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社会领域范文
时间:2023-09-18 17:59:4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经济社会领域,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信用危机;失信;机会成本;法制建设
一、社会经济信用危机的根本原因:失信的机会成本过低
从经济交往的角度来看,守信与不守信是一种经济行为选择,社会经济信用程度低的根本原因在于不守信用的机会成本过低。经济交往中,违约一般能取得短期的直接利益,对这种违约行为,在中国目前法律不够健全、执法效益不高、地方保护主义严重等环境下,受害者难以追究其责任,破坏信用的一方在经济上、法律上没有受到应有的追偿和处罚。造成失信成本过低的局面。政府部门一般不会介入这种经济纠纷中,就是想管也管不过来。按“经济人”的假设,在这种杯境下,选择不守信是合理的。此外,各类经济欺诈犯罪行为,只要没有发生群死群伤或严重危害国家利益和社会稳定的恶性事件,也难以得到应有的惩处,更助长了不守信用风气的滋长蔓延。
二、改变失信机会成本过低的根本手段:对失信行为进行严厉的追究和惩治
既然社会经济信用程度过低的根本原因是不守信用的机会成本过低,提高社会经济信用水平的努力也必须从这个方面入手,重点是通过建立经济或市场游戏的规则等一系列手段,追究失信行为的经济责任,给予严厉的法律惩治,改变守信与失信两种行为方式机会成本,使守信者获得公允回报,失信者得不偿失,甚至付出法律上和经济上的沉重代价。由于经济活动纷繁复杂,对失信行为的追究及惩治、维护正常的信用秩序,不可能只靠政府或某一机构的力量,还须靠经济活动中各个微观主体在积极维护自身利益,自觉恪守信用规则的过程中来完成。当前经济活动参与者面临的困难正是维权手段不够、维权能力微弱。提高社会经济信用水平的努力应该是重在创造一种信用宏观秩序环境,营造守信为荣、失信为耻的社会氛围,同时提高经济活动参与者追究和惩治失信交往对手的能力和维护自身经济利益的能力。
三、解决信用危机的必要措施
1.迅速建立起个人、企业信用状况查询信息系统,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信息不对称问题,是不守信者能够生存延续的一个重要原因,在社会经济活动中,人们交往前往往不可能掌握对方所有的情况,特别是对其商业交往中是否守信很难获得相关资料,从而容易造成判断失误或者受到欺骗,给不良信用者以可乘之机;另一方面信息不对称也是阻碍经济交往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由于对对方信用把握不足,即使达成交易也会设置保证条件。应大力动员各种社会力量参与社会信用征信及查询系统的建设,还应该鼓励商办信用信息系统,即企业以营利为目的,自己组织信用调查,建立专项信用信息查询系统,为使用者提供有偿服务。
2.进一步整肃信用中介机构,规范其经营行为,提高和发挥各类专业中介机构在信用建设中应有的作用,成为征信系统重要的把关环节。一些社会中介机构本身信用程度就很差,常常提供不真实信用信息,全面整肃信用中介机构,规范其经营行为,严厉打击失信的中介机构,是建立正常信用秩序的一个重要措施。首先要加强对中介机构的立法,明确其对失信结果的法律和经济责任;其次要尽快培养出一批信誉可靠的咨询公司、信用调查评估公司、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资信估价公司等中介机构,提高其评估、调查资信的可靠性,提高其对社会披露信息的可信性。同时通过立法允许根据企业或个人需要,对交往对手的信用情况进行专门调查,提供专业征信服务,提高企业和个人在经济交往中信用判断的准确性,有利于排除失信者。
篇2
关键词:连续性调查;社会经济研究;应用
中图分类号:C829.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1)12-0264-01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有不少调查对象都在发生变化,统计调查部门需要采取连续性统计调查,并将调查结果进行定期性的公布,以此来形成时序统计数据。但在我国社会经济研究领域的实际应用中,连续性统计调查的效果不甚理想,主要原因在于我国调查、估计方法比较落后,导致连续性统计调查结果无法准确反映社会经济的实际状况。因此,研究连续性统计调查在社会经济研究领域的应用,对统计调查体制的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一、连续性统计调查概述
在统计调查过程中,绝大多数调查总体随着时间延续而不断发生变化,或者是总体单位特征不断变化,例如居民月收入;或者是总体结构不断变化,例如人口的结构。为了及时掌握调查总体的情况,需要采用连续性统计调查,对总体进行估计。
连续性统计调查估计的目标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针对某一时点、时期,估计调查总体的特征,例如估计每月人均GDP;第二,针对某一时期,估计调查总体特征的整体平均水平,例如估计每月平均发病率;第三,针对总体特征,估计其变化情况,例如估计某一措施实施前后的变化情况;第四,针对某一事件,估计其变化情况,例如估计某地区上周流行感冒的发生率;第五,估计稀有总体特征,例如从连续统计调查的大样本中估计某罕见疾病的特征。
连续性统计调查的关键在于如何连续抽出调查总体的样本才能够全面、准确反映调查总体的情况,以及如何对调查总体进行准确的估计。根据调查目的与对象的不同,可以将连续性统计调查分为重复、固定、轮换和分裂样本调查,其中重复样本调查指的是每次独立抽取样本,能够很好地反映总体的变化特征,适合于上述第一、第二、第三、第五目标量的估计,但无法有效区分总体结构与单位特征随时间发生的变化,并且增加了调查的工作量和调查费用;固定样本调查指的是连续性统计调查一个样本,也叫做纵向调查,固定样本调查的调查间隔差异很大,可能是一周,也可能是半年甚至几年,调查期限通常持续许多年,尤其适合于上述第三目标量,并且减少了调查的工作量和调查费用,然而其增加了调查单元的负担,容易引起精度损失,同时也无法反映总体结构的变化,目前在实际调查中采取了一些积极有效的措施来降低调查单元的负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轮换样本调查指的是持续轮换样本单元,每个样本单位仅持续几轮调查,例如加拿大的劳动力调查便采用这种调查方法,每个样本单元持续6个月,共有6个轮换样本,轮换样本调查兼具前两种连续性统计调查方法的优点,并克服了前两者的缺点,几乎适用于上述所有目标量的估计,尤其适用于第一、第二、第三目标量的估计,不仅大大地降低了调查单元的负担,控制了无回答现象,而且更好地反映出调查总体的发展状况,还减少了调查工作量,节省了经费,只要样本轮换与估计方法科学、得当,便能够有效保证估计精度;分裂样本调查指的是结合使用固定和轮换样本调查,或是结合使用固定和重复样本调查,因此分裂样本调查有一部分不发生变化,即固定样本,另一部分发生变化,即重复或轮换样本,这种方法结合了上述三种方法的优点,并有效克服了三者的缺点,适用于所有目标量的估计,然而分裂样本包含固定样本与重复或轮换样本,估计方法十分复杂,难以进行精确的估计,在实际调查中应用较少。
在实际调查中,需要根据实际需要来选择调查方法。如果调查总体变化缓慢,可以使用固定样本调查;如果调查总体变化很快,需要使用重复样本调查,也可以使用轮换样本调查,这两种方法的确定还需要结合调查部门的自身情况;如果是社会民意调查,分裂样本调查应用的也较多,而在其他领域该方法应用的较少,其实际应用范围较窄。
