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经济区位因素范文

时间:2023-09-18 17:59:1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社会经济区位因素,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社会经济区位因素

篇1

关键词:土地资源;社会经济因素;区位条件;土地资源利用

引言

土地资源是人类生存的基本资料和劳动对象。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和人口密度的不断加大,土地资源的消耗随之增加。社会经济因素对土地资源的形成、演化具有十分强烈的影响。当我们评价区域土地资源或进行土地利用规划时,必须全面考虑土地资源的自然生态因素和社会经济技术因素,把潜在的土地资源生产力合理地组合在最佳的土地利用模式中。影响土地资源的社会经济属性的十分广泛,各种因素的影响方式和程度各不相同,有必要进行系统分析和研究。下面将就土地资源的区位条件这个主要特性做重点分析。

1.土地资源的区位特性

土地区位是自然要素区位、经济区位和交通区位在空间地域上相互作用、有机结合的具体表现。不仅指陆地上某一地块的空间位置,还包括多种土地自然要素与社会经济要素相互影响所形成的整体组合效应在空间位置上的客观反映。

1.1.自然区位

土地的自然区位主要是指土地的自然地理位置。包括土地位置上地形、地貌等自然要素的组合特征,以及与自然环境的空间位置关系。自然区位直接影响交通区位和经济区位的形成,是土地形成与发展的重要保证。

1.2.经济区位

土地的经济区位指土地在人类社会经济活动过程中所表现的人地关系和社会物化劳动投入。主要指不同区域土地在经营、社交、工作、娱乐等社会经济活动中的相互关系。土地作为经济活动的一个影响因素,主要是由其自然特性及所处的经济区位决定的。

1.3.交通区位

土地的交通区位是指区域土地或某地段与交通线路及设施的相互关系。经济区位产生的影响能否转化为实质性的效益受到交通区位的制约,此外,它的优劣还影响到土地聚集效益、市场演变、结节点产生及扩大等。知识经济时代交通运输对区位选择产生重要影响,包括核心生产要素发生变化,以及技术更新速度的加快,使全球范围的经济活动成为可能。

自然区位、经济区位与交通区位相辅相成,共同作用于地域空间,从而决定了土地利用方式选择和空间布局。

2.区位论与土地分区利用

区位论是关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分布及其空间中的相互关系的学说。屠能的农业区位论研究的是农业土地资源的利用、农业生产的区位选择——农业土地利用类型及配置问题。韦伯的工业区位论研究的是工业企业的选址问题,亦即一定区域土地上的工业企业布点问题。克里斯塔勒的城市区位论更是着眼于一定区域的土地资源利用问题,研究一定区域下城市的分布及城市间的相互关系。寥什的市场区位论把生产区位和市场结合起来,从市场区位的概念入手,把它作为解决问题的—个起点。近年来,区位论的发展十分迅速,在解决生产布局的理论与实践方面起到了巨大作用。事实上,我们不仅要学习国外区位理论的先进经验,同时也要学习区位论的技术要求、技术程序以及整套的科学工作方法,力求减少失误,因为生产布局工作的失误,会造成巨大浪费。

土地区位利用理论是从区域整体出发,考虑区域内动态利用问题,以确定城市体系及各部门、行业的空间布局和结构关系,是融合全部社会经济细胞的综合理论。土地所处的经济区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土地利用的空间竞争显得格外显著。土地区位利用理论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是土地资源区位利用不断深化的理论体现。

3.土地利用的区位过程

人们的的生产活动与土地的利用息息相关。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人们的生产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土地利用程度也不断加深。这一变化使其在不同方向上的利用表现出不同的区位过程。

城市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就是城市土地利用的区位分化过程。城市各业用地区位过程特点包括以下几点:

(1)商业用地的区位特点

为满足方便人们生活的要求,商业用地多聚集于市中心、繁华街道两侧、交通路口以及大型公共设施的周围。商业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最初是推进城市形成的一个重要动力,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又进一步推动商业繁荣。

(2)工业用地的区位特点

工业是城市进步的直接动力。就世界范围由农业社会过渡到工业社会的现实来看,工业发展能够推动城市经济文化水平的提高和商业的繁荣,从而推进整个城市的发展。因此,工业用地具有不断向市区边缘迁移和自动集结成团倾向的区位特点。

4.土地资源的区位效益

土地区位效益的实质是位置级差地租。土地位置级差地租是指由于距离产品消费中心位置不同而产生的大小不同的土地纯收益。区位效益理论在支配着城市中各项用地的空间安排。由于集聚效益的影响,人口和工业会向大城市及其中心区集聚。但是,有目的地利用区位效益理论可以改变这种趋势。合理的级差地价政策,还可以促进城市土地利用结构的不断调整优化,进一步提高城市土地的利用效率。

总结

土地区位的差异与各项用地特定的区位要求是土地资源的自然空间结构和人类社会经济利用相互作用的结果。同时,我们知道土地面积是有限的、稀缺的,区位效益高的土地的面积就更有限,因此土地利用结构合理调整是我国所有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都必须解决的一个现实问题。要求我们在进行土地资源配置时,自觉利用区位理论,确定各种区位土地的最佳利用途径及方式,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以提高土地利用的总体经济效益。(作者单位: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参考文献:

[1]冯长春,巴特尔.城市土地资源经济的理论与应用分析[J].水土保持研究,2004,01:163-167.

[2]金相郁. 20世纪区位理论的五个发展阶段及其评述[J]. 经济地理,2004,03:294-298+317.

[3]杨勇,郎永建. 开放条件下内陆地区城镇化对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及区位差异[J]. 中国土地科学,2011,10:19-26.

[4]赵小汎. 区位熵模型在土地利用变化分析中的新运用[J]. 经济地理,2013,02:162-167.

篇2

在高考中,地理区位因素与区位条件的分析应用是基础知识和能力考查的重要体现,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下面我结合教学实践,浅谈地理复习中区位条件应用与分析的策略与技巧。

一、 以高考试题为基础,感悟命题方向

研究高考试题是高考备考复习中的重要方法,同学们可以通过对真题的研究与分析,明确考试重点,进而做到有的放矢地复习。

通过对高考真题的研究可以看出,高考中区位条件的分析多通过某具体区域地理事物或现象作为实例,虽然实例不同,但考查方向基本为农业条件、工业布局、城市形态、交通线布局、产业转移、区域差异比较等。同学们在复习时应加强对以上几种区位类型的分析与研究,例如:农业的区位分析中自然要素起主导作用,而工业区位主导作用则是社会经济因素。在进行区域差异比较时,自然与社会经济要素都要作详细对比或根据题目要求进行比较。

区位分析仍会是今年高考地理的主角,其中农业、工业、城市、交通等内容的实例分析会通过热点地区来呈现,如我国的成渝经济区、喀什经济特区、高速铁路建设、中东地区及波斯湾地区能源、交通、自然、经济等因素。但“万变不离其宗”,同学们只需把握住地理区位条件的基本组成,结合试卷提供的信息组织专业用语、准确评价就可以完成题目要求。

二、 分析考点,预测高考命题趋势

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始终是高考复习的立足点。对于考试说明不涉及的内容,同学们可以大胆舍弃,不必浪费精力和时间,从而降低复习强度,提高效率。地理区位内容的复习方式应该通过梳理考点、整合知识来实现,通过找寻联系和区别,运用地理学区位的基本理论进行知识体系的建立,从而达到融会贯通,灵活运用。

以下是我根据高频考点归纳出的区位分析的主干实例:

1. 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分析(图2)

【例1】 20世纪80年代下半期,中国务工经商流动人口规模较大,其成因是什么?

解析 主要是城乡和地区之间经济收入的巨大差异这一社会经济因素导致的。

2. 城市区位因素分析(图3)

【例2】 试分析重庆市发展的有利区位条件。

解析 ①地理位置优越:位于长江和嘉陵江汇合处,水源充足、水运便利;②自然条件优越:气候温暖湿润,水热充足,地势低平,土壤肥沃;③农业发达,物产富饶;④工业基础雄厚;⑤科技教育较发达,劳动力资源丰富且素质较高;⑥国家政策优惠,有西部大开发的机遇等。

3. 农业区位因素及农业可持续发展分析(图4)

【例3】 影响亚洲水稻种植业的农业区位特点是什么?

