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稳定的心理现象范文

时间:2023-09-18 17:59:2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个体稳定的心理现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个体稳定的心理现象

篇1

关键词 素质,心理素质,心理现象。

分类号 B84

“心理素质”是我国素质教育中提出的本土化概念。我国心理学界对这个概念大致经历了“陌生―认同―重视”这么一个认识过程。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迫切要求加强心理素质研究。目前,不少心理学研究者已积极介入心理素质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提出了一些理论观点,积累了一些实证研究资料,为深入开展学生心理素质研究和学校心理素质教育作了有益的探索。本文拟按“素质―心理素质―心理素质与心理现象”的逻辑顺序,对该问题作初步探讨,为深化此领域研究发表一孔之见。

1 素质及其基本涵义

关于素质概念,研究者从语义学、哲学、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和人类学等学科作出了不同的解释,大致可概括为以下几种观点:①事物本质论。《辞海》对素质一词作出两种解释:“白色的质地”和“本质”[1]。《现代汉语词典》界定素质有三种含义:“1.指事物本来的性质。2.素养:提高军事素养。3.心理学上指人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上的先天的特点。[2]”其中第一种含义与《辞海》的界定是一致的,都是指事物的本质。②生理特征论。这是传统生物学和心理学所持的观点。《中国大百科全书・心理卷》是这样界定的:“素质是能力的自然前提,人的神经系统以及感觉器官,运动器官的生理结构和功能特点,特别是脑的微观的特点,与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有密切关系。[3]”另一部权威性的《心理学大词典》认为:“素质一般指有机体天生具有的某些解剖和生理的特点,主要是神经系统、脑的特性,以及感官和运动器官的特性。是能力发展的自然前提和基础。[4]”③人的本质(或本性)论。我国心理学家燕国材教授认为:“人的素质就是人的本质、本性。[5]”“所谓素质,乃是人们的先天自然因素和后天社会因素的‘合金’,亦即人们的一系列自然特点、知识技能、行为习惯、文化涵养、品质特征的有机结合。[6]”④素养论。有研究者认为素质“是指人在先天生理的基础上在后天通过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所获得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身心特性及其基本品质结构,通常又称为素养。[7]”⑤基本品质(特性)论。我们课题组根据素质形成的基本条件和特征,提出素质“主要是指机体在先天的生理基础上通过环境和教育的作用逐渐发育和成熟,并通过实践活动而形成或内化为个体相对稳定的、基本的、具有衍生功能的品质。素质具有基础性、相对稳定性、结构整合性和发展潜在性的特点。素质的结构包括生理素质、心理素质、文化素质(含思想道德素质)三个基本维度”[8]。

上述观点,在内涵外延和范畴上表述不尽一致。随着研究的深入,关于素质概念的分歧在逐渐缩小,共识在不断扩大。目前人们对素质概念的一般认识概括起来有三点较趋向一致:①素质是有机体(人)特有的;②素质是人基本的、稳定的、内隐的特性(品质);③素质形成的基本条件既包括先天生理基础又离不开后天环境(含教育)的影响。由此看来,素质主要是指有机体在先天生理基础上,通过个体与环境和教育的交互作用,在实践活动和精神活动中形成并内化为个体相对稳定的、基本的和内隐的,并具有独特功能的品质。

素质的基本特征主要包括:①基本性。基本性是素质最基本的特征,它是指素质是人最一般、最基础的品质。素质不只是社会中少数精英固有的,而是对每一个人都需要并且存在的,人与人之间的素质差异,不是“有”或“无”的差异,而主要表现为:?素质水平的“高”或“低”的差异;?素质结构“完整”或“不完整”的差异;?素质功能发挥程度上的差异。②稳定性。从静态的角度分析,人的素质一经形成便以一定的结构(自组织系统)的形式存在于有机体内,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它既可能是人体的神经生理系统的特性,又可能是人在主观与客观的交互作用中形成起来的概括化了的心理系统的特性(品质),还可能是人的身心交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知识结构系统的特性。个体素质一旦形成,既不会因一时一事的变化而改变或消失,也不会因一时一事的出现而形成或发展。个体偶然的、一时的、片断的认识和行为都不是科学意义上的素质,只有那些惯常的、稳定的心理与行为特性才是素质。③内隐性。人的素质是基于先天生理基础,个体已有知识经验和外在环境刺激的交互作用而形成并内化了的品质(或特性)。因而,素质就其本身来说是以内隐的形式存在的。但素质作用的发挥必须通过其外显的认知、情绪、态度、行为等来释放出个体的内在能量,并作用于相应的活动对象,产生一定的活动效果。所以素质既以内隐的形式存在,又以外显的方式表现。

2 心理素质的基本涵义

关于心理素质概念的涵义,目前国内心理学界尚未取得共识。概括分析国内该领域的研究发现,主要有这么几种有代表性的观点:①心理素质是一个由心理能力素质(智力因素)、心理动力素质(人格因素)和身心潜质三个亚系统交互作用的、动态同构的自组织系统[9]。②心理素质是以人的自我意识发展为核心,由积极的和社会发展相统一的价值导向的,包括认知能力、需要、兴趣、动机、情感、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有机结合的复杂整体[10]。③心理素质是多类别、多要素、多品质系统的动态综合体,包括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心理健康与潜能因素[11]。④心理素质就是人格和个性,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能力、气质、性格等[12]。⑤心理素质是一个人的性格品质、心理能力、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心因的水平或质量的综合体现[13]。⑥“心理素质是以生理条件为基础的,将外在获得的东西内化成稳定的、基本的、衍生性的,并与人的社会适应行为和创造行为密切联系的心理品质。[8]”

根据前面我们对素质涵义的理解,试将心理素质的基本涵义作如下概括:心理素质是以生理条件为基础的,将外在获得的刺激内化成稳定的、基本的、内隐的,具有基础、衍生和发展功能的,并与人的适应行为和创造行为密切联系的心理品质。我们提出的心理素质涵义的理论根据是:①列昂捷夫关于人的研究不同水平及其相关论述;②根据维果斯基关于心理机能的理论;③综合分析我国心理学家关于心理素质的观点;④我们对现代素质涵义的思考和探讨。实践上主要依据对专家和教师的问卷分析。

心理素质是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结构-功能角度分析人的心理素质,心理素质又是心理和行为的内容要素与功能价值的统一体。所谓心理素质的内容要素,是指以生理条件为基础,将外在刺激内化而形成的稳定的、基本的、内隐的心理品质。根据其对个体心理活动和行为实践的作用的不同,又可以分为认知和个性两项基本内容。认知要素表现在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活动中,直接参与对客观事物认知的具体操作,是心理素质的基本成分。个性要素表现在人对客观事物的对待活动中,虽不直接参与对客观事物认知的具体操作,但是对认知操作具有动力和调节机能,是心理素质要素的动力成分。所谓心理素质的功能价值,就是以一定的心理特质要素(认知要素和个性要素)为基础,通过与外部环境交互作用,选择、适应和改变环境,使自身与环境和谐协调的适应能力,即心理素质结构中的适应性因素。由此看来,人的心理素质是一个由认知特性、个性和适应性构成的心理品质系统(关于心理品质系统将另文探讨)。

3 心理素质与其它心理现象的关系

心理素质作为心理学中的一个新概念,要比较清楚地认识和科学地界定它,有必要与其他相关的心理现象区别开来。

3.1 心理素质和心理现象

心理现象主要包括心理过程和心理状态,在人的心理生活中,它们是外显的、动态的;心理素质是心理现象内在的属性和特征,它们是内隐的、静态的。心理素质是在心理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并通过心理过程表现出来;心理过程受心理素质的影响和制约,其中心理状态介于心理过程和心理素质之间,如果某种心理状态经常出现就有可能转化为个体稳定的心理素质。同时,心理素质又会影响心理状态的性质。因此,心理素质的培养又离不开心理现象的作用,在心理素质教育过程中要充分重视学生心理过程和心理状态,要通过活动使学生的心理过程得以展开和进行,并强化积极的心理状态,最终形成健全的心理素质。

3.2 心理素质与人格

心理素质是中国的本土化概念,人格是西方心理学中常用的概念。关于心理素质和人格的关系,以前也有人探讨过。有些人直接把心理素质看成是人格。比如刘晓陵等[12]认为心理素质就是人格或个性。刘华山[14]认为,心理素质就是个性心理品质在人的生活实际中的综合表现。还有人则认为人格只是心理素质的有机成分,如钱含芬等[15]认为心理素质是一个由心理能力素质(智力素质)、心理动力素质(人格因素)和身心潜质三个亚系统交互作用的、动态同构的自组织系统。我们认为,心理素质和人格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人格是个体在行为上的内部倾向,而心理素质则是个体在心理和行为上的内容要素和功能价值的统一体。人格的基本内涵可以用人格特质来描述,人格研究的基本任务也就是探求制约人们外显行为的内在根源性人格特质;而心理素质的基本内涵却包含基本心理和行为结构内容以及外在的心理和行为的功能价值两个方面的特性,心理素质研究的基本任务不仅要探求其心理和行为内在依据,而且要揭示其外在的、适应性的心理和行为功能。人格的基本维度在特质上是同质同层面的;而心理素质的基本成分则是根源特质与适应特征等不同层面的整合。因此,在结构层次上,心理素质比人格更复杂。其二,人格表现为人与人之间在思想、情感和行为上的稳定的个别差异,而心理素质则表现为内在稳定差异和外在适应、健康功能的整合。也就是说,心理素质是以人格为内容结构前提的,但是,人格内容是否能进入心理素质内涵,还要以它们是否具有相应的适应和健康功能为取舍依据。比如,内外倾性是人格的基本维度,但却不一定是心理素质的有效成分,它与心理素质也许只具有相关的意义。

