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社会和社会经济范文

时间:2023-09-18 17:59:1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经济社会和社会经济,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经济社会和社会经济

篇1

关键词学科对话,冲突

引言

我们正处于一个非常需要学科对话的时代,然而人为因素导致学科之间彼此分隔甚至于冲突乃至歧视,这种学科间的互动关系往往造成两败俱伤而非双赢。立于经济学此岸,因而对与其关系极为密切的社会学彼岸充满好奇,期望到达彼岸而不是隔岸观花。本文主要探讨经济学与社会学三次重要对话。

第一次对话:从“学科一统、不分你我”到“我中有你、你中有我”

经济学与社会学尚未独立之前并不存在沟通问题,当时呈“学科一统、不分你我”之势,此后分别从统一体中分化出来并开始了长达近200多年的冲突—对话—冲突—新一轮对话。实际上,从两者的源头就开始了学科冲突。现代经济学开山祖师亚当•斯密,其著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即《国富论》,1776年)成为现代经济学源头,社会学开山祖师奥古斯特•孔德的代表著作《实证哲学教程》(第四卷,1839年)要晚63年,尽管这一段时间也曾有过一些沟通,但更多的是冲突。

当第一次工业革命席卷西方世界时,人们看到的现代工业具有六个特点:

(1)工业建筑在科学的劳动组织上并以获得最大效益为目的,而不是按照习俗进行组织;(2)由于科学组织劳动人类得以大量开发资源;(3)工业生产要求在工厂和城镇集结大量工人;(4)职工与雇主、无产者与企业主或资本家之间潜在或公开的对立开始显现;(5)财富由于劳动的科学性而不断增加,生产过剩危机日益增多,物质丰富的同时伴随着贫困;(6)与劳动组织工业化和科学化相联系的经济制度表现为自由贸易和商人追逐利润。1

奥古斯特•孔德紧紧抓住第一、二、三个特点,认为工业是科学的劳动组织,然后才是财富不断增加和工人在工厂集结。他指责自由经济学派过高估计贸易或竞争机制在财富增加中的效力,同时还指责自由经济学家为形而上学者。自由经济学派则紧紧抓住第六个特点,认为自由贸易和经济调节的竞争手段是经济进步的决定性原因;斯密从经济人的假定出发导出放任的自由市场制度,指出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自由地调节着,使得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神奇般达到了统一。马克思则以第四、五两个特点为基础创建资本主义理论并对其作出历史性阐释。这些分歧导致社会学家对经济学家持敌视态度,尤其在法国的大学里。

在熊彼特和韦伯时代出现了一次大转机,经济学与社会学有了一次对话,他们分别使用“经济社会学”和“社会经济学”之名,熊彼特使用“经济社会学”旨在说明经济分析的“基础学科”,他认为有四门:经济史、统计学与统计方法、经济理论和经济社会学,他所认为的“经济社会学”与后来的新制度经济学类似;韦伯使用“社会经济学”,并非从经济学角度研究社会问题,而是与当时德国的历史背景有关。19世纪末,英美等国“政治经济学”被“经济学”取代,而德国更多的使用“社会经济学”一词,韦伯是大力推广者,因此才有这一门分支。同为社会学家和经济学家的韦伯不仅在社会学理论和方法研究方面取得成就,而且成为从社会学角度研究经济和社会问题的典范。概而言之,熊彼特和韦伯完成了经济学与社会学的第一次对话。在此阶段,形成了“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格局,用熊彼特的话说,“无论经济学家或社会学家,他们走不多远就会互相踩着脚跟”。

第二次对话:从“你在里头、我在外头”到“你在这头、我在那头”

在帕森斯时代,社会学由于帕森斯的贡献而如日中天,他本人及其学生斯梅尔瑟实现了经济学与社会学的第二次对话。然而此前经济学在当时的主流经济学家们看来已然尽善尽美。在19世纪50年代,经济学者开始了其“经济学帝国主义”的扩张行动,既有“社会经济学”的研究,又有“经济学的社会学化”,大大拓展了经济学疆土;社会学的研究空间却非常狭小,原因在于世纪之交两门学科对大学位置的竞争,结果社会学惨遭失败,并被迫与经济学家达成协议:社会学者必须满足于经济研究以外的剩余领域,如婚姻、家庭、犯罪等,故社会学有“剩余科学”之称2。帕森斯不满于当时社会学学科地位之现状,开始涉足所谓的,于1932年著有《经济学与社会学:马歇尔同时代思想的关系》,1956年与及其学生斯梅尔瑟合著了《经济与社会》一书,试图用其结构功能理论框架分析经济问题,后斯梅尔瑟又于1964年发表了《经济生活社会学》一书,详细分析了社会学对经济问题研究的各方面贡献。第二次对话并没有引起主流经济学的认可,其原因主要在于帕森斯等构建的社会大系统仅把经济作为一个子系统,令主流经济学家们大为光火,并认为帕森斯及其社会学是在进行“社会学帝国主义”扩张。相互之间的学科扩张行为导致都企图包容对方,形成“你在里头、我在外头”之格局,但结果却是渐行渐远,冲突日甚,形成“你在这头、我在那头”的态势。

第三次对话:经济学的“社会学化”和社会学的“经济学化”

后帕森斯时代,现代西方经济学有两大发展趋势:其一为经济学的数量化趋势,其二为经济学的“社会学化”趋势。1969年首届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经济计量学奠基人拉格纳•弗里希,是学术界肯定经济学数量化趋势的标志;1974年瑞典人冈纳•缪尔达尔荣获第六届诺贝尔经济学奖,则是学术界肯定经济学“社会学化”趋势的重要标志,后者是“新制度学派”创始人,提出经济学者分析一国的经济发展过程时不宜将该国的历史源流、政治文化与意识形态、经济结构与活动水平、社会阶层与社会组织等各项非经济因素视为孤立变数,而应将彼此相互依存的关系列入考虑之后再行研究才有意义;他还提出“社会过程理论”,认为经济关系变化与发展过程是社会关系变化与发展过程的一部分,是科技进步及其诱发的文化、社会与经济等因素所共同孕育而成的。另一位1992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贝克尔则突破传统经济学的局限性,将经济分析从物质产品延伸到非物质产品,并发表了家庭经济与人类行为分析的研究成果。此后社会学者不再沉默,开始将触角伸入经济学领域,如1970年代中期,美国哈里森•怀特首先尝试用社会学观点解释市场,认为市场是社会网且首先是社会关系,“社会网是经济交易的基础”;他关于角色结构的市场分析是一种开拓性的社会学研究。3诸如此类的经济学与社会学的交叉融合不胜枚举,可见两门学科的新一轮对话已然开始并将深入持续。我们有理由相信,经济学与社会学可以也必须对话,因为“不同学科的不同学术观点之间的自由竞争,能够形成有效的矫正机制,完全有助于学科的进步。”4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玛塔•森曾指出,经济学未来的发展方向要“融合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人类学,甚至是文学和文化研究,更不用说哲学方面显现出来的经验是非常重要的。这不是为跨学科研究辩护,那是(注:指非跨学科研究)是一种机械的研究。我非常喜欢在每个学科内部进行的学科训练。”5如有可能,相关领域的研究者理应作这方面的努力。主要参考文献

[1][法]雷蒙•阿隆著,葛智强等译,社会学主要思潮,华夏出版社

[2]朱国宏,经济学与社会学的对话:意义及其可能性,复旦学报社科版1999/05

[3]宋林飞,经济社会学研究的最新发展,社会学2000/05

篇2

一、经济法价值的内涵

经济法的产生体现了经济法的公平价值。经济公平价值的内容,是由价值主体的主观需要与客体的功能属性相互作用决定的。国家不能任由纯粹司法保护自由竞争,因为自由竞争的任意发展导致市场失灵,市场失灵使市场机制失去了其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因而降低了经济运行的整体效率。当不受限制的自由竞争导致市场的公平竞争规则遭到破坏,进而影响经济发展的时候,国家必然要干预经济,为了用法律的方式控制国家的不当干预,经济法便产生了,显然,经济法就是以追求经济公平价值而出现的。

经济法价值的公平是制度、规则和习惯的公正、合理和有效。首先,经济公平指的是机会均等和规则公正。从这一点讲,公平和效率不是一对矛盾,而是公平决定效率,效率是公平的必然结果。因为公平的规则和合理的制度,可以使人们形成有效的预期,增加或减少各种投入,降低生产成本,带来规模效益。其次,从更深的层次讲,公平指收入分配公正,这是对收入分配的尺度标准而言的,即等量劳动获得等经量报酬,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如果收入分配不公平,投入生产要素多者不能获得较多利润,投入少者反倒获得较多利润,那么,劳动、技术、资本、土地就不可能被更多地投入,社会资源就不可能得到充分有效的配置。

经济法的实施体现了经济法的正义价值。正义,是一切良法的共同追求。民法追求交易双方的自由、平等;行政法追求国家公权力行使的合理性。在市场领域,经济法产生之前的法有民法和行政法,即私法和公法作用于经济,民法要保障市场主体的平等、自由,行政法要维护国家统治秩序。在没有经济法的情况下国家可能会出于维护统治秩序的需要以全社会利益代表者的身份运用行政法干预市场。然而,在市场不正义出现时单靠行政法不能规制市场的正义。所以既然要协调国家与市场的关系,就只能是中立于其间的法,这个法就是经济法,经济法一方面以维护私法的合理存在为己任,但又超越个人的私权,以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为宗旨;另一方面,既赋予国家适当的干预权,又防止国家公权力的滥用,以实现经济民主。