解析 影响亚洲水稻种植业的区位因素(表1)

4. 工业区位因素分析

(1) 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图5)

(2) 五种指向型工业类型(表2)

【例4】 举例说明典型工业生产厂家的主导工业区位因素。

解析 (1) 普通家具厂为市场指向型,而东北林区家具厂的主导因素则是原料;(2) 新疆地区的棉纺织工业属于原料指向型,而上海的棉纺织工业则属于市场指向型;(3) 南京、北京的石化工业属于市场指向型,而东北大庆、辽阳的石化工业则属于原料指向型;(4) 内蒙呼和浩特的伊利生产基地属于原料指向型,而北京、南京、上海的液态奶基地是为了接近市场。

5. 产业转移对迁入地、迁出地的区位分析(表3)

【例5】 江苏省内的苏南地区产业向苏中和苏北地区转移的原因是什么?

解析 苏中苏北地区相对于苏南而言,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劳动力丰富且廉价,人口众多,市场广阔,资源丰富,有政策支持,所以称为吸引产业转移的迁入区。

6.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中调入区和调出区的区位分析

我国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工程,除了西气东输,还有北煤南运、晋煤外运、西电东送、南水北调等。我国资源和能源空间布局存在较大的南北差异和东西差异,而经济发展的地区差异又进一步从需求上拉大了这种差异,这种供需矛盾是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基本成因。而调出区和调入区的区位分析往往也是高考考查的热点。

【例6】 南水北调工程成因分析是什么?

解析 南水北调是我国长江流域、黄河流域水资源的一项带有全局性和战略性的结构调整工程。其建设的根本原因在于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具体分析如下(表4):

7. 综合分析某生态问题的成因分析

针对生态问题,要分析其综合成因,一般应按以下思路展开。(1)自然原因:①地形原因(海拔、起伏状况、封闭状况等);②气候原因(热量、降水、风力等);③土壤条件(土壤组成、肥力、质地等);④植被原因(疏密状况、季节变化等);⑤河流原因(流量大小、侵蚀强度或沉积强度等)。(2)人为原因:包括当地农业结构、居民能源消费结构、生产技术、政策导向等。要注意的是,分析原因并不需要每一方面都展开说明,应针对性地对某生态问题的有关方面进行分析说明。

【例7】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成因是什么?

解析 自然条件包括:由高原、山地向平原过渡,坡度较陡;降水集中于夏季,多为暴雨,冲刷力强;植被稀疏,覆盖率低;土质由粉沙颗粒组成,疏松且有节理发育。人为原因包括:对植被的破坏,尤其是对森林的砍伐;不合理的耕作制度,如轮荒等;露天开矿的采矿方式等。

8. 流域开发的区位分析

流域既是一个自然区域,又是一个经济区域,区域内自然因素之间、自然因素与经济因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构成了流域的整体性,在做流域的区位分析时,必须在对该河流域内的地形、气候、水文等自然特征以及农业、工业、交通、文化等人文特征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全面分析并预测综合开发对该河流域产生的多方面影响。

【例8】 试分析长江流域的区位条件。

解析 如下表所示(表5):

9. 能源矿产开发区域的区位分析

能源和矿产开发区域多为传统工业区,其区位分析应结合工业区位分析理论,突出社会经济条件对区域形成和发展的影响。一般从交通、矿产、水源、市场等方面分析。

【例9】 试对山西省与德国鲁尔区发展区位条件进行比较。

解析 如下表所示(表6):

10. 经济发达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区位分析

经济发达的地区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与当地的地理区位有着密切关系,这样的地区一般都位于自然条件优越、社会经济条件优势明显的区域,但在发展过程中也不应忽视城市化和工业化带来的负面影响。

【例10】 试对中国珠江三角洲的经济发展进行区位分析。

解析 如下表所示(表7):

三、 关注热点问题,提升解题能力

篇3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说明农业生产受气候因素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也反映了各地区具有限制性因素和区域优势条件,农业生产要因地制宜。

黄淮平原有这样一句农谚:“清明早,立夏迟,谷雨种棉正当时。”江淮平原有“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的农谚。这都说明了农业生产具有季节性特征,农业生产要遵循农作物的习性应时制宜。

因地制宜和应时制宜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要遵循的基本原则,也是高考命题的出发点,主要是对区位因素(包括优势条件和限制性因素)分析、农作物习性(见二维码)及其分布区、农业地域类型等方面的考查。

1.农业区位分析

农业区位有一定的套路,可构建区位分析的模式,下面以“影响黄淮平原发展棉花种植的自然因素”和“影响我国东北平原发展商品粮生产的条件有哪些”为例进行区位分析及建模。

影响棉花种植的因素分为有利和不利因素两方面,有利条件——①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利于棉花生长;秋季雨水少,天气晴朗,利于棉花的后期生长和收摘;②地形:黄淮平原地形平坦,利于大规模生产;③土壤:土质疏松,适于棉株根系向深处伸展。不利条件——气候:播种期适逢春旱,灌溉水源不足。

因此进行自然区位分析时要从地形、气候、土壤和水源等角度入手,从“地形、气候、水源和土壤”等利弊两方面展开,一般主要罗列有利的区位条件、不利条件,点到即止。同理,对社会经济条件的分析,则从“市场、交通、政策、科技、劳动力和生活习惯、地价”等利弊两方面进行。

有的区位分析题既要分析自然区位又要分析社会经济区位,比如:“影响我国东北平原发展商品粮生产的条件有哪些?”设问中没有具体问自然区位,也没有问社会经济区位,因此这两方面都要分析。

自然优势区位:① 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② 地形平坦开阔,耕地面积广大;③ 黑土广布,土壤肥沃;④ 水网密布,水源充足。社会经济优势区位:①市场广阔;② 交通便利;③国家政策扶持;④地广人稀,农产品商品率高;⑤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⑥工业比较发达。存在不足:①纬度高,热量不足;② 土地沙化、水土流失加剧,土壤肥力下降;③冬季易受寒潮和冻害的影响。

由上面的两个例子可归纳出区位分析模式。

自然地理:从地形、气候、水源和土壤等利弊两方面进行分析;

社会经济:从市场、交通、政策、科技、劳动力和生活习惯、地价等利弊两方面进行分析。

另外,审题时要注意,有时设问只问有利的自然条件,在答题时则不必答不利条件,也不必答社会经济条件。

2.农业地域类型

(1)农业地域类型和典型分布区

需熟记以下六种农业地域类型及其典型分布区。①混合农业分布于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②地中海式农业分布于地中海气候区。这两种都是种植业和畜牧业并重的农业地域类型,前者以牧羊和小麦种植为代表,谷物和牧草轮作,略偏重畜牧业,种植业的比重则根据市场的需求作调节;后者是特殊的混合农业,略偏重种植业,种植的农作物有小麦、大麦等粮食作物和烟草、葡萄、橄榄、无花果、柑橘、柠檬等亚热带园艺作物。③热带种植园农业,种植椰子、咖啡、可可豆、橡胶、香蕉的热带经济作物,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南美和非洲热带气候区;④商品谷物农业,农作物以小麦和玉米为主,多分布于地广人稀的发达国家,如美国、加拿大等国;⑤大牧场放牧业,主要分布在草原面积较大、大牧场经营的新西兰、阿根廷、南非、澳大利亚等国的半干旱、半湿润气候区,如阿根廷的潘帕斯草原的牧牛业举世闻名;⑥乳畜业(区别于肉畜),主要分布在北美五大湖周围地区、西欧和中欧等发达地区,如美国东北部的乳畜带。

(2)经典重现

十八世纪墨累—达令盆地开始种植小麦,饲养绵羊,现已成为澳大利亚主要的农产品输出地。读图1(粗箭头代表主要流向,细箭头代表次要流向),完成1~2题。

图1

1.墨累—达令盆地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A.混合农业 B. 地中海式农业

C.大牧场放牧业 D.商品谷物农业

2.下列农业经营模式中,最能说明上述农业地域类型特征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分析:本组题的第1题考查墨累—达令盆地农业地域类型,第2题考查混合农业的特点。从图1中能看出墨累—达令盆地是种植业和畜牧业并重的农业地域类型,是典型的混合农业,故第1题选A;墨累—达令盆地的混合农业是商品农业,其产品羊毛和小麦都供应市场,故第2题排除AB,澳大利亚混合农业是小麦和牧草轮作,种植的东西除了小麦还有牧草,其牧草可以供给畜牧业,而C为天然草场,故排除,答案选D。

关键考点二·关注农业生态问题

1.抓住农业生态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关键

要实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关注农业发展过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农业生态问题已经成为高考试卷中最常见的热点问题。每个区域的农业生态环境问题都不一样,成因不同,对策也相异。复习备考时不仅要认识不同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而且要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和采取相应的对策。下面以“我国东北地区和西北地区农业发展中的问题、成因及措施”为例说明生态问题的差异性。

西北和东北的地理环境具有差异性,西北属干旱、半干旱气候区,东北则属于湿润、半湿润气候区,自然环境不同,人类生产活动对环境的干预也不同,故西北和东北的环境问题类型不同。近现代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是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造成的,故我们在分析时要从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方面入手,着重分析人为原因。如西北地区的“过牧、过樵、过垦”造成植被破坏,以及流域上游引水过量造成流域下游缺水是西北荒漠化的主因。东北地区湿地面积减少、质量下降的主因是沼泽地过度开垦和开发。原因分析准确了,治理对策就容易了:西北地区荒漠化对策——保护植被、植树造林和合理用水等;东北则采取退耕还沼泽等对策。因此说抓住农业生态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关键,抓住了原因就抓住了本质,其他问题都迎刃而解。

其他区域的农业生态环境问题,如黄土高原和南方低山丘陵区的水土流失问题等都可以按这个思路进行分析,考生不妨一试!

