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培训学范文
时间:2023-09-18 17:59:1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电子商务培训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4-0173-02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各行各业利用互联网开展商务活动呈现暴发式增长。为了积极推动和正确引导我国电子商务的健康快速发展,国务院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促进电子商务发展的政策法规文件,并将促进以电子商务为核心的“互联网+”发展提升为国家战略大力推进。
根据2015年7月中国就业促进会研究项目课题组《网络创业就业统计和大学生网络创业就业研究报告》显示:到2014年底,全国网店直接带动网络创业就业累计逾1000万人,其中大学生网店高达60%以上。可见,大学生是电商创业就业的主力军。互联网及其技术的快速发展,大大降低了创业门槛,打破了传统的就业方式,为有创业梦想的人提供了更多机会,特别是为高职生灵活就业创造了更多的可能。新疆由于历史和自然经济等方面的原因,电子商务的发展相对落后,尚处在起步阶段。另一方面,新疆从事电子商务方面的人才缺口达20万以上,电商人才严重供不应求。笔者作为高校的创业就业指导教师,在学院的大力倡导和支持下,积极从多方面着手,努力为新疆的电子商务创业人才培养贡献微薄之力。我们的主要措施如下。
一、建立和完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
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要求,修订实施高职高专专业教学标准,将电子商务培训纳入到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系列课程中,专门制定标准和素质要求。
二、创新电子商务创业人才培养机制
1.成立创新创业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开展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咨询、指导和服务。成立由院长任组长,分管校领导任副组长,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教务部门牵头,学生工作、就业处、团委等部门齐抓共管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机制。
2.改进学生创业指导服务。学校建立健全大学生创业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做到“机构、人员、场地、经费”四到位,对自主创业学生实行持续帮扶、全程指导、一站式服务。学校健全持续化信息服务制度,为学生实时提供国家政策、市场动向等信息,并做好创业项目对接、知识产权交易等服务。为主动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坚持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打造开放、高效、富有活力的创新创业环境,促进项目落地转化。
3.充分利用互联网、学院信息化实训网络、世界大学城云空间等平台,对学生开展“慕课”、“微课”等“互联网+”创业培训,实施开放式在线培训。通过大学生云空间平台、C实习平台等,向学生提供自己利用空闲时间,不受空间限制的网络学习平台,使更多的学生受益。
4.将电商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对接,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教学组织中积极引入电商创业教育。
5.为了适应学生的电商创业需求,将电商运营课程融入到SYB创业培训课程中,降低学生的创业门槛,扩大学生的创业面。
6.加强宣传引导。学校积极树立学生创新创业成功典型,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培育创客文化,努力营造敢为人先、敢冒风险、宽容失败的氛围环境。
三、加强电子商务创业培训课程开发
为促进专业教育与电商创业教育有机融合,学校在全校各专业开设了《电商运营》公共选修课程,并将《电商运营》选修课纳入学分管理,同时积极加快优质课程信息化建设,推出《电商运营》网络课程、视频公开课在线开放。
四、改革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
在《电商运营》课程教学中,任课教师积极开展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的教学方法,实施小班化教学,积极将电商运营的实践经验融入课堂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灵感。课程考核的主要内容为个人网店运营实操,侧重考查学生对网店的运营和推广维护能力。
五、强化创新创业实践
1.建立校园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对全院学生开放,向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创业孵化服务,形成“创业指导、创业孵化、创业研究、创业培训、成果交易”于一体的开放、服务型基地和创业孵化平台,帮助和扶持创业大学生快速发展与全面成才。
2.创办电子商务工作室。为了满足广大学生日益迫切的电商创业需求,学校鼓励专任教师创办了电子商务工作室。工作室主要以教师带徒弟的形式,以真实的项目为载体指导学生电商创业,全面提高学生的电商创业实践能力,为学生毕业后走上电商创业之路打好基础。
3.积极开展电子商务创业大赛。学校每年积极举办电子商务创业大赛,激发更多学生的创业热情,历届学生运用电商运营技能,在各级各类创业大赛中屡创佳绩。
4.创办学院电子商务双创协会。为了帮助各专业学生学习和掌握更多的电子商务双创技能,学院积极创办了电子商务双创协会,协会主要发挥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1)技术传授、经验分享。每周邀请有经验的同学分享电子商务的相关经验,邀请电子商务教师教授课程,邀请优秀校友来校讲座,提高协会会员的电子商务综合知识,增强协会会员解决电子商务的实践动手能力。(2)模拟操作、提升能力。协会会员通过在机房的实践操作,提升自身在淘宝网店的相关技术、网站建设、计算机网络基础等方面的能力。(3)实战操作、自主创业。通过培训及模拟操作让协会会员结合淘宝网、天猫商城等互联网平台结合自己家乡的特产或者自己的专业等进行自主创业。(4)做好会员的职业规划引导。协会指导教师积极对会员做好职业规划引导,帮助学生立足本校,自主创业。
六、改革教学和学籍管理制度
学校在各专业设置了专门的创新创业学分,建立创新创业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探索将学生开展创业实验、自主创业等实践折算为学分,将学生参与电子商务方面的课题研究、项目实验等活动认定为课堂学习。
七、加强电商创业师资队伍建设
学校配齐配强电商运营与就业指导专职教师队伍,聘请知名电商学者、创业成功人士、电商企业家、风险投资人等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担任《电商运营》授课或指导教师,制定兼职教师管理规范,形成了优秀的电商创业导师人才库。
网络创业将会成为未来大学生就业的新常态,且前景远大。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电商创业能力,高职院校积极为学生建立健全创业激励机制,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对充分激发高职学生的创业潜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业就业质量无疑会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鹰,郝建彬.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新常态:互联网创业就业的新机遇[EB/OL].2015-01.
[2]邵阳,宋兵.浅析大学生电子商务网店创业[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5).
[3]吴国华,张雪芬.电子商务专业大学生网络创业的SWOT分析[J].电子商务,2014,(8).
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Electronic Commerce Training in Promoting the Employ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Taking Xinjiang Agricultural Vocational College as an Example
WANG Jun-li,JIANG Xiu-ying
(Xinjiang Agricultural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Changji,Xinjiang 831100,China)
篇2
[关键词]电子商务双证书职业资格认证培训
一、引言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在商务领域的普遍运用,电子商务师作为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从事商务活动或相关工作的人员,正成为劳动力市场需求的热点。为了将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和技能鉴定工作纳入标准化、规范化轨道,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制订并颁布了《电子商务师国家职业标准》。该职业共设四个等级,分别为:电子商务员(国家职业资格四级)、助理电子商务师(国家职业资格三级)、电子商务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和高级电子商务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为保证培训和鉴定标准的统一性,强化管理和质量监督,针对电子商务从业人员大量运用计算机、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的特征,劳动保障部组织有关机构和专家开发了一整套集职业培训综合教学平台、实验室软件、专用考试系统为一体的培训考核综合平台,所有的考试全部上机操作,在管理上对培训鉴定机构引入了特许授权管理模式,以保证电子商务师培训鉴定的整体质量。
近年来,随着扩招带来的毕业生大幅增长,就业形势日益严峻。毕业生如果能在学历证书的基础上,取得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必将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占有优势。职业资格证书为毕业生进入就业市场提供了其具有从事某一职业所应具备的知识和技能的证明。北京联合大学电子商务专业充分认识到这一点,从2005年起把国家职业资格助理电子商务师考试培训课程列入了本专业的教学计划。
二、电子商务证书培训与考试在院校的实施情况
1.培训与考试情况
北京联合大学电子商务专业从2004年3月开始为专科二年级同学进行国家职业资格助理电子商务师考试培训,并组织同学们参加全国统一考试。迄今为止,已成功组织了十期国家职业资格助理电子商务师考试,共有500多名同学参加培训和考试,考试平均通过率为80%。
经分析我们得知,前几期考试不合格的同学都是技能考试没有通过,主要原因就是对电子商务的流程不熟悉,而且上机练习不够,对电子商务师实验室系统的操作不熟练。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后来的培训就延长了上机辅导时间,对学生的要求也更加严格,技能成绩有了显著提高。而在后几期考试都是技能成绩较好,理论成绩偏低,主要原因包括:(1)老师理论知识辅导不够,未注意过程考核;(2)部分同学复习不充分,到综合考试前才开始准备,时间不够;(3)理论知识考试本身有一定难度。
值得一提的是,还有少数非电子商务专业的同学报名参加助理电子商务培训和考试,他们非常努力,学习的劲头特别足,在几乎没有学过任何相关专业课的情况下,在很短的时间内,把助理电子商务师考试的相关内容掌握得很好,这是非常不容易的。这些同学是电子商务专业同学学习的榜样。另外,还有一些已经毕业的电子商务专业的同学回到母校,利用周末时间参加助理电子商务培训和考试,这些同学说,电子商务师国家职业资格认证已经有了较高的知名度。
2.取得的成效
“双证书”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提高了学生的整体素质,增强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强化了学生的职业观念。电子商务专业03级专科的四名同学常胜军、高超、李淼、曹佳琦组成的“梦想数码港”队于2005年6月获得了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组织的首届中国电子商务大赛团体赛冠军。2006年9月,常胜军在中央二台“绝对挑战”中获胜,获得了卓越公司产品专员职位和2万元培训基金。
北京联合大学电子商务专业先后选派十余名教师参加了电子商务相关技能培训,使师资队伍的结构和素质有了明显改善和提高,从而有力地推动了教师队伍建设和职业技能实践教学质量的提高。2006年电子商务专业李英侠老师将企业实际项目引入学校成立了以学生自我管理为主的项目团队UEB,获得研究资金10万元,吸收80余名学生参加活动,受到了学校领导、企业领导和学生的好评和欢迎。
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电子商务实战技能,校电子商务专业除了组织学生参加国家职业资格助理电子商务师证书培训和考试外,从2005年开始还与著名的电子商务企业阿里巴巴进行了深入合作,并且取得了可喜成果。在师资培养方面,阿里巴巴借助其电子商务认证项目已经累计为院校培训了电子商务专业教师近10名,这些教师全部通过了阿里巴巴电子商务认证培训师的考核,被聘为阿里学院兼职讲师,其中陈道志老师荣获阿里巴巴金牌培训师。在学生培养方面,院校电子商务专业与阿里学院合作培训了近百名学生,并将部分通过阿里巴巴电子商务认证的优秀学生介绍到阿里巴巴诚信通会员企业实习和就业。三、电子商务证书培训与考试应注意的问题
1.培训工作
