过向学校和当地政府、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反映、申辩和申诉。学校和当地政府、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有责任对学生反映的情况和问题进行调查、处理。可见政府和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对高校具有监督权的。目前,高校出现乱收费、规章制度与法律、法规冲突等高校管理失当行为,我们却很难看到政府和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对其批评指正的身影。出于学校自身利益着想,而滥用管理权力,出发点实际上是为了“求稳”保证学生不出事。可见我国高校的权力未能得到恰当的监督和制约。

三、依法治校。促进大学生权利保障

近年来频繁发生高校和学生之间的法律纠纷,其实质就是高校的管理权与大学生的权利的矛盾,是旧的管理模式忽视人权和现代大学生权利意识高涨的矛盾。坚持依法治校,努力实现从长期以来形成的以行政手段为主要的治校方式向主要依靠法律手段的治校方式转变,即是高校管理现代化的标志,也是从根源上保障大学生权利的重要措施

1.尽快完善相关教育立法工作

要作到依法治校首先必须作到有法可依。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法律体系已基本形成,主干法律已基本制定,但我国高等教育法律体系缺乏完整性。法律法规的规定也不是很完善,一些重要的权利义务关系没有纳入到法律的调整范围;法律规定的一些制度和内容也相当的笼统和概括,法律中的原则过多,权利义务规则少可操作性不强,重管理者权力赋予、轻被管理者权利救济。国家要承担应尽的法律义务,尽快制定一部专门保护大学生合法权益的法律,从实体上和程序上进一步明确高校和大学生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使大学生的权利切实得到法律保障。

2.确立依法治校的管理理念

高校的管理工作应树立“法律至上”的理念,特别是高校的管理者和教师。只有管理者和教师的重视,依法治校才能真正落到实处,才能营造一个和谐的法治校园。高校管理者和教师应该率先垂范、增强法律意识、确立依法治校的理念,高校管理工作才能真正的实现转变。首先应该增强法律意识。法律意识是依法办事的重要前提,具有良好的法律意识高校的管理者和教师在依法行使管理职权的过程中,才能尊重和保护学生的法定权利,避免对学生侵权。其次应该明确依法治校的内涵。依法治校的重点应是学校管理者在学校管理中,根据法律法规和学校的规章制度来对全校各项事务进行科学、全面的管理,实现学校管理的法制化,维护师生权益。

3.应按照正当程序进行管理行为

《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第五十五条己经明确提出:“学校对学生的处分,应当做到程序正当、证据充足、依据明确、定性准确、处分恰当。”正当原则源于英美,偏重于程序上的价值,即“不经过正当的法律程序,任何人都不应被剥夺生命、自由和财产”。程序体现为一定的顺序方式、步骤等过程。现代法治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重视正当程序的保障作用,程序的保障在实体权利的保障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程序公正的原则是行为管理合法性的基本原则,是高校学生管理部门正确认定事实,正确选择和适用规章制度,从而做出正确判断的根本保证也是保证学校管理权正确、有效行使,抑制高校管理专横与态意的极其重要手段。学校必须按照正当程序原则,遵守权限、条件、时限以及告知、送达等程序义务。

4.依法制定学校规章制度

为了维护学校秩序,根据法律、法规授权,高校有制定规章制度对学生进行自主管理的权利。但高校制订规章制度必须受到相关法律法规的制约,要遵循法治统一原则,即下位法的制定必须有上位法的依据,不得与其矛盾。必须贯彻重视和保障权利的原则,明确和充分地规定各方的权利。在处分内容的设定上,应遵循行政法上一个重要的原则那就是“比例原则”。比例原则也被成为“最小侵害原则”,即行政主体实施行政行为应兼顾行政目标的实现和保护相对人的权益,在做出行政处罚决定可能对相对人的权益造成某种不利影响时,应将这种不利影响限制在尽可能小的范围内,使“目的”和“手段”之间具有适度的比例。在对学生的处分上,应坚持以教育为目的,把教育和惩戒相结合的原则。

篇3

[关键词]文化全球化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实效性路径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24-0128-02

在文化全球化背景下,当代大学生身处开放的环境和多元的时代变迁之中,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应该适应时代的要求和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路径也不能再拘泥于传统的理论知识灌输,而是要结合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困境探索出新的路径来加强其实效性。使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有力措施,使学生在快乐中接受教育,在教育中不断完善自我,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有认同,对现在的社会现象有辩证的观点。

一、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加强美德教育

(一)加强情感培育

要教育大学生在实际生活关系中发现、存储、孕育情感经验,必须建立在个人传统美德对家庭与社会和谐的高度基础上。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应是一种寓教于乐式的理论结合实际的教育,不是教条地、纯理论的道德知识灌输 。它是一种积极吸收并理解的教育方式,更注重大学生对外界的感知。我们应该力图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教育少用“刚性”多用“软性”,少用“规定”多用“感化”,少用“强制”多用“熏陶”,要让美德成为滋润大学生心田的甘霖。[1]

(二)重视认知教育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中,要想保持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勃勃生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的认知教育十分重要。中国传统文化主张“知行统一”,知与行互相制约,知是行的前提,行是知的结果。但现实中的大多道德教育都是纯知识的教育,缺乏的是学以致用式的生活体验。在当代全球化的背景下,大学生对社会、人生、人际关系的理解多是现代化的观念,缺乏古人留给现代人的精神精髓。这就要当代的大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深刻理解古人对个人、社会、家庭的理解,使其与当代社会现象相结合,能够在实际中发挥中国传统文化的作用。对古代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传承上开拓创新,与时俱进。

