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经济调查范文

时间:2023-09-18 17:59:3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社会经济调查,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社会经济调查

篇1

关键词:高职院校;专业;社会经济调查分析

一、数据来源本

文从实际出发,在认真调查的基础之上,进行描述统计分析基本数据,调查数据表明高职院校的专业较能适应社会经济需要,但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研究数据一部分来源于本文作者于2015年12月进行的B职业技术学院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问卷调查。B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地市级高职院校,迄今成立10多年,专业多,在校学生人数多,研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问卷内容覆盖参与调查者的基本情况、对学校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社会服务能力、科研能力、校企合作等方面。运用简单随机抽样,选取B职业技术学院的10个部门,每个部门随机选择10人发送问卷。每个部门一个人负责询问、填写,保证了数据准确性和完整性。共发放问卷100份,有效问卷97份,有效率97%。问卷通过网络发送和收回,不记名,以保证调查活动的高效性和调查结果的客观性。其他数据来源于本文作者通过走访具体从事具体服务工作的人员和的从事相关社会服务工作的人员和机构。通过对B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继续教育学院、科研处、招生就业处、教务处、中医药学系等职能部门和工作人员的走访,查阅资料,取得了大量的第一手数据资料。这些数据是通过问卷调查无法取得的,也是对问卷调查取得数据的有益补充。

二、高职院校专业适应社会经济需求调查分析

(一)样本的个体特征分析

本次问卷调查主要针对B职业技术学院的在职教职员工,问卷通过网络调查软件实现,共发放问卷100份,收回97份,97份都为有效问卷。此次参与调查的样本性别比例较均匀(男性占49.48%,女性占50.52%),男女比例为1:1.021。年龄情况30-50岁年龄段的样本占73.19%。同时这个年龄段的多位中级职称占54.64%,副高占25.77%其中科室负责人14.43%、学校二级部门的负责人10.31%,一线科室干事44.33%,一线教师30.93%。此次调查样本分别广、涉及学校各个部门和科室有教学一线的老师、也有相关职能科室的工作人员、既有负责教学管理的科室的负责人也有学院二级部门的负责人、副高以上职称的人数占到调查人员的三分之一。样本结构分布趋于合理接近B职业技术学院的实际,调查结果能够反映B职业技术学院的情况。

(二)性别、年龄、职称对专业设置适应当地产业发展的差异分析

通过对样本性别与观点的差异描述分析数据显示,男性样本中35%认为学校的专业设置适应当地产业发展的需求情况为适应,而女性则为27%;男性样本中63%认为学校的专业设置适应当地产业发展的需求情况为一般,而女性则为35%;2%的男性和女性都认为学校的专业设置不适应当地产业发展的需求。表1数据显示,认为学校的专业设置适应当地产业发展的需求:20-29岁段为25%,30-39岁段为18%,40-49岁段为41%,50-59岁段为36%。认为学校的专业设置不适应当地产业发展的需求只有40-49岁段和50-59岁段各一个样本单位。其余为一般其中30-39岁段为82%为最多,样本单位也最多。表2数据显示,样本职称为正高职称中29%的样本单位认为学校的专业设置适应当地产业发展的需求,71%的样本单位认为学校的专业设置适应当地产业发展的需求情况为一般;样本职称为副高职称中40%的样本单位认为学校的专业设置适应当地产业发展的需求情况,60%的样本单位认为学校的专业设置适应当地产业发展的需求情况为一般;样本职称为中级职称中26%的样本单位认为学校的专业设置适应当地产业发展的需求情,70%的样本单位认为学校的专业设置适应当地产业发展的需求情况为一般,4%的样本单位认为学校的专业设置不适应当地产业发展的需求。通过对调研数据的分析发现,样本的性别、年龄、职称、等对于样本观点存在差异性的影响。

三、结论

篇2

贴紧经济、服务大局,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为经济建设清障排阻、保驾护航,是做好纪检监察工作的必然要求,也是衡量纪检监察工作层次和水平的重要标志。实践中,我们始终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来开展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解决思想认识问题,增强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自觉性。多年来,对服务经济建设这个问题,有的纪检监察干部在认识上还存有偏差,认为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是政府及经济管理部门的事,与纪检监察机关关系不大。针对这一问题,今年初,我们利用一个周的时间,组织纪检监察干部深入到企业、农村以及行政执法部门,采取座谈讨论、走访调查、发放问卷等形式,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开展了一次大讨论,重点围绕纪检监察工作如何定位,怎样摆正本职工作与经济建设的关系,谈看法、论观点。通过座谈讨论,统一了思想,达成了共识,增强了大局意识和服务中心的意识,明确了纪检监察工作必须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一中心,综合考虑政治、经济和社会效果,看是否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有利于保持社会稳定。现在,积极履行职能,不断提高服务经济建设的水平和质量,已成为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和广大纪检监察干部的自觉行动。

注重发挥组织协调作用,增强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合力。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是一项系统性、全局性的工作,必须各方共同努力,齐抓共管。为此,我们重点抓了三个方面:一是努力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加大宣传力度,调动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积极性,营造“人人是环境,人人关心发展环境”的氛围。让行政执法部门主要负责人在电视上向全社会作出承诺,公开工作内容、工作程序,接受社会监督。工作中,及时了解、报道这些部门依法行政的情况,对个别部门存在的乱收费、乱罚款行为进行公开曝光,从而调动起了群众的积极性,形成了部门、单位主动查摆整改,群众踊跃参与的良好局面。二是召开职能部门联席会,落实部门责任。年初,组织职能部门召开了第一次联席会,明确责任分工、任务指标、工作措施。8—10月份,又召开了第二次职能部门联席会,通报工作情况,由各职能部门汇报履行职责情况,查找存在的问题,制定整改措施,认真抓好落实。三是开展好一个活动。在继续开展“端正党风、优化环境、促进发展”活动的基础上,认真开展了“环境建设年”活动,组织群众对全市机关及重点部门和行业作风进行了民主评议。对评议结果,通过下发通报、电视曝光的形式向社会公开。同时,严格奖惩措施,对位次居后的5个部门的主要领导干部进行了个别谈话,督促抓好整改。

加强监督检查,确保各职能部门认真履行职责。一是抓重点单位。对行政执法重点单位,实行定期调度、定期督查,及时听取单位主要领导的汇报,了解工作中有无违反规定的行为,是否存在为了部门或单位的利益而损害面上经济发展环境、造成不良影响的现象。二是抓重点环节。在果品销售旺季,对公路“三乱”问题实行重点监控,定期督查,确保不出问题。三是抓公开。结合推行政务公开,各行政执法部门通过设立公开栏、电视宣传、发放明白纸等形式,对本部门的职责权限、办事依据、办事程序、办事时限、收费标准、办事结果、重大决策、廉政规定、监督办法、责任追究等全面向社会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四是抓行政监察。切实解决好职能部门为谁行使权力,为谁搞好服务的问题。监督各职能部门本着减少关卡、简化程序、转变职能、方便群众的原则,解决好审批项目过多、审批程序繁琐、审批制度不规范的问题,严格规范工作程序,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对上级作出的各项规定,严格监督检查落实情况,对无故拖延、拒不执行以及造成不良影响的,对责任人进行通报批评、黄牌警告、公开曝光,直至给予党政纪处分。通过严格考核奖惩,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增强了各级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责任感。

严肃查处,严格追究,切实解决影响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重点查处到企业“吃、拿、卡、要、报”,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行为,“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的行为,以及多头收费、弹性收费、以罚代管、以收代管的违规违纪行为。坚持做到两点:一是查办快。对影响经济发展的案件快查快办,特别是企业投诉案件,实行定时限、定责任,做到投诉一起、受理一起、查处一起,在规定的时间内给予投诉者明确答复。今年以来,共受理群众举报11起,查处11起,处结率达100%。二是处理严。对那些不思开放、阻碍开放、扰乱开放的部门和人员,不论涉及什么人,都严肃查处,对构成违纪的给予相应的党政纪处分。同时,实行连带责任追究制,严格追究有关部门领导的责任。

篇3

这次社会实践活动的小组成员是由我和留宇慧同学组成,当然人员是很有限的,也就对我们的社会实践调查有一定的限制,我们所调查的一些资料基本上仅限于我们的居住地,延庆县和海淀区和丰台区,自然就缺乏了一定的代表性,但是我们的数据和资料是亲力亲为的相信可以弥补这些缺陷的。

本次社会调查实践活动内容主要有三项内容:

一 北京市卫生建设调查

二 公民综合卫生素质调查

三 北京市防疫工作

在这三大项的调查工作中,我们竭尽全力,遇到了不少的困难,当然也就克服了不少的困难,让我们收益非浅。

在北京市卫生建设调查中,为了了解北京市近五年来的卫生发展状况,我和刘宇慧同学相继走访了北京市延庆县石合营社区居委会,和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政府卢沟桥街道办事处,及一些餐厅,如新城服务楼。天外天烤鸭店等一些相关的单位和社区。通过这些单位和社区的走访,我们已经调查了居民健康教育状况,城区除四害,及爱国卫生运动的实施状况,餐饮业的卫生状况。

在这一项调查工作中还是比较顺利的,基本上我和刘宇慧同学都没有受到太大的阻力,大多说情况都能顺利的了解我们所需要的情况,我想也是因为我们选择的单位大多数均为我们所熟悉的吧。

在《国家卫生城市标准》实施具体实施情况的调查中,我走访了海淀区卫生局了解情况,但在调查初步就被相关人员以"这一情况归环卫局管"的理由拒绝了我的调查,因为只有一份介绍信,当我再去环卫局时又被以证件不符合标准的理由没能进行调查,而且态度很不好,让我十分反感。我只得回到所在地区的居委会搜集了这方面的一些资料汇总了一份调查报告。除此之外,这一项工作的调查都是我们这几年的所见所闻所感,如此而已。

