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经济要素范文

时间:2023-09-18 17:59:4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社会经济要素,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社会经济要素

篇1

关键词:景观设计;绘画构图要素;审美艺术;应用启示

“善画者善园,善园者善画。”自古园林设计中有着这样的说法,可见绘画与园林景观的密切关系。历史上一些著名的景观园林历来由文人墨客设计建造,这些人中不乏著名的画家、艺术家,如诗书画三绝的王维设计并建造的辋川别业、画家倪瓒的狮子林、书画家文徵明的拙政园等等,这些大家无不既在绘画上有所造诣,又在景观园林中有着卓著艺术贡献,可见绘画与景观园林设计的紧密联系。绘画中构图要素在整体画面起到统领性的作用,直接影响一幅作品的成败。从唐代开始画家张彦远就提出了“经营位置”是“画之总要”的论述,构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试图通过研究绘画构图的要素,寻求提升景观设计审美艺术的方法。

一、绘画构图与景观设计共通的物质基础

绘画与景观是不同的学科门类,但其作品都给欣赏者带来视觉与精神上的愉悦,都是通过研究视觉形态美学与艺术性带给人美的感受。从呈现方式的角度来讲,景观是三维空间中人对自然或者人工环境一种组织安排的作品,使人们在场地行进过程中获得丰富的视觉感受;绘画是一种静态的纯艺术化表达方式,欣赏画家在二维媒介中主观描摹对象作品,可获得视觉、精神愉悦。绘画用构图将画面进行凝练与整理,在纸或画布上展现描绘的对象,构图在其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绘画的构图与景观设计组织有着共同点,是通过视觉来欣赏经过人主观设计后的景象。

(一)依赖相似的物质基础条件

绘画与景观在视觉表达中,所采用的物质条件相类似。对于一幅绘画作品,从物质层面上可以将其分为画框、画面整体的组织构架和所描绘对象的布局与安排。[1]对景观来讲,人的眼睛就是最主要的物质条件。眼眶相当于画框,起到限定划分视域范围的作用,从视域有效性来说,以眼球为中心,自眼角连线为基准,从基准线垂直方向视域角度上下各30°、以眼球为基准点水平方向视域角度左右各60°的观看范围对应的是画框边界;视觉关注点随观看的持续时间长短、对细节观看的深入范围大小可以自由地变换聚焦范围,在景观中,当采用整体浏览的观看方式时,宏观的视角下审视观摩对象,这种观看方式对应绘画构图中的整体组织构架;景观中当眼睛聚焦观看某一具体对象,从细节上去端详品评各组成部分的关系,对应画面构图布局与安排。因此从绘画的构图方式去解读景观的视觉性,绘画构图与景观设计是具有共通基础的。[2]

(二)共通对客观对象进行组织与布局

绘画与景观作品创作过程中会融入作者的主观意志,作品本身都是创作者在抒感、表述观念,在画面中反映出作者对客观对象主观的组织与布局。绘画是在二维平面上来进行展现,无论是写生还是创作,画者根据创作目的按照一定的画面构图的需要,使用艺术法则规律,有选择性地把三维空间的实物表现在画面上。画面的最终无论呈现怎样的艺术效果,都是在一张纸或者一块画布上统筹,其布局安排需要借助于现实物体原型,依据客观对象来展开艺术处理,在画面中展现空间的变化、格局的气势以及情感的意境。景观设计中无论是整体空间的划分还是景观小品的设计,也都是对客观事物的协调统筹。这种处理可以是位置上的改变,或者造型上的修整,再者是整体氛围的塑造,利用可见对象,在形式与布局上进行编排,在满足功能的前提下突出视觉上的艺术性。

二、绘画构图要素视觉表达的艺术性

(一)绘画构图形式的表现方式

无论采用何种绘画材料,描绘何种内容,画面形式感都由构图而生。构图是依据画面特征调整画面中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按照艺术规律由画家主观意志做出安排。在中国画中构图称为章法、经营位置、置陈布势,绘画中的构图形式繁复多样,以下论述只是管中窥豹的分析与总结,通过梳理为景观设计在视觉构图中寻求一些应用方法。[3]1.构图中的整体统一性画面根据所想表达的思想内容,将目标对象进行统筹布局,其关键在于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安排,画面的整体统一并不是简单的组合,而是在充分表达创作目的的基础上,依据所画内容,使画面中的各部分和谐地联系在一起。在这里需要重点控制的是主从关系:主体是画面的构图的中心,观看时视觉焦点在第一时间停留其上,处于统领的地位,不能因为画面周围的辅助对象而影响其主体的首要性;客体是一种搭配与陪衬,是为了让主体更加突出而存在,其辅是为了避免主体出现得突兀。唐代王维在《山水诀》中对山峰有这样的论述:“主峰最宜高耸,客山须是奔趋。”无论是绘画构图还是景观设计,在所呈现的画面中都需要遵照其统一性规律。2.构图在平衡中求变化性平衡是使构图具有稳定感,是在有限的画幅中构图能否成立的重要因素;变化是去除呆板,将死气沉沉的格局打破,追求一种活力与反差,从而构成画面的视觉冲突,吸引观者眼球。这两个词本是一对矛盾的反义词,但在构图时可以利用各自的特点从而寻求一种和谐,在稳定中寻找变化,在杂乱中探寻秩序性。画面本是一种艺术性的处理,是情感的一种表达,因此不应该在构图中形成一团死水的沉寂。画面构图平衡一旦被打破形成矛盾冲突就会将原有的构图中心偏移,形成一种新的相互关系,展现出一种更具有刺激性的视觉画面。3.构图在协调中的对比性对比是在协调的基调下追求视觉的反差,在和谐中引起局部构图的矛盾冲突。国画大家潘天寿说过:“画事之布置,极重疏、密、虚、实四字。”疏密是物体间距离的概念,通过间隔的大小在画面的构图展现着一种强与弱、虚与实,换言之就是构图安排的强弱,可见画面构图追溯起来还是在探讨对比性,结合景观设计可以将其总结为开与合、藏与露。开与合:构图中将对象之间的间距重新组织,从而让画面构成的各个部分既相互联系还能形成统一的整体。绘画中的构图讲究笔势,在景观设计里好比是相同材料,或者使用同一色调的对象,通过所占整体视觉画面的面积大小来划分彼此之间的间隔,从而形成呼应、围合、收放等构图关系。藏与露:在画面的构成中,如果在一个二维轴向中通过面积的大小来衡量开与合,那么藏与露二者之间在开合基础上又多了一个进深方向的轴向,物体之间进深方向的相互遮挡是表现构图的一种方式。藏与露能引起人的好奇心理,从而起到引领人的视觉中心的作用。绘画构图中通过遮挡的方式营造画面中的深度,给人以绵长深远的感觉。景观设计也有着相似之处,在空间感受、意境塑造等方面都寻求通过人为的设计达到以小见大的效果,在有限的空间中创造相对广阔的审美意境。