二、连续性统计调查在社会经济研究领域的应用
虽然我国早已经在社会经济研究领域采用样本轮换等方法来开展连续性统计调查,然而还存在样本轮换不合理、调查数据开发利用不足等问题,不仅造成了大量重复性的浪费,还使得调查结果缺乏准确性和实际应用价值。我国在连续性统计调查方面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都比较滞后,相当多的科学理论和可行方法都得不到有效的应用,制约了连续性统计调查作用的发挥。因此,针对我国的基本国情,如何建立一个科学、可行的连续性抽样调查体系是我国统计调查领域的当务之急,笔者认为该体系的建立包括以下两方面内容:
第一,结合我国国情,需要改革调查组织体系,改革抽样调查机构与项目。改革机构能够明确相关机构、人员的任务、经费来源、权利、数据评估办法、数据分析机制等内容,使统计调查工作法制化、规范化,为连续性统计调查提供组织保障;改革项目能够合理调整调查项目,明确调查机构、人员在调查项目上的分工职责,使其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第二,结合我国国情,需要改革调查方法体系,建立动态更新的抽样框,选择适宜的样本抽取与轮换方法、数据搜集与处理方法、抽样估计方法等等。
只有结合组织体系改革与方法体系改革,才能使连续性统计调查得到理论与方法的有机结合,实现适应我国国情的转变,使连续性统计调查为我国的社会经济研究做出更好的服务。
三、总结
连续性统计调查是我国社会经济研究的重要手段,将其应用于社会经济研究领域还需要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抽样调查体系,才能使我国统计调查工作快速与国际接轨,推进统计调查工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光慧,刘建平.基于时间序列分析方法的连续性抽样调查研究[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8(03).
篇3
关键词:数理统计;规律;经济决策;应用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5-279-01
一 数理统计学在社会经济领域的作用以及意义
数理统计学是以随机现象中的统计规律为研究对象的数学学科,在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经济的全球化影响致使数理统计学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运用也日益变得广泛和重要。在现今的社会经济生活中,通过对抽样数据进行分析推断的有效方法来解决社会经济生活中的问题已经成为人们的使用习惯。数理统计学的知识在社会与经济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其本身独特的研究课题存在独到的思想方法,具有异常丰富的深刻内容,与经济研究中的多种学科有紧密联系,是近代的数学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数理统计学的理论方法在工农业发展、军事科学技术以及社会经济等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其在经济领域中的应用,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
我们的社会是由个体单位的个人组成的,同时也是单个家庭组成的大单位,然而从宏观角度看,我们的组成也可以是地区区域的,这种存在较大差异性的事物不像自然界中一些普通现象存在一定的规律,而社会的现象中很少是有确定规律的,因此,我们在研究社会经济生活时,从数理统计学的角度去观察研究,以大部分人的利益和价值为落脚点,运用数理统计学的知识分析相关的数据和调查结果,得出相应的结论。尤其在经济领域中,从一些商品在未来的销售状况中预测一个城市中此种商品行业的销售情况,甚至是对于我国整个国民经济的状况预测和制定未来的经济发展计划,无一离得开数理统计学的知识。当然,类似的数理统计的知识在社会经济中发挥的作用还有很多,在经济领域,利用数理统计学知识解决经济问题已经成为一种通用的方式。随机过程的统计、人口发展中的动态模拟以及抽样调查等多种数理统计学方法在社会经济中都存在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数理统计学的思想在经济领域中的分析具有实用性便捷性的特征,为经济的研究提供重要的依据。
二 数理统计在社会经济领域中的典型应用
近些年以来,数理统计学在我国经济领域有着重大的进展,对于社会经济的实际情况中各项数据的资料搜集以及资料的整理结论的分析和多方面的运用,成为现代社会经济建设所必须的一项关键性的工作。这就要求我们熟练使用数理统计学知识解决经济中的各种问题。首先,数理统计在经济管理的决策中有着极其重要的运用。在经济管理中,任何重大决策都需要基础的依据,而依据的根本就是经济中的不同数据,然而经济中存在的不确定性的各种随机因素使得所有的决策存在一定的风险性,只有科学合理的决策才能做到以最小的风险成本获得安全保障的最大化目标。
不仅如此,利用数理统计的方法还可以节省成本,减少投资风险,获得合理正确的决策,从而使经济能够更好的发展。其次,数理统计对于经济领域中的损失评估也有着关键性的作用。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事故类的以外灾害所造成的各类经济损失有着明显的上升趋势。保险的买卖成为单位以及个人解决经济损失的方法之一。利用数理统计的知识可以对各种以外的事故作出有效的可能性评估,也可以对事故发生后产生的经济损失的大小做出统计分析,得出各种有效结果,便于引起社会对于事故性灾难的重视,减少事故的发生。
此外,数理统计的知识也可以帮助企业针对经济中的销售状况分析得到最大的经济利润的方法。如何得到最大的利润,一直是商界中人人追求的目标,数理统计中的随机变量的函数期望值为此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当然数理统计在经济的预测方面的运用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企业经济的经营中,依据统计原理,根据市场的信息资料,通过对经济现象的分析推测,从而得出经济中未来的出入数据状况。促进经济更好的发展,把握经济的发展命脉,减少经济发展过程中资金的损耗,有效的长久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结语:在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存在各种影响经济决策评估等问题的变量因素,这些问题的存在对于经济的发展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影响,因此,利用数理统计学的知识解决社会经济中的问题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不仅有利于人们对于经济发展中对商品的供求以及最大利润的把握,同时对于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减少损耗起着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梁相龙.论数理统计在客观现实中的意义与作用[J].2005(09).