公民综合卫生素质调查中,主要是以问卷调查方式,向城市居民发放《综合卫生素质调查表》,发放调查表对象主要是以我们熟悉的地区为主,比如说我的调查表主要发放在所居住的青塔小区及附近的研究所单位里的人员所填写的,而刘宇慧同学的调查表主要是以她高中的同学及父母的单位的人为主,这样做的最大的好处就是我们所发放的调查表都可以收来,但是这样做也有一定的弊端,就是人员集中,不能有很好的代表性,因此我和刘宇慧同学也在不熟悉的人群中间发放调查表,以求我们的数据更准确,更具有代表性。但是所能收回来的调查表是有限的,有相当一部分的人并不愿意配合我们的工作。这就进一步增加了我所调查的难度,但是我们还是竭尽全力的收回了我们所能收回的调查表,因为我们希望我们可以更好的完成这一项工作。

在北京市防疫工作的调查中,主要包括非典时期城市防疫工作,及其他疾病的防疫工作。

篇4

关键词:信息社会

警察执法权威。

警察执法权威的强弱决定着公安机关社会治安控制的实际效果。重新审视信息社会背景下的警察执法权威状况,深刻把握警察执法权威发展趋势,认真思考并加强和改善警察执法权威,以确保警察执法权威与新形势相适应,对于加强公安机关社会治安控制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信息社会警察执法权威面临的挑战。

警察执法权威,是指作为国家法律的执行者和维护者的警察机关及其警务人员在执行国家法律、依法进行公务活动时所体现出的权力以及由此而形成的权威,它是警察机关及其警务人员在执法过程中产生效力的综合反映。近年来,受各种复杂因素影响,警察执法权威有逐步弱化趋势,这已经成为公安机关必须面对的现实,主要表现在:一是不法分子暴力袭警事件频繁发生。

2000年以来全国各地公安民警在打击犯罪和维护社会稳定工作中遭受暴力袭击死亡的人数居高不下,据统计,2000年全国公安机关因暴力袭击牺牲民警62名;2005年因暴力袭击牺牲民警27名;2008年上半年因暴力袭击牺牲民警23名。二是人民群众对警察信任度有所下降。个别地方公安机关和少数民警执法不严格不公正,甚至执法犯法、涉黑涉恶,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对公安机关的信任。2005年四川成都火车站警察与小偷“猫鼠同盟”案、2009年重庆市公安局原副局长文强等涉黑涉恶案和不久前“躲猫猫”、“俯卧撑”、“临时性”等涉警舆论事件,均引发了群众对警察执法的信任危机。三是社会面涉警负面评价持续增多。从全国涉警舆情形势看,可谓“天天有新闻、周周有事件、月月有风暴”,其中涉警负面舆论占较大比例。在涉警负面舆情的影响下,社会各界对公安机关和公安民警的负面评价持续增多,在全国各地普遍开展的行风评议中,公安机关往往因此排名靠后,不但影响了民警的执法积极性,也损害了警察执法权威。

当前我国已进入以互联网和移动通讯网络为主要传播媒介的信息社会。这一社会阶段,呈现出社会媒介化的发展特征,媒体的影响力之大前所未有,从某种程度讲,媒体就是信息社会,其不仅具有监督职能,而且能够左右人们对问题的看法。各类涉警案(事)件经网上网下互动影响、虚拟现实交织碰撞,负面效应不断扩大倍增,对警察执法权威形成了巨大挑战。

(一)媒体影响力进入“去中心化”时代,将加剧警察执法权威的弱化。

主流媒体的权威正在被逐渐消解,各类媒体的影响力呈现碎片化,传统主流媒体一统天下的格局已被打破,其“为警察说话”的话语功能日渐萎缩,正面宣传警察执法活动的传播力、影响力日渐减退,在媒体受众越来越质疑权威、娱乐恶搞等负面社会心态的影响下,传统主流媒体对警察执法的宣传往往出现“正面宣传、负面解读、庸俗理解”的反向结果。与此同时,一些市场类媒体在披露涉警热点事件、引起受众关注等方面,正在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这些市场类媒体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往往忽略社会效益,极力渲染负面涉警案(事)件。

(二)媒体关注点进入“丑警时代”,将加剧警察执法权威的弱化。

很长一段时间,媒体对公安机关主要是“歌功颂德”,这是警媒之间的“蜜月时期”。进入九十年代,媒体开始关注负面问题并频频曝光,被人们称为“丑警时代”。从河南张金柱撞人拖人恶性案件,到佘祥林案、山西警察打死北京警察案、沈阳警察打死社会青年案,一系列恶性刑事案件、血腥暴力的报道连篇累牍,形成对警察执法的舆论“丑化”热潮。公安部2006年的一份权威调查显示,包括新华社和中央新闻社两家中央媒体在内的17家媒体对公安工作负面报道比例占到全部新闻总量的43%,正面报道比例只占到10%。

(三)舆情环境进入“大众麦克风”时代,将加剧警察执法权威的弱化。

互联网和移动通讯技术高度发展,为大众表达意愿提供了充分的技术条件,日益成为网民群体表达诉求、宣泄情绪的重要渠道,同时也将人们带入了一个全民传播的“大众麦克风时代”。

人人在网络中拥有话语权,使社会组织管理中的代议式民主、间接民主向参与民主、直接民主演变。一起普通的涉警事件,由于包蕴着公平、正义、人权等价值内涵,经网民热评和互联网、移动通讯网络媒介的放大和扭曲,极有可能升级为严重影响警察执法权威的公共舆论事件。

二、信息社会警察执法权威基本特征及弱化原因。

客观地讲,信息社会与传统社会中警察执法权威的基本特征区别不大。传统社会中警察执法权威同警察的社会职能联系紧密,主要具有以下基本特征:一是法律的规定性。警察依照国家法律管理社会,其特殊的权力及履行职责的保障条件均由法律来确立。我国《人民警察法》等法律法规明确了警察的权责及其履行保障,在法律层面确定了警察的执法权威。二是警察的自塑性。警察执法权威的形成和权威的强度既有法律强制性的刚性规定,也受警察自身执法过程中诸多因素影响。警察必须通过自己的良好形象和履行职责的出色表现,维护和强化其执法权威。三是公众的认同性。“权威是一种权力形式,一种影响力的形式,它来自人们自发的授权,它从自愿服从、为民认可中得到力量”。警察执法权威也不例外,必须在履行职务过程中被公众认可,成为公众信服的力量,才能真正地体现为权威。在信息社会,警察执法权威的基本特征与传统社会大体一致,区别主要在于:与传统社会相比,信息社会公众的认同性被赋予了更丰富的内涵和更宽泛的外延,公众的范围不仅包括警察执法的现实客体———普通大众,而且包括现代舆论传播的主体———各类媒体。在信息社会,包括互联网、移动通讯网络在内的各类媒体具有无可比拟的信息传播优势,能够轻松左右普通大众对问题的看法,网上网下的双重舆论影响对普通大众认同警察执法权威作用巨大。

对信息社会警察执法权威弱化的现象进行深入分析,可以发现影响警察执法权威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与警察执法权威的三大基本特征联系紧密。(一)法律的规定性不够首先,警察执法缺乏职责上的“限制力”。由于法律对警察职能的外延规定得过于模糊,一些地方党政领导把警察作为包打天下的“万能药”,经常借助警察的强制力推动城市拆迁、市容市貌治理甚至计划生育等不属于警察法定职责范围内的工作,导致警察权被滥用,使警察经常置身于非警务活动中,警察被推到群众的对立面,执法威信因此明显降低。其次,警察执法缺乏执行中的“强制力”。在我国司法实践中,民警执法时受到阻碍甚至在被袭击时行使防卫权,被纳入一般行使防卫权范畴予以法律限制,不利于民警执法及在执法中的自身安全防护,有的民警对武器、警械等使用产生心理障碍,导致不法分子蔑视警察的强制力,进而影响到警察执法权威。

再次,对阻碍警察执法缺乏责任追究的“溯及力”。警察执行公务的危险性和特殊性明显区别于一般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但我国没有专门关于警察执法保障的法律规定,无法突出阻碍警察执法的严重危害性以及警察作为国家执法主体的特殊性,威慑违法犯罪的法律效果明显不足,侵害警察执法权行为人的法律责任得不到追究,客观上损害了警察执法的应有权威。

(二)警察的自塑性不强。

首先,警察的保护力受到质疑。近年来,我国刑事案件发案总量持续在高位徘徊,特别是2009年全国刑事发案数创历史新高;同时,占刑事案件比重最大、对群众安全感影响最直接的多发财案件破案率仍然不高,直接导致人民群众安全感不强,对公安工作信心不足,进而对公安机关保护力和警察执法权威产生怀疑。其次,警察公信力未被认可。当前,群众民主意识、权利意识进入峰值时期。与此同时,一些地方警察队伍中滥用职权损害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事件屡屡发生,个别民警粗暴执法甚至执法犯法,导致警察执法的权威性和严肃性被践踏,公安机关执法公信力和警察执法威信逐步走低。再次,公安队伍频繁出现问题。警察在人民群众中的传统印象神圣而纯洁,是人民群众最可信赖的群体。群众普遍认为,任何群体出现问题,警察队伍不应出现问题。然而,近年来频繁发生警察酒后驾车肇事、开枪杀人伤人、涉黄涉赌等涉警事件,使警察形象受损,群众也逐渐对警察正常执法活动产生抵触情绪,直接影响了警察执法权威。 转贴于

(三)公众对警察执法的认同感不足。

首先,执法理念被误读。近年公安机关加强自身建设中强调文明执法、人性化执法,群众心目中逐渐形成了警察应当和蔼可亲的形象,出现罚款、盘查情况即认为警察粗暴执法,个别人甚至将警察文明执法看作公安机关软弱,肆意践踏警察执法权威。其次,执法效果被高估。人民群众对公安工作的要求很高,希望公安机关的工作能达到自己期望的高度,而公安机关的工作结果往往与群众的期望值存在差距,最终得到“无能”的评价,这样的评价直接削弱了人民群众对公安机关保护力和执法权威的正面认同感,损害了警察执法权威。再次,执法差错被异化。警察执法差错被异化,关键不在群众的直接认知,而在各类媒体对社会舆论的引导。在当今媒体看来,负面报道远比正面报道更具轰动效应,正面宣传报道的内容不是新闻,只有血腥的、暴力的内容才是新闻。秉承这种理念,一些媒体特别是市场化媒体为吸引读者眼球或追求轰动效应,有意无意地对个别民警的执法差错大肆渲染,甚至恶意炒作制造新闻,严重影响了警察执法权威。

