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心理问题及危机干预范文
时间:2023-09-18 17:59:0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学生心理问题及危机干预,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大学生;危机干预;心理健康
当前,大学生心理危机问题愈来愈受到社会与高校管理者的关注。实施校园心理危机干预,保证学生安全是关键,以预防为主,对于危机干预对象进行全程监护,以使校园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协调有序进行。
一、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中的作用
心理危机预防及干预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它与一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所区别。辅导员在日常的学生管理中,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除此之外,学校要求辅导员掌握心理学基本理论、心理辅导等相关知识,为的是掌握青少年心理发生发展的规律,更好地开展工作。并不是要求辅导员代替心理咨询师从事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的工作。当然,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中并不是一无是处。
高校辅导员进入工作岗位之后,首先就是接受系统的岗前培训,其中包括教育学理论、心理学相关知识等一系列培训,通过培训让高校辅导员掌握一定的心理学基本理论和心理咨询知识,这样在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中辅导员可以第一时间采取有效措施。
其次,高校辅导员是站在学校一线上的老师,不仅要对学生的日常管理起到保障作用,更重要的是大学生活的指导者和思想的引路者。丰富的学生管理经验使辅导员具有一定的组织能力、沟通能力和协调能力,这些能力在心理危机干预中都是很必要的。因此,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高校辅导员如何做好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及干预
作为一名高校辅导员,我认为大学生心理危机的预防重于干预,学生遭遇心理问题的前期,肯定会表现出心情不好,心事重重,他们中的一些人会主动寻求朋友、同学、辅导员、学校、家长的帮助,主动积极地解决问题,他们也渴望得到专业人士的帮助。我觉得学校应该为这类学生提供一个积极解决心理问题的平台,一定要让学生知晓学校有相关心理健康的服务,要让他们能感受到他们遇到了心理方面的问题时,是有解决的途径和办法的。
另外,心理学生信息库非常的重要,信息库的建立有利于辅导员开展工作。我们应该完善好心理问题学生信息库,尤其对于那些有几任辅导员的学生更为重要,通过信息库,后任辅导员能更好地掌握学生的心理状况。
最后,抓好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大学生大部分的心理问题来自于他对人生观,世界观的不正确理解。比如沉湎于网络,厌学,学籍预警,缺乏责任感等等,我们需要深入细致地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丰富多样的教育形式,有效地做好思想政治教育,有效地减少心理问题的发生。
三、发生大学生心理危机后如何应对
作为高校的一名教师,我希望我的学生们能在大学校园里快乐的学习和生活,我希望我的工作能为学生们扫除困难,铺平道路,我想这也是每个辅导员老师的心愿。但是,尽管我们认真负责地工作,但我们不能保证我们的学生就一定不会出现心理危机,如果发生了大学生心理危机造成了严重后果,会出现的情形有:①家长不配合,把责任全盘推卸给学校;②对学校的声誉造成影响;③心理危机导致学校进入司法程序。这样的结果,是我们每一位老师不愿看到的事实。作为辅导员老师,首先我们应该耐心细致地处理好学生心理问题的同时,应该学会做好记录;在学生心理危机的现场,如果老师有遭遇伤害的可能,应该保护好老师避免遭受伤害。可能有些辅导员老师会有这样的感受,某段时间,你的某位学生出现了心理问题,你会紧张,担心,有可能学生的负面情绪也会影响到我们老师自己,我们应该学会去排解压力,排解烦躁,学会向家人和同事倾诉。
总之,高校心理危机干预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全社会的支持与配合,需要在实践中探索出科学的、行之有效的机制。我们相信,随着心理咨询教师队伍专业水平的提高和学校心理危机体系的不断完善,随着家庭教育、社区教育等方面的有效联动和积极配合,高校的心理危机干预机制会逐步改进和完善的。
参考文献:
[1]黄新华.关于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几点思考[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2005,(2).
篇2
关键词:高职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措施
近年来,大学生心理问题日趋复杂化,一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较低,引发了各种心理危机。由于各种原因,使得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多,心理危机的发生率也越来越高。如何有效地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及时发现和化解学生的心理危机,是当前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面临的一个难题。
高职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与心理危机
(一)高职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
高职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有以下几种:
1.自卑症。进入高职院校学习的学生,感到理想与现实相去甚远,绝大多数都是因高考成绩不理想而被迫上高职的,是“无奈的选择”,因此学生的“伤痕心理”较重。于是学生感到困惑与迷惘,产生一种失落感与自卑心理。
2.厌学症。目前有不少高职生学习缺乏积极性,学习动力严重不足。
3.焦虑心理。高职学生由于人际关系不和谐、失恋、就业压力等方面的原因产生焦虑心理。
(二)高职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形成与表现
心理危机主要指个体运用寻常应付方式不能处理目前所遇到的内外部应激时所发生的一种反应,是一种心理系统的失衡状态。高职大学生的心理危机是指高职生这一特殊群体在发展时期的心理危机问题。
经心理普查和工作实践发现,有心理危机的学生通常有以下表现:1、常常失眠,无食欲,消化不良;2、抑郁,情绪低落、淡漠;3、对任何事都没兴趣;4、肌肉紧张、头痛、心疼;5、极度的焦虑;6、反应力减慢,不能集中注意力思考、推理、判断问题;7、逃避现实,强迫观念、强迫行为。8、愤怒、自责和羞耻;9、想轻生。
心理危机干预及危机干预实践
(一)什么是心理危机干预。“心理危机干预”就是对个体或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和行为施加策略性的影响,对企图选择极端行为的人提供紧急的心理疏导、援救和帮助,使之恢复心理平衡。
(二)高职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实践。近三年来,笔者从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遇到了不少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其中出现心理危机的有22例,成功干预了18例;4例退学,干预失败。
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措施
在笔者的工作中,遇到学生的心理问题和心理危机事件时,由于处理得当、反应及时,基本上实行了成功干预,为以后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积累了一些宝贵经验。笔者认为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措施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对新入学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建立心理档案。
2、立足教育,重在预防,做好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
3、学校应建立宿舍——班级——系部——学校四级心理危机预警机制。
4、危机干预的步骤:
第一步,确定问题。通过观察和倾听,迅速确定问题的严重程度,并迅速将情况转告家长和有关人员进行干预。
第二步,保护当事人安全。要给当事人精神支持,适当的激励能使其有足够的信心渡过危机;对有自杀倾向者进行看护,确保自杀者的生命安全,并要注意危机干预者的人身安全。自杀者的生命安全是危机干预的核心任务。
第三步,提供宣泄的机会。给予当事人以心理支持,争取与其保持沟通与交流,注意多倾听、多肯定,使其尽可能多的将烦恼和困惑得以渲泄。
第四步,心理辅导。在给予危机者一些支持和帮助的基础上,提示他调整思路,给予一些必要的心理辅导,改变认知,减轻其应激与焦虑水平。
第五步,帮助危机者制订摆脱困难的计划。为危机者提供一个对所关心问题的解决办法和应付机制,减缓心理冲突,矫正情绪的失衡状态,提高危机者的应付能力和思维灵活性,并使其相信自己的能力,战胜危机。
篇3
关键词:大学生;入学教育;课程化;心理危机;干预