(三)利用各种渠道,强化传统美德的实践教育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只学不行无法使传统美德得到真正的诠释和认知。当代的大学由于受到客观条件、独生子女、家庭条件优越等影响。对现代社会现象认识有时过于片面和绝对,对人的认识很难做到辩证全面,遇到事情容易走极端。究其原因,不免缺乏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的实践教育,导致现代大学生对一些社会礼仪或社会交往不适应和不知礼,最终使其在实际中行为与社会主流形成强烈对比。

此外,我们要引导大学生拓展视野,去认识和领略中华传统美德之精华;引导大学生去正确解读其他民族的思想道德文化并汲取其中之精华,使之与中华传统文化、道德之精华相结合,创造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文化与新道德。[2]当代大学生传统美德教育既要抵制文化的糟粕,又要弘扬传统文化中的精华。

二、加强渗透性教育,推动学生社团建设

教育者应该认识到,学生既是知识的接受者,更是思考者和创造者。教育者忌讳一味地采取灌输、说教的方式进行知识性的教育,这样就会造成学生独立思考和创造的能力弱化。高校的大学生正处于思维发展、环境开放的社会中,他们也处于多元选择的时代,他们需要在学校的培养下学会独立思考、独立判断。如学校当中的各种社团、几个甚至几十个大学生组成的“外语角”、晨练或晨读的伙伴等。作为学生交流学校的非正式群体性组织,对学生的影响和发展作用非常之大。这些非正式的群体组织往往比正式群体更能有效地影响成员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基于此考虑,把非正式群体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范畴进行研究,发挥群体的力量,将有助于提高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通过对非正式群体的推动和建设,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也可以利用这样的一个契机加强团体辅导。

三、突出时代特色,抢占思想政治教育制高点

面对高等教育与大学生特色的时代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必须树立运用新媒体技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观念并进行相关学习进而有效掌握。随着互联网在我国的发展,网络技术由时髦行为转变成了一种普遍技能。当前,几乎每个大学生都有自己的QQ、微信、飞信和电子邮箱。虚拟的网络世界在大学生学习的同时也成为他们休闲娱乐的主要方式,所以,为广泛占有思想政治教育阵地,我们有必要尽快在以下两点进行加强:

(一)提高师生媒介素养,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力

媒介素养是指人们面对媒介传播的各种信息时所应具有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3]在当代媒体时代,种类繁多的媒介,使大学生接受的资讯多而杂。教育者应该对大学生普及新媒体使用常识,教育学生辨别消息真伪,提高学生政治素养,在各种消息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被假象所迷惑。

(二)以网络为阵地,开创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路径

网络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把双刃剑,既是机遇又是挑战。网络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政治信仰、法制观念都是很大的挑战;另一方面又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网络时代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但改善了教育的工作条件,带来了全新的工作方式,更重要的是使教育主体接受知识的途径较以前增加许多。所以,在网络时代,既要认清网络的特点,又要结合大学生自身发展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取得实效,必须要注重文化环境建设,尤其是要创造出良好的观念形态的文化环境。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就说:“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4]文化环境和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关系非常密切,文化环境对大学生思想的渗透力和影响力非常大,这就要求校园文化建设重视文化环境对大学生的影响,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使大学生能够在良好的校园环境里学习和生活。张耀灿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就是思想政治教育所面对的外部客观存在。[5]校园文化建设要注重营造健康向上的精神文化氛围。精神文化对于激发人们的主动性、积极性、陶冶人们的情操有重要作用,因此,我们的精神文化活动和产品都要体现其价值追求、传播先进文化、弘扬社会正气、塑造良好心灵,激励人们奋发向上,追求真善美,抵制假恶丑,从而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出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和校园文化环境。

(一)不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物质环境建设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物质环境的根本途径是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整个社会的物质文明水平,在全社会物质文明水平不断提高前提下,逐步加大对思想政治教育物质环境建设的投入力度。所以学校要将招生和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同步进行,避免因扩招速度快而影响学生学习条件,学校的经费要注意投向这些方面。学校学术环境建设,要注意确定好学术研究方向,组织好相应团队,倡导严谨治学的学风,要注意发挥学校学术性组织在学风建设和学术环境营造中的重要作用。

(二)以社会制度引导社会伦理的生成

社会良好的伦理环境是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有力保障,但是,良好的社会伦理环境不是自发产生的,需要制度的保障和约束。在中国,经历了近代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通过不断的战争争取解放的民族,社会伦理的形成需要一定的过程和制度的保障。

总之,在文化全球化背景下,就是要将社会文化和校园文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避免两者的发展的不平衡。学校在制度制定、教学改革、师资配备等方面都要注重因学校工作产生的对学生发展的影响,使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常态化、系统化,要注重校园这块育人环境对整个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作用。发挥中国传统文化的作用,重视实践教育的功能,充分利用现代网络等资源,探索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时效性的路径,实现我们的育人目标。

[ 参 考 文 献 ]

[1] 袁振国.当代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222.

[2] 江秀乐,张红霞.新时期维护高校稳定视闽中的党的执政能力建设[J].中国高等教育,2007,(8):40.

[3] 四书五经·论语·里仁(第四)[M].长沙:岳麓书社,1991:22.

[4] 邱伟光,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144.