在培训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助理电子商务师培训不仅仅是针对考试,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把以前所学专业课进行综合,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的能力。例如,助理电子商务师培训中的网络使用模块主要是对应《网络技术与应用》及《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网络营销模块主要是对应《网络营销》课程,电子交易模块主要是对应《电子商务概论》、《物流管理》、《项目管理》等课程。教师在培训前应详细了解学生对以前所学课程的掌握情况,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
由于理论考试的大部分内容同学们在以往的课程中都已经学习过,所以老师在辅导理论部分时,主要以提纲的形式,帮助同学们复习所学的内容,并且引导学生就助理电子商务师大纲内容有针对性地做一些模拟题。从2005年上半年开始,模块考试不考理论(只考技能),有些同学到综合考试前才开始准备,时间不够,所以老师一定要注意加强过程考核。
对于技能部分,可以说是会了不难,但需要多练,这也是学校强化的重点内容,因为这部分内容对于同学们来说是全新的环境,主要是在电子商务实验室中模拟完成电子交易等内容。老师应反复跟同学们强调,重点是熟悉并且掌握电子交易的主要流程,而不是局限于实验室的具体操作,使同学们学会融会贯通,提高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考务工作
购买教材、考生报名、打印及发放准考证、考场布置、下载考卷和素材包、安装考卷、回收答案等工作要注意有条不紊,而且要特别仔细(例如,在组织考生报名时,一定要核对身份证号,保证准确无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给同学们带来不小的麻烦。
目前各种大大小小的考试中,作弊现象屡见不鲜,难免有同学受到不良影响。老师一定要注意培养同学们的诚信意识,而且要使同学们明确很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取得助理电子商务师证书固然会对自己毕业求职时有所帮助,但更重要的是通过助理电子商务师培训学习有用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自身的能力。另外,学校还从考场的基本布置出发,在考场的各计算机间安装了挡板,在考试前对监考老师进行培训,要求监考老师严格监考,取得了良好效果。
四、结束语
这几年北京联合大学主要组织本校电子商务专业的同学参加电子商务证书培训与考试,准备以后把招生范围扩大到全校甚至校外。校外准备以参加电子商务高自考的学生为重点,因为自2002年以来,学校电子商务专业一直承担着北京市高自考电子商务专业专科实践环节的考试任务,推广电子商务证书考试有比较好的基础。
电子商务专业的设置是新经济时代的迫切需要,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需要多方努力,可以说电子商务师证书考试为电子商务人才提供了一个好的鉴定标准。北京联合大学是北京市重点高职院校,学校的办学宗旨在于培养应用型人才,职业资格考试无疑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与鉴定提供了一个好的方法。
参考文献:
[1]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组织编写.电子商务师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助理电子商务师[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5
[2]敖静海薛万欣王晓红:电子商务专业开展助理电子商务师培训与考试工作的尝试[J].中国电子商务优秀论文集.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篇3
关键词:电子商务;社会就业;多元回归
一、引言
根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截止到2016年6月,中国电子商务服务企业直接从业人员超过285万人,由电子商务间接带动的就业人数,已超过2100万人”。电子商务企业网站提供众多的就业岗位,如电子商务师、网站运营、网络营销、网络销售等新兴岗位;实现电子商务“最后1公里”的物流行业带动了大量就业机会,如快递配送人员;电子商务发展同时促进金融业、广告业及其他相关产业发展而创造了更多就业岗位。电子商务通过对就业者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增加劳动要素中的知识和信息成分,提高就业者素质,有利于提升国家产业竞争力。2015年两会,国家把O2O、跨境电商等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并出台相关政策支持电子商务经济与实体经济相融合。应该说,电子商务在我国的快速发展,不仅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而且电子商务所带动的直接就业和间接就业,对中国总就业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因此,电子商务对于促进中国社会就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现有文献中,郝倩倩(2007)研究认为,电子商务发展引起了产业结构的变化并影响了就业,通过发展电子商务缓解我国就业压力。仝玺(2011)提出,引导电子商务发展更好地促进我国就业。陈宇(2013)研究得出,电子商务创造出新职种、新工种和新就业岗位。蔡裕东(2014)指出,电子商务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已经成为国家促进就业的主要途径之一。已有研究主要是从定性分析的角度来探讨电子商务与就业之间的关系,而运用新视角的实证分析方法,研究电子商务发展中所带动的就业人员对中国社会就业的影响尚不充分,因此,本文选取2008~2015年样本数据,将电子商务带动的直接就业人数、间接就业人数界定为电子商务对中国社会就业的解释变量,将中国总就业人数界定为被解释变量,将第三产业就业人数作为调节变量,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法,对电子商务服务带动的直接就业人数、间接就业人数与中国总就业人数之间的关系作了实证分析,得出结论,给出相应的管理建议。
二、研究设计:变量界定、研究假设与样本数据
(一)变量界定
本文将电子商务界定为指利用计算机、智能手机等终端设备及现代通信技术所从事的各种商务活动。它包括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电子商务(B2B),如阿里巴巴、慧聪网;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电子商务(B2C),如天猫、京东、苏宁易购;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的电子商务(C2C),如淘宝。不管哪种电子商务,都产生了对电商专业人才和与电商活动相关联的上下游产业人才的需求。电子商务发展对中国社会就业创造了贡献,为测度其促进作用,本文采用如下变量。1.电子商务服务直接带动就业人员:将电子商务服务直接带动就业人员数量界定为自变量,写为EBDDE。它是指电子商务的发展直接创造的就业岗位而带动的就业人员数,如电子商务师、网店运营人员、网络营销人员。2.电子商务服务间接带动就业人员:将电子商务服务间接带动就业人员数量界定为自变量,写为EBIDE。它是指电子商务发展所直接衍生出的相关产业就业岗位而带动的就业人员数,如快递人员。3.中国总就业人员:中国总的就业人员是指中国所拥有的总的就业人数,将中国总就业人员作为被解释变量,记为TE。4.第三产业就业人员:电子商务作为连接商品与服务的供需平台,将电子商务这种虚拟经济活动与第三产业相关,因此将第三产业就业人员作为调节变量,记为TIE。
(二)研究假设
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到电子商务经营阵营中,对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比如电子商务师、网络营销人员、网店运营等新兴职位的增加,增加了中国总就业人员的数量,因此提出假设1:电子商务服务带动的直接就业人员与中国总就业人员具有正向相关关系。电子商务发展规模的扩大,带动了电商上下游产业的快速发展:认证、网上支付、网络广告媒体、社会化媒体平台、客服、研究咨询、融资顾问、团购联盟、物流配送、园区等产业,由此衍生出大量就业岗位。电子商务的发展直接带动了各类产业的联动发展,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增加了中国的总就业人员数,由此得到假设2:电子商务服务带动的间接就业人员与中国总就业人员具有正向相关关系。电子商务的高速发展,促进了多个行业就业人员的增加: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人员、电子商务师、网站运营人员、网络推广员、物流师、仓储配送人员等新兴职位。HR电商网等就业信息网站则为人才供求双方提供更多匹配机会,减少摩擦性失业,促进了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因此说,电子商务在我国的快速发展过程中所带动的直接就业和间接就业,对中国总就业人数也作出了应有的贡献。由此提出假设3:电子商务服务带动的直接、间接就业人员与中国总就业人员均具有正向相关关系。
(三)样本数据
考虑到研究需要和样本代表性,本文选取了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2008~2015年的电子商务服务直接带动就业人员样本数据与电子商务服务间接带动就业人员样本数据,2008~2015年中国总就业人员样本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样本数据经过作者手工统计整理获得。下文将对样本数据作进一步的分析。
三、实证分析过程
为考察电子商务对中国社会就业的影响,在这一部分,先运用描述性统计图分析方法进行初步分析,然后分析变量之间的相关性,最后对变量运用多元回归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图分析
从图1与图2可以看到,中国总的就业人员的趋势与电子商务发展过程中直接与间接带动的就业人员的趋势有较大的相似性,电子商务的发展所带动的就业与中国总就业存在着一定的相关关系,至于期间的关系如何还有待于作如下的验证。
(二)变量间相关性
对样本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以验证变量间是否存在相关关系,见表1所示。由表1可知,本文的样本序列数据EBIDE、EBDDE和TE存在高度的相关关系,下面进行多元回归分析。
四、研究建议
为使电子商务发展能对中国社会就业产生更积极的影响,本文思考如下建议。
(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更多符合市场需求的专业人才
尽管高校在不断研究电子商务教学方法、提高电子商务教学质量,然而培养出的学生还是与电子商务企业所需求的人才有理论和实践的差距。因此,在发挥电子商务平台企业的优势,加强校企联系,通过深度合作,应通过在高校,尤其是职业院校和专科、本科教学中,设置与现实电商企业需求所匹配的电商专业,实行“订单式”培养,将电子商务实践教学纳入教学计划中,不断改进人才的培养模式,培养出更多符合企业需求的专业人才。如江西工程学院针对企业需求开设“创业班”、“淘宝班级”和“老板班”。只有学校培养人才的定位清晰、目标明确,才有可能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针对电子商务岗位的特点和要求,培养出技能突出、适应能力强、能够快速实现学校实训到企业实践转换的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出更多符合市场需求的专业人才,对促进中国社会就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加强企业对人才培训方式的转变,并重视对中国农村就业者的培训
有许多企业为节约培训成本,往往派出一个或几个人员出去培训学习,回来后再将所学内容传授给企业其他员工,这实际上已经减弱了对相关培训知识的吸收。也有不少企业直接将培训外包,以减少企业事务的繁琐。电子商务是实践性很强的商务活动,从事电子商务活动的企业不仅要重视对员工的培训,而且要采取有效的培训方式。电商时代,分享经济时代,企业可以鼓励员工通过网络平台如阿里商学院、淘宝大学、京东商学院等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中国农村人口多,农村就业者从事网上农产品销售或网购,未来将有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所以应重视对农村就业者的培训,目前可采取的主要方式有1.普及培训:通过电视、报纸杂志和网站等媒体,宣传介绍电子商务基础知识。2.专项培训:安全网上交易、安全网上支付等知识培训。3.远程培训:智能手机与移动互联网的普及,方便农村就业者选随时随地学习电商交易知识。智能手机、电脑与移动互联网和宽带的普及,给农村就业者培训提供了便利。
(三)鼓励电子商务上下游产业的发展,规范电子商务相关产业行为,使之健康有序发展的同时,创造更多就业岗位
电子商务的发展不仅创造了直接的就业岗位,而且其上下游产业的发展也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间接带动了更多的就业,对中国社会就业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但在鼓励发展的同时,应规范相关产业行为,如规范物流快递人员的行为,消除掉包、货物破损、丢失等现象。
综上所述,电子商务发展过程中直接、间接所带动的就业人员的增加,增加了中国总就业人数,对社会就业产生积极的影响。面对企业内外部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电商企业及其上下游关联企业需要及时转变理念,调整发展策略,在企业内部不断建立健全各项管理体系,在外部环境中抓住机遇,创造更多企业效益的同时,创造更多就业岗位,拉动中国社会就业,以创造更多的社会贡献。
参考文献:
[1]郝倩倩.电子商务发展与就业变化关系的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7.