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给大学生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同时也使大学生遭受来自社会多元思潮以及就业、生活上的诸多压力,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形成造成巨大困扰。如果大学生心理压力不断积累且得不到及时有效的疏解,很容易因承受能力不足而出现严重的心理危机,身心健康遭受重大危害,对校园的和谐稳定也十分不利。近年来,心理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尤其是大学生心理危机问题。为解决大学生心理危机,从入学教育课程化入手,将心理危机干预前置到新生阶段,以课程化的长期干预,帮助学生排解心理压力,以更好地投身于大学生活。
一、当前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面临的问题
(一)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发现难度较大
大学生之所以出现心理危机,原因是多方面的,除家庭环境和生理遗传因素外,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均可能导致一定程度的心理问题,影响大学生正常的学习生活。心理危机会随着大学生的生活环境而出现相应变化,可能会随时间推移而逐渐消解,但存在反复的可能,一些自我调节能力不佳的学生甚至会出现恶性循环。心理危机相对隐蔽,旁人很难直接发现并判断,心理患者自身也可能意识不到心理危机的存在。部分大学生即便发现自身可能存在心理问题,但由于缺乏相关知识,加上讳疾忌医的心理,往往不会告知周围的人或积极寻求帮助,这就给心理危机干预带来了巨大困难。
(二)学生及其家属对问医就诊存在抵触情绪
虽然心理问题在我国已经越来越普遍,但相应的治疗机构仍不够专业,数量方面也亟待增加。就高等院校来说,很多不具备心理疾病诊断资质,心理疾病患者只能从专业的精神疾病治疗机构方面寻求治疗和帮助。很多大学生及其家属受到传统和错误观念的影响,认为心理问题并不属于疾病,将其划归到精神疾病又惧于来自社会和周围的压力,往往对就诊存在强烈的抵触情绪。很多家长误以为孩子仍在成长期,在思想上仍不成熟,慢慢会自然变好。部分家长虽然认识到孩子可能出现问题,但忌讳去精神机构进行治疗,而是采取封建迷信等错误方法来解决,不仅延误治疗,还可能让孩子遭受进一步的心理伤害。
(三)对心理危机严重的学生处置困难
心理危机相对严重的学生,存在着自残、自杀等倾向,对于这类学生高校往往以劝返作为处置措施,让学生暂时休学,前往专业的治疗机构接受治疗和帮助,待治疗完成再决定是否返校完成学业。实际上,许多存在相应问题的学生均有着相对复杂的家庭背景,单亲家庭或重组家庭的学生较多,学生在家里本来就得不到应有的关心和照顾,劝返往往难以获得最佳的效果。尤其对于生理性遗传疾病来说,患病学生的家长也多需要照顾,将学生劝返不仅不能帮助学生,甚至可能使其走到更为艰难的地步。对心理危机严重的学生处置困难,是高校在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方面面临的巨大难题。
二、新生入学教育课程化对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重要意义
新生入学教育是针对大一新生开展的专门的入学前的指导和教育,帮助学生了解校园环境和校园生活,对今后需要学习到的知识和课程以及接受的教育内容提前传达,让新生有更加充分的准备走完过渡期。就目前来说,我国高校入学教育内容包括国防国情教育、法制安全教育、学业发展规划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生活适应教育等,教育的形式包括军训、讲座、班会和主题活动等。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以互联网为载体和内容的入学教育也更多地进入到高校。从表面上来看,入学教育有着多种载体和多元内容,但实际的教育存在学时不足、教育方式枯燥乏味、教育评价不成体系等缺限。入学教育多为走过场,形式主义严重,不能真正地给大学新生提供充分的帮助。实施新生入学教育课程化,建构科学的入学教育课程体系,创新入学教育教学方式,打造科学的绩效评价办法,能够提高入学教育效果,为新生提供切实的帮助,让大学新生对于大学阶段可能要面临的困难和需要完成的事情有提前的、清晰的了解,帮助其做好提前规划,有条不紊地进行学习,能避免问题的挤压带来的心理压力。
三、针对心理危机干预的入学教育课程化设计
(一)构建新生入学教育课程化体系,强化心理健康教育
要落实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应首先构建新生入学教育课程化体系,以系统化的入学教育课程让学生接受专业的教育指导,获得系统化的心理健康教育。首先,在课程设计方面,应当避免知识传授式的设计方案,而是注重课程的体验性,让学生在体验中掌握包括校园知识、安全知识和生活常识等,以情感投入和主动参与的方式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其次,课程的组织与实施应避免教师的主导性地位,将学生作为课程的主体,教师作为引导和帮助者,关注学生的自主性和情感性。新生初来乍到,难免存在焦虑和恐慌,缺乏目的和方向,通过入学教育课程,由教师发现问题、抛出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帮助学生找到方向。此外,在课程评价方面,以形成性和总结性评价两者结合作为评价体系,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和结果。心理危机干预方面,应将重心落在预防上。转变传统教育理念,把心理健康教育拓展到全体学生,不只是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患病学生的专门教育,切实关注每个学生的心理状态,帮助提升学生的心理危机预防和消解能力。为此,高校应创立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在为每位大学生提供心理健康教育和治疗帮助外,为学生提供心理问题咨询窗口,让学生获得及时的帮助。同时,还应组织开展相关主题活动,包括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讲座、趣味知识竞赛等,激发学生学习和参与的积极性,在不断推进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同时,构建和谐的校园环境,为学生提供健康向上的学习生活环境。
(二)优化入学教育课程设计和编制,建立心理危机干预体系
在构建新生入学教育课程化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入学教育课程设计,将心理危机干预纳入其中,打造相应的教育体系。课程设计应落实到两个层面,即理论基础层面和方法技术层面。理论基础是确定课程的主要宗旨,明确课程的教育目标,进而落实课程内容和课程组织形式、开展方式;方法技术层面则是设计课程组织结构与形式,除了确定课程目标外,还要对课程学时、课程具体内容、课程评价方式等进行选择与确定。新生入学教育课程化体系应以相应的课程设计为依据,确定新生入学教育的课程目标和课程评价体系。心理危机干预的课程设计,应依据当前学生可能面临的心理压力和实际需求,做好学时、内容与评价方式等的设计与落实。同时,通过班级为单位的心理小组,打造以班级、院系和学校为一体的三级联动机制,做好新生的心理危机预警机制。首先,各班级成立心理小组,由学校组织进行专业培训,通过日常的接触和观察,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生活状态,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向院系汇报。院系则委派专业人员进行心理危机干预,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缓解心理压力。若心理危机相对严重,则应进一步报告给学校相关部门,由学校判断危机状态,指导进一步的工作,如,及时进行转介,或者采取其他措施,尽可能对学生的心理危机干预产生积极作用。
(三)加大与专业精神机构的合作力度,提升心理危机干预专业性
大学新生入学教育课程化体系中,心理危机干预主要目标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培养心理健康意识,在出现异常心理问题时提供心理辅导。具体来说,以大学生的健康个性品质培养为核心,帮助大学生了解自我意识状态,提高自信水平;了解大学生心理特征及其表现,懂得如何培养和维护健康的性心理。具体方法有:大学生心理筛查、大学生异常心理问题个案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相对专业和复杂,单靠高校自身力量很难有效落实,这就需要与专业精神疾病治疗机构的合作,由专业的精神科医生参与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让心理危机干预更具专业性和科学性。首先,高校可寻求与知名的精神疾病治疗机构的合作,邀请该机构的优秀医生进行校园宣讲,向新生宣讲心理危机相关知识,提升其对心理危机的认知程度。其次,可聘请专业医生定期到校坐诊,通过心理咨询的方式使学生和精神科医生进行面对面的接触,从而及时对学生的心理危机状况给予评估,并给出准确的、有说服力的诊断结论,提升危机干预的效果。
篇4
一、建立学生个人心理档案
结合开学初学校对学生的心理测试结果,为每位同学增加施测16PF或者SCL-90。将测试结果分为四类:1.严重,对于测试结果显示为严重级别时,及时与学校心理咨询部门联系,做进一步诊断或转介专业机构。2.中度,对于测试结果显示为中等程度的学生,平时重点关注。3.轻度,对于测试结果显示为轻度的学生,平时积极关注,鼓励他们多参加一些活动。4.无明显显示,对于该部分学生可以放松关注。为每位学生建立个人心理档案。心理档案的内容包括:学生个人信息,家庭出生背景,心理测试试题,问题学生登记表,问题学生帮教记录,异常行为记载表等。
二、建立班委预警机制
(一)设立班级心理委员职位
根据班级学生人数,按心理委员与学生比例为1:15的比例设置。心理委员按主动报名,民主竞选的方式产生,名额不足时,可以由主要班委干部兼任。评奖评优可以向心理委员倾斜,以调动心理委员主动去学习心理学知识,主动帮助身边的同学。
(二)建立心理委员汇报制度
按实际情况对班级中心理测试结果严重程度合理搭配分组。心理委员每天了解小组成员的心理动态,实行日报制。一旦发现有学生异样行为的产生(如情绪变化,夜不归寝,连续旷课等),心理委员及时上报辅导员,辅导员收到报告后及时了解学生情况,做出初步诊断,对于轻微者及时疏导,对于严重者及时上报学校心理咨询部门,并配合相关人员做好咨询方案和咨询活动。
(三)定期召开心理委员交流培训会