经济法树立以人性全面实现和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价值目标的,可持续发展观是经济法实现自身价值和发展的需要。经济法的价值如果离开了人,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因为价值目标本身并没有意义,只有当目标与人的发展结合起来时才有了其存在的价值。因此,经济法的最终价值目标应当是也必须是人性的全面实现和人的全面发展。一切政治、法律措施,一切社会活动,只有当其有助于实现人类解放和人的自由与能力的全面发展时,才是有价值的。鉴于此,经济法的各个部门法,如企业法、税法、金融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反垄断法、环境保护法、资源法、人口法等,就必须摒弃传统经济法的价值观,不能各自为政,互不协调甚至相互抵触,单纯为促进经济发展而存在。各部门法从立法到司法必须在为了人的全面发展这一最高价值目标的指导下来制定和实施,使经济法成为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法。

二、和谐社会的内涵

和谐社会,是指一种美好的社会状态和一种美好的社会理想,即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以和谐理念为主导,经济繁荣,社会稳定,人们和平相处、安居乐业,是和谐社会的一般特征。在我国社会转型时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容,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条件。它是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实现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使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

和谐社会的构建,是在把握经济社会发展新变化,为适应经济市场化、政治民主化和文化多样化,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发展进程中,提出的新型社会治理模式。这是对社会发展规律理性认识和经验总结的新成果,是对社会建设理论的新发展和人类追求美好社会理想的新贡献。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和谐社会的这六个特征,实际上包括三层基本关系,即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这三层关系的核心或称为和谐社会的本质内涵,是以人为本,即和谐社会就是要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为人的自由发展提供最大的空间。

和谐是市场和国家共同追求的理想境界,社会效益最大化是和谐的必然结果,也是评价和谐的一个重要标准。作为经济法价值追求的经济和谐,指以市场调节为主,在充分尊重市场规律的前提下,国家针对市场缺陷,对经济进行干预、排除社会经济正常运行的障碍。最终实现促进社会经济协调、稳定、发展的目标。经济法作为规范国家干预经济的法,它追求经济自由与经济秩序的统一、社会效益与个体效益的统一、实质公平与形式正义的统一、经济民主与经济集中的统一、国家调控与市场配置的统一等。

三、如何完善经济法以构建和谐社会

取消城乡二元分割的政策限制,加快建立城乡居民地位平等的经济社会制度。一是统筹城乡就业,加快建立统一规范的劳动力市场,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逐步实现农民工劳动报酬、子女就学、公共卫生、住房租购等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待遇,改善农民工劳动条件,保障生产安全,扩大农民工工伤、医疗、养老保险面,建立农民工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制度。支持农民有序外出就业,鼓励农民就近转移就业,扶持返乡农民工创业。二是以户籍制度改革为主线,促进城乡人口合理流动。给农民以平等的公民权,把依附在户籍制度上的各种不合理制度规定全部剥离出去,让农民享有自由进城和自由迁徙的权利。当前重点是放宽中小城市落户条件,使在城镇稳定就业和居住的农民有序转变为城镇居民。三是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按照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原则,加快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创造条件探索城乡养老保险制度有效衔接办法,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切实保障农民基本的生存权。

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受二元经济结构的影响,市场还未真正成为配置城乡资源的主要手段,工农之间、城乡之间在资金、人力、土地、技术等生产要素流动中存在着很大的障碍。因此,必须进行以市场为导向改革,取消政府对市场不合理的干预和管制。建立城乡沟通、统一、有序的产品和要素市场,重点是统筹城乡劳动力就业市场、统筹城乡土地市场、统筹城乡资金市场等。只有形成统一城乡市场,促进城乡间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才能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城乡经济的良性互动,从而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政府应继续运用法律手段来完善宏观调控。宏观调控法包括产业政策法律制度、国有资产管理法律制度、财政法律制度、税收法律制度、银行法律制度、政府采购法律制度、对外贸易法律制度等内容,这些法律规范的基础是市场和责任。从根本上说就是要把宏观调控建立在市场的基础上,让市场能够发挥或者更好地发挥作用。

篇3

摘 要 和谐社会是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是在整体社会福利得到有效改善的前提下能够充分体现效率、公平和法治的社会。经济和谐是和谐社会的本质,离开了经济和谐的和谐社会只能是一种乌托邦式的社会。传统经济学无法有效地构建和谐社会的经济学框架,只能在局部范围内对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一些方法论的理论支持。

关键词 和谐社会 行为经济学 微观经济

一、和谐社会的经济学框架

和谐社会的经济框架包括四个层面:现代市场体系的和谐、微观经济机制的改善、个体经济行为的自我超越以及理性“经济人”假设约束的放松。其中,现代市场体系的和谐是目标,微观经济机制的和谐是支撑平台,个体经济行为的和谐是基础性条件,而非理性“经济人”假设的重建是根本性的前提。

(一)现代市场体系的和谐是和谐社会的基础

现代市场体系的完善是经济社会顺利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经济和谐可以通过现代市场体系的和谐来实现,因此,现代市场体系的和谐是和谐社会的基础。只有建立完善的现代市场体系,才能为和谐社会的整体实现和各个组成部分的实现提供有效的物质平台。现代市场体系的和谐主要表现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和谐、经济发展与人口发展的和谐、经济发展与教育改革的和谐、经济体制与政治体制的和谐、经济发展与公众主流价值观的和谐等。

(二)微观经济机制的和谐是现代市场体系和谐的基础

现代市场体系的和谐必须以微观经济机制的和谐为基础,因为宏观经济的运行效果是通过无数个微观经济个体的经济行为来实现的。没有微观经济机制的和谐,就不可能建立和谐的现代市场体系,即和谐的市场体系的建立是以微观个体之间的经济和谐为基础的。

微观经济机制的和谐是指市场经济环境下所有的经济个体之间的经济行为都处于和谐的状态。市场经济下的经济个体主要包括三类:生产者、消费者和政府,经济个体之间的和谐是指这三类经济个体之间及其内部的经济行为处于和谐的状态,具体包括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和谐、生产者与政府的和谐、消费者与政府的和谐、生产者内部的和谐、消费者内部的和谐、政府内部的和谐等六大类。而每一类的和谐状态的内部又包括若干子类和谐成分。

因此,微观经济机制的和谐在理论上包括无穷类微观经济个体之间的和谐,所有的微观经济个体之间的和谐为市场经济体系的和谐构建了基础性平台。

(三)个体经济行为的和谐是微观经济机制和谐的基础

个体经济行为的和谐是指两个经济个体之间的行为博弈处于一种和谐的状态,它是微观经济机制和谐运行的前提条件。尽管微观经济机制的和谐包括许多类别,但都可以归结到个体经济行为和谐这个统一的运行模式之下,即都可以看作是经济个体双方基于一定的理性经济原则的博弈结果。信息经济学的发展为个体经济行为之间的博弈分析提供了有效的工具。信息经济学主要研究非对称信息下的最优交易契约,又称为契约理论或机制设计理论。

二、和谐社会的经济学分析

(一)和谐社会的经济学方向

新古典经济理论建立在严格的“经济人”假设之上,然而在二十一世纪的现代经济社会运行机制中,很难完全将“理性经济人”作为个体经济行为的标准行为模式。现代经济社会与一百年前的经济社会在价值观、物质基础、生产方式与生产力水平等诸多方面已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因此,“经济人”约束条件的放宽可以在新古典经济理论的基座上重建现代经济学的理论框架,为和谐社会的经济学研究开辟了新的方向。

和谐社会的经济学方向就是探讨在“非理性”经济思想的支配下,经济个体如何在新古典经济框架下打破传统福利经济思想的约束,从而在自我福利改善的同时实现社会整体福利扩展的问题。

(二)和谐社会的经济学实现机制

和谐社会的微观经济机制的实现过程也就是由于经济个体的经济行为的异化、升华和自我超越,从而引发整体社会福利改善的过程。整体社会福利的改善是和谐社会在经济领域的一个重要的标志,是和谐社会在其他各个领域得以实现的基础保障。并且,这种整体社会福利的改善过程是在一种“和谐”的过程中实现的,即不是在经济主体极端地获取自我利益的过程中实现的,它与尔虞我诈、巧取豪夺、贫富极端分化、社会动荡、公众价值观缺失等非正常的社会现象是不相容的。这种整体社会福利的改善是在一种祥和、公平、互利、友爱、正义的过程中实现的,它使社会发展过程生机勃勃,能够形成顺应社会发展的、积极向上的、大部分社会公众所认可的主流价值观。在这样的社会中,每个人都在明确的目标和健康价值观双重导向下努力去创造价值,各尽所能,在实现自我个体价值的同时也实现自我社会价值。

因此,和谐社会的经济实现可分为初级阶段和高级阶段两个基本的阶段,初级阶段的目标是实现个体经济行为的和谐,高级阶段的目标是实现群体经济行为的和谐。个体经济行为的和谐是要求经济个体能够摈弃极端的利己主义观念,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兼顾他人的利益。用经济学语言来描述就是:个体的效用不仅取决于自己的收入,同时也取决于他人的收入,即经济个体将他人的效用和社会效用纳入到自己的效用函数之中。群体经济行为的和谐是要求这种“非理性”的经济个体在社会经济主体集合中将逐渐占据优势,从而引起社会经济主体集合的“非理性”的“质”的改变,使经济运行过程中的“非理性”经济行为最终占据支配性的主流地位。传统的经济社会经过这两个阶段的“和谐性”改造之后,将转变成真正的和谐性经济社会。

三、和谐社会的经济学内涵

和谐社会的经济学实现的一个重要目标是整体社会福利的改善,这种实现不仅依靠传统的和非传统的经济学手段,而且必须赋予和谐社会的本质内涵。和谐社会的资源配置应该是公平而有效的,有效性保证了人与自然的和谐,而公平性保证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和谐社会是充满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安定的社会,它是对自利、贪婪、狭隘、偏见、动乱的社会状态的否定,因此很难与传统经济学的理性思想相融合。然而,现代经济学的发展为和谐社会的构建与发展提供了新的思想,尤其是行为经济学、实验经济学、演化博弈论等新兴经济学的研究成果为和谐社会创立了新的经济学基础,改变了和谐社会的经济学视角的研究方向,开辟了和谐社会经济学研究的新领域,为和谐社会的实践建立了科学的方法论体系。

四、结论

经济和谐是和谐社会的本质特征,和谐社会的运行必须建立在完美的经济和谐的基础之上。在经济学意义上,和谐社会的实现包括两个相互承接的阶段,即个体的非理性化阶段和群体的非理性化阶段。和谐社会的构建过程应该建立在互惠性的利他思想基础之上,才能与和谐社会的本质内涵相一致。

和谐社会的微观经济框架的构建与解析是和谐社会理论的重大发展成果,有力地推动了和谐社会的生成与进步,解决了和谐社会发展过程中一个基础性的理论障碍,构建了严密的、科学的、务实的和谐社会的经济学体系,合理地完成了和谐社会的人本化解释,从而使和谐社会的研究迈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参考文献:

[1]田国强.和谐社会构建与现代市场体系完善.经济研究.2007(3):130-141.