[2]仝玺.基于电子商务发展视角探讨我国的就业问题[J].中国电子商务,2011(08).
[3]陈宇.电子商务引领我国创业就业[J].职业,2013(25).
[4]蔡裕东.电子商务拉动内需促进就业作用明显[N].2014中国(北京)电子商务大会,2014-05-29.
篇4
[关键词] 义乌市;电子商务;人才培训;“230”行动计划;科学化水平
[DOI] 10.13939/ki.zgsc.2016.28.155
2013年,浙江省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进“四换三名”工程,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新兴产业跨越发展。“电商换市”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无疑是摆脱传统市场和传统商业模式束缚的“利器”。电子商务依托互联网,伴随不断涌现的新型经济体,逐步跨界渗透到各行各业,形成多种新的经营业态,引发了市场竞争格局的大调整、大变革。同年6月,义乌市紧紧抓住这个战略机遇期,迅速开展了电子商务人才培训“230”行动计划,用两年左右时间培训30万人次电子商务人才。
1 强化电子商务人才培训的现实意义
电子商务已经不仅是一种技术或者商业模式,而且是一场变革,一场改变生活生产方式的变革。义乌作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依托实体市场和发达的物流、金融等现代服务业优势,在有形无形市场双向融合转型的先行先试上有了突破性进展,电子商务“洼地效应”日益显现,逐步呈现“井喷式”态势。在当前严峻的国际贸易形势下,义乌外贸出口实现逆势快速增长,这其中,以电子商务为核心的新型交易模式功不可没。从实际情况来看,义乌电子商务正逐步趋向专业化、高端化,但科学规划电子商务发展仍将是当前乃至未来义乌一项重要的发展任务。
1.1 强化电商培训是破除固化思维、提高思想认识的重要保障
目前,义乌大多数企业仍然把竞争焦点定位于实体市场,没有充分认识到知识经济时代抢占网络信息虚拟市场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即使是已经开展电子商务的个体或中小企业,也没有真正认识和自觉应用电子商务,还是习惯沿用传统的坐等上门客、依靠老客户赢得“回头客”、参加产品交易会、让业务员面对面推销等传统营销方式。有不少企业管理者把建立网店同电子商务画等号,认为电子商务就是上上网,建立一个企业网站,借以宣传企业形象,并未根本上认识到电子商务会给企业带来发展机遇。部分中小企业负责人认为开展电子商务是赶时髦,实际意义并不大。为促使电子商务发展驶上快车道,解放思想“总开关”非常重要,而培训不仅可以给广大企业主打开视野,获取更多的商业资讯,更可以思想上解雇认识问题,让广大中小企业家跟上时代变化和电子商务发展。
1.2 强化电商培训是培育专业人才、提升整体素质的重要手段
电子商务人才是指利用计算机及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从事商务活动或相关工作的专门人员。不少中小企业管理者,没有充分认识到电子商务给企业发展特别是营销手段会带来革命性变化,对人才的培养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往往只想从外界引进电子商务人才,而忽视对企业员工的电商知识充电。目前,电商人才培训工作尚处在摸索阶段,加上电商领域涉及面广、细分化程度高等因素影响,造成电商专业人才的相对匮乏,导致企业缺乏相关经验,没有充分体现电子商务的优越性,不同程度上限制着电子商务整体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1.3 强化电商培训是解决信心不足、营造浓厚氛围的重要路径
义乌市80%的企业都是中小企业,由于电商创业在软硬件等方面,需要投入一定的成本,并且不一定能立马产生效益,尤其是在品牌建设方面,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和精力。所以,在面对电商发展的新机会时,部分中小企业处于观望和犹豫状态。同时,很多中小企业主在发展初始阶段,在资金、设施等基础保障上都比不过大企业,在残酷的商业竞争中,很容易被挤压。所以,在电商发展中长期的思考和规划,缺乏发展后劲,这些也给中小企业发展电子商务带来了障碍。通过电商培训,可以给全市各中小企业带去人员、经验和技术,增加发展的机会,减少探索的弯路,增强发展的信心,有利于在面上营造电商创业的浓厚氛围。
2 强化电子商务人才培训的探索实践
探索电商人才培训是助推电子商务发展模式的一个创新之举,不仅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而且烙有显著的义乌特征。这项挑战性的工作没有照搬照抄的模式,需要在探索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通过摸索实践,积累了一些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有力推动了电子商务新兴产业的发展。
2.1 创设网络化组织体系,凝聚培训力量
围绕电子商务发展主题,创新活动载体,加强正面引导,拓宽工作渠道,在氛围营造和区域辐射等方面做文章。召开全市电子商务培训大会,进行电商培训总动员。成立市电子商务人才培训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统筹电商培训工作。各镇街、机关单位成立相应小组,明确分管领导,安排落实联络员,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条块结合、齐抓共管”的组织网络。培训工作由市财政予以全额经费保障。
2.2 构建分层化教学模式,激活培训功能
确立“分阶段、按层次、立体式、广覆盖”的培训思路,有序开展工作。培训工作分三个阶段开展:一是电子商务理念普及培训,主要对象为工业企业、市场和专业街商户业主以及全市干部群众。二是电子商务操作技能培训,按“启蒙班”“基础班”“初级提升班”分类授课,开设综合技能提高班培训,按“白班”和“晚班”分时段教学。三是电子商务能力提升培训,不定期举行运营、视觉、数据、客服等专项技能培训,通过举办电子商务总裁班等形式,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职业化电子商务高级管理和应用人才。
2.3 建立多元化运作机制,提高培训效率
举办中国(义乌)世界电子商务大会和全国电子商务创业教育论坛等国际高端电子商务论坛,开展全省大学生村官电子商务示范培训班、青年电子商务夜校、电商沙龙等活动,营造浓厚的全社会学习氛围。吸纳引进包括8所高校在内的22家培训机构参与培训教学,邀请16名本地优秀电子商务企业家现身说法。组织189名大学生村官、320名商位管理员分别进驻企业和市场商位,开展电子商务操作技能“一对一”培训。建立信息数据库和“空中课堂”,组建电子商务培训专家顾问团,成立教学评审小组,负责对各培训机构教学进行指导评审。设立“电子商务培训工作建议箱”,开通热线电话,征求采纳社会各界意见和建议。
3 电子商务人才培训的问题反思
通过实施电子商务人才培训“230”行动计划,电商理念得到普及,电商人才不断增加,广大企业参与电商的激情被点燃,电商在助推义乌转型发展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在调查和走访中也发现了不少问题。
3.1 电商人才培训范围仍留有盲区
电商人才培训在市民中已经有了相当的知晓度和认可度,但调查发现,知晓度的高低与群体的年龄、身份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根据培训总体方案,市场商户、工业企业是电商培训的重点,因此面向这部分群体的宣传培训力度较大,培训参与度也较高。而商城集团之外的商业服务业、各行业自由职业者群体并未纳入培训工作重点,尽管有关部门适时推出市民公益培训作为补充,但对这部分群体的宣传培训覆盖面仍十分有限。
3.2 电商人才培训模式仍不够精细
从职业技能培训层次来看,先期培训主要以初、中等级低层次的技能培训为主,而对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明显不足。进入基础操作技能培训以后,学员满意度总体呈明显的下降趋势。逐步转入专业提升培训阶段后,“小班化”的培训方式以及培训的需求调研,就成为提高培训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基石。但由于受平台规则差异、专业工种多样、学员基础不均、培训师资匮乏、培训教材滞后等因素的制约,直接影响培训工作的进一步深入开展。
3.3 电商人才培训内容仍有待充实
前一阶段,主要涉及电商理念普及和基本操作技能培训,在技术层面帮助电商从业人员掌握开店流程、产品、网店经营等专业技能。但对课程设置的可行性论证不足,与学员需求契合度不高,存在一定的盲目性。目前,电子商务领域的法规还不完善,在从事电商的人员中普及度较低。由于法制意识淡薄、法律知识欠缺,初涉电商人员的网络违法侵权行为时有发生。义乌市作为电商发展全国示范城市,应不断强化电商涉法教育培训,确保电商行业在规范、有序轨道健康发展。
3.4 电商人才培训机制仍需要健全
电商人才培训为期两年,培训达30万人次,经过理念普及、技能培训等环节,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但是,当前电商人才培训依旧由政府主导,属于“填鸭式”的初期培训,由市场主导的,由企业自发的培训机制没有形成,私人定制的培训需求不大,高端专业的机构也不多,电商实战培训氛围还可以更加浓厚。如果没有可持续的培育体系作保障,专业人才匮乏仍将会是我市电商发展的最大制约。因此,下一步工作重点应放在培训走向“市场化、专业化”的长效机制建立上。
4 提升电商人才培训科学化水平的对策建议
电商人才培训是一项系统工程,既要畅通生源渠道、搭建培训平台、强化培训管理、促进机制创新,又要充分开发利用跨境电子商务、移动电子商务这些新的生产要素、市场要素的组织形式和交易形式。客观地说,电商人才培训工作虽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从行业发展现状来看,这项工作仍处于摸索提升阶段,与我市电子商务的发展速度和水平相比,和构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新平台的要求对照,无论是广度,还是深度,都有待进一步深化。
电商人才培训的下阶段工作应坚持“市场化、专业化”模式,加强培训行业政策体系建设,推进培训市场化进程;加快培训供需平台建设,强化行业自律和监督;推动培训产业生态体系建设,促进机构品牌化、规模化、个性化发展;注重培训需求导向,提升高技能人才培养规模和层次,推动紧缺人才培训产业发展;通过展会、论坛、沙龙等多种形式,营造发展电子商务的浓厚氛围。
4.1 以“三个转移”为方向,调整培训重心,积极寻找培训增长点