每周星期天下午心理委员相聚一起,以座谈会的形式相互交流自己新了解到的心理学知识以及向辅导员请教遇到的问题,辅导员就心理委员提出的问题进行培训,如果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辅导员及时请教相关专业人士,及时将解决方法告知心理委员。
三、定期召开心理健康专题讲座
每学期就大学生中常见心理问题举行一至两次心理健康专题讲座。就学生心理问题的外在表现及预防措施进行讲解。培养学生学会自我调解和自我预防不良心理现象的产生。
(一)让学生了解心理问题的基本产生原理。心理问题的产生都是有一定前因的,通过专题讲座让学生学会发现自己和身边的潜在心理问题。达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干预的效果。
(二)让学生学会简单心理问题的预防干预技巧。心里预防和干预仅仅依靠班主任一个人,效果不明显,对于一些隐性的心理问题需要同宿舍的同学,或者他的朋友才能发现。教会学生进行早期心理干预的技巧,可以大大缓解班主任的压力,同时也能有效的防控隐性心理问题的发生。
四、关注特殊群体
对于易感人群,高度关注。调查表明单亲家庭的孩子性格孤僻,缺乏信任感,极易产生焦虑,抑郁现象;贫困学生比较缺乏自信,会因攀比心理走向极端;留守儿童较易产生人际交往障碍;独生子女性格孤傲,争强好胜,攻击心理较强。另外,对于因心理危机而休学的学生申请复学后,要帮助该生建立良好的支持系统,引导同学避免与其发生激烈冲突。同时安排心理委员对其秘密关注,了解其心理变化情况。班主任应定期与其谈心,并通过周围其他同学随时了解其心理状况。
五、关注各年级阶段的心理变化
篇5
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危机 危机干预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2(b)-0231-01
1 健全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组织系统
1.1 完善具有群体特征的大学生心理档案
大学生心理档案是对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心理活动及心理成长的全面记录,是了解大学生心理现状的重要依据,是为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提供信息的有效资源。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能够帮助教师更加及时地掌握学生的心理状态,及时发现可能诱发心理危机的因素,积极有效的做好预防性心理危机干预。
1.2 提高危机干预工作者的个人素质与能力
危机干预工作者应是受过专门训练的心理咨询师,吉列兰德等认为,一名有成效的危机干预工作者应具备以下素质:丰富的生活经验、娴熟的专业技巧、镇定的心理品质以及快速的心理反应能力,能够对危机中不断出现、不断变化的问题做出快速合理的反应。同时,还应具备坚韧、勇气、乐观、客观和自信等心理品质。当前我国高校中参与危机干预的人员除了专业的心理教师之外,还包括了普通教师及学生。所以提高危机干预工作者的个人素质与能力是健全危机干预组织系统的重要保障。
1.3 实施专兼职相结合的全方位监控
对大学生心理危机的监控需要一定的危机预警体系支撑,成熟的危机预警体系能够提高学校对学生心理危机监控的有效性,但是如果仅仅依靠专业危机干预人员的监控是不能达到危机预警效果的。危机干预系统中的每个组织都应该担负起危机预警的责任,实施专兼职相结合的全方位监控才能使预警效果最大化,为危机干预提供充足的时间和信息。
1.4 加强危机干预中各部门的协作
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在这一系统中包括了校内和校外两个子系统,校内系统包括了院系学生工作办公室、校学生处、校医院、校保卫处、校心理危机干预中心,校外系统包括了医疗机构、心理咨询机构、公安部门。
2 根据群体特征开展不同形式的危机干预
不同的群体所体现出来的心理危机特征也是不同的,开展有针对性的危机干预措施是提高心理危机干预有效性的重要途径。
2.1 以“班导生”为主要方式对新生群体进行干预
新生群体是一个充满矛盾的群体,他们既有对未来的无限遐想又有对现实的无尽困惑,全新的生活环境带给他们的有欢乐也有迷茫,所以面对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发挥“班导生”模式的优势对他们进行心理危机干预,是针对新生群体的一个有效干预形式。“班导生”模式是从高年级学生中挑选出成绩优异并具有奉献精神的优秀同学来协助辅导员对新生进行管理。
2.2 以家校联合为主要方式对独生子女群体进行干预
独生子女群体的成长环境相对轻松,成长过程相对顺利,在大学生活中他们往往会表现出一些比较自我的行为,对于他人不能给予更多的宽容和尊重,面对问题容易冲动。独生子女的心理危机产生原因多半是源于家庭成长环境,所以针对独生子女群体采取家校联合的干预形式帮助他们摆脱心理危机。首先,学校积极活动。使大学生尽快适应环境,有利于独生子女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健全的人格。其次,家庭注重教育方式的转变。最后,家校联合定期交流沟通。同时通过交流也能帮助家长改进教育理念,掌握一些心理危机干预技巧。最终实现家校联合的有效干预形式。
2.3 以经济助贫为主要方式对贫困生群体进行干预
对于贫困生群体来说很多的心理危机产生根源都是因为经济的贫困,所以应该采取以经济支持为基础的干预形式。高校应完善助学政策。例如要完善助学金评定制度,严格审查贫困生资格。要与社会联合起来为贫困生提供更多的勤工助学岗位,使他们能通过自食其力增加经济来源。另外,高校设立贫困生就业专项基金,用以补贴贫困生在校期间为将来就业所参加的各项考试的费用。其次,关注贫困生本身基础上也应该加大对贫困生家庭的关注。最后,高校应致力于营造公平、关爱、友善的校园文化,搭建良性的竞争平台,消除贫困生“心理贫困”的保障,
2.4 以事前情感引导为主要方式对恋爱生群体进行干预
恋爱是个体在成长中必然要经历的一种高级的情感交往,在面对恋爱生群体的心理危机时应该采取事前情感引导的干预形式。首先,树立正确的恋爱观。恋爱观是个体对爱情的看法,直接影响着个体在恋爱中的行为,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能够使其正确地认识爱情、处理恋爱过程中的各种关系。其次,提高恋爱挫折承受力,用理智冷静的态度来面对问题、处理问题。最后,加强道德教育。在恋爱中需要有道德的约束,很多大学生缺乏对恋爱道德的认识,恋爱中责任感减弱、恋爱行为不健康,所以要通过引导教育和制定行为规范两种方式加强大学生恋爱道德。
2.5 以完善认知为主要方式对毕业生进行干预
作为即将离开校园走向社会的毕业生来说他们所面临基本上是来自就业方面的压力,因为对专业方向的认识不够清晰,对自身能力定位不够准确,而产生迷茫、困惑、矛盾的心理危机。面对这样的问题,学校应与家长联手运用危机干预中认知干预模式来转变大学生在就业方面的认知偏差。首先,做好毕业生的职业规划。让他们对自己未来做一个既符合自己兴趣又与现实相契合的计划。其次,培养毕业生正确的自我认知,帮助他们更好地定位自己,用理性的态度认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最后,组织开展拓展训练,提高毕业生应对困难的能力。
2.6 以个别干预为主要方式对严重心理问题群体进行干预
个别干预是心理危机干预中最常见、最传统的模式,主要适用于存在严重心理问题的个体。在干预中采取一对一的交流方式,有利于双方建立良好的信任感,营造轻松融洽的交流氛围。目前高校中存在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数量相对较少,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学校心理危机干预人员采取个别干预的模式。
篇6
论文摘要:国内高校积极探索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取得一定成绩,但尚未专业化和规范化。文章探讨了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困境,表现为目标不明确、队伍不专业、开展不规范、考核不激励。主要由大众媒介对高校心理危机事件的过分关注、高校师生对心理危机的常理性知识匮乏、学生工作者对心理危机事件的非理性认识、心理从业者对心理危机干预的非专业对接等原因导致。从操作性层面提出了ONES工作体系:目标体系、网络体系、教育体系和支持体系。
近十年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蓬勃发展,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已经成为高校学生工作特别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任务。众多高校积极探索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在组织制度、规章预案、运营机制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由于工作对象的特殊性、工作任务的敏感性、工作方式的专业性,导致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尚未专业化和规范化的开展,缺乏工作督导和评价机制,工作效果并没有达到预期。本文拟探讨国内高校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困难并剖析原因,继而从操作性层面提出建议和策略。
一、高校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困境
目前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很难高效务实的开展,在工作中流于形式,操作上落入俗套,总结里高谈效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工作目标不明确