3.3 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

从根本意义上说,心理素质是一种稳定的心理品质(特性),而心理健康则是一种积极、良好的心理状态,它们是人的心理现象两个重要的侧面。但是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又紧密联系。从心理素质的功能来看,心理素质的高低与心理健康的水平有直接关系。一般情况下,心理素质水平高的人,很少产生心理问题,心理经常处于健康状态;相反,心理素质水平低的人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心理易处于不健康状态。也就是说,心理健康是心理素质健全的功能状态和标志之一。从心理素质的内容要素-功能价值的统一性意义来看,心理健康只是心理素质的一个层面,即功能性层面。我们考察心理素质不仅要考察心理素质的内源性的基本人格层面,而且要考察心理素质体现在个体与社会交互作用中而达到和谐的行为习惯和心理状态层面,即心理健康层面。所以我们倾向于把心理健康看作心理素质健全的重要指标。我们认为,心理素质包含从稳定的内源性心理基质到外显的适应习惯的多层面的自组织系统,那么心理健康作为外显的行为表现和心理状态是心理素质的功能性成分,二者的关系是“本”与“标”的关系。

3.4 心理素质与社会适应

社会适应是个体在与社会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中,能自由地选择其所从事的活动,追求自己的目标以顺应环境、调控环境或改变环境。社会适应有三种状态:一是不适应状态,即个体无法调控或改变环境,也无法顺应环境,于是处于与环境相互排斥、相互孤立的状态;二是适应状态,即个体无法调控或改变环境,却能够适应环境,从而保持和谐状态;三是控制状态,即个体凭借自己的能力优势和人格潜能,可以比较恰当地调控或改变环境,自由地选择自己的活动,追求自己的目标。在这里,心理素质与社会适应有着密切的关系。那些具有健全心理素质的人,凭借自己的能力和人格的优势,能够在社会生活中达到积极的社会适应状态,即适应状态或控制状态;而那些心理素质欠佳的人,则可能无力适应或调控社会环境而处于不适应状态。可见,在某种程度上社会适应也是心理素质的心理和社会功能。另外,从心理素质的内容要素-功能价值的统一性意义上看,社会适应也是心理素质的一个层面,即功能性层面。总之,社会适应既是心理素质的功能,也是心理素质的构成成分。

综合上面的分析,从结构―功能的角度看,心理素质的核心内容要素是人格,它从认知因素到个性因素,从人格基质到适应习惯,从基本人格要素到表现出的适应和健康的功能,在结构上呈现出多成分、多层次、交互性等特征。

参 考 文 献

1 辞海编辑委员会. 辞海(语词增补本).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2. 381

2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 现代汉语词典.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3. 1096

3 潘菽, 荆真诚. 中国大百科全书・心理卷. 北京: 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 226

4 朱智贤. 心理学大词典.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650

5 燕国材. 素质教育问题研究. 江西教育科研,1996, 4: 11~15

6 燕国材. 向素质教育转轨是深化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 中小学教育管理, 1990, 2: 1~3

7 赵洪海. 面向21世纪中小学素质教育论纲. 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1996. 3

8 张大均. 关于学生心理素质研究的几个问题.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 3: 56~62

9 钱含芬. 学生心理素质与学业成就相关的研究. 心理发展与教育,1996, 1: 33~38

10 刘以林. 学生心理素质的优化与调控.北京:华语教学出版社,1999. 2

11 王极盛. 中国中学生心理素质量表的编制及其标准化. 社会心理科学,1997, 4: 21~25

12 刘晓陵. 中学生心理素质调查表的编制. 上海教育科研, 1998,2:24~26、23

13 肖仕汉. 心理素质的结构及其内外关系. 中国教育学刊, 1999,4:26~29

14 刘华山. 试析学生心理素质特征与结构. 教育研究与实验,1999,4: 52~53、66

15 钱含芬等. 心理教育课与学生心理素质优化的实验研究. 心理科学, 1997, 20(4): 363~364

ON MAN′S MENTAL QUALITY

Zhang Dajun

(Research Institute of Educational Science in Southwest Normal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715)

Abstract

篇2

【关键词】证券投资;不良心理表现;调节;对策

当今社会,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而又稳固的发展,人们对经济的关注程度日益提高,理所当然地对投资理财上所倾注的时间和精力也越来越多。随着社会的日益进步以及选择的多元性,人们的投资早已经不再局限与单一的储蓄了,其中证券投资幸运地成为人们的新宠儿。但是,事实上,很多从事证券投资的个人甚至集团经理却没有完备的投资理念和投资方面的相关知识,更不用在投资行为中至关重要的长期投资计划了。因此,我们看到各种各样的不良的投资行为,那么,出现诸多不尽如人意的行为都有其特定的原因。

1.证券投资心理行为的特征

1.1 证券投资心理及行为的基本概念

证券投资心理就是投资者在进行投资以获取收益的投资行为和投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心理现象。证券投资心理与行为分析就是对证券投资者个体和公众在投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投资心理活动和投资行为所进行的分析和描述。

一般意义上,所谓的投资行为是指人们在投资、融资的利用和配置过程中进行判断和选择,以达到满意水平的决策行为,包括企业的融资行为、投资者的投资和投机行为、管理者的监管行为等。

1.2 证券投资心理行为的特征

证券投资中的行为特征有多种,这里试举几例,有心理特征的偏执性,心理投资行为的趋同性和以马斯洛的层次需要理论为指导的层次需要的观点。

1.2.1 投资者个性心理行为特征的偏执性

投资者个性心理特征是指投资者经常地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具有某种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点的总和。它是个性结构中比较稳定的成分,主要包括气质、性格和能力。投资个体行为偏执性指的是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对自己的投资品种分析时所产生的某种不符合实际的固执的妄想症,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2.2 投资大众心理行为的趋同性

投资大众就是投资个体受利益的影响而结合在一起,进行相同的活动、相互交往而形成的群体。心理行为的趋同性就是在共同的目标驱使下,这个群体的心理活动、行为方式、投资决策都表现出相似的特征,正是这种趋同性影响和决定了证券市场的走势,表现为:一是大众心理行为左右并影响投资市场的趋势。特定大众其情绪性的变化强度,将随着投资市场的多空循环的阶段与时间而改变。二是个体心理价位的共同作用形成大众心理价位。所谓心理价位,是指投资者根据股价走势预先设定的股票交易价格。群体心理价位的形成是广大投资者心理价位共同作用的结果。

1.2.3 证券投资行为中的层次需求

通过对证券投资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及行为的分析发现,证券投资行为中的心理现象伴随者个人甚至企业集团的需要的满足。整个的投资过程,不同的阶段有着不同的思想活动和不同的基本动力。

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把人类的需求分为五个不同的逐渐升级的过程,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而这个过程同样体现在证券投资中。

2.证券投资不良心理的表现

证券投资不良的心理也即是证券投资过程中的心理行为误区。在投资过程中,来自于内心深处的压力与来自于市场外部的压力,会相互作用共同影响人们的投资决策。如果在投资时不能把握好这种心理上的平衡就可能错误地估计投资价值,以至于产生不恰当的投资行为,从而作出错误的投资决策,这就是由于心理行为误区的影响。在实际的投资中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羊群行为

羊群行为又称为从众行为,是指投资者在面对信息不确定的市场环境做决策时,行为受群体的影响,不能独立的做出决策,更不能采取独立的投资行为的现象。

2.2 赌博心理

有些投资者没有正确的投资理念,急于求成,总把股票投资等同于赌博,带着赌博的心理来参与证券市场的投资。这种投资者投机的心理动机要强于投资的动机,因为这种投资者是完全根据直觉行事的,而且在他们往往选择某一时段和特定品种的股票。

股市的特点就是高风险、高收益,投资者如果以赌博心理入市和购买股票,肯定很难获利,而且还可能会被股市的高风险所击倒。可想而知,这样的投资方式肯定很难获利。

2.3 知错不改与恶习难改

所谓知错不改与恶习难改是指,证券投资中过程中,投资者面对自己出现的一系列错误及问题时,不能正确的认识自己的不足,坚持错误的投资理念和思路的现象。知错不改与恶习难改是股市常见的心理行为现象。也有人把这种行为称为“仓位决定观点”。

2.4 反应偏差

反应偏差指的是投资者不能有效的分析来自市场中各方面的信息,从而导致决策失当甚至错误。具体可分为过度反应和反应不足。

过度反应是指投资者容易对最近的价格变化赋予过多的权重,轻易的以近期趋势外推,偏离长期均值。相反反应不足是对市场信息反应不准确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即使近期的收益朝相反的方向转变,投资者会错误地相信是公司处于均值回归过程,并且会对此反应不足。对个人信息的过度反映和对公共信息的反映不足,都会导致股票回报的短期持续性和长期反转。