2.考题举例

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是著名的出口小麦和羊毛的地区,随着农场规模、数量的扩大与墨累河河水引用过多,墨累—达令盆地陆续出现了一些环境问题,该盆地最有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是( )。

①土壤盐碱化

②河水流量增多,河口附近侵蚀作用增强

③湖中的水生植物大量繁殖

④湿地萎缩,牧草生长不良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解答:大量引用河水会导致地下水位升高,土壤盐碱化,牧草生长不良,排除②③。大量引用河水还会导致河流下游水源减少,湿地萎缩。故答案选A。解答本题关键是要抓住生态问题产生的原因,才能顺利选出正确答案。

关键考点三·

对“农业事物的空间分布”的描述

农业生态问题分布和农业空间分布的描述题,成为近几年的高考常考题型。该类题型要求考生能够根据图表提供的信息,用简洁的文字语言描述。

1.农业生态问题分布

【经典重现】图2所示区域中,水土流失地区分布规律是什么?

如何描述呢?我们先来研究参考答案:面积较大,大部分在第二地形阶梯上;大致呈东北—西南方向延伸;最严重的地区集中分布在黄土高原地区。参考答案中的“面积较大,第二地形阶梯上”是描述“分布面积和主置”;“呈东北—西南方向延伸”是描述“延伸方向”;“最严重的地区集中分布在黄土高原”是点出“极值”。因此本题的描述角度有面积、主置、延伸方向、极值,从面(前三个角度是面上的总体描述)到点(极值是描述局部地区)进行描述。

2.农业空间分布

【经典重现】根据图3分别归纳南疆、北疆绿洲农业空间分布特征。

篇4

区域经济学的理论创新的探讨

戴毓高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北京市100731  )

 

 

 

摘要:在我国的区域经济学的理论研究中,要能够不断深入地了解经济学理论研究方法,并能够有效地运用于生活的各个方面,从一定的程度上看,区域经济学理论是对传统经济学理论的一种挑战。区域经济学理论研究是可以从直观上指导区域经济发展的方向性指导。而区域性经济并不是单一的经济类型区域,它可以是包括是行政管理方面的,同样的可以是研究经济领域或者是自然地域方面的。本文就从区域经济学理论研究方法和发展现状看当前的区域经济学体系的构建。并提出一些自己的建议和看法,希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区域经济;经济学理论;创新

改革开放三十年多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伴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不断深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些问题也不断地暴露出来。从我国实际的国情出发,对区域经济进行广泛而深入的调查和研究,构建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已经成为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议题。广义的区域经济学包括区域经济学和区内经济学两种经济学理论,这种理论区分方法涵盖范围更广,间于运用性经济学和经济地理学两个学科之间,从这个角度和定位进行研究分析,有利于区域经济学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有利于不断提升区域经济学研究的社会功能。区域资源的优化配置具有时间和空间上的不平衡性,以及时间上的阶级性和动力上的人地互动性的规律,从另一个角度上看,新区域经济学是由全球性的技术革命和全球经济一体化推动所直接产生的结果,这也是传统区域经济学创新的成果,是对传统经济学理论的一种创新实践。

一、区域经济学的具体内涵

在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中,根据考察的对象特征不同,我们可以将地域可以划分为几种不同的类型,常见的地域类型有三种;一是自然地域。在我国众多的地理版图上,地表自然上存在着不同的差异,在空间上分布着不同的区域环境和地理气候,这就从本质上决定了我国地表自然环境状况分布上是有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所以,我们可以将其划分为不同的地理生态系统,并能够从所属的关系中规划处一定的区域等级系统。对于区域自然环境而言,这是一个完整的、有着内在联系的统一整体,在这个完整的区域自然环境中一个要素的区域变化都会引起区域内其他要素的变化。所以,任何区域地理环境特征都是有每一个区域地理要素综合作用形成的结果。二是行政因素。行政区位因素是一种人为性的划分方法,行政区域是指行政管理的地域范围。行政管理上的划分具有一定的主观性,所以,与自然环境区域相比,这是具有极大的可变性和不稳定性。三是在经济区域方面,经济区域在能够依托大中小城市为基础,以交通运输为纽带,以地区专门化部门为经济特征的经济地域。经济上划分区域地理是客观的,并且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也就是说,地域自然环境经济区是构成当代经济区域的重要因素,其中当然也包括是经济城市、经济网络和中心和网络的吸引力。经济区域内的各个要素是相互联系和彼此制约的。经济区域的特征上是由区域之间各个要素所共同的形成的结果,任何一个要素的变化都会影响其他因素的变化,从而影响区域经济的特征。

   区域经济学中的“区域”并不是单一指某一种区域类型。如果是从科学的角度上看,区域经济学应该是属于经济区域,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更为有效地实现对我国区域经济学探讨规律。从实践上看,从行政区域上来深入探讨经济运行的内在逻辑,从而可以有效提高区域经济学的各方面的社会功能。在我国实践的生活中,有许多的行政区域的研究成果,就是由于没有与行政管理方面进行有效协调,最后都失败了,削减了区域经济研究成果的社会价值。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从经济区角度上来探讨我国区域经济运行的各种规律,这已经是当前区域经济的发展趋势,从行政管理方面来探讨区域经济发展的可行性应该是目前最好的选择。

二、区域经济学理论研究对象的表述

在目前的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对区域经济学的内涵外延存在着两种学说,一种是广义的区域经济学(区际经济学),另外一种是狭义的区域经济学(区内经济学)。它们两种之间的区分是以地域分工的理论为基础的,两者的主要特点就是探讨区域经济合作和区域经济之间的联系,前者是通过深入分析区际要素的活动,进一步揭示区际经济分异的各种过程和动力上的机制创新,从而能够为制定科学合理的区域经济协调服务,而后者是通过侧重于研究区内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组合,以及区内经济的各项运行规律。这样才能将区情分析看作是研究分析的重点内容,从而可以把战略规划和计划的编制作为研究的对象和主体,从而可以把区域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区域经济管理的实施方法作为研究对象的最终目的,并把区域经济政策的制定和规划管理看作是建立在对区域自然环境的情况研究上的基础之上。

所以说,这种区分方式可以有效地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健康发展和体系的尽快形成。在当代的很多经济学理论著作当中,对于广义的区域经济学理论并没有一个完整清晰的定义,而在区分之又在研究内容上却又是含糊不清,这就造成在观念上的认识不清,导致很多的区域经济学理论没有形成完整的科学体系的重要原因之一。

总的来说,区域经济学是对区域经济发展资源进行科学合理地配置,能够将区域经济发展利益空间逐渐拉大,这种区域经济运行的规律中可以说明这是经济学与经济地理学之间的学科。

三、区域经济发展的资源优化配置和规律性探究

在某种程度上说,区域经济学就是要求在区域经济发展时能够谋求区域资源之间的优化配置,并能够依据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选好区域经济的主导型产业群、协作配套产业群和基础性的产业群,这样才能不断提升我国的产业竞争力。区域经济在不同的发展时期,都有不一样的发展需求和发展机遇,这就需要我们能够充分发挥区域经济发展的各种优势,其中也包括区域比较优势和区域竞争优势,从而能够形成具有竞争实力的产业群,并取得最好地综合效益。所以说,区域经济能实现产业集群优势,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益处。另一方面,要处理好区域资源的各种空间配置,就要能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提出不一样的发展要求,对于区域资源的空间配置的方法也有所不同。从一般的区域经济发展历程来看,对处于工业化初期的发展初期阶段,应该要采取“据点式”的工业布局模式,而对于处于工业化后期的发展阶段的区域,应该采取“点轴式”的工业布局模式,处于工业化后期的发展阶段,就应该采取“网格式”的工业布局模式。从中可以发现,区域资源的配置和经济发展具有以下几个规律:

(一)、区域发展经济空间规律的不平衡性

由于我国自然、经济和社会发展之间的不平衡,这种平衡是一种短暂的。不平衡也是一种绝对的状态。但是从全球的视角上看,这是由于自然环境的影响作用,区域资源的空间和区域经济的空间上分布不平衡是具有持久性的。从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历程上看,区域经济发展是由于自然、社会和经济条件这三者相互影响的综合结果,而区域资源空间配置和经济空间分布上同时也是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从不同的区位因素和劳动力因素和自然、社会经济条件的差异性,从而导致了区域资源空间配置和经济发展空间不平衡的普遍性,这是一种不以实际情况出发,盲目地追求所谓的区域资源平衡发展的结果,这样不仅不能达到相关的预期目的,严重时还会导致宏观经济上的效益下降和生态环境的破坏。

(二)、时间规律上具有阶段性

在区域经济资源配置上,区域经济发展历程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客观历史进程,由于各个时期不同的区域经济条件不断变化,因此表现出不同的阶段性规律。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区域经济资源的配置和经济发展可以超越现阶段的生产水平,深圳发展就是一个特殊的例子。所以,要能够不断突破常规的跳跃性发展阶段,实现区域经济的不断发展。

(三)、在动力机制上要求实现人地互动性

在社会发展到一定的阶段,想要实现阶段性的区域经济和谐发展,就必须要在动力机制上的人地互动性得到有效实现,阶段性是区域资源分配和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效动力机制。在区域资源配置和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要想实现人地的互动性,就必须要能够在充分发挥好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人作用于环境,同时,环境也是反作用于人,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还要能够寻求人地关系之间的和谐和平衡,从而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长期目标。

四、新区位因素的研究

在对于传统的区域经济学的理论研究中,传统的经济学理论主要关注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以及生产技术等方面,研究过程中对于其他领域不太重视,例如,只是注重自然资源、劳动力成本和运费等一些因素,忽视了社会经济条件的各种状态。

而新区位经济学理论可以继承传统的经济学的基础上融入到新的内容,更加注重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市场、外资以及国家的相关政策的研究,并且这些新区位经济学理论是伴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而得到发展,将区域经济学理论提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

全球化的区位因素研究。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便利,一些跨国公司也改变了不少公司的经营战略,公司纷纷以全球为市场,开始注重发挥不同区域生产的优势因素,并将这些不同区域之间的优势因素不断对其进行重新组合和包装,从而建立起全球化的生产基地。在不断调整投资布局,实现全球化生产经营的过程中,许多跨国公司与在国外的子公司之间形成了很大的差别,而且导致了公司在经营理念和生产方式上的巨大变革,从某种程度上发生了质的变化,新的区位因素正在影响着跨国公司对投资区位的选择需求上,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经济学理论已经完全不能符合时展的要求。而新的区位因素正好符合这一趋势的发展需要。

结语:经济全球化对区域经济学理论的冲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从本质上改变了区域经济学理论的根据。经济全球化提高了全球资本的流动性,这就加大了不同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空间上的平衡性也将会不断加剧。

参考文献:

[1] 白永秀,任保平.  区域经济理论的演化及其发展趋势[J]. 经济评论. 2007(01)

[2] 邵明.  区域经济学经典理论回顾与评述[J]. 世界经济情况. 2007(04)

篇5

关键词:经济发展;优势;劣势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14-0049-03

河南省濮阳市地处中原经济区东北部,东部与山东省相接,北部与河北省相连,是中原经济区衔接融合环渤海经济圈与山东沿海发达地区的前沿。当前,濮阳市经济正处于爬坡过坎、提质增效的关键时期。在这特殊时期,认真研究好、发挥好濮阳市经济发展的优势,避开劣势,对加快濮阳市经济赶超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濮阳市具有区位前沿战略的确立

濮阳市具有区位前沿战略的确立开始于2010年。2010年1月11日,时任省委书记的卢展工同志到濮阳市调研时指出:“濮阳市要增强区位优势意识,突出跟沿海衔接的前沿地区的区位优势;濮阳市经过努力,一定会成为中原地区向沿海发达地区延伸、衔接、融合的前锋”。这是濮阳市定位区位前沿的根源。卢展工书记为濮阳市的区位前沿定位,是濮阳市赶超发展的美好希望,极大地鼓舞和鞭策着濮阳市的全市人民。

2011年8月29日,濮阳市委书记段喜中同志在濮阳市第六次党代会上的报告中提出“濮阳市是中原经济区重要出海通道、中原经济区与环渤海经济圈衔接融合的前沿、省际交会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战略定位。同年10月26日,省委书记卢展工同志在河南省第九次党代会上的报告中提出:“促进安阳、鹤壁、濮阳市联动发展,凸显在晋冀鲁豫毗邻地区的优势,成为环渤海经济圈衔接联系的前沿。”这是河南省、濮阳市主要领导分别以工作报告形式提出的濮阳市定位区位前沿的内容。

2012年7月26日,河南省政府印发的《濮阳市建设中原经济区濮范台扶贫开发综合试验区总体方案》中提出:“濮阳市地处豫冀鲁三省交界处,是豫北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支点,是中原经济区与山东沿海、环渤海经济圈衔接联系、互动发展的前沿。”同年12月3日,国务院批复国家发改委的《中原经济区规划》(2012―2020年)中提出:“推动邯郸、安阳、邢台、鹤壁、聊城、菏泽、濮阳等北部城市密集区提升发展,形成与沿海地区沟通联系的前沿地带。”这是国家、省分别以文件形式提出的濮阳市定位区位前沿的论述。

以上关于濮阳市区位前沿的定位,使濮阳市成为“中原经济区与环渤海经济圈衔接融合的前沿”有了政策依据,为濮阳市立足自身资源,变“边缘”为前沿,发挥前沿优势,加快经济赶超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濮阳市具备区位前沿优势的条件

区位优势即某一地区在发展经济方面客观存在的有利条件或优越地位,主要包括自然资源、地理位置,以及经济社会、科技教育、文化旅游、发展环境、管理水平等方面。区位优势主要由自然资源、地理位置、产业聚集、劳动力、交通等决定。

濮有区位、资源、产业、市场、环境、政策、人和以及干事创业的精气神等优势,这些优势是濮阳成为前沿的必备条件和强力支撑。

濮阳地处中原经济区与环渤海经济圈之间的几何中心位置,既是中原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又能接受环渤海经济圈和山东发达地区的辐射。濮阳的比较优势等正在转化为经济发展的优势。

1.定位优势。濮阳作为省际交会处的重要支点、中原经济区重要出海通道、中原经济区与环渤海经济圈衔接融合的前沿定位,得到了国家、省、市上下的高度认同,受到了县、乡、村的普遍欢迎,为濮阳加快融入环渤海经济圈和山东发达地区创造了有利条件。

2.区位优势。濮阳是中原经济区与环渤海经济圈、山东发达地区的交汇处。随着中原经济区建设的迅速崛起和环渤海经济圈的发展壮大,两大经济板块势必在这里交汇、融合,濮阳成为重要出海通道和前沿是有厚重基础的,是可以实现的。

3.资源优势。濮阳石油、天然气、煤、岩盐储量丰富,区内探明石油储量6亿多吨、天然气储量634亿立方米、岩盐储量1 400亿吨、煤炭储量63.4亿吨。晋豫鲁铁路的建设,将使濮阳增加路煤资源优势。濮阳农副产品优势明显,是国家粮食主产区。

4.产业优势。濮阳的产业优势日渐凸显,随着产业集聚区建设的飞速发展和一批工业项目的建成投产,濮阳逐步形成了石油化工、光电子、医用新材料、林纸林板、家具制造、机械装备制造、食品加工、羽绒制品及服装等优势产业。

5.综合成本优势。企业综合成本主要包括劳动力、土地、工业用电、工业用水等基本要素。相对沿海发达地区,濮有综合成本低廉的优势,不仅劳动力成本低、劳动力资源丰富,而且工业用地、用电、用水、用气等都比较有保障,价格远低于沿海地区,在企业自身发展、招商引资、承接产业转移等方面,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6.交通优势。交通优势度与经济发展水平有正相关关系,交通对经济发展具有引导、支撑和保障能力,是反映区域发展条件优劣的重要指标,交通网络可达性的提高对区域发展产生直接效益,从而改变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潜力及经济活动区位优势。随着濮阳市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与环渤海经济圈、山东发达地区的不断融合对接,不久的将来,濮阳将纳入郑州、石家庄、济南一小时经济圈,北京、天津、山东沿海发达城市3小时经济圈,濮阳交通优势日益显现。