三、信息社会重塑警察执法权威的措施。

信息社会背景下,重塑警察执法权威,不但要针对警察执法权威弱化的传统因素,树立警察执法的法理权威和职能权威,而且要兼顾信息社会媒介化的新特点,树立警察执法舆论权威。

(一)树立警察执法的法理权威。

恩格斯说:“他们(警察)作为日益同社会脱离的权力的代表,一定要用特别的法律来取得尊重,由于这种法律,他们就享有特殊神圣和不可侵犯的地位。”这一论述充分说明了增强警察执法权威法律规定性,树立警察法理权威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树立警察执法的法理权威,主要采取以下途径:一是“定好位”,增强职能的“限制力”。进一步明确公安机关的职能定位,避免警察权扩展到法律没有明确授予的领域,杜绝警察权突破法律限制的情况。明确调用警力的范围和程序,限制和减少不必要的非警务活动,避免警察执法权威因非警务活动而流失。二是“保好障”,增强执法的“强制力”。研究赋予警察执法强制权,包括为实现这些强制权而必须的物质保障,强化警察执法的强制力,实现警察的“无障碍执法”。从立法上明确警察的职务防卫权,并对职务防卫权的行使原则、方式、程序、法律责任等作出具体规范。同时,针对目前我国警察职权法律体系的缺陷,进一步完善、规范、明确警察执法程序,使警察能充分行使使用警械武器的权力,增强警察执法的强制力。三是“维好权”,增强责任追究的“溯及力”。从立法上加大对阻碍警察执法和暴力袭警违法犯罪行为的惩治力度,参考国外较成熟的相关制度,将危害人民警察执法权益的行为分为违警行为、袭警行为、诬告陷害等不同类别,并规定相关惩戒措施,发挥法律的震慑作用,增强阻碍警察执法责任追究的溯及力。

(二)树立警察执法的执法权威。

公安机关切实履行自身职能,是赢得人民群众的拥护、树立警察执法权威的根本途径,这是由警察执法权威的自塑性所决定的。树立警察执法的职能权威,主要应采取以下途径:一是完成“硬任务”,抓好公安“主业”。公安工作好不好,关键看社会治安工作,公安机关必须把预防和打击犯罪这一“主业”千方百计抓好,完成好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这一“硬任务”,才能赢得群众的普遍尊重。其中,特别要处理好大案和小案、打击与预防、破案与追赃的关系,为群众提供安全的社会治安环境,满足人民群众对社会平安的期待。二是实现“软着陆”,抓好公安执法。公安民警的执法活动涉及千家万户,得不到群众的认可就会丧失警察执法的公信力,就会打破群众对公安机关信任的底线。要进一步完善执法制度,规范执法行为,改进执法方式,强化执法监督,提高执法能力,让群众从公安机关具体执法中切身感受到社会的公平正义。三是打造“强队伍”,抓好形象建设。公安队伍群体大,公安工作涉及面广。如果队伍建设不力发生问题,既影响公安机关形象又影响警察执法权威。一方面,要加强警察队伍建设,努力打造纪律严明、作风优良、执法公正的警察队伍,树立良好警察形象;另一方面,要大力整顿民警违法违纪问题,坚决清除“害群之马”,努力消除负面影响。同时,加强警察公共关系建设,营造和谐的警民关系,努力增强公安机关的亲和力,切实增强群众对警察执法权威的心理信服效应。

篇5

关键词:社会经济统计学;数据;教学

社会经济统计学是高校经济管理专业的必修课之一,在经管类的专业课中属于教学难度较大的一门。不少学生反映统计学课程枯燥、难学、不实用,即使在考试中能够通过,在现实中也不知如何加以应用。改变这种状况的一个根本出发点,在于回归社会经济统计学课程的原始目的,以数据导向的原则对课程进行全面改革。

一、目前社会经济统计学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过去,我国统计学界一直将社会经济统计学与数理统计学划分为两个性质不同的学派,将社会经济统计学完全限制于描述统计范畴,从而影响了社会经济统计学的应用。近年来,随着经济管理研究中数学模型的应用日益增加,统计学界又出现了一种矫枉过正的倾向,即过分偏向数理统计学,否认社会经济统计学的独立性。近年出版的各种统计学教材中,数理统计的内容所占比重不断增加,甚至到了满书都是数学公式的程度。

目前的社会经济统计学课程由于过分偏向数理统计,在教学中仍以统计公式推导为主。许多统计学教师都是数学专业出身,对于严谨的数学逻辑框架情有独钟,但其面对的教学对象却属于带有明显文科性质的经管类专业学生,没有能力也没有兴趣去追求数学公式的完美。这就造成了教与学之间的矛盾。

社会经济现象与自然科学现象有着本质的不同,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研究对象是人的活动,许多活动是很难用精确的数学逻辑来理解的。在自然科学研究中,通过严格控制实验过程,可以使数据表现出稳定的行为特征,与特定的研究模型相吻合。而在社会经济研究中,研究对象是不受约束的个人或者企业,其行为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有时候会表现得十分异常。

以回归分析为例,在数理统计学的教学中,学生拿到的教学习题数据都是性质良好的,回归结果往往表现出较强的统计显著性。但在真实的经济分析中,一次回归能够得到显著系数是非常难得的,由于现实中“噪声”的影响,大多数回归模型都无法通过统计检验。例如,从理论上说,居民的收入与支出之间应当存在着线性或者二次曲线型的相关关系,但学生在利用真实的统计数据进行分析时,往往很难得出这样的结论。一些数理统计成绩很好的学生在使用统计数据撰写论文时,经常会陷入一种困惑,即发现现实中的数据特征与自己所学的理论完全不能吻合。

鉴于这样的问题,在社会经济统计学教学中,应当将更多的精力用于帮助学生形成认识和理解数据的能力,要教育学生适应各种“不完美”的数据,学会从数据中剔除“噪声”的影响,发现数据的本质。教学实践表明,这样的教学改革思路不但能够使课程更加适应现实需要,而且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数据导向的统计学教学思路

数据导向在统计学教学中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注重培养学生对于数据质量的认识

数据质量是进行统计分析之前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由于各种人为因素的干扰,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往往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质量问题。在教学中,应当注重培养学生对调查数据质量的认识能力。

调查是所有统计工作的起点,调查数据的质量直接影响到统计分析的效果。人们在日常所接触到的统计数据,都是通过各种渠道调查得来的,如果学生不了解调查的原理,就很难理解数据中各种错误的产生原因。在许多社会经济统计学教材中,统计调查所占的比重都很小,有些甚至直接与“抽样估计”的内容合并在一起,把抽样误差分析作为统计调查的惟一内容。事实上,统计调查所涉及的内容是非常广泛的,抽样误差只是其中很小的一个方面。把统计调查理解为仅仅是抽样误差计算,是一个极大的误区。

基于这种考虑,应当大幅度提高统计调查内容在课程中所占的比重,使之达到全部课时数的1/3左右。教学内容应当包括统计调查的分类、各种抽样调查形式的优缺点、调查误差的来源等等,其核心在于使学生理解影响原始数据质量的各种因素。

在有关抽样调查的内容中,如何确保抽样的随机性是一项重要的内容,对这项内容的深入讨论,能够帮助学生理解随机性对于统计工作的意义,以及在现实中各种可能出现的违背随机性要求的情况。

调查中的非抽样误差是统计学研究的前沿,在传统的统计学教材中往往很少涉及,但这部分内容对于学生理解调查误差的来源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教学中也应当进行介绍。例如,目前许多媒体都喜欢引用网上调查的数据来分析社会经济现象,但从统计学角度来看,网上调查的抽样框是存在偏差的,其调查结果不能真实地反映全体居民的意见。要认识到这一点,就需要学生对于抽样框的概念、抽样框误差的形式等有一定的认识。对这部分内容进行讲授时,需要教师有一定的社会经济调查实践经验,能够结合现实情况来加以分析。这部分内容如果讲授得当,对于学生来说是很有趣味的。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统计调查的社会实践,通过亲手做几份调查问卷来加深对于统计数据质量的理解。

2.以真实数据替代虚拟的教学数据

传统的统计学教学,侧重于对方法的介绍。教学中使用的数据往往是虚拟数据,或者是经过精选和剪切后的真实数据,这类数据的惟一作用就是让学生练习在课堂中学习到的公式。学生只需要把数据代入公式,就能够得到一个近乎完美的计算结果。这种学习方式带来的一个负面影响是学生误以为统计就是一门利用公式进行计算的科学,而忽略了根据不同数据选择不同计算方法的要求。

采用数据导向的教学方法,要求在教学中抛弃虚构的教学数据,而使用现实中的真实数据作为教学案例。教师对于选择的数据提交给学生,让学生根据所学的各种统计知识进行自主分析。教师应当向学生传递一种权变的统计观念,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对同一批数据进行反复处理,从中选择最有效的处理方法。当学生拘泥于某一种习惯的分析方法时,教师应当提示他们思考为什么优先采用了这种方法,而没有采用另一种方法。比如,许多学生在进行综合评价时,习惯选择使用算术平均数,此时,教师可以组织他们讨论是否能够使用几何平均数或者中位数等其他的平均指标。

在教学中,我们曾向学生提供了美国从1900年以来的所有统计年鉴的电子文件,要求学生从中选择出一些有价值的指标,分析美国的经济成长情况、劳动力变化情况等等。由于数据量非常庞大,学生可以选择出许多不同的角度来进行分析,包括横向的州与州的比较,纵向的年度间比较,不同指标间的相互比较等等。每一种分析方法都需要学生深入理解课堂中学习到的各种原理,通过这样的数据分析实践,学生既能够更好地理解统计的精髓,又能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3.借助实验方法解释统计概念

