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对社会的重要性范文

时间:2023-09-18 17:59:0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经济对社会的重要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经济对社会的重要性

篇1

摘 要 社会经济的发展关系到国家全体人民的生活、工作及社会利益等,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企业起到非常重大的作用。因此,企业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很大程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关键词 企业 社会经济发展 重要性 必要性

企业是社会经济发展非常重要的支柱,企业以生产或服务,满足人们的物质和精神上的享受,它与人们的消费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企业的经济利益及社会效益密切关系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良好的企业经济利益和所发挥的社会效益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一、企业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企业是履行社会责任、创造利益的源泉,是社会经济得以迅速发展的关键。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细胞,可以通过物质资本的投入创造大量的经济价值,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重大的推动作用。企业要在社会中有所发展,获得一定的效益就必须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不断进行革新以适应社会的发展趋势。在竞争激烈的社会市场环境中,企业人力资源的素质以及技能转化为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企业是解决区域经济就业问题的重要渠道,是解决农民收入,建设新农村的重要力量,是推动科技创新的动力。企业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来完成大量的生产工作,这就是大量农村劳动力解决的重要途径,企业的经济发展与进步可以带动新农村的经济建设,促进新农村的快速发展进步。要落实与贯彻社会的科学发展,就必须通过加快构建和谐企业,实现企业的改革稳定发展,建设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企业最大的贡献。

二、企业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必要性

(一)促进社会创新发展

企业产品和服务的多元化、个性化必然会引起产业结构的多元化,产业结构的多元化又以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新的服务内容的出现为前提,在这些新的领域中企业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将得到很好的表现。企业经济广泛而充分的竞争促进经济的繁荣与发展,特别是一些以高新技术创新为特色的企业经济的发展,不但可以改进产业结构,还能够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社会产业系统的动态结构,包括技术结构、产业关联结构等。企业的发展是社会需求多元化、产业结构多元化的必然趋势。

(二)提高社会经济效益

保证市场展开广泛而充分的竞争,以促进国民经济健康、持续、稳定地繁荣和发展,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项重要内容。竞争的基本条件,要求有足够多的企业为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主体。社会市场是企业生存和产生的基础,是企业的服务对象。企业是社会市场经济公开、公正、公平基本原则最积极的维护者,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企业的发展进步可以消除社会市场上的多种弊端,以积极地促进市场机制的健康发展。企业的竞争与发展不仅是经济繁荣的根本,也是国家安全的基础,只有企业的真正潜能受到鼓励与发展,社会经济的繁荣才能实现。企业的不断发展进步是保持社会经济公平竞争环境、提高社会经济效益的关键力量之一。

(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企业是解决社会劳动力,稳定社会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世界经济周期性的波动使得在市场机制配置人力资源的情况下,失业问题已成为世界各国宏观经济运行中的重要问题之一,我国也在面临着待业、就业、下岗、再就业的重大压力。有资料数据显示:我国年平均进入劳动年龄的人口不少于一千万人,失业率已经高达百分之六左右,下岗职工有一千一百万人。据统计我国目前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企业职工在中小企业就业,中小企业吸收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新增劳动力和下岗职工,以小企业为主的乡镇企业更是吸纳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为了保持社会稳定和谐的良好局面,必须适当发展中小企业,以便于更好的解决大量的失业问题及社会稳定隐患。

(四)促进社会经济增长

尤其是中小企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一个国家产业结构效率的提高,取决于平衡的大企业和中小企业相对规模,以及它们之间的合理分工。大企业将中小企业制造的零部件组装成现代资本密集型或技术密集型产品;大企业就相对有效地利用规模经济,中小企业相对有效地利用小规模经济和多样化经济。中小企业的发展对促进社会的经济增长具有举足轻重的的作用。从我国来看,江苏、浙江、广东和山东等经济发达地区,也是中小企业得以繁荣昌盛的地区。从1986—1994年以来,我国的工业企业生产总值增长率为百分之十八,其中大型企业增长率为百分之五至百分之八,中小企业在同时期的增长率超过百分之三十。发展中小企业是社会生产合理分工、促进社会经济快速增长的必要需求。

三、结语

企业是现代社会发展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有着极大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加快对企业的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没有良好的企业建设,社会的和谐发展就失去了基础。一定要不断对企业进行改革、创新,顺应社会发展的潮流,尽最大努力收获最大的经济利益与社会效益,更好的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徐怡雯.企业竞争与人力资源的关系.现代企业文化.2011(27):77.

[2]陈海.如何做好以人为本的现代企业管理.现代企业文化.2011(29):61/73.

篇2

关键词:新制度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制度;信息社会经济学

一、新制度经济学概述

新制度经济学是一个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影响巨大的经济学分支。新制度经济学派是在20世纪70年代凯恩斯经济学对经济现象丧失解释力之后兴起的。一般认为,新制度经济学是由科斯的《企业的性质》这篇文章所开创的。科斯被认为是新制度经济学的鼻祖。对新制度经济学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新制度经济学一经问世,便获得西方经济理论界非一般的好感。这似乎跟它所核心强调的思想是分不开的,新制度经济学强调研究真实的世界,并利用正统经济理论去分析制度的构成和运行,并发现这些制度在经济体系运行中的地位和作用。同样它也强调制度决定着经济绩效。另一位对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有着杰出贡献的经济学家诺斯,在他的《西方世界的兴起》一书中就提到过,“有效率的经济组织是经济增长的关键;一个有效率的经济组织在西欧的发展正是西方兴起的原因所在。”在他看来,是制度而不是技术,将成为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在90年代随着新制度经济学在中国的推广,使得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了解到新制度经济学,而这一新兴发展起来的经济学分支也似乎给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的经济增长及经济发展带来了福音。