实际效果是衡量培训成败的硬杠杆。下一阶段培训工作既不是在原有基础上的“修补”,也不是原有培训内容、重新架构培训形式的“冒进”,而应当根据电商业界的发展水平和我市商贸基础的实际需求,适度调整,逐步完善。一是培训重点向高管转移。调研发现,90后已成为电商企业的主流人员,大多都属于一线操作人员。然而,企业的整体经营和发展则被高层管理人员所掌握,因此这部分群体的电商理念亟待根植。针对不同的群体采用“项目制”培训,重点突出电商中高层管理人员培训。设定项目标准后,拟采用招投标方式进行。二是培训形式向一线转移。菜单式的传统培训无法满足日益多元的培训需求,要及时梳理汇总企业发展应用电商存在的问题,不定时开展企业和机构对接活动,探索组建电商顾问团,组团入驻有需要的企业开展把脉、问诊培训服务。依托国内著名高校、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知名企业建立的培训基地,以板块培训为基础,形成较为完备的企业公司领导级、部门级、班组级三级培训体系,建立企业员工回炉轮训机制。三是培训内容向多元化个性化转移。打破单一培训模式、培训内容的束缚,设置个性化、定制化的培训内容,直面实际操作中面临的热点、难点和疑点问题。继续创办好电商网络学院、电商大讲堂和电商论坛等活动,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时效性,不断扩大受众面和影响力。抽调市场监管、科技、人社、司法等部门法律业务科室骨干及电商业内资深人士,组建电商应用法律宣讲团,组织企业主、市场商户开展电子商务的法律法规学习。打破院校与企业的围墙,发挥院校人力资源优势,以院校、专业培训机构等为依托,联合电商应用企业建立见习培养基地,强化学员实习实训和定向培养。
4.2 以“三个体系”为举措,强化激励引导,不断提高培训实效性
激励机制的缺失或缺位,是影响和掣肘培训工作开展的一大瓶颈性问题。因此,不断规范、适度激励、持续营造,应成为下一阶段工作创新有效举措的关键词。一是建立健全严格规范的资质管理体系。建立培训机构资质管理机制,严把“评审―认证―注册―登记”环节,对培训机构的质量保证体系、课程设置、师资力量、教学设施等实行资质管理,与项目招投标、政府拨款等挂钩。每年度对培训机构进行监督审查,出现问题的立即予以整改,情节严重的将被停业整顿或撤销注册。二是探索建立电商人才评价体系。随着电商培训工作的深入推进,电商人才队伍将不断壮大。与科技创新人才相比,电商人才的评价界定难度较大,一批业绩明显、贡献突出的优秀人才还享受不到现有人才优惠政策。要建立“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身份”的、以能力和业绩为主要权重的电子商务实用人才综合评价体系,对达到一定层次的电商人才给予适当的奖励。三是健全完善电商荣誉体系。要通过评选电子商务示范单位和企业,表彰优秀的蓝领电商技能人才,充分发挥标杆和榜样的引领作用。要加强项目招商宣传推介,开展义乌电子商务城市形象策划,强化“城市、市场、会展、电子商务”四位一体宣传引导,提升我市电子商务影响力。
4.3 以“三个机制”为基点,推进培训市场化,不断健全培训机制
培训初期通过引进培训机构组织培训,以政府统揽培训学员、费用的模式,从实效来看较为合理。但随着培训工作的进一步深入,这种模式显然将难以为继,构建“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培训新体系已是迫在眉睫。一是形成常态化培训工作督查考核机制。继续强化电商办的综合协调和督查考绩作用,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功能,督促镇街、机构明确工作职责、增强责任意识、形成工作合力。建立完善的目标管理机制,督促镇街、机构明确工作职责、增强责任意识、形成工作合力。二是形成培训市场化竞争机制。出台专门的扶持政策,鼓励电商培训机构做大做强,引导定点培训机构做好面向社会的“市场化”培训转型。结合招商办展工作,争取引进一批具有先进电商应用发展理念的大型培训机构和行业精英。适当改变政府补贴发放的对象和流程,探索以考促学机制,强化过程监督,提高职业培训效能。通过项目招标、委托等方式,选择优秀的企业、行业、职业院校及机构作为“职业培训包”项目的承担单位。三是形成电商培训合力推进机制。整合工团妇、科协、协会等社会组织的培训力量,对全市各类人员开展电子商务公益培训。建议成立一批活跃的电商行业协会,与培训机构加强合作。鼓励平台开发商开办如淘宝大学等培训机构,帮助电子商务从业人员优先解决在应用中出现的问题。《电商人才白皮书》,包含电商紧缺人才需求导向目录和电商行业薪酬指导价等内容。拓展就业空间,畅通就业渠道,让培训的电商人才以企业招聘或人才网推荐等形式实现直接就业上岗。
参考文献:
[1]王立军,任亚磊.义乌电子商务发展路径研究[J].电子商务,2011(4).
[2]胡新煌.谈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方向[J].电子商务,2006(11).
篇5
目前,我国的电子商务知识尚未普及,系统学习电子商务知识、积极培养电子商务人才已成为当务之急。1999年底,北方交通大学电子商务协会对该校在校学生所做的一次问卷调查表明,60.5%的本科生、100%的研究生对电子商务有一定的了解。受教育的程度越高,对此的认识也越深。
在表示对电子商务流程有明确认识的同学中,本科生仅占32%,其中约80%为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生。对研究生的调查显示,MBA中的80%表示对电子商务的流程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其他专业的研究生中只有50%表示了解电子商务的流程。由此可见,大部分非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生在对电子商务具体贸易流程的认识仍然停留在初级阶段。
在对EDI的认识上,仅有不到总人数9%的人(研究生32%)表示曾对此有过了解。4%的人(研究生18%)能就EDI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且这部分人全都是经济管理类学生。由此可以看出,在深入系统的学习中,电子商务逐渐体现出它的学科性——以经济管理为主。在这方面,经济管理类的学生有其专业的优势。但是所占比例之少,尤其是其他专业无人了解的现状实在令人担忧。
在对电子货币的调查中,仅有1人在网上使用过电子货币。本科生中仅有9人表示对此作过专门的研习,而且都集中在计算机专业和信息通信专业。研究生中也仅有4人表示自己曾钻研过此类问题,另有10人表示对此很有兴趣。这个数字是相当低的,仅占总人数的2%。由于电子商务是一个跨学科的领域,在涉及到电子商务发展的关键问题——金融电子化与贸易安全上,电子专业、法律专业的学生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尚未引起经济管理专业学生的重视。就目前而言,真正认识到电子货币与自己已经很近的学生并不多,对此投入很大精力的学生更少。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在校大学生热衷电子商务学习的大多集中在计算机和经济管理两个专业,面对电子商务日新月异的发展,针对电子商务开展多方位多角度跨专业的系统教育迫在眉睫。
二、国内外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现状
目前,国内外均在电子商务的教育领域进行不断的探索。在美国,各大著名院校的计算机学院都开设了电子商务研究方向、专题。联合计算机方面和管理类的师资力量共同主办课程。其中美国著名的卡耐基梅隆大学在1998年,由工业管理研究院和计算机学院联合创建了电子商务学院,1999年宣布设立世界上第一个电子商务硕士学位(MasterofE-Commmerce)。该校电子商务专业主任MichaelShamos教授说:“如果要经营网上商务,就需要了解许多商务知识;同时还需要懂得许多技术方面的知识。否则,你可能需要雇用太多的技术人员,你自己无法制定明智的采购计划,对建立网络一无所知,为别人所左右。”该校的电子商务专业对经济管理和技术课程采取并重的态度,力图使毕业生能成为未来企业中电子商务应用方面合格的经理、规划人、分析家和编程人员。其教学内容涵盖了各种商务模式(如BtoB、BtoC、CtoC),具体涉及电子化市场研究(Electronicmarketingresearch)、电子目录(Electroniccatalogs)、网站管理(Websitemanagement)、自动化撮合(Automatednegotiation)、安全电子支付(Secureelectronicpayments)、分布式交易处理(Distributedtransactionprocessing)、定单执行(Orderfulfillment)、客户满意度(Customersatisfaction)、数据挖掘与分析(Dataminingandanalysis)。
一方面电子商务的实施需要与技术紧密结合,因此涉及网络、分布式数据库、计算机安全技术、多媒体技术、Web设备、人机接口设计;另一方面成功地引入电子商务不仅需要了解其成本和效益,而且需要懂得商业重组、适应管理(集成传统系统与Internet前端)、供应链结构、电子化商业中的会计与审计、仲裁职能、作为交换媒体的资金性质、快速商业反应、电子商务法律、政策及规则。MichaelShamos教授认为:“电子商务硕士学位应比哈佛的MBA更有价值,原因在于既懂技术又有电子商务知识的人员匮乏。”
我国在电子商务的教育方面也开始了一定的尝试,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于1998年曾对一些企业的市场营销人员进行了电子商务的培训,教学重点放在企业如何利用Internet、Intranet和Extranet来运作电子商务上,涉及到的技术包括EDI技术、安全技术和网上支付技术等,同时介绍世界范围内的主要IT厂家的电子商务解决方案。培训结果令学员和学校都很满意,在此基础上,从1998年下半年开始,工业外贸的双学位学生正式开设了电子商务课程。
1999年12月,华南理工大学与IBM(中国)有限公司签订协议,正式合作建设电子商务学科。合作的主要内容包括:华南理工大学电子商务学科在IBM公司的软件技术及教学资料等方面支持下,从2000年9月起开设系列电子商务课程,培养“3+2”双学位本科生和研究生,同时面向企业培训电子商务经理人才,与IBM公司合作开发电子商务应用方案的原型系统,并将尽快充实电子商务科研力量,就电子商务的经济、商业、社会及政策等问题广泛开展科学研究,为政府及企业提供咨询服务等等。
三、电子商务人才培养设想
电子商务给人类提供了立足本土、开拓世界的机会,而针对电子商务的人才培养也应该本着立足本国联手世界的原则。根据我国实际情况,跟随世界发展动态,学校必须脚踏实地,积极为电子商务的发展和运作培养人才。我们可以将国内需要学习电子商务的人员大致划分为以下几类:一是IT领域中的技术人员,他们是电子商务系统的开发者,我国电子商务的积极推动者,对Internet、计算机等方面的科技知识十分了解,但是需要积极地充实商贸与经济管理方面的知识;二是企业的决策者和各级领导,他们是推广电子商务的核心力量,其领导的企业或部门将是电子商务的最终用户和受益者,他们熟悉企业经营管理、成本效益分析等管理知识,但是需要迅速了解电子商务涉及的其他领域的最新技术;三是在校的学生,他们是电子商务发展的未来和希望,他们对电子商务有着极大兴趣,满怀希望涉足电子商务知识领域,他们需要在大学学习期间系统全面地学习电子商务涉及的知识;四是电子商务所涉及的不同领域的人员,由于电子商务应用的技术面广,无论是计算机、网络通信、金融、物流、安全、税务、法律、外贸等等,对于交叉学科知识的学习,特别是跨学科知识的补充尤其重要;五是普通百姓,互联网、电子商务的基础知识,从电子邮件到电子货币的基本使用,都是需要学习了解的。版权所有
所以,电子商务的人才培养工作也应分不同层次、依照不同形式地开展。
1.集中培训:面向开展电子商务的企业,利用集中时间全面讲授电子商务的系统知识。根据企业性质,有所侧重,进行专项培训。如IT业内人士,可以侧重于网络营销、供应链管理、企业重组、流程重建等方面;而一般企业领导应侧重于Internet、安全电子交易、数据库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信息产业部信息化推进司组织开展的电子商务培训计划即属于此类。