多数高校认为,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为最终目标,坚持教育为主、重在预防原则,增强学生心理调节、社会适应和挫折承受等能力,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塑造学生健全人格。[1]这种观点强调发展和教育,聚焦于大学生的人格成长,虽然符合高等教育的规律,契合教育心理学的学理期望,但不利于工作实效开展。培养健全人格是高校育人目标之一,也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终目标,所以目标的“混淆”不能够明确定位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导致工作内涵和操作机制不明确。心理危机事件具有时效性和突发性,需要有一个明确的、可操作的工作目标。事实上,面向个别学生的心理危机干预功能、面向部分学生的心理咨询功能、面向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功能和面向学生工作的调研功能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四大功能。[2]心理危机干预功能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前提,是学校最期望、学生工作最需要、心理健康教育最能彰显的工作价值所在。
2.工作队伍不专业
以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为主的学生工作者是危机干预工作的主要执行者,专业主要是教育学和心理学。他们面对“正常”学生群体的心理教育与“一般心理问题”学生群体的心理咨询时可以胜任,但面对严重心理障碍和精神问题学生时,缺乏问题的诊断、识别和帮扶的能力,从而无法高效率地开展工作。其次,心理学专业学生在校课程体系是以追求量化和普适规律为导向的“科学心理学”,面向以人的幸福和发展为需求的“大众心理学”时便会遇到麻烦。此外,多数高校里接受全日制教育体系的心理健康教育从业者不多,两课教师、辅导员在短暂培训后就上岗,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或多或少地纠缠,导致工作缺乏专业持续性。所以,工作队伍不专业是导致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低效的主要内因。
3.工作开展不规范
多数高校制订了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方案和预案,在文件中明确了工作流程和操作程序。但在实际工作中更多流于形式,没有实质性地开展工作或者开展不规范。“校(心理中心)—院系(辅导员)—班级(心理委员)”三级信息工作网络已成为国内高校成熟的工作模式,取得了一些富有探索意义和应用价值的成果,网络符合当前高校学生工作系统的组织架构。首先,心理委员作为基层的一环,更多的是一个心理危机信息的发现者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者,他(她)无法承载起一些高校所界定的能力:心理问题学生的帮助者和心理危机事件的处理者。对于心理危机学生的隐私保护和已发生恶性心理危机事件的事后干预都不能过多地将信息对学生公布。过度地夸大三级网络特别是班级中心理委员的作用的倾向应引起重视。其次,辅导员多数忙于学生的日常管理和教育事务,工作任务量大而精力很少投入在心理危机工作上,可能会出现心理危机事件信息不能及时地沟通。
4.工作评价不激励
处于心理危机中的学生数量很少,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具体繁琐、耗费心力,很难获得预期目标,取得工作效果不宜对外展现,导致部分学生工作者可能心存侥幸,不愿耗费太多精力。另外,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没有纳入到院系学生工作的考核评价体系,没有形成定性或定量的工作指标,无法从宏观角度对院系学生工作提出要求,没有奖惩的工作在操作中会打扣折。此外,心理危机事件突发后,高校重视当事人的善后和周围学生的心理干预,但缺乏对辅导员等学生工作者的心理援助,容易导致职业倦怠,影响工作绩效。
二、高校心理危机工作困境的原因分析
1.大众媒介对高校心理危机事件的过分关注
社会大众对大学生群体的高期望值,带来相对固化的认知印象:大学生是高素质的优秀人才,具有强大的抗挫折能力。过高的期望导致大众很难接受学生极端性事件事实,从而更加关注此类信息以验证认知。再加上不肯花费时间研读心理危机的知识,作为受众,很容易接受媒介所宣传的自上而下的信息。
大学生的极端性事件容易导致大众媒介过分关注或者不切实际的报道,虽然提升了媒介点击率,却忽略了非理性的报导容易给社会、学校、学生等带来持续的负面影响。
2.高校师生对心理危机的常理性知识匮乏
高校人才培养的主渠道是专业课堂。现实体制中“教”与“学”的相对分离,导致师生关系尴尬,仅有表面的专业联系,缺乏感情纽带联系。现有环境下,教师多应付单位的工作考核和量化指标,或疏于对学生的关爱,从而忽略教师的作用。如果给予学生持续的社会支持和策略建议将会帮助个别学生走出人生的低谷。
大学生自杀都有一定的预兆,包括一定的言语、行为、状态和综合症状。[2]如果师生能够对这些线索保持高度的敏锐和迅速地反应,将可能帮助学生安全度过危机,将校内危险降到最低点。
3.学生工作者对心理危机事件的非理性认识
学生工作者和学生工作的组织系统是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事实上的运营者和承载体,学生工作者的态度与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工作的开展。非理性认识可能导致工作流于形式,无法达到预期效果,无法成为学生工作者稳定的职业价值来源。所以有必要通过系统的专业培训和业务督导,建立理性认识,并具备高度的责任感,从而形成该项工作的强有力抓手。转贴于
4.心理从业者对心理危机干预的非专业对接
高校心理从业者的专业背景和教育经历使他们在面对严重心理障碍和精神问题可能导致的极端性行为事件时却无能为力,缺乏甄别、初步诊断、治疗的专业能力。而这些工作恰恰是精神卫生专业医疗机构(包括综合医院的心理科、精神科;专科精神卫生医院)能够从事的。
三、高校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出路:建立ONES工作体系
1.建立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目标体系(objective),清晰管理问题
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对象是因严重心理障碍或精神问题而可能引发的自杀或他杀倾向的极端性事件,目标是尽最大可能保证校园内不出事或降低潜在的不利影响。心理危机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导致管理和工作的复杂,所以代表学校层面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目标是对目标学生的初步诊断、甄别,评估危机程度并给出具体的建议;代表院系的辅导员的目标是对所辖学生情况的及时掌握和信息汇报;代表班级的心理委员的目标是对本班学生心理状况的及时汇报。
2.构建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网络体系(network),及时发现问题
在学生工作组织体系基础上,建立校(心理中心)—院系(辅导员)—班级(心理委员)三级网络体系,从而及时发现问题。做到工作的真正开展,还要坚持以下的工作原则:心理委员每两周上报一次本班学生的心理状况特别是重点关注的心理问题学生;心理中心的教师每一个月与所辖院系辅导员进行及时沟通,了解目标学生的情况,并给出具体的建议或策略;心理中心每两个月组织一次学生工作系统的重点关注的心理问题学生的交流会,建立预警对象库,及时地沟通反馈,具体到每位目标学生。此外,对于突发事件,做到随时发现,即时诊断,随时汇报,及时处理,按照工作预案,启动干预策略。
为了监督工作网络体系的健康有序进行,此项工作纳入到院系整体的学生工作考核评估体系中,通过奖励先进,促进工作的开展。用考核机制推动院系积极的思考问题,探索好的办法与举措。另外,建立心理委员协会,为心理委员的成长提供支持平台;在院系学生会中建立心理健康部,成为心理委员工作交流与沟通的平台。
3.建全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支持体系(support),专业处理问题
高校心理咨询机构与所在地区的精神卫生专业医疗机构之间建立科学有效的心理危机转介机制,及时将相关学生转介治疗。对有障碍性心理问题的学生但碍于情面不愿去就诊,邀请专科医生在合适的时间到校园内接诊;对有严重性心理障碍的学生(如抑郁症、神经症等)可在学生、教师的陪伴下到专业机构就诊;对有精神问题或严重心理危机的学生,要及时通知其法定监护人,协助监护人做好监控工作,并及时将学生转介,做好详细记录。
建立心理从业者与专业医生的工作交流机制,通过督导提供专业支持,促进业务提升。工作交流和督导是心理从业者能力提升,获取专业支持的主要途径。另外,特别要重视对经历危机事件的辅导员及其相关人员提供支持性心理辅导,或者提供假期,最大程度地减少危机事件对工作队伍的负面影响。最后,要结合危机事件,及时总结经验教训,通过经验的提炼提高师生对心理危机事件的认识及应对能力。
4.完善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教育体系(education),科学预防问题
坚持“预防为主、教育为本”的根本原则,是高校做好此项工作的关键。高校通过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心理健康与危机干预意识,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是预防的治本之策。一是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通过公共选修课、德育课,普及心理危机干预知识,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帮助他们以健康的心态融入社会。二是以心理健康状况普查为基础,及时发现学生中可能存在的心理危机情况,建立预警对象库,重点关注有较严重心理障碍和精神疾病家族史的学生,落实具体危机干预人和帮助人,做好危机预防工作。三是以团队训练和团体辅导为载体,增强学生的团队凝聚力,提高对班集体的归宿感,通过集体的力量和爱的温暖,促进他们融入到高校的生活中。
四、结束语
目标是工作的前提,网络是工作的载体,支持是工作的保障,而教育是工作的根本。只有四个体系形成合力,才能促进心理危机干预工作走出当前的困境,取得预期效果。
参考文献
[1]雷秀雅,等.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工作的五个维度[J].中国高教研究,2009,(1):90-91.
[2]倪士光,邱建玲.从操作性层面谈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模式的构建[J].科教论坛,2006,(5):104-108.