篇4

[关键词]全员化参与;全程化引导;全面化推进;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2234(2012)01-0140-02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在国家法规、政策的规范下,在理想教育和职业生涯理论的指导下,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规划、实施、修正、完善的过程。

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社会发展和经济结构与人才供给数量和结构间的不适应,再加上金融危机的影响,使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愈加突出。有专家认为,当前大学生在就业市场中显得被动、盲目,主要原因是缺乏规范的职业素质和系统的职业指导,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仅限于理论,缺乏实战性。加之部分学生在学业上的被动应付,从而导致职业定位不清,学习针对性不强,并最终导致学生就业竞争力下降。因此,针对现阶段形势,如何强化各大高校职业生涯规划以及就业指导服务就成为重中之重,而积极探索如何建立“全员化参与、全程化引导、全面化推进”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模式成为解决当前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一、当前我国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现状

职业生涯规划起源于20世纪初的美国,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美国得到推广和实施,并逐渐成为现代学校教育与心理辅导的一个重要部分。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高校逐渐掀起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热潮。总体来看,我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高校起步晚、发展慢,系统化、专业化、科学化程度还不高,基本还处于移植、借鉴西方先进理论方法与自找探索起步阶段,发展情况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认识片面化

目前,国内部分高校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认识不足,投入乏力,力量薄弱,甚至根本没有,起步。部分学校、教师、学生都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上有一定的认识误区。部分高校认为职业生涯规划是大学生个人的事,在校期间主要任务是学习。学校只负责就业指导与推荐,职业生涯规划是大学生毕业以后的事。部分教师认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学校、学生不重视,光靠教师的指导收效甚微,因此也无心顾及。有部分学生认为就业指导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只是指导老师的事情,课程结束了职业指导也就结束了等等。事实上,单纯依靠就业指导老师或者单纯依赖第一课堂的教学是很难真正落实行之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

(二)队伍薄弱化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作为一门系统的学科,要求具有教育学、管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专业知识背景,同时应有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资质,熟悉学生专业学习及采来就业方向的老师,而目前很多学校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师资队伍无论在数量上还是专业化程度上都十分薄弱。开展此项工作的教师基本是一线辅导员和就业指导中心的老师,而这些老师大多数没有受过专门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训练,对职业生涯规划实际情况并不了解,或缺乏理论基础,或缺乏实战经验,很难对大学生职业发展进行有效的指导。

(三)过程间断化

职业生涯规划应是一个不断认识自我、分析环境、自我完善的过程,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全过程。不同的年级,不同的专业应确立不同的目标,开展不同的教育与指导。目前国内许多高校开展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基本局限于大一新生入学阶段和毕业前夕,仅仅发一些教材,开展一些讲座,举行一些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开设一些就业指导课,且呈现出阶段性、间断性的特点,缺乏连续性、系统性,从而使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

(四)体系缺失化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一项全面系统的工作,应该逐步建立完整的教育体系。目前许多高校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还只是停留在第一课堂,缺少教材,没有实际的互动和实战性训练,缺少有效的案例或模型,缺乏较为完整的教育体系,这样就不可避免的造成职业教育的不连续性,同时也很难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五)指导简单化

目前大部分高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仍然比较粗放型,教师的指导、授课缺乏个性化、针对性,学生很难得到专业化、个性化的指点。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都会有不同的个性和特点,在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时,更应注意细节和个体的指导,在全方位的指导过程中突出个性化。

二、全员化参与、全程化引导、全面化推进模式下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对策思考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作为高校育人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学生成长成才不言而喻,目前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方式和水平已不能适应高等教育的发展,对于高校而言,需要不断探索构建起全员化参与、全程化引导、全面化推进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新模式。

(一)构建全员化参与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教师指导体系

针对目前高校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队伍建设上的薄弱性,一方面要引进培养一批优秀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教师,提高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师资队伍专业化、职业化水平。同时,学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职能部门应充分整合校内外资源,形成多级联动、全面覆盖、全员参与的教师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指导体系。

第一,建立由学校专职职业规划师或心理咨询师开展长期咨询的指导机制。他们负责从专业的角度对大学生的职业道德、责任意识、社交技能、心理素质等各方面进行全方位阶梯式的指导,通过开展专业性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帮助学生进行正确的职业设计、人生规划、职业指导。

第二,发挥与学生关系最为密切的辅导员、班主任等学生工作一线人员的独特作用,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帮助学生及时分析自身存在的优缺点,制定个性化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并在学习生活中不断调整完善。

第三,发挥专业教师在专业教学领域的优势,通过发挥专业教师的人格魅力和深厚的专业知识,开展一对一结对。引导大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加深了解,提高专业知识水平,增强核心竞争力。

第四,聘请优秀校友或企业界的成功人士,采取报告讲座和一对一的交流导航形式,定期与学生开展交流,传授创业经验和职业成功心得,提供学生实践实习和学习交流的平台。

(二)建立全程化引导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指导体系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要贯穿整个大学教育的全过程,应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特点,各有侧重,以学年为阶段设置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阶段任务与目标,并制订相应的实施方案。从而积极推进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具体实施。(以高职大学生为例)

1.大学一年级:适应探索期

阶段目标:适应大学学习生活,加强专业学习。培养职业意识。

任务活动:开展大学生始业教育。建立学业生涯规划活页档案、举办专业学习讲座。

实施方案:开展大学生始业教育,通过专业讲座,学业、心理适应性讲座等活动帮助学生尽快转变角色,帮助引导

学生确定学习目标,适应大学学习生活;开展学业规划教育,建立学业生涯规划活页档案,引导学生了解专业课程、专业方向,确定阶段性学习目标,进行阶段性学业规划;加强英语和计算机等基础课程学习,通过英语、计算机及相关专业资格证书考试充实提升自己;积极参加各种学生组织和活动,增强人际沟通能力,锻炼团队合作能力,提升个人基本素质。

2.大学二年级:定向准备期

阶段目标:明晰职业方向,强化职业技能。增强职业素质。

任务活动:开展职业量表测试,举办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大赛及相关职业讲座。

实施方案:运用北森郎途职业测评系统进行职业测试,引导学生正确认知自我,明确自身的优势、劣势、兴趣、爱好、性格、能力,初步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大赛和创新创业大赛,通过大赛形式,明确职业方向,制订实施计划,培养相关能力;注重专业技能学习,考取与专业或目标职业有关的职业资格证书;积极参加课外兼职和社会实践活动,最好能从事与自己未来职业或本专业有关的工作,提高自己的责任感、主动性和受挫力,并从中获得职业经验,提升职业素质。

