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医学科和急诊科的区别范文
时间:2023-09-18 17:59:3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急诊医学科和急诊科的区别,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急诊医学;发展方向;临床决策
【中图分类号】R459.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6-0587-02
引言:目前全球范围内的绝大多数国家都将急诊医学列为了专业医学领域当中的二级学科,主要针对外伤以及突发性医学问题的发展进行深入的研究,而主要研究的对象为发生外伤或各类医学难题的患者,研究的主要课题包括:患者的分诊、转运、就诊时的评估、稳定病情、临床的诊断、治疗以及如何预防等。另外,研究课题还包括了:院前急救的流程、急诊科室对患者的处理措施、危重症监护室对患者的抢救、评估以及病情的稳定、灾害发生后的急预案、大规模中毒事件的急救以及预防等方面[1]。由此可见,急诊医学覆盖面较广,由于具有其独特性,使得急诊医学可以准确反映医疗机构的医疗水平,甚至能够代表一个地区、国家整体的医疗水平。
1急诊医学发展史
在急诊医学独立成为一门学科之前,各个临床当中的医学学科均具有独立处理紧急措施的方式与方法,运用这些方法对部分有所需求的患者进行紧急处理。但是在长期的临床经验当中进行总结,并且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加强,这种各个科室进行分别处理紧急事件的方式已经无法满足时效性、特殊性以及人们的需求,因此世界范围内的各国政府开始致力于建立急诊医学服务体系,以此为基础构建了医学急救网络。急诊医学在实际的应用当中进行不断的改进与完善,并且通过政府对相关政策进行调整后的大力支持,同时逐渐整理出一套适宜急诊医学的运作模式与教学理论,使得急诊医学在二级学科当中成为了不可替代的一部分。1979年,急诊医学在全世界的认可下成为了医学领域当中的第23门学科,1980年,急诊医学的概念流入我国,卫生部就此颁布了“加强城市急救工作”的重要文件。1981年,卫生部医政司召开了有关医疗机构组件急诊科室的研讨会,而到了1983年,急诊科室在北京协和医院院长陈敏章教授的批准下正式成立,这也是我国首个正轨的急诊科室[2]。自此,急诊医学在临床应用当中不断获得发展经验,通过大量实践工作的印证与改革,我国急诊队伍也在逐渐壮大。但是直到目前位置,我国范围内的急诊医学在某些地区、医疗机构当中的发展达不到预期的目标,部分医疗机构当中的急诊科室在管理上是单独学科,运作上成为了其它学科的附属,使得急诊医学的科研与发展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制约。
2我国急诊医学的现状
在急诊医学的运作当中,要采用专业的模式、固定的急诊医师作为发展基础,塑造全国性的急诊医学组织,并能够强化急诊医学专著、期刊以及文章的出版[3]。尽管如此,急诊医学在某些方面还存在着不足的现象,例如缺乏专业的急诊医师培训计划、专业的急诊医学考核制度、专业的准入制度等,另外在急诊医学的理论体系建立方面仍有待加强。
借鉴国外成熟的急诊医学体系后得知,急诊医学的系统越完善,其覆盖的领域才能越来越广阔。因此我国逐渐开展了急诊医学的学术体系,例如在全国范围内建立急救网络以及病历数据库,成立急诊医学的亚专业研究小组,将急诊医学的专业医师培训计划提到日程当中,同时建立完善的考核制度与准入制度,通过科学、合理、规范的急诊医学管理系统对这一独特学科进行细致的归纳与总结,使其能够逐渐的成熟与完善。
3急诊医学与急救医学的区别
目前我国有很多的医疗机构、专家以及医师无法区分急诊医学与急救医学,尤其是参与到院前急救当中的部分急救学科的专家,认为急诊医学应该被称为急救医学,因为工作内容当中就是对突况当中的患者进行紧急抢救。实际上,急诊医学从出现开始一直到现在,其专业领域所包含的知识远远超过了急救的范畴,其中知识内容包括教学、医疗、研究、管理等多个方面。急诊医学在世界范围内的研究内容在几年之前就包括了中毒学、灾害医学、运动医学等关于急诊医学的多个亚专业。
篇2
PBL(Problem-BasedLearning)是一种以问题为基础,以医学生为主体,自学及教师引导相结合的以小组讨论形式,围绕某一医学专题或具体病例诊治等问题进行研究的教学模式[1]。PBL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它把学生置于混乱、结构不良的情境中,并让学生成为该情景的主人,让学生自己去分析问题、学习解决该问题所需的知识,一步一步的解决问题。老师把实际生活问题作为教学材料,采用提问的方式,不断地激发学生去思考、探索,最终解决问题。它以信息加工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为基础,属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范畴,是建构主义教学改革设想当中“一条被广泛采用的核心思路”。1969年由美国的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在加拿大的麦克马斯特大学首先把PBL引入了医学教育领域。1983年Schmidt详细论证了PBL教学方法的优点,倡议在医学教育中使用PBL作为传统教学的补充。至1991年,美国70%的医学院已不同程度地采用PBL教学法;20世纪90年代,欧洲部分医学院也开始进行PBL课程的实验;1994年,英国曼彻斯特医学院在1-4年级的教学中全面采用了PBL模式。香港大学医学院也于1997年正式开始实行此全新教学法,目前此法教学已占该校全部医学教育的60%。据WHO报告,全球目前大约有1,700余所医学院采用PBL模式,而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加。