篇7
贫困生不仅仅是经济上的贫困,许多人还出现心理危机。据宁夏大学对在校贫困生的心理状况的调查结果显示:73.27%的贫困生对生活状况不满意,64.51%的贫困生体会不到生活的幸福,52.53%的贫困生存在抑郁状态或抑郁倾向。可见,贫困生不仅需要经济的支持,更需要心灵的慰藉。贫困生心理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和高校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贫困大学生心理危机的表现及原因分析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加上农村地区占到90%以上,广大的农村地区经济相对落后,学费成为来自贫困地区学生的一个沉重的经济负担和心理负担,由此出现了部分贫困生的心理危机问题。主要表现为:
1.严重的孤僻性格和自闭心理。在大学校园里,有一些心理自闭和性格孤独的学生,这类学生往往多见于一些贫困的大学生。他们将自己隔离于同学和学校之外,人际关系淡漠,甚至产生恐怖心理;缺乏获得安慰、支持的环境和宣泄转移的条件。因此,在遭到挫折和打击时,缺少别人的安抚和帮助,不良情绪得不到宣泄和释放,导致心情郁闷,严重的甚至会引起自杀。尤其是一些贫困生因家境困难,进入大学后,他们强烈感受到了与他人之间的差距,常会因贫困、经济拮据感到自卑,又羞于接受他人的帮助。即使得到别人理解和帮助,但也容易背上心理包袱,总是觉得亏欠同学的情,往往觉得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同时,他们对社会和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和态度又非常在乎,极其敏感,慢慢地就自觉地将自己封闭起来,远离人群,形成自闭心理和孤僻性格。
2.心理极度的偏激。一些家庭经济比较困难的学生心理和行为常常很偏激。因为经济贫困常使他们比一般的同学早熟,他们见惯了社会上对待穷人的白眼和各种世态炎凉,由此产生心理的不平衡,使他们觉得世事不公平,容易养成愤世嫉俗、或玩世不恭的人生观。最终导致他们看问题容易走极端,心理偏激,在与他人发生冲突时,容易采取过激的行为。
3.严重的自卑心理。自卑心理是贫困大学生中另一个重要的心理危机。贫困大学生由于经济上的贫困导致的自卑心理主要表现为在能力、自身价值等方面低估自己,并且认为自己得不到别人的尊重,因而终日忧虑不安乃至自暴自弃,产生退缩性思想和行为。贫困大学生如果过多地体验自己自卑的消极情绪,沉湎于强烈的自卑之中不能自拔,心理很容易失去平衡。
4.人际关系不良。贫困大学生人际交往不良主要是指贫困大学生在与他人相处和交往的过程中表现出的不适、自闭、逃避,以及难以调和与他人关系的不良心理状态和行为表现。贫困大学生人际关系不良的原因很多,但由于经济困难和由此产生的自我认知的偏差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这些学生为自己的贫困出身而自卑、痛苦,他们对自己没有信心,总觉得自己低人一等,常常自惭形秽,郁郁寡欢。不少人因害怕被别人看不起而自我封闭,不与同学交流,回避与教师的沟通,不参加集体活动,顾影自怜从而造成人际关系不良。
5.严重的心理抑郁。相当一部分的贫困大学生有抑郁心理。抑郁是指人长期受到消极因素刺激后,心理无法承受而出现的不良情绪反应。贫困大学生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各方面条件不如其他同学而言,觉得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心理常常感觉到郁闷,长此以往,形成心理抑郁。表现为对日常活动兴趣显著减退,感到生活无意义,对前途悲观失望,遇事往坏处想,精神不振,自我评价下降,不愿主动与别人交往,严重会产生想自杀的念头。我国有学者报告,在自杀未遂的大学生中,有35%~79%可被诊断为抑郁性心理问题,可见心理抑郁已经成为一个危害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二、贫困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的构建
1.构建贫困大学生心理危机的预防机制。一是开展心理普查活动,筛选心理危机的贫困大学生。高校应该通过SCL-90(临床心理状况自测量表)和EPQ对大学生进行心理普查,了解大学生的个性特征,建立心理档案,筛选出贫困生心理高危人群,并予以重点关注。确定重点人群、定期分析、重点跟踪、重点帮助,预防贫困生心理危机的产生和某些突发事件。建立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档案,有利于我们对贫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及时了解和跟踪,较准确地掌握他们心理上的变化。但要注意严格保密,及时存档,一旦发现其心理有异常变化,就必须及时地加以疏导防治。如果发现有严重的心理危机或精神病倾向者,应及时同精神病专科医院联系,请精神病专家协同诊断,以免误诊漏诊事故的发生,以防自杀或杀人事件的出现。二是积极开展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针对贫困大学生中存在比较普遍的心理问题,高校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首先,开设大学生心理危机工作室,对贫困生的心理危机进行及时干预。其次,开展经常性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讲座。一方面,帮助贫困大学生树立良好的心理健康意识,掌握一些自我心理调节技巧,塑造健全的个性和人格,提高他们的抗挫折能力;另外一个方面,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心理咨询观念,出现心理问题,要及时找到心理医生咨询,以便及时能得到心理咨询员的帮助,缓解焦虑不安的心情,避免心理问题加重。第三,开展各种有益于贫困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心理危机扶助活动。充分利用学校的心理协会和心理健康辅导中心举办“‘困难人生我做主’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周”、"心理健康服务月"、“心理健康沙龙”等活动,开设“心理热线”帮助贫困大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和心理的调试能力,并利用学校内的一切可以使用的宣传媒体,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强化贫困大学生的自我保健意识。
2.构建贫困大学生心理危机的预报机制。心理危机干预的最有效的措施就是预防。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危机的爆发绝对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他们的心理危机的形成有其自身的规律,它的发生也是有预兆可循的;高校通过建立贫困大学生心理危机的预报制度可以有效地预防其心理危机的发生。首先,建立通报制度。通过学校的心理辅导中心建立贫困大学生心理危机档案,对那些心理问题特别严重的大学生进行监控,并把这些情况及时通报给学校的有关部门,特别是大学生所在的系(部)领导和辅导员(或班主任)。而作为直接管理学生的系(部)领导、辅导员(班主任)要随时关注这些贫困大学生的日常表现,如发现有异常情况要及时报告给学校的心理辅导中心,以便能够采取措施进行有效干预。让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危机的发生降低到最低程度。其次,建立快速反应机制。高校要认真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摸排工作,积极做好心理问题高危人群的预防和干预工作,要特别注意防止因严重心理障碍引发自杀或伤害他人事件发生,做到心理问题及早发现、及时预防、有效干预。要建立咨询教师值班制、异常情况及时报告的制度,建立从学生骨干、辅导员、班主任到院系、部门、学校的快速危机反应机制,建立从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到校医院、专业精神卫生机构的快速危机干预通道。
3.构建贫困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联动机制。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涉及到学校的方方面面,要做好贫困大学生心理危机的预防和干预工作,必须依靠院系力量和学生社团,使每个教育者和学生都积极投入到贫困大学生活动之中,共同帮助贫困大学生走出心理困境。高校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应该建立起学校、系、年级、班级等四级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充分利用学校的心理健康辅导、校医院心理门诊和学校心理协会等各种结构和组织,开展心理危机的辅导和咨询活动。发动心理健康专职教师、学校医院的医生、各系负责学生管理的副书记、辅导员和班主任都参与到对贫困大学生的心理扶助工作之中,并将贫困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有机地融入到日常学生思想教育与管理过程之中。同时建立和完善学生突发心理危机干预联动机制, 把班级骨干、班主任、心理咨询员、校院系有关部门与领导、学生家长以及社会诊疗机构等力量整合起来 ,规范处理流程和干预措施 ,及时引导贫困生跨过心灵上的“坎” ,实现身心的和谐发展。
4.构建贫困大学生心理危机的网络支持机制 。随着高校校园网建设的不断成熟,校园网正在成为学校心理教育的一个新平台。高校的心理辅导中心要建立自己的心理健康教育网页,要充分利用网络这个平台来干预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危机。首先,利用网络宣传心理健康知识。网络信息具有容量大的特点,通过网络可以让贫困生获取大量的心理健康知识。其次,构建学校网络心理预警系统。学校可以利用网络的私秘性特点,在校园网上开辟心理测试、网络调查、校园一卡通等及时了解贫困生的生活状况、监控他们的心理动态,给予贫困生及时的经济和心理援助。第三,开设网络心理咨询室。基于网络的心理咨询避免了面谈式咨询中学生的紧张感,更容易发掘出学生潜在的问题。另外,还便于整理咨询记录以及留存咨询过程。网络在线咨询,还可以给一部分不敢或不愿当面咨询的贫困生一个倾诉的机会,宣泄他们的不良情绪,在心理咨询教师的帮助下,释放压力,解除其心理危机。
我国高校贫困生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家长揪心、学校担心、社会忧心的不可轻视的问题,贫困大学生问题已经不再是一个个家庭的问题,也不仅仅是教育问题,而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它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和政府的共同努力才能切实解决贫困大学生的问题。随着大学贫困生数量的增加,贫困生心理问题的增多,高校建立和完善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已刻不容缓。
篇8
关键词:经济困难;大学生;心理问题;危机干预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11-0230-02
在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进程中,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数量和比重也持续增长,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1]长期以来,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助困帮扶一直是社会、政府和高校的关注热点。
一、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指一些在校期间无法完全保证学杂费和生活费支付的学生。这些大学生在承受经济重压的同时,心理健康状况也面临着严峻考验,部分经济困难学生在人格和心理健康上都陷入“贫困”之中,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自卑怯懦心理