在新制度经济学家看来,制度已越来越成为经济增长中不可忽视的因素,新古典经济学将制度视为一种既定的外生经济变量,其实是忽视了制度的重要性,因此有必要将制度作为一个内生变量纳入经济分析模型之中。人们通常认为,新制度经济学引入制度因素分析修正了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缺陷,拓展了经济学研究的视野,突破了过时的、僵化的经济学研究的界限,向人们提供了一种更加接近现实经济状况,具备更强的现实经济问题解释力的理论框架,虽然新制度经济学在理论上有一定的创新,但不可忽视的极重要的一点是,其理论研究的立足点、出发点和归宿点都是新古典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分析问题仍是沿着新古典经济学的框架进行的,那笔者有几点疑问,新古典经济学可以作为新制度经济学的分析工具吗?在将制度因素纳入经济分析模型中真的就能弥补新古典经济学所谓的理论缺陷吗?而这一分析思路是否又真的能准确地描述现实中的经济社会运行状况吗?这些问题在新制度经济学的相关文献中似乎无法得到令人感到满意的答案。

二、从信息社会的角度看待制度

其实要认识这些问题,还要归结到经济学的一个根本目的上来,那就是,经济学是人们所用来描述、分析、解释、甚至预测现实社会经济运行状况的一种理论工具。看似简单,而要真正地做到描摹现实经济状况,又远非如此简单。要知道,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社会经济的具体情况都是不同的,有些甚至有着根本性的差异与区别,从而导致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我们需要寻找不同的经济理论来描摹现实社会经济运行状况,因为只有符合、适应相应历史条件,抓住当时历史条件本质情况的经济理论才可能具有相应的现实解释能力,才不会将人们引导到错误的认识领域中去。换句话说,在评述一种经济理论时,我们要带着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去看待,只有适应一定历史条件的经济理论才可能具有理论上的合理性以及逻辑上的严密性。

而新制度经济学经过对新古典经济学的修正,看似提供了一种更加贴近现实经济状况的理论框架,实际上其理论本身就具有不可克服的逻辑上的矛盾。诚如前面我们所提到的经济学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所告诉我们的,真正有价值的经济学应该是“与时俱进”的,而不应是永远停留在过去的思维框架中,通过对其进行某些完全没有必要的修补或改正,从而试图达到一种期望中的或者说是存在于幻想之中的理论目的。因此说,经济学理论的合理性,是与其是否与历史背景相一致联系在一起的,但凡脱离了这种一致性,那经济学理论的合理性就值得推敲了。新制度经济学的分析框架恰好背离了这一基本的历史唯物主义原则,缺乏这种历史方法,没有把握住当下社会与以往社会经济运行状况与规律的本质上的不同,以致陷入了“张冠李戴”的困境之中。我们应该换一种角度,从一种叫做信息社会经济学的新理论的角度出发来重新认识新制度经济学的性质。

在信息社会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内,迄今的经济社会被划分为物质社会与信息社会这两个截然不同的历史阶段:物质社会是以知识涌现速度缓慢为基本特征的社会,在这一社会中,难以有新知识出现,在身缠只是基本固定的情况下,各种经济事务及其间联系均稳定不变,工业革命以前的社会具有较多的这一社会的特征。而信息社会则是以知识涌现速度迅速为基本特征的社会,此时新知识的涌现已经是常态,已被纳入人们的预期,社会能够利用的资源、能够采用的生产方式以及能够生产的产品等也会不断地变化,各种经济事务及其间联系一次处于持续的变化过程中,当代社会正具备了这一社会的特点。在社会发展的这两个不同的历史条件下,社会经济具有不同的活动模式与规律,不仅制度等经济事物有不同的性质,作为反映这些经济事物性质与规律的经济学,也应该具有不同的模式。这就为我们重新认识新制度经济学提供了一种更加令人信服的模式,为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新制度经济学的性质开启了一扇神奇的大门。

三、新制度经济学分析方法的性质

之前我们提到过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在经济增长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制度的好坏直接决定着经济绩效的优劣。因此,它将制度作为一个极重要的经济变量引入经济分析模型之中。但根据信息经济学的历史分析方法,制度也是具有历史性的事物,也就是说,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比如在信息社会和在物质社会中,制度会有不同的性质和作用。因此,在说明制度的性质和作用时,正确的做法首先应该区分制度的历史属性,根据其所在的相应的历史条件的情况,去分析制度可能具有的性质与作用。如果混淆了制度所在的历史背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然会得到扭曲的认识。而我们所了解的新制度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就恰好犯了这样的错误。它恰恰忽略了这个极其重要的问题,在分析中没有认清其所口口声声研究的制度是信息社会条件下才凸显出重要性的制度,而其所沿用的分析方法仍是新古典经济学那一套,然而,新古典经济学本身作为描述、解释物质社会经济运行状况的经济学理论已经趋于完美,无懈可击,正是经济学家在分析物质社会经济运行状况后所得到的经济学产物。这本身并没有问题,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新制度经济学家们致力于研究的是信息社会下逐渐凸显出来的制度的性质与作用,采用的却是适用于物质社会背景下的新古典经济学的分析方法。这无疑犯了致命的逻辑错误,违背了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其分析方法蕴含着深刻的逻辑矛盾。新古典经济学是以知识涌现速度缓慢为前提,而这一前提也正是信息社会经济学所定义的物质社会的本质属性,对于新制度经济学所要研究的特属于信息社会条件下的制度的性质与作用,新古典经济学已成为一种具有深刻历史局限性、已经过时的、专属于物质社会的经济学。这种分析方法顶多适用于工业革命之前那种周而复始的、以固定资源、按固定方式、生产固定产品的社会,只能用于认识专属于物质社会的经济运行模式的性质。而现代的信息社会中各种社会经济事务及其联系都在不断变化,新古典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根本没有能力用于分析制度在现代信息社会的性质特征。

但是为什么直到处于信息社会人们才逐渐认识到制度的重要性,或者说其重要性在社会经济运行中逐渐凸显,使得人们不得不将更多的关注投诸其上?这是因为,在物质社会由于甚少有新知识出现,经济活动的环境与内容也很少发生变化,经过充分的试错调整之后,制度有充分的时间来通过相应的调整达到均衡状态,基本具有完善的、不可改进的稳定形式。即使不完善也只是暂时现象,不是经常性现象。制度一旦处于最佳状态,便不再需要变化,也无从变化,无法成为可以影响经济状况的自变量,也就不具有经济学上需要考虑的重要性。因此,在物质社会中,我们认为制度呈现出一种基本稳定的状态,可将其视为一种既定的外生变量,在这种情况下,对制度的忽略也就显得具有其合理性。新古典经济学对制度在物质社会的特征有着较为正确的认识,它对制度的忽略不是什么缺陷,而恰恰体现了这一经济学针对物质社会经济运行特征所设定的前提假设的合理性,古典经济学不应被修正,也无从修正,不修正还好,一旦修正,反而会导致整个理论体系逻辑上的不可克服的矛盾。