(二)绘画构图的审美艺术追求

1.以少胜多的留白处理留白的方式是画家在作品中留有余地,画面空白给人以想象空间,达到“此处无声胜有声”的效果,以展现艺术魅力。这一点中国画在画面的构图中有着充分的说明,国画利用留白追求着作品的弦外之音,而作品传神的地方恰恰是通过留白的方式体现出来,画面的组织并不是针对现实场景或者事物的简单摹写,而是在画面中做到有所取舍。自古以来诗书画本为一体,宋代诗人有描绘梅花的诗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其中并没有对梅花的正面描写,却把梅花的神韵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唐朝王维有诗曰:“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通过月色以及水面的空灵,营造秋的气息。李可染的作品《浅塘渡牛图》中,画面中几缕柳枝之后的留白让人不禁“看”到碧波荡漾、波光粼粼的水面,引起人对水面灵动感的无限遐想。[4]景观中也探寻着留白的设计方式,将设计者的思想加以表达和抒发。这种方式并不是将景观元素堆积累加,简单地堆砌在一起,然后做减法,而是与绘画一样,寻找直观景色背后的引起人们想象力的东西。南方建筑中的马头墙,线条轮廓形式简约,墙顶起翘之下是白色粉墙,在视觉上让观赏者留有余地;水是景观中常用的元素,在平静的水面上周围环境掩映其中,倒影留给游人以空白,引起人思绪上的波动。景观中的马头墙、水面应用体现了设计师的主观控制,就像水墨画中的留白,让元素与周围的环境相融合,展现艺术审美中的以少胜多。2.情感注入的意境展现无论艺术家采用何种艺术创作手法、创作媒介,其浅层表达是对于视觉的展现,而深层含义更是对情绪、情感的一种抒发。中国画中有很多艺术价值很高的文人画,在画面中展现一种情绪流露。北宋山水画家郭熙在《林泉高致》中说:“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其巅,谓之高远;自前山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这种心理上的感受便是一种情绪的变化,反映出人与自然一种心境上的对话,所见引起所感是不同的。传统古典园林中文人寄情于山水,在环境塑造上追求曲径通幽托物言志,空间处理上通过欲扬先抑,人为地控制视觉反差从而能够让游览者感受到景观所表达的一种情绪,在情感层面上给人以触动。南北朝时代谢赫提出对绘画的品评标准“六法”,即“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六法”中第一点是气韵生动,是画面形象的精神气质,以一种灵动的画面感将所表现对象的势态与形象展现出来。黄公望所著《写山水诀》中描绘:“登楼望空阔处气韵。看云彩,即是山头景物。李成郭熙,皆用此法。”探讨的气韵出自空阔,这些分析与论述无不是对画面境界提升的一种探讨,都是在画面中追求一种情感上的表达,在画中便是追求一种诗性。景观园林作品在人们游览的时候给人一种触景生情的感受,让人们的主观情感与所见景观环境相呼应,从而唤醒人们对所见景观的境界感。通过视觉构图,设计师把游览者的情感作为一个设计要素,在景观中突出设计者个人的情感色彩,营造出性情中所追求的诗情画意,让游览者和设计者的情感进行碰撞,在两者情绪的对话中寻求呼应。

三、绘画构图营造对景观设计视觉构图的启示

(一)绘画构图与景观设计中的共同点

绘画中一般性的构图方式与景观设计中使用的设计方法,所形成的视觉感受是具有一致性的。绘画构图中一些普遍性的构图手法,有三角形构图、“之”字形构图、向心性构图、放射性构图等。在景观的营造上,传统造园方式中有轴线对称、网格布局、穿插布局、组团式组合等,在对应局部的处理方式中也有着借景、框景、夹景、露景的手法。绘画构图与景观营造在视觉元素的布局上都具有相似的一面。绘画中有一种团扇的画面构图方式,多以花鸟为对象,在所画的画面中,表现一簇枝叶从画幅边缘生发出来,花卉形态饱满多姿,展现画者的一种情趣。传统的苏州园林中,通常使用月亮门这一元素,一方面是为了分割空间,另一方面还能起到框景的作用。将一处景色映在圆形拱门之内,也多以小景为表现对象,例如让一簇生机盎然的梅花在门洞中显现出来。以上所述,反映出设计师从景观的角度想表达一种生活的情趣。

(二)绘画构图在视觉画面中的独特性

卷轴的呈现形式,是中国画殊构图的典型代表之一。画者将画面绘制在长卷上,观赏者在画轴逐渐展开的过程中欣赏画面内容。在观赏的过程当中视觉焦点是不断移动的,视觉游离在画面之上,欣赏所绘制的画面内容,观赏过程中画面也是动的,通过卷轴的转动,将纸或者绢上的画面一点点逐渐地呈现出来。可见,在欣赏的时候人的眼睛和画面都是一种运动的状态,画是以散点透视来处理画面构图,将高低错落、远近不同的景色尽揽于卷轴之上,观看者就好似游走在所画空间之中。画中的景色根据构图的需要参差错落延展地布置在长卷上,景观中建筑、构筑物的安排布局,影响着画面构图与视觉逻辑关系。在实际的景观环境中游览者普遍是以正常人视角来欣赏景色,通过卷轴画的启示,在设计中可有意识地增加鸟瞰角度构图,让人登高望远,从而增加视觉艺术性。[5]折枝画或者一角画也是绘画中典型的构图方式之一,画面截取现实中的一个角落为主要的描绘对象,通过虚实、强弱对比的手法增强画面的艺术感染力。在角落对象的表现上,一般选用形象最为突出的一面,通过取舍和概括,提纯出最具表现力的形象,在细节方面刻画细致入微,以小见大,在视觉感受上具有安静、雅致的特点,从一种平和的气氛中展现着一种画面的协调。绘画史中代表人物马远和夏圭,俗称“马一角”“夏半边”,作品有《踏歌图》《溪山清远图》等。以上作品通过一角构图的手法把宏大的场景浓缩到有限的尺幅画面中,给人以无限意境。景观是对自然景色的组织与布局,也可以采用同样的构图方式,在咫尺之间塑造出丰富的视觉画面,给人以深远的视觉感受。

四、结语

绘画能够给人带来审美上的触动,而画面中构图要素在整体视觉效果上起到很重要的统领性作用,本文通过对绘画构图要素的研究尝试总结并归纳一些普遍性与特殊性方法,结合景观设计的造景手法,让景观设计与构图艺术在碰撞中阐述绘画语言所带来的艺术性启示,提取绘画领域精华并拓展其研究范围。通过不同领域的交叉学习,总结各自的特点优势,以缔造更完美的景观作品。

参考文献:

[1]张世彦.构图要义[J].美术研究,2004(02):63-64.

[2]林斌.论绘画构图的原理及画框的作用[J].西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汉文),1997(1):129-132.

[3]宋肖霏.中国传统绘画辩证法在中国园林造景设计中的运用——以当代中国园林造景小品设计个案为例[J].艺术百家,2007(S2):26-33.

[4]张琴琴,张俏梅.论中国画构图中的“计白当黑”[J].艺术百家,2013(S2):215,221-222.

篇2

论文关键词:资本形态,权力博弈,物质资本,货币资本,人力资本

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演化,相应的社会经济形态也在不断变化。根据技术社会形态的划分标准,社会经济形态则呈现出一个渔猎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的历史序列面貌。从社会经济的角度,则可以概括为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知识经济。在不同的社会经济形态下,主导社会经济发展的因素是不同的。根据马克思的生产力构成要素理论,生产力由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等三个要素组成。生产力作为一个共性因素,具有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属性,而生产关系则具有不同社会的特殊性。剔除生产力这一共性,可以发现,物质资本是主导农业经济社会生产关系的首要因素,货币资本是主导工业经济社会生产关系的首要因素,人力资本是主导知识经济社会生产关系的首要因素。当然,农业经济也同时存在着货币资本,工业经济也存在着人力资本,各种形态的资本交互存在,相互作用。

资本作为一种特殊的生产要素,其本质是一定时期社会生产关系的重要体现。在不同社会经济形态下,占据主导地位的资本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不断地运动并保持增值,是统治者治理国家和加强统治的主要工具。资本所有者凭借手中占有的资本影响着国家权力的分布和运动。各种形态的资本在相互作用中,力量此消彼长,围绕对权力的争夺,进行着各种博弈。货币资本取代物质资本,人力资本战胜货币资本,权力也在资本所有者中间循环运动。在市场经济下,存在着多元利益主体,一旦资本和权力媾和,就会导致公共权力异化,影响着人力资本价值作用的发挥,并进而侵蚀社会公众的利益,阻碍社会进步的速度。当前,我国正处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知识经济等三元经济交织时期,物质资本、货币资本和人力资本等多种形态的资本同时并存,并且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因此,从社会经济发展的宏观战略层面,如何认识各种形态的资本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如何以有效合理的方式对资本权力进行引导和规范,就显得十分必要。

一、社会经济形态演进下的不同资本形态

人类社会先后经历了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时期,目前正由工业经济进入知识经济时期。相应地,不同社会经济形态下产生了不同的主要资本形态,即物质资本、货币资本和人力资本。各种资本不断运动,力量此消彼长,对一定时期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

(一)农业经济:物质资本

在农业经济社会中,土地是决定社会经济产出水平的关键因素。土地是农业发展的基础,是最主要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对象。农业生产工具极其简单,主要包括犁、锄、刀、斧等手工生产工具、牛和马等畜力生产工具以及马车、木船等交通运输工具。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主要取决于劳动者的体力和对这些生产工具的使用。概括地说,这些生产资料和劳动对象就是物质资本。由于生产资料私有,占有生产资料份额大的所有者就成为了实际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政府凭借对生产资料的占有,控制着全社会物质资本的大多数,决定着社会财富的流动和分配。其背后的实质是,谁控制的物质资本越多,谁拥有的权力就越大;反过来,亦是如此。尽管,后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也出现了货币资本,但和物质资本的力量相比,货币资本的影响力是十分微弱的。并且,货币资本的出现,不仅没有削弱了物质资本的强势地位,反而强化了物质资本的力量。此时,社会经济生活中权力的博弈主要围绕对物质资本的占有和争夺展开。