篇4

Abstract: The harmonious society is a prerequisite for healthy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it provide a good social environment for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thus promoting faster and better development of economy. To maintain healthy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we must be based on economic 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a harmonious society, properly coordinate a variety of interest in the process of economic and social structural changes, to create a long-term stable and harmonious environment for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the theme of building a harmonious society, only on the basis of the full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y can we provide a strong physical condition for the harmonious society.

关键词: 和谐社会;经济发展;构建

Key words: harmonious society;economic development;build

中图分类号:D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5-0318-01

0 引言

和谐社会是以人为本的社会。社会的主体是人,社会和谐说到底是人的和谐。只有实现人的和谐才能实现整个社会的和谐。而和谐的社会是经济健康发展的前提条件,它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进而推动经济建设更快更好地发展。经济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题,只有保持经济保持可持续发展才能构建和谐社会,只有在经济充分发展的基础上才能为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物质条件。

和谐社会的构建与经济发展是相互促进、相互作用的,一方面经济发展离不开和谐社会,另一方面它又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物质支持。正确认识影响和谐社会构建的经济因素,寻求化解矛盾的正确途径和有效方法,形成各种因素的良性互动,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1 构建和谐社会的几个关键问题

1.1 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状况 改革开放的30年里,我国经济取得了显着的成效。但与此同时,随着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社会利益也进行了重新调整和再分配,社会逐渐形成了多元化的利益格局。近年来,我国社会中不断出现的假冒伪劣产品,对公有财产的掠夺和侵占,地方保护主义的盛行、权力参与分配等等,既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竞争秩序,扭曲了资源的配置,也加大了社会不和谐的因素。

1.2 分配不公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障碍 据统计,目前我国总人口中20%的最低收入者占总收入的份额仅为4.7%,而总人口中20%的最高收入者占总收入的份额高达50%,突出表现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东中西部地区居民收入差距过大、高低收入群体差距悬殊等方面。2007年上半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民人均现金收入的差距由上年同期的4200元扩大到4941元。社会成员的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特别是对社会财富的占有呈两极分化的趋势,严重地影响着社会经济关系和其他社会关系的和谐。

1.3 区域发展的不协调,影响我国生产力的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对和谐社会也有着明显的制约。就东中西三大区域发展差距的数据看,人均GDP差距扩大,1980年东部地区分别相当于中、西部地区的1.53倍和1.8倍,2002年扩大到2.08倍和2.63倍;收入水平差距上升,1980年东部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相当于中、西部地区的1.19倍和1.21倍,2002年则上升到1.43倍和1.40倍。如果这种差距任其持续扩大下去,必将对经济和社会发展、政治稳定等产生严重的消极影响,构建和谐社会也就无从谈起。

1.4 经济结构不合理、产业发展不协调扩大为社会矛盾。我国经济结构同时存在两类矛盾,一类直接表现为社会矛盾,如城乡经济二元结构、产业发展不协调等;另一类是经济结构中的矛盾并有可能扩大为社会矛盾。从构建和谐社会角度看,这类矛盾主要是:加工能力总量和社会生产力过剩与少数产业短缺的矛盾、需求结构升级与经济结构调整滞后的矛盾、经济增长与资源紧张的矛盾、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的矛盾。

2 构建和谐社会推动经济发展的对策

2.1 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 目前,我国虽初步建立起了市场经济体制,但在很多方面还不完善、不规范,地方保护主义、行业垄断盛行,使市场竞争难以做到公平导致产品供需严重失衡,拉大了地区间经济利益差距。完善市场经济体制,首先,必须建立全国统一的大市场,严厉打击各种地方保护主义,加强商品和生产要素在全国范围内的流通,使各地区的市场主体在公平的环境下充分自由的竞争,以发展本地区经济,缩小区域间的差距。其次,必须尽快完善市场价格机制,取消工农业产品的剪刀差,以缩小城乡差距;促使上下游产业间产品形成合理的交换价格,缩小收入差距;对垄断行业征收垄断利润税,并逐步放开竞争,以缩小行业收入差距。最后,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真正做到有法可依和有法必依,严格依法行事,保证市场主体在参与市场竞争过程中的起点公平和过程的规则公平。

2.2 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首先,要协调产业发展的关系,城乡协调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增加农业和农村投入、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推动城镇化进程;增加农业公共基础设施和农村公用事业建设的投入,提高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水平,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其次、发展低碳经济,淘汰落后产能,限制高耗能、高污染的产业发展,构建绿色经济发展模式,第三、要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原有的产业进行技术改造,实行技术革新,加大扶持力度,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积极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

2.3 完善分配制度、理顺收入分配关系 为了构建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的社会收入分配体系,必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规范收入分配秩序。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缩小企业内部收入差距,提高国民一次分配收入的比重,使全体人民享受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果。要通过改革完善收入分配制度,进一步理顺分配关系,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努力缓解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

参考资料: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问题研究,李连仲主编.广东经济出版社,2004年12月.

篇5

和谐社会无疑是一种美好的社会,它必须具有所有美好社会都具有的高品质特征:公平正义,民主法制,安定秩序,诚信友爱等等。和谐社会所特有的最本质、最主要的特点应该是“和谐”,这种和谐是以宽容为基础、平等为条件、协商为手段的。社会的和谐,既不能靠强权来建立,也不可能靠强权来维系。构建和谐社会惟一有效的途径,只能是法治。因为,作为和谐社会的基础的宽容,只能由法律来确立和维护,而强权与宽容本身就是不相容的;作为社会和谐条件的平等,也只能由法律来确立和维护,而权力本身就是为不平等而设置的;作为达致和谐的手段的协商,更需要法律来规范和调整。所以,只有通过法治,才能构建出和谐社会。

和谐社会离不开政治、经济、文化的高度文明,市场经济也同样如此。如果在经济领域中市场的准入、公平竞争以及资源共享等方面发生机会不均等情况,将会出现社会不公,而社会不公是社会不和谐的主要根源之一。因此,要达致和谐社会,就必须以经济法作为保障。虽然经济法是为弥补市场经济体制下民法调控能力不足而产生的,但绝对不能因此把经济法看作是民法的补充。经济法产生于民法之后,从民法中汲取了相应的经验材料,但却在理念上完成了对传统民法的超越。经济法也起着弥补行政法规范国家权力干预社会经济生活不足的作用,但经济法同样不是附属于行政法的分支部分。所以,经济法具有不同于民法和行政法的、也不可以被它们替代的价值理念和功能作用,而且它保证了民法的基本价值理念得以顺利实现,同时又与现代行政法的基本价值理念相衔接,从而为市场经济的运行提供了一个完整的引导和保护的链条。

我国经济法的缺陷

法律体系不完善,重要法规久而未立。到目前为止,我国虽然在经济法主体、市场规制、宏观调控方面颁布了大量的经济法律,初步形成了一个经济法律群落,但仍然存在立法层级不高并且体系不完善等情况,而且直到现在还没有出台单独反垄断法、国有资产法,所以,加强经济立法步伐不能不是我们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从目前情况看,以笔者拙见,我国经济立法及其实施中仍存在这样一些缺憾。

法律范畴不同,司法权被迁移。法学界对经济法调整的对象和范围始终争论不休,随着1999年合同法的颁布施行,以及原来的经济合同法、涉外经济合同法、技术合同法同时废止,宣告了合同制度对经济法体系的排斥,也发出了一个初步的信号:经济法的理论和实践出现了脱节的迹象。而在法院进行机构改革的过程中,更是把原来的经济审判庭改为民事审判庭,从实践情况看,这不仅不利于经济法被社会所重视,也不利于经济法的实施。

尚未形成真正独立的第三部门。西方在“社会国家化”和“国家社会化”的相向运动中,冲破了市民社会和政治国家的藩篱,虽然产生了一个既不是纯粹私人的也不是真正公共的领域,但在社会层面上并未出现权力真空或者权利真空。其主要原因是在西方还有一个与政府和市场这两种力量相平衡的“包括各种社会团体、民间非营利组织、宗教团体等不以营利为目的民间组织”之第三部门存在。这些组织具有组织性、志愿性、非营利性、民间性、自治性和公益性的特点,它们是协调个人利益和个人利益、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共)利益的社会中坚力量。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非政府组织在从事经济社会发展事业中异军突起,发挥了政府和市场难以替代的巨大作用,填补了社会经济发展领域上的一些空白,诸如环境保护,消除贫困和落后地区的教育。虽然很多工作政府也在做,但事实证明,非政府组织往往比政府做得更好,更有效率。