[2] 高燕.试论数理统计在经济管理中的地位.作用及其发展趋势[J].甘肃农业,2010(06).
篇4
为了及时掌握领取失业保险金的失业人员的变化情况,按照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失业保险统计报表制度》(劳社厅发〔1999〕10号)的要求,现将《领取失业保险金人员基本情况表》发给你们,请按要求认真做好填报工作。
现将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本报表为月报表,报告期为每月1日至当月最后一日。每月后5日内,由各街道、镇填报后报各区、县劳动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汇总,区、县劳动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于10日内报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二、统计范围:各区、县对本辖区内进行了失业登记并符合领取失业保险金条件的失业人员统计。
三、统计指标:
(一)上期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指上月报表中“本期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
(二)本期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指报告期内正在领取失业保险金的实际人数。
(三)连续领取6个月以上:指包括当月已连续6个月(含6个月)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
(四)本期新增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指在报告期内开始领取失业保险金的人数,包括初次失业和再次失业人员。其中:
1.国有企业:指企业全部资产归国家所有,并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规定登记注册的非公司制的经济组织。不包括有限责任公司中的国有独资公司。
2.下岗转失业人员:指进入再就业服务中心的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因协议期满等原因,同企业终止或解除劳动关系后,符合领取失业保险金条件,并领取失业保险金的人员。
3.其他:指社会团体专职人员,民办非企业单位职工,城镇个体工商户中的雇工。
4.本期停止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指报告期内按规定开始停止领取失业保险金的人数。包括:
(1)重新就业;
(2)待遇期满;
(3)其他:指因应征服兵役、移居境外、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被判刑收监执行或被劳动教养、无正当理由拒不接受当地人民政府指定的部门或者机构介绍工作等原因,而停止领取失业保险金的人数。
5.本期领取生活补助的农民合同制工人数:指报告期内领取一次性生活补助费的农民合同制工人数。
6.栏目关系:宾栏:
(2)=(1)-(11)+(5);
(2)≥(3);(2)≥(4);
(5)=(6)+(9)+(10);
(6)≥(7);(7)≥(8);
(11)=(12)+(13)+(14)
篇5
【关键词】新形势;社会矛盾;化解方式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蓬勃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各群体的利益分配发生了很大变化,不同类型的社会矛盾不断涌现,给基层社会的和谐稳定带来很大压力。当前社会矛盾的表现形式是多领域的,既出现在经济、政治领域,也存在于社会领域中,针对当前形势下社会矛盾的化解方式进行分析,对于我们处理和解决社会矛盾,以及开展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具有积极意义。
一、新形势下的社会矛盾表现
(一)经济领域的社会矛盾。我国经济社会得到了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已经满足了温饱,进入了小康社会的行列,但是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着的结构性问题难以解决,尤其是在城乡发展上还极不平衡,东西部发展差异较大,城市人群收入形成了明显的贫富差距等。虽然市场经济为我国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新的空间,但是存在的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社会弱势群体对经济发展成果难以享受,个人权益不断受到强势群体的侵害,由此而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矛盾和社会纠纷,对社会的稳定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二)政治领域的社会矛盾。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原有的相关社会制度也需要随之发生一定的改革与之相配套。随着社会法制化进程的加快,人民群众要求民主的呼声越来越高,发展基层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同时也是社会体制改革的需要,然而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程度相对于经济水平的发展一直是滞后的,虽然我们一直在采取措施对民主政治制度进行完善,但是完善的过程太长、效率过低,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群众民主参与政治活动的矛盾。
(三)社会领域的社会矛盾。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价值观出现了多元化的倾向,群众对事物的评价观念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尤其是在道德领域出现了多元化和复杂化的倾向,新旧价值观念引发的冲突成了社会领域的重要矛盾。我国为了适应现阶段社会经济的发展在许多政策上作出了改变,随着户籍制度约束力的弱化,流动人口剧增。在保障领域,我国高速发展的经济水平与低水平的社会保障不适应,虽然我们也加大了社会保障的建设力度,但是整个社会保障工作的完善还需要一个过程,也日渐成为社会领域的重要矛盾。
二、新形势下社会矛盾化解方式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当前的社会矛盾产生是多方面的,原因是各式各样的,因此矛盾本身也是复杂多样的,因此我们必须针对各个领域发生的矛盾类型,采取不同的手段有针对性的进行化解,才能从根本上消除社会矛盾产生的根源,达到良好的社会管理目的。
(一)法律手段调解。法律是我们在会生活中处理社会事务的依据,采用法律途径对于解决和处理各类社会矛盾,协调社会各种利益关系具有一定的权威,法律是一个国家行为规范的准则,这就需要在立法工作上要公平公正,只有这样在我们遇到社会矛盾需要调节的时候,法律工具才能真正起到调解和平衡各方社会利益的作用,以此将社会矛盾的冲突降到最低点。
但是法律手段调解也存在自身的弊端。司法部门的案件调解数量较多,在许多不涉及到调解双方较大利益的时候,这类问题往往容易被搁置,很难保证社会矛盾调解的效率和
(二)行政手段调解。行政调解是通过国家行政机关对社会矛盾进行的调解,以说服教育为主要方式,通过矛盾双方对政策的共同认可达到矛盾调解的目的。我国政府是公共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要充分利用这种手段来化解社会矛盾,切实维护好人民群众的社会利益,这种调解方式本身也是落实政策的一种体现。在现实生活中,利用行政手段进行调解的方式是较为普遍的,也是十分重要的矛盾调解手段。
(三)行政调解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调解矛盾的人员是政府公务人员,难免会存在有利益的倾向性,尤其是涉及到本单位利益的同时,就很难站在公正的立场上进行矛盾的调解;二是行政调解毕竟不是法律手段的调解,尽管被调解双方达成了意见的一致,但是这种调节仍然不具有法律的约束力,被调解矛盾的双方容易出现意见的反复和不稳定,最终还是要走法律途径,造成了不必要的麻烦。
(四)经济手段调解。我国现阶段的社会矛盾在很大程度上都是来源于经济问题的纠纷。当前人们在经济生活方面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但是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贫富差距逐渐加大,也导致了许多社会矛盾和社会纠纷,因此经济手段调解社会矛盾是一种较为普遍运用的矛盾调解方式,因此加快发展社会经济是调解和减少此类社会矛盾的根本所在,经济问题得到了解决,许多社会矛盾也就能够迎刃而解。
通过经济手段调解能够使社会矛盾得到根本性解决,就是因为经济纠纷而引起的,采用这种手段可以直接针对矛盾的发生根源,通过经济补偿的方式解决问题。但是其问题主要在于经济手段容易让人产生误导,认为这种调解就是要进行经济的补偿才能够解决问题,经济补偿的多少成为了问题是否能够顺利解决的砝码,盲目的经济手段久而久之就会形成恶性循环,导致人们为了获取满意的经济补偿而不断让欲望和矛盾升级。
(五)道德手段调节。我们生活在社会中,总是遵循着一定的道德准则来进行社会交往,道德水平是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体现,我国一直以来都十分重视公民道德素质的提高,不断的在进行社会正能量的宣传和弘扬,道德能够让我们感受到的是一种崇高,社会可以通过对道德模范的宣传,引导人们自觉遵循道德理念,因此道德手段也是解决社会矛盾的有效手段。
道德手段的调解较前面介绍的调节手段来讲就显得比较虚化,往往社会矛盾的发生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道德对问题虽然不具备一定的裁决性,但是道德手段是其他调节手段的有效补充,独立运用道德调节手段的机会并不普遍,而是经常配合其他矛盾调解方式来共同使用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道德调节手段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马雁.利益结构变迁与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的关系[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11(01).