3.大学三年级:冲刺求职期

阶段目标:增强求职技巧,强化岗位实习,实现成功就业。

任务活动:开设就业指导课,开展模拟招聘会。举办校友交流会。

实施方案:开展就业指导课,进行就业形势、求职知识技巧等方面的指导;开展模拟招聘会,通过现场模拟的形式进行招聘会以及招聘流程的模拟,增强求职实战经验技巧训练。重视实习机会,通过实习从宏观上了解单位的工作方式、运转模式、工作流程,从微观上明确个人在岗位上的职责要求及规范,为正式走上工作岗位奠定良好基础;结合三年的学习和个人职业目标方向,制作求职简历,积极参加求职活动,不断总结提升,顺利实现就业。

(三)完善全面化多层级推进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组织管理体系

学校应该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纳入学生日常教育教学计划之中,建立三级网络管理体系。在学校层面成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指导中心,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管理、服务为一体。为学生提供职业生涯规划的辅导和咨询,并结合工作实际开展全校性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让大赛、创新创业大赛和各种职业规划模拟活动。在二级学院(系)设立相应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办公室,主要协助学校指导中心认真做好本学院(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在班级设立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兴趣小组,成立二级学院(系)若干职业生涯规划与创新创业类学生社团,具体开展班级和学生职业生涯教育规划类活动。

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三级网络管理体系中,学校三级机构要明确目标、细化职责、及时沟通。建立细致可行的工作制度,发挥各自优势,指导学生开展贯穿整个大学阶段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从而使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覆盖到每个学生、每个阶段。

除此之外,高校应该从办学理念、职业辅导、课程设置、学生管理、社会实践、校园文化等方面构建起全面化多层次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同时在两课教学和专业课的教学中渗透职业生涯规划理念,促使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篇5

6月24日下午,西峡路政大队党支部召开会议集中传达学习,河南省2020年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议上李厅长的讲话精神及会议精神,研究贯彻落实意见。

一是会议强调,迅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厅党组工作部署和李卫东厅长重要讲话上来。要通过集中学习、“”、主题党日等形式,将会议精神层层传达至支部每名党员,迅速掀起学习贯彻热潮。

二是坚持政治统领,切实把做到“两个维护”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要求支部党员干部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自觉坚守党的政治方向,带头做到“两个维护”;充分认识高速公路运输保障对于当前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的重要意义,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完成全年工作任务,交通强国建设等国家战略实施上来,落实到谋划发展目标、制定工作措施、部署工作任务、推动具体工作实践中去,确保各项事业始终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发展。

三是坚持“抓好党建是最大政绩”的理念,加快推进支部党建工作标准化规范化;创新宣传方式,强化思想引领,营造浓厚氛围;大力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深入挖掘支部内在潜力,发挥好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先。

四是加强意识形态责任制,强化对网站、微博、微信、头条、抖音等意识形态阵地管理,针对路政行业特色,在路产管理、服务司乘等方面切实强化舆论问题管理,建立应对程序和响应机制,提前研判,及时发现,快速解决,消除负面影响。主动作为,结合交通重点项目、交通安全等重点工作,加大宣传力度,及时回应群众关切的问题,讲好支部发生的先进典型故事,正确引导舆论导向,让全社会了解、理解、支持高速公路行业,为交通运输事业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篇6

现年7岁的艾南•塞利斯特•考雷目前在新加坡一座政府小学念小学二年级。艾南的父亲瓦伦丁•考雷是一名英国人,多年前曾在英国国家地理实验室担任地理学家,目前是一名自由撰稿人。艾南的母亲斯亚哈达•考雷是一名能用左右手作画的马来裔肖像画家。在艾南下面,还分别有2个弟弟――4岁的芬坦和1岁的提亚南。据了解,艾南6个月时便学会走路,1岁大就会说复杂句子。

据父亲瓦伦丁介绍,艾南还在刚刚学会走路时,便开始在图书馆里寻找科学书籍,尤其对于配有图解的复杂科学问题怀有强烈的求知欲。通常,他总是安静地吸取知识,然后再发表评论。三四岁的时候,他开始对超多维形状好奇,总是给那些二维智力游戏方框画上阴影。6岁时,他开始对化学感兴趣,竟然在他姨妈家中拿起一份‘O’级化学试卷,并且将上面的试题全部答对。原来,他早已通过上网自学了化学。

2007年1月,当时年仅6岁的艾南参加了英国考试机构举办的“O”级化学考试,并顺利过关,成为新加坡通过该考试的最年轻考生,被列入《新加坡纪录大全》。艾南原本想继续参加A水准化学考试,但因为错过了报考日期,只好等到2008年再报考。新加坡理工学院化学和生命科学学院讲师普利亚•南杜认为,艾南的注意广度与一名平常的7岁孩子相差无几,可是他的学术能力却已相当于17至18岁的化学系大学生。南杜表示:“他拥有快速的学习能力,甚至可以阅读大学课本和科学期刊。”

据母亲斯亚哈达介绍,自己从未给艾南施加过任何学习压力,艾南大多数时间在家中学习,不过电脑课程和马来语课程都在学校完成,他在那儿有许多朋友。据父亲瓦伦丁称,小艾南不学习的时候,酷爱看电视剧《憨豆先生》,还喜欢画画,是个无拘无束的平常孩子。然而,与大多数其他天才儿童一样,艾南在陌生人面前非常害羞,性格有些内向。