2PBL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的区别
传统教学法是指教师讲和学生听,讲与练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它的主要活动是教师依教学进度,把课本内容依序灌输给学生;学生则通过听讲、练习以及课后的复习来熟练课本的知识。教师课上根据需要增加新知识,通过技术考核增加学生实际操作的机会。传统教学方法在临床诊治过程中有一定局限性。以往的医学基本上是以经验医学为主,医生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高年资医师的经验指导、教科书和相关研究做为依据来处理患者。这种实践的结果可能使有些真正有效的治疗方法因为个人的学识深浅而没有应用于临床。经验医学模式的临床研究因没有严谨的科研方法保证,所以结论常有一定的偏倚,从而导致错误的临床决策。PBL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中心,在教师的整体把握和指导下,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它将各基础学科和临床学科的知识点贯穿于一个真实的病例,使各学科相互渗透,培养学生以病例的诊治为中心的发散思维和横向思维,从临床医生的角度进行实用性知识的学习,从而培养出合格的、有能力的临床医生。根据每次讨论会学生发言的次数、质量及资料复习书面报告进行综合评估,从基本概念、解决问题的能力、方法、思路等方面考查,在一个学习模块结束后,进行客观性临床技能考核。PBL教学目标为打破学科界限,围绕问题编制综合课程;以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中心;以获得基本知识,培养有效运用已有的知识,去理解获取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其主旨是为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PBL教学过程:提出问题—自学解疑—重点讲授和总结归纳。从以知识传授为中心转向以能力培养为中心;从教师自我思维转向学生群体思维;从追求学习的结果转向注重学习的过程;从教师的“一言堂”转向学生的“群论台”。
3PBL教学法在急诊医学教学中的应用
随着急诊医学的发展,其跨多学科专业的特点要求医生具备较强的综合能力,医学生及临床医生必须不断学习,更新知识,交流医疗经验,才能跟得上时代的步伐。急诊科的特点是一个“急”字,即病人急、病情急、病人家属急、医生急(医生只能在思想上、行动上急,在情绪上不能急)[2],在对疾病的诊治过程上与其他专业有很大的区别,主要表现为评估-判断-抢救-再评估的诊治过程,评估A:有无气道阻塞B:有无呼吸,呼吸频率和程度C:有无脉搏,循环是否充分,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对其进行相应的救治,然后再进行评估。针对相应的环节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去分析问题、学习解决该问题所需的知识,一步一步的解决问题。让学生对患者病情要有综合判断能力,抢救操作准确,使学生认识到疾病抢救成功与否与病情的综合判断、抢救时间、操作流程密切相关,越早争取时间抢救,成功率越高,这样有助于学生的主动记忆,为以后的临床工作打好基础。急诊医学是一门跨学科的、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其往往涉及到多学科、多领域的内容。而医学生的临床医学理论知识学习往往是以各个专科的内容来完成的,因此不容易将已有的专科理论知识融入急诊医学理论学习中,导致其在急诊医学理论学习中将其同专科知识等同化,不能形成完整的急诊医学知识体系[3]。在急诊医学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对所提出问题的综合分析、判断,可以将生化、生理、病理、内科、外科及妇产科的的知识柔和在一起,对疾病有更深层次的了解,从而对疾病进行全面的判断和诊治。在急诊临床工作中临床思维能力十分重要,如何有效的培养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也是急诊医学教学面临的一个挑战。医学生通过大课的学习对理论知识有了不同程度的认识,但缺乏灵活运用的能力,临床思维能力差。急诊科病人多,病情重,处理急,通过PBL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应变能力,更好的适应急诊的氛围。
篇3
The Application of PBL Teaching Method in Emergency Surgery Clinical Teaching/TANG Dong, ZHOU Qing, ZHU Dong-bo, et al.//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4,11(31):066-068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application of PBL teaching mode in Emergency surgery clinical teaching. Method: 80 clinical interns in the Emergency surgery were randomly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y were respectively accepted the PBL instruction and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At the end of the intership, interns accepted examination and questionnaire investigation. Result: The test scores of the PB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