数理统计学的教学侧重于公式的推导,而社会经济统计学则要求让学生更多地理解概念的含义。在教学实践中发现,经管专业学生对于统计分布、参数估计这样的概念往往很难理解,例如在讲授抽样估计的内容时,许多学生无法理解“样本平均数的标准差”这样一个概念,因为在他们的心目中,样本平均数是一次调查中获得的常量,对一个常量计算标准差是很难想象的。尽管教师可以完美地推导出样本平均数标准差的计算公式,但对于学生来说,这只是一个数学游戏,没有任何现实意义。

统计本身是一门来自于实验的科学,数理统计最早起源于对赌场中各种胜率的计算。要帮助学生形成对推断统计概念的理解,就应当从实验出发,通过可触及的数据来理解概率、分布等抽象概念。

篇6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家庭社会经济背景 学业成绩

一、前言

学生的教育不仅是学校的责任,而且是家庭的责任。从美国教育社会学家科尔曼(Coleman)开始,教育实践者和研究者就指出,学生的家庭背景,尤其是家庭社会经济背景与其学业成绩有相当大的影响之外。科尔曼之后,一大批学者对学生家庭社会经济背景影响学业成绩进行了研究。除了研究家庭经济条件对学业成绩的影响,还逐渐把家长的受教育程度、职业等作为变量,引入家庭社会经济背景函数中。目前大多数研究把父母的职业性质、家庭财富与受教育程度作为决定家庭社会经济背景的重要因素。

Hanushek发现,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对其子女的学业成绩产出具有显著的正影响,即父母的受教育程度越高,其孩子的学业成绩就越好。学生能力国际评价(PISA)指出,学生家庭的社会和经济地位高,他们的学业成绩也较好。[1]但长期以来,学者们在分析学生的家庭社会经济背景对其学业成绩的影响时主要以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几乎没有学者专门以高等教育阶段的学生为对象研究此问题。

相比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来说,高等教育阶段的学生已经成年,且大部分离开家庭独自在大学里学习、生活,也更多地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那他们的学业成绩是否会因此而不受家庭社会经济背景的影响呢?如果家庭社会经济背景会对学生学业成绩产生影响,那么又是哪些变量对其学业成绩产生了影响呢?怎样才能更好地利用这些影响帮助学生获得更高的学业成绩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对高校的学生进行了调查。

本文主要讨论不同家庭社会经济背景下的高校学生学业成绩之间的差异,找出学生学业成绩产出与家庭社会经济背景之间的数量变化关系。调查对象为湖南高校学生,调查内容为学生家庭社会经济背景与学业成绩两部分。其中学生家庭社会经济背景包括高校学生父母的受教育程度、职业性质与家庭财富三方面。受研究可行性的限制,高校学生学业成绩的操作性指标为学生专业课程的加权平均分。本研究运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SPSS18.0,采用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来分析高校学生家庭社会经济背景各因素是否能影响学业成绩。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在湖南省随机选取9所高校,并在每所高校随机选取1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900份问卷,回收810份,回收率为90%;剔除无效问卷,获有效问卷801份,有效率为89%。调查有效样本包括我国湖南、广东等26个省的生源,涵盖大一至大四四个年级学生共计801人。调查样本的具体情况见表1。

如表2所示,以学生所有专业课程的加权平均分为学业成绩操作性指标。根据学业成绩四分位数统计,将学业成绩采用三级反应形式分类。成绩在82.27以上的学生归口为好生组,成绩在74.95-82.26分的学生归口为中生组,成绩在74.94分以下的学生归口为后进生组。

1.父母文化程度对学业成绩的影响

本部分的因变量为学业成绩,自变量为父母文化程度。文化程度分为五个层面:小学、初中、高中/中专、大专、大学本科及以上。采用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来判定父母文化程度变量对学生学业成绩是否产生影响。

Link function:Logit.

a.This parameter is set to zero because it is redundant.

表3给出了参数估计值及其检验结果,具体解释如下。父亲学历变量对应的回归系数为1.843,是正值,且假设检验P值小于0.05。结果表明,与父亲学历为小学的学生相比,大学本科及以上的优势比为exp(0)=1,大专父亲的优势比为exp(0.011)=1.01,高中(中专)父亲的优势比为exp(0.035)= 1.04,即父亲学历为大学本科及以上的学生的学业成绩是父亲为小学学历的学生的1倍,父亲学历为大专的学生的学业成绩是父亲为小学学历的学生的1.01倍,父亲学历为高中(中专)的学业成绩是父亲为小学学历的学生的1.04倍,初中学历的学生成绩与父亲为小学学历的学生成绩无显著差异。总之,父亲学历越高,其孩子的学业成绩越好,即父亲文化程度与学生学业成绩呈较显著的正相关性。

Link function:Logit.

a.This parameter is set to zero because it is redundant.

表4给出了参数估计值及其检验结果,假设检验P值大于0.05,说明母亲文化程度与学生学业成绩无显著的相关性。

2.父母职业性质对学业成绩的影响

本研究的自变量为父母职业性质,其包括两个层面: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因变量为学业成绩,采用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判定父母职业性质变量对学生学业成绩是否产生影响。

a.This parameter is set to zero because it is redundant.

表5给出了参数估计值及其检验结果,具体解释如下。假设检验P值大于0.05,说明父亲工作性质与学生学业成绩无显著的相关性。

a.This parameter is set to zero because it is redundant.

表6给出了参数估计值及其检验结果,具体解释如下。假设检验P值大于0.05,说明母亲工作性质与学生学业成绩无显著的相关性。

3.家庭经济条件对学业成绩的影响

本次研究的自变量为家庭经济条件变量,主要为家庭人均年收入。主要分为低收入家庭,中低收入家庭,中等收入家庭,中高收入家庭和高收入家庭五个等级。因变量为学业成绩,采用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来判定家庭经济条件变量对学生学业成绩是否产生影响。

a.This parameter is set to zero because it is redundant.

表7给出了参数估计值及其检验结果,具体解释如下。家庭经济收入变量对应的回归系数为0.926,是正值,且假设检验P值小于0.05。与低收入家庭相比,高收入家庭的优势比为exp(0.926)=2.52,中高收入家庭的优势比为exp(2.173)=8.78,即高收入家庭学生成绩的优势比是低收入家庭学生的2.52倍,中高收入家庭学生成绩的优势比是低收入家庭学生成绩的8.78倍。结果表明,家庭经济收入对学生学业成绩影响较显著,即家庭经济条件越好,学生学业成绩越好。

三、分析与讨论

通过上文的实证调查与分析,本研究初步得出以下主要结论。

第一,父母的文化程度对会学生学业成绩造成影响。其中,父亲的文化程度对学生的学业成绩有显著的影响,而母亲的文化程度对孩子的学业成绩则无明显影响。家庭背景影响中的父亲角色差异显现。父亲学历越高,学生的成绩越好。父亲学历影响其孩子学业成绩的表达式为:学业成绩>学业成绩>学业成绩>学业成绩>学业成绩。其中原因主要是高学历父母的收入一般相对较高,能对孩子的学习提供相对充裕的经济保障。此外,高学历的父母通过相对较合理的教养方式,期望水平和家庭氛围等因素直接对孩子的学习品性及个性的形成起到了积极作用,从而促进了孩子学业成绩的提高。

第二,父母的职业性质对学生的学业成绩无影响。不管父母是从事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对孩子的学业成绩都无显著影响。

第三,家庭经济条件对学生的学业成绩有较显著的影响。高收入家庭和中高收入家庭学生的学业成绩都显著高于低收入家庭的学生,学业成绩>学业成绩>学业成绩,而来自中等收入及中低收入家庭学生的学业成绩与低收入家庭学生的学业成绩没有明显差别。究其原因,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首先,家庭经济收入多,家庭生活水平高.能为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提供有力的物质保证。其次,家庭经济条件较差的父母一般会忙于生计,无暇照顾、监管孩子。此外,有学者证实家庭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将有助于人们对优势教育资源的选择,而优势教育资源则有益于人们取得较好的学业成绩。[2]

四、建议

本研究证实高等教育阶段,学生的家庭社会经济背景会对其学业成绩产生影响。那么有必要采取相应的措施,促使家庭社会经济背景对高校学生的学业成绩产生积极影响。家长方面,家庭背景影响中的父亲角色差异已显现。父亲对学生的影响比母亲更大一些。应当增加父亲在家庭角色中的回归,防止父亲为了工作等而忽视孩子的教育。对于父母离异和家庭变故的家庭,尽量降低此类事件对孩子的影响,更加关心孩子,在心理上加强与孩子的沟通、交流,在物质上为孩子的学习提供一定的保障。学生方面,对于家庭贫困、父母离异、家庭变故等所带来的心理压力与困惑应及时调整心态,平时多与同学、教师交流、谈心,在必要时主动寻求心理医生的指导,及时解决心理问题。高校方面,进一步加强学生管理,学生工作要做深、做细,对学生基本信息详细掌握,并及时获取学生家庭变化情况。对家庭贫困的学生采取增加勤工助学的岗位、开通心理辅导等措施以提高贫困学生生活条件,培养贫困学生自立、自强、自信的积极心态。对父母离异、家庭变故的学生,教师要及时关心、留心他们的心理变化,适时开导,增强他们的抗打击能力,对他们的积极心态的形成进行引导。此外,有研究证实,家庭与学校合作会对孩子的学业成绩产生积极的影响,有必要密切家庭与学校间的合作交流,以促进高校学生的学业成绩的提高。

参考文献:

篇7

调查表设计

结合本项目研究目的,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专门制作了调查表,并请专家对调查表进行了修改。调查表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基本的人口学资料,如性别、年龄、籍贯、住址、文化程度、职业、婚恋情况等;二是自杀基本情况,包括自杀方式、自杀原因、发现死者时间、推断死亡时间、自杀工具、死因;三是自杀环境情况,主要指自杀地点的情况;四是现场勘查情况、尸表或尸体解剖检验情况。

调查方法

我们前往昆明市公安局及其四个分区(五华、西山、盘龙、官渡)公安局进行案例资料调查,专门聘请各公安局法医技术骨干老师对项目调查进行指导,尽可能收集调查表各项目内容。