2.远程教育:由于时间、空间的限制,许多在职人员无法参加集中培训,恰好可以利用电子商务的形式,采用远程网络教育方式,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如“电子商务”、“电子数据交换(EDI)”、“电子商务与安全支付”、“电子商务与物流”等课程,随时随地学习电子商务知识,在网上与专家讨论、与学员交流、完成作业、直至网上考试。教育部组织的远程网络教学试点,第一批包括“电子商务”在内的二十门课程即属于此类。目前,因特网上已有一定教学资源,如:21世纪电子商务网校(),经国家信息产业部信息化推进司授权,面向全国在网上招收学员,对考试合格的学员,颁发《国家信息化培训证书》,作为从事电子商务的一种资质证明。
篇6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十八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创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为契机,以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建设为抓手,围绕促进农业转型升级、扩大农村消费市场、提升农村社会发展水平的目标,立足我处农业特色和区位优势,加快农村流通现代化发展,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物流网络建设,搭建农村电商公共服务平台与技术支撑和人才培养服务平台,完善网络、信用、物流等三大配套体系,着力营造电子商务发展的良好环境,促进我处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二、工作目标
到2016年,我处农村网购网销快速发展,农村物流配送能力和农产品商品化率大幅提高,农村流通现代化水平显著提高。力争培训60名农村电商骨干,建设60家农村网店,建成3个村级电商服务站,初步实现“村村通快递、组组有电商、户户有网购”的目标。
三、重点工作
(一)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加大电商人才引进和培训力度,完善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体系。一是大力引进电子商务人才。全面落实各项人才政策,大力引进急需电子商务高层次人才,建设一支以领军人才为核心,具有一定规模的电子商务人才团队。二是开展管理人员培训。组织处村干部参加电子商务培训班、研修班学习,明确发展电子商务的重要意义,了解电子商务基础知识和发展趋势,提升电子商务认识。三是开展电子商务从业人员培训。根据全市统一安排,依托淘宝商学院、京东服务中心、市职教中心等机构开展电子商务操作培训、职业化培训,培养电子商务从业人员和营销人才。四是开展电子商务骨干培训。对我处有志于从事电商创业的青年进行长期跟踪培训,不断提高业务能力,成长为电商骨干。
(二)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大力建设处级电子商务服务孵化园、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站两级电子商务服务体系。一是办事处建设一个快递超市,向上对接全市部分快递物流企业和园区,向下辐射全处所有行政村,开展快递物流服务,畅通快递物流渠道。二是各村建起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站,实现网购网销、代缴费用、物流配送等服务。
(三)完善物流保障体系。加快物流网络信息和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物流配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为电子商务发展提供保障。
(四)推进示范工程建设。一是建设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示范站,为村民提供网购网销、金融服务、缴费、充值、订票、代收代付等服务。二是建设农村示范网店,销售我处特色产品。发挥示范的带动引领作用,吸引更多的有志青年投身于电子商务行列。
四、实施步骤
该项工作自2016年1月全面启动,至2016年5月底全部完成,分三个阶段实施。
(一)宣传发动阶段(1月下旬至2月上旬)
1、成立马家店街道办事处电子商务进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召开工作动员会,部署专项活动相关工作。
2、调查摸底。一是调查各村特色农产品,弄清种植品种、种植面积、年产量、销售现状以及本村及周边相关专业合作社的情况(见附表1)。二是调查各村电子商务开展情况,弄清网店家数及经营情况、货物配送情况、电商从业人员素质情况等(见附表2)。各村将调查表于3月5日前报处统计站。
(二)组织实施阶段(2月中旬至5月中旬)
1、确定建设重点。办事处从调查摸底的村中筛选重点建设的村级电商服务站,在3月15日前上报市商务局。市商务局将组织人员,进行实地查看,3月底前确定重点建设的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站。
2、开展服务站基础设施建设。对确定的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站按照建设要求开展服务站选址、电脑电视等硬件设施购买、人员组织培训等工作,在5月15日前建成投入营运。
3、强化提高。每月组织各村电商从业者和电商骨干参加由市商务局、人社局开展的电子商务培训班,对其进行培训。主要学习电子商务基础知识、操作技能、品牌管理、商务谈判与推销技巧、搜索营销等内容,相互交流开店经验和营销手段,提升业务能力。
(三)检查验收阶段(5月下旬)
迎接由市商务局、市财政局等部门组建的验收专班,按照建设验收标准进行检查验收,市对验收合格的村级服务站、示范网点拨付补贴资金。
五、工作措施
(一)宣传发动,营造氛围。充分利用广播电视、互联网、电商平台、微信等信息平台和广告条幅、宣传车等渠道和方式全方位开展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宣传,宣传电子商务“全天候、全方位、零距离”,宣传我处电子商务优秀企业的成功案例,提升全处干部和群众对电子商务的认识。
篇7
摘要:当前,企业对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需求在增大,对电子商务人才的技能要求和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中职学校要积极探索电商教学模式。笔者结合本地电商经济特点、中职学生特点、专业师资特点,通过改革电商教学模式,积极有效地共建校企电商创业园区,助推本地电商经济,从而更好地为学生的成长服务。
关键词 :电子商务 教学改革 区域经济
比尔﹒盖茨说:“21世纪,要么电子商务,要么无商可务”。随着实体经济不断进入电子商务领域,如今缺乏的是既懂得传统零售业务,又懂得网络传播的电子商务产业人才。笔者学校电子商务专业一直在着力打造这方面人才,但在相应的质与量方面存在着许多的不足,这主要是由于电子商务专业发展过快,造成课程不完善、设备跟不上、师资缺乏实战经验等诸多现状。所以我们必须下大力气改进电商专业建设,提高电商人才的水平,以便更快更好地服务于诸暨乃至浙江的电商经济建设。
一、电商专业教学改革的途径
在浙江省电子商务蓬勃发展的大好形势下,我们需要与时俱进,加强对电商专业的宣传力度和招生力度,提升电商专业学生的技能水平,实现电商专业质与量的双飞跃,以期不断地为诸暨市乃至浙江省的电子商务经济注入新鲜血液。
1.深化课程改革,把实战作为电商专业的教学重点
电商专业主要招生对象为初中毕业生,开设公共基础课程(计算机应用、职业道德、创新创业教育等)、专业基础课程(基础会计、电子商务英语、电子商务概论、电子商务网页制作、电子商务数据库、电子表格应用等)、专业技能课程(电子商务安全技术、网上支付与结算、网络营销、阿里巴巴电子商务实训、顶岗实习等)、选修课程(计算机维护、网络实用技术、综合布线)。
笔者学校通过校企合作、校内仿真模拟实训、校外顶岗实习等教学方式,进一步加强电商专业的职业技能训练,突出实践教学。同时加大校本教材的编写力度,组织教师开发2~4门理论与实训一体化电商教材,充实案例教学,增加技能实训。
2.延伸相邻专业,鼓励学生参与电商培训和考证
根据学生及家长的反馈意见,实施电子商务课程向相邻专业的延伸,以电子商务的基础课程和技能课程辐射带动现代物流、财务会计、金融实务、工艺美术等专业的全面发展,实现专业群内的资源共享。大力鼓动并支持相邻专业学生在完成自身课程学习的基础上,选修电子商务的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争取40%以上的非电商专业毕业生能考取“电子商务员”证书,以期为今后的全民电子商务打下良好基础。
3.拓展社会培训,主动为企业和农村服务
现今,诸暨市的电商园区和集聚区建设突飞猛进,农村电子商务蓬勃发展,就连各项特色节会也纷纷借助网络,利用电商模式开辟出新的发展空间。所以,为更好地服务于企业、服务于“三农”,笔者学校充分利用电商专业的师资、设备、场地等资源优势,积极拓展诸暨市的电子商务岗位培训和认证培训。
学校依托“诸暨市公共实训基地”“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站”和“诸暨市成教中心”,采取脱产和业余相结合、校内和校外相结合的形式,培训到现场,送教到基层,努力拓展电子商务社会培训,主动为企业和农村服务。
二、电商专业校企合作的模式
为进一步配合诸暨市产业调整和企业升级的步伐,积极探索本校电子商务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笔者学校特制订了《诸暨技师学院电子商务人才培养规划》(2014—2016年)。该规划受到了诸暨市委市府的高度重视,得到了政府部门在政策、资金方面的大力支持。在此基础上,学校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的内容和形式,先后与诸暨市电子商务园区、长生鸟集团所属的暨阳电商园开展“电商专业校企合作”,使学校的电商人才培养获益匪浅。
1.创建校外电商创业园区
诸暨市电子商务园区由诸暨市商务局筹划,是诸暨首个针对电子商务领域的综合性公共平台,主营网络信息技术前沿共享、网络营销、国际贸易、仓储物流、服务外包、企业孵化、人才培训输出等业务。
2013年10月,笔者学校与诸暨市电子商务创业园区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在电商创业园区租用办公室、仓库等场所400多平方米,组织电商专业的学生定期轮流实践,并由专业教师带队指导,创建了校外电商创业园区。该创业园区配备高性能计算机、工作台、静物拍摄台、全景摄影棚、单反数码相机、高像素微单、灯光配套设施等,完全能满足商品的拍摄、前期处理、商品以及后期维护等工作要求,还配备能容纳50人就座的教室一间,用以承接各项电子商务培训服务。
2.创建校内电商创业园区
2014年8月,学校与长生鸟集团经过商议,本着合作共赢的宗旨,决定实施深层次的“电商专业校企合作”,在校内共建1000多平方米的“技师学院?长生鸟电商创业园”,以满足半生产性实训、工学交替的需要。
(1)师资培训:“长生鸟”协助学校开展电商专业师资培训,分为入门班、提高班、精英班,培训费用由学校承担。
(2)校内创业:在校内设立“长生鸟”电子商务营销处,以电商专业的11个班级为单元组建小公司,学校提供场地、设备等硬件,“长生鸟”负责技术、培训、产品、物流等,共建校内“技师学院?长生鸟电商创业园”。
(3)信息交流:对于诸暨市内外的电商工作会议、会展、竞技、考证等信息,校企双方需互相交流,协调参与;双方在各自的网站等媒介加强相互宣传。