新加波南洋理工大学材料工程系主任提姆•怀特教授通过与艾南多次接触,认为后者已经具备化学系大学生的程度,不仅掌握了分子式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而且还会配平化学方程式,甚至对于不同物质的化学性质、放射能等也有所了解。然而,怀特教授却拒绝招收这位“娃娃大学生”。怀特表示:“化学领域的重要环节是展开化学实验,要让一个年幼的孩子展开实验工作,需要考虑有关设备和安全等问题,包括调整桌椅的高度和仪器的适当使用,这需要大学为一个孩子进行大幅度的调整。以我们大学为例,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实验室内的长椅太高,实验架子太高,试剂分配器太大,孩子的小手根本握不住。凡此种种都构成巨大的后勤障碍。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一名化学神童的诞生需要众多特殊的必备条件,这一点与那些音乐神童和数学神童不同。”

对于是否应将一名7岁儿童送入大学,怀特教授心情颇为复杂。他说:“艾南还只是个小孩子,如果由于过早将他送入一个令他的能力和想象力受到局限的环境,而使他丧失对于科学的热情,那将是件非常可惜的事情。”无独有偶,其他一些教育专家也认为,过早剥夺孩子的童年,只会给孩子未来带来无法弥补的长期心理伤害。

英格兰米德尔塞克斯大学教育心理学访问教授琼•弗里曼认为,艾南父母将其过早送入大学是个“可惜的错误”。她说:“将一个7岁孩子送入大学,就如同拿他当作一部挣钱机器,而不是人。”

篇7

关键词:氮氧反应; 放电; 正交设计

文章编号:1005-6629(2008)06-0007-02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C

1 引言

本实验最早在《中学化学实验大全》第264页描述:氮气和氧气的反应,操作玻璃管的两端配上带铜丝的橡皮塞,铜丝的两端跟高压感应线圈的两接线柱连接通电后产生电火花,使空气中的氮气和氧气发生反应,产生一氧化氮,一氧化氮跟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也在上教版(2000年版)第 130页中出现: [实验6-1]闪电产生一氧化氮,在一支10cm长的玻璃管的两端分别套上橡皮管,刺破橡皮管,向玻璃管内伸入两个钢针,钢针的两端连接感应圈。在橡皮管的一端通人氮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体积比为1∶2)。通电,待钢针尖端放电后,把气体导入锥形瓶里,观察发生的实验现象。在锥形瓶里加入少量蒸馏水,滴入石蕊试液,观察发生的现象;另外在苏教版教材(2006年版)化学必修1第96页的观察与思考栏目中给出:下列实验将帮助我们探究自然界中氮气与氧气的反应,取一个塑料矿泉水瓶,在距离底5cm处钻两个对称的小孔,然后放在感应圈上,将感应圈的两根极针通过小孔插入瓶中,使两个极针成一条直线且针尖之间相距0.5cm,接通电源,观察实验现象。

新课程理念中重要的一条就是化学学习要与我们的社会生产、生活实际紧密联系,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深刻体验到化学的价值和魅力。这个实验设计正是从学生身边打雷闪电生活现象入手,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意识,模拟自然界氮气和氧气的反应并探讨其发生的一系列变化,增强学生用化学知识来解释和指导社会生活的自豪感,这样学生所获得的知识将更具有鲜活性、启发性和保持性。然而,许多老师在实验过程中因为发现该反应现象不容易出现而放弃给学生做这个实验,实在非常遗憾。笔者也曾按照上述给出的实验方进行实验:取一个塑料矿泉水瓶(500mL),在距离底5cm处钻两个对称的小孔,然后放在感应圈上,将感应圈的两根极针通过小孔插入瓶中,使两个极针成一条直线且针尖之间相距0.5cm,调整感应圈的输出电压为8KV,接通电源,15分钟后,可以看出红棕色气体,切断电源,往塑料瓶加入少量水,放入pH试纸颜色为深红色。根据该实验现象,笔者继续作了大量尝试,力求找出一个用时少并且现象明显的实验方案,并获得了初步成功。下面就与各位同仁一起探讨一下我的实验设计。

2 实验

2.1实验设计

通过实践和文献查找,确定了影响该实验的三个主要因素:氮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两铜电极间的距离和施加的电压大小。对每个因素我们各设计了三个水平,第一个因素的三个水平根据空气、NO、NO2组分设定:氮气和氧气比约4∶1、 1∶1、 1∶2; 第二个因素根据实验经验和文献分为三个水平: 两极针尖距离为0.5cm、1cm、2cm;第三个因素根据感应圈(J1206)的可调节刻度(从1KV到8KV)给定三个水平: 2KV、5KV和8KV。基于本实验为三因素三水平设计,我选择了L9(34)的正交设计表来进行实验安排,如下表所示:

氮气和氧气反应实验 表头设计

2.2 实验用品

500mL塑料瓶、80mL硬质玻璃管、一端磨尖的铜电极、带鳄鱼夹的导线、感应圈(J1206)、大试管、铁架台、石蕊试液、氯酸钾、二氧化锰

2.3实验步骤

1. 氧气的制备:用实验室常规方法收集氧气若干瓶。

2. 氮气和氧气的反应(如下图)

取干燥的玻璃管,放入湿润的pH试纸,通入氧气,密闭,水平放置,两端插入铜电极,使铜电极两极尖水平相对并保持一定距离,通过导线与感应圈相连,形成回路,调整感应圈电压,通电放电一段时间,至看到指定实验现象结束,切断电源,记录时间。(另一组实验是不放pH试纸,直接观察颜色)

氮气和氧气反应实验 实验安排表及直观分析表

(注:本实验选用两个指标:A为使试管内湿润的pH试纸变色为比色卡中pH为2的颜色所需的时间;B为试管出现明显红棕色的时间;总是A、B指标的总和,值越小越效率越高)

2.4 结论与讨论

从实验指标的数值及直观分析表可知:

1.实验5(A2B2C3)的反应条件所得的实验结果最好,出现指定现象的时间最短,但通过对k值大小的直观分析,选用实验A2B3C3应该效果更好,通过补做实验,确实能在不到一分钟看到现象。

2.本实验的主要因素是施加电压的大小(R=4.66),从表中可以看出电压越大,反应效果越好。但考虑到安全问题及效率问题,笔者认为5KV或6KV也完全可以达到实验目的。

3.氮气和氧气体积比也是一个重要因素(R=3.67)。适当通入氧气可以提高反应效率,但在不充氧的自然条件下反应现象也可在5分钟左右观察到,并且可以简化操作步骤,仿真模拟自然放电,所以笔者认为,该实验可以直接在不充氧的自然条件下进行。

4.两电极的距离(R=3.34), 从数据上表现为距离越大反应效率越高,笔者认为在电压较高的条件下,放电电弧越长,与混合气体的接触面越大,反应效率越高,但随着电极距离的进一步拉长,反应效率是否会继续提高,还需要进一步探究。

5. 根据整个实验结果,我们按照苏教版教材(2006年版)的实验步骤及书本提供装置图进行该实验,然后把两铜电极距离由原来的0.5cm改为2cm再次实验,发现效率有所提高。(8分钟可见很明显的红棕色气体,用湿润的pH试纸变深红色。)

3说明

1. J1206-1型电子感应圈(广东佛山市三水西南教学仪器厂生产)可为中学物理、化学实验提供小功率可调高压电源,在额定工作电压下能产生80KV的高压,可演示空气中火花放电现象,以及液体、固体介质的电击穿现象和在空气中取得臭氧等实验用。其线路功率:≤120W、线路电流:≤2.8A、高压输出:10KV~80KV(连续无级可调)。由于电流强度较小,对人体是安全的。但安全起见,接通电源后,最好不要触摸整个装置,反应完毕后,及时切断电源。

2. 铜电极极尖用砂轮磨成针状,有利于放电。

3. 本实验结论是针对80mL的容器进行的实验,是否可以推到大容积的容器有待于进一步验证。

4. 笔者发现该实验天气干燥时比天气潮湿时效果好得多。可能是因为潮湿的空气使生成的二氧化氮气体很快地溶解在水中而较难看到红棕色。

篇8

关键词:反馈信息 基础知识 心理状态 策略 方法和技巧

一、考前准备

1、注意克服焦虑情绪。临近考试,许多同学感觉心理紧张,同学们都想考一个好成绩,大都对自己寄予了很大的希望,但是,又常常担心不能如愿,使自己考前长期处于焦虑之中,影响专心复习和考试。其实,在考试前和考试中出现焦虑、紧张、不安等,这对自己和其他考生来讲都是难以避免的。但是,我们要学会自我调整,克服焦虑心态,以促成对问题的顿悟。另外,考试前要保持坦然的心态,正确对待各种考试。积极进取,但不要刻意追求。要用一颗"平常心、平静心"来对待复习应考。做到行动上"不急",心理才能"不燥"。情绪稳定了,学习效率才会提高。

2、注意保持良好的身体素质。考前要注意"养精蓄锐",一要注意科学用脑,注意效率,不搞疲劳战术,以免搞得精疲力尽。二要注意饮食起居,预防感冒,腹泻等疾病的发生。避免做大量的体育活动,防止意外伤害。

3、注意熟悉考场在通常情况下,考生可能到所报考的学校或其他不熟悉的学校去考试,熟悉考场尤为重要。熟悉考场一般安排在考前两三天,包括的内容有:所在考场离居住地点有多远?通过什么方式到达比较迅速和安全?在路上要花费多少时间?自己在哪个教室?在哪个座位?厕所及其他服务设施在哪儿?熟悉考场、早做准备,会给你带来信心和安全感。

4、注意准备好各种考试用品。必要的物质准备,也是考试成功的先决条件之一。考试前一两天,要仔细检查一下考试时必备的用品,如钢笔、铅笔、橡皮、准考证等,如果服务器不齐或有故障,一定要及时调换。考试的前一天晚上,临睡前可将包括准考证在内的所有必备品,装在一个袋子里,放在容易见到的地方。考试出发前,一定要检查一下,必备品是否带齐了。

二、临场技巧

拿到化学试卷后,首先要认真听监考老师的说明,看清试卷的要求、答题说明和相关规定及注意事项,答卷之前先要认真填好卷头,在指定位置把自己的姓名、考号等认真填好。另外,在做题时要注意:

1、细心审题,全面分析。做题时考生由于审题粗心,不仔细分析而导致失分的现象较多。若是一道比较复杂的题目,应仔细看几遍,弄清题意再做题。第一,弄清楚已知条件是什么?要求是什么?将条件和结论区分清楚,这是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开端,也是极其重要的一步。对题目中一些关键性的字、词、句,应仔细分析,要多方面琢磨推敲,切不可不弄清楚题意就匆忙答题。第二,当一时弄不明白,无法作答的时候,要回头想想题目中所给的已知条件是不是有忽略的?隐含条件是不是没有挖掘出来?条件和结论有哪些本质联系?第三,找出题目中条件之间的联系并确定解题途径。

2、冷静沉着,答题规范。从历年答卷情况来看,一些考生由于思想过度紧张,粗心大意,导致得分较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不按要求答题;如把答案写在密封线外,因阅卷老师无法看到而失分。

(2)写错别字:不少考生因写错别字、书写潦草使阅卷老师辨别不清而被扣分。如"石蕊"写成"石芯":"碳"和"炭"不分:"饱和"写成"饱合":"长颈漏斗"写成"长劲漏斗"等。