篇6
一、社会事业转型发展的内涵
社会事业转型发展是指将社会事业发展和社会领域体制改革密切结合,促进社会服务政府单一供给模式向政府、市场、社会三元共担模式转变,社会服务计划供给模式向规划和公众需求导向结合模式转变,政府单一社会管理模式向多元治理模式转变,将增加投入与转变机制相结合,促进社会事业规模扩张与内涵式发展并行,最终实现社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当前,社会事业转型发展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经济社会转型是社会事业转型发展的外在驱动力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使资源配置方式发生重大转变,经济领域的转型通过社会结构变迁、社会利益调整和社会观念转变等带动社会领域的转型,并对社会事业发展产生多方面影响,社会政策不断突破原有的体制框架。社会事业转型发展是对经济社会转型的直接回应。
(二)原有社会政策效能的递减是社会事业转型发展的内在要求
在传统的政府管理社会事业的发展模式下,行政化是绝大部分社会事业的组织形式。然而,在新体制下以行政化组织社会事业,必将导致政事不分。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社会结构的变动以及公民需求对决策影响的增强,不断挑战原有的社会管理模式,迫切需要政府提供广泛的参与渠道,提高社会事业的服务质量、服务水平和服务结构。
(三)社会事业转型发展与“十二五”确立的通过深化改革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攻坚目标相辅相成
在我国体制改革的攻坚阶段,社会事业不仅要发挥其化解社会矛盾和风险的功能,更要强化体制机制创新,有效地扩大供给、促进公平、改善质量、提高效率,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性社会服务需要。
(四)社会事业转型发展与政府职能转变密切相关
我国传统的社会事业更多是由行政部门单独承担的,社会事业的转型发展与政府行政职能转变密切相关。在促进社会事业转型发展上,政府行政职能转变主要体现在:在职责范围上,由以往的统包大揽转变到充分发挥市场和社会的作用上,政府只做市场和社会都做不了或做不好的事,尤其要保障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可及性和公平性;在职能行使方式上,由过去的以行政手段为主转变为法律、经济和行政手段的有机结合;在行政职能行使的性质上,要从过去的“服从为主”转变为“服务为主”。
二、社会事业转型发展的动力与条件
(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将传导并促进社会事业转型发展
未来30年,我国将进入经济发展方式的“第二次转型”时期,需要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产业转型升级战略、创新驱动战略和绿色发展战略。社会事业在提升软实力方面的作用及其“绿色产业”的特征,必将为经济发展转向依靠劳动者素质提高和自主创新、管理创新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保障,起到有效调整产业结构和需求结构的作用。社会事业转型将不仅仅是适应并融入经济转型,更是主动地通过合理利用市场机制和社会力量来推动经济转型。
(二)社会需求加快升级是社会事业转型发展的持续动力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人均GDP超过4000美元的发展阶段,国民整体需求正经历从生存需求向发展需求转变,从物质需求向精神文化需求转变,从实物需求向服务需求转变,从外部驱动向以个体发展的内在需求为动力转变,必将促使社会服务业转变供给和服务模式,扩大民生消费,提高民生服务质量。
(三)民生服务业的加快发展为社会事业转型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
社会事业领域的民生服务潜藏着巨大的发展空间,教育、文化等民生服务领域的加快发展将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把人们的服务消费转化为带动社会事业发展的强劲动力。全国老龄办报告提出,2010年我国城市居家养老家政服务和护理服务的市场规模约为1300亿元,2010―2020年每年增加约370亿元,到2020年将超过5000亿元。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动健康产业发展。未来3―5年内,健康保险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000亿元,健身娱乐产业可达800亿元。
(四)我国快速城市化促使社会事业设施布局发生重要转变
“十二五”我国将进入城乡人口构成转型时期,从形式上将由农村社会步入城市社会,大量农村人口纳入城镇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对城乡社会事业布局产生重要影响。一是人口向城镇集中居住增加对城市社会资源的需求,需要社会事业投资合理预测变动趋势,相应调整资源配置格局。二是城镇化的适度规模效应将使社会事业投资效率有所提高。
(五)公共服务体制不断创新和现代管理方式逐步成熟推进社会事业治理模式创新
社会事业转型发展是体制改革的内在要求,体制改革又为社会事业转型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一方面,体制改革进一步明确界定了政府在基本公共服务中的责任,保障了社会事业基础部分的稳定发展;另一方面,体制改革为社会各领域的发展注入了活力,促进多元治理模式的创新,满足人们多样化、多层次需求,进一步推动社会事业转型发展。
(六)技术创新为社会事业发展转型提供了更好手段
现代科学技术新成果的运用提供了更强大的优化资源配置和提高服务效率的技术手段,不断渗透和应用到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活力和创造力。例如: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社保卡、养老服务卡等快速发展,成为解决我国教育和医疗资源配置不均衡的有效途径。
(七)社会事业投入持续快速增加为社会事业转型发展奠定了坚实物质基础
2010年,全国公共财政支出89874.16亿元,其中,用于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保障性住房、文化体育、农林水利、交通运输、城乡社区事务、地震灾后恢复等民生方面的支出合计59601.82亿元,占全国公共财政支出的2/3,农林交通等除外的社会事业领域也占全国财政支出的32.6%①。根据现有发展趋势和部分领域的规划要求预测,到2015年,中央和地方财政用于社会事业的支出比重将达到40%以上。近年来,社会资本投入教育、卫生、社会福利、文化体育等产业的比重不断增加。
三、当前社会事业转型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供给与需求不相适应
现阶段,我国同时面临着保证基本和优质服务的问题。一方面,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总量不足且发展不平衡,保障水平仍较低,无法满足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需要;另一方面,优质服务需求明显得不到满足,公共服务部分领域的社会化、市场化、现代化程度不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方式有待进一步改进。例如:农民的文化活动不丰富,导致一些不健康的文化在农村蔓延。1995―2008年,在全国博物馆、公共图书馆不断增加的同时,县市级文化馆、乡镇(街道)文化站的数量反而在逐渐减少。