自卑感是一种自我封闭、脆弱多疑和消极退缩的行为倾向,是对个体的荣辱得失过于强烈的一种心理体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考上大学的时候往往信心百倍,但进入大学后面对物质条件、精神生活优越的其他同学,他们在各个方面尤其是心理上显现出极度不适应,精神压力大,难以融入群体。此外,这部分大学生在中学时多数都是出类拔萃的学习尖子,到了大学周围高手如云,昔日的尖子生不再独占鳌头,不免产生失落情绪,这些都加剧了他们的自卑怯懦心理,认为自己低人一等,无法正确评价自己,陷入自尊却又自卑、坚强而又脆弱的矛盾挣扎中。
2.敏感焦虑心理
经济困难学生由于家庭贫困、经济压力大往往背负着沉重的思想负担,经常处于精神紧张、情绪烦躁的状态,在与外界的交往过程中,对别人给予自己的评价十分敏感。由于过分关注个人的情感体验,经济困难大学生容易过度自我保护,甚至对与自己无关的事情也总是处处设防,担心别人谈论自己的不足,疑心别人笑话自己吝啬、落伍,从而长期处于敏感紧张的情绪状态,更有甚者发展成抑郁症。经济困难学生遇事习惯于从消极角度归因,普遍存在抑郁心理,长期的复合性负情绪易于走向极端。
3.自我封闭心理
校园生活丰富多彩,大学生们通过参加各种活动展示自己的才华和青春活力,但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却较少参加集体活动。一方面是因为集体活动有时难免需要额外的开销,部分学生出于经济考虑,对这类活动只能望而却步;另一方面,他们经常处于对现实自我的怀疑和对理想自我的极力维护的矛盾挣扎中,有意无意地逃避人际交往。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以往的求学经历中多注重于书本知识的学习。与其他大学生相比,在文艺、体育等素质教育方面缺少锻炼,缺乏交往能力和交往技巧的培养,常常“自惭形秽”,与同学保持一定距离,久而久之就脱离了集体,疏远了同学,消极的自我孤立导致了自我封闭和人际交往障碍。[3]
4.依赖消极心理
目前,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面临的困难主要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思想境界。一部分经济困难大学生积极主动地融入新环境,通过参加助学贷款、争取多种形式的勤工助学机会、努力学习获得奖学金等方式来克服经济困难;然而,不容忽视的是,确实存在部分怀有消极被动的等、靠、要思想、对困难补助有依赖心理的经济困难学生。他们由于经济上的“弱势”,不仅制约了他们的生活,也抑制了能力的发挥,失去克服困难的勇气,更缺少战胜贫困的行动,甚至认为自己上了大学政府就该管,不肯吃苦,不愿从事脏、累和不体面的勤工助学工作,对应当承担的工作敷衍应付,缺乏起码的责任感,一味指望减免学费或直接获取经济资助,等、靠、要的消极思想严重,缺乏自尊、自立、自强的奋斗精神。
二、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分析
由于受到社会环境、家庭背景、成长环境、教养方式以及个性特征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家庭经济困难对于不同个体的心理压力在程度上是有差异的,主观愿望和客观现实之间的矛盾冲突是造成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原因。
1.家庭经济困难
根据调查,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主要来自五种类型的家庭:一是经济欠发达地区;二是父母双亡或单亲子女;三是因天灾人祸或家庭发生意外事故造成经济来源不足;四是农村多子女家庭;五是城市下岗职工家庭。这些大学生以往的生活环境和社会结构比较简单、贫富悬殊不大,形成的社会认知比较单纯,进入大学后需要迅速调整、快速适应新环境和社会形态,这对个体的认知能力和适应能力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这些大学生在校期间最大的心理压力源于经济拮据,特殊的家庭环境使得他们的心理年龄一般超过了实际的生理年龄,经常挂念家庭经济状况,对未来充满着忧虑和紧张。长期处于过度的负性情感体验中,极易引发身心疾病。[4]
2.传统教育局限
传统教育对受教育者的心理素质的培养以及对潜能的开发、人格的完善重视不够。尤其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由于家境贫寒,自小就缺乏音、体、美等方面的素质拓展,他们除了文化理论课程的学习,对其他方面知之甚少。进入大学后,离乡背井,环境变化,学习中的竞争对手比以前更强,生活的拮据、考试的焦虑以及社交的失败等原因使他们无所适从,甚至出现焦虑、压抑、孤独、忧郁等状态。
3.社会环境影响
必须承认的是,当前我国社会贫富差距还比较大,这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客观加剧了他们的心理困扰。尤其是在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下,少数人的价值观极度扭曲,拜金主义刺激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对于物质的渴望,经济困难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容易导致心理失衡,当攀比无法得到满足时往往会引发不良行为方式,甚至是违法行为。[5]
三、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心理危机干预策略
心理危机干预指对身处困境或遭遇挫折的个体予以心理追踪、指导和干预的一种综合防治机制,目的在于帮助个体正确理解和认识自我,实现助人自助的全过程。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心理危机干预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已经引起了高校和社会的广泛重视。它不仅针对已经存在心理问题或疾病的个体,还应贯穿于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在校生活的整个阶段。
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心理危机干预需要协调多方力量、整合优质资源,建立一套科学成熟的心理危机预防、预警和应急系统,形成一个完善的“社会―学校―家庭―个体”的大心理格局。
1.完善多元化社会支持系统
我国高校现已建成了以奖助学金、学生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基金、困难学生补助以及学费减免为主体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体系,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困难学生的经济困难。但高校和政府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应当广泛发动社会力量参与助学,建立以单位社区为基础、社会团体为辅助、医疗援助机构为保障的多元化社会支持系统,有效增强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中高危人群危机干预的有效性和及时性。
2.健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支撑系统
高校要健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支撑系统,顶层设计,成立专门的心理危机干预中心。中心处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支撑系统的核心地位,作为心理危机干预的具体组织和实施机构。通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支撑系统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宣传工作,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调试,疏导不良情绪,提高心理健康意识。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定期组织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和评估,健全以教育发展为主导、咨询干预为补充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支撑系统。
3.构建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沟通机制
心理健康教育绝不能忽视家庭教育环节,家庭教化对于个体安全感的形成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一方面,学校要加强与家庭的沟通联系,通过向家长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及时沟通学生的心理动态,构建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沟通长效机制,帮助心理危机中的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渡过难关。另一方面,家长也应当在努力摆脱经济困境的同时,更多地关注子女的心理健康需要,建立和谐融洽的亲子关系,给子女温暖稳固的精神支持,保障其人格健康发展。
4.提升个体综合素质树立自信
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危机干预,不是单纯的消除心理问题,还应当提升其自我心理调适的能力。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和奋斗目标,以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对待生活中的各种矛盾,坦然处理眼前经济困难与未来人生发展的关系。[5]同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朋辈咨询、户外拓展等互动性强的集体活动,在活动中展示自我,提升个人综合素质,寻找自信和心灵归属,强化自强自立意识,由内到外预防、消除心理问题。穷,不应是自身的弱点,更不是缺点,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不仅要在学业上提升自我,更要立志成长为人格健全、素质全面、富于理想、敢于担当的人才。[6]
四、结语
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心理危机干预不可一蹴而就,简单的经济助困无法彻底消除危机根源,在实际工作中应当始终坚持助困和育人相结合的原则。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个体特征,不仅要加强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及时必要的经济帮助和情感关怀,同时还要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解困。只有这样才有可能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问题,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成才开辟一条“绿色通道”。
参考文献:
[1]曹成刚.贫困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初步探讨――对渝西地区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与思考[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64-70.
[2]黄洁.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表现及其危机干预[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6):123-124.
[3]翟羽,崔国红.对高校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危机及其干预措施的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10,(25):151-153.
[4]刘步平,方春平,潘伟增.高校贫困生的心理问题及其干预措施[J].西北医学教育,2007,(3):469-471.