(二)工业经济:货币资本

在工业经济社会中,经济增长主要取决于自然资源的占有和配置。而这又主要取决于劳动工具的先进程度与劳动资料的种类和数量,劳动工具越先进,劳动资料的种类和数量越多,经济的增长速度就越快。这些生产资料主要包括土地、劳动力和资本。在工业经济发展后期,企业家的管理能力即人力资本和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越来越重要。与农业经济时期相比,以货币资本为主要形态的资本形式则占据了工业经济的主导方面。但与知识经济时期相比,这个时期知识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尚未起到决定性作用。

工业经济早期,资本家凭借手中占有的巨额货币资本,到处购买铁矿石、煤炭等生产资料,在世界各地开始工厂,寻找海外有利市场,不断扩大市场需求。资本家手中的货币资本直接指挥和主导了全球的工业扩张与权力分配,围绕着对货币资本的占有和支配,开始了全球范围内的权力扩张。工业经济后期,随着资本主义矛盾的不断加剧和经济危机的接连爆发,政府开始干预经济,弥补了市场调节的不足。此时,以企业家才能和劳动力教育与培训为主要形式的人力资本逐渐渗入到经济发展中去,开始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另外,金融资本也开始走向全球,逐步渗透到实体经济和产业资本中去,进一步助长了货币资本的蔓延势头。因此,在工业经济时期,围绕着货币资本的权力博弈直接导致了全球市场的扩张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

篇3

根据可持续发展的原理,构建以人为本的经济发展,需要将人作为资源实施的主体,发挥人的主管能动性,从而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力资源开发是以人为本的资源开发方式,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手段,但是人的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对于社会经济发展而言,人力资源是社会经济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力资源开发与社会经济发展具有相互作用,人力资源的再生产能够推动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将物质资料再生产与人力资源开发相结合,能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而推动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做好人才和劳动市场一方面有利于劳动力的合理流动。随着粗放型经济向集约型经济转变,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都将发生巨大变化,社会劳动力必然会在各地区、各生产部门、各企业之间流动。要做到劳动力的合理流动,除国家宏观指导之外,还要有劳动力市场来提供劳动力的供求信息,并使劳动力供需双方直接见面,缔结劳动契约。另一方面有利于劳动力与生产资料按有效的比例实行结合。如果仅有生产资料由市场调节,而劳动力不由市场调节,就难以实现二者的一定技术构成比例,结果不是生产资料浪费,就是劳动力浪费。第三,可促使劳动力素质得到提高。通过劳动力市场,让劳动者了解劳动力的供求状况,可推动劳动者不断学习知识和技艺,提高自身素质,适应市场对劳动力的需要。科学发展观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理论,根据科学发展观来看,社会经济的发展既依赖于人的发展,又需要以人的发展为目的,人力资源能够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资源基础,同时也是经济发展的目的之一。在社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能够体现社会经济发展的目标,从而满足人类对于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需求,体现了人的发展的需求,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目标相适应。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强调人的主管能动性,将人的发展作为社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基础,与唯物史观相适应,我国的发展历程是以群众为基础的社会生产方式。将人力资源作为第一资源,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能够促进我国社会转型,将以农业工业发展为主的发展方式进行升级,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从而推动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2人力资源开发对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作用

2.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前提之一

对于经济发展而言,人力资源开发能够解放生产力,提升人类的主观能动性,提升人力资源的开发力度,能够对人的要素进行有效利用,合理配置资源利用效率。当前正处于知识经济的时代,人力资本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全球化的发展要求将人力资源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最大限度的开发资源,形成人力资源的开发动力,能够提升资源等生产要素的日意递增,从而推动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为了提升人力资源的开发力度,需要采用以下的方式进行人力资源开发利用:①培养员工的自我开发意识,增强员工的职业素养与职业技能是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内容,为了提升人力资源开发力度,需要将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企业的战略目标相结合,从而促进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②培养管理者对人力资源开发动力,并且形成习惯,通过对人力资源进行可持续开发利用,能够推动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化建设与发展。

2.2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动因

为了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化发展,转变经济发展理念与模式,将自然、社会、人类发展等因素纳入到经济发展之中,从而促进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提升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人力资源开发能够提升人员素质,通过教育、培训进行人力资源开发管理,能够聚集人才、提升劳动者素质,从而发挥人才资源的能动性,对于社会经济转变带来效益。人力资源开发能够对社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提供动力,提升社会经济发展效益。

2.3合理收入分配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促进作用

目前,我国居民收入的主要问题是收入差距过大。国际上通常用基尼系数来反映个人收入差距,合理区间为0.3-0.4。0.4-0.5表示收入差距过大,0.5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据国家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基尼系数已达到0.5,达到了非常危险的境地。收入差距的不合理对经济的发展产生极大的不利影响,首先,收入差距过大影响社会的稳定,产生“仇富”心理,从而会影响社会的稳定,影响经济的发展。其次,收入差距过大影响需求结构,进而影响经济增长。居民收入水平决定其消费水平,财富过度集中,会造成大部分低收入的居民消费水平低下,国内有效需求不足,使得国内需求对于经济增长点贡献率下降,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和大部分发展中国家,这进一步制约了经济的增长。

2.4转变社会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保证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为了提升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推动产业升级,对于人力资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需要转变人力资源开发方式,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持,从而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人力资源的开发力度与社会经发展具有紧密的关联性,全球化人才与综合性人才能够提升企业的资源效益,从而优化经济结构。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当前产业结构不合理,为了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提升产业结构转型,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因此需要优化人才结构,加快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结构,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力度,从而为社会经济的转变提供保证。

3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人力资源的影响

3.1对人员素质的影响

经济转变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经阶段,经济转变能够提升资源的利用效率,从而推动从业升级,促进社会经济科学合理的发展。经济转变对于人力资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需要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力度,将人力资源开发理念与社会经济转变结合,使社会经济的发展更加和谐。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强调人自身发展的持续性,人是社会经济的主体,人类的消费水平、生活方式对于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提升社会经济的价值,需要从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向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从资源消耗、环境破坏等向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方向进行转变,实现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经济转变过程对于人员流动、结构调整与人员转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需要提升人力开发力度。

3.2对人力资源开发力度的影响

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对于人力资源开发力度具有重要的影响,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需要加强人力资源的开发力度,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经济转变需要科技进步与产业机构的转变,因此需要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力度,充分利用人力资源,提升人才素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需要将经济发展目标与人力资源开发相结合,采用多种方式提升人力资源,通过教育、培训等方式进行最低层次的人力资源开发。通过教育与培训进行生产性资源的开发,能够使企业员工等人力进行培训与管理,能够提升职员对企业的生产相关知识的认识;加强农民对农业工业化的认识,能够提升农民对工业化的认识。结合生产性资源的开发,通过引导与社会再分配消费性资源,将人作为人力资源的开发主体,通过生产与消费的均衡发展,从而推动消费性资源的开发,促进经济发展需求结构的转变。做好文化教育与政策规范,推动人的主观能动性。对于社会经济发展而言,人的全面发展能够调动人的积极性、自觉性与能动性,因此采用文化教育与政策规范全面发展人力资源,从而促进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对于人力资源开发而言,三个层次的研究开发是人力资源与社会经济相互作用的过程,通过不断深化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能够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人的创造性,保障人力资源的个体和集体素质和能力的开发的实施力度。

3.3充分就业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促进作用

充分就业,是指包含劳动在内的一切生产要素都能以愿意接受的价格参与生产活动的状态。凯恩斯于1936年提出充分就业时认为,如果“非自愿失业”已消除,失业仅限于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和自愿失业的话,就是实现了充分就业。如果以数值来衡量,经济学家们普遍认为,当失业率为4%~6%时,社会经济就处于充分就业状态。充分就业是经济增长的目的和基础,其作为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内生因素,对经济增长具有支撑作用,存在着主动性影响。这可以从生产、消费等方面进行分析:从生产角度来看,充分就业促进经济增长是由就业主体———劳动力这种特殊商品具有独特的使用价值决定的。劳动力能够提供劳动,从而能够创造价值,从而成为社会财富的源泉和经济增长的支撑力量。从消费角度来看,充分就业促进经济增长是由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决定的。充分就业可以增加劳动者的收入,提高社会购买力,刺激消费需求,加快商品流通速度;而消费可以创造出新的生产需要,促进投资增加,为生产提供动力和目的,从而拉动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经济结构和内涵都发生了质的飞跃,在转变过程中势必会造成结构性失业和摩擦性失业,同时对于我们这样劳动力大国来说,集约型经济的形成,高科技手段的大范围使用,会使就业矛盾凸现。这就要求在经济转变过程中,要注重充分就业的政策的制定,同时充分就业政策的制定,应以政府为主导。