而且市场经济发展的实践日益证明,政府和市场的力量固然重要且不可或缺,但政府与市场之外的领域越来越突显,它是与社会的多元化相伴而生的并生发出政府与市场都无法有效解决的新需求。这一空白点迫切需要一种新的社会力量去填补。特别在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逐步转为市场经济体制后,政府的经济管理职能正处于转变和调试之中,新兴市场主体的经济权利尚待进一步确认和伸张,政府和市场两方面的力量都存在“缺位”和“越位”并存的现象,发展新兴社会力量以填补需求空缺,抑制各方“非法越界”的问题便显得更加突出和迫切。

在我国改革开放的20年中,国家通过缩小控制范围、改革控制方式、规范控制手段,逐步扩大了社会的自由活动的空间,促成了国家与社会间的结构分化,尤其是以产权的多元化和经济运作市场化为基本内容的经济体制改革则直接促进了一个相对自主性的社会形成。它表现在社会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提供发展和机会的源泉,个人对国家的依附性明显降低,相对独立的社会力量逐步形成;民营企业以及较为独立的企业家阶层、个体户阶层以及知识阶层,都有明显的发展;民间社会组织化程度增强,工会、商会、保护消费者协会等一些中间组织已开始在经济活动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但是,我们还不能乐观地认为,中国已经形成了独立的第三部门,经济法等以社会为本位的法就此具有了广泛的社会基础。因为“与西方第三部门的生存与发展空间相比,中国第三部门生存发展空间具有很大的不同”。所以,同西方相比,我国的第三总部门还没有成形,更谈不上从整体上与政府和个人有效配合,发挥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作用了,从而造成目前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国家对一部分社会(公共)利益难以维护、有心无力的“缺位”状态。

虽然我国经济法存在着种种不足,但并不妨碍其作为独立部门法在法律体系中占据日益重要和突出的地位。因为经济法是适应变动着的社会现实和社会观念而处于不断发展中的部门法,代表着法律根据经济发展规律对经济生活能动反作用的建构性力量,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法律保障。

健全和完善我国的经济法

到目前为止,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接下来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就是如何理解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的改革要“注重制度建设和体制创新”精神,进而确立经济法在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法律体系中的位置,不断健全和完善我国年轻的经济法。

首先,应当尽快制定并颁布《反垄断法》等经济法体系中的重要法律,加大金融法、税法、竞争法、企业法等具体经济法律制度的研究深度,一方面加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另一方面抽象出共同的原理,反过来检验和探讨经济法总论的基本问题。“经济法学和其他社会科学的融合,应当成为我们的一种积极的选择,也是一种挑战。”我们尤其应当加快运用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其他社会科学门类的最新研究方法,进行跨学科的创新性研究,并同法学固有的传统研究方法相融合。

其次,国家机关要转变经济立法的思路,突显原则规定与灵活规定并重的方针,提高重要经济法律的立法层级,改善经济执法的分歧和冲突,加强对经济执法和司法过程的全方位监督。特别要进一步调整司法改革和审判制度,或者在现行三大诉讼法的基础上对各诉讼程序进行相应的修改,满足日益迫切的社会公益诉讼和其他含有公共因素诉讼的需要,或者参照国内的经验对法院的审判分工进行专门设置,完成符合各新兴法律部门要求的审判方式专业化、配套化的改造。

最后,应当加快促进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团体组织的发展。要从政策上加以倾斜和扶持,争取让一些发展比较成熟的组织通过国家法律授权获得正式的地位,在一定范围内行使原来政府的某些权能,或者代为行使一些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衍生出的管理职能。同时,要设置这些组织处理相应问题的准司法程序,赋予它们代替公众提起社会公益诉讼的权利,并完善相应的监督机制。

当然,这些都需要我们的思维顺应时代的潮流进行转变,在立足于我国的现实经济生活的基础上进行更有创新性的法律实验和更有前瞻性的制度建设。

篇6

关键词:公路经济;社会效益;效益制度;隐患

中图分类号:F5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2-0-01

一、提高高速公路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意义

1.提高高速公路经济效益的意义分析

首先,有利于其建设原料行业的发展,从而推动建筑行业和机械行业的进步与革新;其次,有利于高速公路网的日趋形成和逐步完善,基础工业、基础设施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制约因素得到基本的解除,对市场分布格局和投资环境有着很好的改善作用,促进市场的完善,吸引了更多的外商投资者,从而进一步推动对外开放和改革的进程;再次,有利于高速公路经济带的形成,带动周边经济及第三产业的经济发展,进而实现我国整体经济的增长。

2.提高高速公路社会效益的意义分析

第一,促进了高速公路产业的升级,促进了交通运输业的进一步发展。主要表现在完善交通运输结构,形成多样、高水平的运输方式,促进运输领域的拓展和运输结构的完善。第二,促进了区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及交通条件的改善,形成了资金、劳动力和技术等生产要素的聚集,对于高速公路自身的纵向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第三,对于提高公众生活质量和现代物流效率有着积极的作用。

二、完善制度管理体系建设,为安全产出做好制度保障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的改革推进,高速公路服务事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提升,与高速公路迅速发展不相适应的是其秩序化管理起步和发展较慢,和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高速公路在各项运营管理制度建设方面还存在很大空缺。当前,虽然我国高速公路建设服务单位在不断的实践摸索中制定了相关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办法,但这些秩序化的法规对于高速公路管理工作人员的权利和职责未能作出清晰的划分和规定,因此,许多时候这些制度和法规就形同虚设,只有充分的完善基础规章制度建立,细化权责管理,才能构建起一套秩序化、高效化、经济化和法治化的服务管理体系,才能更好地防止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在高速公路的服务中也才能更好地体现和实践以人为本的理念,做到一切按规章制度办事,不包庇、奖罚分明,公平合理,切实提高高速公路管理的服务效率,提升其在社会的社会影响和社会效益,进一步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全面提升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三、建立相关管理制度

由于公路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市场经济竞争日益激烈,其相关管理制度的建立更是不可缺少。要保证工作的顺利开展就必须每一项工作都应当依据相应的规章和管理措施来进行具体的规范。高速公路的制定与之运行相适应的规章制度,对其运行的科学性、严密性和权威性都有着积极的意义,从而使得高速公路的营运管理充满活力,能够规范运行并顺利实施,最终实现其收费还贷及创造最大化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目的。根据公路的运营情况,要严格按照其制定的规章行事,做到公正、公平、公开,奖罚分明,一视同仁的态度。加强高速公路管理制度的完善,做到数据化和规范化。此外,还应加强高速公路工作人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做到营运管理的顺畅落实,杜绝四方车辆等贪污作弊行为的出现。

四、加强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减少安全隐患

高速公路行业是服务行业,因此,首先要对其提供的最基础的产品和服务进行升级换代。高速公路管理企业要定期对道路进行科学养护,针对道路路面出现的损坏情况进行及时的维修和养护管理,对桥梁的通道实施必要的清疏管理,对损坏的安全设施及时予以更换及清洁,并对高速公路沿线带进行多功能的绿化养护等。这样就在源头上遏制了因为道路质量问题造成的安全隐患,此外,还需要对道路情况进行监控管理,从而有效降低道路及公共设施的损坏率,延长高速公路的使用寿命和节约维修成本。对于高速公路的使用者来说,也实现了很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有效的减少了高速公路的事故发生率,并使其在舒适的使用中获得了精神层面的满足。从这个层面来说,加强对高速公路的科学养护管理,有利于提升高速公路健康服务的完整性,并最终在低成本的养护管理中促进高速公路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稳步提升。

五、强化不停车收费理念,促进“畅通工程”的全面构建

当前我国许多地方的高速公路实行的都是“停车收费”的管理模式,这种方式对于车流量较大的路段来说,极易造成堵车的情况,倘若排队等待收费的车辆队伍过长,还容易造成不必要的交通事故,这就给高速公路的管理和服务造成了巨大的不便和麻烦,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来维持这一现状,大大的加重了管理成本,未能实现资源的最优化配置与管理。为了实现高速公路的最大化资源配置,可以采用ETC架构电子车道的检测技术,通过对运行车辆里程的智能化、自动化测量将车辆数据信息上传至管理中心,并通过与电子银行的互通交易完成自动收费的全过程处理,这样就在总体上对收费进行了统一的控制,减少了收费站堵车的现象,更降低了收费的成本投入,客观上促进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步增长。可以引入智能交通(ITS),实现公众交通信息服务系统、城市智能交通控制与管理系统、高速公路电子收费、监控系统、应急管理系统、车辆控制安全系统以及物流信息系统等一体化管理。

六、规范高速公路沿线副业发展,提高其社会影响宣传力

高速公路的建设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建设,其周围沿线必然涉及到商业发展,但当前我国高速公路各大服务区的运营服务存在很大问题,管理较差,群众满意度较低,时常引发打架斗殴事件,无形之中增加了很多不安全和不安定因素,影响着高速公路的和谐运营。因此,为了切实加强和提高高速公路服务区发展运营中的管理效益,应强化沿线副业的管理,做好品牌形象建设,拓宽服务职能,增设医护服务、网络服务、通信服务、娱乐服务等多重经济增长点,在降低服务价格的同时切实提升服务质量,并强化群众的满意度、舒适度。

七、增强服务意识,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高速公路企业要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得到可持续和谐发展,就必须树立其主打服务意识,要“用心”“细心”,“贴心”,做到服从和服务与经济社会的各项事业的发展。高速公路交通应急抢险、高速公路保畅通、对口援助及“双到”扶贫等一系列行动中,尽职尽责,展现了国有企业政令畅通,执行力强,敢担责任的良好形象。通过这些举措一方面可以增加经济效益,另一方面也无形中提升了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和谐;社会;经济学