(二)资源配置与经济社会变化不相适应
受传统的城乡财政投入机制、各级行政配置方式等因素的影响,社会事业资源配置与经济社会变化不相适应。农村出现大量闲置教室,基层三级医疗卫生服务资源配置有待调整,公共文化资源配置缺失与过剩并存。农村学前班、幼儿园布点稀少,广大分散居住的农村幼儿基本处于无学可上的境况。2009年,全国学前3年毛入园率只有50.9%,学前1年毛入园率也只有74%,而农村幼儿园的入园率还不到30%。
(三)投入方式重速度重规模轻产出
近年来,国家不断增加对社会事业的投入,而我国目前对社会事业投入的监测、绩效评估和问责机制还不够完善,社会发展综合评价制度还未全面实施,重投入、轻产出,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不高。以教育为例,《中国高等学校绩效评价报告》对教育部直属的69所高校进行的绩效评估显示:近半数高校在2006―2008年呈现出“高投入低产出”的特点。
(四)管理方式单一与服务效率不高
社会事业发展的不同领域仍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传统单一管理方式,正处于由计划性向选择性转变、由行政管理向现代治理模式转变的过程中。现代学校管理制度仍未建立,高校去行政化进程有待继续推进。大城市养老服务“一床难求”和高空置率并存,公共文化资源供给与需求脱节现象严重。
(五)社会事业领域民间参与和投入程度还不够
由于教育、文化、公共事业、体育和医疗等行业大都由国有资本垄断,缺乏竞争导致供给效率低下,质量不高,长期抑制社会服务业的发展。我国社会资金规模巨大,据央行统计数据显示,近期社会资金交易规模明显提高,部分民生服务业社会资本进入步伐加快。著名风险投资机构挚信资本入股国内民营养老机构“亲和源”,首轮投资即达1亿元人民币,标志着资本市场与养老服务产业开始对接。不断寻找投资机会的社会资本长期被限制在社会事业投资之外,而民生服务需求增长又十分迅猛,发挥社会民间资本的力量势在必行。
四、推动社会事业转型发展的思路目标
(一)基本思路
社会事业转型发展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普惠公平目标,将社会事业发展和社会体制改革密切结合,促进社会事业转型与经济转型协调发展,推动社会事业发展从注重规模扩张向适度规模和提高质量并举转变,从政府投入为主向政府投入与社会投入结合转变,从忽视投入产出成本向增加投入与提高投入产出效率转变,从供给决定向社会需求导向转变,从统包统揽治理结构向现代多元社会治理结构转变,从公益事业为主向公益事业与社会服务产业并举转变。促进社会事业数量扩张与内涵式发展并行,实现社会事业的突破发展,提高城乡居民的发展能力。
(二)“十二五”时期社会事业转型发展的阶段目标
1、社会事业的战略地位在实践中得到提升和转型
社会事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战略地位不断提高,教育、医疗、文化等各项社会事业对转变发展方式、提升国家软实力和改善民生的极端重要作用为全社会普遍认可,长期以来重物轻人的指导思想向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转变。
2、社会事业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职能更加强化,社会事业体现的社会主义本质特征和理应发挥的作用得以回归和转型
国家基本公共服务制度得以确立,并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普遍提供。同时,基本公共服务城乡居民负担过重的局面得到根本改观,政府为城乡居民提供均等化基本公共服务的职责得到很好体现。
3、社会事业对经济结构调整以及政府宏观调控的作用逐步显现
社会事业投资对拉动经济增长发挥积极作用;社会事业发展释放的居民消费需求转化为全社会的现实消费;文化、旅游、养老等社会服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逐步显现,一批民生服务领域的新兴产业和业态涌现,改变了人们对社会事业和经济发展关系的传统认识。
4、适应社会需求和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社会事业发展方式逐步转变
社会事业各领域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初步实现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学校、医院等社会事业服务机构内部治理机制基本建立,服务质量明显提高。公办与民办资源共同发展,形成多元参与的社会服务供给体系,满足人们多样化、多层次的社会需求。
5、社会事业领域的国际交往和国际合作更加广泛,并将丰富和发展我国新时期的对外开放战略
社会事业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在一些方面主动融入全球化的需求和惯例,社会服务诸多领域开始构建新型社会服务模式。社会事业领域的开放推动新一轮30年对外开放战略从以经济领域为重心向经济和社会领域全面开放转型,必将中国对外开放战略提升到新的高度。
(三)转型发展的主要方向及路径
1、社会事业计划供给模式向公众需求导向和规划导向结合模式转变
改变传统社会事业发展模式中政府以计划形式统筹地方经济与社会事业发展,以指标的形式分部门、分层级设定各项事业发展指标的模式,协调政府计划导向与社会事业发展本身所要求的公众需求导向的本质矛盾,使社会事业的发展不是完全取决于政府计划,而是要在国家统一规划下,充分体现公众需求,实现社会服务供给模式向供给和需求双向互动的模式转变。公众需求既是政府干预社会事业发展的理由与限度,也是社会事业转型发展的方向。
2、社会事业的基本公共服务首位职能得以回归和明确,与适应社会多元需求的社会服务产业蓬勃发展相得益彰
社会事业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导向更加清晰明确,国家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作为公共产品覆盖全体国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根本扭转公众对基本公共服务过度市场化的指责。同时,社会服务消费的层次和边界更加清晰、细化,基本公共服务以外的教育培训、养老服务、健康服务、文化产业等中高端社会服务产业成为提高消费品质、拉动消费需求升级的重要支撑。
3、社会事业政府供给模式向政府、市场、社会三元共担模式转变
积极运用政府购买、特许经营、投资补助、贷款贴息等多种方式,形成多元化的政府公共服务供给模式。鼓励和吸引社会投资主体举办公共服务,推动公共服务投资主体多元化。拓宽社会事业发展融资渠道,畅通社会资金进入公共服务领域的通道。推动公共服务建设和运营市场化,探索由社会专业化组织负责公共服务的建设、管理和运营。
4、社会事业总体规模扩展与内涵式发展相结合,并在关键领域突破发展
在推动社会事业的发展过程中,要注重将社会事业内部的质量、结构等优化与外部的量变相结合,注重提高社会事业的服务质量、服务水平、服务结构、运营机制和模式等。坚持加大投入与健全体制机制相结合,提高社会事业资金使用效率。改变政府财政投入和政府直接提供方式,深化社会事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发挥规划的引领作用,优化社会事业资源配置,促进城乡一体发展和共建共享,减少重复建设,最大限度地发挥有限资源的作用。
5、推进传统的事业单位向现代事业制度转变
我们已经在经济领域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将来更应在社会领域建立现代事业制度,其基本目标模式是事业单位监管机构加上事业法人治理结构。政府不再举办和直接管理事业法人,实现政事分开。传统的事业单位从政府行政隶属关系向行政合同契约关系转变。这种制度变化不是简单地把公共服务推给市场,政府和事业单位承担基本公共服务的职责不能市场化,而是提供手段和提供方式的市场化。