2.5 贪利惧险心理

人在面对不确定的因素时,本能地会产生恐慌心理,从而做出躲避风险的行为举措。而证券市场投资本身就是风险投资,股票价格的本质就是不稳定,它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比如政治、经济、法律等宏观因素,还要有企业经营、利率水平、通货膨胀以及投资者心理等因素。因此,投资者容易产生不知所措的盲目投资行为。

3.证券投资不良心理的对策

投资心理调试对于以上投资者心理行为的误区,如何进行调适以减少投资失误呢?主要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3.1 认识市场和自我

股市的起伏和沉寂,就是市场的正负反馈系统此消彼长变化的过程,是人性中追逐利润的本性和规避风险的理性间斗争与较量的过程。因此在参与投资时,特别是选择策略和方法上,需要经常注意规避自己气质上的缺点,发扬自己的优点。

3.2 制订详细的投资计划

要想保证自己的投资取得成功,制订一个详细的计划是保证不发生失误的必要条件,正如彼得・林奇在《战胜华尔街》一书中所指出的那样:“如果你能执行一个固定的投资计划,而不理睬市场所发生的变化,你会得到丰厚的回报的。”制订投资计划的最大好处就在于:它可以使投资者提高投资的客观性,减少情绪性,从而在变幻莫测的市场中不随波逐流,而始终坚持自己的投资理念。

3.3 建立明确的投资目标

人生需要目标,事业成功需要目标,股市投资更需要目标。在股市投资中,投资者必须要确立自己的目标。

眼光放得长远,回报才会更多,更大。比如,摩根富林明1971年推出的JF东方基金,到现在概整体回报率是238倍。在证券市场中,投资和投机是孪生兄弟,但投资是基础,从短期来看,投机的收益有可能超过投资,但长久来看,只有洞察市场规律、选择价值过硬的投资品种才能给投资人带来源源不断的收益。因此,投资其实是场持久战,投资者应着眼长远,避免过于追求短期回报。

3.4 控制自己的情绪

虽然投资市场需要的是冷静、客观、理性,但是,不能否认的是,很多时候个人投资者甚至投资经理的决策结果及行为都多多少少地受到了决策者主观情绪的影响。要做到正确的做出投资决策,可以试着从克服贪婪和狂热、培养独立的判断力等几个方面着手。

3.5 遇事要果断

心态是投资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投资者应以投资的心态介入股市,并且要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股市如潮,有涨有跌,涨多了就要回调,跌多了就要反弹。股市不可能每天都有行情,相反,如果日日忙于股市,时时都想从股市上获益,其结果必将影响个人的心态,做出事与愿违之举。要注意培养自己的独立判断分析股市的能力,股市中最可信赖的是自己的判断。只有相信自己的能力并有及时认错的勇气,在发生错误的时候才能及时止损、止盈,不怕、不悔,该出手时就出手。

4.小结

要想在证券市场上取得成功,不能靠侥幸心理,除了必需一定的证券知识、操作技巧之外,更要有超人的智慧和清醒的头脑,能够在复杂多变的市场中透视各种现象。这就要求投资者能正确看待投资行为中的各种不良行为和障碍。总之,在现代证券投资过程中,总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行为,但是,明白证券投资中存在的一般问题和基本障碍之后,有益于在投资行为中做出科学的决策并且改善投资状况。

参考文献:

[1]浅析资本市场的投资心理――行为金融学应用[J].上海华东师范学报,2009,8(11):108-109.

[2]李英.浅析证券投资心理行为的特征[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22(6):47-50.

[3]李英.证券投资心理行为的误区与调节[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20(6):45-48.

篇3

1、个性倾向性:是人对社会环境的积极特征,是一个人精神面貌之所向。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爱好、理想、信念、世界观等。它制约着人的行为活动的方向,决定着人对周围世界的态度和行为倾向,构成着人的活动的动力系统。

2、个性心理特征:是表现在个体身上的经常的、相对稳定的心理活动特点。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二、部队思想政治工作与心理学结合的任务和意义

1、部队思想政治工作与心理学结合的任务

基本任务是研究和揭示干部、战士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心理活动过程及个性心理形成发展的规律,尤其是干部、战士良好心理品质形成发展的规律。一是认知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在思想政治工作中表现、发展和完善的过程,有哪些活动规律。二是个性心理形成发展的规律,为做好新时期部队的思想政治工作提供心理学依据。三是良好心理品质形成发展的规律,研究良好的心理品质与实践活动的关系。

2、部队思想政治工作与心理学结合的意义

(1.理论意义揭示心理现象对物质世界的依赖关系,具体论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等哲学基本命题,使人们更具体更深入地领会认识论和辩证法原理,自觉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2.实践意义思想政治工作也是在心理活动调节之下完成的,心理学正是以心理活动的规律性的知识来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服务。继承和发扬部队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我们党从建军的那一天起,就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基础,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思想体系教育干部、战士,思想政治工作具有强大的优势。事实表明,部队思想政治工作的许多优良传统,完全符合干部、战士心理发展、变化的规律,包含着丰富的心理学思想,表现着心理学与思想政治工作的一致性。学习心理学,弥补缺陷和不足,进一步总结经验,更好地继承和发扬部队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使之更加理论化、系统化。

三、部队思想政治工作与心理学结合的方法

1、实验法是有目的地严格控制或创设一定的条件来引起某种心理现象加以进行研究的方法。心理学使用实验法有两种形式,即实验室实验法和自然实验法。

(1.实验室实验法通常是在实验室内借助各种实验仪器并严格控制外界条件情况下进行的。这种方法一般多适用于简单心理现象的研究,如感觉、知觉、记忆、注意、思维过程的脑电变化等。

(2.自然实验法在日常生活条件下,适当控制条件结合正常业务工作而进行的研究方法。这种方法把科学研究同正常业务工作结合起来,所得材料真实可靠,具有直接的实践意义。

2、心理测验。它是指通过各种量表测量被试者智力水平以及个性特征的方法。运用测验法可以测量被试者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注意、情绪、意志、态度、性格、兴趣、动机等种种心理特征;还可以测量被试者的特殊才能。

3、它是在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进行的。观察后,必须对所观察到的事实加以分析、概括,做出科学的结论。心理学的方法很多,除了上述的方法以外,还有问卷法、谈话法、活动产品分析法、个案法等等。在研究每一心理课题时都不能只用一种方法,必须综合运用几种不同的方法;或是以某种方法为主,以其它方法为辅;或是几种方法交错运用。如此,才能互相补充和取长补短,掌握心理活动的特点和规律。

四、部队思想政治工作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

1、客观性原则客观性原则就是尊重客观事实,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来反映事物,切忌主观臆测,把主观体验和客观事实相混淆。部队思想政治工作心理学的研究之所以强调客观性原则,就在于有效的防止主观唯心主义,真实地了解干部战士心理现象的本来面目。

2、联系性原则联系性原则是指引起干部战士的心理与行为发展变化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客观变量,也有原有知识经验、心理状态、心理水平等主观变量。在部队思想政治工作心理学的研究中,既要注意对客观条件的严格控制,又要注意被试主观因素对当前心理活动的影响,揭示干部战士心理发展变化的条件与原因,在联系和关系中探索干部战士心理发展变化的真正规律。

3、发展性原则发展性原则就是坚持用发展的观点对心理活动的变化进行生学的动态研究。既要看到它的现时特征,又要看到发展变化的全部过程,特别是发展前景。防止静止地、孤立地看待干部战士心理现象。

五、总结

篇4

[关键词]态度心理 思想政治教育 教学 应用

[作者简介]赵建平(1976- ),女,山东济宁人,河南广播电视大学,讲师,研究方向为青年心理。(河南 郑州 450046)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3-0146-02

思想政治教育(以下简称“思政教育”)是整个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一环。目前,思政教育的实现方式主要还是传统的课堂教学。教学效果的好坏关系到思政教育的整体效果。然而,现今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就是教学效率低下。巨大的投入与微小的产出之间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如何提高思政课的教学效果,教学实效性问题成了思政教育工作者普遍关注的问题。

态度是社会心理学研究领域的一个核心概念。所谓态度,是个人对特定对象以一定方式做出反应时所持的评价性的、较稳定的内部心理倾向。作为一种复杂的心理现象,态度与价值观紧密相连。态度的核心是价值观,价值观影响甚至决定了态度,并需通过态度体现出来。我国高校思政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认同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从而引导大学生的行为,其核心是价值观的问题。态度这一心理现象与高校思政教育在人类心理的最深层次意识层面找到了最佳的切合点。将社会心理学有关态度研究的理论引入思政教育教学,能够提高思政教育教学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一、从态度的构成理论看情感因素在教学中的作用

态度包含三种成分,即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行为倾向成分。认知成分指个体对态度对象所具有的知觉、理解、信念和评价。情感成分指个体对态度对象所持有的情绪体验,如尊敬和鄙视、喜欢和厌恶、同情和嘲讽等。行为倾向成分指个体对态度对象所持有的内在反应倾向,是个体做出行为之前所保持的一种准备状态。心理学者认为这三种要素应尽可能保持一致,如果三个要素相互不协调,则个体要采用一定的方法进行调整。在这个过程中,情感对行为的影响超过了认知对行为的影响,情感因素起着支配作用。我们常听人说“我知道这个人不错,但我就是不喜欢他”,可见,情感对一个人态度的决定性影响。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往往侧重对学生进行认知层面的教育,忽视情感教育的作用,认为将正确的知识一股脑地灌输给学生,就达到了教学任务。当学生的认知与情感倾向不协调时,教学效果会大打折扣,对其最终的行为起决定作用的往往是情感因素而非认知因素。教学中,教师应重视情感因素的作用,不仅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认知,更要促使学生形成积极情感,将知识灌输与积极情感的灌输相结合,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如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只告诉学生应该爱国是远远不够的,要通过讲一些实例、课堂讨论、演讲等方法,激起学生的爱国热情,引起情感共鸣,这样爱国就不仅仅是口头上的说教,而会变成学生切实的行动。