然而,新制度经济学一直宣称其描摹的是十分接近现实经济情况的世界,既然从此点出发,它认为新古典经济学存在瑕疵,不应忽视制度的重要性,我们也就可以从中窥探到这其中的问题症结所在了。从信息社会经济学的角度容易看到,发生这样扭曲的认识的根本原因是新制度经济学对制度重要性的认识实际上是从现实的信息社会角度提出的。而在信息社会中制度有体现出怎样的特征呢?使得新制度经济学家们共同致力于对制度的研究。这是因为,只有在信息社会,持续涌现的新知识使得经济活动具有持续的变化性,也使制度来不及经过充分试错来达到均衡状态,由此,制度的不完善性便成为经常性的了,在这里我们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制度本身并非一定是不完善的,而是相对于快速涌现的新知识、处于不断变化之中的经济事物来说,制度总是来不及调整,制度的不完善性便成为常态了,但这中不完善性并非决定性的,而是由信息社会的特征所决定的相对的不完善,而这种不完善又总是存在,就这样,在信息社会中,制度总是处于一种不断变化、不断调整的状态之中,以期适应经济活动的变化,这是这种可变性的存在,使得制度成为经济状况主要的决定性力量之一,才引发新制度经济学家们的广泛关注。

新制度经济学对于制度的重要性的强调,是建立在信息社会的基础之上的,它所针对的制度是信息社会特有的制度,依据的现实也是信息社会特有的现实,而不是从新古典经济学中所得出的逻辑推理。由于新制度经济学过于强调把制度作为经济变量引入经济运行分析框架是对新古典经济学的修正,而且制度的重要性又是现代信息社会中大家所有目共睹、皆能感受到的,人们一听到这样的福音,立马沉浸在这种所谓的理论创新的蜜潭中还来不及,却很少去关注新制度经济学家们研究信息社会的制度时采用适用于物质社会的新古典分析方法是否具有理论上以及逻辑上的合理性。

四、新制度经济学分析方法中的内在矛盾

既然新制度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具有这种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那么由理论推理所得出的结论自然也站不住脚,具体体现便是它无法有效说明制度是重要的,并且难以如人们所殷殷期盼的那样,真正解决有关经济学的发展及制度问题。首先,新制度经济学无法做到真正解释制度的重要性。既然新制度经济学采用新古典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无法有效说明制度的重要性,而它又没有其他的行之有效的分析工具,那么当新制度经济学家们在现实中感受到了制度的重要性,分析现代经济学必须研究制度时,其研究便缺乏相应的合理的理论依据,要么以不甚可靠的经验或本能感觉为基础,要么便建立在扭曲的认识的基础之上。由此我们可以看到,由于新制度经济学在进行种种分析时缺乏相应的分析工具的创新,而只是在原先的无可挑剔的新古典分析方法上进行所谓的“修正”,在有如此严重逻辑矛盾存在的分析框架下,制度的重要性实际上得不到可靠说明,在理论上目前我们也无法相信新制度经济学者们有能力解决有关制度的问题,它在理论上是不成熟的,目前所得到的的对制度重要性的说明主要还是依靠经验上得出的,缺乏逻辑性十分严密的理论支撑,便显得有些势单力孤。其次,新制度经济学也未真正弥补新古典经济学的的理论缺陷。人们普遍认为新制度经济学的主要贡献在于弥补了新古典经济学忽略制度重要性的缺陷,然而事实上,忽略制度重要性的缺陷对于新古典经济学来说并不能算作是真正的缺陷,就算是缺陷,那也只是处于信息社会才会出现的缺陷,而且这种所谓的“缺陷”也并非指其理论设置不完善,而是由于其理论本身的历史局限性,所导致的此类问题只能从信息社会的角度加以说明。

新制度经济学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逻辑矛盾,归根结底在于它没有严格区分信息社会下的制度与物质社会下的制度的不同,混淆了制度在不同历史背景下的性质,从而导致了逻辑上的不可调和的矛盾。在信息社会中,各种社会经济事物及其联系都在不断变化,面对这些纷繁复杂的经济状态,制度总是来不及做出合理的调整,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着的经济联系,制度也相应地需要不断发生变化,从而在这种情况下制度的重要性就得以凸显,并逐渐受到新制度经济学家们的关注,发现它是对经济状况具有决定性影响的不可忽视的经济变量,并且发现主流的新古典经济学似乎忽略了它,因此便试图通过对新古典经济学进行相关修正,从而弥补其缺位在信息社会的不足,但是由于其并不了解新古典经济学的性质,受新古典经济学思维方式的影响,没能及时更新其分析工具,并且也并未注意到制度的重要性在不同的社会历史背景下会有不同表现,更不知道这种重要性是由信息社会的特点引起的。因此,当它将制度因素的忽略简单地理解为新古典经济学的不完善,试图在新古典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内进行弥补,就注定了它无法也不可能真正解决现代社会中的经济以及制度问题。(作者单位:四川大学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 袁葵荪:经济发展的基本模式―经济学的现代基础[M].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2] 袁葵荪:经济学理论的批判与重建[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3] 道格拉斯・C・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上海三联书店.1994

篇3

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热爱祖国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逸为耻。胡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代表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体现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党关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进一步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

也是经济社会顺利发展的必然要求。要深刻认识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荣辱观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彰显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必要性。社会的深刻变革,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经济的快速发展,文化的相互激荡,对人们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产生了多方面影响。热爱祖国、积极向上、科学文明、团结友爱,社会精神风貌的主流。但也要看到不明是非、不知荣辱、不辨善恶、不分美丑的现象还大量存在不仅严重败坏了社会风气,也阻碍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事实证明,没有健康的社会风气,没有良好的道德水准,一个国家的经济再发展,综合国力也强大不起来,更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篇4