统计分析

采用SPSS11.5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分析x2检验描述,P<0.05,说明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将收集到的180例案例资料分为三组:性别组、年龄组、社会经济阶层组,从性别、年龄、社会经济阶层三个方面来对180例案例资料的自杀方式和自杀环境进行研究。

1自杀方式的分组描述

依据收集到的180例案例资料的原始资料,确定10种自杀方式备选。2.2性别组自杀方式调查统计结果180例自杀死亡者中,男性对自杀方式的选择由多到少依次为高坠、自缢、自溺、服毒、煤气、割腕、割颈、服药和吸毒;女性对自杀方式的选择由多到少依次为自缢、自溺、高坠、服毒、煤气、割腕和割颈。具体结果见表1。

3年龄组自杀方式调查统计结果

我们参阅相关研究,将180例案例资料的年龄按年龄段分为六个组。180例案例资料中,20岁以下自杀人群对自杀方式的选择,由多到少依次为高坠、自溺、自缢和煤气;20~29岁自杀人群对自杀方式的选择,由多到少依次为高坠、服毒、自溺、自缢、煤气和服药;30~39岁自杀人群对自杀方式的选择,由多到少依次为服毒、高坠、自缢、自溺、煤气、割腕和服药;40~49岁自杀人群对自杀方式的选择,由多到少依次为自缢、自溺、高坠、服毒、煤气、割颈和服药;50~59岁自杀人群对自杀方式的选择,由多到少依次为自缢、高坠、自溺、服毒、煤气和割颈;60岁以上自杀人群对自杀方式的选择,由多到少依次为高坠、自缢、自溺、割腕、煤气和服毒。

4社会经济阶层组自杀方式调查统计结果

依据180例案例资料的原始资料,从死者的文化程度、工作、住所,以及死者穿着和随身遗物五个方面,对所有案例进行经济阶层划分。180例案例资料中,社会经济阶层较高的自杀人群有54例,他们对自杀方式的选择,由多到少依次为高坠、自缢、自溺、煤气、服毒和服药;社会经济阶层较低的自杀人群有126例,他们对自杀方式的选择,由多到少依次为自缢、高坠、自溺、服毒、煤气、割腕、割颈、服药和吸毒。

5SPSS11.5统计学软件检验分析结果

通过crosstabs检验,检验结果显示:性别组和社会经济阶层组两组中(P=0.285,P=0.399),P值均大于0.05,没有达到显著性水平,即男性和女性在选择自杀方式上没有显著性差异;社会经济阶层较高人群和社会经济阶层较低人群在选择自杀方式上也没有显著性差异。年龄组的检验结果,P=0.000,P<0.05,达到显著性水平,即不同年龄阶段人群在选择自杀方式上有显著性差异(见图1)。从图1可以看出,180例自杀案例中,20岁以下年龄段的人群选择的自杀方式较其他年龄组少,一般选择自溺、高坠和自缢;20~29岁年龄段的人群,选择高坠和服毒者居多,其次是自缢和自溺;30~39岁年龄段的人群,选择服毒、自缢、高坠、自溺的较多;40~49岁年龄段的人群,多数选择自缢、高坠,其次是自溺和服毒,此外在此年龄段中选择割颈这一自杀方式的人群在所有年龄段的人中占据多数,同时这一年龄段还出现了通过吸毒来自杀的人群;50~59岁年龄段的人群选择自杀方式与40~49岁年龄段的人群有相似之处,以自缢和高坠者较多,并且选择割颈的自杀人群只出现在这两个年龄段,但是这个年龄段没有出现通过选择吸毒自杀者;60岁以上年龄段的人群,选择自缢、自溺、高坠、割腕自杀的人数在所有年龄段中最多,同时只有30~39岁年龄段和60岁以上年龄段的人群选择割腕这一自杀方式。

6自杀环境选择的分组描述

依据收集到的180例案例原始资料并参阅相关文献,确定9种自杀环境备选。

7性别组自杀环境调查统计结果

180例案例资料中,男性自杀死亡者对自杀环境的选择,由多到少依次为家中、公园或绿化带、滇池水域、医院、工作单位、池塘或水库、旅馆或宾馆和公路或立交桥;女性自杀死亡者对自杀环境的选择,由多到少依次为家中、滇池水域、工作单位、旅馆或宾馆、池塘或水库、医院、公路或立交桥和公园或绿化带。

8年龄组自杀环境调查统计结果

180例案例资料分析结果,小于20岁的自杀人群对自杀环境的选择,由多到少依次为家中、公路或立交桥、滇池水域和池塘或水库;20~29岁的自杀人群对自杀环境的选择,由多到少依次为家中、公园或绿化带、旅馆或宾馆、工作单位、医院、池塘或水库和公路或立交桥;30~39岁的自杀人群对自杀环境的选择,由多到少依次为家中、滇池水域、工作单位、旅馆或宾馆、池塘或水库和医院;40~49岁的自杀人群对自杀环境的选择,由多到少依次为家中、滇池、公园或绿化带、工作单位、池塘或水库、医院、旅馆或宾馆和公路或立交桥;50~59岁的自杀人群对自杀方式的选择,由多到少依次为家中、公园或绿化带、医院、滇池水域、工作单位、池塘或水库和公路或立交桥;60岁以上的自杀人群对自杀方式的选择,由多到少依次为家中、滇池水域、工作单位、医院、公园或绿化带、池塘或水库和旅馆或宾馆。

9社会经济阶层组自杀环境调查统计结果

180例案例资料中,社会经济阶层较高的自杀人群对自杀环境的选择,由多到少依次为家中、工作单位、滇池水域、医院、池塘或水库、旅馆或宾馆、公园或绿化带、公路或立交桥;社会经济阶层较低的自杀人群对自杀环境的选择,由多到少依次为家中、滇池水域、公园或绿化带、医院、池塘或水库、旅馆或宾馆、工作单位和公路或立交桥。

10SPSS11.5统计学软件检验分析结果

通过crosstabs检验,检验结果显示:性别组和年龄组两组中(P=0.048,P=0.000),P值均小于0.05,达到显著性水平,即男性和女性在选择自杀环境上有显著性差异(见图2);不同年龄段人群在选择自杀环境上也有显著性差异(见图3)。对社会经济阶层组的检验结果显示,P=0.583,P>0.05,没有达到显著性水平,即社会经济阶层较高和社会经济阶层较低人群在选择自杀环境上没有显著性差异。图2中可以看出,男性选择在公园或绿化带、工作单位、医院自杀的人数多于女性;而女性选择在滇池水域、池塘或水库、旅馆或宾馆者自杀的人数多于男性。从图3可以看出,180例自杀案例中每个年龄段的自杀者中,选择在家中自杀的都居所有自杀环境之首,选择在滇池水域自杀的人群在30~39岁、40~49岁和60岁以上这三个年龄段居多;选择公园或绿化带自杀的人群在50~59岁和60岁以上各年龄段的居多;选择池塘或水库自杀的在60岁以上这一年龄段居多;选择工作单位自杀的在40~49岁和60岁以上两个年龄段居多;选择在旅馆或宾馆自杀的人在30~39岁这一年龄段居多。

讨论

1自杀方式的讨论

180例自杀死亡者中,较常用的自杀方式依次为高坠、自缢、自溺、服毒和煤气,这些自杀方式均极易达到成功自杀的目的。其他自杀方式,主要有割腕、割颈、服药(主要是)、吸毒等。自杀方式的选择在性别上和社会经济阶层上均无显著性差异,但各年龄段的人群在选择自杀方式上存在显著性差异。180例自杀死亡者中,出现了两个自杀高峰年龄段,即30~39岁年龄段和≥60岁年龄段,这与我国人群自杀高峰年龄段基本一致。在各年龄段较常见的自杀方式(如高坠、自缢、自溺、服毒等)都是最易被选择的,这主要与这些方式的简便易行和容易使自杀成功有关。20岁以下自杀人群所选择的自杀方式主要是上述较常见的自杀方式,如高坠、自缢和自溺,这个年龄段的自杀人群主要为初中生和高中生。我们认为,他们对于自杀事件相关情况的了解主要来自于新闻媒体的报道,处于这一年龄段的青少年在自杀方式的选择上具有一定的模仿性。高坠、自缢和自溺等自杀方式在新闻媒体报道的自杀事件中出现频率较高,故这个年龄段的自杀人群选择的自杀方式就较为常见和单一。20~29岁的自杀人群主要是大学生和刚进入社会的青年群体,这个年龄阶段的人群具备了广泛接触和获取信息的条件,但刚脱离父母的他们缺乏足够的社会经验,遇事易于冲动,故他们在自杀方式的选择上除了选择上述较常见的自杀方式外,也还会选择较为特殊的自杀方式,如服药。

30~39岁的自杀人群在本项目研究中人数最多,他们选择的自杀方式上也较其他年龄段多。我们认为,处于这一年龄段的人群离开父母和学校,刚进入社会不久,正处于工作起步和家庭建设的双重压力下。面对这种全新的环境变更,他们缺乏解决困境的有效经验,此种情形极易使他们身心疲惫,进而出现心理危机,导致自杀行为的发生。同时,这个年龄段的人群多数倾向于选择激进性、暴力性的自杀方式,如服毒、高坠、割腕和自缢。40~49岁这个年龄段的自杀人群,除了选择较常见的自杀方式外,还出现了选择割颈和吸毒来实施自杀行为。处于这一年龄段的人具备了一定的人生经验,对自己做出的决定往往都经过深思熟虑,当他们决定自杀时对自杀方式的选择上都倾向于选择容易成功的自杀方式。50~59岁的自杀人群在自杀方式的选择上与40~49岁这个年龄段的自杀人群基本一致。60岁以上的人群,他们多数已从工作岗位上退休下来。面对闲暇的生活时光,突感无所适从,失去了自身价值感,此时子女们也离开他们去组建新的家庭,加重了他们内心的孤寂感,这样的境况让他们失去了继续生活的动力,往往选择自杀结束生命。因此,他们在自杀方式的选择上更倾向于简便易行且容易使自杀成功的方式。