二、从认知失调理论看社会实践的重要意义

在众多的态度形成理论中,认知失调理论是影响最大的一个,该理论由费斯廷格于1957年提出。费斯廷格认为,如果个体在两个相互关联的认知之间或认知与行为之间存在矛盾,就会产生不愉快的心理体验。这种不愉快的心理体验具有动机作用,个体会不由自主地减缓或消除这种失调,力求恢复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平衡。通常消除这种失调状态的方法有三种:改变认知,使之与自己持有的其他认知保持一致;改变行为,使个体对行为的认知与其他认知保持一致;通过增加新的认知来解决认知失调的状况。有时我们尝试了很多方法,但感觉并不能真正改变个体的态度,即个体的认知,这时我们可以尝试从改变个体的行为入手。态度与行为之间不能长久地处于失调状态,而某种新行为的持续存在,最终必定引发内在态度的改变。由于环境本身带有一定的强迫性,个体在一个新的环境中,会引发行为方式的改变,当这种改变持续一段时间后,必定会带来个体内在态度的相应变化,而这种改变是持续而彻底的。在思政教育教学中,我们也可以尝试采用这种方法,即通过改变学生的行为来改变学生的态度或认知。如减少课堂教师讲授的时间,增加学生活动的时间,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辩论、演讲等,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增加学生课外社会实践的机会,组织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引导学生走向社会,投身到社会这个大课堂中,在教师引导下,学习理论知识,在实践中感受中国社会的巨大变化,理解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从而实现态度的改变,自觉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同时改变学生对于思政教育课程的固有看法,增加对课程本身的认同度。

三、从态度的劝说模型看思政教育教学各要素对教学效果的影响

篇5

人格也叫个性,包括需要、动机、能力、气质和性格等。心理过程是人类心理活动的共性,而人格是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在不同环境中一贯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影响个体行为模式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二者相互制约、相互影响。人格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通过心理过程表现出来的,人格差异是在心理过程的基础上逐渐形成和发展的;另一方面,已形成的人格特征又反过来影响心理过程,使个体的心理过程总是带有独特的个性色彩。心理过程和人格的这种相互关系从整体上反映着人类心理活动的共同规律和差异性,从而决定人们外显行为的规律性和差异性[2]。可见,不同状态下,个体心理现象中的各要素分别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并且通过相互影响和制约,共同支配和调控出不同的行为表现。因此,只有从心理学的角度去审视、分析歌唱心理的存在、影响和作用,才能透彻了解“怯场”现象发生背后的根本原因,从而有针对性地在教学和演唱中采取切实可行的有效方法和途径,来预防和解决“怯场”现象的发生。

声乐演唱艺术的表现手段是声音,其完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多器官、多部位的协调配合来完成,这种协调配合主要通过大脑皮层的调控来实现,其核心问题是歌者对自己的心理状态的调控。“怯场”是一种反常的心理现象,是由一系列反常的心理和生理过程引发的。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客观环境的改变和思想负担的加重。这里的环境主要指表演场地(如舞台、考场等)以及观众、评委及现场气氛等。从生理和心理学的角度分析“怯场”发生的一般机制:临场时演员感受到环境的变化后若不能及时调整以适应这种变化,就会产生一种恐惧紧张、不自信、踌躇犹豫的情绪反应和心理状态,在中枢神经系统形成特有的兴奋,这种兴奋的程度很强,超过了该演员的控制能力时,由大脑皮层发出的歌唱以及想象进入角色的指令就受到紧张兴奋中心的强烈干扰,于是指令的传达变形,原有的经长期练习形成的自动化的条件反射的固定联系(动力定型系统)也被打乱,破坏性的效应就无情地出现了。

造成歌者心理紧张焦虑、干扰各器官协调平衡工作、从而导致“怯场”现象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同时各方面又相互作用和影响,交织在一起,错综复杂。根据教学、演出的实际经验和专业知识的理论基础,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具体原因。

1.客观环境的改变:除了上文论述的表演场地(如舞台、考场等)以及观众、评委及现场气氛等客观环境因素外,还包括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法与态度对学生歌唱心理的影响。例如,教师若用粗暴、挖苦、讽刺的语言训斥学生,学生就会把上课、考试、演出看作是一种“酷刑”,一提起演唱,心理上就会出现难以抑制的习惯性紧张。

2.歌者对演唱技能技巧的掌握不到位:在教学实践中,有的学生基本功训练不够扎实,到了考试或演出时就会紧张的不得了,不是怕气息上浮,就是怕声音出不来;有的学生学习方法不当,只偏重于发声练习的训练,而忽视技能技巧与实际歌唱的结合;还有的学生仅仅注意某些乐句或高音的练,、而对要演唱的歌曲缺乏整体性的把握,以致造成演唱时心里无数、紧张恐惧。

3.缺乏自信心:演唱中信心与技术同样重要。没有信心或信心不足,都会产生紧张、焦虑、恐惧的情绪,影响演唱水平的发挥。缺乏自信心的原因多种多样,最主要的是本上1和2中论述的因素,因为老师的教学方法不当、技能技巧掌握不到位或歌曲准备不充分,歌者会出现这样、那样的担心,害怕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对自己没有把握,不能肯定,自我怀疑或自我否定,加重自己的心理负担。久而久之,自信心水平会越来越低,每次演唱都会觉得心惊胆战、焦虑不安。

4.动机不当:声乐动机中的表演动机最为重要,如果没有它,即时给予歌者再多的刺激,也不使其产生后继的声乐演唱活动。然而,声乐表演动机并不是越强越好。心理学实验证明,过弱或过强的声乐演唱动机均不能引导出最佳的演唱效果,只有适度的、合理的演唱动机才是最恰当的。而且,演唱动机不应过于注重个人得失,因为这样的动机易导致演唱时杂念太多,心思过重,心情紧张,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演唱之中去。

5.个性因素:气质和性格是个性心理特征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气质更多体现了人格中的生物属性,而性格是在一定气质类型的基础上,受社会历史文化条件、家庭教养方式和背景以及学校教育环境和方式等因素的影响而后天形成的,更多的体现了一个人个性的社会属性,因此性格是个性的核心部分。心理学界一般把人的气质分为四种基本类型:多血质、胆汁质、粘液质和抑郁质。而性格的内向、外向型之分,准确地说是根据人的上述四种气质类型来确定的:多血质和胆汁质的气质类型一般对应外向型性格特征,而粘液质和抑郁质则对应内向型性格特征。一般来说,内向型性格者表演时出现“怯场”的可能性比外向型者要高。

篇6

那么,到底什么是心理素质,它主要由哪些因素构成,各因素间有什么联系,与其他素质是什么关系,对我们有什么启示呢?这些既是教育理论研究必需解决的课题,也是心理教育实践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在理论上,它事关心理教育学这一亟待建立的新兴学科的逻辑起点、研究内容及其归宿。在实践上,它决定着心理教育的目的。内容以及如何评估。

对于心理素质这一概念内涵的系统的专门论述,目前尚不多见,但从相关研究的表述及人们的一般认识看,存在着三种不同的倾向。

其一是扩大化、泛化趋势,即将人的整体素质仅分为身心两种,将除生理素质以外的一切因素统统归之于心理素质这一概念的范畴之中。诚然,德、智等方面的素质都得以心理素质为基础,体现着心理素质的功能,但其间毕竟有着一定的区别。这一界定实际上混淆了心理素质与其他素质的界限,在实践中易导致心理素质教育所独有的目标。内容。功能的模糊乃至丧失,使人们误以为德育和智育实际上就可取代心理素质教育,因而不利于心理教育实践。

其二是,将心理素质狭义化,即将某一具体内容的心理教育等同于系统、全面的心理教育。诸如,视心理素质教育就是自信心培育,或承受挫折能力的训练,或心理卫生教育等。这些内容无疑都属于心理教育的范畴,但不宜将其中某一子系统与整个系统相等同。如果在心理教育实践中厚此薄彼或单打一,抓住一点不及其余,就难以发挥心理素质教育应有的功能。

其三是,视心理素质为所有心理现象所具有的水平、层次和质量。这一观点无疑是符合心理科学的。但鉴于心理现象是十分复杂的系统,并且对心理现象的要素的理解、划分尚未完全统一,客观上各种心理因素本身所具有的教育的可能性及价值大小也不同,在心理教育中,有必要视其可能性和价值大小确定重点方面。

心理素质是心理教育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的界定将直接影响心理素质教育的实践,也事关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因此,心理素质的界定首先必需符合心理教育学的基本要求,注意处理与其他教育内容的关系,避免泛化或片面化;其次必需具有可操作性,有利于心理教育实践,同时还应兼顾社会对人的心理方面的现实要求。