一、构建和谐社会的经济学依据——市场失灵

无论是在市场经济发达国家,还是在市场经济不发达国家,完全依靠市场机制的自发作用都不可能实现一般均衡的帕累托最优状态。这种情况的存在被称为市场失灵。

1.微观经济缺乏效率

市场经济中的调节机制并不一定促使微观经济提高效率。

(1)市场不能满足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另外,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一些投资金额大、回收周期长、经济效益低,同时对国计民生具有重大影响的项目,如果只是通过市场来供给,同样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2)外部效应问题的存在。由于价格体系受到的影响是外来的,存在没有经济报偿的经济交易。这种外部性对消费者和生产者都会产生影响。似乎外部性能够通过双方的讨价还价来解决,但是当交易成本存在时外部性则被视为市场失灵的根源。

(3)自然垄断市场的存在。当提供某种商品的固定成本超过可变成本时,生产者为了长期保证获得稳定的生产资料,就会与上游产业联合或干脆将其兼并入自己的企业中,也就是说在市场的运作下生产必然导致联合,从而导致自然垄断。

2.宏观经济的不稳定性

在经济周期的作用下,国民经济仅靠市场来调节,尤似“孤帆航海”。在市场经济的大海中,一旦面临狂风暴雨般的经济危机、股市崩溃、投机泡沫、金融危机,给予国民经济的打击就可能是致命的。这种不稳定性有时也表现为重复出现的通货膨胀和失业,或消费和投资不平衡。在把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手段的条件下,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的稳定性问题并没有完全解决。一旦国内外市场上有些风吹草动,市场调节机制可能失灵的情况下,如果政府又缺乏有力的宏观调控手段,就有可能引起国民经济发展的较大波动。

3.社会分配缺乏与效率相适应的公平性

一个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始终存在着效率与公平的问题。市场机制不能充分发挥作用,不仅会引起效率低下问题。也可能引起分配不公问题。具体观察我国经济领域的实际情况,一方面存地在比较严重的下岗失业问题、城市居民贫困、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甚至绝对降低的问题;而另一方面又存在腐败、不法收入、税收体制不完善导致高收入阶层没有及时足量纳税,社会分配不公等问题。城乡差别、区域差别、行业差别仍然广泛存在。近年来,在经济和国民收入快速增长,居民消费的恩格尔系数正在不断地下降的同时,同期基尼系数却在不断攀升。这表明我国收入分配的差距已经拉大。

二、构建和谐社会的主体——政府

现代市场经济是市场经济与公共经济的混合经济。公共经济就是政府经济,它研究的是政府部门为弥补市场缺陷的职能活动。也就是说,政府是弥补市场失灵的主体,而市场失灵又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依据,因此,政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体。

1.政府经济是弥补市场失灵的主体

(1)政府是提供公共物品的经济主体。通过基础设施建设以保证整个国民经济有良好的“硬件条件”。同时,政府可以承担那些投资规模大、资金回收期长而又是对经济发展起重大影响作用的项目,如国防建设、教育、医疗卫生等。这样,既解决了市场不能提供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问题,保证了国民经济正常运行。同时,政府投资在过程中还可以解决相当一部分下岗工人的再就业问题,也可以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投资和生产,从而推动经济的繁荣。

(2)政府可以通过建立良好的政治、经济、法律等制度和具体的运行体制,制定各级各类中长期的发展规划,降低交易成本,为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软条件”。制度或体制是一个国家经济正常运行的基本保障,如缺乏良好的激励制度,个人或企业的勤奋劳作未能获得应有的报酬,就会降低其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小而言之是企业的损失,若社会的大气候如此,损失的就是国家了。

(3)政府可以利用利率、国债、汇率、税收、预算等经济调控手段来“熨平”经济周期,使经济导入持续稳定的发展。凯恩斯的国家干预使西方世界走出了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1998年以来我国政府的积极财政政策的稳健的货币政策支撑,我国顺利走过了亚洲金融危机的岁月,而且7年来一直保持7%以上的GDP的增长率,成为世界经济的“一枝独秀”。(4)政府可以通过收入政策、税收政策和其他相关政策,努力缩小地区、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差距。通过加强对区域发展的协调和指导,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有效发挥中部地区综合优势,支持中西部地区加快改革发展,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鼓励东部有条件地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在收入分配方面,政府要进行效率与公平兼顾的导向,通过政策的倾斜,对不同地区的社会成员之间进行公平与否评价和调整。

2.政府经济是不和谐因素的主体。目前,我国存在众多的不和谐因素,主要表现有以下几方面。

(1)就业问题严重。据有关部门估算,在宏观经济运行三大指标中,就业指标最不理想,城镇真实的人口失业率从2003年的10.99%上升到了2005年的11.45%.

(2)国内的不平等程度加剧。2004年虽然农民收入增速达近几年的最高点,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势头却没有得到有效遏制,贫富差距严重。

(3)“三农”问题依然是最大的发展难题。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部分处于城市边缘地带的郊区镇、村逐步被划入城市市区管理,农民变身市民。如果城市不能为他们创造就业岗位,他们就会变成城市贫民,这种情况应引起警惕。

(4)社会安全网问题。中国的问题不仅仅在于失业率高和社会差距不断拉大,而在于缺乏一个覆盖全社会的安全网。第五教育不平等将影响我国长期发展与和谐。在当前形势下,教育问题必须从社会发展中单独分离出来研究和解决。现在看来,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教育产业化、卫生产业化甚至社会事业产业化的目标和政策实际上是很模糊的,其模糊性主要表现在缺乏对于目的和手段的准确界定。

以上不和谐因素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导因素是政府,因为这些问题都是微观经济主体所无能为力的社会问题,其解决当然也就应当具有社会经济管理职能的政府担当此任。

三、构建和谐社会的关健——政府改革

政府既然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体,而在现实社会中又存在众多的不和谐因素。那么,如何加快政府改革就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关健。

1.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完善制度建设

从现阶段的实际出发,逐步制定和形成不同层次的、系统配套的法律法规体系。通过建章立制。为政府自身行为、社会活动和公共事业的发展提供科学的规则,为公共管理的社会化和公共服务的市场化提供制度安排。在制度的保证之下,应重点提高政府自身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和政府引导管理其他组织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

(1)要强化公共服务能力,健全公共服务体系。

(2)不断提高社会管理水平的能力,完善人口和就业管理,加强社区管理,改进社会管理方式。

(3)要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能力,搞好市场监督和管理。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强化政府对社会秩序特别是市场秩序的监管功能。四是加强政府部门的专业化建设,依法行政。科学行政,提高行政效率。

2.推动建立统筹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

按照统筹方略,结合实际,从根本上解决社会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的问题。构建现代化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在保障基础教育的同时,要不断提高高层人才的培养能力,加快培育高水平专业技术教育体系。要加强基础研究和高技术研究,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进一步改革公共卫生管理体制,提高地区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和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能力。尽快建成覆盖城乡、功能完善的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体系。注重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深化文化体制改革,逐步建立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文化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逐步理顺收入分配关系,最大程度地降低社会风险。

篇8

关键词:环境会计 和谐社会 障碍

自20 世纪70 年代以来, 随着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形成和深化, 环境会计开始成为会计科学的一个新兴分支,许多国家和相关的会计组织采取了多种措施以推动其发展。环境会计是会计学、经济学、环境经济学等学科交叉融合的现代会计分支,它吸收了环境经济学等学科观念和方法的精髓,以会计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为基础,运用货币的或非货币的多种计量手段,核算和监督企业的环境活动以及分析环境活动对企业的影响,确认、计量资源的耗费以及资源的补偿,以达到保护环境和协调企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平衡发展的目的。

环境会计在计量时既要使用传统会计中的货币计量单位,还要使用一些非货币计量单位,如实物计量和技术指标等,甚至是文字说明来反映环境状况的变化,它将企业看成是功能性的社会组织,不仅计量企业经济活动的财务影响,还计量企业经济活动对环境造成的生态环境影响,更加注重于社会效益及环境效益的核算和监督。

和谐社会与环境会计的关系

(一)和谐社会是环境会计发展的动力,环境会计是实现和谐社会的推力

构建和谐社会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可持续发展战略强调了企业的经济活动以保护自然环境资源为基础,强调当代人在发展与消费时应努力做到使后代人有同样平等的发展机会。因此和谐社会建设要求企业应该寻求可持续发展之路,也就是说企业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也要注重经济活动与环境的良性关系,注重经济发展、保护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协调一致,不威胁子孙后代的利益。环境会计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产物,它是人类对自身行为与自然环境关系的一种理性反思,为了保护环境,加强企业与环境的友好,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企业需要对外披露环境会计信息。

环境会计成为企业参与和谐社会建设的主要形式之一。因为环境会计促使企业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为导向,客观地反映企业对环境资源的损耗和补偿情况,为利益相关者提供有效的环境信息,在从事经济活动的同时,重视环境因素对企业发展的影响,有效地保护环境资源;将同时提高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作为从事经济活动的目标,进而实现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所以说环境会计推动着和谐社会的实现。

(二)环境会计的内容体现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其支持

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思想是要求企业在追求自身经济发展时,注重环境、经济和社会平衡协调发展,不能采取耗竭资源、破坏生态和污染环境的方式。环境会计的理论体系和核算体系都体现着和谐社会的这一内在要求。因为环境会计把其涉及的内容扩展至企业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通过计量、反映、控制和监督环境资源,改善企业的经济发展与环境问题,促使企业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也兼顾环境效益,通过环境会计信息的充分披露,报告企业环境责任的履行情况,为企业实施经济决策和环境决策提供帮助,最终达到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步优化。

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与环境会计的本质属性是存在一定的内嵌性的。建设和谐社会要求会计须从不同的角度对经济活动和环境状况予以正确的核算和监督,这就对传统的会计计量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环境会计正好可以解决这一难题,因为环境会计可以运用多重计量手段对发生的环境经济活动、环境经济活动对社会环境的影响以及承担的社会责任在会计报表中进行充分的披露,提供充分、全面的会计信息,从而有力地支持和保障和谐社会的构建。