注:
篇7
如何评价一个地区的经济社会是否协调发展?如何考核政府是否把钱用在刀口上?如何真正体现以人为本?最近,新版“浙江省社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悄然出台,目前已通过专家论证、评审,并得到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司的充分肯定,这必将对县(市、区)社会发展考核体系改革产生深远影响,我区对此应引起高度关注。今年年初,省发改委会同省统计局专门建立课题组,课题组由省发改委、省统计局、省经济信息中心及有关厅局的领导和专家组成。该研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对20__版指标评价体系进行了较大幅度的调整、充实和优化。整套新指标体系分8个领域、53个终端指标来评价地区的社会发展水平,8个领域包括人口与就业、经济发展、生态环境、科技与教育、卫生与文化、生活质量、社会保障与公平、公共安全。其中新增加了有关财政对各种社会事业的投入和体现以人为本等方面的指标内容,新的评价指标体系结构更科学、分类更合理、领域更全面、指标更具可操作性。
为什么要建立新社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我国对社会发展评价的研究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经过二十年左右的发展,取得了一批成果。我省社会发展评价工作一直处在全国领先地位,自1998年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计经委、省统计局关于建立全省社会发展评价报告制度意见的通知》(浙政办发[1998]27号)后,省发改委(原省计委)会同省统计局已连续四年组织开展了对全省11个设区市社会发展综合评价工作,建立了一套相对科学和行之有效的评价指标体系及方法。
为了进一步充实、完善评价指标体系,使之更符合新的科学发展观和我省社会发展工作实际,省发改委牵头研究制定了新社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新指标体系不但要考核经济发展状况,还必须考核社会发展状况,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考核提供依据,对引导和推进科学发展观的落实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通过评价指标的选择,还可以实现政府对社会发展的导向意图。社会发展涉及众多领域,发展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不平衡性,不同的发展阶段要解决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也不相同,这就要求政府对其加以引导。就社会发展评价工作而言,政府可以通过评价指标的选择,来实现对社会发展的导向意图。发展中的薄弱环节,重点和难点领域,倡导和鼓励的方面,在指标体系中予以体现,并给对应的指标以较大的权重。
如何理解“增长不等于发展,富裕不等于文明进步”
目前,对“社会发展”的含义存在广义和狭义两种解释,其差别来自对“社会”一词涵盖范围的理解或界定。
广义的“社会”概念涵盖了人类发展的各个领域,其“社会发展”包括了社会文明进步的全部内容,即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广义的社会发展也被表述为“社会进步”,经济发展被视为社会进步的一个方面。
狭义的“社会”概念是指除经济以外的其它社会领域,其“社会发展”是指除经济发展以外的其他社会领域的进步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是与经济发展相对应的一个概念,主要反映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状况。因此,狭义的社会发展国外通常用“人类(人文)发展”一词来表述。
新指标体系对“社会发展”含义和内容的界定,以总理20__年2月21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专题研究班结业式上的讲话为主要依据。“社会发展包括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的发展,也包括社会就业、社会保障、社会公正、社会秩序、社会管理、社会和谐等,还包括社会结构、社会领域体制和机制完善等。”如果片面追求经济增长而忽视社会发展,将导致一系列社会问题,反过来又会制约经济的发展,因此,“增长不等于发展,富裕不等于文明进步”。该体系所指的“社会发展”,是广义意义上的社会发展,考虑到“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也是社会发展的根本保证”,所以将“经济发展”也包含在内。
选择53个指标评价社会发展水平的理由
新的指标体系共有53个终端指标(见附件1),指标数与20__年版所列指标数相同,但具体指标作了较大调整。其中新增指标18项,替换指标11项,继承指标24项。新增指标,主要是反映财政对各种社会事业的投入和体现以人为本内容方面的指标;替换指标,主要从口径、范围、反映角度等方面作出调整,使之更规范、更合理。指标的取舍,首先考虑社会发展评价的要求,同时也兼顾实际操作的可能。一般性指标,依据其数据获取的可能性决定取舍;关键性的指标,主要考虑其可能性,尽量予以保留,数据一时难以得到的,评价时作变通处理;对某些难以量化的社会领域,不作考虑。
新指标体系采用三层结构,即领域层、中间指标层、终端指标层。与20__年版相比,增加了中间指标层,将有助于权重确定和评价分析。(见下图)
篇8
一、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审计机关职责所在
加强审计监督,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审计机关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重要体现。审计机关要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推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意义。
(一)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审计机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和重要途径。近年来,我国在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方面,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既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也需要审计机关从更高层次上理解和体现现代国家审计的本质,通过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推动社会民主与法治建设,促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