从性别因素来看,男性自杀死亡者对自杀方式的选择相对于女性来说更为激进。多数男性选择高坠、自缢、割颈和割腕,这些自杀方式容易达到自杀成功的目的。既往研究结果,中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报道女性自杀率高于男性的国家,但女性自杀者选择的自杀方式比男性温和,且她们自杀时的隐蔽性不强,导致女性自杀成功率不高,从而形成我国女性自杀发生率高、自杀未遂率也高。这样的差异在本次研究中没有得到体现,这可能与所收集的案例数量有关。

2自杀环境选择的讨论

我们收集到的180例案例资料中,选择在家中自杀的达到了87例,明显高于选择其他环境自杀的人群,认为与以下因素有关。一是家居让人具有良好的归属感;二是家具有良好的隐蔽性,便于自杀成功;三是自杀成功后便于亲属发现,能及时办理相关后事。对自杀环境的选择排在第二位者为滇池水域,这主要是滇池及其进入滇池的河道为自杀者提供了实施自杀的天然条件。男性和女性在自杀环境的选择上有显著性差异,男性选择的环境便于实施激进性的、暴力性的自杀行为,以引起一定的关注或造成一定的影响,如在公园或绿化带自缢,在工作单位跳楼等;女性选择的自杀环境多为安静、偏僻的场所,不易被及时发现,如在滇池自溺、在旅馆或宾馆服毒等。男性和女性存在如此的差异,我们认为可能与男女之间的性格差异有关。

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在自杀环境的选择上存在显著性差异。20岁以下的自杀人群对自杀环境的选择较单一,可能与其社会接触面不广和社交圈子较窄有关。20~29岁的自杀人群对自杀环境的选择范围得到一定的拓宽,这与他们的社会接触面得到拓宽和社交圈子变大有关,如有了工作单位便有条件去旅馆或宾馆住宿等。30岁以上的自杀人群对自杀环境的选择具备了一定的隐蔽性,这大概是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他们的思想认识得到不断提高,人生经历也得到不断丰富,对于付诸行动的决心坚定有关。30~39岁的自杀人群中表现出选择在旅馆或宾馆自杀的人数较多,这可能与这个年龄段人群在工作上有较多的出差机会,或是热衷旅行有关。50~59岁的自杀人群选择在医院自杀的人数最多,我们认为他们年轻时有健康的体魄,进入该年龄段面临着很多疾病(如癌症、糖尿病、高血压等)的困扰和折磨而不得不呆在医院治疗,当治疗效果不明显或病情进一步加重时他们会彻底绝望,就地选择自杀。60岁以上的自杀人群选择在家中自杀的人数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这主要和人老后归属感更强,以及他们行动不便有关。我们研究表明,社会经济阶层的高低在自杀环境的选择上没有显著性差异,但在所调查的180例自杀案例中,社会经济地位低的自杀人员占70%,这说明经济状况的好坏对自杀亦有一定的影响。

讨论

篇8

1、调研说明与基本原则河南省是农业大省、人口大省、粮食大省,2011年全省人口已达1.0489亿人,城镇化率为40.57%(2011年全国城镇化率达到51.3%),农村人口6233.6万人占全国农村人口65615.9万人的9.5%;2011年粮食种植面积986万hm2,占全国全年粮食种植面积11057万hm2的8.92%,2011年提供了粮食5542.5万t,占2011年全国粮食总额57121万t的9.7%[14-15]。因此,对河南省农地流转状况的调研具有典型性、代表性。为了做到调研工作深入、有效,近年来,笔者对农地流转调研活动与数据整理进行了精心安排。

1.1力图全面性调查人员主要是来自于河南农村的本科生,是动员、征召以经济学专业为主的学生利用寒暑假进行调研,征召时基本要求来自农村。本研究所用的调研资料是基于2010—2011年寒暑假期间的调查,涉及河南全省18个地市中的56个县(市)里的68个村,其中发放调查表900余份,回收有效调查表470份。

1.2强调真实性笔者在每学年以至每学期都对参与调研的学生进行培训,传授访谈调研方法,并要求调查人一定要入户面对面访谈、自己记录,调查资料做到求真、求实、宁缺勿虚。调查人由于自身来自农村,就较容易获取调查内容,提问直入问题核心,容易获得现场第一手资料。

1.3追求调研结果一般性在每次调研开始之前,笔者不仅强调入户调研访谈的随机性,而不论其是否有农地流转,而且尽量避免被调查农户集中较小范围,不准刻意寻找农地流转农户。如果条件允许,可在对一个村庄做初步估计、整体分析基础上,再入户调查,保证调查资料的一般性,避免以偏概全。

1.4保证持续性本专题调查是笔者的研究方向所需,也适应有关课题研究。因此,笔者每学年组织学生调研,并促进部分调查人组成调研小组;除填写、回收调查表外,每个调查人都撰写调研总结。最后,笔者组织人员对调查资料整理,如剔除无效调查表、询问调查细节、完善调研总结、总结经验等。

2、河南省农地流转的基本态势——缓慢而急需虽然已有研究[16]将中原农区农地流转归纳为农户自发流转模式、基层组织引领模式、龙头企业引领模式、农民专业合作社引领模式和土地银行模式等5种主要模式。但是,笔者综合本专题调查成果内容包括调查表、访谈记录、调研总结等,根据本调研的广度,获得如下基本事实。

2.1河南省农地流转总体规模比例仍较小从汇总数据看,2010年农地流转总转出数占总承包地面积的7.01%,总转入数占总耕种面积的16.18%;2011年农地流转总转出数占总承包地面积的14.48%,总转入数占总耕种面积的18.1%,见表1。自2005年以来河南省“年底常用耕地面积”都在7200千hm2稍多[17],由此可估算出,2010年河南农地流转总转出承包地约504.720hm2,总转入耕地约1164.96千hm2;2011年河南农地流转总转出承包地约1042.56千hm2,总转入耕地约1303.2千hm2。根据河南省粮食播种面积统计信息,2010年河南农地流转总转出承包地占该年全省夏粮播种面积5306.67千hm2的9.5%,占该年全省秋粮播种面积4433.5千hm2的11.4%;2011年河南农地流转总转出承包地占该年全省夏粮播种面积5353.33千hm2的19.5%,占该年全省秋粮播种面积4506.54千hm2的23.1%。因此,总体来讲,作为农业大省的河南省农地流转总体规模并不太大。

2.2农地流转收益较低虽然各类土地流转价格有不同,一般趋势是平原地区高于丘陵山区,交通便利地区高于偏远地区。农地流转收益以货币形式为主,其他形式(如粮食、约定物品等)在逐渐减少。但是,总体价格都偏低:丘陵山区或偏远地区的农地流转价格在2250~3750元/hm2(即每亩150~250元)甚至有些地方的土地不时出现撂荒现象;平原地区交通便利,流转价格较高些,为5250元/hm2(即每亩350元)左右,土地撂荒现象很少见。

2.3农地流转规模变化缓慢从上述调研数据计算可知,河南省农地流转规模变化趋势在扩大,即农地流转总转出数占承包地面积从2010年的7.01%提高到2011年的14.48%,总转入数占总耕种面积从2010年的16.18%提高到2011年的18.1%。但是,由于总体规模不太大,这种变化也就显得不太显著。

2.4农户家庭老弱人员从事农村经济活动已成趋势从入户调查得知,农户家庭人员从事生产经营情况可分为4种基本形式。①非农活动+粮食耕种主要劳动力常年外出从事非农生产活动,农忙时节偶有返家帮收帮种,老幼成员承担农业生产活动。此类家庭固守农业生产,较少流转土地,即便有流转也是多因老幼劳动力较弱或缺乏而流转出去少量土地。②粮食耕种+偶有非农主要劳动力在家从事农业生产活动,偶有外出从事非农活动。此类家庭大多会为增加土地经营规模而流转土地入户,多数家庭逐渐成为相对的种粮大户,是农地流转集中入户的主体家庭。③非农经营全体劳动力常年从事非农活动,土地常年流转出去。此类家庭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深化在逐渐增多,是土地流转出户的主体家庭。④农业经营全体劳动力常年在家从事农业生产活动,但多数家庭利用流转入户的土地从事非粮食种植活动。此类家庭虽然从事农业经营活动,但主要内容是非粮食生产,如池塘种养、家禽家畜养殖、瓜果种植、农产品加工等。此类家庭流转土地情况是根据非粮食种植的经营需要,一般会增加流转土地入户。从调查总结中可知,除第三类家庭外,其他家庭都从事农村经济活动,其老弱人员除非丧失劳动能力或求学,都会持续参与农业生产。因此,随着农户家庭生育率降低、小型化,家庭年龄结构趋于老龄化,留居家庭的老弱人员常年从事农村经济活动成为一种趋势。

2.5农民的农地流转意愿变化明显随着务农收入水平与非农经营收入水平逐渐拉大,国家和地方对农民的各类农业生产补贴的发放,以及城镇化进程加快所带来的城市就业机会的增多,农民的农地流转意愿出现明显变化有2种趋势。①部分转出户转出意愿减弱这主要是由于补贴刺激了农业生产积极性,相对降低了耕种成本增加了耕种收益。但这种情况在总体变化中居于劣势,主要在那些不容易获得非农就业机会的家庭。当然,种粮大户或上述第四类家庭本来就不会轻易转出土地。②流转意愿增强由于就业机会的增多,转出户从不放心、怕麻烦、随意撂荒等转为积极主动、多种方式、灵活协商流转;由于政策趋于明确稳定、更容易成规模、多方式流转,转入户也愿意为增大耕种规模、实现规模效益、加大耕种投入等进行流转。这种趋势在不断强化,从表1中数据表现分析也是如此。

2.6农地流转总体处于自发、无序状态河南省农地流转的农户基本仍是在亲戚、朋友之间流转,但有依次向邻居、同组、同村、外来人员等逐渐拓展的趋势。但是流转方式、程序、约定内容、流转价格等关键内容都不统一,没有统一的组织或平台、专业人员、指导机构等,中介组织缺乏,大体都属于自然、自愿、随机、分散等自发状态。因此,除少数实验区、部分涉农企业参与组织外,农地流转基本上无正式协议、无统一市场、无系统指导的“三无”状态。用被调查农户的话说就是流转“不方便,要是政府拢着大家干就好了”。总之,从调研结果看,河南省农地流转的整体态势是进程缓慢,但从城镇化发展趋势要求与农民意愿不断增强的现状而言,河南省农地流转急需顺势持续推进。