3.4对人力资源利用效率的影响

经济转变能够提升就业机会,转变就业方式,从而提升人力资源利用效率。经济转变过程中,先进科学技术的应用,大大提升自动化程度,对于高新技术行业的人员需求越来越多。同时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能够促进专业分工的细化与产业聚集,为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拓展空间,从而提升人力资源的利用效率。

4结语

篇4

[关键词]社会经济环境 会计方法及理论 影响

会计环境是会计主体、会计理论、会计方法所赖以存在的境况,并决定着会计思想的演变、会计组织的建立、会计法制的制定、会计工作水平的客观历史条件及特殊情况。 目前,国内外对会计环境的分类仍存在着不同的划分方法,国内外学者的观点主要有: Famer和Richman认为,会计环境包括教育文化因素、社会因素、经济因素和法律因素四部分。

FrederickD.S.Choi认为,会计环境包括法律体制、政治、企业所有权的性质、企业规模及复杂性的差异、社会气候、企业管理及金融界的精通程度、立法对企业的干预程度、特定会计立法的出现、企业革新的速度、经济发展阶段、经济增长模式、职业教育和组织。

一、社会经济环境对会计方法及理论的影响

纵观会计的历史,可以看到社会经济环境会计的影响是伴随着会计的发展而产生的,而社会环境的变化必然会带来会计的巨大挑战,反过来会计对社会经济环境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在经济环境的冲击下,就给会计方法和理论带来以下几个方面的挑战。

1.对会计对象造带来的挑战

会计对象就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在经营过程中流动的资金现象,这些流动的资金就是会计需要计算和控制的内容。其实主要是反映在会计要素的冲击,这就表现在会计要素要根据社会形势的变化来做出调整,因为,会计要素只要及时修改才能更好地适应经济的变化,也才能为会计目的做出相应的准备。

2.对会计报表目标带来的挑战

会计报表目标就是指为会计的核查对象安排的会计信息以及对会计报表使用者到来的需要,会计目标是发展会计实务和理论的根本事项和条件,也是会计理论基本结构的最顶层。由于对会计目标的冲击造成了理论学家持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个是受委托责任观点,它是针对过去并且强调了会计信息质量的可靠性;一个是决策有用观点,这种主要是针对将来着重讲了信息质量的相关性。未来的会计信息发展方向应该是要向使用的人不仅要提供质量效果好的信息,同时也要注意受委托的责任信息,这才是会计发展的正确目标。

3.对会计计量带来的挑战

会计计量就是用货币等不同的计量单位来计算各种经济业务发生的过程,用明确的数字计量来确定事物发生之间关系。以前会计在计量方面上就是用成本计算、折旧、损益类等方面的实务来表现的,这样成本的计量模式是传统的方法。知识经济时代主要讲究无形资产代替有形资产,这就决定了传统的计量模式将被公允价值计量的模式取代,但是公允价值模式的计量法带有主观判断性,缺乏可靠性,而历史的成本计量模式具有可依据性,比较客观。因此,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过程中,在推行以公允价值为基础的计量模式要依据传统的成本计量模式,这也是未来会计发展的趋势。

二、针对经济环境的影响做出的调整

会计作为反映经济活动的信息管理系统,对经济环境的管理作用是至关重要的。但是处在社会经济环境中的会计由于受经济的冲击,必须做出合理的调整来保证会计职能的正常发挥,那么,针对经济环境与会计之间的相互作用,做出怎么样的调整就显得非常重要。

1.借助政府的有效手段来规范经济的环境

我国目前的市场经济体制是借助国外市场的特点来结合本国的市场体制来建设的,经济的主体单位是市场,但是目前我国的市场经济制度还存在许多缺陷和不规范,这就需要政府采用适当的法律或其他手段来正确的规划经济体制,干预市场的发展形势,为会计工作的正常发展提供良好的经济环境。

2.跟上国际会计的步伐,健全会计制定标准

会计作为一门国际化的管理学课程,这就决定了我国必须跟上国际会计的步伐,严格依据国际会计的变化形势,尽可能的降低会计准则中的多项会计方法和标准,认真根据国际化标准来规范会计制定,避免主观性的控制出现了会计信息不准确性的问题出现。

3.改变会计计算的计量模式

随着现代社会无形资产的不断增多,这就需要会计计算的范围应该做出相应的改变,特别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更加决定了传统的成本计量模式已经出现了许多不足,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改进会计核算和计量模式。因此,必须增加会计信息的容量,考虑增加非货币形式的模式,同时,也要采用货币计量和非货币形式的计量模式,结合传统的成本模式和多种计量模式来改变会计核算的计量模式。这样的结合与并重才能确保企业会计信息的全面性,提供给广大市场经济主体完善的市场反映内容。

4.加强会计人员的专业水平

会计学的运用离不开会计人员的工作,但是目前多数会计人员的职业习惯已经不能适应会计的发展要求了,因此,这就需要会计人员加强自身的职业判断能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提升自己的职业道德修养,这样才能避免会计工作信息的失误等诸多问题,更加促进了会计工作的稳定发展,也有利于经济的发展。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

总之,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会计的不断发展,同时社会经济环境也会影响会计,如何找出一个平衡的方法来促使会计在社会经济环境的影响下稳定的发展,这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会计专业的人员应该在以后的事业过程中,力求探出经济环境与会计融洽互动的有效解决方法。

参考文献:

[1]陈淑娟;我国中小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篇5

一、交通资源的识别与界定

交通资源是指形成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实体及其与运营相关的所有外部要素的组合,这些要素及其组合决定了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技术经济关系和约束条件。这是交通资源最合理、最恰当的定义。

在这个定义下的交通资源应包含以下基本要素:

1、市场资源:即经济及社会需求。

2、技术资源:包括构建各种交通运输方式及运载工具的技术资源,决定了各种运输方式的技术经济参数、等级、水平及类型。

3、财力资源:即资金。资金要素的配置包括资金来源、分配渠道与运用等内容。

4、空间资源:空间已经成为社会、国防与经济建设的稀缺资源,必须优化空间的资源配置效率。

5、动力资源:即能源,包括煤炭、电力、石油、天然气、核能等内容。交通运输是消耗能源的大户,能源不但稀缺,而且关系着国家、社会及经济运行的安全。

交通资源具有这样的一些类型及特性:

1、交通资源可分为直接要素及间接要素。经济及社会需求、技术、资金与空间是影响交通运输规划及建设的直接要素,在主观上能够引起我们足够地重视,能源、生态自然环境及交通安全是影响交通运输规划及建设的间接要素,在主观上难得引起我们足够重视。

2、交通资源可分为再生性与不可再生性要素。经济及社会需求、技术与资金是可再生性要素,它们是进入到循环经济体系之中的。能源是准再生性要素。

3、交通资源可分为替代性与不可替代性要素。经济及社会需求、资金与空间是不可替代性要素,是建设交通系统必不可少的要素投入,必须集约化利用。

二、按什么标准配置交通资源

我们考虑,交通资源配置的标准可以分成五个基本维度:

1、区位标准:包括时间、成本及距离等基本指标。区位标准是最基本的维度变量,是交通运输存在与运行的基本规律,任何情况下都必须给予优先考虑。

2、服务标准:包括可及性或连通性、通畅性、机动性、质量特性等指标,体现了各种交通运输方式或体系的基本定位。

3、社会标准:包括公平性、行政性、安全性及国防性等指标,体现了交通运输服务于社会稳定、国家治理及公共安全的一类要求。公平性保证了每一个公民的最基本的交通出行权。它还是避免穷者越穷、富者越富的恶性经济循环的基本措施,也是提高国家整体竞争力的基本要求。行政性与安全性是政府治理国家的需要。国防性是维护国家与安全以及军队机动作战的基本要求。

