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类专业就业方向范文
时间:2023-09-18 17:59:3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化学类专业就业方向,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就业方向:该专业毕业生具有宽领域工程技术适应性,就业面很广,就业率高,毕业生实践能力强,工作上手快,可以在电子信息类的相关企业中,从事电子产品的生产、经营与技术管理和开发工作。主要面向电子产品与设备的生产企业和经营单位,从事各种电子产品与设备的装配、调试、检测、应用及维修技术工作,还可以到一些企事业单位一些机电设备、通信设备及计算机控制等设备的安全运行及维护管理工作。
2、地球物理学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坚实的数理基础和较系统的地球物理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受到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基本训练,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及初步的教学、研究能力,能在科研机构、高等学校或相关的技术和行政部门从事科研、教学、技术开发和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就业方向:从事地质类专业勘查,以科研工作为主要方向,通过各种地球物理方法从事地质研究。预测自然灾害。从事工程探测类,通过地球物理方法,探测工程、建筑进行水文工程地质、城市环境与建筑基础以及地下管线铺设情况的勘查等。做相应的地球物理软件程序设计,地球物理仪器开发等工作。其他工程应用。
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系统地、较好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与应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的高级专门科学技术人才。
就业方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类专业毕业生的职业发展路线基本上有两条路线:第一类路线,纯技术路线。第二类路线,由技术转型为管理。这种转型尤为常见于计算机行业,比方说编写程序,是一项脑力劳动强度非常大的工作。就业要求即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类专业大学生应该储备的知识。
4、化学类专业,培养要求:该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化学方面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与方法,受到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的训练,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应用研究及科技管理的能力。
就业前景:化学专业为学生提供化学知识方面的职业才能,同时,还开设包括数学、物理和生物在内的辅的课程。除了使学生掌握具体科学基础知识外,该专业还培养学生具有判断力的思维、试验技术、解释观察以及清晰表达思维等能力。打算从事化学职业的学生将乐于独立工作。他们将有超出一般水平的科学和数学天赋,有用自己双手劳动,使用技术材料和操作实验的灵巧性。坚韧、耐心、好奇心、独立、创造力和关心细节是职业化学家必须具备的基本品质。
5、理科试验班专业,核心课程:数学分析、高等代数、数学与信息科学概论、程序设计、程序设计实践、数据结构、普通物理、操作系统、概率论、计算机组成原理、数理统计等共同基础课。
篇2
关键词:就业热门;专业嫁接;课程整合;电子课程;整体就业质量
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的一种能力型和就业型教育,就是俗称的“专才教育”[1]。这种专才教育对把握高等职业教育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也具一定的操作性。但在当今社会更开放、发展更迅速的情形下,这种目标定位呈现出了极大的局限性。首先,从不断发展的社会需求看,这种目标下培养出的“专才”极有可能面临就业难和转岗难的问题。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流动是通过市场调节的合理配置实现的,竞争就业和双向选择是人才市场的基本法则。一个知识面狭窄、技能单一的人,即使有较强的专业知识,但因缺乏专业间的横向渗透和伸张,在竞争中也难以占据有利位置[2]。其次,知识经济日渐凸显,高科技促使传统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发生重大变革。技术含量日益提升,产业岗位轮换频繁。越来越快的岗位变动和职业流动,需要从业者对不同岗位有更强的适应性,进而需要教育不仅要有结构性的嫁接,更应有功能的整合。如果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在多样多变的社会需求面前无动于衷或束手无策,那么高等职业教育本身的生存发展空间就会渐显萎缩[3]。
一、专业嫁接的思路
(一)专业嫁接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复合型人才和提高学生就业质量
近几年来,随着石化行业的振兴,以及机构重组、人员调整的结果,各大石化单位急需补充大量人员,尤其是成本低、能力强的高职高专类院校毕业的高技能人才[4]。以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学院的特色专业是已有57年历史的石油化工专业,近几年来,该专业的毕业生供不应求,而且就业的质量非常高,学生应该在校学习三年,一般情况下,在两学年还未结束时,几乎一半的学生已经签订了就业单位。就业是高职院校办学的导向,学院内一些非石化类专业纷纷与石化专业进行不同程度的复合嫁接,比如人文社会科学系和计算机应用科学系,专业嫁接为这些专业学生的就业确实找到了新的出路。使学生既掌握了共同的专业理论,又能在这些专业理论基础上把已形成的能力在相应的石化类职业岗位范围内发生转移,达到上岗无须过渡,转岗不必培训之目的。即专业嫁接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复合型人才和提高学生就业质量[5]。
(二)嫁接课程基本包括被嫁接专业的必备知识体系
专业嫁接的效果应该达到嫁接专业(比如文科专业、计算机应用专业)的学生必须具备被嫁接专业(如石化专业)学生应有的必备知识体系,而嫁接专业又有其自身专业的要求,如何要在有限的时间内高效、高质地实现专业嫁接,必须要对嫁接专业的课程进行较大规模的整合,嫁接课程基本包括被嫁接专业的基础、必须、实用、够用的理论实践知识。为了将文科类专业与石化专业进行嫁接,开设的嫁接课程有《实用化学基础》、《石油化工设备》、《石化专业认识实习》。理科类非石化专业与石化专业的嫁接时开设的嫁接课程有《石油化工工艺基础》、《化工技能取证》。
高职教育提倡理论教学“课件化”、实践教学“现场化”,尤其在专业嫁接过程中,为提高效率并保证嫁接的目的,更应该做到这点。我们已经为《实用化学基础》、《石油化工工艺基础》开发了适宜的电子课件,根据编写的《石化中试装置实训教程》校内讲义在学院的中试实训基地进行为期两周的现场化教学实习,完全达到了上述要求。
二、文科专业适宜的嫁接课程
开设嫁接的专业课程时,必须考虑到不同专业学生的认知能力以及基础知识的差别,必须将嫁接的课程以恰当的形式组织,以达到扩大知识面而又能够有效克服因专业性过强导致的生僻难懂,确实使非石化专业的学生通过课程的嫁接掌握石化类专业的基础知识,实现学生“以一技之长为主,兼顾多种能力”的“通才”教育目标[6]。
(一)化学课程整合
人文系的学生在高中阶段所学的化学知识非常有限,文科学生学习化学知识往往不感兴趣或学习时不得要领,《实用化学基础》电子课件涵盖了高中阶段化学中的所有重要知识点,并且对化学与材料、化学与环境、化学与健康部分进行了扩展,既是对三年高中化学的浓缩与简化,又能承接部分石化系学生所学的《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俗称四大化学)基础知识。这门综合性的课程开设一学期,40课时。化学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一门学科,40课时内还要理解掌握必要的实验技能,如果两个专业在地理位置上相距太远,比如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的人文系、石化系分别位于东、西两个校区,学生做一次实验非常不方便,在这样的教学条件下,我们开发了一套适合文科专业的《实用化学基础》电子课件,该课件有445MB,刻成一张光盘,《实用化学基础》共分九章,每章包含有:
powerpoint演示文稿。演示讲课的提纲、重要知识点、例题、习题,并将与课程有关的动画、视频进行了相应链接;
flas。模拟有机物分子构型、有机反应历程、模拟化学实验的操作步骤,使抽象的理论变得生动、活泼、易懂,可以节约用于实验的财力、人力、时间的投入而达到更好的效果;
视频。课件中有40余个精心收集、制作的视频文件,比如乙醇的生产过程、有机物的性质、石油的用途等电视片、真实录像将教学与生产过程紧密相连,除了该光盘中所含的视频,我们还有另外两张有机化学操作、无机化学实验、玻璃仪器的洗涤等教学录像改制的光盘;
图片。几百幅图片展示了环境污染、化学污染造成的可怕疾病,展示了工业生产的相关图片;展示了高分子、高科技材料,有利于建立起直观的印象,将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拉近;
例题、习题。每章都有与之配套的例题、习题,制作成word文档。已经链接到powerpoint演示文稿,独立放置可以更方便查找。
(二)工艺课程整合
文科类专业在学习一定的化学知识后,更重要的是理解并掌握一些石化产品、石化工艺、石化生产过程中的一些工艺设备的基础知识,比如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的工商企业管理(石化物流管理)、市场开发与营销(石化产品)、
应用英语(石化方向)三个专业,就开设了一门《石油化工设备》的课程,主要讲解一些石油产品、石化原料、化工单元操作及设备等知识,主要是石化专业一些应知的知识点,30课时左右就能够对石化行业有基本的了解。
(三)实践课程整合
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石化系有着雄厚的实践教学条件,实践课时比例超过了理论课时,对于嫁接石化专业的文科专业,我们专门划出一周的时间为其安排一门《石化专业认识实习》,主要内容包括:
观看安全教育录像,对石化企业生产特点、事故预防等有了直观、感性认识;
参观石化中试装置,加深理解所学的工艺知识,亲眼看到石油化工生产中的设备、装置,现场认识管线、仪表、阀门等,能够在现场摸清工艺流程;
进入化学实验室亲手做1~2个实验,认识大量现代化分析仪器、小型设备。
三、理科专业适宜的嫁接课程
(一)工艺课程整合
理科专业的学生在高中阶段有比较扎实的化学基础,在学习石化类课程时就应该扩展课程,并且适当加深深度,我们针对学院内的理科非石化专业编写了《石油化工工艺基础》教材,内容涵盖石化类专业的主干课程《化工原理》、《石油加工工艺学》、《石油化工工艺学》和《高分子化学》,按照石化类专业教学计划,以上前三门课程每门需要讲授两学期,《高分子化学》讲一学期。对于非石化类的理科专业,在进行专业嫁接时,不可能按石化类专业的教学课时进行,这样就必须在教学的内容上提炼出每门课程的最重要、最基础的知识,除了在教材的编写上下功夫,开发与之匹配的电子课程也是十分必要的,《化工原理》部分的单元过程和设备,需要通过模型、照片、动画、视频等形式展现,常规教学中还需要实验、仿真、实训,在不足20课时情况下,大致将《化工原理》主要的精髓学完,必须借助于多媒体的电子课件,在《石油化工工艺基础》课件中,收集了有关泵、换热器、精馏塔、吸收塔等大量的动画、视频、照片,用于教学的效果非常突出。《石油加工工艺学》、《石油化工工艺学》要讲解很多装置的工艺流程,常规教学利用布质或纸质挂图,在《石油化工工艺基础》课件中,流程以动画或图片实现,教和学的过程变得轻松,教和学的内容也得到极大的扩充。
(二)职业技能取证
非石化类理科专业,比如我院的计算机应用技术(过程控制)专门开设了《化工总控工技能取证》课程,课程标准与石化专业学生一样,参加统一的取证培训和考试,通过2周(60学时)的强化训练,让其掌握化工总控工中级工应知应会的理论实践知识,通过理论考试和上机仿真操作。
四、专业嫁接的效果
(一)嫁接课程教学效果
《实用化学基础》电子课程于2004年秋季用于教学,连续使用了7年,在教学过程中经多位老师的不断补充、完善,教学效果与常规手段相比,大大提高了效率,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件中丰富的课外知识激发学生运用网络查找资料,写出有价值的小论文,并且在化学专题演讲中表现出较高的水平,这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是难以达到的。
《石油化工工艺基础》课件于2005年秋季用于教学,多个教师在开设该门课程的10余个班内试用,从老师的反馈和课堂上同学的反应来看,采用电子课件授课与常规的教学相比,效率和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讲课的容量得到极大的扩充,而没有给学生带来负担,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自然而然地学会了许多石化专业的知识,使学生既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又有较强的就业弹性和广泛的适应性,真正达到了专业嫁接的目的。
(二)嫁接专业就业效果
根据本校招生就业办公网显示的石化专业以及嫁接石化类课程专业的就业情况,可以看出嫁接石化类课程的理科专业有油气储运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过程控制),文科专业有市场开发与营销(油料储运)、市场开发与营销(石化产品)、工商企业管理(石化物流管理)、应用英语(石化方向),越来越多的专业开始与学院的特色专业进行嫁接,且嫁接的程度越来越大。这些专业尤其是文科类专业,在嫁接石化类课程前,就业形势并不乐观,嫁接后就业质量明显提高。
参考文献:
[1] 祝士明.高职教育专业质量保障体系的研究[D].天津大
学,2006.
[2] 裴建平.有关高职课程设置问题的几点看法[J].职业技
术教育(教学版),2006,27(2):26-27.
[3] 李晓.浅议高职教育课程体系改革[J].南方论刊,2009,
(10):95-97.
[4] 荣志远.区域人才资源开发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D].兰州大学,2007.
[5] 王前新.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发展战略研究[D].华中科技
大学,2004.
篇3
关键词:需求导向;公共管理专业;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7)01-0182-03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公共领域问题越来越复杂,公共管理涉及面越来越广。环境污染与环境安全、药品食品安全、公共卫生、国土开发与安全、网络信息安全、城市公共交通等公共问题日益凸现,公共管理领域亟须既懂技术,又懂公共管理的高级专业管理人才。而我国高校公共管理类专业重“理论”轻“实践”,重“管理”轻“技术”的局面并没有根本改变。构建公共管理类本科专业跨学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公共管理类本科专业建设亟须解决的重大难题。
国外对公共管理类本科专业跨学科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相关问题的研究相对比较成熟。美国的许多大学十多年前已先后在公共管理类本科专业中,开设了医疗健康卫生、环境保护与环境安全、国土开发与安全、食品安全、城市交通、网络信息技术等领域工科课程群,制定了比较完整的培养体系,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美国公共管理类本科专业跨学科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掀起了全球公共管理类本科教育从重“理论”轻“实践”转向“管理”+“技术”并重的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改革浪潮。
从已检索到的文献看,国内一些高校已经展开了试点,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我国学者卢晓东、宋鑫(2002年)等人以北京大学管、工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为例,李雪强(2010年)等人以南昌航空大学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现“管”“ 工”学科交叉、联合培养为例,秦建成(2013年)以重庆理工大学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为例,对公共管理类本科专业跨学科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展开了初步探讨。公管类与工科类两大学科之间跨度较大,依托这些成熟的传统学科群,实现公共管理类本科专业跨学科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诸多理论与实践问题,还处于探索阶段。因此,还需进一步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展开深入、系统探究。
一、公共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困境
1.人才培养偏离社会需求
公共管理专业本身一直强调复合型人才培养,其覆盖了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与法学等广泛的学科知识,但往往给人留下“大杂烩” “广而不精”的印象,甚至被称为“万金油”专业。随着公共领域日趋复杂,过分偏重人文社科专业知识而轻“技术”的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模式,越来越难以满足社会的需要。目前我国各类公共部门每年对管理类人员的需求,并不仅限于公共管理类专业,工科与文科其他专业对公共管理专业有较强的替代性,这加剧了工科、文科其他专业与公共管理专业的竞争。随着公共管理问题越来越复杂,公共部门对专业人才需求也呈现多样化的特征。因此,公共部门并非只有公共管理专业才能进入,非公共管理专业特别是技术性强的专业,在公共部门招聘中占有较高的比例。以湖北省为例,从最近几年湖北省各级公共部门招聘专业来看,公共部门对“技术”+“管理”型人才的需求呈逐年上升趋势。据公开信息来看,湖北省内高校已开设的公共管理类专业,除了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与个别院校的城市管理专业外,绝大多数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设置还是单纯强调以“管理”为导向。通过走访、调查武汉市一些用人单位,发现对外公开招聘的很多工作岗位都带有较强的技术性。对于单纯的只需具备公共管理专业知识的岗位而言,由于 “进入壁垒”比较低,用人单位内部即可以解决,不需要对外公开招聘。可以看出,我国现有的公共管理学科的单纯只重“管理”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越来越难以满足社会对公共管理人才的需求,这是造成近年来公共管理类本科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因此,公共管理类本科专业跨学科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已经成为公共管理专业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
2.专业定位模糊、特色不明显
公共部门涉及领域比较广,这就要求在“通才”的基础上培养“专才”。事实上,很多高校公共管理专业在课程设置上往往是全而不专,专业定位模糊、特色不明显,过分强调 “通才”,而忽略了“通才”基础上技术型“专才”的培养。公共管理下设的二级学科专业除了劳动与社会保障、土地资源管理外,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城市管理三个专业一直被认为专业定位不准,专业没有特色。因就业率不高,在很多地区甚至被警示为限招的“黄牌”专业。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专业定位模糊,特色不明显。通过对比发现,绝大多数院校行政管理与公共事业管理两专业在课程设置、专业特色、师资结构等方面几乎没有明显的区别,专业界线模糊,也没有明确专业方向与自己的专业特色,甚至有的学校将“公务员”作为这两个专业的专业方向。学校自身的学科平台、学科优势与师资结构决定了一个专业的特色。从成本角度看,公共管理类专业办学成本明显低于理工、医学类专业办学成本,加上教师的专业进入门槛低,20世纪末我国大批综合性大学、理工院校与农、林、医、师范等专业院校都纷纷开设了公共管理类专业。很多院校一直享受着招生政策的“福利”,并没有下大力气结合学校的优势加大投入、狠抓专业建设,导致公共管理类专业特色不明显,专业定位比较模糊。具体表现在公共管理专业过分注重专业理论知识,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法学等学科知识模块较齐全,但整个专业既没有明确的专业方向,也没有特色:学生什么都学,实际上什么都不会。即使有些学校确立了专业方向,但专业方向很少结合社会需求的变化而动态调整。很多高校公共管理专业的师资结构多年没有变化,十几年来还是那些专业教师。从专业结构看,很多学校公共管理专业的师资队伍多数以公共管理专业、政治学专业、社会学专业为主。这种过于偏文科且长期固化的专业师资结构,既加剧了公共管理专业缺少特色、专业方向不明确的惯性,又导致了公共管理专业长期以来重“理论”轻“技术”的局面。因此,构建符合社会需要的既“懂管理”又“懂技术”的高级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创建方向明确、特色鲜明的公共管理品牌专业,需要结合学校自身的优势学科、整合校内资源,调整公共管理专业的师资结构。