(4)文化交往:学校邀请“长生鸟”管理人员来校作讲座,讲解企业运作模式,弘扬企业精神文化;“长生鸟”邀请学校的师生参观企业,学习技术。
(5)竞技指导:学校的师生在备战各类电商竞技之时,“长生鸟”可提供相关的理论指导与技术支持。
(6)毕业生招工:“长生鸟”对于学校的电商专业毕业生拥有择优录用的优先权,但需经“长生鸟”与毕业生双向选择。
3.电商专业校企合作的创新之处
学校结合诸暨市电商经济特点、中职学生特点、专业师资特点,积极有效地共建校企电商创业园区,助推本地电商经济,从而更好地为学生的成长服务,为诸暨市的区域经济、电商行业服务。通过校企共建创业园区,其创新之处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突出了课堂教学与行业发展的衔接性,强调电子商务技能的实战性。
(2)侧重于地方的电子商务经济现状剖析,得到了政府及相关职能机构的广泛重视,实践经费充裕,发展后劲强大。
(3)显示了电商合作企业的主动性积极性,改变了以往校企合作由学校挑重任的格局。
三、电商专业教学改革成效
1.有助于拓宽电商专业学生的就业创业渠道
笔者学校调整完善了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技能教学,顺应了中小城市行业企业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为地方经济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支撑。诸暨市拥有1000多家规模企业,需要大量的电子商务专业型人才。一些乡镇更是形成了外贸自营出口新体系,出现了外商直接采购、外企订单采购、经商户自营出口、外商委托采购等多元化多渠道的外贸出口新格局。在人才交流会上,企业抢“才”成风,商务外贸人才变得更加炙手可热,相关专业人员供不应求。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中等职业学校,需要根据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所能提供的就业机会,来为电子商务毕业生设计就业岗位。这既是职业教育的特色所在,也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学校的毕业生既可从事网络营销等电子商务活动,也可从事传统的商务活动,可以从事网站信息收集处理,更可以从事基于网络技术的国际贸易,毕业生就业门路将会十分广泛,毕业生自主创业也大有可能。
2.有助于促进学校与行业企业的合作共赢
诸暨市电子商务园区位于学校南面,一路之隔,交通便捷。园区为进驻的60多家电商企业提供了优质的服务,免除了前三年的相关费用,物流公司也对发货转运等提供便利,这有利于本校电商专业学生能更迅速更有效地投入实战,免除了好多的后顾之忧。而笔者学校的加盟入驻,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电商园区的档次和知名度,也为电商园区的长足发展积蓄着强劲的后备力量。
校企合作共建电商创业园的探索,既是诸暨电商企业产业经济升级的有利机遇,也是我们中职电商专业华丽转身的大好机会。校企合作,定能共赢。
3.有助于地方电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014年,通过回乡大学生、青年农民网上开店等方式,诸暨市大批企业、店铺纷纷“触电”。现有工商网上亮照企业4654家,注册备案的电商企业2230家,网上交易平台14家,在各类较大网络平台注册店铺1万多家。电商专业村也蓬勃兴起,诸暨市90个村创建网店633家,其中拥有10个以上网店的村23个,现销售额在200万元以上的村有20个。目前从事电子商务的人员中有绝大部分属于半路出家,由于缺少相关培训和实践,其往往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融入团队,而且他们跳槽率极高,严重危害企业的发展,再加上当前诸暨电子商务产业的迅猛发展,电商人才缺乏更加严重。
笔者学校在实施电商专业校企合作后,将切实提高电商专业学员的实战素质,培养更多的电商技能人才,从而不断地为诸暨市电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四、小结
展望未来,校企携手共建校内外电商创业园区,可以有效改进当前的电商教学模式,提升电商专业师资水平,提升电商专业学生实战能力,提升电商从业人员实践能力,从而真正助推地方电商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建华.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社会需求分析——以浙江省为例[J].职教论坛,2012(30).
篇8
关键词:外贸 电子商务 人才培养
一、电子商务的概念
电子商务一词源于英文Electronic Commerce(简称:EC),一般认为,所谓电子商务是指人们以电子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为物质基础,借助于电子方式从事现代商务活动。它有两个层面,一是电子商务的物质基础是计算机、电信网络和互联网技术;二是电子商务的内容是应用这些物质技术,自动、快捷、准确、安全地进行各项商务活动。
二、企业对外贸电子商务人才特征分析
(一)行业急速扩张,人才缺口巨大
在所有调查的企业中81.82%的企业存在招聘压力。45.45%的企业招聘压力源自企业快速成长,尽管在2011年很多电商企业进入调整期,但电商行业总体仍处在快速发展阶段。59.09%的企业预计在一年内会有大规模招聘需求。
2012年中国电子商务企业直接从业人员约265万。随着电子商务在实践应用中的发展,我国3000多万家中小企业如其中有半数企业尝试发展电子商务,电子商务的人才需求会更加趋紧。
2014年2月7日仅在前程无忧网站输入电子商务就显示10万个相关岗位需求。然而从2000年来,教育部已经批准了339所本科高校和650多所高职高专设置电子商务专业,每年大约有8万多毕业生。
(二)电商人才稀缺,流动性大
43.18%的企业面临全线人员缺乏,电商是新型产业,行业现存熟练人才稀缺,招聘难度大。企业间挖角严重,人才流动性大。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与企业实践严重脱节,高校毕业生基本指望不上。
(三)电商企业人力资源成本高
招聘成本增长压力是困扰企业HR部门的重大问题。招聘成本高企,45%的企业平均招聘成本100—300元/人,36%的企业平均招聘成本高于300元/人。
(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难度增大
80后、90后成为电子商务企业的主流员工,新新人类的行为特征给企业管理带来挑战。电商企业都处于创业期,企业制度、企业文化不健全。电子商务行业的特点:节奏快、压力大、加班频繁,造成企业员工流失率高于其他行业。
三、外贸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
外贸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必须要有一个清晰的培养目标和定位。外贸电子商务发展的时间较短且外贸电子商务涵盖的范围又较广,涉及国际贸易、计算机、经济学、外语、市场营销、国际商法等多学科的专业。这就需要院校能清晰界定培养外贸电子商务人才将来的就业方向,不能以培养目标宽泛,涉及领域众多,以“万能”为培养目标,这不符合市场对外贸电子商务人才的实际需求。
(二)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缺乏科学性
外贸电子商务企业对电子商务人才素质需求的是富有创造性的综合能力,富有实践经验的综合能力,更加倾向于招聘有经验的人才。而高校是将目前有关的技术和商务方面的课程简单堆砌在一起,理论性太强缺乏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缺乏必要的案例教学和实务操作能力的培训。
(三)专业师资缺乏
电子商务的知识结构中,理论体系尚未形成,现存知识技能全部来自实践的总结,并在实践中不断更新。电子商务新技术、新模式不断涌现,例如团购模式的发展、社会化电商、移动电商的尝试。
传统的教育培训模式在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中碰到很大的问题,一是没有完善的理论体系可以教授,二是教授贴近实践知识结构的师资匮乏。导致传统教育体制教授的电子商务知识,与企业实践和需求脱节严重。
高校外贸电子商务的教师有来自计算机、经济学、英语、工商管理、国际贸易、法学等专业的老师。很少能招到既有外贸电子商务企业多年实践经验又有高校教师资格长期从事专业领域教学的双师型教师。高校电子商务专业教师的实践比较薄弱,这会影响到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
(四)实习实训基地缺乏
外贸电子商务是一个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实践环节是教学环节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目前学校普遍采用实践教学方式,一方面是学校自建实验室实训,一般采用模拟的教学软件,但模拟的教学软件和企业的实际应用还是有一定区别的。另一方面校外实习对于学校来说较难联系到较好的实习场所,外贸电子商务企业正式工作的员工一般都是非常忙碌的,在工作的同时很少有闲暇来对学生进行细致的实务指导,外贸电子商务的员工有的工作能力非常强但是要叫他们指导学生具体的实践又不是他们的强项,外贸电子商务员工有实践能力强表达能力并不一定强的现象。另外,对有些外贸电子商务企业来说自身规模并不是很大,可能接待三五个学生来实习是可能的,如果一个班级都到某一个外贸电子商务企业去实习肯定接待不了,甚至会对企业的正常运作产生负面影响。
四、外贸电子商务人才培养设计思路
(一)通用能力培养
通用能力是一种跨职业、可转变的、可发展的、有助于形成个人独立的终身不断学习进步所必备的能力,是体现一般素质、作为特定职业岗位技能基础的一般性能力。通用能力是从事任何工作的任何人要取得成功所必须掌握的能力,是高职课程教学非常重要的培养目标,应该把这种能力的培养落实在本课程教学活动中,要求学生掌握、提高以下八项能力的培养。
1、自我管理能力。学生能对自己的学习有目标、有计划、能自觉执行;能自律教学纪律与学习责任。
2、自主学习能力。学生能够自我调节学习心态、培养学习兴趣、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
3、交流表达能力。学生能够在学习中注重自己语言和书写能力的锻炼,善于交流,善于沟通。
4、团队合作能力。学生能够在学习中积极融入于集体,发挥团队力量,取得更大成绩。
5、评判创新能力。学生能够对教学活动能开展评判性思考,注重学习创意性的发挥。
6、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学生能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有效地为自己的学习服务,提高学习效果。
7、刻苦耐挫能力。学生能够在学习中发扬不怕困难、敢于拼搏、百折不绕的精神。
8、应急应变能力。学生能靠自身的力量在教学中对突发事件、未能预期事件独立加以解决。
(二)专业能力培养
专业能力培养迎合市场需求,突出重点,不能以“万能”为培养目标,如以“万能”为培养目标势必导致什么都懂一点,什么都不精,在劳动力市场上没有竞争力。目前外贸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大致有语言学范式主干课程综合英语、英语口语、英语写作、商务英语等。师资结构以语言学师资为主。经济学范式主干课程宏观、微观经济学、政治经济学、国际经济学、国际商务等。师资结构以经济和贸易师资为主。管理学范式主干课程管理学、宏观、微观经济学、国际金融、财务管理等。师资结构以管理学师资为主。学校要根据企业需求精准把握市场最需要哪方面的外贸电子商务人才来进行有针对性地培养。