4、经济标准:包括适应性、财务性及国民经济性等指标。适应性反映了交通运输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程度及水平。财务性反映了交通运输投资项目的财务效益,是市场经济或利用市场配置资源的要求。国民经济性反映了交通运输投资项目的社会经济效益,考虑了交通运输产生的外部经济效果或外溢效果。一个交通运输项目的财务效益与社会经济效益都好,在经济及制度设计上是最合理的;财务效益好而社会经济效益不好,在制度设计上存在不合理因素,项目不可行;财务效益不好而社会经济效益好,项目有公益性特点,此时如果项目必须执行,项目运行则需要国家及政府提供经济补偿或补助。

5、消费标准:包括休闲娱乐、观光旅行及探险等内涵,将交通运输作为一种直接的消费需求而非派生需求。例如,游艇、观光火车、观光飞行等。

三、交通资源配置的决策层次及对象

交通资源的优化配置最终要落实到交通运输项目的规划、建设及实施上,为此,我们需要为配置交通资源准备、生成并提出一系列的备选方案,提供最后的评选及具体设计建议。要达到这个目标,交通资源优化配置的决策变量应按一定的层次结构来描述或表达,每一层次应能体现一定的决策等级或任务要求。我们建议将决策变量分成五个层次来设计。

第一层次:战略功能层。按照国家经济及社会发展与国家安全战略的要求,主要考虑区位标准和社会标准、经济及社会资源的配置,决定发展某类交通运输方式,或打通各经济、社会活动区域的交通通道,布置各种类别的交通聚集区等。例如提出兴建青藏铁路、能源运输专用通道、旅客城际快速轨道等。

第二层次:战略任务层。主要考虑区位标准、社会标准和服务标准、经济及社会资源的配置、空间资源的配置,构造连接各经济及社会活动区域的、基于通道及特定交通运输方式的宏观网络,主要确定网络的覆盖区域、宏观走向及区位特色,适应或引导国民经济及社会的宏观布局。

第三层次:宏观规划任务层。主要考虑区位标准、社会标准、服务标准和经济标准,以及经济及社会资源、空间资源、资金资源和能源资源的配置,构造交通运输网络的拓扑结构,包括线路、网络节点、场站、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衔接枢纽等具体内容,形成逻辑上的交通运输网络。

篇6

一、浙江社会经济发展对沿海港口的作用

1.浙江省是浙江沿海港口货源的主要生成地

沿海港口的成长与腹地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密切相关。腹地社会经济越发达,对外经济联系越频繁,对港口的运输需求也越大,由此推动港口规模的扩大和结构演进。腹地社会经济规模的扩大,又为港口生产带来源源不断的新动力,特别是作为对外开放主要门户的沿海港口,腹地社会经济对其发展具有更强的促进作用。

首先,浙江省是个资源小省,所需的大量能源、原材料从省外、国外运入,大量的产成品销往国内和国际市场,外贸需求强劲,“两头在外”特点突出。大进大出的运输格局成为沿海港口吞吐量的快速攀升的动力,强劲的外贸需求为浙江沿海港口提供了充足的货源。2009年,浙江沿海港口仅从外省调入煤炭的吞吐量就超过1.5亿吨,外贸货物吞吐量更是达到了2.58亿吨。

其次,浙江区域特色经济发达,全省的区域性块状经济涉及到制造、加工、建筑、运输、养殖、纺织、工贸和服务等十几个领域,100多个工业行业和30多个农副产品加工业。据统计,浙江省区域特色经济工业总产值约占全省全部工业产值的49%。乐清低压电器、海宁皮革服装、永康五金制品、诸暨珍珠、嵊州领带和浦江水晶工艺品等在全国享有盛誉。据调查,目前全省拥有工业总产值亿元以上的块状经济群500多个,其中52个区块的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达30%以上。此外。浙江是全国著名的“市场大省”,专业市场繁荣,以义乌小商品市场为代表的专业市场已成为地方工业、产业集群融入国际经济、参与国际分工的重要平台和通道。

最后,浙江区域特色经济的发展,成为沿海港口吞吐量增长的另一个重要源泉。特别是集装箱运输方式的出现,克服了普通散件杂货运输长期以来存在的装卸及运输效率低、货损严重等弊端,使浙江省发达的经济成为沿海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增长的动力。2009年浙江省沿海港口集装箱吞吐量达到1118万TEU,从重量上来说是除煤炭以外的第一大货类。2005-2009年浙江省沿海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年均增长19%,成为沿海港口吞吐量增长最快的货类。

如表1-1所示,2009年浙江省沿海港口集装箱吞吐量达到1118万TEU,从重量上来说是仅次于金属矿石和石油的第三大货类。2005-2009年浙江省沿海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年均增长21.9%,成为沿海港口吞吐量增长最快的货类。

2.浙江为浙江沿海港口发展提供要素支持

在沿海港口促进腹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社会经济的发展也为港口发展提供各种要素支持。沿海港口的发展离不开人力资源、土地、集疏运等硬件设施,也不能缺少金融和贸易等软件环境。这些是沿海港口发展必需的软件与硬件环境。

沿海港口所服务的社会经济实体为港口的运作提供所必需的人力资源,并为港口及临港产业的发展提供土地,以及集疏运等硬件设施。除了各种人力物力支持以外,浙江省各港口所在地均通过围垦、拆迁等方式获得大量土地供港口及临港产业发展。此外,浙江省着力构建以公路为主,内河航道和铁路运输为重要补充的集疏运通道,并举全省之力建设了杭州湾跨海大桥和舟山大陆连岛工程,使沿海港口的集疏运体系得到了较好的改善和发展。

除了硬件支持以外,港口的发展还需要金融、保险、法律、信息等各种软件服务,以及一定的技术支援和咨询机构的协助。此外,信息化、网络化是现代港口发展的重要特征,没有稳定高效的EDI电子数据交换系统,就没有港口货物运输系统的高效运作。浙江省的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为港口转运和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对提高港口的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

港口的发展还需要社会经济的政策支持,通过给予港口及港口所在地区各种财税优惠、建立保税港区等政策。可以极大地促进港口的发展。比如,2008年2月,国务院批准设立宁波梅山保税港区,使之可以享受保税区、出口加工区相关的税收和外汇管理政策,并且可以全面发展港口作业、中转、国际配送、国际采购、转口贸易、出口加工、展示等业务,这将极大地促进宁波一舟山港的发展。

3.推动沿海港口功能的拓展

现代港口将货物装卸、商业贸易、临港工业、信息、金融等多种功能集中于一身,并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多种服务。1992年联合国贸易发展会议(UNCTAD)发表的《港口的发展和改善港口的现代化管理和组织原则》中,按照港口的功能战略、活动范围、组织和生产特点将港口划分为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港口:

第一代港口主要功能特点是海陆中转,主要从事较简单的货物运输和装卸活动。

第二代港口的口岸功能逐步扩大,除了提供货物的装卸仓储等,还增加了工业和商业活动,使港口具有了货物的增值功能。

第三代港口除了作为海运的必经通道在国际贸易中继续保持有形商品的强大集散功能并进一步提高有形商品的集散效率之外,还具有集有形商品、技术、资本、信息的集散于一体的物流功能。

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1999)提出了“第四代港口”概念,会议认为1990年之后,在世界范围内已出现超越第三代港口的新一代港口。其处理的货物主要是集装箱,发展策略是港航联盟与港际联盟。生产特性是整合性物流,成败关键是决策、管理、推广、训练等软因素,并认为不同地区港口的整合和联营使港口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

在各代港口的功能不断递进,服务对象和内容不断增多的发展进程中,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决定性的作用。社会经济系统运行产生的需求。成为沿海港口功能拓展的推动力量。

20世纪80年代以前,浙江省绝大多数沿海港口仍处于第一代港口的阶段。随着浙江省工业化和对外开放进程的加快,社会经济内部除了产生大量的物资运输需求外,还导致了大量工业和商业贸易的需求,这也成为沿海港口拓展功能、向第二代港口发展的内在动力。

现阶段浙江省除了宁波一舟山港已具有部分第三代港口的特征以外,绝大多数港口还处于第一代和第二代港口阶段。近年来浙江省社会经济获得了飞速发展,产业结构已开始向工业化中后期迈进,由此产生了大量的国际贸易、金融、信息等服务需求,这也将是浙江省沿海港口功能继续拓展,服务功能不断完善的推动力量。