3.重理论、轻实践
重理论、轻实践,一直是公共管理专业发展中存在的弊端,多年来难以改变。因为公共管理活动复杂、涉及领域较广,带有较强的政治性与政策性,并且很多时候涉及敏感的事项,导致公共管理专业学生缺乏足够的公共管理实践,这无疑影响到公共管理专业学生实践技能的提高。长期以来,公共管理部门对人才的需求与高校对公共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两者之间一直是相互脱节的。作为公共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机构,高校并不清楚公共部门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专业管理人才,需要具备哪些专业技能。通过走访调查武汉市开设公共管理专业的部分院校,发现很多公共管理专业并没有与本专业相一致的实践、实训基地。很多公共部门依靠财政拨款或行政垄断,都有充足的经费来源,并且福利待遇好,即使是暂时缺人,都是通过内部消化,不愿意接收公共专业学生实习、实训。因没有充足的专业实习基地,很多学校在公共管理专业建设实践中,过分注重专业理论的课堂教学,而忽视了专业实践。公共管理专业实训基地的缺乏和实践教学环节的不足,导致了公共管理专业学生并不能接受比较系统的公共管理专业技能炼,专业技能难以提高,专业分析能力与动手能力明显较弱。
4.学科发展被边缘化
现在很多高校都是根据不同专业的报考率与就业率来分配各类教学资源。最近几年公共部门改革,人员招聘实行“凡进必考”, 这些因素导致了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城市管理三个专业毕业生进入公共部门就业的难度越来越大,除了少数考研与自主创业外,大量公共管理专业学生毕业后,并未能进入公共部门就业,无疑影响了公共管理专业的报考率。即使部分学生进入企业就业,相比其他专业而言,报酬并不算高。而公管专业毕业生大学四年所学的专业知识在企业很难发挥用武之地,而对于工作过程中所必需的专业知识又知之甚少,对工商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还得从头学习。这种情形无论是对学生、还是对政府与高校而言,都是浪费资源。公共管理专业就业难,加剧了招生难,这两者又促使公共管理专业在师资配置与教学经费分配等方面得不到应有的支持,这又限制了公共管理专业的进一步发展。结合对武汉地区高校公共管理专业的调查,公共管理专业普遍存在招生难、就业难的现象。在很多院校,公共管理专业几乎成了弱势专业。
二、需求导向的公共管理类专业跨学科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培养需求导向的公共管理专业跨学科应用型人才,需要教育主管部门、高校及用人单位三方协同配合。作为人才培养、输出的高校,应发挥主导作用。对教育主管部门而言,应实行严格的专业准入制度。制订并细化专业评估指标,根据专业特色、社会声誉、师资力量与专业结构、学生的就业率等因素,组织第三方专业的教育评估机构对现有已开办的公共管理专业进行严格专业评估,不达标的实行停招,淘汰没有专业特色、就业率低的公共管理专业,动态调整公共管理专业的录取比例,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限制增设公共管理专业。对用人单位而言,应全面公布对公共管理专业人才的素质、技能要求,高校根据用人单位的需求实行“订单式”培养。对于培养单位而言,应从突出专业特色、课程体系的重构、实践教学环节的整合、师资专业结构优化和经费保障等方面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高级公共管理专业人才。以武汉工程大学为例,构建公共管理类本科专业跨学科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对策有以下几点。
1.结合学校优势,突出专业特色,明确专业方向
武汉工程大学以工科见长,其中环境工程、应用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等专业是学校优势学科,在国内地方高校中有较高的知名度与影响力。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创办于2002年,专业方向先后经历了几次大的调整,但就业率与报考率并不理想。在结合本校的学科优势,经过对湖北省各层级环保、水资源管理部门人才需求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并借鉴国内公共管理专业社会声誉度好、就业率较高院校的经验,2014年5月对本专业的专业方向、课程设置与师资结构等方面进行了优化,将专业方向调整为生态环境保护与水资源管理。调整后的专业建设主要是依托本校工科背景、化工行业特色优势及湖北省人文社科重点基地――“企业与环境协调发展研究中心”作为学科平台,与省、市、乡镇资源、环境管理部门合作,主要为环境保护与水资源管理部门培养高级管理人才。经过调整,实现文理交叉,“管” “工”结合,培养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复合型应用人才。专业方向与课程模块重新调整后,经过广泛的宣传,本专业的报考率连续两年在全校各专业中居于前列,还有一部分其他专业的新生进校后,申请要求调剂到该专业。
2.跨学科课程体系重构
专业特色与专业方向要求有课程体系支撑。构建公共管理本科专业跨学科课程体系,实现“管”“工”无缝对接,“文”“ 理”交融,需要重组课程模块,优化培养方案。因此,在专业培养方案设计上,设计了两个高度相关的专业方向,供学生进入大二下学期后,根据自己的专业背景与兴趣进行选择,并按照专业方向的选择情况,进行小班教学。在课程优化方面,围绕“管理”+“技术”相融合,精简、压缩公共管理类重复性课程。例如,将原培养计划中的管理学原理、公共管理学、行政管理学、公共事业管理等课程,精简为只开设管理学原理、公共管理学;将公共财政学、公共经济学两门重复性的课程,调整为只开一门;将组织行为学、管理心理学两门重复性的课程,调整为只开一门;将管理定量分析、统计学、计量经济学,调整为只开设统计学与计量经济学;将社会保障学改为社会保险与精算;将课程设置偏向于公共部门实际应用,如将原来的人力资源管理改为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删除“专业进入门槛低”且过于宏观的课程如社会学、政治学、行政学等,将这些课程列为学生课后自学课程。在课程优化方面,专业基础课中增开环境经济学、水资源经济学、生态学、环境检测、环境化学、物理化学等课程。在专业方向课设置上,开设环境保护与水资源管理相关的课程。总的课程体系如下:公共管理类通识课程+1/2公共管理类专业基础课+1/2环境工程类的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所有的课程都安排在第1-6学期。其中,第1-3学期安排通识课程教学,第4-6学期安排专业基础课程教学,第7-8学期为实践教学环节。另外,为保障后期教学的顺利开展,招生时该专业全部招收理科学生,并适当降低录取分数线。
3.整合实践教学环节
构建“管”“工”结合的跨学科课程体系,培养公共管理本科跨学科复合应用型人才,需要整合实践教学环节,推动专业建设改革创新,并全方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应用能力,才能更好适应经济全球化、适应社会对高级管理人才的需要。所以,突出办学特色、优化培养方案还需要整合实践教学环节。在武汉工程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培养方案的调整过程中,在重构、优化课程体系模块的同时,还整合并实施了多元化的实践教学环节。整个第7学期不再开设专业课,全部安排专业践教学环节,如社会调查(2周)、学年论文(3周)、专业技能实训上机模拟(3周)、专业实习(8周)与认知实习(1周),整个第8学期是毕业生的毕业设计环节。第7学期的社会调查、学年论文与第8学期的毕业论文,三者构建有机联系的整体。社会调查主要是围绕资源与环境保护,通过实地调查,获取相关数据资料撰写研究报告,为毕业论文的研究提供实证支持。学年论文的任务主要是查找以资源与环境保护为主题的相关文献,撰写文献综述与小论文,为毕业论文的开题与撰写做准备。
为保障实习生有专业对口的实习单位进行专业实习,学校实现了“校府”合作,与省、地、市县等环保部门及水资源管理部门签订了合作协议,共建了一系列的专业实习基地。学校也增加投入先后采购了一批教学软件,兴建了公共管理专业电子政务实验室、公共管理专业技能模拟实验室、环境管理与资源保护模拟实验室,并同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共同组建了化学实验室。为了改变过去“重理论”“ 轻实践”的弊端,新的培养方案中,除了整合原有的实践教学环节外,还增设了与课堂教学内容相一致的实验课程,如社会保险管理模拟、公共经济管理模拟、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模拟、计量经济学EVIEWS软件应用等上机操作的实训内容。
4.构建新的评价体系
应构建注重过程评价和多元化评价的指标体系,充分重视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培养的评价体系,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个性发展的评价,改变过去只注重结果评价和单一评价标准的传统做法。新的评价体系需要结合公共管理本科专业跨学科应用人才模式的调整与优化,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王欢芳,徐金燕.破解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就业困境――高校、政府、社会三维视角分析[J].未来与发展,2011(5).