关键词:地质资源勘查 工作 注意问题

中图分类号:F40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地质资源勘查工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不仅工作难度高,而且工作环境不稳定、条件差。因此,地质资源勘查工作是一项复杂的先行性工作。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的消耗速度也在快速增长,对资源的刚性需求在不断增加。因此,地质资源的勘查工作获得了国家和社会的重视,勘查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成为了地质勘查工作所面临的重大挑战。

1地质资源勘查技术的发展概况

地质科学的发展并不是一个独立的过程,是与其他学科共同发展起来的。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地质工作也在快速发展。地质工作的发展是以国家和社会的需求为指导的,与社会的经济有着直接的联系,为社会的各个领域提供服务。在我国,地质资源相对丰富,地质资源勘查工作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从国家对地质勘查工作的长远要求来看,地质勘查不仅要完成社会的发展所必须的基础地质工作,还要为发展能源和原材料工业提供所需要的矿产资源,而且随着地质资源勘查难度的增加,地质资源勘查工作获得越来越多的重视。

2地质资源勘查工作的重要性

由于资源是国家发展甚至生存的根本,资源的紧缺会制约社会的发展,因此,地质资源勘查对国家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资源的种类很多,比如水资源、石油资源以及各种矿产资源,都是重要的资源。

2.1水资源的重要性

水是人类生存的必备条件,但是目前的水资源在不断减少,我们可以利用的淡水资源也在不断减少,一方面是由于人口的不断增加所致,另一方面也是由于不加节制的水资源浪费所致。因此,对水资源的勘查是地质资源勘查工作中重要的一个任务。

2.2石油资源的重要性

随着石油资源紧缺现象的出现,各个国家对石油资源的勘查都很重视,而且石油是很重要的动力资源,现在所使用的交通工具中很大一部分是以石油为燃料的,还有许多机器、设备也是利用石油来产生动力从而进行工作的。因此,为了避免石油紧缺所带来的很多的严重后果,对石油资源的勘查需要进一步加快速度。

2.3矿产资源的重要性

我国的矿产资源虽然很丰富,但是分布范围很广,种类也很多,出来你刚和产量的分布极不平衡,而且很多矿产资源是不可再生的。因此,对矿产资源的勘查是非常重要的。矿产资源,比如煤炭、铜矿、铁矿等,是很多工厂的原材料。如果矿产资源得不到满足,会影响我国很多产业的发展。

以上这些资源只是众多资源中的一部分,尤其是一些稀缺资源,对社会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国家为了提高地质资源勘查水平,投入大量的资金和技术支持,目的是勘查出更多的可用资源,降低对国外资源的依赖和引进。

3地质资源勘查工作应注意的问题

在地质资源勘查工作中,会遇到各种不同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可能会影响到勘查工作的顺利进行,也会对勘查结果造成影响,严重时甚至会危及到勘查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因此,为了能够顺利的进行地质资源勘查工作,快速、准确地获得勘查结果,勘查工作人员首先要做好工作前的准备,通过对可能出现的问题、状况进行详细的分析,做好相应的预防措施,时刻记着应该注意的问题,确保勘查工作的高效完成,并确保勘察人员的安全。

3.1持有严谨的工作态度和自我安全的保护意识

作为一名合格的勘查工作人员,在进行地质资源勘察的过程中,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根据勘察的情形进行资源所在位置的分析,由于勘查仪器所勘查得到的只是资源可能存在的位置或者是资源的大置,并不精确,还需要勘察人员结合自身的经验和表面的地形条件进行综合判断,因此,勘察人员认真、全面的分析,不仅能够提高勘察的准确率,而且能够节省大量的财力物力,同时,要将勘察人员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因为地质资源的勘查往往在险峻的地势环境下进行,条件恶劣,如果没有很强的自我保护意识,会对勘察人员的安全带来严重的后果,所以对于刚刚参加勘查工作的新人员,首先要进行安全意识的培养,树立起自我保护意识。

3.2先进的勘查技术和仪器

地质资源勘查是一项高难度的、高技术含量的工作,不仅需要先进的勘查技术作为指导,还需要先进的勘察仪器作为辅助勘查工具。如果没有勘察仪器,就无法知道资源可能存在的大置,使得勘查工作的进行会更加困难。因此,不断地研究、创新、改进勘查技术,并且不断地研制、生产精密的勘查设备和仪器,优良的勘查设备能能够提高勘察的速度和精确度,减轻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因此,提高勘查技术和研制优质勘查设备是勘查行业的主要任务。

3.3提高勘查人员的能力

虽然具有了先进的勘查技术和勘查设备,但是在地质资源勘查工作中,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和工作能力才是最重要的。首先要求勘察人员具备必备的专业勘查基础知识,其次还需要掌握必备的勘查技能,并积累丰富的勘查经验。通过对勘察人员的培训,不仅包括理论知识方面的学习,也包括安全知识的培训,使得勘察人员同时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安全保护意识,综合提高勘察人员的能力。

3.4强化科学管理

地质资源勘查需要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加强科学化管理,能够提高资源勘探的效率,通过对资金的控制和管理,能够提高资金的有效使用率,提高投资效益,对资金进行分块划分,有助于多个项目的顺利开展,同时也能降低资金投资风险。通过加强科学管理,能够提高工作人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加强合作精神和团结精神,共同为地质资源勘查工作做出贡献。

4小结

综上所述,地质勘查工作的发展既与社会的发展有很大的联系,同时也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发展。此外,地质资源勘查工作的质量与先进的勘查技术和勘查仪器相关,但是最重要的是勘查工作人员的能力。因此,首先要认识到地质资源勘查工作的重要性,其次,不断提高勘查技术和勘查水平,最后不断提高勘察人员的工作能力,才能共同提高地质资源勘查的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傅耀军,方向清.矿床水文地质勘查类型划分[J].中国煤炭地质.2011,09.

[2]王双明,范立民,黄庆享.榆神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及保水开采[J].西安科技大学学报.2010(30).

[3]罗岚.浅谈矿区水文地质勘探的技术要求[J].安徽地质.2011,12.

[4]大连工学院水力学教研室.水力学教学大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4.