我国实施环境会计的障碍分析

(一)方法障碍

第一,环境会计要素的分类障碍。环境会计要素是环境会计对象的具体化,是环境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具体内容和组成项目,是构成会计报表的基本要素。对于环境会计要素,目前学术界尚无统一的认识,代表性的观点有 “三要素论”(环境会计和报告的立场公告中规定的环境会计要素分为环境资产、环境负债和环境成本;刘永祥认为环境会计要素包括环境资产、环境效益和环境费用)、“四要素论”(李宏英认为环境会计要素包括环境资产、环境费用、环境负债、环境收益;李心合认为环境会计要素包括环境支出、环境收益、环境资产和环境负债)、“五要素论”(李武立认为环境会计要素分为资产、负债、成本、损失、收益;张白玲认为环境会计要素包括环境资产、环境负债、环境费用、环境效益、环境资本)、“六要素论”( 陈琳等认为环境会计要素包括环境资产、环境负债、环境权益、环境收入、环境费用和环境利润)。

第二,环境会计的确认障碍。环境会计的确认是将涉及环境活动的每一笔业务事项确认为何种环境会计要素并加以记录,最后列入企业财务报告的过程。但我国尚未颁布专门的环境会计准则,没有统一环境会计要素的分类标准,因此对环境会计要素的确认缺乏依据。另外,我国环境资源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目前只有废水、废气排放物等几项国家标准,标准的缺失造成了环境会计的确认障碍。

第三,环境会计的计量障碍。环境会计的计量是确定记录各项环境活动业务事项的数量及金额的过程。由于环境会计核算和监督企业所进行的与环境活动有关的所有活动,这里面包括着许多无法用货币计量的环境经济事项。因此构成了环境会计的计量障碍。根据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只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才具有价值,可以以交易价格为前提用货币来计量,而自然环境资源是非交换、非人类劳动的公共物品,不能通过市场进行交易,没有市场交易价格的存在,因而不能用货币进行计量。但这些自然资源环境向人类的现在和未来提供的各种服务是有效用的,具有直接或间接的经济价值,环境会计需要对之计量。可见,由于环境会计核算监督内容的特殊性,要正确计量、反映自然资源的成本、收益以及企业环境经济活动对社会的影响,必须探讨建立新的计量方法。

第四,环境会计报告的障碍。我国目前尚无统一的环境会计报告模式,无论是披露的形式还是内容,都尚未形成统一的标准。环境会计信息不仅包括货币性的部分,而且包括非货币性的部分,如何在环境报告中反映还需要进一步的探讨研究。对于货币性的信息,是否可以与传统的会计计量相融合,在环境会计报告中反映;而对于非货币信息部分,是否可用文字来进行说明,在环境会计报告附注中披露?是采用在现有财务报告的基础上,增加环境会计各要素的揭示与披露的补充环境会计报告;还是编制独立的环境会计报告书,单独披露企业环境责任的履行情况?这些都是环境会计报告要解决的重点问题。

(二)观念障碍

长期以来,“惟GDP论英雄”是不少地方政府的工作指导思想和干部政绩的评价标准。地方经济的发展走上了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片面追求经济增长,不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和难以挽回的损失。而环境一旦遭受污染或破坏,其治理和恢复将需要更多的成本,甚至有些污染是不可逆的。正是这种错误的政绩观和发展观,重经济轻环境,导致了地方政府对推行环境会计缺乏足够的重视。“惟GDP论英雄”的政绩观催生了以GDP为导向的干部评价机制,这种评价机制又反过来促进GDP导向的政绩观,形成恶性循环,进一步加大了环境会计的推广和实施的难度。

经济利益至上的企业绩效观念是我国推行环境会计的另一观念障碍。诚然,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在两权分离的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的经营者为了实现经营业绩,确保所有者企业的持续经营,保障自己的经济利益,企业的经营者也会忽视环境问题,忽视自身经济行为所承担的社会责任成本。因为将环境成本考虑进企业的总成本,将外部成本内部化,将会导致了企业现有利润的降低,影响企业经营者的业绩,所以经济利益至上的企业绩效观念阻碍了企业实施环境会计核算。

(三)制度障碍

由于我国开展环境会计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来说起步比较晚,我国目前环境领域的法律法规以及相应的政策措施不够健全,环境会计法律制度没有建立。尽管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了“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谁利用谁补偿、谁破坏谁恢复”的环境保护政策。但这些政策大多是从违规惩罚的角度来迫使企业规范其行为,缺乏对其参与和谐社会建设的主动性激励的考虑。而且这些举措的环保力度仍然不够,不仅表现为法律覆盖面不全面,而且其操作性也亟待改善,无法与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相匹配。

发展环境会计的对策建议

(一)组建专门的环境会计研究机构

组建专门的环境会计研究机构,完善环境会计的理论研究工作,解决环境会计在方法上的障碍。实行环境会计首要解决的是其自身的方法障碍问题,为此,政府应该组建专门的环境会计研究机构,由会计、经济、环境资源、法律等方面的专家组成专家团队,重点研究环境会计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与定型的实践模式,完善我国的环境会计体系,尽快出台环境会计基本准则、环境会计具体准则,明确环境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与报告,加快环境会计在我国的发展。此外,还应该在充分考虑我国具体国情的基础上,合理借鉴西方发达国家比较成熟的环境会计理论,结合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环境会计发展之路,促进环境会计在我国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顺利实施。

(二)加强教育和转变观念

转变观念,开展绿色教育,营造社会氛围,促使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科学的政绩观与发展观是环境会计有效实施的保障。科学的政绩观的实质是用可持续发展的标准来检验当前的政绩行为,要看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长远影响,要对社会和历史负责,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和后人的评判。因此要转变“惟GDP论英雄”的政绩观,深化改革,建立和完善政绩评价标准,形成科学的政绩导向。

积极开展绿色教育,增强环保意识,为环境会计的实施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通过绿色教育,提高企业管理者对环境会计的重视程度,强化和提升企业会计人员运用环境会计的专业素质,保证环境会计的有效实施。企业作为环境会计实施的微观主体,应主动地将环境管理纳入企业管理决策中来,披露真实、可靠的环境会计信息;企业是社会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为此还应从社会的角度来考核经营者的业绩,促使企业积极地履行社会责任。

(三)加快环境会计和环境资源保护的立法

法律是环境会计执行与实施的最终保障。目前,我国尚未针对环境会计核算进行立法,这给环境会计实践造成了很大的困难。政府应在和谐社会思想的指导下,进一步对原有的有关法律条文加以完善,明确企业在构建和谐社会、履行社会责任方面的义务与要求,使企业认真贯彻执行环境会计制度。从奖、罚两个方面来规范企业的环境行为。一方面,政府在立法时应该明确规定提供真实的环境会计信息的企业可得到相应的奖励,促使企业自觉自愿地披露环境会计信息。另一方面,则应该制定严厉的法律惩治措施对提供虚假的环境会计信息的企业进行制裁,使之付出巨大的经济代价,得不偿失,迫使违法企业提高环保意识,规避其经济活动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社会监督是环境会计有效实施的有力保障。企业往往出于切身利益的考虑没有如实地披露其环境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因而需要具有独立地位的第三方机构来对之进行核查与监督。社会监督机构应该依据国家的环保法律、法规以及相关的环境会计法规、准则,对企业环境会计信息的合理性、合法性、真实性进行审查与鉴定,并向社会公众充分披露,促进企业加强环境与自然资源的核算,增强企业的环境保护意识,在决策时充分考虑环境问题,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参考文献:

1.陈瑾瑜.企业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会计研究[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6(5)

篇9

构建合作平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郑州大学高度重视科技成果的转化工作。2002年6月,学校成立了“产学研结合”领导小组,制定了《郑州大学关于加快科技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了发展科技产业和实施科技成果转化的相关政策,调整了科技管理政策和科研评价体系,构建了“学校―院系―研究所(中心、室)―课题组―科研人员”一条比较完善的产学研结合链条。从科研项目的申报、立项、研究进程、成果鉴定等环节入手,加强组织领导,进行跟踪服务,及时引导和支持科学研究直接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选题,研发市场需求的科技成果。从体制和机制上为推进科研成果转化提供保障。

为进一步加强产学研工作, 2004年4月,学校成立了由学校主要领导任组长,多位党政领导任副组长,主要机关处室及相关院系负责人参加的“郑州大学校市校企合作委员会”,组成专门机构负责学校的社会服务和对外合作工作。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项目为载体,根据地方产业需求,发挥学校科技优势,主动组织企业联合地市共同申报重大科技创新和产业化项目,联合攻克技术难关和研发新产品,为传统产业改造和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有力支持。学校每年将校市、校企合作工作列入年度工作计划和考核指标体系,并作为学校一项重要工作进行部署、安排和考核。学校与合作的市县和大型企业集团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工作会议,就开展全方位深层次合作、建立长效合作机制以及合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讨论和研究。几年来,学校投入数十万元用于校市、校企合作的基础建设工作,建立了校市校企合作专家库、成果库,随时收集整理科技人员的专利技术和科技成果入库,为社会服务和成果转化提供项目支持;并定期在校园网上科技攻关和合作项目,为科技人员提供合作渠道和市场信息。

校市校企合作委员会已经成为郑州大学开展对外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履行高校社会服务功能的一个重要平台。

学校还积极构筑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的新平台。学校积极参与并支持创办了河南省国家大学科技园,将大学科技园的建设纳入学校发展规划,作为学校人才培育功能的补充和延伸,切实加强对大学科技园建设与发展的领导,在人才、技术、装备和信息等资源方面进一步向大学科技园开放,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努力将科技园区办成科技研发平台、孵化平台、创业平台和人才培养基地。