(1)铁路。一是现有京九铁路纵穿台前。二是在建的、年底将要通车的晋豫鲁铁路横贯濮阳全境,既是一条西煤东运的大通道,又是沿海向内陆拓展的一条黄金线。濮阳向西可以承接山西丰富的煤炭资源,向东可以成为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纽带,同时为濮阳带来30万人次/年的客流量,濮阳将是资源的交换地、集散地。据悉,国家拟将晋豫鲁铁路向西延伸到陕西、宁夏、内蒙,届时,该铁路将成为我国内蒙至山东日照的重要大通道。目前濮阳市正在推进晋豫鲁铁路与京九铁路连接线项目。三是郑州至济南快速铁路通道已经进入国家“十二五”铁路规划,有关部门确定郑州至济南快速铁路通道经过濮阳。郑州至济南快速铁路通道的规划建设,将使濮阳成为郑州、济南1小时经济圈的区域中心城市,从而带动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快速流动,吸引相关生产要素向濮阳集聚,使濮阳市成为信息、要素汇聚与流动的区域中心,方便群众通过京广、京沪高铁南北向出行,吸引外地客商到濮阳参观考察,投资兴业。这条铁路的修建将结束河南、山东两个人口大省、经济大省之间没有直通铁路的历史。四是拟规划建设的邯郸―濮阳―菏泽铁路、开封―濮阳城际铁路、濮阳―开封―周口―潢川大能力货运铁路。邯郸―濮阳―菏泽铁路正处于酝酿阶段,濮阳首先提出,已得到邯郸、菏泽方面呼应;开封―濮阳城际铁路已进入河南省城际铁路规划;濮阳―开封―周口―潢川大能力货运铁路已纳入中原经济区规划。

(2)高速公路。濮阳区内已有濮鹤高速、濮范高速、南林高速、大广高速;在建的有德商高速;拟建的有:一是范台梁高速,已经纳入河南省高速公路网规划;二是濮阳至湖北阳新高速、濮阳至东明高速,已经纳入河南省高速公路网规划。

(3)机场。目前豫东北机场的选址已确定为汤阴县瓦岗乡,明年开始建设。机场选址兼顾了濮阳的交通出行需要。

(4)“无水港”。“无水港”,就是建在内陆地区,依托信息技术和多式联运支持,具有口岸监管、港口服务等综合服务功能的现代物流的通道和平台,是内陆城市兴建的大型综合物流区,一般以公路、铁路、航空为依托,进行对外贸易。一句话,就是把港口从沿海后移到内陆。“无水港”建成运营后,港口将以此为依托,为货主提供“门对门”、“一体化”的口岸服务,报关、报检、结汇、订舱、电子数据交换、物流等一系列口岸业务手续都可以在“无水港”完成。

“无水港”是一个地区经济实力的象征。在濮阳建设“无水港”,将带动豫东北地区的综合运输设施建设,为加强与环渤海经济圈和山东发达地区的合作提供新的机遇。2012年3月,濮阳市与日照港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日照港同意向濮阳市延伸港口服务。

建“无水港”是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城市建设的需要。2014年5月,这项工作有了实质性进展,经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研究决定,同意设立河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濮阳办事处,机构规格为正处级。濮阳“无水港”建设需要政府科学规划统筹协调,现正在筹建过程中。

7.文化优势。濮阳历史文化厚重,有“华夏龙都”、“中华”、“杂技之乡”之称,在文化上与河北、山东有很深的渊源。濮阳的中原文化与河北的燕赵文化相融,与山东的齐鲁文化相通。实践说明,文化的认同将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增强区域间的亲和力,扩大经济上的影响力,这是濮阳发挥前沿优势、对接环渤海经济圈和山东发达地区的有利条件,对今后发展也至关重要。该市的文化优势主要有姓氏文化、龙文化、杂技文化、红色文化、石油文化等。

(1)姓氏文化。濮阳是张姓祖根地、帝舜故里。充分利用濮阳姓氏起源地优势,开展寻根祭祖活动,打造张姓祖根地、帝舜故里两大品牌,通过姓氏文化搭台经贸唱戏,促进濮阳经济发展。濮阳的姓氏文化只要用心去做,做出精品,做出特色,就能发挥服务经济的积极作用,体现出姓氏文化价值。

(2)龙文化。龙文化是濮阳市的特色和品牌。龙是全国人民的龙,也是海外华人华侨的龙。歌曲《龙的传人》中有这几句歌词:“古老的东方有一条龙,它的名字就叫中国。古老的东方有一群人,他们全都是龙的传人。巨龙脚底下我成长,长成以后是龙的传人。”可见,炎黄子孙对龙的认同感很强。濮阳市要努力把龙文化转化为产业,只有转化为产业,文化才有价值、有生命力,可喜的是现在濮阳市已经有人正在做龙文化产业。

(3)杂技文化。杂技是濮阳市的一颗明珠,先后在国际国内大赛中获奖300多项,出访世界80多个国家和地区,与河北吴桥并称为中国杂技南北两故里。濮阳市杂技已经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目前,有关部门已经开始整合濮阳乃至全省杂技资源,扩大与周边地市的合作,大力发展杂技文化商业综合体。

(4)红色文化。濮阳有清丰单拐、范县颜村铺、白衣阁和台前将军渡等革命旧址,具有红色文化。通过挖掘整合红色文化优势,发展濮阳旅游经济。

(5)石油文化。濮阳是中原油田所在地,有石油文化主题矿山公园,功能区包括:一是石油生产工艺流程区,主要展现石油生产工艺流程、生产模型等,为社会各界尤其是国内石油类大学、地质类大学提供科普教育基地。二是石油历史文化展览区,利用图片、文字、影像展示中原油田的发展历程、中原石油人的奋斗之路。通过传承石油文化,大力弘扬石油人的艰苦奋斗历史和油地共建、共促发展的互助精神,使濮阳发展走好三条路,即紧紧依托油田、发挥其支撑作用;推动促进地方工业的发展;拓宽油地经济合作领域,实现共赢发展。2012年9月,濮阳市政府成立了濮阳市石油文化主题矿山公园筹建领导小组,负责推进这项工作。

三、濮阳市与环渤海经济圈对接的不利因素

我们在充分看到濮阳优势的同时,也要看到濮阳市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更要看到由于环渤海经济圈自身条件的限制给濮阳带来的不利因素。

1.濮阳经济总量不大,人均值和城镇化水平较低,三产发展滞后,辐射带动能力不强。2013年,濮阳市生产总值1 130.48亿元,人均2.928 7万元,城镇化率36.7%,低于河南省的城镇化率44.3%,更低于全国的城镇化率53.7%。

2.基础设施尚需完善。濮阳长期受不通国铁、不通航空和高速公路网建设滞后等制约,经济发展受到影响。现在,濮阳到天津的交通还不方便,不通火车,没有航空,没有直达高速公路,往来需要乘坐长途大巴客车,时间长路途远,影响了合作效果。

3.承接产业转移能力较弱。一个地区承接另一个地区产业转移的能力强弱,取决于三个指标:国民生产总值、人均生产总值、单位面积产值。如果辐射区的三项指标与转移地城市相差1.5倍以内,转移门槛就低,转移难度就小。反之,数值越高,转移难度就越大。据统计,濮阳这三项指标与环渤海经济圈和山东发达地区的差距都在1.5倍以上,濮阳自身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有待抓紧进一步增强,不然的话,机遇来了也会错失。

4.改革开放水平有待提高,招商方式方法需要改进提升。濮阳经济发展近年来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与国内外飞速发展的形势相比,与发达地区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虽然濮阳市成功引进了天能集团、龙润化工、南方家私、全友家私、亿丰时代广场、荣事达等一批带动能力强、科技含量高的重大产业项目和知名企业,但濮阳的改革开放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大,招商方式方法还需进一步提升,创新驱动能力还需进一步加强。

5.环渤海经济圈自身发展不平衡,辐射能力受到一定限制。环渤海经济圈内各地经济社会发展差距较大,各个城市之间在资源、产业、技术、人力、市场等方面,缺乏紧密的联系和应有的分工,其中京津冀、沈大(包括沈阳、大连、鞍山、营口、辽阳在内的黄金经济带)、济青(济南、青岛)三大板块都是在相对独立发展。在港口、制造业、物资能源、交通等方面存在无序发展。以港口行业为例。环渤海经济圈有60多个港口,比较大的有大连、营口、秦皇岛、天津、黄骅、烟台和青岛等港口。几乎每个大港的发展目标都是枢纽港。根据目前情况,在环渤海经济圈,有大连、天津、青岛三个集装箱枢纽港就够了,如果再建设,肯定会造成过剩。根据天津市政府的说法,环渤海地区在集装箱制造业、船舶制造业、风电设备制造业等方面都存在比较严重的低水平重复建设情况。