篇5

关键词:价值;个人权利;共同利益

当今社会,经济和科技都在不断的迅猛发展并改变着人们的生活,这些改变渗透在人们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民商法也顺应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民商法的根本价值是为人民谋福利,服务于社会,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法律意识也在不断的增强,民商法的重要性也越来越突出。

一、民商法的概述

1、民商法的内容及宗旨

所谓的“民商法”是采取“民商合一”的立法模式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法规的总称,民法它包括总则(《民法通则》)、物权法、债权法(主要是合同法)、婚姻家庭继承法、知识产权法(商标法、专利法、著作权法)、人身权法、侵权行为法,以上这些主要都是传统意义上的民法体系;商法包括公司法、证券法、信托法、商业银行法、票据法、保险法,其中后五个法律还是金融法(经济法的下位法)的组成部分。民商法是属于司法的,它要求任何市场贸易的主体在经济活动中的行为都按照主体的个人意志来决定,因此民商法的宗旨之一是实现经济贸易关系中主体之间的公平调节,法律存在的价值就是维护和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民商法也是一样,这也是民商法的另一个宗旨。

2、民商法的重要性

法律存在的根本是维护和实现社会正义,民商法在任何市场任何主体中所给予的保护力度是一样的,它不仅只是给予上层人士的保护的法律,更是给予全国所有人民保护的法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民商法的实施有利于规范人们的行为,促进社会的和谐。另外,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我国的市场经济贸易越来越复杂,以往的规则制度已经在市场经济中无法适用,民商法规定了基本的贸易准则,它为买卖双方提供了一个公平交易的平台,保证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合理有序发展。

二、民商法的目的和价值体系

1、民商法的目的价值的主体

民商法的目的的价值的主体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民事主体的平等价值。主体平等是区分公法和私法的最基本的特征,民商法是在商品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对经济进行调整而产生的,在市场经济中,尊重主体平等是最基本的要求,只有同感平等的交易和转换才能真正的达到贸易的目的和效果;第二、自由价值。自由是相对的,在目前的社会发展中,自由是在法律的约束范围之内按照主体的意志行动,在民法中,自由价值的体现是对主体的权益进行确认和保护以及实现自我约束、自我负责;第三、合理的秩序价值。合理的秩序价值是建立在民事主体的平等价值和自由价值实现的基础上的,只有拥有一定的平等才能保证自由的实现,只有自由的发挥才能促进新的秩序的产生,在民法里,秩序是通过公共秩序、传统、风俗、诚信等体现出来的,民法中的合理的秩序价值是通过社会发展、市场经济发展、贸易发展产生的。

2、当代经济发展下的民商法价值体系

目前,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化经济发展的速度也越来越快,民商法受市场经济发展的影响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以往传统的交易就是所谓的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但是随着科技和社会的发展,这种交易已经不能满足目前的市场需求,特别是互联网对人们生活的改变,互联网是国际化的,它的交流与交往不限地域、不限国籍、不限人种,民商法的发展变化也必须跟随互联网的发展而变化,运用网络等工具从事相关的民商活动已经是一种十分普遍的现象,这种发展变化使得民商法的发展有了更方便和广阔的空间,也要求民商法的价值体系进行重构,新的价值体系以自由、平等、公平、安全、效益为核心。自由是基础,平等是工具性价值,安全是重要目标,效益是结果。

三、对民商法的未来展望

民商法师所有民商事活动中相关权利和义务调整的一个总称,它的研究对象是民商法的活动主体,即市场经济的主体。目前的市场经济已经被网络完全的联系在了一起,网络也将世界各地域的民商事活动联系在了一起,它对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实现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也使得民商事活动越来越具有明显的共性和普遍性,因此,未来的民商法的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全世界范围的统一。

总而言之,本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来浅析民商法的目的价值,第一部分是分析民商法的概述,主要是从民商法的内容及宗旨和民商法的重要性两方面入手;第二部分是分析民商法的目的价值体系,包括民商法的目的价值的主体和当代经济发展下的民商法价值体系;第三部分是对民商法的未来展望。(作者单位:北京市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司法中心)

参考文献:

[1]徐强胜:《试析竞争法的秩序价值》,载《法学杂志》2009年第8期,第55页

[2][美]凡勃伦:《有闲阶级论》,蔡受百译,商务印书馆年1964版、1997年重印,第138-141页

篇6

【关键词】群众;群众文化;有效措施

目前,我国正处于政治体制改革和经济生活的转轨期,在这一新时期的要求下,作为精神富民工程中基础工程的农村文化建设,在维系国家安定、民族团结以及农民文化素质的提升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寻求一个即可以强化新时期农村文化建设,又可以满足新时代人民群众精神文明生活的需求,同时又可以实现我国富国强民政策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容的富国强民政策,也成为当前社会的首要任务。然而,目前我国群众精神文化建设的回归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因此,寻求有效途径来推进我国精神文明生活已成为当前社会的重要议题,因此,精神文明生活重要组成部分的群众文化建设问题也迫在眉睫。

一、农村群众文化的内涵和现状

(一)农村群众文化的内涵

群众文化是社会成员在生产劳动中形成的一种具有社会性质的文化。这种文化不仅仅指群众文化,还与农村、农业、农民等诸多因素息息相关,具有大众性和传统性的特点。另外,这种群众文化由五个方面组成:自觉参加以农民为主体并与农业息息相关的农民群众文化活动的人民群众;开展农村文化活动的活动场所;还应具有一定的与农村文化活动开展有关的服务设施;同时,还应具备一定的政策保障;最后还应具备一定的文化开展的消费者和欣赏者。

(二)农村群众文化的现状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以及我国经济的转型政策的实施,农村经济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然而,农民作为人民群众生活的主体,也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边缘化,被市场经济所造成的影响压抑不前,人民群众自身的地位并未得到应有的提升。这一现象的凸现得到了广大政府机关的关注,因此,回归传统的农村文化建设已成为当前迫在眉睫的首要任务。

二、推进农村群众文化回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农村群众文化回归的重要性

农村群众文化工作作为社会精神文明建设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不仅是新时期下农村文化建设的基础,又是富民强国工程建设中精神文明建设必不可少的内容。群众文明建设不仅可以满足当代新时期环境下农民对精神层面的追求,还能够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重要方针得到更好的诠释。具体内容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诠释:

1.推进农村群众文化的回归,是农民群众生活的需要与精神的追求

随着社会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人民生活节奏的加快,使得人民群众的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农村农民的生活。随着这种生活方式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民群众倾向于现代文化,却大大忽略了传统文化的存在。于是,越来越多的人民群众的人生价值或者人生意义得不到延伸,以及许多世俗关怀被忽视。因此,寻求一条适合农村文化建设正确回归的道路已成为当前社会的必然需求,也是当今社会人民群众展现自己人生意义的重要表现。

2.推进农村群众文化的回归,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重要内容的集中表现

作为我国现如今备受关注的三农问题,即"农村、农业、农民"三者之间的问题已成为当今社会所存在的最基本的问题。因此,重建新农村精神文明已成为当前社会迫在眉睫的首要任务。因此,使农民群众深刻认识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是加强农村精神文明文化的建设首要任务。

三、推进农村群众文化回归的最佳途径

(一)群众文化工作要突出地方特色和传统文化的特点

抓住群众工作地的文化特色以及群众工作地传统文化的特色,怀揣着一颗尊重、引导、充实、发展的心态,将群众工作地的特色文化与现代文化充分结合起来,赋予传统文化新的内涵以及新的形式,充分发挥文化对人民群众的教化指导作用。例如:地方政府可以在一些节假日或者具有纪念意义的节日里,举办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活动。这样不仅可以使地方传统文化在节日里得到集中的体现,还可以丰富地方人

民群众的精神生活,还可以振兴中华民族的精神文明。因此,想要发展群众文化,开展一些具有地方特色或者民族特色文化的群众工作地,是发展群众文化的必经之路。

(二)拓展群众文化的活动空间,加大人民群众文化的宣传力度

开展丰富多彩、多种多样的群众文化活动,为传统文化的传播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譬如说:目前风靡社会的企业文化节、校园文化节、商业文化节、青少年文化节等诸多节的举办,这些都可以为文化的传播拓展一定的发展空间。因此,要想发展群众文化,加大群众文化的发展空间以及文化的宣传力度是当前社会的重要途径之一。

(三)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文化管理队伍,做好文化管理工作

农村群众文化回归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建设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不仅需要人民群众的参与,还与政府的加入密切相关就目前我国政府机关的情况来看,主要存在着政府工作机构工作素质的欠缺、文化水平不高以及工作效率低等诸多问题。因此,要想完善我国农村文化精神的建设,首要任务就是要加强政府工作机构的综合素质,遵从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优化政府组织结构,从而更好地实现农村精神文化的建设。

(四)夯实文化建设基础设施,进一步推进农村精神文化工作

造成我国当前农村文化的流失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国家对于农村文化建设设施的投入资金不足,造成越来越多农村人民群众对文化的忽视。因此,我们要在完善公共财政体制的前提下,加大对农村文化设施资金的投入,完善更多农村文化设施,从而使得农村精神文化得到更多农民群众的重视。同时,坚持以政府引导方向为前提,以乡镇为依托,以农村为重点,以农民为对象,积极完善农村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场所的建立,进一步完善我国农村文化建设体制。

参考文献

[1]孙朝阳. 关于农村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思考[J]. 农技服务,2007,11.

篇7

关键词:基本问题;正义;心性

中图分类号:F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176X(2012)09-0003-08

一个“问题”,首先,它的英文是“an issue”(常译为“议题”),而不是“a problem”(常译为“问题”)。其次,它由下列三个条件界定了它的基本性质:(1)在一个人或一群人的真实生活情境内发生并等待求解,越是基本的议题,越令人困惑且长久地挥之不去;(2)求解问题的路径不唯一且存在至少两条同等重要但相互冲突的路径;(3)在发生这一问题的情境内,受这一问题困扰的人们不断积累和寻求思想资源,从而形成了关于这一问题的思想传统。

据此,中国社会基本问题,应是真实社会情境内发生并长期纠缠着多数中国人且挥之不去的议题,当中国人试图求解这一议题时,立即陷入两难困境,因为存在着同等重要但有根本冲突的不同政治路线。为生存而不得不奋起求解这一议题的中国人的努力,于是沉积为关于基本问题的本土的思想传统和政治传统。这样的传统,主导了20世纪中国社会的演化路径,似乎仍在主导目前和未来中国社会的演化路径。

目前,中国人在日常生活中经历着许多困扰。这些困扰可依照下述三个维度[1—2]加以排列:(1)物质生活的维度;(2)社会生活的维度;(3)精神生活的维度。最初的困扰来自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的匮乏(物质生活的维度),或许那时多数中国人因此而赞成市场导向的经济体制改革。稍后发生的普遍困扰是“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过程中出现的“为富不仁”和“”,以及如影随形的权力腐败(社会生活的维度)。再后来的困扰,是精神生活的迅速贫困化或腐败(精神生活的维度)。最后,也就是现在,来自三个维度的各种困惑演变为全民的焦虑从而成为一场总体危机。不论何时何地,内源式社会总体危机的核心议题似乎永远是“正义”——在这一观念最原始的意义上。

我们生活体验里关于正义的那一部分,首先应被称为“正义感”。我们的感觉,佛家列举“眼、耳、鼻、舌、身、意”六识,前面的五种在人类是专业化了的,有“感官”,其感觉称为“官觉”。五种官觉之外,“意”是第六识,称为“意识”,它的感官,在英文称为“mind”,在中文称为“心”。可是英文有“heart”,对应的解剖结构称为“心”。西方的科学传入中国,主“意”的“官”就成为一个问题。为了更迅速地从事物外部认识它,笔者可以找到演化论和认知心理学的根据来说明我们的任何感觉都有而且必要地有一些模糊性,为了更迅速地从事物的外部认识它。于是,任何感觉都可能变得更清晰,这一过程称为“分析”。例如,我们要让语言变得更清晰,就施行“语言分析”。基于这一方法的哲学,就称为“分析哲学”。所以像维特根斯坦这样的分析哲学家,本意很可能是要让他自己感觉中的世界变得更清晰。