[2]郭红玲.中外公共管理教育比较分析[J].公共管理评论,2012(2).
[3]龚会莲.中美公共管理类本科课程设置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J].西北人文科学评论,2012(10).
[4]秦建成.地方工科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学体系跨学科改革――以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为例[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1).
篇4
一、课程设置
大学和高职院校对药学类专业化学实验教学课程体系都进行了相应改革,其共同方向为打破不同专业实验的界限,根据课程的基础性特点,把传统的无机、有机、分析和物理四大化学融为一体,构建一体化的化学实验教学体系。整合后的教学体系包含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三类,内容设置循序渐进,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能力进行训练。另外,化学实验的内容的选择更加环保人性,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和人体健康的危害。大学和高职药学类专业化学实验教学的差别主要体现在培养学生能力的侧重方面,这也反映出两者培养目的的不同。大学化学实验教学课程设置原则为“确保基础,更新内容,突出应用,反映前沿”。
课程设置上强调基础实验技能的同时,以科学研究为内容导向,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综合素质以及从事创新性科学研究的能力,为培养高层次人才打好基础。为服务于教学目标,大学化学实验类型多以综合性与设计性实验为主。高职药学类专业化学实验教学按照“需用为准,够用为度,应用为先”的基本原则,以企业需求的技能为导向,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让学生掌握专业所需的化学实验及应用的基础操作和基本技能,毕业后直接上岗就业。为强化实用性与技能性,高职化学实验倾向于基础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类。
二、教学设置
教学设置中一个主要问题是教师在整个教学程中所起的作用。由于学生知识层次和学习能动性较好,加之学生有较多课余时间预习和复习,大学化学实验中教师只负责引导,学生成为主体,有的大学化学探索引入了开放式实验,从选择实验内容到进行实验过程,最后完成实验求得结论,甚至是实验的准备过程,全部由学生参与并主导,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实验热情,大大提高了大学生从事实验和科研的兴趣。高职化学实验教学强调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所以要求通过基本操作的规范化反复训练,熟练掌握实验技能。为了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教师甚至需要手把手的给学生讲解演示,教师在整个化学实验教学中占据着较为主导的地位。
另一方面,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大学与高职院校的化学实验开始由瓶瓶罐罐走向屏幕和虚拟空间。多媒体电子教案、实验视频录像以及完全由电脑虚拟的仿真实验室无疑是化学实验教学的一大新发展,虽然它们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大学化学实验硬件平台,但作为化学实验的辅助教学手段越来越受到大学和高职院校的重视。
篇5
关键词:生物工程;教学改革;生物产业;就业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3-0042-03
生物工程是由微生物学、化学、生物化学、化学工程和信息科学等相互交叉结合而成的一门新兴、复合型的交叉学科。教育部2011年公布的普通高等学校专业目录中,将生物工程、轻工生物技术和生物制药等专业都归并为生物工程专业,并升级为一级学科。据统计,2003年开设该专业的高校为165所,随着生物技术热,到2013年增加到231所。但在实际的学科建设和教学设计中,由于办学基础、办学理念存在差异,各高校的生物工程专业具有不同的特点,办学质量也存在较大差异。该专业主要培养掌握生物技术及其产业化的科学原理、工艺技术过程和工程设计等基础理论、基本技能,能在生物技术与工程领域从事设计、生产、管理和新技术研究、新产品开发的工程技术人才。
目前,我国每年生物工程类专业毕业生约6万人,由于人数的迅速增多,以及我国生物产业发展水平较低,再加上专业的局限性和一些教育形式的缺陷,造成生物工程类专业毕业生的暂时性过剩现象,增加大学生就业压力。《2012年大学生就业报告》则将生物工程专业列为“红牌”警告10大专业之一,这也使部分生物工程类大学生从大一开始就对学习和未来出路产生焦虑,并产生心理负担,这也给本科教育提出新问题。部分高校通过修订大学培养方向促进就业,有提出加强实践教学、自主创业、产学研合作等方式实现促进就业。本文根据作者在无锡国家高新区挂职工作经历、国内多个生物科技园区调研和在江南大学的研究生招生教学经验,就目前我国生物产业发展、生物工程类专业大学生就业分析的角度出发,探讨新形式下我国生物工程类专业教学改革的方向。
一、我国生物产业发展现状
国家“十二五”战略新兴产业规划把生物技术与新医药列为7个重点发展领域之一。生物技术对解决人类面临的人口、健康、粮食、能源、环境等主要问题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生物产业包括: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制造、生物能源、生物环保和生物服务,将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目前,许多省、直辖市、地方城市也纷纷制定各自的生物医药的发展计划,并大力发展专业化的高科技园区,比如北京中关村生物医药园、上海张江生物医药基地、武汉光谷生物城、苏州纳米园和无锡国家生命科技园等,这些园区地处发达区域以吸引大批高科技人才进行创业和就业。生物技术产业由于进入门槛高,投资大周期长,技术更新快,国内外交流频繁,因此大部分生物产业分布东部沿海发达地区。
生物技术是中国与发达国家差距相对较小的高技术领域,我国政府也高度重视,从国家层面每年的973、863和国家自然基金等投入研发近百亿资金。美国2009年生物医药公司就投入研发653亿美元,而中国的生物医药企业规模小,投入研发资金规模较小,主要还是靠政府投入,因此相比之下我国对生物科技的研发投入资金较少。另外,我国的生物技术产业技术创新力不足,特别是一些高利润的生物药被国外大公司垄断,而我国企业和研究单位只能进行仿制,存在知识产权冲突问题。从工业生物技术产业发展来看,高污染、高能耗的发酵产业难以为继,比较典型例子就是谷氨酸(味精)企业大量关闭,一些高能耗、利润低的产业大量搬迁到内蒙古和新疆、东北等人口密度低、煤炭丰富地区;将来新建生物企业所需环境处理设施和运营成本占产品成本较大比重,需要考虑技术升级如清洁生产工艺。另外,一些低利润的生物产业如青霉素、维生素c等遭到欧美的反倾销抵制;在中国,对肉类需要造成大量粮食需求,一些以粮食为原料的低附加值发酵产品面临淘汰,例如中国禁用粮食生产燃料酒精。对于传统酿造产业,啤酒在中国已经接近饱和且全部采用自动化生产,白酒也是传统工艺且主要靠营销,此类行业招聘人才将减少;而未来,葡萄酒产业在中国将会有很好发展势头,对专业人才需要有增大趋势。对于酱油、醋等发酵调味品,由于近年餐饮业发展,该行业也增长迅速。
二、我国生物工程类专业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分析
生物产业的发展决定了大学生的就业情况。2013年,哈尔滨工业大学对生物工程类的就业进行调查,该类专业就业面一般,工作对口度一般;起薪低,为2495元,在92个专业中排名倒数第四,而且调查发现跳槽对薪酬涨幅影响一般,五年后收入低,综合满意度低。就业的行业主要分布在卫生医疗、耐用消费品、学术科研、教育培训等,就业地区主要分布在东部南部沿海发达省份、北京、东三省、湖北和四川。
生物工程类专业曾经是高考的热门,但是由于该行业投入大、周期长,我国生物产业还处于较低发展阶段,也因此给大学生的就业带来困难。调查发现大一的新生都为将来发愁,开始考虑个人的出路,包括:出国、考研、考公务员等;更有甚者,一些二本院校的大学生从大二就开始复习考研,父母也对读此专业的孩子将来就业发愁。对于研究生,只有少量的硕士毕业生进入企业的研发岗位,而大多数国内外高校生物工程类的毕业博士生几乎都是进入高校和研究所。名牌大学的许多毕业生大多选择去国外发达国家进行深造,造成人才的流失。在国内就业的,生物工程类毕业生的就业去向包括:医药、食品、环保、商检等部门中生物产品的技术开发、工程设计、生产管理及产品性能检测分析等工作,本科生直接从事科研方面工作的较少,部分毕业生转向其他行业,部分从事相关专业的下游技术工作。
三、高校生物工程专业大学生的教学改革思考
大学的教育就是为社会培养合适的人才。生物技术产业的创新发展需要专业人才,高等学校的课程改革也要适应行业的发展和起到引领作用。我国有众多高校开设生物工程类专业,通过比较课程理论体系发现,大部分高校包含: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和选修课,其中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都差不多。不同的高校由于研究背景的不同,专业课和选修课差别比较大。比如,河南工业大学的专业课开设:生物工程设备、酿酒工艺学、氨基酸工艺学、分离工程、环境生物技术等;南京工业大学开设:生物反应工程、生物分离工程、发酵工程设计、生物工艺学等;江南大学开设:酿酒工艺学、微生物育种、生化工程、生物下游技术、发酵设备与工厂设计等。此外,各个高校还开设各种选修课,让大学生了解生物工程各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术。
从目前产业发展和就业分析,生物工程类毕业生主要覆盖在生物医药、生物制造、生物农业和生物能源等,而生物环保则有相关的环境工程专业。关于课程的设置,各个高校也根据自己特点进行区域特色开设,比如江南大学以传统发酵为基础,设有酿酒工艺、氨基酸工艺和酒精工艺学等专业课,中南大学生物工程是以生物冶金为方向,而华中农业大学是以微生物和农业为方向。另外,比如广西大学开展区域特色型大学生物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改革,合理地安排好涉及生物工程的上、中、下游技术的课程,并重视学生实践技能的训练,取得良好的效果。