二、浙江省社会经济发展对浙江沿海港口的影响

1.浙江省社会经济发展对浙江港口货类结构和国际化程度的影响

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经济形成了一定的产业结构后,就会对沿海港口运行中的资源条件做出质的选择和量的规定,从而影响着港口的发展方向。经济产业结构类型对港口货物的影响,既涉及到港口规模,也涉及到港口的货类结构和国际化程度。

港口不可能脱离社会经济发展而存在,港口功能的实现需要腹地产业及相关产业的需求作为支持和依托,社会经济的繁荣程度及内在结构。决定了港口的货类结构和发展程度。在经济产业结构处于轻工业向重工业转化的阶段时,港口运输中大宗干、湿散货的数量就会快速攀升,沿海港口发展成为区域性大宗物资运输枢纽的可能性就很大。而当经济产业结构向重工业和精细加工业转变时,干、湿散货的比重就下降,杂货、集装箱的比重就会上升,沿海港口发展成为综合性枢纽的条件就更加成熟。

此外,社会经济的外向化程度高低决定了沿海港口的国际化程度。港口所服务地区的社会经济外向度越高,对外贸易越发达,港口的国际化程度也就越高。

2.浙江省社会经济发展对浙江港口吞吐量的影响

港口作为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的基础产业部门,其主要功能就是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服务。从根本上讲,港口的运输需要源自社会经济运行过程中,尤其是对外贸易过程中所产生的运输需求。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认为,一个国家或地区港口发展态势的好坏归板结底是由一个地区的社会经济的总体运行状况及对外贸易运行状况所决定的。社会经济的总体运行状况从整体上决定了港口的运输需求,而对外贸易的运行状况则对国际集装箱运输需求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篇7

(一)复杂大系统的特征

从现代经济发展的大趋势来看,复杂大系统具有开放性、层次性、动态性、复杂性特征。一般来说,复杂大系统都是有人、机、环境三大要素来构成的,要素之间的沟通需要借助环境所赋予的各项参数进行,因此社会经济系统必须是一个开放性的系统,否则其会失去生命力。构成复杂大系统的要素通常是许多小系统,这些小系统在独立发挥作用时是呈现层次性的,这也体现了复杂大系统的层次性。社会经济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这也使得复杂大系统的稳定状态是动态的,社会经济因素的变动带动系统的变动。复杂性则可分为三个层次,即物理层的复杂性、生物层的复杂性、社会经济层的复杂性。

(二)电子商务的大系统特征

电子商务的大系统是社会经济复杂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视作是其子系统,因此电子商务的大系统除具备复杂大系统的主要特征之外,还具有电子商务系统的特征。电子商务的大系统是开放状态的,它面向的是所有企业与个人,在开放的环境中完成物质交换与信息交换。系统通常包含若干个子系统,这是由其商务活动的性质决定的,比如企业投入的资源、各职能部门等。系统的子系统种类繁多且复杂,由于电子商务大系统具有开放性特征,这使得构成或参与电子商务活动的要素很多,每个要素都可能成为一个子系统,这造成了子系统的种类繁多且具有复杂性特征。

二、电子商务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控制理论与方式

(一)电子商务协调发展的大系统递阶结构

电子商务系统是社会经济大系统的子系统,因此其可按照大系统的多层递阶结构思想来建立多层管理模式,即将电子商务系统按照构成要素分成相互独立的多个子系统,每个子系统相互关联,通过统计指标分析可建立三层结构的递阶结构系统:局部控制级(直接控制层,最低决策级)、递阶控制级(最优化层、中间决策级)、协调控制层(自适应层,最高决策级)。根据国民经济控制原理,这种三层结构的电子商务递阶结构系统更有利于实现国民经济的协调控制,促进产业组织结构的优化,改善企业经营管理。递阶结构的电子商务系统体现较强的双向控制特征,即电子商务与经济增长的双向控制。

(二)电子商务与经济增长间的协调发展指数模型

要研究电子商务对经济增长的协调控制评价,需要建立电子商务与经济增长的协调控制指数模型,该模型需要满足两个要素,即协调度与发展量。首先,根据电子商务与经济发展的特征与相互关联,建立电子商务与经济增长的协调发展评价指数,并对该指数进行无量纲处理,使该模型能够实现量化分析;其次,据大系统的协调原则,即关联预估原理,计算每个指标的状态变量指标的协调变量,并对无量纲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并进行加权加法。

(三)电子商务协调控制模型

在研究电子商务与经济增长的协调控制时,可将电子商务视作一个大系统,将其构成要素视为其的子系统,那么从电子商务与经济增长的实际出发,通过分析电子商务大系统的各个子系统模型,并在内在关联的作用下生成整体的模型结构。即:Xij(k+1)=φ(k)•θij(k)+vij(k)从模型的构建来看,其计算过程如下:①收集研究对象的资料,并根据构建模型的需求统计单个指标;②根据上述模型计算时变参数θij(k);③在确定好各项参数后,结合实际情况采取最为合理的方法对参数进行估计与预测;④采用状态方程的自适应预测与控制;⑤进行电子商务大系统的自适应协调控制。

三、电子商务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及双向控制

(一)电子商务—经济增长协调发展控制

要想分析电子商务—经济增长协调发展,必须设计出电子商务系统控制指标与经济系统控制的指标,然后计算协调度指标。电子商务—经济增长协调发展控制指标体系主要包括信息资源开发效率指标、信息资源投入效率指标、信息资源利用效率指标、协调度指标。协调度指标主要包括管理运行协调度、企业文化适宜度。将所有指标明确后,经过无量纲化处理,即可实现对电子商务—经济增长协调发展控制的评价。

(二)企业电子商务协调发展评价

企业电子商务协调发展评价既是将电子商务大系统所有指标进行加权量化,一般采用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进行。涉及评价的指标主要包括内生信息资源产出率、外生信息资源产出率、电子商务收益率、电子商务销售收益率、信息基础设备使用率、电子商务需求效率、电子商务应用效率、电子商务利用率、专利成果利用率、电子商务人员业绩、电子商务系统运行调度、企业文化适宜度、管理运行协调度等。对所有指标因素进行量化加权后,通过综合分析,可实现电子商务经济协调发展评价。

(三)电子商务与经济增长的协调控制思路

篇8

关键词 Web数据挖掘 数学思维方法 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TP284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经济发展是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 促进经济发展从而推动社会进步是我国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数学方法是指人们在数学研究、数学学习、问题解决等数学活动中的步骤、程序和格式.数学方法寓于数学知识之中, 应把数学方法的培养与数学知识融为一体。Web数据挖掘是指从大量的Web文档集合中发现蕴涵的、未知的、有潜在应用价值的、非平凡的模式。它所处理的对象包括静态网页、Web数据库、Web结构、用户使用记录等信息。通过对这些信息的挖掘,可以得到仅通过文字检索所不能得到的信息。

1经济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经济发展的现状

近年来,由于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需要花费昂贵的代价收集、存储和处理海量的数据。数据挖掘技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数据挖掘的定义就是:在数据库中发现有用的、潜在的、最终可理解的模式的非平凡过程。它是一门内容广泛的交叉学科,涉及机器学习、数学规划、数理统计、神经网络、数据库、模式识别、粗糙集、模糊数学等相关技术。数学规划是运筹学一个重要分支,在机器学习、网络问题、博弈理论与经济学、工程机械学等领域有着广泛而重要的应用,是国际上最活跃的运筹学研究领域之一。数学思维和数据挖掘技术的结合已使大规模和高复杂性的问题的解决成为可能。

1.2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我国多年以来一直在搞经济发展,但是依然存在一些问题,预期的效果和现实情况总有一定差距,着力解决此类问题,还需要付出更大努力。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政策体制、教育、观念等多方面因素。

了解我国经济发展现状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改善其状况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战略的要求。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也是此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为政治稳定、边疆巩固、民族团结、社会和谐发挥了重要作用。

1.3经济发展的趋势

将 Web数据挖掘与数学思维应用到社会经济发展中必然起到积极的作用。数据挖掘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技术,通过数据挖掘,人们可以将知识发现的研究成果应用于实际数据处理中,为科学决策提供支持。目前数据挖掘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多学科领域,涉及到多方面的技术,特别是和计算智能方法的结合越来越紧密。将数据挖掘存储和处理海量信息和数据技术与数学思维尤其是数理统计的方法相结合,为社会经济发展决策提供事实依据和理论基础,此项研究将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利用Web数据挖掘技术及数学思维方法改善社会经济的对策建议