【Key words】 PBL; Emergency surgery; Clinical teaching
First-author’s address:Affiliated Hospital of Nantong University, Nantong 226001, 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4.31.023
医学本科生临床实习是医学教育的关键阶段,也是进入临床工作前重要的准备阶段[1]。这一时期的学习区别于之前在学校中的单纯理论学习,灵活性增加,更注重实践。急诊外科作为急诊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临床实际工作中越来越体现出其重要性。在急诊外科临床实习教学中,学生对多发伤、危重多发伤、复合伤的认识一直是教学重点和难点[2]。PBL(Problem-based learning)即“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由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3]首创。经过近40年的发展,PBL教学法逐渐被国内外医学院校所采用,已经成为我国医学教育改革的一种趋势[4]。PBL教学模式应用到急诊外科是新形势下急诊外科临床实习教学工作新的尝试。
1 教学对象与方法
1.1 教学对象 选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在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急诊外科实习的2008级临床专业学生80名,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每组40人。两组学生在年龄、性别、民族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试验组采用PBL教学法。首先由临床带教老师选择典型的临床真实病历,整理出完整的病历资料,包括病史、体检、实验室及器械检查以及影像学图片资料。让学生初步了解患者的入院时情况,由带教老师有针对性的提出问题,再由学生讨论并通过书本、图书馆及互联网查阅资料给出解决问题的方案,然后安排各组再次讨论,最终每组选派一名同学对专题进行总结归纳性的发言,由老师点评、解答疑点。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法,由带教老师讲解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病例以及相关知识。
1.3 教学评价方法 教学评价方式分为3个部分,包括教师评价、学生评价、考试评估。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用调查表形式获取,考试评估采用包含急诊外科教学内容的试卷对学生进行考试评分。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3.0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用(x±s)表示,采用t检验比较,以P
2 结果
2.1 教师评价 教师们对PBL教学法应用到急诊外科实践教学表示认可。认为该方法能够很好的体现急诊外科病例的特点,并能抓住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比传统的带教模式更能适应临床实际,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给予学生思考和联想的空间,可以让学生有目的的通过各种途径来寻求答案。同时,教师们对PBL案例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案例的真实性和描述技巧上要更加贴近实际情境,让学生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如能加入诊疗具体时间、急诊处置、患者病情变化等因素将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达到更好的效果。
2.2 学生评价 在问卷调查中发现80%(32例)的试验组的同学反映PBL教学模式能够帮助加深知识点记忆、85%(34例)的学生反映能提高主动学习能力、72.5%(29例)的学生反映能够锻炼临床思维能力、77.5%(31例)的学生反映能加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77.5%(31例)的学生反映很有兴趣,希望再次尝试,65%(26例)的学生反映能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75%(30例)的学生反映能扩展知识面;仅有2.5%(1例)的学生认为浪费时间,不切实际。这些学生的反馈也体现出PBL教学法在临床教学中存在多个方面的优势,比传统的教学模式更有吸引力,能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更好的巩固已学知识点的同时扩展知识面,有所收获。