从2012年开始,教育部开展“卓越工程师计划”,诸多高校的生物工程专业也参加该计划。该计划的培养目标是:面向生物工业界的未来发展需求,采用学校与企业联合培养模式,通过在校的理论学习和在企业的实践学习,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培养造就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扎实生物学和工程学基础,生物工程专业系统知识和专门技能,以及实际工程应用能力,擅长发现并解决生物技术产业化过程中的关键技术、提高生物工程产业国际竞争力、引领生物工程学科发展的高质量创新型生物工程技术人才。从实践看来,该计划有利于促进教学和学生全面发展,多了解企业发展运行,与社会对接;但是,由于生物企业的行业特点,对其核心技术采取保密措施,大学生难以接触生产和研发的一线车间。
针对目前生物产业发展还在起步阶段、生物工程专业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问题,从大学教育的目的和理念出发,生物工程专业教学可以做一些调整:(1)传统发酵已经很难吸引大量生物工程专业大学生就业,比如氨基酸工艺学、有机酸工艺学、酒精工艺学等可以合并成一门课程,而酿酒工艺学则还应加入动手实践和品酒知识,以满足目前社会要求向上发展趋势。(2)针对生物医药发展的趋势,开设生物制药、细胞工程、基因工程、酶工程和代谢工程等研究生阶段所需的专业知识,可采取短课时或合并课程,进行普及性的教学。(3)从上游的基因改造、育种,中游的生化工艺,到下游的分离,都合理安排实验课程,让学生从感性的直接接触过程强化专业学习和动手技能。比如江南大学的生物工程专业学生大三就开设选导师,大四整个学年都在实验室做相关毕业课题。(4)鼓励大学生自主提出创新研究课题,通过竞赛给予资金支持、导师指导和实验设施。通过实践参与课题,感性地促进大学生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吸收。
为了增强大学生对社会的适应力,促进就业和行业发展,一些文科经济类课程的开设也是必要的,但是不适合占太多学时。比如,开设生物行业法,包括合同法、环境法、知识产权法、劳动社会保障法、生物伦理与生物安全,开设综合学科,包括交际学、谈判学、心理学和压力管理等。另外,要求知名专家教授和企业家到学校为大学生做报告,以了解行业科研状态和生物产业发展现状,开阔大学生视野,培养其兴趣,使其在就业时候能做出更好的选择,这样大学生能够脚踏实地地工作。
四、结论
我国的生物产业也正沿着“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金融借贷为支撑,社会集资作为补充”的健康方向发展,生物工程正在将越来越多实验室中的生物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同时高等学校生物工程专业通过自身教学改革和调整,使大学生更具有创新力和对行业的热爱,并积极提高大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扩大就业面选择范围。随着生物经济的不断发展,生物工程技术研究和开发将成为本世纪最具潜力的职业之一。
参考文献:
[1]卢碧林,张敏,毛治超,赵红静.生物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与实践研究[J].高教论坛,2006,8(4).
[2]胡廷章,胡宗利,涂昀,王贵学.加强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应用型生物工程人才[J].教育教学论坛,2010,(2).
[3]赵辉,凌宏志,王葳,韩晓云,吴国峰.高校生物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和课程体系改革的探索[J].黑河学刊,2013,(01).
[4]庞宗文,阎欲晓,刘海东,白先放,冯家勋.区域特色研究型大学生物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实践研究[J].轻工科技,2012,(04).
[5]张荣珍,饶志明,堵国,成徐岩.江南大学生物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实验基地巡礼[J].中国轻工教育,2009,(2).
篇6
关键词:环境科学概论;课程;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6-0082-03
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是在知识经济蓬勃发展、市场经济和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不断深化的形势下,给高等教育改革提出的崭新课题。“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多样化,人的发展对教育需求多样化”,因此,高等教育应该走多样化人才培养的道路。环境类专业是一门多学科交叉、涉及面广泛的新兴学科,由于不同高等院校的发展理念与原始基础的差异,使得环境类专业在各个高校的专业课程设置、培养模式及培养目标的侧重点上有较大差别。很长时间以来,各高校环境类专业的人才培养大多强调根据自身特点,结合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培养具有特色的环境专项技术人才。但是,目前国家教育部对环境类专业培养方案中强调培养多层次、多规格、多方向的环境类复合型人才,并将人才知识结构定位为厚基础、宽口径、全目标培养、有限目标发展;使学生理论基础扎实、知识面广泛、高素质、有创新意识;学生毕业后具有从事环境治理、环境监测、环境评价、环境设备研发和环境工程管理以及环境工程教学与科研等方面的工作能力。然而就目前环境类专业人才培养的教育现状和教育背景而言,远远不能满足国家和社会对环境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的需求。本文就环境类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实施环境类本科专业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意义及措施。
一、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需求分析
从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规格上打破传统的教育模式,多样化人才培养已成为了国内许多高校的共同面临的问题和改革目标;尽管各高校自身的实际情况存在着差异,但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总体趋势是向着多样化方向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社会经济飞速发展需要多样化人才。在多元化发展的时代,社会对人才的评价标准是多目标、多样化、多标准、多规格的。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高等教育国际化、人才竞争全球化,以及我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多种经济形式并存等现状,要求高等教育培养出适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多样化人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社会需求、办学理念、教育对象、办学机构等多样化格局正在形成,高等教育必须尽可能多地来满足人们对接受不同教育的需求,满足社会各行业对人才多方向、多层次、多类型的需求。因此,必须加速推进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满足社会对高等教育人才的多样化需求。
2.科学技术的腾飞需要多样化人才。随着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社会分工更加明确和具体,许多崭新的职业大量涌现出来,因此,需要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适时改进和变化:一是适应学科交叉、渗透、综合化、多样化的发展;二是高新技术对教育理念、教育内容及方法等方面的影响。在持续创新的高动态知识经济背景下,根据人才发展的需要,应有一个系统的、科学的、全面综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应体现多元化的发展1]。
3.多样化人才适应就业制度改革。目前高校毕业生普遍就业困难,但是许多企事业单位又急需大量应用技术型人才,两者之间形成鲜明的对比。大学生就业和择业制度、理念以及范围发生了较大变化;企业规模大小不同、科技水平和不同岗位的差异,对高等教育提出了如何适应和满足社会各方面的人才需求等问题。在人才交流市场上,用人单位的人才选择原则、性质和构成的多样化,不少新兴产业需求的人才是跨行业、跨学科的,如外资企业、三资企业、国营企业、民营企业等;形成了社会对多样化人才的需求。目前即使是同一学科专业的毕业生,既要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共性需求,也要能满足用人单位对人才的个性需求。另外,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和认可也在发生着变化,文凭价值的唯一性在逐渐下降,用人单位的科学性逐渐提高,全面考察能力及素质、根据岗位的需要寻找合适人才的意识逐渐加强,这既是对多样化人才培养提出的要求,也适应了多样化人才培养的改革[2]。
4.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促进了人才多样化培养。高校管理体制和体系的改革,社会力量兴办高等院校,高教改革不断深化,高等教育大众化等,都使得高等院校面临着新的挑战和竞争压力。各种新兴学科建设、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等的巨大变化,主要就是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多样化人才需求。另外,高校既要努力做到教学计划、学科建设、专业设置、专业方向等的多样化,还要努力在人才培养方案、目标、层次、规格上实现多样化立体办学。因此,解决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规格单一、僵化和缺乏实用的模式,构建科学的、符合时代需求的人才培养多样化模式迫在眉睫。
5.学生的成长需要多样化人才培养。大众化高等教育形势下,高校生源质量和来源发生了较大变化,如新生教育基础差距较大、新生来源区域范围扩充等;学生知识基础与文化素质发生了变化,如外语、计算机水平普遍提高,但实践动手能力下降;学生在校学习方式、态度的变化,如参加课外活动、勤工俭学、上网交流等。根据高校生源复杂多样、毕业生去向范围的多样化,人才培养的模式和层次也需要多样化,在教学改革中按照不同需求和层次改革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学生的个性和特色发展,提高学生自主性、能动性。