篇9
研究顶岗实习期学生心理危机的意义
顶岗实习期是高职院校学生的重要阶段,研究学生在这一阶段容易出现的心理危机对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具体现实需要有:
为高职院校开展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国内关于高职学生心理危机的研究不多见,对大学生心理危机还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全面客观地分析大学生的心理危机,能帮助学生工作者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心理危机发生发展的规律。
提高高职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针对性、有效性和科学性。心理危机干预与心理健康教育方法有一定的差异:危机干预是一种心理援助技术,如心理咨询、心理剧表演和心理知识宣传等。若没有心理危机干预理论作指导,不仅不能解决具体问题,反而有可能让“危机”中的学生雪上加霜。因此,顶岗实习期的心理危机干预研究符合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客观要求。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必然要求。为了强化职业院校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切实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逐步建立和完善半工半读制度。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实验、实训、实习是三个重要环节。其中学生的顶岗实习尤其重要到目前为止。
顶岗实习期学生心理危机的现状
高职学生顶岗实习期会面临有学校到步入社会独立生活工作时的心理危机。主要表现为实习前的焦虑,实习后的社会适应不良。
顶岗实习期高职学生心理危机的发生率较高。通过心理健康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存在中等程度以上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高职学生占四分之一,女生略高于男生,但没有显著差异;来自农村的高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显著高于来自城镇的高职学生。
人际交往问题是定岗实习期的最大问题。顶岗实习期学生要面临很多以前没有遇到的问题,人际关系是主要存在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情绪上焦虑、抑郁,对自己的期望降低。大学生主要以同龄人交往为主,习惯以自我为中心。但是在企业中,他们要面对的交往对象更加复杂化,有等级严明的上司,有来自四面八方的同事、下属等,级别、身份、年龄、地域、习俗、资历各不相同,因此,在学校惯用的那种简单的人际交往方式显然无法应对,加上一直以来养成的依赖思想,被动的处事原则,导致在土作中不知如何面对威严的上司,如何处理复杂微妙的同事关系,因而自己常常处十紧张和压抑的境地。
顶岗实习期学生危机干预措施
建立分层次的危机干预结构:
建立分层的危机干预结构是指学校危机干预的处理应该按照不同的年级分段处理。以我院酒店管理专业为例,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实习期分为两种:教学实习和毕业实习。通过访谈与问卷调查发现,在这两种模式的实习期学生有不同的心理状况。在这两段期间建立分层次的危机干预结构,注意区分其危机干预目标和内容。
危机干预目标三个年级就应是不同的,大一是初级的危机干预目标:适应;大二是中级的危机干预目标:发展;大一是高级的危机干预目标:创造。危机干预内容上,大一以适应顶岗实习期生活与学习和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为主;大二以人际关系调适、情绪调控、自信心培养、实习方法指导等为主;大三以围绕工作能力提高、焦虑调适、就业辅导和工作导向等为主。危机干预开展形式在大一大二可以以活动和体验为主,在大三以体验和调适为主。并提倡实习前与实习后的教育与指导、咨询与服务的紧密配合。
学校和企业共同干预学生的心理危机:
学校和企业联手处理学生的心理危机。学生顶岗实习期的危机干预要学校和企业两方面着手。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具有在校学生和企业员工的双重身份。这种特点决定了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期间,必须接受学校和企业的双重管理。
企业是顶岗实习学生的心理危机干预的最直接力量。在学生刚刚进入企业的前3个星期里,是学生情绪最不稳定,变化最大的一个时期,实习生除了要适应一个全新的学习和工作环境,要努力学会独立生活,还要以一个实习生、学习者的身份去协调好与其他同事之间的合作关系。其中任何一个问题都可能使学生产生困惑和压力。企业作为顶岗实习学生的直接管理者应给学生提供合适的工作环境,及时疏导定岗实习期学生的心理危机,为减少事故提供保障。
学校把学生安排到企业去之后,不能认为主要由企业来管理。学校老师对学生的支持有着其他方面无法替代的感情。学校老师在学生顶岗实习期间要多和学生沟通,及时地给予学生鼓励和建议,作为他们学生们的对象,使学生得到心理的疏导。另外,学校在制度上完善《学生顶岗实习管理细则》以加强对学生的管理,也是为以后学生就业后的心理危机干预成功起着有力的保障。
校企合作来增强学生的归属感。校企合作,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在教育工作实践中,我们有切身的感受,学生顶岗实习单位如果能重视学生的心理需要,积极开展适合学生的各类活动,学生就会比较安心工作;反之,如果企业完全把学生当作一名员工,除了工作外没有工余活动,学生就比较浮躁。从心理学角度解析,即一个人到一个陌生环境后的归属感决定了学生的工作情绪。所以,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学校和企业方都有必要为学生搭建活动平台,开展提升其各项素质的拓展训练,参加关于企业文化的培训,参观具有地域特色的景点,组织学生与企业职工参加联欢等,以提升学生的企业归属感。
建立朋辈心理辅导机制:
朋辈心理辅导是愿从事心理援助工作的学生,在心理辅导基本原则的指导下,对
下转第037页
上接第038页
周围需要心理帮助的同学给予心理开导、安慰和支持,提供一种具有心理辅导功能的服务。朋辈心理辅导在处理心理危机事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当个体由于强烈的心理危机而陷入困境时,同学能够帮助他稳定情绪,更好的面对危机,找到解决的策略。朋辈心理辅导有学校的心理咨询替代不了的的优点,并且给陷入危机的同学提供了社会支持系统。
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难点,一是及时发现出现异常心理现象的个体,二是在日常生活中对心理问题学生的监察和帮助。建立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机制,利用同学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及时了解学生遭遇的一些社会性事件,为危机干预的处理提供了便利。学院在班级、宿舍设立心理委员,对这些学生统一培训,掌握心理咨询的原则。心理委员成为学生和老师之间的纽带,在学院危机干预事件处理中发挥了系统的积极的功效。
培养职业心态:
“你的心态将直接决定你努力的结果”,调整实习学生的心态,使他们成为合格的职业人,是我们能否做好顶岗实习的关键环节。一位高企人力资源咨询顾问说过:“你去实习,不要仅仅看到工作本身,而应该看到你在培养你的一种职业心态、你的气质和你的职业意识,这才是十分重要的。”可见,职业心态和意识对学生来说是一笔欠缺的财富,需要学生在实习工作中积累。实习心态上提升,能够使人完成一种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过渡,倘若能把握好这种过渡的机会,将非常有利于今后工作的开展,能够更快更好地进入状态,投入工作,从而,减少学生的心理危机发生的状况。
(作者单位:辽宁现代服务职业技术学院)
[1]姜永杰.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策略研究[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5.10
[2]章成斌.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实践和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4.04
[3]唐继红,张 赛.高职学生顶岗实习期心理危机干预体系的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11.05
篇10
(宿州学院 数学与统计学院,安徽 宿州 234000)
摘 要:就业难引发的大学生就业心理危机日益凸显,表现为自卑、自傲、攀比等心理问题,在深入分析就业心理危机产生原因的基础上,从辅导员角度提出了以构建就业心理危机干预机制为基础,以提高辅导员自身素质和工作能力为着力点,坚持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职业生涯规划和心理素质提高相结合,关注就业困难群体和取得社会支持相结合的对策.
关键词 :辅导员;就业心理危机;干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4-0095-03
大学生就业事关社会稳定和国家经济发展,对构建和谐社会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也是高校发展的头等大事.随着我国就业制度的改革,当今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压力是十年前所无可比拟的,当代大学生要在机遇与挑战中艰难求得“生存”.2014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高达740万人,可见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大学生就业压力不会减弱,若不能及时加以指导,则可能导致就业心理失衡,甚至遭遇心理危机,产生严重的社会问题.辅导员要积极进行就业心理危机干预,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有效干预,帮助大学生转“危”为“安”,顺利就业.
1 大学生就业心理危机的主要表现形式
1.1 严峻的就业形势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
随着大学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职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加之大学生群体是个体由青年期到成年期成长过程中一个特殊的群体,正处于“第二次心理断乳期”[1].由于个性等内在因素及环境等外界因素的影响,具有心理不成熟和不稳定性等特点,在严峻的就业形势和激烈的就业竞争面前,不少大学生难免会出现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本研究以宿州某高校2013和2014届的本专科毕业生为样本,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选取数学与统计学院、管理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等5个学院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兼顾到了文理科性质和本专科学历层次的差异以及男女生比例等问题,发放调查问卷500份,收回有效问卷475份.其中文科人数132人,理科人数236人,工科人数107人.调查发现,刚进大学,45%受访者表示对就业形势持乐观态度,认为毕业能够顺利找到工作;43%受访者表示虽然有难度,但自己能够克服;另有12%的受访者对就业持悲观态度.经过大学四年,超过75%的受访者心态发生了改变,总体上对就业难度预期增加,仅剩23%的受访者表示对当前的就业形势乐观,对比变化不难发现,随着大学生对大学生活及社会现状的逐步了解,就业心理压力不断加大,毕业生对就业前景不甚悲观,承受着较大心理压力.
1.2 自卑心理
目前来看,多数大学生对于自身素质和就业竞争能力评价过低,不能正确的审视自己,进而形成弱势心理.表现为对自己的能力和品质评价过低,信心不足、胆怯,同时也伴有一些特殊的情绪体现,诸如失望、忧郁、内疚、不安、害羞等[2].而且大学生在就业时难免会遇到面试失败的经历和工作上各种各样的打击,这是产生自卑心理的最主要原因.
1.3 自傲心理
这种心理在目前一些大学生身上反映比较突出.一些毕业生在求职时,自命不凡,好高鹜远,怕吃苦,急功近利,给用人单位留下浮躁、不踏实的印象,不受用人单位的欢迎.自傲心理使大学生严重脱离实际,以理想代替现实,从而使自己的求职目标和现实产生极大的反差.当面对残酷的现实时,往往情绪一落千丈,产生烦躁、抑郁、孤独、失落等心理现象.