(三)课程设置要合理
外贸电子商务是一个涉及多门学科的综合性专业。在理论课程的设计上,坚持“理论以够用为度”的原则,这个“度”有两层含义,第一是深度要适当,必须能够满足实际使用的需要;第二是广度要足够,涉及面要覆盖“外贸电子商务化岗位”的理论知识宽度。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专业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要办好外贸电子商务专业,必须有一支过硬的教师队伍。外贸电子商务是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产物,这对外贸电子商务教师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校的教师一般理论水平扎实但缺乏实践操作,很少有双师型的有多年外贸电子商务企业工作背景的教师。在校教师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参与到企业的实践中去。如校企合作共建实用的外贸电子商务人才培训体系。利用高校优秀的教学资源结合企业优秀的实践经验打造人才培训体系。教师参加有关电子商务的培训项目学习,电子商务与传统渠道运营模式差异巨大,对于提升教师的知识结构很有帮助。如淘宝网淘宝大学主办的电商精英培训项目。听相关的讲座如东莞举办的跨境贸易电子商务讲座、郑州举办的跨境电子商务专题培训会。通过此类学习培训会对教师的专业能力有所提高。
(五)大力推进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
校企合作能够使学校建立实训基地、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应用型人才一定程度上还能解决就业,对学校和学生肯定是有利的。但有些企业与学校合作也是有后顾之忧的如企业规模小不能容纳一个班的学生实习,企业员工本身业务比较繁忙无暇来指导学生实习,学校要与企业多沟通解决企业的后顾之忧,找到利益共同点,实现学校、企业、学生三者互利共赢。
参考文献:
[1]余绍军. 我国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 中国管理信息化,2006(11)
[2]何丰如. 电子商务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与学科知识体系的研究[J].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4)
[3]王建东. 新时期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科技信息,2009(23)
篇9
以人为本的电子商务,是我国电子商务今后的发展方向。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以人为本,是我国经济发展对电子商务提出的客观要求
我国正处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现代化过程中。建立在物质资源巨大耗费基础上的传统工业化的生产方式难以为继,要进一步发展,就要求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以人为本,走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发展路子。以人为本的电子商务非常符合这个发展方向。
电子商务对中国能产生多大影响,就当前来说,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对解决国民经济中的急迫问题有多大作为。其中,通过电子商务新增机会提高劳动者就业、通过电子商务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是一个重要方面。
1、电子商务对于解决就业问题具有战略意义
当前,电子商务网站为我国提供了32万个就业岗位,包括企业网站提供的就业机会达110万个,第三方物流和配送行业还会带来上千万人的就业机会。我国一年的劳动力就业缺口在一千三四百万左右,如果电子商务搞得好,一下子就可以解决就业问题中的很大一部分。
据2004年CNNIC有关统计推算,全国网站总数为59.56万个,各类网站中,企业网站数的比例最大,占整个网站总体的70.9%,即42万个左右,直接吸纳了大约110万人就业。其次为商业网站,占8.2%。约有4.88万个网站,专门从事电子商务活动,全职员工在10人以上的,占40%以上,约有20万左右人员就业。电子商务网站总共吸纳大约32万人就业。
如果考虑网站以外电子商务及间接带动因素,电子商务吸纳就业的数字还会更高。例如,第三方物流和配送行业带来了上千万人的就业机会,形成了电子商务师、网络营销等新兴职位。就业信息网站和大量人才供需频道都在为供需双方提供更多撮合机会,减少摩擦性失业,促进了人才资源更合理的配置。
2、通过职业和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信息素质,调整就业结构,关系中国未来战略竞争力
据统计,经合组织成员国近年来所增加的6500万个就业机会中,95%与信息和知识产业有关。
电子商务可以改变劳动力结构,增加劳动要素中的信息和知识成分。同样是就业,高素质就业一千万,与低素质就业一千万,从找工作这一点看是一样的,但从国家竞争力看有天壤之别。我们将未来的国家竞争优势定位在廉价劳动力,还是定位在人力资本上,大有不同。率先调整的国家和地区,可以使劳动力从低需求的低素质就业领域,进入高需求的高素质就业领域;滞后调整的国家和地区,将使劳动力更多地从原有需求状态的领域,挤入需求减少的领域。所以,问题的关键是抓住结构调整的机遇,相对于其它国家和地区,通过信息化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抓住就业调整机遇,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从2002年开始,国家实施《加强职业培训提高就业能力计划》和《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工程》,并启动了“三年五十万新技师培训计划”,在全社会广泛开展技能振兴行动,加快培养一大批技术技能劳动者特别是高级技能人才,提高全体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工作能力和职业转换能力。着重开展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的培训,培养一批企业急需的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人才以及高新技术发展需要的知识技能型人才。2003年,全国的企业在职职工中,当年接受各种岗位技能培训的达3400万人次。
通过职业技能竞赛的形式做好知识型、复合型高技能人才的选拔是实践中摸索出的一条有效途径;对通过职业技能大赛的优胜者进行表彰,对涌现的高技能人才进行采访、报道、宣传,让全社会都关注高技能人才队伍的建设;建立高技能人才开发机制,做好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发动、督导、总结、提高等方面的工作,十分必要。
像电子商务大赛这样的活动,可普及电子商务职业技能、技术成果和应用经验,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贴近企业生产实际,促进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就业和人才有序流动,使公众尤其是广大传统企业经营者对如何开展电子商务实施工作(比如,在电子商务规划设计工作、开发建设工作、电子商务业务运营过程中的维护和管理工作等方面应该设置什么样的专业岗位,应该选拔什么样的人员来从事这些岗位),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从而使学习电子商务专业的,或接受过电子商务师职业技能专业培训、鉴定的人才在企业中找到准确的定位。
二、以人为本,是电子商务企业自身的发展要求,是第三代电子商务模式的方向
以人为本的观念,对IT来说并不陌生。“科技以人为本”(“HighTech,HighTouch”)是国际著名未来学家十五年前提出的预言。诺基亚等高科技公司即以此为理念取得巨大成功。
观察电子商务发展的潮流可以发现,第一代电子商务中,人们对电子商务的理解,更多侧重于它的技术特征,把重心放在“电子”之上,强调网站电子商务、虚拟商业形态的特殊性,强调提供网上产品。经过2000年以来的调整,第二代电子商务的模式开始向传统业务和网下业务回归,强调商务中务实、理性的一面,强调服务。但无论强调电子、还是商务,最终都离不开人本身,离不开提高客户满意度这个根本。所以近来,第三代电子商务的领导者,正越来越多强调商务体验,希望从“以顾客为中心”这个高度重新认识电子商务。例如,惠普提出全面客户体验,IBM提出随需应变,都在于强调以人为中心开展电子商务。
从商务角度看,我们看到一个怪现象,一方面是商家竞争激烈,一方面是用户仍觉不满意。说明商家没有争在点子上,问题就出在没有以人为本。
我们分析一下以下表格中用户对于互联网服务的满意程度:
在这里,70.9%的用户对网络购物都达不到满意程度。那商家拼杀了半天,都忙活什么去了呢?商家光说我的技术好,我的“电子”强,或说我的服务好,我的“商务”强,但用户不满意,就全是零。
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将产品战略、服务战略,提升为体验战略,或者说以人为本的电子商务战略。把提高用户满足度,作为电子商务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企业的业务不仅仅是为顾客提供商品,为顾客提供愉快满意的购物过程也是一项十分重要的目标。员工应该学会在这个过程中,让顾客获得精神需要上的满足;企业在搞好产品、服务的同时,需要将流程再造、客户关系管理,深化到知识管理和满意度管理中去。充分利用员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个性化服务水平。这个时候,就可以看出,以人为本的电子商务的关键性生产要素,既非劳动,也非资本,而是员工的知识素质,这是一种兼具劳动和资本特点的知本型素质,需要员工有创新精神,同时又训练有素。
由此可见,除了业务活动本身的“以人为本”之外,企业电子商务“以人为本”还突出表现在对于人力资本的强调上。例如,IBM提倡电子商务以人为本,认为在电子商务实施过程中软件人才及其技能发挥着关键作用。IBM自身组织机构中拥有众多尖端的软件人才,从事着软件技术研究、产品开发、解决方案设计、电子商务产品技术的支持与服务等各方面工作,同时IBM认为中国软件的发展需要大量的人才,明确承诺帮助中国政府建立合理的软件人才培养支持体系。在今后三年内支持1000家软件合作伙伴的技能提升和业务成长,培养十万软件生力军,使100万人次从中受益。
三、中国老百姓需要以人为本的电子商务
“以人为本”体现的是一种亲民意识,其中说的人,不是指单纯抽象的人,而是指既符合人民这个概念,又具有活生生的生命的个人。电子商务,无论是BTOC、BTOB,最终要通过人来完成。如果中国的老百姓不接触电子商务,不亲身体验到电子商务的好处,那中国搞一百年也进入不了信息时代。电子商务光靠从媒体上看,光靠从书本知识中学习,都不可靠,还是要靠亲身接触,靠实际体验。