篇8

关键词:青少年;敬畏感;培养

在当今社会,科学技术日益发达,人类的物质生活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但是精神生活却相对空洞,规则意识、法纪意识淡漠,导致很多人(尤其是青少年)面对诱惑,失去了判断力,从而逐渐堕落。从本质上分析,敬畏感的缺失在其中起了有很大的作用。作为社会主义接班人,青少年是我国未来发展的希望,加强青少年的敬畏感培养成为当前社会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敬畏感的概述

1.敬畏感的定义。从字面意思分析,敬畏感是指人们既敬重有畏惧的一种感觉,它是人们对待外界事物的一种态度,其中“敬”是指恭敬、有理的意思,而“畏”则是指忧虑、畏惧。综合而言,敬畏感是指人们在对待外界事物的时候,必须要保持一种恭敬的态度,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执行,避免犯错,与此同时,还要怀着一种忧虑的心态,是人们内心对外界某件事物怀着尊敬且不敢逾越界限的一种处事行为。因为敬畏,所以人们在实施自己行为的过程中才会有所顾忌,才不会出现肆无忌惮的行为。

2.敬畏感的内容。从内容方面分析,敬畏感属于一种极为复杂的综合性情感,它既包含了“敬”、同时又包含了“畏”,与此同时,敬畏感既包含又不局限于这两种情感。从宏观的角度分析,敬畏感是人们进行处理事务的一种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起源的角度分析,敬畏感之所以发生,是因为人们对一些事物的未知导致了对某些现象无法作出科学的解释,从而生出尊重和畏惧的心态。根据调查显示,有些青少年对“鬼神”之说非常的敬畏,但是从本质上分析,他们对“鬼神”之说只怀有畏值那樾鳎却不存在敬重的情感,所以这也不能称之为敬畏感。敬畏感属于一种极为复杂的情感品质,对人们的行为和思想都会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这种作用不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所以极具稳定性。

二、敬畏感缺失的原因

在当今社会,科技日益发达,人们对未知的事物越来越少,这也是导致敬畏感缺失的重要影响因素,为了能够更为深入的了解敬畏感缺失的原因,本文将从三个角度进行分析,诠释敬畏感缺失的影响因素。

1.科技文化因素的影响。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人们对于很多以前未知的事物都开始了解并熟悉,所以导致敬畏感渐渐的缺失。从敬畏感产生的角度分析,是由于人们对事物的未知,从而导致敬畏情绪产生,但是随着未知事物越来越少,敬畏感缺失现象也越来越严重,尤其是对于青少年,他们生活在科学技术日益发达的年代,对于传统思想接触的机会较少,而学校教育只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对学生精神生活方面的培养,最终导致青少年精神生活的贫瘠。由于科学技术能够解决的事情越来越多,导致人们在思想意识方面形成了“科学技术无所不能”的观念。与此同时,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下,多种价值观并存的现象也最终导致传统文化价值的降低,从而影响到了人们的道德标准,人生观和价值观也发生了扭曲,敬畏感也在这样的条件下渐渐缺失。

2.经济价值导向的影响。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的经济开始由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为了能够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这个指挥棒的影响下,人们的所有工作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了能够获取更多经济利益,采取了各种措施和办法。市场经济是以追求物质利益为目标,在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与敬畏感产生冲突,但是在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观念影响下,敬畏感对人们的约束效果越来越不明显,从而导致了一系列不良思想产生,如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利己主义等。所以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大趋势下,敬畏感的作用也正在被减弱。

3.传统文化衰落的影响。在传统文化中,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社会的重要思想,对丰富人们精神生活具有重要作用。有很多学者认为,儒家学说是一种经世致用之学,可见对其评价之高。随着现代文化的不断发展,儒家思想开始逐渐的没落,甚至淡出人们的视野,导致很多人尤其是青少年都没有机会去接触儒家学说,去学习和感受其中的精髓。对于中国而言,传统文化具有非常高的价值,但是在西方思想的冲击下,中国的传统文化正在受到严峻的考验,如果不能够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重新建立起来,敬畏感将很难培养。

三、敬畏感培养措施

敬畏感是约束人们思想、行为的重要因素,如果缺少敬畏感,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将会无法控制,最终导致社会的混乱,不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为此,加强敬畏感的培养极为重要,尤其是针对青少年,加强他们的敬畏感培养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

1.秩序感培养。在自然界中,一切生物的活动都具有一定的秩序性,如果无序,那么世界将会变得混乱不堪。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春夏秋冬是一年的四个季节,如果四个季节发生颠倒,人们将无法适应环境。从天文角度分析,任何行星的运行都具有一定的轨道,所以世间万物都处于有序运动的状态。为了能够培养青少年的敬畏感,首先就要从秩序感培养抓起,让其了解到秩序的重要性,从而以秩序为约束条件,规范自己的行为和思想。

2.联系感培养。人们在实施自己行为的过程中,之所以会发生肆无忌惮的情况,其主要原因就是缺乏联系感,从而无法预料行为的后果。想要实现敬畏感的培养,必须要以联系感培养为基础。青少年正处于心智快速发育的阶段,可塑性很强,如果不采取良好的教育培养,很容易导致思想意识方面的缺失。为此,我们应该加强联系感的培养,让青少年在实施自己行为时,首先会联想到自己的行为会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从而有助于对自己行为和思想的约束,最终产生敬畏感。

3.和谐感培养。和谐社会的建立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主要目标,但是由于受到市场经济的影响,人们的很多行为都产生了不和谐的效果,如假冒伪劣、等,这些都是不和谐的具体表现。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任何因果报应都不是空穴来风,所以我们必须要以培养青少年的和谐感为基础,逐步培养敬畏感。只有这样,才能够让青少年在思想和行为方面,始终保持理性的态度。

四、结语

在当今社会,虽然人们的物质生活极为丰富,但是精神生活却极为贫瘠,这也导致敬畏感逐渐的缺失,为了能够更好的促进社会的进步,本文分析了敬畏感缺失产生的原因并且提出了敬畏感培养的方法,为更好的培养青少年的敬畏感提供了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杨恒均.寻找中国人的信仰[EB/OL]. http: / / / sp / thefaith / ,2011- 01 -17.