基于此,笔者认为:心理素质是一个人的性格品质、心理能力,心理动力、心理健康状况及心因的水平或质量的综合体现。也就是说,衡量一个人的心理素质应从其性格品质的优劣、心理能力的强弱、心理动力的大小、心理健康状况的好坏,以及由心理因素引起的行为表现的社会适应与否这五个方面全面评估。

性格品质是指人在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如,对自己的态度是自信还是自卑,自爱还是自弃,进取还是退缩;对他人是宽容还是计较,温和还是粗暴,合群还是孤僻;对工作、学习是喜爱还是厌恶,勤奋还是懒惰,认真还是马虎,负责还是塞责,踏实还是轻浮等;在情绪方面是乐观还是悲观,开朗还是抑郁,稳定还是易波动,强烈还是宁静;在意志方面,是有目标还是盲目,自觉还是冲动,自制还是放纵,勇敢还是怯懦,果断还是寡断,镇定还是惊慌,坚强还是脆弱,有恒还是无恒,灵活还是死板;以及在认知方面的特征和对待集体、社会的态度等等。性格品质在人的个性中具有核心意义,不同的性格品质对自身及社会的价值上存在质的差别,有优劣之分,将直接或间接地制约其他方面。例如,一个人是自信还是自卑,这一性格特征直接制约着心理能力的培养和心理动力的激发,影响心理健康及行为表现。因而它是一个人心理素质的内核。但同时,它的形成又是在心理能力的训练中,在心理动力的促动下,在心理健康状态的影响下,在行为结果的反馈中逐步强化、积淀而成的。

心理能力主要是指一个人在认知和心理适应方面表现出来的能力。在认知方面包括感知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注意能力、创造能力等。心理适应能力包括许多方面,主要为:适应客观的自我意识能力,如自我认知、自我评价及自我接纳能力;适应自我发展所需的自我定向、自我设计、启我激励、自我监督、自我扬弃、自我表现的能力;适应他人所需的知觉他人、理解他人,人际交往以及人际关系的协调能力;适应社会所需的社会知觉能力、价值判断能力、竞争及协作能力;适应生活与环境所需的自理能力、应变能力、决策能力、承受挫折能力、情绪调适能力、心理保健能力、行为自控能力等等。这些能力的形成当然是综合素质作用的结果,但首先离不开优良的性格品质、强大的动力、健康的心态及良好的行为习惯。其强弱又反作用于心理素质的其他方面,并直接制约行为表现。例如一个情绪调适能力强的人,更易形成开朗的性格和稳定而愉快的心境,产生积极的内驱力,避免许多痛苦、抑郁。焦虑等消极情绪障碍,并引发积极而适当的行为表现。

心理动力是指由个体的需要、兴趣、动机以及信念、理想、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等个性心理倾向所产生的,来自主体自身的驱动力。它既有动力大小的量的水平差异,同时,因其行为的目的指向所带来的结果可能有益、也可能有害于自身或社会,因而在考察其心理动力大小的同时,还应当注意其动力所指方向是否适当。心理动力是一个人的性格优化、能力强化、心态健化、行为良化的内在力量源泉,它对于性格的塑造、心理能力的训练、心理健康状况及行为积极性可起到促进或阻碍作用。同时,心理素质其他方面以及人的整体素质,又会对心理动力的大小产生强化或弱化的影响,特别是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高层次的个性心理倾向和思想道德素质左右着心理动力的目标指向。

对于心理健康的标准人们有不同的理解。在这里我们仅以心理健康的最起码的要求作为标准来衡量。即看个体是否存在情绪、认知、性格缺陷等方面的心理障碍,有没有心理疾病。性格健全、具备必要的心理能力、行为适应良好、内在动力强大而又积极,这些既是心理健康的条件,又是心理健康水平高的标志。而心理健康水平低下正是心理素质不良的必然结果。反过来,心理健康状况又直接制约心质、心能、心力等方面的心理素质的提高,并直接导致行为表现,决定行为适应与否。

心因是指直接由个体的心理素质及心理健康状况所引发的行为表现。此外,人的行为中还有一部分是属于环境压力所导致的被动服从行为。心因表现的适应与否是一个人心理素质高低与否、心理健康与否的外在体现。而心因所带来的结果又反过来影响性格品质、心理能力、心理动力及心理健康。这里的适应一方面要看其是否适应社会及环境要求,另一方面要看一个人的自觉的行为表现是否与其年龄及特有角色相符合。

综上所述,广义的心理素质的五个方面是紧密联系、互为基础和条件的。既可互相促进而进入良性循环,也可能互相制约而陷入恶性循环。其中性格品质是最基本的、长期发挥作用的、相对稳定的因素,居于最基本的位置。心理能力是心理素质的直接体现,是主干成分。心理动力是心理素质中最活跃、影响最直接也最全面的因素。这二个方面构成狭义心理素质的结构。而心理健康水平是狭义心理素质高低的内在标志,心因表现则是心理健康的晴雨表,是狭义心理素质高低的外显标志。由于心理健康水平及行为表现都与其他因素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反作用着狭义心理素质的各个方面,因而也应将这两个因素纳入广义的心理素质结构体系之中,以利于心理教育实践。在心理教育中,应将性格品质培育、心理能力培养、心理健康维护、心理动力的激发及行为表现的引导统一起来全面实施,以便形成合力,发挥出整体的心理教育效能。

心理素质各方面不仅内部存在相互的联系,而且与其外部的其他素质也存在密切关系。相对说来,心理素质居于人的整体素质的核心,其各方面分别构成其他素质发展的基础。

一方面,性格品质中包含着个体对他人、集体及社会的态度,而这些结果直接决定着人的道德行为表现,反映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另一方面,一个人其他的性格特征也会间接地影响其政治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比如一个性情暴躁的人,他有可能在一定情况下产生过激行为,从而违反道德规范。一个自我中心的人,在自身与他人发生利益冲突时,更易表现出自私、甚至损人利己的非道德行为。一个心胸狭隘的人,会目光短浅,难以形成崇高的思想政治觉悟。反之,一个人有良好的性格品质,就更易接受科学的思想政治和道德的教育,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因此,良好的性格品质是思想道德素质提高的基础。性格品质的培育。优化,是心理素质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的共同目标和任务,也是心理素质教育与德育的最直接的结合点。

心理能力包括智力与心理适应能力两大方面,其中的智力及其开发和利用,直接影响文化科学素质的提高,成为其基础和条件。心理适应能力在制约个体的社会适应的同时,也制约着对自我的适应及发展,成为一个人在充分实现自我的同时顺利地社会化的基本条件。心理适应能力的强弱直接制约着个体心理社会化的进程顺利与否,因而是个体社会化的心理基础。

心理健康是人的整体健康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不健康的心理因素是身体疾病的原因。如心因性疾病的产生与性格的病态、情绪障碍、心理能力的缺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因而心理健康是人的整体健康水平提高的基础。

心因是一个人现实行为表现的组成部分。如果心理素质良好,心理健康,那么适应的心因就增加,被动服从的行为就会减少。心理素质和以之为基础的其他素质一起,共同制约着人的行为表现,决定着其社会适应状态

心理动力不仅直接制约心理素质其他方面的优化,而且同时作用于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及身体素质的提高,影响个体的社会化进程。心理动力的大小对人的各方面的发展起着加速或减缓作用,其指向则影响着各种素质发展的方向,并且决定着人的素质发展及行为的自觉性、主动性和主观能动性。

篇7

一、ABC理论简述

ABC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创建的一种理论,埃利斯认为,人们通常的情绪困扰,是因为一些不合理的信念,他认为激发事件A(activatingevent的第一个英文字母)只是引绪和行为后果C(consequence的第一个英文字母)的间接原因,而引起C的直接原因则是个体对激发事件A的认知和评价而产生的信念B(belief的第一个英文字母)。ABC理论是心理学上认知疗法的一种,它是通过纠正人们的认知来改善咨询者的情绪体验,达到调节心理状态的结果。通常人们会认为诱发事件A直接导致了人的情绪和行为结果C,发生了什么事就引起了什么情绪体验。然而,现实生活中我们却发现:同样一件事,对不同的人,会引起不同的情绪体验。比如,有两个同事一起逛街,恰巧看到另外一个同事迎面过来,但是对方没有和他们打招呼,就直接走过去了,这两个人中可能有一个人是这么想的:“他可能正在想别的事情,又没带眼镜,没看到我们,也可能有别的原因”,但是另外一个可能会想:“他是不是还在为前几天的吵架耿耿于怀呢,他现在故意不理我,下一步可能就要找我茬了”。通过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的想法造成了不同的心理和行为,下一步可能前者该干什么干什么,而后者的这种情绪会让他无法集中精力做自己的事情。不合理的信念会导致不适当的情绪和行为反应,如果一个人长期处于不合理的信念中,就有可能产生情绪障碍。

笔者通过多年的工作实践体会到,大学生的部分不良的就业心理状态等都是由于认知错误造成的,如果辅导员能够在工作中纠正学生的错误认知,进行积极的引导,对于大学生的就业工作会有促进作用。ABC理论虽然是心理学的理论和技能,但是理论掌握相对来说比较简单,笔者认为,如果能和辅导员的实际工作进行融合,将会在就业指导工作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当今社会就业形式严峻,大学生出现的就业心理问题单纯依靠学校心理辅导的老师是不可行的,辅导员通过掌握ABC理论并能加以应用,将会大大增强学校就业工作的力量。