许多人并非没有条件到网上购物,而是没这个习惯,缺乏第一次对梨子滋味的体验。事实证明,只要有机缘,上网的人就会成倍增加。远的不说,“非典”疫情传播时期,人们外出减少,上网人数明显增多。据有关调查,去年“五一”假期,互联网上电子商务活动明显增温,网络新闻的浏览量快速上升,虚拟的社会交往受到追捧,聊天室、BBS、在线游戏、在线影视等成为沟通交流和休闲娱乐的重要方式。去年3月份以来,新浪网新闻的订阅用户已经猛增了25%,短信新注册用户和日发送量共增长30%以上,在线游戏用户则增加了二至三成。其中,仅“非典”专题的日浏览量就达到了300万人次。“五一”期间,新浪聊天室每天有多达四五万人同时在线交流,并创造了5.4万人同时在线的最高纪录。在病毒肆虐的“五一”假期,专业的电子商务网站卓越网的销售量比平时增长了25%,其中音像、图书、软件销售的增长尤其明显。“五一”期间,方正、同方等PC厂商都推出了电话订购、送货上门的销售方式。
篇10
关键词:人才培养;网络人才;电子商务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4)01-0080-02
最近几年来,世界大多数国家还没有从金融危机的阴影中走出来,我国的电子商务却呈现如火如荼发展之势,每年以40%的增长速度向前发展。很多人都对每年一次的“双11”狂欢购物节记忆犹新,天猫、苏宁易购、京东商城等电子商务交易额不断以几何级数增长。
据有关数据统计,我国目前注册企业已经超过一千万家,其中大中型企业超过十万,如果按照大中型企业每年需要引进一名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数据来计算,那么,我国每年至少只要十万名电子商务人才,数据十分可观。而如今,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电子商务行业普遍认为我国至少存在两百万名电子商务人才缺口。
尽管高校扩招政策不断深入,但是我国电子商务专业每年的毕业生却不足八万人,按照目前的形势来看,学校电子商务专业亟需向社会输送大量的能够满足市场需求的专业型电子商务人才,以填补电子商务市场巨大的人才缺口。
当然,上述设想只是建立在理论层面,这种供需双方旺盛的情形并没有出现在现实生活中。相反,我国高校电子商务专业对口的毕业生就业率不足60%,这直接反映出我国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存在闲置现象。
为何会出现如此大的反差?本人认为,电子商务专业之所以就业率低下,究其原因,与专业教育问题息息相关。在过去十几年中,我国的电子商务专业教育出现了一系列问题。
目前,我国大专院校大多数电子商务专业教育课程是经济一体化+简单的计算机课程,这种教育模式至今也没有更改过。就算有少数新教师加入电子商务教学中,也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教育模式,仍旧是将这两门课程僵硬地拼接在一起,缺乏灵活性。此外,我们电子商务专业教育的问题不仅仅在教学模式方面存在不合理性,电子商务岗位定位不明确、学生实践活动缺少、实习环境的虚拟等等,都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我们学校于2004年开设电子商务专业,在开设之初,我们就开始摸索解决电子商务专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教学环境设置,以及实践问题,项目教学的引入,实训基地的建设和运营,校外培训的重视让我们电子商务专业教育的改造获得了初步成功。
按照我们学校的教学改造过程,结合目前电子商务的发展情况,本人认为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改善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
1 专业的培训要与社会岗位需求紧密结合
众所周知,电子商务属于一个大类别,在这个大类别之下可以划分出三个具体的社会岗位方向,如下所述:
1.1 技术类方向岗位细分
1)诸如网络编辑等电子商务平台规划。这些职位主要从事电子商务平台的安全设计,以及网站内容的编辑、策划等;
2)诸如网页设计和开发的电子商务网站设计。这些岗位主要从事网站数据库开发、方案设计、网页设计以及技术维护等工作;
3)诸如网站美工的电子商务平台美化。这类岗位主要从事网页的颜色处理、图片处理和视频处理等,凸显网站的美感,吸引别人的眼球。
1.2 商务类方向岗位细分
1)以网络营销人员为主的企业网络营销业务工作。即利用相关网站为公司开拓网上业务;
2)网上国际贸易,以外贸电子商务人员为主,即利用网站开展国际贸易,开拓国际市场,走出国门,迈向世界;
3)新型网络服务供应商,以网站主管和运营人员为主,从事信息管理、平台规划等工作;
4)电子商务支持系统,以网站推广人员为主,利用竞价等系统进行客户管理;
5)电子商务创业者。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越来越倾向于利用虚拟平台为客户提供商品和服务,以此获得节约成本,获得最大化的利润。
1.3 综合管理人才岗位方向细分
1)由电子商务项目经理主管的电子商务平台策划和管理。他们必须对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以及社会经济发展形势有深入了解。
2)由电子商务部经理主管的电子商务综合管理,这类人才主要从事电子商务建设、规划和管理等综合工作,重要性不言自明。
以上就是社会对电子商务人才所显示出的岗位需求,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这些需求会不断提高,需要电子商务人才具备更高的综合素质。比如技术人员需要包括方案设计,网站设计和平面设计等知识,还要树立电子商务业务流程,熟悉各种客户的心理需求。计算机技术是技术人员必须掌握的基本技术,但是其最终目的是为企业管理服务,因此还要在项目规划的过程中运用一定的心理学知识,这样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满足客户的多种需求。
在传统的商务活动中,商务人才都有着一定的原型,只是在新时代背景下,电子商务人才必须具备更高的素质,他们要合理定位自身角色,即不仅是虚拟市场网络用户,也是电子商务管理活动的主导者,还要熟悉虚拟网上市场经济规律等等。
如何把电子商务教育与实际需求整合到一起是一个现实的无法逃避的问题,因此我们要有针对性的根据企业需求培养特色综合性人才。
2 结合市场需要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电子商务具有多样性,它具有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这些特征使得市场对电子商务人才的要求是不一样的。所以,电子商务人员必须树立多元化的文化意识,使各种培训更专注于多类型方面的需求。
我们也可以根据电子商务专业人才需求多样化的方向发展培养目标,从应用和需求,以查看目前电子商务发展的局部部分管理技术人才的技术培训和管理。电子商务是一个系统的结构,学校可以先将这个专业仔细划分为各个不同的知识板块和技能板块,以此确定电子商务专业方向不同的社会岗位,有针对性地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安排不同的课程,让他们提前适应社会岗位的需要,在日后走上社会后,更好地满足岗位需求。
必须指出的是,我国电子商务还处于起步阶段,我们的电子商务专业教育一定要紧跟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适时调整人才培养目标,优化课程设置,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3 根据培养目标确定核心课程
在时代不断发展的背景下,电子商务涵盖多个方面,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无法将所有的电子商务知识传授给学生。所以,学校要紧跟时展的脉搏,与时俱进,围绕市场需求确定专业方向,优化课程结构,致力于核心课程教学和核心知识链传递。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牢固掌握课堂理论知识,还能学会电子商务管理、技术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使学生成为适应时展要求的人才。在培训方向方面,教师可以根据电子商务的具体内容,结合特定行业进行专业细分,实现合理定位,帮助学生有的放矢地提高相关能力。
4 加强电子商务实践教学
当今世界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没有一家用人单位愿意使用只懂理论却没有实际操作能力的毕业生。当下企业都是以获取最大化的经济利益为目标的,只有当一个人能够为企业带来利润,才会被企业重用。所以,学校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加强实践教学,只有切实加强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学校的教学目标才算落到实处,关键要从三个方面入手:
1)电子商务实践行为,比如进行网上市场调查,设计网站,制作广告等;
2)设置电子商务仿真情境,让学生进行电子商务模拟操作,培养实践技能;
3)设计与开发电子商务系统,为将来就业奠定基础。
从目前来看,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式强化教学实践:
1)构建校企合作机制,加强学校与社会之间的联系与沟通,为学生创造电子商务实践机会;
2)在校园内部创建专业的电子商务实验室,让学生在掌握电子商务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能实际操作教材上的一些实际案例;或者让学生了解和使用电子商务设备和软件;
3)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让他们一起合作,建立全新的电子商务网站,然后在这个网站上实践网上购物体验,积累实践经验。
总之,教师要不断加强实践教学,增加专业标准的培训和企业的奖励机制,为学生日后走上社会夯实基础。
5 帮助学生树立科学、合理的就业观
从目前来看,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并没有完全树立起科学的就业观,他们的视野过于狭窄,将自己束缚在一个小圈子内看待目前的就业形势,要么盲目乐观,要么消极以待。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促使学生对电子商务专业有深入的了解,尽力拓展学生的就业视野,让学生采用发散性思维去思考,从而能够真正找到自己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 李思寰.基于建构主义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研究[J].怀化学院学报,2012(6).
[2] 邹靳,陈丁,刘成华.电子商务专业的人才培养与课程体系建设研究[J].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2008(2).
[3] 郑国强.创建面向21世纪的新应用型大学[J].高等教育研究,1999(5):9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