2.1利用国家政策

2015年以来,我国经济处于增速换挡和结构调整的深刻变化之中,面临经济主体需求疲弱、转型任务任重而道远、潜在风险加速暴露等多重挑战,尤其是进入四季度以来,经济金融双双“趋冷”,经济下行压力有增无减。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我国经济发展到现阶段的必然选择,也是经济增长与自然、社会、人的全面发展相协调的必然要求。全球金融危机的全面爆发以及欧债危机的持续蔓延,对我国外向型经济发展方式带来了严峻的挑战。经过多年的理论探索和实践总结,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2.2改善经济发展的实施方案

利用Web数据挖掘技术“去粗取精”,将有用的信息进行技术处理,利用数学思维将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社会经济问题精心系统梳理,找到问题的根源。应用相对独立的案例进行实验性分析、解决,通过具体的模型对影响社会经济要素进行分析,将经济条件、财政支付水平、集体补贴能力、政府宣传力度、与其他制度配套衔接程度集相关制度的稳定程度作为主要要素进行阐述,以进一步明确目前现状。利用数学思维和数据挖掘技术的结合测定并分析社会经济状况。如果从多角度入手,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有针对性地研究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为改善人民的生活质量提供可行性建议。

2.3改善经济发展的应用价值

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数十年来,它在社会经济领域所取得的成就早已引起了全世界的瞩目。数据挖掘不是为了替代传统的统计分析技术。相反,他是数学中统计分析方法学的延伸和扩展。大多数的统计分析技术都基于完善的数学理论和高超的技巧,预测的准确度还是令人满意的。而随着计算机计算能力的不断增强,我们有可能利用计算机强大的计算能力只通过相对简单和固定的方法完成同样的功能。要想取得进一步的成绩还需要我们将数据挖掘技术和数学思维方法进行结合,从而使其能够对社会经济发展起到良好的影响作用。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6年度保定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指导计划(第一批)“Web数据挖掘技术及数学思维方法对社会经济发展影响的研究”(编号:16ZR023)结题成果。

参考文献

[1] 王惠中,彭安群.数据挖掘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工矿自动化,2011(1).

[2] 曼丽春,朱宏.Web数据挖掘研究与探讨[J].现代电子技术,2005(4).

篇9

【关键词】经济法律关系/要素/种类

一、经济法律关系概述

(一)经济法律关系具有强烈的国家思想性

经济法律关系是法律关系之一,它是由经济法律规范调整社会经济活动过程中形成的具有公共管理内容的权利义务关系。(注:本文关于经济法的概念和本质的观点均来自王保树主编《经济学原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这种关系是一种具体的权利义务关系。经济法正是通过经济法律关系实现其对社会关系调整的职能的,它是经济法调整社会经济关系的具体法律形式。

作为法律关系的一种,它是一种思想的社会关系,属于上层建筑范畴,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相对于也是调整经济关系的民法的民事法律关系来说,经济法律关系的思想性更强。我们知道,经济法是国家运用其能力而主动对社会经济活动进行干预的手段,其处处体现着国家的某种意图。如反垄断法,它与国家产业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关系密切,其要旨是从宏观上防止市场竞争不足,以保持经济具有相当的活力,提升本国企业和整个经济的竞争力。所以,它具有鲜明的政策性、灵活性和行政主导性特征。其他经济法律、法规(如反不正当竞争法)、财政金融法、外贸法等,它们均体现着国家的某种意图。所以,经济法确认和调整而形成的经济法律关系具有强烈的思想性,这种思想性是民事法律关系所达不到的。民事法律关系虽然也是思想的社会关系,它最直接地表现了生产关系,如财产所有权关系、契约就是生产关系在法律上的表现。形象地说,民事法律关系是把经济关系的要求直接翻译成法律上的语言。也许正是如此,我国有学者曾提出民法属于经济基础,民事法律关系是物质的社会关系。这种观点虽然有些过激,但它在一定意义上揭示了民事法律关系思想性的弱度。

经济法律关系强烈的思想性不仅反映了政府“有形之手”与市场“无形之手”的互补性,更反映了政府对社会经济生活的积极参与、促进、监管,以及对在错综复杂的社会中被扭曲的民事生活的纠正。

但是,我们应同时注意到,经济法律关系强烈的思想性仍是以相应物质的社会关系为基础的。这就意味着,无论经济法律关系主体,尤其是政府其主观性多大,都必须尊重和遵循相应的经济客观规律要求。如由反垄断法产生的反垄断法律关系,反垄断执法部门不能简单地、机械地照搬和理解反垄断法的规定,更不能意气用事,而应服从相应的经济形势要求。

(二)经济法律关系独具社会公共的经济管理性

经济法律关系区别于民事法律关系、行政法律关系就在于它是具有社会公共性的经济管理关系。其中,经济管理性是经济法律关系同民事法律关系区别之所在,而社会公共性是其同行政法律关系区别之所在。

首先,经济法律关系是具有经济管理性的社会关系。经济法律关系是由经济法加以确认和调整而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而经济法是政府干预经济之法,由此决定了经济法律关系必然是具有经济管理性的社会关系。这种管理性首先弥补了民法等传统法律部门的不足,并为恢复和维护其正常、有效地作用而营造良好的宏观环境和秩序空间。无论是宏观调控法所产生的经济法律关系,还是市场管理法产生的经济法律关系,它们都是具有经济管理性的社会关系。

其次,经济法律关系同时具有社会公共性。经济法律关系的经济管理是社会公共性的,换言之,并非所有的具有经济性的社会关系都可成为经济法律关系,它们必须同时具有社会公共性。所谓经济法律关系的社会公共性是指经济法律关系的运作和实现都是为了社会公共利益,表现为政府及其经济管理机关以社会管理者的名义实施经济管理,这种管理是一种普遍性的措施,着眼于社会整体,而不是着眼于某个个体。因此,在某个具体的经济法律关系中,如工商管理机关依法查处假冒伪劣产品,虽然其表面上是针对某个个体,但其实质是为了整个社会经济秩序和广大消费者利益的保护。

二、经济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

谈及经济法律关系,必涉及其构成要素。普遍认为,任何法律关系都由主体、客体和内容三要素组成,该三要素缺一不可。在某具体法律关系中,其中一要素发生变更,原来的法律关系也要发生变化。

分析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笔者认为,其意义还在于使我们更明晰某性质的法律关系的特性以及该法律关系运行的基本要求。对于经济法律关系而言,分析其构成要素,有助于我们认识了解经济法律关系的独具社会公共的经济管理性,了解到作为主体的政府及其经济管理机关的核心地位、其权力、其权力指向以及其行使权力的基本规则。

(一)主体。主体即法律关系的参与者。对于经济法律关系而言,则是指依法参与经济法律关系,并因此享有经济权利和承担经济义务的政府组织、经济组织和公民。

经济法律关系主体具有以下特征:(1)政府及其经济管理机关具有主导性。经济法是体现国家干预经济之法,因此代表国家进行干预的政府及其经济管理机关在经济法律关系主体中具有主导性。所谓主导性是指任何一种经济法律关系中,都必然有一方为政府或政府经济管理机关,另一方可能是某个经济组织,也可能为某个公民,而且,政府及其经济管理机关对经济组织或公民具有优先权,即政府及其经济管理机关在行使经济管理权时依法享有的职务上的优惠条件,如先行处置权、获得社会协助权、推定有效权等。(2)经济组织和公民具有独立性。经济法尽管是体现国家干预经济之法,但国家之干预是在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和充分尊重市场主体合法的前提下而进行的利益,政府及其经济管理机关行使经济管理权时应首先认识到相对方的独立性,企事业单位和个人不是它们的附属,而是具有相对独立利益的个体。所以,经济组织和个人在经济法律关系中不是被动者,有时甚至是主动者,他们有权依法对抗任何人、任何机关对他们合法权益的侵犯。(3)主体的法定性。经济法是体现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的法律,因此,谁有权参与经济法律关系,什么时候参与经济法律关系,如何参与经济法律关系等均应由相关法律明定。这是保证合理干预的需要,反映了经济法是规范、确认国家干预之法的本质。这一点,对于政府及其经济管理机关尤为重要,它们必须严格依法干预。

(二)内容。法律关系的内容即法律关系主体应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它是任何法律关系要素中的核心。这是因为,法律关系主体能够做什么,怎么去做,会产生什么后果等均围绕权利义务而发,离开了权利义务,就不会有什么法律关系。对于经济法律关系而言,其内容是经济法律关系主体的经济权利和经济义务,其中,经济权利包含经济权力,即政府和经济管理机关以及社会经济团体在管理中的权利。