二、环境类专业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环境科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专业教育应该以培养“综合型和复合型”人才为主,注重基础教育、适当拓宽学生知识面,让学生在获得扎实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尽可能全方位、多方面发展。这样才能与市场经济的需求适应,既有利于学生择业,也有利于学生进一步深造。环境类专业人才必须具备环境管理、环境污染防治、环境规划和评价、建筑给排水、排污管道设计、流体力学、环境工程施工、环境仪器设备的使用和研发等多方面的专业基本知识。因此各高校环境类专业教学应该注重能力培养,加强素质教育,不断完善教学管理机制,满足环境类专业多样化人才培养的需求。
1.培养宽厚型环境类专业技术人才。环境类专业可以实行“以大类招生,按专业分流”的原则,实施“1+2+1”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即一年级学习全校性公共课,二、三年级设置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专业实践教学、综合性课程和科技创新活动,四年级全面参与生产实践,特别是可以结合导师课题,选择毕业论文和设计的内容;另外,可以灵活安排实行主辅修制,鼓励学生在学好主导专业的同时,拓展辅修第二专业知识;按环境类专业大类设置基本统一的专业基础教育和学科基础教育,专业教育阶段设置若干专业方向课程。通过优化课程内容和教学计划、参与教师科研和生产实践,运用大量的创业实证启发学生,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适应性强、创新性强的宽厚型环境类专业人才。
2.全方位培养,提高环境类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要使环境类学科的毕业生有更强的适应性和高素质,首先必须加强和充实厚重的专业基础知识,同时拓宽专业知识面,尤其在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的设置上,力争做到使学生具有扎实和丰富的专业基础知识。努力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加学生面向和解决生产实际中出现的环境问题的能力。打破传统的专业教学的时间、体制和规范,组织多种教学活动和教学改革。加强课程设置与教学理论研究,强化学生对本专业全范围多渠道的基础培养。其次是实行灵活的开放式教学计划和管理,实行有目的有弹性的学分制改革,营造良好和丰富的教学环境,培养学生兴趣,实现学生自主能动的学习理念和态度,使学生高效地达到既定的学习目标。学生可以根据专业培养计划自主选课,允许跨学科、跨专业选课,对已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经一定考核后可免听或免试。
3.建立多样化课程体系。目前,我国高校环境类专业普遍存在选修课程所占比例较小或开设时间不合理等缺点,导致环境类专业的学生所学课程单一僵化,极大地制约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与能力和素质培养。优化课程体系,能够培养适应多行业、多方向工作需求的“一专多能型”高素质人才,努力建设灵活多样的课程体系。灵活进行专业课程设置,以使本校的学生具有鲜明特色。多样性课程设置即体现了多样的培养目标,丰富的课程体系,塑造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人才,以适应学生个性差异和潜能差异的需要,也反映了不同的专业教学方向和重点。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及自身特色、结合经济发展的需求,灵活地设置专业教学重点和方向,制订柔性结构的多样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计划。学生毕业后所从事的工作并不是单一方向,其他相关的专业知识都会涉及。课程设置过于僵化和单一,知识面过窄,即不利于学生的就业和个性发展,也不利于学生拓宽思路和创新精神培养。很多环境类专业毕业生发现,很多课时量很大的理论知识在工作后用处并不大,而在实际工作中常用的一些知识课程和课时都很少。因此需要加强环境类专业课程整合与重组,突出环境专业重点课程。多设选修课,扩大选课的自由度。课程设置既要保持学科体系,又要让学生自由的灵活选择,使其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激励其潜能发挥到最大3]。
4.积极开展产学研办学,构建多样化的实践教学体系。坚持理论教育与社会生产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把实践教学作为人才培养规划的重点,与用人单位和各类环境机构建立长期广泛的联系;毕业设计和论文从解决社会实际问题出发,建立产学研教学实验基地。促进产学研良性互动循环,专业教师参加科学研究、产业和产品开发以及环境管理,并将最新研究成果与科技动态反馈到课堂教学上,使课堂教学内容延伸到科研和实际工作中,及时更新和充实教学内容;学生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参与科研与生产单位的实际工作,优化学生的实践教学内容,增强其社会实践能力。同时,学生可以自由选择毕业设计和论文的方向与内容,并且围绕这些研究方向与内容选修相应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1世纪环境类专业高等教育的改革应朝着宽基础、大专业以及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培养的方向努力。环境类专业属于综合性新兴学科,对多样化专业人才的需求尤其迫切,各高校应积极探索环境类专业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以期为我国环保事业输送高质量的综合型和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刘志宏.科技创新人才多元化培养路径的战略研究[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6):66-69.
[2]白波,张应强.高等教育大众化与高校多样化人才培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1):152-154.
[3]杜秋虹,陈舒怀.成人高等教育多样化、个性化人才培养的调查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08,(10):86-87.
基金项目:长江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重要基础课和核心课教学课件开发及应用研究”(JY2009036)。
篇7
1.实习实训教学比重过低目前,高职院校管理类专业实习实训环节的重要性已得到广泛认可与重视,在教学计划中的比重大大增加,初步建成了一批能基本适应教学改革需要、教学设施条件较好的实习实训教学基地。但从全局看,实习实训教学还相当薄弱。在高职院校中普遍存在理论课时多,实践课时少的现象。高职院校管理类专业教学还处于摸索阶段:使用的管理专业方面的教材与本科院校管理专业方面的教材没有本质上的区别;教学手段与方法也基本参考本科院校;教学计划中学时的安排也大部分参考本科院校。因而导致实习实训教学环节在整个教学计划中相对国外高职院校要低得多,体现不了高职院校管理类专业教学特色。
2.实习实训体系建设目标不明确高职院校管理类专业实习实训体系建设当前存在的一个显著问题,就是建设方向不够明确、经费投入不足、硬件设备简陋、科技含量不高,对实习实训体系建什么、怎么建、怎么用、怎么管理等问题缺乏明确的认识和统一的标准,导致整个实习实训体系良莠不齐,混乱不堪,在整个教学计划中地位不突出,使得高职院校“重视实务知识的学习,强化职业技能训练”的特色不明显。许多高职院校管理类专业还没有围绕应用性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目标建立起相对独立的实习实训教学体系。要从根本上解决人才培养质量问题,就必须开发和设计相应的课程体系。在高职院校管理类专业实习实训体系建设过程中应避免出现重硬件投入,轻软件建设的倾向。
3.实习实训教学师资十分薄弱目前,我国相当大一部分高职院校是由以前的中职院校升格而成,师资力量也基本上是以前中职院校的那部分,整个师资队伍建设缺乏明确的方向与途径,在职务结构、学历层次、整体素质、骨干教师和专业带头人的数量和质量以及“双师型”教师比例和专兼职教师比例等方面与高职院校的实际需要和发展需求都存在很大的差距,尤其是应用型技术人才和“双师型”教师严重缺乏。从大学校门走出来直接进入高职院校的教师普遍具有较为扎实的理论基础,但同时也普遍缺乏实践经历,基本上不能承担实习实训教学。教师重视上理论课,轻视上实践课;学院管理部门重视考评教师的理论知识,缺乏对教师实践操作能力的考评标准。高职院校教师队伍中具备实践操作能力的“双师型”教师不足15%,而发达国家这一比例一般为50%以上。这种师资现状必然会影响整个实习实训体系的建设及高职院校的特色发挥。对于高职院校管理类专业的每一名教师来说,都应该具备较强的实践教学能力。
二、高职院校管理类专业实习实训体系建设原则
1.目标性原则。高职院校管理类专业实习实训体系建设一定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的发展道路。实习实训体系的建设必须紧紧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方案进行。管理类专业要培养面向21世纪飞速发展的企业需求,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较高的专业素质和开拓进取精神,管理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相关文化知识扎实,基本管理流程及业务能熟练掌握,能够在制造业、旅游业、大中型企事业单位、政府宣传部门从事策划和管理以及展览设计的一般技术型人才及中高级应用型人才。教师应根据实习实训教学实施情况及时生成新的目标,使目标实施成为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提高的动态过程。