3、农地流转深植于乡村社会经济转型过程河南省农地流转为何呈现如此态势?在调研中,调查人员虽然主要就农地流转状况对农户进行访谈,但是,绝大多数调查人都遇到类似情况:每次访谈稍有深入,农户所谈内容都会远远超出土地问题,非常自然地谈到家庭劳动力安排、耕种方式变化、家庭收入来源变化、子女教育问题、人员流动趋势、农村贸易问题、政府影响等。因此,从调研资料总结中逐渐得出,农地流转不是农户的一种孤立事件。“转型所涉及的大规模制度变化,属于人类所想象到的最复杂的经济和社会过程之列”。不仅如此,转型在根本上更是一个社会整体制度系统变革过程,因此,从总体上讲,社会经济转型指一个社会在主要包括基本制度、职能结构、发展路径三大方面从一种形态转换到另一种形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们的相互关系和借以形成的经济与社会体系的每一方面都会不同程度、不同速度地发生变革。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进入快速、大规模的城市化、工业化过程,乡村社会经济转型似乎居于被动推动状态,但这不表示由此发生的变革独立于或脱离了整体社会经济系统转型,主动或被动地参与转型过程只表明不同利益主体获取利益的多少或权利转移的状态与趋势。因此,农地流转只是乡村社会经济转型在一种具体体现,乡村经济运行方式(包括具体的生产要素和农产品交易方式、生产组织与生产技术等)、农民生活方式、乡村治理方式等等变化都会影响农地流转——主要体现经济性质的生产要素交易方式的变革。所以,从乡村社会经济转型过程影响农地流转的各种具体表现来考察,可以得到更为清晰、系统的分析框架。

3.1农地流转渠道农地流转虽可采用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多种方式,农地流转渠道并不等同于农地流转方式,但农地流转渠道的多寡与畅通与否决定着农地流转方式。在调查过程中,农民反映土地流转“不方便”、“不划算”、“抛荒得了”等现象,其实是农地流转渠道少、渠道不畅、交易成本高的具体体现,是乡村社会经济现代转型进行中的问题。为开辟多种渠道,促进渠道畅通,降低农地权利交易成本,需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因地制宜出台促进农地流转的政策措施;二是加强农地流转中介组织的培育与发展。实践探索与农民意愿也正体现在这两个方面,但每一方面的发展、完善都需要一个渐进过程。

3.2劳动力结构变革传统农业劳动力绝大部分在乡从事农业生产活动,但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和快速城镇化、工业化过程后,非农就业机会激增,如今的农村劳动力结构发生巨大变化。①主要劳动力远走他乡(主要为大中城市)寻找就业机会增加收入其中获取非农就业机会尤其重要,已有研究[19-20]也得出非农就业机会激增对农地流转的正向作用。从本调研中可知,长期外出人口已占农村家庭总人口的28.7%,考虑到“在学人口”不能算作劳动力,这个比例的劳动力人口实际上接近是农村家庭的全部强壮劳动力总量,见表2。入户调查所看的情况也基本如此,最后形成老弱人员在从事农村经济活动的趋势。②农村家庭劳动力受教育程度有降低趋势调查总结为小学及文盲人口比例超过1/2,占50.6%(包括婴幼儿),根据中国户籍管理制度与实际就业状况,凡是农村受过中专以上教育的孩子都会转为城市户口到城镇就业,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孩子一般保持农村户籍。因此,农村孩子受教育程度越高,走出农村的人口就越多,最后,留在农村务农的劳动力基本是仅受过初中或小学教育,或者接近文盲。农村劳动力结构的这些变革必然会对农村生产方式产生影响。显然,这种影响是渐进的、由点及面的过程,反映在农村劳动力在年龄、性别、教育程度等结构性渐变。

3.3农村生产方式的变革主要是农业基本动力、机械、化肥等生产技术的广泛运用。从2000—2010年,河南省农用机械总动力分别为5780.6~10195.9万kw,提升了76.4%,同时,全国农用机械总动力分别为52573.6、92780.5万kw,提升了76.5%;河南省化肥施用折纯量分别为420.71、655.15万t,提高了55.7%,同时,全国化肥施用折纯量分别为2161.5、2353.7万t,仅仅提高了8.9%;河南省农村用电量分别为125.80、269.41万kw时,提高了114.2%,同时,全国农村用电量分别为2421.3、6632.3亿kw时,提高了174.9%[17,21]。农业新技术的运用促使农村生产方式朝着省时、省力、高效方向变革,缩短了农业播种与收获季节的长度,带动农村其他资源配置的变化(例如土地、劳动力、资金投入等),促进农村生产结构调整,出现农业生产的多样化、高密度性、反季节性。这些变化也带来农地利用方式或快或慢的变革,农地流转自然居于其中。

3.4农村家庭生活方式处于缓慢变化之中农村生产方式变革逐渐带动家庭生活方式变革,如家庭成员交游、就业范围逐渐扩展并远离故乡,家庭成员思想趋向开放、灵活、多变等。在河南省随机抽样调查农户中,河南农村平均每百个常住人口中61岁以上人数已由2000年的4.9人提高到2010年的9.6人,平均每户中常住人口已由4.14个降为4.05个;每百个就业劳动力主要就业地点中“省内县外”和“国内省外”已由2000年的3.0、5.9人提高到5.8、16.6人[17]。但是,许多变化是伴随着劳动方式、劳动场所、收入结构等变化而变化,变化巨大的家庭多已移出乡村。因此,在调研中发现,留居于农村的绝大多数家庭生活方式的变革总体呈现缓慢、被动状态。

3.5城乡社会互动状况虽然快速城镇化、工业化更多地吸引了农村资源向城市流动配置,但是,随着农村家庭收入增长与农村生产、生活方式变革,城市产品与服务也在开拓农村市场。实际上,在整体社会经济转型过程中,河南农村金融创新和发展、户籍制度的改革、产业集聚区建设、河南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等,都促进了城乡社会互动。比较而言,这种互动对乡村社会经济转型有更大的冲击、推动作用。例如,农地流转的方向、规模、方式等,都与城镇化、工业化速度与规模的影响密不可分,特别是在城市周边的农村地区。

3.6市场深化速度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来源于现代市场力量。樊纲等[22]的研究表明,中国市场化对经济增长有巨大贡献,市场化改善了资源配置效率和微观经济效率,从1997—2007年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39.23%是由市场化改革贡献的。据统计[17,21],2000—2010年,河南省城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为1313.92、6904.35亿元,提高了4.25倍,河南省乡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为555.88、1099.87亿元,提高了0.98倍;同时,全国平均每天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为107.1、430.1亿元,提高了3.02倍。因此,单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看,河南省乡村市场深化速度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约相当于其1/3;从城乡差距看,河南省城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差距从2.36倍提高到6.28倍,差距反而在快速增大。这说明总体而言,河南省农村市场拓展速度较慢,市场深化速度有待进一步加快。更重要的是,随着商品市场规模扩大,农村劳动力、土地、资本、自然资源等要素市场急需开发、深化。因此,从整体视角跳出农地流转单一事件看,河南省农地流转的整体基本态势与乡村社会经济转型过程密切互动,农地流转是社会经济转型的具体体现,乡村社会经济转型的缓慢决定了农地流转市场发展是缓慢的。

4、农地流转是农村重要生产要素利用方式的变革形式,通过对河南省农地流转调研发现,农地流转只是乡村社会经济转型的一部分,考察农地流转渠道与方式、流转期限、交易成本、流转对象与规模等,最根本的宏观决定因素是乡村社会经济转型整体进程,而转型不是突然、大规模的发生,而是逐渐深入、由点及面展开的。但是,在加快新农村建设、城乡统筹发展过程中,推进农地流转规模扩大,促进流转方式、渠道创新不仅是农户所愿,也是乡村社会发展现实所需。目前,以河南为例,统观全国,《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2008—2020年)的实施、中原经济区建设、中部崛起等都急需传统农村社会经济的巨大变革。在社会经济转型大背景下,农地流转应随社会经济转型状态顺势而为,不应强推也不必迟滞,可以积极有序引导。为此,从“社会管理环境、主体利益、规则系统、交易体系”等方面提出4个方面的建议。

4.1遵守市场规则,政府为农地流转强化针对性的服务农地流转本质上是一种市场交易,政府应转换职能,政府职责重在为创造良好的市场发展环境提供公共服务,降低土地权利交易成本。例如,创新促进建立和完善农地流转中介组织、多渠道及时非农就业服务信息、加大农业技术应用补贴、加快城乡居民户籍接轨等。政府提高服务意识、优质服务、尊重农民意愿、遵守市场规则、少用或避免行政命令,这为农地流转建立有效的现代社会管理宏观环境。

4.2以人为本,配套实施社会经济发展政策,提高政策实践效果农地流转政策应以农民为本,以保障农民土地产权为核心,只有在许多促进乡村社会经济发展政策综合作用下,才能顺利有效,特别应防止“只见土地不见人”的强制性土地流转。这为农地流转提供政策协调机制,保障农民主体的核心利益。

4.3适时制定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农地流转市场行为不论是政府、企业或其他组织,还是农民或相关个人,都应被视为同等市场主体,通过有法可依规范各自行为,保护农民土地权利,促进农地流转市场健康、快速发展。这为农地流转建立完善、有效的规则系统。

篇9

关键词 数理统计 社会经济领域 应用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数理统计学的快速发展,数理统计在社会经济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数理统计能够有效地预测和把握工农业生产中的经济状况,及时了解和应用经济变化的规律。利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可以通过运用数理统计知识与方法有效分析经济问题,把握经济发展的规律,从而作出正确的经济管理决策,降低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经济风险,使经济效益最大化,促进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一、数理统计概述