二、ABC理论在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中的应用

大学生就业心理是指大学生在考虑就业问题、为获得职业做准备及在寻求职业的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心理现象。大学生出现的不良就业心理,是由社会、家庭、学校和个人多种因素造成的,本文在这里不再论述不良心理出现的原因,仅仅针对大学生出现的普遍的就业心理不良现象以及辅导员如何运用ABC理论进行教育和引导进行探析。

1、自卑

自卑主要表现为脸红、低头、出冷汗,这些大学生胆小、萎缩,面对就业单位不知所措。按照我国的学制,大学分为重点大学、普通本科、独立学院、高职院校等,面对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很多大学生面对毕业院校比自己好的大学生或者条件比自己好的大学生容易出现缺乏信心的现象,这些大学生勇气不足,瞻前顾后,缺乏主动争取的心理。这种现象在学历相对比较低以及农村的学生中出现的比较多,女性出现的比例也比较大。自卑的根本原因是大学生不能客观地认识和评价自己。辅导员在面对这些大学生时,要通过引导帮助他们客观地分析和评价自己,因为大学生的B(信念)出现了不客观,所以他们的情绪和思维的结果C就出现了问题。面对这些大学生的B,辅导员要让大学生认识到,每个人身上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长处,通过自我认知,帮助大学生认清楚自己的性格、特长、优势在哪里,不要拿自己的劣势去比别人的长处;另外,还要认清楚现实情况,对于应聘的岗位自己符合的条件有多少,不打无准备的仗,对于条件高的岗位不要贸然去应聘,否则失败的次数多了势必打击自信心,而对于符合条件的岗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全力出击,并及时总结应聘的经验,提升自己的自信心等。

2、焦虑

焦虑主要表现为大学生长期担心、心烦气躁、心神不宁,思想压力大,睡眠不好等,严重的甚至对就业表现出恐惧心理。这种情绪的出现主要源于大学生无所适从,不知道应该怎么面对就业形势,也不知道如何去找工作等。辅导员面对这样的学生应该首先让他们认识到,焦虑的出现是正常的情绪反应,适当地焦虑可以让大学生认真对待自己的就业,促使大学生做好就业准备,但是过度焦虑就会影响大学生的情绪以及就业的热情和积极性。在大学生过度焦虑甚至产生恐惧心理的情况下,辅导员要帮助大学生认识到B(信念)的不合理之处,比如,有的大学生感觉自己没有竞争的优势,肯定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进而焦虑。辅导员要针对大学生的信念B——“没有竞争优势,肯定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进行纠正,通过自信心的塑造以及提高自身竞争力等方面纠正学生的认知。

3、从众

大学生普遍缺乏社会经验,在就业的选择上,多数大学生都存在从众心理,表现为:选择大家都看好的热门职业;就业地区选择经济比较发达的东部或者大城市;趋向于选择工资高的单位等。这是因为大学生很多人把别人的就业选择作为自己的参考标准,不顾实际情况,盲目攀比,盲目从众。这种从众往往导致大学生扎堆找工作,造成很多人失利,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工作等后果。辅导员针对这种情况,同样要纠正大学生心中的B(不合理信念)——“别人的选择就是我的选择”。辅导员要通过引导让大学生认识到,每个人有自己的能力和性格特点,自己适合的工作和符合自己条件的工作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大学生在选择工作的时候要结合客观条件和主观认识来选择职业,不要盲目追求金钱、大城市和工作轻松等条件。而且,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职业发展道路,刚开始起点的不同并不决定了每个人的生活,只要自己努力,辛勤工作,早晚会得到相应的回报。

4、自我定位过高

这种大学生也体现为自大的心理,他们认为自身条件很好,自我估计较高,在职业的选择上表现为职业取向太高,脱离现实,心态上自高、自傲,盛气凌人。这种类型的很多大学生往往自己单向考虑自己的就业理想,要求就业单位工资、福利、工作环境等十全十美,对于用人单位挑三拣四,但是却忽视了自身的素质,这种单位是否能够招聘自己。而这种大学生一旦未能如愿,则容易出现失落、烦躁、抑郁等心理现象,这种好高骛远的心理对于大学生的顺利择业和就业产生的影响很大。

三、辅导员运用ABC理论的注意事项

辅导员面对这样的学生,利用ABC理论纠正学生的不合理信念——“我的条件很好,我就应该去那些大型企业”。纠正这种不合理信念的方法很多,辅导员可以利用清单法等方法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认识到“人外有人”,帮助他们认识到找工作不是要找所谓的“好”工作,而是要找自己适合的和适合自己的工作等。现实中,大学生的就业不良心理现象不仅仅只有以上分析的四种,但是笔者认为以上四种是受大学生认知因素影响比较大的心理现象。大学生就业认知因素是指由于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对主客观因素推理与判断是否正确导致的心理问题的影响因素。而ABC理论是认知疗法的一种,针对以上四种心理现象最为妥当,因此本文不对其他心理现象进行分析。

ABC理论本身是心理咨询方法的一种,笔者认为辅导员应用于大学生就业指导中仍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心理咨询讲求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辅导员工作中,辅导员一定要把自己和学生放在平等的地位,逐步建立学生对自己的信任。只有这样的前提下,辅导员进行的关于认知等的沟通和交流才能产生效果。当今国内众多学者对辅导员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角色定位进行了研究,普遍认为辅导员是大学生就业心理困惑的疏导者,但是具体怎么疏导谈之甚少,辅导员还是要经过实践总结掌握方法。

2、ABC理论是通过纠正学生的认知来达到调整学生心态的目的。辅导员在开展工作前要认识到大学生自身已经具备的一些客观现实条件等的不可改变性。如,大三下学期或者大四进行心理教育工作,这时大学生的基本素质和能力经过大学将近三年或者四年的学习已经基本确定,每个人的素质是不同的;大学生的性格经过社会化的过程也已经是基本稳定的状态等。只有认识到这些,辅导员在开展工作中遇到瓶颈或者分析问题时才能比较全面和客观,如一位辅导员在进行一名自卑学生的心理教育和疏导工作,他要通过交谈认识到这名学生的自卑到底是因为什么,是家庭、自身素质还是其他原因,而家庭条件等是老师不可改变的,这时在利用ABC理论进行疏导时应该把分析的重点转移,而不应该局限于不能改变的现实情况。

3、虽然本文研究的是ABC理论对于辅导员就业工作的帮助,但是就业工作是一个复杂的工作,辅导员在运用这个理论的过程中,还可以和其他的一些方法结合起来使用。该理论的使用也是因人而异,不一定所有的辅导员都适合使用本理论,辅导员在与大学生交流前,务必要做好准备工作,不要生搬硬套理论,注意根据学生情况随机应变。

篇8

ABC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创建的一种理论,埃利斯认为,人们通常的情绪困扰,是因为一些不合理的信念,他认为激发事件A(activatingevent的第一个英文字母)只是引绪和行为后果C(consequence的第一个英文字母)的间接原因,而引起C的直接原因则是个体对激发事件A的认知和评价而产生的信念B(belief的第一个英文字母)。ABC理论是心理学上认知疗法的一种,它是通过纠正人们的认知来改善咨询者的情绪体验,达到调节心理状态的结果。通常人们会认为诱发事件A直接导致了人的情绪和行为结果C,发生了什么事就引起了什么情绪体验。然而,现实生活中我们却发现:同样一件事,对不同的人,会引起不同的情绪体验。比如,有两个同事一起逛街,恰巧看到另外一个同事迎面过来,但是对方没有和他们打招呼,就直接走过去了,这两个人中可能有一个人是这么想的:“他可能正在想别的事情,又没带眼镜,没看到我们,也可能有别的原因”,但是另外一个可能会想:“他是不是还在为前几天的吵架耿耿于怀呢,他现在故意不理我,下一步可能就要找我茬了”。通过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的想法造成了不同的心理和行为,下一步可能前者该干什么干什么,而后者的这种情绪会让他无法集中精力做自己的事情。不合理的信念会导致不适当的情绪和行为反应,如果一个人长期处于不合理的信念中,就有可能产生情绪障碍。笔者通过多年的工作实践体会到,大学生的部分不良的就业心理状态等都是由于认知错误造成的,如果辅导员能够在工作中纠正学生的错误认知,进行积极的引导,对于大学生的就业工作会有促进作用。ABC理论虽然是心理学的理论和技能,但是理论掌握相对来说比较简单,笔者认为,如果能和辅导员的实际工作进行融合,将会在就业指导工作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当今社会就业形式严峻,大学生出现的就业心理问题单纯依靠学校心理辅导的老师是不可行的,辅导员通过掌握ABC理论并能加以应用,将会大大增强学校就业工作的力量。

二、ABC理论子啊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中的应用

大学生就业心理是指大学生在考虑就业问题、为获得职业做准备及在寻求职业的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心理现象。大学生出现的不良就业心理,是由社会、家庭、学校和个人多种因素造成的,本文在这里不再论述不良心理出现的原因,仅仅针对大学生出现的普遍的就业心理不良现象以及辅导员如何运用ABC理论进行教育和引导进行探析。