(二)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审计机关适应新形势、完成新任务的迫切需要。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坚持把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作为主攻方向,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重要支撑,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为审计机关加强审计监督指明了方向。审计机关要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紧紧围绕中央关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各项要求,充分履行审计职责,使审计工作不断适应新形势、完成新任务、开创新局面。
(三)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审计机关发挥“免疫系统”功能的重要体现。当前,我国经济在保持较快增长的同时,也出现了经济效益偏低、经济内生动力不足、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国家审计是经济社会健康运行的“免疫系统”。审计机关要充分认识审计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联系,更加自觉地融入发展大局,着力揭示一些深层次矛盾和突出问题,保障国家经济社会健康运行。
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对审计工作提出了新任务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对社会关系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即要从粗放型增长转变为集约型增长,从高度重视经济发展速度转变为更加注重优化经济结构、提高经济效益和经济增长质量上来。二是社会发展方式转变。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强调“以人为本”,更加注重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三是政府转型。政府作为经济社会活动的管理者,掌握大量公共资源和公共权力,转换角色,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使公权力更有效地为社会发展服务,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然要求。
上述三个方面的转变对审计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和新任务:一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必然带来利益格局和社会结构的深刻调整。为此,国家从战略和宏观层面出台一系列配套政策和调控措施。今后审计监督的重点就是要加大对宏观调控政策措施执行情况的跟踪力度,关注政策执行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确保中央决策和部署落实到位。
二是社会建设成为发展的应有之义,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任务更加紧迫。这就要求审计机关把保障民生、促进社会和谐作为重要职责。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问题着手,加大在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城乡住房、生态环境、科教文化、权益保障等领域的力度,对关系经济社会发展、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专项资金加强监督。
三是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要求审计工作以法治政府为核心理念,强化对政府公共财政的审计监督,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以责任政府为核心理念,加强以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为重点的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以透明政府为核心理念,加大审计结果公告力度,促进权力“阳光”运行。
三、以审计科学转型提升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水平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党和国家重要的战略目标,是提高我国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大举措,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对审计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社会公众对审计工作关注越来越高。而审计机关在服务经济发展上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是思想认识滞后、服务办法不多。为全面履行好审计监督职能,迫切需要审计工作创新、转型,适应形势发展。
一是加快审计工作转型。审计是国家经济社会运行的“免疫系统”。“十二五”是我国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审计工作只有积极适应外部环境,加快从传统审计向现代审计转型,才能全面履行法定职责。要通过审计工作转型,不断拓宽审计视野,创新审计理念,提升审计成果,充分发挥审计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建设性作用,竭力提高服务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二是树立科学审计理念。要把保障、服务和促进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为“十二五”审计工作的重要内容,严格履行监督职能,防止和纠正违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政策和措施的行为,当好监督员。同时,善于做好角色转换,坚持把服务与监督摆到同等重要位置,当好“服务员”。将通过监督发现的富有创新意义的经验和带有苗头性的问题,加以分析研究,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参考依据。
三是创新审计工作思路。要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目标和任务,以研究的态度和专业的视角创造性地开展审计工作。努力研究和把握新形势下审计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及时调整审计工作的策略和重点,积极探索适应形势发展的审计工作新思路和新方法、新举措。要突出对科技创新投入的审计监督研究,促进企业自主创新和国家产业结构调整。
篇9
第一个欧洲人游了东部后说:中国是一个发达国家。
第二个欧洲人游了中部后说: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
第三个欧洲人游了西部后说:中国是一个落后国家。
这三个结论,正是中国区域发展失衡的真实写照――2006年,西部12个省区市GDP总和不到四万亿元,而东部地区GDP超过两万亿元的省份就有三个。
如何重塑东中西部协调与可持续发展格局,已成中国改革开放30年后必须破解的一大难题。
2007年6月,菲律宾前总统阿罗约访渝。耳闻目睹间,她难以置信这是中国西部城市,便忍不住问:“这儿还有没有农民呀?”