数理统计是数学学科中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随机现象中的统计学规律,利用相关的统计学规律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受经济全球化与知识经济理念的影响,数理统计在社会经济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如今,在社会经济领域通过分析抽样数据解决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已成为人们普遍使用的方法,数理统计学的知识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数理统计学以其独特的思想方法和特殊的研究课题,逐步拓宽了数理统计的应用领域,并与其他经济研究学科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是数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内容,在社会经济中的工农业、科学技术、军事等领域得到了大范围的应用与推广,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利用数理统计学相关的知识和方法时,我们要认识到很多社会现象并不存在确定的规律,要以大多数人的利益为出发点运用数理统计的知识进行观察和研究,在认真分析相关数据和调查结果的基础上,得出有说服力的结论。例如在产品销售领域中,我们可以利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对一些商品的销售情况进行分析,进而预测这个商品行业的整体销售情况及未来发展前景,或者根据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状况推测出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以及未来发展,为制定出合理的经济发展计划提供依据。除此之外,数理统计在应用范围还有很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成为解决经济问题的一种常用方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此外,利用数理统计对社会经济领域中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还具有科学、便捷、实用等特点,能够为社会经济领域的研究和预测提供数据支持。

二、数理统计在社会经济领域中的应用

数理统计在社会经济领域中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差不多所有的社会经济领域都与数理统计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联系,只要在一个领域内需要和各种数据信息打交道,在数据的收集与分析方面,都可以利用数理统计学的相关知识。具体说来,数理统计在社会经济领域中的应用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工业生产领域中的应用。在工业生产领域中,可以通过收集工业生产过程中的相关数据,利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对其进行研究和分析,及时预知工业生产过程中一些潜在的问题,从而及时进行纠正,保证工业生产的顺利进行。此外,在工业产品的抽样检验等问题也需要利用数理统计的方法。

第二,在农业生产领域中的应用。数理统计可以有效解决农业生产领域中耕种条件、选种、选择肥料等方面的问题,为促进农业生产提供数据支持。很多重要的数理统计方法和措施都是根据农业生产中遇到的问题总结出来的。例如,著名的数理统计学家费歇尔就曾在农业试验站工作时,通过进行田间试验,得出一些有重要意义的数理统计设计与分析方法,推动了数理统计学科的发展。

第三,在医学与生物学领域中的应用。在医学与生物学领域中,数理统计学知识已得到了广泛的使用。数理统计学可以通过一些有变异的数据中发现重要的统计学规律,对研究人体的变异情况有很大的帮助,也能够通过数据分析,对一种治疗方法和药物的效果作出评价。

第四,在经济领域中的应用。如上文所述,数理统计可以通过研究一种商品的销售情况,预计整个行业的销售情况,甚至可以对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和未来发展趋势做出分析和预测。

第五,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现阶段,数理统计的方法已在企业管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企业的加工、生产、销售等各环节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具体说来,数理统计可以通过研究企业管理中的相关数据,在产品开发、市场分析、质量管理等方面为企业提供数据支持,帮助企业及时了解产品的动向以及市场的发展趋势,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三、结语

在社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很多领域都需要通过分析相关的变量因素,掌握经济发展的规律,从而为经济决策提供数据支持。因此,数据统计在社会经济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不仅能够有效解决社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也能够有力地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和数理统计学知识的不断完善,数理统计的知识与方法也在不断地充实与完善,借助现代化的数据处理工具,数理统计必将在未来的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基金项目: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一般项目(2013Y097)

(作者:丽江师专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金融数学、金融统计)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社区;社区归属感;影响因素;国际化

随着当前政治、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特别是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吸引着越来越多来自不同国度、文化背景的外籍人士来中国投资经商、工程建设、技术服务以及文化交流等,中国城市的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并且已经突出表现在日益发展的社区国际化,外籍人员融入城市社区已经成为现代社区和社会和谐建设的一个新命题。要做好外籍人员融入社区的基础性工作,创新传统管理模式,把社区国际化建设这篇文章做深做透做出特色,就有必要对影响外籍文化人员社区归属感的因素加以实证研究与探索。

社区归属感的研究出现于1887年滕尼斯出版的《社区与社会》一书。早期关于社区归属感的研究多与社区心理研究融为一体,并逐步发展到以社会结构为单位的研究。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个人为单位”测量社区感的方法开辟了研究社区感的新领域和新视角。20世纪90年代以后社区归属感的研究触及到了社区情感领域。影响居民社区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根据卡萨达(Kasarda)、贾诺威茨(Janowitz)、格尔森(Gerson)、斯廷纳(Stinner)、卢恩(Loon)和高迪(Goudy)等人的研究理论,居民的社会经济地位、在社区内的居住时间、在社区内的社会关系、社区的参与程度、社区生活的满意度等与居民的社区感之间都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国内学者丘海雄(1989)、林瑞钦、刘邦富等(2000)、单菁菁(2006)、武雪婷、陈传锋等(2009)等都对社区归属感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专门研究,归纳起来认为影响居民社区归属感的主要原因有居民对社区生活条件的满意程度、社区的认同程度、在社区内的社会关系、在社区内的居住年限以及对社区活动的参与度等。

上述研究都是以国内居民为对象构建起来的,这些研究理论是否也适用于境外人员?作为驻义乌阿拉伯商人的社区归属感是否有其自身的特点?影响他们的社区归属感又有哪些因素?笔者综合各位学者的研究,大胆假设当前国际化社区存在社区归属感问题,假定驻义乌阿拉伯商人社区归属感的影响因素为社会经济地位、在社区的居住年限、在社区的社会关系、对社区的信任依恋感、在社区的活动参与程度以及对社区的生活满意度,并拟以义乌市江东街道的“联合国社区”阿拉伯居民为被试人员,探索阿拉伯商人社区归属感的结构并研究其社区归属感的影响因素,一是可以为社区国际化建设中多元文化意识的内在要求索寻新的思路,二是可以从政府构建和谐社区的角度探讨新的执政理念。

1 研究方法

1.1 被试

采用随机抽样法,笔者在义乌江东街道的几个社区——五爱小区、鸡鸣山社区等地对驻义乌的阿拉伯商人进行了实地的社区归属感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70份,回收有效问卷50份,有效率为71.4%。

1.2 研究工具

研究使用自编“社区归属感问卷调查”,共53个问题。问卷第一部分是个人情况的调查,包括一些基本的人口统计学变量以及与社区归属感有关的影响因素。问卷第二部分是社区归属感量表,量表项目来源于林瑞钦、刘邦富等(1993)编制的社区意识量表,删除语义理解可能有困难的项目并适当增加一些条目,最终确定33个描述项目。问卷第三部分是社区生活满意情况调查,采用Diener等1985年编订的生活满意度量表测量,量表包括14个项目,从环境、卫生、文化生活和物质生活等方面进行调查。

1.3 资料收集

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问卷调查,采取当场讲解、填答,当场回收的方式收集资料,调查中运用问卷与访谈相结合的方法,使用语言为英语。

从被访者的年龄、文化程度、职业以及月收入等各项指标调查结果来看基本符合本次调查所需数据,这次调查的样本在一定范围内具有代表性。

2 结果与分析

2.1 社会经济地位对社区归属感影响甚小

社会经济地位包括文化程度、职业、收入情况。有研究指出,不同的社会经济地位给居民提供了不同的社会机会和社会关系,而社会机会和社会关系的不同将影响到人们的社区归属感。根据表1可知:78%调查对象的职业为符合调研目的的驻义乌阿拉伯商人,他们的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占20%,中学(中专)占38%,大学(大专)占42%,硕士及以上无;工资水平低于1000美元的有14%,1001~1500美元的有22%,1501~2000美元的有36%,2001~2500美元的有12%,2501~3000美元的有10%,3000美元以上的有6%,比例分布较为均匀。从社会经济地位的不同与其社区归属感的相关性研究显示,不普遍存在文化程度低的社区归属感就弱或者强,收入水平高的社区归属感就强或者弱的现象,社会经济地位与社区归属感相关程度低。

2.2 在社区的居住年限与社区归属感成正相关

调查显示,被试者中有20%是刚搬来的,58%是居住了1~3年的,12%是居住了3~5年的,只有5%是居住了6年及以上的。表面看来也并不符合居住年限与社区归属感呈正相关的关系,但在问及对居住在社区的感受及“如果不得已要搬离这个社区,你是否会感觉遗憾”时,38%的居民选择会相当遗憾,而其中居住年限6年及以上的居民占此数据的90%以上。因此也可以推断居住时间越长,归属感越强,因而说在社区的居住年限与社区归属感成正相关。

2.3 在社区的社会关系不影响社区归属感

在社区社会关系的调查中,18%的调查对象与家人居住在一起,有1~2个家人的占83.3%,3~4个家人的占11.1%,5~6个家人的占5.6%,77.8%的人与家人每天都有交往,22.2%的人一周交往几次;62%的阿拉伯商人与朋友住在同一个社区,社区内有1~2个好友的占64.5%,3~4个的占22.6%,5~6个的占6.4%,6个及以上的占6.5%,61.3%的人与朋友每天都有交往,32.2%的人一周交往几次,6.5%的人一个月交往几次;72%的居民有同事在自己社区,社区里有1~2个同事的占36.1%,3~4个的占33.3%,5~6个的占25%,6个及以上的占5.6%,38.9%的人与同事每天都有交往,58.3%的人一周交往一次,2.8%的人一个月交往一次;36%的人与邻居有交往,64%的没有,交往频率一天几次的占11.1%,一周几次的占11.1%,一个月几次的占72.2%,一年几次的占5.6%;44%的人与社区组织有交往,56%则没有,交往频率一天几次的占9.1%,一个月几次的占50%,一年几次的占40.9%。他们的社会关系、社会人脉鱼龙混杂,根据对他们的访谈,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他们是有选择性的,商务往来得比较多,在社区内的社会人脉对他们影响不大。

2.4 对当地社区政府的信任及依赖度普遍较低

为检测阿拉伯居民对居住社区的信任与依赖度,笔者设计了如下问题:

①当你遇到困难或挫折时,你首先想到找谁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