2.3 考试评估 由急诊外科带教老师出卷,给两组学生进行测试,测试内容包括理论知识和急诊综合能力知识。结果试验组平均成绩(86.43±3.36)分,对照组平均成绩(76.30±6.71)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1,P
3 讨论
急诊外科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临床学科,要求从事急诊工作的医务工作者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和清晰的诊疗思路[5]。急诊患者一般发病突然且病情较重,急诊外科患者往往是受到车祸、高出坠落、刀刺伤、钝器击伤等致伤患者,如不能及时诊断、及时治疗,将会失去最佳抢救时机,导致不良后果[6]。在国外急诊医师是由高年资,经验丰富的医师担任,对急诊医师的理论和实践水平要求均较高,可见对急诊医学的重视。在国内,随着经济发展急诊外伤患者数量逐年增加,对急诊外科的重视程度逐步提高,对于急诊医师能力也不断提出更高甚至苛刻的要求。急诊医学注重的是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灵活掌握和临床应用。医学本科实习生在学校的4年理论教学中对于急诊科学的理论教学内容课时本来就不多,在校期间只能对急诊医学有初步的认识,更多的临床思维和实践教学是在临床实习阶段接触和感受的。因此,在急诊外科实习阶段能有很好的实习效果是有一定难度的,也是目前急诊外科实践教学的难点。
3.1 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 传统的教学模式多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以老师教学为主,学生被动接受为辅[7]。实习阶段的教学模式也不能摆脱学生被动学习的习惯。带教老师每天按照常规完成交班、查房、修改医嘱、手术、夜班等工作的同时给予学生讲解病例、病程、治疗方案、预后等知识。学生很少去思考为什么这么去诊断,为什么如此治疗方案,也很少能身临其境的体会老师对患者的诊疗思维。只是能记多少算多少,无法调动学习主动性,没有经历思考的过程,到出科的时候感觉好像也没有学到什么知识,没有对本科实习内容有高于书本的认识和实践体会。导致实习效果差,达不到预期目标。因此,传统的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目前医学教育的需求,随着医学教育的发展,也越来越体现出弊端和不足。而传统教学模式在急诊外科的实践教学中反映出的问题更加突出,对习惯于灌输模式的学生在急诊外科的实习阶段就非常吃力,很难跟上老师的思维节奏,容易对病情的判断和处置不准确,甚至发生错误,达不到预期效果。
3.2 PBL教学模式的优点 PBL教学法是以问题为基础、学生为中心、教师为导向的一种的教学方法,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方式[8]。PBL教学有别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把以教师为中心,强制学生学习”的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基础,由教师指导”的模式;在PBL教学过程中,始终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发挥引导作用,精心设计有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维前进和对问题的深入、做出恰当评估[9]。这样的教学模式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学能力,能够更快、更全面的掌握理论知识,更好的激发学生主动对问题的思考、探索,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培养临床思维能力。
3.3 急诊外科学发展要求PBL教学的应用 急诊外科学有别于一般专科,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涉及到医学多方面的知识,要求学生在熟练掌握各学科的同时,能够融会贯通,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到医疗实践中去,对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0]。急诊外科常会遇到这样的患者:1例由120急救车送至医院的车祸患者,到院已经出现休克状态,意识模糊,无法问诊,只能通过生命体征的监测、全面而细致的体格检查、实验室及影像检查来判断病情,与此同时,还要有针对性的进行抗休克、抗并发症的治疗。这对临床医师要求较高,给予病情分析和诊断的时间少,判断和处置必须细致、迅速。在这样的临床实际环境下,传统的灌输-填鸭式教学模式是不适应急诊外科教学的。急诊外科的学习更多的是实践教学,是在临床实践中培养综合临床思维的教学[11-12]。而PBL教学模式正是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适合在急诊外科教学中推广应用。
- 上一篇:计算机网络技术运维方向
- 下一篇:资产评估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