(3)元素符号、化学方程式、计算单位写错:在化学学科中,每种元素、每种物质都有专用的化学符号,一些考生常将化学符号写错。如元素符号忘记了大小写的原则,化学方程式忘记配平,状态符号漏标注,反应条件未写清等;在化学计算中,有时单位不统一就代入计算,导致答案错误而失分,这都说明考生平时训练不够严格,出错率较高,基础知识掌握得不够扎实,考场情绪不稳定,粗心大意,答题不规范。为了避免这种失误,首先要加强基本功训练,做到认真细心,一丝不苟,养成良好的做题习惯,以提高答题的正确率。

3、解题要得法

(1)合理分配时间。化学试题往往既考查答题的准确度,又考查答题的速度,一份试卷中各题的分值比例不一样,答题要根据分值估计做题需要用的时间,分值小就少花时间,分值大就多花时间。

(2)先易后难。一般按试题的序号做题,先做容易题,后做难题。刚进考场时,同学们的心情都比较紧张,感知、记忆、思维等心理过程都还未适应考场上的紧张气氛,没有达到最佳状态。待做过几道题目之后,特别是做了几道有把握的容易题之后,心情就会逐渐稳定下来,这时再做难题就容易成功。

4、考后要检查。除了答题过程中要细心外,答题后的检查也是考试的一个重要环节。做完试卷后,若时间充足,可对全卷进行复查;若时间有限,只重点检查分值较高或没有把握的题。检查不是原解题思路或过程的简单重复,特别是对没有把握的试题,要重新审题,确定原解题法是否有误。对于选择题要特别注意是否需要"涂卡",如果"涂卡",一定检查一下是否涂的清楚,是否符合要求,有无漏涂或涂错位的现象,个人信息是否完整,姓名考号是否填涂正确等。

参考文献

[1]2011中考化学复习宝典之计算秘诀

[2]2012中考化学备考策略:夯实基础知识注重学以致用

[3]中考化学科考点大全

篇9

本文由实习报告网提供给大家参考阅读!

实习时间:xx月14日~xx月27日

实习地点:xxxx钢铁有限责任公司

专业:电气自动化(冶金方向)

班级:电气二班(冶金方向)

实习学校指导教师:自动化教研室全体教师,

实习目的: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适应社会的能力,增强学生职业意识、劳动报告的观点,提高政治思想觉悟,扩大事业,巩固所学理论知识的重要途径;是提高技能人才的所不可缺少的实践性教学环节。认识实习是教学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次的认识实习是在完成基础课和部分专业课上进行的一次实践训练。通过实习了解工厂工作环境;了解本专业在工作的作用、地位,熟悉本专业毕业声在工矿企业可能从事的工作,对所学专业课的实用价值有明确认识;在学生接触专业课程之前,认识常用的检测元件,控制设备及各种生产机械,了解工厂自动控制设备的水平与线装。同时,通过实习使同学们有机会较广泛的接触现场人员,学习社会省会,可使同学们获得业务和思想双丰收。

实习内容 :一安全教育 1、安全教育学习的目的: 2、事故的发生及其预防: ①、事故发生的因素 人为因素——不安全行为 物的因素——不安全因素 ②、发生事故的认为因素 1)、管理层因素; 2)、违章: a、错误操作 b、违章操作 c、蛮干 3)、安全责任(素质)差。 ③、入厂主要安全注意事项 ⅰ、防火防爆 ⅱ、防尘防毒 ⅲ、防止灼烫伤 ⅳ、防止触电 ⅴ、防止机械伤害 ⅵ、防止高处坠落 ⅶ、防止车辆伤害 ⅷ、防止起重机械伤害 ⅸ、防止物体打击 10、班前班中不得饮酒。

二、相关内容:通过在钢厂十天的学习参观及查阅相关资料初步了解到了钢材的分类及炼钢的工艺流程。㈠、钢材的分类:1、按化学成份分

(1)碳素钢 (2)合金钢

2、按冶炼设备分

(1)转炉钢 (2)平炉钢 (3)电炉钢

3、按浇注前脱氧程度分

(1)沸腾钢 (2)镇静钢 (3)半镇静钢

4、按钢的品质分

实习相关大全(shixi.exam8/)

(1)普通钢 (2)优质钢 (3)高级优质钢

5、按钢的用途分

(1)结构钢 (2)机械制造用结构钢 (3)工具钢 (4)特殊钢 (5)专业用钢

篇10

此次实习,主要岗位是一些帐务的核查,因此主要实习科目应收应付帐款的核算,也涉及一些其他对外投资科目。在实习中,我参加了该企业月末的财务核算,认真学习了正当而标准的会计程序,真正从课本中走到了现实中,从抽象的理论回到了多彩的实际生活,细致的了解了财务会计的全过程及会计核算的各环节,认真观摩一些会计的整个审计、核算过程,并掌握了一些会计事务的适用及适用范围。跟随财务人员,核实会计事实。真正了解和熟悉了我国的公诉程序及法庭的作用和职能,同时还配合公司财务人员做好帐本的调查笔录和日记帐笔录,做好帐簿的装订归档工作。经过1个半月的实习,我从客观上对自己在学校里所学的知识有了感性的认识,使自己更加充分大学解了理论与实际的关系。我这次实习所涉及的内容,主要是会计业务(对公业务),其他一般了解的有购货业务、票据业务、贷款业务。会计业务对公业务的会计部门的核算(主要指票据业务)主要分为三个步骤,记帐、复核与出纳。这里所讲的票据业务主要是指支票,包括转帐支票与现金支票两种。对于办理现金支票业务,首先是要审核,看出票人的印鉴是否与银行预留印鉴相符,方式就是通过大学验印,或者是手工核对;再看大小写金额是否一致,出票金额、出票日期、收款人要素等有无涂改,支票是否已经超过提示付款期限,支票是否透支,如果有背书,则背书人签章是否相符,值得注意的是大写金额到元为整,到分则不能在记整。对于现金支票,会计记帐员审核无误后记帐,然后传递给会计复核员,会计复核员确认为无误后,就传递给出纳,由出纳人员加盖现金付讫章,收款人就可出纳处领取现金(出纳与收款人口头对帐后)。