受这些因素的影响,环渤海经济圈辐射能力有限。像产业转移,如果这些地区有产业需要转移,多数也是在本区域内转移,如天津市,一般会将产业优先转移到天津市所辖的县、区或邻近地区。

以上几条,是制约濮阳发挥重要出海通道和前沿作用的不利因素,在实施对接时要注意扬长避短。

篇6

一、“区位因素”――高频考点

在新课改的影响下,“区位因素”类型题作为高考地理的考点频频出现在各类地理试卷中,并且所占分值都相当可观,以个别省市近三年的高考地理试卷为例,“区位因素”类型题所占分数,如下表所示:

二、“区位因素”――举步维艰

对于高考地理这类试题,学生的解答普遍是杂乱无章的,经常出现以下问题:(1)考试答题中经常出现知识点遗漏现象,从而得不到高分。(2)有的学生是因为对重要的答题点掌握不够,找不到问题的侧重点。(3)有的题考察学生的是学生掌握知识的综合能力,需要定位后再做题,而往往很多学生因为定位不准,导致此题全部丢分。一般情况下,学生遇到这类问题时很难拿到高分,大部分学生也只能达到一个及格水平。其实此类题如果能够正确把握问题的核心,基本属于“送分题”。

三、“区位因素”――拨云见日

解决此类问题,最好的方法是整合知识,构建区位因素这一类题的知识框架。区位因素一般分为两个方面:自然与社会。那么围绕这两个方面,为了便于记忆,我们做一个简单有趣的总结:自然方面我们简记四个字“光、热、水、土”;社会方面我们记一句话“我去市场买菜”,通过简单的几个字来再展开思路。如下图:

结构框架图简单明了并且容易记忆,但是如果仅凭这个结构框架图而做答,还不够准确。若想得到高分,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考察此题要知道

学生首先要明确考题考查的是“区位因素”类问题。如2011年海南卷23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图示地区东南部城市密集的原因。在解答此题时要清楚此题考的是“区位因素”类问题,同时应明确此题的两个答题方向:(1)根据图中所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2)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答案便很容易写出。参考答案:①临近海洋(位置);②交通发达(交通);③经济发展水平高(经济);④人口稠密(人口);⑤政策支持(政策);⑥大城市辐射带动作用强(图中所给信息)。

2.准确把握侧重点

许多学生在阅读材料后,大概了解了所考察的内容后,便眉毛胡子一把抓,把所有关于区位因素的知识全部罗列出来,结果分数少得可怜。这就是分不清主次、抓不到重点造成的。针对此类问题确定答案的侧重点就显得尤为重要。做这类题目,当涉及农业方面时,自然方面的因素是其主要影响因素,因此要侧重说自然方面的因素。而关于工业和服务业方面的类型题,社会方面的因素是主要影响因素,答题时要侧重说设计方面的因素。如2012年福建卷37(4)分析R河三角洲经济区大力发展新兴服务业的社会经济原因。初审此题,问题重点在服务业,服务业属于第三产业,那么我们在答题时就要着重于社会方面因素。参考答案:①城市密集,经济发达,市场广阔(市场);②海陆空交通便捷(交通) ③国家政策支持(政策);④科技水平高,高校多,人才多 (人);⑤占用土地等资源少,能耗低,污染少(资源)。

3.根据分数定内容

把握好以上两条后,还应根据题目的分值来确定内容的多少。如2011年山东卷29(1)根据材料一,指出与大治相比,当时在汉阳建设铁厂的区位优势。答题时简单说明几个方面就可以了。参考答案:①接近市场(市场);②有技术人才优势(人);③水运便利(海);④接近燃料地(原料)。若所占分值较大,就应该多答几个方面或展开论述。

篇7

关键词:高速公路经济建设;方案

一、我国高速公路发展概况

高速公路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中国公路网的整体技术水平,优化了交通运输结构,对缓解交通运输对国民经济的“瓶颈”制约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力地促进了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高速公路具有优于普通公路和铁路、航运的显著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行车速度高,通行能力大。高速公路设计行车速度为100~120公里/小时。一条四车道高速公路的运输量可超过一条普通铁路,每昼夜可通行25000辆中型车,每个车道1 小时可通过1000辆中型车,比一般干线公路高3~4倍。在美国,高速公路占公路总里程的1.1%,却承担了全国公路车公里数的19.3%,平均日行车密度是全部公路平均数的18.6倍。此外,行车速度高,通行能力大,对政治和国防都具有重大意义。

2.快速便捷。经济高效高速公路运输与铁路、航运( 内河)相比,快速便捷,经济高效。火车和船只运输不仅受路轨、河道及车站、码头的限制,而且货物由发出地点到上下车( 船) 、由车站码头到目的地,中间均需汽车或其他运输工具搬来搬去,卸上、卸下环节较多,既不方便也不安全。高速公路与普通公路相通,开启停车都不受时间、地点限制,可随处装卸,无论短途、远程均可“门到门”运输,快速便捷。

二、高速公路经济带形成的区位经济理论

论分析根据区位经济理论,一个区域只要具备某种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这个区域与其他区域的差异就会形成一种优势,产生一种引力,有可能把相关企业和生产力要素吸引过来,在利益原则的驱动下形成产业布局上的相对集中和聚集,从而促成该地区经济的发展。同时沿高速公路轴线,是以经济带形式表示力场作用范围的经济区。这样形成了高速公路“点——轴型结合”的经济区域。

1.高速公路的“点”。根据区位理论推导,在充分竞争的条件下,高速公路的端点处的“点”,受市场范围、交通条件、行政区划等三组力量综合作用,应当是以城市为中心点向外辐射的经济区,形成以城市为中心点向外辐射的高速公路“点”经济形态。一方面,“点”的聚集形成一定区域经济发展的经济中心(城市或集镇),一定的经济中心促进了“点”的聚集与扩散力。这些力导致工业和其它经济活动的集中和分散或扩散。高速公路对区域经济的推动效果,正体现于沿线各点的聚集与扩散力。另一方面,区域性物流中心具有直接经济辐射力。一旦具备了区域物流中心的条件,为了进一步加强道路运输基础设施运用效率,就会对区域物流中心的规划、筹建、运营与管理等作更深入的研究探索,这些与城市规划、经济圈的经济运行有极密切的关系。

2.高速公路的“轴”。高速公路轴线的吸引与扩散作用力,对沿线经济区(经济通道)发展产生重要影响:首先,高速公路成为区位选择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其次,影响高速公路轴线物流设施区位选择。再次,影响业主对高速公路远近距离的选择。最后,高速公路轴线决定的区位选择,有利于干线运输时效和效益提高。

三、高速公路建设促进经济发展方案

1.坚持“以人为本”,引入竞争机制。对于现代化高速公路的管理应该以现代管理原则为要求和依托,建立起良好的服务文化,以此激励工作人员在工作中的积极性,而这一切的基础则是“以人为本”。因为只有在这样的理念树立下,才可以使高速公路的管理工作实现效率与经济之间的和谐发展。作为高速公路的管理,可以像企业一样引入竞争机制,建立起规范化的、竞争上岗的方式对员工定期或者不定期地进行业务的综合考评,使得在工作岗位上的每一个工作人员都可以真正地发挥自己的才能,真正的人尽其才,使他们的潜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得到有效的发挥,这样的管理方式可以有效地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使其具有效率和活力。

2.实行智能化交通,提高通行率。随着高速公路的不断发展,其设备以及技术也在不断的更新中。在我国,很多的城市也正在积极地向智能化交通的方向靠近。积极的开发系统软件,这样可以促进我国高速公路实现智能化,有效的提高高速公路的运营效率。因为智能化的运用,首先可以在过收费站的时候,实现不停车收费,这样就可以缩短每辆车过收费站的时间,从而在单位时间内可以放行更多的车辆。这是高速公路提高通行率的首要条件。

3.降低运营成本。在我国,高速公路的投资主体是多元化的,这样的多元化投资可以有效地实现项目在建立过程中的融资,可以规避企业应该承担的风险。但是这种融资方式也会导致在对高速公路的管理中须发一定的统一性,使得效率低下,并且在某些时候,还会造成人才浪费。作为相关地段的高速公路管理者,首先就是应该根据本地区的情况合理布局各个部门,并制定相关的政策规定,使得工作人员可以充分的明白自己的职责所在。对一些临时性增添的岗位,部门领导也可以使用兼职人员,这样一方面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工作任务的目标,另一方面,又可以合理有效地利用人力资源,从而降低高速公路营运成本,有效地提高高速公路的经济效益。