1、自卑

自卑主要表现为脸红、低头、出冷汗,这些大学生胆小、萎缩,面对就业单位不知所措。按照我国的学制,大学分为重点大学、普通本科、独立学院、高职院校等,面对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很多大学生面对毕业院校比自己好的大学生或者条件比自己好的大学生容易出现缺乏信心的现象,这些大学生勇气不足,瞻前顾后,缺乏主动争取的心理。这种现象在学历相对比较低以及农村的学生中出现的比较多,女性出现的比例也比较大。自卑的根本原因是大学生不能客观地认识和评价自己。辅导员在面对这些大学生时,要通过引导帮助他们客观地分析和评价自己,因为大学生的B(信念)出现了不客观,所以他们的情绪和思维的结果C就出现了问题。面对这些大学生的B,辅导员要让大学生认识到,每个人身上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长处,通过自我认知,帮助大学生认清楚自己的性格、特长、优势在哪里,不要拿自己的劣势去比别人的长处;另外,还要认清楚现实情况,对于应聘的岗位自己符合的条件有多少,不打无准备的仗,对于条件高的岗位不要贸然去应聘,否则失败的次数多了势必打击自信心,而对于符合条件的岗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全力出击,并及时总结应聘的经验,提升自己的自信心等。

2、焦虑

焦虑主要表现为大学生长期担心、心烦气躁、心神不宁,思想压力大,睡眠不好等,严重的甚至对就业表现出恐惧心理。这种情绪的出现主要源于大学生无所适从,不知道应该怎么面对就业形势,也不知道如何去找工作等。辅导员面对这样的学生应该首先让他们认识到,焦虑的出现是正常的情绪反应,适当地焦虑可以让大学生认真对待自己的就业,促使大学生做好就业准备,但是过度焦虑就会影响大学生的情绪以及就业的热情和积极性。在大学生过度焦虑甚至产生恐惧心理的情况下,辅导员要帮助大学生认识到B(信念)的不合理之处,比如,有的大学生感觉自己没有竞争的优势,肯定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进而焦虑。辅导员要针对大学生的信念B——“没有竞争优势,肯定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进行纠正,通过自信心的塑造以及提高自身竞争力等方面纠正学生的认知。

3、从众

大学生普遍缺乏社会经验,在就业的选择上,多数大学生都存在从众心理,表现为:选择大家都看好的热门职业;就业地区选择经济比较发达的东部或者大城市;趋向于选择工资高的单位等。这是因为大学生很多人把别人的就业选择作为自己的参考标准,不顾实际情况,盲目攀比,盲目从众。这种从众往往导致大学生扎堆找工作,造成很多人失利,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工作等后果。辅导员针对这种情况,同样要纠正大学生心中的B(不合理信念)——“别人的选择就是我的选择”。辅导员要通过引导让大学生认识到,每个人有自己的能力和性格特点,自己适合的工作和符合自己条件的工作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大学生在选择工作的时候要结合客观条件和主观认识来选择职业,不要盲目追求金钱、大城市和工作轻松等条件。而且,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职业发展道路,刚开始起点的不同并不决定了每个人的生活,只要自己努力,辛勤工作,早晚会得到相应的回报。

4、自我定位过高

这种大学生也体现为自大的心理,他们认为自身条件很好,自我估计较高,在职业的选择上表现为职业取向太高,脱离现实,心态上自高、自傲,盛气凌人。这种类型的很多大学生往往自己单向考虑自己的就业理想,要求就业单位工资、福利、工作环境等十全十美,对于用人单位挑三拣四,但是却忽视了自身的素质,这种单位是否能够招聘自己。而这种大学生一旦未能如愿,则容易出现失落、烦躁、抑郁等心理现象,这种好高骛远的心理对于大学生的顺利择业和就业产生的影响很大辅导员面对这样的学生,利用ABC理论纠正学生的不合理信念——“我的条件很好,我就应该去那些大型企业”。纠正这种不合理信念的方法很多,辅导员可以利用清单法等方法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认识到“人外有人”,帮助他们认识到找工作不是要找所谓的“好”工作,而是要找自己适合的和适合自己的工作等。

三、辅导员运用ABC理论的注意事项

现实中,大学生的就业不良心理现象不仅仅只有以上分析的四种,但是笔者认为以上四种是受大学生认知因素影响比较大的心理现象。大学生就业认知因素是指由于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对主客观因素推理与判断是否正确导致的心理问题的影响因素。而ABC理论是认知疗法的一种,针对以上四种心理现象最为妥当,因此本文不对其他心理现象进行分析。ABC理论本身是心理咨询方法的一种,笔者认为辅导员应用于大学生就业指导中仍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心理咨询讲求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辅导员工作中,辅导员一定要把自己和学生放在平等的地位,逐步建立学生对自己的信任。只有这样的前提下,辅导员进行的关于认知等的沟通和交流才能产生效果。当今国内众多学者对辅导员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角色定位进行了研究,普遍认为辅导员是大学生就业心理困惑的疏导者,但是具体怎么疏导谈之甚少,辅导员还是要经过实践总结掌握方法。

2、ABC理论是通过纠正学生的认知来达到调整学生心态的目的。辅导员在开展工作前要认识到大学生自身已经具备的一些客观现实条件等的不可改变性。如,大三下学期或者大四进行心理教育工作,这时大学生的基本素质和能力经过大学将近三年或者四年的学习已经基本确定,每个人的素质是不同的;大学生的性格经过社会化的过程也已经是基本稳定的状态等。只有认识到这些,辅导员在开展工作中遇到瓶颈或者分析问题时才能比较全面和客观,如一位辅导员在进行一名自卑学生的心理教育和疏导工作,他要通过交谈认识到这名学生的自卑到底是因为什么,是家庭、自身素质还是其他原因,而家庭条件等是老师不可改变的,这时在利用ABC理论进行疏导时应该把分析的重点转移,而不应该局限于不能改变的现实情况。

3、虽然本文研究的是ABC理论对于辅导员就业工作的帮助,但是就业工作是一个复杂的工作,辅导员在运用这个理论的过程中,还可以和其他的一些方法结合起来使用。该理论的使用也是因人而异,不一定所有的辅导员都适合使用本理论,辅导员在与大学生交流前,务必要做好准备工作,不要生搬硬套理论,注意根据学生情况随机应变。

篇9

优越感令人自大自卑

生活是多彩的,因为生活方式不尽相同,每个人的认知、行为模式也都有其特点。如果不承认、不接纳个体间的差异,带有偏见地看待生活,“鄙视链”自然也就无处不在了。

参与鄙视链的人中有两类比较明显。一类是年轻、处于发展阶段、某些方面有优势的人,他们的优越感非常明显,并快速体现在“鄙视链”的上端。有人将其归纳为几大类:智商优越感、年龄优越感、时尚度优越感、原创优越感、品位优越感、国际化优越感和小众优越感。这些有优越感的人在链条中看似拥有鄙视别人的权利,凸显出的却是一种不成熟和幼稚。俗话说“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不尊重别人、不善于接纳差异,这种态度将会影响其人际交往和生活。

另一类热衷于鄙视链的人则显露出了潜在的无力控制、怕丢面子、无安全感、自卑等深层次的心理问题。自卑者往往低估自己的能力,鄙视别人,是一种实现自我优越感的简单方法,它不需要通过提高自己就能实现。尤其是生活中的一些不如意者,常会有意无意地通过打压、讽刺别人来提升自己的优越感。

害怕别人“行”而生嫉妒

每一条“鄙视链”的形成其实都是不平等姿态的表达。比如,英剧迷在提及剧名和角色时习惯用英文,在向别人介绍剧情时,也充满着自豪感;喜欢韩剧、穿越剧的人,则被归为“没内涵”、“不会思考”之流。

其实,不论是英剧、美剧,还是内地剧,都能满足不同人群的情感和心理需要,尤其是国内拍的很多电视连续剧可谓家喻户晓。但在“鄙视链”中,优秀的内地剧被视而不见了,这与人们的嫉妒心理有关。

很多嫉妒并不是因为发现自己不如别人,而是源于某种被破坏的优越感,并生出一种极想排除或破坏别人优越地位的心理倾向,它包括焦虑、悲哀、猜疑、羞耻、消沉、憎恶等不愉快的心理状态,主要是因为一些人欲望太强烈。嫉妒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不能让你比我更强,就算你行,我也不承认”。

喜欢攀比导致心理失衡

人在生活中离不开比较。通过比较,人们觉察出好与劣,从而完善自己,形成对外部世界相对稳定的态度与看法。所以说,比较是一种正常、自然的心理现象。

“鄙视链”的形成更多反映出的是现实环境对人心理的影响。很多现实生活是比较出来的,在单位有高层、中层,有白领、蓝领;在大学有教授、讲师、助教和后勤人员等。个体遇到与自身内化、固有思考模式相悖的人或事时,很容易出现鄙视心态,这是在比较中发泄或寻求心理平衡的一种表现。鄙视别人的人通常会先入为主,在脑子里形成刻板、惯性的评价标准,体现了其内心的不安与焦虑,严重影响人的自信心。

在“鄙视链”中,因鄙视的对象没有现实具体性、针对性,对他人不构成明显、直接的伤害,对自身也不会有什么影响,或许还存在较多的游戏成分,因此吸引了很多人参与。然而,在现实生活中,鄙视作为一种态度的负性表达,会阻碍人际关系的正常发展。