篇9

关键词:和谐社会;民法;基本原则

中图分类号:D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379-(2016)16-0282-01

一、和谐社会中民法起到的作用

(一)民法注重以人为本

民法属于人法,其有助于在社会中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这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其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中起到基础的作用。人是社会关系的主要内容,社会各项工作与立法都应该在人的基础上进行,民法是在民事主体上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进行处理的法律,其将人作为立法的出发点,所以民法也属于人法。在和谐社会的构建环节中充分认识民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民法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的,民法中的民事主体制度也是民法的核心内容,民法对于民事权利能力的规定也是对民事主体资格的规定,民事权利的内容也是公民在民事权利范围内所享有的,民法对人的健康权、生命权、隐私权、名誉权等等进行全面的规定,是人成为社会与法律关系主义的重要前提。民法也是对居民身份权进行确立的重要方式,民法对于社会中公民的民事权利进行规定是为了对现实生活中人们的生活营造平等的环境,让人在机会平等的条件下来最大限度的形式自己的权利,这也是营造和谐社会的基础。人在民法的基础上属于理性社会中的成员,其可以在自身能力的前提下遵循相关的法律法规,追求人格上的独立。

(二)民法是市民法

民法是对市民之间的关系进行有效调整的法律依据,现代社会中,民法是保障市民生活的法律,其相对于政治国家来讲,民法可以对私人利益关系进行调整,有很多民事状况属于国家权力干涉的范围之外,国家的权利只有在社会公共利益方面才可以合理的形式,这也说明了民法对社会公民的重要性。民法禁止国家权力对市民的影响与损害,维护社会的正常运行,保障市民社会在遵守法律的安排下和谐发展。民法属于私法,认识并尊崇民法的司法性质可以有利于民事主体权力的视线,帮助社会主义向着繁荣的方向发展,避免国家权力对市民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为社会营造良好的氛围与法制环境,保障社会的良性发展,为核心社会构建提供了保障。

二、民法基本原则与和谐社会构建

(一)遵守平等原则

平等原则是民法的基本原则,是民法对社会关系性质进行调整的基础,民法调整社会关系主要内容是财产与人身关系,这就必然要求法律对民事主体赋予平等的权利。所谓平等的原则,简单的说就是民事主体在民法的基础上都有着独立的法律人格;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也享有平等的法律地位;民事主体依法获取的民事权益同样受到相关法律法规的保护;民事主体非法侵害他人利益应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这一原则赋予了民事主体平等的权利,充分体现出了民法的属性。在我国最大的民事关系就是市场经济关系,简单的说就是商品交换,参与商品交换关系的参与者之间有着不同的利益,商品经济术语平等经济,只有民法主体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交易,才能保障各方利益的均衡,保障社会成员按照民法来行使权力。平等原则有利于和谐社会民事活动执行的构建与保护。

(二)自治原则

遵守民法中的自治原则可以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创造良好的市场条件。所谓意思自治原则也就是自愿的原则,民事主体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来对事物进行理性的判断,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市民的生活中,在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下按照自己的一只来管理私人事务,国家权力或其他的民事主体无权来对其进行干涉。这一原则也是民事主体利益与意志进行独立的要求,是对平等原则的延伸。民事主体只有在自己的意志基础上来对权利与义务进行履行,才能从根本上分推动自身的积极性,从而获取最大化的效益。遵守市场经济中的基本原则,充分贯彻落实意思自治的原则,对于和谐社会的构建来讲,可以减少不必要的问题,避免社会不安定因素的出现。

(三)诚实守信原则

诚实守信原则是形成良好社会道德风气的因素,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诚实守信是市场经济活动中一种道德规范,逐渐上升到民法的高度,其要求民事主体在市场活动的环节中讲信用、守承诺,在不损坏他人与社会利益的基础上来追求自身的利益。在商品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对利益的追求越来越强力,商品经济是一种通过利益来对他人进行引导并产生经济效益的环节,利益可以说是不同经营者所追求的共同目标,所以社会中出现一系列的不道德现象,对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经营者之间的公平竞争等方面有着严重的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步,将其作为民法的基本原则,是改变社会中不良现象的方式,其可以让社会的各个方面稳定的发展,共同创建良好的市场交易秩序,共同打造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三、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进步,社会中的不良现象较为常见,民事纠纷的成为影响和谐社会构建的重要基础,所以应该注重民法与基本原则与和谐社会构建之间的联系,并在民法基本原则的基础上构建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罗时贵.论和谐社会的构建与民法基本原则的平衡协调[J].河北法学,2008(11).

篇10

月日,看望民盟、民进联组会政协委员,提出“八个为荣、八个为耻”重要论述

反映人民心声、代表人民意愿,就必定赢得人民支持、受到人民拥护。

同志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论述,集中表达了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心愿,在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八荣八耻”不胫而走、广为传播,迅速成为社会各界共识。

“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版权所有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逸为耻。”同志的重要论述,概括精辟,寓意深刻,代表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体现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是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进一步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

荣辱观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是经济社会顺利发展的必然要求。我们要深刻认识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彰显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必要性。社会的深刻变革,经济的快速发展,文化的相互激荡,对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产生了多方面影响。热爱祖国、积极向上、科学文明、团结友爱,是我们社会精神风貌的主流。但也要看到,不明是非、不知荣辱、不辨善恶、不分美丑的现象还大量存在,不仅严重败坏了社会风气,也阻碍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事实证明,没有健康的社会风气,没有良好的道德水准,一个国家的经济再发展,综合国力也强大不起来,更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彰显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性。我国是一个有亿人口、个民族的发展中大国,加快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需要共同的思想基础,也需要共同的道德规范。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提高人的素质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才能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知荣弃耻,褒荣贬耻,扬荣抑耻,才能明荣辱之分、做当荣之事、拒为辱之行,才能凝聚人心、提升境界、激发活力,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体系,共同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彰显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紧迫性。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些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需要全体人民有共同的道德遵循,整个社会有稳定的内在秩序。一个精神缺失、进退无据、无所依凭的社会不可能构成和谐;一个荣辱颠倒、是非混淆、美丑错位的社会无法实现和谐。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才能形成维系社会和谐的精神纽带和道德风尚。