针对学校的科技成果多有待于中试的情况,学校积极与当地政府和科研院所合作,整合官、产、学、研、资、介、贸各方优势与力量,按照统筹规划、以人为本、市场推动、扩大开放的建设思路,依托和发挥大学的人才、智力、科技优势及中部地区的区位优势,充分发挥国家级大学科技园的平台作用,积极构建良好的创业环境,扶植在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环保技术、新能源和新材料等领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中小型企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与产品优化升级,培育复合型创新创业人才。

目前,大学科技园已进驻200多家企业,其中郑州大学相关联企业30多家,都是河南省国家大学科技园的主要支柱企业和主要税源。现在,河南省大学科技园的生产基地正在积极建设当中。大学科技园的建设,将进一步推动学校的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创新服务模式,推进社会经济发展

近几年来,郑州大学充分利用校市校企合作委员会这个平台,先后与安阳、商丘、新乡、林州、济源、焦作、温县、巩义等市县建立了全面合作关系;与河南神马集团、许继电器、安彩高科、莲花味精、新飞集团、宇通集团、耕生集团以及郑州卷烟厂等200多家企业集团建立了科技与人才培养方面的合作关系;与商丘师院、商丘医专、平顶山学院、安阳市第三人民医院、商丘市中心医院等十多家地方高校和医院建立了教育和医疗方面的合作关系。在上述各类合作中,共签订科技合作、技术服务、干部培训、合作办学、医疗诊治、旅游策划、行业规划等方面的合作协议100多项,使郑州大学的科技、人才、信息与地方的企业、市场、资本等初步实现有效结合,达到了共生共赢的目的。

学校采取多种有效方式,努力使合作模式更加灵活,合作内容更加丰富,沟通渠道更加畅通,合作成效更加明显。在校园网上定期合作单位的需求信息、联合攻关项目和科技合作项目500多项,组织专家教授到合作单位和企业做专题技术报告50多场,现场解决技术难题30多起,到合作市县科技成果1000多项次。学校先后组织了“百名博士巩义行”和“百名教授博士濮阳行”活动,得到了当地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的高度赞扬和好评,在当地群众中产生了轰动效应。在“百名博士巩义行”活动中,100多名博士分成40多个组分别到40多家企业进行考察指导、技术服务和业务洽谈,现场解决技术难题或提出改进建议70多条,签订合作意向8项,意向合作金额1930多万元,有6名博士当场被聘请为企业顾问。在“百名教授博士濮阳行”活动中,教授考察企业达50多家,提出合理化建议近百条,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郑州大学每年还组织学校的最新科技成果参加深圳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上海国际工业博览会、郑州先进适用技术交易会、东西部合作经贸洽谈会和市县组织的各类科技成果会等,在这些活动中,大量的实用性科技成果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其中,汽油醇、生物柴油、橡塑模具、大型设备的在离线检测、复合包裹肥、纤维增强聚合物筋和板、转基因盐藻生物反应器等技术成果多次与企业签约合作。

通过近几年来的不懈努力,郑州大学在产学研结合、实现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出现了很多成功范例。

国家橡塑模具工程中心以学科建设为依托,已经构建起了国家重点学科、模具中心和产业化公司为链条的产学研实体,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方面起到了示范作用。近年来,围绕产品开发和模具设计制造技术的应用,为郑州日产、新飞集团、TCL、神龙富康、洛阳大阳摩托等140余家企业设计制造近600副模具,其中100余幅模具为替代进口的精密复杂模具,取得了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机械工程学院振动工程研究所以学科为基础,以研究所为基地,以学科性公司为手段,以服务社会为目的,成功地实现了产学研的有机结合,达到了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科技产业良性互动。通过对原有的振动检测技术的理论创新和发展,在产品研发上取得突破,研制出具有突出特点的在离线设备诊断系统和网络诊断系统,通过组建学科性公司实现产业化,目前已经开发出系列产品,产品被认定为“河南省高新技术产品”,企业被认定为“河南省高新技术企业”,通过了国家的“双软”认证,产品被宝钢、武钢、兰化、吉化等诸多大中型企业应用,年产值达数千万元。

化学工程学院磷复肥技术研究推广中心是国家科技部首批批准组建的30个国家级研究推广中心之一。该中心集研究开发、成果推广、生产销售、信息服务于一体,先后完成国家、省、部科技攻关计划项目20余项,拥有美国专利2项、中国专利8项。获得国家科技发明奖2项、省部级科技奖励7项、联合国技术信息系统中国国家分部发明创新科技之星奖1项。被科技部认定为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技术依托单位。中心利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生产的包裹肥料被河南省科委认定为高新技术产品,并出口到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和美国等,同时,在美国建立工业生产装置1套,国内20余省建成60多套,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生化工程中心与河南天冠集团长期合作,在黄原胶、乙醇汽油、生物柴油等领域的基础理论、生产技术、生产工艺、生产装备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并成功地实现了规模化生产,其产品已经在全国大面积推广使用,特别是乙醇汽油项目,得到了国家的重点扶持和支持,产生了非常可观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学校与河南省莲花味精集团有限公司本着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协同创新、共同发展的原则,在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切实解决企业技术难题、联合办学、为企业提供工程技术人员的培训、企业成为学校毕业生科研教学的实习基地、设立科研合作基金等方面全面合作,强强联手,联合攻关一批在国内外处于领先水平的科研课题,共同开发高新技术产品。目前各项合作进展顺利,以谷氨酰胺的生物转化联合攻关项目为代表的一批合作项目均取得阶段性成果和突破性进展。

学校与郑州卷烟厂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在技术开发,职工的知识与技能培训,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研究开发,技术咨询与服务等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企业投资在学校设立500万元的“黄金叶”奖励基金和科研基金,用于鼓励学校优秀师生研究有利于企业发展的课题,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同时,学校也在企业设立了本科生和研究生实验研究和实习基地。

材料工程学院与巩义市政府在净水剂材料行业开展合作,全面整合巩义市77家净水材料生产企业,实行集约化生产,改造生产工艺和装备,提高技术水平,拉长产业链条,减少环境污染,项目完成后每年可降低生产成本数千万元,产生经济效益上亿元。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与安阳市第三人民医院合作,不仅使安阳市民在当地可以享受到省级医疗服务,提高医院经济效益,同时在医院管理方面进行大胆的改革创新,在全国率先提出医院的宾馆化管理理念,引起国内业界广泛关注。

旅游管理学院与林州市合作完成的“红旗渠观光大道休闲旅游项目”的规划与设计以及旅游产业定位、旅游资源与产品的开发、旅游市场的开拓等,全面提升了林州市旅游产品的品位和档次,形成了新的旅游风光带,促进了林州市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篇10

摘 要 近些年我国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已成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目标的重要制约因素。因而,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现实问题,提升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竞争力是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是解决诸多矛盾与问题的根本途径和思路。经济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前提,构建和谐社会又是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本文结合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论述了少数民族经济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

关键词 少数民族地区 经济竞争力 和谐社会

一、引言

少数民族地区与其他地区相比,在地理区位、经济发展、社会发展、文化发展、、自然条件等方面存在着特殊性,这种特殊性使民族地区社会各个方面的发展呈现出自己的特点。民族地区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不是简单的用现代生产方式代替各少数民族原有生产方式,用现代思想文化取代少数民族文化的过程,而是一个各民族原有生产方式、思想文化现代化的发展过程,民族地区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有特殊的要求和重点。因而只有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不断提高各族人民的生活水平,才能保障我国西部民族地区的长治久安[1]。少数民族地区只有实现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农牧业现代化,以工农业现代化进一步推动整个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才能稳步提高居民收入,实现民族团结及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中国民族问题的主要矛盾是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迫切要求加快发展和自身发展能力不足的矛盾,这是产生民族和地区发展差异、影响民族和谐发展的重要因素。构建民族和谐社会应从政治、经济、文化诸要素入手制定和采取相应的对策,着力提高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自我发展的能力。

二、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竞争力的对策

提高民族地区经济竞争力,要对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有一个客观的认识。首先西部民族地区的经济产出能力和盈利能力较弱。特别是边远民族地区工业基本上是计划经济体制时期投资遗留的国有资产,企业不但技术层次低,设备落后陈旧,无论是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还是品种、结构都不能很好适应市场的需求。其次,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农业方面,虽然有着许多富有特色的潜在优质农、林、牧、副、渔产品,但是农业生产规模较小,产业化经营水平较低,这种零星分散的生产模式无法和多样化的大市场需求相适应,无法形成一种特色优势。另外,从经济主体进入市场交易的费用来看,因进入市场交易的费用太高而导致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主体通过市场交易很不经济。这样,民族地区的农产品供给就不是市场导向,在农产品结构上,生存性农产品多,优质性农产品和奢侈品性农产品少。因而使民族地区虽有优质农产品却打不出好品牌。这就要求民族地区应结合本地实际,立足本地优势,因地制宜,选择适合本地区自然条件的工业经济发展模式,合理优化产业结构。良好的产业结构是经济增长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产业结构状况对提升产业竞争力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产业结构越是优化,资源的配置越向高级产业转移,同时原有产业的资源使用效率越高,区域整体产业竞争力水平就越高。少数民族地区要面向市场,以需求为导向,合理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发展生态高效农业,合理科学地发展畜牧业,在确保环境不受影响的前提下发展民族工业。

第一,民族地区应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培育特色优势产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西部民族地区要选择特色产业,突出特色品牌。民族地区拥有独具特色的农、牧产品资源、丰富的矿藏和极具特色的农产品、旅游资源等方面的优势。实施发展煤化工、盐化工、石油化工、天然气化工、有色金属深加工,发展新材料产业,特色产业以产业升级、提高自我创新能力为目标,在已形成的专业化生产基地基础上,逐步形成若干以骨干企业为核心,以众多中小企业为主体的特色优势产业群。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结构调整,培育特色优势产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需要创新思路、突出特色、发挥优势、消除劣势、催生内力,促进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经济质量的大幅度提升。要突出特色经济、绿色经济、生态经济,增强竞争能力,调整优化第一产业,培育壮大第二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培植良性互动的产业结构,着力培养特色养业、特色资源加工业和特色旅游业,从而构筑新的增长点。