经济权力是基于经济管理机关或社会经济团体的地位和职能由经济法赋予并保证其行使经济管理职权的资格,其实质是经济管理职权。它具有如下特征:(1)主体的特定性,即行使经济权力的只能是依法成立的经济管理机关或社会经济团体,其他任何机关或团体无权为之。(2)权力的法定性或章程规定性。对于经济管理机关而言,其经济权力只能是明确法定的;对于社会经济团体而言,其权力则来自于成员的约定而表现为他们制定的章程。权力的法定性或章程规定性强调的是经济权力的行使必须严格依法或依章程规定,不能超越,否则构成权力滥用而要产生相应法律后果。(3)权力行使的积极性。任何权力的行使都具有天生的行使冲动性,因而权力的行使具有积极性。对于经济权力而言,它就是体现国家对经济生活的积极干预,所以,经济管理机关应积极主动行使其权力,它不采取不告不理原则,而是要经常发现问题,主动解决问题。对于社会经济团体也是如此,它应经常协调会员之间的行动与利益冲突。

(三)客体。法律关系客体是法律关系主体权利义务所指向的对象。如果没有客体,主体行使权利,履行义务也就失去了依托。对于经济法律关系而言,其客体是经济法律关系主体的经济权利、经济义务所指向的对象。关于经济法律关系客体,有不少学者认为包括物、行为、知识产权等。这种看法是极其错误的,它没有看到经济法的本质是确认和规范国家干预经济法这一点。经济法律关系客体只能是行为,而不能是物、知识产权等。

经济法律关系客体具有如下特征:(1)该行为是同国家干预经济有关的行为,无论是市场管理行为还是宏观调控行为,都是同国家干预有关的行为。(2)该行为必须是经济法律、法规规定的行为,这意味着国家的干预行为只能依法进行。(3)该行为是经济法律关系主体依照经济法律、法规所为的行为,这意味着不是任何组织或公民的行为都能成为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它只能是经济法所规定的组织和公民所实施的该法上规定的行为。

三、经济法律关系的种类

经济法律关系可按不同标准予以分类。通过分类,可以明晰不同法律关系表现形式的不同,其适用法律规则有异,其运作要求不一。

(一)以经济法律关系内容为依据,经济法律关系可分为宏观经济管理法律关系和市场管理法律关系。

宏观经济管理法律关系是依宏观经济管理法而产生的具有国家宏观调节和控制内容的权利义务关系。它又可以分为计划法律关系、财政法律关系、金融调控法律关系、产业政策法律关系、物价法律关系等。宏观经济管理法律关系的确立和运行具有宏观性、指导性和政策性。

市场管理法律关系是依市场管理法而产生的直接对市场进行监督管理为内容的权利义务关系。它又可以分为反不正当竞争法律关系、反垄断法律关系、其他市场管理法律关系。市场管理法律关系的建立和运行具有微观性、直接监管性和严格法定性。

(二)以经济法律关系主体单方是特定的,还是双方是特定的为标准,可以分为绝对法律关系和相对法律关系。

篇10

艺术设计作为人类创造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在当今社会经济高度发展的时代,已与国家的经济命运、资源的开发、国家建设发展、社会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密切相关,是一项重大的战略问题。从艺术设计本身的发展来看,设计的起源有两个显著特征,其一是劳动的分工,其二是生产工艺的改进使得大规模生产和低消耗成为可能。设计的每一次飞跃和进步,都处在因社会分工而造成的社会经济高度发达的时期。首先,因为社会经济发达,社会需求加大、人类文明和审美情趣的提高,为艺术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其次,社会经济高度发达时期也是社会观念大变革、大解放时期,为艺术设计的应用和发展提供了广阔的思想和思维空间。

当代社会设计已渗透到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艺术设计也已成为提高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的根本战略和有效途径,作为经济的载体,设计是国家和企业发展最有效的手段。重视与推进设计产业和设计教育,已成为关系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任务,因此许多经济发达国家都把发展设计产业和设计教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放在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上来把握。以人为本的智能化生存方式已经逐渐改变了我们以往习惯的学习和工作模式,人性化设计是对这种生存意义的物化诠释。好的艺术设计往往体现了科技人性的一种外化与内涵,因此,科学与艺术的合作与对话就有其更重要的意义。充分认识设计的重要社会价值,从艺术设计是生产力的角度予以关注和扶植,艺术设计就能够推动国家经济的发展。

艺术设计的经济价值

艺术设计的价值必须投入到社会经济活动中得以实现,社会经济是基础,艺术设计要为发展社会经济服务。21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也是一个“循环经济”时代,所谓的“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高效率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其中资源高效利用除物质方面的还有知识方面的资源的整合与利用,而不断地创新设计正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的经济增长方式内容之一。

设计是科学与应用、技术与生活、企业与市场、生产与消费之间的桥梁,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工具。在当今世界经济中,制造业和服务业占有重要的地位,而在这两个部门的市场竞争中,需要生产、设计和销售三个环节的紧密配合,而设计便是平衡、协调各种制约因素,使消费者与生产者的利益达到一个均衡的整体,将我们生活环境按照美和机能的统一进行造物的活动。市场经济的建立及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巨大进步,提供了批量化生产的可能性和必要性,与之相适应的社会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商品的制造者是生产厂家,它们的目的很明确:产品必须具有市场竞争力,对于新商品而言还必须有巨大的市场,不管是设计的还是制造者,驱动他们开发新产品、提高设计质量的最终目的都是经济效益,而实现经济效益的惟一途径,就是市场。

艺术设计发展的原动力在于人们对美的不懈追求。这种追求是自发的、与生俱来的。正是这种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我们说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就在于它能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艺术设计能够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它不仅满足了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需求,也满足了人们的精神需求。艺术设计是把预期目的和观念具体化、实体化的手段,是人们进行经济建设活动的先期过程。它的本质是人们对将要进行的经济建设活动做出艺术化的设想和筹划。总体来看,这种设想和筹划是进步的,发展的,甚至是超前的,从这个角度来说,“艺术设计也是一种生产力”、“设计就是经济效益”的说法明确了艺术设计是一种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

艺术设计作为生产力与市场的关系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生产工具的改进和创新,新的劳动对象的发现和利用,新的工艺流程的设计以及生产管理水平的提高等,均须依赖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力的发展是生产力的各个要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艺术设计具有科学的属性,作为生产力的内在要素,渗透在生产力的其他要素之中,它的变化必然引发其他要素的变化,从而引起生产力整体的变化,推动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艺术设计,是随着市场经济在中国的兴起而兴起的,是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而产生的。应该说,在中国,艺术设计从诞生的那天起,就与市场经济发生了割不断的联系。艺术设计的发展是伴随着现代市场的增大则发展的。艺术设计作为一门融技术学科、美学、经济学、环境学、人文科学、销售学、市场学、人体工程学、创造学以及社会学、社会心理学、人类学等为一体的综合性边缘学科,艺术设计的主要功能和使命决定了艺术设计同社会与市场紧密联系,艺术设计必须面向市场需求,科技、艺术和市场的结合点在设计。

市场原理认为,市场是商品经济的范畴。哪里有商品生产,哪里就有市场。市场是人类社会劳动商品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艺术设计与商品的生产一直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商品的设计质量、生产质量的好坏都可以通过市场得到检验;市场及市场需求在一定意义上成为了艺术设计的一处重要基础和衡量设计成功与否的尺度;艺术设计与市场的关系实际上是设计与消费者的关系。艺术设计推动市场竞争,联结技术和市场,创造好的商品和媒介,拉开商品的差别,创造高附加值,创造新市场,促进市场的细分,降低成本。现在意义上的产品创新是全方位全层次的,不再局限在技术创新,形象创新上,而是进入了设计创新的时代。谁把握住了设计潮流,谁就掌握了市场,市场的竞争也就是设计的竞争,设计力就是竞争力,是一种新型的社会生产力。

艺术设计满足消费者不断增长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

艺术设计是高新技术与日常生活的桥梁,是企业与消费者联系的纽带。在全球化经济日益激烈的竞争中,设计正在成为企业经营的重要资源。未来的发展趋势是设计人员将越来越成为构成利润链不可缺的一部分,好的设计工作越来越被认为是市场中产品的区分者。市场竞争中单单凭借质量取胜已经不够,还要加上出色的设计,设计能够成为企业重要的资源,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它满足了消费者不断增长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