压力宣泄不当影响心理成熟

“鄙视链”之所以得到那么多人的响应,与人们找寻群体支持、发泄负面情绪有关。

现在,压力大是个非常普遍的问题,工作压力、职场发展、人际关系、教育子女、与老人相处等方面的问题都会让人烦恼。引起压力的原因主要有四类:生活事件、挫折、心理冲突和不合理的认知。

受到情绪困扰时,有的人会抑制自己的情绪反应,“让眼泪往肚里流”;有的则不管不顾地把情绪发泄出来。其实,这两种方法都太极端。宣泄是一种常见的心理学现象,如果不良情绪长期积累而得不到有效的宣泄与释放,就像胀大的气球,随时可能爆炸。但若宣泄的方式太过极端,也会给自己和他人带来新的心理负担或影响。

篇10

前言

石油钻井行业是一个没有围墙的工厂,井站高度分散、作业范围广、风险点源多,历来被人们认为是高风险、多事故的行业,具有高压、易燃、易爆、有毒、易腐蚀及连续性生产、设备高价值等特点,一旦发生事故就意味着严重的灾难。例如:重庆开县“12・23”井喷事故和墨西哥湾BP公司“4・20”海上钻井平台井喷着火爆炸事故,究其原因都是事故隐患(包含隐患和违章)造成的。如何才能有效控制违章作业,就能有效遏制事故,确保安全生产。

一、违章行为的认识

违章主要表现为违章操作、违章指挥。而员工违章又分为无意识和有意识违章行为。有意识违章是个体在意识清醒的状态下产生的违章行为,具有主观故意性,同时具有隐蔽性。如不执行规定的安全技术措施等,它的发生是多方面因素引起的,按照冰山理论,分为冰山周围的环境(工作环境因素)、海面上的冰山(表象)、海面下的冰山(心理因素)。

二、违章的特性分析

违章能够长期在作业现场蔓延滋生,原因就是它具有顽固性、潜在性、感染性、排他性等特性,这些特性的存在决定了这一危害安全的恶习难以根除。

(一)顽固性。习惯性违章是由一定的心理支配的,是一种习惯的动作方式,因而它具有一定的顽固性、多发性特点。支配习惯性违章行为的心理不改变,动作不纠正,就会反复发作。

(二)潜在性。平时的违章作业变成了习惯,这种习惯存在于潜意识中,习惯成自然。

(三)感染性。某些领导的不良行为,给习惯性违章披上了“合法”的外衣,不仅对本人的安全有影响,同时对其身边的其他员工具有极大的感染特性。

(四)排他性。有些习惯性违章严重的员工,对安全规程根本学不进去也不遵守,总认为自己的习惯方式“管用”,而安全规程是可有可无的东西,对别人的监督作用置若罔闻。

三、工作环境因素分析

虽然违章人员的行为动机心理因素占较大比重,但是在实际工作中,部分由于外界条件的影响或限制,也会导致直接诱发员工违章行为的发生。作为安全、技术管理人员不能忽视物的不安全因素对人员的影响作用。

岗位培训不到位。由于企业的现行制度无法满足对员工进行定期的知识更新和技术培训,或现行的培训方式方法缺乏针对性,表现为:员工对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操作规程一无所知,在不知情的状态下违章。

作业环境不安全。钻井行业多为野外作业,设备工艺复杂,并受多种自然条件影响易发生意想不到的灾害。工作场所的安全措施,通风、照明、噪声及卫生设施等环境不佳,对员工的身体健康和情绪上会有很大影响。工作时间长,枯燥的生活、单调的工作环境、简单的工作、贫乏的社会生活,容易使员工产生急躁、精神涣散、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对可能造成设备或者人身伤害的突况失去理智的判断。

管理制度不完善。现行的管理方式都将济奖励和惩罚奉为安全管理的最佳手段。加之少部分管理人员管理方式单一,行为方式粗暴,一些个性较强的员工会产生逆反心理和抵触情绪,使得员工在工作中缺乏激情、主动性和积极感,容易产生心理疲劳,歪曲对安全管理的认识,将安全管理所做工作视为一种累赘和负担。

社会环境不理想。随着社会的发展,员工参与社会生活的程度在不断增加,个人需求多元化,与“铁人精神”等传统文化碰撞,攀比造成心理失衡,思想情绪波动大,工作中注意力不集中,在特定的条件和环境下导致行为失调。

四、心理现象因素分析

侥幸心理。自认为可以驾驭所熟悉的作业项目,以前都没有出过事,就把潜在的危险抛之脑后,侥幸认为这次也不会发生事故。如果一旦环境、设备、人员发生变化,就很可能引发事故。

麻痹心理。员工在单位安全生产形势较为稳定的情况下,安全思想和警惕性就会松懈下降,加上周而复始、形式单一的工作内容,产生轻视已掌握的操作规程的心理,不严格按规程办事,养成习惯性违章。

取巧心理。这种员工手脚麻利、脑子灵活,干工作速度快、效率高,为了获得更多地安逸舒服时间,图省时省劲,往往会总结分析投机取巧冒险违章违纪中的“经验教训”,简化操作过程、跨越操作工序等违章行为。

马虎心理。有些员工认为自己熟悉工作环境和作业程序,只要掌握主要的操作规程即可,作业时粗枝大叶、不拘细节,他们往往对违章作业所造成已发生的危险比较警醒,对暂时没有发生的危险、潜伏危险掉以轻心,结果发生意想不到的事故。

逞能心理。这种员工岗位技能比较高,有一定工作经验,容易产生骄傲自满思想,认为别人不敢做的事自己却敢做,显示自己“技高胆大”。

蛮干心理。有些员工有一定的技术能力,把遵章守制当成是刻板,凭想象随意“创新”工作方法,只要能完成任务根本不去想是否违规,是否符合措施要求。

无知心理。主要反映在新员工和文化程度较低的员工身上,这些员工对操作规程、规章制度一知半解,工作起来凭本能、热情,作业中糊里糊涂违章,糊里糊涂出事,根本不知道错在哪里。

麻木心理。这种员工因长期、反复从事同一种作业,工作热情减退,积极性不高,产生厌倦情绪。工作中常抱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消极态度,发现他人违章也不制止,认为“别人违章与‘我’无关”,完全处于“被动和放纵”状态。

逆反心理。这种员工因对某些社会现象、工作待遇、环境不满,或与管理人员沟通方式不当等,明知有危险,赌一时之快,发泄心中的怨气,故意不按正确方法。

从众心理。这种员工自身安全知识缺乏、安全意识不强,对问题的认识缺少主见,看到其它员工违章操作“既省力,又没出事”,盲目地把违章当成经验学习、运用,逐渐错误的操作方法反而代替正确的方法。

奉上心理。这种员工对上级的话惟命是从,不敢提意见,明明知道是错的,总想着是领导让的,就算出了事也有上面顶着,查不到我,具有比较明显的“明哲保身”的特征。

唯心心理。极少数员工受消极思想影响,抱着“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的错误心理,靠惯性作业,凭经验操作,在主观认识上就有排斥安全操作的心理。

五、心理深海因素分析

(一)人的需要,是个体产生心理反应最直接、最原始、最本质的要因,如下图所示:

结合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我们这里只想说上述12种心理现象中,如果人的最基本的每个层次的需要没有被尊重,或者卓越的每个层次的需要没有被满足或导向,首先反映在心理上,即会出现取巧、蛮干、逆反等现象,过分的压制这些需要,还会出现从众、麻木、奉上、唯心等现象,过分的溺爱或满足需要会马虎(没有危机意识)、逞能、麻痹等现象。以人为本的文化,首先要在人的需要这个层面落实。

(二)另外一个层面,心理现象是一个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这就涉及到认识、情绪和情感、意志,个性倾向、心理特征等,这里知识、技能、经验、思维,是至关重要的,是心理过程输入的一个要素,古语说读书以明智、明道,也就是说的这个道理 可以使我们不那么无知,可以提高我们的技能,让我们更加充满智慧、胸怀,也是这个道理,所以我们要做好培训教育。

六、防范建议

(一)加强“以人为本”的安全管理方式。人性化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开展,首先要从管理人员做起,将“以人为本”的观念落到实处。管理人员在严格管理的同时,必须关心、爱护员工,掌握员工个人特征,对员工性格有所了解,应根据员工性格得多种多样,在处理安全与人的管理上要讲究方式,用合适方式把其引导到有利于安全管理工作的轨道上来。重视当班员工的心理疲劳,合理安排轮休。对于当班员工,特别是一线员工,上班前要察言观色,保证在岗人员的精神状态良好,必要时提供休息和合适的情绪调节方式等。

(二)加强安全文化建设,切实提高全员安全理念。安全文化是安全价值观、信念、传统、风气、行为准则的复合体,是保护人的身心健康、尊重人的生命、实现人的价值的文化。它体现的是每一个人、每一个单位、每一个群体对安全的态度、思维程序及采取的行动方式。是企业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和手段,通过正能量的传递促进员工树立正确的安全观。

(三)注意改善环境。应重视环境对人心理的影响,并想方设法改善环境条件,使之有利于安全生产。为了创造较好的环境和其他外在条件,使人不受环境和条件不良的影响而产生不安全行为,应对工作条件经常进行检查,并及时纠正和解决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