4.拓展产业链条,提高产业的附加值。作为高速公路而言,并不是一种单一的经营模式,作为管理层可以积极的对高速公路的价值进行开发,使其的产业价值得到体现。这需要做到以下的几个方面:第一,作为高速公路管理者应该积极地完善高速公路的服务设施,应该加强高速公路的绿化;第二,开展沿线区域的互动发展。高速公路的建立可以有效地实现临近的县市之间的交流和交往,这可以大大的扩大市场,带动沿线的经济以及旅游业或者其他行业的而快速发展。

四、结论

从交通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来看,高速公路对沿线区域的经济影响乃至社会、文化影响都是深远而巨大的,无论是直接还是间接的影响,这种经济效益都是可以循环可重复利用的。如果高速公路的规划建设与沿线区域的经济开发区及产业建设同步进行,统一考虑,势必会取得更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以下简称“北部湾经济区”)主要由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四市和玉林、崇左两个市物流中心所辖行政区域组成。地处我国沿海西南端。

2008年1月16日,国家批准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国家发改委通知强调指出:要把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成为中国-东盟开放合作的物流基地、商贸基地、加工制造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成为带动、支撑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高地和开放度高、辐射力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生态良好的重要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是我国西部大开发和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重点地区,对于国家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国家开放开发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战略的深入实施,对人才提出了巨大的需求,因此北部湾经济区地方高校在为区域经济建设培养输送人才上被赋予了重要的历史使命。

一、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下人才资源现状

1.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下人才资源需求。据《广西北部湾经济区2008-2015年人才发展规划》预测,至2015年,北部湾经济区人才总量将达到168万人左右。其中中专及以下学历人才比重下降到14.39%,大学专科学历人才比重为39.99%,大学及本科以上人才比重达45.62%。整个北部湾经济区口径内人才年均增长2.79%,口径外人才年均增长14.13%。重点发展产业人才需求为:高技术产业人才需求量约4.5万人,金融业人才总量约为2.98万-3.13万人,物流产业需求量达9.58万人,石化产业需求量约1.61万人,能源产业约1.61万人,钢铁和铝加工业约9.6万人,林浆纸产业约3900人,旅游业人才约12.32万人,会展业人才约2.3万-2.8万人,粮油食品等现代农业加工业需求总量达8.55万人,海洋产业5.48万-5.58万人。

2.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下人才培养面临的困境。区域经济建设的发展最总都要落到人才培养人力资源的建设上来。尽管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成立以来,得到了全面、深化、务实的发展,区域竞争力及知名度不断提升,经济发展迅猛,基础设施建设全面铺开,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方针政策、资金、技术投入不断、文化教育投入比重不断提高等等,但就全国来看,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总体上仍处于落后水平。在打造适应区域经济建设的人才培养上,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地方高校面临着探索及深化改革的重任。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上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地方高校面临的困境:

(1)人才培养模式很大程度上为传统模式,办学思路不够开放。地方高校肩负着为期房区域经济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的重任,在地方区域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北部湾经济区地方高校由于区位、环境、资源及历史原因等元素的影响,在办学理念及人才培养模式仍较滞后,缺乏区域经济建设的针对性。

(2)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不合理。课程设置上专业单一,教学内容上脱离实际运用,没有与社会需求相适应,达不到围绕地方行业经济培养输送人才的目的。

(3)教学资源及师资力量不均衡。我国地方院校由于区位环境,经济社会等历史因素,普遍存在着教育经费不足,地方政府不够重视等制约因素。师资队伍构成要么是年纪较大的以学术型为主的老一辈教师,其余大多数为近几年引进的年轻教师,有想法有冲劲,但经验尚不足,应承担人才培养中坚力量的中年教师比例不高。

(4)区域间、国际间交流过少。国家高度重视广西沿海地区发展,已明确将北部湾经济区作为西部大开发和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重点地区及桥头堡。北部湾经济区是我国西部大开发地区唯一的沿海区域,区位优势明显,战略地位突出。同时其又处于华南经济圈、西南经济圈、东盟经济圈的结合部,也是我国与东盟国家既有海上通道、又有陆地接壤的区域。尽管经济建设上的交流日益频繁与深入,但在文化教育上的区域合作与国际交流仍处于起步阶段。

二、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下地方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途径

应用型人才也可称为技能型人才,就是能自主把成熟的技术和理论相结合并应用到实际的生产、生活中的人才。与其他类型人才培养模式相比较,此类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有以下特点:更加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如实验教学、生产实习等,通常将此作为学生贯通有关专业知识和集合有关专业技能的重要教学活动;在能力培养别突出对基本知识的熟练掌握和灵活应用;在课程设置和教材建设等基本工作环节上,特别强调基础、成熟和适用的知识。总之应用型人才主要是把发现、发明、创造变为可以实践或接近实践,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主要承担着转化应用、实际生产和创造实际价值的任务。应用型人才培养是高校、特别是地方高校寻求自身发展的理性选择。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内的地方高校应以北部湾经济建设为依托,把学校发展融入区域建设的发展当中,加快加深改革步伐,探索出一套适用于自身建设的人才培养模式。

1.转变思想、更新观念。改变过去以课堂教学为载体的狭隘教学观,确立以人才培养为轴心大教学观。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上,围绕北部湾经济建设对应用型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考虑学科专业的交叉,打通课程界限,实行模块化改革。坚持通识课实用、学科基础课适用、技术基础课管用、专业课能用,以此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

2.优化课程体系。结合北部湾经济区打造九大产业基地的建设目标,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如海洋经济及海洋科学类人才、航海交通技术及管理人才、物流管理人才、装备制造业人才、国际金融与贸易人才、文化产业及教育人才、社会服务产业人才等;动学科渗透与交叉学科的设置,开设能够满足学生个人发展的各类选修课程;动教学内容及形式的多样化,注重第二外语的教学,北部湾经济区由于东盟各国的合作日密切,在学生掌握过硬专业技术的基础上地方高校也重视学生第二外语的学习,使学生今后在区域经济合作及国际交流合作上掌握更大的主动权;注重教学实践基地的建设,为学生提供更多校外实习实践机会,进一步培养学生将理论教学与实际运用的有效衔接。

3.加强师资力量梯队建设。北部湾经济建设给地方高校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作为高校核心力量的教师队伍在人才培养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教师队伍的素质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综合素质。构建一支具有国际化视野、了解区域经济,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是地方高校进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题之一。因此,引进高职称、高学历人才尤其是具有海外留学背景的优秀人才,加大对青年教师的培养,积极推动教师“走出去”,开展海外交流学习,培养教师的国际视野,突破传统教学习惯,引进全新教学模式与教学手段,聘用企业优秀管理及技术人才走上讲台,借助其实际经验提高教学在实际应上的性成效等等是地方高校改进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途径之一。

4.推动区域间及国际间合作办学。地方院校由于环境资金等因素,在自行探索上存在着很大制约。通过与发展较为成熟的国内外大学或是科研机构开展合作办学,资源共享,学习引进其优秀的技术及资源,搭建多方共同推动北部湾经济区人才培养的平台,是地方院校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上的又一必行途径。

三、 结语

北部湾经济区地方高校作为北部湾经济区人才输送的重要基地,在其建设过程中担任着不可替代的历史使命。综上所述,地方高校要继续不断探索改进其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为北部湾湾经济区建设,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乃至国家整体经济建设的繁荣发展提供最强有力的人才支持。

参考文献:

[1]马凤岗,邱春林.区域高校构建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9(02).

[2]冯丽,李尚平.应用型人才培养与国际教育合作交流――以钦州学院为例[J].钦州学院学报,2012(11).