在场的人都笑了。阿罗约并不知道,戴着直辖市帽子的重庆,其实是一个省的身体。在高楼林立的主城区之外,幅员辽阔的渝东南和渝东北,还是一片片贫瘠之地。在渝东北城口县原庙堂乡,很多男人竟然一辈子都没有穿过内裤,而农村妇女常用的卫生用品就是破布条。
“吃的是三大坨,住的是沟沟壑,睡的是包谷壳。”原庙堂乡乡长龚道辉说,“通讯基本靠吼、交通基本靠走、治安基本靠狗,就是原庙堂乡的写照。”
重庆城乡差距正是中国城乡差距的缩影――2007年,中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9.5%,为1985年以来的最高增幅,但城乡居民收入比却从1985年的1.9∶1扩大到3.3∶1。
城乡发展的严重失衡,已成中国实现全面小康的最大瓶颈。
2008年底,金融海啸入侵中国,东部地区大片中小企业,凋谢在瑟瑟寒风里。东部地区为何难挡风暴?原因在于外贸依存度太高。外需如“象腿”,内需如“鸡脚”,国际市场一有风浪,自然站不住脚。
西部地区却截然相反,内需如“象腿”,外需如“鸡脚”,西部不少区县的外贸出口量竟然为零――贫穷的西部因外需难振,发展自然步履蹒跚。
如果不改变东西部内外失衡的单腿迈进方式,未来十年,中国经济维持高速增长的梦想将成镜花水月。
篇10
关键词:综合运输;经济社会;相关性
中图分类号:F25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0.30.015
2010年中国综合运输系统初步形成,在全面快速发展的同时,伴随着运输资源严重短缺和技术结构性矛盾突出等问题。国外学者主要针对已完善的综合运输体系的运输组织展开研究,国内学者的研究多在于运输方式协同、综合运输体系的布局规划和日常管理等,均未将重点放在系统评判综合运输发展的社会经济需求,较少涉及社会经济发展与综合运输的相互关系,忽视了中国综合运输发展过程中的经济规律以及经济发展周期对交通运输的影响。本文从经济角度考量综合运输体系并探究综合运输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關系,为推动中国综合运输体系进一步完善提供理论基础与方法。
1综合运输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综合运输发展是带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1)促进社会化大生产。运力的不断突破,带动社会分工、企业规模、生产社会化程度随之进步,国内国际贸易及要素流动日益顺畅,资源配置效率不断提高。(2)为生产效益最大化创造条件。综合运输体系凭借多元化的运输方式和现代化的运输管理,降低运输成本,提高运输效率;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生产效率最大化。(3)对产业布局产生影响。经济产业发展主要依托综合交通运输网,运输通道轴线成为产业集聚与扩散的基础。同时,综合运输体系建设所产生的作用存在前向、后向的产业联系,通过加强企业间生产合作,促进产业集聚和产业融合,从而形成特定区域的优势产业。(4)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综合运输体系对运输通道内各种运输方式进行系统的规划与整合,减少运输资源浪费,减少运输过程对环境污染;并通过运输技术改革与创新、可再生能源及材料的使用,减少交通运输对资源的消耗,推动运输可持续发展,进而带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2经济社会发展对综合运输体系的影响
经济社会发展从运输目的、运输方式、运输结构及运输理念四个方面影响着综合运输体系的发展:(1)经济社会的发展推动物流需求的产生。不同的物流需求决定了不同的运输目的,进而影响运输方式、运输服务、运输速度等多方面属性。(2)经济发展阶段、生产方式、能源利用等与运输方式的演变过程是基本一致的。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产业技术水平,进而影响运输技术水平以及各种运输方式的产生与发展。(3)效益最大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人们往往会选择效益最佳的运输通道与运输方式的集合,无形中促进了运输结构的优化。(4)传统运输理念是完成安全、快速的运输过程,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可持续发展观提出后,“可持续运输”应运而生。运输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3综合运输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相互影响机制
综合运输与经济社会发展是相互影响的,综合运输网络密度、综合运输体系建设进程、经济发展程度、工业化水平、城市化水平等指标之间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经济社会的繁荣发展,扩大了运输需求,推动了运输技术进步,促使运输领域发生一系列变革,带来综合运输体系的形成与完善,促使综合运输体系朝可持续发展方向迈进。综合运输体系形成之后,基于需求方对利益最大化的追求,综合运输体系的结构日益优化,有利于资源节约及合理配置,为综合运输体系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了条件。与此同时,为了走出经济发展不可持续的困境,经济社会领域掀起新的技术革命,也必然在交通运输领域诱发技术变革,促进综合运输体系的可持续发展。综合运输体系的可持续发展也会有助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实现。
4综合运输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关性分析
本文选取2010-2019年国内生产总值作为反映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的量化性指标,客运量、旅客周转量、货运量和货物周转量作为代表中国综合运输发展成果的量化性指标,对综合运输与经济社会发展间关系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采用全回归法将所有自变量进入回归方程进行回归计算,一般具有较高的回归系数;在回归检验时,采用相关系数检验法。
模型综述表,见表1,显示相关系数R的值等于0.996,说明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有较大的相关性。决定系数R方等于0.992,表示货物周转量、客运量、旅客周转量、货运量4个自变量,可以解释因变量99.2%的变异性。
系数分析表,见表3,用全回归法得出的多元回归方程为:国内生产总值=-0.080客运量+0.090货运量+13.310旅客周转量+1.028货物周转量-134893.268。
通过回归分析得出中国综合运输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相关系数为0.996,且除客运量外,其余指标与经济社会发展程度均为显著的正相关。对比相关性等级划分参照表,大于0.8,中国综合运输与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高度相关性,支持了前面的理论分析。
5对策建议
从综合运输体系完善和经济社会发展两个角度出发,提出对策建议。
5.1发展与经济社会相适应的综合运输服务
中国综合运输网络规模已基本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但在贫困地区、西部地区、城市群之间、城市群内部等方面仍存在发展短板。此外,各种运输方式自成体系发展,综合运输信息化建设缓慢,现代综合运输枢纽站场建设力度仍显不足。
(1)运输方式的合理规划和有效衔接。紧贴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合理规划运输资源分配,推进信息共享和供需对接。以旅客联程运输和集装箱多式联运为重点发展对象,加快综合交通运输枢纽站场以及交通运输网络的建设,并对枢纽站场进行合理布局,使综合运输体系运作过程更加高效化。
(2)加强综合运输信息化建设。推进与完善“综合运输+互联网”重点项目,包括进一步完善客货运输联网售票系统、推动城市公交智能化建设、推动出租车与网约车协调发展、推进国际道路运输管理与服务系统建设、建设京津冀一体化综合运输信息服务平台、完善长江干线数字航道规划与建设等。
(3)加快攻克综合运输发展薄弱环节。一是加强城乡综合运输服务水平。扶持农村客货运发展,创新城乡运输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二是完善交通运输网络规划与建设。加强铁路区际干线、管道运输建设,加快高速铁路及高速公路网瓶颈路段建设,强化重载运输网;推进内河高等級航道建设,提升沿海地区港口群现代化水平;推动航空运输发展,提高航空运输资源配置效率;发展轨道交通,建成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三大城市群内部运输网络。
(4)提高综合运输服务水平与管理水平。加快综合运输枢纽建设,并从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优化综合运输枢纽布局及基础设施;推广信息化技术应用,推动大数据技术广泛应用于综合运输服务;优化综合运输组织过程,加强综合运输全程安全防范与管理。
5.2推动经济社会的空间战略性建设与发展
国家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的战略,要求重点推进“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经济发展战略。对经济发展进行空间格局的优化会在很大程度上拉动综合运输服务需求,推动综合运输体系不断发展与完善。
(1)加强国际经贸交流。推进“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加强与周边国家的互联互通,加快产业“走出去”步伐,形成区域网络化的经济发展新格局。优化进出口贸易结构,提供有力政策支撑;引导企业优化自身产品与服务,扩大出口、拉动物流需求,为综合运输体系进一步发展注入经济、政策等方面的支撑。
- 上一篇:社会经济要素
- 下一篇:固定资产安全管理办法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经济效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