第二,形成现代产业集群、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的高附加值。要根据民族地区现有资源条件,工业基础及经济结构特征,积极实施区域特色战略和信息化带动战略,以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大力推进优势产业发展,搞好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和产业链的延伸,努力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2]。少数民族地区通过其产业链的前后延伸,改变主导产业的产业链缺损状态,提高自身的深加工增长率,从而建立起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商品优势的循环体系,形成以主导产业为依托、上游产业与下游产业相对均衡,使民族地区在优势产业的总量上和高度方面都有一个较大的突破。特别是在合资合作过程中,努力使企业产品的深加工技术、高附加值的生成以及高级管理人员的培养与使用尽可能本地化,扬长避短,加快下游产品开发,延长资源优势产业链。产业集群是提高产业竞争力的基本因素,产业集群已成为一国或地区竞争力的基本因素。要促进少数民族地区产业集群形成与发展,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及区域经济发展竞争力,必须实施有利于产业集群生成与发展的制度创新;培育建立密切合作的一体化生产体系;培育、发展具有竞争优势的特色产业集群;充分发挥政府在产业群形成与发展中的引导作用。大力实施标准化战略和品牌战略,培育更多的产业集群,打造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的优势企业,形成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第三,以市场为导向,资源为依托,走符合民族地区实际的新型工业化道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与完善,市场供需将在经济中发挥主导作用,市场将发挥重要的调节功能。一种产业能否发展起来、发展规模有多大,归根结底取决于消费市场是否存在需求,资源是否可以利用。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保证,发展资源开采、加工型经济也最能直接和快速地拉动地方经济增长。因此,少数民族地区在进行项目论证、招商引资的过程中,一定要因地制宜、立足实际。少数民族地区交通不畅、信息闭塞、高级人才短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面临诸多困难,而针对本地区所拥有的资源进行项目招商,因地制宜地发展本地特色产业,则是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地方工业经济的可行性现实选择。根据具体产业的特点,合理安排好产业内部大、中、小企业的合作。一方面努力利用专业化分工、规模经济、横向一体化,实行必要集中,减少过度竞争. 另一方面要搞好协作,既抓好大企业,又激活小企业。让大企业更大更强,以实现最大限度的集中,与之协作的小企业更专、更多,以形成最大可能的竞争局面,通过优势企业来带动和引导整个产业的迅猛发展。发展特色大农业,处理好不同的经济主体之间的关系;在少数民族地区人力资源方面,应把人力资本的投资作为战略来考虑。

三、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促进和谐社会的具体措施

(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加快发展是解决民族问题、缩小民族地区与其他地区的差距、促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途径。我们要紧紧抓住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支持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创新发展思路,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更快更好的发展。要立足于民族地区独具特色的优势,发展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力争使全省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实现“两个高于”,即生产总值增长速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增长速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大力推进产业化经营,发展特色农业、畜牧业和绿色生态农业。民族地区的农业具有一定的基础和比较优势,把这些优势真正发挥出来,就要培育扶持名优特产品,努力发展现代农牧业。积极推行农牧优势互补发展模式,加快培育壮大畜产品加工业,延长畜牧业产业链,将甘南、临夏建成重要的畜牧业和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提高农产品加工能力和加工深度,不断优化农业结构,加速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加强劳务技能培训,组织少数民族农村劳动力进入大中城市和西部地区劳务市场。

坚持科学开发利用,培育民族地区特色支柱产业。要充分发挥民族地区的水电资源、矿产资源和旅游资源优势,大力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不断增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活力。要不断提高民族地区的对外开放水平,积极发展外向型经济,扩大民族地区特色产品出口。

(二)以教育、卫生为突破口,全面发展民族地区社会事业

发展教育事业,不断提高教育水平。根据民族地区的实际,建设一批标准化的寄宿制中小学和示范性高中、职业技术学校,使更多的少数民族学生接受高等教育。坚持开展支教活动,继续实施从全省抽调优秀教师到民族地区支教,从民族地区选派教师到省内发展较快地区的学校挂职学习的制度。

加强民族地区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建立民族地区基本医疗保障制度。针对民族地区群众看病贵、看病难的实际情况,大力发展民族地区医疗卫生事业,近三年内全面完成民族地区县乡两级医疗机构改造建设任务,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基本覆盖民族地区各县市。每年抽调医务人员定期到民族地区开展医疗帮扶,从民族地区县以上医疗卫生机构中选派医务人员到省内大型医疗单位进修提高。

积极发展民族地区科技事业。进一步加大民族地区科技兴农、兴牧的力度,以推广应用先进实用技术为重点,建立省内有关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与自治州、民族县科技合作机制,在畜种改良、草原建设、农畜产品深加工、矿产资源开发和精深加工等方面进行科技指导,提高科技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贡献率。努力发展民族文化和体育事业,使民族地区广播电视覆盖率达到全省平均水平。加快民族地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保障城乡困难群众、灾区群众的生产和基本生活。

(三)以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为重点,着力改变民族地区生产生活条件

加强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以交通、能源、水利建设为重点,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到“十一五”末,基本实现自治州通高速公路或高等级公路,县通二至三级公路,乡通油路,村通公路。开工建设兰渝铁路,提高民族地区交通运输能力[3]。加强民族地区电网建设,提高电力输送能力,解决民族地区生产生活用电问题。抓好大中型水利和农田基本建设,加快实施农村“六小工程”,努力解决牧区、边远山区行政村通电话难和人畜饮水困难,改善农业和农村生产生活基础条件。加强城市公用设施建设,推动民族地区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迈上新台阶,努力提高民族地区的城镇化水平。实现生态环境良好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加强民族地区的江河源头及国家级特殊生态功能保护区、湖泊、湿地和水库周边、荒漠化及水土流失严重地区的生态保护建设,实施天然林资源、天然草原保护工程,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实施甘南黄河上游重要水源补给区生态保护与建设项目和临夏刘家峡库区流域生态保护与建设一期工程,加强对盐锅峡、八盘峡库区的生态保护建设,遏制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

(四)以特殊政策措施为手段,加大对民族地区发展的扶持力度

坚持国家帮助、其他地区支持、民族地区自力更生相结合的原则,加大对民族地区的支持力度。逐步增加对民族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保持一般性转移支付的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各种专项资金分配向民族地区倾斜。大幅度增加财力专项补助,设立少数民族人才培训资金、民族乡发展资金和民族工作专项经费。进一步提高民族地区基础设施投入占全省的比重,国家安排给民族地区的基础设施项目需要民族地区配套的资金,民族地区无力承担的由政府给予支持。积极引导和协调国有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合理调整信贷投向,支持民族地区经济社会重点建设项目。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创造良好的投资发展环境,以更加优惠的政策吸引国内国际资本到民族地区投资,鼓励社会资本、民营资本、外资到民族地区投资创业。

(五)以组织领导为保证,推进少数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建设

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全面加强民族地区党的建设,加强党对少数民族工作的领导。完善民族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政府牵头和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全社会关心支持的民族工作格局。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加强民族地区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培养和选拔少数民族干部。充分发挥基层组织在做好民族工作中的作用,坚持抓基层、打基础,使党的基层组织在团结带领各族群众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加强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方面发挥战斗堡垒作用[4]。各级干部要强化民族工作的责任意识、大局意识,自觉服务于民族团结进步的大局,切实转变作风,大兴求真务实之风,深入群众,深入实际,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做好事、办实事,解决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大力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坚持民族观,全面贯彻党的民族工作方针政策,坚持不懈地在广大干部群众中开展民族理论、民族政策、民族法律法规以及民族基本知识的宣传教育。在全社会广泛深入地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在各族干部群众中牢固树立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思想,充分发挥民族地区广大干部群众的主力军作用,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

四、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

经济与社会的发展离不开自然资源与社会资本。和谐社会是一种以人为本,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是以公平正义为基本特征的社会,是有利于人的良性生存和全面发展的社会状态。以人为本,尊重创造,激发构建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内在动力[5]。要从民族地区的客观实际出发,摒弃一切不利于民族地区改革和发展的思维方式,寻找一条新的经济发展道路方式。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一定要避免走许多发达地区以消耗能源和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更不应该接受发达地区落后、淘汰的设备。要特别强调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走经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之路。要在加快工业经济发展的同时,谋求科学发展、协调发展,统筹协调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些重大关系,还要发展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逐年增加对社会事业的投入,努力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进一步强化工业的主导地位,充分发挥工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以加快发展农畜产品加工业来带动农牧业产业化,以发展工业总量来反哺农牧业,加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的步伐。在处理经济与环境的关系上,应集中培育和形成符合循环经济要求的绿色食品产业、进出口产品加工业和生态旅游业,真正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生态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实行牧区退牧、草畜平衡,农区退耕、保持水土,林区转型、采育平衡。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形成人与社会、自然生物、生态与环境之间的和谐与相融。克服思维狭隘、经营粗放、成本意识淡薄的现象。

五、小结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和谐稳定的内部环境.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和各项事业,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各民族之间的大团结,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所以应妥善处理好不同民族之间的关系,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全面发展,增强各民族之间、各民族内部的团结、友爱、协作,促使少数民族发展经济,实现各民族的协调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

参考文献:

[1]杨强.西部地区优势产业的选择与区域的协调发展.福建师范大学报.2004(4):34-36.

[2]陈雪梅.中小企业群的形成及其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宏观经济管理.2001(9):78-82.

[3]向君,于倩.发展甘肃优势产业集群的对策研究.甘肃科技.2006(4):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