篇9

1、县属千年文明古县,是省建县最早的18个古县之一,历史悠久。古代的建昌府曾设于此,地处抚州地区最中心位置,可辐射全市所有的县(区)。因此,被省里确定为赣东南次中心城市,2020年城市人口将达到30万。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事业的全面进步和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撤县建市指日可待,一座集现代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新城将矗立在赣东大地。

2、交通区位优势明显,境内交通便捷,四通八达,随着济广高速公路的开工建设,将有京福、济广两条高速公路,206、316两条国道和昌厦一级公路穿境而过,是连接粤、闽与沪、渐、鲁的交通枢纽。京福高速公路温沙段建成通车,沿线设有七个收费站,收费站收费量是其它6个收费站收费量的总和。向路建成后,周边的金溪、资溪、黎川等县的人员、货物必将在站集结,然后通过向路运往全国各地。

3、经济迅速发展,物产丰富,随着金山口现代物流中心的兴建,将是华东著名的商品集散地。待向路建成通车后,将有许多工农业产品诸如:服装、粮食、南丰蜜桔、淮山等货物都要从火车站源源发往全国各地,由此将构成赣东大地现代物流一道亮丽的风景。

4、县座落在风景秀丽的麻姑山脚下、盱江河旁,境内旅游景点星罗棋布,旅游业方兴未艾,随着廖坊水库的蓄水,以及现有全省第二大水库洪门水库,水面广、风景独特,向路建成通车后,前来休闲渡假、观光旅游者将络绎不绝。

5、素有“汽车运输大县”美称,全县各种运输货车有4000多部,随着汽车运输业的不断发展,完全可以满足火车站货物调运的需要。

6、随着国家对海峡两岸经济区建设提升为国家战略,今后海峡西岸经济区必将进入经济社会发展快车道。而我县亦处于海峡两岸经济区,火车站的规模效应必将为经济社会经济发展的有力助推器。

7、年12月28日,铁道部党组书记、部长与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苏荣、省长吴新雄等部省领导在市就加快推进铁路建设进行会谈,达成了广泛共识。双方同意2009年启动阜阳至鹰潭至汕头铁路项目前期工作,尽快开工建设。按照省铁办的全省铁路线路网络图规划,县是阜鹰汕线的必经之地,加上在建的向路,今后两条铁路在并轨后,火车站必然要相应扩大规模。

8、向路横跨、福建两省,据我们了解福建境内县级站规模都是4000—6000m2,而我省境内都是3500m2,同一条路而建站规模不同。我们强烈请求能做到同一条路达到同等建设规模。

篇10

 

公路交通通常是指以公路作为基础设施、以汽车作为主要载运工具的运输方式,涉及市内、城乡、城间道路旅客、货物运输等方面。公路运输以其快捷灵活,覆盖面广的特点成为区域内或区域之间实现全方位联系的纽带,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中原经济区建设为河南公路交通运输带来了机遇

 

2011年10月份,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意味着中原经济区建设已提升为国家战略,2012年《中原经济区规划(2012—2020年)》也正式出台,标志着中原经济区建设进入全面实施阶段。中原经济区承载着科学发展的新使命、新希望,是国之大事,省之大计,民之大业,将会极大的促进河南经济结构转型,提升经济发展速度。

 

《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了中原经济区的重要战略定位:“全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支点和重要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 随着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十二五”期间,河南省将投资2000亿元,重点完善高速公路网,改造干线公路网,打造内河航道网,提升农村公路网。到2015年,形成以6600公里高速公路为骨干、2.7万公里干线公路为支撑、25万公里农村公路为脉络的四通八达、衔接高效的基础设施网络,这为河南公路交通运输带来了史无前例的发展机遇。

 

二、公路交通运输的发展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

 

(一)公路交通运输的发展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因素

 

公路交通的发展,大大提高了沿线地区间人流、物流和信息流的运转速度和相互作用,相对缩小了生产、居住和流通的空间范围,扩大了人们的社会往来,形成以大城市为核心、诸小城镇分工协作的相互补充的集合体,促进了沿线地区大城市的增长,小城镇的快速发展,从而保证整个区域经济持续增长。中原经济区建设强调走“三化”协调发展的道路,新型工业化以发展产业为基础,以提供就业为根本,建设产业集聚平台,承接东南部产业转移的重大机遇,以产业集聚促进人口集中。

 

工业化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运输化,它作为一种经济过程伴随着工业化进程而产生;在运输实现的过程中,现代运输工具的使用促进了人与货物空间位移的规模的急剧扩大,交通运输逐渐发展为经济进入现代增长所依赖的最重要的基础结构和环境条件。

 

(二)公路交通运输是全面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和根本保障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大规模的人员流动和商品流通,人们对交通的需求逐渐提高,而交通权也成为了人类的基本生存权。而交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行业和先导产业,不仅支撑经济发展,而且在引导生产力布局、调整产业结构、提升国家和区域经济竞争力,以及在城乡一体化、保障国家安全和抢险救灾方面发挥基础性作用。只有通过发展公路交通,改善群众出行条件,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才能促进国民经济大发展,为全面改善民生奠定坚实物质基础。

 

(三)公路交通运输的发展是拉动区域经济增长的动力

 

公路交通运输的发展,有力地带动了相关产业发展,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重要战略资源,保障国家经济安全。据专家测算,每1元公路建设投资带动的社会总产值接近3元,相应创造国民生产总值0.4元,每1亿元公路建设投资可为公路建筑业创造2000个劳动日就业机会,同时为相关产业提供就业机会近5000个劳动日。因此,只有发展公路交通,才能带动沿线区域相关产业的发展,为当地居民创造就业条件,从而拉动当地地区的经济快速增长。

 

三、公路交通运输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1)促进区域均衡发展,改变区位优势格局

 

一个地区的区位状况,尤其是经济地理位置,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着该地区在宏观区域中的地位和作用及在区域开发中的时序、水平、结构和组织等。公路的修通和运营,首先提高了沿线地区的可达性,从而改善其经济地理位置,使区位优势发生变化。增长极理论认为经济发展不可能在各地区同时出现或按同一速度平衡发展,公路交通运输的发展,使整个中原经济区内发达地区的资金、人才、技术、先进管理经验等区域经济发展必备因素向落后地区进行扩散,从而带动落后地区的发展。

 

公路建设项目能推动与之有关的各项生产的发展,公路建设项目资金的投放,必然会在社会生产中引起连锁反应从而带动一系列部门和行业的发展。公路项目建成后,还可以带动流通和分配领域中经济,公路项目建设增加了所需初级产品的需求,促使其生产达到—种规模经济,在各个领域引起连动,推动其它行业的进步。比如公路建设中直接、间接消耗品的生产为当地建材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对当地经济具有明显拉动作用;同时也为工商、土地、建筑、金融、电力、税务系统提供良好的发展前景,还能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吸纳闲散劳动力,安置下岗职工就业,提高当地居民的收入。

 

(2)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利于产业集聚区建设

 

新型工业化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起主导作用,河南省新型工业化道路具体体现在建设产业集聚平台,以产业集聚促进人口集中;承接产业转移;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新型工业化不仅是工业部门的工业化而且还是国民经济的工业化包括农业的工业化。

 

公路作为基础设施的一部分,它本身就置身于第二产业,通过公路交通的建立,一则可以有效地调整作为第二产业的工业,建筑业内部结构;二则可以刺激第三产业的发展,因为流通、服务业、旅游业等第三产业是以第一、二产业为基础的,并为第一、二产业的发展服务的。通过大搞公路建设,就能加快第二产业内部结构的调整,从而为第三产业的发展奠定基础。目前河南省的180个产业集聚区有114个布局于县城,公路交通运输的发展对产业集聚区的建设也起到了推动作用。

 

(3)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加快新型农业现代化建设

 

构建具有中原特色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推进粮食优产高产,以基础设施、机械装备、服务体系、科学技术和农民素质提升有力支撑新型农业现代化建设,通过农村公路建设,改善了城乡交通,为农民增收创造了条件,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此外,农村公路的建设,不仅从根本上改善了当地人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为农民的脱贫致富奔小康创造了有利条件,也带动了公路沿线农业特色产业带的发展。公路交通运输的发展,在节约了运输成本的基础上,推进了农业的规模经营和集约生产。

 

(4)促进城镇发展,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

 

良好的陆路运输条件是促进城镇发展的最重要条件之一。研究表明,城镇的实体空间倾向于沿着它的对外联系方向延伸,主要经济联系方向是决定空间资源条件优劣的决定性要素,处于主要经济联系方向上的空间是最有可能率先发展的地区。

 

公路交通的建设,推进了农业的规模经营和集约生产,使农村经济向集团化和优质、高产、高效发展,为农副产品转化为商品创造了条件,也为农民从传统农业向以市场为导向的高附加值农业转变创造了条件;且还加速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加快了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速度,特别是把农民从小农经济中吸引出来;通过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调整,实现大规模的非农转移,加快了城镇化的进程。同时,通村公路还缩短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差距,向城乡经济一体化建设迈出了一大步,大大缩小了城乡差距,促进农村地区的城镇化建设以及地区经济均衡发展。

 

(二)消极影响

 

公路建设实际上对区域经济会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虽然这个影响同积极影响相比较小,但是我们必须也要给予充分的重视。由于工程占用沿线土地或临时用地,改变沿线生态环境,路线经过的居民住房需搬迁,供电、通讯设备及水利、灌溉等设施必需迁移,势必引起沿线动植物及自然、文物等环境的变化。同时,因工程施工破坏沿线森林、土壤、植被,使得土地裸露和松散,这些生态环境的破坏,不利于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另外,公路交通的建设,所出现的如水土流失、土壤污染和土地荒漠化的生态环境污染,及农业结构调整等,加上公路建设征用农业耕地的原因,致使我国耕地面积在逐年减少,不利于我国农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