2.系统性原则。高职院校管理类专业实习实训体系是与理论教学平行而又相互协调、相辅相成的。整个实习实训教学过程要与理论教学形成一个系统,要对整个实习实训教学计划进行统筹安排,有层次、分阶段的统一确定实习实训内容的排列组合序列,不能只重视某一个环节,体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目标计划。使学生能够由此及彼,理解知识与知识之间的关系,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按照组成实习实训体系各环节的地位、作用及相互之间的内在联系,组成一个前后衔接、层次分明,具有连续性,内容合理的实习实训教学体系。
3.主体性原则。高职院校实习实训体系中学生必须是教学的主体,所有实习实训教学活动都必须通过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取得成效。在整个实习实训体系的构建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实习实训,给予学生自己设计、组织、主持开展实习实训活动的机会。应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鼓励他们勇于独立思考,掌握从不同角度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全方位思考问题的能力。
4.合作性原则。在管理类专业整个实习实训体系的构建中,合作不仅指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合作还强调学校与企业之间的联系合作。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形成合作机制,让学生相互协助,共同完成某个课题任务,为学生将来立足社会,成就事业打下基础;通过合作也使学校与企业联系更加密切,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实训机会,使学生广泛接触社会,了解就业形势和市场,贴近生活、生产实际,有效地培养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将来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高职院校管理类专业实习实训体系的构成模式探讨
高职院校管理类专业实习实训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它绝不仅仅只是设施和设备类的固定资产问题,其内涵还必须包括符合培养应用型人才要求的实习实训课程,能够实施实习实训课程教学的“双师型”师资队伍以及面向就业岗位对学生进行综合实习实训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最终,实习实训体系应该能够与企业对接,实现校企合作,从而完成人才培养需求从企业中来、“产品”到企业中去的全过程。由此,我认为高职院校管理类专业实习实训体系应该由以下几部分构成:
1.实习实训课程建设。实习实训设施建设只能解决实践课的硬件设施问题,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才培养质量问题。因此,我们在实习实训体系建设中必须以课程体系建设为基础。高职院校管理类专业实习实训课程体系建设的内容应包括:与企业岗位对接的人才培养方案;以实习实训为核心的课程设计;与课程相配套的实习实训教材开发、实习实训教学方法的研究、实习实训考核方式及其标准的制定等。我们应首先明确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方向。与普通高等学校相比,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应该更加务实、具体,人才培养方向应更加贴近企业岗位的需求。由此出发,建设相应的实习实训体系。
2.企业管理模拟实训室。学生在学习管理专业相关内容时,尽管已经认真学习了详尽的管理程序和方法,但离开书本后,对整个过程还是模糊的。如果让学生在上完理论课后,强化企业管理软件的模拟操作,他们就可以很快地掌握整个过程,而且还可以认清每一个细节、难点和容易忽视的问题。在此环节中,由教师进行相关理论知识的穿插辅导不仅可以强化学生的理论知识要点还可以让学生对管理的整个流程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与理解。这是高职院校管理类专业实习实训体系的基础层。
3.校内实训中心。这是为大力推进和加强实践教学而建立的校内实习实训基地,是校内学生可以亲身体验行业先进的管理、营销、服务等相关技能培训的平台。它由若干在专业上相互关联的实训室及实训场所组成,主要承担管理专业综合实训。通过校内实训中心,完成学生专业能力的综合训练。
4.校外实训基地。高职院校管理类专业校外实训基地是加强校企合作,提高高职学生实践能力的主要方式,也是高职院校管理类专业的重要特色之一。大力发展稳定紧密型的校外实训基地,使学生能在真正的工作环境中学习和锻炼,是高职院校管理类专业具有强劲生命力的发展方向。实训基地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岗位实习环境,成为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前的“热身场所”,学生在实训基地能够得到职业能力的综合训练。我们从国外开展职业教育的成功经验中可以看到一个共同特征:无论是德国的“双元制”,还是日本的终身教育,它们都与企业紧密相连、息息相关。高职院校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的起点是企业,终点还应该是企业,因而其人才培养绝不能闭门造车,而应与企业紧密合作。校企合作的内容应涉及本专业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全过程,重点可以在专业发展规划、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教学设计、师资队伍建设、实习实训教学、招生就业等方面进行全面的沟通与合作。高职院校管理类专业在开展实习实训教学设计与改革中应同时开展校企合作,实现从人才需求到培养方案以及学生实习实训具体环节的全面合作。企业为学生的实习实训提供真实的环境与条件,学校为企业提供较低报酬的劳动力作为对企业的补偿。因此,我认为高职院校管理类专业实习实训体系应形成以企业管理模拟实训室为基本单元,以校内实训中心为主干,以岗位能力培养为目标(对应于校外实训基地)的实习实训体系以及由专业认识实习、专业实训和顶岗实训(实习)相融合的三位一体实习实训课程体系。
四、结束语
篇8
目前我国大学的专业设置中,与海洋研究相关的一级学科有:海洋科学类、海洋工程类、交通运输类、水利工程类、水产类以及公共管理类。
要出海首先我们得了解海,海洋科学类专业研究对象就是占地球表面71%的海洋,包括海水、溶解和悬浮于海水中的物质、生活于海洋中的生物、海底沉积和海底岩石圈,以及海面上的大气边界层和河口海岸带等。其下设四个二级学科,分别是:物理海洋学、海洋化学、海洋生物学、海洋地质学。相关专业有:海洋科学类、海洋科学、海洋管理、海洋技术、海洋生物资源与环境等。由于海洋本身的整体性、海洋中各种自然过程相互作用的复杂性和主要研究方法、手段的共同性,使海洋科学成为一门综合性很强的科学。
了解了海洋我们就可以改造使用海洋资源了,海洋工程类专业正是为此而生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修订一稿)》把船舶与海洋工程、船舶电子电气工程、海洋工程与技术、海洋资源开发技术等专业归入了海洋工程类。前两个专业主要涉及船舶的构造、航行原理、安全性设计及建造法规和国内外重要船级社的规范等知识,解决船舶设计、建造、使用和管理中的问题。后两个专业则以开发、利用、保护、恢复海洋资源为主,包括海洋水产养殖技术,海洋油气开发技术,海底采矿技术,海水淡化技术,海洋能开发技术,海洋旅游资源开发技术,海洋生物、化学、药物资源开发技术等。
如果你想与大海有个亲密接触的话,那么交通运输类的航海技术和轮机工程则是你的不二之选。前者培养的是具备海洋船舶驾驶、船舶运输管理等方面知识,能在与海洋运输相关的各企事业单位从事海洋船舶驾驶和营运管理工作,符合国际和国家海船船员适任标准要求的高级航海人才。后者则是培养具备机械原理和轮机系统等方面知识,能在与海洋运输相关的各企事业单位从事轮机操纵、维修和船舶监造工作的高级技术人才。简单来说,这两个专业就是培养海员的。需要注意的是航海类专业毕业后如果要上船工作,需要通过《交通行业标准海船船员体检要求》,具体内容可查阅交通部网站。
要是你喜欢海,但却不敢下水的话,你可以考虑学习水利工程类专业,这类专业有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港口海岸及治河工程。这两个专业是与土木建筑类专业相交叉的学科,主要以江河治理、防洪工程和流域规划管理为重点,兼顾水利水电工程和港口航道工程。培养的是具有工程规划、设计、施工和管理方面能力的专业人才。
当然如果你和香吉士(路飞船上的厨师)一样喜欢大海的美食的话,你的选择面又增加了水产类专业。这类专业中的水产养殖学、水产养殖教育、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水族科学与技术都是与海产品息息相关的。就业方向一般可以到水产部门工作,也可到海洋、海运、轻工、外贸、环保等部门从事科研工作。
篇9
化工专业设问式教学实践思考多元化化工产业在我国是一个热门的产业,如何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需要教育部门和相关单位进行良好的合作,在理论知识和实践过程中进行良好的搭配。让学生更深刻地对自己今后的工作有所了解。笔者对化工专业实习中设问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多元化进行简单的阐述。
一、教学内容的改革
1.开展实习
随着我国高校的扩招,大学生就业越来越成为热点问题。目前,每年高校毕业生达到600多万,就业竞争非常激烈。而高校化工类专业人才培养规模扩张更是迅速,400多所本科院校开设了化工类专业,占全部本科院校的50%以上。对于枯燥的理论知识课而言,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穿去实习课程,会对教学质量有很大的保证。传统的理论教学需要进一步的顺应时代的发展来进行改变。在传统的实习中包含着安全教育、实习的实习前动员工作、生产流程,等等。
2.加强实际操作
在以往的教学环境中,学生看老师做。随着化工类专业学生的不断扩招,也进一步加剧了学生实习和就业的困难。有统计表明,广泛参与社会实习与实践的毕业生不仅更容易找到对口的工作,而且起薪也高于平均水平。学生自身动手能力得不到锻炼,这将会对以后的工作产生很大的影响。必须改变学生的这种动手能力差的思想意识。让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大脑自然跟随者不断的思考,在不断地思考中就能不断的自我提高,不断发觉一些无法单从老师口中能体会的细节知识。要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成为企业的实用人才,就必须为学生创造与企业接触的机会,学生顶岗实习则是实现“零距离”上岗和工学结合的有效措施。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就会不断地产生疑问,伴随着老师的讲解和自己的不断操作与改进,实践操作的目的就达到了。