1.4 妒忌且攀比心理
完全公正的就业机制尚未健全,毕业生的社会关系在学生求职过程中占到一定的比重,能力最强的不一定找到好工作,综合素质高的不一定收入高的现象存在于就业渠道,那些社会背景简单、经济基础弱的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就与经济条件好的学生产生了差距.有的毕业生就会愤世嫉俗,背后议论其他同学是依靠关系从事的某种职业,这种嫉妒的心理根本原因在于不能客观地看待社会,也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会对学生择业观念的树立和人际交往产生诸多不利影响.妒忌心理产生的根源就是盲目的攀比心理,指的是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忽视了综合素质、机遇、优缺点以及家庭背景等差异,盲目攀比就业岗位,表现了大学生的择业观显得过于狭隘,就业心理不够成熟[3].
2 大学生就业心理危机的归因分析
2.1 自身因素
大学生的个人能力和素质不能适应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无法满足人才市场的需求是导致其产生就业心理问题的根本原因.不少大学生对就业缺乏足够的思想准备和心理准备,经历比较简单,对就业形势了解不清,不能正确评价自己,择业时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和片面性,且普遍存在理论知识不扎实、专业素养不高、创新意识欠缺、实践能力较差等缺点,部分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较差,面对困难和挫折的打击也容易产生自卑心理[4].此外,一些大学生人格发展的缺失如以自我为中心、功利、道德观念淡薄、固执己见等,也增大了就业心理危机产生的可能性.
2.2 学校因素
高校扩招使得学生人数日益增多,但学校的师资、教学设备等教育资源却增长缓慢,教育质量难以保障,且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相对滞后,专业、课程的设置和结构不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单一,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相脱节,学校教育重知识轻能力培养,在综合素质提高方面也有所欠缺,不能满足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此外,学校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在政策教育和思想教育方面力度比较大,对于学生求职能力的培养提高、健康心理的指导教育不够深入和全面,导致毕业生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适应性差,容易出现就业心理危机.
2.3 家庭因素
家庭环境和父母的影响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父母职业、父母的社会地位与社交能力、父母期望、父母对各种职业的看法等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学生的就业心理.父母期望值过高而毕业生急切地要感恩父母,这些家庭因素也是大学生产生上述心理危机的诱因.现阶段的高等教育收费制,让家庭承担了较高的教育费用,家长易产生“高投入高回报”心理,对子女的职业期望值较高,增加了毕业生就业心理压力[5].此外,一些家长极为关注工作的收入状况和稳定性,倾向选择机关、事业单位,无形中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自主创业热情,也容易让学生等靠家长找工作.
2.4 社会因素
金融危机促使全球经济下滑,各行各业减员增效的局面依然存在,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高等教育的普及和社会产业结构的调整,社会对人才需求发生了极大变化,在人才市场供大于求的背景下,不同学校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就业形势差别较大,许多单位盲目提高用人标准,增加了毕业生求职的难度.另外,我国就业制度改革尚不深入,未形成全国统一的公平公正的就业市场机制,一些用人单位存在性别歧视及选人用人的不正之风现象,容易造成大学生心态失衡[6].
3 辅导员对大学生就业心理危机的干预对策
3.1 以构建长效的就业心理危机干预机制为基础
大学生就业心理危机干预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有效干预必须构建长效的就业心理危机干预机制.首先,要建立完善的就业心理危机干预制度.针对就业心理危机产生的不同原因和种类,制定相关防范、预警、监控及善后方案.以开展珍爱生命、维护心理健康等预防教育为防范措施,以建立就业心理危机评估体系及就业心理问题上报制度为预警手段,以建立不良刺激阻控系统、心理疾患治疗系统为监控办法,以完整备案、妥善安抚、责任追究为善后方式[7].其次,要建立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就业心理危机干预队伍.就业心理危机干预是一项任务艰巨的工作,必须组建好一支由各部门、机构协同配合的专业队伍,其中具备专业素养的心理咨询人员及主抓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政工干部占据核心地位,此外任课教师、学生骨干、就业指导人员、后勤管理人员以及家长和社会工作者也都是危机干预队伍中的重要成员,开展好就业心理危机干预工作需要成员之间的通力合作、密切配合,共同建立起“高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高效联动机制,以便及早发现学生心理危机给予有效介入处理.
3.2 以提升辅导员自身素质和工作能力为切入点
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就业指导工作的实施者,在高校就业心理危机干预队伍中占有重要地位,辅导员的自身素质和工作能力对有效开展就业心理危机干预起着重要的作用.首先,要树立爱岗敬业、以人为本、关爱学生的工作理念.辅导员要做广、做深、做全、做新就业指导服务工作,全程化为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服务.辅导员是做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助推器”,其影响力是极其巨大的[8].辅导员通过与学生日常接触,应注重对学生就业意识和就业观念教育的宣传.要坚持深入学生寝室,深入学生活动场所,深入了解学生的择业心态,做到多关心、多沟通、努力帮助学生顺利就业,满意就业.其次,要恪守职业道德,提升职业素养.辅导员在开展就业心理辅导工作时难免会了解到个别学生的隐私,要做好保密工作,恪守职业道德,取得学生的信任和尊重,便于工作的顺利开展.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是一项系统性专业性很强的工作,辅导员必须加强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培养进行心理辅导、消除心理危机的专业素养,还要提升培养学生骨干实施心理监护的能力,此外,还应加强就业指导和技能培训,与用人单位保持密切联系,及时就业政策和就业信息,积极帮助学生联系实习单位,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
3.3 干预工作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
3.3.1 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的基本原则
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两者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必然联系,辅导员在开展就业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时应将两项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对由思想认识引发的心理问题以及心理问题引起的思想偏颇应从思想上加以正确引导,逐步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养,并适时运用心理康复的方法帮助学生改正偏激观点、消除就业心理障碍[9].注重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就业理念,树立高尚的职业理想和追求,不要过于功利,也不要一味求稳,应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就业观,具有艰苦奋斗的精神,勇于创新.另外,辅导员还应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的求职心态,理智看待社会上存在的不公现象,正确审视就业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不断提高自我心理调适能力.
3.3.2 职业生涯规划和心理素质提高相结合的基本原则
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对求职者的知识与能力要求更高,尤其是心理素质的要求更高.只有心理健康,大学生的德、智、体、美才能全面发展;只有心理健康,才能不断增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高素质人才是一切教学活动的起点和归宿.辅导员既要重视教会学生如何“做事”,更要使学生学会如何“做人”.要加强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竞争能力,通过各种方法和途径,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创新意识和科学思维,提高心理素质.从新生入校开始,结合新生入学教育和专业教育,辅导员就需要针对大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切实有效的就业指导教育,将就业指导工作系统地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全过程,帮助学生在大学不同阶段分别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培养职业意识和职业能力,并让学生充分了解本专业就业前景及市场需求情况,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就业指导,运用各种测试手段,帮助学生分析自我,并将培养职业素质融入到专业知识和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教育中.
3.3.3 关注就业困难群体和取得社会支持相结合的基本原则
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泛指由于家庭、经济背景、社会关系、生活经历、个人的主观因素、心理品质的完善程度、身体条件、所学专业及在某些方面有欠缺的,不能被用人单位接纳认可的群体[10].就业困难群体是开展就业指导的重点和难点,辅导员在开展就业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时应将就业困难群体视为容易出现心理危机的高危人群,在日常工作中要对他们多加关注,帮助解决他们遇到的问题和实际困难,关注他们的情绪波动和思想变化,做好与家长的互动工作.同时应积极与用人单位沟通联系,争取社会各方面的理解和支持,给予政策上的支持与帮助,尽力给予困难群体公平竞争机会的就业环境,增强他们度过难关、走向社会的勇气和信心.
参考文献:
〔1〕王重鸣.心理学研究方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2〕贾晓明.大学生心理健康——走向和谐与适应[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
〔3〕[美]哈瑞·刘易斯.失去灵魂的卓越[M].华东师范大学出社,2007.
〔4〕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提升的研究[Z].北京联合大学,2010.
〔5〕彭军.对当前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解析[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82.
〔6〕丁惠灵.大学生就业心理障碍及矫正[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46-148.
〔7〕程永生.就业困境视角下的大学生就业心理危机研究[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12(1):113-115.
〔8〕张鹏程.大学生就业心理误区及教育[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0(5):52-55.
〔9〕李亚红.大学生就业心理特征及辅导策略探讨[J].现代交际,2012(1):5-6.
〔10〕方成智.大学生就业的心理障碍及调适[J].心理教育研究,2006(3):85-86.
- 上一篇:计算机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
- 下一篇:高二数学重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