通过这次实习,我对会计工作有了以下更深的了解:

一、关于会计报告:会计报告所披露的信息应充分反映企业特定时期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及其相关信息,以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要。按照现行《企业基本会计准则》体系所报告的会计信息已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对信息的要求,(1)现行会计报告的形式单一,通过表格数字化反映,文字说明的内容较少;(2)现行会计报告的计量标准是以历史价值为主,而对现行价值和未来价值反映不足;(3)现行会计报告的内容是以历史成本和权责发生制原则为基础,反映历史的和现在的信息,而缺乏具有预测性、前瞻性及不确定性的信息,另外,报告所强调的是整体内容,而对某些专项内容披露不够充分;(4)现行会计报告的结果是以内部经济活动影响为主,未能充分揭示外部环境因素对企业的影响程度;(5)现行会计报告报送的时间是以会计分期假设为前提,定期报告,时效性较差。

二、会计实务工作的改革思考:会计管理作为国民经济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将越来越大。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管理方式的变化,会计工作的重点应日益从信息加工演化为对知识、信息的分析、判断和运用上来,会计实务工作方面的改革势在必行。

1、不断扩大会计职业范围。在知识经济时代,会计工作的基点已经不是仅仅满足于过去的信息(计算机能轻而易举地在极短时间内完成此项任务),而是将信息控制、未来预测作为工作的重点。会计工作除传统的企业会计核算外,财务管理、经营计划制订、财务控制系统设计、投资决策等应成为重要的职业范围。因此会计实务工作者应不断拓宽视眼,延伸和转变会计工作的功能,充分发挥会计在知识经济时代应有的作用。

2、不断更新会计知识体系。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组织结构将出现较大的变革;按工作成果取酬的弹性工作制将成为普遍的工时制度;企业越来越重视人力资源和人力投资,员工也希望将自己的智慧财产投资于企业;企业的更多精力将放在新产品的研究上。另外,经济各部门之间的联系更为紧密,经济运行的“触角”也延伸向经济部门以外的其他领域,如政治、文化、环境等等,近年来出现的绿色会计、行为会计等就是这种趋势的端倪。因此会计实务工作者应适应社会变革,不断增长和更新知识。

3、不断普及与深入信息技术的应用。在知识经济时代,财务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处理,资本的筹集、调度和投入,产品的设计、加工和制造等关键性的过程,都必须依靠健全的信息技术才能顺利进行,随着经济信息化的出现,使得国际互联网(Internet)、企业内部网(Intranet)成为会计人员的常用工具,手工处理方式已经到了非变革不可的时候。信息技术在会计中应用的不断普及与深入,及其本身技术、知识更新的不断加快,必将进一步加大对会计职业发展和会计人员知识结构的要求。

三、会计教育的改革思考:知识经济时代将以“知识型、智慧型”人才为主体,而人才的培养源自于教育,教育是知识经济发展的关键,它能不断地进行高素质人才的生产和再生产,为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培养源源不断的后备力量。就会计而言,会计教育的改革势在必行。会计教育工作应不断转变教育观念,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发展需要。

1、21世纪的会计教育是素质教育。在知识经济时代,会计教育培养的是高素质的“通才”,教师不仅仅是传授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给学生创造一个有利的学习、生活氛围,本着能构建完善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拓宽知识背景和能力基础的原则,让学生学会“做人、做事、做学问”。

2、21世纪的会计教育是终身教育。在知识经济时代,学校教育再也不是一次性为学生准备一切的教育,学习的社会化、社会化学习是教育更普遍的形式,终身教育是会计教育的主要目标,一个人只要有一、二个月不学习,就会落后,会计人员将不断回归教育,“活到老、学到老”正是为此需要做了很恰当的诠释。

3、21世纪的会计教育是创新教育。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将不断创新,“不创新,就灭亡”,就会计教育而言,一方面,它要求培养的人才有独立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自我认识和评价的能力等;另一方面,它要求会计教育不断进行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改革。

毕业实习是学生大学学习完成全部课程后的最重要的实践环节。通过毕业实习是学生更直接接触企业,进一步了解企业实际,全面深刻地认识企业会计的实际运营过程,熟悉和掌握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会计运营规律,特别是企业市场营销工作的基本规律;了解企业运营、活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改革的难点问题,并通过撰写实习报告,使学生学会综合应用所学知识,提高分析和解决企业市场营销问题的能力,并为撰写毕业(设计)论好准备。在一个月半的实习时间里,我在我的实习单位,了解和研究了企业主要的一些基本会计情况和问题,现作出以上报告。本次实习是我大学生活重要的里程碑,其收获和意义可见一斑。首先,我可以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际的工作中,理论和实际是不可分的,在实践中我的知识得到了巩固,教学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其次,本次实习开阔了我的视野,使我对现在的企业会计,工作生活有所了解,我对会计分录、记帐、会计报表的应用也有了进一步的掌握;此外,我还结交了许多朋友、师兄,我们在一起相互交流,相互促进。因为我知道只有和他们深入接触你才会更加了解会计工作的实质、经验、方法。为我们以后进一步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这次的社会实践中,我明白了很多事情,也改掉了很多毛病。我知道挣钱的不容易,工作的辛苦,与社会的复杂多变,毕竟学校太单纯了。为了适应社会,我们要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提高自己,在实践中锻炼自己,使自己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编辑推荐:

小编推荐:标准实习报告格式

实习心得集锦

生产实习报告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