3.因材施教
根据化工产业所设涉及的方面很多,可以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对从事化学方面的学生,可以对反应原理加重理解与思考。对从事化工专业的,可以对工艺方面加强实践。从事计算机专业的可以注重一下仿真软件的开发和应用。对于从事环境生物专业的,可以对污水处理等反面进行一下探索与研究。还可以对企业的管理等方面进行学习。可以分配成不同的小组在企业中进行实习。在实习结束的时候写出自己的实习心得,并对当前的国内外企业进行调研,查阅相关资料及书籍对自己以后的职业有所了解。对自己的专业有更深刻的熟悉,使学生熟悉和了解科学研究的过程,为学生实践做好基础准备。
4.开展座谈会或进行远程会议
可以请化工方面的精英或是先进工作人员对学生进行讲座专题的,为学生剖析当前社会背景下的化工就业方向,以及具体的工作范围是什么。需要怎么为以后的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等等。也可以进行远程教学,远程沟通,可以与其他的学校进行沟通互相交流。不同的教学方式的碰撞,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教学应该与时俱进,专家可以根据最前沿的社会导向来做出前沿的科研课题而引入实践教学当中。例如,对合成氨厂的实习讲座,讲目前世界上合成氨催化剂的发展状况;另外,请本专业的教授,讲授与实践教学有关的科研成果,实时更新新鲜的教学内容。
二、教学多元化
1.多媒体教学
在新时期应该利用好现代化的设备来更好地进行教学。可以利用教师中的多媒体设备将国内的实习地点和国内大型化工企业的生产流程,化工设备的操作流程在同学们的事业中形象动态地呈现出来。让同学们在心中形成了一个雏形,为同学们更好地进行实际操作奠定了基础。让同学们在观看的同时,头脑中也在不断地进行着思考。另外,仿真软件的出现,为当今的教学起到了不小的作用。学生可以通过操作化工仿真软件中的常压减压蒸馏系统、催化裂化系统、合成氨转化系统等计算机模拟系统,实现对化学化工设备的安装、工艺流程设计、修改与调节等的动手操作。软件操作与现场操作的实际搭配,对教学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2.教学方法的改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跟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地进行教学改进。需要在生产实习中,通过让学生自我学习,对学习产生主动学习的意向,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地找到更多的信息量,不断地自我探讨研究。学生也能通过自主学习对所涉及的领域有更深刻更扎实的理解。
另外,可以进行同学自我设问,自我解答。利用这个形式,可以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前提下,对自己所学知识的更深层次的探讨。还可以教师跟着当前情况进行课题的开发,引领学生进行课题的研究,研究实际中的问题。另外,在考核方面对学生也不能停留在过去的笔试部分,而是要对实习报告,纪律方面以及实际操作方面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考核,以笔试为基础。
三、结语
就时展前景来看,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更新,对化工类专业人才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我国高校扩招的背景下,为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化工类专业,应构筑以就业为导向的实践教学平台,按工学结合的思路强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促进高校和行业联合培养人才新机制的形成。
参考文献:
[1]吴英绵,陈玉峰.高职化工类专业实训基地建设实践[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2(6):16-18.
篇10
专业群建设创新型高技能人才高等职业院校我国高等职业院校经过近20年的发展,规模上已据中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目前,各高等职业院校均以加强内涵建设为抓手,以促进和提升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健康发展为基石的高等职业院校发展战略。在高等职业院校的内涵建设中,专业群建设是其重要内容。加强专业群建设,通过核心或特色专业为引领,形成专业领域高地,形成具有自我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群,是新一轮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建设的重要内容。
一、专业群的内涵
目前有关高职院校专业群内涵说法不一,其大致有以下几种:专业群是指对有共同行业背景、共同知识基础、共同资源优势,为达到特定目标而组建的一组专业,专业群中至少应涵盖三个以上的专业,其中要有一个核心专业;所谓专业群,就是由一个或多个办学实力强、就业率高的重点建设专业作为核心专业,若干个工程对象相同、技术领域相近或专业学科基础相近的相关专业组成的一个集合;专业群指由若干个专业技术基础相同或紧密相关、表现为具有共同的专业技术基础课程和基本技术能力要求、并能涵盖某一技术或服务领域的、由若干个专业组成的一个集群。
很显然,我们不能够把高职院校专业群的内涵简单地等同于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规定的专业目录,更不能把其混同于高职院校专业的课程设置,其应该是一个包含了共同行业背景、共同知识基础、共同资源优势多个专业的优化组合,如一个专业群内的各个专业至少应该有共享得教学资源、师资配备、校内外实训基地等。
二、专业群建设的内容
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要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以一个或若干个重点建设专业为龙头,以强化重点或龙头专业为特色,提升专业建设水平、扩大专业建设的效能、构建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建设共享型实训基地、“双师-通用型”教师团队及教学资源库建设为重点,提升高等职业教育人才的培养质量,提高高职院校得办学效益。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的内容应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专业群的人才培养模式
专业群内的专业所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工作过程具有关联性、技术领域相近性或专业学科基础相近性,反映在人才培养时所讲授课程内容上有相当一部分共同的理论、技术、技能基础。所以基于专业群建设的课程体系,适合采用“平台+模块”式的模式构建,如我校质量检测与管理系在多年办建质量检测类专业的基础上就形成了质量检测类专业群的“双平台+三模块+五阶段”课程体系。我校质量检测类专业群搭建了知识能力“双平台”、专业能力和素质教育“三模块”和实施“五阶段”专业能力培养过程。
知识能力“双平台”包括基础知识平台、基本能力平台:①“基础知识平台”:通过学习法律法规基础、大学计算机基础、英语等公共基础课程,搭建起学生素质培养的基础平台;②“基本能力平台”:通过学习化学基础与分析技术、微生物学、化学检验技能训练、食品应用化学、食品营养与卫生等专业基础课程,搭建起学生专业知识学习基础平台。
建立的专业能力和素质教育“三模块”包括专业能力教育模块、素质拓展教育模块、能力拓展教育模块:①专业能力教育模块:通过学习肉品、面制品、乳品及饮料、冷冻食品加工等工艺类课程,以及学习食品添加剂应用、食品理化检验及管理技术、食品卫生检测、食品感官评价、食品质量认证、食品质量管理技术、食源性疾病防范于控制等专业课程,使学生熟练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②素质拓展教育模块:通过开设人文素质教育专题,学习饮食与健康、餐饮文化、摄影摄像、形象设计和礼仪、应用文写作等选修课程,拓展学生的综合素质;③能力拓展教育模块:通过开设“食品企业生产运营”、“实验室建设管理”、“食品药品企业认证与管理”等课程组,让学生选择学习其中一个课程组,使学生学习和了解行业相关知识与技能,拓展专业和创业能力。
实施了“五阶段”专业能力培养过程——职业体验培养、专业素质和能力培养、顶岗入职实训培养、顶岗锻炼培养、就业磨合培养:①职业体验培养:在第一学年过后的暑期,结合食品生产与加工企业用工需求以及本届学生毕业后预期的就业企业和岗位,集中安排学生到企业或检测部门参加生产、服务工作,进行职业体验,了解行业情况;②专业素质和能力培养:在第一到第四学期,开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通过课堂教学、课堂实验、教学实习等环节的学习,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和能力;③入职实训培养:在第五学期,针对工作岗位的关键技术和常规技术,开展3周的专业实训,通过反复训练,使学生熟练掌握专业技能,取得入职本专业的国家职业技能证书,达到培养目标要求;④顶岗锻炼培养:第五学期后半段,相对集中、分组安排学生到食品生产、服务、管理一线的企业、检测部门等,顶岗工作,进一步锻炼和整合自己的专业技能;⑤就业磨合培养:第六学期全学期,学生结合自己的就业意向和去向,选择企业和本行业其他单位,入职顶岗,进行就业实习。
在“双平台”+“三模块”+“五阶段”的基础上,学生在自己学习的后期,一般是在学生入学后的第四学期以后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和就业可能性或需要自由选择其中一个模块进行定岗学习,学生主要实现按不同职业方向进行人才分流培养,较好地解决了专业群内部各专业的针对性问题和同一个班级同一专业的学生在毕业开始出奇的短时间内的“扎堆”就业现象。
- 上一篇:外科医学专业
- 下一篇:口腔医生考核个人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